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零壹智库VIP专享VIP免费

1
报告名称报告名称报告名称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2021)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
报告(2021)
|2022.05
研究机构:零壹智库、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
发布机构: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 、能见研究院、
《陆家嘴》、《价值线》、零壹财经
报告主编:陈小辉
执笔团队:方正之、邓婷心
1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2021)
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2021 年两会以来,从总量看,以周为周期、
截至当周总量计算的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从 2021 年 3 月第一个周的 1000
增至 2022 年 4 月末的 4575.42,增长约 4.5 倍,体现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
持续升温。从增量看,同样设定 3 月第一周为基期 100,以周为周期、当周
新增计算的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呈现波动走势,两会后的第一周增量指
数达到峰值 113.73。追溯到 2008 年,以年为周期计算的全国绿色技术创新
年度指数,从以 2008 年为基期的 1000,增长至 2021 年的 4791.20,年
合增长率达 11.84%,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发展。
东部领发展,西部力追。分地看,2008-2021 年东中西部绿色
术创新年度指数走势基本相同,但从增速看东部地区最快,中西部地区
大致相同。具体而言,东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 2008 年的 1000 增涨
至 2021 年的 4393.12,增长 4.4 倍,年复合增长率达 11.15%,超过中部和
西部分别 3.54 个百分点和 3.37 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持续提升,中部绿色
技术创新年度指数由 2008 年的 873.68(东中西部指数均以 2008 年东部绿
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为基期 1000 计算)增长至 2021 年的 2441.21,年复
合增长率达 7.62%;西部地区逐渐发力,2008-2021 年绿色专利申请和授权
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4.82%和 18.71%,高于东部和中部。
重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各有特色从重点城市看,2008-2021 年一线城市中,
北京引领发展,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全国第一;上海位于全国前列,绿色专
利申请与授权数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广州搭建绿色
产业合作平台,深圳大力推广绿色技术。新一线城市中,成都表现亮眼
绿色专利规模引领西部;杭州尽显优势,近两年成效突显;武汉极具潜力,
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发展。
2
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2021)
引言 .......................................................................... 3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内涵与评价 ........................................ 6
(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 ................................................ 5
(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 .................................................... 6
(三)绿色技术创新的评价: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 .............................. 8
二、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走势与解读 .......................................... 8
(一)2021 年 3 月以来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 ...............................10
(二)2008 年以来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增长 ...................................14
三、区域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 ................................................. 22
(一)东部地区遥遥领先 ..................................................... 21
(二)中部地区持续提升 ..................................................... 25
(三)西部地区逐渐发力 ..................................................... 28
四、城市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 ................................................. 34
(一)北京引领绿色发展 ..................................................... 32
(二)上海位于全国前列 ..................................................... 34
(三)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 ................................................... 36
(四)成都表现亮眼 ......................................................... 39
(五)杭州尽显优势 ......................................................... 41
(六)武汉极具潜力 ......................................................... 43
五、展望............................................................................................................................................ 48
1报告名称报告名称报告名称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2022.05研究机构:零壹智库、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发布机构:中国能源研究会碳中和产业合作中心、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能见研究院、《陆家嘴》、《价值线》、零壹财经报告主编:陈小辉执笔团队:方正之、邓婷心1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2021年两会以来,从总量看,以周为周期、截至当周总量计算的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从2021年3月第一个周的1000增至2022年4月末的4575.42,增长约4.5倍,体现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升温。从增量看,同样设定3月第一周为基期100,以周为周期、当周新增计算的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呈现波动走势,两会后的第一周增量指数达到峰值113.73。追溯到2008年,以年为周期计算的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以2008年为基期的1000,增长至2021年的4791.20,年复合增长率达11.84%,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发展。东部引领发展,中西部努力追赶。分地区看,2008-2021年东中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走势基本相同,但从增速看,东部地区最快,中西部地区大致相同。具体而言,东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2008年的1000增涨至2021年的4393.12,增长4.4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1.15%,超过中部和西部分别3.54个百分点和3.3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持续提升,中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由2008年的873.68(东中西部指数均以2008年东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为基期1000计算),增长至2021年的2441.21,年复合增长率达7.62%;西部地区逐渐发力,2008-2021年绿色专利申请和授权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4.82%和18.71%,高于东部和中部。重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各有特色。从重点城市看,2008-2021年一线城市中,北京引领发展,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全国第一;上海位于全国前列,绿色专利申请与授权数显著高于平均水平。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广州搭建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深圳大力推广绿色技术。新一线城市中,成都表现亮眼,绿色专利规模引领西部;杭州尽显优势,近两年成效突显;武汉极具潜力,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发展。2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引言..........................................................................3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内涵与评价........................................6(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5(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6(三)绿色技术创新的评价: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8二、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走势与解读..........................................8(一)2021年3月以来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10(二)2008年以来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增长...................................14三、区域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22(一)东部地区遥遥领先.....................................................21(二)中部地区持续提升.....................................................25(三)西部地区逐渐发力.....................................................28四、城市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34(一)北京引领绿色发展.....................................................32(二)上海位于全国前列.....................................................34(三)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36(四)成都表现亮眼.........................................................39(五)杭州尽显优势.........................................................41(六)武汉极具潜力.........................................................43五、展望............................................................................................................................................483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引言当前,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低碳环保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之题中应有之义。“十四五”规划再次重申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是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而随着中国在环保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政策持续深化、行动力度不断加大,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推动绿色发展,关键在于绿色技术创新。2021年两会中提出要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绿色技术创新应用,壮大绿色环保产业,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将得到更大支持,至今2022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强调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同时指出推进科技创新,依靠创新提高发展质量。早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理念中“绿色”就位列首位,“绿色奥运”在我国社会进一步融合奥林匹克精神与绿色环保精神,绿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人民的意识中。绿色技术创新是推动绿色发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如何?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又呈现哪些特征?在区域和城市层面,有哪些比较优秀的表现?本报告从创新产出、创新成效、创新活跃度三个层面构建指标体系,从智慧芽采集数据,采用CRITIC客观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测算2021年两会以来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以及2008-2021年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对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同时在区域层面也测算了2008-2021年东中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以评价区域发展;在城市层面就绿色技术创新成效和重要举措进行阐述。4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我们首先梳理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然后明确其内涵,据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第一章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内涵与评价5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一)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沿革世界各国较早就开始了绿色发展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达成了一系列制度建设框架,为绿色发展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1962年,美国人卡逊发表了《寂静的春天》,对传统工业文明造成环境破坏作了反思,引起各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1987年,世界环境和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强调通过新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高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降低污染排放;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等人在《绿色经济蓝图》中首次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强调通过对资源环境产品和服务进行适当的估价,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统一,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图1绿色发展的由来资料来源:零壹智库2006年,《环境保护》刊文中,首次指出中国经济发展要实现绿色转变,就必须制订国家绿色发展战略规划的构想;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国开始正式倡导绿色发展,以“绿色奥运”为主要理念之一;强调的是用保护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思想筹办奥运会,绿色理念开始进入我国人民的意识中。基于我国资源和环境形势仍十分严峻,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把“绿色发展”提到“五大发展理念”的高度,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又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并明确要求“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首次把绿色技术的概念纳入官方文件。2019年1月,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要求,根据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牵头组织起草了《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该《指导意见》也是我国首次对绿色技术进行统一定义,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6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2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发展资料来源:零壹智库但应该看到,我们取得的成效基础还不牢固,经济社会与生态发展之间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突出,与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需求还存在差距,传统节能环保产业的生存空间变窄,产业升级迫在眉睫,生态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也进入了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面临节能环保产业升级的技术攻关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二)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绿色技术创新(GreenTechnologyInnovation,GTI)的概念源于Braun&Wield(1994)提出的绿色技术思想;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指导意见》中明确定义绿色技术是指降低消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兴技术,包括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生态保护与修复、城乡绿色基础设施、生态农业等领域,涵盖产品设计、生产、消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技术。绿色技术作为主要的绿色创新载体与表现之一,既具有提高生产效率与企业竞争力的商业化特性,又具有环境保护与节能减排的社会特性,是解决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两难问题的根本途径。7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3绿色技术的定义资料来源:零壹智库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界定并不统一,金培振、殷德生、金桩(2019)在世界经济上发表的《城市异质性、制度供给与创新质量》文章中认为绿色技术创新是以绿色技术为导向的创新,即能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技术创新行为均可认定为绿色技术创新1。图4绿色技术创新的定义绿色技术创新资源节约型技术创新环境保护型技术创新资料来源:零壹智库绿色技术创新的测度也不统一,我们依据金培振、殷德生、金桩(2019)的做法使用绿色专利检索式(环保OR节能OR环境保护OR保护环境OR节约能源OR省电OR省水OR低能耗OR污染OR减排OR保护生态OR减少排放)从智慧芽中采集了各年份全国,东中西以及各个城市的绿色专利原始数据,以绿色专利相关数据来测度绿色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是实现绿色发展和碳中和的关键驱动力,正成为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和科技竞争的重要新兴领域。为推进中国绿色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聚焦公众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关注,鼓励大众积极参与绿色发展,响应我国碳达峰行动方案,我们构建了绿色技术创1[1]金培振,殷德生,金桩.城市异质性、制度供给与创新质量[J].世界经济,2019,42(11):99-123.8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新指数来对绿色技术创新进行评价,以突出“绿色”和“创新”的绿色专利为主要指标,将绿色发展和技术创新有机融合起来。(三)绿色技术创新的评价: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基于绿色技术创新的内涵,本报告从创新产出、创新成效和创新活跃度三个方面构建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来评价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的绿色技术创新情况。综合考虑代表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关于创新产出,我们选择了绿色专利申请数、绿色专利授权数、绿色专利申请占总申请比和绿色专利授权占总授权比四个指标,其中绿色专利申请数和绿色专利授权数可以体现绿色技术创新方面创新产出的整体情况。而绿色专利申请数占比和绿色专利授权数占比,可以体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程度。关于创新成效,我们选择了绿色专利授权数占绿色专利申请数比和被引用专利数量两个指标,其中绿色专利授权数占绿色专利申请数比(考虑专利授权周期性,我们以当期绿色专利授权数除上期绿色专利申请数)可以反映出绿色专利的实际转化成果,而被引用专利数量可以体现绿色专利的实际价值和创新成效。关于创新活跃度,我们选择了绿色专利申请主体人数量和绿色专利授权主体人数量两个指标,两者可以体现全国和东中西部地区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的活跃程度。绿色技术创新除了以专利数据为主要指标来测度外,还有环保理念、教育培训投入、绿色技术创新费用投入、绿色化人员的投入、绿色管理制度的创新等测度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较好的指标,基于数据的可获得性与采集时间考虑,后续研究中我们会逐渐完善该指标体系。指标体系的构成具体如下:图5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指标体系资料来源:零壹智库9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本章我们就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的走势进行解读。第二章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走势与解读10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2021年“双碳”目标首次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并且“十四五”规划将绿色发展列为专题篇章统筹安排,我国对绿色发展的重视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因此我们将2021年两会所处的3月份列为重要时间点,我们从历史的阶段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出发,基于上述指标体系,自2021年3月第一个周起,构建周度绿色技术创新指数,分为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截至当周的总量数据)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每周新增的数据)。同时我们还跨越时期追溯到2008年,构建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以对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进行评价,具体情况如下。(一)2021年3月以来绿色技术创新指数飞速上涨具体而言,我们自2021年3月第一个周起,以周为周期,以截至当周的总量数据和当周增数据为基础,分别计算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以体现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趋势和每周活跃情况。计算结果显示,2021年3月以来,从总量看,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从2021年3月第一个周为基期的1000增至2022年4月末的4575.42,增长约4.5倍,体现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升温。从增量看,我们同样设定3月第一周为基期100,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呈现波动走势,两会后的第一周增量指数达到峰值113.73。具体如下图所示。图6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和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2021年3月初至2022年4月末,全国新增绿色专利申请数近14万件,新增绿色专利授权数高达21万余件(因专利申请公开的滞后性,专利申请数较授权数增长要慢),一定程度11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上呈现出各方主体绿色技术创新活力增强,绿色发展理念和技术创新引领更是深入人心。大量的绿色专利得到授权体现了全国高质量专利申请越来越多,技术创新能力越来越强,绿色技术创新正走向高质量发展。图72021年3月以来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累计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2021两会前后政策、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上线交易以及2022北京冬奥会的“绿色”办奥理念是助推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升温的原因。1.近两年政策持续推动2020年10月29日,中共中央在关于“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便提出要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支持绿色技术创新;2020年12月31日印发《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以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2021年2月《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的出台继续强调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并构筑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2021年10月26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提出要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是“碳达峰十大行动”之一;2021年10月28日《“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的印发更是为知识产权的保护打下强心针。整体而言,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政策的持续支持和产权保护的强化推动了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12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表1:近两年我国绿色技术创新相关政策汇总日期政策相关内容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发展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推进清洁生产,发展环保产业,推进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推动能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二〇三〇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2020年《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为加快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组织编制了《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年)》,以加大绿色技术推广应用力度,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技术支撑。2021年《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坚持创新引领,深入推动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推行新型商业模式,构筑有力有效的政策支持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1、鼓励绿色低碳技术研发;2、加速科技成果转化。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加强绿色低碳重大科技攻关和推广应用1、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编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技术创新中心、重大科技创新平台。2、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2021年《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构建新型举国体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大力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深化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2021年《“十四五”国家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规划》健全绿色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完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规定。建立知识产权侵权损害评估制度。完善绿色知识产权统计监测,推动绿色专利技术产业化,支撑产业绿色转型资料来源:零壹智库13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2.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启动上线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全国碳市场的行业,纳入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我国碳市场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图8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建设资料来源:零壹智库自7月16日启动至12月3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共运行114个交易日,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其中,挂牌协议交易累计成交量3,077.46万吨,累计成交额14.51亿元;大宗协议交易累计成交量14,801.48万吨,累计成交额62.10亿元。12月31日收盘价54.22元/吨,较首日开盘价上涨12.96%。超过半数重点排放单位积极参与了市场交易。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的核心政策工具之一,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绿色低碳转型的一项重要制度创新。而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客观要求,政府的绿色制度创新将给予市场绿色技术创新更大的动力。3.首个“碳中和”冬奥会在筹备北京2022年冬奥会过程中,我国政府全面落实“绿色办奥”举措,开幕式首次呈现出以清洁氢能作为燃料的“微火火炬”;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成为世界上第一座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系统制冰的大道速滑馆,碳排放趋近于零;水立方被改造成“冰立方”;冬奥会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常规能源100%使用绿电;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冬奥会以智慧多元的形式、完美严谨的效果呈现在全世界面前,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环保力量,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14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表2冬奥六大碳中和行为碳中和行为具体内容绿色体育场馆全部新建场馆均采用高标准的绿色设计和施工工艺,在场馆建设中坚持“建筑节能、建筑节地、建筑节水、建筑节材,保护环境”,所有新建场馆均取得最高等级的三星绿色建筑设计标识。同时,改造场馆也通过改造达到绿色建筑标准。绿色电力使用北京、延庆、张家口3大赛区,39个场馆,全部实现了城市绿色电网全覆盖,赛期全部使用绿色电能,而所谓的绿电即绿色电力,是指通过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光伏等这样的手段,由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的电能。绿色能源检测系统建设能源管控中心、部署智能建筑操作系统,通过对建筑能耗、碳排放监测等实现可视化管理以减少能源消耗。环保制冰技术采用当前最环保的二氧化碳作为制冷剂,二氧化碳制冰的全部余热可实现回收再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除湿等场景。氢能火炬应用冬奥历史上首支氢燃料火炬,能够大幅度节省传统大火炬所造成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耗;同时“氢”车成为赛事用车主力。多途径的碳抵消北京市政府和张家口市政府分别捐赠林业核证碳汇量53万吨和57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中国石油、国家电网、三峡集团三家北京冬奥会官方合作伙伴也赞助核证碳减排量20万吨碳汇量。数据来源:零壹智库“绿色冬奥”一方面让绿色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其所应用的绿色技术和绿色行为更是让世界眼前一亮,也为各地区、各企业绿色发展树立了标杆,一定程度上将引起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产品的需求,从而推动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二)2008年以来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增长基于前述指标体系,我们以2008-2021年每年的全国年度数据为基础,计算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力求从更长的时间周期分析全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历史走势。计算结果显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2008年为基期的1000,增涨至2021年的4791.20,14年中增长了近4.8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1.84%;可见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在2008-2021年期间高速增长。15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92008-2021年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从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看,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水平趋势向上。全国绿色专利每年申请数从2008年的4.3万余件,增长至2021年的15万余件,2020年更是高达22万余件。全国绿色专利每年授权数更是稳步上升,从2008年的1.9万余件上升到2021年的18.4万余件,复合增长率高达17.5%。从增速看,绿色专利申请和授权数量在2008-2012年均有一个较快速的发展,2013-2021年增速浮动较大,整体呈现上升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国绿色技术创新从抓数量到抓质量的转型。图102008-2021年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及增速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16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总体而言,2008年-2021年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增长,我们认为原因主要是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和坚实的人才基础。图11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发展的原因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1.绿色金融的有力支撑“双碳”和创新驱动背景下,绿色技术创新活动是一个“政、企、学、金”多方参与、互利互惠,政策链、产业链、人才链、资金链多链交织、相互融合,人才、技术、资金、信息协同互动和优势互补的复杂系统。政策链是引擎、产业链是平台、人才链是保障、绿色金融是桥梁。其通过资源配置、资金聚合和风险控制分别影响绿色技术创新的结构、规模和效率,进而驱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绿色金融是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支撑力量,贯穿了绿色技术创新活动的全方位和全过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图12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政策链人才链产业链引擎绿色技术创新平台保障数据来源:零壹智库17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绿色金融产品是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和有力支撑。从绿色金融产品供给侧来看,近年来我国绿色金融产品和规模持续扩大,市场规范化程度和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作用显著提升。表3绿色金融产品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数据来源:零壹智库2.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指政府及其相关部门为支持科技活动而进行的经费支出,可以促进一个地区的技术创新发展,而绿色技术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一个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8-2020年(2021年数据尚未公布)我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保持较快增长,从2008年的2611亿元,增长至2020年的90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0%,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绿产品政策文件规模对绿色技术创新的支持绿色信贷2012年《绿色信贷指引》2013年《绿色信贷统计制度》2014年《绿色信贷实施情况评价指标》2018年《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2020年累计绿色信贷余额达到90451.97亿元严格的项目评估和筛选提高了企业对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视,引导企业树立绿色理念,推动绿色技术创新,以符合绿色信贷要求绿色债券2015年《绿色债券发行指引》2016年《关于开展绿色公司债券试点的通知》2021年《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2020年绿色债券累计发行11589亿元,累计发行数量达1097只,规模仅次于绿色信贷,成为中国绿色金融第二大载体发行成本较低、融资期限较长、匹配绿色技术创新融资周期,解决期限错配问题绿色保险2018年《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管理办法(草案)》2020年绿色保险保额达183263.62亿元为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环保技术装备等提供保险服务,为绿色新技术的落地推广保驾护航碳排放权交易2011年《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的通知》2017年《关于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的通知》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至2021年末,全国碳排放配额(CEA)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企业通过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在碳交易市场卖出减排额或减少自身购买的减排额,获取减排利润、降低减排成本18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色技术创新的发展。图13国家财政科学技术支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国家在财政支出方面,把生态环保、绿色发展作为重要的领域,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大力支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从2008年的1451亿元,增至2020年的6333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到12%;在2019年甚至高达7390亿元,2020年因为疫情影响,支出较2019年有所减少,这些财政投入引导和撬动大量的社会资本,参与到全国各地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中。图14国家财政环境保护支出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19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3.坚实的科技人才基础科技人才的力量对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更新换代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支撑和推动创新的根本是人才,人才在绿色技术创新中起到引领作用。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快速增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7.8%,从2008年的197万人年,增长到2020年的523万人年,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同时,科技人才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成为科研主力,基础研究人员占比达8.2%,人员向高校流动加速,科技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人才发展政策环境显著改善,坚实的人才基础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力支撑。图15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全时当量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研究与试验发展(R&D)人员全时当量指全时人员数加非全时人员按工作量折算为全时人员数的总和。例如:有两个全时人员和三个非全时人员(工作时间分别为20%、30%和70%),则全时当量为2+0.2+0.3+0.7=3.2人年。为国际上比较科技人力投入而制定的可比指标。20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区域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本部分区分东中西部地区,基于前述指标体系,通过构建东中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区域特征进行分析。第三章区域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21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一)东部地区遥遥领先图16为2008-2021年东中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可见东部地区指数遥遥领先,三大地区走势类似,但东部上涨更快,中部西部上涨幅度大致相同。以2008年东部年度指数为基期1000,东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2008年的1000增涨至2021年的4393.12,增长约4.4倍,年复合增长率达11.15%,超过中部和西部分别3.54个百分点和3.37个百分点。2021年指数较2020年稍有下降,可能的原因是2021年较多绿色专利申请还未公开。图162008-2021年东中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从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规模看,2008-2021年东部地区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规模占全国比重均超过三分之二,最高达74.2%和73.6%。就东部地区而言,京津翼、长三角、广深等发达地区为主要助推力量,全国技术创新产业应用更为集中,科技发展水平更高。图17东中西绿色专利申请数规模占全国比重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22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18东中西绿色专利授权数占全国总数比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另外从绿色专利申请授权率看,东部地区绿色专利申请授权率(考虑专利授权的时间滞后性,我们以当期绿色专利授权数除上期绿色专利申请数来衡量)由2008年64.93%,增长至2021年的83.19%,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抓数量”到“抓质量”的转变,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已逐步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图192008-2021年东部地区绿色专利申请授权率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遥遥领先,我们认为原因在于以下三点。1.财政科学技术、环境保护的大力支出东部地区科学技术、环境保护支出遥遥领先,而近些年与中西部差距反而越拉越大,奠定了东部地区绿色技术领先发展的基调。环境保护支出推动绿色发展,而科学技术支出则助23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力创新技术发展,两者协同对绿色技术创新有较强的促进作用。其中东部地区地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14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5.68%,高于中部地区的13.05%与西部地区的9.64%;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13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4.24%,仅次于中部地区的19.97%,高于西部地区的13.58%。可以看出,地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科学技术支出与绿色技术创新指数的走势类似;绿色技术创新兼具环境与创新“双重外部性”的独特属性,国家财政在两方面的投入给予了绿色技术创新极大的推动力。图20地方财政环境保护支出(亿元)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图21地方财政科学技术支出(亿元)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24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2.环保产业的进一步壮大“壮大环保产业”是推进“绿色发展”的重要抓手,我国环保产业市场需求进一步释放,产业规模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环保产业的快速发展是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助推器。据《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年列入统计的环保企业,全国总数高达15556家,其中东部地区企业数量9226家,占全国比重达59.%,具体而言,东部地区省份中,山东省环保企业数量排名第一,山东、广东、江苏和浙江四省环保企业数量均超过一千家,东部地区企业集聚效应更强,环保产业市场需求相较中西部更为旺盛,产业规模也更庞大,坚实的科技人才和有力的资金支持也为东部地区环保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能力提供支撑。图22东中西部地区环保企业数量占比数据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图23东部地区环保企业数量数据来源:《中国环保产业发展状况报告(2021)》25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另外,环保企业上市进入热潮。2019年7月,科创板开市,将节能环保作为6大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之一。2020年,21家环保企业成功在A股上市,首发募集资金总额172亿元,首发市盈率平均为30.9,其中12家为东部地区企业,可见东部地区绿色发展的强劲。上市的环保企业主要以绿色技术创新型民营企业为主。多数企业具有独特的核心绿色技术产品,或实现传统技术改进、替代,或填补技术空白。越来越多上市公司涉足绿色技术创新领域,为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更大活力。3.技术市场成交额的领先技术市场成交额是衡量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东部地区着力发挥市场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高质量科技成果供给、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引导技术要素市场体制机制创新,技术市场交易质效持续提升,与中西部差距也逐渐加大,2020年,东部地区的技术市场成交额是中部地区的4倍,西部地区的5倍。而绿色技术是技术交易的一部分,技术交易额领先也体现出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水平需求市场的活跃。图242008-2021年东中西部技术市场交易额存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二)中部地区持续提升由图16看,2008-2021年中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由2008年的873.68(以2008年东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为基期1000计算得出),增长至2021年的2441.21,年复合增长率达7.62%,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持续提升。具体从绿色专利申请总数来看,中部地区绿色专利申请数自2008年7404件,增长2020年末的43184件,年复合增长率达14.53%,2021年因专利未全部公开下降至30076件。从绿色专利授权总数来看,自2008年1490件上涨至2021年末的16445件,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6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17.95%,2019年和2020年均有一个较快的增速。整体而言,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稳健。图25中部地区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及增速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我们认为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持续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各省份政策引领我国中部地区各省份政策频频,其中安徽省最早提出关于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随后各省纷纷就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和培育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发布相关政策,引领人才、资金、知识等各类要素资源向绿色技术创新领域有效集聚、高效利用,强化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应用,推动市场绿色发展加速。表4:我国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政策中部地区安徽2019.12《安徽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湖南2020.1《关于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若干措施》山西2020.3《山西省企业技术创新全覆盖工作推进方案》湖北2020.12湖北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施方案(2020—2022年)江西2021.1《江西省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工作方案》吉林2021.7《关于组织推荐绿色技术的通知》河南2021.8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黑龙江2021.12《黑龙江省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实施方案》数据来源:零壹智库27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2.R&D投入快速增长R&D(研究与开发)一般用来衡量一个地区科技活动规模和科技投入水平,R&D投入的快速增长,会有效促进科技创新,从而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尽管从R&D总量上来看,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R&D项目数与经费都领先,但从增速来看,中部地区R&D项目数与经费增速总体领先,尤其是2017年以来,中部地区R&D投入持续发力,并连续4年位于全国首位,较快的R&D增速推动东部地区技术创新,也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图26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项目数(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2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R&D经费(万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28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三)西部地区逐渐发力从图14看,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从2008年的739.09,增长至到2021的2111.07,年复合增长率达7.78%;在2019-2021年平均增速达8.65%,高于东部和中部,可见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发展逐渐发力。从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看,西部地区绿色专利申请数从2008年的3152件,增长至2020年的19803件,年复合增长率达14.82%,2021年因专利申请公开的时间滞后性而较有下降;绿色专利授权数从2008年的1490件,增长至2021年的16445件,年复合增长率达18.71%,高于东部和中部。图282008-2021年东中西部绿色专利申请和授权复合增长率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从绿色专利授权增速来看,东中西部绿色专利授权增速走势相似,西部地区逐渐发力,绿色专利授权2019-2021年平均增速为21.53%,分别高出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1.14个百分点、1.07个百分点。其有效绿色专利增长更快,促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图29东中西绿色专利授权增速对比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29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我们认为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逐渐发力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1.政策不断深化与落地近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视,西部绿色发展相关政策不断深化与落地,绿色技术创新得到有力推动。2020年5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中提及要加快推进西部地区绿色发展,落实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任务,推动西部地区绿色产业加快发展,全面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及技术创新。同时还在金融贷款上进行支持,增加绿色金融供给,推动西部地区经济绿色转型升级。《意见》的出台有助于西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并有力推动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发展。2021年10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简称“纲要”),纲要中要求成渝双城经济圈要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更有提及要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产业;联合打造绿色技术创新中心和绿色工程研究中心,实施重大绿色技术研发与示范工程。《纲要》的出台进一步清晰了成渝地区绿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推动成渝地区绿色技术创新研发体系与绿色产业体系更加完善。2.工业企业创新意识逐渐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体现出区域企业的创新水平与创新意愿,作为绿色技术产品需求更为旺盛的工业企业,工业企业创新意识的增强能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从工业企业新产品项目增速看,2019-2020年,西部地区增速为23.28%和21.20%,超过中东部地区,跃居全国第一,体现出西部地区近些年在政府与市场引导下创新意识逐渐增强,促进了绿色技术创新发展。从研发经费投入来看,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投入也有较大的进展,在2020年,西部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增速也超过东中部地区,位于全国首位,达到15.72%。30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新产品项目数(项)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图3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发新产品经费(万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31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作为发展最具活力的代表,为全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贡献着巨大的力量,本章选择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和成都、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在描述2008-2021年绿色技术创新实效后,简要阐释其近年促进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第四章城市视角下的绿色技术创新32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一)北京引领绿色发展北京是我们国家的首都,在一线城市中,我们首先就北京绿色技术创新实效进行描述并阐释其近年的绿色技术创新重要举措。1.绿色专利申请数量全国第一2008-2021年北京绿色专利申请总数占全国绿色专利同期申请总数比高达5.94%,位居全国城市第一,高于上海、广州和深圳这些一线城市。其绿色专利申请数自2008年的3597件,至2020年末上涨到10468件。图322008-2021年绿色专利申请总数占比图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图33北上广深绿色专利申请数占比对比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33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从绿色专利申请人主体类型看,北京市2008-2021年绿色专利申请中,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是绿色专利的申请主力,其中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占据榜首,绿色专利申请数高达5399件,将近是第二名的两倍,拥有极高的技术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清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绿色专利申请数均超过1500件,体现了高等院校在国家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绿色技术创新越来越活跃,绿色技术方面科研能力逐渐加强。图342008-2021北京绿色专利申请人申请数排名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接下来我们看一下北京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2.逐渐完善顶层设计北京作为首都,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在绿色发展上更是在不断完善政策体系。作为我国绿色科技资源比较丰富、产业基础比较雄厚的地区,北京自“十二五”时期就坚持创新驱动,以科技促效益,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的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把培育发展绿色技术作为缓解资源环境约束的突破口和重要抓手。“十三五”时期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要引领创新方向,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广泛渗透,带动了以绿色、智能、泛在为特征的群体性技术突破;在能源发展中推动能源绿色智能高效转型。再到如今“十四五”时期,深刻认识新机遇新挑战,依靠绿色低碳发展激发环境改善内生动力,依靠科技创新和现代化治理塑造高质量发展典范;同时强化碳减排碳中和科技创新,推动碳中和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建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抓紧制定碳中和行动方案,完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积极建设绿色技术创新中心,鼓励社会企业创新生态环保应用,激活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动能。34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35北京市绿色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3.明确九大绿色技术方向2021年北京发布《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政策2.0版》,将建立创新型绿色技术推荐目录清单,试点建设和开放一批创新型绿色技术应用场景,并且明确将发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中的风电、氢能、新能源汽车、低功耗半导体和通信、光伏、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近零能耗建筑、资源循环利用、低碳家居等9个本市重点绿色技术方向,如下图所示:图36北京市9大重点绿色技术方向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二)上海位于全国前列上海作为我国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中心,是国际化大都市,其科技创新水平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在全国领先;我们接下来就上海绿色技术创新实效以及其重要举措进行阐述。35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1.绿色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2021年上海绿色专利申请数与授权数整体呈上升趋势,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都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2021年,上海的绿色专利授权数达到7401件,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北京的8241件,高于广州、深圳等其他城市。图372008-2021年上海与全国平均的绿色专利数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从申请人类型来看,2021年,上海市绿色专利申请人类型中,公司以3619个专利申请数占据首位,其申请的专利个数占当年专利总申请数的76%,更凸显出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上的主体地位;其次院校和研究所也贡献巨大,其科研能力强劲。图382021年上海绿色专利申请人类型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36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上海绿色技术创新举措具有引领性,具体如下。2.推出“绿色技术银行”建设“绿色技术银行”,是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和联合国气候变化《巴黎协定》,推进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2016年1月8日,科技部党组1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绿色技术银行”,大力发展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支撑生态文明建设。2016年4月,科技部正式提出建设“绿色技术银行”,并且选择上海作为“绿色技术银行”的落地点。“绿色技术银行”将发挥上海在绿色金融创新中的排头兵、先行者作用,贯彻我国绿色发展理念,促进我国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绿色转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全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而首个建设“绿色技术银行”的上海,也为本土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提供融资,助力上海绿色技术发展。利用绿色技术信息平台、专家资源,通过与绿色金融的结合,实现领先绿色技术向产业的聚合和应用。同时发挥绿色技术银行在绿色低碳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作用,支持绿色技术金融协同创新联盟发展,探索开发基于绿色技术应用价值的智能评估系统。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和资源化利用的技术研发、示范和产业化应用。推动金融机构加强协作,构建科技金融服务链,为绿色低碳技术企业提供全面金融服务。3.成立首个“国家绿色发展基金”2020年7月,由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上海市人民政府三分发起成立的首个国家级绿色投资基金“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在上海市成立,首期募资规模885亿元,主要投向长江经济带11省,采用股权投资、项目投资和参股子基金的方式,重点支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生态修复与国土空间绿化、能源资源节约循环利用、绿色交通以及清洁能源等五大绿色发展领域,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带动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在基金的投向和使用上,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将坚持“政策性、导向性、市场性”的功能定位,实现“三个聚焦”:一是聚焦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生态绿色环保中长期战略任务;二是聚焦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大气、水、土壤、固体废物污染治理等外部性强的生态环境领域;三是聚焦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清洁化改造,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促进生态修复、国土空间绿化等绿色产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北京上海作为直辖市,而同为一线城市的广州和深圳,为广东省的两大强市,引领了广东省经济发展和绿色发展,所以将两个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实效一起进行描述,并就绿色技术创新的重要举措进行阐释。37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1.两市绿色发展引领全省2008-2021年两市绿色专利申请与授权占全省数比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2021年占全省比达到58%和56%(图15,图16);从申请占比走势来看,深圳市在2008-2009年绿色专利申请数占全省比高达30%,高于广州市占比8到10个百分点,2010年之后随着广州市绿色专利申请数的快速发展,其占比逐渐提高,在2014年超过深圳,至2020年末其占比也超过了30%;2021年深圳再度超越广州,引领全省。图392008-2021年广州深圳占广东全省绿色专利申请数比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图402008-2021年广州深圳占广东全省绿色专利授权数比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38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下广州深圳的绿色技术创新举措。2.广州搭建绿色产业合作平台广州市为深入了解其绿色产业企业的情况,搭建绿色产业企业相互交流、供需对接的合作平台,促进广州市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加快培育绿色发展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广州市自2020年始建立且在市发展改革委门户网站公开发布《广州市绿色产业企业名录库》(2020年)。根据广州市政府公开的数据显示,2020年,被广州市评为绿色产业的企业共有653家,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和绿色服务六类。其中广州开发区名列全国首批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名单,成为广州首个国家级绿色产业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区绿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211家,产值2364.5亿元,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25家。广州高新区绿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200家,产值超2300亿元,其中年产值超10亿元的龙头企业超过25家,全面推动建设国际化生态型创新城区。3.深圳大力推广绿色技术为强化科技创新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促进绿色技术在深圳市推广应用,深圳市发布《深圳市2020年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以下列举其中几类核心绿色技术。表5核心绿色技术产业领域技术名称适用范围综合效益绿色环保产业基于燃烧和润滑性能提升的车用燃油清净增效技术交通车辆/非移动污染源治理按2019年全国汽油耗12000万t、柴油消耗15000万t计算,年节约1185万tce;减少CO2排放约3152万光储空调直流化关键技术高效节能装备光伏直驱利用率99.04%,电能转换效率提升6%-8%;设备成本降低10%-20%清洁生产产业工业炼化尾气发电技术工业余气利用发电效率≥37%,降低煤炭消耗,有效减少CO2排化工副产高品位蒸汽节能深度转化的水移热变换技术工业余热利用减少冷凝液量、废气排放量、煤炭消耗量,提高系统能效。39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续表数据来源:零壹智库同时,深圳市连续9年举办国际低碳城论坛,以会促业,通过各种措施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其中集聚了各类低碳领域创新项目的国际绿色低碳技术项目路演与交易洽谈会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通过项目路演的形式推动绿色低碳技术、产品、项目与资本的有效对接,构建绿色低碳领域的重要创投平台。(四)成都表现亮眼成都是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且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国家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在新一线城市中,我们首先选择成都就其绿色技术创新亮点表现进行阐述。1.绿色专利规模引领西部从2008-2021年,成都绿色专利规模引领西部,绿色专利申请数和授权数占西部地区总数比保持在20%和30%之间,在西部地区处于第一位,作为西部典型城市,在绿色技术发展上担任“领头羊”。成都绿色专利授权数从318件涨至3629件,复合增长率为21.87%,高于全国平均绿色专利授权数复合增长率20.71%。2008-2020年,成都绿色专利申请数复合增长率为17.33%,产业领域技术名称适用范围综合效益清洁能源产业太阳能PERC+P型单晶电池技术新能源装备每GW光伏电站年均发电10.7亿kWh,节约34.2万tce,减排CO278.3万t。10MW海上风电机组设计技术新能源装备制造单台机组每年可减少能源消耗13000tce,CO2排放29770t。生态环境产业基于功能分区、空间耦合的一体化节能降耗污水生化处理技术城镇污水处理电耗0.12-0.18kWh/t;吨水占地0.1-0.15m2;吨水投资600-800元/t(含土建)。轨道交通制动能量综合利用和智慧能源管控系统关键技术绿色交通按一个城市轨道交300km规模计算,日节电量约30万kWh40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也显著高于全国平均的16.03%。这些年成都始终积极开展绿色技术创新,并在2017年绿色专利申请增速最高,达到41.47%。图412008-2021年成都绿色专利申请授权占西部地区总数比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成都主要采取政企协同参与和构建创新产学研模式等重要举措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具体如下。2.强调政企协同企业是创新的主体,绿色发展不仅需要市场企业的活力,同时也需要政府的有为,政府的政策引领对市场的发展方向极为重要;政企共同参与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的必由之路。成都市更是强调政企的协同参与,政府引导创新资源组织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围绕移动源污染治理、油烟污染治理、扬尘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等领域科技创新需求,成功研发了一批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同时,在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科技应用示范,积极探索科技治气治理长效机制,加快培育成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为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共赢提供科技支撑。截至2020年12月,成都市重点支持重大科技应用示范项目6个、科技治气技术创新研发项目30个以及一批节能环保装备和新产品重点研发和成果转化。同时推动新型产业技术研究院在技术研发、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创新型企业孵化等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已研和在研项目超过300个,具备超过1000项的各类检测服务能力;成功孵化高科技创新型企业和在孵企业近50家,建成各类实验室(中心)超过50个。目前,成功研发了一批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的高技术产品;节能锅炉窑炉、高效节能电机、烟气脱硫脱硝成套技术设备、汽车尾气净化设备等产品及服务已逐步形成规模;培育了中自尾气、东方凯瑞特等重点企业。41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3.构建创新产学研模式成都市推动构建校院地协同创新会商机制,研究解决绿色低碳产业创新领域校院地协同、产学研结合重大问题,加强与中国科学院在蓉单位、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等优势资源合作,共同构建“基础研究(高校)—中试(研究院)—应用推广(企业)”的产学研模式,加快推进绿色低碳产业领域研发。图42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产学研模式资料来源:零壹智库(五)杭州尽显优势杭州作为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在绿色发展、科技文化方面极具底蕴,所以我们在东部的新一线城市中选取杭州,就其绿色技术创新实效及举措进行解读。1.创新成效突显2008-2021年杭州绿色技术创新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008-2011年,其绿色专利授权有一个较高增速,2009年绿色专利授权增速最快达到77.6%,一方面是因为上期基数较少,另一方面杭州位居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理念较早,企业众多,技术创新能力集聚。第二个阶段为2012-2019年,绿色专利授权增速波动,部分原因是由于专利审查逐渐严格要求更高导致专利授权率的降低;第三阶段为2019年之后,2020年、2021年绿色专利授权增速突增,分别达到39.6%和43.4%;我们认为其原因是2019年《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发布,提出高水平建设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推动了区域间绿色技术创新提速,杭州市作为长三角中心城市之一,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迎来高潮,成效突显。42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432008-2021年杭州市绿色专利授权数和增速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杭州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极具优势,其重要举措如下。2.成立首个绿色技术交易中心2021年6月9日,杭州成立全国首个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当天包括“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等在内的第一批30项技术成果正式上架,等待买家。该交易中心以国家电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双创中心为主体设立,聚焦我国低碳转型中的关键技术,开展绿色技术发布、咨询、洽谈和交易,引导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应用,规划在五年内,力争引导创建100个绿色技术创新引领工程、100个绿色产业集聚区、300个绿色技术示范基地、推动培育300个绿色技术创新龙头骨干企业,催生1000项以上绿色创新技术、转化推广2000项以上绿色创新技术,撬动万亿元绿色产业生态。绿色技术交易能够连接需求和供给两端,是引导技术创新、促进成果转化,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迈上新台阶的重要驱动力。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还将承担绿色技术“信息集散地”和“产生地”职责。3.实施减污降碳协同为继续推动绿色发展,保证低碳生活,浙江省杭州市生态环境、发展和改革、经济和信息化三部门,联合选出产业带动性强、示范效果突出的百合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祖名豆制品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为首批减污降碳协同试点企业。利用绿色技术实施减污降碳协同,是杭州市近年来推进碳达峰工作的核心抓手,在绿色转型的路上,杭州一批企业已做出了较好成绩,率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另外在本届冬奥会守护蓝天白云的过程中,频频闪现杭州企业的身影。冬奥迎宾廊道的大型山地光伏发电项目,是由杭州的正泰新能源提供了EPC总承包建设服务;谱育科技负责运维10多个点位的环境空气监测,为保障冬奥会空气质量提供精准的监测数据,它们都是绿43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色冬奥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下一步,杭州市将利用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污染排放在线检测等数据,共同推进工作有机衔接,构筑准入、验收、监管全覆盖,减污、降碳、提效全把控的立体式碳排放控制体系,共同强化企业碳管理,以低能耗、低污染的绿色技术创新为基础,为杭州绿色发展增长动力。(六)武汉极具潜力武汉是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中部崛起战略支点,致力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在中部新一线城市中我们选取武汉为代表,对其绿色技术创新发展进行解读。1.武汉市绿色专利占比显著高于全国绿色专利占比2008-2021年武汉绿色专利授权占比与绿色专利申请占比都显著高于全国占比,武汉在专利创新中尤其注重绿色技术创新,体现出武汉紧扣“生态宜居”,深入推动绿色发展。图442008-2021年武汉与全国绿色专利占比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另外,2021年武汉市绿色专利申请数2478件,绿色专利授权数为3962件,均排在中部八省省会城市中位列首位。其中绿色专利授权增速在2021年高达48.18%,专利申请质量得到极大提高,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潜力十足。44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图452021年中部八省省会城市市中绿色专利排名数据来源:智慧芽、零壹智库同样,武汉市在绿色技术创新实践中表现积极,具体如下。2.积极构建“绿色工厂”2022年1月21日,工信部公布2021年度国家绿色制造示范名单,武汉4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名单。此次全国有662家企业入选绿色工厂,武汉上榜的4家企业为:武汉伊利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六丰机械工业有限公司、武汉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整个湖北省共有39个项目入选绿色工厂,总数位列全国第一。2017年起,工信部开展以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主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建设,以提升绿色制造专业化、市场化公共服务能力,促进形成市场化机制。2018年,我国首次制定并发布绿色工厂相关标准,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的原则,建立了绿色工厂系统评价指标体系。此前,湖北已有53家企业入选前五批国家绿色工厂名单。绿色工厂体现出城市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引领工业高质量发展。而武汉市积极推动本土企业绿色化发展,以构建绿色工厂推动绿色技术创新进步。3.推出首批“绿保贷”2022年2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江汉区联合推出首批“绿保贷”(绿色企业保证保险贷款)业务,即通过政府、银行和保险公司共同分担贷款风险的方式,为绿色企业融资提供保障,协同推进气候投融资、金融、能源和环境等领域政策落实;标志着武汉市在绿色金融产品创新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为绿色技术创新的快速发展提供强力支持。45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绿色发展驶入快车道,绿色技术创新规模持续增长,成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引擎。第五章展望46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本报告对我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情况进行了综合评价和分析。第一,2021年两会以来,从总量看,绿色技术创新总量指数飞速增长,全国绿色技术创新持续升温。从增量看,绿色技术创新增量指数呈现波动走势,两会后的第一周增量指数达到峰值。从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看,2008-2021年,14年中增长了4.8倍,全国绿色技术创新高速发展。第二,区域层面发展有差异,东部引领发展,中西部努力追赶。分地区看,东中西部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走势相同,但东部地区增速最快,中西部地区上涨幅度大致相同。东部地区年度指数复合增长率达10.72%;中部地区持续提升,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年度指数整体稳步上升。西部地区逐渐发力,绿色专利申请和授权年复合增长率高于东部和中部。第三,重点城市绿色技术创新各有特色。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引领发展,北京绿色专利申请数全国第一,上海绿色专利规模位于全国前列;广州和深圳发展强劲,广州搭建绿色产业合作平台,深圳大力推广绿色技术。新一线城市中成都发展表现亮眼,绿色专利规模引领西部;杭州发展尽显优势,创新成效突显;武汉发展极具潜力,积极推动绿色技术发展。未来在“双碳目标”的引领下,我们对绿色技术创新发展的展望如下:第一,绿色技术创新政策支持将持续加码,政府与各类主体的协同效应也将逐渐凸显,未来政府应加强规划引导,完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第二,绿色技术创新产权将得到更大力度的保护,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我国知识产权领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将有效支撑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第三,绿色金融驱动绿色技术创新的政策链、产业链、资金链有待于进一步深化,完善的绿色金融体系将给予绿色技术创新更大的支持。绿色技术创新必将为我国绿色低碳发展,生态环境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成为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成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将持续关注中国绿色技术创新的发展,竭力获取更多的数据和内容,构建更加完善的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中国绿色技术创新发展水平,助推“双碳目标”的实现。48中国绿色技术创新指数报告(202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