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目标下宏观经济的五大趋势分析师:何超证书编号:S0500521070002Tel:(8621)50295325Email:hechao@xcsc.com2022年1月核心观点◼“双碳”目标下中国经济短期镇痛在所难免;◼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联盟或逐步涌现;◼补贴+政策支持是早期脱碳改革的关键;◼需要尽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球清洁能源设备需求或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增量2目录一、脱碳之路“开源”重于“节流”二、清洁能源是大趋势,但短期面临储能和成本问题三、双碳目标下行业的脱碳路径四、双碳目标下的宏观经济影响3五、风险提示一、脱碳之路“开源”重于“节流”41.脱碳之路“开源”重于“节流”◼气候变暖关系全人类命运•根据联合国发布的《IPCC全球升温1.5℃特别报告》,若全球气温上升幅度超过1.5℃,整个海平面上升约0.6米,珊瑚礁将减少70%~90%,极端气候如暴风雪、龙卷风以及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都会造成人类无法生存。◼全球近200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2016年签署,目标将21世纪全球气温升幅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2℃之内,并寻求将气温升幅进一步控制在1.5℃之内。◼中国“30·60”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51.脱碳之路“开源”重于“节流”◼中国要寻找可行的脱碳路径•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可行◼两类思路•开源:采用清洁能源替代•节流:降低化石能源使用◼开源与节流要齐头并进,但开源更为重要•持续性更好•待开发潜力更大•节能增效效用更高6二、清洁能源是大趋势,但短期面临储能和成本问题72.1清洁能源是脱碳必由之路图1、水能产能比较(兆瓦)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图2、风能产能比较(兆瓦)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清洁能源指不排放污染物的能源,它包括核能和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生物能、海潮能等能源80.0000100,000.0000200,000.0000300,000.0000400,000.0000500,000.0000600,000.000020162017201820192020水能:产能:中国水能:产能:德国水能:产能:英国水能:产能:美国水能:产能:日本0.0000100,000.0000200,000.0000300,000.0000400,000.0000500,000.0000600,000.000020162017201820192020风能:产能:中国风能:产能:德国风能:产能:英国风能:产能:美国风能:产能:日本2.1清洁能源是脱碳必由之路图3、太阳能产能比较(兆瓦)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图4、国投电力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图5、国电电力发电装机容量(万千瓦)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90.0000100,000.0000200,000.0000300,000.0000400,000.0000500,000.000020162017201820192020太阳能:产能:中国太阳能:产能:德国太阳能:产能:英国太阳能:产能:美国太阳能:产能:日本0.00001,000.00002,000.00003,000.00004,000.000020162017201820192020国投电力:火电装机容量:累计值国投电力:水电装机容量:累计值国投电力:风电装机容量:累计值国投电力:光伏装机容量:累计值0.00002,000.00004,000.00006,000.00008,000.000010,000.000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国电电力:火电装机容量国电电力:水电装机容量国电电力:风电装机容量国电电力:太阳能光伏装机容量2.2储能和绿色溢价是亟待攻克的难题图6、申万储能设备、风电设备、光伏设备、火电设备行业指数资料来源:Wind、湘财证券研究所◼安永团队预测,到2060年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将上升到96%,光伏发电和风电装机占比可达近80%◼短期看各类清洁能源或多或少都存在技术瓶颈或成本不经济的情况。其中比较典型的两大问题是储能和绿色溢价100.00005,000.000010,000.000015,000.000020,000.000025,000.000030,000.000035,000.000040,000.000045,000.000050,000.0000申万行业指数:储能设备申万行业指数:风电设备申万行业指数:光伏设备申万行业指数:火电设备•储能技术是一种能够达到削峰填谷、平衡供需的技术;•将发电与用电从时间和空间维度分隔开;•储能设备行业指数19年末为9694点,而到2021年11月末,指数已升至46534点,足见市场预期之强。2.2储能和绿色溢价是亟待攻克的难题◼储能行业的五大问题亟待解决•成本较高:若大规模应用会提高全社会用能成本;•技术较差:以新能源为主导的新型电力系统可能会出现由极端天气导致的新能源长时间出力受限的情况,目前储能技术还无法完全有效解决该问题;•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我国尚未对新型储能进行系统层面的储能规划;•商业模式单一:除用户侧峰谷电价套利、火电调频以及个别新技术储能示范有电价支持外,其余储能项目暂时无法从相关鼓励政策和市场机制中找到具有稳定收益率预期的商业模式;•电化学储能的安全、消防和环保回收等问题尚待解决。11◼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任务就是降低绿色溢价•绿色溢价指使用清洁能源的成本比使用化石能源的成本超出的部分;•短期来看,脱碳行动带来的“绿色溢价”必然会给企业发展带来竞争劣势;•目前绿色溢价通常都是正的,但也有极少的情形下绿色溢价已经为负;2.3从美国实践看清洁能源发展趋势◼太阳能已经能产生盈利,风能差不多处于盈亏平衡的边界,氢能的成本高于收益。◼启示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美国太阳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加州、德州、北卡州、弗洛里达州等光照较强的地区;•风能主要集中于纽约州、德州等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可再生天然气通过牛粪、树叶、废水等进行处理产生,一般在农业比较发达的地区应用;前期以政府投资和补贴为主,政府需要完善行业排放标准,为企业发展碳减排新技术提供政策上的支持与引导,例如联邦政府给予太阳能产业30%的减税优惠。•通过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者补贴等形式助力企业尽早开展低碳转型的尝试,帮助企业降低转型成本和融资难度,降低企业应用碳减排技术的风险,从而让企业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实现低碳转型。12本章小结◼发展清洁能源是脱碳的必由之路,未来光伏发电和风电大有作为◼目前储能技术仍有成本、技术等五大问题亟待解决◼碳中和的关键就是要降低绿色溢价◼发展初期需要政府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或者补贴助力企业低碳转型13三、双碳目标下行业的脱碳路径143双碳目标下行业的脱碳路径◼高耗能行业•电力•钢铁•航空•汽车◼双碳对行业影响•短期冲击•长期有利15图7、双碳目标下的重点行业覆盖资料来源:ICAP、湘财证券研究所3.1电力行业◼传统的煤电发电将会被以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清洁能源发电方式逐渐取代◼电力行业脱碳存在三方面困难①风电、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靠天吃饭”;②可能会影响煤炭高依赖地区的就业和经济;③可再生能源成本依然居高不下16表1、欧洲部分国家退煤时间表资料来源:中国能源报、湘财证券研究所3.1电力行业◼技术创新•智能电网改造升级总输电量大增:麦肯锡预测,在成本最优的情境下,2050年总输电容量将从2019年150GW提升至600GW跨区域连接:新增输电容量将主要应用于连接华北与华东、华南与华东的跨区域供电•锂电储能因成本低、占地少有望得到改进•需求侧响应和管理能力通过大数据和云技术捕捉企业和居民的用电行为掌握整体用电情况,并实现错峰调节,降低高峰用电需求从海外发达国家的历史经验推测,需求侧响应通常能有效降低4%~6%的容量储备需求◼制度创新•补贴•税收优惠•政府注资等173.2钢铁行业◼主动节能减排•压缩粗钢产量;•淘汰落后产能;◼改进冶炼技术•高炉-转炉长流程冶炼→电弧炉冶炼:显著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但电弧炉冶炼法在钢材使用过程中会有铁元素的损耗流失,且全社会产生的废钢也不可能全部都得到回收•未来可能采用电弧炉冶炼法为主,高炉-转炉冶炼法为辅的生产工艺183.2钢铁行业◼炼钢过程中使用清洁能源替代•2016年,瑞典钢铁公司SSAB、瑞典铁矿石生产商LKAB和瑞典大瀑布电力公司Vattenfall共同发起突破性氢能炼铁技术项目(HYBRIT),旨在用无化石电力和氢气取代传统上还原铁矿石所需的炼焦煤;•SSAB已成功从钢铁开采作业中完全消除了在钢铁生产中使用化石燃料的情况,并预计到2026年实现工业规模生产。◼物流运输环节优化•在原材料资源禀赋丰富的地区周边设厂,减少运输产生的碳排放;•利用水运的低碳特性在沿海地区设厂。193.3航空行业◼中国是除了美国之外的最大国际航空碳排放国◼碳排放三大来源•燃油燃烧:约占总排放量的79%;•地面排放(燃油的运输、飞机维修与回收,以及飞机服务配套地面交通):约占总排放量的20%;•航空相关的用电量产生的碳排放。203.3航空行业◼使用清洁能源•短距离的小型电力驱动型飞机——目前500公里一下、100座以内的小飞机研发是主攻方向•生物质燃料小规模混入航空燃油——主要原料是秸秆、玉米、城市垃圾等——在欧洲和美国已经开始试验:FulcrumBioenergy、RedRockBiofuels•氢能——空中客车公司于2020年9月公布了三款氢能动力概念飞机,氢能飞机将超过3700公里航程,并将能够携带120~200名乘客,预计将不早于2035年投入使用◼优化运行•优化飞行路径——东航从上海到伦敦的航线通过截弯取直缩短了270公里航程•逐步退役老旧机型,采用新机型——最新的空客A320neo单位燃油消耗已经降至第一代民航客机的20%•优化发动机提升热效能——空客A320neo和波音737-900等与老机型相比极大地降低了碳排放213.4汽车行业◼更低碳环保的技术和管理方式•目前大多数车企选择纯电动车的路线,用锂电池和电动机代替发动机•少数车企如丰田坚持用更清洁的氢能作为汽车的动力源•博世将碳减排技术与工业4.0结合,通过智慧能源管理平台追踪和控制每台机器的功耗,直接节省能源并减少现场工作的负荷•保时捷生产基地通过对可再生能源和沼气的利用已经基本实现了生产环节的碳中和•福特汽车碳减排对准了汽车尾气排放、企业及工厂设施和供应链三个高碳排放的领域223.4汽车行业◼行业政策扶持•“双积分”政策: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积分(CAFC)&新能源汽车积分(NEV)•企业生产的低能耗汽车越多、节油效果越好,则CAFC积分越高;生产的新能源汽车越多则NEV积分越高•2020年,特斯拉全年净利润7.21亿美元,卖碳积分的收入15.8亿美元,扣掉卖碳积分的收入,意味着特斯拉单纯靠卖车并不盈利23图8、双积分计算示意图资料来源:湘财证券研究所双积分=CAFC积分+NEV积分CAFC积分=(达标值-实际值)产量NEV积分=实际值-达标值本章小结◼“30·60”目标下,各行业都在积极制定减排措施和脱碳路径◼双碳目标会对行业造成短期冲击,但长期有利于产业转型升级◼电力、钢铁、航空、汽车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可以从技术、管理方式、政策制度等维度进行低碳化转型24四、双碳目标下的宏观经济影响254.1经济短期镇痛在所难免◼“双碳目标下的绿色转型可能在短期内影响企业、行业、以及宏观经济,但长期看将有助于优化产业结构•根据高盛的估算,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要实现75%的脱碳转型意味着中国每年要多花7200亿美元的成本,而且这个成本曲线还会快速变陡,等到完全脱碳的时候,这个成本更是会提高到每年1.8万亿美元•2021年全年经济增速并不高,一方面“防风险”的任务重于“稳增长”的目标,另一方面是为经济结构性升级预留空间•预留的空间一定程度上是为双碳目标下行业和企业转型可能引发的经济短期下行风险提供缓冲•2022经济“稳增长”压力依然很大,同时双碳任务需要持续推进,制造业或进一步承压。从长远看,短期镇痛是腾笼换鸟的高质量发展的积淀的必由之路264.2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联盟或逐步涌现◼清洁能源是制造业,光伏设备、风电设备等均是被制造出来的◼制造业具有规模效应,头部企业可以利用规模优势形成研发和人才的正反馈◼双碳目标下的产业格局将出现变化,行业集中度会进一步提高◼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促成由龙头企业作为牵头者的产业联盟的形成•促进联盟内部成员之间的技术合作、技术交流和技术转化•中国宝武牵头的全球低碳冶金创新联盟在今年11月宣布成立,成员来自15个国家62家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汇集了钢铁产业上下游的合作伙伴◼类似的产业联盟在未来或将逐步涌现,而最先涌现出来的可能是当前低碳化转型较为迫切的行业,如电力、钢铁、煤炭、运输等高耗能行业274.3补贴+政策支持是早期脱碳改革的关键◼低碳化转型初期,补贴+财政支持是必要的驱动力和催化剂◼当补贴或财政支持使企业达到盈亏平衡的边界,社会资本才会跟进◼“外部性”问题(企业利润独享,污染社会共担)需要政策解决◼我们判断政策文件会伴随双碳改革的持续推进不断推陈出新,整体易松难紧28时间部门政策文件/重要会议2021.11.6工信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11.13陕西榆林市发改委《榆林市新能源项目开发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21.11.20财政部《关于提前下达2021年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补助资金预算的通知》2021.12.11发改委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2021.12.25西安市工信局《关于进一步促进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的通告》………………表2、双碳相关政策文件资料来源:湘财证券研究所4.4防范风险外溢,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可以缓解或减轻短期冲击带来的镇痛◼传统高耗能企业可能会大量裁员,但与此同时清洁能源领域会出现大量就业机会•建立培训机制解决“结构性”失业问题◼建立投融资长效机制•投资端:建立了ESG负面投资清单,助力及早实践低碳转型的企业。随着资本的涌入,企业会发展得更快更好,并通过估值和股票的上升回馈投资者,从而形成良性循环•融资端:建立金融支持的长效机制政策性银行的信贷倾斜、贷款贴息政策、财税优惠政策,研发补贴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等等294.5全球设备需求或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增量◼我国清洁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具领先优势•据IEA测算,2016~2020年间全球在碳中和领域的年均投资规模约2万亿美元,2030年年均投资规模需升至5万亿美元•据《2050年零排放》预测,2050年清洁能源在全球电力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90%,其中风能和太阳能光伏合计占比近70%,而目前风能、太阳能占比仅为10%左右◼全球巨大的清洁能源设备采购需求或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增量30本章小结31◼“双碳”目标下中国经济短期镇痛在所难免;◼行业集中度提高,产业联盟或逐步涌现;◼补贴+政策支持是早期脱碳改革的关键;◼需要尽快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全球清洁能源设备需求或为我国制造业带来巨大增量五、风险提示325风险提示◼政策超预期◼运动式减碳◼技术和成本瓶颈长期存在33湘财证券投资评级体系(市场比较基准为沪深300指数)重要声明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取得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许可。本研究报告仅供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本报告由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地获得尽可能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对上述信息的来源、准确性及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湘财证券研究所将随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未必发布。在任何情况下,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出价或征价。本公司及其关联机构、雇员对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投资者应明白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的目的和当中的风险。在决定投资前,如有需要,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抉择。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我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并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本报告版权仅为湘财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发布、转发或引用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湘财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如未经本公司授权,私自转载或者转发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及法律责任由私自转载或转发者承担。本公司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分析师声明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独立诚信、谨慎客观、勤勉尽职、公正公平准则出具本报告。本报告准确清晰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以上;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