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与可持续发展路线图 合成生物学快讯 2022 年1月(总期第 119 期)
使其能够更高效吸收 CO2。例如,短期里程碑包括工程学改造固碳关键组分,提
高植物中 CO2吸收效率,将 CO2浓缩机制(CCM)从蓝藻和藻类转移到植物和
模式生物中。路线图还介绍了利用生物进行温室气体储存和利用的里程碑,包括
对生物体进行改造使其能够将 CO2和甲烷转化为化合物,用于长期储存(如碳酸
钙或生物塑料等产品)。此外,路线图还重点关注了扩大生物封存技术的路径,
例如,通过解决改进气体发酵技术的挑战,长期目标是使生物体能够从浓缩气流
和环境空气中捕获不同类型的温室气体。
在第二个目标下,路线图重点关注利用工程生物学强化自然系统,以 增加碳
吸收并缓解气候变暖。陆地和海洋共同负责吸收全球约 50%的CO2年排放量,
但未来几年,该碳汇效率将减少。路线图通过生物工程学解决土壤固碳问题,并
将在多个领域获得里程碑进展,例如,对植物、作物进行改造使其根部储存更多
的碳,工程化的土壤微生物组能增加碳封存,改造生物体以减缓湿地退化,因为
湿地是巨大的自然碳汇。提高海洋碳能力的里程碑包括设计和工程化改造生物体
(例如微生物、浮游植物、藻类)和系统(如病毒分流),从而在海洋表面以及
深海捕获和封存碳,达到缓解海洋酸化的目的。此外,还包括缓解气候变暖的研
究途径,例如开发冰核微生物,将这些微生物放置在陆地上,用于维持积雪,在
高山和极地环境中创造更多反射表面,以保护永久冻土并防止碳释放。
与其他 CO2去除技术一样,基于生物的碳捕获不能替代大幅减排,必须与其
他途径一起开发。此外,利用工程生物学在生态系统中进行碳捕获还面临着必须
解决的独特的环境影响,包括工程生物体之间的生物污染(biocontainment)以及
工程生物体与非工程生物体、本地物种之间的潜在竞争等。
1.2 技术主题:在应用领域应对气候变化
(1)食物和农业
农业领域是人为甲烷排放的最大来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途径的一部分,减
少这种温室气体排放已成为当务之急。当前的农业实践还会产生其他温室气体,
例如合成肥料时产生的 N2O将导致生态系统流失和富营养化。该路线图制定的
工程生物学研究目标,主要用于实现温室气体低排放量的粮食和作物生产。
哈伯(Haber)过程是现代农业的基石。在此过程中,空气中的无机氮与氢
(主要来自天然气)结合生成氨,氨可以用来制造肥料。然而,哈伯过程属于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