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页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表格(F-CCER-F-PDD)第1.0版项目设计文件(PDD)项目活动名称浙江苍南碳汇造林项目项目设计文件版本1.0项目设计文件完成日期2016年3月31日项目补充说明文件版本--项目补充说明文件完成日期--申请项目备案的企业法人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业主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项目所在领域及所选择的方法学领域14:造林AR-CM-001-V01预估的年均温室气体减排量12528tCO2当量/年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页目录A部分:项目活动描述...........................................................................................3B部分: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10C部分:项目运行期及计入期............................................................................36D部分:环境影响.................................................................................................36E部分:社会经济影响.........................................................................................37F部分:利益相关方分析.....................................................................................38G部分:附件.........................................................................................................40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页A部分:项目活动描述A.1.项目目的与项目概述森林是“地球之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气候变暖中,具有极其独特的作用。为了不断推进浙江省生态文明和“森林浙江”的重大战略部署,探索林业碳汇产权、交易试点示范,提高碳汇造林科研水平,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以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温州专项支持和自筹资金方式开展碳汇造林。造林地点主要为宜林坡耕地和撂荒地,造林规模共计8130.1亩,共分三个年度完成,2009年3692.1亩,2010年2435亩,2011年2003亩。主要造林模式为巨尾桉纯林,其余少量面积为混交造林模式,包含树种为巨尾桉、湿地松、闽楠、枫香、台湾相思、木荷,造林区域包括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观美镇、南宋镇、桥墩镇、藻溪镇、矾山镇、昌禅乡,造林地块为村集体山地,分布较为分散。2009年造林具体情况为巨尾桉纯林1150.5亩(密度为98株/亩)、巨尾桉纯林2541.6亩(密度为118株/亩);2010年造林具体情况为巨尾桉纯林1845.0亩(密度为90株/亩)、巨尾桉纯林87.0亩(密度为110株/亩)、混交林503亩(造林模式分别为1巨尾桉2湿地松2木荷林164亩,1巨尾桉5湿地松4木荷林87亩,2湿地松2枫香1闽楠林216亩,8巨尾桉1枫香1闽楠林26亩,8巨尾桉2闽楠林10亩;造林密度均为110株/亩);2011年造林具体情况为巨尾桉纯林1202.0亩(密度为110株/亩)、1枫香1台湾相思林561亩(密度为110株/亩)、1枫香1台湾相思1巨尾桉林240.0亩(密度为110株/亩)。拟议的项目可加快当地剩余荒山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减缓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增加群众收入。拟议项目在20年计入期内,预计产生250555吨二氧化碳(tCO2e)的减排量,年均减排量为12528吨二氧化碳(tCO2e)。该项目对于推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1.通过植树造林活动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改善当地气候;2.产生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温室气体排放减排量,发挥碳汇造林项目的试验和示范作用;3.增强项目区森林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加快森林恢复进程,保护生物多样性,减缓水土流失和涵养水源;4.增加当地农户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A.2.项目活动的地点A.2.1.省/直辖市/自治区浙江省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页A.2.2.市(县)/乡镇/村或林场等拟议的造林项目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灵溪镇、观美镇、南宋镇、桥墩镇、藻溪镇、矾山镇、昌禅乡。A.2.3.项目地理位置拟议造林项目地理位置见图A-1。苍南县位于浙江省最南端,南与福建省福鼎市接壤,东南濒临东海,北连平阳,西邻泰顺、文成,界于东经120°07′~121°27′,北纬27°06′~27°36′之间。县境略成三角形,东西宽约80公里,南北长约51公里,全县总面积1761.5平方公里。属于浙南沿海丘陵地区,地形地貌复杂,兼有海涂、平原、河谷、丘陵、山地,地势西南高、东北渐低。浙江省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5页图A-1拟议碳汇造林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6页A.2.4.项目地理边界根据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方法学AR-CM-001-V01中的规定,造林项目活动的“项目边界”是指:由拥有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项目参与方实施的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范围,也包括以造林项目产生的产品为原材料生产的木产品的使用地点。项目边界包括事前项目边界和事后项目边界。事前项目边界是在项目设计和开发阶段确定的项目边界,是计划实施造林项目活动的地理边界。本项目事前项目边界采用1:10000地形图现场勾绘,结合GPS实地测量,确定地块边界。拟议项目造林地小班四至界线清楚,其地理坐标范围见下附表表A-1。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7页A.3.环境条件项目区的气候、水温、土壤等自然环境描述如下:(1)气候条件苍南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全年无严寒酷暑,年平均气温18.1℃,最热七月份平均气温28.4℃,全年无霜期为271d,平均年降雨量为1768.9mm,七、八、九月有台风袭击,平均每年2.6次,严重影响的台风平均每年1.3次。(2)水文条件苍南县河泊面积23.07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83%。主要河流域有横阳支江,肖江塘河、沪山内河及江南河网,蒲门水系的沿浦河、下在河。集雨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小流域有1条,5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3条,15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4条,流域面积达到761.3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59.6%。全县河流年平均流量为12.0287亿立方米,偏丰年15.3961亿立方米,丰水年11.5475亿立方米,缺水年9.0216亿立方米,枯水年6.1346亿立方米。全年可分为梅汛期(4~6月)、台汛期(7~10月)、非汛期(11~3月)三个阶段。梅汛期是一年中连续性降水日数最多的时期,降水量约53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30%。台汛期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西北太平洋与南海有热带风暴(台风)活动,并影响本地区,常造成大暴雨天气,降水量约76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43%。非汛期受冷高压控制为主,天气干燥少雨,平均降水量约为48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27%。(3)土壤条件苍南县地形复杂,成土条件差别较大,同时受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土壤类型多样。境内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潮土、盐土、水稻土等6个土类、15个压类、31个土属、50个土种。山区土壤以红壤和黄壤为主,占全县陆地总面积的60%以上。土壤的PH值在5.25~8.0之间,并由海滨-平原-山区呈规律性变化。(3)森林资源条件苍南县全县共有维管束植物1870种,隶属203科、829属,其中裸子植物9科、25属、55种;被子植物162科、749属、1712种;蕨类植物32科、55属、103种。地带性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全县分为常绿针叶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竹阔混交林、灌丛林、经济林、果园等9个主要森林类型。根据2008年苍南县二类调查数据,全县陆地总面积174.4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104.48万亩,占陆地土地总面积的59.95%。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80.18万亩,占林业用地的76.67%,其次为宜林地11.55万亩,占11.05%,然后依次为灌木林、无立木林地、未成林造林地、疏林地。全县森林覆盖率46.98%。森林主要集中在西北部,森林结构趋向合理,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面积有显著提升,针阔林比例从原来的92:8变为76:24。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8页A.4.采用的技术和(或)措施拟议项目采用的技术标准或规程:浙江苍南碳汇造林项目作业设计(2008年11月)碳汇造林技术规定(试行)(国家林业局,办造字[2010]84号);碳汇造林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国家林业局,办造字[2010]84号);《国家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技术规定》(林资发[2004]25号);《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规程》(GB/T26424-2010);GB/T15776-2006造林技术规程;LY/T1607-2003造林作业设计规程;GB/T18337.3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GB/T15781-2009森林抚育规程。(1)造林树种和造林模式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充分考虑树种的固碳能力和提供木质或非木质林产品的作用能力,结合当地群众造林意愿,选择3月生巨尾桉、两年生湿地松、两年生木荷、两年生闽楠、两年生枫香和两年生台湾相思作为造林树种,其中巨尾桉为主要造林树种,苗木来自福建鑫闽种业有限公司,苗木为一级容器苗。湿地松、木荷、枫香、台湾相思来自温州本地容器苗,闽楠来自丽水龙泉,苗木为容器苗。造林概况见表A-2。表A-2造林概况造林树种配置造林时间造林密度(株/亩)面积(亩)巨尾桉纯林2009981150.5巨尾桉纯林20091182541.6巨尾桉纯林2010901845.0巨尾桉纯林201011087.01巨尾桉2湿地松2木荷2010110164.01巨尾桉5湿地松4木荷201011087.02湿地松2枫香1闽楠2010110216.08巨尾桉1枫香1闽楠201011026.08巨尾桉2闽楠201011010.0巨尾桉纯林20111101202.0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9页1枫香1台湾相思2011110561.01枫香1台湾相思1巨尾桉2011110240.0注:造林模式,如1巨尾桉2湿地松2木荷,表示巨尾桉占每亩造林株数的20%,湿地松占每亩造林株数的40%,湿地松占每亩造林株数的40%。(2)整地方式整地包括清山、劈杂、翻土,整地主要采用块状整地和带状整地,并采用人工作业,严禁采用机械整地、全垦整地和放火炼山。整地时要尽量不破坏原生态环境,对于部分小班内的散生树木不得清理,尽可能保留原生植被。(3)栽植技术在苗木出圃前2~3天,用防白蚂蚁药水浸透苗木一次,并在上山造林前在喷洒一次。造林穴规格为60cm×60cm×40cm,穴成“品”字形分布,以利于蓄水保土,沿等高线成行,尽量仿近自然状态,错开排序。栽植中需把表层富含腐殖质的表土敲碎回填穴中,严禁整块土、石块和杂草填入穴中。选用桉树专用肥(安徽六国复合肥16:16:16),每穴0.5公斤,结合回表土工作,回到高度为1/3至1/2时,同步施入并搅均匀,严禁基肥不经搅拌成堆施放。选择阴天、雨天或雨后植。植前浇透“送嫁水”。袋苗种植时应用手将营养袋苗从上口处提取,先把袋苗捏紧压实,使宿土和苗木紧密结合,而后撕去袋子。将苗木植入穴中,用手压实,而后在苗木周围撒上一层碎土,新覆盖的土限高至原宿土之上1~2cm以内。(4)抚育管理苗木种植一个月后,进行第一次劈草或块状除草并适当培土,发现死株补种。结合幼抚,进行追肥:每株施尿素100g+复合肥50g或桉树专用肥500g,沟施,不可挖动幼树。桉树小苗的根茎幼嫩,白蚂蚁、蟋蟀、小地老虎对其危害在造林3个月内尤为严重。在桉树幼林中着重加强虫害的防治,同时预防桉树青枯病、焦枯病、桉树苗茎腐病等病害的发生。造林后连续抚育三年,前两年每年两次,第三年一次。项目区周围开辟隔离带,配备7名专职护林员,在森林防火期每天上山巡逻,防止火灾发生。在桉树幼树期,注意防范台风灾害,做好支撑加固工作。(5)采伐在集约经营条件下,造林后4~6年时生长最快的时期,年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都达到高峰。因此本项目造林巨尾桉采伐设计为每一期造林后每7年采伐一次,其它树种不安排采伐。为了便于采伐和更新,采用块状皆伐。采伐前做好采伐设计,采伐时应尽量降低桩高度。伐桩高度控制在10cm左右。(6)迹地更新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0页桉树萌芽能力非常强,萌芽更新可2~3代。采伐20天左右,95%以上的伐桩会长出不定芽,每个伐桩萌芽条在10根以上,生长迅速,干形通直,但抗风能力较差。没有长出萌芽的伐桩进行人工补植。当萌芽长到50cm高时,开始除萌芽,留壮条定株。第一次除萌芽时,每伐桩2~4株,第二次除萌芽时,每伐桩保留1株优势萌芽条。要及时松土、追肥至少两次,每次每伐桩追肥0.5公斤。连续3年进行除杂草、施肥,同第一次造林抚育管理。A.5.项目业主及申请备案法人项目业主名称申请项目备案的企业法人负责备案受理的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A.6.项目土地权属和核证减排量的权属拟议造林项目林地所有权属村集体所有,林地使用权和项目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归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所有。土地均为宜林荒山,这些土地权属清晰,项目地块不存在土地权属争议。A.7.土地合格性评估通过实地调查及获取的相关文件等证明,项目区土地符合所采用的方法学AR-CM-001-V01所规定的土地合格性的要求。具体如下:(1)苍南县林业局提供的有效证明表明,项目区所涉及的各小班自2005年2月16日以来至拟议项目实施一直为无林地,总面积为8130.1亩;(2)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项目区土壤类型为红壤、黄壤,不属于湿地或有机土。A.8.林业项目减排量非持久性问题的解决方法核证减排量CCER签发期与计入期相同。B部分:选定的基线和监测方法学应用B.1.所采用的方法学采用国家发改委备案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以下简称为《方法学》),编号为AR-CM-001-V01。B.2.所采用方法学的适用性拟议造林项目完全符合所选《方法学》要求的适用条件,具体如下: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1页(1)自2005年2月16日以来至实施项目活动前,造林项目地块严重退化,而且仍在继续退化。大部分土地当前为草本植物、灌木和零星分布的乔木覆盖,达不到森林标准。另外,在没有拟议的造林项目情况下,由于天然种源匮乏,无法实现自然更新,不能达到森林标准。项目区林地林权清晰,无纠纷。(2)项目区内土壤类型为红壤或黄壤,不属于湿地和有机土范畴。(3)本项目所开展造林活动,不违反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措施和国家造林技术规程。(4)拟议造林项目活动沿等高线整地,并且采用适宜密度人工植苗造林(90~120株/亩),土壤扰动面积比例为3.37%~4.50%(5050/1000090/667100%=3.37%,55050/10000120/667100%=4.50%),低于10%,并且不重复扰动,对土壤扰动符合水土保持的要求。(5)拟议项目不采取炼山整地以及其他人为火烧的营林方式。(6)项目活动不移除地表枯落物、不移除伐根、枯死木和采伐剩余物。(7)项目区属国家规定的林业用地,在基准线情景和项目情景下均无任何农业活动。因此,不存在项目实施前已有农业活动(作物种植、放牧)转移的情况。(8)由于所选项目地块,土地贫瘠且较偏远,项目地处于无林地状态已经较长时间。国家财政有限的资金也阻碍了政府在如此偏远贫瘠土地上对造林的投资。营造乡土树种人工林,通常要20~30年后,才能逐步有经济回报,属于长周期投资,这也阻碍了商业性投资的积极性。当前,拟议项目地上没有任何进行中或者计划中的造林活动。B.3.碳库和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根据所采用的方法学,确定拟议项目边界内碳库和排放源,如表B-1和B-2。表B-1碳库的选择碳库是否选择理由或解释地上生物量是造林活动主要的碳库。地下生物量是造林活动主要的碳库。枯死木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的忽略该碳库枯落物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的忽略该碳库土壤有机碳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的忽略该碳库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2页木(竹)产品否根据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保守的忽略该碳库表B-2项目温室气体排放源的选择B.4.碳层划分B.4.1事前基线分层根据《方法学》的要求和实地调查情况,项目区内造林前为无林地或撂荒地,基于加强对原生植被的保护,拟议项目不伐除原有散生木,因此不对基线进行分层。B.4.2事前项目分层根据《方法学》规定,结合项目区造林地地形、气候、土壤等立地条件基本一致,及造林树种、经营管理措施一致的实际情况,本项目主要依据造林时间、造林树种、平均密度将项目区分为5个碳层,详见表B-3。表B-3事前项目分层表事前项目碳层编号造林树种配置造林时间平均密度(株/亩)面积(亩)PROJ-1巨尾桉纯林20091123692.1PROJ-2巨尾桉纯林2010911932.0PROJ-343湿地松22木荷19枫香15巨尾桉10闽楠2010110503.0PROJ-4巨尾桉纯林20111101202.0PROJ-549枫香49台湾相思12巨尾桉2011110801.0注:43湿地松22木荷19枫香15巨尾桉10闽楠,表示每亩湿地松造林43株,木荷22株,枫香19株,巨尾桉15株,闽楠10株温室气体排放源温室气体种类是否选择理由或解释生物质燃烧CO2否生物质燃烧所导致的CO2排放已体现在生物质碳储量变化中。CH4是项目计入期内发生森林火灾时,要考虑木质生物质燃烧所引起的CH4排放。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时,则不选择。N2O是项目计入期内发生森林火灾时,要考虑木质生物质燃烧所引起的N2O排放。没有发生森林火灾时,则不选择。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3页B.5.基线情景识别与额外性论证B.5.1基线情景的识别根据《方法学》中规定,造林项目基线情景的识别须具有透明性,基于保守性原则确定基线碳储量。识别在没有拟议的造林项目活动的情况下,项目边界内有可能会发生各种真实可靠的土地利用情景。根据当地土地利用情况的记录、实地调查资料、根据利益相关者提供的数据和反馈的信息等途径来识别可能的土地利用情景。亦可走访当地专家、调研土地所有者或使用者在拟议的项目运行期间关于土地管理或土地投资的计划。通过对拟议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进行实地调查、对利益相关方进行访谈,结合有关证明材料,识别并遴选出不违反任何现有的法律法规、其他强制性规定以及国家或浙江省地方技术标准的土地利用情景有2个:情景1:项目区将长期保持当前的宜林荒山荒地状态;情景2:开展不作为CCER的碳汇造林项目。B.5.2额外性论证项目业主公司充分认识到碳资产的价值和项目运行可带来的减排收益,项目业主在本项目立项后开工前就将项目开工建设、施工和减排收益获得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本项目关键性时间详见下表。编号日期事件描述12008年11月5日永嘉县原野园林工程有限公司编制完成浙江苍南碳汇造林项目作业设计。22009年2月16日苍南县林业局开具浙江苍南碳汇造林项目开工证明32009年11月14日温州市林业局完成“苍南2009年碳汇造林项目”竣工验收,并出具苍南2009年碳汇造林项目验收报告。42010年12月30日温州市林业局完成“苍南2010年碳汇造林项目”竣工验收,并出具苍南2010年碳汇造林项目验收报告。52011年11月30日温州市林业局完成“苍南2011年碳汇造林项目”竣工验收,并出具苍南2011年碳汇造林项目验收报告。根据《方法学》规定的方法步骤,首先对B.5.1遴选出的两种土地利用情景进行障碍分析。(1)障碍分析根据《方法学》规定,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障碍分析:①投资障碍: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4页对于情景2,开展不作为CCER的本碳汇造林项目。苍南地方财政主要用于经济发展,在人工造林方面缺乏资金投入;此外,投资营造人工林经营周期较长,资金回笼缓慢,因此没有商业吸引力。在这种背景下,由于缺乏财政补贴和非商业性投资,情景2存在投资障碍,可将其剔除。情景1不存在投资障碍,保留情景1。②技术障碍:对于情景2,缺少必需的种苗等造林材料和相关造林技术,以及接受过良好技术培训的劳动力和具有专业造林的技术指导人员。情景1不存在技术障碍,保留情景1。③生态条件障碍:对于情景2,项目土地贫瘠,林木植被覆盖率低,水土流失长期存在,项目土地退化,造林存在生态条件障碍。从以上障碍分析可见,情景2存在资金障碍、技术障碍和生态障碍。而两种土地利用情景中,情景1不存在任何障碍,因此确定情景1是基线情景。根据《方法学》规定,在只有一种土地利用情景不受任何障碍影响时,无需进行投资分析,对拟议项目直接进入“普遍性做法分析”阶段。(2)普遍性做法分析:拟议项目所在地不存在类似的造林活动。在没有拟议碳汇造林项目时,项目地普遍做法为保持当前的宜林荒山荒地状态,即基线情景。通过实施碳汇造林项目,加快荒山荒地绿化进程,促进植被恢复,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立地退化,对涵养水源、净化空气、增加农民收入以及减轻自然灾害具有重要作用。本碳汇造林项目符合国家林业发展战略部署和建设“森林浙江”要求,另外本项目在自然条件、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林业技术等各个方面都具备了开展实施的有利条件,在项目所在地还未有类似碳汇造林项目在实施。因此,拟议的碳汇造林项目活动不是普遍性做法。根据以上障碍分析和普遍性做法分析结果,确定拟议碳汇造林项目具有额外性。B.6.项目减排量(项目净碳汇量)的事前预估B.6.1.基线碳汇量根据《方法学》规定及实际调查结果,基于加强对原生植被的保护,拟议项目不伐除原有散生木,即拟议项目基线碳汇变化量为零,即:0BSLtC。B.6.2项目碳汇量项目碳汇量,等于拟议的项目活动边界内各碳库中碳储量变化之和,减去项目边界内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项目情景下,均不考虑项目边界内灌木、枯死木、枯落物、土壤有机碳、收获的林产品等碳储量的变化,故均为0;根据本《方法学》的适用条件,项目活动不涉及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5页全面清林和炼山等有控制火烧,因此本《方法学》主要考虑项目边界内森林火灾引起生物质燃烧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对于项目事前估计,由于通常无法预测项目边界内的火灾发生情况,因此不考虑森林火灾造成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即温室气体排放为0。故只考虑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由于缺乏拟议项目造林树种的生物量方程和生物量生长方程,所以,根据所采用的《方法学》要求,本项目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估算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B.6.2.1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计量模型根据下列公式提供的单木材积生长方程,对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蓄积量进行预估。巨尾桉、闽楠、枫香、木荷、台湾相思和湿地松分别利用公式(1)、(2)、(3)、(4)、(5)、(6)计算。0725.2003034.0AV(1)1)/9838.48(4527.1AeV(2)23200001355.00005507.0003037.0004675.0AAAV(3)320001597.0007163.0031.0AAV(4)43200002274.0001539.0004834.00051849.0AAAV(5)57926.10006472.0AV(6)6式中:V表示第A年时单株林木材积(m3/株);A表示林木树龄(年);根据公式(7)可推导出单株林木的碳储量计算模型。12/44)1(CFRBEFDVCS(7)式中:CS表示单株林木碳储量(tCO2-e/株);D表示木材密度(干基)(tDM.m-3);BEF表示将林木的树干生物量转换到地上生物量的生物量扩展因子;R表示林木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无量纲;CF表示生物量含碳率;1张俊华.桉树生长规律与经营措施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6.2王文意.早期在杉木伴生下的闽楠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4):30-34.3翁琳琳.乡土树种枫香的栽培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08.4林春俤.木荷人工林生长发育规律研究[J].林业科技通讯,1988,11:17-19.5汤道平.卷荚相思生长过程的初步研究[J].绿色科技,2015,5:63-65.6姜德鸿,苏杰,王华江,石冰天,柳富奎,祁大勇.湿地松生长规律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07(3):10-12.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6页B.6.2.2项目碳汇量根据林木蓄积量生长方程(1)~(6)和单株林木碳储量计算模型(7),利用单株林木碳储量乘以项目边界内碳层的面积和公顷株数,即可得到相应项目边界内碳层的碳储量,进而得出在整个项目计入期每年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再根据碳库选择的结果和公式(8)、(9)(《方法学》的公式(10)和公式(11)),得到事前预估的项目边界内林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EtptACTUALGHGCC,,,(8)式中:tACTUALC,第t年项目碳汇量(tCO2-e.a-1);tp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所选碳库的碳储量变化量(tCO2-e.a-1);tEGHG,第t年时由于项目活动的实施所导致的项目边界内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事前预估时设为0;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所选碳库碳储量变化量的计算方法如下:tPROJTREEtPCC,_,(9)tp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所选碳库的碳储量变化量(tCO2-e.a-1);tPROJTREEC,_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tCO2-e.a-1);对于项目事前估计,由于无法预测项目边界内火灾发生的情况,因此不考虑森林火灾造成的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即tEGHG,=0。根据巨尾桉、闽楠、枫香和台湾相思生长方程,计算得出在整个项目期内碳储量变化情况,即为事前预估项目碳汇量,结果见B-4。表B-4事前预估的项目碳汇量年份项目碳汇量(tCO2-e.a-1)累计(tCO2-e)2009002010903690362011159122494820123587660824201336937977612014474691452302015-423291029022016-13882890192017-1165177368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7页201817841952092019256211208302020336261544562021417871962432022-492021470412023-154981315442024-11013120531202520611141142202628402169545202736419205963202844592250555B.6.3泄漏根据本方法学的适用条件,不存在拟议项目的实施可能引起的项目开始前农业活动的转移,也不考虑项目活动中使用运输工具和燃油机械造成的排放。因此,拟议项目活动不存在潜在泄露,设定为0。B.6.4事前确定的不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数据/参数:DTREE,j数据单位:(td.m/m3)描述:树种j的木材密度(干基)数据来源: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2),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D值。使用的值:巨尾桉:0.578,闽楠:0.477:,枫香:0.598;台湾相思:0.443;湿地松:0.424;木荷:0.598数据用途:用于将树干材积转换为树干生物量其他说明:在基线情景下用DTREE_BSL,j表示;在项目情景下用DTREE_PROJ,j表示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8页数据/参数:BEFTREE,j数据单位:无量纲描述:树种j的生物量扩展因子数据来源: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3),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BEF值。使用的值:巨尾桉:1.263;闽楠:1.639;枫香:1.765;台湾相思:1.479;湿地松:1.614;木荷:1.894数据用途:用于将树干生物量转换为地上生物量其他说明:在基线情景下用BEFTREE_BSL,j表示;在项目情景下用BEFTREE_PROJ,j表示数据/参数:RTREE,j数据单位:无量纲描述:树种的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之比数据来源: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1),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R值。使用的值:巨尾桉:0.221;闽楠0.264;枫香:0.398;台湾相思0.207;湿地松:0.264;木荷:0.258数据用途:用于将地上生物量转换为整株林木的生物量其他说明:在基线情景下用RTREE_BSL,j表示;在项目情景下用RTREE_PROJ,j表示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19页数据/参数:CFTREE,j数据单位:tC/(td.m.)(吨碳/吨生物量)描述:树种j的生物量含碳率,用于将生物量转换成含碳量数据来源: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二次国家信息通报》“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清单”中的数值(见《方法学》P30),查表可得,拟议项目所涉及的树种CF值。使用的值:巨尾桉:0.525;闽楠0.503;枫香:0.497;台湾相思0.485;湿地松:0.511;木荷:0.497数据用途:将生物量转化为含碳量,计算碳储量其他说明:在基线情景下用CFTREE_BSL,j表示;在项目情景下用CFTREE_PROJ,j表示数据/参数:COMFi数据单位:无量纲描述:燃烧指数(针对每个植被类型)数据来源:因缺乏更优数据,采用《方法学》P41中的默认值使用的值:森林类型林龄(年)缺省值温带森林所有的0.45数据用途:发生森林火灾时,计算排放量其他说明:采用最接近项目区森林类型的数据数据/参数:EFCH4数据单位:gCH4/(kg燃烧的干物质)描述:CH4排放因子数据来源:因缺乏更优数据,采用《方法学》P42中的默认值使用的值:温带森林:4.7数据用途:发生火灾时,计算排放量其他说明:采用最接近项目区森林类型的数据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0页数据/参数:EFN2O数据单位:gN2O/(kg燃烧的干物质)描述:N2O排放因子数据来源:因缺乏更优数据,采用《方法学》P42中的默认值使用的值:温带森林:0.26数据用途:发生火灾时,计算排放量其他说明:采用最接近项目区森林类型的数据B.6.5事前预估的项目减排量拟议项目活动所产生的减排量,等于项目碳汇量减去基线碳汇量,再减去泄露。计算公式见公式(10)(《方法学》中公式(28))。事前预估的项目减排量(项目净碳汇量)见表B-5。预估的20年计入期内项目减排量累计为250555tCO2e,年均项目减排量为12159.11tCO2e。tBSLtACTUALtARCCC,,,(10)式中:tARC,表示第t年时,项目减排量(tCO2-e.a-1);tACTUALC,表示第t年时,项目碳汇量(tCO2-e.a-1);tBSLC,表示第t年时,项目基线量(tCO2-e.a-1);t表示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1,2,3…表B-5事前预估的项目减排量年份基线项目泄漏项目减排量项目减排量碳汇量碳汇量(tCO2e)(tCO2e)累计值(tCO2e)(tCO2e)(tCO2e)2009年2月10日-2009年12月31日000002010年1月1日-2010年12月31日09036090369036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1页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015912015912249482012年1月1日-2012年12月31日035876035876608242013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03693703693797761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0474690474691452302015年1月1日-2015年12月31日0-423290-42329102902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0-138820-13882890192017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0-116510-1165177368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017841017841952092019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0256210256211208302020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033626033626154456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0417870417871962432022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0-492020-49202147041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2页2023年1月1日-2023年12月31日0-154980-154981315442024年1月1日-2024年12月31日0-110130-110131205312025年1月1日-2025年12月31日0206110206111411422026年1月1日-2026年12月31日0284020284021695452027年1月1日-2027年12月31日0364190364192059632028年1月1日-2028年12月31日044592044592250555合计02505550250555计入期年数20年计入期内年均值012528012528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3页B.7.监测计划B.7.1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数据/参数:Ai数据单位:ha应用的公式编号:方法学中公式(6)、公式(31)、公式(32)描述:第i项目碳层的面积数据来源:野外测定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12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2年12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8年12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面积测定误差不大于5%其他说明:在项目情景下用APROJ,i表示,在基线情景下用ABSL,i表示数据/参数:AP数据单位:ha应用的公式编号:方法学中公式(31)、公式(32)、公式(33)描述:样地面积数据来源:野外测定、核实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12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2年12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8年12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其他说明:在项目情景下用APROJ表示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4页数据/参数:DBH数据单位:Cm应用的公式编号:方法学中公式(6)描述:胸径(DBH),用于利用采集公式计算林木材积数据来源:野外测定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12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2年12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8年12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即每木检尺株数:胸径(DBH)≥8cm的应检尺株数不允许有误差;胸径<8cm的应检株数,允许误差为5%,但最多不超过3株。胸径测定:胸径≥20cm的树木,胸径测量误差应小于1.5%,测量误差1.5%~3.0%的株数不能超过总株数的5%;胸径<20cm的树木,胸径测量误差<0.3%,测量误差在大于0.3cm小于0.5cm的株数不允许超过总株数的5%其他说明:数据/参数:H数据单位:m应用的公式编号:方法学公式(6)描述:树高(H),用于利用采集公式计算林木材积数据来源:野外测定测定步骤: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或森林规划设计调查使用的标准操作程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12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2年12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8年12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树高测量允许误差不大于5%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5页其他说明:数据/参数:ABURN,I,j数据单位:ha应用的公式编号:方法学中公式(25)、公式(26)、公式(27)描述:第t年第i层发生火灾的面积数据来源:野外测量或遥感监测测定步骤:用1:10000地形图或森林经营作业验收图现场勾绘发生火灾危害的面积,或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GPS和遥感图像测量火灾面积,每次森林火灾发生时均须测量监测频率: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12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2年12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8年12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QA/QC):采用国家森林资源清查使用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程序,面积测定误差不大于5%其他说明:B.7.2抽样设计和分层B.7.2.1事后分层本项目在实施后,项目活动的监测工作将在本PDD的B.4.1小节设定的事前分层基础上进行。依据造林树种、密度、造林时间进行项目事后分层,见表B-6。表B-6事后项目分层表事前项目碳层编号造林树种配置面积(亩)PROJ-1巨尾桉纯林3692.1PROJ-2巨尾桉纯林1932.0PROJ-343湿地松22木荷19枫香15巨尾桉10闽楠503.0PROJ-4巨尾桉纯林1202.0PROJ-549枫香49台湾相思37巨尾桉801.0在每次实际监测时,需根据可能出现的与PDD所描述的造林活动受到多方面干扰的变化、各层碳储量变化的变异性等进行相关的事后分层,以保证项目活动顺利进行。可能出现的情况包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6页括造林树种、模式、时间、管理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发生毁林、森林火灾、病虫害等意外灾害,林地清理、栽植、主伐、间伐、再植等管理活动,或存在多个碳层合理合并重组或某些碳层可进行拆分等等。在实施项目活动的过程中出现上述情况时,可在每次监测时对该计入期的实际活动及时进行分析和评估,判断先前的碳层设计和划分是否需要有利于后续项目活动顺利实施的调整,即进行事后分层工作,并在当期的监测报告中对事后分层的结果予以明晰的说明,在获得CCER第三方审定和核证机构的认可、国家CCER主管机构的备案后,后继监测期内的项目活动按变化后的新的事后分层实施。B.7.2.2抽样设计采用基于固定样地的分层抽样方法监测项目碳汇量。通过建立固定监测样地监测每一个碳层相关碳库的变化。碳层内其余部分应该同等对待,并防止在项目计入期内被毁林。依据CCER造林《方法学》要求监测结果达到90%可靠水平下90%的精度要求,当抽样面积较小时(即抽样面积小于项目总面积的5%),可采用以下简化公式(公式(11)《方法学》公式(31))确定抽样样地数:22)()(iiivalswEtn(11)式中:n=项目边界内估算生物质碳储量所需的监测样地数量,无量纲tval=可靠性指标。在一定的可靠性水平下,自由度为无穷(∞)时查t分布双侧t分位数表的t值,无量纲w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的面积权重,无量纲s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标准差,tC.ha-1E=项目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允许的误差范围(即置信区间的一半),tC.ha-1i=1,2,3……项目碳层利用公式(11)确定样地总数量之后,利用最优分配法(样地数量分配向测量标准差大的碳层倾斜,以提高总测量精度)把样地综述分解到各碳层中,计算公式见公式(12)(《方法学》公式(32)):iiiiiiswswnn(12)式中:in=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估算生物质碳储量所需的监测样地数量,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7页n=项目边界内估算生物质碳储量所需的监测样地数量,无量纲w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的面积权重,无量纲si=项目边界内第i项目碳层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标准差tC/hai=1,2,3……项目碳层在具体估算本项目的样地数时,主要是基于本项目基线生物质碳储量样本调查的基础数据,在选取可靠性为90%和抽样精度为90%、标准差为10%、变异系数为0.3的条件下,采用公式(11)估算得到本项目的样地数n=24。按照公式(12)和每层不少于三个固定样地的要求(满足统计需要),最后确定总样地数为26个,分配各项目碳层样地数见表B-7表B-7样地分配方案表项目碳层序号样地数inPROJ-19PROJ-23PROJ-36PROJ-43PROJ-55B.7.2.2样地设置与面积在确定各碳层样地数量后,按《方法学》提出的样地设置原则和方法,制定本项目具体的样地设置安排:(1)为避免主观性和尽可能保证样地合理均匀分布到各碳层,一是需要系统的统筹安排,二是随机选取起点系统,并按照一定的方法以固定的间距确定后续样地。如果样地边缘距项目边界的最短距离小于10m,或样地的一部分横跨碳层或项目边界之上,需将此样地向该地块中心平移,以减少林缘效应和人为影响的风险。(2)设计完整的固定样地监测记录表和填表程序,严格按时填写样地的各种监测结果和信息:象征位置、小地名和中心点的GPS坐标、立地指数、树种、龄级、抚育次数、间伐强度、采伐等信息,并记录重要事项的备忘录。(3)本项目的每个固定样地大小为0.06ha(在《方法学》规定的0.04-0.06ha范围内),样地形状为圆形(半径为13.86m),固定样地用导线法测设时,测线周长闭合差不超过1/200。在每个监测期进行复位监测(可利用GPS导航进行复位,在第一次监测时保留各个样地的GPS导航线路,确保第二次以后的复位按GPS导航线路进行快速定位)。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8页B.7.3监测计划的其他要素B.7.3.1项目边界的监测本项目活动在实施过程中,实际的项目边界有可能出现与项目初始设计的边界不完全一致的情况。为获得真实、可靠的减排量和避免偏差,在整个项目运行期内,须保持对项目活动实际边界的监测。结合本项目的具体情况,每次监测时,须监测、处理、记录和存档下述主要事项:(1)测定项目中每个地块造林的实际边界(以林缘为界);(2)核查各造林地块的实际边界与设计边界是否一致;(3)如果实际边界位于设计边界之外,则项目边界之外的活动无需纳入到本项目监测工作的范围之内;(4)如果实际边界位于设计边界之内,则应以实际边界为准;(5)如果由于发生毁林、火灾或病虫害等导致本项目边界内的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转换为其它土地利用方式),此时徐首先确定这些地块的具体位置和面积,然后将其调整到边界之外。已移出项目边界外地块,其后一律不能再回归到项目边界内。B.7.3.2项目基准线碳汇量的监测本项目在编制项目设计文件时,已进行大量的多方面调查工作,在对调查结果及相关信息分析的基础上,较全面和有效地估算本项目的基线碳汇量。按照《方法学》的规定,本项目日后在国家发改委成功备案后,就无需在项目活动计入期内对基线碳汇量进行监测。B.7.3.3项目活动的监测本项目将遵照《方法学》的要求,在项目运行期内对包括整地、栽植、补植、抚育、间伐、主伐、森林灾害(毁林、林火、病虫害)等造林、管理方面的活动进行监测。具体安排请参见本PDD第B.7节“监测计划”中相关小结的具体分析和描述。B.7.3.4监测频率本项目活动开始时间为2009年,项目计入期为2009~2028年,在计入期内共进行3监测,分别为第一次监测日期:2016年12月,第二次监测日期:2022年12月,第三次监测日期:2028年12月。B.7.3.5项目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监测生物质碳储量变化的监测是本项目活动监测中的关键环节,是取得项目活动真实、有效减排量的重要保证,将按《方法学》指出的下述程序完整的进行监测:第一步:在每个监测年份,对项目区内的固定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起测胸径为5.0cm,测量并分树种记录每株林木的胸径和树高。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29页第二步:使用表B-8中各树种材积方程,计算单株林木材积,采用生物量扩展因子法计算样地内各树种的林木生物量。将样地内各树种的林木生物量累加,得到样地生物量。采用各树种的含碳率,将各树种的生物量换算为生物质碳储量,累加得到样地水平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表B-8项目监测树种相关材积方程树种公式来源桉树83992.089794.141071748.0HDBHV廖祖辉.福建桉树人工林材积表和蓄积量表编制的研究,福建林业科技,2005,32(2):17-20闽楠、枫香、台湾相思、木荷87615.098786.151035818.5HDBHV毛志忠.浙江省立木材积表的编制,浙江林学院学报,1988,5(1):75-80湿地松93083.082993.151048202.7HDBHV毛志忠.浙江省立木材积表的编制,浙江林学院学报,1988,5(1):75-80注:DBH-胸径(cm);H-树高(m);V-材积(m3)各树种木材密度/生物量扩展因子/地下生物量与地上生物量比等相关参数,详见B.6.4事前确定的不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第三步:根据《方法学》中的下述公式计算第i层样地碳储量平均数(即: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及其方差。inptipTREEtiTREEncCi1,,,,,(13))1()(1,,,,,2,,iinptiTREEtipTREECnnccSitiTREE(14)式中:tiTREEC,,第t年第i层项目碳层评价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e/hatipTREEC,,,第t年第i项目碳层样地p的单位面积林生物质碳储量,tCO2-e/hain第i项目碳层的样地数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0页tiTREECS,,2第t年第i项目碳层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方差,(tCO2-e/ha)2P第i项目碳层中的样地i项目碳层t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年数第四步:利用《方法学》中下述公式计算项目总体碳储量平均数(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及其方差。MitiTREEitTREECwC1,,,)((15)MiCiCtiTREEtTREESwS(16)式中:tTREEC,第t年项目边界内的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e/haWi第i项目碳层面积与项目总面积之比,Wi=Ai/A,无量纲tiTREEC,,第t年第i项目碳层的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e/hatTREECS,2第t年项目总体平均数(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方差,(tCO2-e/ha)22,,tiTREECS第t年第i项目碳层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的方差,(tCO2-e/ha)2M项目边界内估算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分层总数P第i项目碳层中的样地i项目碳层t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年数第五步:计算项目边界内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量的不确定性(相对误差限):tTREECVALCCStutTREEtTREE,,,(17)式中:tTREECu,第t年,项目边界内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的不确定性(相对误差限),%。要求相对误差不大于10%,即抽样精度不低于90%。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1页VALt可靠性指标:自由度等于n-M(其中n是项目边界内样地的总数,M是林木生物量估算的分层总数),置信区间为90%,查t分布双侧分位数表获得。例如,本项目的置信水平为90%,自由度为21时,双侧t分布的t值在Excel电子表中输入“=TINV(0.10,21)”,即可得到t值为1.72tTREECS,第t年,项目边界内评价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的方差的平方根(即标准差)tCO2-e/ha第六步:计算第t年项目边界内的林木总生物量:tTREEtTREECAC,,(18)式中:tTREEC,第t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估计值,tCO2-eA项目边界内碳层面积总和hatTREEC,第t年项目边界内评价单位面积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tCO2-e/ha第七步:计算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CdCtTREEtTREEttTREE1221,,),((19)式中:),(21ttTREEdC第t1年和第t2年之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O2-e/a1,tTREEC第t1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估计值,tCO2-eT两次连续测定的时间间隔(T=t1-t2),at1,t2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第t1年和第t2年首次核证时,将项目活动开始时的林木生物质碳储量赋值给上述第三步公式(10)中的CTREE,i,t,即1,tTREEC=CTREE_BSL,此时t1=0,t2=首次核查的年份序数。第八步:计算核查期内第t年(t1≤t≤t2)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量碳储量的变化量1),(,21ttTREEtTREEdCC(20)tTREEC,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林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O2-e/a),(21ttTREEdC第t1年和第t2年之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年变化量,tCO2-e/a11年,a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2页B.7.3.6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的监测造林碳汇项目在计入期内难以预估的增加温室气体排放主要包括森林火灾、病虫害、毁林等重大事件,《方法学》只着重指明需考虑森林火灾的影响。因此在项目计入期内需监测火灾发生的情况。若出现森林火灾,需监测和计算地上林木生物量燃烧所引起的温室气体排放。可按照《方法学》中的下述公式进行这部分排放量的计算。GHGE,t=GHGFF-TREE,t+GHGFF-DOM,t(21)式中:GHGE,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e/aGHGFF-TREE,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e/aGHGFF-DOM,t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死有机物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e/a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年(a)公式(21)右边的两个变量的计算如下:)(001.02244,,1,,,,,ONiONCHiCHMiitLiTREEtiBURNtTREEFFGWPEFGWPEFCOMFbAGHG(22)tTREEFFGHG,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e/atiBURNA,,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发生燃烧的土地面积,hatLiTREEb,,火灾发生前,项目最近一次核查时(第tL年)第i项目层的林木地上生物量,采用《方法学》第5.8.1节中林木地上生物量与蓄积量的相关函数fAB,j(V)计算获得。如果只是发生地表火,即林木地上生物量未被燃烧,则tLiTREEb,,设定为0,td.m/haiCOMF第i项目碳层的燃烧指数(针对每个植被类型),无量纲iCHEF,4第i项目碳层的CH4排放指数,gCH4·(kg燃烧的干物质d.m.)-1iONEF,2第i项目碳层的N2O排放指数,gN2O·(kg燃烧的干物质d.m.)-14CHGWPCH4的全球增温潜势,用于将CH4转换成CO2当量,缺省值为25ONGWP2N2O的全球增温潜势,用于将N2O转换成CO2当量,缺省值为298i1,2,3……项目第i碳层,根据第tL年核查时的分层确定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3页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年(a)0.001将kg转换成t的常数森林火灾引起死有机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应使用最近一次核查(tL)的死有机物质碳储量来计算。第一次核查时由于火灾导致死有机物质燃烧引起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设定为0,之后核查时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计算如下:1,,,,,,,_)]([07.0itiLItiDWtiBURNtDOMFFLLCCAGHG(23)式中:tDOMFFGHG,_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由于森林火灾引起的死有机物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的增加量,tCO2-e/atiBURNA,,第t年时,第i项目碳层发生燃烧的土地面积,haLtiDWC,,火灾发生前,项目最近一次核查时(第tL年)第i层的枯死木单位面积碳储量,使用方法学第5.8.3节的方法计算,tCO2e/haLtiLIC,,火灾发生前,项目最近一次核查时(第tL年)第i层的枯落物单位面积碳储量,使用方法学第5.8.4节的方法计算,tCO2-e/hai=1,2,3……项目碳层,根据第tL年核查时的分层确定t=1,2,3……项目开始以后的年数,年(a)0.07非CO2排放量占碳储量的比例,使用IPCC缺省值(0.07)在计算时需按《方法学》处理一下情况:1.森林火灾引起林木地上生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需使用最近一次项目核查时(tL)划分的碳层、各碳层林木地上生物量数据和燃烧因子进行计算。第一次核查时,无论自然或认为原因引起森林火灾造成林木燃烧,其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都假定为0。2.森林火灾引起死有机物质燃烧造成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应使用最近一次核查(tL)的死有机质碳储量计算。第一次核查时由于火灾导致死有机质燃烧所引起的非CO2温室气体排放量设定为0。B.7.3.8项目碳汇量的计算项目碳汇量计算见本项目设计文件中的公式(8)。B.7.3.9项目减排量(项目净碳汇量)的计算项目减排量(项目净碳汇量)计算公式见本项目设计文件中的公式(10)。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4页B.7.3.10精度控制与校正碳汇造林项目在监测成本(主要在固定样地数量上)和项目精度上成正比,项目精度由林木平均碳储量最大允许相对误差来决定,计算公式如下:tTREECuRE,max(24)式中:maxRE最大允许相对误差%tTREECu,第t年时项目边界内平均单位面积林木碳储量的不确定性;%t1,2,3……自项目活动开始以来的年数如果maxRE大于10%(即抽样精度小于90%),项目业主可以决定:额外增加样地数量;或估算碳储量变化时,予以扣减。若对碳储量变化进行扣减时,采用下列方法:如果0),(21ttTREEC则:)1(),(,21DRCCttTREEtTREE(25)如果0),(21ttTREEC则:)1(),(,21DRCCttTREEtTREE(26)式中:),(21ttTREEC在前次监测时间t1和后此监测时间t2之间,项目边界内林木生物质碳储量的变化量;tCO2-eDR扣减率;%扣减率(DR)可从下列表格中获得。表B-9扣减率相对误差范围扣减率(DR)小于或等于10%0%大于10%但小于或等于20%6%大于20%但小于或等于30%11%大于30%须额外增加样地数量,从而使测定结果达到精度要求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5页B.7.3.11监测组织架构与职责为启动和推进本项目的实施与顺利运行,加强对本项目活动监测工作的开展和管理,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针对碳汇造林项目专门成立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监测工作组,并委托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作为监测咨询机构。工作组由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直接领导,设监测小组和资料收集编写小组,公司相关科室工作人员与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人员共同组成监测工作组。总经理在碳汇造林项目监测管理全过程中,负责宏观指导,对重大事宜进行决策。监测记录小组在项目所在的单位配合下开展监测工作,负责数据监测、记录、资料保存。报告编写小组负责监测数据审核和项目减排量计算,完成项目监测报告的编写。本项目监测组织结构示意图如下:图B-1监测组织架构B.7.3.12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A/QC)根据要求对需要监测的数据和参数的质量实施保证与质量控制程序。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程序还涉及数据记录、维护和归档,将在项目运行期间根据规定和实际情况逐渐完善。调查、监测、记录小组数据监测审核、材料收集编写监测报告编写苍南县林业局材料收集、编写小组监测记录小组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量监测工作组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6页B.7.3.13数据管理本项目要求建立文件的管理系统(包括准备文件、监测文件、核查文件、阶段性核查文件以及过期文件的处理等),将监测数据电子化后与纸质文件一起保存至计入期结束后或最后一次签发后(两者发生较晚的为准)2年以上。C部分:项目运行期及计入期C.1.项目运行期C.1.1.项目活动的开始日期>>2009年2月10日(项目开工日期)。C.1.2.项目运行期>>20年。C.2.项目计入期C.2.1.计入期开始日期>>2009年2月10日。C.2.2计入期>>本项目计入期为20年。D部分:环境影响D.1.环境影响分析造林项目能提高森林覆盖率,增加碳汇量,减缓气候变暖,同时将带来如下额外的环境效益:(1)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完整性本项目所选用的乡土树种营造的森林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面积的增加有助于加强受威胁物种的保护。通过项目实施,对于当地生物栖息、繁衍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保护当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完整性。(2)土壤及水土保持根据《方法学》适应性要求,本项目在经营活动过程中采用不炼山、不全垦的营林措施,对土壤产生的扰动面积未超过10%,除了小范围的清楚杂草,不破坏原有灌木、散生木等原生植被。故林地土壤及水土保持功能不会因本项目的实施而受到破坏,反而可以促进植被恢复,有效控制水土流失和立地退化,有效促进林下土壤养分循环及水土保持功能。(3)火灾风险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7页通过培训增强当地群众及相关人员的防火意识,通过加强巡逻、监控,以及构建防火林带的方式降低火灾发生的几率。D.2.环境影响评价拟议项目以造林为主,可能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因素主要有营造林、林道等基础设施建设活动和营林造林活动过程的各类投入物等。但这种影响只是暂时的,只要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采取相应的环保措施,项目建设期对项目区生态的影响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的,并且可以控制在生态环境承载范围之内。总而言之,拟议项目建设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和环境功能规划的要求,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内不会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从长远发展来看,将有利于自身和周边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E部分:社会经济影响E.1.社会经济影响分析(1)就业与经济收入拟议造林项目将创造约7万个短期劳动工日,这些工作机会主要来源于造林过程活动。该项目在计入期内将创造21个长期工作机会及约9万个抚育管理短期劳动工日。拟议造林项目计入期内可以给当地林农增加土地租金收益160000元。拟议项目建成后直接为社会提供一定使用价值的木材产量、经济林产品等。(2)加强社会凝聚力农户或社区个体难以成功操作碳汇造林项目的整个流程(投资-生产-销售),尤其当木材和非木材林产品的生产周期远远长于传统农产品的时候。这种组织结构上的欠缺也导致了他们客服上述所提到的技术障碍。拟议造林项目将在企业、个人、社区、当地林业部门之间形成紧密互动关系,强化他们,并形成社会和生产服务的网络。(3)技术培训和示范社区调查结果显示社区农户往往在获得高质量的种源和培育高成活率的幼苗以及防治火灾、森林病虫害方面缺乏一定的技能。这也是当地社区农户营造林的一个重要的障碍。拟议碳汇造林项目中,当地林业部门将组织培训,帮助他们了解评估执行拟议造林项目活动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苗木选择,苗圃管理、整地、造林模式和病虫害综合治理等。E.2.社会经济影响评价(1)文化资源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8页在项目区没有发现文化遗产或文化保护区,所以拟议造林项目活动中,不会产生难以逆转的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另外,项目不涉及任何当地社会集会或其它精神活动,因此不会影响正常的地方集会和宗教活动。(2)经济风险潜在的经济风险是项目所营造的林地管理不善,比如遭到了病虫害或火灾风险,引起项目失败或带来农户的经济损失。这些风险将会通过对农民和社区的技术援助和培训缓解。技术援助和培训由当地林业系统技术推广部门完成。也将给农民提供技术上的帮助。没有发现明显的潜在风险。尽管没有发现重大的社会经济负面影响,针对潜在风险的监测计划和减缓措施都将予以实施。F部分:利益相关方分析F.1.收集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利益相关方评价意见的收集工作于2008年12月10日-13日通过“问卷调查”方式进行。本次问卷调查共发出100份,收回100份,收回率100%。调查对象主要为灵溪镇、观美镇、南宋镇、桥墩镇、藻溪镇、矾山镇、昌禅乡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村民代表和苍南县林业局工作人员,其能够充分代表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调查对象性别、年龄、学历信息见下表:表F-1相关方基本信息表调查对象基本信息区划百分比性别男79%女21%年龄20-30岁10%30-50岁72%50岁以上18%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54%高中31%专科及以上15%F.1.当地利益相关方的评论概要本次调查问卷结果见表F-2: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39页表F-2调查问卷结果NO.问题可多选选项(百分比)1您是否了解气候变化与林业碳汇?不知道(6%)了解一点(69%)很清楚(25%)2您是否愿意参与拟议碳汇造林项目是(91%)否(9%)3您是否支持在本地实施拟议碳汇造林项目支持(100%)不支持(0%)4您是否知道森林退化的原因?土壤养分流失(88%)人为破坏(90%)缺乏管理(75%)病虫害严重(96%)5您是否认为该碳汇造林项目会对周遭环境带来负面影响?是(0%)不清楚(0%)否(100%)6在项目实施前,该土地提供哪些就业机会?林下经济(95%)木材资源(100%)无法提供(0%)7本碳汇造林项目是否对公众开展了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知识的普及宣传工作?是(96%)否(4%)8您以何种方式参与本碳汇造林项目?提供技术咨询和服务(18%)项目监督(12%)项目管理(9%)项目实施(61%)9针对本碳汇造林项目,您关心哪方面效益?经济效益(73%)生态效益(88%)创造就业(80%)其他(24%)对拟议项目的相关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无意见,支持碳汇造林项目;2.加强后期经营管理,防治发生重大火灾及病虫害;3.提高林下经济利用水平;4.利用本项目提高生态系统物种多样性;5.能够促进当地农民收入;6.开展进一步相关碳汇研究;7.尽快促成可交易的项目。单位:签名: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0页G部分:附件附件1:申请备案的企业法人联系信息企业名称:浙江苍海碳汇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地址:浙江省苍南县灵溪镇大观村238号邮编:325800电话:057764701888传真:057764701888电子邮箱:904044088@qq.com法人代表姓名:蔡昕职位:总经理姓名:蔡昕部门:经理室手机:13305770626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1页附表表A-1拟议碳汇造林项目造林地小班地理位置造林年份乡镇小班号地图识别号东南西北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20091G-51-13-31120゜23′21.06″27゜32′30.17″120゜23′13.89″27゜32′25.28″120゜23′05.20″27゜32′29.18″120゜23′15.77″27゜32′37.20″2G-51-13-23120゜23′32.68″27゜32′31.93″120゜23′10.35″27゜32′30.17″120゜23′23.40″27゜32′30.94″120゜23′31.21″27゜32′36.34″3G-51-13-23120゜23′49.60″27゜32′19.22″120゜23′26.69″27゜32′08.11″120゜23′29.17″27゜32′18.47″120゜23′32.68″27゜32′31.93″灵4G-51-13-31120゜23′53.47″27゜32′27.33″120゜23′50.38″27゜32′20.02″120゜23′32.68″27゜32′31.93″120゜23′44.06″27゜32′34.46″溪5G-51-13-23120゜23′35.98″27゜32′20.43″120゜23′48.47″27゜32′43.28″120゜23′45.10″27゜32′49.77″120゜23′50.01″27゜32′52.81″镇6G-51-13-31120゜23′54.13″27゜32′36.08″120゜23′46.97″27゜32′38.73″120゜23′44.06″27゜32′34.46″120゜23′45.10″27゜32′49.77″7G-51-13-31120゜23′56.08″27゜32′32.18″120゜23′48.67″27゜32′28.89″120゜23′53.47″27゜32′27.33″120゜23′46.97″27゜32′38.73″8G-51-13-23120゜23′55.00″27゜32′40.11″120゜23′50.37″27゜32′39.48″120゜23′48.96″27゜32′40.86″120゜23′51.40″27゜32′43.08″9G-51-13-31120゜24′05.05″27゜32′22.32″120゜24′00.43″27゜32′19.02″120゜23′52.10″27゜32′23.42″120゜23′56.30″27゜32′27.18″桥墩镇1G-51-13-38120゜20′12.28″27゜28′24.25″120゜20′11.30″27゜28′19.77″120゜20′08.15″27゜28′23.49″120゜20′09.08″27゜28′26.13″观美镇2G-51-13-38120゜20′39.15″27゜28′47.38″120゜20′21.09″27゜28′27.75″120゜20′09.08″27゜28′26.13″120゜20′29.06″27゜28′42.96″3G-51-13-38120゜20′34.45″27゜28′29.85″120゜20′27.28″27゜28′24.24″120゜20′26.03″27゜28′27.85″120゜20′31.78″27゜28′32.83″4G-51-13-38120゜20′34.45″27゜28′22.28″120゜20′30.60″27゜28′22.19″120゜20′30.31″27゜28′23.92″120゜20′32.19″27゜28′24.91″5G-51-13-38120゜20′38.93″27゜28′27.15″120゜20′32.19″27゜28′24.91″120゜20′34.45″27゜28′29.85″120゜20′42.32″27゜28′43.26″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2页表A-1拟议碳汇造林项目造林地小班地理位置(续)造林年份乡镇小班号地图识别号东南西北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2009观美镇6G-51-13-38120゜20′44.30″27゜28′28.51″120゜20′41.25″27゜28′25.58″120゜20′38.93″27゜28′27.15″120゜20′42.27″27゜28′37.65″7G-51-13-38120゜20′35.06″27゜28′51.79″120゜20′29.36″27゜28′47.62″120゜20′20.87″27゜28′43.61″120゜20′28.80″27゜28′55.01″藻溪镇1G-51-13-48120゜29′08.31″27゜25′33.25″120゜29′09.85″27゜25′25.47″120゜29′04.28″27゜25′32.22″120゜29′07.11″27゜25′39.63″2G-51-13-48120゜29′29.59″27゜25′25.77″120゜29′13.45″27゜25′22.71″120゜29′12.07″27゜25′27.32″120゜29′23.73″27゜25′28.59″3G-51-13-48120゜29′22.21″27゜25′46.91″120゜29′18.29″27゜25′43.81″120゜29′23.73″27゜25′28.59″120゜29′18.09″27゜25′50.16″4G-51-13-48120゜29′24.19″27゜25′39.86″120゜29′18.95″27゜25′36.98″120゜29′10.32″27゜25′40.91″120゜29′18.29″27゜25′43.81″5G-51-13-48120゜29′35.63″27゜25′34.87″120゜29′32.88″27゜25′31.44″120゜29′31.21″27゜25′30.20″120゜29′35.35″27゜25′36.75″6G-51-13-48120゜29′36.55″27゜26′00.59″120゜29′31.28″27゜25′54.44″120゜29′25.51″27゜26′06.28″120゜29′30.31″27゜26′06.87″7G-51-13-48120゜29′34.53″27゜25′47.00″120゜29′32.07″27゜25′44.45″120゜29′29.89″27゜25′47.54″120゜29′36.94″27゜25′53.08″8G-51-13-48120゜29′29.65″27゜25′38.28″120゜29′28.38″27゜25′36.55″120゜29′24.19″27゜25′39.86″120゜29′32.07″27゜25′44.45″9G-51-13-48120゜29′54.07″27゜25′37.73″120゜29′41.40″27゜25′34.21″120゜29′35.63″27゜25′34.87″120゜29′41.27″27゜25′41.65″10G-51-13-48120゜29′39.55″27゜26′00.74″120゜29′36.94″27゜25′53.08″120゜29′32.95″27゜25′57.53″120゜29′36.55″27゜26′00.59″11G-51-13-48120゜29′56.19″27゜25′47.31″120゜29′44.89″27゜25′46.35″120゜29′34.53″27゜25′47.00″120゜29′39.55″27゜26′00.74″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3页表A-1拟议碳汇造林项目造林地小班地理位置(续)造林年份乡镇小班号地图识别号东南西北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2009藻溪镇12G-51-13-48120゜29′55.43″27゜25′38.40″120゜29′49.51″27゜25′36.02″120゜29′28.38″27゜25′36.55″120゜29′29.65″27゜25′38.28″13G-51-13-48120゜30′03.11″27゜25′43.54″120゜29′55.43″27゜25′38.40″120゜29′29.65″27゜25′38.28″120゜29′56.19″27゜25′47.31″2010桥墩镇1G-51-13-38120゜19′53.45″27゜28′39.25″120゜19′50.59″27゜28′36.27″120゜19′39.95″27゜28′38.66″120゜19′48.32″27゜28′42.88″2G-51-13-38120゜19′52.59″27゜28′36.48″120゜19′47.90″27゜28′35.12″120゜19′43.48″27゜28′37.60″120゜19′46.79″27゜28′40.40″3G-51-13-38120゜19′53.53″27゜28′31.42″120゜19′51.16″27゜28′28.92″120゜19′48.02″27゜28′32.41″120゜19′52.59″27゜28′36.48″4G-51-13-38120゜20′06.29″27゜28′32.64″120゜19′51.16″27゜28′28.92″120゜19′52.59″27゜28′36.48″120゜20′00.15″27゜28′37.97″灵溪镇1G-51-13-38120゜20′01.32″27゜28′30.19″120゜19′58.44″27゜28′24.70″120゜19′51.16″27゜28′28.92″120゜20′06.29″27゜28′32.64″2G-51-13-38120゜20′15.99″27゜28′42.41″120゜20′01.32″27゜28′30.19″120゜20′06.29″27゜28′32.64″120゜20′10.83″27゜28′48.50″3G-51-13-38120゜20′14.47″27゜28′33.95″120゜20′10.96″27゜28′30.51″120゜20′06.19″27゜28′30.76″120゜20′08.70″27゜28′42.84″4G-51-13-38120゜20′11.45″27゜28′29.36″120゜20′10.71″27゜28′26.92″120゜20′07.00″27゜28′28.35″120゜20′12.24″27゜28′32.86″灵溪镇1G-51-13-22120゜22′40.66″27゜34′20.96″120゜22′24.14″27゜34′14.69″120゜22′23.65″27゜34′19.74″120゜22′39.39″27゜34′23.68″2G-51-13-23120゜23′10.54″27゜34′10.19″120゜23′01.77″27゜34′05.08″120゜22′56.52″27゜34′12.30″120゜23′03.57″27゜34′16.88″观美镇1G-51-13-39120゜23′16.51″27゜29′38.00″120゜23′12.62″27゜29′37.03″120゜23′11.33″27゜29′38.80″120゜23′40.54″27゜29′48.47″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4页表A-1拟议碳汇造林项目造林地小班地理位置(续)造林年份乡镇小班号地图识别号东南西北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2010矾山镇1G-51-13-54120゜21′58.36″27゜23′02.55″120゜21′56.90″27゜23′00.31″120゜21′53.67″27゜23′02.28″120゜21′55.88″27゜23′05.23″2G-51-13-54120゜22′00.98″27゜23′00.24″120゜21′58.77″27゜22′58.34″120゜21′56.66″27゜22′59.18″120゜21′58.54″27゜23′00.50″3G-51-13-54120゜22′07.71″27゜22′58.35″120゜22′06.51″27゜22′56.58″120゜22′04.14″27゜22′58.71″120゜22′06.32″27゜22′59.93″南宋镇1G-51-13-54120゜22′10.87″27゜22′58.94″120゜22′09.06″27゜22′57.51″120゜22′06.32″27゜22′59.93″120゜22′07.01″27゜23′01.04″南宋镇1G-51-13-55120゜22′48.98″27゜23′37.83″120゜22′40.93″27゜23′36.21″120゜22′33.24″27゜23′37.39″120゜22′45.31″27゜23′40.81″2G-51-13-55120゜22′48.21″27゜23′32.13″120゜22′24.74″27゜23′21.75″120゜22′22.30″27゜23′24.01″120゜22′40.93″27゜23′36.21″2011南宋镇1G-51-13-63120゜22′46.30″27゜22′14.55″120゜22′39.56″27゜22′14.90″120゜22′36.66″27゜22′16.85″120゜22′45.32″27゜22′24.16″矾山镇2G-51-13-63120゜22′42.07″27゜22′10.07″120゜22′36.38″27゜22′11.01″120゜22′28.15″27゜22′12.85″120゜22′41.43″27゜22′14.62″3G-51-13-63120゜22′40.51″27゜22′03.35″120゜22′23.71″27゜22′02.68″120゜22′23.05″27゜22′08.00″120゜22′34.94″27゜22′08.38″4G-51-13-63120゜22′42.04″27゜22′54.91″120゜22′33.38″27゜22′48.45″120゜22′34.87″27゜22′00.19″120゜22′45.76″27゜22′01.53″5G-51-13-63120゜22′33.21″27゜21′50.90″120゜22′28.70″27゜21′48.27″120゜22′26.31″27゜21′50.97″120゜22′29.70″27゜21′54.44″南宋镇6G-51-13-63120゜22′59.43″27゜22′26.32″120゜22′50.87″27゜22′26.01″120゜22′47.01″27゜22′30.35″120゜22′57.15″27゜22′36.75″矾山镇7G-51-13-54120゜22′17.54″27゜22′46.74″120゜22′14.61″27゜22′41.81″120゜22′09.32″27゜22′47.24″120゜22′15.57″27゜22′50.66″8G-51-13-54120゜22′19.73″27゜22′44.47″120゜22′17.70″27゜22′42.64″120゜22′14.79″27゜22′43.76″120゜22′17.54″27゜22′46.74″中国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设计文件第45页表A-1拟议碳汇造林项目造林地小班地理位置(续)造林年份乡镇小班号地图识别号东南西北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经度纬度2011南宋镇1G-51-13-55120゜24′16.13″27゜23′20.08″120゜24′07.89″27゜23′16.51″120゜23′51.20″27゜23′23.36″120゜24′00.34″27゜23′29.67″2G-51-13-55120゜24′25.51″27゜23′15.79″120゜24′15.01″27゜23′05.58″120゜23′59.58″27゜23′10.42″120゜24′19.12″27゜23′22.58″3G-51-13-55120゜24′29.74″27゜23′05.39″120゜24′17.17″27゜22′57.68″120゜24′15.01″27゜23′05.58″120゜24′34.92″27゜23′14.42″4G-51-13-55120゜24′32.42″27゜22′56.82″120゜24′29.99″27゜22′50.79″120゜24′21.22″27゜23′00.47″120゜24′27.19″27゜23′01.66″昌禅乡5G-51-13-55120゜24′49.02″27゜23′34.75″120゜24′34.92″27゜23′14.42″120゜24′33.01″27゜23′31.94″120゜24′43.65″27゜23′38.47″6G-51-13-55120゜24′42.29″27゜23′01.80″120゜24′36.19″27゜23′01.04″120゜24′34.98″27゜23′03.66″120゜24′41.00″27゜23′0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