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环保行业2022年策略报告之一:碳市场政策逐步完善,2022年市场规模或超百亿

环保行业2022年策略报告之一:碳市场政策逐步完善,2022年市场规模或超百亿_第1页
1/33
环保行业2022年策略报告之一:碳市场政策逐步完善,2022年市场规模或超百亿_第2页
2/33
环保行业2022年策略报告之一:碳市场政策逐步完善,2022年市场规模或超百亿_第3页
3/33
敬请参阅报告结尾处免责声明 华宝证券 1/33 [table_page] 产业研究专题报告 分析师:张锦 执业证书编号:S0890521080001 电话:021-20321304 邮箱:zhangjin@cnhbstock.com 研究助理:曾文婉 电话:021-20321380 邮箱:zengwenwan@cnhbstock.com 销售服务电话: 021-20515355 [table_product] [table_main] 华宝财经评论类模板 ◎ 投资要点:  碳交易体系在全球范围内正迅速发展。自《京都议定书》生效后,碳交易体系发展迅速,各国及地区开始纷纷碳交易体系,当前还未形成全球范围内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在欧洲,欧盟碳市场是碳交易体系的领跑者;在北美洲,当前是多个区域性质的碳交易体系并存的状态;在亚洲,韩国是东亚地区第一个启动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的国家,中国 2021 年也开启了全国统一碳交易市场;在大洋洲,仅剩新西兰碳排放权交易体系。  我国参与碳排放交易历程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CDM 项目阶段(2005-2012):CDM 项目为我国参与碳交易的主要方式,项目最主要集中于风能、水力等领域;2)碳交易试点阶段(2013-2020):9 个区域试点先后开启,CCER 在试点地区参与交易,各试点抵消比例在 5%-10%之间,CCER 累计成交量近 3 亿吨;3)全国碳交易市场阶段(2021 年后):全国统一碳市场于 2021 年 7 月 16 日开市。  发展趋势:1)试点有序退出:2021 年 7 月全国碳交易市场上线,试点地区重点排放行业及单位将逐步纳入全国市场;2)政策趋严:当前碳市场处于温和过渡阶段,后续政策控排力度逐渐趋严;3)行业扩充:行业有望从电力逐步扩展至石化、钢铁、化工等行业;4)有偿分配逐步开启:碳交易市场配额由免费分配逐步向有偿分配倾斜;5)CCER 重启:CCER 相关方法学、项目等将重新开启申请审核,通过增大抵消比例扩大减排量市场;6)碳金融市场逐步完善:交易产品由现货逐步向期货、期权等衍生品扩展;7)碳市场空间规模:假设全国碳市场碳价在 40-60 元/吨,碳交易市值空间将达到 80-240 亿元/年之间,期货市场规模在 800-7200 亿元/年之间。  碳排放交易政策的实施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一步。碳交易市场体系的建立一方面有利于高排放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技术降低碳排放,排放配额的市场化交易手段为其提供安排动力及经济性支撑,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企业也将受益于自愿核证机制的推广,通过 CCER 交易实现企业价值重估,重点关注可再生能源企业、高排放龙头企业...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环保行业2022年策略报告之一:碳市场政策逐步完善,2022年市场规模或超百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