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HSBCVIP专享VIP免费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1
特别呈现: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报告出品: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
报告主持人: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
巴曙松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
黄海峰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
报告协调人:
朱元倩 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
朱向东 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
研究团队成员(以姓氏拼音为序):
丛钰佳、陈英祺、胡文韬、金玲玲、李兴龙、尚航飞、吴 迪、张 、郑伟一、周心怡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 2
目录
01 卷首语
02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 - 概况篇
03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 - 城市篇
04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 - 案例篇
05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 - 指数篇
06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 - 展望篇
07 文末点评
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特别呈现:汇丰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报告出品: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报告主持人:海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汇丰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巴曙松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金融学教授黄海峰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教授报告协调人:朱元倩北京大学汇丰金融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向东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博士后研究员研究团队成员(以姓氏拼音为序):丛钰佳、陈英祺、胡文韬、金玲玲、李兴龙、尚航飞、吴迪、张、郑伟一、周心怡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目录01卷首语02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概况篇03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城市篇04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案例篇05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指数篇06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展望篇07文末点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从理念走向实践的绿色金融发展路径随着气候、环境和资源危机的日益紧迫,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了全球共识。作为现代经济的血脉,金融业无疑在绿色发展之路上承担着重要角色。今天,无论是环保材料、清洁能源的研发与推广,还是绿色交通的建设与运营,亦或是绿色建筑设计与使用,都有金融产品与服务活跃着的“身影”。挖掘并突出企业经济活动的“绿色属性”,支持企业绿色转型升级,正在成为金融行业看重的属性与特征。令人欣喜的是,绿色金融早已不止于简单的情怀,它可以是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在保护环境的同时促进经济发展,在政策激励下从理念演化到实践,把情怀落地为行动。我们不仅可以关注理念与政策层面的指引,更能够总结绿色金融在实践过程中的现状与问题,积累经验,探索路径,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帮助和支持。立足大湾区,放眼全世界。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经济的火车头之一,拥有优秀的金融本底,扎实的制造业产业基础和强大的人才吸引力,在绿色发展、绿色金融等领域先行先试,勇于创新,大胆变革,未来可期。这片土地的每个城市都在行动着:香港肩负着成为绿色金融中心的使命,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澳门中葡平台的建设让绿色金融越走越广,广州的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如火如荼、日新月盛;深圳一如既往勇立潮头,用科技和创新武装绿色金融的创新发展;珠海、佛山、东莞等地的优秀制造产业响应时代号召,陆续开启绿色转型升级,当最重要的金融创新与最炙手可热的城市群建设相碰撞,会擦出怎样的火花?汇丰银行携手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发布《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的初衷正是回答这一问题。通过数据分析、政策整理和企业调研,从顶层设计、标准对接、产品创新等维度对粤港澳绿色金融进行简要解读,为想要了解绿色金融政策和概况的个人、企业提供参考资料。汇丰银行始终乐于配合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和上市公司,积极推进绿色金融实践,共同促进可持续发展。前路漫漫,任重道远。发展绿色金融,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需要有定力、毅力和决心,勇于探索,脚踏实地。作为实践者,既要在各个环节进行简化和创新,也要注重风险信息的披露和管理,既要有效评估项目产生的环境效应,也要适度追求商业回报,真正提升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的内生动力,为大湾区乃至全国绿色金融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坚信,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色金融始于情怀,忠于实践,是这个时代共同的使命和愿景,让我们一路风雨,一路同行,一路播种,一路开花。王立伟汇丰广东联席行政总裁兼工商金融董事总经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1962年美国作家卡逊的《寂静的春天》出版,生动而严肃的描绘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给人类造成的灾难,给予人类强有力的警示。随后人们逐步改变对自然世界的看法和观点,认真思考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现代环保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潮兴起。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经先污染后治理,社会和公众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作为有后发优势的新兴经济体,中国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希望避免走西方的老路,在谋求经济发展的同时处理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然而,在现实中我们做得还很不够,不少地方存在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人与自然关系紧张的情形。除了政府要制定政策加强环境保护之外,我们也要在环境治理工具和方法上苦心孤诣,不断创新。绿色金融是金融业践行环境治理的重要方式,也是从资本源头控制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有力手段,深耕绿色金融就是相关从业者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作为一个新生事物,绿色金融在概念、工具、模式等层面尚无定论,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撬动社会资本、吸引企业进驻、减轻财政负担、增加公众参与是绿色金融的重点和难点。粤港澳大湾区三个地区城市间制度环境不同、金融基础各异、产业丰富多样、相互联系紧密,是践行绿色金融、优化实施方案的理想场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敏锐的觉察到这一点,背靠粤港澳大湾区和绿色发展的国家战略,凭借其有望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拥有港澳的国际视野和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加之深圳地区科技的创新和领先优势,粤港澳绿色金融的发展将拥有空前的活力。绿色金融正在成为粤港澳提升发展品质和增强全球影响力的重要因素,对粤港澳绿色金融进行分析和研判,将问题、教训、经验、成就总结出来,不仅能为中国的绿色金融政策优化提供依据,还将为后发国家树立榜样,甚至有可能反哺发达国家的环境治理实践。绿色经济,从金融做起。绿色金融虽然仍在摸索和优化之中,但意义重大,前景广阔。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绿色金融必然成为主流的金融工具和基本的金融信条,也衷心希望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成为全国绿色金融乃至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引领者和重要基地。绿色经济,从金融做起海闻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经济学教授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6第一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概况篇1.1定位与方向:绿色发展是大湾区发展的战略选择粤港澳大湾区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广东省广州市、深圳市、珠海市、佛山市、惠州市、东莞市、中山市、江门市、肇庆市,是中国在新时代推动全面开放格局的新尝试,也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新实践,在中国的国家发展大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粤港澳大湾区拥有雄厚的经济基础、丰富的金融资源、独特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创新环境,在动力、经验与条件上都是发展绿色金融产业的良好市场。借助国家对绿色金融创新实践政策的“东风”,以绿色金融创新,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通过绿色金融这一共同的目标可以促进粤港澳金融行业进一步交流和整合,不但有利于推进“一国两制”的新实践,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各城市的区位和发展特征,不断提升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品质。绿色金融,又称“环境金融”或“可持续金融”,是环境经济的一部分,旨在通过金融工具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根据2016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等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绿色金融是指为支持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的经济活动,即对环保、节能、清洁能源、绿色交通、绿色建筑等领域的项目投融资、项目运营、风险管理等所提供的金融服务。绿色金融体系是指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股票指数和相关产品、绿色发展基金、绿色保险、碳金融等金融工具和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向绿色化转型的制度安排。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对大湾区的基本原则、战略定位、发展目标、空间布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规划纲要》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顶层设计,提出要建设富有活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典范。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是要绿色发展,保护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也是实现打造世界级湾区战略的重要一环。因此,绿色发展理念贯穿《规划纲要》全文,“绿色”一词共出现22次,绿色金融的发展规划也成为大湾区发展的亮点之一。《规划纲要》明确了大湾区绿色发展理念。《规划纲要》在总体要求中指出绿色发展、保护生态的基本原则,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规划纲要》强调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优美的发展目标,到2035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高,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宜居宜业宜游的国际一流湾区全面建成。《规划纲要》的第七章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标题,从打造生态防护屏障、加强环境保护和治理、创新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三个方面部署了大湾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强调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建设美丽湾区为引领,着力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使大湾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在大湾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绿色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规划纲要》提出建设国际金融枢纽、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有序推进金融市场互联互通、构建现代服务业体系。围绕绿色金融,为中国香港、中国广州、中国澳门、中国深圳等城市做了不同的规划。支持香港地区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建设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支持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研究设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71.2现状与趋势:政策落地、合作加深、产品增长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支持澳门地区发展租赁等特色金融业务,探索与邻近地区错位发展,研究在澳门地区建立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支持深圳建设保险创新发展试验区,推进深港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开展科技金融试点,加强金融科技载体建设;支持珠海等市发挥各自优势,发展特色金融服务业。在符合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的前提下,支持粤港澳保险机构合作开发创新型跨境机动车保险和跨境医疗保险产品,为跨境保险客户提供便利化承保、查勘、理赔等服务。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各地重点和进度差异明显。大湾区各地绿色金融政策陆续出台,在制度层面支持绿色金融的发展,内容涉及政策框架设计、监管政策、激励约束机制等。广州作为全国绿色金融改革五省八地创新试验区之一,率先推出绿色金融改革整体方案,不断出台多项实质性激励政策,创新性建立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认证机制。广深地区的政策更为详细具体且鼓励创新,不但对投资者也对发行人进行鼓励与支持。香港地区的政策主要针对投资者制定,强调与国际标准的统一融合,致力于进一步发展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先期侧重绿色债券。澳门地区绿色金融政策制定相对滞后,现有政策主要针对特色金融总体,且侧重融资租赁及财富管理,绿色金融相关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表1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关键政策目标地区政策名称发布时间主要内容广州市《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2017年6月23日要求在广州市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是广州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总纲领。明确了试验区的主要目标、重点改革创新任务、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以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事项,明确在广州市花都区率先开展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广州市花都区《服务广州市花都区绿色金融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汇编》2017年11月28日共包含106条地方税收优惠政策,发挥税收力量,助力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项目认定管理办法》2018年5月25日认定方法分别从企业和项目两个不同层面,充分考虑了花都区产业特点,从企业管理、企业与环境、项目技术水平以及项目与环境等多个维度给出了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评价认定指标,明确了试验区绿色金融支持的绿色企业及绿色项目范围《广东省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企业、绿色项目认定管理办法(试行)》2019年9月12日对辖区内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的认证要求与流程进行进一步规范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8广东省《广东银监局关于广东银行业加快发展绿色金融的实施意见》2018年10月12日持续加大在绿色制造、节能环保、污染防治、清洁能源、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创新绿色企业专属产品并鼓励绿色消费金融深圳市《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实施意见》2018年12月27日支持绿色信贷发展,支持绿色企业上市融资和再融资、开展绿色债券业务试点、推动绿色债券市场双向互动、发展绿色资产证券化、鼓励中小企业发行绿色集合债、探索设立绿色产业投资基金、推动绿色保险市场发展和权益市场发展等《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2019年8月18日强调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并提出具体举措。要求加快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发展绿色产业,促进绿色消费,发展绿色金融肇庆市《肇庆市推动绿色金融创新发展十项行动计划(2018-2020年)》2018年7月5号明确了肇庆市绿色金融创新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风险保障措施中国香港《1000亿香港主权绿色债券计划》2018年2月将为绿色公共工程提供资金支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关于支持香港全面参与和助力“一带一路”建设的安排》2018年3月28日推动基于香港地区平台发展绿色债券市场,支持符合条件的中资机构为“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绿色项目在香港地区平台发债集资;推动建立国际认可的绿色债券认证机构中国香港证监会《绿色金融策略框架》2018年9月21日框架提出五点策略,除涉及香港地区现时所聚焦的绿色债券外,更与全球市场和监管的发展接轨:一要加强上市公司环境资讯披露力度,二要对参与香港地区市场的资产管理者及资产拥有人就可持续投资实践进行调查,三要推动发展多样化的绿色相关产品,四要多方合作提高投资者对绿色金融和相关投资的认识和能力建设,五要推动香港地区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中国香港金管局《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策略框架》2019年5月7日第一,分阶段建立绿色及可持续银行业的监管框架;第二,外汇基金加强推动负责任投资;第三,在金管局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旗下成立绿色金融中心,提升业界专业能力中国香港联交所《ESG报告指引》(新修订版)2019年12月强制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并鼓励独立性验证中国澳门《澳门特别行政区五年发展规划(2016-2020年)》2016年9月8日不断加大力度培育特色金融,并提出具体举措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9表2内地与香港地区绿色金融合作情况主要内容2017年6月,香港金融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发表联合公告,决定同意开展香港地区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通过香港交易所与中国外汇交易中心合作的形式,率先启动“债券通”的北向通。2017年启动的“债券通”便利了国际投资者继续在熟悉的法规框架下通过香港地区交易和结算平台投资内地市场,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内地绿债二手市场的流动性,并促进内地与国际绿色债券市场的接轨2018年6月15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与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在联合举办的“内地与香港绿色金融合作研讨会”上达成了关于加强两地绿色债券市场互联互通的共识2019年1月13-15日,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和中国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举办了“绿色金融香港机遇”内地主体赴港发行绿色债券主题会议,落实前期成果并进一步明确内地主体在港发行绿色债券的主要流程2019年11月,中国工商银行香港分行发行了多只中期票据。工商银行表示,上述中期票据为本行首次发行的“粤港澳大湾区”主题国际绿色债券,同时符合国际绿色债券准则和中国绿色债券准则,并获得中国香港品质保证局“绿色金融发行前阶段证书”。本次发行所募集的资金将主要投放于粤港澳大湾区的清洁交通和可再生能源类绿色资产,辐射大湾区内多座城市资料来源:公开信息表3内地与澳门地区绿色金融合作情况主要内容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与中国澳门金管局在粤澳金融合作联络机制、粤港澳大湾区框架下举行了多次会谈,探讨包括绿色金融等多个领域的合作2018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指导广东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联合澳门银行公会起草试验区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实施方案,并促成广东省政府有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2019年7月,国家首次在中国澳门发行国债,标志着澳门地区金融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9年10月9日,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成功完成10亿美元等值三币种绿色债券定价,此次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发行的绿色债券是中资银行澳门地区首笔绿色债券2019年11月,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发行的8亿元人民币绿色高级债券在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同时上市,成为践行粤港澳合作的重要实践资料来源: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随着发展绿色金融逐渐成为粤港澳三地的共识,合力打造粤港澳绿色金融核心区,向“一带一路”国家输出绿色金融服务,也成为大湾区合作发展的重点。广东地区有深厚的产业背景,即诸多制造业企业,为绿色金融发展提供了实物载体。香港地区作为国际金融中心,是大湾区经济对外交流合作的平台。澳门地区发展特色金融,建设绿色金融平台,可作为示范区向其他地区推广。粤港和粤澳各有绿色金融领域的合作项目,主要项目和平台如表2及表3,其中粤港合作起步较早,且有债券通的北向通作为当前的主要平台,粤澳合作主要爆发在2019年下半年,2019年是中国澳门回归20周年,随着澳门地区关注度的提升,粤澳合作有望持续并不断加深。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0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如绿色债券、绿色信贷体量增长明显。绿色金融的产品包括绿色债券、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碳排放权、投资于绿色金融产品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等,其中绿色债券与绿色信贷定义明确且有官方口径,其他类别由于信息不对称问题,不易区分统计。绿色债券方面,香港地区的规模、增速均走在前列,粤港澳大湾区表现好于全国总体水平。根据由汇丰支持的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发布的《香港绿色债券市场报告》,2018年香港地区安排和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额为110亿美元,在亚洲地区排名第三,相比2017年30亿美元的规模增长237%。广东绿色债券发行数量及发行额也增长较快,据Wind数据库绿色债券发行量统计,2019年广东省发行绿债数量为50笔、发行额为422亿元,而2018年仅为22笔、发行额为159亿元。其中,截至2019年12月末广州试验区发行绿色债券351亿元(调研数据)。2018年12月,广州地铁获批300亿全国最大规模绿色优质企业债券,已完成前四期合计85亿元债券发行。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广东省3000250020001500100050002016201720182019图12016-2019年粤港澳地区绿色债券发行量(亿元人民币)注:2019年香港地区数据为根据前两年平均增速预估数据来源:Wind,《香港绿色债券市场报告》(2018),公开资料,调研资料绿色信贷方面,中国内地绿色信贷数量逐年提升。截至2019年9月末,广州试验区的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在各个试验区中体量最大。其中,广州花都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为31.42%,绿色信贷余额占比32.46%,新增绿色贷款占新增各项贷款余额45.43%,绿色信贷不良率为0.00%;2017年、2018年的绿色信贷余额分别为88.56亿元、125.13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37%、41.29%。截至2019年6月末,深圳绿色信贷余额超过1000亿元,同比增加长34.2%。香港地区也不断涌现大额新增绿色信贷,如2019年12月恒隆地产10亿港元的绿色信贷项目,这也是恒隆集团获批的第一笔绿色信贷。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12108642020%18%16%14%12%10%8%6%4%2%0%2013-062014-062015-062016-062017-062018-062019-06绿色信贷余额︵万亿元︶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绿色信贷余额同比增速信贷总余额中占比图22013-2019年内地绿色信贷余额(万亿元人民币)广州市深圳市广东其他地区香港地区52%24%16%8%图32019年6月末粤港澳绿色信贷余额(亿元人民币)数据来源:公开及调研资料整理估算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1除此之外,在粤港澳大湾区,其他绿色金融产品表现也十分亮丽。截至2019年6月,广东省已有420家企业参与绿色保险,提供风险担保资金5600多亿元,涉及石油化工、生物制药等行业。中国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设立了“绿票通”专项再贴现额度,支持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再贴现,截至2019年8月已办理208笔,金额为8.38亿元。同时,深圳在绿色金融专业研究、深港及国际合作上都有所行动,也在积极申报第二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整体而言,广州市在绿色贷款领域,香港地区在绿色债券领域,分别处于发展前列,深圳在绿色资本市场的积极探索也成效显著,其他城市则较为平均。根据公开及调研数据测算,以可明确定义的绿色债券及绿色信贷为主体,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债权产品融资规模约为1.5万亿元。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广州市深圳市广东其他地区22%8%13%56%1%图42019年粤港澳绿色金融组成情况(分地区)数据来源:公开及调研资料整理估算1.3优势与特色:站位高、区位好、基础优、动力强粤港澳大湾区和绿色发展作为国家战略,是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的政策优势。中国是《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的缔约国之一。十八大以来,绿色发展、生态文明的理念逐步完善,十九大报告对推进绿色发展、发展绿色金融作出重要部署,绿色金融成为中国绿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近年来中国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18年末,绿色信贷已占全部贷款的10%左右,当年发行的符合国际定义的绿色债券达到312亿美元,占全球总量的18%,略低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伴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广泛认同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绿色化逐渐成为金融机构自身的发展方向,绿色金融是大湾区金融机构转型发展的机会窗口,有助于广州、深圳提升国际金融影响力,稳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在国家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的背景下,大湾区作为国家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新布局,为“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提供绿色金融、绿色投资、绿色技术等方面的支持,抓紧中国参与和引领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战略机遇,兼具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2粤港澳具备建成国际一流湾区的基础条件,是其发展绿色金融的区位优势和空间载体。与东京湾、旧金山湾、纽约湾为代表的国际湾区对标,粤港澳人口、面积都大幅度领先于其他三大湾区,同时粤港澳经济更具外向性,进出口总额、集装箱吞吐量远高于其他三大湾区,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便利的交通网络,在经济体量上也已超过旧金山湾区,成为继纽约湾区之后的全球第二大湾区。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开放程度高,经济活力强,粤港澳又有各自的优势和广阔的空间。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大湾区的区域产业结构已向中高级迈进,大湾区内地9座城市制造业基础雄厚。香港地区和澳门地区作为全球经济发达地区,产业结构高端且相对稳定。广东作为中国东南沿海发达地区,2019年前三季度,广东省GDP总量为7.72亿元,粤港澳大湾区两区九市的GDP总量约为8.49万亿元,约占同期全国经济总量的12.1%。近年来香港地区、深圳、广州的全球金融指数评分均稳步上升,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业发展动能强劲。港澳独特的国际地位及大湾区金融市场体系的优势,为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大湾区具有国际金融中心的优势,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是大湾区的窗口,在大湾区中起到促进向外发展、加强对内融合的作用。一方面,港澳具备国际金融中心的基本要素,形成了良好的人才、机构、资金的聚集。大湾区内地城市对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开放,就是与国际金融中心接轨。发挥好国际金融中心的引领和带动作用,能够促进大湾区整体发展并确保湾区整体竞争力。另一方面,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的创新措施和机制持续推进,更提升了香港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和功能,加深了内地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为加强大湾区绿色金融合作创造了基础和条件。广东可以通过绿色金融,引进港澳的大量低成本资金,携手港澳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实现绿色发展;港澳也可以通过绿色金融,为资金找到投资标的,在新的国际金融竞争中,维护和巩固自己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粤港澳在绿色金融发展领域各具优势,国家层面和地方政府层面都具有强烈的合作意愿。过去的30多年间,粤港澳合作已经成为这个区域最重要的发展机制。发挥好粤港澳大湾区拥有的境内、境外两个市场优势,有利于中国绿色项目、绿色企业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投入。粤港澳突出的经济基础和科技创新环境,是大湾区发展绿色金融的天然优势和动力。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个重要战略定位是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拥有丰富的金融资源、高质量的产业基础和较好的创新环境,具有绿色金融发展的天然优势。大湾区作为中国金融资产总量较大、金融资源配置能力较强、金融基础设施相对完备的经济区域。截至2019年一季度末,广东省内跨境人民币结算额超5500亿元人民币,人民币资金池备案金额超过1000亿元;截至2018年年末,大湾区内本地注册银行数量已达113家,总部设立在大湾区内地9市的银行共有82家;此外,截止2019年5月,广东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约为16.2万亿元,占全国约6%。金融业已然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发展的“稳定器”。大湾区又是科技创新集聚地,有丰富的高科技产业基础。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可以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技术研发和转化,还可以加速推动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平台发展,有效的降低绿色金融业务中的额外成本,都将有助于推动大湾区绿色金融的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4第二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城市篇2.1中国香港: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引领全球绿色债券发行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总体已初现合作共赢的格局,各城市根据自身在政策支持、产业资源禀赋、区位特征、金融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差异,逐渐在绿色金融领域形成了不同的发展特色。中国香港致力于打造大湾区绿色金融中心,在绿色债券发行、认证等方面表现突出;广州积极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发展可观;深圳积极推动绿色金融与科技创新融合,在绿色基金、绿色保险等方面走在前列;中国澳门得益于回归祖国20周年的契机,获得多项金融创新政策支持,正处在绿色金融发展的摸索起步阶段;珠海等七市依托绿色金融工具积极助力当地生态保护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国香港拥有成熟的法律体系和法律制度、健全的专业服务体系、全面开放的国际化环境和国际化视野,无论是系统安全、产品多样化,还是流动性和盈利水平,均处在世界前列。绿色债券规模和资金运用逐年优化2018年初,香港特区政府宣布推出“1000亿香港主权绿色债券计划”,随后于2019年5月成功完成首批发售,旨在吸引更多集资者在中国香港进行绿色项目融资1。从激励政策看,2018年6月,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绿色债券资助计划”,对满足一定条件的绿色债券发行人提供上限80万港元的认证费用补贴(每只债券发行计);推出“债券资助先导计划”,对首次在中国香港发行债券的合资格机构提供上限为250万港元的补贴3;优化“合资格债务票据计划”,免去中国香港债券投资者的税务负担,为债务票据的投资者提供税务优惠。从市场优势看,由于中国香港的外币基准利率应较内地为低,所以中资发行人在中国香港发行以外币计价的绿色债券可受惠于较低资金成本;同时,广大投资者对中国香港市场上发行的绿色债券的需求旺盛,且经常被超额认购。因此,中国香港的绿色债券市场近年来呈现蓬勃发展的态势。1.2019年5月,由法国东方汇理银行和汇丰银行作为联合全球协调人的首批绿色债券成功发行,共10亿美元,期限5年。发行市场投资气氛十分热烈,认购金额超出发行金额4倍,逾百家国际机构认购,最终50%分配给亚洲投资者、27%予欧洲投资者,23%予美国投资者。2.债券发行金额超过五亿港元(或等值外币)且通过香港品质保证局绿色金融认证计划。3.要合资格获得资助,发行人必须是首次发行债券(2013年5月起计的过去五年不曾在中国香港发行债券)、发行金额最少15亿港元,及必须在中国香港发行和上市。资助将涵盖发行支出的一半,若经合资格评级机构评级,资助上限为250万港元,否则为125万港元。每个发行商最多可为其两只债券发行申请资助。香港绿债措施推出债券资助先导计划宣传及对外推广活动优化合资格债务票据计划实施政府绿色债券计划图5香港绿色债券市场主要措施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5一是发行规模快速增长,且主要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2015年至2017年间在中国香港安排和发行的绿色债券只有9只,发行额36亿美元左右。2018年,在中国香港安排和发行的绿色债券总额增长至110亿美元,是2017年的三倍多,在亚洲地区排名第三。香港地区的绿色债券大部分在香港交易所挂牌交易,截至2018年11月末,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绿色债券累计有33只。二是发行主体更加多元化,且以内地及海外机构为主。目前,中国香港绿色债券市场的发行者不乏世界银行、欧洲投资银行等多边机构。2018年,中国内地和海外机构在港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共计为90亿美元,其中内地企业的发行规模达70亿美元,占市场份额的64%。此外,私企正逐渐引领绿色债券市场。2018年,在香港本地的9家发行人中,有8家均为私企且都是非金融公司。三是募集资金支持多领域绿色项目发展,且以绿色建筑行业为主导。从行业分布看,房地产公司、能源公司以及其他非金融企业贡献了近一半的绿色债券市场规模。从资金用途看,2018年,募集绿色资金投向绿色建筑、水、可再生能源、低碳交通等7个领域。其中,用于绿色建筑业的绿色债券款项达37%,居于榜首,这与房地产企业是主要发行者之一有关。中国内地企业香港企业多边发展银行其他12%10%8%6%4%2%0%2015201620172018图62015-2018年中国香港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数据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绿色认证体系不断发展在特区政府的推动和支持下,香港品质保证局参考了国际和中国内地的绿色金融标准,于2018年3月正式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为发行绿色金融债务工具提供第三方认证服务,并已在2019年1月完成首个认证项目。2019年9月,香港品质保证局又推出“绿色基金认证计划”,旨在支持和鼓励更多的投资者从基金市场支持绿色项目和绿色产业。目前,香港品质保证局在国家与特区政府的支持下不断完善“认证计划”并落实其他发展计划与措施。这将有利于中国香港绿色债券市场提高债券信用程度,降低投资者和发行者的不确定性与风险,推动市场的健康发展与不断壮大。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6房地产企业能源企业其他企业金融机构多边发展银行房地产企业14%能源企业15%其他企业20%金融机构36%多边发展银行15%资料来源:气候债券倡议组织(CBI)强化绿色信息披露体系建设2018年9月,香港证监会刊发《绿色金融策略框架》,定出包括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将环境、社会及管治(ESG)因素融入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项目等在内的五项工作计划。2019年4月,香港证监会就加强证监会认可绿色基金或ESG基金的披露发出通函,向证监会认可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的管理公司提供指引,以收窄基金的披露之间的差异。2019年5月,香港金管局表示,作为外汇基金的投资管理人,将加强推动外汇基金的负责任投资,并且把ESG等因素纳入投资项目内,以体现对ESG原则的支持;当绿色和ESG投资与其他投资项目经风险调整后的长线收益相若时,会优先考虑ESG的投资。2019年12月18日,香港交易所刊发有关检讨《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ESG指引》)及相关《上市规则》条文的咨询总结(ESG咨询总结),以及其对上市发行人环境、社会及管治披露情况的最新审阅结果(ESG披露审阅)。香港交易所表示,将修订《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以及相关《上市规则》条文,提高发行人的ESG披露要求,并计划在2020年7月1日或之后开始的财政年度实施。图72018年中国香港绿色债券发行方行业分布4.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是于2017年9月28日在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召集成立,发起成员包括伦敦、巴黎、中国香港、上海等12个全球金融中心城市。构建全球绿色金融合作机制中国香港是联合国环境署(UNEP)于2017年9月牵头成立的“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FC4S)4的城市之一。2018年9月,香港绿色金融协会成立,旨在动员行业资源和人才,推动绿色金融业务和产品创新。2019年5月,香港金管局在旗下的基建融资促进办公室成立了绿色金融中心,为香港银行及金融业绿色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及经验分享平台;订立一套提升香港银行业的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推进成立绿色及可持续银行。2019年5月,香港证监会邀请了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欧盟的高级官员在中国香港主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7高层监管会议,共同探讨绿色金融标准和监管工作的衔接。此外,香港交易所2018年亦参与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证券交易所计划,旨在提升资本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和透明度,更于4月与其他27家来自英国、法国、卢森堡、日本等地的主要金融机构共同签署了《“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显示对项目投资需要重视环境的决心。值得一提的是,过去两年,香港金管局举办了多场绿色金融研讨会,其中以“ICMA绿色债券原则年会”和“内地与香港绿色金融合作研讨会”最为瞩目。在“内地与香港绿色金融合作研讨会”上,香港金管局表示,将支持内地企业以债券方式为绿色项目融资,除了为这些企业提供离岸发债平台、拓宽融资渠道以外,亦可透过便利海外投资者取道香港“债券通”进入内地债市,买卖绿债,提高内地绿债二级市场的流动性。“ICMA绿色债券原则年会”更是第一次从欧洲移师亚洲举行,也使得中国香港成为首个举办这个世界级绿色金融盛事的亚洲城市,提升了中国香港在绿色金融市场的话语权。2018.01出台标准香港出品保证局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引入第三方认证服务2018.02政府发行香港政府宣布推出“1000亿香港债券计划”,讲为绿色公共工程提供资金支持2018.06认证激励合资格绿色债券在取得绿色金融认证计划的认证过程中所花费用可获全数资助,上限为80万港币2018.09消息披露与创新香港证监会宣布“绿色金融”战略框架,强化信息披露;探索加快绿色产品的上市与交易途径2019.05金管局三项举措分阶段创建绿色及可持续银行业的监管框架;加强推动负责任投资;成立绿色金融中心,提升专业能力图8中国香港绿色金融政策梳理2.2中国广州:作为创新试验区,成为绿色信贷的发展主力2017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七部委联合发布了《广东省广州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以广州市花都区为核心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这是广州市首个经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金融专项试验区,也是华南地区唯一一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不断涌现。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8绿色金融产品种类及规模不断提升从绿色信贷看,广州是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信贷的绝对主力。截至2019年9月末,广州试验区的银行机构绿色贷款余额超3000亿元,在各个试验区中体量最大,而且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信贷余额的六成左右。其中,绿色交通运输项目贷款余额1834.71亿元,同比增长22.46%,总额占广州绿色贷款余额的76%,占比最高;主要银行机构新能源汽车产业贷款13.89亿元,同比增长89.51%,增速最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已成为广州重要的绿色支柱产业之一。从绿色债券看,广州绿色债券规模增速表现较好,种类也较为丰富。截至2019年12月末,广州试验区绿色债券累计发行总额为467亿元(调研数据),在五省八区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中排名第一,其中累计发行企业债278亿元、资产支持证券100亿元、金融债50亿元和中期票据39亿元。有代表性的是,2018年内,广州地铁绿色债券获批300亿元,是迄今为止中国获批规模最大的绿色债券,截至2019年12月已发行四期合计85亿元。从绿色保险看,广州积极推动绿色保险业务创新发展。广州试验区大力推广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等传统绿色保险产品,创新试点“绿色产品食安心责任保险”、“绿色农保+”、“绿色农产品质量安心追溯保险”、“蔬菜降雨气象指数保险”以及全国首创“药品置换责任保险”等新型绿色保险产品,同时对参加绿色保险的企业按其保费的30%给予补贴,每年最高补助10万元。从2017年初至2019年9月,广州试验区新增绿色保险保费收入为487.79亿元,新增绿色保险保费收入占新增保费收入比例为69.37%,在五省八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中排名第一。2013年至2019年7月末,广州已投保环责险的企业累计842家次,投保企业家数年均增长率达175.33%,保障额度达15亿余元,试点成效明显。从绿色基金看,广州绿色基金迅速兴起。2011年至今,广州市总计发行了12只绿色基金,其中11只为企业发起的私募投资基金,1只为广发证券发行的绿色资产支出转向计划,且大多数集中于2018、2019年发起设立。如广州花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18年设立了花都基金绿色金融一号私募股权基金、广州花都区绿色高端装备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等,主要投资于绿色科技和绿色低碳产业。30003500250020001500100050002017-121927245432002018-122019-0940030020010002017486835120182019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图9广州绿色信贷余额规模快速增长(亿元人民币)图10广州加快发行绿色债券(亿元人民币)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19以碳金融创新支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自碳市场2013年启动至今(截至2019年9月末),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累计成交量1.33亿吨,总成交金额26亿元,全国碳交易排名第一,为国内首个配额现货交易额突破二十亿元大关的试点碳市场,助力广东控排企业连续四年实现100%履约。同时,广州创新碳金融产品。一是建立基于林业碳汇的生态补偿机制。截至2019年6月末,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累计成交林业碳汇211.66万吨,帮助全省林业碳汇项目创收260余万元。其中,在花都区梯面镇选取3万亩生态林开展碳汇项目试点,开发碳普惠收益22.7万元,支持梯面镇生态林业发展。二是构建以碳排放权为抵质押物的融资机制。截至2019年6月末,广东省共开展碳排放权抵质押融资业务8笔,为企业实现融资金额达4832.49万元。2.3中国深圳:借助金融科技优势,发展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早在2016年《深圳市金融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深圳市就提出在全国率先探索建立集绿色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产品、绿色金融市场、绿色金融中介服务组织于一体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2017年6月,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成立,协助人民银行深圳中支开展“绿票通”业务服务中小企业绿色业务,组织绿色金融银企对接会服务绿色实体经济发展。2017年12月,深圳加入“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金融联盟”(FC4S),成为全球第12座、内地第2座成员城市。2019年10月,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推动设立的“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启动,该平台落户于深圳市福田区,是全球首个链接绿色金融与绿色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平台。第一,深圳引领大湾区绿色基金发展。以“绿色”、“环保”、“低碳”、“环境”、“清洁”、“可持续”为关键词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官方产品公示平台进行搜索,结果显示,2009年至今珠三角九市总计发行绿色基金绿色信贷产融对接优化风险分担机制鼓励上市融资鼓励产品服务创新开展绿债试点绿色保险创新产品服务实施保费补贴碳金融完善增信担保机制发展区域性交易市场基础环境健全企业信息共享机制鼓励特色机构专业团队保障机制绿金委沟通协调加大宣传引导完善增信手段鼓励集合债图11深圳绿色金融政策格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花都支行升格绿色分行,广州银行新设绿色金融事业部,建设银行在花都区设立全国首家绿色金融创新中心。截至2017年11月末,花都区引进广州碳排放交易中心等绿色金融机构74家。2018年6月,花都区政府与广州股权交易中心合作设立绿色环保板,首批挂牌企业为50家、注册资本金规模约6.3亿元,企业主要分布在广州、深圳、珠海等省内13个地市。此外,为大力发展特色金融产业,广州还在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绿色金融专营机构纷纷落地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0403530252015105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私募基金公司及子公司集合资管产品公示证券公司私募投资基金证券公司直投基金绿色信贷产融对接绿色保险碳金融基础环境图12深圳市绿色基金及其分类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第二,深圳绿色信贷余额已达千亿规模。据《深圳金融运行报告(2018)》统计,截至2017年末,深圳市共有71家金融机构开展了绿色金融业务,占辖内金融机构总数的45.5%,绿色信贷余额达1034亿元,同比增长27.1%,占深圳同期各项贷款余额的2.3%。根据深圳银监局最新数据,截至2018年三季度末,深圳绿色信贷余额已超过1300亿元。从资金投向来看,深圳绿色信贷资金主要投向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与绿色交通运输项目领域,其占比分别为38.1%与28.5%。2018年9月,人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设立首批规模10亿元的“绿票通”专项再贴现额度,支持绿色企业绿色项目的再贴现业务,截至2019年8月末,绿色企业“绿票通”再贴现累计办理208笔,发放金额8.38亿元。图13深圳绿色信贷发展成就(2017)数据来源:深圳金融运行报告(2018)141只,而由深圳市发行或管理的绿色基金就有121只,占比超85%,具有绝对的地区集聚优势。深圳在绿色基金的设计、运营、更新等方面具备绝对的优势和资质。深圳市企业(非金融机构)累计已发行114只私募基金。从年份上看,2016-2018年是发行热潮,分别新设立了27、34、22只,总计占比72.8%。从形式上看,包含66只有限合伙制私募基金和48只公司制私募基金。从类别上看,包括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其他环保产业投资基金。如中能绿色基金是针对LED等绿色节能环保产业的并购基金,规模为20亿元,基金将通过资本的杠杠作用带动社会资本80亿元加入绿色环保投资行列;中保投中燃(深圳)清洁能源发展基金规模约100亿元,是中国燃气行业第一只清洁能源产业投资基金。45.5%辖内金融机构1034亿绿色信贷余额27.1%绿色信贷余额同比89.4%绿色信贷前十占比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1第三,深圳绿色保险产品创新取得新突破。2018年7月,深圳率先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并将其列为全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点任务统筹推进,力争为全国推行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提供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目前,已有电镀、石油库、危险化学品等十大行业的1066家企业列入试点企业名录。风险等级分为6级,限额从100万元至1000万元不等。每家企业最低保额也不同,比如电镀行业为6级,风险最低,规定保费是22400元,赔付最高可达100万元。2014年至2017年,深圳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企业数量累计近千家,占全省承保总量一半以上,占全国承保总量的十分之一强,位于广东省乃至全国前列,累计实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保费1750余万元,为企业提供风险保障近20亿元。图14深圳市绿色保险创新举措创新绿色保险产品和服务。积极发展涉及危险化学品、危险废物、铅蓄电池和再生铅等高环境风险行业的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推出绿色保险保费补贴。市财政每年安排2000万元,对已投保绿色保险的企业和项目,按照实际保费的50%、单个企业最高不超过50万的标准进行补助。推动保险公司设立绿色金融特色机构或专业团队。给予新认定的绿色金融特色机构每50万元的资助,给予新认定的绿色金融特色专业团队每个20万元的资助。第四,深圳绿色债券亦有起色。截至2019年6月末,深圳共发行36只绿色债券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总额185.4亿元,债券余额179.8亿元,其中比亚迪集团和深圳能源集团发行规模名列前茅;2019年上半年,深圳企业发行了19只绿色债券,较2018年全年发行量增加7只;融资成本较2018年下降2个百分点(调研数据)。2.4中国澳门、珠海等:因地制宜,积极协作配合发展特色金融截至2018年末,粤港澳大湾区GDP在1万亿元以下的城市包括佛山、东莞、中国澳门、惠州、中山、珠海、江门和肇庆。上述八个城市地理位置优越,经济金融发展差异较大,但也为绿色金融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结合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中国澳门拥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实行自由港与低税政策,设立单独关税区,资金进出自由,没有外汇管制。2019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一方面要求澳门地区发展为以人民币计价结算的证券市场、绿色金融平台、中葡金融服务平台;另一方面提出支持澳门地区打造中国—葡语国家金融服务平台,承接中国与葡语国家金融合作服务。目前,中国澳门正紧密联系葡语国家,实现绿色金融起步。佛山正力求由传统的“制造”不断发展为“创造”并最终实现“智造”,目前已在绿色债券方面作出一定的探索。珠海政府明确提出了将珠海建造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高地的战略定位,而且已在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方面均有发展。东莞在制造业方面构建起了完善的产业体系,也为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实业基础。中山具备在规划上主动衔接、在交通上主动对接、在产业上主动承接的区位优势,目前已在绿色债券和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2图16珠三角其他城市特色绿色金融珠海:跨境金融佛山:绿色制造东莞:绿色技术惠州:绿色支农江门:绿色经济合作肇庆:绿色环保产业中山:绿色服务创新第一,逐步推出绿色债券。中国澳门的绿色债券初具经验。2015年7月,中国银行作为全球协调人,协助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交易所发行中国首笔绿色债券时,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提供备用信用证担保,参与过绿色债券发行。2019年11月,珠海大横琴投资有限公司发行8亿人民币绿色高级债券在中国澳门和中国香港同时上市,成为中国澳门首支绿色债券。东莞市近三年每年均由当地商业银行发行20亿元绿色债券,用于支持绿色金融领域的业务发展,满足发行人资产负债配置需要;佛山市已总计发行15亿元,将全部用于《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中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肇庆市已总计发行3亿元,珠海市仅于2018年发行10亿元,中山市总计发行9亿元,主要用于LED绿色制造项目。第二,绿色基金开始起步。自2012年起,澳门特区政府开始设立“环保与节能基金”,用于资助商业企业和社团购买、更换环保节能产品和设备。但总体而言,绿色基金规模尚小,且以政府财政支出为主。珠海市共发行5只绿色基金,4只为企业设立,1只为证券公司设立。其中,珠海广发信德环保产业投资基金的总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主要投资于“环保新经济”领域内的高成长企业。中山市共发行2只绿色基金,一只由广发信德设立,用于投向公用环保夹层投资企业,另一只由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是以无锡交通产业集团公交经营收费收益权为底层资产的绿色ABS。东莞市目前仅发行1只绿色基金,由东莞市凯诺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作为管理人,主要投向新能源领域。第三,绿色信贷稳步发展。珠海华润银行、珠海农商银行制定了专门的绿色信贷指引和专项统计制度,明确绿色信贷的范畴和发展方向。截至2018年9月末,东莞银行绿色信贷余额为52.08亿元,风险分类均为正常,实现了绿色金融的快速、健康发展。截至2019年9月末,浦发银行肇庆分行在绿色建筑、城市节水、水力发电、环保服务、新能源汽车配件项目等领域的绿色贷款余额达14亿元。截至2019年3月末,惠州市绿色贷款余额76.91亿元,同比增长93.99%,比其他各项贷款高69.43个百分点。2018年,中山市各银行机构累计发放绿色信贷76.43亿元。绿色基金市场均有成功的尝试。肇庆开发力度低、人口密度较低,森林覆盖率达到70.6%,在“绿富同兴”发展理念引领下,有望成为“绿色”资金主要流入地。惠州主动对接深圳和东莞,接受两地的产业辐射,推进了产业转型和升级,具备良好和扎实的深度合作承载地的资格条件和基础。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4第三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案例篇3.1绿色债券: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项目随着绿色理念的深入践行,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支持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本章分别介绍了比亚迪在绿色债券的融资支持下持续优化产品结构、环保企业文科园林积极对接绿色信贷推动环境治理项目的顺利开展、获得联合国责任投资年度奖项的“新兴市场年度领袖”星界资本所构建的ESG投资评估体系,从绿色债券、绿色信贷和ESG投资三个角度展现了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实践。从1995年的电池生产厂到如今的国际化企业,比亚迪已走过25个年头。在这25年里,比亚迪不断跨界创新,实现管理和技术的迭代升级,成功推出太阳能电站、储能电站、电动车、LED等绿色产品,引领全球新能源变革。如今,以比亚迪为代表的高新技术车企,正不断坚定信心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注入“绿色能量”。同时“充满电”的比亚迪,正加速驶向全世界,多种型号的新能源车已进入墨西哥、巴西、智利和哥伦比亚等多个国家。绿色债券助力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汽车工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走向电动化,然而这一变革成本和风险极大,不是单个企业可以承受的。2018年国家发改委批复比亚迪发行不超过60亿元的绿色债券,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绿色债券在行业领域和监督管理层面要求苛刻,资金流向须是国家规定的绿色产业,项目环境效应须定期披露。但在审批方式、政府补贴、资金使用等方面有着一般企业债券难以比拟的优势(表4)。1)审批迅速。可享受发改委“加快和简化审核类”债券审核程序,上交所和深交所均开通针对绿色债券的绿色通道。2)政府补贴。绿色债券能享受一定的地方优惠、补贴,例如2019年深圳市政府规定对成功发行绿色债券的企业,按照发行规模的2%给予单个企业最高50万元的补贴。3)资金自由。允许企业使用不超过50%的募集资金补充营运,在一般企业债券的规定中这一比例为20%。图17比亚迪新能源工厂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5依据国家发改委批复,比亚迪绿色债券所筹资金中30亿元用于新能源汽车项目;30亿元用于补充营运资金。2019年6月第一期比亚迪绿色债券正式发行,由国开证券、平安证券、英大证券担任主承销商,在深交所上市(表5)。表4绿色企业债券与一般企业债券表5比亚迪绿色债券项目绿色企业债券一般企业债券支持领域绿色循环低碳发展项目(《绿色产业指导目录》)生产、贸易、运输等经济活动资金占比募集资金占项目总投资比例放宽至80%累计发行投资额不得超过投资总额的60%发债限制无有资金用途允许企业使用不超过50%的募集资金偿补充营运资金用于补充运营资金不超过总额的20%发行方式允许面向机构投资者非公开发行,不受净资产40%限制;鼓励项目实施主体以集合形式发行绿色债券一般需公开发行增信渠道项目收益部分与债券本息规模差额部分提供担保地方绿色企业债券担保基金提供担保“债贷组合”增信方式不可撤销连带担保责任第三方担保抵押担保与质押担保主要条款内容证券代码111083.SZ证券简称19亚迪G1发行人中文名称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上市年份2019到期日期2024-06-14债券期限(年)5.0000发行总额(亿元)10.0000最新债项评级AAA城市深圳市存量债券余额(亿元)259.0000募集资金用途拟募集资金不超过10亿元(含10亿元),主要拟投往比亚迪新建的若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及电池材料、城市云轨等绿色产业项目建设,均属于《绿色债券发行指引》范畴,且均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6募集资金用途一栏严格规定绿色债券的资金流向,募集资金主要投往比亚迪新建的若干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电池及电池材料、城市云轨等绿色产业项目,均属于《绿色债券发行指引》范畴,具有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规划要求。绿色金融支撑绿色创新东京、纽约和旧金山并称世界三大湾区。未来粤港澳的发展,是像美国一样走“车轮上的城市”,还像日本一样成为“轨道上的城市”?比亚迪总裁王传福给出了“中国方案”,很显然打造轨道上的城市,给地面做减法,才能解决城市拥堵、缓解能源危机、真正实现绿色发展。为了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比亚迪组建了1000多人的研发团队,累计投入150亿元,成功打造出中小运量的城市云轨。目前比亚迪云轨已在银川成功运营一年多,更借“一带一路”的东风,走向巴西、菲律宾、埃及等国。未来,比亚迪希望在粤港澳城市空中打造一张密密麻麻的轨道交通网络,实现300米就有一个轨道交通站点。伴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比亚迪用电动车“治污”,用轨道交通“治堵”的立体化绿色大交通体系,或将加速到来。从资金供给端着手,绿色金融不断引导和助力以比亚迪为代表的制造业企业优化产品结构、注重环境效应。特别是在绿色技术创新领域,绿色金融帮助企业突破门槛限制,大踏步向绿色发展迈进。科技改变生活,绿色成就未来,更环保,更优雅的生活方式值得社会各界共同努力。目前,越来越多的商业银行加快推进绿色化进程,并成为绿色投资的主要融资渠道。3.2绿色信贷:文科园林环境治理项目深圳文科园林股份有限公司是1996年在深圳市注册成立的园林环保综合型企业,是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板上市公司。公司在全国各地设有20多家子公司及分支机构,业务遍布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2014年获评为清科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文科园林专注环境事业20余年,在风景园林、环境保护、景观市政、生态修复、河湖治理等领域颇有建树。近些年文科园林设立PPP投资事业部,积极对接绿色金融,发挥资本和产业双轮驱动的优势,促进环保事业快速发展。绿色信贷支撑生态治理PPP环境治理项目具有投入资金大、回报周期长的特点,环保PPP的目的在于撬动社会资本,推动环境治理项目的顺利开展。文科园林主导的通城县河道生态治理PPP项目就是典型的案例。项目隶属长江大保护战略,入选财政部PPP项目库。项目总投资近5.2亿元,工期24个月,建设内容涵盖河道治理、水库修缮、构筑堤坝、新建湿地公园、铺设旅游公路、完善配套景观等工程。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改善通城县河道水环境、水生态功能,提升城区居民环境质量和城市形象,具有相当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图18文科园林环保综合治理效果图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7近些年,服务于生态环保企业的绿色金融产品不断涌现,有效助力中国环境治理事业。然而绿色PPP项目存在期限错配、管理不善、贷款结构单一等问题,可能提升环保企业融资成本,甚至导致资金链断裂风险。通城县绿色PPP项目得到湖北省农业发展银行4亿元绿色信贷的资金支持,享受绿色信贷优惠利率。项目合作期一共14年,分为2年建设期和12年运营维护期,具有环保项目典型的投资周期长特征。绿色信贷的支撑极大地缓解了长周期带来的高风险。环保企业是绿色金融最直接的作用对象,然而发改委公布的《绿色产业指导目录》对环保产业有严格的界定。对于工程性环保企业,支持力度仍显不足,文科园林部分绿色项目并未从绿色金融中受益。随着绿色金融产业目录的不断拓展,行业一线的绿化、园林工程企业将获取更多利好。绿色金融与生态环保企业的充分结合是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康庄大道。3.3ESG投资:星界资本投资评估体系星界资本是首家签署支持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一带一路”绿色投资原则的私募股权投资机构,由国新、中信银行、红杉资本、福田引导基金和头部互联网公司于2017年联合发起,初始管理规模近300亿元,十分注重绿色投资和可持续发展,从组织架构设计、投资流程及行业交流多方面推动ESG投资的实现。2019年9月,星界资本的原创作品《GreenFoF:InnovativeESGStrategywithChinaCharacteristics》获得联合国责任投资年度奖项(ThePRIAwards)的“新兴市场年度领袖(EmergingMarketsInitiativeoftheYear)”,是首次获奖的中国机构,也是唯一获奖的亚洲机构。绿色金融应向民营企业伸出橄榄枝ESG投资评估流程当前中国的绿色金融实践主体集中在大型企业和国有企业,对民营企业仍然不够友好。在文科园林财务总监聂勇看来,首先是银行普遍低估民营企业的还款能力,不愿意与民营企业广泛开展合作。绿色金融作为金融新业态,行业巨头和国有企业往往占据先机;其次,当前绿色金融体系对民营企业的吸引力有限,不够明确的审批程序和严苛的评估监管给体量一般的民营企业设置了高门槛,绿色金融的优惠力度不足以支撑民营企业突破这一门槛;最后,在风险防控方面,一些环保PPP项目的暴雷给部分环保企业造成了沉重的打击。社会资本和民营企业普遍提高了对环保项目风险的认识,投资态度更为谨慎。将绿色金融推向全社会是其发挥环境治理效果的必由之路,在此过程中,民营企业无疑扮演重要角色。推动绿色金融惠及民营企业,推动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其中,是相关政策的优化方向。以文科园林为代表的诸多环保企业,事实上得到了绿色金融的支持,诸如农发行的绿色信贷,政府的绿色基金等等。然而环保企业往往被动参与其中,未能取得绿色融资的主动权。针对环保企业适当放宽绿色金融要求,弥补项目期限错配的资金和风险压力,无疑能够促成更多环保工程的开展。同时,绿色金融对于民营企业支持有限,没有充分发挥撬动民间资本推动环境治理的作用。应出台更多支持民营企业借助绿色金融工具投身环保事业的政策,以普惠的绿色金融建设普惠的美丽中国。星界资本建立了完善的ESG投资评估流程,以母基金投资为例,星界对GP的项目筛选、初评、尽职调查、投资决策、条款缔约和投后管理等拥有全面的ESG评估机制,有效推动GP展开更绿色、更具社会责任及完善治理的投资。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8项目筛选项目初评投资决策条款缔约投后管理项目尽调入口评估ESG初步评价初次问卷调查访谈ESG尽调重点投决ESG分析ESG委员会审查IC初期明确意图起草ESG相关签署有法律约束力的条款ESG跟踪监测ESG教育投后ESG量化评估投资团队详尽问卷调查ESG量化评估中后台团队条框审查潜在问题分析GP入库ESG初评问卷ESG尽调问卷投决分析和决议条款缔约ESG雷达图其中,ESG投资最大的难点在于评估体系的构建。星界资本建立了符合中国国情的ESG评估关键指标矩阵,从“ESG总体情况、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四大角度对子基金展开评估和投后监测。表6星界资本ESG评估关键指标矩阵(简)ESG关键指标描述总体指标ESG认知机构对ESG投资的基本认知,以及是否制定了ESG相关策略和正式的ESG相关制度等投资流程机构是否将ESG因素纳入项目投资流程中,以及是否开展过ESG尽职调查等投后管理机构是否以及如何展开ESG投后管理等信息披露机构是否形成了向投资人披露ESG信息的相关机制等环境指标相关环境策略机构是否制定了相关环境策略投资行业机构投资所覆盖的行业是否有明显不符合ESG投资的领域,如国家重点监控的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社会指标相关社会策略机构是否制定了相关社会策略员工制度机构在员工制度方面的情况(如员工培训、员工薪酬和福利、休假制度等)企业信用机构在企业信用方面的表现公司治理指标公司战略理念机构在公司策略中是否包括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ESG等相关因素投决委员会机构投决委员会的设立、作用等公司行为机构在实际运营、投资和管理中是否与其公司设立的战略理念一致图19星界资本ESG投资流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29通过“两阶段的ESG问卷”,在初评及尽调阶段获取指标相关信息及赋值。最终采用层次分析法(AHP)作为ESG量化分析工具,对各指标加入行业、阶段及地域等权重,从而完成子基金的ESG量化评估分析,有效提高ESG数据的客观性。最后,星界资本根据ESG量化评估结果,出具ESG投资决策报告,包括多维度ESG雷达图等。ESG投资实践以A资本为例,星界通过ESG问卷填报、团队尽调访谈和征询调查,对A资本的ESG和社会责任投资的理念、流程、组合管理、报告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评估。整体而言,根据星界自主研发的ESG雷达评估图,A资本在ESG方面表现优秀,ESG指标高于国内GP的平均水平。星界从基金层面评估后发现,A资本在投资流程、投后管理、法律协议等方面都已涉及ESG实践:投资流程:A资本在项目初评和尽职调查时,会进行实地对被投企业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进行考察,并且依据企业管理层/股东访谈得出ESG的分析;在投后管理中,A资本会成立投后小组对被投企业进行定期拜访,了解企业情况中也会包含ESG问题,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与管理层定期讨论经营情况和ESG执行情况;在法律协议中,规定向被投企业派出董事和监事及其他人员,从而监督被投企业合法合规经营,也会监控ESG问题,以提高基金投资的安全性从已投项目评估后发现,多家A资本投资的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表现十分出色。例如A资本曾投资一家医疗器械行业企业,该企业积极实践社会责任,已向多所希望小学捐赠医疗设备,也专门前往中国西部地区为当地临床提供医疗培训。与此同时,星界也在评估过程中发现A资本的ESG潜在风险,并及时督促A资本进行相应措施。例如,星界发现A资本曾投资的一家药企曾出现环境污染违纪现象,A资本已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对被投药企在工厂选址、染物排放量等方面的投后监督。ESG投资的发展需要市场形成一套认可度高、实践性强的ESG信息披露规则和和评价体系。相比成熟国家,中国责任投资以及ESG理念发展比较晚,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整体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但是随着A股被纳入MSCI等国际重要指数,我国养老金、企业年金等机构投资者进入资本市场的步伐加快,ESG投资已在资本市场达到风口,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经开始关注到ESG,并主动适应ESG的发展。ESG认知73%83%87%70%73%76%72%投资流程投后管理信息披露环境社会公司治理90%100%80%70%60%50%30%40%20%10%0%ESG认知投资流程投后管理信息披露A资本行业水平图20A资本ESG雷达评估图及ESG表现情况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0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0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1第四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指数篇为有效评价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的情况,研究机构开发了多个各具特色的绿色金融相关指数,其中包括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开发的国内各地区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兴业经济研究咨询公司开发的“兴业绿色景气指数”和英国智库Z/Yen和非盈利组织FinanceWatch合作开发全球绿色金融指数。未来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可因地制宜,博取众长,重点聚焦于政策现状、境内市场现状、跨境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预期四个维度,客观高效地表现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进一步推动绿色金融迈向更高台阶。4.1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表7“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各级指标情况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及下属的三级指标举例(政府)政策推动措施省级整体性政策推动。例如是否已有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示范区、是否已发布省级综合性指导文件等市县级政策推动。例如与市场主体开展战略合作、发布市级县级专项指导文件的地方政府数量等提出或引入实质性激励约束政策。例如是否引入贷款或债券贴息、再贷款定向支持绿色项目、绿色信贷业绩纳入MPA考核等政策提供便利市场主体的措施。例如是否已建设绿色金融小镇等大型配套设施、绿色项目信息共享平台等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能力建设。例如是否建立地方绿色金融专业协会、举办培训活动的数量等政府投资情况。例如治理环境污染投资占比、环保设施投资占比等风险预警与应对情况。例如是否建立金融风险预警及防范机制等(市场)效果形成情况银行领域。例如已加入赤道原则等国际倡议的银行数量、绿色信贷余额占比等证券领域。例如发行绿色债券数量、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占比、已有上市环保企业数量等基金与PPP领域。例如政府引导绿色基金数量、私募绿色基金数量、入库绿色PPP项目数量等保险领域。绿色保险已上市险种的数量、绿色保险覆盖率、环境污染社会责任险投保额等环境权益领域。例如碳配额交易量、是否开展水权(用能权、排污权)等环境权益市场交易合作交流情况。例如加入UNPRI等国际国内倡议的机构数量等资料来源:《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估报告(2019)》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22018年,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开发了地方年度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以客观评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含港澳台)绿色金融发展程度,反映地方政府政策推动措施的力度、各省绿色金融市场效果形成的情况。该指标主要分为两个大维度,其一为(政府)政策推动措施,其中包括省级整体性政策推动、市县级政策推动、提出或引入实质性激励约束政策、提供便利市场主体的措施等七个二级指标;其二为(市场)效果形成情况,其中包括银行领域、证券领域、基金与PPP领域等六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下的三级指标能够用实际数据度量,为指标体系的最低级指标。(见表7)该指数的得分既反映了绿色金融改革的成效,也一定程度反映了地区推动绿色金融政策的积极性。根据《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估报告(2019)》,粤港澳大湾区的广东省总得分排名第一,其中广东省绿色金融政策推动措施分数为36.45,排名全国第三,广东省绿色金融市场效果情况分数为36.67,位列全国第一。4.2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2018年2月,兴业银行旗下子公司兴业经济研究咨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业研究”)对外发布“兴业绿色景气指数(GPI)”,通过微观企业的经营行为全面系统反映绿色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对产业发展热点和趋势进行研判,为金融机构发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重要的指引,从而有效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GPI构建方法主要为面向兴业银行客户开展月度调研,通过量化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指数化相关指标,形成月度指数分析与持续跟踪研究。截至2019年11月末,GPI调研样本已涵盖了超万家企业,指数代表性渐趋增强。表82018年7月-2019年6月各省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情况(总得分前十名)排名省区政策推动措施分数市场效果情况分数指数总分1广东36.4536.6773.112浙江42.0926.2868.373四川46.5612.3758.944北京28.1628.5556.715江苏33.7221.2554.976江西36.2412.6848.927福建27.9118.4846.398新疆33.8810.8244.699贵州26.8913.4840.3710重庆25.7512.6938.44资料来源:《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估报告(2019)》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3GPI覆盖的行业包括绿色环保专用设备、机械、仪器仪表及药剂材料制造、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等15个行业,整体指数构建与PMI(采购经理系数)相类似。指数的框架分成订单情况、生产情况等9个维度,每个维度设置1-5个问题,通过对客户的调研问题进行量化处理,形成GPI资金指数、GPI预期指数等。表9GPI调研企业涵盖绿色行业1绿色环保专用设备、机械、仪器仪表及药剂材料制造2废料和碎屑加工处理3可再生能源与清洁能源发电与供暖4燃气生产和供应业5水处理、利用与分配6水源、供水及水利设施工程建筑7再生物资回收与批发8环境保护监测9节能技术推广服务10水利管理11水污染治理12大气污染治理13固废、危废处理14环境卫生管理15绿色、公园和景区管理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课题组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课题组表10GPI指标体系框架序号维度包含指标内容1订单情况较上月国内、外订单的变化情况2生产情况较上月完成的业务量、产能利用的变化情况3销售与资金情况较上月价格、应收账款回笼速度、盈利的变化情况4环保政策落实与效果较上月政府项目的收入、项目数、政策扶持到位情况、执法监管严格程度的变化情况5采购与投入较上月各类投入价格的变化情况6库存情况较上月存货的变化情况7人员情况较上月各类人员的变动情况8物流情况较上月物流交付物品时效的变动情况9未来预期对未来加大投入、并购重组的预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4从2018年2月-2019年11月的GPI跟踪分析来看,基本反映出绿色产业的发展情况,在绿色发展理念、生态文明指导下,中国绿色产业发展处于较好水平,GPI持续保持在50%以上。GPI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绿色企业经营流动性情况(指数对2019年的供应链金融诈骗事件、“包商事件”均有所反映),可为金融机构预测绿色企业融资需求,优化绿色金融业务提供重要的决策支持。636159575551534947452018-012018-012018-072018-102019-012019-042019-072019-10兴业绿色产业景气指数(GPI)资料来源:公开资料,课题组资料来源:《TheGlobalGreenFinanceIndex4Report》,课题组图21“兴业绿色产业景气指数(GPI)”逐月数据4.3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GFI)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全球各金融中心在发展绿色金融、助力低碳经济转型方面有哪些实践以及相对表现如何,这需要一个评价体系来给出答案。2018年3月,英国智库Z/Yen和非盈利组织FinanceWatch合作开发并正式发布了全球绿色金融指数(GlobalGreenFinanceIndex,GGFI),该指数基于分布在全球100余个金融中心金融专业人士的问卷调查,并结合多个工具因子测度而得出。该指数每半年发布一次,可以反映绿色金融在全球金融中心的渗透深度以及绿色金融业务的发展质量。问卷调查方面,GGFI主要从质量和深度两个层面,通过专业人士的打分,对世界各金融中心绿色金融的发展情况作出评价。就绿色金融在金融体系中的渗透深度而言,参与者可以在10分制下进行打分,对应的程度从极少渗透、较差渗透性到主流发展、完全渗透等;就绿色金融发展的质量看,问卷受访者则可以对绿色金融业务的体量打分。问卷调查之外,GGFI评价体系还结合现有的工具因子进行打分。工具因子一般从可持续性、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和商业四个方面去筛选,每个方面又有各自的内涵,如可持续性可能就包含绿色金融活动、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等。在最新的GGFI4报告中,工具因子数量已经达到了132个。值得注意的是,GGFI的评估模型还就这四个领域对各金融中心的表现单独评分,以全面评估各金融中心的表现。表11GGFI所用工具因子的关注领域一级关注领域可持续性基础设施人力资本商业二级分类绿色金融活动基础设施的建设专业人员的数量政治稳定性及法规环境与生物多样性ICT基础设施灵活的就业市场机构及监管环境可再生能源交通运输财富和经济税收和成本的竞争力生活质量化石能源使用管制经济环境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5通过对各金融中心绿色金融发展表现的排名,可以在各金融中心间产生比较,从而驱动政策制定者们更加关注绿色增长,同时为各金融中心金融系统结构的重塑提供协助,以达成可持续发展目标。另外,GGFI的评价往往也具有前瞻性,它对国际政策环境和金融服务市场的变化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就方法而言,可以从数据的采集处理和指数的计算两个方面进行考察。在数据的采集处理上,主要遵循了问卷调查的方向性、调查结果的统计显著性、数据调查结果权重随时间递减等原则。在指数的计算方法方面,考虑到上述问卷调查结果数据存在的问题,以及各工具因子5在统计口径上的差异、数据单位的不同,以及部分数据对部分金融中心不可得等特点,GGFI首先将问卷调查中金融中心的打分和各工具因子的数据做结合,主要是通过借助支持向量机6找出他们的关系;在找到了问卷中所提到的金融中心打分值与工具因子数据间的关系后,便可以用工具因子的参考数据去预测各问卷中未曾提及的金融中心的得分情况,从而得到参与排名金融中心的完整打分数据;随后,将预测的分值和实际采集到的数据结合,最终得到各金融中心的GGFI排名情况。表12GGFI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主要方法原则描述影响问卷调查的方向性目标群体会收到调查问卷的邮件,这部分反馈的问卷会被重点关注。不过,对于那些有兴趣但是不在当前的目标群体库中的专业人士,可以自行登录网址进行问卷填写通过问卷对象的选择,保证问卷结果的专业性调查结果的统计显著性设定一个基准值,保证参与排名的金融中心具有统计显著性。以GGFI1为例,该基准设定为10,即某金融中心被样本问卷提及10次以上后,才能进入排名范围。最终GGFI1获得排名的金融中心只有47个避免问卷结果在数量在统计不显著数据偏见的去除剔除那些为自己所在金融中心打分,以及未填写金融中心城市名的问卷避免本地偏见(homebias)权重随时间变长而递减报告编制当月收到的问卷将赋以100%的权重,非当月的问卷随时间的拉长而逐渐递减保证指数的及时更新资料来源:《TheGlobalGreenFinanceIndex4Report》,课题组支持向量机(找到联系)支持向量机(对其他金融中心打分)问卷调查结果工具因子数据完成打分得出GGFI排名情况资料来源:《TheGlobalGreenFinanceIndex4Report》,课题组图22GGFI指数计算方法5主要指国际上部分可信赖机构所发布的指数,例如发布的国家风险分类指数等6一种监督式学习算法。基于对历史数据的分类和回归做出预测,较适用于离散的、易分类的数据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62018年3月以来的四版GGFI报告展现了各自差异化的关注点,以及分别具有的亮点。例如,首版GGFI报告在调研中发现绿色金融的实际发展超出预期,而最新的第四版GGFI报告则在调研中额外关注了生物多样性问题。总体看,6个月更新一次的GGFI报告能很好地向受众传递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最新动向。如GGFI2报告,该版报告总结了哪些因素是绿色金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根据所收集问卷的反馈看,政策与监管框架以及投资者需求是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两大关键的推动力,前者主要是指可以有效地激励环境信息披露和技术升级等的政策框架,后者则是指来自气候变化、基础设施投资和公众意识方面的实际需求。总体看,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靠前的城市未必在绿色金融方面发展得靠前。如纽约在全球金融中心指数(GFCI)中排名第一位,其本地交易所中也有不少绿色科技公司上市,但是在最新的GGFI4排名里,纽约的绿色金融的质量排名在第29位,绿色金融深度更是排在第41位。某种程度上,这一现象表明传统金融业竞争力较强的金融中心,在绿色金融的发展上可能还处在上升期。GGFI的核心就在于对金融专业人士观念的调查,这样的调查可以让市场观察到绿色金融领域里专业人士最关注的内容的变化。表13各版GGFI亮点概况版本发布时间亮点描述GGFI12018年3月绿色金融实际发展超出预期绿色金融的发展或许比数据显示的更流行;此外,第一期的GGFI报告已经有了来自47个金融中心超过1700余份的问卷反馈,关注度超过预期GGFI22018年9月总结推动绿色金融发展的两个关键点可有效激励环境信息披露和技术升级等的政策框架,以及来自气候变化、基础设施投资和公众意识方面的实际需求GGFI32019年3月新增“绿色”与“棕色”金融的数据集关注投资机构的“去化石燃料化”,化石燃料资产的估值下跌的风险,及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GGFI42019年9月额外关注生物多样性风险关注金融机构在投资的过程中如何应对自然资源和生物栖息地损失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一领域内的市场失灵问题资料来源:《TheGlobalGreenFinanceIndex1/2/3/4Report》,课题组4.4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设想纵览国内外反映绿色金融发展情况的指数,总体而言,每个指数在指数设计、实施方法与指数效果方面均较各具特色,为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提供了重要参考。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7表14当前国内与国际绿色金融相关指数优劣势分析指数名称发布机构主要优势存在不足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从政策和市场两个维度构建,既符合绿色金融的发展的特点,也较为客观;各指标权重的赋值客观,增加指标较为容易;指数只能对过去进行评价;数据更新频度较低,为年度指数;权重赋值采用专家赋权,透明度较低,主观性较强;兴业绿色景气指数兴业研究公司指数具有前瞻功能;基于客户的调查数据构建,可以反映微观主体的实际状态;指数更新频率较快,为月度指数;指数更多反映绿色产业企业的发展情况与未来预期,侧面为绿色金融业务开展提供依据;所调查企业所在行业可能分布不均,存在数据的偏误;全球绿色金融指数英国智库Z/Yen与非盈利组织FinanceWatch以对金融专业人士问卷调查的数据为基础,可以直观反映市场参与者对该领域的理解;指数具有针对性与前瞻性;数据来源的地域范围较大;主观性较强,缺少客观的市场发展数据维度;数据采集、处理的工作量均较大;资料来源:课题组从指数设计与实施方式上,我们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可覆盖政策现状、境内市场现状、跨境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预期等四个维度:第一,反映政策现状,可考虑参考“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对各地级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制定绿色金融专门性扶持政策数量、重要性等设置评估指标;参考“兴业绿色景气指数”和“全球绿色金融指数”,通过设计问卷、实施调研的方式,分别向绿色企业、金融机构调研政策落实程度等情况,进行主观打分,进而指数化处理;第二,反映市场现状,可考虑参考“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简化部分指标,提升指标频度变化,对各地级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绿色信贷量、绿色债券发行量、绿色上市企业市值、绿色基金规模等进行统计评估;同时,可考虑参考“兴业绿色景气指数”,通过设计问卷、实施客户调研的方式,调研大湾区绿色企业在股权、债权上的融资难易程度,转化为评估指标,进而指数化处理;第三,反映跨境市场现状,由于跨境金融融合是大湾区金融发展的重要特色之一,可考虑增加跨境市场维度,对各地级市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的跨境股权融资规模、跨境绿色信贷规模、跨境绿色债券融资规模、跨境绿色基金投资规模等进行统计评估,进而指数化处理;第四,反映未来发展预期,可考虑参考“兴业绿色景气指数”和“全球绿色金融指数”,通过设计问卷、实施调研的方式,调研大湾区绿色企业、金融机构对绿色金融业务、政策的展望,转化为评估指标,进而指数化处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38在指标数据处理上,为提高指数的稳健性与客观性,可参考“全球绿色金融指数”的方式,为主观选项匹配工具因子,借助工具因子得出全面且合理的评价;另一方面,对各指标进行指数合成时,可参考“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方法,对指标进行客观赋权;也可以参考樊华(2006)8的方法,使用复合系统法将各指标糅合成指数。表15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评价体系设想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绿色金融政策实施情况政策发布维度绿色金融新政策发布数量绿色金融新政策重要性政策落实维度调研绿色企业对政策落实的评价调研金融企业对绿色金融政策落实的评价绿色金融市场发展情况银行领域绿色信贷发放规模证券领域绿色债券发行规模上市绿色企业股权融资规模保险领域绿色保险保费收入规模基金领域绿色基金投放规模以及新增绿色PPP项目规模环境权益领域碳配额交易量等企业评价调研绿色企业开展股权融资难易度评价调研绿色企业获取绿色信贷难易度评价调研绿色企业发行绿色债券难易度评价绿色金融市场跨境效果情况银行领域跨境绿色信贷规模其他跨境业务的新增量证券领域跨境发行绿色债券的规模跨境开展绿色股权融资的规模发展展望业务发展展望维度调研传统金融业务绿色化的展望调研新型绿色金融业务的创新展望政策支持展望维度对未来绿色监管政策预期评价等7如自然资本估值、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资等8樊华,陶学禹.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及其应用.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0第五章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展望篇5.1行业引领: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中坚力量5.2政策激励:降低绿色金融风险权重等政策优先落地在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程度稳步提升,经济转型逐步推进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有望成为中国绿色金融创新的策源中心和全球绿色金融的中坚力量。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有条件在三地政策协作的背景下,明确各自城市定位,形成金融核心圈+产业包围圈的双圈模式,建立统一可量化的绿色认定标准和权威的评级体制,实现各地绿色金融标准的互通互认。同时,根据各地产业特点以及不同特性的环境风险构建创新型绿色金融产品,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在粤港澳大湾区中建立绿色智慧管理系统以及绿色金融科技生态体系,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全球绿色金融领域的引领者。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体量和科创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可以作为发展对标的区域是纽约湾区、东京湾区和旧金山湾区。在世界三大湾区中,不论是以高端制造业见长的东京湾区,金融保险等高端服务业发达的纽约湾区,还是高科技产业林立的旧金山湾区都在某些领域引领世界,是行业规则制定者。粤港澳大湾区同样需要找到自己的国际定位。在科创、互联网、电子信息这些领域,粤港澳已经取得了相当的优势,逐步与旧金山湾区分庭抗礼。在金融服务领域,粤港澳同样具备同纽约、东京掰手腕的实力。在国家支持、自身产业升级和优厚金融产业基础的支撑下,粤港澳大湾区应在细分领域谋求发展突破点,新兴的绿色金融作为特色金融产业之一,加之其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无疑可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引领全球的重要机遇。当前,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气候和环境风险,越来越多的经济体加入到发展绿色金融的队伍中来。当前中国的绿色金融发展已位居国际第一方阵,粤港澳大湾区应该发挥自上而下的制度优势,依托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机遇和发达国家的绿色诉求,不断实践摸索形成高效、有序的绿色金融标准、评估、管理体系。将绿色金融实践经验推广到世界,一方面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和大湾区国际金融影响力;另一方面促成中国参与全球金融治理、实现与国际金融规则的互动和衔接。深耕绿色金融,粤港澳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并逐步成为全球绿色发展的引领者和掌舵者。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的绿色金融政策正在逐步落地,部分政策中包含了对绿色金融的激励措施,如深圳福田对绿色债券贴息2%,广州花都区对上市挂牌企业和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的,按其发行债券金额1%给予每年最高100万元的补贴。未来为了激励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发展,还有很多实质性的激励政策可期。一是优化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目前,随着对绿色金融的重视,市场参与者和监管当局均对适当降低绿色资产的风险权重,减少绿色信贷等业务对银行的经济资本占用已经基本达成共识,未来可望以粤港澳大大湾区为试点,先行落地相关政策。二是积极研究绿色债券的优先受偿、降低或豁免绿色信贷风险自留要求等规定,提高绿色债券的优先级,降低绿色资产的信用风险。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15.3差异互补:形成金融核心圈+产业包围圈的双圈模式5.4标准融合:建立多层次绿色金融标准的互通互认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应明确粤港澳大湾区三地的定位,形成合作联动、分工负责、突出特色的协同惯性。根据湾区内各地区的产业资源禀赋与区位特征,以香港地区、澳门地区、深圳、广州四个城市为主轴,形成金融核心圈:以香港地区为全球绿色金融交易中心、广州地区为国家级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为双核心,培育整个大湾区的绿色金融合作平台。充分利用深圳地区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政策优势,澳门地区与葡语系国家密切联系的历史优势,推动粤港和粤澳的绿色金融合作。珠三角各城市分工协作、错位发展,形成产业包围圈:以佛山、东莞、江门、中山为主的制造业主导城市侧重建设绿色产业集聚区,珠海、惠州、肇庆等生态环保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城市同时建设绿水青山示范区,从而发挥集聚优势,扩大珠三角的绿色产业与港澳金融市场要素双向开放与联通,推动大湾区建设成为世界级绿色金融发展示范区。在绿色企业和项目标准方面,建立统一可量化的绿色认定标准和权威的评级体制。构建粤港澳大湾区项目绿色程度评估体系、建立大湾区绿色企业和项目库、设立“绿色项目负面清单”等,积极推进三地绿色标准和绿同时,在此金融发展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推动大湾区内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的跨境交易,增加绿色金融的产品类别和投资渠道。一方面,从企业跨境融资的角度来看,积极推动大湾区内内地的环保类企业、金融机构在境外发行绿色债券,助力绿色企业提高海外投融资的效率;另一方面,逐步推进境内绿色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进程,通畅海外、香港地区及内地居民和金融机构进行跨境绿色投资的渠道,吸引国际投资者投资于中国绿色债券市场,以深交所和香港交易所为平台,充分利用港澳作为对外窗口的优势,加强与各离岸市场、国际交易所、金融机构间的合作,建议鼓励离岸发行以人民币计价或外币和人民币双重计价的绿色债券,伴随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共同推进低碳节能环保产业的海外投融资。表16粤港澳大湾区金融核心圈的四大主轴城市四大主轴城市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城市定位核心内容中国香港全球绿色金融交易中心绿色金融离岸、在岸业务一体化中心;绿色资产管理中心;绿色债券募集、交易和认证中心;绿色金融国际交流中心广州绿色金融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政策创新试验区;绿色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环境金融试验区深圳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绿色金融创新基地;绿色技术创新融资示范中心;大湾区社会责任投资;绿色金融园区示范中心;绿色产融结合示范区;绿色金融能力建设基地中国澳门绿色金融交流示范平台中国-葡语国家绿色金融交流示范平台;绿色融资租赁平台;绿色资产理财服务平台;绿色彩票买卖市场平台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25.5产品扩容:结合产业的需要创新绿色金融产品截至2019年11月底,全球共有38个国家和地区的101家金融机构宣布采用赤道原则。2019年9月22日,130家银行首批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首批签署行总资产超过47万亿美元,约占全球银行业资产总规模的三分之一,这都将极大助力银行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实践。新兴市场2019年前三季度发行绿色金融产品的规模为517亿美元,同比上升59%,占全球总规模比例已达27.5%。在这样的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更应根据各地产业特点选择金融市场结构,根据不同特性的环境风险有针对性地运用金融产品进行环境污染防范与治理,积极探索绿色债券、基金、PPP、保险、股票等多样化金融工具的融资应用,以及碳金融和其他环保类权益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例如,深圳侧重于资本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广州侧重于信贷市场的绿色金融创新;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产业占据绿色产业绝大多数的澳门地区,应选择绿色租赁、绿色信贷等作为其重点发展的绿色金融产品;港澳保险业基础深厚,探索绿色保险产品的创新将是完善大湾区绿色金融体系一个很好的发力点;依托中国首个绿色供应链试点城市东莞成熟的供应链系统,发展绿色供应链金融。此外,大湾区绿色融资无需囿于固有绿色金融产品,可探索更多适合不同场景的绿色金融业务,例如战略性绿色产业投资基金、绿色资产证券化、绿色融资租赁等市场化手段,同时通过商业模式、交易结构、带压担保方式等方面实现创新,充分发挥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色评估结果的互通、互认与互用。目前,广东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正与香港品质保证局一道编制《绿色信贷推广指引》,进一步细化和统一国家绿色产业目录。目前深圳已和有关方面达成初步共识,共同在深圳设立“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实验室”(RealEconomyLab),实验室将于今年10月在瑞士日内瓦正式启动,该实验室或将为国家探索绿色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特色平台,聚集全球金融中心城市绿色资本、绿色技术和绿色企业资源,建立完善的绿色技术、项目、企业库。同时,应确保大湾区内绿色金融数据统计标准和信息披露制度的统一,这也是建立统一评级体系的重要基础。在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准方面,不断研究更新标准体系,紧跟国际先进经验和产业发展步伐。目前,由于产业类型、发展阶段和制度环境的复杂性,国际统一的绿色金融标准尚未出现,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绿色金融领域的各项标准也并未统一。考虑到当前大湾区绿色产业演进迅速、动态性强,长期刚性的评估标准并不适用,应不断研究并更新标准体系,不断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制定适应产业发展现状的多层次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自主性,积极对接。在地区选择上,可考虑将香港地区作为率先实现大湾区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突破口;在路径选择上,可鼓励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先行,避免由于国家标准制定周期过长造成的标准滞后。在环境影响的评估认证方面,可充分推广香港“绿色金融认证计划”至粤港澳大湾区各地。环境、生态、气候效益评估是所有绿色金融产品的底层基础,目前国际经验多采取外部评估认证和第三方评估认证的方法来解决绿色项目评估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香港地区品质保证局则于2018年开始推出“绿色金融认证计划”,为发行者提供第三方认证服务;内地的绿色金融产品评估依托国家标准和大型咨询机构,专业化绿色项目评估机构仍然欠缺,权威的第三方评估机构尚未出现。建议在粤港澳大湾区推广和借鉴香港地区的做法,为绿色金融提供大湾区各地均认可的第三方合规评估。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35.6平台创新:加快推进绿色直接融资和交易市场建设5.7科技赋能:建设绿色智慧管理系统和金融科技系统未来可进一步加快发展绿色直接融资市场。相关调查显示,75%的资产所有人和63%的资产管理人将超过1/4的资金配置到ESG基金,超过90%的资产管理人计划在未来两年达到类似的配置水平。这意味着全球投资者对ESG投资的态度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该领域的投资需求不断上升。同时,还可以结合各地的优势特色建立绿色资产交易平台,例如在澳门建立绿色彩票买卖市场,面向大湾区乃至全国发行绿色彩票,进一步拓展到葡语国家市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支持广州研究设立以碳排放为首个品种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根据国际碳行动伙伴组织(ICAP)2019年3月发布的《全球碳市场进展》,当前正在运行的碳市场所覆盖的排放量仅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8%。未来可参考国际上成熟的碳排放权交易,依托广州设立的创新型期货交易所,吸引金融机构参与到碳金融中,大力开展碳金融创新。在推动全国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的同时,考虑将香港和澳门纳入,推动内地碳金融交易的对外开放,吸引国际投资者参与碳期现货市场,形成有国际影响力的碳排放权定价机制。充分发挥珠三角地区的信息科技优势,建设大湾区绿色智慧管理系统,助力系统资源高效运用的同时,推动自然资源投入的合理化和绿色化。一方面,通过云端、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信息化手段可实现大湾区各城市的互联互通,通过统一的环境信息披露采集,利于外部人员评价企业的环境绩效,既而又能实现对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及高效管理。另一方面,通过加大数据要素的投入,减少企业对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引导大湾区企业向环境友好型方向发展,提高大湾区内绿色项目的盈利性。在系统建设初期,可借鉴湖州市绿色金融平台经验,针对性的搭建子系统,初步解决绿色金融在主体认证、银企对接、项目资本对接方面的痛点,例如针对绿色主体认定打造“绿信通”平台、针对银企对接服务打造“绿贷通”平台、针对项目资本对接打造“绿融通”平台,事后再通过云端、大数据、AI等技术,实现各城市区域和各系统的互通,为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资源优化提供可能。借助以卫星遥感等代表的科技以及以区块链为代表的金融科技手段,构建绿色金融科技系统,推动绿色金融市场的发展。在绿色金融产品端,通过金融科技实现产品数字化管理,可以对二氧化碳减排量、二氧化硫、氨氮浓度、折合标煤、COD和DOD等环境指标进行精准核算,有效避免人工核算所出现的错算、漏算等问题,提高核算效率。在绿色项目端,通过信息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绿色环保项目的识别筛选,提升主体评估的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流程,同时还可以消除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解决绿色资产可信数字化问题。在信息披露时,大数据的应用将提高信息披露和采集的效率,降低人工和时间成本。同时,区块链的应用能确保信息披露的真实性而不被篡改。披露与采集的数据与信息通过在云端存储最终实现绿色金融的可量化、可细化以及可横向比较。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也能缓解其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绿色金融市场的投融资参与方将得到明显扩展,进而对于绿色金融的风险管理和有效监管也将发挥显著作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45.8体系完善:构建助力绿色行业发展的金融市场环境《规划纲要》清晰地阐述大湾区内现在及将来的合作和可持续发展方向,基本原则之一为“绿色发展,保护生态”,提出的绿色规划重点主要包括:构建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强化水资源安全保障、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大湾区实践来看,基本所有城市都具有发展清洁交通的潜力;广东省作为中国东南地区制造业基地,与污染防治有关的项目会较有潜力;相对其他大湾区城市,深圳发展清洁能源的潜力较大;东莞、香港、惠州、江门、深圳、肇庆等城市则具有较大的潜力发展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因此,大湾区潜力较大的绿色行业包括发电燃料49组合、清洁交通、水利基础设施、制造业绿色改造升级、创新绿色和低碳技术,以及生态环境保护。在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的背景下,上述绿色行业的发展亟待当地政府持续完善金融、财政、税收、土地、融资等方面的支持政策,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速构建更加有利于绿色行业发展的市场环境。未来,借助绿色技术,传统产业的环保效能将会进一步提升,而一些配备先进环保设备的创新产业亦将会持续发展,大湾区无疑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标杆。文末点评粤港澳大湾区是中国高端制造企业和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也是中国最具产业活力的地区之一。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加快发展,对全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报告围绕绿色金融,紧扣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发展的主线,系统梳理了大湾区出台的绿色金融政策、大湾区城市绿色金融的布局及定位,以及各类绿色金融产品在大湾区各城市中的发展状况等内容,结合对当前国内与国际绿色金融相关的主要几类指数的深入分析,创新性地提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设想,对帮助读者了解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最新态势、推动企业参与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活动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中国正处于环境保护攻坚战的关键时期,绿色金融的资金需求旺盛,报告中也显示粤港澳绿色金融发展的良好势头。后续报告中可以探寻发达国家如何依靠绿色金融走过环境污染的阶段,将彼之经验为我所用。企业绿色金融评价指数是一个前景广阔的领域,值得深入思考。对于既有绿色业务又有非绿色业务的综合性企业,如何统筹判定?对于不同产业类型的企业如何有效对比?绿色金融指数的商业价值如何显现?这些问题是进一步优化的关键。粤港澳的制度多样性、产业多样性、发展阶段多样性为绿色金融兴起提供了绝佳环境。在港澳和珠三角政府、金融机构、企业的积极参与和推动下,粤港澳绿色金融必将行稳致远。白泉国家发改委能源效率研究中心周国梅生态环境部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报告紧扣粤港澳大湾区和绿色金融两大主题,分别从大湾区城市和绿色金融实践案例等不同维度分析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的现状、禀赋和前景,创造性地提出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构建方案,强调指数应重点聚焦于政策现状、境内市场现状、跨境市场发展现状以及未来预期四个维度,以便客观高效地表现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情况,这对于推动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绿色产业有重要意义。把发展大湾区绿色金融指数作为一个重要切入口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6文末点评这份报告对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进行了全面论述,从政策环境、城市合作到市场发展,再聚焦企业实践,并创新性地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框架设想,最后对大湾区如何进一步发展绿色金融进行了全面展望。其中,对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状况,包括对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绿色金融政策以及城市发展差异与协作上的梳理均较为全面到位。文章创新性地提出,建立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指数的设想,为区域绿色金融发展状况的评价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探索和启发。展望未来,可继续加强对指标体系运用的研究,探索并完善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进而成为政府制定绿色产业政策,资本市场创新绿色投资,银行决策绿色信贷投放的重要参考。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升级迅速、绿色转型市场广阔。在各方努力下,绿色金融有望成为粤港澳实现赶超发展的关键抓手,对于提升发展品质大有裨益。刘川巍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粤港澳大湾区聚集着大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端制造企业和金融机构,是中国最具产业活力的地区之一,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未来,以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我们可以借鉴国内外的经验和方法,因地制宜,开发更有针对性、更加多样化的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把绿色金融发展指数变成一个可以方便政府部门监督企业、便于投资者判断形势、促进企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切入口。同时,绿色金融发展指数还可以促进大湾区绿色金融政策标准的一致性,绿色金融政策标准的一致性又能反过来促进绿色金融指数的发展。这篇报告结合大湾区绿色金融典型实践案例,制定了科学严密的评价体系,体现出全面性、战略性和实践性,为完善中国绿色金融指数体系提供了新的视角,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粤港澳大湾区绿色金融发展报告47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