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自然科学汉文版)第50卷
e
是误差项,
代表模型中未考虑的其他因素影响之和。
IPAT 模型将环境影响与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简单处
理为同比例的线性关系,
不能反映出不同因素对环境影响效果的差异,
而修正后的STIRPAT 模型有效改善
了这一状况。
应用该模型时,
往往通过对数变换和回归分析来对模型中的参数进行估计,
之后基于情景设置来预测碳
排放量。文献 [
3
]
的研究建立在内蒙古地区的具体情境中。文献 [
4
-
5
]
中基于人口增速、
人均 GDP增速和
能源强度增速这三个因素分别对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设置了若干种不同的情景模式,
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碳
排放量的预测。为了避免在进行分析时出现的驱动力多重共线性问题,
文献 [
6
-
8
]
在预测中分别使用了岭
回归、
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改进。
IPAT 方程和STIRPAT 模型同源,
其数学形式
较为简单,
可对碳排放的驱动力进行分析,
也可结合特定情景分析对碳排放量进行预测。
2.1.2
Ka
y
a恒等式与LMDI因素分解模型 在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的研究中,
日本 Yoichi
Ka
y
a教授提出
了Ka
y
a恒等式,
旨在通过简单的数学表达式将人口、
经济和能源等因素与碳排放量进行关联。其原始表达
式为
C
=
P
×
G
P
×
E
G
×
C
E
,
其中:
C
为碳排放总量;
G
表示生产总值;
E
表示能源消耗量;
P
表示人口规模。
针对不同的环境,
可以对 Ka
y
a恒等式进行不同程度的改进。文献 [
9
]
在Ka
y
a恒等式中增加了煤炭利
用强度、
工业化水平程度、
煤炭消费比重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模型改进为
C
=
P
×
G
P
×
I
V
G
×
E
I
V
×
C
C
E
×
C
C
C
,
其中:
C
C
表示煤炭主产区的煤炭消费量;
I
V
表示工业总产值。通过改进的 Ka
y
a恒等式,
碳排放量被分解
为6个组成部分,
亦即6个影响因素:人口(
P
),
人均 GDP
(
G
),
产业结构(
I
),
能源的利用效率(
E
e
),
煤炭的
利用强度(
C
I
)
和单位煤炭消耗对应的碳排放量(
S
),
即
G
=
G
P
,
I
=
I
V
G
,
E
e
=
E
I
V
,
C
I
=
C
C
E
,
S
=
C
C
C
。
由于迪氏对数因素分解方法(
LMDI
)
具有全分解、
无残差、
计算简便等特性,
所以被广泛应用于碳排放
量的分解中。运用 LMDI方法建立碳排放影响因素分解模型
Δ
C
0
t
=
C
t
-
C
0=Δ
P
0
t
+Δ
G
0
t
+Δ
I
0
t
+Δ
E
e
0
t
+Δ
C
I
0
t
+Δ
S
0
t
。
其中,
Δ
P
0
t
=∑
i
C
t
-
C
0
ln
C
t
-
ln
C
0
ln(
P
t
P
0
),
其他的类似计算。计算结果为正则表示该因素对碳排放有促进作用,
即增加碳排放量;结果为负则表示该因素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
即降低碳排放量。绝对值越大表示该因素
的作用效果越强,
各个效应的总和为碳排放总量。文献 [
10
-
12
]
均采用这种方式将 Ka
y
a恒等式结合具体情
景进行拓展来预测不同环境中的碳排放量。文献 [
13
]
认为模型中的所有变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而是在时
间轴上线性变 化 的,
基于这种观点在 Ka
y
a恒等式的基础上引入了各因素的变化率。Ka
y
a恒等 式常与
LMDI因素分解方法共同使用作为碳排放驱动力分析的模型。其数学形式较为简单,
可依据不同情境进行
不同程度的拓展。
2.1.3
IPCC 与脱钩 系 数 法
IPCC 方法是国际通用的碳排放计算方法,
能 源 消 费 产 生 CO
2排放量为
C
=∑
n
n
=
1
E
z
×
ξ
,
其中
E
z
为化石能源的消耗量,
ξ
为排放因子。To
p
ic提出的脱钩系数可用于确定一区域在一
段时间内经济与碳排放的解耦状态。基于上述IPCC 方法计算的碳排放量和 GDP
,
计算脱钩系数的公式为
ε
=Δ
C
/
C
Δ
GDP
/
GDP
。
根据脱钩系数
ε
的值,
把脱钩状态分为强脱钩、
弱脱钩等8类。通常,
若某地区连续三年的脱钩系数处于平均
值以下且碳排放处于强脱钩或弱脱钩状态时,
则认为其未来可能出现碳达峰。文献 [
14
-
15
]
在此基础上通
过分析不同城市的碳排放总量及 GDP变化,
继而确定不同城市的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解耦状态。
2.1.4
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EKC 曲线)
经济增长与环境质量常常存在着“
倒U”
型关系,
即在经济发
·
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