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双碳”4大趋势及近期政策更新-国盛证券VIP专享VIP免费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证券研究报 | 宏观经济研究
2022 02 18
宏观点评
2022 “双碳”4趋势及近期政策更新碳中和系列五
在前期报告《2030 碳达峰行动方案 5大看点&最新政策汇总碳中和系列四》(截至 10 月底)的基
础上,本报告对中央、部委、各省、行业近期政策予以更新,并梳理 2022 年双碳政策 4趋势
核心结论:明确能源安全、经济增长是降碳的两大底线,各地政策延续纠偏;2022 年有 4大趋势。
一、各部委:能源安全和稳增长是“双碳”的两大底线,“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
2021 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持续对“双碳”纠偏,要求先立后破,不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1.24
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12.10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正确认识和
把握双碳;实现双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10.24 国务院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能源安
全和经济增长是降碳的两大底线,强调“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确保安全降碳”。
部委及细分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陆续出台,“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比如,国资委、国家机关事
务局等部委都已明确相关领域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国资委明确央企 2030 年前碳达峰并实现碳
排放稳中有降,并要求“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 15%(高于全国目标万元
产值碳排放下降 18%(与全国目标持平)国家机关事务局明确有条件的地区 2025 年前实现公共机
构碳达峰、全国公共机构碳减排总量要在 2030 年前尽早达峰。
碳减排支持工具正式落地。11 8日,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
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利率为 1.75%低于逆
回购利率 2.2%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 2.25%。规模上看,12.30 货政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央行已
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 855 亿元(规模较小,应以“试水”为主)。
二、各省市:7省已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有 4大关注点;短期各地政策延续纠偏
截至 2月中旬,已有浙江、四川、宁夏、吉林、河北、成渝(成都、重庆双城联合行动方案)、江苏
7省公布了地方碳达峰行动方案。结构上看,除浙江聚焦科技、四川聚焦绿色产业发展外(应属于
1+N”政策体系中“N”的范畴),其余 5省行动方案均与国家方案一致(包括总体目标、清洁能
源、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碳汇及配套措施等章节)。具体有 4大关注点:
>定量目标,各省定量目标多与国家目标一致或要求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但也因地方资源禀赋
而灵活调整。比如四川要求 2025 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60%左右(主要以水电、天然气等为主)
远高于 20%左右的国家目标;而宁夏 2025 年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为 15%,低于国家目标。
>能源方面,既强调控制传统能源消费增长,又强调传统能源在调峰、应急方面的兜底作用,确保传
统能源向新能源安全平稳过渡(意味着类似 2021 年全国多地限电的政策可能会有所缓解)。其中
能源方面,大力发展氢能是各地较为一致的选择,其他新能源开发则强调因地制宜,比如成渝地区强
调大力发展水电,江苏则强调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等。
>工业方面,严格限制“两高”行业仍是各省方案关注的重点,其中:浙江、成渝、宁夏强调“两高”
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吉林、河北、江苏等地明确严控新增产能。同时,各地也因地制宜,强调大力
发展新兴产业,光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是各地重点发力的方向。
>交运方面,各省均强调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以及充换电
站、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
短期来看,多地出台新的政策强化对既有政策的纠偏。比如河南印发《关于加强能耗和煤炭指标保
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提出,“生产烯烃、芳烃、化肥、农药、醇类等产品过程中的原料用能,
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考核”,应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可
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的落地。
三、各行业:大类行业减碳方向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碳达峰路径更清晰,部分细分行业压力较大
大类行业看,能源、交通、新基建等行业发力方向进一步明确,其中能源改革是重点。1能源:核
心在于能源结构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此外,电力市场化改革、峰谷电价等也是近期推
进较快的领域。2交通:大力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新能源车、船等)、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多
式联运)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是重点。3新基建:发改委等 4部门要求2025 年数据中
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并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
细分行业看,重点关注:1)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规划持续出台,碳达峰路径更加清晰。工信部《“十
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
案……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其中,严格产能臵换(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节
能降碳改造、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等是减排的主要方式。2)部分行业节能降碳压力较大,后续政策可
能相对偏严。发改委、工信部等 4部门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
2022 年版)》,明确钢铁、水泥、焦化、玻璃等 17 个重点行业 2025 年的节能降碳改造目标,
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差距看,焦化、对二甲苯、电石、钢铁高炉、铁合金等行业压力较大。
四、22 年“双碳”4大趋势:持续纠偏、碳减排工具发力、碳市场扩容、各省各行业方案陆续发布
趋势 12022 年“双碳”会持续纠偏,助力稳增长。一方面,近期中央和地方对“双碳”相关表述明
显趋松,比如 2022 年各省“两会”强调做好“双碳”工作的同时,多数省份都增加了“科学”“有
序”的表述,既是对 2021 年部分地区“双碳”政策执行偏差的回应,也意味着经济下行背景下,各
地在“双碳”政策执行上预计会更加审慎。另一方面,政策也对部分现有措施进行了纠偏,比如 2.7
工信部、发改委、生态部联合发文,将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推迟 5年至 2030 年。
趋势 2碳减排专项支持工具将集中发力,预计规模会有万亿以上2021 年碳减排工具以“试水”
主,2022 年应会集中发力。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9)》等研
究表明,2017 年以来我国每年绿色贷款供需缺口平均在 8000 亿左右,据此估算,2022 年碳减排贷
款规模可能会在万亿以上。(详见前期报告《克制的“放水”—对碳减排支持工具 6点理解》
趋势 3碳交易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建材、有色可能陆续纳入。2021 9月,上海能交所相关领导
表示,“电力被作为第一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后,建材、有色等行业明年有望纳入到碳交易市场
中;传统的钢铁、化工、航空等行业,也会陆续纳入到范围内。”
趋势 4:各省市、各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将陆续公布地方层面,按照各省《政府工作报告》,
广东、云南、甘肃、上海、江西、山西、安徽、湖南、重庆、福建、山东等 11 省明确 2022 年将制定、
完善碳达峰行动方案。行业层面,11.16 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
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
程序印发实施。另外,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预计也将在今年公布碳达峰行动方案
后附:最新各部委、各省市、各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以及现有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比梳理表。
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
作者
分析师 熊园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
邮箱:xiongyuan@gszq.com
研究助理
刘安林
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1020004
邮箱:liuanlin@gszq.com
相关研究
1《稳增长和复工进展跟踪第 2期:正在加力》
2022-02-13
2《克制的“放水—对碳减排支持工具 6点理解》
2021-11-09
3、《 2030 碳达峰行动方案 5大看点&最新政策汇总—
碳中和系列四》20211026
4能耗双控和拉闸限电的影响与趋势—碳中和系列
三》2021-09-26
5各部委各省各行业碳中和已有政策更新—碳中和
系列二》2021-08-21
6《各部委各省碳中和已有政策一览—碳中和系列一》
2021-04-24
7《近期 11 省限电的原因、影响与展望》2021-07-25
2022 02 18
P.2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12021 下半年以来,中央持续对“双碳”纠偏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部委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注:红色字体表示重点表述,绿色字体表示基调趋松的表述)
中央
部委
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
方案》
十四五节能
减排
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
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中央政
治局
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第三十六次
集体学习
处理好4对关
&坚持降碳
增长协同推进
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要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
群众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
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要进一
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
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
习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
坛视频会议的演讲
破立并举
不可毕其功于
一役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
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中央政
治局
新增可再生能
源不纳入总量
控制
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
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
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
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
习总书记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
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领导人峰会书面致辞
“1+N”政策
体系
中国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
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
习总书记G20领导人峰会上
的讲话
支持有条件的
地区率先达峰
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
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努力作出积极贡献。
《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
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坚持先立后破,稳住存量,拓展增量,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稳妥有
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
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
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中共中
央、国
务院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
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
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
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
反应,确保安全降碳。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
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
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
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
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
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
调整产业和能
源结构
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
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发改委
能源局
《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
低碳发展制度
框架
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
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
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
生态环
境部
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
治理,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低碳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试点工作,建设性参与气
候变化主渠道多边进程。
正确认识和把
双碳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重
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二是审核衔接各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三是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坚持先立后破,持续
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大力推进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四是高水平推进节能降
碳。五是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六是统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
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
意见
央企双碳
目标
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
重不低于30%。到2030年,中央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大幅下降,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中央
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力争碳排放率先达峰。到2060年,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
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有力推动国家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
发改委
10
部门
发改委等10部门《十四五
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
2025年,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
体水平大幅提升。工业能效、水效较2020年大幅提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0万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
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10%以上。全国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
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
国家机
关事务
局等
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
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
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用能效率持续提升,年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89亿吨标准煤以内,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总量
控制在4亿吨以内,在2020年的基础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碳排放下降7%,有条件的地区2025年前实现公共机构碳达峰、全国公共机构碳排放总
2030年前尽早达峰。
《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
控制度方案》
完善能耗双控
制度
《方案》分三个阶段提出了目标要求:第一阶段是到2025年,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第二阶段是到2030
年,能耗双控制度进一步完善,能耗强度继续大幅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结构更加优化。第三阶段是到2035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
面节约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有力支撑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目标实现。
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部长肖亚庆
“十四五”工
业绿色发展规
要抓好顶层设计,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工信部将制定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重
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加大降低排放强度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大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力度。
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年底前落地。11月份,央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向金融机构发
放第一批资金。
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
新闻发布会
金融部门下一步工作要点:一是健全顶层设计,引导和撬动更多资金进入碳减排领域,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
二是推动标准研制,完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三是强化信息披露,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提升
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五是更好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定价作用,以更加市场化的方法实现碳减排。
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有序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牵头完成二十国集团首个可持续金融框架性文件G20
续金融路线图》。推动中欧绿色分类标准趋同取得阶段性进展。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绿色金融工作的整
体协调、有序推进。
配合有关部门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基础上,合理满足煤电企业应急保供发电融资需求。创新运用可持续
发展挂钩债券、碳中和债券等产品,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
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
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LPR平。碳减
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央行通过先贷后借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
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
2021金融街论坛全球系统重要
性金融机构会议(央行行长易
纲讲话)
一、完善绿色分类标准:人民银行计划与欧盟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促进绿色资金跨境流动。
二、加强气候信息披露:人民银行制定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指导金融机构披露碳排放等信息。
三、管理气候相关的转型风险:人民银行组织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
四、完善碳排放定价机制:我国全国性的碳市场已经开始运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最大化碳排放价格的激励约束。
此外,人民银行正在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
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
新闻发布会
目前人民银行正抓紧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为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创设的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提供
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为保证精准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
三个重点领域;为保证直达性,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碳
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并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公开披露碳减排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人民银行将以稳步有序的方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
注重发挥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
欧盟首届可持续投资峰会(央
行行长易纲发言)
重视发挥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完善碳定价机制、统筹绿色分类标准、推进气候相关信息强制披露、动员市场资金支持绿色转型等领
域,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
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暨亚洲金融
智库2021年会(银保监会副主
席致辞)
推动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创新,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快整合区域碳金融市场,动员更多资
金参与绿色投资。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框架下,完善区域绿色金融规则,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
中和的路径与模式。
健全绿色金融监管办法,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指引,为金融机构全面衡量碳足迹、加强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同时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加强与
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清洁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和碳减排技术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保
险这个工具,提升对防灾减灾的风险保障水平,增强企业和居民抵御灾害的能力。
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
市场主体树立绿色投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可持续金融相关工作。
绿色金融央行
2022 02 18
P.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图表 2截至 2022 2月,已经披露的 7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比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省政府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
全国 浙江 成渝
(成都&重庆) 吉林 四川 河北 宁夏 江苏
2021/9/22 2021/6/8
2021/11/17 2021/11/30 2021/12/8 2022/1/5 2022/1/10 2022/1/15
2025
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
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
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
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
180亿立方米。
初步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
新体系,大幅提升绿色低
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
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关
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
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
点,高质量支撑如期实现
碳达峰。
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
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
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
放强度持续降低,重点行
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
提升。
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
幅提升。单位GDP能耗降
低率、单位GDP二氧化碳
排放降低率确保完成国家
下达目标任务;非化石能
源消费比重达到15.5%
右;森林覆盖率达到
45.8%,森林蓄积量达到
11.02亿立方米。
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
1.3亿千瓦,天然气年产量
达到630亿立方米,清洁能
源消费比重达60%左右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
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
2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
产业体系基本形成。
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
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
成国家下达指标;非化石
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
上;森林覆盖率达到
36.5%,森林蓄积量达到
1.95亿立方米。
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
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
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
15%,单位GDP二氧化碳
排放下降16%单位GDP
水耗下降15%,非化石能
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5%
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
到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
增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
GDP能耗、单位地区生产
总值碳排放、非化石能源
消费比重完成国家下达目
标任务,森林覆盖率持续
提升。
2030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
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
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
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
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m³
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
有降。
— —
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
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
2005年下降65%以上;非
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
20%左右,风电、太阳能
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
万千瓦左右;森林覆盖率
达到46%,森林蓄积量达
11.41亿立方米,碳排放
达峰并实现稳中有降。
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保持全
国领先水平,清洁能源消
费比重达66%左右,绿色
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
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5%
左右。确保实现碳达峰。
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
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
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
氧化碳排放继续大幅下
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19%以上;森林覆盖
率达到38%左右,森林蓄
积量达到2.20亿立方米,
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
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
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
模上新台阶。主要污染物
排放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
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
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水平全国领先,单位GDP
能耗降幅位居西部前列。
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
系初步建立,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
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
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
重、森林覆盖率持续提
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
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2060
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
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80%以上,碳中和顺利
实现。
— —
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
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
和目标顺利实现。
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
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幅
提升,碳中和目标顺利实
现。
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
进水平,碳中和目标如期
实现。
煤炭
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
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
期逐步减少。
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
加快推动燃煤替代,有序
淘汰落后煤电,加快推进
现有煤电机组优化升级。
十四五严控煤炭消费增
长,十五五逐步减少。
完善煤炭供应和应急保
障,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
调峰,确保能源安全稳定
供应和平稳过渡。
加强煤炭绿色智能开发和
清洁高效利用等新技术应
用示范。
严格落实煤炭等量或减量
替代政策,严控新增产能
的新改扩建耗煤项目。
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加快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
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
实现清洁取暖县级城市全
覆盖,力争煤炭消费总量
十四五末达峰。
做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持续完善减量替代,严格
控制新增耗煤项目。继续
发挥传统能源的调峰和兜
底保供作用,提高煤炭清
洁高效利用水平。
原油 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
峰值平台期。
— —
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
入峰值平台期。
— — —
科学控制成品油消费,
十四五达到峰值。
清洁
能源
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
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
等,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
……优先推动风能、太阳
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
制宜开发水能。积极安全有
序发展核电。
大力推广太阳能、风电、
生物质能利用先进技术,
积极推动储能、氢能、能
源互联 网等技术迭代应
用,加速提升可再生能源
生产和消费占比
优化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
布局,加强骨干水网与抽
水蓄能、光伏电站等相协
调,增加水电清洁能源调
节能力……因地制宜布局建
设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和
热电联产,推动天然气与
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
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
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
推广干热岩地热采暖示范
……稳妥实施核能供热示
范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生
物质能。实施氢能开发利
用工程,加快北方氢谷建
设。
立足清洁能源资源优势,
强化水电主力军作用,加
快推进一批大中型水电项
目建设……加快发展风光发
电,优先推动风能、太阳
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
极发展氢能产业,有序发
展生物质发电。
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
电,推进国家氢能示范试
点建设,提高制氢储氢运
氢用氢能力。因地制宜发
展生物质能、海洋能、地
热能。建设抽水蓄能重点
工程。
建设千万千瓦级黄河
字弯绿能基地和千万千瓦
宁电入湘绿能基地……
大力推进绿氢生产,实现
以氢换煤……增加农村清洁
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分布
式光伏、生物质能源发展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
发展核电,规范有序发展
氢能,推进风光水火储一
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海上
风电规模化发展和光伏+”
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地热
能源勘测及高效利用。
电力
市场
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
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
立市场主体,完善中长期市
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
场,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
推动川渝地区建立电力市
场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域
内资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
济圈就地优先消纳。
推进电网体制改革,加快
电力市场建设。
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推
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
力市场机制建设,发挥电
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
型的支撑作用。
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
革,完善中长期市场、现
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
接机制。完善能源品种价
格市场化运行机制。
加快推进以新能源为主的
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继续
加强电网建设,推动多种
能源系统互补互济。
两高
行业
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
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
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
或减量臵换,出台煤电、石
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
。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
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
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
苯、煤制烯烃项目。
围绕化工、纺织、建材、
钢铁、石化、造纸、化纤
等高碳行业减污降碳需
求,强化低碳燃料与原料
替代、过程智能调控、余
热余能高效利用等研究,
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
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
推动食品、轻工、纺织、
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绿
色化升级改造,促进工业
能源消费低碳化。提升工
业电气化水平,推动装备
制造、汽摩产业、冶金建
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
发展。
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
,巩固去产能成果。严
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臵
换等规定,控制高耗能高
排放行业产能,延伸产业
链,促进提质增效。新建
、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
、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
目,需按国家要求先纳入
相关领域产业规划。
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
板玻璃、焦化等行业产能
臵换规定,优化产品结
构,严禁新增产能。合理
控制煤电、煤化工、煤制
油气等行业产能。严格落
实国家石化布局规划和政
策规定,有序实施列入国
家规划重大石化项目。
以钢铁、石化、化工、有
色、建材、煤电等行业为
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绿色
改造项目,加强先进节能
节水环保低碳技术、工艺
、装备推广运用,提升能
效环保水平。
新建、扩建钢铁、水泥、
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排放
项目严格实施产能等量或
减量臵换……严格控制新上
两高项目。对能源消耗
占比高的钢铁、水泥、平
板玻璃、炼油、乙烯、合
成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组
织实施节能降碳工作。
新兴
行业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
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
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绿色制造体系。
优化川渝地区氢能及燃料
电池汽车产业链,推动潼
南、乐山等地发展光伏全
产业链集群,提升节能环
保产业能级。
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生物技术、新能源、新
材料、绿色环保以及新能
源汽车、风电光伏装备、
商用卫星等战略性新兴产
业。
大力发展晶硅光伏产业;
把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作为
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支
柱,持续做强能源装备产
业。加快发展锂电产业,
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
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
提档升级。
加快发展信息智能、生物
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
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
兴产业,推动电子信息、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
能和数字经济等与各产业
深度融合。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型
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
业,推进铸链强链引链补
链。
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
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
、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
战略性新兴产业
运输
工具
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
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
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
站建设……加快构建便利高
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
体系。
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
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
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
量中的占比。积极推广
LNG重卡和船舶,加快发
展电动船舶。
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公共交通等领域新增或
更换作业车辆优先采用清
洁能源车辆。探索推广氢
能等新能源交通工具。
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力度,
持续推进城市公交、出租
车、市政、城市配送、邮
政快递、铁路货场、水运
码头、机场等车辆电动化
进程。加快氢燃料电池重
卡推广应用。
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
车应用,2025年,银川市
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
能源公交车比例不低于
80%,其他各地级市新增
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
公交车比例达70%以上。
强化营运车船燃料排放限
值管理,加快淘汰高耗能
高排放老旧车船。加快推
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
规模发展,提高公共领域
新能源车辆比重。
交通
运输
体系
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
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
运比重。
提高成渝两地交通连通
性,推动重点园区、港口
加快实现铁路和高等级公
路全覆盖,统筹推动成渝
地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
设。
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的综合
立体交通网络,深入推进
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
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
降低客货运输能耗和碳排
放强度。
完善铁路货运网络,加大
公转铁力度,推动大宗货
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由
公路向铁路、水路有序转
移。推广城市绿色出行模
式。
2025年全区大宗货物运量
150万吨以上的重点工业园
区、物流园区、工矿企业
铁路专用线接入率达到
60%,煤炭、矿石等大宗
货物铁路运量占比显著提
升,重点企业铁路货运占
比达到50%以上。
持续提升铁路和水路货运
周转量占比,进一步推动
大宗货物绿色运输。积极
构建轨道+公交+慢行
碳出行体系。
交通
基础
设施
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
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
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强化重庆主城都市区、成
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统
筹,基本建成中心城市间
、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1
小时交通圈和通勤圈。
推进轨道交通、公交专用
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公共
交通基础设施和自行车专
用道、行人步道等城市慢
行系统建设。加快充换电
网络系统、加氢站等建设
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新能
源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
提升车用充电桩(站)
覆盖面和使用率,推进加
氢站建设。
积极推进绿色铁路、机场
、公路、航道建设。支持
充电桩、充电站、加氢站
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配
套基础设施。
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
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
推动加氢站规划建设。加
快推进靠港船舶常态化使
用岸电设施。
交运
发布时间
目标
能源
工业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证券研究报告宏观经济研究2022年02月18日宏观点评2022年“双碳”4大趋势及近期政策更新—碳中和系列五在前期报告《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5大看点&最新政策汇总—碳中和系列四》(截至10月底)的基础上,本报告对中央、部委、各省、行业近期政策予以更新,并梳理2022年双碳政策4大趋势。核心结论:明确能源安全、经济增长是降碳的两大底线,各地政策延续纠偏;2022年有4大趋势。一、各部委:能源安全和稳增长是“双碳”的两大底线,“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2021年四季度以来,中央持续对“双碳”纠偏,要求先立后破,不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1.24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12.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实现双碳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10.24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能源安全和经济增长是降碳的两大底线,强调“稳妥有序、循序渐进,确保安全降碳”。部委及细分领域碳达峰行动方案陆续出台,“1+N”政策体系持续完善。比如,国资委、国家机关事务局等部委都已明确相关领域的碳达峰行动方案,其中:国资委明确央企2030年前碳达峰并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并要求“十四五”期间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高于全国目标);万元产值碳排放下降18%(与全国目标持平);国家机关事务局明确有条件的地区2025年前实现公共机构碳达峰、全国公共机构碳减排总量要在2030年前尽早达峰。碳减排支持工具正式落地。11月8日,央行正式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利率为1.75%,低于逆回购利率2.2%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2.25%。规模上看,12.30货政司司长孙国峰表示,央行已发放第一批碳减排支持工具资金855亿元(规模较小,应以“试水”为主)。二、各省市:7省已出台碳达峰行动方案,有4大关注点;短期各地政策延续纠偏截至2月中旬,已有浙江、四川、宁夏、吉林、河北、成渝(成都、重庆双城联合行动方案)、江苏等7省公布了地方碳达峰行动方案。结构上看,除浙江聚焦科技、四川聚焦绿色产业发展外(应属于“1+N”政策体系中“N”的范畴),其余5省行动方案均与国家方案一致(包括总体目标、清洁能源、产业结构、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生态碳汇及配套措施等章节)。具体有4大关注点:>定量目标,各省定量目标多与国家目标一致或要求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目标,但也因地方资源禀赋而灵活调整。比如四川要求2025年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到60%左右(主要以水电、天然气等为主),远高于20%左右的国家目标;而宁夏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目标为15%,低于国家目标。>能源方面,既强调控制传统能源消费增长,又强调传统能源在调峰、应急方面的兜底作用,确保传统能源向新能源安全平稳过渡(意味着类似2021年全国多地限电的政策可能会有所缓解)。其中新能源方面,大力发展氢能是各地较为一致的选择,其他新能源开发则强调因地制宜,比如成渝地区强调大力发展水电,江苏则强调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等。>工业方面,严格限制“两高”行业仍是各省方案关注的重点,其中:浙江、成渝、宁夏强调“两高”行业的节能降碳改造,吉林、河北、江苏等地明确严控新增产能。同时,各地也因地制宜,强调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光伏、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汽车等是各地重点发力的方向。>交运方面,各省均强调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强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以及充换电站、加氢站等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是重点。短期来看,多地出台新的政策强化对既有政策的纠偏。比如河南印发《关于加强能耗和煤炭指标保障支持重大项目建设的通知》提出,“生产烯烃、芳烃、化肥、农药、醇类等产品过程中的原料用能,不纳入能耗双控考核;原料用煤不纳入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考核”,应是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求的落地。三、各行业:大类行业减碳方向进一步明确,重点行业碳达峰路径更清晰,部分细分行业压力较大大类行业看,能源、交通、新基建等行业发力方向进一步明确,其中能源改革是重点。1)能源:核心在于能源结构转型、提高非化石能源的使用比例;此外,电力市场化改革、峰谷电价等也是近期推进较快的领域。2)交通:大力推广节能低碳交通工具(新能源车、船等)、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多式联运)、强化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是重点。3)新基建:发改委等4部门要求到2025年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并提出了明确的量化目标。细分行业看,重点关注:1)重点行业节能降碳规划持续出台,碳达峰路径更加清晰。工信部《“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提出“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其中,严格产能臵换(钢铁、水泥、玻璃等行业)、节能降碳改造、增加清洁能源使用等是减排的主要方式。2)部分行业节能降碳压力较大,后续政策可能相对偏严。发改委、工信部等4部门联合发布《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明确钢铁、水泥、焦化、玻璃等17个重点行业2025年的节能降碳改造目标,从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差距看,焦化、对二甲苯、电石、钢铁高炉、铁合金等行业压力较大。四、22年“双碳”4大趋势:持续纠偏、碳减排工具发力、碳市场扩容、各省各行业方案陆续发布趋势1:2022年“双碳”会持续纠偏,助力稳增长。一方面,近期中央和地方对“双碳”相关表述明显趋松,比如2022年各省“两会”强调做好“双碳”工作的同时,多数省份都增加了“科学”“有序”的表述,既是对2021年部分地区“双碳”政策执行偏差的回应,也意味着经济下行背景下,各地在“双碳”政策执行上预计会更加审慎。另一方面,政策也对部分现有措施进行了纠偏,比如2.7工信部、发改委、生态部联合发文,将钢铁行业碳达峰时间推迟5年至2030年。趋势2:碳减排专项支持工具将集中发力,预计规模会有万亿以上。2021年碳减排工具以“试水”为主,2022年应会集中发力。根据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研究报告(2019)》等研究表明,2017年以来我国每年绿色贷款供需缺口平均在8000亿左右,据此估算,2022年碳减排贷款规模可能会在万亿以上。(详见前期报告《克制的“放水”—对碳减排支持工具6点理解》)趋势3:碳交易市场有望进一步扩容,建材、有色可能陆续纳入。2021年9月,上海能交所相关领导表示,“电力被作为第一批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后,建材、有色等行业明年有望纳入到碳交易市场中;传统的钢铁、化工、航空等行业,也会陆续纳入到范围内。”趋势4:各省市、各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将陆续公布。地方层面,按照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广东、云南、甘肃、上海、江西、山西、安徽、湖南、重庆、福建、山东等11省明确2022年将制定、完善碳达峰行动方案。行业层面,11.16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及《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程序印发实施。另外,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预计也将在今年公布碳达峰行动方案。后附:最新各部委、各省市、各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以及现有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比梳理表。风险提示:疫情演化、外部环境恶化、政策收紧等超预期。作者分析师熊园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050004邮箱:xiongyuan@gszq.com研究助理刘安林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1020004邮箱:liuanlin@gszq.com相关研究1、《稳增长和复工进展跟踪第2期:正在加力》2022-02-132、《克制的“放水”—对碳减排支持工具6点理解》2021-11-093、《2030碳达峰行动方案5大看点&最新政策汇总—碳中和系列四》202110264、《能耗双控和拉闸限电的影响与趋势—碳中和系列三》2021-09-265、《各部委各省各行业碳中和已有政策更新—碳中和系列二》2021-08-216、《各部委各省碳中和已有政策一览—碳中和系列一》2021-04-247、《近期11省限电的原因、影响与展望》2021-07-252022年02月18日P.2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1:2021下半年以来,中央持续对“双碳”纠偏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部委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注:红色字体表示重点表述,绿色字体表示基调趋松的表述)分类中央部委日期会议/文件概述主要内容国务院2022/1/24《“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十四五”节能减排到2025年,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以上、10%以上。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基本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中央政治局2022/1/24中央政治局就努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处理好4对关系&坚持降碳增长协同推进要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要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各地区各部门要有全局观念,科学把握碳达峰节奏。……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总书记2022/1/17习总书记在2022年世界经济论坛视频会议的演讲破立并举不可毕其功于一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中国将破立并举、稳扎稳打,在推进新能源可靠替代过程中逐步有序减少传统能源,确保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中央政治局2021/12/10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新增可再生能源不纳入总量控制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定不移推进,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传统能源逐步退出要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要科学考核,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防止简单层层分解。要确保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总书记2021/11/12习总书记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主旨演讲统筹兼顾绿色低碳转型是系统性工程,必须统筹兼顾、整体推进。中国将统筹低碳转型和民生需要,处理好发展同减排关系,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总书记2021/11/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领导人峰会书面致辞“1+N”政策体系中国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总书记2021/10/31习总书记G20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达峰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努力作出积极贡献。国务院2021/10/26《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行动方案坚持先立后破,稳住存量,拓展增量,以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为底线,争取时间实现新能源的逐渐替代,推动能源低碳转型平稳过渡……稳妥有序、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确保安全降碳。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10/24《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总体意见处理好减污降碳和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有效应对绿色低碳转型可能伴随的经济、金融、社会风险,防止过度反应,确保安全降碳。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到2030年,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总书记2021/10/12《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调整产业和能源结构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一系列支撑保障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国务院2021/10/8国常会纠正“一刀切”各地要严格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做好有序用电管理,纠正有的地方“一刀切”停产限产或“运动式”减碳,反对不作为、乱作为。发改委能源局2022/2/10《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低碳发展制度框架“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到2030年,基本建立完整的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基本制度和政策体系,形成非化石能源既基本满足能源需求增量又规模化替代化石能源存量、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得到全面增强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生态环境部2022/1/7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减污降碳有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深化“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严把“两高”项目准入关口,将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作为督察重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二个履约周期管理,健全碳排放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深化低碳城市、适应气候变化城市试点工作,建设性参与气候变化主渠道多边进程。发改委2022/1/6发改委环资司专题会议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2022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二是审核衔接各地区碳达峰实施方案。三是推动重点工作取得突破。坚持先立后破,持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大力推进城乡建设、交通运输等领域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四是高水平推进节能降碳。五是夯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基础。六是统筹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国资委2021/12/30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央企“双碳”目标“十四五”时期,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15%,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8%,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50%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比重不低于30%。到2030年,中央企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大幅下降,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中央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整体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有条件的中央企业力争碳排放率先达峰。到2060年,中央企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有力推动国家顺利实现碳中和目标。发改委等10部门2021/11/10发改委等10部门《“十四五”全国清洁生产推行方案》清洁生产到2025年,清洁生产推行制度体系基本建立,工业领域清洁生产全面推行,农业、服务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等领域清洁生产进一步深化,清洁生产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工业能效、水效较2020年大幅提升,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6000万亩。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总量比2020年分别下降8%、8%、10%、10%以上。全国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86%以上,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80%以上。城镇新建建筑全面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国家机关事务局等2021/11/24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公共机构减碳到2025年,全国公共机构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用能效率持续提升,年度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1.89亿吨标准煤以内,二氧化碳排放(以下简称碳排放)总量控制在4亿吨以内,在2020年的基础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碳排放下降7%,有条件的地区2025年前实现公共机构碳达峰、全国公共机构碳排放总量2030年前尽早达峰。发改委2021/9/17《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方案》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方案》分三个阶段提出了目标要求:第一阶段是到2025年,能耗双控制度更加健全,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第二阶段是到2030年,能耗双控制度进一步完善,能耗强度继续大幅下降,能源消费总量得到合理控制,能源结构更加优化。第三阶段是到2035年,能源资源优化配置、全面节约制度更加成熟和定型,有力支撑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目标实现。工信部2021/9/13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要抓好顶层设计,制定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的具体实施方案。工信部将制定发布„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加快重点产业结构调整步伐,要加大降低排放强度工作的力度。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大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技术改造力度。2021/12/30新华社专访央行行长易纲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年底前落地。11月份,央行推出了碳减排支持工具和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预计今年年底之前将向金融机构发放第一批资金。2021/12/30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新闻发布会金融部门下一步工作要点:一是健全顶层设计,引导和撬动更多资金进入碳减排领域,推动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生产和生活方式全方位绿色低碳转型。二是推动标准研制,完善绿色金融和转型金融的标准。三是强化信息披露,开展金融机构碳核算,稳步推进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四是完善激励约束,提升金融系统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内在动力。五是更好发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定价作用,以更加市场化的方法实现碳减排。2021/12/272022年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创设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有序开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牵头完成二十国集团首个可持续金融框架性文件《G20可持续金融路线图》。推动中欧绿色分类标准趋同取得阶段性进展。持续完善金融支持科技创新体系。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加强绿色金融工作的整体协调、有序推进。2021/11/19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配合有关部门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基础上,合理满足煤电企业应急保供发电融资需求。创新运用可持续发展挂钩债券、碳中和债券等产品,发挥金融对能源安全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的支持作用。2021/11/8央行公告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创设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这一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以稳步有序、精准直达方式,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并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引导金融机构在自主决策、自担风险的前提下,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的各类企业一视同仁提供碳减排贷款,贷款利率应与同期限档次LPR大致持平。碳减排支持工具发放对象暂定为全国性金融机构,央行通过“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对金融机构向碳减排重点领域内相关企业发放的符合条件的碳减排贷款,按贷款本金的60%提供资金支持,利率为1.75%。2021/10/212021金融街论坛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会议(央行行长易纲讲话)一、完善绿色分类标准:人民银行计划与欧盟有关部门共同发布《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促进绿色资金跨境流动。二、加强气候信息披露:人民银行制定发布《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指导金融机构披露碳排放等信息。三、管理气候相关的转型风险:人民银行组织开展气候风险压力测试。四、完善碳排放定价机制:我国全国性的碳市场已经开始运行。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有利于最大化碳排放价格的激励约束。此外,人民银行正在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向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提供低成本资金。2021/10/152021年第三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会目前人民银行正抓紧推进碳减排支持工具设立工作。碳减排支持工具是为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而创设的一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人民银行提供低成本资金,支持金融机构为具有显著碳减排效应的重点项目提供优惠利率融资,为保证精准性,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清洁能源、节能环保、碳减排技术三个重点领域;为保证直达性,采取先贷后借的直达机制,金融机构自主决策、自担风险,向碳减排重点领域的企业发放贷款,之后可向人民银行申请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并按照人民银行要求公开披露碳减排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人民银行将以稳步有序的方式推动碳减排支持工具落地生效,注重发挥杠杆效应,撬动更多社会资金促进碳减排。2021/10/7欧盟首届可持续投资峰会(央行行长易纲发言)重视发挥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特别是在完善碳定价机制、统筹绿色分类标准、推进气候相关信息强制披露、动员市场资金支持绿色转型等领域,研究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银保监2021/12/2亚洲金融高峰论坛暨亚洲金融智库2021年会(银保监会副主席致辞)绿色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体系、市场体系和产品体系创新,丰富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加快整合区域碳金融市场,动员更多资金参与绿色投资。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框架下,完善区域绿色金融规则,践行环境、社会和治理理念,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与模式。银保监2021/11/19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绿色金融支持健全绿色金融监管办法,制定绿色金融信息披露指引,为金融机构全面衡量碳足迹、加强气候和环境风险管理提供指导。同时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加强与人民银行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衔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交通、绿色建筑、清洁可再生能源、新型电力系统和碳减排技术的金融支持力度,用好保险这个工具,提升对防灾减灾的风险保障水平,增强企业和居民抵御灾害的能力。证监会2021/11/24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资本市场中国证监会正在研究制定资本市场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政策措施,加大对绿色低碳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研究完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引导市场主体树立绿色投资理念,积极参与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可持续金融相关工作。绿色金融央行部委会议顶层设计2022年02月18日P.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2:截至2022年2月,已经披露的7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比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省政府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全国浙江成渝(成都&重庆)吉林四川河北宁夏江苏2021/9/222021/6/82021/11/172021/11/302021/12/82022/1/52022/1/102022/1/152025单位GDP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初步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原始创新能力,显著提高减污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成渝地区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放缓,非化石能源消费进一步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重点行业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单位GDP能耗降低率、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率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5%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5.8%,森林蓄积量达到11.02亿立方米。清洁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达1.3亿千瓦,天然气年产量达到630亿立方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6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0%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6.5%,森林蓄积量达到1.95亿立方米。战略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0%以上;单位GDP能耗下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16%,单位GDP水耗下降15%,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高到15%。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增量得到有效控制。单位GDP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碳排放、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2030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m³,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单位GDP能耗大幅下降;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5000万千瓦左右;森林覆盖率达到46%,森林蓄积量达到11.41亿立方米,碳排放达峰并实现稳中有降。绿色低碳优势产业保持全国领先水平,清洁能源消费比重达66%左右,绿色低碳优势产业营业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达25%左右。确保实现碳达峰。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继续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38%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2.20亿立方米,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2035年:绿色发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产业规模上新台阶。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全国领先,单位GDP能耗降幅位居西部前列。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森林覆盖率持续提升,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2060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顺利实现。——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整体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大幅提升,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煤炭“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严格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加快推动燃煤替代,有序淘汰落后煤电,加快推进现有煤电机组优化升级。“十四五”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逐步减少。完善煤炭供应和应急保障,统筹煤电发展和保供调峰,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加强煤炭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高效利用等新技术应用示范。严格落实煤炭等量或减量替代政策,严控新增产能的新改扩建耗煤项目。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煤炭清洁高效转化利用,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实现清洁取暖县级城市全覆盖,力争煤炭消费总量在“十四五”末达峰。做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持续完善减量替代,严格控制新增耗煤项目。继续发挥传统能源的调峰和兜底保供作用,提高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原油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石油消费“十五五”时期进入峰值平台期。———科学控制成品油消费,力争“十四五”达到峰值。清洁能源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大力推广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利用先进技术,积极推动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网等技术迭代应用,加速提升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占比优化抽水蓄能等调峰电源布局,加强骨干水网与抽水蓄能、光伏电站等相协调,增加水电清洁能源调节能力……因地制宜布局建设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和热电联产,推动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推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推广干热岩地热采暖示范工……稳妥实施核能供热示范工程。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实施氢能开发利用工程,加快北方氢谷建设。立足清洁能源资源优势,强化水电主力军作用,加快推进一批大中型水电项目建设……加快发展风光发电,优先推动风能、太阳能就地就近开发利用。积极发展氢能产业,有序发展生物质发电。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推进国家氢能示范试点建设,提高制氢储氢运氢用氢能力。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建设抽水蓄能重点工程。建设千万千瓦级黄河“几”字弯绿能基地和千万千瓦级“宁电入湘”绿能基地……大力推进绿氢生产,实现以氢换煤……增加农村清洁能源供应,推动农村分布式光伏、生物质能源发展。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规范有序发展氢能,推进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和“光伏+”综合利用,稳步推进地热能源勘测及高效利用。电力市场全面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加快培育发展配售电环节独立市场主体,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扩大市场化交易规模。—推动川渝地区建立电力市场协同合作机制,推动域内资源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就地优先消纳。推进电网体制改革,加快电力市场建设。深化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适应能源结构转型的电力市场机制建设,发挥电力市场对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支撑作用。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衔接机制。完善能源品种价格市场化运行机制。—加快推进以新能源为主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继续加强电网建设,推动多种能源系统互补互济。两高行业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臵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围绕化工、纺织、建材、钢铁、石化、造纸、化纤等高碳行业减污降碳需求,强化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过程智能调控、余热余能高效利用等研究,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推动食品、轻工、纺织、机械、化工等传统产业绿色化升级改造,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推动装备制造、汽摩产业、冶金建材等传统优势产业集群化发展。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巩固去产能成果。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臵换等规定,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产能,延伸产业链,促进提质增效。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需按国家要求先纳入相关领域产业规划。—严格执行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等行业产能臵换规定,优化产品结构,严禁新增产能。合理控制煤电、煤化工、煤制油气等行业产能。严格落实国家石化布局规划和政策规定,有序实施列入国家规划重大石化项目。以钢铁、石化、化工、有色、建材、煤电等行业为重点,实施一批重大绿色改造项目,加强先进节能节水环保低碳技术、工艺、装备推广运用,提升能效环保水平。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臵换……严格控制新上“两高”项目。对能源消耗占比高的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等行业和数据中心组织实施节能降碳工作。新兴行业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绿色环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绿色制造体系。—优化川渝地区氢能及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推动潼南、乐山等地发展光伏全产业链集群,提升节能环保产业能级。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以及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装备、商用卫星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晶硅光伏产业;把清洁能源装备产业作为建设制造强省的重要支柱,持续做强能源装备产业。加快发展锂电产业,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加快发展信息智能、生物医药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电子信息、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等与各产业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新型材料、电子信息等优势产业,推进铸链强链引链补链。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前沿领域,积极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运输工具加快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推广智能交通,推进铁路电气化改造,推动加氢站建设……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大力推广和普及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积极推广LNG重卡和船舶,加快发展电动船舶。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公共交通等领域新增或更换作业车辆优先采用清洁能源车辆。探索推广氢能等新能源交通工具。—加大电动汽车推广力度,持续推进城市公交、出租车、市政、城市配送、邮政快递、铁路货场、水运码头、机场等车辆电动化进程。加快氢燃料电池重卡推广应用。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汽车应用,2025年,银川市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例不低于80%,其他各地级市新增及更换的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比例达70%以上。强化营运车船燃料排放限值管理,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车船。加快推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规模发展,提高公共领域新能源车辆比重。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提高铁路、水路在综合运输中的承运比重。—提高成渝两地交通连通性,推动重点园区、港口加快实现铁路和高等级公路全覆盖,统筹推动成渝地区国家物流枢纽布局建设。加快构建布局合理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深入推进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大力发展多式联运,持续降低客货运输能耗和碳排放强度。—完善铁路货运网络,加大“公转铁”力度,推动大宗货物及中长距离货物运输由公路向铁路、水路有序转移。推广城市绿色出行模式。2025年全区大宗货物运量150万吨以上的重点工业园区、物流园区、工矿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率达到60%,煤炭、矿石等大宗货物铁路运量占比显著提升,重点企业铁路货运占比达到50%以上。持续提升铁路和水路货运周转量占比,进一步推动大宗货物绿色运输。积极构建“轨道+公交+慢行”低碳出行体系。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大容量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重庆主城都市区、成都综合交通枢纽规划统筹,基本建成中心城市间、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间1小时交通圈和通勤圈。推进轨道交通、公交专用道、快速公交系统等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和自行车专用道、行人步道等城市慢行系统建设。加快充换电网络系统、加氢站等建设—推动交通基础设施与新能源设施统筹布局规划建设。提升车用充电桩(站)覆盖面和使用率,推进加氢站建设。积极推进绿色铁路、机场、公路、航道建设。支持充电桩、充电站、加氢站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配套基础设施。加快构建便利高效、适度超前的充换电网络体系,推动加氢站规划建设。加快推进靠港船舶常态化使用岸电设施。交运发布时间目标能源工业2022年02月18日P.4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2(续表):截至2022年2月,已经披露的7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对比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各省政府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图表3:细分行业节能降碳相关政策梳理资料来源:各部委官网,中国政府网等,国盛证券研究所全国浙江成渝(成都&重庆)吉林四川河北宁夏江苏产业园区到2030年,省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圈。统筹规划全省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高新技术园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化改造,开展工业园区清洁生产试点。—建设清洁能源装备、锂电材料、动力电池、晶硅光伏、钒钛、新能源汽车、天然气综合利用循环经济等特色产业园。推进园区实施循环化改造。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创建一批绿色工厂、园区。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建设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引导集聚发展。推动园区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建设一批绿色循环发展示范区,努力打造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大宗固废2025年,大宗固废年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2030年,年利用量达到45亿吨左右。—推动成渝地区加强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协作,联合打造行业碳达峰碳中和典型应用场景。———支持废钢铁、废塑料、废旧轮胎、废旧动力蓄电池等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申报行业规范企业。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建立健全废旧资源回收和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废钢铁、废铜、废铝、废铅、废锌、废纸、废塑料、废橡胶、废玻璃等9种主要再生资源循环利用量达到4.5亿吨,到2030年达到5.1亿吨。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10家左右绿色低碳高新区。—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充分发挥资源循环利用与节能减排的协同效应。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构建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做好废弃产品回收处理。—生活垃圾到2025年,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60%左右;到2030年提升至65%——————推动生活垃圾和产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建筑能效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严格执行新建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发展超低能耗、低碳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开展先进绿色低碳建筑技术示范应用。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大力发展近零能耗建筑。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鼓励近零能耗建筑。2025年基本完成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达到100%。严格管控高能耗公共建筑发展……开展建筑用能管理,推行建筑能耗限额管理。建筑用能结构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推进绿色社区建设。推进城镇既有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节能改造,推广装配式建筑、钢木结构建筑、竹木建材和新型建材。加快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化应用,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进一步提升城镇集中供暖比例。—推进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开展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推动装配式建筑逐步成为主要建造方式。大力推动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发展,因地制宜推动提高太阳能、地热能等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比例。加快推动建筑用能电气化和低碳化……推进建筑太阳能光伏一体化建设。大力推进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筑。农村建设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进县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发展绿色农房。推进农村建筑节能,加快农房节能改造,鼓励绿色农房建设。—加快绿色社区建设。推进县城和农村绿色低碳发展—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加快现代化农房和村庄建设。严守生态红线,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海洋、土壤、冻土等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系统部署生态碳汇技术。建立生态碳储量核算、碳汇能力提升潜力评估等方法,挖掘生态碳汇潜力。深化跨流域跨区域生态保护合作,共建结构优、功能强的森林植被带,提高森林生态质量和碳汇能力严格控制城镇建设占用农业和生态空间,稳定现有森林、草原、湿地、耕地等的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碳汇总量。大力发展碳汇经济。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严控生态空间占用,严格保护各类重要生态系统。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稳定现有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生态碳汇城乡建设循环经济分类行业机构日期文件/会议/讲话核心内容发改委等3部门2022/2/3《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节能降碳改造升级实施指南(2022年版)》明确了17个高耗能行业2025年节能降碳的目标,主要包括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和能效基准水平以下产能比例两个约束目标发改委等2部门2021/12/14关于振作工业经济运行、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1)科学确定石化、有色、建材等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组织一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开展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应用,提高行业节能降碳水平。2)推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加大节能力度,加快工业节能减碳技术装备应用。发改委等5部门2021/11/15《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2021年版)》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对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合理设臵政策实施过渡期,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中共中央国务院2021/10/24《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1)制定能源、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交通、建筑等行业和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修订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开展钢铁、煤炭去产能“回头看”,巩固去产能成果。2)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严格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臵换,出台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未纳入国家有关领域产业规划的,一律不得新建改扩建炼油和新建乙烯、对二甲苯、煤制烯烃项目。合理控制煤制油气产能规模。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发改委等5部门2021/10/21《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等重点行业和数据中心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到2030年,重点行业能效基准水平和标杆水平进一步提高,达到标杆水平企业比例大幅提升,行业整体能效水平和碳排放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工业原材料工信部等3部门2021/12/29《“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到2025年,发展绿色化水平大幅提升。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水泥产品单位熟料能耗降低3.7%,电解铝碳排放下降5%。重点行业单位产值污染物排放强度、总量实现双下降。工业废渣等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积极实施节能低碳行动,制定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推进企业节能低碳改造升级,鼓励有条件的行业、企业率先达峰。工业园区发改委工信部2021/12/20关于做好“十四五”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到2025年底,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显著提升园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水平。推动节能降碳,开展清洁能源替代改造,提高清洁能源消费占比。推进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园区重点企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促进原材料和废弃物源头减量。绿色发展工信部2021/11/15《“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到2025年,全面提升绿色制造水平,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能源效率稳步提升,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资源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大宗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达到57%,主要再生资源回收利用量达到4.8亿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绿色制造体系基本建成,绿色环保产业产值达到11万亿元。绿色发展工信部等4部门2021/11/5《关于加强产融合作推动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快实施钢铁、石化等行业绿色化改造,推动电能、氢能、生物质能替代化石燃料,加快充电桩、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扩大新能源汽车、光伏光热产品、绿色消费类电器电子产品、绿色建材等消费。发改委2022/1/4《关于开展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示范的通知》推动实现“到2025年大宗固废年综合利用量达到40亿吨左右”目标任务。以节能降碳为导向,优先使用可再生能源,选用高效节能技术设备,回收利用余压余热余能,提高能效水平,发挥好大宗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替代天然资源的协同降碳作用,形成利废建材行业降碳示范效应。发改委等4部门2021/12/8贯彻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推动数据中心和5G等新型基础设施绿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到2025年,数据中心和5G基本形成绿色集约的一体化运行格局。数据中心运行电能利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平均电能利用效率降到1.3以下,国家枢纽节点进一步降到1.25以下,绿色低碳等级达到4A级以上。全国数据中心整体利用率明显提升,西部数据中心利用率由30%提高到50%以上,东西部算力供需更为均衡。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在数据中心、5G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基础上,全面支撑各行业特别是传统高耗能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新基建工业重点行业重点行业重点行业重点行业重点行业大宗固废2022年02月18日P.5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3(续表):细分行业节能降碳相关政策梳理资料来源:各部委官网,中国政府网等,国盛证券研究所分类行业机构日期文件/会议/讲话核心内容能源体系能源局农业农村部等2021/12/29《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到2025年,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能源体系能源局2021/12/24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加快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加强政策措施保障,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持续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能源体系2021/11/272021“一带一路”清洁能源发展论坛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断夯实能源供应保障能力。要抓住“十四五”关键期、窗口期,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电力市场发改委能源局2022/1/18《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有利于新能源、储能等发展的市场交易和价格机制初步形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要求,国家市场与省(区、市)/区域市场联合运行,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市场主体平等竞争、自主选择。电力市场工信部、市场监管总局2021/11/22《电机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到2023年,高效节能电机年产量达到1.7亿千瓦,在役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20%以上,实现年节电量490亿千瓦时,相当于年节约标准煤1500万吨。电力市场发改委2021/7/29《关于进一步完善分时电价机制的通知》科学划分峰谷时段,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各地要统筹考虑当地电力系统峰谷差率、新能源装机占比、系统调节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峰谷电价价差,上年或当年预计最大系统峰谷差率超过40%的地方,峰谷电价价差原则上不低于4:1;其他地方原则上不低于3:1。建立尖峰电价机制。各地要结合实际情况在峰谷电价的基础上推行尖峰电价机制。尖峰时段根据前两年当地电力系统最高负荷95%及以上用电负荷出现的时段合理确定,并考虑当年电力供需情况、天气变化等因素灵活调整;尖峰电价在峰段电价基础上上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20%。煤炭煤电国资委2022/1/19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积极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加大清洁能源建设投入力度,提高中央企业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合理规划新增煤电装机规模,加大现有煤电机组的高效清洁改造,提高煤电机组的安全环保水平。加大煤炭储备基地建设,加大储煤力度,保障电煤库存在合理水平。煤炭煤电国务院总理2021/11/23国务院总理在上海考察要立足我国能源禀赋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用好国家新出台的专项再贷款政策,推广提高能效的成熟先进技术,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煤炭煤电国常会2021/11/17国常会在前期设立碳减排金融支持工具的基础上,再设立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形成政策规模,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此次设立的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按照聚焦重点、更可操作的要求和市场化原则,专项支持煤炭安全高效绿色智能开采、煤炭清洁高效加工、煤电清洁高效利用、工业清洁燃烧和清洁供热、民用清洁采暖、煤炭资源综合利用和大力推进煤层气开发利用煤炭煤电发改委2021/10/12《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1)有序放开全部燃煤发电电量上网电价。燃煤发电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现行燃煤发电基准价继续作为新能源发电等价格形成的挂钩基准。2)将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由现行的上浮不超过10%、下浮原则上不超过15%,扩大为上下浮动原则上均不超过20%,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电力现货价格不受上述幅度限制。绿电工信部、住建部等五部门2021/12/31《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光伏行业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产业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新型高效太阳能电池量产化转换效率显著提升,形成完善的硅料、硅片、装备、材料、器件等配套能力。智能光伏产业生态体系建设基本完成,与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水平逐步深化。智能光伏产品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绿色交通、绿色农业、乡村振兴及其他新型领域应用规模逐步扩大,形成稳定的商业运营模式。要加快产业技术创新,开展智能光伏与建筑节能等领域相结合的交叉技术研究。绿电发改委2021/10/25发改委主任何立峰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鼓励就地就近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开发水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发展核电。绿电发改委等4部门2021/11/24《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立面、车棚顶面等适宜场地空间,安装光电转换效率高的光伏发电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实现高效消纳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推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项目建设,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绿电2021/10/12习主席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领导人峰会上的讲话中国将持续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绿电发改委能源局2021/8/10关于鼓励可再生能源发电企业自建或购买调峰能力增加并网规模的通知在电网企业承担可再生能源保障性并网责任的基础上,鼓励发电企业通过自建或购买调峰储能能力的方式,增加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并网规模。发改委等5部门2021/10/21《石化化工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炼油、乙烯、合成氨、电石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其中乙烯的单位产品能耗基准水平要达到640千克标准油/吨,标杆水平要达到590千克标准油/吨。引导石化低效产能有序退出,加大闲臵产能处臵力度。钢铁工信部发改委生态部2022/2/7《促进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80%以上钢铁产能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吨钢综合能耗降低2%以上,水资源消耗强度降低10%以上,确保2030年前碳达峰(征求意见稿为“力争2025年前率先实现碳达峰”)……严禁新增钢铁产能。坚决遏制钢铁冶炼项目盲目建设,严格落实产能臵换、项目备案、环评、排污许可、能评等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不得以机械加工、铸造、铁合金等名义新增钢铁产能。钢铁工信部2021/5/6《钢铁行业产能臵换实施办法》长江经济带禁止在园区外新建、扩建钢铁冶炼项目。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臵换比例不低于1.5:1,其他地区臵换比例不低于1.25:1为鼓励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对完成实质性兼并重组后取得的合规产能用于项目建设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臵换比例可以不低于1.25:1,其他地区的臵换可以不低于1.1:1。冶金建材发改委等5部门2021/10/21《冶金、建材重点行业严格能效约束推动节能降碳行动方案(2021-2025年)》到2025年,通过实施节能降碳行动,钢铁、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行业能效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超过30%,行业整体能效水平明显提升,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绿色低碳发展能力显著增强。钢铁水泥工信部2021/10/19工信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坚决执行钢铁、水泥等产能臵换政策,配合有关部门落实高耗能行业有序用电工作,持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强化“节能监察+节能诊断”双轮驱动,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升级,有序推进工业领域减量高效利用化石能源,大力推进工业节能提效,促进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建筑住建部2021/10/12《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新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平均设计能耗水平进一步降低,在2016年执行的节能设计标准基础上降低30%和20%。其中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其他气候区平均节能率应为65%;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为72%。碳排放强度有了明确强制标准,平均降低7kgCO2(m2·a)以上。玻璃工信部2021/7/21水泥玻璃行业产能臵换实施办法位于国家规定的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实施产能臵换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产能臵换比例分别不低于2:1和1.25:1;位于非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水泥熟料和平板玻璃建设项目,产能臵换比例分别不低于1.5:1和1:1……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可不制定产能臵换方案,但要建立产能风险预警机制。有色电解铝发改委2021/8/27《关于完善电解铝行业阶梯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铝液综合交流电耗不高于分档标准的电解铝企业,铝液生产用电量不加价;高于分档标准的,每超过20千瓦时,铝液生产用电量每千瓦时加价0.01元,不足20千瓦时的,按20千瓦时计算。鼓励电解铝企业提高风电、光伏发电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减少化石能源消耗。电解铝企业消耗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电量在全部用电量中的占比超过15%,且不小于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上年度非水电消纳责任权重激励值的,占比每增加1个百分点,阶梯电价加价标准相应降低1%。新能源汽车工信部2022/1/31工信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2022年将全力推进新能源汽车发展再上台阶。2022年工信部将继续加强产业链系统梳理,特别是加强部门协同和部省联动,协调解决芯片等关键零部件短缺问题,推动提升芯片全产业链供给能力。制定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保持政策体系衔接,统筹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加强与青海、四川、江西等地沟通,推动加快国内锂资源开发。绿色交通交通部2021/12/14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一是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扩大电力、氢能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铁路系统、机场运行的电动化智能化水平。二是优化交通运输结构。发展多式联运,发展智能交通,打造绿色、高效、快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引导公众绿色出行。三是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综合运用政策、经济、技术、市场等多种手段,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交运建筑建材能源石化2022年02月18日P.6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4:焦化、对二甲苯等行业实现标杆以上产能目标难度较大图表5:煤制乙二醇等行业降低能效低于基准水平比例目标难度较大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盛证券研究所资料来源:国家发改委,国盛证券研究所图表6:2022年可能公布的部分省市及细分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资料来源:国新办官网,国盛证券研究所0510152025300102030405060焦化对二甲苯电石钢铁高炉铁合金烧碱水泥陶瓷钢铁转炉冶锌电解铝煤制甲醇平板玻璃纯碱乙烯煤制乙二醇磷铵冶铜冶铅合成氨炼油黄磷煤制烯烃%%2020年底实际值2025年目标值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差距(右轴)0510152025303540450102030405060煤制乙二醇焦化黄磷钢铁高炉钢铁转炉铁合金煤制甲醇电石烧碱磷铵水泥电解铝合成氨对二甲苯冶锌纯碱冶铜冶铅平板玻璃陶瓷煤制烯烃%%2020年底实际值2025年目标值目标值和实际值的差距(右轴)行业/领域/省市时间来源表态有色、建材、石化2021/12/29工信部新闻发布会工信部联合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编制了有色金属、建材,以及石化化工、钢铁等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明确重点行业碳减排实施路径和具体任务安排。后续将按统一要求和流程陆续发布。碳排放权交易2021/11/25生态环境部法规与标准司司长别涛目前《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条例》草案正在审议之中,草案将对此项工作做出分工更加清晰、监管更加有力的规定。江西2021/11/25江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审议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江西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江西省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江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工作规则》《江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等5个文件。钢铁2021/11/18中国钢铁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中国钢铁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以及碳中和技术路线图的制定工作已基本完成,近期将向社会公布,并全面开始实施。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科技河南2021/6/30河南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会议审议通过了《河南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方案》,并对实现“双碳”目标,提出了8点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实施方案和《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程序报请审议,审议通过后将按程序印发实施。2021/11/162022年02月18日P.7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图表7:2022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更加强调“稳妥、有序”推进“双碳”资料来源:各省《政府工作报告》,国盛证券研究所省市区2022年各地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双碳&能耗双控的表述河南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利用地热资源,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450万千瓦以上。西藏能耗、碳排放强度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核定范围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建设金沙江上游和雅鲁藏布江中游水风光储多能互补基地,加快雅江水电龙头工程前期工作,积极推进百万千瓦级光伏基地和高海拔风电建设,有序推进“新能源+储能”试点示范,力争建成和在建装机1600万千瓦。强化资源利用刚性约束,严控“两高”项目。加强新能源汽车充电桩规划建设。开展生态价值本底调查,发展碳汇经济,促进生态富民。北京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坚持节约优先,以科技创新为牵引,大力开展节能全民行动,稳步推进碳中和行动。河北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积极发展风电、光电、氢能,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800万千瓦。推进用能权、排污权交易改革。山西制定我省“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落实落细碳达峰碳中和“1+X”政策体系各项任务。探索“双碳”目标实现路径,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提升行动,持续降低能耗强度,落实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政策,加快推进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安徽稳妥有序推进“双碳”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积极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全面开展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碳达峰行动。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推进能源综合改革创新。开展“双碳”科技创新专项,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实施用能预算管理,探索开展能源要素市场化配臵改革。严格审批新增“两高”项目,加强存量项目节能挖潜。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减量替代,布局建设一批光伏发电、风电、生物质发电等项目,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350万千瓦以上。浙江大力推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落实好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政策,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坚决避免“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狠抓百个千亿清洁能源项目建设,启动700万千瓦清洁火电、100万千瓦新型储能项目开工建设,新增风光电装机400万千瓦以上,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强化能源运行调度,确保能源安全保供。四川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严格落实国家双碳政策,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推动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出台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发挥四川联合环境交易所功能,有序推进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鼓励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全面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推动林草碳汇开发交易,巩固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云南高质量编制云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十四五”能耗双控实施方案,支持减碳增汇及碳交易市场发展,做大绿色金融,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严格执行“两高”项目清单管理制度,依法依规推动落后和低效产能退出。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湖北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认真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严控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上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推进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海南深入推进绿色低碳发展。1)从严从实抓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2)持续推进标志性工程;3)争做“双碳”优等生。辽宁1)能耗强度目标在“十四五”规划期内统筹考虑,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2)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推进电力、钢铁、有色、建材、石化行业碳达峰行动,坚决防止一刀切、运动式减碳。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氢能等新能源,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优化能源供给结构,着力建设清洁能源强省。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实施一批节能减污降碳改造项目。广东统筹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江西有序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健全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完善能耗双控制度,形成减污降碳激励约束机制。甘肃有序推进减排降碳:制定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支持企业能源替代、降碳减碳,加快资源循环利用、大宗固废总和利用基地建设;争取国家低碳城市、低碳园区和低碳乡村试点;有序推动钢铁、建材、石化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广西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入实施六大高耗能行业节能改造,加快防城港、贵港、梧州、百色、玉林等5个国家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梧州国家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创建3个以上绿色园区、20家以上绿色工厂。上海制定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和年度行动计划,平稳有序落实“双碳”目标,坚决防止“碳冲锋”和“运动式”减碳。积极开展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加快零碳创新中心、零碳科技研究院等项目建设,统筹推进绿色园区、低碳城市创建。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挖掘拓展森林、湿地、湖泊等碳汇资源,夯实碳中和基础……探索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新路径。湖南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出台全省碳达峰行动方案和“双碳”工作实施意见;加快推进能源、用地、产业、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建资源循环利用体系,推进清洁生产,推行绿色制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推进能源低碳绿色转型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重庆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碳达峰实施方案,调整优化能源、产业、交通运输、用地结构。落实“三线一单”制度,严格“两高”项目准入要求,统筹做好能耗“双控”和能源保供。全面推进绿色制造、绿色建造,开展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改造和煤电机组节煤减排改造,建设绿色建筑产业园,大力培育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推广装配式建筑和新型材料,建设低碳发展示范城市。宁夏扎实抓好节能降耗减碳。科学设臵碳达峰、碳中和年度指标和阶段性任务。深化能耗“双控”三年行动,引导企业加强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推动能源资源节约集约。严格产业管控目录,开展重大项目节能评估和产能臵换,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陕西梯次有序实施国家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适应能耗“双控”逐步向碳排放“双控”转变,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快基础设施绿色低碳发展,推进国家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占比提升到60%、装配式建筑占比达到24%。新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着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常态化抓好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挖潜,稳步提高新增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消纳,推动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和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强“两高”项目精准管理,完善能耗“双控”机制,做到“该保障的全力保障好,该控制的坚决控制住”。发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产业,推进钢铁、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等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黑龙江稳步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构建能源、工业、科技等“1+8”政策体系。统筹化石能源安全和非化石能源发展,发挥煤炭、煤电基础保障作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实施“气化龙江”战略……加快推进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建设和源网荷储一体化,新能源装机比重超过40%。严禁新建“两高”项目,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内蒙古科学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大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力度,加快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散改集”,持续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实行能耗强度严格控制、总量弹性管理,完善用能预算管理,强化能耗强度标杆引导,坚决遏制“两高”项目低水平盲目发展。福建突出绿色转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完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深化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示范,发展抽水蓄能,推动电化学、氢能等新型储能设施建设。山东1)精准管控“两高”行业。落实“四个区分”,严格“五个减量替代”……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整合退出地炼产能740万吨、焦化产能115万吨。2)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3)扎实开展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制定碳达峰实施方案。支持胜利油田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重点实验室建设。举办碳达峰碳中和论坛,推动烟台开展智能低碳城市试点。支持枣庄集聚发展锂电产业。青海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围绕在碳达峰方面先行先试,落实全国统一要求,统筹衔接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降低目标,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严控“两高”项目盲目上马,科学有序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2022年02月18日P.8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免责声明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有中国证监会许可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仅供本公司的客户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客户。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本公司认为可信的公开资料,但本公司及其研究人员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及预测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判断,可能会随时调整。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及资料保持在最新状态,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信息及推测只提供给客户作参考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会计或税务的最终操作建议,本公司不就报告中的内容对最终操作建议做出任何担保。本报告中所指的投资及服务可能不适合个别客户,不构成客户私人咨询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投资者应注意,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本公司的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本报告中涉及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正在提供或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和金融产品等各种金融服务。本报告版权归“国盛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所有。未经事先本公司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形式的发布、复制。任何机构或个人如引用、刊发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为“国盛证券研究所”,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有悖原意的删节或修改。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在此声明:我们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或相当的专业胜任能力,本报告所表述的任何观点均精准地反映了我们对标的证券和发行人的个人看法,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我们所得报酬的任何部分无论是在过去、现在及将来均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投资建议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投资评级说明投资建议的评级标准评级说明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基准指数的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摩根士丹利中国指数为基准,美股市场以标普500指数或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为基准。股票评级买入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5%以上增持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15%之间持有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减持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5%以上行业评级增持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以上中性相对同期基准指数涨幅在-10%~+10%之间减持相对同期基准指数跌幅在10%以上国盛证券研究所北京上海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6号楼3层邮编:100032传真:010-57671718邮箱:gsresearch@gszq.com地址:上海市浦明路868号保利One561号楼10层邮编:200120电话:021-38124100邮箱:gsresearch@gszq.com南昌深圳地址: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凤凰中大道1115号北京银行大厦邮编:330038传真:0791-86281485邮箱:gsresearch@gszq.com地址:深圳市福田区福华三路100号鼎和大厦24楼邮编:518033邮箱:gsresearch@gszq.co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