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资料库I目录零碳建筑案例..................................................................................................................101北京榆垡农业清洁能源应用工程...............................................................................202山东诸城县域零碳办公示范项目...............................................................................603海南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项目...............................................................................804成都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1105济南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1506雄安新区绿色零碳智慧能源项目.............................................................................1907上海杨浦街道办事处办公楼改造.............................................................................21零碳社区案例................................................................................................................2508湖北宜昌郑家榜低碳社区试点................................................................................2609广东中山小榄北区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2810浙江舟山定海实践净零碳乡村路径.........................................................................3111江西华平社区竹笋巷低碳社区................................................................................3412山西分布式光伏芮城试点.......................................................................................3913福建厦门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4314辽宁省中国零碳村镇项目.......................................................................................4615山东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4816山东淄博100%绿电供应零碳镇.............................................................................5117四川广元芸香社区..................................................................................................5318四川西昌农村社区“零碳”示范项目......................................................................5519四川攀枝花零碳村庄建设项目................................................................................61碳中和资料库II零碳园区案例................................................................................................................6420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6521阿里云绿色数据中心..............................................................................................7022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7223广东状元谷绿色低碳园区.......................................................................................7424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区....................................................................................762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7826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8227安徽广德经济开发区..............................................................................................8528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8729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030苏州工业园区.........................................................................................................9431广东珠海“零碳岛”..............................................................................................99零碳交通案例..............................................................................................................10232雄安新区高铁站片区绿色示范点...........................................................................10333上海虹桥机场绿色航空枢纽项目...........................................................................10534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节能减排项目...........................................................................10835浙江嘉兴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11036山东济南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112零碳工厂案例..............................................................................................................11637浙江智慧零碳电厂示范项目..................................................................................11738上海济丰包装纸业有限公司..................................................................................119碳中和资料库III39钢铁零碳示范工厂项目.........................................................................................12140山东枣庄市零碳智慧工厂.....................................................................................12441江苏淮安玻璃纤维零碳智能制造基地....................................................................12642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12943河南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13344北京排水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案例...........................................................................137零碳国外案例..............................................................................................................13745斯德哥尔摩生物炭项目.........................................................................................14146德国汉堡港口新城................................................................................................14347阿姆斯特丹太阳能自行车道..................................................................................14848悉尼Lilyfield社区可持续住房重建项目...............................................................15049瑞典哈马比社区...................................................................................................15250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15651英国阿什顿·海耶斯低碳社区..............................................................................16752日本藤泽生态城...................................................................................................16953英国格林威治千禧村............................................................................................17254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17555瑞典皇家海港城...................................................................................................17856瑞典Bo01社区....................................................................................................18557瑞典韦克舍社区...................................................................................................18958加拿大坞边绿地社区............................................................................................19259奥地利Strass污水处理厂....................................................................................195碳中和资料库IV60芬兰Kakolanmäki污水处理厂...........................................................................20061加拿大达特茅斯威尔金森仓库..............................................................................20762美国米勒·赫尔合伙公司的布利特中心................................................................21163挪威Telemark发电厂.........................................................................................21364英国葛兰素史克可持续化学中心...........................................................................21665伦敦大象公园.......................................................................................................21966英国赛特大厦.......................................................................................................22167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22468美国南方公园合作居住社区..................................................................................22869德国欧瑞府零碳科技园.........................................................................................22970美国加州尔湾商业中心零碳社区...........................................................................23071美国Sheboygan污水处理厂................................................................................23272丹麦森讷堡市零碳项目.........................................................................................240碳中和资料库第1页共250页零碳建筑案例碳中和资料库第2页共250页01北京榆垡农业清洁能源应用工程“榆垡镇农业服务中心清洁能源应用工程”项目总建筑面积8000㎡。冬季采暖室内温度18℃~24℃;夏季制冷室内温度22℃~26℃。通过实地勘测以及对建筑结构、建筑分布的分析,本项目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地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结合,满足生产生活采暖、制冷需求。采暖季,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直接供建筑采暖,非采暖季太阳能收集的热量通过地埋管系统储存到地下土壤内;土壤源热泵通过地面管工作,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为太阳能和热泵系统提供电量补充;以及LED显示与数据采集系统、远端互联网控制系统等多种系统于一体,多种新能源的综合利用相结合模式。一、项目基本情况建设目的:应用清洁能源满足生产生活采暖制冷需求,节能降耗项目当地情况:该单位距城镇中心较远,常规能源采暖制冷供给不便,电供暖制冷费用太高,企业负担不起。当地属于太阳能资源丰富区,较为适合应用太阳能。项目建筑情况:该项目地上共一层,高3.9m,含建筑面积1750㎡的两个阳光温室,总采暖制冷的建筑面积5776㎡。冬季采暖室内温度18℃~24℃;夏季制冷室内温度22℃~26℃。二、技术路线及工艺流程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地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结合,满足生产生活采暖、制冷需求。采暖季,太阳能集热系统收集的热量直接供建筑采暖,非采暖季太阳能收集的热量通过地埋管系统储存到地下土壤内;土壤源热泵通过地埋管工作,冬季采暖,夏季制冷;分布式并网光伏电站为太阳能和热泵系统提供电量补充。其核心是通过土壤储热实现太阳能热量跨季节储存使用。碳中和资料库第3页共250页水箱中设换热环路,换热环路通向地埋管将热量储存于土壤之中。地埋管换热器可以通过地源热泵的蒸发器(冷凝器)直接回到地埋管,也可以通过蒸发器后流经水箱再回到地埋管。夏季地源热泵通过地埋盘管抽取地下冷量为建筑物提供冷量(地温升高)。冬季地源热泵通过地埋管抽取地下热量为建筑物提供热量(地温降低)。太阳能集热器全年为土壤蓄热,平衡地温。三、工艺流程春秋季:太阳能集热系统吸收太阳资源,通过太阳能循环泵将热量输送到土壤中,通过地埋管与土壤换热。提升土壤温度。太阳能储热过程自动控制。夏季:太阳能系统依然延续春秋季的运行过程。地源热泵室内制冷时,产生热量附件太阳能热水一同输送到土壤中,为土壤补热蓄热,以供给热泵冬季使用。冬季:太阳能系统达到供暖温度时可直接供暖。无法直接供暖时,地源热泵启动,提取地源侧热量给室内供热。太阳能系统作为土壤源的补热,提高热源侧供热温度。大大提高供暖COP值。碳中和资料库第4页共250页四、主要设备选型采暖制冷空调区域经逐时负荷计算,夏季空调计算冷负荷80W/m2,冬季采暖计算热负荷100W/m2;温室阳光大厅夏季空调计算冷负荷100W/m2,温室阳光大厅冬季采暖计算热负荷120W/m2。总制冷负荷500kW;制热负荷620kW。系统安装跨季节专用水源热泵冷暖机组(压缩机输入功率:制冷118kW;制热功157kW)1套;167组581825集热器,集热面积634㎡,年得热量约为37.6万千瓦时;地埋管换热量夏季按照50W/延米,冬季按照40W/延米,共设120米的换热井167孔,φ32mm双U管;;室内末端采用226台卧式暗装风机盘采。安装160kW分布式光伏电站。系统安装远传电表、远传热量表,进行数据收集、检测。地埋管系统安装光纤检测土壤温度变化。五、项目经济性、环境及社会效益通过数据统计每年的采暖季用电量2015-2016用电量294576度,每平方采暖费用25.5元/平方米。2016-2017用电量250389度,采暖费用21.6元/每平方米。2017-2018年度用电量237870度,采暖费用20.5/每平方米。通过对数据分析,采用跨季节储热的采暖系统,采暖费用逐年降低,次年采暖费用较首年采暖费用降低13%左右。改造完成后每年节能减排量:节约燃煤270.8吨,减排二氧化碳709.49吨,二氧化硫2.302吨,氮氧化物5.25吨。整个项目无论是在经济效益还是社会效碳中和资料库第5页共250页益都取得良好的成就。应用太阳能跨季节蓄热,随着季节和时间变化,土壤温度由冬到秋也随之增加,初春最低,秋季最高,2016年1月土壤平均温度为15度,2016年9月土壤平均温度为19.6℃,土壤平均升温4.6℃。六、典型经验和做法采用太阳能集热系统平衡北方地区冬季采暖与夏季制冷的热失衡,提高地温,延长地源热泵使用寿命,降低运行费用。适用场景:①北方地区冬夏季冷热负荷相差较大的建筑。②适用于地下土壤蓄热情况较好的地区,不适用于地下水丰富的区域。③适用于采暖面积2000平方米以上的项目,供暖面积相对集中的区域。④适用于有足够面积安装太阳能集热器的项目。七、问题和建议太阳能热水系统+地埋管土壤源热泵系统较为复杂,投资较高,太阳能需四季运行,应有专人负责运行维护。碳中和资料库第6页共250页02山东诸城县域零碳办公示范项目诸城市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始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打造全省首个县域零碳办公示范点节能项目——“城市新光驿站”,综合利用龙城商务中心办公楼屋顶光伏、停车场光伏充电车棚、智慧路灯、储能微网等高标准绿色资源版块,集“光储充检停”等联合功能为一体,充分满足现代办公需求,为全面建设“智慧节能,绿色发展”的生态城市树立标杆,让公共机构成为绿色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站。城市新光驿站是诸城市公共机构为整县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总投资1300万元,可利用屋顶面积两万多平方米、车棚1300平方米;建设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约2MW,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并匹配70座新能源充电桩和200kW/400kWh的储能微电网设施,可完全实现“光储充检停”一体化,全面打造零碳办公示范点节能工程。目前,诸城市正积极筹备在大柳家庄村试点开展潍坊首个自治台区建设,届时利用台区智能融合终端内嵌分布式资源协同自治APP,通过光伏逆变器、有载碳中和资料库第7页共250页调压配变、分布式储能等有功、电压调节措施,就地治理光伏接入导致的台区反向潮流和电压越限。在大柳家庄村投运的国内首套低压分布式光伏无功电压控制系统,是通过借助先进的“云、管、边、端”物联架构,对光伏逆变器无功出力的实时精准调节,越限电压调整时间短暂到周边居民对电压波动几乎零感知。3月16日,随着前九台村2号台区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安装完成,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得到进一步推广应用。“前期在山子前村现场试验证明,7秒钟就可以将并网点电压就自动调节到合格范围之内。这次在前九台村推广无功电压控制系统,就是为了让更多光伏电站并网发电创造经济价值,同时还能保障周边群众的用电质量和用电感受”,负责包靠该项目的双示范建设办公室专责周其朋介绍说。下步,诸城市还将结合供电网格自治加大对无功电压控制系统的推广应用,为该技术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提供借鉴参考。春暖花开,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当时。诸城市将持续聚能发力,全面优化新型电力系统顶层设计,加速推动电网迭代升级、源网荷储一体发展,为高质量服务新能源并网、助力整县光伏示范县创建奉献诸城模式,提供诸城经验。碳中和资料库第8页共250页03海南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项目在天水相接的海南省琼海市博鳌镇东屿岛,博鳌亚洲论坛2023年年会圆满落幕。今年论坛上使用的所有场馆基本实现了绿色能源供给,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建设备受瞩目。具备建设零碳示范区得天独厚的条件2022年,住建部与海南省决定共同创建零碳示范区,推进海南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首个示范区选址博鳌东屿岛。博鳌东屿岛区位条件好、要素丰富、生态本底良好、业主单一,具备建设零碳示范区得天独厚的条件。同时,作为博鳌亚洲论坛永久会址,东屿岛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双碳”发展理念的重要窗口。“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将作为探索城市建成区绿色降碳改造问题的微观模型,不仅为我国城市绿色降碳提供经验,也为可持续发展与碳中和探索提供优秀样板。”近日,中规院(北京)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院长(总经理)胡耀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博鳌零碳示范区已经完成了第一阶段建设任务,每年可实现减碳9055.8吨,占示范区碳排放的67.4%,预计到2024年实现零碳建设目标。建筑绿色化改造,实现“零能耗”建筑的绿色化改造是东屿岛零碳建设的重要内容,博鳌新闻中心是其中典型代表。博鳌新闻中心是每一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的媒体工作者临时办公、演播和休息的场所,面积约4300平方米。在中心门前广场上可以看到,铺设的光伏地砖和周围景观融为一体;房檐下的光伏发电板为媒体工作者们遮阴挡光,也在源源不断给整个中心供能。碳中和资料库第9页共250页“我们遵循‘被动优先,主动优化,能源自供给’的设计原则对新闻中心进行改造。”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海南公司总建筑师孟宁介绍,“城市占据了碳排放的70%,而对城市已经建好的建筑进行绿色化、低碳化改造是目前绿色降碳的难点。新闻中心就是这样的一个项目,将为其他城市未来绿色降碳改造提供经验。”改造后的新闻中心采用了多种光伏发电装置来利用太阳能,还在游船码头设置了6台花朵风机收集风能。此外,新闻中心还运用了光储直柔技术,配备的全钒液流长时储能电池使得充放电次数较传统锂电池提升了近4倍,实现了自发自用和余电上网,达到“零能耗”建筑水平。资源循环利用,打造“理想之城”资源循环利用改造是东屿岛低碳化改造的一大亮点。循环花园、亚洲论坛广场等都践行了这一理念,让每一滴水、每一块石头各得其所。循环花园草木青翠招摇,假山高低俯仰。3个月前,这里还堆放着近2.5万立方米的渣土和建筑垃圾。在花园建设过程中,废弃混凝土、废旧木桩、本地石块、建筑渣土全都没有被浪费,被循环利用于地面铺装、景观小品、石笼座椅、地形塑造,让整个园林面貌焕然一新。碳中和资料库第10页共250页亚洲论坛广场经过海绵化改造透水铺装,由我国自主研发的8厘米厚通体硅砂砖铺砌而成,能够完成初期雨水的过滤、渗透和净化工作。“开展室外环境雨水利用及道路海绵化改造,每年可促进约15万吨雨水资源化利用。”省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肖云旭介绍。此外,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提供的绿色低碳高品质供水服务,可实现年减少使用塑料瓶72万个。固废资源化利用实现减碳和循环再生双重效应,每年能实现减少约560吨二氧化碳的排放。凭光、风自然赋能,用石、水资源循环,博鳌东屿岛的零碳化改造将尝试打造一个宜居、绿色、韧性、智慧、人文的“理想之城”。在这一过程中,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能成为践行者。《光明日报》(2023年04月03日08版)碳中和资料库第11页共250页04成都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近年来,中建西南院积极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先后打造了一批具有低碳技术亮点、立足绿色设计前沿的建筑作品。在成都天府新区兴隆湖畔打造中建滨湖设计总部(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通过整合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在能源消耗上做减法,在能源再生上做加法,造就了成都首个“近零碳建筑”;在诺尔盖县下热尔村打造被动式太阳能示范建筑——“暖巢一号”,采用零碳采暖技术,最大限度利用太阳能,突破严苛的气候环境限制,为当地学生送上温暖。建筑业历来是碳排放的隐形“大户”之一。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建筑贡献了全球碳排放总量的三分之一,与交通业、工业相当。2021年底,中国建筑节能协会能耗专委会公布了《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统计了2019年中国“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总量,为49.97亿吨,占当年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6%。“建筑全过程”中,许多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从钢筋水泥混凝土等建材的生产和运输,施工,再到竣工后的运营维护,直至多年以后的废弃和拆除。一栋建筑的全生命周期漫长,涉及的环节和流程众多。那么,让建筑实现“零碳”,可能吗?碳中和资料库第12页共250页零碳建筑的“加减法”20世纪开头,玻璃幕墙迅速成为整个世纪的宠儿,但早期玻璃幕墙的缔造者们或许没能预料到,这些玻璃盒子逐渐成为能耗“黑洞”。光污染、保温性能差,许多高层玻璃幕墙无法打开,通风和温度调节完全依赖空调等机电设备。许多城市都开始反思,如何改造一批玻璃幕墙公共建筑,以降低能耗。如今,越来越多的设计者开始在建筑孕育的早期阶段,思考如何节能减排。最近,成都天府新区出现了一个“近零碳建筑”——中建滨湖设计总部。它的建造者来自中建西南设计研究院。要达到“近零碳”,一栋建筑首先得做点减法。在成都,中建西南院的建造者们研究起了风。他们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拟室外风环境,希望能充分利用自然通风,减少对空调等机电的依赖。大楼采用“气象跟踪技术自控天窗”,能通过感应器自动开启。建造者们还在中庭安装了可开启的电动天窗,配合风机,利用热压和风压诱导建筑内的自然通风。碳中和资料库第13页共250页除了研究风,中建西南院的建造者们还研究起了光。他们对大空间采光进行模拟,在合适的位置设计了采光天井,这使得87%的功能房间达到了自然采光标准。同时,中建滨湖设计总部的幕墙采用了一种特殊材质玻璃——三银双中空Low-E玻璃。两层空腔具有更好的保温性能,节省能耗。经过种种低能耗设计的中建滨湖设计总部,年平均能耗降低至40-80千瓦时/平方米,每年可以节省用电186万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027吨。减少能耗只是第一步,要让一栋建筑做到“近零碳”,还需要做点加法——发电和储能。中建滨湖设计总部拥有8000多平方米的屋顶花园,像是给建筑戴上了“防晒帽”,大楼还设计了540平方米的分布式光伏面板,装机容量86.4千瓦,年发电量约为6.9万度。设计总部的地下室是大型储能机房,机房中的运维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发电量及用电量。高原上的“零碳实验”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四川省阿坝州若尔盖县下热尔村,高寒高海拔下,中建西南院的建造者为160个孩子打造了一栋新校舍,它的首要目标就是抵御严寒。在高原,建造者们面对的是一连串的限制条件。匮乏的资源,薄弱的生态环境,有限的经费。不能大拆大建,也无法选择空调、暖气片等常见的取暖设备。更不能盲目堆砌一些高技术却容易故障、难以维护的新奇设备。中建西南院利用当地的太阳能资源,建造了一栋充满阳光的校舍,这栋校舍被命名为“暖巢一号”。建造者们先是重新设置了建筑朝向,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碳中和资料库第14页共250页接着,他们在建筑内部划分不同区域,把建筑布局为“暖区”和“次暖区”,解决了室内供暖问题。宿舍等“暖区”位于建筑南面,北面较冷的“次暖区”留给卫生间等附属用房,楼梯间则作为缓冲区域。坡顶还开设了斜天窗,直接阳光集热。这一切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减少热量损失。建造者们还利用了建筑能耗模拟软件,模拟当地的日照和气流,对建筑布局进一步优化。确定门、窗的朝向和开口面积,模拟室内外冷暖气流交换,并在建筑南侧设计了双层墙体。加强外围结构的隔热性能,使其节能率达到65%以上。经过一个冬天的实验测试,暖巢一号的御寒能力有些惊人,没有辅助采暖,在室外-20°C的寒夜,孩子们的宿舍室温能维持在10°C。这项高原上的零碳实验,或许是多重限制条件下“不得已”的选择。但暖巢一号的成功,证明了高寒高海拔地区,仍能因地制宜,设计出可持续的近零碳排建筑。而眼下,进一步优化设计的“暖巢二号”也即将诞生。为实现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共生,中国的建造者们仍在不断探索新的挑战。资料来源:https://m.thepaper.cn/baijiahao_19322450碳中和资料库第15页共250页05济南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2022年12月15日至16日,作为世界上聚焦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最重要的会议之一,第十七届全球人居环境论坛年会(GFHS2022)成功举办,济南起步区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荣获“全球人居环境规划设计奖”。这是起步区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方面获得国际认可的重要成果之一。建筑设计“以泉为形,内聚外合”济南起步区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位于起步区绿建国际标准地招商产业园,由济南先行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建设。项目用地面积2.57公顷,总建筑面积约为7.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4.7万平方米,地下2.5万平方米,建设展厅、报告厅、运营中心、市民办事大厅、办公和配套餐厅等,总投资约12.84亿元。项目由西班牙OSA设计集团设计,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泉城文化理念,采用“以泉为形,内聚外合”的建筑形态,以绿色生态、健康舒适、节能低碳、智慧感知与环境友好“五大定位”为目标,通过被动式技术与主动式技术的运用,致力于争取达到运营阶段的零能耗和零碳,实现绿色低碳领域的融合和突破,彰显新旧功能转换,具有率先引领性、示范性。碳中和资料库第16页共250页十余项技术创新助力零碳排放为了实现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的零碳运行,项目在合理选择能源体系、提高自身保温系统和气密性的同时充分考虑了屋顶结构、光照角度和周边环境,通过太阳的热强度模拟,设置了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系统、屋顶晶硅光伏发电系统和地块外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建筑能源来源于可再生能源发电,每年的发电量可以满足项目全部能源消耗,实现运行过程中零能耗运行和零碳运行,同时可实现余电上网,成为区域分布式能源站。除此之外,项目将可持续低碳理念贯穿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建材选择、施工及运营管理全过程,采用了高性能钢结构体系,可再生低碳建材,新型保温防水材料,低挥发、低散逸性材料选用,光储直流供电示范,多元耦合能源体系,舒适节能空调系统,健康室内环境保障技术,健康饮水水质提升技术,地道风和水喷雾集成降温系统,海绵型绿地和节水系统,室内高固碳植物种植,地下空间碳中和资料库第17页共250页采光改善技术,碳排放监测平台,最大限度的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达到节能降碳的目的。打造可感知的智慧能源碳排放监控平台在智慧创新方面,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围绕建筑全生命周期内的“可溯源、可监管、可预测”理念,建设智慧能源碳排放监控平台。该平台采用“1+N”模式,即“1个平台,N个应用”,实现对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的设计、施工、设备、材料、能源、碳排放等内容可溯源,运营时具备对气象参数、室内舒适度、建筑设备、能源消耗、碳排放等内容的可感知、可视化、可监管,并基于数据驱动具备一定的智慧预测、智慧决策和运行优化的能力。此外,该项目还采用了机器人智能停车系统、智慧办公系统、智慧照明系统、以及智慧安防系统等,切实将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标准的新一代“AI+绿色低碳智慧建筑”。未来,该平台可通过片区数据接入和软件模块拓展,作为庙廊片区乃至更大片区智慧能源、碳排放、智慧城市建设等内容的控制展示平台,切实将起步区打造成为高质量、高标准的绿色生态智慧之城。碳中和资料库第18页共250页全球人居环境论坛(GFHS)是具有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国际非营利组织,该组织每年举行一次“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颁奖盛典,旨在表彰在可持续城市和人居环境领域贡献突出的优秀范例,分享和推广其创新理念、技术和成功经验,壮大绿色变革的力量。今年的主题为“携手共创更加安全、绿色的城市未来:韧性、碳中和与自然友好型城市”,与济南起步区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一同获奖的还有被誉为“硅谷之心”的全球创新之都——美国圣何塞市、欧洲最早的国家公园之一——瑞士国家公园、国际知名城市规划与建筑大师扬·盖尔教授等来自全球22个知名单位和个人。碳中和资料库第19页共250页06雄安新区绿色零碳智慧能源项目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电建智汇城项目建设,在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引领下,全面履行“十四五”发展规划关于大力推动建筑节能迈向超低能耗、近零能耗要求,肩负实现绿色节能发展、践行“双碳”目标和展现央企担当的三大战略目标,实现了对建筑产业零碳绿色建筑技术的突破。雄县第二人民医院绿色零碳智慧能源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雄安新区启动区华能雄安新区办园区,规划总建筑面积:347357M2(地上227197M2,地下120160M2),总部园区内办公、会议、工作配套设施等提供冷、供热、生活热水的供冷供热站,以及为能源管理、计量计费、节能提升等综合能源服务策划数字化智慧管控与服务平台,并选择合适区域实施风光储充一体微网/光储直柔、压控发电、压控发电等技术示范,总投资约1.5亿元,资金来源为自筹。雄安·电建智汇城零碳智慧能源示范中心项目(44-2地块),位于雄安新区容东1号地,总建筑面积约为3.6万㎡,示范面积约为2.7万㎡,是一座集办公、市政、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零碳建筑。碳中和资料库第20页共250页项目规划建设中使用多项零碳绿色建筑技术,依据“被动优先+主动优化”原则,从设计布局出发,通过体块错动、复合表皮、热缓冲空间等减碳策略进行建筑设计,并采用能够降低建筑本体节能率的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使用能够降低建筑运行耗能的光伏建筑一体化等可再生能源技术、使用能够优化用能路线的智慧管理系统以及绿色碳汇等专项技术,打造多绿色智慧专项技术的融合的全新建筑体,能够高效应对我国寒冷地区建筑领域面临巨大的低碳、零碳及绿色建筑挑战,形成并带动新的建筑产业开发形式,有效引领了雄安建筑业节能减碳技术水平快速发展。项目预计完成中国近零能耗和德国PHI被动房认证,建筑综合节能率≥60%,可再生能源占比≥30%,用能成本下降10%-20%。综合节约标煤约392吨,减少碳排约319.87吨,体现了建筑设计与零碳技术的有机融合,引领带动建筑设计行业思考进步。截止日前,雄安·电建智汇城零碳智慧能源示范中心项目(44-2地块)已获得国家住建部、河北省建设厅及雄安新区管委会等多个部门和各界专家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认可。2022年9月12日完成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举办的2022年度科技示范工程类项目的立项工作;2022年9月30日,项目确定为2022年度雄安新区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第一批),并获得政府补贴奖金267.9万元。雄安·电建智汇城零碳智慧能源示范中心项目(44-2地块)的顺利推进,是对电建雄安建发公司在雄安新区践行双碳工作的充分肯定,体现了中国电建的责任担当,同时也为电建集团在雄安市场化项目和绿色建筑的实践与开发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碳中和资料库第21页共250页07上海杨浦街道办事处办公楼改造已建成21年的街道办事处办公楼变成了一座电力源源不竭的“发电厂”,不仅发电量能满足全年1/3的需求,而且还自带节能20%以上的效果。最近,杨浦区江浦路街道办事处本已呈现疲态的办公楼焕然一新,经过改造后,不仅是内外墙粉刷装饰这些让办公楼有了整洁的容貌,更让它有了节能超过50%的“黑科技”。据预测,这座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的建筑每年将通过楼顶的光伏发电设备产出8万度电。后续它将申请超低能耗建筑标识,并通过采购国家绿色电力证书,成为杨浦首个“零碳”改造建筑。项目概况:去年12月31日,杨浦发布《杨浦区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指出“有序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管理、因地制宜推动既有建筑安装光伏”。为扎实推进杨浦碳达峰工作,打造既有公共建筑的试点示范,江浦路街道以其位于许昌路1212号的办公楼修缮为契机,在设计项目修缮方案时就前瞻性规划相关技术应用,探索基层公共建筑碳排放治理方式。该项目占地面积2437㎡,建筑面积3040.42㎡,主要功能为办公、会议等。历经20余年的运行使用,办公楼存在热工性能较差、设施设备老化、用能效率较低、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不仅外墙瓷砖出现脱落情况,内部设施也已老化,特别是,单层玻璃的窗户、每间办公室独立安装空调的设计,使得房屋的保温隔热性能打了折扣,一些坐在窗边办公的工作人员也常年饱受空调外机噪声及内机管线滴水之苦。项目改造于2022年9月21日启动施工,改造内容包括建筑围护结构修缮、机电用能系统更新、智能化系统升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等。项目将于近期完成综合竣工验收,成为上海市首个已完工的基层公共建筑零碳改造示范项目。碳中和资料库第22页共250页3月中旬改造完成后,各自为政的分体式空调被中央空调取而代之,窗户变成了双层中空玻璃,室内有了新风装置和环境监测智能系统,电热水器换成了空气源热泵。大楼面貌焕然一新,室内环境明显改善,用能水平进档升位,形成了以“能源可自给、物联可感知、零碳可持续、示范可推广”为特色的基层公共建筑零碳改造实施路径。特色一:“能源可自给”围护结构热工性能提升,降低建筑用能需求。比如,大楼外窗原始构造为单层玻璃,采用金属窗框,无外遮阳设施,此次改造采用双层中空断桥隔热铝合金外窗,并在南向外窗上沿增设水平外遮阳板,改造后外窗传热系数降至2.0W/m2K,综合遮阳系数≤0.3。通过对屋面、外墙、外窗等实施改造,可实现建筑节能率10%以上。还有机电用能系统更新改造,提高建筑用能效率。建筑屋顶光伏发电板,再加上相邻社区服务中心楼顶安装的光伏发电板,每年能发电8万度,满足办公楼至少1/3的电力需求。再加上窗户改为双层玻璃、外墙加装节能板、改用高能效中央空调和空气源热泵等措施,原本每年26万度的用电量预计将减少一半以上。碳中和资料库第23页共250页特色二——“物联可感知”改造后的办公楼进行了能源管理智能化改造,建设能源物联管控系统,搭建零碳数字底座。大楼原始智能化系统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闭路电视监控系统,无法对建筑能源及室内环境进行有效监管。此次改造增设楼宇自控系统,可对VRV空调及新风系统、照明系统、光伏系统等进行集中监控;智慧零碳监管平台建设,感知零碳实施路径。碳中和资料库第24页共250页特色三——“零碳可持续”参照国家先进技术标准,申请超低能耗标识。后续将采购国家绿色能源电力,打造广义零碳建筑。特色四——“示范可推广”改造之后,大楼室内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并且建筑能耗水平下降明显,预期一年内可减排二氧化碳60吨,建筑用能水平可达到同类建筑的先进值水平。江浦路街道办公楼修缮项目作为杨浦首个零碳建筑项目,通过项目经验总结、多途径宣传推广,对区内其他街道以及其他辖区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同时对社区居民、市民了解关于碳中和、碳达峰政策起到较好的宣贯作用。碳中和资料库第25页共250页零碳社区案例碳中和资料库08湖北宜昌郑家榜低碳社区试第26页共250页点2021年,郑家榜村入选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社区类获选名单,全国仅40个。长阳此次试点将积极建设长阳清江画廊近零碳排放示范旅游区、长阳创新产业园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龙舟坪郑家榜村创建碳中和示范工程;全力推进各项低碳建设工作,结合本地区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经济基础等情况,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低碳绿色发展模式和发展路径,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建立成为以低碳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低碳生活方式。到2020年,全县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降低20%,碳排放总量控制在150万吨,2027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实现。如今,郑家榜村拥有林地面积1460公顷,森林覆盖率约90%。多年来,村民燃柴做饭、烤火、熏腊肉。为了护住“绿色饭碗”,村里号召村民改变传统燃柴习惯,严格禁止秸秆焚烧。走进村民方芹勇家的厨房,土灶依旧在,却不见炊烟。她指着一旁的两口专用灶说:“早就改烧沼气啦!”一家人围坐在屋里暖融融的“火笼”旁,方芹勇给记者算了笔账:改用沼气前,一年要烧6000多斤柴。请人上山砍柴,人工一天250元,还要管饭管烟,一年下来烧柴成本得4000多元。她说,自己作为村里第一批改用沼气的家庭,付出2000多元沼气改造费,其中村里补贴1200元。平时烧气不再花钱,沼液施肥浇田,循环利用。如今,只有家里来贵客或是蒸土家“抬格子”时,方芹勇才会将土灶燃起来。炊烟袅袅的土灶,已从生活必需,变为了生活体验。村委会每年从方山景区收入中列支19.2万元,作为薪柴补贴发放到户,并聘用8名生态护林员,巡山防止村民私自砍柴。熏腊肉、烤火等确需砍柴的,每户每年配额不超过4立方米,且只能穿插砍伐,禁止集中砍伐一块林地。碳中和资料库眼下,全村685户村民,已有389户完成沼气改造,全村沼气覆盖率达到57%,安装太阳能热水器250台。2022年,郑家榜村薪柴用量由2015年的407吨,下降至100吨,全村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由2.15万吨降至1.1万吨。太阳能热水器、电能、沼气灶、液化气灶等清洁能源,基本实现全覆盖第27页共250页。郑志雄是郑家榜村一组村民,曾经是“沙老板”。前些年,村民盖房在河里挖沙,修路也从河里挖。他嗅到商机,申办开采手续,一年挖沙卖沙2000多立方米,能挣十几万元。为了方便把河沙拖到外面去卖,郑志雄学了驾照跑运输。这一干就近十年,直到沿头溪被挖得满目疮痍。“不能再靠挖沙吃饭了。”郑志雄关闭沙场,搭上村内4A级景区清江方山的快车,跟妻子开农家乐和民宿。他还在半山开辟出30多亩采摘园,种上冬枣、桃、李、枇杷等果树,供顾客采摘。“现在一年下来,收入有30多万元!”他指着民宿门前的大片山坡说,“等开春种上新果树,这里又是一片金山银山!”资料来源:长阳郑家榜“三变”:https://news.hubeidaily.net/mobile/1042881.html碳中和资料库09广东中山小榄北区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第28页共250页点小榄北区社区作为广东省级低碳社区示范项目,已编制形成了低碳示范社区建设技术手册及低碳示范社区碳排放基准线,从低碳设施建设与推广、低碳生活宣传与教育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低碳示范社区建设工作。建成了居民开展低碳活动的场所——“低碳驿站”,搭建了低碳家居产品推广及应用、旧物分类与交换、低碳有机农作物种植与分享和居民低碳素养培育等四大平台,把低碳行为融入居民的日常活动中,初步建立一种居民乐于参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社区建设模式。中山市小榄镇北区福兴新村占地面积约4.93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共有135户居民家庭,常住人口约600人。经过试点探索,福兴新村2019年度小区人均碳排放量比2017年度下降近20%,各类低碳设施设备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约100吨。社区居民养成了低碳生活习惯,积极参与近零碳排放社区建设,形成了碳排放量下降、碳排放数据管理规范、低碳技术广泛应用的近零碳排放社区示范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中山市小榄镇创新绿色发展新路径,以北区社区福兴新村为试点,探索建设社区农园、低碳驿站、光伏家庭等方式,将衣食住行“减碳”行为融入居民生活,打造近零碳排放乡村样板,获评为省低碳、省近零碳排放示范社区和省绿色社区,并入选为生态环境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的10个社区案例之一,中国国际电视台以《一个中国村庄如何实现碳中和?》为题报道了有关实践和做法。一、推进试点先行,探索低碳社区新路径一是试点示范引领。依托镇低碳发展促进中心,确立福兴新村为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和公众参与机制,在推进宜业宜居新型城镇建设中,强化示范带动,建设全民低碳、资源节约、环境优美的新型低碳排放乡村。碳中和资料库二是明确实施路径。制定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项目实施方案、建设技术手册及碳排放基准线等,明确降低人均碳排放量、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等路径,稳步实施目标。目前居民家庭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达21.5%,社区闲置用地绿化改造达90%,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00吨,垃圾分类参与率达71%第29页共250页。三是定期做好评估。定期编制社区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评估社区碳排放减量情况,利用各类“减碳”及“增汇”低碳措施,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目前低碳驿站附近区域已经完全实现零碳排放。二、推广光伏发电,创造低碳减排新收益一是公共设施节能全覆盖。在社区公共建筑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优先由光伏系统供电,目前装机容量达16千瓦,年发电量超1.5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0吨。社区主干道配置太阳能节能路灯,建设太阳能充电桩,自投入使用以来充电次数近1900次,充电量超2.8万度。二是光伏发电进家庭。以“政策补助+企业让利”模式,鼓励家庭在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满足家庭用电之外的余电售卖至南方电网,居民成了卖“碳”翁,为家庭带来实质性收益。目前家庭及公共区域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132.04千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90吨,可再生能源使用占比21.5%。三是开展碳普惠核证自愿减量。探索开展光伏发电项目碳普惠核证自愿减量,目前已辅导社区内3家企业、10户居民,核证减排量超600吨。三、推动变废为宝,倡导低碳循环新生活一是推进智能垃圾分类及回收。引进精细化分类的智能垃圾分类处理设备,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扫码登录、自动称重、即时返现等功能,鼓励居民垃圾分类,截至目前,智能垃圾回收机注册率达70%,每月平均回收物品近400千克,可回收物达10吨,平均每户垃圾减量超15%,用户最高提现超720元。二是推进旧物回收利用。充分调动居民积极性,以“共建共治共享”的模式,设置“衣物银行”回收箱、旧物格子铺、共享图书阁,开设环保手工制作工作坊,方便居民进行旧衣物、二手物品、闲置图书等资源循环再利用,盘活废旧资源。碳中和资料库三是推进厨余垃圾堆肥有机种植。将社区闲置土地低碳化改造农田,建成1200平方米的社区农园,划分32块种植区域,配置餐厨堆肥桶、雨水回收等设施,开展有机种植课程,引导居民利用家庭厨余堆肥开展有机蔬菜水果种植,以公共设施配套引导居民开发村内闲置土地,开展绿色种植第30页共250页。四、推行创意科普,营造全民低碳新风尚一是打造低碳科普展台。构建集“展示、教育、体验、实践”于一体的近零碳排放社区低碳科普展示基地,内设低碳驿站、社区农园,将低碳驿站打造成为集家庭光伏系统、餐厨堆肥系统、雨水回收系统、绿色骑行站、太阳能电动车充电桩、太阳能碳足迹显示屏、市民有机农园等为一体的低碳社区空间,并设置“应用气候变化”“低碳生活如何做”等主题教育板块,常态化开展“可再生能源应用”等教育活动。二是构筑低碳宣传平台。推动低碳理念进校园,指导学校建立低碳管理制度、改造低碳设施设备、开发低碳环保课程教案、开展低碳教育实践活动。以“小手牵大手”传播方式,面向社区居民、学生等群体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宣传教育,吸引更多家庭加入低碳行动。三是搭建低碳“达人秀”舞台。以低碳出行、低碳社区为切入点,开展覆盖全镇的“近零碳排放示范家庭”创建活动,设定创建标准,将碳普惠延伸至生活、工作、学习等各个领域,鼓励市民自主自觉践行绿色低碳行动,为推广建设近零碳排放家庭提供数据基础和示范样本。资料来源:中山市小榄镇打造近零碳排放乡村样板——零碳社区范例典型经验https://mp.weixin.qq.com/s/tFzOSptoccrGiLm0InWP3A碳中和资料库第31页共250页10浙江舟山定海实践净零碳乡村路径2019年,在首届联合国人居大会上,定海新建村作为“净零碳”乡村案例之一,被写入《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以中国长三角地区为例》报告。近年来,定海区通过铺设光伏板,建造“净零碳”公园里,生态溪坑收集雨水、减少混凝土使用、生态民宿建设“设施让树”等方式,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积极探索“净零碳”理念实践路径,大力推进马岙村、新螺头村、光华村、后岸村、东岠岛以及东海农场等6个“净零碳”示范点建设。舟山市把净零碳理念贯穿乡村振兴工作始终,立足群岛地区“海岛+乡村”的典型特征,深化与联合国人居署合作,联合同济大学专家团队,系统研究净零碳乡村的技术、产业、规范等,实践先行全面探索“净零碳乡村”发展路径,积极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海岛样板。近期,舟山《实践先行探索净零碳乡村建设县域路径》入选全国自贸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案例(生态环境部)。一、接轨国际,科学规划净零碳乡村技术路线。一是对照全球标准架梁立柱。以联合国人居署发布的《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为遵循,立足定海乡村实际,编制本土化导则,作为全域净零碳乡村建设的约束和规范。导则摘要已由联合国人居署和同济大学于2021浙江定海美丽乡村周活动中联合发布。二是完善碳源核算有的放矢。参照《城市温室气体核算国际标准》,确立地理边界内直接排放+清单边界内间接排放的核算框架,作为一村一策实施净零碳改造的依据。经测算,确定首批5个样本村人均碳排放量,为下一步实现净零碳目标找准了突破方向。三是设计九大路径减排增效。紧扣《净零碳乡村规划指南》和《定海区净零碳乡村建设导则》,梳理确定土地利用和交通、建筑运行、建筑材料、新能源、水循环、垃圾处理、农业生产、文旅产业和宣传教育等9大路径,对应推出27个行动目标,预计每年碳中和资料库第32页共250页可减少2.39万吨碳排放。配套建立碳排放清单和报送监测机制,同步探索碳排放及碳汇指数动态监测和量化显示。二、先行示范,高标准打造净零碳乡村实践样板。一是锚定时间表系统推进。大力实施净零碳乡村五年行动计划,全面开展79个村减碳摸底评估,计划建设精品村10个、示范村10个、一般村59个,分类别分年度抓好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项目清单落实,同时以乡村作为净零碳建设细胞,有机整合探索推进净零碳乡村建设。通过3年努力,一般村建设全面推进,基本形成一村一品、多点示范、全面覆盖的净零碳乡村格局。到2025年,成功打造精品出彩、全域达标、机制长效的净零碳乡村样板。二是打造示范点典型引路。深化新建村全球净零碳乡村典型案例内涵,综合风光储一体化改造、南洞流域水生态综合治理等,全力打造净零碳乡村2.0版。在此基础上,突出选取马岙村、黄沙村、东岠岛等6个不同类型的乡村,有机融入净零碳理念,因地制宜打造个性化建设方案。三是孵化项目群全域铺开。整合设立净零碳乡村建设专项资金,全面实施竞争性立项机制,对亮点突出、特色鲜明的净零碳项目给予政策奖补。目前各村初步梳理特色项目48个,正在开展前期论证等相关工作。设计研发绿色贷款业务,信贷规模约10亿元,优先投放至新建村、马岙村等净零碳示范点,全力支持定海净零碳乡村发展建设。马岙街道净零碳建设项目获得首批200万元贷款支持。截至目前,定海区净零碳试点建设共获得4390万元贷款支持。三、立体宣教,全面凝聚净零碳乡村发展共识。一是全方位展示引领风尚。高标准规划建设净零碳实践主题展厅,着力打造净零碳理念教育的主阵地。积极开展净零碳乡村研学教育,不断提升定海净零碳乡村建设推广力度和实践广度。碳中和资料库第33页共250页二是全领域互动寓教于乐。紧扣净零碳乡村为主题,设置无包装商店、乡野市集、乡野花园等净零碳打卡项目,推进可看可玩的现实体验。三是全媒体造势广而告之。加大定海净零碳乡村发展路径、实践成果的提炼总结宣传。截至目前,累计在中央级、省级主流媒体平台发布重点报道百余篇次,推出一系列新媒体作品,线上阅读、直播观看量累计突破1400余万次,微博话题数据超1800万条。资料来源:http://sthjt.zj.gov.cn/art/2022/12/12/art_1201818_58937140.html碳中和资料库第34页共250页11江西华平社区竹笋巷低碳社区吉安市吉州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投资975万元将古街巷的传统历史文化和低碳共享理念有机结合,打造竹笋巷低碳社区,引领低碳生活新时尚,展现庐陵文化新风貌。从绿色能源、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出行、智慧生活、互助共享、低碳文化等方面,对竹笋巷片区面貌、基础设施、节能设施、居住环境进行全方位升级改造。江西省电视台对竹笋巷社区进行了专门报道。一、典型案例基本情况竹笋巷片区位于吉州区永叔街道华平社区吉福路,主要以原市水文局、气象局、公路局三个宿舍小区组成,涵盖12栋居民楼,近300户居民,以及小区外面的竹笋巷道贯穿,2020年,该片区被列入吉州区老旧小区改造计划,改造投资约1600万元。同时,吉州区以老旧小区改造为契机,引入低碳社区项目,将老街巷的地方文化和低碳共享理念有机结合,坚持“内外兼修”,从绿色出行、智慧生活、互助共享、低碳文化等方面,植入低碳生活理念,促进节能降耗,打造舒适、人性化的“低碳社区”,实现“低碳家园”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部公布的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中,吉州区申报的以该片区为典型的“吉州区永叔街道华平社区竹笋巷低碳社区”案例,成为江西省唯一入选的全国绿色低碳典型案例,跻身全国社区类十强名单。省、市领导多次莅临现场参观指导并作出高度评价,对旧改和低碳的完美融合给与肯定。碳中和资料库第35页共250页二、典型案例经验(一)充分提炼小区空间,激活绿色潜能市水文局宿舍、市气象局宿舍、市公路局宿舍都是原有的单位老旧小区构造,灌木丛生,有较高的绿化率,但绿地管理状态较差,植物种植缺少规划显得杂乱无序,且道路狭窄,无停车位、无活动场所,为了还活动空间给居民,提升绿植景观,该区充分提炼旧改小区空间,设计片区中心节点,将小区的灌木清除,保留原有绿树成荫的风貌,通过在几条放射状的主路增加健康步道,强化主路的轴线作用,形成以点带线的空间联动效果,将三个小区中心空间向各处辐射。同时增加硬化地面,规划健身娱乐活动场所,增设停车泊位以及休憩座椅,增加丰富性,容纳更多样化的活动,从而激活片区绿色空间,充分体现其空间价值。(二)实施低碳设施微更新,植入共享理念碳中和资料库第36页共250页在清理拆除小区各类违章建筑物、防盗窗的基础上,除了进行雨污分流改造,小区内弱电线缆规整入地,修复改造道路、围墙,安装安防设施,设置门禁等基础设施、小区面貌改造外,重点对现有设施进行低碳技术微更新,根据光照分析,在光照强度较大的区域安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布置太阳能瓦,并更换太阳能路灯,选用兼顾安全、环保的透水材料进行铺装,鼓励低碳出行,帮助居民节能降碳;引入垃圾智能分类回收站,鼓励互助共享,高效利用资源,构建新型邻里关系,引领低碳环保新时尚;开启智能收取快递、太阳能音乐座椅,智慧互动,让居民享受智慧科技带来的便利;加强低碳宣传,在小区里开设低碳概念展示空间,大力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深入进行节能降碳的宣传教育,使低碳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此外,在小区里随处可看到利用废旧物品打造的景观小品和娱乐设施,营造低碳生活氛围,提升小区宜居度,共享理念不断深化植入到居民生活点滴。(三)整体连片全面改造,留存老城记忆竹笋巷是中心城区最老的危房区、最破旧的棚户区,也是市民最有记忆的老街区,贯穿市水文局宿舍、市气象局宿舍、市公路局宿舍三个小区,为了将整个片区改造得更贴民心、顺民意,该区将三个小区和外围的竹笋巷道整体连片升级改造,进一步挖掘地方居民情怀文化,保留城市记忆。该区将原有的竹笋巷道修旧如旧、建新如旧,街面的房屋主体建筑都保留和再现了庐陵建筑风格元素、传统街景风貌,使其成为一条融地方文化、老城记忆等为一体的城区街巷。此外,永叔街道整合市气象局小区内的闲置资源,打造家门口的党史学习教育微基地“初心小院”,将竹笋巷网格党支部建在小区里,把气象历史沿革、科普知识搬进小院里,拓展了文明实践新阵地,创新了市域社会治理模式,既让群众在家门口学党史、忆初心,又守护了老旧小区改造后的绿色家园。碳中和资料库第37页共250页三、典型案例实施成效和社会意义1、基础设施提升。清理拆除各类违章建筑物和侵占绿地、道路的违法设施,拆除建筑物外防盗网,设置门禁,安装安防设施;修复改造道路、围墙,设置停车泊位和休闲座椅。彻底改变了片区年久失修、环境脏乱的面貌。同时,充分认识做好生态文明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旧改民生工程与“双碳”行动有效结合,不仅让居民享受到旧改政策红利,更让节能、低碳、健康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2、夯实群众基础。要把社区建设成绿色低碳小区,涉及多方面问题,其中有一个关键因素,就是需要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必须获得社区居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让群众接受绿色生活、低碳生活的理念,并自觉融入其生活之中。我们通过竹笋巷旧改片区内打造的初心小院这个活动阵地凝聚群众、服务群众,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开展各类活动,宣传绿色低碳理念,推动更多居民树立节能环保、共护家园的意识,将低碳理念付诸行动,植入到日常生活中去。碳中和资料库第38页共250页3、抓好长效管理。老旧小区改造是民生工程,也是系统工程,在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高生活品质的同时,可以促进城市风貌提升,兼顾完善功能和传承历史文脉。竹笋巷片区作为省内首个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引入绿色低碳理念的社区,做好常态长效管理是最重要的工作,街道、社区要与住建、发改、环保等有关部门单位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统筹推进老旧小区低碳建设工作。还必须与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居民自治机制建设、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有机结合,共同维护改造成果,完善小区长效管理机制,尤其是旧改小区低碳理念的可持续,让改造后维护更新进入良性轨道,辐射周边小区更多居民共同呵护低碳家园,也让该片区成为搅活基层善治“网红”打卡新标地。资料来源:http://zjj.jian.gov.cn/news-show-2741.html碳中和资料库第39页共250页12山西分布式光伏芮城试点芮城,以新能源革命推动“碳中和”的领跑者,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能源革命的“芮城现象”,也为全域旅游的发展铺就了优质生态底色,探索出以新能源科技与文旅相融合的发展路径。山西芮城,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黄河文明的重要源头和“古中国”的核心地。2014年,被命名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此后,作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芮城全县10个乡镇,全部建成了“省级生态乡镇”,其中,7个乡镇是“国家级生态乡镇”,17个建制村被命名为“省级生态村”。拥有如此规模的“生态”乡、村群,芮城,在山西是独一份。与此同时,芮城拥有得天独厚的光能和风能资源,近年来,先后实施了集中式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同时有序推进生物质发电。目前,全县年可生产清洁电力17.8亿千瓦时,超出县域全年耗电量10亿千瓦时,真正成为全国清洁能源输出县。围绕“黄河文明+生态观光+农旅融合”三大主题,当地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打造特优农业、生态保护、文旅融合、美丽乡村、特色小镇五大基地,推动着芮城经济高质量发展。黄河边的中国第一个“零碳村镇”在山西谈“生态”,绕不开芮城;在芮城谈“碳中和”,绕不开被誉为“黄河文化与科学技术能完美融合”的庄上村。芮城县陌南镇庄上村是一个地处黄河北岸的古村落。近年来,该村大力发展绿色清洁能源。目前,全村71户已用上了“光储直柔”村级发电系统,被农业农村部列为“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示范村。碳中和资料库第40页共250页与光伏发电不同,这是一套被称为“光储直柔”的发电系统。“光储直柔”技术,是在现有光伏产业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新。光,是指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储,是指分布式蓄能,庄上村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配置储能700千瓦时,配备储能双向变换器;直,是指低压直流配电系统;柔,是指柔性用电,让分布式光伏与电网智能安全高效匹配,在缓解电网增容压力下保持稳定、安全用电。接受《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采访时,芮城县委书记尚玉良介绍,首先,要对村里223户农户的屋顶进行荷载检测,结果发现实际能铺设光伏的有136户。然后,根据农户自己的意愿,最终在71户农户屋顶铺设。这71户,就是我国首批使用“光储直柔”直流电的人家。在他们家的屋顶,光伏板摄取着太阳的光芒,源源不绝地提供着可持续发展的希望。2021年9月,总投资1000万元的庄上村“光储直柔”示范项目开始建设,2022年1月投入运行。2022年上半年,庄上村总发电量为1178430.75度,上网电价为每度电0.332元,实现财政收益39万元,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75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35吨,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7.7吨。每户农户通过屋顶租金半年增收600元,全年增收1200元。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基础,在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机遇面前,芮城最先进入了前沿技术革命者的视野。据悉,《庄上村“光储直柔”零碳村镇示范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得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倪维斗以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锡凡等多位知名专家学者的认可。并且,江亿把这个技术总结成“光储直柔”(PEDF),写入了百度词条,也写进了国务院的《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在71户人家成功示范后,下一步,庄上村将在全村范围内实施该项目。项目完成后,将每年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00吨,以平均每亩树林减排1.336吨二氧化碳算,相当于植树1871.3亩。“农村是碳中和的主要阵地。过去,农村都是以煤油气等传统的化石能源为主。而未来,农村通过光伏实现自发自用,实现农村生产生活方式的零碳化,也碳中和资料库第41页共250页是一个经济可循环的模式。”尚玉良表示,最重要的是,利用农村广阔的空间资源,建立新型直流微网电力系统,或可走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能源革命新模式。以芮城为例,全县2800万平方米的农户屋顶,可以铺设170万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年发电量可达20亿度,这将有效助力芮城县“双碳”目标的实现。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成功运行,使芮城实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创新转换。2021年,国务院将该项目的“光储直柔”“直流配电”技术路线纳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2022年4月2日列入《“十四五”能源领域科技创新规划》,是新能源革命综改试点的成功方案。目前,芮城全域、运城市、临汾市以及其他省份,已经开始推广“光储直柔”技术,全面复制“庄上模式”,建设全国零碳村镇的盛况即将到来。“文旅+”融合,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芮城段的“诗和远方”山脉、流淌的黄河水和蜿蜒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翻越崇山峻岭,连接旱塬沟壑,穿越平原湿地,宛如一条巨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芮城作为黄河文化的重要源头之一,相关传说、遗址、遗迹、文物遍布其乡野。近年,芮城借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的契机,深挖黄河文化,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与沿线旅游、农业、生态等产业融合,将之打造成生态路、文旅路、产业路、致富路。“项目建设惠及全县10个乡(镇)63个行政村,受益人口达26万余人,占全县总人口的76%。”尚玉良介绍,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芮城段一期工程西连永济、东接平陆,全长93.4公里,其中主线73.1公里,支线20.3公里。“万里黄河神游处,千年驿道大禹渡”,大禹渡黄河风景区,从古至今万里黄河两岸,以大禹冠名的千年古渡仅此一处,这里有许许多多大禹治水的美丽传说。2018年,被评定为国家4A级景区。2019年正好完成了黄河一号旅游公路主线大禹渡至圣天湖段22.9公里,如今已是备受称赞的网红打卡美景地。在这里,人们能聆听到大禹治水的千古绝唱,领略“黄河之水天上来”的恢弘气势……碳中和资料库第42页共250页如今,在芮城,这条因美景而著称的网红公路仍在不断“生长”。2020年彩霞村至新村段20.718公里和新村至大禹渡6.8公里慢行系统改造完成;2021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支线芮翔路5.3公里,主线柳湾至垣潼线4.2公里、老晓里至彩霞11.2公里和凤凰咀至涧口7.3公里完成,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芮城段一期工程全线贯通。据悉,“十四五”期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芮城段二期工程道路改造项目全长51.5公里。“我们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原则,同步实施道路主体、慢行、服务、景观、信息五大系统,为文旅融合、城乡共进、全域旅游提供新的发展平台。”尚玉良表示,为了更好地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芮城段工程,一是沿线设置了8个观景台、3个驿站,公路贯穿3个古遗址、5个渡口、7个景区,实现了“景景通”“城景通”循环旅游,促进芮城全域旅游大发展。二是沿线实施了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绿化工程,为芮城又添一条生态景观大道。三是沿线设立了36个农副产品购销点,为20余万亩粮食种植、水产养殖、蔬果栽植以及农副产品加工等产业发展提供服务,助推芮城特色农业大发展。十余年来,芮城坚持“走生态文明之路”,经历了“黄变绿”的生态环境巨变,又以新能源革命推动“碳中和”的领跑者,开创了生态文明建设和新能源革命的“芮城现象”,也为全域旅游的发展铺就了优质生态底色,并探索出以新能源科技与文旅相融合的发展路径。芮城,正在自己独有的空间体系中,谱写着“生态芮城”的锦绣篇章。(《小康》·中国小康网独家专稿)本文刊登于《小康》2022年10月上旬刊资料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46591147446870229&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第43页共250页13福建厦门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东坪山片区由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85.4吨(含林业碳汇),到2020年降碳潜力增加值达到105吨,实现由“减碳”到“零碳”再到“增汇”的飞跃。经过环境整治提升,东坪山片区由违法建设杂乱无章、餐饮民宿低端粗放、污水垃圾处理无序的城市“伤疤”,蝶变成人居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良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初见成效的城市“绿肺”。一、“三新引领”建设美丽城市示范区,让美丽成为潮流坚持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发挥多部门联动和系统集成作用,不到一年时间高效完成从方案制定、项目实施到建成验收等示范工程创建全过程。一是新理念引领前瞻性规划。市委、市政府坚持“规划先行、适度超前”理念,将建设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目标贯穿在《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东坪山片区)详细规划》编制全过程,着力在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四个方面全面提升发展。市生态环境局印发《厦门市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项目工作方案》,协同推进“三线一单”空间管控系统落地应用,指导建设单位充分应用碳中和资料库第44页共250页建筑、交通、能源、废弃物处理等领域的各种低碳新技术、新方法,最大限度减少碳排放。二是新机制引领全社会参与。成立东坪山片区发展提升指挥部,建立“指挥部吹哨、各部门报到、区政府领跑”工作机制,形成“拆、建、治、管”完整闭合链条;建立“国企筑巢引凤、市场开花结果”开发机制,国企负责景源景点、公共配套建设,搭建基础扎实的“底盘”和“插座”,引导社会资本和多元经济主体参与打造新产品、培育新业态,丰富“模块”和“插销”;建立“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村民参与”共建共享机制,逐步壮大片区集体经济,推动集体经济合作社与国企合作参与片区发展提升。三是新技术引领低碳化建设。推广太阳能面板和通风屋顶、外墙夹心保温、门窗节能等技术,让“新民宿”绿起来;布设400盏LED太阳能路灯,自动调节亮度和开关,减少输入电源电能消耗,让“智能灯”亮起来;优先发展电动化公共交通,新开通1条纯电动公交线路,投入3部纯电动巴士,让“网红车”跑起来;推广普惠手机APP、微信小程序,对居民和游客节能节水、可再生能源利用、垃圾分类回收、低碳出行、低碳消费等积分奖励,让“小程序”赚起来。二、“加减乘除”建设低碳优先示范区,让低碳成为时尚坚持有增有减、多轮驱动,深入探索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路径,打造人居环境优美、自然生态良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初见成效的城市“绿肺”。一是提升碳汇做加法。以全面加强现有林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基点,合理设计植树造林工程阶段性目标,在功能性建筑物周围开展绿化行动,进一步提高社区植被覆盖面积和品质,最终形成多功能、复合型的森林植被体系,有效巩固植被综合碳汇能力。计划完成林相改造总面积4595亩,目前片区林地总面积已达550公顷、总蓄积量达5.2万立方米。二是降低排放做减法。以全面拆除违法建设和推行垃圾分类为抓手,进一步优化人居环境,提升整体景观,恢复东坪山自然环境的宁静优美。东坪山整治提升工作共处置违建1099栋,违建面积85000多平方米,清理占地面积581126平方米,累计减碳量1170吨。三是协同增效做乘法。优化能源结构、交通结构、产业结构,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碳中和资料库第45页共250页色转型。拆除违建,整治违规会所、农家乐、小作坊、非法养殖等污染单元,推动产业优化,实现多重叠加效应和复合倍增效应。四是污染防治做除法。推进污水管网提升改造,新建污水管道5.2千米,实现片区雨污全分流、污水全收集。溯源整治东坪山水库、东山水库周边排污口23个,水库水质达到Ⅲ类功能区标准。做到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主体责任、分类类别和分类处理“三个全覆盖”,实现片区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两山转化”建设绿色发展示范区,让绿色成为常态坚持系统观念、全面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思明区获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全省首批全域生态旅游示范区。一是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通过生态复绿、生态旅游、生态保护修复和生态农业等方式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与乡村振兴,实现生态增值、居民增收、环境改善的良性循环;通过逐步恢复森林群落层次及生物多样性,实现景观优美、效益显著的近自然景观效果,初步形成绿色、低碳、循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格局。二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将生态理念充分融入整体提升改造进程,实现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让生态产品实现“绿色”经济价值。发展低碳农业,打造集休闲采摘、农业观光等为一体的“小型农家体验馆”;加大与运动、娱乐和文创等产业的融合力度,建设山地生态低碳公园,开启生态旅游新商机。三是探索建立低碳城市试点体系。扩大推广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经验,充分发挥下潭尾湿地公园二期金砖会晤碳中和示范基地作用,实施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减污降碳行动,率先制定低碳社区、低碳工业园区等验收技术规范,推出全国首个碳中和服务平台,积极创建低碳社区、低碳园区、低碳校园、低碳景区,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低碳城市试点体系。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kU9MoJn8lB2tYrtdtmQNAg碳中和资料库第46页共250页14辽宁省中国零碳村镇项目辽宁省项目点以农村住宅围护结构节能和清洁能源系统构建为重点,通过建立智慧能源管理系统、实施农房建筑清洁化节能改造、提升公共设施清洁用能、推广分布式光伏发电和生物质清洁炉具等方式打造零碳村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零碳村镇辽宁模式”。辽宁省将以打造低碳乡村样板为目标,推动农村能源绿色发展,为实现农村“双碳”战略、促进自主减排、气候变化减缓贡献力量。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为全球环境基金赠款项目之一,其主要目的在于推动我国农村能源行业转型,助力乡村“生态宜居”建设,实现全球气候变化减缓,夯实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能源环保事业部为推进该项目落地我省,积极谋划、精心组织,以高定位、高标准,高水平实施“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为目标,以打造可复制、可推广、村民持续受益的示范模式为发展动能,坚持优中选优的原则,结合村镇资源禀赋,合理构建区域特色模式。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农村能源环保事业部于9月-12月,多次组织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朝阳市县农业农村局、朝阳贾家店镇政府、国家电网、光伏企业等多个部门深入目标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召开研讨会议。详细掌握了目标村的村容村貌、基础公共设施、房屋结构、零碳村镇建设基线数据等;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与技术支持团队、项目地负责人及相关利益方对项目建设思路、技术模式等进行深入探讨。一是确定了我省零碳村镇的建设思路。基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发展理念,按照“一减二代三抵”的目标(即减少、替代、抵消化石能源消耗),重点发展以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开发生物质能等为主要内容的低碳产业,采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生物质清洁采暖等技术路径,实现可再生能源基本替代化石能源,引导生活用能方式向清洁低碳转变,培育农民低碳发展意识,推广清洁能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平台,采用智慧管理手段科学能源管理,提高能源利碳中和资料库第47页共250页用效率,打造可持续发展的零碳村的全国样板。二是拟定了采用的主要技术模式。“分布式太阳能光伏发电+生物质能清洁取暖”新能源零碳农户模式,替代传统电网供电和煤炭与薪柴取暖方式,结合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路灯、节能吊炕、建筑节能改造,实现零碳村内可再生能源全覆盖,生活用能全部自给,在供暖、炊事、照明及电器、出行等农村各类能源消费全面实现绿色低碳。截至目前,试点村已经稳步推进项目建设,已完成项目实施方案并已上报部生态总站项目办。12月2日-3日,农业农村部在成都举办了“农业应对气候变化技术与政策培训班”。在学习班上,农业农村部领导充分肯定了辽宁省先行先试的做法并强调,省级主管部门是项目的重要组织者和推动者,作为联系国家项目办和地方项目区的纽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如下要求:一是要健全机构或机制明确各方责任;二是要坚持层级管理,确保信息畅通沟通有效;三是要整合多方资源,全面落实配套资金;四是要调动私营部门参与积极性;五是将项目工作与地方规划,行动紧密结合;六是将项目列入2021年计划中。下一步,我省将按照农业农村部有关要求,继续加强协调、互联互通,积极发挥专项资金的杠杆作用,探索适合本土的零碳村模式,努力将项目实施好,落实好。转自:辽宁省农业农村厅官网碳中和资料库第48页共250页15山东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位于青岛市浮山湾畔的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项目,总占地面积约45公顷,总建筑面积22.7万平方米,包括海尔洲际酒店、国际会议中心、奥帆博物馆、媒体中心、宴会厅、航海学校、旅游集团、运动员中心、燕岛宾馆和后勤供给与保障中心等10座建筑。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项目将合理利用海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光热、风力发电、污水源热泵、工业余热回收等清洁能源技术,对区域范围内10座建筑的能源系统进行能效提升,以翔实的调研数据为基础,因地制宜地进行系统更新改造,尽量降低施工过程的碳排放,并运用能源互联网、BIM、智慧能源控制系统和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等技术手段,围绕着“安全、健康、舒适、宜居”的公众需求,致力于打造一个“清洁、零碳、智慧、人文”的社区。在改造过程中,首先针对社区范围内每一座建筑物的终端用能状况及用能系统进行深入的能耗审计和节能诊断分析,分别提出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各种用热系统、其他机电设备系统等的能效提升或系统更新方案。通过精准掌握用能需求,实现常规能源转换及输配的精准匹配,在深入的用能研究基础上,制定高效可行的改造技术方案。零碳社区项目将利用区域范围内现有、更新和新建的能源转换与利用设备和系统,实现该社区内各建筑长期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导致的直接碳排放强度由65kgCO2/m2.年降至25kgCO2/m2.年以下,直至零碳排放。其中,终端用热强度降低至0.1GJ/m2.年,终端用电强度降低至35kWh/m2.年。碳中和资料库第49页共250页在能源供给侧,通过海水源热泵、太阳能光伏等新能源系统的应用,逐步替代高碳排放的能源形式,并实现分布储能、建筑直流供电、停车场直流充电桩以及部分终端设备需求侧响应模式的一体化应用,降低能源生产、输配及使用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在光伏系统的应用过程中,综合考虑安全性、经济性和美观性,对既有光伏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和合理化应用,并在社区内可用屋面、空地和绿地等位置尽可能地铺设光伏板,通过对用能需求和发电能力的深入分析,制定社区可再生能源最大化利用方案。在智慧化运营管理中,首先利用无人机对奥帆中心区域10个楼体及1平方公里范围内实景进行拍摄,完成三维实景精细建模,建成一个网络版的人机交互展示系统,并可通过网络访问,满足不同地点访问的需求,为智慧运维、演示、示范推广、科普等需求提供完善的影像基础。然后通过建设区域能源控制平台(能耗监测、智慧管控),打造智慧能源控制系统,实现实时大数据分析及可视化展示。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项目将以零碳能源为起点,逐步建设起包纳零碳建筑、零碳交通、零碳人文及零碳经济的新型社区,为实现城市建设的绿色复苏提供中国样板,为兑现“碳中和”承诺贡献中国特色的解决方案与核心技术。据初碳中和资料库第50页共250页步测算,该项目建成后每年能够直接节约用电量303万千瓦时,节约用热量2.2万吉焦,节约燃气量5500标准立方米,直接减少碳排放8663吨。资料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95355093034000737&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第51页共250页16山东淄博100%绿电供应零碳镇在临淄区齐陵街道太平村村民屋顶上,一排排蓝色的光伏电板整齐排列,在春日阳光照射下,源源不断地产生清洁电能。目前太平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加快推进中,是淄博首个装机容量3兆瓦集中汇流高压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计划4月份并网发电,光伏铺设面积约15600多平方米,年发电量预计420万度,可为村民每户每年平均增加收入2000多元,为村集体年增收2万多元。“反正屋顶闲着也是闲着,把屋顶租出去装光伏,家里就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村民杨洪利指着屋顶上安装的光伏板美滋滋地说。太平村全村291户村民。过去,除了传统种植业,几乎没有其他收入,村集体经济较为薄弱。去年8月,太平村抢抓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试点机遇,与淄博华能新能源有限公司开展合作,村民租出自家屋顶为华能提供安装光伏场地,华能依照安装的光伏板数量向村民支付租金。目前太平村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加快推进中,是淄博首个装机容量3兆瓦集中汇流高压并网分布式光伏项目,计划4月份并网发电,光伏铺设面积约15600多平方米,年发电量预计420万度,可为村民每户每年平均增加收入2000多元,为村集体年增收2万多元。光伏发电是国家鼓励发展的朝阳产业。近年来,淄博市积极利用企业厂房、农村住宅等屋顶资源,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建设,为绿色发展注入新动能。在高青县,也有不少村庄积极加入绿色能源行列,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常家镇前胡村的光伏并网容量已达429.05千瓦,每年能增加村集体收益5万余元。2023年,前胡村还计划新增光伏并网容量约200千瓦。国网高青县供电碳中和资料库第52页共250页公司在前胡村新安装2台400千伏安变压器,将供电台区光伏消纳能力由80千瓦扩增至800千瓦,以保证该村光伏项目的持续建设和并网。光伏项目并网,需要一张坚强配电网做保障。去年,国网淄博供电公司按期投运配网工程412项,总计新增配电容量156兆伏安,保障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截至2023年1月底,淄博市分布式光伏客户数量3.2万户,并网容量123.3万千瓦。“十四五”期间,淄博市光伏发电产业计划新增光伏装机容量50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装机容量260万千瓦,集中式光伏装机容量240万千瓦。到“十四五”末,淄博市光伏装机容量有望达到600万千瓦以上。光伏发电、清洁低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淄博供电公司积极为光伏项目并网提供便利条件,建立光伏项目服务机制,开辟光伏并网“绿色通道”,安排专人提供项目勘察、技术咨询、设备义诊等一揽子服务,并加快推进电网工程建设,更好地满足光伏接入需求,提高电网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大力推广“新能源+储能”模式,积极服务电源侧新型储能、重型燃机等项目落地。2023年,淄博市供电公司还将重点服务5个集中式光伏项目并网,加快推动1项170万千瓦重型燃气机储能项目落地投运,在桓台县果里镇打造“零碳小镇”,实现100%绿电供应、“近零碳”排放,打造电力“双碳”先行示范区。碳中和资料库第53页共250页17四川广元芸香社区芸香社区2020年,入选《四川省低碳发展25个优良实践案例》。创新社区治理,培育低碳社区“新动能”。芸香社区打造沉浸式体验场景,以低碳家庭、低碳商铺创建活动为载体,开展低碳知识竞赛和废物利用制作比赛,创办旧货交换市场。调动社区居民和辖区单位能动性,开展植绿、扩绿、增绿活动,实现空闲地100%植绿。推动社区建设,完善低碳社区“新基建”。围绕绿色出行、节能绿色照明、可再生能源建筑构建社区低碳智能基础设施体系。改造自行车道及人行绿道1.5公里,建设生态停车场270个、城市公共自行车停放点3处、电瓶车集中充电站1处。安装风光互补太阳能路灯105盏、太阳能景观灯400盏、太阳能草坪灯120盏。投资100余万元推广太阳能光伏建筑应用400平方米,年发电量10万千瓦时,基本满足社区日常办公、景观、照明及部分电瓶车集中充电需要,相当于替代减少碳排放约85吨,节约社区运行成本近10万元。广元市利州区芸香社区是四川省首批低碳社区建设试点,也是广元市首个统建还迁安置新型社区。芸香社区成立低碳志愿者服务队,编诵低碳环保顺口溜,配置低碳环保标识和宣传手册,让低碳深入人心。注重打造多功能低碳小屋,开碳中和资料库第54页共250页展宣传教育活动,存放并共享公共物品。注重居民参与激励,定期开展低碳书画、低碳知识和废物利用制作比赛,评选低碳示范户。资料来源:解锁低碳社区的“绿色密码”丨利州区雪峰街道芸香社区绿色低碳生活见闻https://mp.weixin.qq.com/s/zuFQYLxczrQMN-7bvMD8sQ速看!四川低碳发展25个优良实践案例出炉https://www.kangyanghongya.com/news/306622碳中和资料库第55页共250页18四川西昌农村社区“零碳”示范项目项目将以村镇为单元,通过开发农村可再生资源,结合节能、储能等先进清洁替代技术优化方案,创新智慧能源科学调度和综合管理模式,在做好农村建筑和生活用能节能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能源对传统化石能源的全面替代,探索建立农村社区“零碳”示范模式。全球环境基金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启动会暨项目指导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审议通过了9个项目示范区,而西昌市黄联关镇黄水塘村被列为全国9个项目示范区之一。据悉,中国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自2016年《巴黎协定》签订实施起开始酝酿,项目国际执行机构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国内实施机构为农业农村部,执行期为五年。该项目目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是中国零碳村镇能源开发和应用的政策制定和制度支持;二是零碳村镇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三是促进农村零碳生活方式与知识宣传普及,旨在加快中国农村地区零碳转型与绿色发展,推动乡村生态宜居,促进自主减排目标实现,为全球气候变化减缓作出贡献。“黄水塘村围绕中国零碳村镇能源开发和应用,在零碳村镇可再生能源和能效技术集成与应用示范,促进农村零碳生活方式与知识的宣传普及做出了努力,工作值得肯定,成效值得推广。”四川省农能中心主任、一级调研员向淼一行在黄水塘村调研指导全球环境基金零碳村镇促进项目建设及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工作时赞许道。向淼指出,黄水塘村有好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发展优势,并做出了一定成绩,一定要围绕全球环境基金零碳村镇示范点“山地河谷地区风光互补+沼气升级”的技术模式,将项目建设与乡村振兴示范村镇创建、乡村建设行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五碳中和资料库第56页共250页个方面相结合,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抓紧编制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制定路线图、压实责任链,一步一个脚印推动西昌市零碳村镇促进项目落地见效。走进黄水塘村,一栋栋宽敞明亮、极具民族特色的新房在山坡上整齐排列,家家户户门前一方菜园,村民们或在林间忙碌,或在院子里聚聚,处处呈现的是新风貌新气象,螺髻山的潺潺山泉养育着这一方水土,山林的自然自然、生态的家园孕育着美好未来。眼前的高山冷水生态鱼养殖基地内,利用山泉水打造的乡村水景、茅屋、石山、亭廊完美地融于周围的青山绿水之中;鱼池内,中华鲟、虹鳟鱼、三文鱼等冷水鱼正欢快地嬉水;路两旁、村庄边,各种果桑正萌发绿芽,在青山绿水间,特色水产养殖与田园观光的新路子正逐步迈开。眼前的美好,谁都不会与“土墙草顶垒空房,三块石头围火塘;门前粪泥没双脚,屋内同住牛和羊”那曾经的乡村面貌与生活写照结合起来,但曾经的黄水塘村那不堪回首的环境确实如此。“我们村以前叫书夫村,交通闭塞,基础薄弱,都是靠天吃饭,种点包谷、洋芋,支撑产业基本没有,农民收入只有千把两千块。从2016年脱贫攻坚冲刺的号角在全村吹响以来,围绕‘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生活文明’的生态发展,通过村与村之间的整合,在原生态的基础上进行易地扶贫搬迁样板村的碳中和资料库第57页共250页打造,现在的水塘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市上、镇上各级干部的帮助下号召下,大家发展的信心更足,外出务工、发展青花椒、核桃、果桑等经果林,村民养殖高山肉鸡、白鹅……一项项脱贫举措如春风拂来,村民们人均收入翻了五倍,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好房子,过上了好日子,迎来了新生活!”当地村干部丰子呷感慨不已。目前的黄水塘村,围绕零碳村镇促进项目示范区的要求,在生态新村建设和打造的基础上,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方面做文章,村上正以“合作社+农户”的方式,依托生猪养殖、冷水鱼养殖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并且已经开始初见效益。其中,高山冷水生态鱼养殖产业,打造以特色水产养殖基地为核心的集观光、休闲、采摘和彝家美食体验一体的乡村游,奋力谱写全面振兴新篇章。乡村振兴,产业是基础,人才是关键。西昌市教育、科技等部门人员也组成“科技特派团”,为黄水塘的农户们带来了高山优质肉鸡养殖项目。围绕高山优质肉鸡养殖项目,“科技特派团”建立了全链条产业帮扶措施,从鸡苗育种、分发、饲料选取、养殖技术培训和肉鸡销售开展“一条龙”项目孵化服务,建立产学研或产销一体的利益共同体,并在每个村培养高山养殖、生态蔬菜水果种植等特色产业的致富能手,建立“科技示范基地”,齐心协力推动乡村振兴发展。碳中和资料库第58页共250页如今,乡村振兴的号角已经吹响。对于黄水塘村村民来说,生态新村建设只是开始,而乡村振兴则是“接力棒”,让村子美起来,游客多起来,村民富起来,目前的村庄正在向着“特色水产养殖+田园观光乡村游”这条新路子昂首阔步。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在各级的关怀支持下,黄水塘村正通过规划先行、产业振兴、全域旅游、落实清单,从而抓细抓好乡村振兴工作。记者从黄联关镇及黄水塘村的相关规划中了解到,目前,全村正对产业发展、生态村打造和农文旅结合的乡村发展再规划,一张蓝图绘到底,在螺髻后山开发中,从全域旅游出发,推出螺髻后山为主要旅游线路,以点连成线,以线串面,建设生态田园旅游乡村,完善购物、住宿、餐饮等旅游要素配置,在全面提升旅游产业品质的同时,以“旅游+”为发展指引,促进农文旅多产业跨界融合,变资源为产品,打造亲子游森林地质公园目的地、特色文化体验目的地、山水乡村休闲地为规划引领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深入推进农文旅产业发展,打造成生态田园旅游康养之地;在产业振兴方面,在养殖种植基地、水厂等基础上拓展产业,结合蔬菜、青花椒等特色种植,生猪、冷水鱼等特色养殖,规模化、品牌化、精品化打造,做强林果产业,做精大棚蔬菜产业,做特山地生态种养殖产业,以推动土地规模化利用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强化有机农业、农产品区域品牌和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培育壮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品牌农业、有机农业、景观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五种农业新业态;并大力推广“合作社+农户+公司”模式,让村民通过土地资源入股和资金入股,在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同时,让老百姓享受到集体经济的分成和收入,从而奋力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新篇章。深圳龙岗区建成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碳中和资料库第59页共250页随着大数据、低碳技术在社区建设中的深度应用,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建成了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新桥世居。12月15日,记者到该社区探访时获悉,通过对社区居民的集中碳管理,修正绿色出行模式和生活习惯,社区实现了近零碳,同时通过对社区碳源分布、碳排放实时监测,实现总量控制,形成了动态大数据管控能力。据了解,新桥世居位于深圳国际低碳城核心区,是“深圳十大客家古村落”之一,也是一个集零碳技术体验中心、零碳科普教育、零碳技术成果展示、人才培养、产业孵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作为2021年第九届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期间的重点示范项目,社区应用国际领先、具有产业化价值的碳中和技术建成低碳可持续社区生活场景,探索在社区生活场景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近零碳和可持续发展的龙岗经验。据深圳市龙岗区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院长张亚龙介绍,社区规划综合考虑零碳能源自给、建筑零碳改造、零碳出行和绿化植被等方面,着力打造韧性社区、海绵社区、绿色社区、智慧社区,凸显社区的包容性和宜居性。社区由零碳细胞、零碳单元和零碳社区三部分构成,将先进的零碳理念、零碳要素、可持续发展模式相统一。通过路径创新,依托云碳智慧中心,从终端构建近零碳模型,探索出了需求侧与供给侧相辅相成的减碳路径。同时,通过技术创新突出科技创新对低碳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作用,实现了社区建设、运营、可持续发展与科技创新、产业孵化的耦合。“居民和零碳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这个关系怎么建立?这是一个比较难突破的问题。”张亚龙介绍,为此社区依托云碳智慧中心,强调居民的碳足迹,通过碳账户、碳币、绿色出行等方式,提高零碳生活的需求满足程度,提升个人对零碳生活的接受度,建立社区碳普惠制度,引导居民选择零碳生活方式。进入社区的居民和访客通过扫码登陆,即可与社区碳智慧管理平台打通,社区居民以及访客等建立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支撑的个人碳中心,自身碳足迹和碳排放等一目了然。碳中和资料库第60页共250页“社区聚集的诸多国内外绿色技术和可持续发展技术成果,将社区治理和绿色、可持续技术进行对接,通过多种技术应用解决社区低碳建设众多难题。在新桥世居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中,大概应用了140多项低碳技术。”张亚龙重点提到碳中和技术体验中心,这里将集中展示解决社区低碳难题的国内外绿色技术成果,包括龙岗区的优秀企业技术产品,最终建成低碳可持续科普体验基地,低碳可持续技术展示、路演、发布、创新平台。该项目在社区范围内增加光伏遮阳伞、节能饮水机等低碳便民、宣传、体验互动的设备设施,深化居民对低碳技术的理解,增加社区居民参与活跃度。与此同时,通过设置零碳可持续科普体验基地、零碳可持续社区治理模式、零碳可持续技术展示、路演、发布、创新平台的社区运营总目标,提升广大市民对低碳生活、近零碳排放社区运维目标的重视程度,增强低碳行为意识,创建全国近零碳与可持续发展示范社区的品牌单位。碳中和资料库第61页共250页19四川攀枝花零碳村庄建设项目混撒拉村:实施4大板块13个零碳村庄建设项目拥有“攀西芒果第一村”美誉的混撒拉村,位于攀枝花市仁和区大龙潭乡,是全国文明村、四川省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如今,这个以芒果种植和乡村旅游为主导产业的村庄,将进入“零碳时代”。“盼了这么久,今天正式全面开工建设,零碳餐吧区域会打造成为我们整个村的旅游接待点。”“以后咱们村也是零碳村,还能成为网红打卡地。”在混撒拉村零碳餐吧施工现场,村民议论纷纷。4月25日,伴随着机械的轰鸣声,混撒拉村“零碳餐吧”片区建设项目正式动工,建成后,“零碳餐吧”将会成为混撒村的旅游接待点,打造健康绿色餐厅。围绕“零碳餐吧”,混撒拉村还将对周围民房统一进行风貌改造、安装太阳能电池板、新建太阳能停车场、打造“五色稻谷”特色景观等,形成“零碳村庄”的集中展示。仁和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殷俊兴告诉封面新闻记者,混撒拉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以农村居民新型生产生活需要为根本前提,从“绿色可持续能源、绿色宜居人居环境、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大体系入手,对人居环境、生态景观工程、乡村产业发展方式进行多维度绿色新建和改造,构建零碳村庄示范体系。今年计划投资5000万元,实施4大板块13个零碳村庄建设项目,包括能源工程项目2个、人居工程项目4个、生态工程项目3个、产业工程项目4个。“包括新改建的零碳餐吧,农房屋顶光伏、光伏活力广场、水光公园零碳民宿等一系列项目建设。”殷俊兴称,据初步估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750吨,每年光伏设施发电可达260万度(相当于燃烧800吨标准煤发电量),光伏设施收益156万元/年。碳中和资料库第62页共250页龙华村:九个一工程打造零碳样板就在混撒拉村零碳餐吧动工的当天,位于米易县草场镇的龙华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核心区20户村民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也正加快建设。为什么选择龙华村?“龙华村生态本底优良、产业基础良好,人均碳排放远低于全国乡村平均水平,具有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绿色可持续发展条件。”据攀枝花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农业生产和乡村生活用能结构优化,龙华村探索建设零碳乡村生活体验、乡村海绵系统、低碳智慧农业等内容,充分挖掘“生态、活力、智慧”三大要素,实现基础设施配套完善、环境优美、绿色低碳的零碳示范。项目预计总投资3777万元,其中近期示范项目建设投资1516万元,计划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核心区9大示范项目建设,包括一个乡村零碳艺术场、一个乡村零碳生活体验区(零碳民宿+零碳餐厅)、一个零碳公园(景观光伏)、一个河道入口生态化改造、一个乡村绿色民居示范区、一个生态智慧农业示范区、一个炭化机资源化处理生产垃圾工程、一份龙华零碳白皮书、一项龙华零碳乡村公共艺术计划。碳中和资料库第63页共250页该负责人称,据初步估算,项目完成后,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150吨,每年光伏设施发电可达316万度,节约标煤约1050吨/年。“混撒拉村、龙华村零碳村庄试点项目是农村路径实现双碳目标的先行示范。”该负责人表示,攀枝花市将积极探索研究零碳村庄建设技术标准,出台全市零碳村庄建设标准导则,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为下一步全市推进零碳村庄建设和国家零碳建筑示范城市创建提供支持。资料来源: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1159577230006718&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第64页共250页零碳园区案例碳中和资料库第65页共250页20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如何兴利除弊,迎接数据时代的能耗挑战呢?凭借全国唯一的全自然冷水冷却技术,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异军突起,成功解决了能耗难题,成为全球数据中心业界冉冉升起的新星。东江水引来金凤凰。郴州东江湖水面面积16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67米,蓄水量81.2亿立方米,大坝出口水温稳定在4℃。东江湖冷水流量大、流量流速基本人工控制(三座水电站调节)、水温几乎不受外界气候影响,水质清澈、无须任何处理、取用便捷、生态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制冷工程建造成本远低于传统的电力、风冷、浸没式、海水等制冷方式的数据中心。每年至少有15亿立方5~13℃的冷水流经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按最低40立方/秒生态流量值计算,至少可供20万个机架、500万台以上服务器持续稳定制冷。2015年,在业内人士的建议下,资兴市委、市政府依托东江湖独特的冷水资源、充沛电力、稳定地理、独特区位和良好的生态等优势,经过充分实地考察论证,规划建设了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产业园毗邻东江湖5A级景区,占地面积5000亩,规划总投资500亿元,可容纳20万个机架、500万台服务器规模、电能使用效率值小于1.2的数据中心和1000家以上大数据产业链企业。致力于打造全国最节能绿色数据中心产业示范基地、全国唯一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国家数据云灾备基地、华南绿色数据谷。预计2025年可实现销售收入过200亿元,税费12亿元,吸纳从业人员1.5万人。碳中和资料库第66页共250页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陆续被批准为“国家增量配电第一批改革试点”“湖南省电子政务外网统一云平台灾备中心”“湖南省大数据产业园”和“湖南省新型工业化(大数据)示范基地”。能效全国第一。园区第一家建成运营的东江湖数据中心是湖南省重点项目,由湖南云巢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和中国电信公司共同建设运营,面向全国提供机架租赁服务。中心占地15亩,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设计机柜3000架,2017年6月投入使用。东江湖大数据中心电能使用效率实时显示图全年100%利用东江湖低于12摄氏度的自然冷水给数据中心供冷,属于湖水直供式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一般稳定在1.05~1.16之间,经第三方检测为1.19,远优于贵阳数据中心1.58的平均值和阿里千岛湖数据中心1.28的水平,是目前全国最节能的绿色数据中心之一,通过了国家质量认证中心增强级A级和UPTIME组织M&O认证。2020年,被工信部等批准为国家绿色数据中心,被中国电信评级为“钻石五星级机房”、中国制冷学会评为“高效冷却典型工程”。2020年10月19日,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制冷学会理事长江亿考察东江湖数据中心和东江湖冷水资源后认定,东江湖数据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建成的全自然冷却数据中心基地(不需备份主机),“只有其一,没有其二”。碳中和资料库第67页共250页2021年8月17日,云巢·东江湖数据中心被中国信通院、工业和信息化部、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三家联合评估数据中心绿色等级为最高级———AAAAA,9月15日,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统一授牌。节能效益可观。东江湖数据中心全时采用湖水直供、全自然冷却系统。数据中心的取水口位于下游10公里处东江湾,此段湖水常年维持在5~12摄氏度。取水泵站直线距离机房50米,因冷水资源近距传输,冷却技术科学独特,东江湖数据中心的制冷工程建造成本、电能消耗均远低于采用传统电力、风冷、浸没式、海水等制冷方式的数据中心。运营三年来,全部采用东江湖冷水作为服务器散热冷源,从未启动备份冷冻水制冷机组,电能使用效率值稳定在1.19以下。湖水直供全自然冷却系统刷新了国内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的新高度,也打破了湖南属于三类地区不适合建设数据中心的限制。相比电能使用效率值1.6的数据中心,东江湖数据中心至少省电45%以上,园区20万个机架满负荷运行后年可节约用电50亿度,相当于少耗标煤17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2万吨。树立行业典范。东江湖数据中心设有湖水直供冷却(主用)和冷冻水机组(备用)两套制冷系统。直接取东江湖表层低温湖水经板式换热器制取冷冻水为机房降温,换热后的湖水经密闭管道排放至东江湖下游,无须任何处理。板换设计换热温差1摄氏度,符合湖水下游自然升温规律,不对湖水水质造成影响,且已通过环境影响评估,生态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碳中和资料库第68页共250页东江湖大数据中心冷水散热系统东江湖数据中心的全国首创制冷技术方案列入了《中国数据中心冷却技术2019年度发展研究报告》《数据中心节能技术与应用》高校教材的典型案例。此外,在绿色采购、物料利旧回收、有害物质管理、废弃物管理、排污、节水管控、设备能效管理、多手段能源监控等方面,东江湖数据中心也严格遵守国家规定,节能与绿色监察达标。2021年8月30日,《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获选生态环境部2021年绿色低碳典型案例,成为全国十大园区案例之一。锚定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将积极配合各级政府科学规划东江湖冷水资源利用综合布局,建立更严密高效的园区冷水资源水温、水位、浊度等指标的调控机制。扎实做好增量配电试点、光伏燃气等分布式能源发电、中心能源站冷热联供等项目,尽快建成高端人才公寓等基础配套设施项目,切实降低园区电价,优化生产生活环境。打造“宜居宜业、产城融合”的国家新型工业化(数据中心)示范基地、全国政务云基地和华南绿色数据谷,让绿色节能助力大数据产业腾飞。碳中和资料库第69页共250页资料来源:为大数据插上节能翅膀——资兴市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打造绿色数据谷https://mp.weixin.qq.com/s/cIQdvE_uqjPsl5LBD9ZDJg碳中和资料库第70页共250页21阿里云绿色数据中心为助力数据中心低碳绿色发展,近年来,阿里巴巴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要求,开展清洁能源电力交易。2018年,张北数据中心加入张家口“四方协作机制”风电交易,率先在全国数据中心行业开展非水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今年还作为首批全国绿色电力交易主体,达成1亿千瓦时光伏电力交易,成为本次交易中互联网行业最大的绿色电力购买主体,践行了绿色发展的理念,探索了通过新交易品种获得绿色电力的路径。公开数据显示,2021年1-9月,阿里巴巴共交易绿电2.24亿千瓦时。自2018年至2021年9月,仅张北数据中心就累计交易约6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累计实现二氧化碳减排近52.3万吨。2020年,阿里巴巴张北数据中心成为行业内首个碳普惠试点项目,同时获评2020年国家绿色数据中心的称号。阿里云数据中心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从机电、制冷乃至建筑等都采用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形成外形统一的CUBEMODULE,交付周期最低可缩短至12个月。数据中心电气系统采用自主研发的“10kv交流输入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让供电传输一步到位,减少了系统66%的配电环节,较传统方式提升效率超3%至97.5%。该设备已入围2021年《国家通信业节能技术产品推荐目录》,行业标准YD/T4006-2022《信息通信用10kV交流输入的直流不间断电源系统》已于2022年7月正式发布执行。依托智能平台进行数据中心数字建设,数据中心监控运维平台已形成了云边端一体化的监管控生态体系,覆盖阿里全球100多个主站机房,通过自研流式计算框架,支撑全球2000多万个设备测点的秒级数据交换,1000多个告警策略实时在线分析,告警准确率达98%。自主开发全球首款具备机械臂控制能力的运维机器人,能提升运维效率、保障数据中心的资产和数据安全。数据中心能源与碳管理平台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准确预测年度、月度用电量,支持中长碳中和资料库第71页共250页期清洁能源交易,助力新能源消纳。同时联合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将碳盘查、“碳中和”工作线上化,从而实现对全球、国家、城市、机房、服务器等多维度能源与碳的数字化、智能化管理。秉持“高质低碳”发展理念,阿里云数据中心还对服务器产生的余热进行循环使用。如阿里云张北数据中心利用余热对邻近办公园区和市政供热,预计明年底完全建成后,年减排可达3.2万吨。在绿电交易上,积极开展自建数据中心基地内分布式新能源项目开发,进一步提升绿电比重,优化用能结构。2022年1-7月,阿里云自建基地型数据中心风电、光伏绿电交易量达到3.05亿千瓦时,同期还交易了4.71亿千瓦时零碳清洁能源,合计减排二氧化碳57.3万吨。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了数据中心和电力系统间以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为目标的协同调“ESG意味着创造商业之上的价值,它既为解决一系列全球性挑战提供了行动框架,也是阿里巴巴走向102年的重要基石。”阿里巴巴在数据中心绿色减碳领域的一系列实践,正是对ESG践行长期主义,支持企业可持续发展价值的坚守,这不仅是责任,更是对当前数字经济大势下对“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承诺。碳中和资料库第72页共250页22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昆山开发区推进绿色建筑全面发展,新开工绿色建筑示范项目22个,总建筑面积194.2万㎡,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识项目占比95%,建成绿色建筑示范项目15个,总建筑面积164.2万㎡;运行标识项目13个,总建筑面积153.2万㎡,占比78.9%;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项目25个,总建筑面积125.4万㎡。建成运营后,每年可节约能耗1.9万吨标煤、节水3.8万吨,折合碳减排量4.8万吨。围绕生态化,加快推进“四轴、三廊、多园、串联”绿色发展,聚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城,探索具有时代特征、昆山特色的生态文明发展之路。在土地出让、划拨、方案审查、预评价审查、专项验收等阶段落实绿色建筑要求,形成绿色建筑全过程监管机制;编制水资源综合利用规划、海绵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建立海绵城市建设全过程监管体系,成功打造白士浦公园、湿地公园、体育公园、小虞河湿地公园等一批海绵城市技术应用项目。近日,昆山开发区与华电江苏能源有限公司签署新能源合作框架协议,聚力能耗“双控”,积极服务“双碳”战略。根据协议,“十四五”期间,华电江苏碳中和资料库第73页共250页将投资不少于8亿元在开发区建设规模不低于200MW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助力开发区打造绿色能源低碳发展示范区。优化能源结构,是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经过与华电江苏多次磋商,签署新能源合作框架协议,将充分发挥全区工商业基础优势,布局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着力优化开发区能源结构,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华电江苏是一家涵盖煤机、燃机、风力、太阳能等电力热力生产、销售、供应的综合性能源公司。该公司落户开发区后,充分发挥央企在新能源项目开发、城市综合能源服务、资源循环化利用等方面的优势,着力推动开发区能源空间布局和结构优化。此次与开发区合作,华电江苏将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扎根当地发展,为服务“双碳”国家战略作出新贡献。开发区也将积极为此次合作提供优惠营商服务及相关的配套支持,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分布式光伏项目优势明显,尤其是在工商业屋顶建立光伏电站可以带来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昆山开发区始终坚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积极打造宜居宜业生态环境。今年以来,开发区完成106项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和272家企业产业集群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优良天数比率提升至88.4%,PM2.5浓度降至30.5微克/立方米。同时,开发区巩固拓展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创建成果,推进17家重点企业清洁生产审核,规上工业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7.3%。碳中和资料库第74页共250页23广东状元谷绿色低碳园区状元谷积极响应国家绿色低碳经济发展战略,先行先试,积极探索低碳物流园区发展的新路子,在园区入驻企业低碳准入的基本准则下,打造园区低碳配置、低碳物流、低碳运营与低碳管理的新运行模式,突出绿色低碳示范作用,力求打造中国标杆性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促进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被评为“广东近零碳排放示范园区”、“广东省低碳生态建设示范园区”。状元谷重视低碳发展,实施了多项低碳行动。低碳物流作为流通的绿色血液,成为当前乃至未来的行业热点。而在投资建设状元谷时,南方物流集团就确立了低碳绿色的目标定位:一定要在最大限度保护状元山原有生态基础上,努力将状元谷园区打造成低碳、节能、绿色、环保的低碳生态园区!状元谷从2012年开始建设,规划用地380亩,建筑面积逾40万平方米,形成以电商物流为核心,提供综合一体化服务的产业园,主要包括电商运营仓储中心、商务办公中心、电商孵化中心、综合服务中心、生态中心五大功能区。建设之初,为满足亚马逊的138项建设标准,涉及温度、湿度、通风、噪音、粉尘、烟雾、气味、震动、节能低排等,状元谷完全按照国际一流电商物流园标准建设,投入建设成本至少高出其他电商物流产业园的30%。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方面:一是首次在我国亚热带地区大型仓储建筑中成功运用了蒸发冷却降温设施。采用水帘蒸发冷却新风设备和风压降温循环系统,实现了建筑降温节能率达80%。二是全面安装光伏太阳能发电系统。园区照明均使用无极灯、LED灯等节能灯,均配有自动感应节能控制系统。碳中和资料库第75页共250页三是建设了能耗云平台,实现能源的智慧监测和精细化管理,对能源消费情况动态监测。四是建设了无负压节能集中供水系统、水循环处理系统和雨水收集系统。绿色低碳园区是绿色低碳城市承载绿色低碳产业生产行为与市场行为的空间场所,也是推动绿色低碳城市建设最直接的力量。南方物流打造状元谷,以长远的战略眼光来看待环境保护的问题。通过开展低碳服务,进行低碳管理,使服务低能耗、高环保,积极满足低碳消费需求,进而增强企业的低碳竞争力,促进了物流行业转型升级。资料来源:http://www.nf56.com/news/pnew_100000006487460.html碳中和资料库第76页共250页24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区近日,北京绿色交易所向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颁发“碳中和证书”,标志着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连续两年实现“碳中和”,为我国各工业园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起到积极的引领示范作用。得益于两台大容量测试风机的并网投运,经专业第三方机构核算,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2021年的碳排放量比上年度减少约78%,产业园智能微网年发电量可超过5600万千瓦时,不仅能满足产业园入园企业生产生活用电需求,减少碳排放,还能向外源源不断输送“绿电”。产业园作为三峡集团和福建省的战略合作项目,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完善智能微网系统,持续打造自发自用、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绿色低碳”园区。作为全国首个“碳中和”工业园区,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在规划设计时就以“零碳绿色工业智慧园区”的高标准推动各项建设工作,充分利用当地优越的风资源、良好的光资源建设智能微网项目。基于园区智能微网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国内微网最大容量8兆瓦风电机组、设计储能系统、部署智慧能效管理平台、主导产业园空调水蓄能系统、VOC粉尘处理系统等建设,以期进一步提高园区可再生能源比例及能效管理水平。园区智能微网项目全面建成投运后,年平均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将达到5360万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省标煤近6590吨,减少碳排放量3.8万吨。碳中和资料库第77页共250页空调通过水蓄能,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能量,在高峰时段循环释放能量,可为园区企业每年节约电费25%。智慧能效技术,将使园区实现水、电、气等能耗的数字化、可视化;通过智慧能效平台,能够直观了解损耗情况,针对性提出建议报告,降低能耗损失。资料来源:http://www.cjw.gov.cn/xwzx/njcsm/dtzz/54983.html碳中和资料库第78页共250页2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国家首批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自1984年建区以来,始终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积极创新探索绿色发展模式。为践行低碳理念,经开区积极推动企业开展碳盘查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构建了园区产业共生系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升园区资源能源综合利用水平。此外,经开区还在持续推动能源低碳化及管理低碳化。在能源低碳化方面,经开区积极推动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接入端建设,引导企业在新能源项目上不断加大投入。在管理低碳化方面,经开区在国内率先发布了节能降耗、环境保护补贴等政策,增加了加氢站、绿色发展项目、建筑节能、污染物协议减排、重污染天气减排、新能源非道路移动机械等方面的项目补贴。目前,经开区已先后获得了"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国家低碳工业示范园区"和"绿色园区"等国家绿色品牌,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始终走在国家级经开区前列。(一)园区概况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天津开发区)成立于1984年12月6日,是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首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一。近年来,天津开发区始终坚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的宗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共有电子、汽车、石化三个产值超1000亿级产业和装备、食品两个超500亿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加速聚集,成立了滨海新区云计算中心、中国智能制造(工业4.0)战略示范和应用中心等,已成为中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创新源头。2014年至2016年,天津开发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10.5%,仅2014年对天津市的GDP贡献率达到了25.9%,为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保持经济发展增速的前提下,2015—2016年,天津开发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综合能源消费总量和碳排放总量均未呈现明显上升趋势。碳中和资料库第79页共250页(二)园区低碳发展的战略与举措1、通过产业集聚促进低碳发展目前,天津开发区已经形成了九大支柱产业。在制造业领域,一汽大众华北生产基地、一汽丰田新一线和中沙新材料园等百亿级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这将成为未来几年开发区实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启动新一代百亿次超级计算机研制,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已孵化生物医药科技企业208家,大运载火箭基地集火箭零部件生产、部组件装配和总装测试与试验为一体,已建成代表中国航天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的新航天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为园区的绿色低碳转型创造了新途径。2016年,天津开发区第三产业占全区经济总量已达到29.2%,聚集了滴滴出行、腾讯数据中心、三星通信技研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并有工银金融租赁、兴业金融租赁等金融企业以及天津股权交易所、碳排放权交易所和滨海国际知识产权交易所等各类交易市场,产融结合创新的活力正持续增强。2、促进传统特色产业低碳化发展坚持从源头防止高耗能、高碳化项目入园,并坚持以政策来引导园区产业的转型升级。开发区先后发布20多项产业促进政策,重点鼓励企业引进配套供应商,设立功能型总部机构,延伸产业链,积极引导社会资金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不断开创科技金融服务新模式。例如,天津一汽大众华北基地将按照绿色建筑三星设计标识标准进行设计建造,建成后在生产过程中将使用绿色生产工艺、采用高效绿色物流、生产绿色环保产品,建设绿色工厂。中国水电建设集团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中广核太阳能开发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先后分别在天津开发区投资兴建海上风电项目和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天津开发区继垃圾发电后,又一清洁能源的重要来源。3、加强对企业低碳发展的引导与服务天津开发区不断提升园区的碳管理能力,大力推动园区内年能耗在1000吨标煤以上的企业自主编制企业碳盘查报告,并帮助企业发现低碳发展的潜力,不断碳中和资料库第80页共250页提升低碳发展的水平。天津开发区还与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北京代表处合作开展绿色办公室建设项目,将在三年内推动开发区5家大中型企业加入绿色办公室。2015年天津开发区与65家重点用能单位签订节能目标责任书,经验收,其中43家企业共完成节能量23303吨标准煤。2016年70家企业签订责任书,签订节能量23556吨标准煤。同时,还依法要求企业开展能源审计,为企业节能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对符合园区节能降耗鼓励名录的节能项目予以鼓励。2015年完成28个节能(水)扶持项目的验收。园区注重发挥低碳发展信息交流平台的作用,利用泰达低碳经济信息网定期发布节能低碳技术解决案例,提供商业对接机会与信息。园区还继续深入建设中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平台、清洁技术转移合作平台,通过拓展与清洁技术相关的对外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与各海外合作伙伴共享低碳园区的建设经验,共同探索低碳园区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三)经验总结与启示1、上下共同努力,形成低碳发展的合力天津开发区按照《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中规划的主要任务与重点工程,积极推动低碳园区试点建设顺利开展,并专门设立年度预算一亿元的节能降耗专项资金,鼓励企业节能低碳发展。政府管理部门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加上园区内企业内生的节能低碳发展需求,是推动园区低碳发展的原动力。2、勇于创新,寻找促进低碳发展的突破口天津开发区在低碳发展领域勇于尝试创新,通过推动企业开展碳盘查提升企业低碳发展意识和碳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公共建筑能耗监测提升公共建筑低碳管理水平,通过推动园区产业共生系统建立提升园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3、点、线、面相结合,全面实现园区低碳发展天津开发区政府在政策层面推动园区低碳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园区低碳建设的点;园区中的企业积极践行低碳发展,形成了园区低碳建设的线;园区政府、企业和居民从上到下,政企互动,从点及面,使得低碳建设工作得以全面实施。碳中和资料库第81页共250页开发区循环经济示意图资料来源:https://attnew.teda.gov.cn/contents/3952/49712.html碳中和资料库第82页共250页26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是集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网、智慧水务、绿色农业和运动健康等功能于一体的可感知、可思考、可执行的绿色园区生态系统。园区通过部署4.8MW分散式风电、1.3MW分布式光伏、665kW的微燃机使园区实现了冷热电三联供,园区还有钒液流、锂电池、超级电容等多种形式储能。配合特有的阿尔法能源聚合平台和智能微电网技术,实现负荷侧多种能源设备联合优化调度运行,形成园区智慧能源生态圈。同时,园区通过各项技术实现节能,提高能效。空调通过水蓄冷,在用电低谷时段储存能量,在高峰时段循环释放能量,可节省30%-60%的用电;空调和照明通过传感器自动调节,控制开关,实现节能。园区数字化系统和智慧能效技术使园区实现水、电、气等能耗的数字化、可视化,加快整个园区的碳核查进程;通过智慧能效平台,还能够直观了解损耗情况,针对性提出建议报告,降低能耗损失。碳中和资料库第83页共250页在循环利用方面,园区从设计建设时采用了雨水收集再利用、水处理二次利用等设计,2020年实现,雨水收集525吨,二次利用水58000吨,节绳新鲜水58525吨。同时在供冷供热方面采用了地源热泵技术,园区内设计垃圾分类回收,设置低碳节约置换屋等。金风科技亦庄可再生能源低碳智慧园区模式已形成了可再生能源、智能微网、智慧水务、绿色农业、运动健康、运行管理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低碳解决方案。中国首个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认证仪式在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内举行,北京绿色交易所向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颁发了碳中和证书。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刘力、城市运行局局长段青松、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王辉军以及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等参加颁发仪式。此次碳中和认证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授权的第三方认证机构,按照ISO14064-1:2006标准对园区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查。根据报告,在园区2020年自发自用电量不计入碳核查范围的基础上,其他所有与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总温室气体排放量约合11937吨二氧化碳当量,在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核销所排放全部温室气体后,整个园区实现碳中和。碳中和资料库第84页共250页北京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经发局局长刘力表示:“建设宜居宜业绿色城区是经济技术开发区‘四区一阵地’功能定位的重要部分。我们和城市运行局已经启动对整个亦庄新城范围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方案研究,希望和区内的所有企业共同努力,一起制定好这个方案,其中少不了像金风科技这样的龙头企业的技术支持。目前,开发区很多企业都提出了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需求,提高绿电消费比例是满足这一需求最有效、最可行的路径。我们将会通过风电、光伏的多能互补,借助智能微网、能源互联网等技术来实现开发区的碳减排。”北京绿色交易所常务副总经理王辉军表示:“国家碳中和愿景的实现离不开一个个企业、园区和个人的努力。北京绿色交易所一直以来都致力于碳中和机制创新和项目实践,为国内多个具有开创性的碳中和项目提供了专业服务。金风科技亦庄园区通过购买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抵消了园区所排放全部温室气体,成功实现碳中和,完全契合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体现了金风科技作为中国可再生能源行业领军企业的社会责任感,为国内园区实现‘碳中和’树立了成功的样本。”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表示:“作为一家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金风科技也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企业如何为碳中和做出自己的贡献。在北京绿色交易所的专业支持下,我们迈出了园区碳中和的第一步。接下来,我们希望能够和开发区一起探索开展未来‘低碳绿色’园区示范应用,积极打造更多‘碳中和’绿色示范园区,并通过提质增效智能化改造,全面统计监控经开区范围的绿电应用、节能减排数据,为经开区碳达峰碳中和分解考核工作提供数据和系统支撑,力争能源成本降低10%以上,在绿色亦庄、宜居亦庄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共同助力打造首都发展新高地,并在不远的未来将亦庄经验辐射到全国更多地区。”金风科技亦庄可再生能源“碳中和”智慧园区只是一个开始,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无疑还需要许许多多的“碳中和”园区。金风科技将不断发挥自身在可再生能源开发和智能微网建设方面的优势,借助中国核证减排量(CCER)等多种方式,帮助更多的园区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并早日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碳中和资料库第85页共250页27安徽广德经济开发区广德经开区紧紧围绕“锻造典范城、勇当排头兵”目标,牢牢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条主线,围绕电子电路、汽车零部件、成套化智能装备和新材料四大主导产业,加速产业集聚,始终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从严格遏制“两高项目”、加大企业技改投入、严管固气排放治理等方面入手,绿色发展成果显著。今年以来,园区新增签约项目42个,协议总投资101.2亿元,亿元以上项目占比74%,5亿元以上项目9个,10亿元以上项目首战突破;绿色技改项目申报31个,计划总投资7.8亿元。同时,加强企业节能减排工作,鼓励引入节水、降耗等低碳环保处理设施。下一步,广德经开区将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巩固提升绿色发展优势,科学编制产业园区开发建设规划,依法依规开展环境影响评价,严格控制招商准入标准,完善循环产业链条,推动形成产业循环耦合,引导中小企业聚焦主业增强核心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广德经开区打造成绿色、低碳、智慧的示范园区。该市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布局,紧扣“一体化”、“高质量”两条主线,围绕四大主导产业着力构建绿色工业体系。今年以来,绿色技改项目申报31个,计划总投资7.8亿元,园区单位增加值能耗0.57吨标准煤/万元,同比下降6.9%,广德市经开区成功入选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漏斗制”管理。招商项目全方位把关,从企业投资强度、亩均税收、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工艺流程等方面对招商项目进行全方位摸底,对“两高”项目直接否决。建立项目综合评定体系,对项目进行评级分类。今年以来共收到招商线索423条,召开7次工业项目评审会,提交工业评审项目170个,通过项目162个。碳中和资料库第86页共250页“精准化”培育。拟定2021年度10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预计总投资28.2亿元完成规上企业技改全覆盖。组织发展潜力好,发展质量高的企业进行绿色工厂创建培训,按照“一企一策”原则制定节能技改方案,目前已有20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培育库,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国家绿色产品11个。“全方位”保障。该市通过腾笼换鸟,资源重组等多种途径,提升园区土地使用的综合效率,今年主园区计划实现闲置及低效用地清理800亩以上。大力推进企业节水、用热、用气设备改造与提升,加大企业废水、余热、废气的回收利用,目前已建成2座污水处理厂,1座固废处理中心以及1座电镀中心。碳中和资料库第87页共250页28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惠山经开区在2017年成为无锡首个江苏首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后,在“低碳”赛道再次“领跑”。目前,惠山经开区低碳实践已深入到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生活消费等多个方面。由达标排放到节能减排,再跨越到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走出了一条有惠山经开区特色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有着能耗低、排放低、产业结构基础好、绿色创新能力强等特点。惠山经开区多家企业已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等荣誉。除此以外,惠山经开区还拥有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能力走在前列。据统计,约八成传统企业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2020年,惠山经开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0.39吨标煤,远优于生态工业园区创建标准。近期,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2022年度绿色制造公示名单,江苏省共获评3个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位列其中。继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榜上有名之后,惠山经开区再添一张国家级名片。绿色工业园区是以绿色发展为主导、贯彻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理念、为生产企业和基础设施提供协同链接服务的平台,通过推进工业园区能源高效清洁利用、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打造绿色低碳生态环境、提升运行管理绿色智慧水平,最终实现整个工业园区的布局集聚化、结构绿色化、链接生态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重要论述被惠山经开区奉为圭臬。自成立以来,惠山经开区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坚持先进制造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快传统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精心布局、持续打造产业结构更加“轻盈”的“四园二基地两中心”,重点发展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命科技、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当前,区域内光伏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逐渐崛起,华科大无锡研究碳中和资料库第88页共250页院、哈工大无锡新材料研究院、同惠新能源汽车创新研究院等一批科研院所,以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全力助推产业“绿色化”升级。2017年,惠山经开区成为无锡首个、江苏首批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2021年创建无锡市首个“近零碳示范园区”,并于同年跻身全国首批“绿色低碳示范园区”。惠山经开区“绿色制造”不断进阶,与此相应的是经开企业界的“产能明星”往往同是“节能明星”。早在2018年,上汽大通无锡分公司就斥资2500万元,建起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一年可提供约420万度电,相当于节约1016吨标准燃煤,“绿色发电”模式一经推出就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2022年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无锡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近几年完成了屋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污水站扩建、产业升级改造,实现年发电量达到80万度以上、工业废水基本实现零排放。企业采集热工车间生产工艺中产生的余热,用于厂区办公室采暖、浴室热水等,一年可节省成本200-300万元,目前正在筹划与惠山工业转型集聚区内其他同类生产企业合作,共同编织节能减排、余热共用的“绿网”。和上汽大通、无锡戴卡一道位列惠山规上工企产值20强的上能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开区率先摘到国家绿色工厂牌子的企业,多年来深耕电力电子电能变换和控制领域,被国际著名市场评估机构认定为世界前五光伏逆变器制造商,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技术产品曾大规模应用在张家口奥运风光城,助力北京冬奥会的完美举行。企业既要产值、也要“颜值”的现象之下,是惠山经开区长期以来的政策引导。惠山经开区每年修订完善绿色发展产业政策,鼓励高耗能企业加大先进绿色工艺和先进工艺流程应用力度,开展绿色制造转型升级,全面提升节能改造水平。此次国家级绿色制造公示名单中,惠山经开区企业江苏锡安达防爆股份有限公司所研发的YBX5系列超高效隔爆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获评绿色设计产品。目前,辖区已培育国家级绿色工厂2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4个、省级绿色工厂3家。2022年68家辖区企业已率先尝试“双碳”探索,被纳入创建近零碳园区的报告主体,约80%的传统企业已完成智能化改造,企业节能减排成效显著。碳中和资料库第89页共250页以绿为底,惠山经开区不断“向高而攀”,各项主要经济指标连续多年保持高位增长,在全省开发区高质量考评中排名不断跃升。以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为契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惠开实践走向深入。“惠山经开区将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推广绿色能源体系,大力支持节能化改造项目;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大环保、新能源行业企业的扶持力度。”惠山经开区负责人如是说。碳中和资料库第90页共250页29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作为国家级高新区,近年来,无锡高新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产业结构持续向“绿”而行,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聚力打造“62X”现代特色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到49.7%、52.5%、68.5%。能源消耗持续向“绿”而减,“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项目102个,合同能源管理项目80个,单位GDP能耗下降18%,获批国家绿色工厂4家、国家绿色制造产业项目3个。生态环境持续向“绿”而行,“美丽新吴”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建成公园75个、造林3900余亩、绿地180万平方米,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颜值不断刷新、品质全面提升。近日,无锡高新区提出设立并建设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突出零碳、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成果转化和产业集聚。科技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无锡高新区积极响应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国家战略,全力抢抓绿色发展机遇,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抢抓新机遇,先行先试建设示范区我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已对国际社会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绿色转型、低碳循环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无锡高新区作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理应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无锡市委常委、无锡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新吴区委书记蒋敏说。碳中和资料库第91页共250页“我们以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建设为重要抓手,加强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开展绿色产业补链强链行动,进一步探索和形成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崛起的高质量发展路径。”蒋敏说。氢能源零排放、无污染。无锡高新区在氢能源发展利用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今年以来,无锡高新区已加快产业布局。4月,在无锡高新区内率先开通无锡市首条“氢”便公交线路,首批5辆氢能源公交车上路。今后无锡高新区还将在物流配送领域推广氢能源车。博世集团在全球新成立的两个氢燃料电池中心其中之一就落户无锡高新区。为此,无锡高新区还投建了无锡市首座加氢站。从2013年起无锡高新区星洲工业园开始建设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项目,目前光伏装机总容量已达18兆瓦,光伏全年发电量超1800万度,可年节约标准煤约6400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7万吨。“今年星洲工业园启动建设分布式天然气发电站,并为新入驻项目配套建设能源站,这也将提高工业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的用能比例。未来工业园清洁能源占比将达到25%—35%。”无锡星洲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说。在参与《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发展规划》制定的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无锡低碳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任洪艳看来,这些举措和成果,都为无锡高新区打造未来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提供了基础和条件。科学布好局,构建“一核九园二社区”今年3月,无锡高新区在全国率先提出规划建设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将加速创新要素高度集聚,形成高端人才持续汇集、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无锡高新区管委会相关负责部门领导介绍,根据《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发展规划》要求,“十四五”期间,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将“瞄准五大定位,实施五大工程,实现五倍增计划”,持续推动碳中和资料库第92页共250页绿色技术供给、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具体来说,该产业园将以“一核九园二社区”产城融合发展总体格局,瞄准产业要素集聚地、零碳人才汇集地、行业应用示范地、绿色技术策源地、国际交流首选地“五大定位”,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工程、产业联动辐射工程、应用示范推广工程、绿色金融助力工程、零碳人才引育工程“五大工程”。到“十四五”末,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在零碳领域将力争引进各类科技企业1000家以上,打造一个核心区,9个低碳产业园区(软件园、微纳园等),2个低碳社区(国际社区、新安社区),实现零碳科技产业园科创浓度、人才密度、应用维度、产业高度和国际知名度的“五倍增”。蒋敏告诉记者,近年来,无锡高新区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着力推动产业结构向绿而优,全力构建以物联网、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为核心的“6+2+X”现代产业集群。2020年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分别提高到49.7%、52.5%、68.5%。尤其在零碳产业发展方面,无锡高新区绿色发展成效显著:2020年,全区单位GDP能耗0.205吨标准煤/万元,达到发达国家先进水平;全区现有零碳领域企业300多家,主营业务收入超600亿元,零碳产业初具规模;已建成一批采用光伏、储能、微电网等多种技术,涵盖多个应用场景的示范项目,截至2020年,无锡高新区分布式电站建成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60兆瓦。记者在无锡高新区采访看到,从企业、街道社区,到产业园区,各种零碳示范项目正在纷纷落地。营造大环境,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任洪艳认为,当前,在推进“双碳”发展过程中,既不能冒进,更不能跟风,政府应该出台扶持政策、加强人才储备、提供优质服务、做好预警监测,营造良好的大环境,让企业自主自愿自动参与到“双碳”改革中来,从示范到推广,一步步扎实地走。碳中和资料库第93页共250页那么,站在“新风口”下,无锡高新区如何扎实推进,探索走出符合本地区实际的绿色低碳发展道路?5月19日举行的“2021碳达峰碳中和无锡峰会”无锡零碳科技产业园揭牌仪式上,国网电力双创低碳产业园、格林美(无锡)新能源低碳产业示范园、中金协鑫碳中和产业投资基金、一奇资本碳达峰碳中和基金、英诺华新型光伏储能发电系统研发及专用集成电路研发等一批重大项目签约落户无锡高新区。值得一提的是,在无锡高新区建立的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研究实践基地项目。无锡高新区将结合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特征,针对低碳示范区开展深入研究,并与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共同围绕电力大数据+环保、综合能源管理、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电动汽车等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课题研究、路径设计、宣传培训、技术研发与转化、国际合作等活动。同时,无锡高新区将在课题研究、科研人员调研等方面对东南大学长三角碳中和战略发展研究院给予支持。“今年,我们将出台相关配套鼓励和扶持政策,营造更加优良的创新创业生态体系,充分发挥无锡高新区企业示范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深入对接,推动更多的低碳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并与更多的国内外绿色创新龙头企业、产业基金加强合作,推动更多的低碳产业项目在无锡高新区发展布局、做大做强。”蒋敏说。碳中和资料库第94页共250页30苏州工业园区早在2008年,苏州工业园区就被认定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园区循环经济重点示范企业已达100家以上,小微企业废弃物收集平台为江苏省首个收集平台试点,于2019年初取得经营许可证,至今累计接收2784批次、共计879吨危险废物,服务近400家小微企业。园区大力支持光伏、储能、分布式燃机、智慧平台等156个能源互联网项目落地,累计并网、备案分布式光伏容量超170兆瓦,备案充电桩(枪)1430台,建成储能项目6个,此外园区内已投入运营金鸡湖1.25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工研院“六位一体”0.4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尚美楼宇式0.4兆瓦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项目、餐厨垃圾处理产生沼气项目及LNG存储气化站等,基本形成了“光伏-储能-充电桩-天然气分布式”区域能源互联网络。“十三五”期间,园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6.8%,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仅0.74%,全社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年均增长率较“十二五”期间下降3.5个百分点,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总体呈稳步下降态势。园区绿色低碳发展的先行者——苏州工业园区(一)园区概况江苏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历史名城苏州古城区的东面,地处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区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苏州工业园区于1994年2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行政区划面积2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80.78万。目前园区基本形成以电子信息和装备制造业为主导产业,以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和云计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2+3”产业发展格局,且呈现主导产业高新化、服务产业现代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化的良好发展态势。高新技术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加速发展,促进了低碳经济与新兴产业的融合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参与试点以来,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速。2012年碳中和资料库第95页共250页~2016年,园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为7%,对苏州市GDP的年均贡献率一直保持在10%以上。园区能源消耗总量虽然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但碳排放总量的增长率却逐年下降。苏州工业园鸟瞰图(二)园区低碳发展的战略与举措苏州工业园区在低碳试点创建过程中,在产业低碳化、能源管理低碳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1、产业低碳化是园区低碳转型的主要抓手园区以产业低碳化作为低碳建设的重点,通过不断提升转型升级的力度,加快工业企业低碳转型。试点以来,累计关停41家不符合产业规划及高能耗的项目,为园区腾出用能空间,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转型。持续推动商贸、服贸、旅游和文化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深入实施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云计算等新兴产业发展计划,2016年共实现新兴产业产值238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0.2%。加快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步伐。近年来,园区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推动制造业的高端发展。推动企业向国际同行业标杆看齐,实施低碳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和环保的水平。实施工业减碳降耗行动,2016年,完成了园区制造业企业能效水平评估工作,包括对企业、行业和园区三碳中和资料库第96页共250页个层面能效水平的综合性评估分析报告;新推动8家、累计推动124家重点用能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完成19家“万家企业”的能源管理体系建设;新增2家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及35家企业节能低碳化改造项目申报;首次推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完成首批12家企业培训及报告填报;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节能低碳考核工作,制订相应的考核管理办法和相应的评分标准并完成全部重点用能企业的考核。此外,两年累计新增200家企业接入能源需求侧管理平台,电力需求侧管理推进取得明显成效。苏州独墅湖创新区月亮湾集中供热供冷中心项目,全国最大的集中供热供冷项目苏州独墅湖创新区月亮湾集中供热供冷中心项目定位绿色二星建筑,因地制宜融合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体系、雨水利用、分布式热电冷联供、室内二氧化碳监测系统等绿色生态技术为一体。2、能源管理低碳化是园区低碳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园区确定了53家重点单位为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对象和主体,并组织对来自玻璃、电力、化工、陶瓷、镁冶炼、钢铁等六个行业的12家重点单位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工作培训。截至2016年,园区已有215家电力用户将其能源在线监碳中和资料库第97页共250页测数据接入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目前,园区已建设完成低碳能源公共服务平台一期建设工程,实现了除热力数据外所有源厂数据的对接。同时,园区内企业逐步建立起了碳排放信息公开制度,将碳排放信息公开纳入年度环境信息公开报告,并依托园区环境保护网对企业碳排放信息进行统一发布。五年来,苏州工业园区污泥干化处置项目一期工程累计为园区处置近50万吨污泥(污水处理完产生的湿污泥),去年投运的二期工程处置量约4万吨。按年处理约10.8万吨湿污泥计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1万吨;蒸汽冷凝水回送至热电厂重新利用,每年可节约脱盐水7.6万吨;干污泥作为燃料,每年可节约煤炭1.7万吨;最终的灰渣作为建筑辅材,每年还可减少固体垃圾1万吨。3、大力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创新是园区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园区组织汇编先进适用节能与低碳技术,帮助园区企事业单位更便捷实际的找到新的节能降耗和低碳发展空间。积极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以电子信息与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的优势积极推进半导体产业发展,推动公共场所、工业项目、公共建筑等节能降耗。建设协鑫能源中心“六位一体”微能源网项目,推动多能协同、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等。(三)经验总结与启示碳中和资料库第98页共250页苏州园区在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创建过程中,制定了适合园区自身发展特征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并促进了园区低碳试点创建工作的有序开展。主要试点经验如下:1、建立并完善节能降低碳目标分解与责任考核制度园区制定了《苏州工业园区节能降耗、低碳发展行动计划》,将各项节能低碳管理的具体工作分解落实到各责任单位。实施问责和表彰奖励制度,对在节能目标责任考核中等次为“完成”或“超额完成”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在年度单位和个人评先中优先考虑。2、发展“低碳节能贷”等融资创新园区制定发布了《苏州工业园区“低碳节能服务贷”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在江苏省范围内首创了总额为一千万元的“低碳节能贷”风险补偿资金池,通过银行信贷资金放大,可为园区低碳节能服务单位提供最大一个亿的银行信贷支持,解决了一直困扰低碳节能服务企业发展“融资难”的问题。碳中和资料库第99页共250页31广东珠海“零碳岛”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为“一厂十站”模式,以1座燃气电厂、10座集中能源站为基础,开展综合能源供应开发与服务,项目主要由能源站及配套管网+蒸汽热网+燃气电站三部分组成,实现能源梯级利用,天然气综合利用效率可达到75%,项目设计制冷规模45万冷吨。其不仅是横琴的基础配套综合能源供应工程,同时也是南方电网对澳门供电的主要电源支撑点,保障澳门供电安全。6月14日,国际清洁能源论坛(澳门)联合国电投·清华珠三角研究院横琴联合创新中心,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举办“引领大湾区智慧能源创新、共谱零碳岛粤澳深合乐章”座谈会。与会各方倡议,立足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打造“国际零碳岛”。这是横琴首次提出打造零碳岛,如何打造?能源系统的零碳首当其冲。国家电投集团在几年前就已经深入横琴,打造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国家电投董事长钱智民与会致辞表示,“国家电投率先提出了综合智慧能源概念,通过多个能源品种相互融合互补,借助智能化、数字化手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我们推出了智慧城市、美丽乡村、生态治沙等一系列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工程。”2019年,横琴综合智慧能源一期项目投入使用,成为我国最早落地的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之一。目前,横琴综合智慧能源系统以10个能源站及配套供电和管网系统为基础,提供了横琴全岛的综合能源供应与服务,横琴也因此成为全国首个综合智慧能源示范基地,每年可减少制冷的耗电量1300万千瓦时,减少排放二氧化碳4100余吨。横琴岛位于珠江口西岸,总面积106.46平方公里,是珠海最大的海岛。横琴岛地理位置独特,与澳门仅一河之隔,距香港34海里,可通过港珠澳大桥、莲花大桥与香港、澳门互联互通。碳中和资料库第100页共250页横琴面积106平方公里,是澳门的约三倍。对外交通便捷,100公里半径内,有5个国际国内机场、4个深水港、8条高速公路、3条轨道交通。岛上气候宜人,属亚热带海洋性气候,70%以上面积为禁建区和限建区。在106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国家电投推动下的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规划为五大片区,以一厂十站为基础,即横琴热电发电厂,10座能源站,分三期建设,以供冷为主。项目投资方珠海横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9月,该公司为国家电投集团广东电力有限公司(持股55%)和珠海大横琴置业有限公司(持股45%)的合资公司。后者为珠海市国资委控股公司。珠海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一期工程建设1、3、7、10号4个能源站,供冷量为13万冷吨,目前已经建成投运。珠海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二期工程含2、5、6号三个能源站及配套冷热水管网,总供冷能力11.6738万冷吨。总投资170920万元。2016年1月份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备案。目前正在建设中。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三期工程含4、8、9号三个能源站、并配套建设冷热水管网及第二阶段蒸汽管网工程,预计总供冷能力10.304万冷吨。总投资188896万元。2021年3月份通过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城市规划和建设局备案。碳中和资料库第101页共250页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全面建成后,总装机规模将达45万冷吨,规划供冷面积超2000万平方米,总投资60亿元左右。项目通过配套管网向横琴岛工业基地、商业中心、学校、政府办公及居住地等供冷供热,以高效的大型区域供冷系统代替传统分散式空调系统,实现能量梯级利用,一次能源利用率达73%以上。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是横琴新区的基础配套项目,由电厂、蒸汽热网、能源站及配套管网构成。它采用多联供能模式,通过电制冷、冰蓄冷、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等方式,将4摄氏度的冷水输送给用户。全部的10个能源站分布在横琴,根据所在服务半径范围内的用户需求进行规模和供冷方式的设计,对比单独采用中央空调、相同供冷建筑面积下(1500万m2),每年减少耗电量约4亿度,减少约48万吨二氧化碳和约1500吨二氧化硫的排放。但横琴要最终打造成为一个零碳岛,仅仅靠目前的横琴综合智慧能源项目是不够的,且这个项目依然依托横琴热电厂的天然气热电冷联产机组供能,亦不是一个零碳项目。横琴经济的高速发展,将带来更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能源系统的零碳还需要很多项目的建设,其他产业领域的零碳建设也才刚刚起步。碳中和资料库第102页共250页零碳交通案例碳中和资料库第103页共250页32雄安新区高铁站片区绿色示范点这是雄安新区首个获评的绿色低碳典型案例,也是园区类案例中国网系统唯一入选的案例。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立足雄安站、布局京雄城际全线、覆盖雄安站枢纽片区,打造了一系列雄安高铁站片区智慧绿色低碳综合能源服务示范项目,具有很强的典型示范意义和应用推广价值。下一步,国网雄安新区供电公司和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将坚持雄安引领,为雄安新区打造近零碳示范区建设,助力雄安绿色低碳新城建设,提供更多引领性解决方案,为新区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实现“双碳”目标作出新的更大贡献。1、项目概述雄安高铁站是雄安新区新地标,2020年12月投运,建筑面积47.52万平米,高47.2米,屋顶面积16万平米。站房主要用电负荷包括电梯、客服信息、车站旅服、车场配套等生产生活用电。国网雄安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针对铁路企业客碳中和资料库第104页共250页户痛点,基于统一的软硬件平台开发了围绕铁路全线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促进高铁片区绿色发展。一是托站房屋顶光伏和智能充电设施打造站房级绿色能源供应体系。二是依托全线能源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铁路全线能源的灵活调配。三是打造高铁沿线片区级多能供应体系。四是提供围绕轨道全线的综合能源服务整体解决方案。2、零碳创新点绿色零碳雄安高铁片区综合能源服务典型案例依托“大云物移智链”技术与能源管理深度融合,具备能源规划配置、综合监测、智慧调控、分析决策、智能运维、运营支撑等功能,实现横向“水、电、气、热、冷”多种能源互补控制,纵向“源-网-荷-储-人”高效协同。以综合能源一体化运营、能源数据增值服务为目标,对园区综合能源规划、生产、运营全环节进行顶层设计和智慧决策提供支撑,实现对园区能源站机组及用户家用电器的元件级控制。通过精准用能管控,并协调光伏、储能、水蓄冷、水蓄热、余热利用等技术,减少园区或楼宇总用电量。3、项目收益率简述通过智慧运维、多表集抄等手段,降低园区运维成本10%左右;通过对园区冷、热产耗平衡的精准调控,根据数据统计和专家评估,节约冷/热供给量5%-10%;通过室内环境的监测以及对空调面板的远程控制,实现对建筑本体的能效管理,节约电量10%左右,通过项目的协调管控,并综合利用光伏、储能、水蓄冷、水蓄热、余热利用等技术,能减少园区总用电量,从而减少CO2排放量。屋顶光伏累计发电195万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1800吨,相应减少二氧化碳排放4500吨,相当于植树12公顷。全线能源管理建设较分站建设节省投资370万元。能源站综合能源利用率超70%,减少6%至7%的线损。智能充电站运营管理平台服务费收益57974.75元。碳中和资料库第105页共250页33上海虹桥机场绿色航空枢纽项目虹桥机场从二期扩建工程、1号航站楼改建工程规划设计开始,就坚持将绿色机场理念融入其中,在工程规划设计建设中采用诸多的科学手段和方法,全力建设业界公认的节能型建筑,为日后低碳运行奠定扎实的硬件基础。在运营中始终遵循生态文明理念,将传统的节能减排工作内涵进一步向绿色机场延伸,全面关注能耗和碳排放控制,污染物的治理控制,努力实现节能减排、低碳运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致力将虹桥机场建设成为集节能、环保、科技和人性化多要素相统一的绿色航空枢纽。建成全国首家蓄车场内充电站虹桥T2航站楼蓄车场实现了国家蓄车场内充电站从无到有的突破,为全国推进蓄车场内充电站建设提供了范本与标准。2021年蓄车场内新能源车辆占比从2019年的2%增加到目前的23%。目前蓄车场充电站共配备66个充电车位,日均充电量突破3万千瓦时,日均充电车次达到1700车次。以2021年5月为例,新能源出租车充电量为97.4万千瓦时,与传统燃油车相比较,减少了约399吨标准碳排放。碳中和资料库第106页共250页大力推进锅炉低氮改造锅炉烟气排放是氮氧化物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降低锅炉氮氧化物的排放对氮氧化物减排显得尤为重要。虹桥机场先后投入资金全面落实13台锅炉低氮提标改造,采用FGR(烟气内外循环结合)模式,废气排放全面达标。低氮改造后,所有锅炉氮氧化物排放均值为40mg/m,远低于上海市锅炉大气污染物不高于50mg/m的排放标准。锅炉提标改造后,氮氧化物排放降低了58%,虹桥机场一年可降低氮氧化物排放总量1451.1kg。桥载空调送风软管节能改造从民航行业内实际设备运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创新性地提出了通过调整保温材料来有效提高桥载空调送风软管保温性能。在不改变使用方法、不增加操作难度的前提下,使得创新成果能够快速落地应用。经测算,使用改进型保温送风软管后,仅T1航站楼13座登机廊桥的桥载空调机组全年可节省用电能耗10万千瓦时,减少CO排放量约30吨。推进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利用碳中和资料库第107页共250页首次提出利用太阳能集热器系统为锅炉非供热季热保养,在全国集中式供能系统中走在前列。虽然对太阳能集热器系统来说不是一个新事物,但是通过实际运行的验证及理论计算的辅助可以发现,它的存在对锅炉行业具有重大意义,其经济、节能效果突出。在加装太阳能热水系统后,不仅每年节约燃气费用约11万元。更可在系统15年寿命内节约能量1.18×10MJ热量,折算成二氧化碳排放,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共计约1259.6吨。供冷系统运行控制优化机场能源中心通过对供冷水泵分台进行手动、自动结合的控制方式,将原来的纯自动控制运行改变为手、自动一体控制运行,从而实现供冷水泵运行中配置的最优。测试结果显示,在负荷接近的情况下,比往年同期有效下降能耗16.2%至26%。在不进行设备改造,仅通过运行手段变化的情况下大幅节省了设备的耗能,成效显著。自2013年虹桥机场率先加入上海市碳交易体系以来,2020年碳排量较2013年下降13%。2013-2020年期间,累计碳排放量比市级下达的指标节省了3万吨标煤。资料来源:https://mp.weixin.qq.com/s/zQ7N2o9yJk02bJUp1TD2ng碳中和资料库第108页共250页34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节能减排项目2021年11月11日,为鄂州花湖机场供电的110千伏专用变电站顺利通电,14日机场校飞进入倒计时,预计年底竣工投用。据悉,建成后,鄂州花湖机场将成为全球第四、亚洲最大的货运机场。机场施工全程纳入空气质量自动监测仪监控中,洒水车、喷雾车正常作业之外,为了防止扬尘超标也采取了多项措施减小影响,省市两级生态环境部门一直进行线上追踪。自项目可行性研究开始,机场建设就对降噪格外上心,机场最终采纳了省市生态环境部门关于噪音预判的建议。数据显示,机场设计系统耗降低幅度超11%,节能率达到70.3%,可再循环材料比例近30%,建设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太阳能热水三大可再生能源系统,构建清洁环保的绿色照明系统,全程采用新型环保材料,并且在设计时就注重对区域原生态的保护。鄂州花湖机场从项目设计伊始就已经涵盖了碳减排的理念。顺丰在鄂州花湖机场搭建了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在机场投入运营后,智慧能源管控平台可以实现碳中和资料库第109页共250页能源从源端到末端的全程管控,利用算法模型实现不同能源形式(光伏、充电桩、能源站、外购电力等)的能源协调和优化,可将机场综合能耗效率提高10%,属行业内首例。顺丰预测,机场中通过光伏发电设施每年可提供电能3531千瓦时,减少碳排放9605吨;地源热泵装机负荷12362千瓦,每年可减少碳排放1063吨,加之地面电源替代飞机尾部动力辅助装置,机场整体地面高达80.35%的交通电动化比例,运营后鄂州机场可再生能源率可达25.6%,每年碳减排超过26200吨。按照规划,花湖机场在2022年通航后,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15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330万吨的使用需求,并将成为全球第四、亚洲第一的货运空港集散中心。能源站是鄂州花湖机场的一项低碳减排节能项目,属于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以浅层地热加水蓄能为主,地源热泵机组采用双工况热泵。水蓄能方式即夏季蓄冷、冬季蓄热。据项目负责人介绍,航站楼、货站楼、转运中心、综合楼、宿舍楼等设施投入使用后,共计5.2万平方米巨大空间的冷暖将由能源站保障。与常规空调系统对比电力系统配电容量降低35%,传统能源替代率79.3%,为不同季节能源供应提供了保障,也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出积极贡献。碳中和资料库第110页共250页35浙江嘉兴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嘉兴嘉绍大桥服务区交通智能光伏示范工程项目建成落地并网发电,成为浙江省首个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该服务区建设光伏、风能装机容量合计2000千瓦,年发电量约200万千万时,可实现全年用电自给自足。这几年,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加油站以及各类工厂屋顶建设光伏、风能设备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尤其是在升级改造中的各类高速公路服务区,光伏发电几乎是标配,而零碳服务区则是向前再迈了一步,即全年的用电能够达到自给自足,甚至有一定余量。去年6月,嘉绍大桥服务区光伏项目开工建设,项目利用钱塘江入海口的自然资源优势,采取以光伏为主、风能为辅的发电形式,建成了“新能源+建筑”“新能源+交通”等多场景发电基础设施,可实现服务区全年用电自给自足。嘉通集团卓越公司副总经理张亮:经过前期测算,我们光伏项目发电能够实现整个服务区全年用电的自给自足,年发电量约200万度,全年节约标煤约600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500吨。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通过构建一体化光储充网助力低碳出行,建成了全省首个高速服务区柔性支架光伏大棚,自主研发全国首例新型光伏多维声屏障、光储充一体化车棚,助推可再生能源在高速公路范围推广应用。碳中和资料库第111页共250页屋顶上的光伏和对面的储能发电,为汽车提供绿色的电量,实现整个车棚的自给自足,总共这里有57个车位充电桩,光伏车棚45千瓦左右,储能有两套400千瓦时的储能系统,基本上能保障20辆车同时在线充电。利用大数据技术,能够实现光伏发电和风能发电最佳流向的决策,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同时智慧能源系统还结合了我们道路监控、客流分析等功能,从而计算出整个服务区的相关碳排放指标。碳中和资料库第112页共250页36山东济南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青银高速K315公里处,矗立着山东省规模最大的服务区之一——济南东服务区。驶入这个占地300亩的服务区,仿佛进入一个大型主题社区,综合楼外墙的水泡型设计与荷花喷泉相互辉映,颇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意境。昔日印象中,高速服务区就是“加油、如厕、开水、泡面”的“歇脚地”,作为公路交通的重要服务节点,它们全年昼夜,不停运转。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目前我国已建成高速公路服务区3300多对,按每对服务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000吨测算,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30万吨。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唯一的家园,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对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既提出了新的历史任务,更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当前,公路交通是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大户,推进公路资产能源化、公路交通能源变革和以能源自洽为特征的新型公路交通能源系统发展,是实现公路交通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方式。”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石宝林说。今年6月,交通运输部、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个走在前”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的实施意见》,要求推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转型,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进“近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收费站示范建设。7月12日,山东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绿色交通格局落下关键一子——全国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在济南东正式投入使用。经测算,项目运行后年均碳减排约3400吨,已远超建成前年均2300余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对推动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示范引领意义。碳中和资料库第113页共250页据了解,济南东“零碳服务区”重点打造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零碳智慧管控系统、污废资源化处理系统、林业碳汇提升系统“四大系统”工程,已实现“零碳”运营,并具备“可持续碳中和”的能力。在“零碳服务区”建设过程中,创新亮点频出:应用了已形成山东省地方标准的高速公路边坡柔性光伏施工工艺,满足了安全和发电效率的双重要;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区能源智慧管控系统,实现了碳排放追踪、能源管控、设备管理和智慧决策;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服务区污水应急处理系统,解决了处理后水质不稳定等难题。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交通运输是碳排放的重要领域之一,占我国碳排放总量的10%左右。为进一步推动“零碳服务区”建设探索,《山东高速零碳服务区白皮书》同时发布。白皮书的编制,将对全国高速公路服务区低碳、近零碳、零碳建设提供借鉴,为实现交通运输碳达峰碳中和贡献“山东智慧”。在山东高速济南东服务区,高速公路边坡、停车场和屋顶等区域都安装了蓝色的光伏电板,源源不断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碳中和资料库第114页共250页据了解,济南东服务区建成了总装机容量3.2MW(兆瓦)的光伏电站,配套3.2MWh储能设备,装机容量和储能规模是目前全国同类服务区建设项目之最,实现了日均发电量10000KWh以上,远超日均用电量6000KWh,年节约标煤1200吨。实现服务区100%“绿电”供应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系统,与零碳智慧管控系统、污废资源化处理系统、林业碳汇提升系统,是济南东“零碳服务区”重点打造的“四大系统”工程,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3400吨以上,远超当前年均2000吨的排放水平,已实现“零碳”运营。“四大系统”工程是实现“零碳”的关键,能源智慧管控系统涵盖了光伏、储能、微网、照明、暖通空调和污水处理等所有间接碳排放源的数据互通和集中管理。污废资源化处理系统解决了服务区用水高峰低谷波动大、污水温室气体逸散大等难题,中水100%回收利用。林业碳汇提升系统则是通过增植19000余平方米竹林、乔木等绿植,使服务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3%以上,提高服务区绿化固碳能力和生态功能。碳中和资料库第115页共250页在日前召开的“济南东零碳服务区试点项目建设成果评价会”上,专家组一致认为,济南东服务区是国内首个实现自我中和的“零碳服务区”,对推动交通领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示范意义。济南东“零碳服务区”探索出交通行业开展“双碳”建设前期工作的规范模式,具有三个突出特点:创新性提出了服务区零碳理念,从摸清排放家底、创新技术减排、自身碳汇抵消三个层面制定了“零碳服务区”实施路径,编制了《山东高速济南东零碳服务区白皮书》;探索了零碳服务区的全过程建设运营机制;取得了行业权威认证机构颁发的核查证书,开展了碳评价和碳中和认证工作等。山东高速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集团将系统总结相关技术成果,开展“零碳服务区”相关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同时,以承担“氢进万家”项目为契机,积极打造含光伏发电制绿氢、绿氢存储及供给的“零碳服务区”。碳中和资料库第116页共250页零碳工厂案例碳中和资料库第117页共250页37浙江智慧零碳电厂示范项目据了解,该项目占地27.3亩,总投资10亿元,分两期实施。其中一期储能477兆瓦时,已并网投运。二期全面投运后,每日储存和释放电量达100万度,可以实现平抑负荷波动、补充尖峰缺口、降低客户用能成本等功能,对电力保供和提升电网灵活性具有积极作用。调研组指出,2023年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十项重大工程,其中一项就是要实施绿色低碳发展和能源保供稳价工程。要把建设分布式零碳智慧电厂作为推进该项工程的突破口,把握聚合分布式新能源、用户侧可调负荷、储能调节、智能管控四个要素,坚持理论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并通过建立工作体系、目标体系、政策体系、评估评价体系,抓好工作推进。湖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是国家电投“雪炭行动”重点示范项目,也是浙江省2023年新型电力系统试点项目。该项目依托国家电投“天枢云”平台,以储能为桥梁,通过数字化智慧控制系统,聚合分布式能源、用户侧储能以及可调负荷等多种元素,实现平抑负荷波动、补充尖峰缺口、降低客户用能成本等功能,为当地电力保供以及电网灵活性和调节能力的提升贡献力量。该项目的成功并网,实现了3个方面突破:1首次全方位多要素多场景展示国家电投套娃式多层级智慧控制系统架构和源网荷储一体化聚合其中,源侧已聚合分布式光伏、户用光伏、微风风机、生物质供热、餐厨垃圾处理、地热等10种类型,储侧已聚合用户侧储能、共享储能、户用储能等3种类型,荷侧已聚合充电桩、V2G、二轮车集中换电、用户侧可调负荷等4种类型,均融入“三网融合”体系。2在浙江省首次实现储能资源的共享碳中和资料库第118页共250页通过建设集中储能46兆瓦/468兆瓦时(一期)并应用7种综合智慧能源场景,分单元供给周边8家企业。3实现整村户用储能试点突破成功签约和平新村42户居民户用储能,全面开展户用储能技术及商业模式实证研究,并得到能源主管部门支持。项目实施以来,在国家电投专班和总部发展部、科创部、战规部、法商部等多个部门的有力指导下,在上海成套院、智慧能源、山东院、中央研究院、中国电能、商创中心等多家单位(中心)的全力支持下,浙江分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电投浙江湖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建设推进专题会议,以及浙江省能源局周卫兵局长和钱智民董事长指示精神,以“践行雪炭行动,全员奋战30天,以湖州“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示范项目为浙江新型保供系统建设贡献国家电投方案”专项行动为抓手,集中全公司力量,深入探索聚合路径,丰富迭代规划方案,会同太湖能谷、天能控股等10余家参建单位近百余人,历时一个月的集中会战,成功克服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顺利实现项目(一期)并网目标,为国家电投“综合智慧零碳电厂”的推广提供了“湖州模式”。下一步,国家电投将按照“湖州先行、全省复制”实施路径,立足2023年“6·30”和“12·30”目标节点,全力推进“雪炭行动”在浙江更好更快落实落地,为浙江省电力保供贡献国家电投智慧力量。碳中和资料库第119页共250页38上海济丰包装纸业有限公司公司自2008年开始着手准备碳中和、2009年成为中国第一家自主实现碳中和的制造企业至今,济丰包装在碳中和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在绿色减排及维护低碳供应链、在生产和回收环节实现循环利用、在触达公众过程中的影响力、以及在相关技术创新和运营管理方面的典型性等等方面,受到了社会大众、业界专家、权威媒体、环保组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等的一致认可,济丰包装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作为获得了充分肯定。为了实施碳减排,国际济丰包装集团已经在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发电。在江苏济丰包装(位于吴江)、浙江济丰包装(位于桐乡)和天津济丰包装,厂房屋顶的光伏发电设备,每年能为工厂解决20%的用电需求,既实现了碳减排,又节约了工厂的用电开支。借鉴吴江厂、桐乡厂和天津厂的经验,未来,国际济丰包装集团将在新建工厂安装光伏发电系统,增加清洁能源的使用,支撑集团绿色低碳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碳中和资料库第120页共250页除此之外,济丰包装还利用科技的力量和技术手段,在降低碳排量的同时,通过节能增效,提高单位生产率和能源效率,更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自主研发了RFID原纸库存管理系统、ERP系统,实现了运营无纸化和高效生产物流体系的应用。比如为主要印刷机配置有VOC吸收处理设备,为瓦楞纸板生产线装配蒸汽冷凝水回收设备,各工厂都实施废水处理。比如通过技术改造,提升了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依靠集团自主开发的Bluebook设备管理系统,加强了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管理,实现了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及生产效率的显著提高。随着双碳战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关注,济丰包装的碳中和实践相信也会被更多相关人士所知。济丰包装愿支持更多客户伙伴,一起携手共创绿色供应链。碳中和资料库第121页共250页39钢铁零碳示范工厂项目中钢国际公司EPC总承包的中国宝武绿色低碳先锋项目—新疆八钢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试验项目成功点火投运,打通了富氢碳循环氧气高炉工艺全流程,实现固体燃料消耗降低达30%,碳减排超21%;宝钢湛江钢铁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项目已完成了炉壳首吊,氢基竖炉本体正式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预计于2023年调试投产;河钢宣钢张宣高科氢能源开发和利用示范工程项目稳步推进,目前已完成一期全线贯通;EPC总承包的阿尔及利亚四期综合钢厂项目全工艺流程数字化设计,采用气基竖炉直接还原铁-电炉炼钢生产路线,将显著提升钢铁的绿色、高效、洁净生产水平。2022年2月15日,宝钢湛江钢铁零碳示范工厂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工程正式开工。该项目是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也是首套集成氢气和焦炉煤气进行工业化生产的直接还原生产线。宝钢湛江钢铁积极以中国宝武碳中和冶金路线图为根本遵循,认真探索氢基竖炉为核心的氢冶金工艺路径。宝钢湛江钢铁作为中国宝武的“梦工厂”,心怀“国之大者”,勇担“双碳”使命,以剑指零碳的远大追求规划建设国内首套百万吨级氢基竖炉,同时启动竖炉后续配置电炉及产线方案研究,努力打造成为国内钢铁行业首条全氢绿色零碳示范产线,通过绿色制造行动,生产出零碳排、超低能耗绿色产品,推动绿色产业发展。碳中和资料库第122页共250页宝钢湛江钢铁百万吨级氢基竖炉作为钢铁行业低碳冶金示范性、标志性项目,工程总投资18.9亿元,由中钢国际设计,主要设施包括竖炉本体、竖炉装料卸料系统、产品冷却系统、气体回路系统、原料输入和成品输出系统,以及配套的球团供应系统、能源公辅系统和信息化系统。项目预计2023年底建成,投产后对比传统铁前全流程高炉炼铁工艺同等规模铁水产量,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0万吨以上,是宝钢湛江钢铁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和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具体行动,也是后续国内自主集成并研发全氢冶炼技术的创新平台,对推动钢铁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推进钢铁新生态绿色化、促进区域清洁能源优化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宝武碳中和冶金路线图中,将氢基竖炉为核心的氢冶金工艺确定为碳中和冶金技术的重要路径之一,即通过风能、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制取“绿氢”,生产过程中基本不产生温室气体,从源头上杜绝碳排放,是有望实现近零碳排放的钢铁冶炼过程,进而助推中国宝武实现碳中和目标。未来,宝钢湛江钢铁将在氢基竖炉的基础上,利用南海地区光伏、风能配套上“光-电-氢”、“风-电-氢”绿色能源,形成与钢铁冶金工艺相匹配的全循环、封闭的流程,产线碳排放较长流程降低90%以上,并通过碳捕集、森林碳汇等实现绿氢全流程零碳工厂。碳中和资料库第123页共250页宝钢湛江钢铁将坚持“打造世界最高效率的绿色碳钢制造基地”战略目标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打造绿色钢铁企业“新标杆”,争做绿色低碳冶金“领跑者”,在中国宝武绿色低碳发展新征程上跑出湛钢加速度,为广东省、湛江市高质量绿色发展贡献湛钢力量。碳中和资料库第124页共250页40山东枣庄市零碳智慧工厂枣庄市市中区山东泉为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泉为新能源)异质结项目生产车间内,第一块泉耀系列高效异质结组件正式下线,这标志着全省首座零碳智慧工厂开始运营。该项目作为市中区引进的延伸新能源产业链的重大项目,通过省发改委窗口指导,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签约建设、竣工投产,全部建成后,可年产15GW的异质结电池和15GW的光伏组件,产能空间全省最大,将带动更多光伏产业链配套项目集聚成群。同时,该项目高度契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厂区按照绿色、零碳、环保、全智能化的建设理念,将被打造成为全省首座零碳智慧工厂。“泉耀系列高效异质结组件是我们的拳头产品,集‘异质结、大尺寸硅片、多主栅与半片技术’于一体,性能表现比较优异。”泉为新能源质量总监唐文说,产品可广泛应用于光伏建筑、大型沙漠光伏电站、农光互补以及分布式光伏等。碳中和资料库第125页共250页漫步厂区,植被茂盛、鲜花盛开。“公司绿植面积为27836.25平方米,每年可有效吸收540吨二氧化碳。”唐文说,泉为新能源年用电量为766.33万kW·h,碳排放量为6015.7吨。泉为新能源在制造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开源和节流措施,来达成零碳排放的目标。该项目高度契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要求,生产厂区按照绿色、零碳、环保、全智能化的建设理念,打造成为全省首座零碳智慧工厂。何谓零碳智慧工厂?唐文说,主要在“开源”和“改造”上做文章。在“开源”方面,泉为新能源建设5.5MW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发电量在742.5万kW·h,同时安装1MWH储能系统,年供电量为36万kW·h。另外,公司建设200kW风力发电系统,年发电量为52.2万kW·h,可用于夜间调峰。最主要的是泉为新能源搭建能源管理平台,通过信息节能实现智慧能源管理,通过以上措施,每年可减少碳排放6238.4吨。在应用改造方面,泉为新能源对空调、通风、集中供热等系统进行了节能改造;同时,泉为新能源引进自动化、智能化尖端制造设备,采用AGV智能运输系统,降低单位产值能耗。经过测算,泉为新能源年碳吸收量6778.4吨,不仅达成零碳目标,而且有效实现二氧化碳负排放。在“双碳”战略目标指引下,枣庄市市中区正全力打造从材料制造到场景应用的光伏全产业链零碳智慧园区。泉为新能源异质结项目作为市中区引进的延伸新能源产业链的重大项目,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项目签约建设、竣工投产,全部建成后,可年产15GW异质结电池和15GW光伏组件,产能空间全省最大,将带动更多光伏产业链配套项目集聚成群。该项目推出的泉耀系列异质结光伏组件,转换效率高,借助高效经济、安全可靠等优势,成为了行业新的标杆。项目二期计划投资112.84亿元,规划占地850亩,计划于2023年上半年开工建设。同时市中区规划占地2000亩、年产值800亿元的光伏全产业链零碳智慧园区正在积极推进。碳中和资料库第126页共250页41江苏淮安玻璃纤维零碳智能制造基地2022年12月30日,中国巨石旗下淮安有限公司将新建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年产40万吨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线及配套工程项。总投资56.58亿万元人民币。其中年产40万吨增强型高性能玻璃纤维生产线项目投资金额为46.73亿元;配套200MW风力发电项目投资金额为9.86亿元。玻璃纤维生产基地的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新材料产业园(原循环经济产业园)薛行大桥以南、盐河以东,宗地面积约1255亩。)配套风力发电工程项目的建设地点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项目风机和升压站永久征地面积合计36亩,临时占地面积合计1000亩。据慧正资讯了解,这将是全球第一个采用零碳理念的智能制造碳纤维项目。玻纤的生产纯高耗能项目,尤其是电热消耗量极大。如果能在玻纤制造中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这将是玻纤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次升级。中国巨石采用自建风电电厂的方式,采用绿电生产玻纤,无疑是玻纤行业一次进步革新。正如中国巨石在投资公告中指出,“中国巨石作为全球玻纤产业的龙头企业,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用可再生能源电源侧脱碳来中和玻纤生产产生的碳,是公司破解碳排放问题,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创新尝试,也是公司作为行业领导者的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碳中和资料库第127页共250页预计该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年平均投资收益率16.17%中国玻纤产业目前已经占据全球玻纤产能的60%以上,是全球最大的玻纤生产国、消费国,主要以复合材料形式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国际上玻纤应用品种已达5000多种,规格用途高达60000多个,品种与规格甚至还在以年均1000多种的速度增加,玻璃纤维增强材料正不断朝着多元化发展,主要受建筑、交通运输、电子、工业设备和能源环保行业驱动。玻纤复材作为战略性新材料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先进代用材料,应用领域不断拓宽,产品迭代升级加快。随着5G和消费电子升级,还将带动电子级玻纤布迎来旺盛需求。尽管玻纤市场火热,但目前国内已经形成寡头局面,存在政策、资金、规模效应、技术与人才、品牌与认证的壁垒,中国巨石、泰山玻纤、重庆国际占据着第一梯队,山东玻纤、四川威玻、长海股份占据着第二梯队。碳中和资料库第128页共250页中国巨石淮安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将全部采用绿电生产,打造成为全球首个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这是中国巨石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的主动作为,也是中国巨石深化高质量发展的再次加码,将成为公司探索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起点,为公司建设世界一流玻纤企业提供新动能。作为全球玻纤行业的领军企业,巨石有能力、有决心通过自身的发展与变革,持续引领玻纤行业朝着高质、高效、健康的目标迈进,为不断推动玻璃纤维及其增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贡献巨石力量。巨石淮安基地将是中国巨石国内第四大智能制造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巨石“十四五”规划重点发展的核心基地之一,公司将集中优势资源、倾尽全力加快推动项目高效优质建成落地,目标成为行业标杆和样板工程,为淮安市、涟水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巨石的贡献。中国巨石淮安玻纤零碳智能制造基地将集成创新和全面应用当前行业最先进、最成熟、最前沿的装备与技术,在系统落实“消耗最低、效率最高、工艺最佳、流程最优、投资最省、竞争力最强”的“六最”原则基础上,全力打造成为玻纤行业高质量精品工程。项目全部采用绿电生产,配套建设风力发电工程,通过充分开发可再生能源,使工厂拥有综合为零的碳排放表现。碳中和资料库第129页共250页42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污水处理是能耗密集型行业,欧美发达国家的输送、净水、配水以及污水的总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4%,其中污水处理能耗约1~2%。中国污水处理行业虽起步较晚,但近二三十年发展迅速,尤其是随着排放标准的愈加严格以及其他高耗能行业的逐步转型,国内污水处理行业能耗也会逐渐趋近于国际的同类水平。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污水处理的一个热点问题即是污水处理的能源自给,尤其是奥地利Strass污水厂完全能源自给的实现拉开时了能源自给的序幕。在江苏宜兴,由中持承担建设并运营的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自2021年10月正式运行后积极开展“水-肥-气”综合利用,通过在资源收储、设备配置和工艺优化方面的持续优化,目前已实现了厂区内总能源65%~85%的自给率,水质净化中心更是实现了100%能源自给。这样的成效不仅大幅优于国内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能源回收现状,更是已比肩欧美等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的平均能源回收效率,同时,它也标志着概念厂在践行“水质永续、能源自给、资源循环、环碳中和资料库第130页共250页境友好”四个追求的方向上取得又一实质性成果,并将为我国其他地区的相关探索树立起意义深远的实践标杆。污水处理厂“减排降碳”的核心是节能,而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有机质中心,正是厂区资源处置和能源转化的中枢。宜兴概念厂内设置有机质协同处理中心,可处理区域内的污泥蓝藻、餐厨垃圾、秸秆、畜禽粪便等有机废物,在与厂区污水处理中产生的剩余污泥进行简单混合后,通过柱塞泵接至高温干式厌氧反应器进行厌氧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经增压脱硫后将用于发电,而发电产生的余热则可用于高干厌氧供热及厂区冬季采暖,实现“减有机废弃物的污、降污水处理厂的碳”。同时,经厌氧消化的沼渣会由柱塞泵接至固液分离机,在除去较大杂质后进入缓冲池,并经由螺杆泵进入螺压脱水系统进行脱水;脱水后的滤液随后将经过磷回收系统和沼液处理系统处理,最终排放至厂区生物池前端;而经螺压脱水后的有机物料,则可通过螺旋输送机送至好氧发酵系统进行发酵稳定,并随后加以筛分,最终产物可做土地利用,或经过陈化、造粒后可作营养土的能源商品,有效实城乡物质的良性循环。为极致提升“能源自给”效率,有效应对污水处理剩余污泥有机质含量较低、不利于高效厌氧产出沼气的现实情况,概念厂有机质中心根据当地气候水文特征碳中和资料库第131页共250页和农业活动情况,将周边外源有机质的收储纳入到日常工作当中,通过在不同月份调整各类有机质的收储配比,确保产气量的稳定、高质量输出。在9月,太湖蓝藻持续爆发,有机质中心进料以蓝藻为主,畜禽粪便为辅;进入10月,太湖蓝藻处理量开始下降,但仍为主体,畜禽粪便量开始逐步增大;11月后,蓝藻处置工作接近尾声,有机质总体进料组成以畜禽粪便为主导,相较于9、10月份产气量有较大提升。做好有机质日常“优收优储”的同时,有机质中心也对设备的处置协同能力进行着动态优化。在2022年9月起的能源自给率提升阶段中,运营团队以发电产能极致化为目标,对周边农业生产和湖区水质进行详尽调研后,就所进物料的配比及数量做了进一步梳理和提前规划,同时在以“DANAS高干厌氧反应器—干式厌氧发酵技术”为导向的工艺支撑下,对设备运行参数进行了严密地监测调整,实现了产气量的总体向上和稳步提升。在产出沼气后,有机质中心的沼气发电工作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自2022年9月份下旬至10月份中旬,厂区日均发电量为6000kw·h/d,水质净化中心能源自给率达80%~90%,运行趋于稳定。后续至11月份,日均发电量再攀高峰,水质净化中心能源自给率更是达到100%,厂内总能源自给率也达到了65%~85%。碳中和资料库第132页共250页如根据水量核算,概念厂目前日均发电量已达0.32~0.35kw·h/m3,这是一个极具标志意义的发电量数据。它不仅大幅超越了我国现有传统污水处理厂的能源回收效率——目前在我国各类、不同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中,具备电力能源回收条件的水厂数量不足5%,能达到总能源自给50%的更是少之又少——甚至也达到了欧美等发达国家污水处理厂的能源回收水平(日均发电量0.35kw·h/m3)。据中国沼气学会《中国沼气行业“双碳”发展报告》预测2030年我国农业农村、城市有机废弃物资源量分别约为53.5亿吨、5.1亿吨,到2060年将分别达到48.0亿吨、5.7亿吨,沼气生产潜力分别约为1300亿立方米、3310亿立方米。城乡有机废物处置潜力巨大。作为行业内新型污水处理厂的代表的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下一阶段仍将在减碳节能的道路上笃行探索,深挖资源、技术、经济、服务等维度的创新潜能,稳定解决外源物料的收储问题,持续针对地区特性调适进料方案,动态优化装备设施的产出成效,以最终实现更高层级的能源自给目标,全面融入城市“三生”命脉、助力城市可持续协调发展。资料来源:未来已来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投运:http://t.10jqka.com.cn/pid_180573302.shtml100%能源自给!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率先实现水区能源全自给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54248367091730751&wfr=spider&for=pc碳中和资料库第133页共250页43河南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项目总投资约1.8亿元。该项目于2018年底完成竣工验收,2019年正式投入运营。是我国首座建成的新概念污水处理厂,也是首座探索碳中和运行的污水处理厂。项目包括一座处理规模4万m3/d的水质净化中心,采用“多级A/O+反硝化滤池+臭氧消毒”的工艺,能耗比常规处理工艺低,出水执行地表水类Ⅳ类水体水质要求,在保证水质达标的前提下低耗运行;一座100t/d生物有机质中心,采用高温干式厌氧发酵工艺,提高产气效率,添加畜禽粪便、秸秆等有机废弃物与剩余污泥共消化并通过热电联产技术产电用于厂区运行、产热用于消化池加热,目前的能源自给率为20%~30%。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设计日处理污水4万吨,一期工程投资1.8亿元,日处理污水2万吨,日处理有机废弃物50吨。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由睢县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建设,该公司由河南水投集团、中持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与睢县人民政府联手组建。根据概算,每3吨有机废弃物可以生产1吨有机肥,每日可生产2000多立方米沼气,每立方米沼气可以发电2千瓦时。该厂通过沼气发的电可满足自身用电的1/3,真正实现了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碳中和资料库第134页共250页先进的理念还需要先进的技术和设备来实现。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不惜重金,从德国、韩国、日本购买了众多先进设备,关键设备全部进口化、其他设备选用国内一线品牌。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将良好的示范污水厂是资源工厂这一先进理念,引领河南省城镇污水处理技术的跨越式发展,追求极限水质与稳定达标的同时,重视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利用,打造出一张中原水城的新名片。做为河南省首座新概念污水处理厂,睢县三污从污水厂出发进行生态建设,将污水厂建设为资源工厂;同时推出面向未来的工艺、技术与装备,构建良性的城乡物质循环,从而实现四个先进:水质永续、资源循环、能量回收、环境友好。碳中和资料库第135页共250页项目亮点介绍(1)实施效果自通水运营以来,全厂运行稳定,出水主要指标稳定达到地表IV类要求。通过沼气发电的能源补给,全厂吨水电耗相比同规模传统污水厂下降了20%以上。同时先进的中控系统极大的降低了用工量,由传统的每个运行班两人降至每班一人。(2)社会效益新概念污水厂以实际行动践行“环境友好”的理念,厂区内绿化面积80余亩,绿草茵茵、林木旺盛,近10000平米的人工湿地成为周边居民的休闲好去处。由于采用了协同处理的方式,本厂污泥得到了资源化的利用,既解决了困扰污水厂污泥处置利用问题,又帮助当地政府解决了畜禽粪便的点源污染难题,有效的改善了周边人居环境,产生了极大的社会效益。(3)生态效益厂内环境优美,小河潺潺,鸟语花香。近万平的人工湿地吸引了野鸭、仙鹤、鸳鸯等鸟类到此栖息。项目技术工艺/装备简介(1)技术工艺/装备名称水区采取多级AO+反硝化滤池+臭氧消毒的工艺,全厂主要设备均采用国际一线品牌:有韩国拓博麦克斯空气悬浮风机、飞力水泵、非金属链板刮泥机及日本进口的住友臭氧发生器。有机质中心采用中持绿色专利技术DANAS干式厌氧工艺。(2)技术工艺/装备特点全厂设备以进口设备为主,采用韩国进口空气悬浮风机,该设备电机轴与轴承间摩擦力极低,降低了电耗、日本进口的臭氧发生器极大的提高了液氧的转化效率。有机质中心采用DANAS干式厌氧工艺,降低了进料含水率要求,提高了处理量、减少了占地面积和一次性投资成本。碳中和资料库第136页共250页资料来源:污水处理厂长得像花园?探访河南第一座新概念污水处理“样板间”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1203874859681072&wfr=spider&for=pc河南省首座新概念污水处理厂,打造中原水城新名片https://www.h2o-china.com/news/327610.html碳中和资料库第137页共250页44北京排水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案例到2025年,北京排水集团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20%以上,高安屯再生水厂率先实现碳中和。到2035年,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力争较2020年下降40%,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电耗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50年,集团实现近零碳排放。碳中和实施方案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时间节点和部门及单位责任分工等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北京排水集团在全国污水处理行业首家发布了《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规划》(2021年-2050年)和《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实施方案》,制定北京排水集团碳中和时间表和路线图。“深入落实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战略,响应国家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战略目标,贯彻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要求,助力国家和北京市实现碳中和。”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北京排水集团将通过做好低碳运营的“减法”和开发利用再生能源的“加法”,采取三个创新十大措施,促进企业实现碳中和。碳中和资料库第138页共250页通过运营管理创新进行降碳,排水集团将通过实施优化“厂网一体化”运营调度、精细化运营管理、设备效能提升、智慧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减少碳排放。通过科技创新进行替碳,积极探索行业低碳新技术,推动排水集团自主创新低碳技术——厌氧氨氧化和好氧颗粒污泥技术转化应用,在企业内部搭建沼气热电联产、分布式光伏发电、水源热泵等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平台,培育集团绿色产业,实现低碳绿色生产。通过生态服务创新进行固碳,大力推动再生水回用和污泥资源化利用,扶植循环经济新业态,实现生态固碳。据了解,到2025年,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较2020年下降20%以上,高安屯再生水厂率先实现碳中和。到2035年,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力争较2020年下降40%,处理每立方米污水电耗力争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到2050年,排水集团实现近零碳排放。碳中和实施方案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时间节点和部门及单位责任分工等都做了详细的安排和部署。碳中和资料库第139页共250页近日,党建引领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试点工作经验交流会在北京能源学会举行。会上,公布了通过全市范围遴选出的十家示范基地,北京排水集团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基地项目入选首批“党建引领新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高安屯再生水厂碳中和基地项目,是污水、污泥协调处理与沼气、光伏发电综合应用的典型示范项目。通过沼气利用发电,实施餐厨浆液与污泥协同处理,提升沼气产量和发电量;利用空间安装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为再生水厂生产提供用电;通过精细化运营管理、设备效能提升、智慧化管理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效能。“十四五”期间,高安屯再生水厂可实现年发电量4150万千瓦时,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5万吨,基本实现再生水厂碳中和。碳中和资料库第140页共250页零碳国外案例碳中和资料库第141页共250页45斯德哥尔摩生物炭项目生物炭是一种可以用有机废物制成的木炭,具有很好的碳封存和土壤改良特性。按照康奈尔大学估计,生物炭的碳封存能力相当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2%。斯德哥尔摩为此建设了五个热解厂,计划将花园有机废物转化为生物炭,再将其用于城市植物的种植。其中第一个设施,同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碳汇”已经在2017年开放。据估计,这五家热解厂每年可以生产约8000吨生物炭,碳封存量足以抵消约4000辆汽车的排放,产生足够400套公寓使用的取暖热量,并为斯德哥尔摩带来约85万欧元的收入。斯德哥尔摩生物炭项目(StockholmBiocharProject)将利用公园和花园的废物来制造生物炭和可再生能源。生物炭不仅是碳汇,也是一种梦幻般的土壤改良剂,可将水、空气和养分保留在土壤中。生产过程中释放的能量可为前面提到的开放区域供热中的城市区域供热网络提供热量。该市还将扩大移动回收中心的营业时间和面积,使市民更容易重复使用和回收不同的物品。碳中和资料库第142页共250页自在城市生物炭方面开了先河以后,斯德哥尔摩已经收到了来自其他城市和组织的近100项项目复制请求,这个生物炭项目的成功无疑为全球创造城市碳汇铺平了道路。碳中和资料库第143页共250页46德国汉堡港口新城汉堡是德国北部重要的工业中心、航运枢纽。汉堡港口新城作为欧洲最大的内城开发项目,是这个时代最有特色的滨水项目及新城市中心区项目之一。项目计划到2025年,将在面积157公顷范围内建设约7000套住宅,供大约14000名居民居住,并提供超45000个工作岗位。项目规划有公园、广场以及总计10.5公里的滨水林荫道。港口新城将通过全面开发,将一个曾经具有重要地位的汉堡港区转化成为新的核心城区。它将汉堡市的范围扩展到了易北河边,在城市中心创造了一个新的滨水环境,同时也形成了新的都市风格。汉堡港口新城开发历程汉堡港口新城是欧洲规模最大的城市更新项目之一。在这块距离市政厅只有10分钟步行路程、面积为157公顷的区域内,将建设一个崭新的城区,使市中心区的面积扩大40%。在开发过程中,地方政府通过规划和土地开发程序来保障城市开发的结果符合最初愿景。1997年,汉堡市前市长福舍劳博士宣布了港口新城的建设构想,计划对老港区进行重新开发和利用。成为近年来汉堡做出的对城市发展具有深刻影响的历史性决策之一。碳中和资料库第144页共250页2000年,汉堡政府为港口新城规划举行了国际招标,规划总图对新区城市建设的框架、开发的总体目标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在和现有城市风格相融合的同时,充分利用近水的优势,遵循可持续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原则,建设高标准的城市建筑和公共活动场所。2011年,经过十余年的更新改造,汉堡荣获欧洲最佳绿色城市称号。汉堡港口新城的开发成为了城市发展回归市区,积极探寻解决大都市共同面临难题的最佳典范。汉堡港口新城可持续发展规划模式港口新城通过稳定的、可持续的城市开发树立了面向未来的标准,始终坚持规划主导,规划理念先进,且实施办法具有现实可操作性。有力地保证了新城的可持续发展,具体体现有以下几点:1、高效的土地利用港口新城建在位于中心地带的面积达157公顷的原港区和工业区。在诸如旧煤气厂等存在污染的地区,通过土壤治理,使这些旧工业区的生态值提高,同时还大大降低了对地表的封盖。此外还对土地进行了高效的利用,各个城区的建筑密度达到3.7-5.6的容积率,相当于其他成熟欧洲城市中心的建筑密度。开放的公共区域所占土地面积达到38%。由此,港口新城通过高比例的公共区域面积和低比例的必要道路面积,实现了较高的土地利用率。碳中和资料库第145页共250页2、便捷而有特色的街道港口新城的特点是各种城市功能的完美融合。居住、工作、文化、休闲和商业紧密交融,因此各项功能之间的路途相对较短。项目规划有密布的步行道和自行车道网络,这些道路有70%远离机动车道,并且经过林荫道、小桥和广场。约有30%的道路紧挨着水边。骑自行车和步行只需几分钟即可走完现有内城中的无障碍道路,同时还有便利的公共短途交通工具可用。因此,在港口新城内即使不驾驶汽车也可以非常便捷地到达各个区域。3、可持续性出行用车的典范面向未来的交通基础设施,也将成为人口密集的港口新城东部都市区的特征。巴肯港和易北河大桥区不仅会有由地铁、轻轨和公交组成的便利的公共短途客运服务,这两个区域还将成为低排放交通方式的全面试验场,打造一种可靠的、与需求相适的出行保障。4、低排放的热能港口新城东部供热方案的特点之一是大量使用可再生能源且优先采用来自本地区的燃料。港口新城采用的是可持续的供暖措施。在港口新城西部,所有的建筑物都连接到营运商Vattenfall以热电联产设备为基础的集中供暖网络,该网络通过高效的能源混合技术(其中也结合了太阳热和地热设施),实现了175g/kwh的二氧化碳排放量。5、滨水生活环境大型水域附近的开放式建筑结构同时具有环保的效果,由此有效地降低城市在夏天出现的热岛效应,从而降低了对空调的需求,提高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舒适度。但开放式建筑结构同时也具有交通噪音污染问题,产生了较高的防护要求。建筑物的排列、居住区的方位和特殊的窗拱在未来都可以有效的降低噪音污染。6、金质港口新城生态标志汉堡港口新城有限公司于2007年针对可持续性建筑推出了德国的第一套认证体系:金质港口新城生态标志(生态标志最高标准认证)。该认证对整个建筑工碳中和资料库第146页共250页程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方面的可持续性进行评估。在经过一个独立的鉴定方审核并给予肯定后,建筑项目将获得预认证。待建筑项目正式完工后,在能够记录能源标准履行的情况下将获得最终认证。这套认证体系有效地激励了建筑开发商和用户本着高度的责任感合理利用资源。7、符合可持续性标准的桥梁建筑建筑的可持续性在港口新城并不仅仅体现在高层建筑。巴肯港大桥在很多方面也树立了标准。在德国,巴肯港大桥被作为仅有的五个特殊可持续性标准的示范工程项目之一进行建造,并且在联邦公路研究所的“公路桥寿命周期内的可持续性”评估中被评为“非常优秀”。汉堡港口新城经验借鉴1.追求质量和品质为先港口新城共有多个板块约90个项目,住宅土地全部单独招标,但绝不追求高地价,而是先定出价格,然后从投标方案中选出最有说服力的。方案的质量以及是否符合功能多元化的理念才是重要的评判因素。商务楼土地一般不公开招标,由意向企业提出申请,并保证该建筑物的自用面积不低于60-70%。企业若想真正拿到一块地,过程至少需要1年半。这不是一个追求建设速度和经济效益的大型房地产项目,新城至今已经开发了10年,全部工程要到2025年才能结束。港口新城Hafencity开发进程的时间节点2.三合一的城市发展新思路碳中和资料库第147页共250页政府规定,无论是单体楼,还是3栋一组,新城80%的项目会被要求必须满足三个功能:办公、居住和公众使用。如果住宅和办公分开,下班关灯就没人了,而城市应该是有民众的,更是可持续的。另一种三合一,还体现在住宅多元化的层面。新城地处市区中心,一般限高6-7层,少量限高8-9层。这里有产权房和出租公寓,也有私人投资的豪宅。而再往大看,整个新城就是N合一。Grasbrook公园,让小学生参与公园梦想,由设计师来完成实现;除了写字楼、住宅、商铺,还有音乐厅、博物馆、大学、小学、公园、游轮码头、广场……港口新城打破了市中心单一的商务和购物区的格局。3.最新的项目规划中,未来建造的项目要求50%以上必须拿到环保金奖。例如,联合利华集团德国总部全楼无空调,用高效能的热回收系统及外墙ETFE膜保温,大堂对公众开放,中庭自然采光,各层单位全部由中庭树杈般的楼道联通,加上节能LED灯照明及雨水的收集再利用等,可以减少大楼70%的电力和40%的供暖消耗。德国汉堡新城的更新根据多元化社会需求塑造未来城市新区,这不仅为汉堡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也成为欧洲城市建设的新标准和新模式。碳中和资料库第148页共250页47阿姆斯特丹太阳能自行车道2014年11月12日,荷兰建成开通全球首条太阳能自行车道。这条“太阳路”(SolaRoad)位于阿姆斯特丹北部大约25公里的克罗曼尼市(Krommenie),长约70米,每天约通过2000辆自行车。该自行车道使用矩形混凝土模型建造,在水泥板里嵌入了一英寸厚的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板。道路最外层是起到保护作用的保温玻璃层,外层路面是透明的,以保证阳光可以射入,其强度足够承受卡车的重量。该项目总花费约合人民币2300万元(300万欧元),这条太阳能自行车道预计能提供足够三户家庭的用电。不过,由于路面不能像家用太阳能电池板那样根据太阳位置调整角度,其发电效率要比传统的屋顶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低30%。碳中和资料库第149页共250页据悉,“太阳路”工程从2009年启动,荷兰应用科学研究组织(TNO)率领的一支道路建设和技术服务供应商小组研究了荷兰道路的太阳能利用潜力,并在三年时间里测试这条太阳能自行车道可产生多少电力,并计算它在不同天气下的安全情况,希望它产生的能量可以为路灯、家庭和电动汽车所使用。在历经6个月的实际测试之后,数据结果让设计者感觉异常振奋。测试期间,这70米的路程前后共有15万名骑行者经过,大部分人甚至都不知道这条路的特殊性,他们总共带来了3000kWh的能量,足够数个家庭一年的电力消耗。这说明SolaRoad十分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当然,SolaRoad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长时间骑行使得路面易下沉;表现涂层容易脱落,最重要的是,目前成本过高,短时间内应用还是值得商榷。不过一旦技术成熟,成本下降的话,就可以大规模应用,尤其是针对红绿灯与路灯、广告牌等所消耗的电量。碳中和资料库第150页共250页48悉尼Lilyfield社区可持续住房重建项目该项目是澳大利亚第一个获得该国Greenstar5星级评级的公共住房项目。该项目具有被动式太阳能设计,用于热水和发电。此外,所有单元都通过生活区/自然区的交叉通风免去了对空调的使用。朝北的地板采用了蓄热能力强的材料,东西立面的玻璃采用了Low-E玻璃。常见的社区地下停车场被自行车停车位和公共交通连接点所替代,配套的雨水收集池还能捕获超过10万升雨水来解决卫生间和灌溉用水。碳中和资料库第151页共250页社区内还保留了很多公共空间,用来鼓励搬进社区的租户自己种花种菜,实现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这个项目证明了既能解决城市居住问题又能保持高度可持续性的公共住房是可以实现的,也为更多住房开发设定了新标准。相信这种以社区规划的方式“强制”居民低碳生活的创新社区在不久的将来会受到更多城市的欢迎。碳中和资料库第152页共250页49瑞典哈马比社区Hammarby在瑞典语中的意思是“临海而建的城市”。它位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城区东南部,这个地区过去曾是一处非法的小型工业区和港口,有许多搭建的临时建筑,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土壤遭受严重工业废物污染。虽被称为城市,实际上,它只是一个经过高度规划的、功能复合的新型社区——它被设计成一座高循环、低耗费,和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社区,因为其成功的环保理念,它也成为全世界建造可持续发展城市的典范。20世纪90年代起,为争取2004年奥运会的主办权,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开始对这个地区进行改造,并将其规划成为未来的奥运村。虽然那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最终没有选斯德哥尔摩,但哈马比作为一座环保新城的建设却继续了下去,成为斯德哥尔摩最大的一项市政工程。·Hammarby的垃圾桶碳中和资料库第153页共250页社区的居住功能与环境的和谐共存,生物气体及其转化的电力是这座社区能源的主要来源。小区附近有一个热电厂,热电厂的部分原料就是利用小区居民排放的有机废物,循环利用后再将电能送回小区,小区里所有公共交通燃料都是这个电厂生产的,同时小区还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使整个小区可以达到零排放。在哈马比各种环保手段中,高达95%的家用垃圾循环技术是最值得借鉴的地方。哈马比迎接新住户的首先是三件小礼品:有机废物垃圾箱、生物分解垃圾袋和节能电灯泡。这里的居民自觉地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采取环境友好的行动。这套地下的垃圾抽吸系统,只是Hammarby小镇整体能源循环系统的一部分。与之配套的,还有能源供应循环系统与供水排水循环系统,相互间构架起一座生态城的典范。Hammarby人自己爱提的口号,包括一句“从洗手间到煎蛋卷的炉火”(FromToilettoOmelet)——洗手间排出的废水,经处理后部分成为沼气,大部分供公共汽车使用,另有部分转给厨房用作炉火。废水处理产生的热量,还可被能源部门利用,也可用于提取供暖,其余固体废渣则由于未污染,可以返回农业生产或用于花园肥料。据悉,Hammarby的减污减排效果,胜在整体规划——即把所有的环保技术全部融合在这个小镇里。·垃圾处理方案哈马碧滨水新城采用的是就近楼层、就近街区和就近地区三级垃圾处理系统。第一级:就近楼层主要分拣最重和最占地方的废物。可燃烧的废物、厨余垃圾以及报纸、废纸等被分开,或投入不同的垃圾投掷口中,或堆放在楼层入口旁。第二级:就近街区回收间主要回收包括包装物、废旧物品、电子废物和纺织物等不适合投入垃圾投掷点的废物。第三级:危险废物,例如颜料、油漆和粘合剂残留、溶解剂、电池和化学品等,经分拣后交由就近地区的环保站回收处理。此外,哈马碧滨水新区还建成了一套可处理不同废物的垃圾抽吸系统。每个小区中均设有分类垃圾投掷点,垃圾投掷点通过地下管道与一个中央收集站联结碳中和资料库第154页共250页。垃圾被投掷后,通过真空抽吸被输送到中央收集站内,再通过控制系统输送到大的集装箱中。这样,大型垃圾车可以不进入小区就取走垃圾,也省去了人工收集垃圾的过程。在环境循环链中,垃圾可以变废为宝。比如,有机垃圾可以被转化或制成生物沉渣并用作田间肥料。可燃烧的垃圾也可以成为当地热电厂的燃料。·给、排水解决方案哈马碧滨水新城采用的是降水收集网络与污水管网分离的系统。即对来自屋顶或花园的雨水和融化的雪水进行直接处理,或渗入地下,或被导入运河和海中。哈马碧滨水新区许多建筑的房顶上还种有绿色植物,这种绿色屋顶的作用是蓄积雨水,延缓其下流并使其蒸发,同时也是一种美化城市景观的绿色装饰。流入马路地沟中的降水被导入两个封闭的蓄水池中,通过自然沉淀后再导入运河或海中。哈马碧滨水新城还建成了自己的水处理实验厂,随时监控水质情况。这里只接受本地区住户的污水,不包括日常降水和工业用水,从而尽可能降低水中的污染物。水处理厂的淤泥也被开发为有价值的燃料。淤泥中的沉积物经腐烂发酵后,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气,主要为当地的公交汽车提供燃料,也可以为哈马碧新城约1000个家用燃气灶提供燃料。剩余的固态物还可以回田成为土地肥料。碳中和资料库第155页共250页碳中和资料库第156页共250页50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德国弗莱堡市被誉为“绿色之都”和“太阳能之城”,是全球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之一,被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和社区视为楷模。作为绿色城市的典范,弗莱堡在气候保护、能源利用、交通规划、住宅设计、森林管理、垃圾处理等各方面突出环保主题,打造现代生态之都,实现环境、社会和经济效益的三赢。三十多年来,这座位于黑森林的繁荣城市利用一切手段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它投资了可再生能源,实施了德国最严格的建筑标准,建造了整个低排放社区,修建了自行车道和电车线路,并将汽车赶出了市中心。结果是,这座拥有23万人口的城市的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自1992年以来下降了37%以上,明显好于德国的平均水平。交通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优先考虑绿色交通工具而不是汽车的运动,骑自行车的城市出行比例已从1982年的15%上升到今天的34%。汽车出行仅占21%。弗莱堡绿色雄心的最壮观象征是沃邦,一个前法国军营现已变成了一个可容纳5,500人的产能碳中和社区,成为弗莱堡建设新型社区的样板区。沃邦社区内的房屋多集体建造,并以低耗能、能源自给和利用太阳能等作为建房准则,被誉为德国可持续社区的标杆。该社区的一大特色是提倡无车化生活方式,要求交通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不能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鼓励人们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包括提倡步行、使用自行车和公共交通等。沃邦几乎没有温室气体排放源,是德国弗莱堡的一个“零排放”区。沃邦社区是整个欧洲低碳经济的人居典范。在构想之初,就将“人”定位为可持续发展的中心议题与最终目标,其推动力来自“灵感”、“创意”与“居民参与”,碳中和资料库第157页共250页德国人认为只有这样做,环保、社区发展、经济、文化并重的远景才能实现。沃邦社区部分数据:总面积41公顷居住面积16.4公顷商业面积1.6公顷绿化面积2.6公顷交通面积12.4公顷社区公共用地2公顷居民人数2472户、5500人平均年龄28.7岁人口密度每公顷建筑面积容纳134.9人小汽车拥有密度每千人172辆(1)绿色能源和产能建筑根据规划,所有住宅的高度控制在13米以下,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则不低于19米。拥有大片的公共绿地加上怡人的街道空间,又排除了机动车的干扰,使得沃邦社区的居民们享有了高品质的休闲质量,街道的功能更多的是留给了儿童玩耍。这一环境也对带孩子的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儿童占居民人口的比重超过了20%,使得沃邦这个发展历史最短的社区成了居民年龄最年轻的社区。弗赖堡位于德国最西南角,邻近法国和瑞士的地方,年平均日照时数超过1800个小时,年平均太阳辐射量为1117千瓦/平方米,这里的光照资源是德国最好的地区之一。在沃邦太阳能建筑的未来和与自然和谐共处已经成为现实。在沃邦太阳能住宅区的民宅建筑中,通过使用光伏技术,使得这些建筑所产出的能量比起消耗的能量还要多。光伏发电系统与城市电网连接并网运行,居民在自发自用之外,还能并网赚钱。社区内居民自愿在住宅屋顶上增设光伏设备十分普遍,2007全社区年产电621636千瓦时,相当于约200户居民的年用电量。全球闻名的太阳船是弗莱堡太阳能住宅的服务中心,也是第一座商业产能建碳中和资料库第158页共250页筑。它沿着一条主要道路延伸超过125米,并作为其对面住宅社区的隔音屏障。太阳船三层,前北五层。在屋顶花园景观中,建造了九套独特的三层顶层公寓。在地下两层,有储藏室和一个拥有138个停车位的停车库。太阳船的北前端是著名的ÖkoinstituteV(生态研究所)的所在地。在主楼的底层有总面积为1,200m2的大型销售区,供生态超市、药房/便利店以及生态导向的GLS银行使用。SunShip的整个办公空间合计为3,600m2。太阳船为约25,000人的城市集水区提供基础设施。在相当程度上,许多入驻该建筑的企业迎合了可持续发展行业,从而成为该地区及其他地区重要的生态和经济驱动力。社区内建有一座热电联产发电站,以高能木屑为燃料,不仅保证碳中和的热能供应,还能为大约700户居民供电。而建筑周围的花园和绿色植物,不仅装点了人们的生活,而且恰到好处的起到了让建筑冬天保暖,夏天避暑的功效,不让空调和暖气消耗大量能源。而沃邦还发挥地处黑森林得天独厚的优势,部分使用木材作为建材,让住户在冰冷的玻璃和水泥墙中多了一丝生活的气息。为了使建筑单体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规划时特别放弃了对建材、颜色、房顶倾斜度等的限制。节能标准在沃邦社区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中有240套公寓达到了被动房(Passivhaus)节能标准,其建筑每平方米的年能源消耗低至15千瓦时。沃邦社区房屋都严格遵守弗莱堡市低耗能建筑标准(65kWh/m²),而且占很大比例的房屋更是被动节能屋(能耗低于15kWh/m²)。与此同时,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成为重要标准,它在选材用料方面无废无污,能使住宅内外的能源交换系统实现良性循环,能源利用方面尽量节能甚至增能。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施工建造、使用运行、维护管理、拆除改建等一切活动中都自始至终做到尊重自然,爱护自然,尽可能地把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控制碳中和资料库第159页共250页在最小范围内,实现住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沃邦社区的建筑完全符合弗莱堡市的节能标准,并且被分为了三种类型:一种是耗能很少的建筑;第二种是被动式建筑,自身产生的能源与消耗的能源大体相等;第三种是自身产生的能源大于本身的消耗,即产能建筑。沃邦社区内三类节能建筑的成本不一:沃邦社区每平方米低能耗房屋的建筑成本约为1800欧元—2000欧元;被动式房屋的成本约为2000欧元—2200欧元;产能建筑的成本约为2200欧元—2500欧元。20年前在节能建筑研发的初始阶段,由于节能理念尚未普及,加之节能技术和建筑材料的研究推广均需大笔资金投入,节能建筑的建设成本比普通建筑高出了25%。而现在节能建筑已经发展成熟,市场需求得到了有效扩大,节能建筑的成本自然相应下降,目前低能耗房屋与传统建筑的建设成本已大体相当。节能建筑的节能效果明显,其能耗与普通建筑相比可减少50%—60%。仅仅是暖气一项,每年就可减少一笔庞大的支出,这还不包括热水的开销。例如在沃邦社区的一套120平方米住房每年水、电、暖气、煤气的全部开支只有740欧元,如果分摊到每个月只有几十欧元。换言之,仅仅是节省的能耗开支,在二三十年后就相当于当初建房的全部投入,这还不包括空气质量提高、生活更加健康等改善带来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沃邦社区的住宅不仅保暖隔音而且环保,这要得益于新建筑材料的应用、建筑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居民身体健康的重视。例如用化工塑料制造的隔音保暖建材,虽然效果很好,但由于不利于环境和居民健康而被禁止采用。通过好的隔热及有效的暖气供应大约可减少60%的二氧化碳排放。该小区很多新型建材都是用复合材料制成的,例如一尺多厚的板材,只有上下各10厘米是水泥或木质的硬质材料,中间全是稻草、锯末或谷物的壳,在制作过程中经过压缩黏合而成。用新型建材铺地,不仅隔音而且保暖,人在上面走动还有一种弹性感,好像踩在地毯上。比如室外的楼梯或台阶,它们与主建筑之间有1厘米的距离,只要在中间填充一些绝缘材料,室外的人上下楼梯,里面的人碳中和资料库第160页共250页根本听不到任何声音,而且冬天台阶上的冷气也不会传递到建筑的外墙,从而达到保暖的效果。沃邦社区的成功还有两点需要提及:一是政府对节能建筑的支持。凡属节能住宅,根据其节能的程度,可从联邦和州政府获得约合建筑成本8%的补贴。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也可获得相同的政府补贴。二是居民具有很强的环保意识。沃邦社区的地表水在渗水渠中只有一掌深,甚至剥开表面的草皮,用手挖一个坑,地下水就会渗出地面。在水源如此丰富的沃邦社区,仍有居民储藏雨水或购买二次用水设备,将处理过的雨水和过滤了的废水用来洗衣服、冲厕所或浇花园,其环保意识可见一斑。(2)绿化空间为高品质生活规划环境沃邦社区虽然建筑密集度较高,但却重视保留用以休闲放松的绿色空间。例如,原区的古树得以保留,并不断有新树加以补充。为了促进空气流通,该社区还在居民的参与下规划了五座个性化绿化带。此外,按照建造规划,区内房屋顶上应种植绿色植物。沃邦社区周围自然保护区和山林资源丰富,这也使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整个沃邦社区不设雨水下水道,所有雨水的均通过石砖铺成的明沟导入沃邦大道旁的两条中心排水渠。雨水在排水渠里缓慢渗入地下,既可补给地下水源,又能减轻排洪沟的负担,避免暴雨时排洪沟下游的居民遭受洪涝之灾。A宅间绿地规划共开辟了三条南北向的公共绿带,这些绿带不仅为社区居民提供了自由活动与社交休闲空间,亦能作为通风廊道,为整个新区引入来自自然的新鲜空气。碳中和资料库第161页共250页B南侧林地位于沃邦新区南侧边缘的圣乔治小溪及其周边年代悠久的树木在规划之初就被设计师加以重视并确立保留,活动场地最大限度保持自然生态的状态。C建筑垂直绿化碳中和资料库第162页共250页(3)绿色交通采用可持续交通政策的短途城区,人行道和自行车道形成了一个高度连接、高效、绿色的交通网络,家家户户都在电车站的步行范围内,所有学校、企业和购物中心都在步行范围内。A无车绿色的舒适生活沃邦社区实行私车减量的规划理念,如今已见成效,这里每千人仅拥有172辆小汽车。这是因为该社区是居民足不出区便可完成日常购物和服务需求的“短途社区”。·有轨电车和公交车(方便连接其他城区)·自行车专用车道(弗莱堡城市设计要求)·公共租用汽车(专门预留30个停车位)·200个公用停车位(为来访者设置)所有这些使居民自己购买汽车成为多余,为此430户家庭已加入“无私车居住协会”。居住在沃邦无车区内的有车居民,汽车仅在自家装卸货物等情况下驶入自家门口,平时车辆停放在无车区边缘的两座停车场内,由此住宅区街道已经成为居碳中和资料库第163页共250页民休闲和儿童放心玩耍的场所。B公共租用汽车为那些偶尔有汽车需求的人提供,是非常方便的按时计价租用汽车服务,价格便宜。有小型车和面包车等类型可供选择。在租汽车公司办理一张租车卡,使用时刷卡即可开车门,操作简单。有专门的停车位,私家车不能占用。私家车只能停在很远的停车楼里,支付高昂停车费;而租用汽车可以停放在家旁边的专用车位里,停车位充足,免费停车。沃邦就是这样,以各种措施来进一步减少私家车拥有量,鼓励选择公共交通,特殊情况下也可以选择方便使用的租用汽车。C多重功能的沃邦大道规划方案基于限制机动车使用,打造高品质的居住区并最大限度满足方便出行要求的原则,设立了一条长约550米长东西走向的公共通道—沃邦大道。在沃邦大道的东侧端头即为沃邦社区的主要出入口,周边拥有三座超市、药店、餐饮设施以及一个购物中心。而临近周边圣乔治区的大道西侧端头则仅允许非机动车交通进入,从而避免了从别的区域进入的过境交通。连接市中心的有轨电车在沃邦大道上共设有三站,保证了全区每户居民距离车站都不超过300米,有轨电车道铺在地下设有防噪音装置的草坪上。除此以外这条东西向大动脉还承载了两项功能,公路与渗水渠。在路面分配上,大约各占三分之一。为了使地面透气,尽量减少硬化的路面,有轨电车行驶在下方铺有减震材料的草坪之上,渗水渠里也长满了鲜草,从而使得绿色成为沃邦大道的主旋律。乘坐电车可直达弗莱堡市中心和中央火车站,从那里转车可通往全国各地。在沃邦大道东边的入口一侧,设有3个超市和购物中心、1个药店。小区有幼儿园、中小学校。有自己的物业管理机构和餐饮设施。这是一个适合儿童成长的社区,儿童和家长在这里感到很安全。楼与楼之间除了自行车,不允许停放任何其他车辆。有车的家庭只能在小区外围的东南角或西北角上的两个公共停车库购买一碳中和资料库第164页共250页个停车位,将车停放在那里。小区内古树参天,这是因为在小区规划和建设的过程中,古树全部得以保留的缘故。楼房住宅占地面积和绿化绿地的比例为1:6。D人车分流,控制车速沃邦社区里除了沃邦大道上允许机动车以最高时速30公里行驶外,其他区域均为交通安静区(时速不超过10公里),而且这些区域均不设停车位,拥有私家车的业主只能将车集中停在两座设于新区边缘的停车库中(必须为此购买停车位)。而无车业主如需使用汽车则可采取合租合用的形式直接在新区内的固定站点提取汽车。E小区节能停车场作为沃邦社区交通规划的一部分,太阳能停车场和玻璃停车场为来访者和居住在无车社区的居民提供停车位。两个停车场屋顶都修建了太阳能设施。弗莱堡的停车费2欧元/小时,且满90分钟必须开走,否则视为违章处理。F鼓励使用自行车从沃邦社区骑自行车去往市中心或是火车站均只需要12分钟,这甚至比乘坐有轨电车还要快。目前弗莱堡全市稠密的自行车专用道已连接成网,总长度达到420公里,市内随处可见的自行车停车处、自行车指示路牌、自行车城市路线图以及围绕自行车开展的各项营销活动都在鼓励自行车的使用。(4)垃圾处理A循环经济弗莱堡市的经济发展遵循生态学规律,将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实现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维护自然生态平衡。德国的循环经济是由垃圾问题而起,重点是“废物经济”,即达到废物减量化、资源再使用、再循环利用和最终安全处臵。循环降低了能耗,给垃圾创造了新的利用价值。沃邦社区居民再循环利用各种有价值的废旧物品,如从建筑碎料到PET塑料,从纸张到软木塞盖等。B垃圾分类碳中和资料库第165页共250页社区家家户户门外都摆放着贴有分类标签的垃圾桶,分别收集纸张、玻璃、有机垃圾及其他诸如金属、塑料和复合材料等有价值的垃圾。垃圾回收处理已成为该市一个很大的产业。自91年起垃圾回收利用在弗莱堡已成为一项准则。城市近80%的用纸为废纸回收加工纸。C垃圾焚化发电进行有效分类过后的垃圾可以再造能源,它们在垃圾焚烧场经处理后可转化为电能和热能。生物垃圾可被发酵成气体,通过燃气发动机转化为电能。因此,剩余物质在沃邦同样可以达到最大利用化。新区的热电联产发电站,以高能木屑为燃料,不仅保证碳中和的热能供应,还能为大约700户居民供电。社区内居民自愿在住宅屋顶上增设光伏设备也十分普遍,2007全区年产电621636千瓦时,相当于约200户居民的年用电量。有机生活垃圾用厌氧消化器处理。在一个试点项目中,这个地方包含一个独特的生态污水系统:粪便被真空管道吸入,被输送到这个消化器中,产生沼气,用于烹饪。灰水在生物膜植物中被净化并返回到水循环中。重要的是,该项目正在使用GEMIS软件的生命周期和区域材料流分析进行监控。这是第一次使用区域数据从建筑、基础设施、电力供应、供热、水和废物、交通和私人消费等方面对完整的城市社区进行全生命周期的分析。除了使用全国平均数据的私人消费外,所有领域都可以收集当地数据。由此,得出了以下临时数字:每年节能:28GJ(计算为“CER”,累计能源需求)。每年减少二氧化碳当量:2100吨。每年减少二氧化硫(SO2-)当量:4吨。每年节约矿产资源:1600吨。D堆肥厨房和花园中产生的有机垃圾在腐烂后经快速处理可成为混合肥料,这些肥料可为植物栽培提供丰富的养分。用堆肥种植的蔬菜,社区居民均可随意采摘。碳中和资料库第166页共250页(5)雨水利用雨水利用是解决城市缺水和防洪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对雨水进行有效收集和利用,极大解决社区内的缺水问题,实现从经济和生态的双赢。为了在雨水利用方面与生态和自然相协调,沃邦让需要排放的雨水经过有植被的露地之后再渗漏到地下,或把雨水用分道排水系统排到江湖里。弗莱堡还采取对污水和雨水分别收费的方式,调动了居民们自觉保护和利用水资源的积极性。(6)河道技术位于沃邦社区南侧边缘的圣乔治小溪,作为社区的雨洪滞留溪,在社区建设时,尽量保持了其原有的生态自然状态,在局部设置了台阶草甸、雨水花园及生物滞留区,在过滤净化雨水的同时,丰富生物多样性。(7)环保教育培训生态保护必须从孩子起就及时对他们进行环保教育。弗莱堡市各类环保项目和学校自发性组织繁多,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校的环保设施集资。如避免垃圾产生、节省用水、节省能源等项目得到了市政府财力和物力的支持。弗莱堡城市清洁服务公司从94年起即与学校和市生态环境站共同举办讲座和参观活动,在课堂上进行环保教育推广。弗莱堡大学作为德国精英大学开设了全德第一个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并开设了与国际接轨的“可再生能源经营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弗莱堡地区的农业和林业,无公害葡萄酒和绿色食品生产者等,均是弗莱堡大学气候生态学、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医学研究的对象。碳中和资料库第167页共250页51英国阿什顿·海耶斯低碳社区AshtonHayes位于柴郡乡村,是一个约有1000人的组织严密的社区,旨在成为英格兰第一个碳中和社区。他们的旅程始于2006年1月,从那时起,通过合作、分享想法和改变行为,已经显着减少了二氧化碳排放量。他们现在拥有一家社区拥有的可再生能源公司。该项目于2006年1月26日在一个寒冷的夜晚在AshtonHayes小学正式启动。尽管如此,还是有大约400人(占村里成年人的75%)参加了会议,以表示支持并开始改变行为以减少个人碳足迹。该项目得到了当地企业和委员会以及来自切斯特大学的RoyAlexander教授及其团队的大力支持。每年夏天,大学生都会进行我们的挨家挨户调查,询问居民有关他们生活方式的问题——家庭能源使用、旅行、假期等。他们使用这些数据计算他们的家庭足迹和整个村庄的足迹。居民还对调查提供反馈,并就他们可以采取哪些进一步行动来减少碳排放提供指导。碳中和资料库第168页共250页自2006年推出以来,调查表明,社区通过行为改变(例如关闭电器和换用低能耗灯泡)成功地将碳排放量减少了40%。有些人通过专注于改进绝缘和谨慎使用能源,将能源费用降低了50%。2007年,该项目获得了IVCAClarion气候变化传播奖和能源研究所的“社区倡议奖”。2011年,GarryCharnock因其在AshtonHayes的工作以及在城市CarbonLeapfrog慈善机构的工作而被授予气候周的“年度励志领袖奖”。碳中和资料库第169页共250页52日本藤泽生态城FujisawaSST社区的地理位置原本是松下的工厂,在与藤泽市政府达成一致后搬迁,在此建立成为生态街区项目的中心地。在这个街区里,最大的特色是降低了70%碳排放,并能在地震等极端情况下确保有三天的生命线,同时又能让居民的日常生活更加便利,是日本智能城市的雏形,现如今这里已经居住了近千人。走入FujisawaSST,我们就能看到密布的太阳能电池板,它们安装于每栋住宅、公共设备、甚至是绿化带中。除此之外,每户人家还藏有一个大型蓄电池,它可以保证一旦出现地震等自然灾难,每户都能获得三天所需的生活能量。为了实现智能社区的概念,在这个城市,以“居住”为中心,从各种各样的视角出发,打造特有的居住模式。我们的上篇先总体的介绍一下。FujisawaSST不是只做最先进的智能街、创造追求终极理想的街道,更是推进先进努力的伙伴企业和藤泽市的官民一体的共同项目。碳中和资料库第170页共250页FujisawaSST最自豪的不是街道的规模,而是建造街道的构思和过程。在技术中心进化而来的智能街,最初构筑基础设施,然后进行家庭和设施的空间设计,最后考虑住居民的服务。但是,在FujisawaSST中,一开始就从能源、安全、健康、共生,交流等各种角度考虑住人的舒适性、地域特性和未来的生活,提出了智能和社区生活的建议。接下来,将最适合的家庭、设施等城市作为智能空间来设计,最后将优化支撑新生活的智能基础设施。在以“人”为中心的“生活起点”的构思和过程中,进化而成的FujisawaSST“环保舒适”,以及“安心·安全”的生活持续的城市建设,作为新的智能街,积极地向国内外展开。在少子高龄化等很多课题进行中,认为促进“不同年龄群体的联系”才是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街道上,有特别护理养老院、面向老年人的住宅、药店、访问看护服务等设施,各种诊所,保育所,学童保育,学习补习班等一系列可以成为一体的广场。FujisawaSST实现了各个年龄群体的融合并提供了针对不同年龄群体最适合碳中和资料库第171页共250页的服务。另外,为了加强居民间直接的联系,提供了交流场所并时常组织各种交流活动。老年人教孩子知识和技能、孩子们给老年人带来精神慰藉。这样的模式,在一种自然形成的氛围中得以扩大。碳中和资料库第172页共250页53英国格林威治千禧村千禧村混合住区开发包括2700个住户单元,4500平米的商业用地,还包括学校和医疗中心、社会和住区设施、餐厅、车间,一个新的生态公园、以及若干的开放空间。项目的总体规划设计了一套全新的技术指标来鼓励建设可持续住区的规划设计手法与最先进的科学环保技术,旨在将千禧村项目建设成为未来可持续住区的样板。格林威治千禧村项目的主要创新包括:创新整体规划,借助景观设计、建筑和布局设计,创建一个宜人的微气候环境,将一个几乎无人居住的小区转化为人们理想的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技术和创新,是在这个新的城市住区的核心,也是更多利用可持续建筑技术的基础;多功能的城市开发,通过精心设计私人和公共空间,以及公共交通和非机动车系统的一体化整合,创建和谐发展的住区机理;旧有土地的开发再利用,为新开发项目尽量减少占用新土地提供了新的方法;碳中和资料库第173页共250页一个真正的混合用地开发项目,采用灵活的混合业权住宅,全面整合休闲、住区和就业的多样性的用地住区;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大幅降低建设成本,减少能源/水的消耗和浪费。格林威治千禧村位于格林威治半岛上,项目建设在一块废弃污染行业工业用地和荒地上。千禧村的设想是打造一个新的城市而不是郊区。千禧村同时试图创建一个更智能的生活方式以及使用最新的环保技术。千禧村的规划师们为诸如能源消耗、水消耗、家居废物、小汽车的使用、建筑废料、修建成本以及建设周期的减少设置了一系列的技术指标。为了充分利用太阳能,千禧村城市整体由南至北逐渐升高,并围绕着一个U型的与泰晤士河直接联系的中央生态绿地。创新的使用城市绿地来平衡城市热岛效应。其特点是通过有效的流通和微气候设计,而在同一时间,允许城市居民体验大自然的美丽。围绕开放绿地的是城市的主要道路干线,并通过一系列的放射性次级道路联系城市主要地块。在村中心的一个生态公园,达到入村通过绿色通道网络。在主干道交叉的地方布置城市公共空间,这样的街道结构确保了后期开发可以保留半私密的开放空间。地下车库的设计可以保证地面的街道禁止小汽车通行,并通过碳中和资料库第174页共250页便捷的公共交通系统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社会可持续性是千禧村总体规划的另一个特点。一个混搭组合的方案遍布千禧村的各个角落,如安全的嬉戏空间、行人友好的街道,灵活的“生活家园”、广泛使用的信息化设施以及职住混合的建筑单元,通过减少对小汽车的依赖来达到建设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希望通过一个有效的社会氛围,作为适应未来的发展趋势模型。千禧村项目将一个污染荒凉的地块成功的改造成为了一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沿着泰晤士河,芦苇床和盐沼提供了该地区的自然美景和野生动物避难所。阳台、露台、湖前美景和泰晤士河两岸多变的风光编织成为项目的最大景观环境。一个生态公园为核心的绿色走廊网络,联系着城市的各个角落、半私密以及开放的公共空间。景观设计师设计了大量绿色公园和人造湖泊吸引野生动物的回归。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千禧村计划采用节能系统。为了减少能源输送上的损耗,千禧村建设了自己的热电联产系统(CHP),为住区提供的集中供暖、热水和电力供应。该系统减少了80%的能源消耗;并且其中65%的能源消耗源于其自身的热电联产系统。热电联产系统是一个有趣的概念,却切实降低了能耗。通过适当的再循环利用系统,可以减少40%的建筑废物。其中30-40%的木材和铝被回收。通过BRE绿色建筑指南,指导建筑师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根据他们的绿色证书标准使用相关的建筑材料和设计方案。碳中和资料库第175页共250页54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伦敦贝丁顿是著名的零能耗发展项目,占地16592m2,位于伦敦近郊萨顿自治市镇。该区域属于旧工商业再开发的棕色地块,项目原址是一个污水处理厂。周边建筑密度较高,每公顷土地约有100户家庭,临近亥克桥火车站,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是一个成熟的住区。贝丁顿建造了82套住房和1405m2的办公空间,住宅外围护结构保温良好,采用被动通风和热回收装置,通过设置太阳能PV板、兴建热电联产装置、废水生物处理厂,以及雨水收集、垃圾回收等一系列技术手段,减少了对能源与资源的消耗。贝丁顿成为生态村的典范,获得2003年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斯特林奖和住房设计奖。具体做法该小区采用一种零耗能开发(ZeroEnergyDevelopment)系统,综合运用多种环境策略,减少能源、水和小汽车的使用。01建造节能建筑为了减少建筑能耗,建筑物的楼顶、外墙和楼板都采用300毫米厚的超级绝热外层,窗户选用内充氩气的三层玻璃窗;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每一居民户朝南的玻璃阳光房是其重要的温度调节器:冬天,阳光房吸收了大量的太阳热量来提高室内温度,而夏天将阳光房打开变成敞开式阳台,利于散热;采用了自然通风系统来最小化通风能耗;经特殊设计的“风帽”可随风向的改变而转动,以利用风压给建筑内部提供新鲜空气和排出室内的污浊空气,而“风帽”中的热交换模块则利用废气中的热量来预热室外寒冷的新鲜空气。根据实验,最多有70%的通风热损失可以在此热交换过程中挽回。02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方面:贝丁顿社区的综合热电厂(CHP)采用热电联产系统为社区居民碳中和资料库第176页共250页提供生活用电和热水,由一台130Kw的高效燃木锅炉进行运作。主要以当地的废木料为燃料,既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又减小了城市垃圾填埋的压力;采用节约水资源的策略:通过使用节水设备和利用雨水、中水,减少居民1/3的自来水消耗。停车场采用多孔渗水材料,减少地表水流失;社区废水经小规模污水处理系统就地处理,将废水处理成可循环利用的中水。03采用环保材料为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在建造材料的取得上,制定了“当地获取”的政策,以减少交通运输,并选用环保建筑材料,甚至使用了大量回收或是再生的建筑材料。项目完成时,其52%的建筑材料在场地56.3平方公里范围内获得,15%的建筑材料为回收或再生的。04优化社区结构在贝丁顿社区,对建成房产进行了有组织的分配:三分之一的房子用于社会公共设施;三分之一用于出租,所得收入归中间人—慈善机构或民间团体所有;另外的三分之一则以传统的售房方式上市销售。这样的分配促进了小区居民与当地团体的交流。设计师预见性地设置了很多公共场所以及设施,例如幼儿园、图书馆以及Zed吧,生活与居住空间的适当混合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05倡导绿色交通采用以减少小汽车交通为目标的“绿色交通规划”,主要内容包括:减少居民出行需要:社区内的办公区为部分居民提供在社区内工作的机会。公寓和商住、办公空间的联合开发,使这些居民可以从家中徒步前往工作场所。同时,为减少居民驾车外出,物业为社区内的商店组织当地货源,提供新鲜的环保蔬菜、水果等食品;社区内还设置多种公共场所——商店、咖啡馆和带有儿童看护设施的保健中心,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需要。社区建有良好的公共交通网络,包括两个通往伦敦的火车站台和社区内部的两条公交线路。开发商还建造了宽敞的自行车库和自行车道。遵循“步行者优先”的政策,人行道上有良好的照明设备,四处都设有婴儿车、轮椅通行的特殊通道。社区为电动车辆设置免费的充电站。其电力碳中和资料库第177页共250页来源于所有家庭装配的太阳能光电板(将太阳能转换为电力),可供40辆电动车使用。提倡合用或租赁汽车:为满足远途出行需要,社区鼓励居民合乘一辆私家车上班,改变一人一车的浪费现象。当地政府也在公路上划出专门的特快车道(CarPool),专供载有两人以上的小汽车行驶。同时,社区内设有汽车租赁俱乐部,目的是降低社区的私家车拥有量,让居民习惯在短途出行时使用电动车。碳中和资料库第178页共250页55瑞典皇家海港城皇家海港城项目从环境可持续、经济可持续和社会可持续这三个方面对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诠释,并从城市功能、交通脉络、资源利用和蓝绿体系等方面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同时,通过有效的实施管理,现阶段的实施成果和最初制定的环境目标的匹配度较高。对于如何将原有工业港口区更新改造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城区,皇家海港城项目从理念、策略和实施管理等方面具有宝贵的借鉴价值。1.城市可持续更新理念皇家海港城位于斯德哥尔摩市区的东北区,横跨北部Hjorthagen地区和南部的Loudden地区,距离城市中心区仅3.5公里,是整个城市发展的黄金地段。这个地区原来是斯德哥尔摩市最大的工业港口区,建有工业配套设施和居民区。碳中和资料库第179页共250页斯德哥尔摩的城市更新项目分布图作为斯德哥尔摩2030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皇家海港城将规划新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工业港口将被建造成现代化的港口码头,天然气工业区也将被建设成为拥有博物馆、学校和图书馆的城市公共区域。整个项目占地236公顷,预计于2030年完成,届时将建成住宅12000套,新建6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创造35000个新的工作机会。目前完工的区域是Hjorthagen地区北部新的住宅区,第一批居民已于2012年入住。皇家海港城新规划的住宅区和商业区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瑞典有着深厚的基础,在能源和环境技术的有效利用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以哈默比湖城为代表的可持续城区的实践成果可圈可点,在此经验基础上,皇家海港城雄心勃勃,提出“打造一个世界级的可持续发展城区(aworld-classenvironmentalurbandistrict)”的发展目标。这体现了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意图彰显瑞典在城市和环境领域的先进地位,为瑞典环境技术保障广阔的市场,并促进城市和建筑建设中创新科技的发展。为了达到“世界级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的发展目标,皇家海港城制定了三个具体的指标:碳中和资料库第180页共250页·在2020年以前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于1.5吨每人(瑞典平均4.5吨每人的指标)。·新建设的住宅建筑最大能源使用效率不高于55千瓦时每平方米·在2030以前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斯德哥尔摩计划2050年达到这一目标)。皇家海港总平面图2.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策略皇家海港城为建设一个世界级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目标主要通过城市功能,交通脉络,资源能源与蓝绿体系四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协同推进生态、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可持续发展。这些策略也将进一步细化为不同城市尺度的导则与可持续目标,在规划、设计和实施中产生协同作用和新的价值。2.1多样混合的城市功能作为斯德哥尔摩内城的延伸,皇家海港城在城市结构上展现出强大的内聚力和灵活性来适应地区及周边的需求。公共空间特别是街道、公园、广场与城市其碳中和资料库第181页共250页他公共空间相串联,使得不同地区的特色相得益彰,也让城市在不同时间面临变化的需求时更趋稳定。海港城的底层空间尽可能多地开放,将各种充满活力且多元的商业与活动纳入这些空间。此外,在规划中有意识注重学校、公交站点、超市、公园等设施的布局和设计,以有助于城市多元功能的复合并激活公共空间。多样的功能不仅丰富了城市的肌理与空间,更在时间与对象上呈现出多元化。多义的功能使得城市空间与建筑能随着季节与时段的差异承载不同的活动需求,在时间与对象上呈现出灵活性和较强的适应性。例如,皇家海港城的滨水广场既可在冬季用作溜冰场,也可在夏季发挥跳水码头的作用。而有些场所甚至在施工期间也考虑到临时事件和活动发生的可能。此外,政府每年将市政投资的1%用于公共节点的艺术展示,打造高品质的生活体验和具有活力的生活街区。开放的街道环境,特色鲜明的建筑设计,多层级的空间过渡,灵活的功能组织,这些要素共同建构了一个活力的城市街区。2.2便捷绿色的城市交通在交通方面,皇家海港城主要通过建立便捷与绿色的交通脉络和宣传绿色出行的观念来诠释可持续的发展观。不同于其他地区以增加交通和拓宽道路来改善拥堵问题的做法,城区在规划之初就提出从根本上减少人们对于交通的需求才是重中之重。皇家海港城密集、功能齐全且便利的城市结构本身就实现了这一点,为可持续交通奠定了基础。一些高密集型公共设施诸如零售、服务、学校被设置在公共交通节点附近,在没有私家车的情况下也能保障方便到达。清晰可辨识的街道结构不仅适应了未来的变化和交通方式的多样性,还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来确保步行体验的舒适与安全,做到真正为行人服务。地区还采用明确的交通等级,提倡拥有更高容量和更具资源效率的交通模式。优先考虑行人和骑自行车者,其次是公共交通,最后才是汽车。通过提供充足的充电站,拼车车辆、免费轮渡和无化石燃料来鼓励使用电动汽车和其他绿色出行方式。这些便捷且绿色的交通脉络有效地连接了城市的各个功能,提高了各区域的可达性。碳中和资料库第182页共250页皇家海港城中的无车区域2.3循环高效的资源利用皇家海港城一系列闭合的环路系统不仅减少了资源的浪费,还有效控制了废物在本地区的产生,资源问题与气候问题的协同效应也使得该策略一举多得。对于水的处理,集中体现在污水和雨水处理两方面:污水处理系统旨在减少对湖泊和海洋的环境影响,并优化污水回收的利用,通过尽可能多的闭环系统,使营养物质返回耕地,从而减少海洋的富营养化;而一般的雨水,则就地处理而不经排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通过雨水花园、地漏、过滤装置等对其进行过滤,以有效缓解系统运作压力与负荷。对于垃圾的处理,地区延续了哈默比湖城的技术,通过一套真空抽吸系统来实现垃圾的回收利用,丢入管道的垃圾会被风洞式管道吸入垃圾回收中心以完成分类和收集工作。碳中和资料库第183页共250页智能电网系统与智能垃圾回收系统皇家海港城的能源规划中提出,充分利用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潜力,并鼓励采用新的解决方案。通过建筑的体积、布置和设计,合理利用来自太阳的热量,以实现更有效的加热和冷却。地区还制订了细致的能源目标,每年跟踪记录目标实现情况并对此作出有效的反馈。2.4生态环保的蓝绿体系对于蓝绿体系的处理,皇家海港城将发挥生态系统的主动性来建立一个健康和有弹性的城市环境。通过建构多功能的绿地系统,并融入园艺设计,不仅满足了景观休闲的需求,还有助于营造健康和幸福的生态系统,对环境噪音与空气污染有较大的改善。皇家海港城毗邻LillaVartan湖,针对这个尚未达到良好水位的水体,通过建设可持续的雨水管理体系,有效降低雨水中的污染物并改善水资源状况。新开发的水域也将集娱乐、交通、生态、景观等多功能集合于一体。皇家海港城还在气候适应性方面做出了回应措施。每个地区的植被和土壤兼具景观与生态功能,它们将被用于渗透与滞留雨水。雨水池的大小考虑了极端天碳中和资料库第184页共250页气的可能,并且建筑与公共空间的地面被抬高以防止洪水突袭与海面的高水位的影响。屋面的绿化、生态的建筑材料也对气候有着改善作用。这些举措互相协同,形成交织的生态结构,除了能为城市创造健康舒适的环境,也能为生物多样性做出了贡献,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碳中和资料库第185页共250页56瑞典Bo01社区在瑞典马尔默市西港新区开发中,风景园林设计从项目策划阶段就开始介入,并贯穿于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以利用可再生能源及可回收利用材料、低维护成本、栖息地指向的绿化设计及慢行系统设计等诸多特点成为21世纪全球城市新区开发项目的典范。Bo01社区占地面积30万m2,总建筑面积17.5万m2,其中居住面积8.0万m2,办公面积4.0万m2,其它5.5万m2。容积率0.58,住宅套数800套。该社区混合了独立住宅、公寓、办公以及面向25岁以下或55岁以上人群的小户型住宅。关于该区的景观系统规划,从一开始就达成了一项共同规定,那就是每座建筑物直接与水和自然接触,最大程度地体现环境质量及公平。该区域的可持续景观规划设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01可持续水系统设计社区水系统规划在Bo01项目规划之初,马尔默规划办公室就明确了水系统规划的3个目标:第一,将社区通过水系与老城中心连接起来;第二,实现每座建筑物直接与水和自然接触;第三,收集雨水并利用植物对其进行处理和可持续利用。整个社区包括居住区、欧洲村及社区绿地3大片区。各区环境均以水为基本要素,通过一条穿越居住区和欧洲村的人工运河实现了每栋建筑都临水的目标。这条运河沿线形成了Bo01社区带型中心绿地,运河以位于场地中心的集水池为源头,以湖泊、小型瀑布及湿地小溪的形式穿越居住区及欧洲村,最后分别由北侧汇入大海、由南侧汇入人工休闲码头。社区的户外环境以水为基本要素,纵观其所能体验到的水景观类型,可谓丰富多样,多姿多彩,包括浅水广场、台阶式休闲码头、临水散步长廊、亲水日光碳中和资料库第186页共250页浴平台、高空跳水平台、水上蜘蛛、小瀑布、溪流湿地等,为市民创造了多种与水景对话的机会。Bo01社区的雨水管理特点体现在雨水管理和污染物处理两个方面。社区采用滞留、渗透、收集和排放结合的管理方式,最大程度滞留雨水,其次结合开放式排水道及雨水收集池汇集雨水。关于污染物处理,该社区雨水分为受污染的雨水和未受污染的雨水,设计方案则尽量减少受污染雨水,通过建设大量的屋顶绿化来过滤处理雨水。02基于水体的社区绿地系统规划设计联通的社区绿地开放空间系统。城市中的开放空间系统往往被繁忙的机动车道所分隔,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连续,而Bo01社区则规划设计了连续的开放空间系统。社区采取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的模式,这种布局形式清晰地将社区开放空间分成两级,即基于水体且连续的、完全向马尔默市民开放的中心绿地开放空间和由建筑围合形成的院落式半私密邻里开放空间。营造半自然生境的社区绿化设计。西港新区虽然是受污染的工业废弃区,但规划师仍将保护场地现有物种纳入规划内容中,对那些曾在当地出现的物种进行妥善的移植和保护,并在项目后期进行景观设计时再移植回来。此外,结合散布在社区中的大量雨水收集池营造了大量小型湿地生境,形成尺度及环境宜人的半私密式邻里开放空间,强化了社区归属感。此种绿化方式将人工干扰降到最低,节约维护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城市内部物种的多样性,与以往的人工植物绿化相比,该方式也为植物的自我演替留出了空间,随时间演替的植物群落极大地吸引了儿童和各个年龄层的居民,促进了邻里关系的发展。碳中和资料库第187页共250页03以步行及自行车通行为主导的社区交通系统设计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营造安全舒适的步行城市新区是西港新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规划采取了3项措施:首先,将社区主要机动车流量控制在场地东侧外围并充分利用地下停车场;其次,社区内部结合街道只设置了3处可停车带,但这些区域均采用砖石铺地,并通过30km/h的限速管理使得机动车只在少数特殊情况下使用该区域,从而形成良好的步行及自行车通行氛围。此外,社区提供可免费使用的电瓶车,从而将机动车在社区内通行降到最低,为社区营造了大面积安全、舒适的步行及自行车通行区域。社区东侧外围的城市主干道连接老城区,准时方便的公交车设置及连接老城区的自行车道系统大大减少了外出和来访的市民使用机动车,实现了以自行车及公共交通方式出行为主的城市新区出行模式,最大程度维护了城市环境安全。04利用可再生及可回收景观材料Bo01社区在风景园林中始终贯彻着“风景园林及风景园林师应将研发和使用可再生产品、材料和技术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一”这一思想。在临港一侧的滨水岸线设计中,设计师以木栈台简洁地诠释了滨水空间,然而这个简洁诗意的设计蕴含着一个最基础的设计标准,那就是使用最少的、可再生、可重复利用的材料。景观材料包括铺地用的欧洲开放空间最普遍使用的小型铺地石、岩碳中和资料库第188页共250页石堤岸、少量的乡土树木以及供人们休息的大面积木质休息平台,所使用的木板均采用同一尺寸即18cm宽,6cm厚,1.5m长的规格化部件,简洁的材料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建造成本,而且这些材料因为统一的规格很容易被更新及重复使用。然而,这样简洁的设计却为市民自发的活动提供了广泛的可能性。市民在此进行晒太阳、轮滑、看书、聊天、跑步、跳舞、玩水等活动,这里一年四季吸引着全市乃至附近城市的市民自由地使用,现已成为马尔默最受欢迎、使用率最高的开放空间之一。因此,景观通用部件体系即景观材料的规格化及生产体系的建立,将会促进景观材料的重复利用并节约建造成本,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碳中和资料库第189页共250页57瑞典韦克舍社区韦舍克位于瑞典南部克鲁努贝里省,人口不足10万,却是瑞典出产木材的重镇之一,一半以上被森林覆盖。韦克舍的市政首脑一直都坚定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决定借助森林资源丰富的条件开发生物能源,以代替石油和煤炭,修建了以木材为燃料的热电站,电站的全部燃料都来自城市周边直径80-100公里的森林,提供了全市约1/4的生活用电。碳中和资料库第190页共250页韦克舍热电厂的燃料木材要么是制作家具的下脚料,要么是不成材的树梢枝杈。在林业生产中,这些材料都会作为废料被扔掉。所以,用它们做燃料其实是废物利用。如果把这类木料丢弃,任其自然腐败,不仅需要许多存放空间,在树木腐败过程中还会产生大量甲烷,严重影响空气。为减少污染,韦克舍热电厂采用最先进的燃烧方法和废弃过滤技术,保证无硫燃烧,把氮氢化合物减少到零,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空气污染。此外,燃烧后的木炭灰还会被作为肥料,“回馈”附近森林。韦克舍冬季寒冷,供暖季长,需要使用大量能源。为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当地政府采取了集中供暖的方式。在热电厂建成后,市政府配合热电厂建起了400公里的供热管道,为全市所有的居民小区和公共设施集中供暖。此外,政府还出台政策,要求所有新开发的住宅小区在购地时都必须提出设计方案,把新建筑的供暖设施纳入全市统一管理。除了用于供热和供电,生物质能还被用在韦克舍的交通领域。全市所有公交车都使用厨余垃圾产生的可再生天然气,该市还大力发展电动汽车,其充电站也由生物电站驱动。韦克舍同时利用其丰富的林业优势,其被动式建筑需要使用全木材来建造结构,并用废旧木料进行供暖,既节能环保还隔热保暖。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碳中和资料库第191页共250页木质建筑有几个明显优势:首先,建筑材料直接来自大森林,成本低,建筑时间短;其次,当地悠久的传统木工工艺,为建筑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人才。如果用现代科学方法,则可解决防火、防腐的问题,增强木材的强度和耐久性;第三,当建筑达到使用年限时,废弃材料可以完全回归再利用,这有助于减少大量建筑垃圾,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环保。碳中和资料库第192页共250页58加拿大坞边绿地社区坞边绿地位于加拿大,通过建筑、交通、能源和垃圾处理等一系列绿色解决方案,成为北美第一个碳平衡社区,其建筑材料主要是再生木材,社区中配备了各种高效节能设备、综合能源系统,屋顶花园和碳足迹检测器,先进的废水处理设施、使用清洁燃料的混合动力车等,其中第一期所有建筑获得LEED白金级别认证。高效用水:可减少50%用水1.废水循环加雨水收集,将减少30-35%的用水·直饮水来自维多利亚市,供给家中所有水龙头、洗衣机、洗碗机等。·使用过的水将进入小区内的处理设施,经过处理、净化之后用来灌溉绿地,或重新进入家中冲洗厕所。·雨水将进入绿道系统,加入小区的绿化生态。2.独立水表将帮助每户平均减少10-15%的用水·每家每户都有独立水表,有助于用户关注用水、测量节水效果。碳中和资料库第193页共250页DocksideGreen废水处理站过程示意智能供暖:减少25%能源使用、30%温室气体排放1.高效冷凝锅炉为小区供应热水、暖气2.能源交换站将热水转换成屋内供暖3.冷却后的水会再次进入区域能源站,被水暖循环系统再次加热、使用新风循环:让室内享受100%的室外新鲜空气碳中和资料库第194页共250页1.每家每户都有独立入风口,将室外的新鲜空气直接带进屋内2.通风设备会在送入新鲜空气时调节温度,让室内冬暖夏凉3.屋内空气会不断排出室外高效用水、智能供暖、新风循环,这三大技术让DocksideGreen成为了自然生态的一部分,让居住在DocksideGreen的人们不再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而是生活在一个参与生态有机循环、与环境融为一体的低碳社区。值得一提的是,废水处理设备和区域能源系统都建在地下,完全不影响居民生活和小区风貌——节水节能于无形,实在令人惊叹。碳中和资料库第195页共250页59奥地利Strass污水处理厂奥地利Strass(史特劳斯)污水处理厂以主流传统工艺(AB法)与侧流现代工艺(厌氧氨氧化)相结合方式实现剩余污泥产量最大化,在2005年通过厌氧消化产甲烷并热电联产实现了108%的能源自给率,超过能源中和目标。同时,该厂进一步利用剩余污泥与厂外厨余垃圾厌氧共消化,能源自给率可提升至200%,不仅实现自身能源自给自足,而且还有一半所产生的能量可以向厂外供应,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工厂”。在介绍该厂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重点剖析其剩余污泥产生、厌氧转化生物气并热电联产供热、供电方面的做法与经验。01、工艺流程Strass污水处理厂位于奥地利西南方向因斯布鲁克(Innsbruck)的东部,坐落在Achental和Zillertal山谷附近。该厂服务周边31个社区,主要承担居民及游客生活污水处理。由于污水处理厂所在地是著名的滑雪圣地,故该厂服务人口波动较大,夏季约60000人,冬季则高达250000人;污水流量也因此在17000-38000m3/d之间波动,平均为26500m3/d。该厂进、出水水质指标如下表所示。Strass污水处理厂全年进、出水平均水质Strass污水处理厂主流工艺采用较为传统的AB法,以最大限度回收污水中的碳中和资料库第196页共250页有机物(COD),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Strass污水处理厂工艺流程A段与B段回收的剩余污泥经浓缩脱水后再厌氧消化产甲烷(CH4),不仅实现了能源回收,而且同时使污泥稳定化和减量化。消化污泥经机械脱水后一分为二:①消化液经侧流自养脱氮(DEMON)后回流至A段吸附池;②浓缩熟污泥则用于堆肥或被焚烧处置。02、能源中和措施Strass污水处理厂实现能源中和运行目标的根本原因是产电量提高和运行能耗降低,使其最终实现能源自给率达108%,超额8%完成了能源自给自足的能源中和运行目标。Strass污水处理厂耗电量与产电量碳中和资料库第197页共250页能源回收厌氧消化是该厂回收能量的唯一方法,所产生的CH4通过热电联产(CHP)加以利用:热能用于消化池加热;电能则弥补鼓风机和提升泵等运行电耗。CH4产量与热电联产效率对于实现能源中和运行目标至关重要,2001年Strass污水处理厂更换了热电联产机组,消化气转化电能效率由2.05kW·h/m3增加至2.30kW·h/m3,热电联产效率由原来的33%左右增至约40%(2005年实际为38.44%)。2005年,Strass污水处理厂日耗电量为7869kW·h/d,而CH4热电联产日产电量为8490kW·h/d,能源自给率达108%,并开始向厂外居民供电。为最大程度提高厌氧消化生物气产量,2008年起该厂通过添加外源有机废物(厨余垃圾)来增加厌氧消化过程中所需的有机底物,进而增加CH的产量。2008年,实现产能/耗能比达到123%,到2009年高达144%。目前,剩余污泥与厨余垃圾厌氧共消化已可实现产能/耗能比接近200%,不仅实现了能源中和运行目标,还可将多余的电能对外输出,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节能降耗(1)采用AB法作为主流工艺,剩余污泥量大,工艺能耗低。进水中60.7%的COD在A段以颗粒COD和生物污泥形式沉淀而形成剩余污泥(碳转向),再加上B段剩余污泥,进水COD中74.3%最终以剩余污泥形式进入后续污泥处理单元。这一污泥产量较其他常规处理工艺(如,A/O、氧化沟等仅碳中和资料库第198页共250页为40%~60%)要高出许多。因大部分COD在A段已经被去除,使得进入B段的有机物含量大为降低,因此,B段曝气耗能明显减少。Strass污水处理厂COD平衡(2)改革脱氮工艺,降低碳源使用量该厂2004年之前采用SBR工艺对污泥消化液进行侧流异养生物脱氮,这就需要对SBR工艺投入碳源,导致A段部分剩余污泥用于SBR脱氮,其结果是使得进入厌氧消化阶段的剩余污泥量相应减少,CH产量降低。2005年,该厂以DEMON自养脱氮工艺(厌氧氨氧化)取代SBR工艺,不再使用剩余污泥碳源,剩余污泥被全部用于厌氧消化产CH。改造前厌氧消化产CH获得的电能最多只能满足该厂约80%的用电量。2005年脱氮工艺改造(DEMON)后,CH发电量已超过耗电量(108%)。此外,DEMON工艺仅短程硝化需要供氧,理论上可以减少25%曝气量。该厂应用DEMON工艺后,脱氮过程处理能耗已由350kW·h/d降低至196kW·h/d。(3)曝气、浓缩、脱水设备的改进经12~15年左右运行,原有曝气设备已经老化,曝气效率降低,耗电量增大。2001~2004年该厂逐渐更新原有曝气设备,相应降低了曝气能耗。此外,污泥碳中和资料库第199页共250页浓缩设备的改进导致能耗减少50%,脱水设备改进也减少了约33%的能耗。03、结果与启示Strass污水处理厂规模虽小,但通过主流工艺AB法可以获得较多剩余污泥,与外源厨余垃圾一同实施厌氧共消化所产生的生物气(CH)热电联产(CHP)后完全可以满足其运行能耗(热、电),早在2005年便实现了“能源中和”运行目标,成为污水处理能源中和运行典范。Strass污水处理厂运行经验表明,污水处理规模不在大小,只要处理工艺选择得当,便能最大化剩余污泥产量,使之在厌氧消化中转化为可用能源。这与我国视污泥为负担,想方设法进行污泥减量的做法截然相反。因此,污水处理厂依靠有机质能实现能源中和目标的法宝是“开源”(提高有机质厌氧消化份额和能源转化效率)与“节流”(节能降耗)。但即便如此,在进水高COD=605mg/L情况下,也仅仅能实现108%的能源自给率;而对我国低碳源进水污水处理厂,仅仅依靠“开源节流”方式显然无法实现能源中和与碳中和目标。碳中和资料库第200页共250页60芬兰Kakolanmäki污水处理厂Kakolanmäki污水处理厂地处芬兰最古老城市图尔库(Turku),为改造利用了地下约471000m3的岩石场,由图尔库地区污水处理有限公司(TurunseudunpuhdistamoOy)于2009年1月1日建成运行。该厂目前主要处理净化图尔库地区近30万居民生活污水以及当地工业废水,取代了原先五个老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90000m3/d。工艺流程该污水处理厂主要包括机械、化学和生物处理过程的4条平行污水处理线,主要流程如下图所示。图片来源:https://www.turunseudunpuhdistamo.fi/toiminta进水通过格栅后投加硫酸铁化学药剂,在初沉池磷污泥与悬浮物(SS)共沉淀,混合污泥排入储泥罐。生物处理采用传统生化曝气池,二沉池出水通过升流慢速砂滤池深度处理。滤层由0.5m石英砂和1.0mFiltraliteCleanMC2,5-4过滤材料(主要为烧焦粘土和浅砾石)组成,保证出水稳定达标。该厂还引入了两组旁路处理单元,洪峰流量(超负荷)进水由旁路通过双线Actiflo®(高速沉淀池,主要为微砂辅助化学絮凝过程),可提高污水处理厂稳定性和抗冲击能力。碳中和资料库第201页共250页污水处理厂平均进水水质污水处理厂平均出水水质数据来源:KAKOLANMÄENJÄTEVEDENPUHDISTAMONTARKKAILUTUTKIMUSVUONNA2020(《2020年对KOKOLANMÄKI废水处理厂的监测调查》)进出水数据显示,该厂有机物、磷与SS去除率为99%(水质标准要求95%),总氮去除率为80%(水质标准要求75%),出水指标符合环境排放要求(ESAVINo167/2014/2)。能源回收碳中和资料库第202页共250页热能回收位于厂内隧道的热泵交换站由图尔库能源有限公司(TurkuEnergiaOy)运营,主要用于污水处理出水余温热能回收,回收热能就近并入当地热力管道系统,为近15000户家庭集中供暖(每年约200GWh,占图尔库地区14%供热量);夏季用于区域制冷(每年约30GWh,占90%该区域制冷量)(数据来源:https://energia.fi/)。图片来源:https://www.turunseudunpuhdistamo.fi/lampopumppulaitos碳中和资料库第203页共250页图片来源:https://www.districtenergyaward.org/winners/2011-2/据测算,该热泵站所替代的化石能源每年为图尔库地区减少约8万t碳排放量。与此同时,污水出水平均温度降低约5~10℃,非常接近排放水体环境温度,可保护附近海域生态环境。污泥厌氧消化该污水处理厂每年产生约50000t干污泥。干污泥经油轮被运送至附近Gasum沼气处理厂(GasumOy:nTopinojanbiokaasulaitokselle),经过消毒、消化和堆肥处理、处置。消化产生的沼气经热电联产(CHP)也用作该地区供暖和电力。堆肥处理后的污泥用作农/林业肥料或土壤改良剂。沼气站采用中温消化工艺,每年可以生产4600000m3生物沼气,相当于30GWh能源。其它能源除此之外,该厂还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产电,亦从通风管道、空气压缩机、泵站冷却水中回收热能,以实现碳中和运行目的。碳中和能力评价碳中和资料库第204页共250页图片来源:https://iwa-network.org/learn/circular-economy-tapping-the-power-of-wastewater/碳中和资料库第205页共250页数据来源:KAKOLANMÄENJÄTEVEDENPUHDISTAMONTARKKAILUTUTKIMUSVUONNA2020(《2020年对KOKOLANMÄKI废水处理厂的监测调查》)以上数据可以看到,污水处理厂年均耗能总量为21042MWh,而通过各种形式能源回收总量高达211415MWh,产能几乎是运行能耗的10倍之多。其中,以余温热能回收供热/制冷能量回收占比总回收能量最大,达95%,是主要产能来源;而污泥厌氧消化产能仅占3.7%,且只能满足36.8%运行能耗需要(况且在进水平均COD=2100kg/d下获得),若仅靠污泥厌氧发酵距离碳中和目标甚远(能量赤字73.2%)。可见,污水余温热能是一种潜能巨大的新能源,合理利用热能让该厂成为名副其实的“能源工厂”。碳足迹衡算2020年,该污水处理厂总碳排量为10712t二氧化碳(CO2),主要排放源为氮氧化物(NxO)和甲烷(CH4)(HSYViikinmäki处理厂碳排测算模型)。碳足迹核算除考虑污水处理厂运行外,还必须考虑到GasumOy沼气厂以及TSE厂供热与制冷量。下图描述了该厂综合体碳足迹减少情况。碳中和资料库第206页共250页图片来源:KAKOLANMÄENJÄTEVEDENPUHDISTAMONTARKKAILUTUTKIMUSVUONNA2020(《2020年对KOKOLANMÄKI废水处理厂的监测调查》)2020年,该厂综合体气候影响为-24931t二氧化碳(CO2),即该厂综合碳足迹为负数,不仅自身完成碳中和运行,而且出现大量碳汇。碳中和资料库第207页共250页61加拿大达特茅斯威尔金森仓库位于新斯科舍省达特茅斯威尔金森仓库是一栋多租户仓库建筑。开发商和物业经理东港物业打算按照新一代标准建造。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加入了加拿大绿色建筑委员会(CACBC)零碳建筑(ZCB)试点项目,将他们的高效仓库设计知识与CACBC的新认证相结合。在威尔金森项目中,包括一系列四个或五个多租户仓库,总面积约300000平方英尺。该项目的第一阶段是一座65000平方英尺的建筑。为了这座建筑,东港与新斯科舍以提效率为目标—专注于设计一栋能够尽可能降低租户运营成本的建筑。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威尔金森项目获得了零碳设计认证。重新构想工业级资产东港地产以开发和管理高性能建筑为荣,包括在能源和环境设计方面的领先地位(LEED)认证建筑。他们以在新斯科舍省哈利法克斯开发、建造和运营第一个LEED认证的多租户仓库以及在纽芬兰圣约翰斯的第一个LEED黄金认证办公楼而闻名。通过试点项目,东港认为他们可以倡导多租户工业房地产,这种资产类别在建筑标准制定过程中通常不是首要考虑的,尽管在加拿大11个市场中有超过20亿平方英尺的房地产。凭借东港在工业领域的经验,他们认为有可能创造一个舒适、可出租的建筑,并向租户提供0美元的中央供暖费用。碳中和资料库第208页共250页走向零碳让零能耗的中央供暖成为现实,它的设计特色是一个紧密且隔热良好的建筑外围护保温系统。根据以往LEED认证仓库的经验,东港团队知道对建筑能源使用有重大影响的关键因素:减少渗透、更好的隔热值、高效的加热系统和自动化控制,以减少对人工干预操作系统的依赖。东港从隔热的倾斜混凝土夹层板开始,以在仓库中提供连续的达到R-20的隔热值,以及适合工业使用的耐用混凝土表面。进一步减少空气渗透是通过使用垂直储存的平地机来实现的,这种产品通常用于冷藏仓库以保持寒冷。他们还将屋顶的隔热值升级到了R-40。该建筑由空气-水热泵提供的中央室内热量加热。中央供暖系统由六个空气-水热泵和一个峰值负荷/备用冷凝天然气锅炉组成,提供17℃的恒定地板温度。热水分配由单隔间区域的电子换向电机循环泵提供。额外的供热由架空装置加热器提供,加热器直接计量并向租户收费。控制措施已经到位,以阻止室内地暖循环器在架空门打开的区域运行。随着租户计量的架空单元加热器弥补了敞开的门的热损失,租户更加意识到他们如何经营其场所的成本影响。碳中和资料库第209页共250页东港口还通过新斯科舍电力公司的净零能计量项目安装了一个净计量太阳能光伏系统。该系统的大小可以抵消燃料来源的成本——假设加热能量强度为每平方英尺1.6千瓦时。考虑到这些供暖因素,租户可以在不经常开门的情况下看到0美元的中央供暖账单。打造零碳优势东港以前建造过LEED认证的项目,但对参与零碳建筑试点项目特别兴奋。除了希望进一步推进其资产并在市场中更好地脱颖而出,试点项目还为东港提供了一个分享其专业知识的机会,并有可能影响进一步的标准开发。使用ZCB标准意味着改变东港的方法。他们不是从需求列表开始,而是从实现目标所需的终点向后倒推排布工作。该团队面临一些挑战,其中包括需要一个第三方能源模型来验证设计——但该能源模型没有反映现有运营的LEED认证仓库渗透率的经验数据——以及处理当地电力公司对其可以向电网提供多少现场能源的限制。实现真正的投资回报碳中和资料库第210页共250页尽管有这些挑战,项目最雄心勃勃的方面是理解如何使项目在财务上有竞争力。传统项目上,这种资产类别的重点是提供最低成本的产品,尤其是因为开发人员并不总是知道建筑物的最终用途是什么,或者用途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该团队发现,使用ZCB标准操作简单、易于操作,而且成本效益高。虽然东港的零碳建筑投资确实比标准高出约10%至15%,但他们已经看到了投资回报:净租金提高,因为租户的供暖能源费用大幅降低,同时工作空间更舒适。为了使房屋空间更适合租户,东港包括非标准的仓库功能。这些建筑都配备了太阳能电池板窗户和天窗最大限度地利用采光、带运动传感器的发光二极管灯和自动节能通风系统。东港越来越多地看到对可持续房地产的需求,与威尔金森一起,他们正在通过智能空间和增值物业管理服务来满足这一需求。有了六个月的数据,该团队有望实现其0美元的中央供暖账单目标。在努力实现零碳认证的过程中,东港专注于他们能够控制的东西,以帮助他们的租户实现净零中央供暖。通过简化他们的方法,他们保持专注,并能够将创新思维带入工业空间,为今天的租户创造下一代仓储。碳中和资料库第211页共250页62美国米勒·赫尔合伙公司的布利特中心布利特中心,该中心被誉为世界上“最环保、最节能”的办公楼,比一般的西雅图办公楼少消耗约83%的能源,实现净零能源和净零水。该中心是一座6层5万平方英尺、1800万美元的办公楼,位于中央和国会山区交汇处的中心,是一个非盈利机构Bullitt基金会的财产。布利特中心坐落在办公室和公寓旁边,是一个别致的商业空间。该建筑融合了许多最先进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特征,因此必须起草新的城市条例以适应这些特点。该项目的目标是证明一个真正的零净,自我维持的设计的可能性。西雅图布利特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所有的盛况和环境都是人们所期待的一个项目,该项目为美国的一个绿色场地带来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第一”。布利特中心是美国第一个满足国际生活建筑挑战赛要求的商业办公楼,也是第一个收集雨水并进行现场处理以供饮用水使用的办公楼。其他显著特征包括高效、低泄漏外壳、大窗户、可持续来源的木制品、现场雨水收集和现场废物处理。西雅图建筑公司米勒船体合伙公司提供设计和建筑,著名建筑商舒查特被选为该项目的总承包商,而PAE咨询工程师设计了机电系统。该结构的尖端环保节能特性由KMC控制BACnet系统控制,KMC总控软件工作站监控。由KMC授权安装承包商华盛顿州托纳斯基特西北自动化公司(NorthwestAutomationofTonasket)安装,并由控制工程师罗杰·诺曼(RogerNorman)牵头,独特设计的控制系统集成了比大多数典型建筑自动化系统更多的创新。在布利特中心,KMC控制器和FlexStats用于控制地板辐射加热和冷却区域。KMCFlexStats还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管理和提供免费冷却。顶层设备清单包括AAON100%室外空气屋顶空气处理机组(带热回收)、TitusVAV箱和佛罗里达热泵/博世热泵(由26个地面热井提供),除加热和冷却工艺用水外,还为生活用水提供热量。KMC设备的一些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应用包括控制雨水收集、过滤和从碳中和资料库第212页共250页56000加仑地下蓄水池净化成饮用水,灰水收集、控制、泵送和分配到建筑的绿色花园区域。KMC控制还允许对设施的“智能”窗口进行精确控制,当外部空气和天气条件良好时,或当需要自由冷却时,这些窗口会自动打开。此外,该建筑还拥有14000平方英尺的屋顶光伏太阳能阵列,可产生相当于该建筑所需的能源,一个创新的楼层平面图,旨在将所有工作区域定位在距离窗户30英尺的范围内,用于现场污水处理的堆肥厕所,鼓励骑自行车的便利设施,以及免费的室内环境来自某些家具或油漆产生的有毒烟雾。该设施非常节能,计算机、打印机和电器等简单的插件设备预计将占大楼实际能耗的近一半。为了减少非点源污染和雨水径流,布利特中心的景观采用了绿色屋顶和种植带,以及可渗透的硬景观,让雨水渗入建筑物周围的土壤。西雅图布利特中心的能源性能指标通过一个大型触摸屏界面在实时仪表板上以教育形式显示给租户和访客。这只是一个例子,有助于实现该项目的既定目标,即作为一个教育平台,促进节能、性能化建筑的复制。为此,布利特中心团队正在努力分享他们在整个布利特中心项目中学到的经验教训,以鼓励绿色建筑领域的其他人。碳中和资料库第213页共250页63挪威Telemark发电厂该项目坐落于挪威波什格伦(Porsgrunn)的西福尔-泰勒马克郡(VestfoldogTelemark),这栋11层的建筑物旨在延续当地自19世纪以来拥有最大水力发电厂的历史。新落成的泰勒马克郡能源厂意在体现当地对绿色能源的持续投入与关注,以及其在脱碳方面的领先表现。大楼东南向的立面和屋顶,每年可生产25.6万千瓦时的能源。这个量级的能源是挪威当地普通家庭年度能源使用量的20倍。生产能源的过剩部分将被储存在当地的能源网络中。该建筑倾斜且略呈圆锥形的外观造型,在东侧立面上具有一个清晰的45度倾斜凹口。这样一来,这个能源厂就可以在Herøya工业园区内有着一个代表性的外观风格。该项目包含了一个接待室、办公空间、两层的联合办公空间、共享员工碳中和资料库第214页共250页食堂、顶层会议室、以及一个屋顶露台。建筑师利用两个巨大的台阶将建筑的地面层与屋顶层连接在了一起,从接待室一直贯穿到员工食堂和顶层会议室。位于九层的木制直台阶,将员工食堂和顶层会议室彻底贯通,并给来访者提供了前往屋顶露台的路线。该项目还以获得BREEAM特级认证为目标,来体现其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雄心壮志。这个项目不光意在服务所在的街区环境,还试图给全世界提供一个可持续设计的空间样本。该项目的一大亮点在于24度缓慢倾斜的屋顶。建筑师意在尽可能地扩大屋顶的表面积范围,以收获最大数量的太阳能能源。除了光伏顶篷外,建筑师还用PV电池对建筑的南侧立面进行了包裹。建筑西侧、西北侧和东北侧的立面使用的是木制栏杆。这样一来,立面就会在太阳光的照射下,产生一定的建筑阴影。木制栏杆立面的后一层使用的是Cembrit立面面板,以保证建筑整体的统一表达。这是一栋被动式建筑,建筑师采用了三层隔离窗户来保证内部的超级隔热性能。混凝土面板的使用也使得该建筑可以在白天较快地储存热量,并在夜间散失较少的热能。建筑每层所设置的水循环系统,保证了建筑物内部冷却和加热系统的高效运作。内部空间的设计原则是满足基本的功能需求,并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因此,该项目的楼板、玻璃墙、办公室分隔、厨房设计、灯光和卫生间都采用了相同的设计元素、色彩和材料。该项目灵活的空间设计和双层的联合办公空间,使得业主和未来的潜在租户可以轻松地对内部空间进行规划和再设计。建筑师在项目的材料选择上,以环境可持续性为基本原则,挑选的都是具有韧性和低能耗的材料。因此,该项目主要使用了当地的木材、石膏和环保混凝土。甚至,建筑师并没有对这些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修饰。从厨房内的各种材料到地毯砖和各类家具,建筑师选择的都是高质量且具有持久度的材料。地毯砖的组成中有70%是回收渔网。而木地板是由工业烟灰所再碳中和资料库第215页共250页生的木质碎屑打造而成的。空间内定制的叶片导视系统完美地满足了不同办公空间的区分需求,并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建筑师采用了传统且高效的照明方案,以保证该项目在人工照明上的最低能效。屋顶的特殊垂直角度,使得日光可以轻易地进入建筑的顶部三层空间。而亮色家具的选择,也使得室内照明的效率达到了最大化。Telemark能源厂和Kjørbo能源厂,Montessori能源厂和Brattørkaia能源厂等系列项目一起,都试图提供一个环境经济型的可持续建筑样板。同时,还很好地回应了新冠疫情下的办公空间设计。碳中和资料库第216页共250页64英国葛兰素史克可持续化学中心诺丁汉大学的化学实验室;可再生技术和天然材料使其在其生命周期内保持碳中和。项目概况:该建筑位于诺丁汉大学的创新园,为大约100名研究人员提供实验室设施空间、仪器室、本科教学设施和外展活动空间。由天然材料建造并符合高能效标准,剩余的能源需求由现场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生物质能来满足。现场产生的多余能源旨在在25年内偿还与其建设相关的隐含碳。强调:·2017年4月,该建筑获得了BREEAM杰出和LEED白金认证——两项绿色建筑认证的最高级别;·该建筑旨在在运营25年内抵消建筑产生的碳排放;碳中和资料库第217页共250页·该建筑在前25年应产生40MWh多余的能源,并用于为大学校园附近的办公楼供暖。·该中心的位置还鼓励使用当地公共交通工具,有多条巴士服务将大楼与诺丁汉的其他地方和主要交通枢纽连接起来。使用的方法:·在施工期间实施了碳数据收集和审计制度,并持续到建筑物的运营阶段。·所有主要的能源消耗系统都安装了分表;这包括空间供暖、热水、冷却、风扇、灯和小功率。中心门厅的显示屏显示实时能源消耗数据。每月生成能源报告,并与内部建筑用户和GSK共享。·用于建筑的木材是PEFC或FSC认证的。·在设计过程的早期创建了一个碳模型,以告知产品规格并帮助减少整个生命周期的碳影响。·运行建筑物所需的能源由可再生能源满足,特别是生物燃料热能和太阳能发电。·总承建商须向公道建造商计划登记。·设计中采用了混合模式通风系统和从实验室的能源密集型过程中回收热量的热量捕获技术,以减少使用中的能源需求。冷却系统只安装在绝对需要的地方。·主实验室配备了自然通风系统。一个大面积的绿色屋顶,包括抗旱作物,覆盖了建筑物的一侧。还有一个冬季花园,旨在捕捉春季的低热量。·该设施的化学品存放在特殊的储存单元中,允许各个实验室在夜间关闭操作,从而减少对通风和冷却的需求。·LED照明已安装在各处,平均每平方米5.4瓦。节能实验室设备也被整合到设计中。·该建筑在屋顶结构中集成了一个230.9kWp的光伏阵列,覆盖了45%的屋顶面积。这些产生的估计产量每年超过200千瓦时,每年抵消超过100吨的碳。碳中和资料库第218页共250页·该建筑还包含一个125kWe的生物燃料热电联产系统,为中心提供大部分所需的热量。·节水策略包括安装泄漏检测系统和计量所有主要用水量。设计了一个可持续的排水系统,以吸收绿色屋顶、干洼地和过滤排水管的排放。碳中和资料库第219页共250页65伦敦大象公园伦敦市中心的一个大型改造项目,将提供超过3,000套住宅,以及办公、休闲和零售。项目概况:大象公园是更广泛的大象和城堡机会区的一部分,这是南华克议会雄心勃勃的重建计划之一。到2025年,该项目将创造:3,000多套新住房,包括25%的经济适用房;以及新的办公室、休闲场所、社区设施和商店——其中一部分将以负担得起的租金出租给当地企业。该地区将投资约3亿英镑,包括改善公共交通和更广泛的社区设施。凭借低碳能源中心和其他创新,大象公园的目标是在建成后成为运营中的净零碳发展。强调:·为每个地块制定能源战略,重点强调能源效率,并着眼于在商业上可行的情况下安装尽可能多的可再生能源。·项目针对零售单元的BREEAM优秀/非常好或可持续住宅准则下的4级(根据规划义务)碳中和资料库第220页共250页·15栋联排别墅已建成并符合Passivhaus标准。使用的方法:·在项目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会定期报告一些数据点:在施工阶段,记录每块地块产生的能源、水和废物量。在运营阶段,目标是获取大量住宅数据以及零售商特定和房东数据。·为每个地块制定的能源战略是与外部顾问共同制定的。这些探索了许多机会,包括:太阳能光伏、玻璃集成光伏以及业主区域和住宅单元的电池存储。·供暖和热水需求由E.ON运营的热电联产(CHP)工厂满足。根据与E.ON的合同规定,CHP工厂是低碳的,要求他们购买绿色证书以抵消与消耗的气体相关的排放。·鼓励居民签署绿色电价。2020年竣工的两栋新公寓楼的住户将自动签订绿色电价,由他们决定是否留下。·除了从结构的角度开发节能建筑外,单元的装修也考虑到了能源效率。所有白色家电的采购都旨在获得最节能的产品评级。·业主区域内还采用了最佳实践设计,以确保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使用,包括带有占用/时钟控制的LED照明。·开发碳模型以估计在开发结束时所需的补偿量,以便成为运营中的净零碳开发。受青睐的抵消方案尚未确定。碳中和资料库第221页共250页66英国赛特大厦多塞特郡的一座正能量房屋,按照Passivhaus标准建造,并在现场回收雨水。项目概况:一个私人的三居室家庭住宅,配备光伏屋顶、三层玻璃窗和雨水回收系统。这座房子的设计符合Passivhaus标准,是一个“能源+”住宅,输出的能源多于消耗的能源。该结构由结构保温板(SIPS)制成,并在11天内建成。房子被组织成两个不同的部分;一个用来住,一个用来睡觉。“睡觉”的街区,本质上是私人的和向内看的设计,被安置在一个砖石外壳内,并容纳了所有的卧室和浴室。战略性放置的窗户可以满足房间的内部要求,同时也保持隐私。强调:·房子是正能量的,输出的能量比它从电网中汲取的能量略多。·雨水箱容量为5,000升,全年为厕所、洗衣机和灌溉提供水,无需从总管碳中和资料库第222页共250页补水。·这所房子是按照Passivhaus标准设计和建造的(但是业主不想为认证付费)·整个房子的设计都考虑了整个生命周期的碳减排。·整个结构的隐含碳影响几乎是中性的或非常低。使用的方法:·SolarEdge监控系统提供业主用来核对年度能源数据的建筑系统的日常信息。·9KW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全年提供大部分电力使用和热水,并通过使用400升热储存器来储存任何多余的光伏能源。·墙壁的U值很低,为0.09W/m2,几乎消除了热负荷。·从开始到完成现场和使用中都考虑了整个生命周期的碳减排。该项目采用木结构和SIPS面板设计,采用吹制绝缘材料(源自可再生植物油),符合Passivhaus标准。因此,整个结构的隐含碳被认为几乎是中性或非常低的。镶板系统在苏格兰的一家工厂制造,并在11天内安装完毕。·为了减少未来的碳排放,这座房子也被设计成两套公寓,让业主能够以最小的努力灵活地适应未来。业主甚至采购了从陈列室重复使用的两个厨房单元。·为了满足Passivhaus标准,采用了织物优先的方法,对整个外部围护结构使用非常低的U值。Enhabit进行了热建模,以确保在冬季引入太阳能增益并在夏季消除太阳能增益。广泛的光伏和太阳能热阵列确保了对电网的需求很少,多余的光伏能量被输送到热储存器。·使用废水热回收来预热冷水供应也减少了能源需求。朝南的大窗户通过太阳能获得大量冬季热量。阳台和外部遮阳可以防止这种玻璃在夏天使房子过热。·整个房子的通风是通过机械通风热回收(MVHR)系统提供的,以最小的热损失提供持续的新鲜空气。SolarEdge能源监控系统全年为业主提供有关这些系统的所有信息。碳中和资料库第223页共250页·每个光伏面板都有自己的优化器,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并允许对每个单独的面板进行更准确的监控和检查。集成的9KW屋顶光伏和太阳能热系统确保房子是正能量的,因此不需要场外可再生能源或补偿。碳中和资料库第224页共250页67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弗莱堡是德国西南部的一座大学城,居民年轻、积极,有着大约20年的环境敏感政策和实践,常被称为欧洲环境保护主义之都。弗莱堡市一直被誉为“绿色之都”和“太阳能之城”,是全球率先实现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城市之一,世界各地许多城市和社区都视之为楷模。·无车化生活方式市政要求交通设施的新建和扩建不能对城市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过多的负面影响,鼓励人们使用对环境危害小的交通工具和设施。弗莱堡拥有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行人和骑自行车的人在道路上享有优先权,这座城市中有一半的行程是骑自行车出行的。在沃邦,汽车拥有率比其他城市低35%,拥有汽车但使用其他交通方的居民越来越少。居住在沃邦无车区内的有车居民,汽车仅在自家装卸物等情况下才驶入自家门口,平时车辆停放在无车区边缘的两座停车场内,住宅区街道成为居民休闲和儿童放心玩耍的场所。碳中和资料库第225页共250页·能源自给自足区内的房屋多集体建造,并以低耗能、能源自给和利用太阳能等作为建房准则。区内大量建造被动式房屋并对旧建筑进行保温隔热改造,要求所有建筑必须满足低能耗住宅的要求,即年耗能不超过65Kwh/m2。沃邦内还有大量正能建筑,这些有着鲜艳蓝、红、黄、绿色彩的太阳船(Sunship)就是可生产能源的建筑。这里几乎所有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屋顶上都安装了大片的太阳能板,能自发自用实现自己自足,多余的电还能返还到市政电网并获取收益。该市还设有德国最大的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之一Solarfabrik的总部和弗劳恩霍夫太阳能应用研究所。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上展出了一个名为“弗莱堡—太阳能城”的广泛项目。图:太阳能停车场·高品质的生活空间沃邦的建筑物都不高。所有住宅的高度都控制在13米以下,楼与楼之间的距离则不低于19米。区内拥有大片的公共绿地和宜人的街道空间,同时又排除了机动车的干扰,使得沃邦新区的居民们享有了高品质的休闲质量,街道的功能更多碳中和资料库第226页共250页的是留给了儿童玩耍。这一环境对带孩子的家庭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儿童占居民人口的比重超过了20%,使得沃邦这个发展历史最短的城区另一方面又成了居民年龄最年轻的城区。·温暖的社区在企业、大学和市政当局的共同努力下,快速增长的环境部门创造了1万多个就业机会。这里的许多咖啡馆和餐厅还聘用高比例的身心障碍员工为旅客提供最佳服务。沃邦不是有钱人的社区,它有出租住宅、中低收入住宅、大学宿舍、高价住宅等多元居住空间。沃邦还很注重对孩子的环保教育培训,市内各类环保项目和学校自发性组织繁多,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校的环保设施集资。弗莱堡大学作为德国精英大学开设了全德第一个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并开设了与国际接轨的“可再生能源经营管理”硕士研究生班。弗莱堡地区的农业和林业,无公害葡萄酒和绿色食品生产者等,均是弗莱堡大学气候生态学、林业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医学研究的对象。碳中和资料库第228页共250页68美国南方公园合作居住社区南公园合作居住社区是位于美国加利弗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的一个城市生态居住区,建成于1993年,占地1.37公顷,有25户居民,是一个典型的合作居住项目。社区居民可以共享3.1万平方英尺的室内空间,包括一个公用房屋、一个工作室和几个自行车库。这里强调以居住者自我管理实现社区生态等的可持续发展。整个工程建设的构思、设计是居民们与设计师、政府部门等共同协商的结果。居民致力于管理社区的能源、上下水、废弃物处理、交通等事务,关注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这种卓有成效的自我管理,社区资源的回收再利用率比当地普通居住区高了20%。碳中和资料库第229页共250页69德国欧瑞府零碳科技园欧瑞府零碳科技园位于柏林市区西南方位,占地5.5公顷,有25幢建筑,150家创新型企业,近3500人入驻。100多年前这里是煤气站,也是当时最前沿的能源技术。现在,这座园区与零碳能源技术有机融合,继续引领时代发展潮流。在这里,光伏风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得到了灵活有效的利用;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站的电来源于风电;储能电站、园区的储热储冷及热泵保障了用能的灵活性;所有的新建筑都是“绿色建筑”,获得LEED能源性能标准认证并获得铂金级别。碳中和资料库第230页共250页这一零碳方案是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超前规划,包括EcoStruxure架构的数字化方案——能源管理与整体智慧园区的云边端结合整体数字化方案,涵盖楼控产品,变频器,无六氟化硫中压开关设备,EBO楼宇运营系统,PME电能管理系统;同时,还落地了基于微网EMA的整体光伏、储能和充电方案,确保整个园区在运营阶段实现碳中和。自2014年建成以来,德国欧芮府零碳科技园稳达德国与欧盟的2050气候目标,园区80%至95%的能源已从可再生能源中获得,并且验证了经济的可行性,为全世界零碳园区打造了标杆,已经成为德国能源转型的创意灵感的象征。70美国加州尔湾商业中心零碳社区尔湾(Irvine)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OrangeCounty的一个城市,尔湾还是一个年轻的新兴城市,有“小硅谷”之称。碳中和资料库第231页共250页加州人集中各种控温和节能科技,推出了首个零碳社区-CITYSQUARE。这里使用太阳能代替传统用电,减少使用就等于减排。内耗方便也比普通的房屋低,房屋隔温采用了喷涂泡沫(sprayfoam),比普通的棉和木屑材料隔温效果倍增,既隔温又隔音。同时隔绝了紫外线和热度,真正做到了冬暖夏凉。最先进的四千瓦太阳能热水器,和Energystar节能之星电器,在社区内都是纯电住宅,真正做到了节能减排。碳中和资料库第232页共250页71美国Sheboygan污水处理厂传统的污水处理过程“以能消能、污染转嫁”加剧了温室气体的排放。而能源价格的日趋攀升态势也抬升了污水处理成本。面对污水这一潜在能源、资源的“聚宝盆”,欧美等国家纷纷提出未来污水处理要走碳中和运行之路,美国水环境研究基金(WERF)更是制定出至2030年美国所有污水处理厂均要实现碳中和运行的目标。位于美国威斯康辛州的希博伊根(Sheboygan)污水处理厂很早便认识到了污水处理可持续性和能源独立的重要性,于2002年参与“威斯康辛聚焦能源(WisconsinFo-cusonEnergy,FOE)”项目,确立了“能源零消耗”的运行目标和实施计划。以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作为美国碳中和运行的典型案例,介绍该厂工艺流程以及在能源开源/节流、逼近碳中和运行目标方面的成功经验。1、工艺概况与处理效果1.1工艺概况与性能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始建于1982年,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工艺。1997年—1999年该厂进行了工艺升级改造,在原有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生物营养物去除(BNR)单元,以实现生物除磷。至此,该厂形成了一套以A/O工艺为蓝本结合初沉淀、剩余污泥水解-酸化、污泥浓缩于一体的创新工艺,具体流程见图1。碳中和资料库第233页共250页污水依次流经格栅、旋流沉砂池、初沉/水解-酸化池、厌氧池、好氧池和二沉池,出水经消毒后排入密执根湖。同时,部分回流污泥回流至初沉/水解-酸化池,并在此与初沉污泥混合、水解-酸化、释放出较多挥发性有机酸(VFAs)后沉淀形成剩余污泥;剩余污泥之后与外源高浓度食品废物(HSW)混合实施厌氧共消化(Co-digestion),以提高生物气体中的CH4产量。产生的生物气经微型燃气轮机进行热电联产(CHP),为厂区供热、供电。该厂初始设计流量规模为7×104m3/d,服务人口为86500人,2012年—2013年平均进、出水水质见表1,两年的平均流量分别为3.7×104和4.0×104m3/d。碳中和资料库第234页共250页表1显示,该厂工艺对BOD5、TSS和总磷(TP)的去除效果较为理想。1.2一级处理原污水经集水井收集后由6台(2×150kW、3×186kW、1×373kW)额定流量均为2680m3/h(扬程不同)的离心泵提升进入两个自动排污格栅,导致污水提升耗电量为0.077kW·h/m3污水。污水经格栅去除较大漂浮物后进入1座直径为6.1m的旋流沉砂池,以去除污水中的无机砂粒。格栅截留的漂浮物经压缩后与旋流沉砂池中排出的泥砂一同被收集后进行土地填埋处置。最后,污水进入4座直径为27.4m、水力停留时间(HRT)为5.67h的初沉/水解-酸化池。在此处,初沉污泥与部分二沉回流污泥一同进行水解-酸化,释放大部分VFAs后形成供厌氧消化的剩余污泥。1.3二级处理二级处理为A/O工艺。污水经历初沉池水解-酸化、沉淀后与回流污泥一起进入2座设有N型廊道的厌氧池(HRT=3.75h)。每座厌氧池中各安装了8个射流搅拌器,以防止污泥沉淀。污水经2座厌氧池后再各自分别进入2座各安装有1500碳中和资料库第235页共250页个微孔曝气头的好氧池(HRT=7.5h),曝气由2台261kW的鼓风机(1用1备)提供,由此而导致的曝气耗电量为1943000kW·h/a。好氧池混合液最后进入4座直径为32m的二沉池(HRT=7.25h),实施泥水分离。其中,95%的二沉污泥回流至厌氧池,其余回流至初沉池与初沉污泥一道水解-酸化,同时,借微生物絮凝作用提高初沉池沉淀效果。二沉池出水经氯消毒后排放至距离为480m的密执根湖中。1.4污泥处理剩余污泥(3785m3/d,含水率为97.5%)连同HSW直接进入3座一级厌氧消化池(体积为4595m3,SRT=16d),随后进入1座二级消化池(体积为4595m3,SRT=14d)。经2级厌氧消化后产生总量为14158m3/d的生物气体,其中,CH4、CO2、H2S及其他气体含量分别为65%、30%、5%。污泥在厌氧消化池中的总固体停留时间为30d。消化后形成的熟污泥经机械脱水将含水率从97.5%降至94%,以减少体积。脱水后熟污泥贮存于2个储泥罐中,经充分稳定后用作农业生产肥料,可为农民节省5335美元/hm2的施肥费用。污泥脱水后形成的上清液被回流至主流工艺的初沉池中,继续循环处理。2、能源回收与节能2.1能源回收在增加能源回收效率方面,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已充分意识到污泥作为潜在绿色能源的巨大潜力,通过剩余污泥与食品废物厌氧共消化产生可再生能源———CH4。产生的CH4通过热电联产(CHP)。技术产电、产热,电能供污水处理运行使用,热能一方面为消化池维持中温(35℃)提供热量,另一方面可用于冬季污水厂内建筑物取暖。文章来源于公众号:环保学院。2.1.1热电联产技术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在运行之初仅是把产生的75%的生物气用于维持中温消化,剩余25%被燃烧处理。但随着能源价格的不断上涨和温室效应的日益加剧,该厂逐渐认识到CH4在能源回收中的重要作用,于2002年全面启动了能源回收计碳中和资料库第236页共250页划。热电联产(CHP)技术凭借其高效、清洁、可靠的优点获得了希博伊根污水厂的青睐,该厂于2006年将10台30kW微型燃气轮机和2台热回收处理设备投入使用能源回收项目,达到最大7200kW·h/d的产电量、最大7032kW·h/d的产热量之能源生产能力。剩余污泥作为能源载体,产电当量为1.9kW·h/m3污泥(含水率为97.5%),产热当量为1.86kW·h/m3污泥(含水率为97.5%),足以为60户家庭供暖。至此,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产电量已经能弥补其37%的耗电量,产热量已基本可以满足厌氧消化加热和为厂区冬季办公供暖。为充分利用污泥厌氧消化所产生的生物气,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于2010年增设了2台200kW的微型燃气轮机和2台热回收处理设备,使产电能力增加了9600kW·h/d,产热能力增加了9840kW·h/d。到2012年,该厂可利用热电联产(CHP)技术产电16800kW·h/d、产热16120kW·h/d,约能抵消污水厂耗电量的90%、需热量的85%,基本上实现了能源自给自足。2.1.2共消化技术在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投加的HSW通常为高BOD、低SS的奶酪垃圾、啤酒厂废液等。由于这些添加物中高浓度、易降解有机物含量高,使得生物气体产量大幅增加、CH4比例相应提高,进而可提高能源的回收效率。剩余污泥与HSW共消化技术也为这些来源于食品制造业废弃物(在美国食品垃圾含量占全部固废垃圾量的14%)能源化提供了有效途径,避免其填埋或自然氧化对环境造成的潜在危害。为此,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在应用热电联产(CHP)技术之后于同年增设了食品垃圾(HSW)与剩余污泥共消化单元,以提高生物气产气量。该厂首先以奶酪制造废弃物作为HSW,与剩余污泥一起尝试共消化试验。在投加奶酪废弃物的几个小时后便检测到产气量大幅增加的现象。于是,该厂开始大量购买食品制造残留物,以进行厌氧共消化。该污水厂购买并投加的食品制造残留物中TSS均小于10000mg/L,BOD5数值如表3所示。根据实际运行需要的生物气体量来确定所需投加的HSW数量,HSW经泵输送与剩余污泥一同进入一级厌氧消化池。碳中和资料库第237页共250页表3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投加高浓度食品废物(HSW)BOD5数值2006年,该厂由于投加HSW使生物气产量增加了150%,使该厂距能源自给自足的目标更近了一步。于是,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继续增加HSW投加量,并不断寻找新的更有利于提高生物气产量的HSW。截至2012年,该厂因投加HSW而使产气量增加了200%。这就为后续热电联产(CHP)技术提供了充足的燃料,使该厂产生的电能和热能基本可以满足其全部能源消耗,在产气量高峰时甚至还会出现能量富余。2.2节能措施污水提升、回流及曝气设备能耗在污水处理总能耗中所占比例最大(68.9%),因此,为了从节流角度提高该厂能源自给自足率,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从2005年开始先后进行了一系列工艺升级改造和运行优化,包括水泵、鼓风机等机械设备的更新、安装气流控制阀、更新消化池加热设备、升级智能控制系统(PLC)、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SCADA)等。2.2.1泵站升级改造为了降低能耗,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在泵站升级改造方面共耗资170000美元(节能降耗部分耗资87000美元),将2台水泵的电机更换为高效变频电机(150kW),碳中和资料库第238页共250页并为这两台电机分别配备了1个变频驱动。另外4台水泵未进行升级改造,其中三台186kW的水泵仍采用普通电机,1台373kW的水泵采用涡流电机。结果,设备更新后每年可节省20%的耗电量,2006年—2011年间共节省电量1.08GW·h,相当于减少735t/碳(CO2)排量,具体情况如表4所示。表4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变频电机安装投资与节省电量2.2.2鼓风机升级改造2005年之前,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一直使用1990年安装的4台186kW鼓风机(2用2备)为曝气池充氧。2005年8月,设备节能改造时将4台186kW鼓风机更换为2台261kW高效、节能的鼓风机(1用1备),使曝气环节实现节能13%,降低了污水能耗。2.2.3气流控制阀安装尽管鼓风机更新可明显降低电耗,但因曝气量难以控制仍会出现曝气阶段较多能源浪费的现象。监测显示,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曝气池在夜间和冬季溶解氧(DO)可高达6mg/L。为了降低能源的浪费,该厂于2009年1月安装了曝气流量控制阀,并通过升级PLC实现对曝气池内DO的实时控制,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浪费。鼓风机更新与气流控制阀安装使曝气单元能耗总共降低了30%(其中,气流控制阀贡献率为17%),2009年节省能源费用总计63889美元,投资回收期为15年。2.2.4污泥消化池碳中和资料库第239页共250页加热设备厌氧消化池加热设备采用产生的生物气加热循环水流,以保证消化池中35℃的中温消化。起初,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采用3台674kW的加热设备加热循环水;在2005年升级改造时更新为2台1114kW高效、节能的加热设备,并安装了2台热水循环泵,向厂内建筑供暖,节省了全厂90%的天然气消耗量。2.2.5SCADA系统SCADA系统是监视控制和数据采集系统,在污水处理中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建立了完备的SCADA自动化控制体系。一方面,根据不同时刻污水处理的实际状况变化动态控制曝气量、回流量等参数,使污水(泥)提升泵、回流泵、鼓风机处于最佳运行状态;另一方面,利用SCA-DA系统对远距离污水提升泵站进行远程操控,不仅缩减了人工费用开支,还降低了化学药剂的投加量和耗电量,大大降低了污水处理厂运行的成本费用。2.3小结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在美国率先扛起了碳中和运行的大旗,通过开源与节流并举双重措施力求实现“能源零消耗”的目标。到2013年底,该厂产电量与耗电量之比已达90%~115%,产热量与耗热量之比为85%~90%,其回收能源应用流程如图2所示。3、结语尽管目前美国绝大多数污水处理厂都未考虑剩余污泥厌氧消化产甲烷提供能量供其运行使用,但美国水环境研究基金(WERF)已制定出2030年全部污水处碳中和资料库第240页共250页理厂要实现碳中和运行目标。在此之前,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已作为美国榜样,率先加入了“威斯康辛聚焦能源”计划,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入手,逐渐逼近其运行“能源零消耗”的目标。在开源方面,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利用热电联产(CHP)技术充分利用污泥厌氧消化产生的生物气体(CH4)产电、产热。同时,通过向剩余污泥中投加高浓度食品废物(HSW)实现厌氧共消化,以加大生物气体产出量(2012年增量达200%)。在节流环节,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自筹资金近110万美元,更新水泵变频机组(节能20%)、鼓风机系统(节能13%)、气流控制阀(节能17%)、加热设备以及相关的自控系统(PLC和SCADA),最大限度降低污水处理关键设备的能耗。通过开源与节流措施,到2013年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已实现了产电量与耗电量比值达90%~115%、产热量与耗热量值达85%~90%的佳绩,基本接近碳中和运行目标。希博伊根污水处理厂能源使用逼近自给自足的经验虽不可复制,但它向进水有机物浓度较低、剩余污泥产量较少的污水处理厂展示,剩余污泥与其他有机废物共消化完全可以弥补污水厂自身有机能源不足的问题。对于崇尚“民以食为天”的我国来说,居家有机垃圾与餐馆厨余垃圾完全可以收集后送到污水处理厂与剩余污泥一同共消化,从而实现我国污水处理厂的碳中和运行目标。72丹麦森讷堡市零碳项目如果说世界都在看向丹麦,试图从这个国家身上寻找绿色转型方面的可行政策的灵感或线索,那么丹麦其实可以从其南部城市森讷堡的零碳实践中获得灵感。森讷堡制定了积极的行动计划,努力在2029年前使其整个能源系统脱碳。现在,该市已经实现了这一目标的55%。虽然净零排放是当今全球近乎“统一”的指导原则,但森讷堡是最早一批将目光投向碳中和的城市。它在2007年宣布了这一目标,比《巴黎协定》早了八年,碳中和资料库第241页共250页而哥本哈根也是在两年后才作出了类似的承诺。领导这项工作的是ProjectZero,该项目是市政府、当地公司和社区成员结成的公私合营组织。令人印象深刻的是,ProjectZero项目只利用本地资源实现这一目标,并将各参与方的战略和规划有机结合成统一的整体,鼓励当地利益相关方都积极参与,从而实现能源系统的完全脱碳,而无需从其他区域采买能源,或者采取任何碳抵消手段。让我们停下来思考一下这一挑战是多么雄心勃勃。这是一个冬季漫长且黑暗的国家——这就意味着这里对照明和取暖的需求非常高。连续几个月,这里的光照都很少。森讷堡市域面积很小,人口约有10万。制定一项满足所有能源需求的计划需要非常耐心细致地整合资源。这一战略的核心是行业耦合、资源整合以及整个城市、各个社区对项目的认可和支持。按照ProjectZero项目的说法,这种协作精神是这一变革性转型的秘诀。森讷堡的“配方”有三个步骤:仅使用实现高能效表现所必需的能源、重复利用已经生产的能源、用可再生能源来解决剩余的能源需求。第1步:减少能源使用能源效率是ProjectZero项目的核心要义。该项目组织意欲通过能效手段提升所有相关项目的效率、效果,并降低经济成本。该项目组研究显示,能效可以将实现净零的成本降低近50%。森讷堡在住宅领域很好地展示了能效的潜力。林德黑文(LindeHaven)这一住房开发项目采用了先进的能效技术来降低能源需求。该项目有140套住房,使用了诸多智能技术,例如可以将热耗降低11%的预测控制系统、保持合适室温的电子温控阀散热器、以及可以平衡冷热水的供热系统等。这些措施降低了10%的最终能源消耗,而且投资回报期仅为一年。系统效率如此之高,甚至能够在低温情况下运行。据估上述措施可以有效减少传输过程中达三分之一的热损耗。碳中和资料库第242页共250页viaSarahGolden如果顺利实施,能效方案将帮助该社区降低对昂贵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需求,实现大幅节能,使脱碳更为可行。“优先考虑能效有重要意义,”项目负责人解释说。“在某种程度上,有人会感觉谈论能效无聊且无趣,但实际情况是今天我们正在浪费大量能源。绿色转型成本确实不低!”然而,尽管我们已经有了现成的技术,而且这些技术投资回收期很短,但我们在达成能效提升目标的路上仍然步履蹒跚面临挑战。国际能源署(IEA)的数据显示,要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我们需要每年降低4%的能源强度。然而在过去五年中,全球范围内能源强度却只降低了1.3%。森讷堡在提升自身能效的同时,也希望做的更多,为全球能效的提升做出贡献。方法就是通过自身的实践影响其他城市,并邀请记者、政要参观其示范项目。今年6月,ProjectZero项目邀请了国际能源署在森讷堡举办了其年度能源效率大会。期间,国际能源署总干事法提赫·比罗尔(FatihBirol)现场参观了这些成功的示范项目之后,将森讷堡这座城市命名为“全球能效之都”。这背后的原因显而易见。碳中和资料库第243页共250页第2步:通过耦合性项目重复利用能源能源系统脱碳的关键是整合整个地区的项目和脱碳战略。ProjectZero将挑战和机遇分解、总结为建筑、运输、工业和能源行业的15个重点领域,并寻找当地利益相关方来推进项目,以实现目标。虽然ProjectZero的总体规划是基于森讷堡本地资源,但整个转型的过程对于其他地区来说也是可复制的。基于当地社区独特条件的小型解决方案之间相互连接,结成统一的整体,所能产生的力量会放大积极的成果。因此,跨部门持续的、有意义的合作非常重要。“当我们开始跨领域、跨行业考量能源问题,那么我们就真正开始切中问题的要害了,”ProjectZero项目主席LarsTveen说。“只有当我们将‘这(脱碳)对我也至关重要’这一理念,向下分享、传输给每一个公众、社会的每一个组成部分的时候,我们才能达成目标。”一个很好的例子是森讷堡区域供热项目。该项目将整个城市的家庭和企业连接到一个系统中,使他们能够共享热源,为民宅进行供热、提供生活用水。该系统覆盖了该地区80%以上的家庭,将供热和生活用水对能源的需求降低了73%。运行过程中产生余热的企业和行业可以回收这些热量并将其出售给区域供热系统,既减少了当地居民取暖和生活用水领域对能源的需求,又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SuperBrugsen超市便是成功采用了这一方案的企业。该超市安装了热量回收装置,以回收其制冷系统中的余热废热,然后将其重新加以利用,来为超市供热、提供热水。这一系列举措成功将超市供热系统对能源的需求减少了78%。这对现行的标准暖通空调系统来说是自然而然的“进化”方向。当下绝大部分超市中,制冷装置所产生的废热要通过特定管道排到室外,而同时空调系统则需要大量的能源来调节室内的温度。锦上添花的是,当超市产生的余热超过其需求时,它可以将其出售给区域供热系统,以使邻近的建筑物受益,同时还能有所收益。碳中和资料库第244页共250页第3步:用清洁能源取代传统能源在先前两步的基础上,最后一步便是将余下部分对能源的需求转向清洁能源。该地区已有风能和太阳能,以及一个使用当地农场废料的沼气设施、一个用于供热的垃圾焚烧炉和一家已经实现负碳且产出能源的污水处理厂。其中沼气和垃圾焚烧炉两处我发现特别有趣。两者在美国的气候界都存在争议,我发现森讷堡对两者的态度却令人耳目一新。森讷堡将沼气视为取代天然气的宝贵资源。该市重视天然气的气候效益,并希望借此摆脱对进口天然气的依赖。到目前为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近日一个高温天中,沼气占到了总能源需求的98%,这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壮举。垃圾焚烧炉绝对是值得一看的景象。在美国,这是有争议的,因为设施通常看起来很不卫生,会让人联想到环境种族主义以及污染。但在森讷堡却并不是这样。该设施的管理者介绍说,这座垃圾焚烧炉经过特殊设计,以回收热量用于区域供热系统;同时还配有用于收集、处理污染物和毒素的水道系统,以减少排放,并消除对空气质量的影响。森讷堡还制定了下一步规划:继续加大太阳能和风能的投入,包括一座将于2027年投入使用的海上风电场;还将建一座绿色氢能设施等。碳中和资料库I目录零碳建筑案例..................................................................................................................101北京榆垡农业清洁能源应用工程...............................................................................202山东诸城县域零碳办公示范项目...............................................................................603海南博鳌东屿岛零碳示范区项目...............................................................................804成都中建低碳智慧示范办公大楼.............................................................................1105济南零碳智慧创新运营中心项目.............................................................................1506雄安新区绿色零碳智慧能源项目.............................................................................1907上海杨浦街道办事处办公楼改造.............................................................................21零碳社区案例................................................................................................................2508湖北宜昌郑家榜低碳社区试点................................................................................2609广东中山小榄北区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2810浙江舟山定海实践净零碳乡村路径.........................................................................3111江西华平社区竹笋巷低碳社区................................................................................3412山西分布式光伏芮城试点.......................................................................................3913福建厦门东坪山片区近零碳排放区示范..................................................................4314辽宁省中国零碳村镇项目.......................................................................................4615山东青岛奥帆中心零碳社区....................................................................................4816山东淄博100%绿电供应零碳镇.............................................................................5117四川广元芸香社区..................................................................................................5318四川西昌农村社区“零碳”示范项目......................................................................5519四川攀枝花零碳村庄建设项目................................................................................61碳中和资料库II零碳园区案例................................................................................................................6420东江湖大数据产业园..............................................................................................6521阿里云绿色数据中心..............................................................................................7022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7223广东状元谷绿色低碳园区.......................................................................................7424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区....................................................................................7625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7826金风科技亦庄智慧园区...........................................................................................8227安徽广德经济开发区..............................................................................................8528无锡惠山经济技术开发区.......................................................................................8729无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9030苏州工业园区.........................................................................................................9431广东珠海“零碳岛”..............................................................................................99零碳交通案例..............................................................................................................10232雄安新区高铁站片区绿色示范点...........................................................................10333上海虹桥机场绿色航空枢纽项目...........................................................................10534湖北鄂州花湖机场节能减排项目...........................................................................10835浙江嘉兴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11036山东济南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112零碳工厂案例..............................................................................................................11637浙江智慧零碳电厂示范项目..................................................................................11738上海济丰包装纸业有限公司..................................................................................119碳中和资料库III39钢铁零碳示范工厂项目.........................................................................................12140山东枣庄市零碳智慧工厂.....................................................................................12441江苏淮安玻璃纤维零碳智能制造基地....................................................................12642宜兴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12943河南睢县第三污水处理厂.....................................................................................13344北京排水集团绿色低碳发展案例...........................................................................137零碳国外案例..............................................................................................................13745斯德哥尔摩生物炭项目.........................................................................................14146德国汉堡港口新城................................................................................................14347阿姆斯特丹太阳能自行车道..................................................................................14848悉尼Lilyfield社区可持续住房重建项目...............................................................15049瑞典哈马比社区...................................................................................................15250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15651英国阿什顿·海耶斯低碳社区..............................................................................16752日本藤泽生态城...................................................................................................16953英国格林威治千禧村............................................................................................17254英国伦敦贝丁顿零碳社区.....................................................................................17555瑞典皇家海港城...................................................................................................17856瑞典Bo01社区....................................................................................................18557瑞典韦克舍社区...................................................................................................18958加拿大坞边绿地社区............................................................................................19259奥地利Strass污水处理厂....................................................................................195碳中和资料库IV60芬兰Kakolanmäki污水处理厂...........................................................................20061加拿大达特茅斯威尔金森仓库..............................................................................20762美国米勒·赫尔合伙公司的布利特中心................................................................21163挪威Telemark发电厂.........................................................................................21364英国葛兰素史克可持续化学中心...........................................................................21665伦敦大象公园.......................................................................................................21966英国赛特大厦.......................................................................................................22167德国弗莱堡沃邦社区............................................................................................22468美国南方公园合作居住社区..................................................................................22869德国欧瑞府零碳科技园.........................................................................................22970美国加州尔湾商业中心零碳社区...........................................................................23071美国Sheboygan污水处理厂................................................................................23272丹麦森讷堡市零碳项目.........................................................................................240碳中和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