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讲义国家发展改革委应对气候变化司组织编写2016年5月编制说明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既是我国促进节能减排、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重要途径。碳排放权交易作为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一种有效手段,已经成为我国推动低碳经济转型的重要政策工具,全国碳市场的启动将成为我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工作安排,“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的运行期已接近尾声。为了确保2017年全国碳市场的按时启动,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紧锣密鼓部署和安排全国统一碳市场启动的各项筹备工作。当前,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任务艰巨、时间紧迫,但作为主要参与方的地方主管部门、重点排放企业、第三方核查机构等仍缺乏对参与碳市场建设运行相关工作的经验。为进一步强化碳市场各项工作的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抓紧开展针对上述三类主体的一系列能力建设活动,帮助各参与方尽快充分理解和掌握碳市场的相关原理、规定和具体工作要求,保障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顺利推进。为提高能力建设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确保培训质量和效果,推动培训内容的标准化与模块化,在UNDP/挪威政府的支持下,国家发展改革委气候司组织编写了本讲义。《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培训讲义》主要为政府官员、企业碳管理人员、企业技术人员、第三方核查机构人员提供参考,帮助其理解国家和地方碳市场的基本原理及最新政策形势,理解企业碳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及构建方式,了解碳排放核算报告体系相应的工作流程,明确碳排放核查的工作要求和管理规范等。本讲义针对不同受众,编制了各有侧重的内容,讲义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针对政府官员,详细介绍了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碳市场建设的背景,碳市场运行原理和核心要素,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主要工作安排;第二部分针对企业碳管理人员,详细介绍了中国碳市场建设与企业定位,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与如何参与碳市场,碳市场抵消机制与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实践分析;第三部分针对企业技术人员,详细介绍了全国碳市场中的企业碳排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放核算报告体系与工作要求,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机构工作流程与要求;第四部分针对第三方核查机构人员,详细介绍了全国碳市场中的碳核查工作要求与管理规范,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流程与相关要求。本教材编写时间紧迫,难免有所欠缺,随着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推进,编写组也会密切跟踪工作进展,适时丰富教材内容,望各界人士批评指正。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目录一、政府官员培训讲义1.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碳市场建设背景…………………………………………….…...12.碳市场运行原理与核心要素………………………………....…………………….…...253.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主要工作安排………………………………………..……...45二、企业碳管理人员培训讲义4.中国碳市场建设与企业定位……………………………………………….…….……...675.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与如何参与碳市场……………………………………….…...836.碳市场抵消机制与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实践分析………………………………...103三、企业技术人员培训讲义7.全国碳市场中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体系与工作要求………………….…...1278.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机构工作流程与要求……………………………………....153四、第三方核查机构人员培训讲义9.全国碳市场中的碳核查工作要求与管理规范……………………………………17410.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18911.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流程与相关要求………………………………….……..208应对气候变化与中国碳市场建设背景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主要国家地区低碳发展目标与实践4中国低碳发展实践5中国碳市场建设背景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一)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31.1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南极冰川在融化图瓦卢-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家北极熊在2100年可能灭绝西班牙-严重干旱巴拉圭-森林和草原大火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长江正源沱沱河的发源地,姜古迪如冰川近40年最大退缩距离超过1200米;长江源的最大冰川,岗加曲巴冰川的最大退缩距离超过4000米。玉龙雪山最大的白水1号冰川冰舌在1982年至2002年间后退了250米;1980年至2010年,雪宝顶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300米、雀儿山冰川末端的垂直高差退缩了大约200米。1999和2010年的岗加曲巴冰川1.1气候变化问题日益严峻51.2IPCC评估报告•1988年11月,世界气象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IPCC),其任务是评估气候与气候变化科学知识的现状,分析气候变化对社会、经济的潜在影响,并提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的可能对策。•IPCC成立后,先后组织了世界范围的数千名专家,截至目前已完成了五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IPCC评估报告已被各国政府所接受,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已成为国际谈判和合作行动的科学基础和依据。气候变化指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地球大气组成进而造成的气候异常变化。6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a)全球大气CO2浓度变化(b)全球平均海平面变化(c)北极夏季海冰范围(d)地表温度变化(1901-2012年)IPCC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科学研究成果7IPCC第五次评估主要结论8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人类活动造成大气层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气候变化已对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产生不利影响未来气候变暖将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越来越显著的影响未来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将导致全球继续变暖控制本世纪升温幅度的形势严峻气候变化的影响将是持续的——大气中CO2浓度从工业革命前的280ppmv已上升到目前的395ppmv。——IPCC评估报告不断强化人为活动GHG排放是引起当前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的科学结论第三次评估报告(2002)66%第四次评估报告(2007)90%第五次评估报告(2013)95%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进一步强化了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引起当前气候变化主要原因的科学结论,并已成为世界范围内广泛共识,也是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与国际合作行动的科学依据。人为活动(化石能源燃烧、土地利用等)引起的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SF6等)排放,使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温室效应增强,导致全球气候变暖。9(二)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进程10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1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共识科学(IPCCAR5)•气候系统的变暖是不容置疑的,并对人类和自然生态产生了广泛而严重的影响;•人类活动带来的温室气体排放是造成气候变暖的主要因素(大于95%);•减缓和适应的措施能够降低气候变化在本世纪带来的严重影响,但我们需要复合的、多种类型手段。现状•历史累计排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即将持平;•目前,中国是全球第一排放大国(中国29%,美国16%,欧盟11%),每年新增排放绝大部分来自中国。政治•199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1997年《京都议定书》•2012年过渡安排……•2015年巴黎谈判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1年通过并于1994年生效最终目标:将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水平原则: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发达国家采取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支持。发展中国家只承担提供温室气体国家清单的义务,不承担限控义务。《京都议定书》1997年通过并于2005年生效量化发达国家减排义务,2008年至2012年,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在1990年基础上至少减少5%的目标。•国家之间可以进行排放权交易。•可以采用绿色开发机制,促使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减排温室气体。•可以采用“集团方式”,即欧盟可视为一个整体,在总体上完成减排任务。2.2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谈判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是减缓人为活动的温室气体排放,稳定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全球温升幅度,确保自然生态和粮食生产不受威胁。1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年份会议主要成果2007COP13CMP3启动巴厘路线图:公约下,成立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讨论减缓、适应、资金、技术、能力建设;议定书下,发达国家进一步减排指标特设工作组继续谈判,确定发达国家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两项谈判均于2009年底取得“一致结果”。2009COP15CMP5哥本哈根会议,国际社会就单个议题举行的规模空前的会议,190多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出席,形成的哥本哈根协议未获得会议通过,但对下一步谈判产生重要影响。2010COP16CMP6坎昆协议,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确认并细化了哥本哈根协议的内容,基本确定2013至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的大框架。2011COP17CMP7德班会议,基本完成巴厘路线图双轨谈判的任务,确定2013到2020年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设立德班增强行动平台特设工作组,决定启动确定2020年后国际气候安排的谈判进程。2012COP18CMP8多哈会议,结束巴厘路线图谈判,就京都第二承诺期做出最终安排。多哈会议完成了巴厘路线图向德班平台的转换,国际气候谈判重心转向确定2020年后的国际气候安排。巴厘路线图进程13德班平台谈判进程年份会议主要成果2013COP19CMP9华沙会议,讨论德班平台未来两年的重点工作任务与计划,提高2020年前的减排力度,邀请缔约方推进CER的自愿注销行动,加快缔约方参与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资格的确立工作,通过气候变化损害国际机制.2014COP20CMP10利马大会,发达国家落实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减排指标的进展仍然有限,关于巴黎大会协议草案的要素基本达成了一致。2015COP21CMP11巴黎大会,达成巴黎协议,确立2020年后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治理机制。147中国碳市场建设系列教材1、控制全球温度升高不超过2摄氏度,并力争实现温升不超过1.5摄氏度的目标;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2、增强适应气候变化、提高气候耐受力和实现低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目标的能力;3、提供与增强气候耐受力和低排放增长模式相适应的资金支持。为此,各国将共同行动,力争尽早实现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峰值,并在之后迅速下降,到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巴黎气候大会巴黎气候大会主要成果•国家自主贡献各方以“自主贡献”的方式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发达国家将继续带头减排(绝对减排),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实际设立减排目标(有能力的尽早绝对减排)。提交至2025、2030年的国家自主贡献。•适应机制联合国及国际、区域和国家金融机构通过发展援助和气候融资增强气候防御措施;绿色气候基金加快支持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制定并落实国家适应计划。•损失损害损失损害华沙国际机制经2016年审查之后将继续运作;设立风险转移信息交换所,制定和实施风险管理战略工作;设立工作组,处理与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有关的流离失所问题。但不涉及国际责任和赔偿问题。•资金机制每年筹集总量不低于1000亿美元的资金。2025年之前确定新的额度。16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8•技术开发和转让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的技术研发工作,减少技术转让壁垒。•能力建设设立巴黎能力建设委员会,处理发展中国家缔约方在执行能力建设方面的问题,进一步加强能力建设工作。•透明度提升减排工作透明度,实现自主贡献行动可监测、可报告和可核查;全球环境基金支持透明度能力建设实施。•全球盘点从2023年开始,每5年将对全球行动总体进展进行一次盘点,以帮助各国提高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巴黎气候大会主要成果172.3双边和多边框架下的应对气候变化合作•2014年《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5年《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5年《中欧气候变化联合声明》•《G20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安塔利亚峰会公报》•各合作方依据自身特点,不断加强政策对话和务实合作,构建实体长效合作机制如中美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组、G20相关能效工作组等,推行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具体实施措施,相关措施主要集中于清洁能源供应、工业能源管理、建筑能效、交通能效、科学研究、投资融资等方面。18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三)主要国家地区低碳发展目标与实践193.1各国减排目标一览国家减排目标国家减排目标欧盟2030年比1990年至少减排40%俄罗斯2030年比1990年减排25%-30%英国2030年比1990年至少减排40%墨西哥2013-2030年无条件减排25%,在达成国际碳价、技术合作、低成本财政资源和技术转让国际协议的条件下,减排比例可扩大至40%美国2025年比2005年减排26-28%南非2025-2030年排放398-614公吨二氧化碳当量澳大利亚2030年比2005年减排26%-28%巴西2025年比2005年减排37%新西兰2030年比2005年减排30%印度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降低33-35%日本2030年比2013年减排26%20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03.2国家(地区)碳减排政策工具选择政策工具类型多样适应于不同情境综合、协同应用市场型政策的兴起源于它的成本效益、全面性和灵活性命令型•强制减排目标•强制使用财税型•碳税•补贴市场型•排放权交易•抵消机制213.3发达国家低碳政策实践特征排放数据的报告收集和分析是一切政策的基础因地制宜,适应各国特点和发展阶段需要两个协同很重要碳市场政策逐渐成为主流221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四)中国低碳发展实践23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成员单位:外交部、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建设部、交通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环保总局、国家林业局、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海洋局、中国民航总局、国家统计局。4.1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1990年雏形:设在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下的国家气候变化协调小组,组长为宋健,办公室设在国家气象局。认识的转变:1998年转移到国家计委,设立了国家气候变化对策协调小组,组长曾培炎。2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2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007年6月成立,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作为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和节能减排工作的议事协调机构。主要任务:研究制订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战略、方针和对策,统一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研究审议国际合作和谈判对案,协调解决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织贯彻落实国务院有关节能减排工作的方针政策,统一部署节能减排工作,研究审议重大政策建议,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成立后首先审议通过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组长:国务院总理副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成员:发改委、外交部等国务院相关20多个部门的负责人。25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历史1.成立应对气候变化司2008年,设置应对气候变化司,负责统筹协调和归口管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2.设立协调联络办公室2010年,国家发改委会同外交部等有关部门在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框架内设立协调联络办公室,进一步加强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协调沟通。2011年,正式成立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3.调整并充实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4.成立国家气候战略中心2010年9月,对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组成人员进行了充实调整,组成了31人的新一届专家委员会,其中两院院士15名,专家委员任期4年。成立相关部门、专家智库、研究机构26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当前体制1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13年7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通知,对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成单位和人员进行调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任组长,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国务委员杨洁篪任副组长。调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27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当前体制28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全社会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广泛参与我国已建立完善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管理当前体制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4《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国家自主贡献》4.2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目标与战略“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在2030年非化石能源目标达到20%左右。在2017年启动覆盖重要行业的全国碳市场(钢铁、水泥、发电、化工、建材、造纸、有色、航空)•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五年规划的核心目标,并加入了“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的承诺。•低碳发展作为实现目标的重要手段在会议公报中被反复提及,并明确了包括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和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等一系列具体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发展的地位在“十三五”期间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目前,我国已建立并完善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归口管理、各有关部门和地方分工负责、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十三五”低碳发展:301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技术节能,加快先进节能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提高能源转换和利用效率,重视节能政策。•优化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清洁、低排放、零排放能源的使用比例。•调整经济结构调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调整工业内部结构,促进制造业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延伸。以低碳为特征,并不是单纯以低碳产业为主,高能耗产业也要呈现低碳发展,在各行各业都渗透低碳发展方式,包括传统能源、钢铁、水泥,交通、建筑等所有经济部门。接下来的十五年中我国将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的转型升级,快速提高第三产业比重,同时也将大力改善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发展速度。2030年左右达峰路径:314.3中国低碳发展实践应对气候变化的立法工作对2030年目标实现极其关键,尤其是在处罚和财政支持两个方面至关重要。目前的起草工作已经完成,并在2015年陆续召开了多次研讨会征求各方意见,从初稿来看,这将是一部综合性法律,通过这部法律将确定应对气候变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同时确定社会各方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权责关系,即在兼顾法律前瞻性、宣示性以及可操作性的同时,突出应对气候变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32“十二五”期间国家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17%的目标分解至各省级行政区划,并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重点工作部门分工的通知》和《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目标责任考核评估办法》等。强度和总量控制及考核《应对气候变化法》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6中国低碳发展主要政策回顾332007.6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2009.8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2009.11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决定2010.7关于开展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3“十二五”规划纲要2011.10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2011.12“十二五”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012.12关于开展第二批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通知十一五后,密集出台多项政策规划,初步形成应对气候变化、低碳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2013.2低碳产品管理认证暂行办法2013.10关于开展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工作的通知2014.2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管理暂行办法2014.12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低碳发展试验试点低碳省区和城市试点低碳产业试验园区试点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商业、低碳产品试点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碳排放交易市场建立自愿减排交易机制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强度和总量控制及考核近期低碳发展政策体系341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3.1低碳发展试验试点“十二五”以来,国家开展了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低碳工业园区试点、低碳社区试点、低碳城(镇)、低碳产品认证等一系列试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已批准两批共42个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一)将低碳发展和温室气体减排控排纳入地方规划和考核。(二)建设和完善低碳发展所需的基础条件。(三)各类低碳抓手和工具的实践。35低碳工业园区2014年6月,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公布了第一批55家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名单,并于2015年批复同意了其中39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实施方案。低碳社区试点“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0家“省级低碳示范社区”,十三五建成一批“国家低碳示范社区”。主要对象分为新建城镇社区,既有城镇社区和农村社区。低碳城(镇)试点2015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加快推进国家低碳城(镇)试点工作的通知》。36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84.3.2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应对气候变化统计报表制度应对气候变化统计工作领导小组温室气体清单制度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直报制度374.4国家下阶段低碳发展总体战略部署逐步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进一步完善温室气体统计体系围绕达峰目标,加快调整步伐根据主体功能区定位和行业特点制定细分应对气候变化政策落实巴黎协定相关要求381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五)中国碳市场建设政策背景39在以往的节能减排工作中过于依赖行政手段,虽然在短期内能控制排放,但造成了企业的经济损失和较大的负面影响,同时政府监管成本高,长期效果差。因此,需要引入市场机制,提供更多的减排选择,促进企业选择低成本减排路径,减少全社会的减排成本。5.1中国碳市场的实践原因国际上通过实践已证明碳交易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政策工具,能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并调动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交易需要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能耗、产品、排放数据进行核查,能够为政府的节能减排乃至产业调整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碳交易在低碳政策中脱颖而出,原因如下:40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5.2中国碳市场建设政策背景2010.10《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碳交易首次出现在官方文件,在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在第八条“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中,提出要“建立和完善主要污染物和碳排放交易制度”。2011.0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其中第六篇第二十一章第一节“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中,提出“建立完善温室气体排放统计核算制度,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进入五年规划文件,表明碳交易正式成为中国官方规划的一部分,对中国碳市场建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415.2中国碳市场建设政策背景2011.10《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批准率先建立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湖北、重庆“两省五市”七个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碳交易制度从政策规划走向具体实践。2011.12《“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工作方案》•“探索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作为单独的一节专门列出,这是中国对碳市场建设部署得最为详尽的官方规划文件,其作用类似于纲领性文件。422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2中国碳市场建设政策背景2013.1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该决定强调了市场机制在深化改革中的重要作用。而具体到低碳环保领域,该决定指出中国应“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2015.09《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美双方于华盛顿重申《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并明确表示全国碳市场将于2017年正式启动,这是中国最高领导人首次明确全国碳市场时间表,对政府部门组织建设以及市场参与者做好准备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435.2中国碳市场建设政策背景2015.09《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明确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2016.03《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家发改委将碳市场建设作为2016年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推动碳市场建设。4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十三五”规划纲要2.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3.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1.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有效控制重点行业碳排放,建立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交易市场。45中国温室气体减排是长期稳定政策--未来政策制度安排的主线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十三五”力争逐步实行碳排放强度和总量“双控”,考虑在适当的地区和行业率先实施总量控制。碳排放权制度对重点行业企业尝试碳排放许可配额制度,以碳排放配额分配为依托。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设计全国碳交易制度体系和实施方案,逐步建立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462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16年2月23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工作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张勇明确指出:•全国碳市场建设意义重大碳市场是运用市场机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有效手段碳市场是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举措碳市场是落实我国强化气候行动国家资助决定贡献的重要内容•全国碳市场建设具备现实基础试点为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了规律,积累了经验建设基础正在逐步夯实,能力正不断提高制度设计和体系建设正在稳步推进建设任务艰巨,时间紧迫!4748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4碳市场运行原理与核心要素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4碳市场运行原理碳市场核心要素碳市场支撑系统2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一)碳市场运行原理31.1什么是碳交易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61.2碳市场体系框架支持工具•登记系统•报告系统•交易平台相关机构•主管机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调控机制•价格调控•税收制度•配额存储•抵消机制基本框架覆盖范围总量目标配额分配MRV遵约机制法律保障51.3碳市场流程图6配额市场政府气候变化政策总量配额确定设定其它温室气体减排政策碳交易抵消项目市场签发机构核查机构审核机构碳基金和其它投资机构项目开发者项目所在国配额/许可抵消额度温室气体排放量温室气体抵消项目核查提交提交审核提交开发资金资金产生批准一级市场卖方-履约方-项目开发者-投资者交易所/经纪人买方-履约方-投资者分配交易签发二级市场获利交易交易交易交易交易2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二)碳市场核心要素72.1覆盖范围选取原则—抓大放小排放源数量排放量VSVSVS有温室气体排放大排放源监测成本低数据准确、易获得参与者/排放源数量8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8•管理权限•交易成本要低-管理机构的监督成本-参与者的监测成本-交易费用等•在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扩大覆盖范围•“碳泄漏”问题,避免对当地企业竞争力的过大影响管理原则其他9覆盖气体•《京都议定书》规定的7种温室气体中某几种覆盖行业•排放规模较大•减排潜力较大•能源行业、制造业是最优先纳入的行业纳入标准•大型排放源:产能、排放量达到一定规模•排放数据监测成本较低、数据可靠102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配额分配是否免费免费分配拍卖定价出售分配方法历史法基准线法分配标准基于排放基于投入基于产出1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0未来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除表中行业子类中已纳入企业外,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发电装机之和达6000KW以上的其他企业自备电厂,应按照发电行业纳入行业标准:2013-2015年间任意一年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000吨标准煤的法人企(事)业单位,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纳入门槛:纳入气体: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及由于外购电力、热力引起的间接排放。11注:具体行业及产品代码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报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纳入企业名单的通知》为准。受控企业需要为其所有/部分排放支付费用参与方通过竞买方式从政府手中购买,价高者得2.2.1有偿分配拍卖关键因素:拍卖所得如何使用?通过某种方式返还回竞买方减少某种特定税种的税率放入政府一般性收入中补贴终端消费者13只适用于现有企业和设施分配依据投入数据:根据能源、原料等投入以及相应的分配系数确定产出数据:根据产品产量以及相应的分配系数确定排放数据:基于历史排放基础数据来源基于历史某一年的数据基于历史若干年的数据问题:容易出现“鞭打快牛”的问题2.2.2免费分配历史法:基于历史数据143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基准法:基于行业的排放基准进行分配基准=行业排放水平前xx%企业的平均单位排放单位:排放/产品,排放/燃料,排放/热量…各行业需单独制定本行业的排放基准需掌握全行业的排放和投入、产出数据15可以根据预测企业进行预分配根据实际数据进行事后调整根据企业实际的生产数据等分配配额16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2免费分配•将配额免费发放给纳入企业•可能有分配不均衡的问题•会降低碳交易体系的效率•能够奖励先期减排行动•可解决碳泄漏有偿分配•以市场价格出售配额•最有效率的配额价格发现的手段•可能会受企业的强烈反对•收入可用来补贴受碳交易影响的企业/个人免费分配VS有偿分配政治VS经济17免费分配历史法:最容易实施,但缺陷明显基准法:比较公平合理,但实施难度大、成本高有偿分配理论最优分配方法企业承担全部减排成本,接受程度低对企业和区域竞争力都有影响配额的分配一般会以免费分配开始,逐渐向有偿分配过渡183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3特殊规定先期减排行动新进入者关闭的设施避免碳泄漏--面临外部竞争的企业192.2.4未来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方案?纯发电、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均采用基准法分配配额,公式如下:单位配额=行业基准×调整系数×实物产出量热电联产、电网、铜冶炼、钢铁、纸浆制造、机制纸和纸板、机场,采用历史强度下降法,公式如下:单位配额=历史强度值×减排系数×调整系数×实物产出量企业调研,进行预分配(2016.1-2016.8)根据预分配确定最终方案(2016.9-2016.10)国家发改委进行配额分配到省(2016.11-12)各省执行配额分配(2017.1)分配流程20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42.3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MRV)监测覆盖范围•气体种类•设施边界•组织边界监测方法•测算方式报告制度•不确定性分析•数据管理核查制度•核查机构•核查方法21实现温室气体排放的制度化考核的依据配额分配的依据主管机构履约的基础自愿减排的基础碳市场参与企业2.3.1MRV作用量化、统一、真实223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重点单位排放数据上报第三方核查机构地方发改委备案信息/监测计划/排放数据排放报告进度管理核查过程第三方核查机构资格申请排放报告核查国家发改委排放数据备案信息重点单位名单管理及备案审查制定重点企业纳入标准排放、核查报告审核排放数据统计分析排放数据统汇总报送选择第三方核查机构备案通知/核查通知制定核算报告技术标准管理指导制定核查标准第三方核查机构备案核查报告1.基础法规⁻参与者及其义务⁻流程与时间节点⁻处罚条件2.指南或标准⁻监测⁻核算⁻核查3.第三方机构管理⁻核查员⁻核查机构23核查的工作内容监测数据采集数据汇总排放核算排放报告计量器具校验记录记录频次采购凭证原始记录完整性正确性交叉核对核算方法信息是否完整目的:排放核算是否符合核算指南的要求企业核查机构2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62.4履约机制排放统计排放统计履约周期1履约周期2主管部门核查1月监测开始2月发放本年配额3月31提交核算后的报告3-4月管理部门审查4月30通过登记系统提交配额6月30提交监测计划的修改报告考核制度周期时间节点与履约流程可用排放权的种类惩罚措施公开名单对超额排放罚款补交罚交配额其他措施252.5抵消机制自愿减排企业受控企业抵消项目强制市场•工业、农林业•方法学•开发流程•抵消信用上限资金、技术抵消信用263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抵消机制指在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交易的国家和地区,主管机构允许排放主体在缴纳履约配额的时候使用一定数量减排信用抵消一定比例排放的机制。实际排放履约配额减排信用1-X%X%27•EUETS在启动之时允许排放主体将减排信用(CER&ERU)用于抵消机制,允许抵消的比例由各成员国在国家分配方案中注明;•欧盟补充规定:2008~2020年用于抵消机制的其他减排信用不得超过减排量的50%,而且对抵消信用来源国进行限制,仅来自LDC国家的减排信用不受限制。抵消机制对碳市场的意义在碳交易机制中•配额是核心,抵消机制是补充,减排信用价格不会超过配额价格。在配额交易管理中•为配额发放提供安全指示和调控手段。在碳市场建立之初•抵消机制可以促进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28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8抵消机制对交易参与方的意义同一履约义务产生不同成本自减排成本购买配额成本购买减排信用成本•买方通过购买减排信用用于抵消机制降低履约成本•卖方通过出售减排信用获得额外收益292.6交易机制碳市场商品价格减排目标能源产品价格天气变化经济形势市场投机与热钱等金融因素303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6.1一级市场一级市场是指配额或其它指标通过何种方式首次进入市场免费分配•祖父原则•基准线原则拍卖•大多数碳交易机制采用单轮竞拍、密封投标、单一价格的形式抵消机制•抵消机制项目开发•项目产生指标的协议交易31履约合规政府企业抵消机制配额一级市场3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0什么是碳交易的二级市场?同其他商品证券一样,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和金融框架下,碳信用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流通和转让。二级市场是在一级市场之后发生的所有交易的统称。2.6.2二级市场33二级市场碳交易标准流程卖方账户配额配额配额买方账户卖方清算会员账户买方清算会员账户交易所账户款项款项款项344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6.3建立在标准碳市场基础上的其它碳期货合约碳期权合约碳债券配额抵押贷款指标互换:配额和抵消机制指标的互换352.7监管与调控机制监管机制•政策监管•市场监管调控机制•市场调控的配额储备以及资金储备•配额出售或回购36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2(三)碳市场支撑系统373.1支撑系统类型•是用于记录排放权的创建、归属、归属转移及注销等状态及过程的工具注册登记系统•是用于排放权的场内交易的工具交易平台•是用于上报及记录企业排放数据清单的工具排放报告系统384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登记系统1交易系统排放报告系统排放数据交易数据登记系统2交易日志3.2支撑系统间的关系3940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4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与主要工作安排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44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全国碳市场建设思路与进展碳市场建设具体步骤碳市场运行管理概述地方碳市场建设管理总体要求(一)全国碳市场建设思路与进展4自上而下——全国范围•项目级国家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建设(CCER)•国家登记注册系统建设•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制定•重点企(事)业单位温报工作•全国统一碳市场顶层设计:世行碳市场准备伙伴计划•颁布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国务院将继续出台相关条例•研究确定全国碳市场排放总量及分配机制自下而上——地方层面•“两省五市”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试点各具特色,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道路、积累经验;•试点如何过渡到全国碳市场?1.1全国碳市场建设基本思路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6现状与已完成的工作市场调控MRV注册登记配额总量覆盖范围法律体系支持管理体系支持财政支持交易配额分配履约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能力建设、体系完善全过程公开透明,与主要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564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中央地方企业国家碳交易体系各个环节的研究与建设试运行和逐步完善全面实施2014-20162017-20192019年后•立法、编制相关管理文件和技术标准•组织历史数据报送核查•进行初始配额分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能力建设•第一阶段•“五统一”原则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第二阶段•扩大覆盖范围•完善体系规则•研究国际连接•开展能力建设活动•确定重点单位名单,并组织历史排放报告与核查•根据统一方法分配配额•每年进行配额分配•每年组织排放报告、核查及履约工作•根据地方特点进行制度完善创新•参加能力建设活动•建立内部碳排放核算报告制度•履行报告义务,并配合核查•非纳入企业可通过CCER参与碳市场•履行排放报告及履约责任•完善碳资产投资与管理制度•自愿参与交易降低减排成本•积极参与制度完善创新工作1.2全国碳市场建设路线图78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81.3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工碳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覆盖范围配额总量配额分配配额清缴注册登记系统碳排放权交易国家发改委确定技术标准,负责核查机构资质管理确定纳入标准确定国家和地方配额总量确定免费分配方法和标准公布清缴情况负责建立和管理系统确定交易机构地方发改委负责管理辖区内的重点排放单位报告、核查工作以及核查机构工作根据标准确定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可扩大范围--根据标准进行免费分配,可从严并进行有偿分配负责管理辖区内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利用省级管理员账户管理辖区内的配额分配和清缴管理辖区内的交易情况中央政府职责基本规则制定•覆盖范围•配额总量•配额分配方法标准•排放核算报告方法标准和流程支撑机制管理•注册登记系统•交易机构及交易系统•核查机构资质确认及其管理•市场调节机制104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地方政府职责省内各级发改委•负责具体企业组织工作,协助开展能力建设•协助组织地方企业数据报送•协助开展配额分配•动员企业积极参与碳市场、企业碳交易相关服务•督促企业履约和协助开展相关执法等工作•通过不同渠道寻求资金支持省级发改委•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碳交易相关活动的具体执行和管理•制定碳排放权管理的政策法规与实施细则•统筹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和省内各级发改委推进相关工作•确定重点排放单位名单•确定配额分配方案并进行分配•管理碳排放的报告和核查•管理重点排放单位的配额清缴•管理辖区内的交易情况、国家登记系统开户•相关能力建设•通过不同渠道寻求资金支持等9各省其他相关部门为本省碳市场具体管理细则出台提供支持•省财政厅以及各市财政局为碳市场相关政策研究、系统建设维护、能力建设、运行管理等工作提供资金支持;•省统计局为碳市场设计及管理提供必要的数据基础;•省物价局、质监局、金融办负责对市场交易进行监管;•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在企业组织协调与管理上提供支持,•地方政府林业厅等行业主管部门共同支持自愿减排项目的开发。1.4全国碳市场建设进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1月10日开始实施第一份适用于中国国家碳市场的立法文件属于国务院部门规章明确了国家碳市场建设的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对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应对气候变化法(初稿)》在征求意见中。《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送审稿)》2016年被列为立法工作计划预备项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1.4.1《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解读•实行两级管理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和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管理体系•纳入行业采取“抓大放小”的策略;地方行业覆盖范围具有灵活性,可大于国家标准•纳入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覆盖范围•国家和地方配额总量均由国家发改委确定;国家配额总量等于地方配额总量之和加上国家预留配额,预留配额主要用于新入预留和市场调节配额总量•以免费分配为主免费分配方法标准由国家发改委统一确定,地方可在此基础上从严分配。配额分配•交易原则上应在确定的交易机构内进行交易机构由国家发改委负责确定并对其业务实施监督;交易主体为重点排放单位及符合交易规则规定的机构和个人。•初期的交易产品为排放配额和CCER交易管理•建立和管理碳排放权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为国家发改委和省级发改委、重点排放单位、交易机构和其他市场参与方等设立具有不同功能的账户登记系统•排放报告和核查由省级发改委管理,核查机构资质由国家进行管理MRV•市场调节机制由国家统一建立和管理调节机制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01.4.2世行PMR:全国统一碳市场顶层设计2013年2月,国家发改委向世界银行PMR基金提交全国统一碳市场设计方案,审议获得通过并得到资金资助,目前该项目研究工作已经启动。2015年5月,世界银行在其网站上正式发布《中国碳市场观察》,旨在为PMR出资国及参与国提供中国碳市场最新市场动态。世界银行中国市场伙伴准备基金赠款项目中国碳市场覆盖范围、总量设定、配额分配及相关补充机制研究(PMR‐1)中国碳市场管理办法、管理机制和监管体系研究(PMR‐2)中国碳市场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研究(PMR‐3)中国碳市场注册登记系统研究(PMR‐4)中央企业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问题研究(PMR‐5)除表中行业子类中已纳入企业外,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发电装机之和达6000KW以上的其他企业自备电厂,应按照发电行业纳入行业标准:2013-2015年间任意一年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000吨标准煤的法人企(事)业单位,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纳入门槛: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及由于外购电力、热力引起的间接排放。纳入气体:141.4.3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1注:具体行业及产品代码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报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纳入企业名单的通知》为准。81.4.4配额分配方案纯发电、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电解铝、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均采用基准法分配配额,公式如下:单位配额=行业基准×调整系数×实物产出量热电联产、电网、铜冶炼、钢铁、纸浆制造、机制纸和纸板、无特殊规定的化工产品,机场,采用历史强度下降法,公式如下:单位配额=历史强度值×减排系数×调整系数×实物产出量企业调研,进行预分配(2016.1-2016.8)根据预分配确定最终方案(2016.9-2016.10)国家发改委进行配额分配到省(2016.11-12)各省执行配额分配(2017.1)分配流程截止目前,国家发改委已印发三批共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矿山•陆上交通•氟化工•公共建筑运营•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造纸•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业•工业其他行业1.4.5全国碳市场中的MRV《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征集国家重点推广的低碳技术目录(第二批)的通知》(发改气候[2015]339号,2015年2月9日下发)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工独立焦化水泥陶瓷镁冶炼电解铝发电化工钢铁电网平板玻璃民航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2111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3《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准备工作的通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报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纳入企业名单的通知》明确历史盘查工作的时间要求、报送核查技术要求、纳入企业范围、第三方选拔管理等问题,要求各省级发改委于2016年6月底完成历史排放数据盘查。技术标准文件《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机构及人员参考条件》、《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参考指南》、《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报告管理办法(讨论稿)》等。MRV技术交流问答平台•4001-676-772/4001-676-762•http://124.205.45.90:8080/mrv/1.4.5全国碳市场中的MRVExcelPro的图表博客北京11安徽17重庆4福建12甘肃26广西3广东34贵州21海南34河北4黑龙江29河南43湖北71湖南7江苏16江西27吉林7辽宁4内蒙古17宁夏42青海27山东28上海8陕西25山西15四川36天津4新疆63云南45浙江25深圳1015304050131.4.6抵消机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体系(CCER)•2013年10月24日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上线,开始公示项目信息,截止2015年10月31日累计共公示1076个项目。•2014年3月21日批准备案第一批项目,截止2015年10月31日共备案项目322个•颁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2年6月13日公布项目及减排量申请文件2012年9月21日四批次备案9家审定与核证机构2014年11月25日签发第一批CCER,截止2015年10月31日已签发项目92个。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至2014年8月颁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2012年10月9日2014年4月两批次备案7家交易机构2013年3月至2016年1月六批次备案188个自愿减排方法学体系完善流程走通甲烷回收利用,188节能和提高能效,39燃料替代,12垃圾焚烧电,27林业碳汇,25风电,336水电,110光伏发电,223生物质发电,54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50113(二)地方工作总体要求2.1地方政府碳市场建设原则国家指导,省市配合政府设计,市场运作统筹兼顾,协同推进聚焦重点,区别对待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4省碳排放权交易专责协调领导小组省碳排放交易机制研究设计专家顾问委员会组织安排省发改委牵头,制定细则,协调有关部门其他部门提供相关职能的支持州市发改委负责具体企业组织工作责任分工《云南省碳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云南省碳市场管理办法》工作方案会议机制工作进度沟通机制评价奖惩机制对外信息通报机制总结完善机制协调管理机制2.2地方政府碳市场建设工作机制2.3碳市场建设保障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宣传动员加强监督执法通过CDM基金、财政等手段筹集资金安排专项支持相关政策研究,能力建设,排放报送等系统的建设运行,开展核查工作建立问答沟通机制针对不同对象开展不同主题培训(政府、企业、第三方)随着市场运行不断加强深化通过培训、研讨会、座谈会、上门访谈等多种方式动员通过媒体宣传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建立执法队伍严格执法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52.4省级碳市场建设主要任务工作机制纳入企业名单总量设定与配额核查体系建设试点衔接宣传能力建设《关于落实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有关工作安排的通知》《关于切实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家培训计划提供培训资源支持2016.01020304050607081011122.52016年省内重点工作路线图2.能力建设1.工作机制和资金安排国家发文明确碳市场工作3.历史数据报送明确报告边界提供系统模板进行技术指导4.历史数据核查出台核查指南出台第三方管理指南6.纳入名单明确覆盖范围7.配额分配配额分配方案和标准5.核查后的历史数据报送中央基于全国数据研究确定覆盖范围规则和配额分配规则0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6(三)建设阶段地方政府主要工作安排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3.1提出拟纳入碳市场企业名单行业行业代码行业子类(主营产品统计代码)石化2511原油加工(2501)化工261无机基础化学原料(2601)有机化学原料(2602,其中乙烯生产按照石化行业指南执行)262化学肥料(2604)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2605)263化学农药(2606)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农药(2607)265合成材料(2613)建材3011水泥熟料(310101)3041平板玻璃(311101)钢铁3120粗钢(3206)3140轧制、锻造钢坯(3207)钢材(3208)有色3216电解铝(3316039900)3211铜冶炼(3311)造纸221122122221纸浆(2201)机制纸和纸板(2202)电力4411纯发电、热电联产4420电网航空561156125631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机场6000KW以上其他企业自备电厂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73.2历史数据报告的工作推进MRV国家技术问答平台4001-676-772/4001-676-762http://124.205.45.90:8080/mrv/核算指南与数据报送模板核查指南与核查程序与模板第三方机构资质管理核查经费的落实3.3确定最终纳入企业名单地方政府需要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最终确定的碳市场纳入企业标准,对参与历史核查的企业进行筛选,确定本辖区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名单,并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后向社会公布。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8积极进行预分配制定本省分配方案计算配额数量登记注册系统管理执行配额分配3.4配额分配工作推进分配流程3.4.1配额分配初步设想——基准线法纯发电、电解铝、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原油加工、乙烯、合成氨、电石、甲醇A企业配额总量行业碳排放基准省级调整系数产品产量工序总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93.4.2配额分配初步设想——历史强度法热电联产、电网、粗钢、铜冶炼、纸浆、纸制品、民航A企业配额总量企业历史碳排放强度省级调整系数产品产量碳减排系数3.4.3省级分配方案制定国家分配方案省级调整系数新入者预留配额有偿分配方案省级分配方案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03.5其他配套建设注册登记系统•管理体系建设及培训•企业级投资者账户开立•排放系统、交易系统对接监管履约制度•明确监管部门与职责•明确执法队伍交易体系建设•与交易平台对接•协助国家建设市场监管制度•研究碳金融创新(四)碳市场运行管理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14.1覆盖范围调整2017-20192019年后每年根据报送核查情况,纳入新的重点企业对符合碳市场管理要求的新建项目要纳入管理对关停搬迁的企业要进行推出处理持续常规管理根据国家要求和地方特征,考虑扩大碳市场覆盖范围4.2支持系统完善系统维护•确保系统稳定、数据安全•根据政策需求增强各大系统功能数据分析•建立温室气体排放云平台•综合分析排放、配额盈缺、交易数据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2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MRV上一年度配额调整上一年度配额清缴(履约)发放本年度初始配额•建立有偿分配制度•特殊情况处理•进行市场调控•研究长期分配方案4.3配额分配及管理有偿分配?4.4配额总量管理分行业省级调整系数新入者预留配额有偿分配方案市场启动初期:•自下而上累加配额;•强度下降目标。长期减排目标经济运行情况经济结构调整市场成熟运行:•自上而下分配;•总量下降目标。逐步过渡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3温室气体清单重点企︵事︶业单位重点排放单位•政府测算。•所有部门,所有温室气体直接排放。•企业报告。•规定行业,规定门槛。•直接排放外还需要报告间接排放•企业报告。•行业范围更小,排放量门槛更高•直接排放外还需要报告间接排放•需要制定监测计划并备案•需要接受核查•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为了满足不同层面政策的需求,温室气体排放统计工作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在实际工作中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互相支持、互为补充。4.5温室气体排放统计体系建设4.5.1常规数据报送核查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1月2月3月4月5月6月总结改善上一年度MRV工作备案下一年度监测计划组织数据报送调整重点企(事)业名单组织数据核查管理核查机构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44.6交易与履约交易•协助国家发改委进行市场调控与市场监督•推动本地碳金融有序发展履约•做好企业宣传动员•严格监督执法省发改委应会同行业主管部门,遴选出本省适宜参与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行业和企业安排专项经费,有目的、有重点地培育企业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意识与能力,支持本省自愿减排项目开发4.7自愿减排项目管理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5配合国家发改委进行市场调控、市场监管鼓励交易所和金融机构开展碳金融创新,加强市场流动性及低碳融资多种措施培养碳市场服务业集群和相关从业人员4.8市场监管、碳金融创新及碳服务业培育建立评估制度,每年执行针对各模块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针对配额盈缺及市场交易情况进行评估提出年度工作计划,完善相关制度4.9评估改进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6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执行检查纠正计划中国碳市场建设与企业定位1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4碳交易基本原理与核心要素中国碳市场建设背景与进展重点企业在碳市场中的角色定位26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一)碳交易基本原理与核心要素1.1碳交易基本原理•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权交换以平衡各自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以低成本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685支持工具•登记系统•报告系统•交易平台相关机构•主管机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调控机制•价格调控•税收制度•配额存储•抵消机制基本框架覆盖范围总量目标配额分配MRV遵约机制法律保障1.2碳交易核心要素1.2.1总量设定与分配方案6涵盖范围•区域范围•行业范围•企业范围•温室气体范围总量设定•减排目标形式•基准年的选择配额分配•有偿无偿•拍卖/固定价格出售•历史数据法/基准线法6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2.2监测、报告与核查体系(MRV)7监测覆盖范围•气体种类•设施边界•组织边界监测方法•测算方式报告制度•不确定性分析•数据管理核查制度•核查机构•核查方法1.2.3碳市场履约和考核8排放统计排放统计履约周期1履约周期2主管部门核查1月监测开始2月发放本年配额3月31日提交核算后的报告3-4月管理部门审查4月30日通过登记系统提交配额6月30日提交监测计划的修改报告考核制度周期时间节点与履约流程可用排放权的种类惩罚措施公开名单对超额排放罚款补交罚交配额其他措施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70京都议定书——分配配额单位AAU京都议定书-清洁发展机制(CDM)——核证减排量CER京都议定书-联合履约机制(JI)——减排量单位ERU欧盟排放权交易体系——欧盟排放配额EUA、EUAA加州总量控制交易计划——加州碳配额CCA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计划——区域温室气体减排量RGGI新西兰排放权交易体系----新西兰排放单位NZU国际自愿减排市场——自愿减排量VER中国碳交易试点——深圳碳排放配额SZA;上海碳排放配额SHEA;北京碳排放配额BEA等中国自愿减排体系——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1.3碳市场交易商品9未来全国碳市场运行中将会有统一的配额碳市场的“商品”,根据不同的机制有着不同的名称,所代表的含义都是1公吨二氧化碳。在碳交易市场中,不同商品受到使用的区域、减排成本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中的价格差异很大。目前,主要交易的商品有:1.3.1企业获取配额的方式一级市场免费分配•祖父原则```•基准线原则拍卖•大多数碳交易机制采用单轮竞拍、密封投标、单一价格的形式抵消机制•抵消机制项目开发•项目产生指标的协议交易107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二级市场同其他商品证券一样,在一个较为完善的市场和金融框架下,碳信用也可以在二级市场上进行流通和转让。二级市场是在一级市场之后发生的所有交易的统称。111.3.1企业获取配额的方式1.3.2碳市场的供求关系与价格碳市场价格减排目标能源产品价格天气变化经济形势市场投机与热钱等金融因素1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7213(二)中国碳市场建设背景与进展2015年9月2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问题领导人工作会国家主席习近平:“中国一直本着负责任的态度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将应对气候变化作为实现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机遇,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低碳发展道路。中国政府已经将应对气候变化全面融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战略。中国愿意同世界各国一道,在落实发展议程的过程中,合作应对气候变化。”2.1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2014年11月12日《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15年9月25日《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努力早日达峰,计划于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交易体系。147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低碳发展是未来政策制度安排的主线“十三五”规划推动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实行重点单位碳排放报告、核查、核证和配额管理制度。健全统计核算、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碳排放标准体系。五中全会公报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谈判。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推行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深化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制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总量设定与配额分配方案。完善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监管体系。1516自上而下——全国范围•项目级国家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建设(CCER)•国家登记注册系统建设•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制定•重点企(事)业单位温报工作•全国统一碳市场顶层设计:世行碳市场准备伙伴计划(PMR)•颁布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国务院将继续出台相关条例•研究确定全国碳市场排放总量及分配机制自下而上——地方层面•“两省五市”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试点各具特色,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道路、积累经验;•试点如何过渡到全国碳市场?2.2中国碳市场建设进展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742.2.1国家层面主要进展《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1月10日开始实施第一份适用于中国国家碳市场的立法文件属于国务院部门规章明确了国家碳市场建设的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对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了相应的安排中央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确定为深化改革重点任务以此为基础,推动国务院2016年出台管理条例17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流程中央地方企业20142015-20162017-20192019年后•编制相关管理文件•出台核算报告指南•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出台管理文件•督促历史数据报告与核查•第一阶段•“五统一”原则下开展碳排放权交易•第二阶段•扩大覆盖范围•完善体系规则•研究国际连接•开展能力建设活动•确定重点单位名单,并组织历史排放报告与核查•根据统一方法分配配额•每年进行配额分配•每年组织排放报告、核查及履约工作•根据地方特点参与制度完善创新•参加能力建设活动•建立内部碳排放核算报告制度•履行报告义务,并配合核查•非纳入企业可通过CCER参与碳市场•履行排放报告及履约责任•完善碳资产投资与管理制度•自愿参与交易降低减排成本•积极参与制度完善创新工作国家碳交易体系各个环节的研究与建设试运行和逐步完善全面实施187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9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年鉴(2012)、相关省市统计年鉴(2012)2.2.2地方层面主要进展“两省五市”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2013年6月18日至2014年6月19日一年时间内,七个试点全部启动并运行;北京、天津、上海、广东和深圳等5个试点已在2014年6月至7月完成首次履约。20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76全国碳市场覆盖范围行业行业代码行业子类石化2511(主营产品统计代码)原油加工(2501)化工261无机基础化学原料(2601)有机化学原料(2602,其中乙烯生产按照石化行业指南执行)262化学肥料(2604)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2605)263化学农药(2606)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农药(2607)265合成材料(2613)建材3011水泥熟料(310101)3041平板玻璃(311101)钢铁3120粗钢(3206)3140轧制、锻造钢坯(3207)钢材(3208)有色3216电解铝(3316039900)3211铜冶炼(3311)造纸221122122221纸浆(2201)机制纸和纸板(2202)电力4411纯发电、热电联产4420电网航空561156125631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机场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6000KW以上其他企业自备电厂21第一个履约交易期市场走势分析试点碳市场履约期和非履约期成交量对比2014年碳交易试点日交易量图(万吨)履约的五个试点在运行第一年,以履约为目的的交易占据了碳市场交易的绝大部分。第二个履约交易期市场走势分析七个试点碳市场履约期和非履约期成交量对比2015年1-7月碳交易试点日交易量图(万吨)运行第二年,履约截止前两个月交易占碳市场交易比重下降,交易时间有所前移。227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碳交易试点履约期履约情况试点截止日期履约率补交和处罚情况2013年度2014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2013年度2014年度上海6月30日6月30日100%100%无特殊措施无深圳6月30日6月30日99.4%99.7%4家企业在7月10日前已全部补交;无处罚。未公布后续处理北京6月15日6月27日前免于处罚6月15日6月27日前免于处罚97.1%100%十余家企业处罚(现场执法,媒体曝光)无广东7月15日6月23日98.9%100%2家企业将处罚无天津7月25日5月31日96.5%99.1%无处罚措施,尚未对未履约企业进行处理。未公布后续处理湖北——5月最后一个工作日(延迟到7月10日)——100%——无重庆——6月20日(延迟到7月23日)——未公布——未公布2324(三)重点企业在碳市场中的角色定位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78253.1碳排放约束时代的来临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日益紧迫,“碳价”将在全球减排制度框架中发挥越来越大作用。发达国家拟对进口商品征收“碳税”。“碳价”收益将促进新能源技术研发、转移和产业化的发展,提升新能源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以“碳价”机制促进全球控温2℃目标的实现,2030年碳价可能达50~100美元/tCO2。基于市场化的碳管控符合当前深化市场机制改革的方向,将逐步成为碳排放控制的“新常态”。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将意味着今后每吨碳排放将会“有价可循”。市场资源制度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全面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发展环保市场,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建立生态环保的市场化机制263.1碳排放约束时代的来临7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73.2重点企业在碳市场的角色定位认识工作角色重点企业是碳市场政策的首要目标,也是碳市场运行的核心参与者。重点企业必然是全国碳市场最初和最重要的纳入群体,但也有空间有能力避免随波逐流。建设阶段要配合政府影响政府,要准备得比任何企业都更充分。运行阶段要参与市场利用市场,要参与的比任何机构都科学。28整体管理碳相关工作的整体管理制度,分工明确,边界清晰碳相关工作的执行体系,责任到机构,工作到人碳专业管理或执行机构的建设排放数据历史数据的保存和分析统一可持续的碳排放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体系基于排放数据的诊断和预测能力战略规划长期参与原则和目标的设定与主业结合的中长期规划配合规划的中长期指标与资金安排技术和标准优势领域主动填补标准空白强势领域积极参与影响标准制定寻找和应用对纳入行业有普遍性影响的技术及格动作优秀行为交易履约指标管理和履约监控交易履约基础条件建设交易履约决策机制和流程制度交易和履约的执行体系碳金融利用碳金融低成本履约形成碳金融业务利用碳金融推动主业发展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8029准备阶段的重点工作历史数据报送分年度核算并报告其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共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相关数据。此外,根据配额分配需要,企业须按照国家发改委提供的补充数据报告模板,同时核算并报告相关行业指南中未涉及的其它相关基础数据。30确定碳排放管理归口,重点开展制度建设和执行能力建设。集团层面各层级企业碳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能力建设决策支撑业务指导目前一些重点企业内部具备相关的管理体系,但与即将到来的全国碳市场需求无法匹配。准备阶段的重点工作碳管理体系建设8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1对全系统的碳排放数据依据国家标准进行摸底分析和预测。准备阶段的重点工作碳排放数据收集、分析和预测对全系统进行碳排放的历史情况摸底,选取不同类型基层公司作为试点,由点及面全面开展。收集整理全系统碳排放分布情况,主要考虑业务板块、收入比例、排放比例、核算方法情况等维度。建设集团化的排放数据管理系统,目标是及时和可分析。基于数据预测全系统在未来碳市场的配额供给和需求情况。32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821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与如何参与碳市场2016年5月2碳排放约束时代来临--案例对比敷衍了事积极参与orA企业未对碳市场引起重视,耽误了最佳的配额购买时机,并错过履约窗口,被主管部门警告批评,且最终被处以市场配额价格5倍的罚款,多花了近500万元B企业通过购买CCER、协议转让等交易方式,低于平时碳价购买了不足配额,节省了近50万元;同时使用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金融创新工具,获得了500万元的贷款,用于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并受到“低碳实践企业”的社会嘉奖8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为什么要进行企业碳管理企业怎样进行碳管理企业如何参与碳市场碳排放约束时代来临主要内容1234企业碳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重点企业如何参与全国碳市场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框架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84(一)企业碳管理的必要性分析5碳排放管控新常态—国际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国国家自主贡献方案INDC巴黎协定每五年对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进展进行盘点201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非化石能源占比20%68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碳排放管控新常态—国内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耗能行业管控建立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碳交易市场123国家“十三五”规划建议碳减排成为长期政策制定制度安排的主线之一7碳排放管控新常态8新常态1碳管控方式由柔性的碳强度约束转变为刚性的总量和强度双控的“新常态”。与之相协调的,在国务院出台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中,要求“将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挂钩,对高耗能产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实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强约束”,为施行碳排放总量控制提供了基础。新常态2碳管控机制由阶段性行政命令式转变为长效市场机制的“新常态”。碳排放交易机制已经逐渐被世界各国认可为有效的减排机制。国际上已有包括欧盟、美国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内的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总量与强度双控2017年启动全国碳市场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869碳市场从宏观层面,碳市场将促进高耗能、高排放产业转型升级、缩减产能甚至关停123对企业而言,碳市场将促进企业降低单位产品/产值的能源资源消耗,提升发展质量具体的政策选择将产生不同影响,如采用历史法和基准线法分配配额对企业影响不同碳市场对重点行业的影响火电生物质发电风电光伏发电发电成本碳排放管控政策下,化石能源碳排放零成本时代宣告结束。中国碳市场的建设,将意味着今后每吨碳排放将会“有价可循”。10碳市场对重点行业的影响(电力行业)8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经营成本•发电成本•管理成本发展方式•能源结构•发电计划技术创新•洁净燃煤技术•CCS碳市场对重点行业的影响(电力行业)企业碳管理的概念应运而生(二)企业碳管理体系建设框架1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8813外部环境分析内部情景分析外部执行1.履约合规2.生产经营3.市场交易模块一计划内部执行政策识别碳管理目标执行计划市场方案管理方案技术方案模块二实施方案模块三方案执行组织管理评估和改进碳管理部门目标完成评估模块四评估和改进企业碳管理体系框架领导工作小组碳战略规划实施方案评估和改进14外部环境分析内部情景分析1.履约合规2.生产经营3.市场交易模块一计划碳战略规划碳管理目标领导工作小组国际国内低碳政策分析行业碳排放现状、碳约束应对措施同类企业碳排放现状及其行动自身碳排放现状、碳资产现状、碳减排潜力自身受碳约束的影响企业碳管理体系框架8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5市场方案管理方案技术方案能力建设信息交流排放量控制碳排放核算供应链优化低碳采购123456模块二实施方案……7企业碳管理体系框架16市场方案管理方案技术方案模块二实施方案企业碳管理体系框架1、大型控排企业:持有配额量100万吨(1)配额融资、(2)交易套利、(3)风险控制2、中型控排企业:持有配额量10万-100万吨(1)成本锁定、(2)交易套利3、小型控排企业:持有配额量10万吨以下(1)便捷买卖、(2)委托管理、(3)CCER置换碳资产质押授信远期交易互换交易回购融资交易碳债券不同规模企业参与碳市场方案参考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9017外部执行内部执行执行计划模块三方案执行碳管理部门内部团队外部机构人员能力成本规模一是碳管理范畴涉及碳资产和碳排放两个方面。二是以业务团队方式实施集团碳管理。三是针对不同管理内容匹配相应管理模式。企业碳管理体系框架18采取的措施碳管理目标的实现程度合规性评价规划任务的完成情况存在的问题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情况下一阶段的工作建议碳管理目标的调整下一阶段的工作规划调整资源分配提交总结汇报调整、建议组织管理评估和改进实施方案评估和改进目标完成评估模块四评估和改进改进企业碳管理体系框架9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三)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1920碳管理团队碳资产管理碳排放数据管理碳交易管理碳排放量统计核算证据文件汇总填报年度碳排放报告组织配合第三方核查建立能源消费台账新增设施配额申请年度工作预算制定碳资产余缺预测和分析年度碳排放履约低碳政策与碳市场研究碳排放目标分解与考核碳资产交易申请提出碳资产交易方案起草碳资产购买审批碳资产交易操作碳管理目标:一是有效应对碳交易各项工作的合规要求;二是提高自身碳排放控制和管理能力;三是提升参与碳市场交易的能力。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9221组建企业碳管理团队最高管理者分管部门执行部门批准实施、明确分工、监督管理牵头负责、组织协调、管理实施各司其职、严格执行、定期反馈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2核算与填报配合第三方核查监测与分析能耗统计台账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碳排放数据管理的核心是碳排放量统计核算、落实碳排放核查,其管理目标是及时、准确地汇总公司碳排放量数据,高效地支撑碳排放核查工作。碳排放数据管理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9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3碳排放数据管理—核算与填报严格按照相应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的规定与要求,组织和实施碳排放核算和报告活动;正确识别排放源与排放边界,建立排放源台账,记录边界变化情况;建立并保持有效的数据内部校核与质量控制要求,包括对文件清单、原始资料、检测报告等要求;建立数据缺失处理方案。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4一、核算边界需求文件1.报告主体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2.报告主体平面边界图3.报告主体简介(机组容量、投运时间)4.工艺流程图5.设施情况汇总二、核算基础数据需求文件(一)燃料燃烧排放6.燃煤消耗量月统计表7.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值月加权平均值8.入炉煤收到基元素碳含量月统计表9.月度炉渣产量与含碳量统计表10.月度飞灰产量与含碳量统计表11.除尘系统平均除尘效率12.辅助燃料消耗量月度统计表(二)过程排放13.脱硫剂种类及月度消耗量统计(三)其他化石燃料燃烧直接排放14.生产用车和公务用车油耗统计、食堂等(四)购入电力15.年度外购电量统计表三、其他生产信息数据需求文件16.年度发电量统计表17.年度供电量统计表18.年度上网电量统计表19.年度供电煤耗统计表碳排放数据管理—核算与填报(火电企业文件清单参考)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9425碳排放数据管理—监测与分析严格制定并实施年度碳排放监测计划;用能部分正确记录能源使用与消耗;汇总整理各用能部门数据,分析出现异常数据原因;建立监测设备与计量器具台账,做好维护与定期校验工作。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6碳排放数据管理—配合第三方核查遴选第三方核查机构,安排具体现场访问日期;协调部门人员准备核查所需的相关数据资料;正确回答核查员提出的问题;对核查报告进行审核并确认。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9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7碳排放数据管理—配合第三方核查(火电企业文件清单参考)1.燃煤购买发票或结算凭证2.按机组燃煤消耗量日记录表3.入炉煤计量器具检测报告4.燃煤供应、耗用于结存月报表5.年初、年末盘煤报告6.入炉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化验记录7.入炉煤收到基元素碳含量化验记录8.入炉煤量热器相关仪器检测报告9.月度炉渣量和飞灰量统计及化验记录10.月度炉渣含碳量的统计及化验记录11.月度飞灰含碳量化验记录12.除尘系统平均除尘效率证明13.辅助燃料消耗量月度抄表记录14.燃料油计量器具及发热量检测仪器检测报告15.上报统计局、发改委等部分的能源报表16.移动源用油统计记录17.脱硫剂购进发票或结算凭证18.脱硫剂计量器具的检测报告19.年度外购电量发票或结算凭证20.电量计量器具检测报告21.年度供电量抄表记录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28碳资产管理碳资产管理的核心是提高配额持有量、控制碳排放量、减小配额缺口,其管理目标是在确保配额量能够满足履约要求前提下控制履约成本。配额与履约•配额分配方法•新增设施配额申请•先进值•履约合规性碳排放绩效考核•排放量预测•减排目标•绩效考核指标•排放指标分解CCER管理•CCER项目开发•CCER履约规则•CCER使用条件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9629碳资产管理—配额与履约明确所属行业配额分配方法;明确新增设施配额申请方法与所需材料;明确履约工作流程与时间节点;履约成本测算,财务预算;明确履约不合规的相关处罚机制。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30碳资产管理—碳排放绩效考核正确设定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碳排放绩效考核参数;基于良好的数据管理体系科学预测年度碳排放量;通过配额分解科学设定不同部门碳排放目标;制定严格的碳排放绩效考核机制。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9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1碳资产管理—CCER管理明确CCER开发成本、流程与周期;明确CCER履约规则、使用条件并密切关注相关政策;掌握CCER市场动态与价格区间;挖掘CCER开发潜力,研发CCER方法学。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32碳交易管理碳交易管理的核心是碳交易资金管理、碳交易方案审批、碳资产交易操作,其管理目标是在加强监管与风险防控的同时保证碳交易流程具有一定灵活性。资金管理方案审批交易操作逐级监管、风险防控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9833碳交易管理明确配额、CCER交易程序与交易规则;制定配额(CCER)卖出与买入交易工作程序;制定配额(CCER)场内与场外交易工作程序;制定碳交易资金风险防控制度。企业碳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四)重点企业如何参与碳市场349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5重点企业参与碳市场制度先行,明确碳管理部门,落实低碳能力建设建立企业碳管理主管领导责任制,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具体岗位,建立各部门和岗位之间的协调机制;研究碳交易机制的相关技术规则及细节,制定规范性文件、管理流程和工作手册等管理工具;系统推进岗位人员碳管理业务能力的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的培养36•确定指标并分解碳排放总目标分解考核机制–考核机制是整个碳管理体系的核心,碳管理体系的最终目标是实现碳排放与碳配额的平衡–将碳排放指标逐级分解,有利于量化被考核用能单位的碳排放总量,优化碳配额的管理–考核并推动奖惩措施的执行是强化考核机制的有力抓手有效连接碳管理体系各要素及各相关方,是碳管理体系的核心推动要素•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奖励和惩罚强化考核,建立碳排放目标分解和考核机制重点企业参与碳市场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0037理顺流程,协调各部门,优化碳管理工作程序对三项主要工作实施“三统一”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与工作手册碳排放数据管理碳资产管理数据汇总数据填报数据核查配额申请及调整配额分解和目标考核减排量碳资产碳交易管理交易申请审批交易资金管理交易买卖操作重点企业参与碳市场38设备资源管理碳排放统计分析能源数据管理单据凭证系统市场政策信息创新管理工具,通过低碳信息化提高管理效率重点企业参与碳市场10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9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02碳市场抵消机制与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实践分析2016年5月1主要内容1234碳市场抵消机制简介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建设进展国内碳交易试点抵消机制动态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基本概念与开发流程210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一)碳市场抵消机制简介34支持工具•登记系统•报告系统•交易平台相关机构•主管机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调控机制•价格调控•税收制度•配额存储•抵消机制碳市场基本框架覆盖范围总量目标配额分配MRV遵约机制法律保障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04抵消机制是一种灵活履约机制抵消机制是指在实行碳排放总量控制交易(Cap-and-Trade)的国家和地区,主管机构允许排放主体在缴纳履约配额的时候使用一定数量减排信用抵消一定比例排放的机制。实际排放履约配额减排信用51-X%X%抵消机制对碳交易体系的意义•EUETS在启动之时允许排放主体将减排信用(CER&ERU)用于抵消机制,允许抵消的比例由各成员国在国家分配方案中注明;•欧盟补充规定:2008~2020年用于抵消机制的其他减排信用不得超过减排量的50%,而且对抵消信用来源国进行限制,仅来自LDC国家的减排信用不受限制。一种安全指示与调控手段在碳交易机制中•配额是核心,抵消机制是补充,减排信用价格不会超过配额价格。在碳市场建立之初•抵消机制可以促进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6•为配额发放提供安全指示和调控手段。在配额交易管理中10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抵消机制对碳交易参与方的意义一种双赢的合作7•买方通过购买减排信用用于抵消机制降低履约成本•卖方通过出售减排信用获得额外收益同一履约义务自减排成本购买配额成本购买减排信用成本各个国家/地区允许抵消的比例不尽相同,但抵消信用均作为配额的补充出现不同国家/地区可以用作抵消机制的减排信用类型差别较大各个碳市场使用抵消机制的细则由各个市场自行要求8国际抵消机制主要特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06清洁发展机制简称CDM,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1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1(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9CDMExecutiveBoard(EB)执行理事会负责CDM的注册、签发工作。国际重要抵消机制--CDM国际重要抵消机制--CDMCDM的出身决定了它在众多碳减排信用中脱颖而出,曾经是最活跃的抵消机制由于CDM处于联合国的监管之下,合规性高于其他碳减排信用,决定了CER成为最具含金量的碳减排信用欧盟对CER需求占国际碳交易市场份额接近90%,由于欧盟碳市场配额充足,碳价持续下跌,欧盟对CER需求也降至冰点,另外,欧盟明确发出“禁令”,不再购买来自中国的2012年后新注册CDM项目产生的CER。87%9%4%履约数量EUACERERU2011年欧盟履约情况EUA1,610,074,077CER175,950,075ERU75,418,2671010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二)中国自愿减排项目基本概念与开发流程12中国自愿减排项目—CCER2012.06《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管理办法》的颁布标志着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根据《管理办法》,参与自愿减排的减排量需经国家主管部门在国家自愿减排交易登记簿进行登记备案,经备案的减排量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按照《管理办法》的要求,国家发改委随后开展了一系列准备工作,相继公布了项目及减排量备案申请文件要求、审定与核证指南等文件,并对适用于国内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的方法学进行评估备案、对审定与核证机构以及交易机构进行审核备案等。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08CCER体系建设进展13时间进展(截止到2016年03月11日)2012.6.13颁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2.9.21公布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申请文件及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减排量申请文件2012.10.9印发《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指南》2013.1.162014.4.1两批次备案7家自愿减排交易机构。北京环境交易所、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上海能源环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深圳排放权交易所、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2013.6.13~2014.8.19四批次备案9家自愿减排交易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CQC、CEC、SCII,…2013.3.5~2016.2.25六批次备案188个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2013.10.24起上线中国自愿减排交易信息平台,发布CCER项目审定、备案及签发等相关信息。2014.1.9~2016.3.11组织17次CCER项目备案审核会,累计备案CCER项目501个。组织10次CCER减排量备案审核会,累计备案CCER减排量项目102个。CCER项目基本概念14方法学•CCER项目的减排效益是CCER项目与基准线项目,即没有该CCER项目时为了提供同样的服务而建设或者运行的项目,相比而计算出的。但是,在CCER项目发生的情况下,基准线项目并不会实际存在,它是虚拟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面临特定的困难。为此,需要建立一套相关的方法学,设计基准线确定、额外性评价、项目边界确定和泄漏估算等多个方面,来指导CCER项目的开发、实施、减排量的计算和最终签发。•方法学主要涉及适用性、项目边界、基准线、额外性、监测、项目边界和泄漏等方面,对于准确计算项目的减排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CCER项目基本概念15适用条件•适用条件明确说明使用该方法学的CCER项目需要满足的条件。有些方法学也同时明确说明了不能使用该方法学的项目类型。项目边界•项目边界指的是一个物理和地理边界,它应包括项目参与方可控的、数量巨大的,而且能合理归因于CCER项目活动的所有温室气体排放。划定项目边界的目的是准确全面地确定CCER项目涉及的排放源,避免遗漏相关排放源,保证项目减排量计算的准确性。CCER项目基本概念16基准线情景识别•基准线情景的识别是CCER方法学的最核心内容之一。基准线情景指的是,在无CCER项目活动时,为了提供和CCER项目相同的产品或服务,可能出现的情景。识别基准线情景需要考虑CCER项目东道国现有的资源、技术、资金、政策、法律、法规等因素。•绝大多数大规模CCER项目方法学都会给出筛选和确定基准线情景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供使用者遵照执行。也有部分方法学,包括绝大多数的小规模方法学等,直接给出使用这些方法学时的基准线情景,不需要方法学的使用者进行论证。综观大多数大规模CCER方法学,可归纳出基准线情景识别的一般过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0CCER项目基本概念17泄漏•泄漏是与项目边界直接相关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项目边界外由于CCER项目活动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可测量的变化。每个方法学都规定了使用该方法学时,是否需要考虑泄漏以及在需要考虑时如何计算泄漏量。大多数CCER方法学明确规定可以忽略泄漏。CCER项目基本概念18额外性•额外性论证是另一个CCER方法学的最核心内容。额外性可定义为,如果CCER项目活动的排放量低于基准线情景下的排放水平,即这种项目活动在没有CCER收益支持下,存在诸如财务、技术、融资、风险和人才方面的竞争劣势和/或障碍因素,靠国内条件难以实现,因而该项目的减排量在没有CCER收益时就难以产生。•如果某项目活动在没有CCER收益的情况下能够正常商业运行,那么它自己就成为基准线的组成部分,那么相对该基准线就无减排量可言,也无减排量的额外性可言。11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CCER项目基本概念19基准线排放和项目排放•基准线排放量和项目排放量是计算CCER项目减排量的基础,因此方法学中都明确列出了应用该方法学时需要考虑的基准线情景和项目活动下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及其排放量。•此外,方法学中有专门部分详细说明基准线排放量、项目排放量的计算方法和数据要求,需要严格遵守。任何修改都需要事前向国家主管机构申请,在得到批准后才能应用。如方法学对一些变量或参数的计算或选择提供多种选项时,需先理解清楚各自的适用条件,然后做出正确的选择。CCER项目开发流程•项目实施方项目业主(PP)•协助业主编制项目设计文件、监测报告咨询机构•审定(Validation)、核证(Verification)第三方审定与核证机构(DOE)•初审CCER备案申请的材料完整性和真实性省级发改部门•最高决策机构,指定实施细则、方法学、委任DOE、批准项目及减排量备案国家主管机构部门(国家发改委)20主要参与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221减排量备案咨询费用核证费用其他费用项目备案咨询费用审定费用其他费用CCER项目开发流程项目开发费用项目核证后续阶段项目减排量申请阶段项目核证阶段项目核证准备项目备案阶段项目审定阶段项目审定准备判断项目是否可开发成CCER22CCER项目开发流程项目开发具体流程11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3CCER项目从着手开发到最终实现减排量签发的最短时间周期至少要12个月。CCER项目开发流程项目开发周期CCER项目开发流程1.判断项目是否可开发成CCER•满足《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管理暂行办法》要求•符合国内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适用条件24自愿减排交易项目须采用经国家主管部门备案的方法学开发EB批准的CDM方法学由国家主管部门委托专家进行评估,对适合自愿减排交易项目的方法学进行备案新方法学开发者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备案,提交方法学及依托项目设计文件,主管部门委托专家评估不超过60工作日,主管部门审查不超过30工作日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4CCER项目开发流程能源(供应侧+需求侧):如风电、水电、太阳能发电等工业过程:如合成氨-尿素生产中的原料转换等农业、林业:如碳汇造林等废弃物处理:如利用生物质废弃物、沼气等其他类型25CCER项目类型CCER项目开发流程2.项目审定准备26•项目业主或选择咨询机构开发•编制项目设计文件,准备相关材料•选择第三方审定机构审定准备11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合同签订审定准备合同签订后的3个工作日指定审定组项目设计文件公示一般项目公示14天,注册的CDM项目公示7天;收到项目设计文件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查并公示。文件评审项目设计文件公示结束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访问双方商定日期,文件评审结束后实施,一般1~3天;现场访问前5个工作日,将审定计划提交给审定委托方;现场访问后5个工作日,将不符合的澄清要求提交给审定委托方。审定报告的编写及内部评审不符合的澄清要求关闭后,30个工作日内,提交审定委托方审定报告。报告的交付报告得到委托方确认后2个工作日内上传至国家发改委网站。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273.项目审定阶段CCER项目开发流程审定要求项目资格条件方法学选择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描述监测计划项目边界确定额外性减排量计算基准线识别新申请项目公示14天,公示后2个工作日内结束文件评审,审定流程中的现场访问是必须的。28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6审定要求第三类项目(pre-CDM,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准作为CDM项目,且在EB注册前就已经产生减排量的项目)项目公示只需公示项目补充说明文件,项目公示7天,公示后2个工作日内结束文件评审,审定流程中的现场访问不是必须的。项目资格条件方法学选择项目设计文件项目描述监测计划项目边界确定额外性减排量计算基准线识别2930CCER项目开发流程审定项目公示情况11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CCER项目审定项目相关文件,如核准、环评等生产设备、监测设备等数据收集程序、QA/QC程序等文件评审及现场访问31文件评审及现场访问CCER项目审定文件评审及现场访问32项目设计文件项目审定报告在现场访问过后,项目业主(或咨询机构)与第三方审定机构一般需经过多轮沟通、补充材料、解释澄清问题,方能完成项目设计文件及项目审定报告——项目进行CCER备案所需最重要的两份文件。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8334.项目备案阶段CCER项目开发流程•项目设计文件•项目备案申请函和申请表•项目概况说明•企业的营业执照•项目可研报告审批文件、项目核准文件或项目备案文件•项目环评审批文件•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意见•项目开工时间证明文件项目业主或咨询机构需要提交的材料•项目审定报告第三方审定机构•接到申请后委托专家评估不超过30工作日,主管部门审查不超过30工作日•国家主管部门定期召开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审核理事会会议,专家讨论项目是否可备案。国家主管部门34申请备案途径CCER项目开发流程国资委管理的中央企业中直接涉及温室气体减排的企业(包括其下属企业、控股企业),直接向国家发改委申请自愿减排项目备案,名单由国家主管部门制定、调整和发布未列入名单的企业法人,通过项目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发改部门提交自愿减排项目备案申请,省级发改部门就申请材料完整性和真实性提出意见后转报国家发改委申请备案途径11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CCER项目开发流程5.项目核证准备35•项目业主或选择咨询机构开发•编制项目监测报告,准备相关材料•选择第三方核证机构核证准备合同签订审定准备合同签订后的3个工作日指定核证组监测报告公示收到监测报告后3个工作日内完成检查并公示。文件评审监测报告公示后5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访问应在监测报告上传至国家发改委网站14天之后实施;现场访问前5个工作日,将核证计划提交给核证委托方;现场访问后5个工作日,将不符合的澄清要求提交给核证委托方。核证报告的编写及内部评审不符合的澄清要求关闭后,30个工作日内,提交核证委托方核证报告。报告的交付报告得到委托方确认后2个工作日内上传至国家发改委网站。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366.项目核证阶段CCER项目开发流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20核证要求项目减排量的唯一性监测与监测计划的符合性项目实施与项目设计文件的符合性监测计划与方法学的符合性校准频次的符合性备案后项目变更的评审减排量计算结果的合理性所有项目公示14天;核证流程中的现场访问是必须的。3738核证项目公示情况CCER项目开发流程12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97.项目减排量申请阶段CCER项目开发流程项目业主或咨询机构•完成项目监测报告•项目减排量备案申请函第三方核证机构•完成项目减排量核证报告国家主管部门•国家主管部门接到申请后委托专家评估不超过30工作日,主管部门审查不超过30工作日经备案的减排量称为“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单位为“吨二氧化碳当量(tCO2e)”对年减排量6万吨以上的项目进行过审定的机构,不得再对同一项目的减排量进行核证减排量在备案后,在国家登记簿登记,并在备案的交易机构内交易或通过咨询机构等方式寻找CCER买家,用于抵消碳排放的减排量,应于交易完成后在国家登记簿中注消40CCER项目开发流程8.项目核证后续阶段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2241(四)国内碳交易试点抵消机制动态42如何购买合适的CCER?北京某企业2014年核发配额100万吨,2014年实际排放106万吨,企业希望通过购买CCER完成履约,目前有以下CCER产品:A.减排量为10万吨的四川水电项目B.减排量为6万吨的北京风电项目C.减排量为5万吨的西藏太阳能项目D.减排量为5万吨的北京林业碳汇项目(以上项目减排量均在2013年以后实际产生)12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3试点使用比例信用类型地域限制时间、类型限制北京不超过当年核发配额的5%CCER、节能项目碳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京外CCER不得超过企业当年核发配额量的2.5%,优先使用来自与本市签署合作协议地区的CCER•CCER、节能项目减排量于2013年1月1日后实际产生;•碳汇项目于2005年2月16日后开始实施;•HFCs、PFCs、N2O、SF6气体及水电项目除外关注CCER使用限制条件!最大使用量=1005%=5万吨京外项目使用量=1002.5%=2.5万吨水电项目除外国内试点抵消机制使用条件44试点灵活机制设计:抵消机制试点使用比例信用类型地域限制时间、类型限制深圳不超过年度排放量的10%CCER农村户用沼气、生物质发电、清洁交通和海洋固碳项目应来自本市或与本市签署碳交易区域战略合作协议的省份或地区允许可再生能源与新能源的部分项目,以及清洁交通减排、海洋固碳、林业碳汇和农业减排项目。上海不超过配额数量的5%CCER无•2013年1月1日后实际产生北京不超过当年核发配额的5%CCER、节能项目碳减排量、林业碳汇项目碳减排量京外CCER不得超过企业当年核发配额量的2.5%,优先使用来自与本市签署合作协议地区的CCER•CCER、节能项目减排量于2013年1月1日后实际产生;•碳汇项目于2005年2月16日后开始实施;•HFCs、PFCs、N2O、SF6气体及水电项目除外广东不超过年度排放量的10%CCER70%以上的CCER来自于广东省省内项目•CO2、CH4占50%;•水电,煤、油和天然气(不含煤层气)等化石能源的发电、供热和余能(含余热、余压、余气)利用项目除外;•pre-CDM项目除外天津不超过年度排放量的10%CCER优先使用京津冀地区自愿减排项目产生的减排量2013年1月1日以后实际产生;非二氧化碳减排项目和水电项目除外湖北不超过年度初始配额的10%CCER仅限使用湖北境内产生的CCER大、中型水电项目除外重庆不超过审定排放量的8%CCER无•2010年12月31日后投入运行(碳汇项目不受此限);•水电项目除外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2445试点抵消机制小结所有试点均接受CCER作为抵消信用可抵消的比例均不超过10%关于抵消信用来源,部分地区更鼓励本地开发CCER,部分地区不接受控排企业排放边界内的CCER部分地区对项目运行时间、减排类型有限制目前的CCER交易46•2013年11月29日,首单CCER交易在北京环境交易所进行,中石油向风电企业龙源电力购买1万吨CCER,单价16元/吨,属于CCER的远期合约。•2013年12月19日,在广东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启动仪式上,广东中石油国际事业有限公司购买中广核风电有限公司广东台山下川岛风电场项目产生的1万吨核证自愿减排量,交易价格为20元/吨,属于CCER的远期合约。•2014年11月4日,天津天丰钢铁有限公司与中碳未来(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通过天津排放权交易所签订了CCER交易合同,天丰钢铁将向中碳未来购买6万吨的CCER,交易价格为7元/吨。•2015年3月9日,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完成全国首单CCER交易。上海宝碳新能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向甘肃新安风力发电有限公司购买20万吨CCER,分2笔各10万吨成交,其中一笔成交价为19元/吨。•2015年3月12日,北京环境交易所完成其首单核证减排量(CCER)交易,上海置信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向阿坝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购买37.8万吨CCER,未披露价格。•2015年5月27日,广东长隆碳汇造林项目首期减排量获得签发,成为全国首个获得减排量签发的林业CCER项目,项目预计减排量34,7万吨,已被广东省控排企业购买用于履约。12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全国碳市场中的CCER47合理利用抵消信用履约,可降低履约成本履约行为,配额为主,抵消机制为辅全国碳市场中CCER是全国粮票48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261全国碳市场中的企业碳排放核算报告体系与工作要求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4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知识碳市场中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流程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25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12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基础知识3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权交换以平衡各自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以低成本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4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28为什么要建设全国碳市场?•碳交易需要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能耗、产品、排放数据进行核查,能够为政府的节能减排乃至产业调整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碳交易的市场机制,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减排选择,促进企业选择低成本减排路径,减少全社会的减排成本。56支持工具•登记系统•报告系统•交易平台相关机构•主管机构•监管机构•金融机构调控机制•价格调控•税收制度•配额存储•抵消机制基本框架覆盖范围总量目标配额分配MRV遵约机制法律保障碳交易有哪些核心要素?12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什么是MRV?Monitoring-监测Reporting-报告Verification-核查7MRV体系是碳交易和低碳政策的基石为什么企业要重视MRV?8•在全国碳市场建设的过程中,最核心的问题是如何量化与核算,如果企业对核算方法、报告体系、核查标准理解有误,造成排放数据偏差,产生的不仅仅是信誉的缺失,而意味着企业真金白银的损失;•随着应对气候变化形势与资源环境约束的不断加剧,碳排放成本已成为企业战略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作为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主要载体,企业面临碳管控新常态的约束。MRV是企业对内部碳排放水平和相关管理体系进行系统的摸底盘查的重要过程,对发现企业碳管理漏洞、挖掘减排潜力、实现低碳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30(二)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910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相关政策体系报告政策核算指南13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1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碳排放数据报送目前对重点企业而言,主要有两大数据报送政策,63号文与57号文,其目的与具体实施要求有所不同。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制度,为落实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为主管机构2016年出台并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配额分配方案提供支撑,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12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两类报送政策的异同政策内容63号文57号文报告主体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或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的法人企(事)业单位,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八大行业18类子行业中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报告内容报告主体基本情况、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其他相关情况报告主体基本情况、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配额分配需要的补充数据报告年度每一年度2013、2014、2015(历史年度)温室气体种类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二氧化碳(CO2)核算方法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核查要求核查可根据实际,采用抽查等各种形式必须由第三方对报告数据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3213两类企业的数据报告报告企业碳交易纳入企业63号文5000吨标煤所有公布指南的行业所有气体种类不安排第三方核查57号文10000吨标煤指定的行业范围只是二氧化碳安排第三方核查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三)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1413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首批纳入行业核算指南主要内容•适用范围a•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b•术语和定义c•核算边界d•核算方法e•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f•报告内容和格式规范g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15适用范围(举例)各指南所针对的行业范围的描述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化工:以石油烃或矿物质为原料生产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涂料、颜料、油墨或类似产品、合成材料、化学纤维、橡胶、塑料、专用或日用化学产品的生产企业。如以生产乙烯、电石、合成氨、甲醇等产品为主的企业。•石油化工:任何在中国境内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企业。16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34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文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国能源统计年鉴》17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术语与定义温室气体•大气层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18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13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术语与定义报告主体•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燃料燃烧排放•化石燃料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19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术语与定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原材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除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主要指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净购入的电力或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20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36术语与定义活动水平•指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导致了某种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人为活动量,例如各种燃料的消耗量、原料的使用量、产品产量等。排放因子•量化单位活动水平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数。碳氧化率•指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被氧化的比率,表征燃料燃烧的充分性。21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核算边界---企业边界报告主体应以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企业边界,核算和报告在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各指南的企业边界规定基本相同,与企业能源统计边界保持了一致,涵盖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附属生产系统。22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13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核算边界---排放源化石燃料燃烧(除电网外其他行业)工业生产过程(除航空)净购入使用电力、热力(除电力)气体回收利用(化工)核算边界---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SF623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核算步骤确定核算边界识别排放源确定核算方法收集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分别计算各排放源的排放量汇总计算企业碳排放量24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38设施和业务范围及生产工艺流程图确定核算边界燃料燃烧排放识别排放设施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输出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确定核算的温室气体范围识别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种类选择核算方法选择与收集活动数据选择或测算排放因子计算与汇总排放量过程排放核算工作的质量保证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25核算方法计算实测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监测设备监测仪器报告主体应参照行业确定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如果行业无确定的核算方法,则应在报告中对所采用的核算方法加以说明。如果核算方法有变化,报告主体应在报告中对变化进行说明,并解释变化原因26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13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企业CO2排放总量(tCO2)企业所有净消耗化石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CO2排放(tCO2)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CO2排放当量(tCO2)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产生的CO2排放(tCO2)企业固碳产品隐含的CO2排放量(tCO2)或企业回收的CO2核算方法---总体公式REEEEECO-电和热废弃物过程燃烧2+++=废弃物处理产生的CO2排放(tCO2)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ADi: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GJ)EFi:第i种化石燃料的CO2排放因子(tCO2/GJ)1=niiiEADEF=×∑燃烧iiiADNCVFC=×4412iiiEFCCOF=××FCi: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t或万Nm3)NCVi:核算和报告期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CCi: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OFi: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28核算方法---化石燃料燃烧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40核算方法---工业生产过程计算方法碳平衡法排放因子法比如发电企业脱硫过程排放电解铝企业阳极效应排放化工生产企业过程排放造纸废水处理导致的甲烷排放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企业净购入的电力消费(MWh)企业净购入的热力消费(GJ)电力供应的CO2排放因子(tCO2/MWh)热力供应的CO2排放因子(tCO2/GJ)30核算方法---净购入电力与热力排放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14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E=DAEF电和热电力EF+DA电力热力热力E(原料含碳量产品含碳量废弃物含碳量)44/12净购入电量(热力量)=购入量-外供量活动水平数据的获取排放因子数据的获取电力: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值热力:暂按0.11tCO2/GJ计,持续更新核算方法---净购入电力与热力排放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CO2外供气体的纯度(%)该企业边界回收且外供的CO2气体体积(万Nm3)CO2气体的密度(吨/万Nm3)32核算方法---CO2回收利用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4233质量保证与文件存档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台账记录;建立温室气体数据和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数据;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简介(四)碳市场中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流程3414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5碳市场中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流程数据报送类别36碳市场中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流程历史数据报送2013-2015常规数据报送2017-为配额分配提供数据支撑为年度履约提供数据支撑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44碳市场首批纳入企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法人企(事)业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2013-2015年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000吨(含)标准煤以上;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发电装机之和达6000KW以上的其他企业自备电厂,应按照发电行业纳入。行业行业代码行业子类石化2511(主营产品统计代码)原油加工(2501)化工261无机基础化学原料(2601)有机化学原料(2602,其中乙烯生产按照石化行业指南执行)262化学肥料(2604)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2605)263化学农药(2606)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农药(2607)265合成材料(2613)建材3011水泥熟料(310101)3041平板玻璃(311101)钢铁3120粗钢(3206)3140轧制、锻造钢坯(3207)钢材(3208)有色3216电解铝(3316039900)3211铜冶炼(3311)造纸221122122221纸浆(2201)机制纸和纸板(2202)电力4411纯发电、热电联产4420电网航空561156125631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机场注:具体行业及产品代码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报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纳入企业名单的通知》为准。数据报送总体要求37碳市场中企业碳排放数据报送流程•常规数据: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历史数据:以二氧化碳为主温室气体气体:•单位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份、所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联系人等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总量,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区分注册地内外的排放量。排放量报告•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主营产品信息重要数据来源说明(一)企业核算与报告分年度核算并报告其2013年、2014年和2015年共3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及相关数据。此外,根据配额分配需要,企业须按照国家发改委提供的补充数据模板,同时核算并报告相关行业指南中未涉及的其它相关基础数据。(二)第三方核查企业完成核算与报告工作后,由地方主管部门选择第三方核查机构对企业的排放数据等进行核查,第三方核查机构核查后须出具核查报告。(三)审核与报送企业将排放报告和第三方核查机构出具的核查报告提交注册所在地地方主管部门,地方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在2016年6月30日前将本地区汇总数据、单个企业经核查的排放报告(含补充数据)一并以电子版形式上报国家发革委。碳市场历史数据报告流程3814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一)企业核算与报告每年年初重点企业按照所属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认真核算企业上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将上年度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报送所在地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上报的电子文件应以光盘作为介质,已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在线报告系统的省、区、市,应采用在线报告的方式。(二)第三方核查各地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接到报告主体报送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后,应在规定时间内参考国家发改委公布的核查指南,组织对报告内容进行评估和核查。对核查不合格的,应要求报告主体限期整改、重新报送。(三)审核与报送省级应对气候变化主管部门对通过评估核查的报告数据进行汇总,在每年6月30日前将本地区汇总数据上报国家发改委。碳市场常规数据报告流程39(五)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40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46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41核算方法与报告内容基本要求3批共24个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MRV国家技术问答平台4001-676-772/4001-676-762http://124.205.45.90:8080/mrv/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42报告主体基本信息应报告包括单位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份、所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联系人等14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43温室气体排放量应报告在核算与报告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化石燃料燃烧、生产过程排放、净外购电力热力间接排放等企业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化石燃料燃烧排放量(tCO2)脱硫过程排放量(tCO2)净购入使用的电力排放量(tCO2)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44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应报告企业所有产品生产所使用的不同品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和相应的低位发热量,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排放源消耗量,净购入电力热力,并说明来源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48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45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应报告消耗的各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生产过程中排放源的排放因子,以及净购入电力热力排放因子,并说明来源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46历史数据报告内容要求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对于碳市场纳入企业的历史数据(2013-2015)报告而言,除了按照相应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完成报告内容外,还需要按照57号文附件《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的要求,同时核算并报告上述指南中未涉及的其它相关基础数据。14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47补充核算与报告的内容企业基本信息、产品的产量、服务量、综合能耗、企业或设施层面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内容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钢铁生产企业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tCO2)1.1与1.2之和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1.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数据来自核算与报告指南附表12粗钢产量(单位:t)−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排放强度(单位:tCO2/t)纳入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粗钢产量4企业不同生产工序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及产品产量4.1炼焦工序4.1.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1.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1.3焦炭产量(t)4.2烧结(或造团)工序4.2.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2.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2.3烧结(或造团)产量(t)4.3炼铁工序4.3.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3.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3.3生铁产量(t)4.4炼钢工序4.4.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4.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4.3粗钢产量(t)4.5钢铁加工工序4.5.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5.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5.3钢材产量(t)4.6自备发电、供热4.6.1化石燃料燃烧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4.6.2净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10)计算4.7其他辅助工序补充核算与报告的内容(以钢铁生产企业为例)48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50•严格依据指南要求,确定与生产过程相关的能源和工业生产过程排放;•明确排放设施;•关闭、停产、合并、分立或者产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需说明;•注意边界的一致性。a.确定边界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关键点50•核算方法的正确选择;•直接排放与间接排放区分开;•制定详细的数据监测、记录、保存、报告流程;•数据缺失情况的处理;•相关证据的保存;•监测数据进行内部校核。b.监测数据和报告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关键点15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51•监测设备、监测方法、监测频率均应符合指南及相关国家标准的要求;•注意数据文件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监测计划发生重大变更时,需要报主管部门备案。c.监测计划企业碳排放数据报告内容与相关要求企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关键点52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521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机构工作流程与要求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4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215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一)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核算、核查体系的关系监测碳排放数据准备年度排放报告提交年度排放报告提交配额履约企业核查年度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4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54核算与核查指南5《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参考指南》《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碳核查是由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具体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事后的独立检查和判断碳核查定义与目的核查目的1.通过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工作,确保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报送符合核算指南要求,确保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真实有效、客观公正2.确定排放单位排放基数、发改委完成配额分配的有力保障6碳排放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15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客观独立•核查机构应保持独立于受核查方,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在整个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诚实守信•核查机构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公平公正•核查机构应真实、准确地反映核查活动中的发现和结论,还应如实报告核查活动中所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未解决的分歧意见。核查工作原则7专业严谨•核查机构应应具备核查必需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利用其职业素养进行严谨判断。核查工作流程87.核查报告交付6.内部技术评审5.核查报告编制8.记录保存1.签订协议2.核查准备3.文件评审4.现场核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561.核查流程-签订核查协议9应考虑被授予资质的行业领域、核查员资质与经验、时间与人力资源安排、重点排放单位的行业、规模及排放设施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评估核查工作实施的可行性及与核查委托方或重点排放单位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等核查协议内容可包括核查范围、应用标准和方法、核查流程、预计完成时间、双方责任和义务、保密条款、核查费用、协议的解除、赔偿、仲裁等相关内容。2.核查流程-核查机构核查准备组成核查组•由核查机构选择具备能力的核查组长和核查员组成核查组(专业领域、技术能力、规模与排放设施数量等);•核查组至少由2名成员组成,其中一名为核查组长,至少一名为专业核查员。核查组的准备工作•核查组长制定核查计划并确定核查组成员的任务分工。•要求核查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在商定的日期内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相关支持文件。•在核查实施过程中,如有必要可对核查计划进行适当修订。但核查组应将修订的核查计划与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进行沟通。1015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对重点排放单位备案的监测计划、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相关支持性材料(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清单、排放源清单、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的相关信息等)的评审•初步确认重点排放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确定现场核查思路、识别现场核查重点;•文件评审工作应贯穿核查工作的始终。113.核查流程—文件评审证据文件生产设备、监测设备数据收集程序、QA/QC程序等124.核查流程—现场核查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58134.核查流程—现场核查现场核查计划:应于现场核查前5个工作日发给核查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确认。现场核查的时间:取决于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排放源的数量和排放数据的复杂程度和可获得程度。相似场所的抽样:仅当各场所的业务活动、核算边界、排放设施以及排放源等相似且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式相同时,方可对场所的现场核查采取抽样的方式。(y=√x)当存在超过4个相似场所时,当年抽取的样本与上一年度抽取的样本重复率不能超过总抽样量的50%。当抽样数量较多,且核查机构确认重点排放单位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相对完善时,现场核查场所可不超过20个。数据的抽样:当每个活动数据或排放因子涉及的数据数量较多时,核查机构可以考虑采取抽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核查,抽样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重点排放企业对数据流内部管理的完善程度、数据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在抽取的场所或者数据样本中发现不符合:核查机构应考虑不符合的原因、性质以及对最终核查结论的影响,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抽样数量或者将样本覆盖到所有的场所和数据。144.核查流程—现场核查不符合•排放报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符合核查准则的要求;•重点排放单位的核算边界、排放设施、排放源、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等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提供的符合性证据不充分、数据不完整或在应用数据或计算时出现了对排放量产生影响的错误。纠正及纠正措施•重点排放单位应对提出的所有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整改包括采取纠正及纠正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核查组应对不符合的整改进行书面验证,必要时,可采取现场验证的方式;•待重点排放单位对排放报告进行了更改或提供了清晰的解释或证据并满足相关要求时,核查组方可确认不符合的关闭。15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55.核查流程—核查报告编制确认不符合关闭后或者30天内未收到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核查组应完成核查报告的编写核查报告应当真实、客观、逻辑清晰格式统一:核查目的、范围及准则/核查过程和方法/核查发现/核查结论166.核查流程—内部技术评审12经过内部独立于核查组成员的技术评审确保技术评审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相应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从事核查活动的技能。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60177.核查流程—核查报告交付核查报告内部技术评审重点排放单位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年度排放报告核查报告188.核查流程—记录保存以安全和保密的方式保管书面和电子文件,保存期至少10年核查协议;核查活动的相关记录表单;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初始版和最终版);核查报告;证据文件;对核查的后续跟踪(如适用);信息交流记录;投诉和申诉;其它相关文件。16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9(二)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20核算与填报配合第三方核查监测与分析能耗统计台账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2.1做好碳排放数据管理碳排放数据管理的核心是碳排放量统计核算、落实碳排放核查,其管理目标是及时、准确地汇总公司碳排放量数据,高效地支撑碳排放核查工作。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622.2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管理体系21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建立健全碳排放核算和报告管理体系2.2.1明确企业碳排放管理部门的职责2216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明确碳排放管理部门: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活动水平和排放因子数据的记录、收集和整理工作、温报系统的填报等。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规定对数据的监测、收集和获取过程,确保数据质量。监测仪器仪表管理: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对监测仪器仪表定期校准、检定。数据管理:制定针对数据缺失、生产活动变化以及报告方法变更的应对措施;建立文档管理规范,保存、维护有关二氧化碳核算相关的数据文档和数据记录(纸质和电子版,至少保存10年)企业/单位碳排放管理部门监测小组负责相关数据监测、收集和获取,以及仪器仪表管理技术小组负责相关数据统计、报送和存档碳排放控制负责人–全权负责企业碳排放的核算、报告及配合核查–指定监测小组和技术小组的成员,明确成员责任,监督各个环节的工作–负责与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沟通,对核查工作的配合协调–组织内部培训、参与外部培训2.2.2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示例)•所有抄表数据做好备份,每月严格存档,方便备查。由专人对数据进行整理,形成报表,包括每日监测数据汇总表、月报表和年报表。数据记录、收集与整理•由专人负责所有监测数据、报告及文件的归档工作。所有文件归档前,均应确保签署完整。文档保存应整齐,并整理成册。数据存档分为电子及书面存档,做好长期保存的准备。•保存好能源台账、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以及发票等凭证。数据存档与管理•通过一系列措施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监测程序的规范性。这些措施主要包括:数据内部校核,监测设备定期校验检定,遵循必要的纠错程序,加强监测系统维护以及内部审计。质量保证及控制(QA/QC)23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242.3核查基本流程第三方核查机构启动核查程序企业核算、报告现场评审核查报告(初稿)企业应答处理核查发现问题监测参数监测装置现场访谈监查控制程序核对报告信息企业填报数值核查报告(终稿)上报主管部门文件评审测量装置质量新增设施、产量、未来生产计划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642525核算与填报签订核查协议准备核查所需材料配合进行文件评审配合进行现场访问配合完成核查报告编制配合后续可能的复查2.4企业需配合的工作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尽早收集与排放相关的数据文件,及时填报记录并保存所填报数据的文件来源,以方便接受核查填报参照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4个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年度报告需采用与历史报告同样的报告边界填报阶段遇到问题,及时与发改委及相关机构联系询问2.4.1核算与填报26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16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企业与第三方核查机构联系,按照发改委要求,需与核查机构签订核查协议(一式三份,企业、核查机构与省级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各一份)企业内部提前协调沟通好,尽早将核查协议签字盖章,报送一份至省级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2.4.2签订核查协议27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28企业与核查机构确认核查文件清单,提前准备好核查所需文件为保障及时完成核查工作,应尽快安排现场访问2.4.3准备核查所需材料准备文件示例•企业排放报告及历史核查报告、能源台账、能源审计报告、年产值及新增设施产值产量面积(供热、建筑)等信息文件•化石燃料及电力消耗数据,包括日报表、月报表、生产台账记录及相应的发票等凭证•能源计量器具一览表、校准报告、设备更换维修记录•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燃料的低位发热值、单位热值含碳量、碳氧化率的监测数据(如有)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6629企业•提前协调企业内部各有关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等)配合提供全核查所需的文件(纸质、电子版文件)•如有涉密材料,不能提供,应提前告知核查机构核查机构•核查机构将对企业填报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确认。2.4.4配合进行文件评审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企业相关部门领导应重视核查工作,尽量参与现场首次会议,介绍企业整体排放情况企业提前协调好内部各部门(如生产部、财务部等)现场配合,安排好固定排放设施、设备(如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直燃机等)和相关监测装置(如燃气表、电表等)的现场查看以及相关人员的现场访谈企业填报负责人应积极与核查机构充分沟通,共同探讨核算与填报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后续改进的措施2.4.5配合进行现场核查30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16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1核查机构将根据文件评审和现场核查中发现的问题整理出不符合清单或整改意见企业收到不符合清单后,应尽快补充相关文件或澄清原因,并及时进行核查填报企业完成网上核查填报后,提交并生成最终排放报告后打印,尽快签字盖章,报送至发改委2.4.6配合完成核查报告编制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32为确保核查机构核查结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为配额分配工作提供坚实支撑,省级碳排放权交易主管部门将会定量抽取部分已完成核查工作的企业,委托其他核查机构对企业进行复查。企业应按主管机构要求,协调配合核查机构进行现场访问及对部分重点排放设施的排放情况进行核查。2.4.7配合后续可能的复查企业配合第三方核查工作要求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6833(三)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某热电厂纳入依据:根据2013年-2015年任意一年标准煤耗在1万吨以上的排放单位排放类型: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直接排放、电力消耗导致的间接排放,应用《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34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16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5核查范围•该企业在北京辖区内的整个厂区(京内:固定设施和移动源;无京外)核查重点•1.能源消耗量、种类、主要耗能设备的型号2.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核算温室气体•CO2核算方法学•《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7037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38对应的参数及计量设备设备机组燃煤机组四台燃煤锅炉入炉煤量:每台燃煤锅炉配套四个皮带秤入厂煤量:电子汽车衡、盘煤系统NCV数据:热值分析仪,每天从皮带秤取样柴油消费量:每台锅炉配16个柴油枪(脱硝、稳压、启动)对应的参数及计量设备设备机组燃气机组2台燃气轮机天然气消费量:每台燃气轮机配一台燃气流量计NCV数据:热值分析仪,每月监测一次4台热水炉天然气消费量:每台燃气轮机配一台燃气流量计NCV数据:热值分析仪,每月监测一次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17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39关键参数基础资料校核资料能源消费量一般烟煤能源台账入厂煤记录、盘煤报告、购煤发票、能报天然气能源台账燃气购买发票、能报柴油能源台账月度汇总表、购买发票、能报液化石油气统计表出库单、能报、购买发票电力能源台账结算单、能报热值一般烟煤能源台账用化验记录进行日、月加权平均;能源管理系统天然气能源台账用化验记录进行月加权平均;能源管理系统其他生产信息燃煤供电量能源台账上网结算单、指标统计表燃煤供热量能源台账供暖量、供汽量结算单、能报、指标统计表燃气供电量能源台账上网结算单、指标统计表燃气供热量能源台账供暖量、供汽量结算单、能报、指标统计表燃气供热比能源台账对比月度数据;结合气耗数据反推供热气耗燃煤供热比能源台账对比月度数据;结合煤耗、油耗数据反推发电煤耗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401.明确核算边界公司营业执照企业简介人员座谈主要设备明细单工艺流程图现场勘查2.细分能耗设备及种类能源消耗台账能源购进明细单能源购买发票或结算单3.明确能源消费量实测热值、碳含量数据核算指南默认值数据4.计算碳排放量现场勘查能源计量网络图5.能耗计量器具典型企业第三方核查工作案例解析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7241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17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全国碳市场中的碳核查工作要求与管理规范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4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碳市场重点企业数据报送工作流程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74(一)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3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企业间通过市场手段进行排放权交换以平衡各自的排放量,从而达到以低成本控制排放总量的目的。417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碳交易需要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能耗、产品、排放数据进行核查,能够为政府的节能减排乃至产业调整政策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碳交易的市场机制,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减排选择,促进企业选择低成本减排路径,减少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56自上而下——全国范围•项目级国家自愿减排交易体系建设(CCER)•国家登记注册系统建设•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核算指南制定•重点企(事)业单位温报工作•全国统一碳市场顶层设计:世行碳市场准备伙伴计划•颁布全国碳交易管理办法,国务院将继续出台相关条例•研究确定全国碳市场排放总量及分配机制自下而上——地方层面•“两省五市”在2013年至2015年期间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试点各具特色,为未来全国碳市场建设摸索道路、积累经验;•试点如何过渡到全国碳市场?全国碳市场建设基本思路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76现状与已完成的工作市场调控MRV注册登记配额总量覆盖范围法律体系支持管理体系支持财政支持交易配额分配履约完善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能力建设、体系完善全过程公开透明,与主要利益相关方充分沟通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7Monitoring-监测Reporting-报告Verification-核查8MRV体系是碳交易和低碳政策的基石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17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9碳核查的意义第三方核查结果是初始配额分配的依据第三方核查结果是配额清缴的依据第三方核查可以促进重点排放单位提高碳排放核算与报告的能力第三方核查可以促进重点排放单位提高碳排放控制的能力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10碳核查的目的判断重点企业温室气体核算和报告职责、权限是否已经落实;判断排放报告及其他支持文件是否完整可靠,符合适用的核算和报告指南的要求;核查测量设备是否已经到位,测量是否符合适用的核算和报告指南及相关标准的要求;根据适用的核算和报告指南的要求,对记录和存储的数据进行评审,判断数据及计算结果是否真实、可靠、准确。全国碳市场建设基础知识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78(二)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1112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相关政策体系报告政策核算指南17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3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碳排放数据报送目前对重点企业而言,主要有两大数据报送政策,63号文与57号文,其目的与具体实施要求有所不同。实行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送制度,为落实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基础。为主管机构2016年出台并实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配额分配方案提供支撑,确保2017年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14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两类报送政策的异同政策内容63号文57号文报告主体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达到1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或2010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5000吨标准煤的法人企(事)业单位,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八大行业18类子行业中2013至2015年中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万吨标准煤以上(含)的企业法人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报告内容报告主体基本情况、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其他相关情况报告主体基本情况、温室气体排放情况、配额分配需要的补充数据报告年度每一年度2013、2014、2015(历史年度)温室气体种类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二氧化碳(CO2)核算方法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重点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核查要求核查可根据实际,采用抽查等各种形式必须由第三方对报告数据进行核查并出具核查报告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8015两类企业的数据报告报告企业碳交易纳入企业63号文5000吨标煤所有公布指南的行业所有气体种类不安排第三方核查57号文10000吨标煤指定的行业范围只是二氧化碳安排第三方核查国家温室气体核算与报告体系(三)碳市场重点企业数据报送工作流程1618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7碳市场重点企业数据报送工作流程数据报送类别18历史数据报送2013-2015常规数据报送2017-为配额分配提供数据支撑为年度履约提供数据支撑碳市场重点企业数据报送工作流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82碳市场首批纳入企业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电力、航空等重点排放行业;法人企(事)业单位或独立核算企业单位;2013-2015年任意一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达到10000吨(含)标准煤以上;2013-2015年中任意一年发电装机之和达6000KW以上的其他企业自备电厂,应按照发电行业纳入。行业行业代码行业子类石化2511(主营产品统计代码)原油加工(2501)化工261无机基础化学原料(2601)有机化学原料(2602,其中乙烯生产按照石化行业指南执行)262化学肥料(2604)有机肥料及微生物肥料(2605)263化学农药(2606)生物农药及微生物农药(2607)265合成材料(2613)建材3011水泥熟料(310101)3041平板玻璃(311101)钢铁3120粗钢(3206)3140轧制、锻造钢坯(3207)钢材(3208)有色3216电解铝(3316039900)3211铜冶炼(3311)造纸221122122221纸浆(2201)机制纸和纸板(2202)电力4411纯发电、热电联产4420电网航空561156125631航空旅客运输航空货物运输机场注:具体行业及产品代码以《国家发改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报送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拟纳入企业名单的通知》为准。数据报送总体要求19•常规数据: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历史数据:以二氧化碳为主温室气体气体:•单位名称、单位性质、报告年份、所属行业、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填报负责人、联系人等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总量,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净购入电力和热力,区分注册地内外的排放量。排放量报告•活动水平数据、排放因子数据、主营产品信息重要数据来源说明碳市场重点企业数据报送工作流程20核算方法与报告内容基本要求报告主体基本信息温室气体排放量活动水平数据及来源说明排放因子数据及来源说明MRV国家技术问答平台4001-676-772/4001-676-762http://124.205.45.90:8080/mrv/碳市场重点企业数据报送工作流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权补充数据核算报告18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四)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21碳市场法律法规体系和第三方管理制度正在形成中《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2015年1月10日开始实施第一份适用于中国国家碳市场的立法文件属于国务院部门规章明确了国家碳市场建设的制度框架和管理体系对碳排放权交易中的各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进行了相应的安排国务院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送审稿)第四章报告、核查与清缴国务院碳交易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符合条件的机构授予碳排放核查机构资质,核查机构按照碳交易主管部门的要求开展碳排放核查工作,并按要求出具核查报告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2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84核查机构的资质条件23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核查机构基本条件的要求•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500万元,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开办资金不少于300万元。•应具有固定的工作场所,以及开展核查工作所需的设施和办公条件。•应具备充足的专业人员及完善的人员管理程序,以确保其有能力在获准的专业领域内开展核查工作;应确保符合核查员要求的专职人员至少10名;所申请的每个专业领域至少有2名核查员。•应具备健全的组织结构,完善的财务制度,并具有应对风险的能力,确保对其核查活动可能引发的风险能够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并承担相应的经济和法律责任。核查机构应具备开展核查活动所需的稳定财务收入并建立相应的风险基金或保险(风险基金或保额均应与业务规模相适应)。核查机构的资质条件24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核查机构核查业绩与经验的要求•应为经清洁发展机制(CDM)执行理事会批准的指定经营实体,或经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证机构,或在碳交易试点省市备案的碳排放核查机构,或在省市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备案的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节能量审计机构,且近3年在国内完成的CDM或自愿减排项目的审定与核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核查、各省市重点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ISO14064企业温室气体核查等领域项目总计不少于20个。•对于无上述审定或核证经历的机构,应在温室气体减排、清单编制、碳排放报告核算和核查等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内独立完成至少1个国家级或3个省级研究课题;或经国家碳交易主管部门组织的专家委员会评估认定合格。18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核查机构的资质条件25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核查机构内部管理制度的要求•有完整的组织结构,并明确管理层和核查人员的任务、职责和权限;•指定一名高级管理人员作为负责核查事务的负责人;•有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包括人员管理、核查活动管理、文件和记录管理、申诉、投诉和争议处理、保密管理、不符合及纠正措施处理以及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等相关制度;•有严格的公正性管理制度,确保其不参与核查服务存在利益冲突的活动,确保其高级管理人员及实施核查的人员不参与任何可能影响其客观独立判断的活动;•有完善的保密管理制度,确保其相关部门和人员对从事核查活动时获得的信息予以保密,并通过签署具有法律效力的协议落实保密管理制度,法律规定的特殊情况除外。核查机构的资质条件26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核查机构利益冲突及其他的要求•核查机构与从事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公司不能存在资产和管理方面的利益关系,如隶属于同一个上级机构等;•核查机构没有参与任何与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的活动,如代重点排放单位管理配额交易账户、通过交易机构开展配额和自愿减排量的交易、或提供碳资产管理和碳交易咨询服务等。•核查机构在以前的核查工作或其所从事的其他业务中不存在渎职、欺诈、泄密等其它不良记录。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86核查机构的资质条件27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核查机构的公正性要求在管理层面,核查机构应采取如下措施:•最高管理者应承诺在核查过程中保持公正;•以协议或者其他方式要求所有核查人员公正核查;•定期对财务和收入来源进行评审,证实其公正性不受影响;•建立公正性委员会,定期评审其公正性。核查机构的资质条件28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核查机构的公正性要求在实施层面,核查机构应避免:•与受核查方存在资产、管理和人员方面的利益关系,如隶属于同一个上级机构,共享管理人员或五年内互聘过管理人员等;•为受核查方同时提供核查服务和碳排放核算、监测、报告和校准等相关咨询服务;•使用存在利益冲突的核查人员,如该人员在过去三年之内与受核查方存在雇佣关系或为其提供过相关碳咨询服务等;•收受和给予商业贿赂,如接受任何可能影响核查结论真实性的商业贿赂,或者为签署核查协议而给予受核查方商业贿赂等;•与碳咨询单位或者碳交易机构通过业务互补,联合开发市场业务;•将核查流程中的某个环节外包给其他机构实施。18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三、核查员的资质条件(1)(一)通用条件1.中国公民;2.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3.个人信用良好,无任何违法违规从业记录;4.不得同时受聘于两家或以上的核查机构。(二)知识和技能要求:1.法律法规和标准知识;2.监测和核算;3.核查工作程序、原则和要求;4.核查方法、风险控制、抽样技巧以及内部质量控制体系;5.专业判断的能力;6.除满足上述1)~5)条要求外,专业核查员还应掌握所核查行业特定的工艺、排放设施以及排放源识别和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7.除满足上述1)~5)条要求外,核查组长还应具有代表核查组与委托方沟通、管理核查组、控制核查风险以及作出核查结论的能力。(三)业绩和经验要求:1.在温室气体核算、CDM项目审定与核查、自愿减排项目审定与核查、ISO14064企业温室气体核查、试点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核查、节能量审核中的一个或多个领域具有2年(含)以上的咨询或审核经验,并作为组长或技术负责人主持项目累计不少于2个或作为组员参与项目审核或咨询不少于5个。2.除满足上述1)条要求外,专业核查员还需在专业领域范围内具有一年的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可包括与工艺相关的工作、与碳排放相关的咨询或核查工作。29全国碳市场核查工作管理规范核查机构的公正性要求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881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2016年5月2国家发改委已发布3批共24个重点行业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本培训教材作为核算与报告指南的概述,力求帮助全国碳市场第三方核查机构整体上把握碳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内容;系列培训教材的核算方法模块将对首批纳入行业的碳排放核算与报告指南进行详细解析。18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主要任务提出纳入企业名单历史排放MRV培育第三方核查机构强化能力建设国家发改委已印发三批共24个行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试行)。•矿山•陆上交通•氟化工•公共建筑运营•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造纸•机械制造•电子设备制造•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业•工业其他行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石油化工独立焦化水泥陶瓷镁冶炼电解铝发电化工钢铁电网平板玻璃民航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已公布重点行业核算指南的特点•以最低一级企业法人为核算单位。•涵盖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全部排放(直接排放和间接排放)•涉及六种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SF6)•核算方法应简便易行,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90首批纳入行业核算指南主要内容•适用范围a•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b•术语和定义c•核算边界d•核算方法e•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f•报告内容和格式规范g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适用范围各指南所针对的行业范围的描述发电行业•本指南适用于中国电力生产企业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算和报告。•中国境内从事电力生产的企业可按照本指南提供的方法核算企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并编制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如电力生产企业生产其他产品,且生产活动存在温室气体排放,则应按照相关行业的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核算,一并报告。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19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适用范围各指南所针对的行业范围的描述化工&石油化工行业•化工:以石油烃或矿物质为原料生产基础化学原料、化肥、农药、涂料、颜料、油墨或类似产品、合成材料、化学纤维、橡胶、塑料、专用或日用化学产品的生产企业。如以生产乙烯、电石、合成氨、甲醇等产品为主的企业。•石油化工:任何在中国境内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要原料生产石油产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企业。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一般引用文件•《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试行)》•《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国能源统计年鉴》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92引用文件和参考文献特有引用文件(发电行业为例)•GB/T212煤的工业分析方法•GB/T213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GB474煤样的制备方法•GB/T476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GB/T11062天然气发热量、密度、相对密度和沃泊指数的计算方法•GB17167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DL/T567.6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DL/T567.8燃油发热量的测定•DL/T5142火力发电厂除灰设计规程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术语与定义温室气体•大气层中那些吸收和重新放出红外辐射的自然和人为的气态成分。《京都议定书》所规定的六种温室气体分别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19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首批纳入行业进行核算的温室气体种类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六氟化硫发电√电网√√钢铁√镁冶炼√电解铝√√其他有色金属√平板玻璃√陶瓷√水泥√造纸√√石油化工√化工√√航空√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术语与定义报告主体•具有温室气体排放行为的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燃料燃烧排放•化石燃料与氧气进行燃烧反应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94术语与定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原材料在产品生产过程中除燃烧之外的物理或化学变化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净购入电力和热力隐含的排放•主要指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净购入的电力或热力(蒸汽、热水)所对应的生产过程中燃料燃烧产生的CO2排放。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术语与定义活动水平•指报告主体在报告期内导致了某种温室气体排放或清除的人为活动量,例如各种燃料的消耗量、原料的使用量、产品产量等。排放因子•量化单位活动水平温室气体排放量或清除量的系数。碳氧化率•指燃料中的碳在燃烧过程被氧化的比率,表征燃料燃烧的充分性。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19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核算边界---企业边界报告主体应以独立法人企业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企业边界,核算和报告在所有生产设施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各指南的企业边界规定基本相同,与企业能源统计边界保持了一致,涵盖主要生产系统、辅助生产系统以及附属生产系统。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核算边界---排放源化石燃料燃烧(除电网外其他行业)工业生产过程(除航空)净购入使用电力、热力(除电力)气体回收利用(化工)核算边界---温室气体CO2、CH4、N2O、HFCs、PFCs、SF6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96核算步骤确定核算边界识别排放源确定核算方法收集活动水平数据选择和获取排放因子数据分别计算各排放源的排放量汇总计算企业碳排放量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设施和业务范围及生产工艺流程图确定核算边界燃料燃烧排放识别排放设施购入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输出电力热力产生的排放确定核算的温室气体范围识别温室气体源与温室气体种类选择核算方法选择与收集活动数据选择或测算排放因子计算与汇总排放量过程排放核算工作的质量保证温室气体排放报告确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边界计算温室气体排放量19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核算方法计算实测排放因子法物料平衡法监测设备监测仪器报告主体应参照行业确定的核算方法进行核算;如果行业无确定的核算方法,则应在报告中对所采用的核算方法加以说明。如果核算方法有变化,报告主体应在报告中对变化进行说明,并解释变化原因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企业CO2排放总量(tCO2)企业所有净消耗化石燃料燃烧活动产生的CO2排放(tCO2)企业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CO2排放当量(tCO2)企业净购入电力和净购入热力产生的CO2排放(tCO2)企业固碳产品隐含的CO2排放量(tCO2)或企业回收的CO2核算方法---总体公式REEEEECO-电和热废弃物过程燃烧2+++=废弃物处理产生的CO2排放(tCO2)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98ADi: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活动水平(GJ)EFi:第i种化石燃料的CO2排放因子(tCO2/GJ)1=niiiEADEF=×∑燃烧iiiADNCVFC=×4412iiiEFCCOF=××FCi:核算和报告期内第i种化石燃料的净消耗量(t或万Nm3)NCVi:核算和报告期第i种化石燃料的平均低位发热量(GJ/t或GJ/万Nm3)CCi:第i种化石燃料的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OFi:第i种化石燃料的碳氧化率(%)21核算方法---化石燃料燃烧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核算方法---化石燃料燃烧(发电)燃料消耗量企业能源消费台账或统计报表来确定。符合GB17167-2006《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的相关规定。低位发热值燃煤:每天至少一次,符合《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的规定。燃油:每批次,或者采用与供应商交易结算合同中的年度平均低位发热值,使用汽油或者柴油可用缺省值。燃气:企业自行测量,也可由燃料供应商提供,每月至少一次。22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19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单位热值含碳量燃煤:每天缩分——每月混合——测量元素碳含量——计算单位热值含碳量,应符合GB/T476-2008《煤中碳和氢的测定方法》的规定。燃油和燃气:缺省值碳氧化率燃煤方案一:方案二:缺省值燃油和燃气:缺省值23核算方法---化石燃料燃烧(发电)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24核算方法---能源作为原材料(有色金属冶炼)E原材料=EF炭阳极×P活动水平数据P:原铝产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排放因子•EF炭阳极=NC炭阳极×(1-S炭阳极-A炭阳极)×44/12NC炭阳极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吨铝炭阳极净耗,推荐值0.42tC/t-Al;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按月称重检测,取年度平均值S炭阳极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炭阳极平均含硫量,推荐值2%;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YS/T63.20-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20部分:硫分的测定》,对每个批次的炭阳极进行抽样检测,取年度平均值A炭阳极为核算和报告年度内的炭阳极平均灰分含量,推荐值0.4%;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按照《YS/T63.19-2006铝用炭素材料检测方法第19部分:灰分含量的测定》,对每个批次的炭阳极进行抽样检测,取年度平均值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0核算方法---工业生产过程计算方法碳平衡法排放因子法案例说明发电企业脱硫过程排放电解铝企业阳极效应排放化工生产企业过程排放造纸废水处理导致的甲烷排放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核算方法---发电企业脱硫过程排放E脱硫脱硫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吨)CALk第k种脱硫剂中碳酸盐消耗量(吨)EFk第k种脱硫剂中碳酸盐的排放因子(吨二氧化碳/吨)k脱硫剂类型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20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7核算方法---电解铝阳极效应排放EPFCs=(6500×EFCF4+9200×EFC2F6)×P/1000活动水平数据获取P:原铝产量,采用企业计量数据排放因子数据获取采用推荐值–EFCF4为0.034kgCF4/t-Al–EFC2F6为0.0034kgC2F6/t-Al采用斜率法经验公式EFCF4=0.143×AEMEFC2F6=0.1×EFCF4AEM为平均每天每槽阳极效应持续时间(分钟),企业自动化生产控制系统的实时监测数据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r:进入企业边界的原材料种类,如具体品种的碳氢化合物、碳电极等ADr:原材料r的投入量(t或万Nm3)CCr:原材料r的含碳量(tC/t或tC/万Nm3)p:流出企业边界的含碳产品种类,如各种具体名称的主产品、联产产品等ADp:含碳产品p的产量(t或万Nm3)CCp:含碳产品p的含碳量(tC/t或tC/万Nm3)w:流出企业边界且没有计入产品范畴的其它含碳输出物种类,如炉渣、粉尘等含碳废物ADw:含碳废物w的输出量(t)CCw:含碳废物w的含碳量(tC/t)原材料消耗产生的CO2排放核算方法---化工企业过程排放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2EGHG_废水:废水厌氧处理过程产生的CO2排放(tCO2)GWPCH4:CH4相比CO2的全球变暖潜势(GWP)值。根据《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取值为21ECH4_废水:废水厌氧处理过程甲烷排放量(kg)TOW:废水厌氧处理去除的有机物总量(kgCOD)S:以污泥方式清除掉的有机物总量(kgCOD)EF:甲烷排放因子(kgCH4/kgCOD)R:甲烷回收量(kgCH4)核算方法---造纸废水处理导致的甲烷排放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企业净购入的电力消费(MWh)企业净购入的热力消费(GJ)电力供应的CO2排放因子(tCO2/MWh)热力供应的CO2排放因子(tCO2/GJ)30=+EADEFADEF××电和热电力电力热力热力核算方法---净购入电力与热力排放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20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净购入电量(热力量)=购入量-外供量活动水平数据的获取排放因子数据的获取电力:国家主管部门最近年份公布的相应区域电网排放因子值热力:暂按0.11tCO2/GJ计,持续更新核算方法---净购入电力与热力排放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CO2外供气体的纯度(%)该企业边界回收且外供的CO2气体体积(万Nm3)CO2气体的密度(吨/万Nm3)32核算方法---CO2回收利用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433质量保证与文件存档指定专门人员负责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建立健全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台账记录;建立温室气体数据和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数据;建立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报告格式规范(发电企业)排放因子数据单位热值含碳量(tC/GJ)碳氧化率(%)化石燃料燃烧燃煤原油汽油柴油天然气......脱硫过程数据单位脱硫剂消耗量tCO2/t净购入电力数据单位电力净购入量tCO2/MWh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概述20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监测计划报告主体描述核算边界和设施各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的确定方式质量控制和质量保证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补充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补充根据国家制定的碳排放配额分配方法,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重点排放单位需报告其碳排放配额分配支持数据。用于指导重点排放单位碳排放配额分配支持数据的核算与报告。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6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以航空为例)全国碳市场首批纳入重点行业核算与报告指南补充民用航空企业(航空公司)年温室气体排放报告补充数据表补充数据数值计算方法或填写要求1航空器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1.1航空煤油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2航空汽油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1.3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tCO2)按核算与报告指南公式(2)计算2运输总周转量(tkm)−优先选用企业计量数据,如生产日志或月度、年度统计报表;−其次选用报送民航局数据−再次选用报送统计局数据3排放强度(tCO2/(tkm))航空器燃料燃烧二氧化碳排放量/运输总周转量38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20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1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流程与相关要求2016年5月主要内容1234国内碳交易试点核查工作进展与经验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相关要求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基本流程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08(一)国内碳交易试点核查工作进展与经验3核算、核查体系的关系监测碳排放数据准备年度排放报告提交年度排放报告提交配额履约企业核查年度排放报告第三方核查机构4国内碳交易试点核查工作进展与经验20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试点排放报告核查报告质量控制履约北京4月15日前提交上年度排放报告4月30日前提交经核查的排放报告及核查报告(2014年为3月20日)5月31日发改委完成排放报告及核查报告的审核及抽查(2014年为4月5日)6月15日前完成上年度履约天津4月30日前提交上年度排放报告及核查报告核查机构间相互校核5月31日前完成上年度履约上海3月31日前提交上年度排放报告4月30日前提交核查报告发改委30日内完成审定6月1日至6月30日期间,履行上年度清算广东3月30日前提交上年度排放报告4月30日前提交核查报告发改委对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进行抽查和复核6月20日前完成上年度履约深圳3月31日前提交上年度排放报告4月30日前提交核查报告发改委对排放报告和核查报告进行抽查和重点检查6月30日前完成上年度履约湖北2月底前4月底前—5月底前重庆4月20日前完成上年度排放量审定、调整上年度配额。核查工作在此日期前完成6月20日前完成上年度履约5国内碳交易试点核查工作进展与经验核查工作主要时间节点制度建设•法律层面的保障:人大立法、政府文件强化对试点碳交易市场建设的法律保障•核查工作通知:明确了历史及年度核查工作流程及时间点要求•核查工作指南:规范了从企业范围、核算方法、报送方式、核查流程等关键要素•其他配套制度:明确第三方准入机制等能力建设•搭建核算核查队伍:遴选核查机构、业务支撑单位,建立专家团队•建设支撑平台:节能降耗及应对气候变化数据填报系统等•扩大对重点排放单位及一般报告单位的培训力度•建立专家答疑渠道,解决企业核算核查的困难和疑问质量保障•形成完善的核算指南和报告模板,规范核算与报告体系•制定严格的第三方核查机构及核查员认可标准,严把第三方核查质量•组织专家团队对核查报告进行评定•加大对核查报告的抽查比例,并对核查机构的核查流程进行复查6国内碳交易试点核查工作进展与经验试点地区核查工作主要经验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10(二)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基本流程7核算与核查指南8《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企业碳排放补充数据核算报告模板》《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第三方核查参考指南》《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21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碳核查是由第三方核查机构对具体企业在某一时期内的碳排放量进行事后的独立检查和判断碳核查定义与作用核查作用1.通过第三方核查机构的核查工作,确保排放单位的二氧化碳排放报告报送符合核算指南要求,确保二氧化碳排放数据真实有效、客观公正2.确定排放单位排放基数、发改委完成配额分配的有力保障9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客观独立•核查机构应保持独立于受核查方,避免偏见及利益冲突,在整个核查活动中保持客观。诚实守信•核查机构应具有高度的责任感,确保核查工作的完整性和保密性。公平公正•核查机构应真实、准确地反映核查活动中的发现和结论,还应如实报告核查活动中所遇到的重大障碍,以及未解决的分歧意见。核查工作原则10专业严谨•核查机构应应具备核查必需的专业技能,能够根据任务的重要性和委托方的具体要求,利用其职业素养进行严谨判断。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12核查工作流程117.核查报告交付6.内部技术评审5.核查报告编制8.记录保存1.签订协议2.核查准备3.文件评审4.现场核查准备阶段实施阶段报告阶段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基本工作流程1.核查流程-签订核查协议12应考虑被授予资质的行业领域、核查员资质与经验、时间与人力资源安排、重点排放单位的行业、规模及排放设施的复杂程度等因素评估核查工作实施的可行性及与核查委托方或重点排放单位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等核查协议内容可包括核查范围、应用标准和方法、核查流程、预计完成时间、双方责任和义务、保密条款、核查费用、协议的解除、赔偿、仲裁等相关内容。21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核查流程-核查机构核查准备组成核查组•由核查机构选择具备能力的核查组长和核查员组成核查组(专业领域、技术能力、规模与排放设施数量等);•核查组至少由2名成员组成,其中一名为核查组长,至少一名为专业核查员。核查组的准备工作•核查组长制定核查计划并确定核查组成员的任务分工。•要求核查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在商定的日期内提交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及相关支持文件。•在核查实施过程中,如有必要可对核查计划进行适当修订。但核查组应将修订的核查计划与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进行沟通。13•对重点排放单位备案的监测计划、提交的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和相关支持性材料(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清单、排放源清单、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的相关信息等)的评审•初步确认重点排放单位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并确定现场核查思路、识别现场核查重点;•文件评审工作应贯穿核查工作的始终。143.核查流程—文件评审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14证据文件生产设备、监测设备数据收集程序、QA/QC程序等154.核查流程—现场核查现场核查计划:应于现场核查前5个工作日发给核查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确认。现场核查的时间:取决于重点排放单位排放设施、排放源的数量和排放数据的复杂程度和可获得程度。相似场所的抽样:仅当各场所的业务活动、核算边界、排放设施以及排放源等相似且数据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式相同时,方可对场所的现场核查采取抽样的方式。(y=√x)当存在超过4个相似场所时,当年抽取的样本与上一年度抽取的样本重复率不能超过总抽样量的50%。当抽样数量较多,且核查机构确认重点排放单位内部质量控制体系相对完善时,现场核查场所可不超过20个。数据的抽样:当每个活动数据或排放因子涉及的数据数量较多时,核查机构可以考虑采取抽样的方式对数据进行核查,抽样数量的确定应充分考虑重点排放企业对数据流内部管理的完善程度、数据风险控制措施以及样本的代表性等因素。在抽取的场所或者数据样本中发现不符合:核查机构应考虑不符合的原因、性质以及对最终核查结论的影响,判断是否需要扩大抽样数量或者将样本覆盖到所有的场所和数据。164.核查流程—现场核查21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不符合•排放报告采用的核算方法不符合核查准则的要求;•重点排放单位的核算边界、排放设施、排放源、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等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提供的符合性证据不充分、数据不完整或在应用数据或计算时出现了对排放量产生影响的错误。纠正及纠正措施•重点排放单位应对提出的所有不符合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整改包括采取纠正及纠正措施并提供相应的证据•核查组应对不符合的整改进行书面验证,必要时,可采取现场验证的方式;•待重点排放单位对排放报告进行了更改或提供了清晰的解释或证据并满足相关要求时,核查组方可确认不符合的关闭。174.核查流程—现场核查185.核查流程—核查报告编制确认不符合关闭后或者30天内未收到委托方和/或重点排放单位采取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核查组应完成核查报告的编写;核查报告应当真实、客观、逻辑清晰格式统一:核查目的、范围及准则/核查过程和方法/核查发现/核查结论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16196.核查流程—内部技术评审12经过内部独立于核查组成员的技术评审确保技术评审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相应行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从事核查活动的技能。207.核查流程—核查报告交付核查报告内部技术评审重点排放单位省级碳交易主管部门年度排放报告核查报告21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以安全和保密的方式保管书面和电子文件,保存期至少10年核查协议;核查活动的相关记录表单;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初始版和最终版);核查报告;证据文件;对核查的后续跟踪(如适用);信息交流记录;投诉和申诉;其它相关文件。218.核查流程—记录保存(三)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相关要求22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18碳市场第三方核查工作相关要求重点排放单位基本情况的核查核算边界的核查核算数据的核查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的核查核算方法的核查23核查内容:重点排放单位名称、单位性质、所属行业领域、组织机构代码、法定代表人、地理位置、排放报告联系人等基本信息;重点排放单位内部组织结构、主要产品或服务、生产工艺、使用的能源品种及年度能源统计报告情况。核查方法:查阅重点排放单位的法人证书、机构简介、组织结构图、工艺流程说明、能源统计报表等文件,现场核查中对相关人员的访谈241.核查要求—基本情况的核查21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核查内容:是否以独立法人或视同法人的独立核算单位为边界进行核算;核算边界是否与相应行业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标准》或指南以及备案的监测计划一致;纳入核算和报告边界的排放设施和排放源是否完整;与上一年度相比,核算边界是否存在变更。核查方法:与排放设施运行人员进行交谈;现场观察核算边界和排放设施;查阅备案的监测计划、查阅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复、查阅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及批复等方式。252.核查要求—核算边界的核查核查内容:确定核算方法符合相应行业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标准》或指南以及备案的监测计划的要求,对任何偏离标准或指南要求的核算都应在核查报告中予以详细的说明。核查方法:与核算人员进行交谈;查阅备案的监测计划和排放报告。263.核查要求—核算方法的核查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0核查内容:活动数据及来源,排放因子(计算系数)及来源;温室气体排放量;配额分配支持数据。核查方法:公式验证;交叉核对;抽样检验。274.核查要求—核算数据的核查活动数据及来源的核查对每一个活动数据的来源及数值进行核查。核查的内容包括活动数据的单位、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数据缺失处理(如适用)等内容,并对每一个活动数据的符合性进行报告。如果抽样,详细报告样本选择的原则、样本数量以及抽样方法等内容。如果使用了监测设备,应核查维护和校准,如果没有及时校准和维护,排放量核算的处理结果不应导致配额的过量发放。与其他数据来源进行交叉核对,其他的数据来源可包括燃料购买合同、能源台账、月度生产报表、购售电发票、供热协议及报告、化学分析报告、能源审计报告等。284.核查要求—核算数据的核查22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排放因子(计算系数)及来源的核查对每一个排放因子和计算系数的来源及数值进行核查;如采用默认值,应确认与监测计划一致。如采用实测值,应对排放因子的单位、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数据缺失处理(如适用)等内容进行核查,并对每一个排放因子的符合性进行报告。如果采用抽样,应在核查报告中详细报告样本选择的原则、样本数量以及抽样方法等内容。如使用了监测设备,核查机构应采取与活动数据监测设备同样的核查方法。与其他数据来源进行交叉核对,其他的数据来源可包括化学分析报告、IPCC默认值、省级温室气体清单指南中的默认值等。当排放因子采用默认值时,可以不进行交叉核对。294.核查要求—核算数据的核查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核查应通过重复计算、公式验证、与年度能源报表进行比较等方式对排放量的核算结果进行核查。核查机构应报告排放量计算公式是否正确、排放量的累加是否正确、排放量的计算是否可再现、排放量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等核查发现。304.核查要求—核算数据的核查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2配额分配支持数据的核查应对每一个配额分配支持数据进行核查,核查的内容至少应包括数据的单位、数据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记录频次、数据缺失处理(如适用)等内容,并对每一个数据的符合性进行报告。如果采用了抽样,应在核查报告中详细报告样本选择的原则、样本数量以及抽样方法等内容。如果配额分配支持数据已经作为一个单独的活动数据实施核查,核查机构应在核查报告中予以说明。与其他数据来源进行交叉核对。314.核查要求—核算数据的核查核查内容是否指定了专门的人员进行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工作;是否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监测计划,监测计划是否符合相应的《核算方法和报告标准》或指南的要求;是否制定了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消耗台账记录,台账记录是否与实际情况一致;是否建立了温室数据文件保存和归档管理制度,并遵照执行;是否建立了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内部审核制度,并遵照执行。核查机构可以通过查阅文件和记录以及访谈相关人员等方法来实现对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的核查。325.核查要求—质量保证和文件存档的核查223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四)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33某热电厂纳入依据:根据2013年-2015年任意一年标准煤耗在1万吨以上的排放单位排放类型:化石燃料燃烧导致的直接排放、电力消耗导致的间接排放,应用《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试行)》。34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435核查范围•该企业在北京辖区内的整个厂区(京内:固定设施和移动源;无京外)核查重点•1.能源消耗量、种类、主要耗能设备的型号2.企业生产工艺流程核算温室气体•CO2核算方法学•《中国发电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指南》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36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工艺流程图225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38对应的参数及计量设备设备机组燃煤机组四台燃煤锅炉入炉煤量:每台燃煤锅炉配套四个皮带秤入厂煤量:电子汽车衡、盘煤系统NCV数据:热值分析仪,每天从皮带秤取样柴油消费量:每台锅炉配16个柴油枪(脱硝、稳压、启动)对应的参数及计量设备设备机组燃气机组2台燃气轮机天然气消费量:每台燃气轮机配一台燃气流量计NCV数据:热值分析仪,每月监测一次4台热水炉天然气消费量:每台燃气轮机配一台燃气流量计NCV数据:热值分析仪,每月监测一次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639关键参数基础资料校核资料能源消费量一般烟煤能源台账入厂煤记录、盘煤报告、购煤发票、能报天然气能源台账燃气购买发票、能报柴油能源台账月度汇总表、购买发票、能报液化石油气统计表出库单、能报、购买发票电力能源台账结算单、能报热值一般烟煤能源台账用化验记录进行日、月加权平均;能源管理系统天然气能源台账用化验记录进行月加权平均;能源管理系统其他生产信息燃煤供电量能源台账上网结算单、指标统计表燃煤供热量能源台账供暖量、供汽量结算单、能报、指标统计表燃气供电量能源台账上网结算单、指标统计表燃气供热量能源台账供暖量、供汽量结算单、能报、指标统计表燃气供热比能源台账对比月度数据;结合气耗数据反推供热气耗燃煤供热比能源台账对比月度数据;结合煤耗、油耗数据反推发电煤耗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401.明确核算边界公司营业执照企业简介人员座谈主要设备明细单工艺流程图现场勘查2.细分能耗设备及种类能源消耗台账能源购进明细单能源购买发票或结算单3.明确能源消费量实测热值、碳含量数据核算指南默认值数据4.计算碳排放量现场勘查能源计量网络图5.能耗计量器具重点企业碳核查案例实践与关键点227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核查过程中的证据链P41核查工作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为:独立性、公正性和保密性。其中,公正性指的是核查结论应以核查过程中获得的客观证据为基础,避免任何偏见,不受其它利益方的影响。客观证据包括企业提供的数据支撑文件、企业出具的盖章版说明文件等;核查报告中无论是对评审过程的描述还是对核查结论的描述或其他内容描述,都应以证据为前提,如实描述;如果核查内容为经访谈企业相关人员获得的信息等,需要由企业出具说明文件并盖章;留存所有证据文件、核查过程中的工作文件(如:数据验算表等)和现场核查证明,及时做好存档工作。第三方碳核查工作关键点关健证据文件的审核要点P42评审以上信息流过程,确定关键数据的来源、监测方法、监测频次和记录频次等,从而判断关键数据的符合性。2.选取数据源文件数据产生1数据记录2数据汇总3数据报告41.关键数据收集过程企业上报数据企业对外结算数据企业内部记录数据第三方碳核查工作关键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28数据源文件举例P43能源消耗数据内部记录数据外部结算凭证上报数据能源台账、出库单、入库单、盘煤报告等能源台账、燃气表抄表记录等能源台账、电表抄表记录等能源台账、购买记录等能源台账、加油记录等能源台账、加油记录等煤天然气电力液化石油气汽油柴油过磅单、发票等购买发票电力结算单、发票等收据、发票等充值记录、发票等发票等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统计局能报、发改委能报第三方碳核查工作关键点关健证据文件的审核要点P443.关键证据文件审核要点(1)能源购入和库存记录根据库存变化,计算能源消耗量=期初库存+购入量-期末库存(2)过磅单过磅单上有总重、皮重和净重吨数,应以净重数据来对数据源文件进行交叉核对。(3)电表/燃气表读数记录-如电表/燃气表在核查期内无更换,电力/天然气消耗量=(年末读表数-年初读表数)倍率;-如电表/燃气表在核查期内有更换,需企业提供电表/燃气表更换记录及更换电表/燃气表时的表底数。(4)燃料出库单-辨别燃料品种是否与企业能源台账中的能源品种一致,避免遗漏某些企业消耗的极少量能源产生的排放。第三方碳核查工作关键点229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关健证据文件的审核要点P45(5)电量结算单•应收年月为结算电量的月份;•用户名称和缴费户名不一致时,判断是否有共用结算电表或代缴电费的情形;•电表编号信息;•计算功率因数有功电量(千瓦时),如果相同月份不同结算单上有相同的数字,应只计一次结算电量,避免重复计算;(6)统计局能报•注意企业是否有核查区域外分支机构的能源消耗;•企业每月或每季度上报统计局;每年12月的统计局能报中有全年累计能源消耗量数据(1-本月消费量);•核对能源品种是否与企业提供的其他文件中的能源品种一致;•核对烟煤期初库存、1-本月购进量、期末库存信息;•如企业能源台账中的能源消费量与统计局能报数据相差很大,需企业书面解释原因。第三方碳核查工作关键点关健证据文件的审核要点P464.交叉核对过程的审核要点交叉核对过程中,若发现异常值、异常波动和趋势、数据缺失、与其他相关信息不一致或与预期数值、比率显著不同的数据,应要求企业对此提供解释,同时提供其他的相关证据予以支持。另外,还需深度挖掘数据不一致的原因,避免遗漏某些极少部分的排放量。5.数据缺失时的处理方式核查过程中如遇数据缺失,尽量进行数据还原,如:利用总费用除以单价得到消耗量,或利用现有数据根据设备产量,年度产能等相关数据进行推算等,但应确保年度排放处理方式与历史排放保持一致,同时应详细说明估算的过程及提供相应支持性证据。6.现场核查证明现场访谈名单表、现场核查照片(包括访谈人员、查看排放设施及计量器具等)等。7.做好核查文件存档第三方碳核查工作关键点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23047谢谢大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231中国碳市场能力建设系列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