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性储蓄。考虑到消费有诸多制约因素,潜在增长中枢仍然低于疫情
前,因此预计今年到明年的两年复合增速将呈现出弱复苏,但考虑基数
因素,预计明年消费增速的直接读数有望达到 5.7%左右。受益于更低
的基数,消费增长的直接读数将高于 GDP 增长。
进出口:海外衰退致使出口增速中枢下移。出口主要决定因素还是海外
经济景气。但考虑到海外各国还将有一定程度的资本开支需求,中国的
工业资本品可能将有所受益,对整体出口形成部分支撑。
物价:仍无明显上涨压力。预期明年核心 CPI 同比增速或开始企稳回升,
但回升幅度可能相对有限,预计中枢约在 1%-1.2%附近。猪周期已启动
5个月左右,拉动食品项 CPI 上行,明年一季度后压力料将逐渐缓解。
海外衰退制约大宗商品需求,明年 PPI 同比增速均值或在-0.2%附近。
财政政策:扩张仍是主旋律,准财政工具担当更重责任。今年全年财政
的实际扩张预计高达 9.5 万亿元左右,若要持续对经济发挥逆周期调节
作用,明年的财政扩张还需在此基础上有增量。力度足够的准财政工具
有助于抵补卖地收入下行对地方财力的冲击。我们预计 2023 年财政赤
字率有望实现 3%-3.5%,新增专项债 4-4.5 万亿元,政策性银行专项金
融工具资金支持 1.5-2 万亿元,总体能够保障财政扩张力度与经济增长
需求相匹配。
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在汇率压力减轻后有望再打开。预计明年汇率贬值
压力将明显缓解,二季度美元指数见顶后,人民币有望重回升值。外部
约束解除后,国内将开启货币宽松空间。2023 年下半年还有望落地一
次降准和一次降息。预计明年社融增速总体保持平稳,但中枢比今年略
有下滑。
▍ 地产时代落幕后,“四个升级”将接续成为驱动经济的主动力。过去二十
多年,房地产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驱动项,虽然近期金融支持地产部署了一
系列政策,信贷、债券、股权“三箭齐发”,预计会逐步扭转房地产行业
的负循环,改善市场预期。然而,从中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结构变化等中
长期因素分析,房地产的“黄金时期”正在消退。我们认为今年之后,房地产
对经济的拉动力仍将逐步减弱,取而代之的是“四个升级”——数字经济
升级、能源结构升级、装备制造升级和城市功能升级。这四个方面将以强
大的制造业系统能力作为依托,并且将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综合竞争力。
我们认为,“四个升级”也将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在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注脚。
从具体产业来看,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城市升级相关产业、广义新能源、
装备制造等已初具规模,今明年基本可以部分对冲地产下行,但其拉动经
济作用也被大部分抵消。预计 2023 年以后地产下行速度逐渐放缓,新经济
发展壮大,新旧动能基本完成转化,经济进入软着陆的后地产周期。具体
来说,根据我们测算,预计 2022 年“四个升级”相关产业领域合计占 GDP
比重提升 1.5 个百分点,不足以抵补房地产下行带来的 3.3 个百分点的 GDP
缺口;2023 年,四领域合计贡献 GDP 占比提升 1.7 个百分点,基本可以
对冲地产 1.9 个点的拖累;2024 年起,新旧动能实现较好转化,有望实现
GDP 净拉动,此后各新兴领域的 GDP 占比将继续保持升势。
▍ 向改革要发展,未来五大领域改革或进一步深化:
产业政策:在当前内外需双双走弱的背景下,为实现 2035 年远景规划
需要多产业联动发展,因此不同类型的产业政策需共同发力。针对新兴
产业来看,一方面过往传统的财税补贴和政府大基金投资模式将继续发
力,另一方面新型政策的加码也是助力我国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包括
新型举国体制、专精特新、资本红绿灯引导资本有序扩张以及地方城投
转型产业投资基金等。
金融改革:预计第六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将在 2023 年召开,或以规范
金融机构治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进金融领域腐败治理、改革金融
监管机构设置为工作重点,可关注对微观主体行为与风险偏好的潜在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