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化工碳中和系列报告三:碳中和背景下大炼化和煤化工如何发展-氢从哪里来

化工碳中和系列报告三:碳中和背景下大炼化和煤化工如何发展-氢从哪里来_第1页
1/15
化工碳中和系列报告三:碳中和背景下大炼化和煤化工如何发展-氢从哪里来_第2页
2/15
化工碳中和系列报告三:碳中和背景下大炼化和煤化工如何发展-氢从哪里来_第3页
3/15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相关主管机关核准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据此开展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业务。 东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正在或将要与本研究报告所分析的企业发展业务关系。因此,投资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对报告的客观性产生影响的利益冲突,不应视本证券研究报告为作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深度报告 【行业·证券研究报告】 基础化工行业 化工碳中和系列报告三:碳中和背景下大炼化和煤化工如何发展 ——氢从哪里来 在我国作出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承诺的背景下,大炼化和煤化工行业未来会如何发展是市场所关注的问题。正如我们在碳中和系列报告二中指出的,化工过程的二氧化碳排放可分为能源相关排放和工业过程排放,随着未来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推进,能源相关排放会大大缩减,过程排放或将成为决定产品碳排放压力的核心因素。本文讨论在用煤指标限制下,大炼化和煤化工如何降低产品形成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 核心观点  碳排放来自制氢过程,“碳中和”背景下煤制氢受限制:工艺过程的碳排放来自于制氢过程,由于煤制氢在现阶段拥有绝对的成本优势,无论大炼化还是煤化工均首选煤制氢装置。但煤制氢制 1 吨氢气将排放 11 吨的二氧化碳,在“碳中和”背景下,长远看,大炼化和煤化工企业需要选择新的制氢路径。  炼厂从燃油型向化工型转型,宜配套轻烃裂解装置:许多国家已经宣布未来将禁止生产化石燃料汽车,成品油的需求在达峰后将逐步减少,炼厂面临从燃油型向化工型的转型。蜡油和渣油加氢裂化后可提升乙烯、丙烯和低碳芳烃的产率,因此炼厂转型后对氢气的需求将会提升。配套轻烃裂解装置可减少煤的用量,以浙石化一期为例,该项目配套 60 万吨/年的 PDH 装置预计一年供应 2.4 万吨氢气,至少减少 18.2 万吨/年的煤炭使用,同时将炼厂副产的丙烷转化为高附加值的丙烯。若配套 250 万吨/年的乙烷裂解制乙烯项目,一年将副产 17.2 万吨的氢气,可满足 2000 万吨/年的炼厂一年的氢气需求。  西部煤化工宜发展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西部地区的太阳能和风电资源丰富,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逐渐下降,2020 年国家发改委对 I 类资源区的陆上风电指导价和集中式光伏电站上网指导价分别为 0.29 元/kWh 和 ...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化工碳中和系列报告三:碳中和背景下大炼化和煤化工如何发展-氢从哪里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