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政策现状、行业机遇及绿色金融(2021政策机遇绿色金融行业迈向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VIP专享VIP免费

绿色金融系列(一)总览篇
向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
研究报
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配置与前瞻性研究团队
魏伟/亚婕/郝思婧
2021425
2
核心结
0
1政策现状:我国“碳中和”目标有望带来超百万亿元的新增投资
球:“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目前做出相关承诺经济体GDP占比超三分之二,包括中国、美国
欧盟等碳排放大户(合计碳排放占53%)。据业内测算,全球向低碳能源转型有望带来超33万亿美元的新增投资。
内:我国2020年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业内测算在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个阶段下
体行动将从前期加码布局清洁能源、到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大面积替代、再到CCUS碳吸收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有
开。由此带来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的深刻转变,增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
2行业机遇: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显著受益。
点发展行业:包括五大行业一是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链将引来蓬勃发展,业内测算所有清洁能源装
量(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生物质和燃氢机组等)占比有望2025年前后超过50%二是配套电力基
设施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包括特高压建设、储能技术等。三是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广泛替代,市
观预期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2020年底的5.3%升至2025年的25%以上,2060交通电气化率可能超过80%。四
在环保与节能提效领域,建筑业、钢铁、水泥等工业将迎来绿色化技术路线转型。五是碳吸收相关前沿技术的研发
广将加速,包括二氧化碳捕/利用/封存CCUS)、生物质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等
本市场视角:受益于全球低碳转型的企业正迎来资本的认可例如,全球电动车龙头--特斯拉市值已超7000亿美元,
通用汽车的8.4;国内光伏产品制造领导者--隆基股份市值超3500亿元,与中石油的市值比1:900敛至1:2
3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投资等。
展绿色金融有助于满足巨大的新增绿色低碳投资需求,是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其中,融资端包括
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投资端则通过大力推动ESG投资,引导资本流向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领域。
CONTENT
目录
与政策现状:我国新增投资有望超百万亿
与行业机遇:清洁能源与新能源车显著受益
与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投资
绿色金融系列(一)总览篇迈向碳中和的机遇和挑战证券研究报告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配置与前瞻性研究团队魏伟/张亚婕/郝思婧2021年4月25日2核心结论01、政策现状:我国“碳中和”目标有望带来超百万亿元的新增投资。•全球:“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目前做出相关承诺的经济体GDP占比超三分之二,包括中国、美国和欧盟等碳排放大户(合计碳排放占比53%)。据业内测算,全球向低碳能源转型有望带来超33万亿美元的新增投资。•国内:我国在2020年正式提出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业内测算在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个阶段下,具体行动将从前期加码布局清洁能源、到实现新能源汽车的大面积替代、再到CCUS等碳吸收前沿技术的商业化应用有序展开。由此带来我国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投资结构等方面的深刻转变,新增投资规模有望超过100万亿元人民币。2、行业机遇: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显著受益。•重点发展行业:包括五大行业。一是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链将引来蓬勃发展,业内测算所有清洁能源装机存量(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生物质和燃氢机组等)占比有望在2025年前后超过50%。二是配套电力基础设施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包括特高压建设、储能技术等。三是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对传统燃油汽车的广泛替代,市场乐观预期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从2020年底的5.3%提升至2025年的25%以上,2060年交通电气化率可能超过80%。四是在环保与节能提效领域,建筑业、钢铁、水泥等工业将迎来绿色化技术路线转型。五是碳吸收相关前沿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将加速,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CCUS)、生物质碳捕集与封存(BECCS)等。•资本市场视角:受益于全球低碳转型的企业正迎来资本的认可。例如,全球电动车龙头--特斯拉市值已超7000亿美元,是通用汽车的8.4倍;国内光伏产品制造领导者--隆基股份市值超3500亿元,与中石油的市值比自1:900收敛至1:2。3、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与ESG投资等。•发展绿色金融有助于满足巨大的新增绿色低碳投资需求,是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抓手。其中,融资端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投资端则通过大力推动ESG投资,引导资本流向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领域。CONTENT目录“碳中和”与政策现状:我国新增投资有望超百万亿元“碳中和”与行业机遇: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显著受益“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与ESG投资4全球:国际社会积极协同应对气候变化,“碳中和”是必然选择1.1•近40年来,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和强度明显增加,国际社会逐渐对通过减排减碳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达成共识,并在联合国框架下开展相关制度安排和行动计划的谈判。从1992年达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到1997年《京都协定书》,再到2016年正式签署《巴黎协定》,共同构建了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和法律基础。•总体而言,“碳中和”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选择,目标实现过程包括“碳达峰”和“碳中和”两个阶段。“碳达峰”与“碳中和”资料来源: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国家电网,人民网,平安证券研究所各国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的政治和法律基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倡议将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受到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京都协定书》使温室气体控制或减排成为发达国家的法律义务《巴黎协定》提出“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控制在工业革命前水平以上低于2℃之内,并努力将气温升幅限制在工业化前水平以上1.5℃之内”目标排放量时间累计排放总量排放峰值达峰时间平台期:长或短下降:快速或缓慢增长:迅速或平缓实现碳中和碳排放量下降过程碳排放量达峰过程碳达峰碳排放量在某个时点达到峰值,“碳达峰”并不单指在某一年达到最大排放量,而是一个过程,即碳排放首先进入平台期并可能在一定范围内波动,然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碳中和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5全球:目前做出“碳中和”承诺的经济体GDP占比超过三分之二1.1•近几年发布“碳中和”目标的经济体快速增加,相关经济体GDP在全球的占比目前已超过三分之二。其中,中国、美国和欧盟这三大全球主要碳排放经济体(碳排放合计占比53%)都承诺将于本世纪中叶左右实现“净零排放”或“碳中和”。各国“碳中和”目标概况资料来源:Wind,ECIU,IEA,平安证券研究所其他国家32%中国982629%美国496515%印度24807%俄罗斯4%日本3%德国2%伊朗2%韩国2%印度尼西亚2%沙特2%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地区分布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来源结构206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40年2040年2035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50年2045年已实现已实现中国瑞士挪威爱尔兰葡萄牙哥斯达黎加斯洛文尼亚南非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奥地利冰岛芬兰欧盟西班牙智利斐济英国德国法国丹麦新西兰匈牙利瑞典苏里南不丹已立法正在立法政策宣示发电与供热,42%交通运输,25%制造和建筑业,18%住宅,6%其它能源工业自用,5%商业和公共服务,2%其它能源工业自用,2%6全球:英/法/德等欧洲国家碳减排领先,目标完成率约50%1.1•从海外减排进展看,英法德等部分欧洲国家率先于20世纪70-80年代实现碳达峰,距今已有四五十年。根据其碳减排目标,2030年碳排放相对1990年平均减少50%-70%左右;从当前进展来看,2019年碳排放平均已减少30%以上,目标完成率约50%。•美国和日本的碳排放于2008年左右达到峰值后波动下行,韩国、巴西的减排趋势还有待确认。全球主要经济体2019年碳减排进展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备注:数据标签分别为碳排放达到峰值的年份、距离2019年的年份数、2019年排放量相对历史极值的变化率。各国2030年碳减排目标完成进展:德、英目标完成度超过50%-100%-80%-60%-40%-20%0%20%40%60%80%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9,00010,000德国英国俄罗斯欧盟波兰法国意大利瑞士墨西哥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西班牙巴西中国目标基准年份碳排放量(百万吨)2030年目标减排率(右)2019年碳排放量相对基准年的变化率(右)目标完成率(最新减排量/目标减排量,右)(2019年,0年,-)(2019年,0年,-)(2019年,0年,-)(2019年,0年,-)(2019年,0年,-)(2019年,0年,-)(2019年,0年,-)(2018年,1年,-1.7%)(2016年,3年,-3.3%)(2017年,2年,-3.5%)(2018年,1年,-3.6%)(2017年,2年,-4.6%)(2012年,7年,-7.4%)(2014年,5年,-12.4%)(2008年,11年,-13.6%)(2007年,12年,-15.6%)(2001年,18年,-17.4%)(2007年,12年,-27.2%)(1979年,40年,-28.5%)(2005年,14年,-30.2%)(1988年,31年,-33.1%)(1987年,32年,-37.4%)(1973年,46年,-38.8%)(1973年,46年,-42.3%)(1973年,46年,-46.9%)-50%-40%-30%-20%-10%0%10%20%30%伊朗中东地区南非澳大利亚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加拿大沙特阿拉伯土耳其韩国墨西哥以色列巴西日本美国瑞士西班牙欧盟意大利俄罗斯波兰德国法国英国2019年碳排放量占比2019年碳排放量相对历史极值变化率7全球: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主要有六大技术路径1.1•根据IRENA的分析,将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1.5℃以内意味着2050年左右达到二氧化碳接近零排放,实现这一目标有六大技术路径,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能源节约和效率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推广氢能、CCUS技术、BECCS和其他碳移除举措等,相应对全球实现碳中和的贡献度分别为25%、25%、20%、10%、6%和14%。•在一次能源供应中,可再生能源的份额占比有望从2018年的25%增长到2050年的90%,煤炭发电量将于2040年降至目前水平的四分之一,并最终在2050年被淘汰;剩余10%的发电量将由天然气(约6%)和核能(约4%)提供。在可再生能源中,风能和太阳能将成为绝对主力,2050年发电量占比有望达到63%,较2018年的7%提升近56个百分点。1.5℃碳减排方案:能源转型战略的六大组成部分贡献资料来源: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平安证券研究所1.5℃情景下2018和2050年的发电量和电力容量可再生能源,25%节能提效,25%电气化,20%氢能,10%碳捕集技术CCS\CCU,6%生物质碳捕集与封存(BECCS),14%8全球:全球新增投资近33万亿美元,集中于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基础设施1.1•全球向低碳能源转型可能需要能源总投资增加33万亿美元。据IRNEA的测算,要实现1.5℃的目标,2021-2050年总投资要增加30%至131万亿美元;其中,可再生能源和电气化基础设施新增投资较多,分别达24万亿和16万亿美元;化石燃料和核能投资可能减少27万亿美元。1.5℃情景下,2021-2050年累计投资超131万亿美元1.5℃情景下,全球能源转型年均投资10亿美元资料来源:IRENA,平安证券研究所历史情境-2017-2019年1.5℃情境-2021-2050年水电(Hydro)2285生物质能(Biomass)1369太阳能光伏(SolarPV)115237光电发热(CSP)384海上风电(Windonshore)80212陆上风电(Windoffshore)18177地热能(Geothermal)324海上发电(Marine)059电网(Electricitynetwork)271600储能等灵活性措施(Flexibilitymeasures,e.g.storage)4133生物燃料供应(Biofuels-supply)288可再生能源的终端应用和区域供热(Renewablesdirectusesanddistrictheat)3184建筑(Buildings)139963交通(Transport)45385工业(Industry)65157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Charginginfrastructureforelectricvehicles)2131热泵(Heatpumps)12102氢-电解槽和基础设施(Hydrogen-electrolysersandinfrastructure)078生物基氨(Bio-basedammonia)022生物基甲醇(Bio-basedmethanol)012碳移除碳移除技术(Carbonremovals,e.g.CCS,BECCS)078循环经济回收利用和生物基产品(Recyclingandbiobasedproducts)070电气化/充电终端应用和区域供热年均投资额(十亿美元)一级分类二级分类三级分类技术革新发电电力基础设施能源可再生能源的终端应用和区域供热能源效率44%12%3.5%2.5%13%22%10%26%33%34%020406080100120140原场景1.5℃情境能源效率(Energyefficiency)可再生能源(Renewables)电气化基础设施(Electrificationandinfrastructure)改革创新(Innovation)其它(碳移除和循环经济,Carbonremovalsandcirculareconomy)化石燃料和核能(Fossilfuelandnuclear)98万亿美元131万亿美元9国内:我国正式提出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战略目标1.2•我国政府一直高度关注气候变化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并积极推进碳减排的工作。2020年正式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起要制定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整体来看,我国从达峰到净零排放间隔只有30年,相比欧洲多国70年的跨度,挑战更大。中国郑重做出“碳中和”承诺并积极付出行动资料来源:Wind,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平安证券研究所习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中国将采取更加有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争取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9.22习主席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的致辞,宣布中国将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2020.11.22习主席在气候雄心峰会上的讲话,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2020.12.12习主席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强调,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2021.3.15“十四五”规划中描述,要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十四五时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分别降低13.5%、18%。2021.3.13政府工作报告提及,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新能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2021.3.5我国能源相关二氧化碳排放领域分布中国新增长战略与碳中和愿景能源生产与转换,47%钢铁,17%交通,9%建筑,8%建材,8%化工,6%其它工业,5%101.2•据GEIDCO的研究测算,我国实现全社会碳中和总体有望按照尽早达峰、快速减排、全面中和三个阶段有序实施。•(1)达峰前以节能减排、控制化石能源总量为主,率先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推进电动汽车替代;•(2)快速减排阶段,可再生能源将占据主导地位,电动车替代将大面积完成,绿氢、CCUS技术成本有望逐渐降低;•(3)全面中和阶段以深度脱碳为主,CCUS、BECCS等前沿技术将迎来商业化推广。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国家电网,平安证券研究所国内:我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路径和技术路线我国“碳中和”总体实现路径我国实现全社会碳中和有望按三个阶段有序实施快速减排阶段2030-2050年尽早达峰阶段2030年前全面中和阶段2050-2060年阶段目标技术路线以化石能源总量控制为中心,能实现2028年左右全社会碳达峰,峰值控制在109亿吨左右,2030年碳强度相比2050年下降70%。以全面建成中国能源互联网为关键,2050年前电力系统实现近零排放,全社会碳排放降至13.8亿吨,相比碳排放峰值下降约90%。以深度脱碳和碳捕集、增加林业碳汇为重点,2055年左右实现全社会碳中和。2060年通过保持适度负排放,控制和减少累积碳排放量。•新能源布局: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推进电动汽车替代•节能减排:控制煤炭消费;提高工业和居民能源使用效率•零碳加码:可再生能源成主导;大面积完成电动车对传统燃油车替代•技术突破:绿氢;CCUS技术•深度脱碳:能源生产清洁化和消费电气化基本完毕•前沿技术商业化:绿氢;CCUS;BECCS等11国内:我国新增投资规模预计在70万亿到140万亿元不等1.2•中国作为目前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国家,要实现“30·60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研究机构粗略测算,未来三十多年中国推动低碳至零碳路径的新增投资在70万亿到140万亿元不等。•中国投资协会(IAC)和落基山研究所于2020年11月8日发布了《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其测算得出,零碳中国将催生七大投资领域,撬动70万亿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可再生资源利用、能效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其中,光伏和风电装机、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占比最大,分别达37%和30%。资料来源:IAC,清华大学,平安证券研究所情景能源供应工业建筑交通总计政策情景53.7106.2910.5170.51强化政策情景77.890.397.4213.9999.692℃情景99.072.667.9417.57127.241.5℃情景137.667.187.8821.66174.38清华大学的研究测算得出,在与“30·60”目标最接近的2℃情景下,2020-2050年间中国能源供应部门新增投资将接近100万亿元,工业、建筑和交通部门新增投资分别为3万亿、8万亿和18万亿左右,合计新增投资规模接近130万亿元。零碳中国·蓝皮书预测七大投资领域“30·60”目标下新增投资规模测算(万亿元)CONTENT目录“碳中和”与政策现状:我国新增投资有望超百万亿元“碳中和”与行业机遇: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显著受益“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与ESG投资13“碳中和”路径下的行业演化框架2.0•在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下,实体产业结构变迁将显著加快。一方面,从受益行业来看,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产业链将迎来蓬勃发展,新能源汽车将实现对传统燃油车的广泛替代,CCUS等前沿技术研发投资也将加大。另一方面,煤炭、冶炼、石化等传统高耗能行业面临落后产能淘汰和退出。“碳中和”战略下行业影响框架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碳中和30/60目标减少/控制碳排放增加/促进碳吸收能源生产生态固碳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绿色信贷增加生态碳汇:森林、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能源消费限制化石能源使用增加清洁能源使用机遇:光伏、风能、氢能、核能、水电、生物质能、特高压、储能…工业领域建筑领域交通领域机遇:新能源汽车、电气化铁路、零碳建筑、节能家电、高效环保新材料、5G等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其他领域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CCUS)技术固碳绿色金融支持碳中和绿色债券绿色股指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绿色金融体系清洁化电气化节能提效挑战: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燃料逐步减少或退出…挑战: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燃油汽车逐步被替代…行业机遇和挑战14重点行业一|清洁能源:清洁能源装机有望在2025年前后超过50%2.1•碳中和实现路径之一是能源生产将转向清洁主导,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行业最为受益。•根据GEIDCO的预测,在能源一次性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有望从目前的15%升至2030年的31%,并在2060年达到90%,实现能源体系的全面转型。•从电源装机结构来看,清洁能源装机存量(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核电、生物质及其它、燃氢机组等)占比有望从目前的43%升至2030年的68%,并于2060年接近100%。其中,太阳发电能和风电将占主导地位,二者装机占比有望从目前的11%和13%分别提升至2060年达到31%和47%。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平安证券研究所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及结构预测2020-2060年我国电源装机总量及结构预测(亿千瓦)容量占比容量占比容量占比容量占比容量占比风电2.812.7%5.418.2%8.021%22.029.3%25.031.3%太阳能发电2.511.4%5.619%10.327%34.546.1%38.047.5%水电3.716.8%4.615.6%5.514.6%7.49.9%7.69.5%煤电10.849%11.037.3%10.527.6%3.04.0%0.00.0%气电1.04.5%1.55.2%1.94.9%3.34.4%3.24.0%核电0.52.3%0.72.4%1.12.8%2.02.7%2.53.1%生物质及其他0.73%0.72.2%0.82.2%1.72.3%1.82.3%燃氢机组0000%00%1.01.3%2.02.5%合计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储能--0.4-1.3-6-7.5-43.4%96%7592%3867.5%29.557.5%2020年2025年2030年2050年2060年802215重点行业一|清洁能源: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发展太阳能发电2.1•中国是世界光伏行业的领导者,占全球光伏装机量的45%左右,并持续为光伏价格降低做出贡献。•根据GEIDCO的预测,我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有望从目前10%左右升至2030年的27%和2060年的47%,加快西部、北部大型太阳能发电基地、东中部分布式光伏建设;其中,2060年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有望下降超过一半至0.07元/千瓦时。太阳能发电装机规划及分布光伏产业链示意图05101520253035402025E2030E2050E2060E光热装机量(亿千瓦)分布式光伏装机量(亿千瓦)集中式光伏装机量(亿千瓦)42%38%40%40%0%10%20%30%40%50%60%70%80%90%100%2025E2030E2050E2060E西部、北部占比东中部占比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头豹研究院,平安证券研究所光伏发电度电成本预测16重点行业一|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陆上风电,中长期稳步推进海上风电2.1•考虑到风能分布和成本等因素,西部北部陆上风电有望率先大力发展,稳步推进东南沿海的海上风电基地建设。2021年底将是国内分散式风电、海上风电项目、2019-2020年新核准的陆上风电项目获得补贴的并网截止时间,相关项目面临抢装。•按照业内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海上风电将实现平价,2060年陆上发电和海上发电平均度电成本有望分别降至0.15元/千瓦时和0.3元/千瓦时。风电产业链全景图风电装机规划及地区分布预测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头豹研究院,平安证券研究所0510152025302025E2030E2050E2060E海上风电装机量(亿千瓦)陆上风电装机量(亿千瓦)41.2%39.8%43.9%42.7%0%20%40%60%80%100%2025E2030E2050E2060E西部、北部占比东中部占比陆上风电度电成本预测17重点行业二|电力基础设施: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和储能技术研发及基地建设2.1•随着电源向新能源转变,需要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与之配套,以满足大规模的新能源接入,同时保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特高压工程和储能基地建设有望迎来新一轮投资。•一方面,需要提前布局相关的输送通道以满足新能源大基地的电力外送需求,预计“十四五”期间年均建设1-2条特高压直流。•另一方面,针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带来的调峰压力,大力发展储能是主要的应对手段之一。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头豹研究院,国家电网,平安证券研究所特高压产业链全景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面临诸多挑战18重点行业三|新能源汽车:2020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至少翻倍2.1•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二是能源使用转向以电为中心,新能源汽车最为受益,预计2060年交通电气化率达81%。•市场乐观预期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从目前的7.9%提升至2025年的25%以上。根据《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目标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售渗透率达到20%左右,到2035年纯电动汽车成为新销售车辆的主流;由此推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将于2025年达到700万辆、2030年接近1200万辆。目前市场乐观预期2025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有望超过25%,相比于2020年底的5.3%和2021年1-3月的7.9%有大幅提升。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预测(万辆)资料来源:Wind,Marklines,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平安证券研究所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92020E2021E2022E2023E2024E2025E海外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19重点行业四|环保与节能提效:绿色建筑、钢铁、水泥等工业技术路线转型2.1•另外,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工业、建筑业也将迎来电气化改造和节能提效的技术路线改进。•其中,绿色建筑包括以下集中形式:一是安装高能效设备和电器,通过自动化系统实现楼宇智能运维;二是推广低能耗设计,减少对供热和制冷的需求;三是翻新老旧建筑,以外立面为主,翻新后有望将供热和制冷需求降低40%。•工业方面,钢铁、水泥等领域的低碳生产仍有待技术突破和新材料的应用,普遍推广仍待成本降低。例如,钢铁业需由高炉冶炼向电弧炉冶炼转变,但是目前中国钢铁工业由于废钢资源供应不足、工业电价较高等因素,电弧炉生产路线经济性不及高炉炼钢,2019年电弧炉生产粗钢产量占比仅有10.4%,远低于全球平均27.7%的水平;并且,更彻底的低碳炼钢方式(如氢气炼钢)仍待技术突破实现规模化应用。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平安证券研究所其他行业节能提效建筑提高建筑电气化水平:推广电采暖与清洁能源采暖、推动大功率高性能电气技术与设备创新等推广低碳节能生活产品:节能智能家电、采用节能光源、推广节能玻璃等节能材料等钢铁大力发展电炉炼钢:挖掘废钢资源潜力、提高废钢电炉冶炼比重培育氢能炼钢产业:攻克关键技术、提高氢能炼钢经济性等优化钢铁产业结构:加大先进特种钢研发力度、提升产业聚集度等建材加快电加热炉推广应用:提升经济性、加快新技术和装备应用;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设备等提高能效:加强新型水泥和新型玻璃生产技术研发、加速淘汰建材落后产能化工大力发展电制原材料:加快技术和装备研发应用、培育健全产业链等提升化工产业聚集度:推动化工企业入园、探索建设绿色化工园区等部分行业节能提效的转型路径20重点行业五|碳吸收与负碳排放:碳汇、CCUS、DAC2.1•实现碳中和的重要路径之三是积极探索实践促进碳吸收的措施,包括技术固碳(如CCUS/BECCS)、生态治理等。•一方面,相关前沿技术研发和商业化应用推广有望在全面中和阶段加速,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物质碳捕集与封存(BECCS)、直接空气捕集(DAC)等。另一方面,通过生态治理系统行动实现自然碳汇,包括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碳经济闭环资料来源:全球碳捕集与封存研究院,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平安证券研究所生态治理协同行动路线图推广光伏治沙模式治理荒漠化土地超过0.7万公顷治理荒漠化土地超过2.3万公顷治理荒漠化土地超过3万公顷203020502060发展电-水-土-林-汇模式扩大人工造林面积增加土壤固碳潜力促进生物质碳捕集与生存发展扩大植树造林面积初步形成稳定的碳汇增量累计超过40亿吨碳汇累计超过50亿吨碳汇促进新增造林面积超过4000万公顷年捕集量超过0.11亿吨二氧化碳年捕集量升至4亿吨二氧化碳以上21风险行业:煤炭面临清退、部分高耗能行业面临落后产能淘汰2.2•“碳中和”目标下,传统高耗能、碳排量大的行业受负面影响更大,包括煤炭、冶炼、石化等。•根据GEIDCO的预测,化石能源总量预计在2028年左右达峰,煤炭发电将逐渐退出。其中,将力争2025年实现煤电碳达峰,煤电装机将于2050年前后加速下降,直到2060年全面退出。•工业生产方面,六大高耗能行业的工业增加值占比有望从2017年的30%以上降至2030年的20%左右,到2060年高耗能行业能效水平将达到全球领先,建成低碳生产体系。其中,高耗能行业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资料来源: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平安证券研究所2020-2060年煤电总装机与东中部占比将持续下行化石能源转型行动路线图严控煤电规模(亿千瓦)10.5203020502060科学发展气电(亿千瓦)化石能源回归原材料属性(化石能源非能利用比重)301.853.33.26%20%30%22资本市场:特斯拉市值超7000亿美元,是通用汽车市值的8.4倍2.3•作为汽车电动化浪潮的领导者,特斯拉最新市值升至超7000亿美元,分别达到福特、通用、丰田的14.4倍、8.4倍和2.8倍。经营数据方面,特斯拉2020年营收规模是通用汽车的四分之一,归母净利润规模是通用汽车的12%。•随着电动汽车的技术成本的降低和市场渗透率提升,特斯拉自2018Q3开始盈利,2020年实现首个年度盈利。特斯拉PE_TTM估值也从2020H1的-1390x跳升至2020Q3的1086x,最新达889x,是通用13x估值的68倍。特斯拉总市值接近通用汽车的8.4倍(亿美元)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889.2013.26-38.11-1,500-1,000-50005001,0001,50010/1211/1212/1213/1214/1215/1216/1217/1218/1219/1220/12特斯拉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福特汽车市盈率估值PE_TTM:特斯拉PE_TTM接近900x特斯拉营收增速领先,销售毛利率相对更高备注:由于数据可得性问题,丰田汽车财务数据为FY2019。7,0018292,502486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10/0611/0612/0613/0614/0615/0616/0617/0618/0619/0620/06特斯拉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福特汽车特斯拉通用汽车丰田汽车福特汽车总市值(亿美元,截至2021/4/23)7001.17828.962501.51486.20PE(TTM,截至2021Q1)889.2013.2513.26-38.11PB(MRQ,截至2021Q1)28.851.841.341.59PS(TTM,截至2021Q1)20.330.680.920.38营业收入(亿美元,FY2020)315.361224.852768.811271.44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FY2020)28.31-10.75-0.98-18.45归母净利润(亿美元,FY2020)7.2162.47192.07-12.7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FY2020)183.64-5.0813.74-2821.28销售毛利率(%,FY2020)21.0220.3718.0711.32净资产收益率(%,FY2020)5.0014.8110.28-4.0023资本市场:隆基股份市值超3500亿元,与中石油的市值比自1:900收敛至1:22.3•作为全球太阳能单晶硅光伏产品制造的领导者,隆基股份受益于光伏新能源发展迎来市场规模扩容,最新市值升至超3500亿元人民币,与传统能源公司中国石油的市值比自此前最高1:900收敛至1:2,基本接近煤炭龙头中国神华市值。•从估值来看,目前隆基和通威的PE_TTM估值在30-40x左右,略低于42x的中国石油,但高于10x的中国神华。隆基股份营收增速领先,盈利持续高增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隆基股份与中石油市值比自1:900收敛至1:2市盈率估值PE_TTM:隆基股份市盈率在40倍左右-300-250-200-150-100-5005010015020025012/0613/0614/0615/0616/0617/0618/0619/0620/06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国石油中国神华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国石油中国神华总市值(亿元人民币,截至2021/4/23)3556.701593.557232.323691.41PE(TTM,截至2021/4/23)38.7038.7640.169.92PB(LF,截至2021/4/23)8.475.110.631.08PS(TTM,截至2021/4/23)5.753.390.391.67营业收入(亿元,FY2020)545.83442.0019338.362332.63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率(%,FY2020)65.9217.69-23.16-3.56归母净利润(亿元,FY2020)85.5236.08190.02391.70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率(%,FY2020)61.9936.95-58.40-9.43净资产收益率(%,FY2020)27.2715.001.5511.003,5571,5947,2323,69105,00010,00015,00020,00012/0613/0614/0615/0616/0617/0618/0619/0620/06隆基股份通威股份中国石油中国神华CONTENT目录“碳中和”与政策现状:我国新增投资有望超百万亿元“碳中和”与行业机遇:清洁能源与新能源汽车显著受益“碳中和”与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绿色债券与ESG投资25绿色金融:投融两端协同助力“碳中和”目标实现3.0•绿色金融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抓手,满足碳中和目标带来的巨大绿色低碳投资需求,据清华大学估算,实现2℃目标需要累计新增投资接近130万亿元人民币。•其中,融资端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产业基金等;投资端则通过大力推动ESG投资,引导更多资本流向绿色环保等可持续发展领域。资料来源:UNPRI,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绿色金融ESG投资全球签署UNPRI的机构超过3800家,国内泛ESG基金规模接近1666亿元。可持续投资兴起绿色信贷2020年底绿色贷款规模接近12万亿元人民币。绿色信贷市场扩容绿色债券我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超1.3万亿元人民币,位居全球第二。绿色债券持续发行绿色金融是我国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的重要抓手26绿色信贷:监管引导和银行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的建立3.1•从银行业政策导向来看,绿色金融顶层设计日趋完善,引导行业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监管层在多年的探索中,不断出台配套指引,推动银行完善自身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目前行业已经形成了包括分类统计制度、考核评价制度、奖励激励机制等在内的绿色金融考核体系。2012年以来监管持续引导银行完善绿色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资料来源:Wind,中国人民银行,平安证券研究所2016年之前2012年,原银监会发布《绿色信贷指引》、《银行业金融机构绩效考评监管指引》。2013年,原银监会发布《关于报送绿色信贷统计表的通知》。2015年,原银监会和发改委联合印发《能效信贷指引》。2016年8月,人民银行等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意见》,这是绿色金融政策的顶层设计,此后我国绿色金融政策加快推进。2017年6月,人民银行等5部委联合发布《金融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发展规划(2016-2020年)》,将“绿色金融标准化工程”被列为重点工程。12月,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绿色银行评价实施方案(试行)》。2021年2月9日,央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央行正在研究修订《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预计2021年可印发。3月20日,易纲行长表示人民银行已经把绿色金融确定为今年和“十四五”时期的一项重点工作。2019-2020年2020年7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关于印发〈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方案〉的通知(征求意见稿)》。2020年12月,四季度货币政策例会首次提及“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完善绿色金融体系”。2018年1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建立绿色贷款专项统计制度的通知》。7月,人民银行印发《关于开展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的通知》。27绿色信贷:绿色信贷规模超12万亿元,主要投向绿色交通、清洁能源等领域3.1•绿色信贷是银行开展绿色金融实践较早的领域,对绿色项目的支持力度不断提升。我国绿色信贷业务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自原银监会2012年印发《绿色信贷指引》以来,国内逐步建立了全世界最大的绿色信贷市场。•绿色信贷余额稳步上升至12万亿元人民币,主要投向集中在绿色交通、绿色能源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12月,根据央行统计口径,我国绿色信贷余额已由2013年的5.2万亿增长到12万亿,复合增速达到12.7%;绿色信贷余额占总贷款的比重稳步上升,2020年底占比达到6.92%,较2018年底提升0.8个百分点。行业投向方面,绿色交通、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三大领域的绿色信贷投放总额占比接近八成。绿色信贷余额稳步提升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绿色信贷占比稳步提升绿色信贷行业分布更多集中在绿色交运领域上(亿元,统计截至2017年6月)6.04%6.50%6.49%6.57%6.67%6.53%6.66%6.82%6.92%5.4%5.6%5.8%6.0%6.2%6.4%6.6%6.8%7.0%18/1219/0319/0619/0919/1220/0320/0620/0920/12绿色贷款占总贷款比重0%5%10%15%20%25%30%70,00080,00090,000100,000110,000120,000130,00018/1219/0319/0619/0919/1220/0320/0620/0920/12绿色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右)30,1521,3481,92116,1033,7231,6033,3795,057447绿色交通运输项目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农村及城市水项目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项目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项目资源循环利用项目自然保护、生态修复及灾害防控项目工业节能节水环保项目绿色林业开发项目绿色农业开发项目节能环保服务采用国际惯例或国际标准的境外项目28绿色信贷:银行类信贷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愈加丰富3.1•银行不断推进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业务种类愈发丰富,产品服务创新不断涌现,服务形式也从单一的信贷投放向多元服务升级,体现在:1)绿色信贷产品逐渐丰富,信贷质押担保方式不断创新;2)融资租赁、供应链金融等其他类信贷业务模式不断涌现;3)绿色投行业务持续推进,在标准化债务融资工具、资产证券化业务方面快速发展。资料来源: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国内银行业现有的绿色信贷创新产品体系(不完全统计)0510152025303540455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20162017201820192020银行参与绿色债券主承规模(亿元)只数(右)银行参与承销绿色债券规模0510152025300204060801001201401601802017201820192020银行参与绿色ABN+ABS承销规模(亿元)只数(右)银行参与承销绿色ABS、ABN规模绿色信贷产品体系绿色贷款绿色融资租赁“碳中和债”等绿色债券发行与承销绿色信托绿色信用卡供应链金融29绿色债券:监管政策支持下,我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绿债市场3.2•我国绿色债券投资尚处起步阶段,但是在绿色金融政策大力支持下,绿色债券迎来快速发展,今年2月碳中和债作为绿色债券的“升级版”开始登场。•截至2020上半年,符合全球标准认证的绿色债券累计发行8678亿美元,集中于中/美/欧等地区,其中,中国大陆发行规模排名第二,占比13%。近年来我国ESG债券投资平稳起步,绿色债券发展领先资料来源:Wind,央行,发改委,商道融绿,平安证券研究所4.34.34.64.65.15.45.86.277.27.58.39.710.912.612.613.114.320.821.42933.244.257.9101.5111.6189050100150200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规模(十亿美元,截至2020H1)中美绿色债券规模领先2016年央行等7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构建绿色金融体系的指导意见》央行发布《银行业存款类金融机构绿色信贷业绩评价方案(试行)》基金业协会发布《绿色投资指引(试行)》境内首只绿色资产证券化(ABS)发行境内首只扶贫主题债券发行2017年境内发行全球首单可持续发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境内发行首只绿色纯债公募基金央行和证监会联合发布《绿色债券评估认证行为指引(暂行)》2018年境内发行发行全国首单PPP项目可持续发展资产支持专项计划2021年2019年2015年发改委等发布《绿色债券发行指引》、《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15年版)》央行等发布《关于促进应对气候变化投融资的指导意见》更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0年版)》征求意见稿华夏银行推出第一只ESG主题理财产品发改委等发布《绿色产业指导目录(2019年版)》华夏理财发布国内首只ESG策略债券指数中债估值中心试发布中债ESG评价体系首次在海外发行中国绿色债券境内首只绿色金融债发行交易商协会发布《关于明确碳中和债相关机制的通知》更新《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2020年碳中和债于2021年2月开始在银行间和证券交易所市场先后亮相30绿色债券:整体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融资3.2•从CBI全球标准和境内绿色债券认证标准来看,债券发行主要支持节能环保、清洁能源等产业融资。CBI认证的气候债券分类方案资料来源:CBI,央行,平安证券研究所《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节能环保产业高效节能装备制造、绿色建筑材料、污染防治、非常规水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新能源汽车和绿色船舶制造清洁生产产业生产过程大气污染/水污染治理、无毒无害原料替代与危险废物治理、农业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工业园区资源综合利用、工业节水清洁能源产业电力设施节能、新能源与清洁能源装备制造、可再生能源设施建设与运营、清洁能源高效运行(如高效储能设施建设、二氧化碳捕集等)生态环境产业农业资源保护、绿色农产品供给、自然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生态产品供给(如森林资源培育、碳汇林等)基础设施绿色升级城镇电力设施和用能设施节能、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城镇环境基础设施、水资源节约、海绵城市、清洁能源汽车配套设施、城市生态保护与建设等绿色服务绿色咨询技术服务、绿色运营管理服务、环境权益交易服务、项目评估审计核查服务、监测检测服务、技术产品认证和推广服务等31绿色债券:我国绿债累计发行规模超1.3万亿元,碳中和债发行近700亿元3.2•截至2021年3月底,符合境内绿色认证标准的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累计超1.3万亿元人民币,2016年以来连续5年发行规模超2000亿元,主要投向清洁交通、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等领域。•作为绿色债券的“升级版”,碳中和债于今年2月开始登场,截至4月11日,累计发行规模接近700亿元人民币。根据交易商协会的要求要求,碳中和债募集资金应全部专项用于清洁能源、清洁交通、可持续建筑、工业低碳改造等绿色项目的建设、运营、收购及偿还绿色项目的有息债务,募投项目应符合相关标准,且聚焦于低碳减排领域。我国境内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超1.3万亿元人民币资料来源:Wind,CBI,平安证券研究所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符合国内绿色认证标准的债券发行规模(亿元人民币)按国内绿色定义划分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使用0%5%10%15%20%25%30%35%清洁交通清洁能源污染防治生态保护和适应气候变化节能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一般营运资金其它2018年2019年32ESG投资:“碳中和”目标下,ESG投资迎全新发展机遇3.3•在全球“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国际金融资源大概率也将向绿色产业等领域倾斜,更加注重可持续和社会责任影响的ESG投资迎来全新发展机遇。目前联合国支持的责任投资原则组织UNPRI的全球签约机构数超过3800多家,中国大陆有52家。•从我国公募基金市场来看,泛ESG基金总规模超过1600亿元,节能环保和绿色低碳行业主题占比最多,数量占比超过70%。UNPRI协议签署方资产管理规模超100万亿美元资料来源:UNPRI,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02040608010012014020062007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资产管理总规模(万亿美元)资产所有者的资产管理规模(万亿美元)资产所有者数目(右)PRI协议签署方数目(右)股票型基金,386,23%国际(QDII)基金,18,1%混合型基金,1155,69%债券型基金,106,7%我国大陆泛ESG基金规模超1600亿元资产所有者,2投资管理机构,39服务供应商,11我国大陆共有52家机构签署UNPRI准则33ESG投资:借鉴海外经验,我国可积极实践ESG整合和可持续主题投资策略3.3•从全球主流7大投资策略的应用来看,负面剔除策略规模最大,接近20万亿美元,占比超三分之一;可持续主题投资增长最快,2018年投资规模超1万亿美元,较2014年增长643%。•对于我国来说,在借鉴海外投资经验的基础上,建议积极发展ESG整合和可持续主题投资,鼓励发展股东参与策略,对负面筛选策略进行相对谨慎、有条件地应用。资料来源:GSIA,Wind,平安证券研究所根据特定的ESG标准,将基金或投资组合中的某些行业、公司或行为剔除。负面剔除基于国际标准(如经合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剔除违背最低标准的商业行为。正面筛选基于国际标准(如经合组织、国际劳工组织、联合国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发布的规则),根据商业惯例的最低标准进行筛选。基于标准的筛选投资管理人将环境、社会和治理因素纳入财务分析。ESG整合对与可持续性相关的主题或资产进行投资(例如清洁能源、绿色技术或可持续农业)。可持续发展主题投资旨在解决社会或环境问题的定向投资,包括社区投资,其资金专门用于传统服务不足的个人或社区,包括向具有明确社会或环境用途的企业提供资金。影响力/社区投资利用股东权力影响企业行为,例如,与高级管理层或公司董事会沟通,提交或共同提交股东提案,以及在全面的ESG指南指导下进行代理投票。企业参与和股东行为全球ESG投资的主要七大策略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负面剔除ESG整合企业参与和股东行为基于标准的筛选正面筛选可持续发展主题投资影响力/社区投资2014年2016年2018年全球ESG投资中负面筛选策略应用最广(十亿美元)34风险提示4•1)全球气候变化超预期;•2)宏观经济下行超预期,上市公司企业盈利将相应遭受负面影响;•3)金融监管以及去杠杆政策加码超预期,市场流动性将面临过度收紧甚至信用危机的爆发;•4)海外资本市场波动加大,对外开放加大的A股市场也会相应承压;•5)新冠肺炎疫情蔓延超预期。平安证券研究所策略配置和前瞻性研究团队分析师邮箱资格类型资格编号魏伟WEIWEI170@PINGAN.COM.CN证券投资咨询S1060513060001陈骁CHENXIAO397@PINGAN.COM.CN证券投资咨询S1060516070001张亚婕ZHANGYAJIE976@PINGAN.COM.CN证券投资咨询S1060517110001薛威XUEWEI092@PINGAN.COM.CN证券投资咨询S1060519090003郭子睿GUOZIRUI807@PINGAN.COM.CN证券投资咨询S1060520070003研究助理邮箱资格类型资格编号郝思婧HAOSIJING374@PINGAN.COM.CN一般证券业务S1060119070043谭诗吟TANSHIYIN596@PINGAN.COM.CN一般证券业务S106012007003436平安证券综合研究所投资评级:股票投资评级:强烈推荐(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20%以上)推荐(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10%至20%之间)中性(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10%之间)回避(预计6个月内,股价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10%以上)行业投资评级:强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中性(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相对沪深300指数在±5%之间)弱于大市(预计6个月内,行业指数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公司声明及风险提示:负责撰写此报告的分析师(一人或多人)就本研究报告确认: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研究报告是针对与公司签署服务协议的签约客户的专属研究产品,为该类客户进行投资决策时提供辅助和参考,双方对权利与义务均有严格约定。本公司研究报告仅提供给上述特定客户,并不面向公众发布。未经书面授权刊载或者转发的,本公司将采取维权措施追究其侵权责任。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您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请您务必对此有清醒的认识,认真考虑是否进行证券交易。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免责条款:此报告旨为发给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平安证券”)的特定客户及其他专业人士。未经平安证券事先书面明文批准,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传送、复印或派发此报告的材料、内容及其复印本予任何其他人。此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平安证券认为可靠,但平安证券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观点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询价,报告内容仅供参考。平安证券不对因使用此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而负上任何责任,除非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客户并不能仅依靠此报告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平安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反映编写分析员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分析员于发出此报告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更改。此报告所指的证券价格、价值及收入可跌可升。为免生疑问,此报告所载观点并不代表平安证券的立场。平安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参与此报告所提及的发行商的投资银行业务或投资其发行的证券。平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2021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