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引发了市场对能源化工这类传统意义上高耗能行业的关注和
担忧,因此有必要对其中核心产业链的排放压力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具体如下:
核心观点:
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有限但强度突出:目前我国二氧化碳年排放量达到
100 亿吨,其中化工行业排放量不到 5亿吨,远小于电力、钢铁、水泥等
排放大头,从总量看化工并非首当其冲。但从强度看,化工单位收入排放
量高于工业行业平均水平;且不同区域由于经济结构、能源结构及发展水
平的不同,面临差异化的压力,在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于区域和行业维度层
层分解的过程中,化工行业在部分地区可能会面临来自碳排放的发展桎梏。
工业过程排放是重要的碳排放来源:从产生的机理可将碳排放大致分为两
类,能源相关排放和工业过程排放。前者主要就是化石能源直接燃烧造成
的碳排放;后者与能源消耗无关,而是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的排放,比如
水泥玻璃生产过程中石灰石分解散逸、合成气变换制氢等。随着未来可再
生能源替代的推进,能源相关排放会大大缩减,过程排放或将成为决定产
品碳排放压力的核心因素。目前水泥的过程排放占我国总过程排放的 75%
左右,是过程排放的主要来源。但能化行业的单位过程排放不可小觑,碳
一、碳二主要产品的过程排放可达全流程排放的 50%以上,其核心就来自
于碳氢的转换过程,即 CO 与水反应制氢,而含氢量最低的煤炭劣势最明
显。其中煤质烯烃的单吨过程排放量可达到 6吨CO2,若以目前欧盟 40
欧元/吨的 CO2 价格将排放成本内部化,将占产品价格的近 20%。煤化工
因为原料本身的“缺陷”,自带高排放的“原罪”,这也能解释为何市场前
期将煤化工列为供给侧改革的对象。但我们认为,碳中和下产业升级的必
要性毋庸置疑,但绝不是一棒子打死,提前布局提效和减排的龙头企业具
有充足的生存空间以及发展主动权。
碳中和目标下先进龙头掌握发展权:即使没有“碳中和”的框架,龙头企
业实际上也在不断打造降耗减排的能力基础。能化过程排放的问题实际上
就是碳原子利用率,即原料利用率的问题;虽然从煤化工劣势在反应机理
上难以短期逆转,但通过提升包括合成气等物料的利用效率,就能够尽量
降低无谓的碳原子流失,而这些则来自于对流程的深入理解。例如华鲁实
现装置高负荷长周期运行,三大平台互联互通后提升了合成气利用率。又
如宝丰能源去年投资 14 亿建设太阳能电解水项目,耦合煤化工的氢需求
以降低过程排放。见微知著,先进企业采取的措施都不是针对当下政策的
见招拆招,而是早有意识地进行了提前布局,它们未来在短、中、长期的
维度下依旧是最具有生命力且掌握发展权的群体。
投资建议:
碳达峰和中和的背景下,我们持续看好在技术、能效、环保上形成突出壁
垒的龙头企业,推荐万华化学(600309,买入)、华鲁恒升(600426,买入)、
宝丰能源(600989,买入)、金能科技(603113,买入)。尤其是煤化工龙头
在前期市场反应中杀跌明显,我们认为随着政策推进节奏明朗以及市场对
碳中和理解程度的加深,标杆企业的长期价值将得到认识和回归。
风险提示
碳排放总量控制及削减执行力度的不确定性;新项目审批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