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大后国民经济及行业机遇展望-德勤VIP专享VIP免费

二十大后国民经济及行业机遇展
德勤中国
2022 12
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涉及国家发展各个方面的纲领性报告,为未来五年、十年以及更长时期指明发展方向。报告
在继承十九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从起来
走向强起来。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也将深化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下文我
们将简要总结未来发展关键议题,以及对于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影响,展望未来发展机遇。
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着重强调安全创新
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报告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
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
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下,报告牢牢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
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了十四五规划的关注重点。安全创新改革国际科技是十四五规划中
出现的五个高频词汇,在二十大报告中继续强调并贯穿全文。其中频率最高的安全创新,一定程度上说
明了二者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在严峻复杂的国际
形势面前,国家谋求高水平发展的定力和决心。
1 五个高频词汇在报告中的出现次数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
注:其中二十大报告词频数值比十四五规划报告篇幅进行了等比例换算
从报告结构上看,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国家安全首次作为新的章节独立阐述与十九大报告相比,大报
告在发展举措部分增3个章节,分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全面依法治
国,推进法治中国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均作为单独部分
进行阐述,体现了对科教、法治、安全的重视和强调。
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报告把形成新发展格局纳入 2035 年远景目标,明确了要加快构
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报告同时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
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国内循环方面着重扩大内需、优化供给、打通堵点,在国际循环方面
着重完善制度、提升结构、深化合作等,从而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国民经济发展的七个关键趋势
我们认为二十大报告重点讨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七个关键趋势,分别是实体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
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安全和共同富裕。
181
107 99 88 86
182 170
120
91 89
0
50
100
150
200
安全 创新 改革 国际 科技
二十大报告 十四五规划
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重点。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
经济上。制造业重点关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服务业要与先进制
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高水平对外开放突出制度开放,建设贸易强国。制度方面,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与国际高标准
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贸易方面,货物贸易重在优化升级,服务贸易重在机制创新,同时明确发
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引进外资方面,强调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
的投资。在这一背景下,跨国企业可以利用丰富的运营经验优势,充分把握并积极融入更高水平的开放进程,
比如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本土合作伙伴协力加速技术创新;再如以国际环保标准带动整体供应链的绿色
型,推动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继续深耕中国极具潜力的市场,为自身在华发展创造更好条件。
既要扩大内需也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
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扩大国内需求能更好发挥消费、投资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需要围绕需求结构变化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
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教育、科技、人才三元并行,重要性获得系统性提升党的报告第一次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
驱动发展战略设置在同一章节,放在高质量发展节之后,体现了对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
性的重视。一方面反映了新旧动能交替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内外形势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构建新发
展格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同时,在不确定性加大的国际环境下,
卡脖子技术等问题客观要求快速提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攻关能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进一步建设世界重
要人才中心,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服务国内产业升级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大方向,要有计划有步骤推进,
但同时要确保能源供给稳定、能源结构平稳安全过渡。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受到重视,新能源提速发
展而非放缓。数字技术与电网、储能、补能设施建设的融合推进将催生新兴业态,推动新的绿色合作方式和解
决方案的产生。
强调发展的安全性。报告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需坚守十八亿亩耕地
红线,解决种子对外依存度高问题。能源安全需降低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切实推进新能源战略。产业
链安全需解决芯片、核心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的脖子困境,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聚焦人工
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
息技术产业体系。
高质量发展
科技创
共同富裕
绿色发展
安全
高水平对
外开放
扩大内需
实体经济
二十大后国民经济及行业机遇展望德勤中国2022年12月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涉及国家发展各个方面的纲领性报告,为未来五年、十年以及更长时期指明发展方向。报告在继承十九大报告和“十四五”规划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方向指引,从“富起来”走向“强起来”。在此背景下,国内企业也将深化改革,迈向高质量发展、构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新征程。下文我们将简要总结未来发展关键议题,以及对于宏观经济和行业的影响,展望未来发展机遇。首次提出“中国式现代化”,着重强调“安全”与“创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提法首次出现在全国党代会报告。报告指出,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下,报告牢牢立足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继续强调了十四五规划的关注重点。“安全”、“创新”、“改革”、“国际”、“科技”是十四五规划中出现的五个高频词汇,在二十大报告中继续强调并贯穿全文。其中频率最高的“安全”和“创新”,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二者对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性,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在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面前,国家谋求高水平发展的定力和决心。图1五个高频词汇在报告中的出现次数情况数据来源:中国政府网,注:其中二十大报告词频数值比照“十四五”规划报告篇幅进行了等比例换算从报告结构上看,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国家安全首次作为新的章节独立阐述。与十九大报告相比,二十大报告在发展举措部分增加3个章节,分别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均作为单独部分进行阐述,体现了对科教、法治、安全的重视和强调。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报告把“形成新发展格局”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要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报告同时指出,要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在国内循环方面着重扩大内需、优化供给、打通堵点,在国际循环方面着重完善制度、提升结构、深化合作等,从而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国民经济发展的七个关键趋势我们认为二十大报告重点讨论了国民经济发展的七个关键趋势,分别是实体经济、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内需、科技创新、绿色发展、安全和共同富裕。1811079988861821701209189050100150200安全创新改革国际科技二十大报告十四五规划实体经济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设重点。报告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制造业重点关注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服务业要与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深度融合。数字经济要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高水平对外开放突出制度开放,建设贸易强国。制度方面,主动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构建与国际高标准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贸易方面,货物贸易重在优化升级,服务贸易重在机制创新,同时明确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引进外资方面,强调优化外商投资结构,鼓励在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的投资。在这一背景下,跨国企业可以利用丰富的运营经验优势,充分把握并积极融入更高水平的开放进程,比如在华设立研发中心,与本土合作伙伴协力加速技术创新;再如以国际环保标准带动整体供应链的绿色转型,推动行业“双碳”目标的实现;继续深耕中国极具潜力的市场,为自身在华发展创造更好条件。既要扩大内需也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报告指出,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消费对经济发展起基础性作用,扩大国内需求能更好发挥消费、投资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导作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则需要围绕需求结构变化提高供给质量,扩大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教育、科技、人才三元并行,重要性获得系统性提升。党的报告第一次把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设置在同一章节,放在“高质量发展”章节之后,体现了对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关联性和系统性的重视。一方面反映了新旧动能交替的紧迫性,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内外形势下自主创新的必要性。构建新发展格局、培育发展新动能、建立新的竞争优势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作用;同时,在不确定性加大的国际环境下,“卡脖子”技术等问题客观要求快速提升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和攻关能力。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求进一步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服务国内产业升级。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转型、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是一个大方向,要有计划有步骤推进,但同时要确保能源供给稳定、能源结构平稳安全过渡。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受到重视,新能源提速发展而非放缓。数字技术与电网、储能、补能设施建设的融合推进将催生新兴业态,推动新的绿色合作方式和解决方案的产生。强调发展的安全性。报告提出“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需坚守十八亿亩耕地红线,解决种子对外依存度高问题。能源安全需降低石油、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切实推进新能源战略。产业链安全需解决芯片、核心软件等关键技术环节的“卡脖子”困境,对产业链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掌控,聚焦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关键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快构建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共同富裕绿色发展安全高水平对外开放扩大内需实体经济共同富裕的内涵更加丰富,重要性提升。十九大以来国家重要文件对共同富裕的着墨不断增多,二十大报告更加明确了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二十大报告新提出“机会平等”、“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意味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将进一步落实落细。报告再一次强调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多劳多得,鼓励勤劳致富,明确机会平等是关键,不搞结果均等。同时明确规范财富积累机制,意味着在容许财富合理保值增值的基础上,对高收入群体的收入来源约束和税收制度将更加规范。宏观经济展望经济稳步回暖机遇挑战并存当前,受地缘政治紧张、能源粮食危机等多重影响,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大;叠加发达经济体持续已久的高通胀和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世界经济增长动能进一步转弱,这无疑将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诸多外部挑战。2022年以来,在经历了二季度的低谷后,中国经济企稳回升,三季度GDP同比增速达到3.9%,前三季度累计实现3.0%的增长。其中,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拉动GDP增长1.2个百分点,但是受二季度疫情反复的影响,消费信心指数持续落在90以下(2020年前平均在120左右),居民消费信心进一步恢复仍需时日;投资结构正不断改善,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显著高于整体投资表现,但在房地产投资放缓的背景下,如何寻找新的增长动能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与此同时,得益于极具韧性的供应链,中国的外贸和吸引外资的表现始终保持良好态势,出口增速在2021年和2022年前10个月分别达到30%和11.1%,外商直接投资在2021年和2022年前三季度均保持在20%左右,体现出中国产品的竞争力以及中国市场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吸引力;不过,10月出口下滑背后蕴含的外需减弱风险值得重视。二十大后,稳定经济增长将被赋予更高的重要性。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未来国家将因时因势优化完善防控措施,这也将提振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重点行业机遇展望消费品及零售扩大内需加速推动消费提质扩容本次二十大报告提出“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并围绕“绿色消费、共同富裕、创新驱动发展”等主题,对消费市场释放了积极的信号。总体来看,消费品和零售行业未来的机遇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丰富绿色消费场景,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加快践行绿色责任,将绿色理念根植于生产流程和产品开发中的消费品和零售企业将在未来获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同和政策支持。扩大对外开放,进一步推动跨境电商发展。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定不移进一步扩大开放。国家扩大开放政策对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新模式的扶持有望进一步加大。优化消费供给,推动消费下沉。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将促进城乡人员和资源的双向流动,同时优化各层级城市和农村地区的消费供给,更有效地推动消费下沉。图2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下沉市场消费潜力凸显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数字技术推动消费业态和模式创新。在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下,加快自身数字化转型,并积极探索新兴场景应用的消费品零售企业有望获得更多的资本关注。加强消费者隐私和数据安全。报告提出以人民安全为宗旨。随着政策陆续出台,加强市场监管,企业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消费者数据的保护,避免消费者数据泄露带来的负面影响。汽车平衡创新、安全和开放加强关键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引领性创新:汽车产业不仅要在电动化、智能化等关键领域上实现技术突破,更要立足长远,着眼于前瞻性、引领性基础科学领域的能力攻关,成为全球汽车创新的策源地和磁力场。供应链安全重在可控而非100%自主:智能电动车产业将围绕关键零部件和技术上建立多元化的供应生态;一方面提升自主研发能力,推动核心领域的国产化进程,另一方面在主流技术之外探索不同技术替代方案。图3汽车芯片国产化率数据来源:天风证券汽车产业“双碳”将催生绿色投资机遇:国内车企当尽快建立全链条的减排布局,通过产品全生命周期脱碳,建立新的绿色壁垒;同时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的投资,建立围绕循环经济的商业模式,提升品牌的绿色溢价。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增强对全球创新要素吸引:中国政府将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吸引汽车及零部件跨国公司投资中国、以分享新兴技术的发展红利。1%3%4%8%8%140001500016000170001800019000200002019年2020年2021年单位:元6.9%10.5%控制类芯片传感器芯片功率半导体存储器芯片通信芯片物流运输构建高质量的国际国内供应链服务体系建设适配双循环的供应链物流体系。促进外贸供应链畅通运转,支持跨境电商、海外仓等发展,拓展国际航空、铁路、海运等常态化跨境寄递渠道,提高企业、产业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能力。图42016-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行业规模(亿元)数据来源:《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出口物流服务行业研究报告》提升运输产品供给质量,实现交通强国目标。从布局上完善基础设施的整体功能,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从结构上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推广多式联运,提升综合运输效率。借助数字化强化供应链韧性。打通上下游企业的数据和业务,通过多种物流创新应用新模式,最终改善物流企业经营效率和效益。图52017-2022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规模(亿元)数据来源:《2022年中国智慧物流行业市场前景及投资研究预测报告》构建绿色物流服务体系。打通仓储、运输、包装、回收全链路的多个环节,开展物流业碳足迹认证,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建设绿色制造和服务体系。金融继续支持经济重点领域,维护金融稳定,坚持改革开放继续实行稳健货币政策。保持M2和社融规模增量与经济增长基本匹配。增强信贷增长的稳定性。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8000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0500010000150002000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EGAGR=42.3%图6M2社融“剪刀差”裂口继续修复中数据来源:人民银行金融持续支持经济社会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薄弱领域包括脱贫攻坚、普惠小微;转型升级领域主要聚焦先进制造业、专精特新和绿色产业等。图7绿色、制造业、普惠领域贷款为增长较快领域数据来源:人民银行银行信贷仍是稳增长、宽信用抓手。国有六大行继续发挥“头雁”作用,支持实体经济。信贷结构持续优化调整。资管理财领域加快发展。收入增长将增强居民财富管理意识,提高资产配置需求。银行理财、养老理财领域将加快发展和创新。多层次资本市场改革继续推进。直接融资力度加大,全面注册制进程有望加快。强调金融稳定,防风险被置于更加突出位置。发展直接融资,降低银行体系风险累积。建立和完善金融稳定基金运用机制。金融改革开放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金融双向开放继续推进。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加强金融法治建设。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2019-012019-032019-052019-072019-092019-112020-012020-032020-052020-072020-092020-112021-012021-032021-052021-072021-092021-112022-012022-032022-052022-072022-09(%)M2:同比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5.00.05.010.015.020.025.030.035.040.045.0(%)绿色贷款制造业普惠金融住户贷款房地产业科技、传媒与电信培育独立、自主、可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与数字化产业生态,实现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重点依靠关键领域构建现代化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培育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电路等关键性领域发展动能,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同时不断提高行业内原创性与创新性水平,加快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从而真正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图82021年科技制造领域关键设备、系统国产化率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中国信通院打造价值链与创新链,构成“双循环”体系。在产业链的培育方面,推进“双循环”体系建设,形成上下游配套网络,推动科研攻关与产业成果的应用。不但要提升产业链内部资源优化、整合的能力,更要提高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与供应链韧性,降低局部突发性风险。实现数字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发展“加速器”作用。在数字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着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型现代化基础设施,为信息产业的发展筑牢底座。未来将继续推进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创新升级,从而提升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中国将牢牢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抢占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制高点。将数字经济运用在农业、工业、交通、教育等多元化场景,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性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图9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结构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Wind,中国信通院0%5%10%15%20%25%30%35%感知算法存储芯片车用MCU科学仪器示波器无线通信芯片操作系统CADCPU五轴机床EDAFPGA芯片电生理光学膜数据库半导体设备软性内窥镜3.0T以上MR电子测试仪器半导体材料数控系统64排以上CT5.26.26.47.17.58.417.42124.928.831.737.20102030405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数字产业化(万亿元)产业数字化(万亿元)生命科学与医疗加速构建健康中国,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中西医并重发展加大健康中国建设,实现以民为本的医药医疗发展格局:从供给端和需求端进行改革,解决药品价格高昂和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以实现更加全面的人民健康保障。医保谈判和带量采购的推进从国家层面实现质与量的药品供给,同时进一步刺激创新药的研究发展和突破。本地药企将以更大力度推动中国的世界级创新药产品的研发;外资药企更积极地将中国加入全球创新项目的早期研究中。图10带量采购中标产品价格平均降幅稳定,医保基金和患者的负担明显降低数据来源:GBI,药监局,德勤研究图11医保目录创新药新纳入数量增长快速,对于创新药研发支持力度持续加大数据来源:GBI,药监局,德勤研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多元保障各类群体:稳定高医疗覆盖面,针对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提高等社会问题建立支持性政策和相关医疗机构的建设。未来中国的医疗健康体系将更加全面,针对老人、孕妇及婴幼儿等特殊人群的医疗服务更加专精化和个性化,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和永续化的医疗健康保障生态。中医药创新发展,打造中西医并重的新格局:强化中医药的研发突破和用药普及,坚持推动中西医互补互强的协调发展,促进中医药的创新和传承。制造着力强链补链,坚持对外开放,加码绿色制造强调产业链、供应链提升韧性与安全保障水平:将通过培育产业集聚、投资核心技术、完善区域供应链、增强供应链透明度等方式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性。52%59%53%53%52%56%49%48%96%98%93%95%96%99%74%98%4+74+7扩围第二轮第三轮第四轮第五轮第六轮第七轮平均降幅最高降幅010203040201620172018201920202021进口创新药本土创新药专精特新企业发展加速: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有望陆续出台政策支撑专业化程度高的核心技术研发与商业化;国产替代成为部分关键技术主要路径,技术迭代加速中小企业进入机会;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图12开展数字化转型的上市公司目前以大型企业为主,专精特新企业数字化转型有望加速数据来源:《中国上市公司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制造业成为未来吸引外资的重心:扩大外资制造业投资,特别是在高科技设备、绿色脱碳、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工业升级领域。支持高技术制造企业上市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外商投资企业在A股上市以及发行各类信用债券。绿色制造转型:绿色制造成为未来制造业发展模式,带动绿色产品设计、绿色供应链、绿色产业园、绿色后市场服务需求增长;循环经济、共享制造等新模式扩大应用规模。图13地方政府“十四五”规划绿色制造重点数据来源:政府公开信息74%23%3%大型企业中型企业小型企业05101520253035省(市、自治区)数量能源与资源能源安全与能源革命双轨推进能源安全为第一要务:二十大报告将能源安全摆在重要位置,强调能源革命需秉持“先立后破”的原则、有序推进,在此背景下传统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受到重视。而构建风、光、核、水、煤、油、气等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是确保能源安全的最终方向,因此新能源将提速发展而非放缓。图14进入“十四五”风电、光伏装机高增长数据来源:Wind,德勤研究技术创新成为能源转型第一推动力:二十大报告再提能耗“双控”逐步转向碳排放“双控”,在降碳导向下,以冷热电联产为代表的清洁高效利用的工艺技术,以及物联网等支撑提升用能管理效率的技术、CCUS(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负碳技术将是传统化石能源实现转型的关键。同时,双碳目标将极大的激励能源消费端转向使用清洁能源,特别是在建筑、工业、交通等关键用能领域,氢能、电气化等支持终端用能向新能源转型的技术迎来机遇。伴随新能源加速渗透,锂、钴等绿色金属需求快速增长,可以提高这类金属能量转换、能量密度和循环效率的技术将成为新亮点,如电池循环。能源销给模式转变迫切需要新商业模式和能源解决方案: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以数字化与电网、储能、补能设施建设的融合推进为主基调,从能源生产到供、储、销全环节的数字化将赋予消费者和社区更高的用能灵活性,能源销给模式逐步向双向互动转变,V2G(电动汽车入网)、光储充检等能源解决方案有望商业化落地。结语及展望当下是中国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阶段,同时也要应对好各类发展挑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关系复杂多变,外需疲软;内部环境看,国民经济到了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攻坚时期。二十大报告指明了中国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间的战略方向,我们相信,中国将持续推进改革与创新,实现制度红利和创新红利的双轮驱动,同时深度参与国际价值链分工与重构,为世界经济复苏和再全球化提供中国方案。0510152025302021-12021-22021-32021-42021-52021-62021-72021-82021-92021-102021-112021-122022-12022-22022-32022-42022-52022-62022-72022-82022-9(%)火电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速水电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速核电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速风电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速光伏装机容量累计同比增速报告联络人许思涛德勤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德勤研究负责人合伙人+861085125601sxu@deloitte.com.cn陈岚德勤研究合伙人+862161412778lydchen@deloitte.com.cn张国雄经济咨询执行董事+862161411002guoxizhang@deloitte.com.cn高菲德勤研究高级经理+861085125998viogao@deloitte.com.cn饶文秋德勤研究助理经理+862123166663clrao@deloitte.com.cn关于德勤德勤中国是一家立足本土、连接全球的综合性专业服务机构,由德勤中国的合伙人共同拥有,始终服务于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前沿。我们的办公室遍布中国30个城市,现有超过2万名专业人才,向客户提供审计及鉴证、管理咨询、财务咨询、风险咨询、税务与商务咨询等全球领先的一站式专业服务。我们诚信为本,坚守质量,勇于创新,以卓越的专业能力、丰富的行业洞察和智慧的技术解决方案,助力各行各业的客户与合作伙伴把握机遇,应对挑战,实现世界一流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德勤品牌始于1845年,其中文名称“德勤”于1978年起用,寓意“敬德修业,业精于勤”。德勤专业网络的成员机构遍布150多个国家或地区,以“因我不同,成就不凡”为宗旨,为资本市场增强公众信任,为客户转型升级赋能,为人才激活迎接未来的能力,为更繁荣的经济、更公平的社会和可持续的世界而开拓前行。Deloitte(“德勤”)泛指一家或多家德勤有限公司,以及其全球成员所网络和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组织”)。德勤有限公司(又称“德勤全球”)及其每一家成员所和它们的关联机构均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实体,相互之间不因第三方而承担任何责任或约束对方。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员所和它们的关联机构仅对自身行为承担责任,而对相互的行为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德勤有限公司并不向客户提供服务。德勤亚太有限公司(即一家担保有限公司)是德勤有限公司的成员所。德勤亚太有限公司的每一家成员及其关联机构均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实体,在亚太地区超过100个城市提供专业服务。请参阅http://www.deloitte.com/cn/about了解更多信息。本通讯中所含内容乃一般性信息,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全球成员所网络或它们的关联机构(统称为“德勤组织”)并不因此构成提供任何专业建议或服务。在作出任何可能影响您的财务或业务的决策或采取任何相关行动前,您应咨询合资格的专业顾问。我们并未对本通讯所含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明示或暗示)陈述、保证或承诺。任何德勤有限公司、其成员所、关联机构、员工或代理方均不对任何方因使用本通讯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任何损失或损害承担责任。德勤有限公司及其每一家成员所和它们的关联机构均为具有独立法律地位的法律实体。©2022。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联系德勤中国。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