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交易基本原理与中国碳市场实践--湖北产教融合教育研究院VIP专享VIP免费

湖北产教融合教育研究院
碳交易基本原理
中国碳市场实践
01
02
温室效应 地球变暖
碳交易基本原理与中国碳市场实践湖北产教融合教育研究院碳交易基本原理目录中国碳市场实践0102温室效应地球变暖地球变暖的危害气候变化的主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基于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的生产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与气候变化有着强相关性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应对气候变化减缓温室气体排放不断降低化石能源消耗的总量和强度,提高清洁能源消费的占比。在土壤系统、水系统和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等方面增加固碳能力。适应全球气候变化在基础设施建设运维、城市运行、产业布局、生产运营、防灾减灾和应急管理等方面提高应对气候冲击的能力与韧性。控制排放源增加吸收汇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博弈焦点:谁减排第一个里程碑文件:《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确定“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第一个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性制度安排:《京都议定书》(1997年)首次以国际性法规的形式对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做出明确;引入市场机制作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新路径,催生出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0之后全球气候治理安排:《巴黎气候变化协定》(2015年)2020后全球减排机制的确——巴黎协有目标全球升温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各国尽快达到峰值有时间每五年提交一次新的国家自主贡献(INDC)有评估各国定期评定协定执行情况,全球每五年进行一次盘点,全面评估减缓、适应和支持活动的落实情况有效力2016年4月开始签署,生效后成为普遍法律协定2016年11月4日生效,是继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7年《京都议定书》之后,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减排政策手段的选择命令型财税型市场型•碳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绝对排放量限制•设定行业标准•碳税•补贴对排放二氧化碳设置一个价格,通过发挥价格的信号作用,引导经济主体或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或为排放二氧化碳埋单,从而引导生产、消费和投资向低碳方向转型,实现应对气候变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碳定价主要方式碳税通过税收手段,将因二氧化碳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转化为生产经营成本优势:见效快、实施成本低、税率稳定易形成稳定碳价格指引、可实现收入再分配劣势:对碳排放总量控制力度不足碳排放权交易总量控制与交易优势:减排效果确定、具有较为完善的价格发现机制、可以促进跨区域减排协调劣势:体系设计复杂、运行成本高碳定价全球碳交易市场碳排放权交易(总量控制补足缺口初始配额量实际排放量富余配额初始配额量企业A企业B交易实际排放量碳交易是一种碳定价方式,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权交换以平衡各自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低成本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的。碳排放权交易(总量控制政策目标:减排6000吨CO2减排成本:企业A每减少一吨CO2成本为10元;企业B每减少一吨CO2成本为20元3000吨企业A企业B6000吨企业A企业BVS企业A企业B合计减排量(吨)300030006000减排成本(元)300006000090000企业A企业B合计减排量(吨)600006000减排成本(元)60000060000使用碳交易机制后的成本(假定市场配额价格为15元/吨)减排支出60000元(10元/吨6000吨);出售配额赚取45000元(15元/吨3000吨);实际支出15000元,较未采取碳交易方式节省15000元购买配额支出45000元(15元/吨3000吨),相较于自行减排节省15000元以碳价格为信号,引导碳排放权资源合理化配置,实现全社会减排成本的最低化碳交易机制的特施行总量控制,只要碳交易的市场有效运行,总量控制的目标就能实现,减排效果明显参与灵活性强企业可根据自身减排成本和碳配额价格的高低做出灵活性决策:减排成本<配额价格,做减排并出售节余的配额减排成本>配额价格,不做减排、购买配额需要建设全新的基础设施,包括交易平台、清算结算制度以及相关的市场监管体系实施成本较高减排效果明显关于碳价格过低的碳价格:无法形成有效激励过高的碳价格:增加企业成本,增大碳市场发展阻力合适的碳价格:短期较低,但是长期随着碳容量空间稀缺,价格会趋于升高碳交易关键碳交易机制(总量控制与交易)机构强制纳入设定排放总量配额免费或有偿分配排放需要提交配额配额可以交易碳交易要素框架交易机制•报告系统•登记•交易结算系统•……要素框架MRV履约机制抵消机制法律保障覆盖范围配额总量与分配支撑系统调控机制•交易主体•交易品种•交易平台•……•价格调控•配额存储•……碳交易要素——覆盖范覆盖范围纳入行业重点是电力、石化、钢铁等排放密集型行业纳入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纳入标准排放门槛……覆盖范围决定了配额总量多少覆盖的主体和排放源越多,则碳交易体系里的边际减排差异就越大,就越容易降低总体减排成本,碳交易体系运行就会更有效率覆盖范围越大,对排放监测报告核查(MRV)的要求也越高,管理成本也越高碳交易要素——配额总量的配额总量的设定碳交易的初衷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通过设定配额总量确保碳排放权的“稀缺性”是碳交易的实践前提配额总量的多少决定了碳市场上配额的供给,进而影响配额的价格。“物以稀为贵”,通常情况下,配额总量越多则碳价越低,总量越少则碳价越高什么是配额?是政府发放给重点排放单位或设施的二氧化碳初始排放权是排放单位或设施在特定时期内可以造成二氧化碳排放的总量额度配额以吨为计量单位,精确到个位数,一个单位一个二氧化碳配额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根据社会总体排放控制目标和纳入行业特点,确定碳交易体系排放总量根据配额分配规则确定控排企业配额,然后加总得到碳交易体系的配额总量上限碳交易要素——配额分配历史法基准值法拍卖固定价格出售免费分配有偿分配历史强度下降法配额分配方式根据排放单位自身历史排放情况计算分配配额根据排放单位的产品产量、历史排放强度值、减排系数计算分配配额以确定的行业排放标杆值作为基准来计算分配配额由购买者竞标决定配额价格由出售者确定配额价格碳交易要素——监测报告与核查(MRV)0102监测Monitoring核查Verification03报告Reporting监测方法监测设备监测周期监测的技术与标准决定了报告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基本信息排放量数据来源企业提交的排放报告是第三方机构核查工作的基础核查标准核查流程核查机构保证数据准确性,帮助企业完善监测计划和排放报告MRV的内容MRV的目的•保证监测、报告的实际排放量的准确性•保证排放交易体系市场可信可靠•颁布相关规定•确定履约企业•确定核查机构•审批排放/核查报告•提交年度监测计划•监测排放情况•提交排放报告•开展核查•提交核查报告主管机构企业核查机构MRV涉及的机构碳交易要素——履约机制履约(又称企业合规)包括两个层面内容:一是控排企业需按时提交合规的监测计划和排放报告二是控排企业须在主管部门规定的期限内,按实际年度排放指标完成碳配额清缴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执法体系保障履约的强有力支撑实践中常用的惩罚措施:•罚款•记入征信系统•媒体曝光•配额扣减•……碳交易要素——抵消机制企业C补足缺口初始配额企业A实际排放量富余配额初始配额企业B购买配额实际排放量基准情景排放量项目情景排放量减排量减排量购买减排量抵消机制在实行总量控制的碳交易体系中,允许控排企业使用特定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指标进行履约,但有使用比例限制•扩大碳市场参与主体•以市场化补偿手段,促进林业、清洁能源等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降低控排企业的履约成本碳交易要素——交易机制交易规则交易方式场内交易:又称公开交易、挂牌交易,交易双方直接通过线上交易系统进行操作场外交易:又称协议转让、大宗交易,双方线下自行协商后再通过交易系统完成交易交易主体控排主体投资机构减排项目业主个人交易平台交易品种现货:碳配额、自愿减排量衍生品:期权、期货、远期、互换交易监管金融监管:避免内幕交易、市场操作、重复买卖等(针对交易机构)安全监管:避免网络钓鱼、黑客攻击等行为(针对交易系统)碳交易要素——支撑系统排放报告系统•企业报告数据•第三方核查数据注册登记系统•配额发放•配额流转•配额清缴•配额注销交易系统•交易撮合•交易清算碳交易要素——调控机制价格控制方式•政府公开市场操作:拍卖、回购……•调整遵约方式:减排量使用比例、配额贷……政府公开市场操作流程配额储备价格过高投放配额资金储备价格过低回购配额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运•确定碳交易覆盖范围2•设定总的碳排放上限•分配配额13•提交不少于核查排放量的配额以完成履约65•配额交易•报告年度排放并接受核查4政府企业总量控制目标是否合理碳交易覆盖范围是否合适配额分配机制是否科学碳排放数据的统计、监测和核查体系是否完善法律保障和执法能力是否健全一个有效的碳排放交易市场的评价标准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交易碳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奖优淘劣”倒逼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买碳有成本激励企业节能减排卖碳有收益推动低碳技术创新带动绿色金融发展投资有回报直接作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间接作用促进减排规模化、技术化、专业化,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溢出效应实现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碳市场奖优淘劣创新目录中国碳市场实践0102碳交易基本原理中国减排的•外部压力•内生需求“应对气候变化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这不是别人要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要做。”——习近平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全球第一面临温室气体减排与大气污染防治双重压力中国控制温室气体到2030年现目标原目标现有水平(截至2020年底)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1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风电2.81亿千瓦、太阳能2.53亿千瓦2020年12月12日气候雄心峰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落实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转型。•加大甲烷、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等其他温室气体控制力度。•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60%~65%20%左右45亿立方米•2011年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2016年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建立碳排放配额管理制度,实施碳排放权交易。•2021年十四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全面实行排污许可制,实现所有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证核发,推动工业污染源限期达标排放,推进排污权、用能权、用水权、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应对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碳交易自下而上开展碳2011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同意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探索市场化的节能减排路径,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采用类似欧盟碳市场(EU-ETS)的制度设计,即总量控制下的排放权交易,同时接受国内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主要交易产品:配额、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配额分配采用历史法、基准法和拍卖法配额交易采用在线(场内)交易和线下(场外)交易两种方式制定了MRV、履约、惩罚等机制建立了登记注册系统试点省市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温室气体排放各有特点,代表性强七个试点地区总人口2.6亿,能耗8.3亿吨标准煤,GDP合计14万亿人民币三项资料分别占到中国的19%、27%和23%碳交易试点启动2013年6月18日,第一个试点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深圳碳市场启动交易碳交易试点建设试点总结法律基础七个试点中两个通过人大立法或决定,五个发布了政府令覆盖范围每个试点纳入的行业和企业标准都不一样,七个试点共纳入2000-3000家企业配额分配所有试点均以基于历史法的免费分配为主,部分试点尝试了拍卖和基线法免费分配MRV体系七个试点的MRV体系设计基本一致,具体标准和执行细节有差异抵消机制七个试点均接受国家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作为抵消机制,但均设定了使用限制履约与处罚七个试点履约流程和时间设计类似,处罚则与各地的法律法规基础有关试点市场情况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政策法规人大决定、政府碳交易管理办法政府碳交易管理办法政府碳交易管理办法人大决定草案、政府碳交易管理办法政府碳交易管理办法政府碳交易管理办法人大决定、政府碳交易管理办法控排数量800-900余家114家191家240家138家242家635家管控门槛(排放量)CO2排放>5,000吨/年(2016年)CO2排放>20,000吨/年工业CO2排放>20,000吨/年;非工业CO2排放>10,000吨/年2008-2012年任一年度CO2排放≥20,000吨2014-2016任一年度综合能耗≥1万吨tecCO2排放≥20,000吨/年或综合能耗≥1万吨tec/年(2017年)企业CO2排放≥3,000吨/年;公共建筑面积≥20000m2;机关建筑面积≥10000m2覆盖行业热力生产和供应,火力发电,水泥制造,石化生产、服务业及其他钢铁、化工、电力、热力、石化、油气开采钢铁、石化、化工、有色、电力、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航空、港口、机场、铁路电解铝、电石、烧碱、水泥、钢铁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电力、钢铁、石化、水泥等纳入气体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六氟化碳、全氟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注:各地政策每年都有调整,以上数据仅供参考电力、工业、建筑物等区域碳市场配额成区域碳市场配额成碳交易试点对全验证了以市场机制控制碳排放在实践上可行(试点范围内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出现双降趋势)立法是建立碳市场的前提不同配额分配方法的合理性得到验证对碳市场相关惩罚机制进行了探索企业碳管理意识得到提升培养了碳交易相关专业人才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文件名称发布时间《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6月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分三批发布(2013年10月,2014年12月,2015年7月)《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4年6月确定温室气体种类: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和三氟化氮(NF3)明确行业范围(8大行业18个子行业)确定管控标准: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温室气体排放约26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明确排放源: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源,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源,间接排放源(热力、电力)开展数据摸底工作:开展八大行业入槛企业年温室气体排放数据报送和核查工作•原油加工•乙烯•电石•合成氨•甲醇•平板玻璃•水泥熟料•粗钢•电解铝•铜冶炼•纸浆制造•纯发电•热电联产•电网•航空旅客运输•机制板和纸板•航空货物运输•机场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2017年12月19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启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及新闻发布会,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标志着我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完成总体设计、正式启动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明确“三步走”建设思路基础建设期——完成全国统一的数据报送系统、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建设,开展碳市场管理制度建设。模拟运行期——开展发电行业配额模拟交易,全面检验市场各要素环节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强化市场风险预警与防控机制。深化完善期——在发电行业交易主体间开展配额现货交易,在发电行业碳市场稳定运行的前提下,逐步扩大市场覆盖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交易方式。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明确市场要素交易主体•初期为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发电行业企业和其他行业自备电厂),条件成熟后扩大至其他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行业。适时增加其他机构和个人参与交易交易产品-初期为配额现货-条件成熟后增加CCER及其他交易产品交易平台-全国统一、互联互通、监管严格的交易系统,并纳入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体系管理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行业排放量较大,具有较强示范意义发电行业数据基础较好、产品单一,排放数据计量设施完备,数据管理规范且易于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管理制度健全,以大型企业为主,易于管理为什么要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国家机构改革,应对气候变化和减排职责划归生态环境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2019年3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该条例未来正式出台后,将作为全国碳市场建设运行的基础法律框架。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2019年10月-12月,生态环境部举办碳市场配额分配和管理系列培训班(15个城市、8期、17场)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和《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省份数量北京13天津24河北86山西119内蒙古168辽宁68吉林51黑龙江95上海23江苏216浙江141安徽74福建43江西50山东338河南120湖北46湖南35广东85广西45海南7重庆31四川51贵州34云南28陕西64甘肃19青海12宁夏35新疆76兵团28合计2225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2020年12月,生态环境部正式颁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2月26日至27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赴湖北省、上海市调研碳市场建设工作。强调要积极稳妥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提出要倒排工期,全面开展对接测试,尽早实现系统运行,确保今年6月底前启动上线交易。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要点解读第一章总则明确三级监管体系:生态环境部负责建设全国碳市场并制定配额管理政策、报告与核查政策及各类技术规范;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组织排放配额分配与清缴、排放报告与核查等工作;设区的市级主管部门“落实相关具体工作”的责任;由省、市级主管部门共同完成监督检查配额清缴情况和对违约主体的惩罚,由省级主管部门与生态环境部共同完成信息公开。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第二章温室气体重点排放单位纳入条件:属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覆盖行业;年度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2.6万吨二氧化碳当量。第三章分配与登记碳排放配额分配以免费分配为主,适时引入有偿分配。鼓励重点排放单位、机构和个人,出于公益目的自愿注销其所持有的碳排放配额。第四章排放交易交易产品为碳排放配额,适时增加其他交易产品。交易主体:重点排放单位、符合国家有关交易规则的机构和个人。交易方式: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方式《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要点解读第五章排放核查与配额清缴上一年度排放报告于每年3月31日前报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省级主管部门组织核查。重点排放单位每年可以使用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抵销比例不得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第六章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监督鼓励公众媒体监督公众举报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要点解读第七章罚则重点排放单位虚报、瞒报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或者拒绝履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义务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测算其温室气体实际排放量,并将该排放量作为碳排放配额清缴的依据;对虚报、瞒报部分,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重点排放单位未按时足额清缴碳排放配额的,由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以上地方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处二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对欠缴部分,由重点排放单位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的省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量核减其下一年度碳排放配额。第八章附则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为什么要建全国统一碳市场?最根本的目的以最低的社会成本控制碳排放总量,确保《巴黎协定》和国家碳中和目标的早日实现政策/制度创新一个政策升级从行政措施+财政补贴转型升级到基于市场的政策手段两个政策补充MRV和有效的违约经济惩罚助力能效标准落地助力可再生能源利用(增加煤电的成本;激励可再生能源电力需求)全国碳交易市场强制配额市场自愿减排市场•交易中心:上海•登记结算中心:武汉•主要交易产品:全国碳排放配额(CEA)•参与主体:重点排放单位、其他机构和个人•管理交易结算中心:北京•主要交易产品: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参与主体:减排项目业主(可再生能源、林业碳汇、甲烷利用等)、其他主体抵消机制全国碳交易市场结构体系2011年•发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2012年•发布《自愿减排交易管理办法》2013年•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试点市场启动运行•开始发布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2014年•湖北、重庆试点市场启动运行•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2016年•发布《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福建碳市场启动运行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宣布启动2019年•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征求意见稿)》•发布《关于做好2019年度碳排放报告与核查及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报送相关工作的通知》•发布《发电行业配额分配实施方案》(试算版)并组织17场共5000人次试算培训2020年•印发《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纳入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2021年•《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实施•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周期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十年碳中和VS碳交易碳中和减少排放增加负排放、碳移除碳交易是实现低成本减排的重要工具碳中和不是不排放要早日实现碳中和,减排是关键(排放越少,越容易抵消,能越早实现碳中和)做减排要考虑成本问题碳交易是实现低成本减排的重要工具碳达峰是目标,碳中和是愿景,碳减排是主要路径,碳交易是重要工具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