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结构:汽车电子产业链主要包括上游电子元器件及结构件、中
游系统化集成、以及下游整车制造与应用。上游包括 IGBT、被动器
件、PCB 以及连接器等;中游针对某一功能或模块提出解决方案,包
括智能驾驶域(感知、决策、执行、V2X)、智能座舱域(座舱电子、
座舱内饰)以及车辆控制域(动力域、底盘域、车身域);下游主要整
车在智能驾驶、智能网联、智慧交通、信息娱乐等领域应用。
景气跟踪指标:关注智能模块渗透率和零部件企业定点车型项目数,
数据主要依赖产业调研获得。汽车智能化市场空间是乘用车销量、智
能驾驶模块渗透率、及模块在单车价值量的乘积,产业跟踪验证上智
能模块在新车渗透率是关键。智能驾驶感知层可跟踪车载镜头、雷达
全球出货量、新车型装车数量以及头部厂商下游订单情况;决策层可
跟踪头部芯片厂商高算力芯片推出和预计量产时间;执行层座舱电子
跟踪车载娱乐系统、全液晶仪表、AR-HUD、语音交互、流媒体后视
镜、后排液晶显示等模块在全汽车市场的渗透率、各类车型加装价格、
对应车型销量。
行情驱动力:行业β来源于智能模块渗透率提升,α来源于公司能否
深度嵌入汽车供应链。过去 2年新能源车领涨主力集中在产业链上中
游锂电材料和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和传统零部件表现平平。从产业链
维度理解,智能化建立在电动化的基础之上。类似 2012 年智能手机
普及期,景气度沿着产业链按通信(基建)—消费电子(硬件)—游
戏(应用)的顺序传导,我们认为新能源车产业景气传导顺序为电动
化(动力电池和材料)—智能化(智能座舱、汽车电子)—深度智能
化(自动驾驶)。L4 级别以上的自动驾驶需要突破高算力芯片和里程
累计两大问题。智能座舱技术门槛低于自动驾驶,有望更早实现普及,
成为车企差异化竞争的重要领域。综合技术成熟度、主机厂布局、消
费者需求等因素,智能座舱的爆发拐点已至。
边际变化:智能座舱的爆发拐点已至,HUD抬头显示、车载镜头进入
需求加速增长期。汽车电子在乘用车整车成本占比在 2025 年预计上
升到 60%,汽车将接棒 PC 和智能机成为驱动全球半导体需求增长的
主力。2020 年国内智能座舱渗透率为 49%,智能座舱四大硬件中仅有
中控屏渗透率达 80%,HUD 抬头显示、流媒体后视镜渗透率均没有
超过 10%,预计 2025 年两者的渗透率均会提升至 30%。对应车载 HUD
和车载镜头国内市场规模分别从 2020 年的 26 亿、57 亿,增长至 2025
年的 101 亿、211 亿,未来 2年两者需求将进入加速增长期。
风险提示:技术难题未被完全攻克,智能化模块降本节奏低于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