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电子政务 E-GOVERNMENT 2020年第03期(总第207期)
将把城市中心和地方节点联系在一起形成信息通道,创造
出一种网络经济中的利益走廊。“这种由信息和ICTs产生
的通道作用,有从根本上改变地区面貌而不是简单加强旧
的秩序的潜力”[4]。卡斯特尔斯则认为,信息和通信技术
的高度发达,将改变实体经济的空间概念,世界经济将由
“地点空间”(space of place)转向“流动空间”(space
of flows),而“流动空间”的特征,就是跨越了广大领
域而建立起功能性链接,在物理性的地理上则有明显的不
连续性。[5]据此,新经济地理学提出了“新技术决定论”
的观点,并认为,基于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整体性“技术
革命”会对空间和地方产生深刻影响,因为当媒体、计算
机和电子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当设备与运输成本下降到几
乎与距离无关,当广域网开始作为媒介实现各种类型的娱
乐、社会互动、文化活动、经济交易以及劳动过程,距离
作为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制约确实“死了”。[6]立
足于“十四五”期间这样一个特定历史节点,思考数据要
素的跨区域流通格局问题,可以从国家战略、产业布局和
技术逻辑三个视角进行切入。
(一)区域战略视角:推动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实
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基础
从区域战略的角度看,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实施京
津冀协调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协同发
展、成渝双城经济圈、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等重要区域
协调发展战略,推动新时期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全面振兴
的重要举措。习总书记指出,新形势下促进区域协调发
展总的思路是: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调整完善区域政策体
系,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促进各类要素合理流动和高
效集聚,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
力系统。[7]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将数据增列为
一种新的生产要素,这对未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制定
和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要考虑
人流、物流、资金流、创新流等要素的跨域流通问题,
按照四中全会精神,未来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时,应
该把数据要素的自由流通作为重要的政策考虑维度。数
据要素合理流动和集聚的动态化发展态势将成为促进区
域间空间功能集聚、承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国
外已经有部分学者研究明确指出了数据和信息技术对区
域发展的积极作用。基于信息和数据的跨域流动规律,
很多国家开始思考区域协调发展与城市数据网络和区域
间数据走廊相统一的政策布局,如新加坡智能城市、
马来西亚的“多媒体超级走廊”、西班牙加泰罗尼亚的
“科学之环”,等等。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要素的充
分流通,将有效拉动物流、人流、资金流在区域经济发
展中的作用,扩大要素的释放深度。在数据要素跨域流
通的过程中,引导资金流入市场需求旺盛和紧迫的区
域,吸引人才涌入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的区域,基于人才
与资金的流入进一步引入物资和设施,逐步构建形成产
业优势互补、经济平衡发展的高质量区域经济布局。
(二)产业布局视角:推动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推
动中西部数字经济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重要路径
从产业链布局的角度,数据要素跨域流通是我国构
建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链条,推动中西部地区数字经济
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重要路径。克拉克等[8]在运用新经
济地理学模型阐述产业链发展时,明确了信息扩散对于
产业集聚的积极作用,并提出信息和数据的非正式扩散
是相比实体要素扩散更分散和难于模型化的力量,但
其在形成和维系真实世界的产业集聚中发挥了重要的作
用。Mowshowitz[9]则认为,信息运动的价值已经超过商
品运动的价值,数据和信息要素的新型集聚作用,成为
决定城市和区域在整个经济网络中向产业链高端迈进的
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数字经济产业链正在自发地调
整,数据要素西向转移成为趋势。东部沿海地区的互联
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自身产业链环节已经开始逐
步延伸到西部地区,总体布局逐渐趋于合理。各企业已
经开始着手基于产业发展综合考虑数据要素跨域流通和
总体布局的问题,这既能有效释放东部地区沉淀下来的
王建冬 于施洋 窦悦·东数西算:我国数据跨域流通的总体框架和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