扎赉特旗碳汇造林项目设计文件(PDD)VIP专享VIP免费

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 1
1
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
项目设计文件表格 (F-CCER-F-PDD)
1.0
项目设计文件(PDD
项目活动名称
扎赉特旗碳汇造林项目
项目类别1
(一)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
案的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项目
项目设计文件版本
01
项目设计文件完成日期
2016 31
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版本
--
项目补充说明文件完成日期
--
CDM 注册号和注册日期
--
申请项目备案的企业法人
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
项目业主
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
有限公司
项目类型和选择的方法学
领域 14:造林;
AR-CM-001-V01《碳汇造林项
目方法学》(V01
预计的温室气体年均减排量
203,435 tCO2当量/
1
包括四种:(一)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项目;(二)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
制执行理事会或者其他国际国内减排机制下注册的项目;(三)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
(四)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未获得签发的项目。
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 2
2
A部分: 项目活动描述 ....................................................................... 3
B部分: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 .......................................... 10
C部分: 项目活动期限和减排计入期 ............................................. 40
D部分:环境影响 .............................................................................. 41
E 部分:社会经济影响 ...................................................................... 43
F 部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 ...................................................... 44
G部分:附件 ...................................................................................... 47
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 3
3
A部分 项目活动描述
A.1. 项目活动的目的和概述
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关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世界各地亟
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以此为出发点,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公约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尤其是 1997 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其清洁发展机制中提出了有关土地利用变化、
农业和林业等方面活动的碳汇。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并开展与林业碳汇项目有关
的活动,包括林业碳汇项目规则的国际谈判,中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
及在中国开展林业碳汇试点项目等。2005 2月,国家林业局召开碳汇管理工作领导小
组会议,提出碳汇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林业
发展提供了新的投融资渠道。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蓄积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
的重要调控作用,也是我国当前减少二氧化碳的最有效途径,对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减缓
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促进森林碳汇的贸易等具有广阔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
内蒙古地域广阔,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碳汇资源,碳汇潜力非常巨大
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吉日根林场、杨树沟林场、小城子林场、额
尔图林场、中心林场、神山林场等 6个林场和巴尔达胡、绰勒巴彦扎拉嘎和胡尔勒镇西胡
尔勒嘎查等镇村区域于 2005 4月下旬开始对荒山荒地区域开展碳汇造林项目,造林规
模为 18,203.43 公顷,造林活动持续至 2014 年结束。拟议碳汇造林项目通过提供森林碳汇
这种稀缺的绿色资源,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造林年份及面积见下表。
A-1 造林年份及面
造林树种
造林年份
面积(公顷)
小班数(个)
杨树
2005
1,854.84
102
2006
6,381.83
64
2007
1,764.03
30
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页1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表格(F-CCER-F-PDD)第1.0版项目设计文件(PDD)项目活动名称扎赉特旗碳汇造林项目项目类别1(一)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项目项目设计文件版本01项目设计文件完成日期2016年3月1日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版本--项目补充说明文件完成日期--CDM注册号和注册日期--申请项目备案的企业法人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业主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类型和选择的方法学领域14:造林;AR-CM-001-V01《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V01)预计的温室气体年均减排量203,435tCO2当量/年1包括四种:(一)采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的方法学开发的减排项目;(二)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批准但未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或者其他国际国内减排机制下注册的项目;(三)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四)在联合国清洁发展机制执行理事会注册但未获得签发的项目。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页2目录A部分:项目活动描述.......................................................................3B部分: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10C部分:项目活动期限和减排计入期.............................................40D部分:环境影响..............................................................................41E部分:社会经济影响......................................................................43F部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44G部分:附件......................................................................................47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页3A部分项目活动描述A.1.项目活动的目的和概述随着国际社会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的日益关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为世界各地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以此为出发点,国际社会制定了一系列公约来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尤其是1997年签订的《京都议定书》,在其清洁发展机制中提出了有关土地利用变化、农业和林业等方面活动的碳汇。与此同时,我国也积极参与并开展与林业碳汇项目有关的活动,包括林业碳汇项目规则的国际谈判,中国开展林业碳汇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以及在中国开展林业碳汇试点项目等。2005年2月,国家林业局召开碳汇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提出碳汇是通过市场机制实现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的一种重要途径,为林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投融资渠道。森林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循环和碳蓄积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调控作用,也是我国当前减少二氧化碳的最有效途径,对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和促进森林碳汇的贸易等具有广阔的理论和实际应用意义。内蒙古地域广阔,有丰富的森林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碳汇资源,碳汇潜力非常巨大。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牵头吉日根林场、杨树沟林场、小城子林场、额尔图林场、中心林场、神山林场等6个林场和巴尔达胡、绰勒巴彦扎拉嘎和胡尔勒镇西胡尔勒嘎查等镇村区域于2005年4月下旬开始对荒山荒地区域开展碳汇造林项目,造林规模为18,203.43公顷,造林活动持续至2014年结束。拟议碳汇造林项目通过提供森林碳汇这种稀缺的绿色资源,减缓全球气候变化。造林年份及面积见下表。表A-1造林年份及面积造林树种造林年份面积(公顷)造林区域小班数(个)杨树20051,854.84中心林场、小城子林场、神山林场10220066,381.83中心林场、小城子林场、神山林场、巴尔达胡、绰勒巴彦扎拉嘎和胡尔勒镇西胡尔勒嘎查、个体6420071,764.03吉日根林场、阿尔本格勒、阿拉达尔吐、宝力根花、巴彦乌兰、个体30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页420082,062.13神山林场、中心林场、个体762009174.00吉日根林场、个体102010647.00神山林场、额尔图林场、个体4920111,738.00中心林场、个体105201233.33个体2201374.27中心林场、个体720141,738.28吉日根林场、中心林场159柳树201017.67个体1云杉200626.33小城子林场8201066.00小城子林场2201465.67中心林场1樟子松201010.00小城子林场1201113.33中心林场120141,536.73额尔图林场、吉日根林场、中心林场24合计18,203.43642拟议项目在发挥造林增汇效益的同时,发挥森林的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改善项目区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增加群众收入等多重效益。拟议项目总计入期20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4,068,709吨二氧化碳的减排量,年均减排量约为203,435吨二氧化碳。拟议项目属于大规模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A.2项目活动地点A.2.1省/直辖市/自治区,等内蒙古自治区A.2.2市/县/乡(镇)/村,等兴安盟扎赉特旗A.2.3项目地理位置拟议造林项目地理位置见图A-1图标标示。扎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东北部,嫩江右岸,大兴安岭中段南麓山地向松嫩平原过渡地带。地理坐标为北纬46˚04′05″一47˚20′52″,东经121˚17′09″~123˚37′27″。东与黑龙江省龙江县接壤,南与黑龙江省泰赉县、吉林省镇赉县相连,西与科尔沁右翼前旗毗邻,北与呼伦贝尔市扎兰屯市交界。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5页5图A-1内蒙古自治区地理位置图A-2扎赉特旗地理位置内蒙古自治区扎赉特旗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6页6A.2.4项目地理边界根据所采用方法学AR-CM-001-V01的规定,造林项目活动的“项目边界”是指由拥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项目参与方实施的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范围,也包括以造林项目产生的产品为原材料生产的木产品的使用地点。项目边界包括事前项目边界和事后项目边界。事前项目边界是在项目设计和开发阶段确定的项目边界,是计划实施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边界。事前项目边界采用GPS实地测量,确定地块边界。拟议项目造林地的四至界线清楚,项目地理边界和地块信息见本项目造林作业设计。小班坐标详见本项目附件2“四至坐标表”。A.3环境条件项目区的气候、水文、森林资源条件描述如下:(1)气候条件气候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少雨,干燥多风;夏季短暂温热,降水集中;秋季降温快,日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干冷。年均气温3.1˚C~4.0˚C,极端最高气温40.6˚C,极端最低气温-36.2˚C,≥10˚C积温2,100˚C~2,700˚C,无霜期105~135天,年降水量在380mm。(2)水文条件内蒙古扎赉特旗境内有绰尔河、罕达罕河、二龙涛河三条主要河流,在境内总流程为400km。大小河流共计70余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21条。绰尔河为众河之首,从旗北部入境,横贯全旗,注入嫩江。境内湖泊10多个,较大的湖泊有图牧吉泡子、哈达泡子、赫勒斯台诺尔等。(3)森林资源条件:林地种类:有林地面积253,437.5hm2,占72.94%;疏林地面积950.8hm2,占0.27%;灌木林地面积38,316.5hm2,占11.03%;未成林地面积1,338.2hm2,占0.39%;苗圃地面积40.2hm2;无立木林地面积8,634.6hm2,占2.49%;宜林地面积44,456.2hm2,占12.80%;林业辅助生产用地面积272.5hm2,占0.08%。森林资源:天然林面积216,767.2hm2,占74.30%;人工林面积74,986.8hm2,占25.70%。各类林木蓄积量: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7页7全旗活立木总蓄积431.79万m3。,其中,有林地蓄积429.41万m3,占99.45%;疏林地蓄积0.58万m3,占0.13%;四旁树蓄积1.80万m3,占0.42%。A.4采用的技术和(或措施)拟议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或规程: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改气候[2012]1668号);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国家林业局,办造字[2010]84号);碳汇造林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国家林业局,办造字[2010]84号);《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A.4.1树种的选择及造林模式A.4.1.1树种选择本拟议项目造林树种主要为杨树、柳树、云杉和樟子松。A.4.1.2造林模式及密度拟议项目造林模式为人工植苗造林。造林树种为杨树、柳树、云杉、樟子松,设计三种造林密度,分别为1,665株/公顷、2,220株/公顷、2,500株/公顷。A.4.2种苗杨树和柳树的造林用苗采用1年生I级苗木,该种苗木易成活,生长迅速;云杉和樟子松采用3年生苗木。A.4.3整地本项目禁止全垦整地,采用穴状整地方式,按设计株行距挖穴,穴状规格为60×60×40cm。挖穴时表、心土分放,结合整地进行土壤改良。与表土混合填入穴中,土壤不足时,可就近客土补充,避免破坏植被。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8页8A.4.4栽植苗木栽植是保证造林质量的重要环节,要做到精心栽植。苗木运到后,要及时进行假植,注意保湿,防止苗木水分蒸发。栽植时要做到栽正扶直、深浅适宜、根系舒展,分层覆土,踩紧踏实,埋土深度要超过苗木原根迹1~2cm。A.4.5幼林抚育幼林抚育三年5次。造林后第一年、第二年各2次,第三年1次。抚育时间为造林后第一年、第二年分别在6月上旬和8月上旬进行,第三年在8月上旬进行。抚育内容为扩穴、松土、除草、培土、扶苗,要求除净穴内杂草,松土深度适宜,不损伤苗木。A.5项目业主及备案法人项目业主名称申请项目备案的企业法人受理备案申请的发展改革部门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内蒙古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A.6项目土地权属和核证减排量(CCER)的权属拟议造林项目林地所有权属各林场或集体所有,林地使用权归林场或个人所有。土地为宜林荒山荒地。土地权属清晰,项目地块不存在土地权属的争议。项目种植的林木最终收益归林地所有权者所有,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归林权所有者所有。A.7土地合格性评估通过实地调查及所获取的相关文件等证明,项目区土地符合《方法学》所规定的土地合格性的要求。具体如下:(1)扎赉特旗林业局提供的有效证明表明,项目区所涉及的区域自2005年以来至拟议项目实施期间一直为宜林荒山荒地,总面积为18,203.43公顷;(2)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类型为暗棕壤、粗骨土、栗钙土、沙壤土或丘陵地,不属于湿地或有机土。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9页9A.8林业项目减排量非持久性问题的解决办法核证减排量CCER签发期与计入期相同,并将遵照今后国家CCER主管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或方法学执行。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0页10B部分: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B.1所采用的方法学采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本项目设计文件中简称为《方法学》),编号为AR-CM-001-V01。B.2方法学的适用性拟议造林项目完全符合所选择《方法学》要求的适用条件,具体如下:序号《方法学》规定的适用条件本项目具体情况是否符合(a)项目活动的土地是2005年2月16日以来的无林地。造林地权属清晰,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明。自2005年2月16日以来至拟议项目活动实施前,项目区域地类是宜林荒山、荒地。项目区为集体林地,具有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的土地权属证明,林地林权清晰,无纠纷。是(b)项目活动的土地不属于湿地和有机土的范畴。项目区为暗棕壤、粗骨土、沙壤土、丘陵地、栗钙土等,不属于湿地和有机土的范畴。是(c)项目活动不违反任何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且符合国家造林技术规程。本项目所开展造林活动,不违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国家造林技术规程。是(d)项目活动对土壤的扰动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如沿等高线进行整地、土壤扰动面积比例不超过地拟议造林项目活动实行穴状或块状整地,对土壤扰动符合水土保持的是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1页11表面积的10%、且20年内不重复扰动。要求,沿等高线整地,人工植苗造林密度最大为2,500株/公顷,穴状规格为60×60cm,土壤扰动面积基于保守性原则计算为9.01%(0.36m2×167穴/667m2×100%=9.01%),低于10%,并且20年内不重复扰动。(e)项目活动不采取烧除的林地清理方式(炼山)以及其它人为火烧活动。拟议项目为块状或穴状整地,不采取炼山整地以及其他人为火烧的营林方式。是(f)项目活动不移除地表枯落物、不移除树根、枯死木及采伐剩余物。项目活动不移除地表枯落物、不移除伐根、枯死木和采伐剩余物。是(g)项目活动不会造成项目开始前农业活动(作物种植和放牧)的转移。项目区属于规定的林业用地,在基线情景和项目情景均无任何农业活动。因此,不存在拟议项目实施前已有农业活动(作物种植、放牧)转移的情况。是B.3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根据所采用的《方法学》,确定拟议项目边界内碳库和排放源,如表B-1和表B-2。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2页12表B-1碳库选择碳库是否选择理由或解释地上生物量是造林活动主要的碳库地下生物量是造林活动主要的碳库枯死木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地忽略该碳库。枯落物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地忽略该碳库。土壤有机碳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地忽略该碳库。木(竹)产品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地忽略该碳库。表B-2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温室气体排放源气体是否选择理由或解释生物质燃烧CO2否生物质燃烧所导致的CO2排放已体现在生物质碳储量变化中。CH4是项目计入期内发生森林火灾时,要考虑木质生物质燃烧所引起的CH4排放;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时,则不选择。N2O是项目计入期内发生森林火灾时,要考虑木质生物质燃烧所引起的N2O排放;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时,则不选择。B.4碳层划分B.4.1事前基线分层本项目造林区域为荒山荒地,故设定本项目基线碳储量变化量为0,不对基线进行分层。B.4.2事前项目分层根据《方法学》规定,并考虑到项目区造林地地形、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基本一致,本项目主要依据树种、造林年份及设计造林密度将项目区划分为21个碳层,详见表B-3。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3页13表B-3事前项目分层碳层树种造林年份设计密度(株/公顷)面积(公顷)层1杨树20051,66561.35层22,2201,793.49层320061,665241.76层42,2202,253.87层52,5003,886.20层620071,6651,657.36层72,500106.67层820081,6652,062.13层920091,665174.00层1020101,665647.00层1120111,6651,738.00层1220121,66533.33层1320131,66574.27层1420141,6651,738.28层15柳树20101,66517.67层16云杉20061,66526.33层1720101,66566.00层1820141,66565.67层19樟子松20101,66510.00层2020111,66513.33层2120141,6651,536.73合计18,203.43B.5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B.5.1基线情景识别根据《方法学》中规定,造林项目基线情景的识别须具有透明性,基于保守性原则确定基线碳储量。识别在没有拟议造林项目活动的情况下,项目边界内有可能会发生的各种真实可靠的土地利用情景。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的记录、实地调查资料、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数据和反馈信息等途径来识别可能的土地利用情景。亦可走访当地专家、调研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在拟议项目运行期间关于土地管理或土地投资的计划。通过对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与利益相关方的访谈,结合有关证明材料,识别并遴选出不违反任何现有的法律法规、其他强制性规定以及国家或地方技术标准的土地利用基准线情景有2个:情景1:项目区将长期保持当前的宜林荒山荒地状态;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4页14情景2:不作为CCER的拟议造林项目。B.5.2.额外性论证根据《方法学》规定的方法步骤,首先对B.5.1遴选出的两种土地利用情景进行障碍分析。(1)障碍分析根据《方法学》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障碍分析:投资障碍:对于情景2,不作为CCER的拟议造林项目。我国林业行业普遍存在财政支持力度不足,资金缺口大;银行信贷困难,融资渠道单一;担保机制及配套措施不够完善,国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投融资问题。此外,林业投资周期一般较长,资金回笼慢,降低了林业投资的吸引力,从而将许多短期投资排斥在林业投资之外1。扎赉特旗林业发展亦是如此。由于财政属困难财政,无力投入资金,因而影响着全旗林业工程项目的正常运行,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的快速发展2。拟议项目种植的人工林在计入期内不砍伐,没有木材销售收入,也没有林下经济,即没有经济回报,因此也不能吸引商业性投资。情景2存在投资障碍。因此,剔除情景2。对于情景1,项目将长期保持当前宜林荒山荒地状态则不存在投资障碍,因此保留情景1。②制度障碍:对于情景2,扎赉特旗缺乏一套保证林业生态环境发展的政策体系。长期以来,对林业生态环境建设的投入很少,特别是新造林没有管护投入,难以巩固建设成果3。情景1没有进行造林活动,故尚未涉及这方面障碍。③社会条件障碍:对于情景2,林地用途管制任务艰巨。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全旗各项建设对土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加之国家对耕地保护力度的加大,大量项目的用地需求将向林地转移1。1王禹,我国林业投融资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林业勘察设计,2008(1):35。2贾洪欣等,扎赉特旗林业生态建设对林业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影响[J],2013(1):15-18。3贾洪欣等,扎赉特旗林业生态建设对林业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影响[J],2013(1):16。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5页15情景1不存在社会条件障碍。从以上分析可知,情景2存在投资障碍、制度障碍和社会条件障碍,剔除情景2。而情景1不存在任何障碍,因此确定情景1为拟议项目的基线情景。(2)普遍性做法分析:拟议项目所在地不存在类似的造林活动。在没有本碳汇造林活动时,项目地将继续保持宜林荒山荒地状态,即本项目的基线情景。扎赉特旗目前仍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扶持的31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民贫旗弱”,是一个农牧业大旗、工业小旗、财政穷旗和民生弱旗2。人民对自然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对自然环境的过度开发造成水土流失3,毁林开垦、放牧等仍是当地十分普遍的现象4。故本拟议碳汇造林项目不是普遍性做法。本碳汇造林项目是在当地具有可比性的地理范围、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制度框架以及投资环境下的首个碳汇造林项目活动,在项目所在区域还未有类似碳汇造林项目在实施。根据以上障碍分析和普遍性做法分析结果,确定拟议碳汇造林项目具有额外性。B.6项目减排量(项目净减排量)的事前估算B.6.1基线碳汇量基线碳汇量,是指在基线情景下项目边界内各碳库的碳储量变化量之和。根据本方法学,枯死木、枯落物、土壤有机质和木产品等碳库及其变化量可以选择忽略不计,统一视为0。为保护多样性,在造林时一般会尽量保留原有的灌木,但基于成本有效性原则,在基线情景和项目情景均选择不计量监测灌木碳储量变化量,将灌木碳储量变化量设定为0。因此,只考虑项目造林地上现有散生木生长引起的林木生物量碳库中的碳储量变化。本项目由于在荒山荒地造林,故设定本项目基线碳储量变化量为0,即:∆CBSL,t=0。1贾洪欣等,扎赉特旗林业生态建设对林业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影响[J],2013(1):17。2韩畅阳,扎赉特旗贫困治理路径及对策分析[T],2014:P10。3韩畅阳,扎赉特旗贫困治理路径及对策分析[T],2014:P16。4贾洪欣等,扎赉特旗林业生态建设对林业可持续经营发展的影响[J],2013(1):17。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6页16B.6.2项目碳汇量项目碳汇量,等于拟议项目活动边界内各碳库中碳储量变化之和,减去项目边界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在项目活动情景下,均不考虑项目边界内灌木、枯死木、枯落物、土壤有机碳、木产品等碳储量的变化,故均为0。根据本方法学的适用条件,项目活动不涉及全面清林和炼山等有控制火烧,因此本《方法学》主要考虑项目边界内森林火灾引起生物质燃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项目活动事前估计,由于通常无法预测项目边界内的火灾发生情况,因此事前不考虑森林火灾造成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即温室气体排放为0。故只考虑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B.6.2.1.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计量模型根据《方法学》的规定,本项目采用“生物量方程法”及“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步骤1:拟议项目造林树种为杨树、柳树、云杉和樟子松,各树种的生物量或材积量预估方程如下:杨树1D=17.160/(1+e2.446-0.680A)(1)W=0.105D2.274(2)柳树2V=0.25/(1+e7.16914-0.67367A)(3)云杉3V=0.33050596446(1-e(-0.029683022346463A))3.094640905157(4)樟子松4V=0.262454/(1+134.4033e(-0.170266A))(5)公式中,W为单株的生物量(kg/株);D为单株胸径(cm);V表示单株材积(m3/株);A表示树龄(a)。步骤:2:对于杨树,根据以下方法学公式(6),可计算出造林树种林分生物量:1冯慧想,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研究[T],硕士论文,2007年,P31,P40。2李峰、朱弘等,垂爆109柳、旱布329柳生长动态研究[J],防护林科技,1996年6月,P21。3CDMProject:Ref.No.9563,Afforestation/ReforestationonDegradedLandsinSouthwestSichuan,China,P38。4陈谣,帽儿山樟子松森林经济成熟的确定[T],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19。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7页17iPROJ,tj,i,TREE_PROJ,jTREE_PROJ,tj,i,TREE_PROJ,AN)R(1...x3,x2,x1fBtj,i,tj,i,tj,i,j(6)式中:tj,i,TREE_PROJ,B=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生物量;t.d.m;...x3,x2,x1ftj,i,tj,i,tj,i,j=将第t年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测树因子(x1,x2,x3…)转化为地上生物量的回归方程。测树因子(x1,x2,x3…)可以是胸径、树高等;t.d.m/株;jTREE_PROJ,R=树种j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无量纲;tj,i,TREE_PROJ,N=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株数(株/ha)1;,iPROJ,A=第i项目碳层的面积(ha);i=1,2,3……项目碳层;j=1,2,3……树种;t=1,2,3……项目活动开始后的年数。对于柳树、云杉、樟子松,根据方法学的以下公式(7),可计算各造林树种林分生物量:iPROJ,tj,i,TREE_PROJ,jTREE_PROJ,jTREE_PROJ,jTREE_PROJ,tj,i,TREE_PROJ,tj,i,TREE_PROJ,AN)R(1BEFDVB(7)式中:tj,i,TREE_PROJ,B=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生物量;t.d.m;tj,i,TREE_PROJ,V=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材积,m3/株;jTREE_PROJ,D=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基本木材密度(带皮);t.d.m/m3;jTREE_PROJ,BEF=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生物量扩展因子,用于将树干材积转化为林木地上生物量(散生木扩展因子取林分扩展因子的1.3倍),无量纲;jTREE_PROJ,R=树种j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无量纲;tj,i,TREE_PROJ,N=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株数(株/ha);,iPROJ,A=第i项目碳层的面积(ha);i=1,2,3……项目碳层;j=1,2,3……树种;t=1,2,3……项目活动开始后的年数。1本项目计入期内不实施间伐,项目碳层树种的成活率为80%。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8页18步骤3:根据方法学的以下公式(8)和(9),可计算各种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量:1iti,TREE_PROJ,ti,TREE_PROJ,1iti,TREE_PROJ,tTREE_PROJ,1212ttCCΔCΔC(8)1jti,TREE_PROJ,jTREE_PROJ,tj,i,TREE_PROJ,CFB1244ΔC(9)式中:tTREE_PROJ,Δ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O2ti,TREE_PROJ,ΔC=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O2ti,TREE_PROJ,C=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林木生物质碳储量;tCO2tj,i,TREE_PROJ,B=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树种j的生物量;td.mjTREE_PROJ,CF=树种j生物量中的含碳率;tC(td.m)-1t1,t2=项目开始以后的第t1年和第t2年,且t1≤t≤t2i=1,2,3,…,项目碳层j=1,2,3,…,树种t=1,2,3,…,自项目开始以来的年数相关参数取值,详见B.6.4.事前确定的不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B.6.2.2.项目碳汇量据上述林木生物量、材积生长方程和林分碳储量计量模型,计算得出落叶松在整个项目计入期内每年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及项目边界内林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进而根据碳库选择结果和公式(8)、(9)和(10),得到事前预估的项目碳汇量,结果见表B-5。tACTUALC,=tPC,-tEGHG,(10)式中:tACTUALC,第t年项目碳汇量(tCO2)tP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所选碳库的碳储量变化量(tCO2)tEGHG,第t年时由于项目活动的实施所导致的项目边界内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事前预估时设为0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9页19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所选碳库碳储量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如下:tPC,=tPROJTREEC,_(11)式中:tP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所选碳库的碳储量变化量(tCO2)tPROJTREEC,_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tCO2)tFF_DOM,tFF_TREE,tE,GHGGHGGHG(12)式中:GHGE,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GHGFF_TREE,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GHGFF_DOM,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死有机物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年(a)。上式右边的两个变量的计算如下:1iN2ON2OCH4CH4itLi,TREE,ti,BURN,tFF_TREE,GWPEFGWPEFCOMFbA0.001GHG(13)式中:GHGFF_TREE,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ABURN,t=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发生燃烧的土地面积,ha;bTREE,i,tL=火灾发生前,项目最近一次核查时(第tL年)第i项目碳层的林木地上生物量,采用《方法学》第5.8.1节中林木地上生物量与蓄积量的相关函数fAB,j(V)计算获得。如果只是发生地表火,即林木地上生物量未被燃烧,则BTREE,i,t设定为0,t-d.m/ha;COMFi=第i项目碳层的燃烧指数(针对每个植被类型),无量纲;EFCH4=CH4排放因子;gCH4/kg燃烧的干物质d.m;EFN2O=N2O排放因子;gN2O/kg燃烧的干物质d.m;GWPCH4=CH4的全球增温潜势,用于将CH4转换成CO2当量,缺省值25;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0页20GWPN2O=N2O的全球增温潜势,用于将N2O转换成CO2当量,缺省值298;i=1,2,3……项目碳层,根据第tL年核查时的分层确定;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年(a);0.001=kg与t的转换系数。1itLi,LI,tLi,DW,ti,BURN,tFF_DOM,CCA0.07GHG(14)式中:GHGFF_DOM,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死有机物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ABURN,i,t=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发生燃烧的土地面积,ha;CDW,i,tL=火灾发生前,项目最近一次核查时(第tL年)第i层的枯死木单位面积碳储量,使用如下公式计算,tCO2/ha;CLI,i,tL=火灾发生前,项目最近一次核查时(第tL年)第i层的枯落物单位面积碳储量,使用如下公式计算,tCO2/ha;i=1,2,3……项目碳层,根据第tL年核查时的分层确定;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年(a);0.07=非CO2排放量占碳储量的比例,使用IPCC缺省值(0.07)。DWti,TREE_PROJ,ti,DW_PROJ,DFCC(15)式中,CDW_PROJ,i,t=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的枯死木碳储量,tCO2;CTREE_PROJ,i,t=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tCO2;DFDW=保守的缺省因子,是项目所在地区森林中枯死木碳储量与活立木生物质碳储量的比值,无量纲。LIti,TREE_PROJ,ti,LI_PROJ,DFCC(16)式中,CLI_PROJ,i,t=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的枯落物碳储量,tCO2;CTREE_PROJ,i,t=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tCO2;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1页21DFLI=保守的缺省因子,是项目所在地区森林中枯落物碳储量与活立木生物质碳储量的比值,无量纲。对于项目事前估计,由于无法预测项目边界内火灾发生的情况,因此不考虑森林火灾造成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即tEGHG,=0。根据以上方程,计算得出四个树种在整个项目期内碳储量变化情况,即为事前预估项目碳汇量,结果见表B-4。表B-4事前预估的项目碳汇量年份项目年碳储量变化量(tCO2)累计量(tCO2)2005110,17910,1792006119,086129,2652007237,358366,6232008422,249788,8722009547,7891,336,6612010558,8481,895,5082011481,4372,376,9452012368,9502,745,8952013280,5853,026,4802014244,4813,270,9622015182,2553,453,2162016154,9803,608,1972017133,4143,741,6112018105,5993,847,210201974,5403,921,750202049,0313,970,781202132,3484,003,128202223,1114,026,239202318,8504,045,089202417,5914,062,680202526,0294,068,7091拟议项目计入期开始日期为2005年4月20日。2拟议项目计入期结束日期为2025年4月19日。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2页22B.6.3泄漏根据本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不存在拟议项目实施可能引起的项目前农业活动的转移,也不需考虑项目活动中使用运输工具和燃油机械造成的排放。因此,本项目活动不存在潜在泄漏,设定为0。B.6.4事前确定的不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数据/参数:立木材积方程或生物量方程单位:kg/株、m3描述:计算各树种树干材积的方程或生物量所使用数据的来源:1.杨树生物量公式来源于冯慧想,杨树人工林生长特性及生物量研究[T],硕士论文,2007年,P31,P40。2.柳树材积公式来源于李峰、朱弘等,垂爆109柳、旱布329柳生长动态研究[J],防护林科技,1996年6月,P21。3.云杉材积公式来源于CDMProject:Ref.No.9563,Afforestation/ReforestationonDegradedLandsinSouthwestSichuan,China,P38。4.樟子松材积公式来源于陈谣,帽儿山樟子松森林经济成熟的确定[T],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P19。所应用的数据值:事前:杨树D=17.160/(1+e2.446-0.680A)W=0.105D2.274柳树V=0.25/(1+e7.16914-0.67367A)云杉V=0.33050596446(1-e(-0.029683022346463A))3.094640905157樟子松V=0.262454/(1+134.4033e(-0.170266A))数据用途:计算林木单株树干材积或单株生物量其他说明:数据/参数:COMF单位:无量纲描述:燃烧因子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使用《方法学》P42默认值,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COMF值。所应用的数据值:森林类型林龄(年)缺省值北方森林所有的0.40数据用途:发生火灾时,计算排放量其他说明:数据/参数:DFDW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3页23单位:%描述:枯死木碳储量与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之比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使用《方法学》P35默认值所应用的数据值:内蒙:3.51%数据用途:其他说明:数据/参数:DFLI单位:%描述:枯落物碳储量与活立木生物质碳储量之比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使用《方法学》P36默认值所应用的数据值:采用下列缺省方程(TREE_AGBbLIeaDF)计算:树种参数a参数b杨树12.310620-0.006901柳树8.128553-0.004563云杉20.738491-0.010164樟子松13.119797-0.009026数据用途:其他说明:数据/参数:EFCH4单位:gCH4•kg-1燃烧的干物质描述:CH4排放因子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使用《方法学》P42默认值所应用的数据值:其他森林:4.7数据用途:发生火灾时,计算排放量其他说明:数据/参数:EFN2O单位:gN2O•kg-1燃烧的干物质描述:N2O排放因子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使用《方法学》P42默认值所应用的数据值:其他森林:0.26数据用途:其他说明:B.6.5.事前预计的项目减排量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等于项目碳汇量减去基线碳汇量。计算公式(17)(见《方法学》中公式(28))。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4页24tBSL,tACTURAL,tAR,ΔCΔCΔC(17)式中:tAR,ΔC=第t年时的项目减排量(tCO2-e)tACTUALC,=第t年时的项目碳汇量(tCO2-e)tBSL,ΔC=第t年时的基线碳汇量(tCO2-e)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事前预估的项目减排量(项目净碳汇量)见表B-5。预估的拟议项目减排量累积为4,068,709tCO2e,年均项目减排量为203,435tCO2e。表B-5事前预估的项目减排量(项目净碳汇量)年份基线碳汇量(tCO2)项目碳汇量(tCO2)泄漏(tCO2)项目减排量(tCO2)项目减排量累计值(tCO2)2005年4月20日至2005年12月31日010,179010,17910,1792006年1月1日至2006年12月31日0119,0860119,086129,265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0237,3580237,358366,623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0422,2490422,249788,8722009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0547,7890547,7891,336,6612010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0558,8480558,8481,895,5082011年1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0481,4370481,4372,376,945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0368,9500368,9502,745,8952013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0280,5850280,5853,026,4802014年1月10244,4810244,4813,270,962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5页25日至2014年12月31日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0182,2550182,2553,453,2162016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0154,9800154,9803,608,197201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0133,4140133,4143,741,611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0105,5990105,5993,847,210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074,540074,5403,921,7502020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049,031049,0313,970,7812021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032,348032,3484,003,128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023,111023,1114,026,239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018,850018,8504,045,0892024年1月1日至2024年12月31日017,591017,5914,062,6802025年1月1日至2025年4月19日06,0296,0294,068,709合计02,581,14202,581,142计入期时间合计20计入期内年均值0203,4350203,435B.7监测计划B.7.1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数据/参数:Ai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6页26单位:Ha应用的公式编号:本PDD中公式(5)、(6)、(7)描述:第i项目碳层的土地面积所使用数据的来源:野外测定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面积测定误差不大于5%其他说明:在项目情景下用APROJ,i表示数据/参数:Ap单位:Ha应用的公式编号:本PDD中公式(18)描述:样地p的面积所使用数据的来源:野外测定、核实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其他说明:样地位置应用GPS或Compass记录且在图上标出。数据/参数:DBH单位:cm应用的公式编号:-描述:胸径(DBH),用于利用材积公式计算林木材积或生物量所使用数据的来源:野外测定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即每木检尺株数:胸径(DBH)≥8cm的应检尺株数不允许有误差;胸径<8cm的应检尺株数,允许误差为5%,但最多不超过3株。胸径测定:胸径≥20cm的树木,胸径测量误差应小于1.5%,测量误差1.5%~3.0%的株数不能超过总株数的5%;胸径<20cm的树木,胸径测量误差<0.3cm,测量误差在大于0.3cm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7页27小于0.5cm的株数不允许超过总株数的5%。其他说明:数据/参数:Nm单位:株应用的公式编号:-描述:各造林树种实际保留株数,m为第m个样地所使用数据的来源:野外测定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采用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其他说明:数据/参数:ABURN,i,t单位:Ha应用的公式编号:本PDD中公式(15)描述:第t年第i层发生火灾的面积所使用数据的来源:野外测量或遥感监测测定步骤:用1:10,000地形图或森林经营作业验收图现场勾绘发生火灾危害的面积,或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GPS和遥感图像测量火灾面积每次森林火灾发生时均须测量监测频率:每次森林火灾发生时均须测量QA/QC程序:采用国家森林资源调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面积测定误差不大于5%其他说明:数据/参数:DTREE,j单位:td.m/m3应用的公式编号:-描述:树种j的木材密度(干基),用于将树干材积转换为树干生物量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事前估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2),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D值。树种取值杨树0.378柳树0.443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8页28云杉0.342樟子松0.375测定步骤:跟踪《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规定和国家最新的公布数据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其他说明:数据/参数:CFTREE,j单位:tC/t.d.m.(公吨碳/公吨生物量)应用的公式编号:-描述:树种j的生物量含碳率,用于将生物量转换成含碳量,将生物量转化为含碳量,计算碳储量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事前估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1),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CFTREE,j值。树种取值杨树0.496柳树0.485云杉0.521樟子松0.522测定步骤:跟踪《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规定和国家最新的公布数据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其他说明:数据/参数:BEFTREE,j单位:无量纲应用的公式编号:-描述:树种j的生物量扩展因子,用于将树干生物量转换为地上生物量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事前估算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3),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BEF值。树种取值杨树1.446柳树1.821云杉1.734樟子松2.513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9页29测定步骤:跟踪《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规定和国家最新的公布数据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其他说明:数据/参数:RTREE,j单位:无量纲应用的公式编号:-描述:树种j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用于将地上生物量转换为整株树木的生物量所使用数据的来源:事前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1),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R值。树种取值杨树0.227柳树0.288云杉0.224樟子松0.241测定步骤:跟踪《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规定和国家最新的公布数据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1年8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5年4月QA/QC程序:-其他说明:B.7.2抽样设计和分层B.7.2.1事后分层本项目的分层设计采取事前分层和事后分层的模式。在项目实施后,项目活动的监测工作将在本PDD的B.4.1小节设定的事前分层基础上进行(见下文)。但在每次实际的监测时,需根据可能出现的与PDD所描述的造林活动所受到多方面干扰后的变化、各层碳储量变化的变异性等进行相应的事后分层,以保证项目活动顺利进行。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造林树种、模式、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发生毁林、森林火灾、病虫害等意外灾害,林地清理、栽植、主伐、间伐、再植等管理活动,或存在多个碳层合理合并重组或某些碳层可进行拆分等等。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0页30当在实施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时,可在每次监测时对该计入期的实际活动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先前的碳层设计和划分是否需要进行有利于后续项目活动顺利实施的调整,即进行事后分层工作,并在当期的监测报告中对事后分层的结果予以明晰的说明,在获得CCER第三方审定和核证机构的认可、国家CCER主管机构的备案后,后继的监测期内的项目活动按变化后新的事后分层实施。表B-6事后项目分层表碳层树种造林年份设计密度(株/公顷)面积(公顷)层1杨树20051,66561.35层22,2201,793.49层320061,665241.76层42,2202,253.87层52,5003,886.20层620071,6651,657.36层72,500106.67层820081,6652,062.13层920091,665174.00层1020101,665647.00层1120111,6651,738.00层1220121,66533.33层1320131,66574.27层1420141,6651,738.28层15柳树20101,66517.67层16云杉20061,66526.33层1720101,66566.00层1820141,66565.67层19樟子松20101,66510.00层2020111,66513.33层2120141,6651,536.73合计18,203.43B.7.2.2抽样设计CCER造林《方法学》要求监测结果达到90%可靠性水平下90%的精度要求,并对在满足上述要求下给出了具体的抽样方法。当抽样面积较小时(即抽样面积小于项目总面积的5%),可采用以下简化公式(《方法学》公式(31))确定抽样样地数:2iii2valswEtn(18)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1页31式中:n=项目边界内估算生物质碳储量所需的监测样地数量,无量纲tVAL=可靠性指标。在一定的可靠性水平下,自由度为无穷(∞)时查t分布双侧t分位数表的t值,无量纲w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的面积权重,无量纲s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标准差,tC/haE=项目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允许的误差范围(即置信区间的一半),tC/hai=1,2,3……项目碳层在具体估算本项目的si时是基于本项目生物质碳储量样本调查的基础数据。按照每层不少于三个固定样地的要求,分配各层样地数,最后确定估算得到本项目的样地数n=87。按照《方法学》的要求,在上述样地总量数确定之后,还可进一步采用最优分配法(样地数量分配向测量标准差大的碳层倾斜,以提高总测量精度)把样地总数分解到各碳层中,计算公式如下:iiiiiiswswnn(19)式中:n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估算生物质碳储量所需的监测样地数量,无量纲n=项目边界内估算生物质碳储量所需的监测样地数量,无量纲w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的面积权重,无量纲s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标准差,tC/haI=1,2,3……项目碳层参照采用上述公式估算的总样地分配方案如下表B-7:表B-7总样地分配方案项目碳层序号样地数ni层13层23层33层43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2页32层527层63层73层83层93层103层113层123层133层143层153层163层173层183层193层203层213合计87B.7.3监测计划的其他要素B.7.3.1样地设置在确定各碳层样地数量后,项目参与方基于固定样地的连续测定方法,采用“碳储量变化法”测定和估计相关碳库中碳储量的变化。具体如下:(1)为尽可能保证样地客观合理均匀分布到各碳层,一是需系统地统筹安排,二是随机选取起点系统,并按一定的方法以固定的间距确定后续的样地。为了避免边际效应,样地边缘应离地块边界至少10米以上。如果样地边缘距项目边界的最短距离小于10米,或样地的一部分横跨碳层或项目边界之上,需将此样地向该地块中心平移,以减少林缘效应和人为影响的风险。(2)设计完整的固定样地监测记录表和填表程序,记录每个样地的行政位置、小地名和中心点的GPS坐标、立地指数、树种、龄级、抚育次数、间伐强度、采伐等信息,并记录重要事项的备忘录。(3)本项目的固定样地大小为0.04ha(在《方法学》规定的0.04-0.06ha的范围内),选择方形的形状。B.7.3.2监测频率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3页33本项目活动开始时间定为2005年,选取计入期为2005~2024年。设置固定样地,第一次在2016年8月左右监测,共监测3次(分别为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8月,2021年8月,2025年4月)。B.7.3.3项目碳汇量的监测采用连续固定样地的分层抽样方法进行监测,监测林木地上生物量与地下生物量两个碳库的变化量。按照森林调查的要求,测定样地内所有林木的胸径。采用内蒙古地区通用的一元材积式方程和《方法学》提供的生物量扩展法来计算各树种碳储量,最终获取指定期内的碳储量变化量。B.7.3.4项目活动的监测本项目将遵照《方法学》的要求,在项目运行期内对所有造林活动、营林活动以及与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活动进行监测。包括整地、栽植、补植、抚育、间伐、主伐、森林灾害(毁林、林火、病虫害)等造林、管理方面的活动进行监测,具体的安排请参见本PDD第B.7节“监测计划”中相关小节(如B.7.3.5等)的具体分析和描述。本项目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实际的项目边界有可能出现与项目初始设计的边界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为获得真实、可靠的减排量避免偏差,在整个项目运行期内,须保持对项目活动的实际边界的监测。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每次监测时,须监测、处理、记录和存档下述主要事项:(1)测定项目中每个地块造林的实际边界(以林缘为界);(2)核查各造林地块的实际边界与设计边界是否一致;(3)如果实际边界位于设计边界之外,则项目边界之外的活动无需纳入到本项目监测工作的范围之内;(4)如果实际边界位于设计边界之内,则应以实际边界为准;(5)如果由于发生毁林、火灾或病虫害等导致本项目边界内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转化为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此时将首先确定这些地块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然后将其调整到边界之外。已移出项目边界外的地块,其后一律不能再回归到项目边界内。(6)任何边界的变化都采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或者其他卫星定位系统直接测定项目地块边界的拐点坐标,也可采用适当的空间数据(如1:10000地形图、卫星影像、航片等),辅以地理信息系统界定地块边界坐标。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4页34B.7.3.5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生物质碳储量变化的监测是本项目活动监测中的关键环节,是取得项目活动真实、有效减排量的重要保证,将按《方法学》提出的下述程序完整地进行监测:第一步:在每一个监测年份,对项目区内的固定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起测胸径为5.0cm,测量并记录每株树种名称、胸径。第二步:首先,查当地普遍适用的材积表得出单株林木材积量;其次,由单株材积量计算整个样地的材积量;最后,依据落叶松的含碳率,把样地生物量换算成样地生物质碳储量;或采用树种的生物量公式用测树因子计算样地内出各树种的生物量,然后换算成生物质碳储量。第三步:根据下述公式(20)、(21)计算第i层样地碳储量平均数(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及其方差。CTREE,i,t=iiptiTREEnnc1,,(20))1()(1,,,,,C2,,iiiptiTREEtipTREEnnnccStiTREE(21)CTREE,i,t第t年第i层项目碳层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hacTREE,p,i,t第t年第i项目碳层样地p的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tCO2/hani第i项目碳层的样地数S2cTREE,i,t第t年第i项目碳层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方差;tCO2/haP第i项目碳层中的样地i项目碳层t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年数第四步:利用下述公式(22)、(23)计算项目总体碳储量平均数(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及其方差。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5页35式中:M1it,i,TREEit,TREEcwc(22)MiiCicnSwstiTREEiTREE1222,,,(23)tTREEc,第t年项目边界内的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hawi第i项目碳层面积与项目总面积之比,wi=Ai/A;无量纲CTREE,i,t第t年第i项目碳层的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hani第i项目碳层的样地数iTREEcs,2第t年第i项目碳层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方差;tCO2/haM项目边界内估算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分层总数P第i项目碳层中的样地i项目碳层t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年数第五步:采用下述公式(24)计算项目边界内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不确定性(相对误差限)。tTREEtTREEVALccSctutTREE,,,(24)tTREEcu,第t年,项目边界内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的不确定性(相对误差限);%。要求相对误差不大于10%,即抽样精度不低于90%。VALt可靠性指标:自由度等于n-M(其中n是项目边界内样地总数,M是林木生物量估算的分层总数),置信水平为90%,查t分布双侧分位数表获得。例如:置信水平为90%,自由度为45时,双侧t分布的t值在Excel电子表中输入“=TINV(0.10,45)”可以计算得到t值为1.6794。tTREESc,第t年,项目边界内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的方差的平方根(即标准误差);tCO2/ha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6页36第六步:采用下述公式(25)计算第t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总碳储量:tTREEtTREEcAc,,(25)其中:tTREEc,第t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A项目边界内碳层的面积总和(ha);tTREEc,第t年项目边界内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tCO2/ha;t1,2,3……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年数第七步:采用下述公式(26)计算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CdCtTREEtTREEttTREE1221,,,(26)其中:21,ttTREEdC第t1年和第t2年之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O2/ha1,tTREE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tCO2T两次连续测定的时间间隔(T=t2-t1);at1,t2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第t1年和第t2年首次核证时,将项目活动开始时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赋值给公式(26)中的1,tTREEC,即1,tTREEC=BSLTREEC_,此时t1=0,t2=首次核查的年份。第八步:采用下述公式(27)计算核查期内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量。1211,,ttTREEtTREEdCC(27)1,tTREE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tCO221,ttTREEdC第t1年和第t2年之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O2-e11年;aB.7.3.6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放量增加量的监测造林碳汇项目在计入期内难以预估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源泉包括森林火灾、病虫害、毁林等重大事件,《方法学》只着重指明需考虑森林火灾的影响。因此,在项目计入期内需监测火灾发生的情况。若出现森林火灾,需监测和计算地上林木生物量燃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7页37烧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可按照本PDD中公式(12)、(13)、(14)、(15)和(16)进行这部分排放量的计算。在计算时需按《方法学》处理以下情况:1.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使用最近一次项目核查时(tL)划分的碳层、各碳层林木地上生物量数据和燃烧因子进行计算。第一次核查时,无论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森林火灾造成林木燃烧,其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假定为0。2.森林火灾引起死有机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应使用最近一次核查(tL)的死有机质碳储量来计算。第一次核查时由于火灾导致死有机质燃烧引起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设定为0。B.7.3.7项目减排量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等于项目碳汇量减去基线碳汇量。计算公式(17)(见《方法学》中公式(28))。tBSL,tACTURAL,tAR,ΔCΔCΔC(17)式中:tAR,ΔC=第t年时的项目减排量(tCO2-e)tACTUALC,=第t年时的项目碳汇量(tCO2-e)tBSL,ΔC=第t年时的基线碳汇量(tCO2-e)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B.7.3.8精度控制与校正监测和计算林木生物量的工作在CCER造林项目活动中既格外重要又有相当的难度,为此《方法学》对林木生物量的计算精度提出了具体的定量要求。首先,林木生物量相对误差的定义和计算方法如下:,maxTREEtbREu=(28)式中: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8页38REmax=最大允许相对误差%ubTREE,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的不确定性,%t=1,2,3……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年数其次,要求林木平均生物量计算结果的最大允许相对误差不得大于10%。如果REmax大于10%,项目参与方决定通过额外增加样地数量的方法进行改进,从而保证抽样精度。B.7.3.9监测组织与管理为启动和推进本项目的实施与顺利运行,加强对本项目活动监测工作的开展和管理,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针对2005-2014年碳汇造林项目专门成立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监测工作组。工作组设监测小组和资料收集编写小组,公司、各林场/镇村相关工作人员共同组成监测工作组。监测记录小组在项目所在的单位配合下开展监测工作,负责数据监测、记录、资料保存。报告编写小组负责监测数据审核和项目减排量计算,完成项目监测报告的编写。本项目监测组织结构示意图如下: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9页39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数据监测审核、材料收集编写吉日根林场、杨树沟林场、小城子林场、额尔图林场、中心林场、神山林场及各镇村材料收集、编写小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监测工作组监测记录小组调查、监测、记录小组监测报告编写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0页40C部分项目活动期限和减排计入期C.1项目活动期限C.1.1项目活动开始日期2005年4月20日C.1.2预计的项目运行期20年C.2项目计入期C.2.1计入期类型固定计入期C.2.2第一计入期开始日期2005年4月20日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1页41D部分:环境影响D.1环境影响分析碳汇造林项目能固碳释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有利于调节气候。并且将带来以下额外的环境效益。D.1.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拟议项目选用的主要树种为杨树、柳树、云杉和樟子松,造林郁闭成林后,形成了针阔混交林的森林群落,将有效地促进内蒙古扎赉特旗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森林可持续的发展,并保护森林物种,使整个森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趋向于稳定发展。D.1.2土壤及水土保持根据《方法学》适用性要求,本项目在造林活动过程中不采取炼山、不全垦的营林措施,对土壤产生的扰动面积未超过10%,本项目的实施能够使森林有林地面积得到增加,森林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增强森林涵养水源能力和水土保持能力,森林的稳定性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D.1.3火灾风险对各林场相关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培训教育,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在森林防火工作方面逐步加大投入,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了森林火灾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并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理念与森林防火工作的具体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总体要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自身建设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各林场森林防火工作由被动扑救向主动预防转变、由经验型防火向科学型防火转变,使森林防火工作向现代化、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方向发展,从而使森林防火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形成“政府负责、统一部署、责任明确、群防群治”的森林防火新格局,实现森林火灾次数、受害森林面积、经济损失“三降低”的目标。有效保护森林资源的安全,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成果,为维护祖国北疆的生态屏障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2页42D.2环境影响评价拟实施碳汇造林工程,森林资源得到充分保护,林种结构得到调整,涵养水源、水土保持能力增强,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明显增多,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不断得到改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显著增强。碳汇造林同时对森林的林种结构进行了进一步调整,由单一的用材林结构向以生态公益林为主的结构转变,森林资源持续长大于消,将有利于林区和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3页43E部分:社会经济影响E.1社会经济影响分析(1)就业拟议项目建成后,带动了项目区及周边带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为农民开拓脱贫致富的道路。项目开展期间平均每年提供上千个劳动工的就业机会,从事造林整地、栽植、扶育、管护、施肥等林业生产活动。(2)加强社会凝聚力农户或社区个体难以成功操作项目的整个流程(投资-生产-销售),尤其当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生产周期远远长于传统农产品的时候。这种组织结构上的欠缺也导致了他们克服上述所提到的技术障碍。拟议造林项目将在个人,社区,当地政府之间形成和强化紧密互动关系,并形成社会和生产服务的网络。(3)技术培训和示范社区调查的结果显示社区农户往往在获得高质量的种源和培育高成活率的幼苗以及防治火灾、森林病虫害等方面缺乏一定的技能。这也是当地社区农户营林的一个重要的障碍。拟议造林项目中,当地林业部门将组织培训,帮助他们了解评估执行拟议造林项目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苗木选择、苗圃管理、整地、再造林模式、和病虫害综合治理等。E.2社会经济影响评价(1)文化资源在拟议项目区没有发现文化遗产或文化保护区,所以拟议造林项目活动不会产生难以逆转的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另外,项目不涉及任何当地社会集会或其它精神活动,因此不会影响正常的地方集会和宗教活动。(2)经济风险潜在的经济风险是拟议项目所营造的林地管理不善,比如遭到了病虫害或火灾风险,引起项目失败或带来农户的经济损失。这些风险将会通过对农民和社区的技术援助和培训缓解。技术援助和培训由当地林业系统技术推广部门完成。也将给农民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没有发现明显的潜在风险。尽管没有发现重大的社会经济负面影响,针对潜在风险的监测计划和减缓措施都将予以实施。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4页44F部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F.1收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利益相关方评价意见的收集工作于2014年11月14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102份,收回102份,回收率100%。调查对象主要为吉日根、小城子、杨树沟、额尔图、中心、神山等林场周围居民及相关利益人员,他们能够充分代表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年龄范围、学历分布信息见下表:人数102性别男49.02%女50.98%年龄20-30岁26.47%30-50岁52.94%50岁以上20.59%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1.57%高中39.22%专科及以上39.22%F.2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概要本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5页45表F-1项目意见调查表是否了解气候变化与低碳相关政策?不知道26.47%知道一点58.82%很清楚14.71%是否知道碳汇造林?是93.14%否6.86%本碳汇造林项目是否对公众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是94.12%否5.88%是否知道本碳汇造林项目?是90.2%否9.8%是否支持本碳汇造林项目?是95.1%否4.9%是否关心该碳汇造林项目会对周边社区及环境带来的影响?是92.16%否7.84%对碳汇造林项目带来的影响或效益您比较关注哪些方面?(多选)生态影响68.63%经济效益61.76%就业机会51.96%其他_________4.9%您是否了解碳汇交易?是89.22%否10.78%您对碳汇交易关注点在哪些方面?(多选)价格83.33%尽快实现交易56.86%获得更多的碳汇量进行交易25.49%以何种方式参与本碳汇造林项目?(多选)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56.86%项目监督49.02%项目管理43.14%项目实施51.96%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6页46您是否从本碳汇造林项目获益?是94.12%否5.88%如您从本碳汇造林项目获益,您希望获得哪些方面的收益?(多选)觉得周围环境质量变好59.8%参与植树造林获得经济收益53.92%获得木材资源53.92%林下经济收益50%碳汇交易收益26.47%您对本碳汇造林项目的实施有何建议?尽快实施、保护生态、增加就业、增加林农收入等。F.3关于处理当地利益相关方评论的报告从问卷调查结果来看,利益相关方绝大多数都支持本碳汇造林活动的开展,并要求尽快实施并保护生态。这些意见被充分采纳:增加就业、增加林农收入;希望碳汇造林能让更多人受益。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7页47G部分:附件附件1申请备案的企业法人联系信息企业名称:内蒙古森发林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北大路4号邮编:137400电话:0482-8249539传真:0482-8249539电子邮箱:网站:法人代表姓名:李文祥职位:董事长姓名:付代武部门:手机:13948236843传真:电话:0482-6601017电子邮箱:wla9044513@163.co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