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出品:联合出品: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学术支持: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零碳红利”释放中国制造新动能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前言PREFACE气候变化是一项跨越国界的全球性挑战。全球气候变化治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国际组织密切关注的问题。我国政府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是党中央、国务院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彰显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更展现了中国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据统计,工业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70%左右。在能源消费侧,能源总量和强度“双控”将加强,降低高耗能制造业碳排放量、实现“绿色制造”是我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步。产业界,尤其是制造业的绿色低碳,甚至零碳体系建设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实施制造强国,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保障。工业界“减碳”,中国一直是持续且认真的。为贯彻落实《绿色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工信部于2016年9月发布《关于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的通知》。以促进全产业链和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发展为目的,以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为绿色制造体系的主要内容。同时,《“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也指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2前言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更是明确发展目标:“十四五”期间,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幅度大于全社会下降幅度,重点行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明显下降。但工业制造领域的绿色、零碳建设是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在厂区和产品的规划、建设、管理等全周期融入“碳中和”理念。“零碳制造”的实现离不开节能、减排、固碳、碳汇等多种手段的体系化支撑。同时,还需要与广泛意义上的制造场景,如产业园区、工厂建筑、能源利用、资源循环、供应链物流管理等形成互促体系。标准化是规范引领制造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工业节能与绿色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障。关于“零碳制造”的内涵、标准、建设路径和路线图等,业界还在初步探索阶段,未达成共识。在此背景下,为响应“双碳”战略,探索“零碳制造”的建设思路和路径,财新智库依托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的学术支持,综合当下产业界的先行零碳实践,从“零碳制造”的内涵、架构、痛点、核心场景以及建设路线图等维度出发,总结经验,旨在为未来全行业全面推广零碳提供具体建议,共促我国“双碳”战略的落地。PREFACE3前言4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目录制造业迈向“碳中和”前言内容摘要0102031.1中短期扰动不改“碳中和”长期趋势1.2制造业“碳中和”是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重中之重0902213.1什么是“零碳制造”?3.2“零碳制造”的内涵及建设图谱3.3制定“零碳制造”标准的原则3.4“零碳制造”的路线图3.4.1“零碳制造”路线图之一:碳基线盘查3.4.2“零碳制造”路线图之二:设定减排目标3.4.3“零碳制造”路线图之三:设计减排举措273128333334361207“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专家观点·陈玲:以数字化转型来推动“零碳制造”目录CONTENTS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5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目录04054.1高碳区的低碳转型案例1:鄂尔多斯: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样本案例2:中国宝武集团:钢铁行业高碳转型的典范4.2科技企业的“零碳同心圆”案例3:联想集团:“零碳制造”优等生产业之声·杨元庆:“数实融合”探索零碳制造的中国方案案例4:施耐德电气: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减碳4.3汽车工业的“碳中和”案例5:宁德时代:将零碳工厂进行到底案例6:宝马集团:汽车电池的全新生命旅程4.4“绿色消费”背后的体系支撑案例7:欧莱雅集团:“零碳”运营之道案例8:松下集团:为美好生活创造减排影响5.1“零碳制造”面临的挑战5.2推动“零碳制造”的几点建议专家观点·刘世锦:转向进取型减碳战略参考文献致谢39446769747980“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共同推进“零碳制造”CONTENTS3944425656586060635154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7Summary本报告论述在“双碳”背景下“零碳制造”的建设机遇、标准、挑战和趋势,明确“零碳制造”概念和内涵,系统梳理企业“零碳制造”转型的蓝图框架和路线图,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实践案例,展示不同制造场景的先行产业案例,旨在为业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建议。本报告认为,制造业迈向“碳中和”是必由之路,即使有中短期扰动也不改“碳中和”长期趋势,进而提出了“零碳红利”的概念,旨在倡导全行业抓住“双碳”战略的机遇,再造我国产业优势。“零碳制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从规划、设计、落地到运行涉及多项举措,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多方面通力协作。结合当前制造业的绿色低碳转型现状,本报告认为探索“零碳制造”的标准体系和生态建设意义深远,通过国内外相关标准分析和案例调研,提出了企业“零碳制造”转型的基准原则、路线图和建议,以期“抛砖引玉”,为全行业全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推进提供辅助支持。内容摘要SUMMARY内容摘要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CHAPTER1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制造业迈向“碳中和”9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随着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增加,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与极端气候事件频发,热浪、强降雨、干旱、飓风等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重大风险,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人类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之一。对此,全球各国纷纷采取气候变化应对行动、制定碳减排目标,“碳达峰”“碳中和”“零碳”逐渐成为全球议题。然而,全球“碳中和”的努力遭遇了自2020年以来持续了3年的全球性新冠疫情,以及2022年2月底爆发的俄乌冲突的严重影响。新冠疫情重创了全球经济,大量产业停工停产,全球产业链被迫中断,生产和物流的稳定遭到严重的破坏。全球多国因此采取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货币刺激措施,持续的货币宽松导致欧美各国物价水平开始日益高涨。随着2022年突发的俄乌冲突升级,由于俄罗斯在全球能源市场中举足轻重的地位,欧美主导的多轮制裁引起了市场对于全球能源市场供给的担忧,从而导致了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大宗能源价格均剧烈波动,使得全球多国CPI达到80年以来的历史高点。欧盟各国,尤其是西欧的德国、意大利等国,由于对俄罗斯的原油和天然气能源依存度高,刚性的能源需求在短期内很难找到替代产品,被迫于近期纷纷重新启动了对煤炭等传统化石能源的利用,以应对能源短缺和能源的价格上涨,满足生产与居民生活的需求。曾经作为过渡能源的天然气被更为便宜的煤炭所取代,煤炭重新流行起来。同时,美国也持续加大石油开采力度,并要求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加大石油供给。这些都导致了国际社会有关化石能源是否卷土重来,全球“碳中和”努力是否遭遇挑战,甚至出现倒退的质疑声此起彼伏。不过,全球中短期能源价格的高企与各国的短期应对举措不大可能影响全球中长期向“碳中和”目标迈进的步伐。“暂时的困难应该用临时的办法解决,但是长期的目标必须坚守。欧洲能源危机是个局部的问题,解决了以后还需要考虑整体的、全球的要求。”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谢振华在斯德哥尔摩举行的2022年第六届气候行动部长级会议上就目前俄乌冲突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作了很好的总结。目前,全球化石能源供给地多集中在中东、俄罗斯、南美等地,这些地区的许多国家均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地缘政治和安全冲突,传统化石能源的过渡依赖对一国的能源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均有重大影响。这次俄乌冲突中欧盟对俄罗斯化石能源的依赖,就是非常典型1中短期扰动不改“碳中和”长期趋势1.1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的例子,也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敲响了警钟。因此,能源安全叠加“碳中和”的双重影响,反而会加速全球能源和低碳转型。正如伦敦大学基建可持续转型首席教授梁希所言,俄乌冲突加速了欧盟脱离对石油和天然气依赖的决心,长期来看,会强化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加快能源系统转型的步伐。在俄乌冲突和全球能源价格高涨的背景下,2022年7月13日,欧盟议会还是以54票赞成、14票反对和6票弃权通过了由欧洲议会的工业、研究和能源委员会(ITRE)提交的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的法案修正案,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提升至45%,表明了欧洲各国克服短期困难,一致应对气候变化的雄心。作为欧洲大国,德国一直自认是推动欧盟绿色进程的“急先锋”,今年7月8日,德国联邦委员会对能源一揽子法案做出修订,提出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目标提升至80%,大幅高于此前目标的65%;修订案还提出,到2030年光伏装机扩大至215吉瓦,也高于此前定下的200吉瓦目标,“碳中和”应在燃煤电厂退出后完成,退出时间定于2038年。由于俄乌冲突带来的能源危机,德国等零碳实践先行国家重启煤电相关计划,这实际上是因为能源安全无法得到保障而采取的临时措施,德国此前承诺到2030年将其温室气体减少65%(与1990年水平相比)和到2045年实现气候中和,这两大目标并未做出改变,同时德国还设定了加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目标。考虑到欧洲现在的情况以及面临的能源危机,无论是德国还是欧洲,各国政府都在努力进一步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需。总体来看,中短期扰动不会改变“碳中和”长期趋势。正如淡马锡全球科技与消费投资联席总裁、中国区1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1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主席吴亦兵评述,欧洲虽然短期去掉了很激进的行业“碳中和”目标,但这不代表它要全面发展传统高碳能源,只是说开始接受事实,在俄罗斯能源减少带来的巨大能源缺口下用化石能源填补一部分短期的缺口,另一方面,则会疯狂地发展新能源。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俄乌冲突以及全球气候变化等新挑战之外,面对近年来全球地缘政治极其复杂的局面,确有声音在质疑应对气候变化全球合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但无论是政府还是产业,都在积极推动。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吴侨文(JohnEdwards)的一段话代表了这一决心。他说,至少有两件事情意味着停止(中国与世界的绿色转型)合作不是一个选项:一方面,绿色转型必须有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参与,且在气候灾难面前,转型是必然的、没有商量余地的;另一方面,疫情后经济复苏的压力是全球性的─无论欧美还是中英,全球主要经济体都必须在逆风前行中找到新的经济增长引擎,“我们必须合作,没有别的选择。”即使在中美气候变化商谈暂停的背景下,中国也在坚定不移地推进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气候目标。“尽管中止了与美国的气候谈判,但中国一直是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的积极参与者和贡献者,并坚持不懈地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在接受中国日报专访时曾表示。来到我国当下的处境,面对2022年以来全国各地此起彼伏新冠疫情冲击,政策面持续强调稳增长信号,市场一度观望“双碳”进展会否降速。5月底,经济刺激政策频出,其中对新能源发展释放出了继续大力支持的信号,为市场注入了“强心剂”。长期来看,中国能源转型“先立后破”,并借此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升级的总目标未变,中国的“双碳”目标雄心也未变。1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1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制造业“碳中和”是实现全球气候变化目标的重中之重1.2制造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同时也是中国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主要领域。相关资料显示,2020年全球碳排放350亿吨,其中电力行业排放125亿吨、工业90亿吨、交通75亿吨、建筑40亿吨。其中,工业制造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近1/4,是电力之外第二大碳排放来源。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制造业的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在第二产业中占到2/3,在中国能耗总量以及碳排放总量中亦占到1/3。而工业作为用电大户,如果包括生产制造环节所消耗的电力,其综合碳排放比重还会继续攀升。要摆脱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碳中和”,除了大力发展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降低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外,制造业的“碳中和”转型发展,是实现全球“碳中和”的重中之重。电力单位:亿吨,2020年工业交通建筑其他20407590125全球碳行业排放分布来源:IEA全球能源署、BP世界能源展望1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中和”,从根本上来讲是发展模式变化、经济结构转型。目前,世界各国正在加速推进制造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制定了低碳发展规划,加快布局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以获取绿色技术和产业角力场上的国际竞争优势。对中国而言,务实的做法已不是评估气候变化的长远损害,而是如何有效、低成本实现“碳中和”目标。这不仅是生态环境问题,更是发展问题,不仅事关产业问题,也是事关生活方式的问题。中国制造业(包括生产制造环节所消耗的电力在内)的碳排放在总体碳排放量中占比始终处于60%以上,是中国最大的碳排放来源。在提出“3060”“双碳”目标,力争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后,中国政府制定了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化工、建材等工业制造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并制定出台了科技、财税、金融、碳汇等一系列支持政策。同时,各部委也修订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出台了煤电、石化、煤化工等产能控制政策,加强高排放制造业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和窗口指导,并开展钢铁等行业去产能“回头看”等工作。此外,还提升了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能耗准入标准,坚决抑制制造业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如严格落实新建、扩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电解铝等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的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措施。中国工业企业也积极行动,中国宝武、河钢、包钢、鞍钢等国有工业企业陆续发布企业“碳中和”行动计划,以联想集团、远景科技集团、宁德时代等为代表的优秀企业也开始在“零碳制造”领域进行有益的尝试,建立“零碳工厂”“零碳园区”等示范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全球其他国家也均制定面向“碳中和”的科技战略或计划,并加快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美国的减碳政策以研发关键清洁能源和推动本土制造为特点。工业制造过程的碳排放量目前占美国碳排放总量的近1/3,为了有效推动整个制造业的低碳创新和发展,白宫科技政策办公室启动了一项跨学科的工业脱碳研究计划,美国能源部建立工业技术创新咨询委员会(ITIAC),以制定全面降低美国工业碳排放战略,还拨款80亿美元用于区域清洁氢项目,支持清洁氢能源的生产商、潜在消费者以及应用清洁氢能源的基础设施的区域性发展。同时,投入超68亿元利用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无碳污染能源生产清洁氢,投入超34亿元用于清洁氢制造和回收的研发项目。1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欧盟的减碳政策以领先技术、制定标准影响全球供应链为特点。欧盟以《欧洲绿色协议》为基础,协调欧盟研发与创新框架计划“地平线欧洲”、欧盟“创新基金”等多个科学计划以重点支持气候友好技术研发和商业示范,并投入超过3400亿元支持清洁能源创新、工业转型及低碳建筑和智能交通等方面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商业示范。并计划在2021年至2030年间,每年新增超2.4万亿元投资,加快向清洁能源转型。欧洲工业界也在制造业减碳领域频频发力。比如,在钢铁和化工领域,总部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钢铁公司(SSAB),与铁矿石商LKAB和能源公司Vattenfall联合,对斯德哥尔摩周边的钢厂进行燃料技术升级,使用无化石电力和氢气替代传统炼钢所需的焦煤,减少了炼钢过程中90%以上的碳排放。日本的减碳政策以开发利用新能源、创新减排技术、发展绿色产业为主线,利用税收、财政补贴等手段引导地方政府积极参与碳减排工作,调动社会力量发展低碳经济。日本持续投入研发经费至新能源开发利用中,在《革新环境技术创新战略》中提出投入约1.5万亿元,用以促进包括可再生能源、氢能、核能、碳捕集利用和封存、储能、智能电网等39项重点绿色技术的快速发展。在《2050年碳中和绿色增长战略》中,日本政府更进一步提出在海上风电、电动汽车、氢能等14个重点领域的的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减排任务。日本工业界同样积极推进工业减排,分别在海上风电、电动汽车、氢能等14个重点领域提出了发展目标和具体的减排任务。值得一提的是,实现“碳中和”需要抑制传统化石能源行业的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替代性的清洁能源。源于新能源具有的制造业属性,我国发展新能源有值得一提的是,实现“碳中和”需要抑制传统化石能源行业的发展,但更为重要的是发展替代性的清洁能源。源于新能源具有的制造业属性,我国发展新能源有先发优势。正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所言,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却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Manufacturingtowardscarbonneutrality先发优势。正如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所言,作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在清洁能源方面却有别人不可比拟的优势。这是因为清洁能源的应用具有制造业属性,在配套设施等固定成本稳定后,随着使用人数或产量的增加,平均成本下降,规模效应将显现。我国可充分利用制造业优势,力争在全球绿色转型进程中实现“弯道超车”。总之,以“碳中和”“零碳”为目标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必由之路,也将广泛而深刻地影响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在世界各国努力实现“碳中和”或者“零碳”的大背景下,作为全球碳排放大户的工业制造业,必须也正要加速走向“零碳制造”之路。1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制造业迈向“碳中和”1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路径探索1CHAPTER2ANOPPORTUNETIMEFORCARBONNEUTRALITY,PROSPECTSFORNETZERODIVIDEND“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1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Anopportunetimeforcarbonneutrality,prospectsfornetzerodividend一个近期的新闻事件佐证了中国制造业向绿色、零碳转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当地时间2022年7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公布碳边境关税政策提案,宣布将逐步推进碳边境调整机制(CBAM),初步针对钢铁、水泥、化肥、铝和发电等进口商品征收碳边境关税。该提案的出台是为了推进欧盟实现到2030年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即在1990年碳排放的水平上下降55%,并保护本地工业企业。CBAM的实施将对中国出口产品产生一定的影响。因为目前碳边境调节机制建议的进口产品碳排放基准值以欧盟碳市场覆盖行业的工业基准值为标准,较为严格。相比之下,同样的工艺流程,中国制造企业单位产品的排放系数会更高,碳排放也就更高,也就是面临的碳关税总额将更高,最终也会传导到中国商品的价格,影响其市场竞争力。对中国制造企业来说,如何抓住零碳转型的机遇,生产出可对接国际标准的绿色产品,既是未来的要求,也是外界的压力使然。但这一转变的代价是需要更多的投入来确保低碳转型,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面对宏伟目标下的骨感现实,借用绿色溢价概念,谁来为可能的“零碳制造”溢价买单?具体到产业领域,践行“零碳制造”的企业如果能以更低的成本生产,或者其绿色产品能够卖出更高的价格或更大的利润,才具有可持续性,这需要公共政策、技术创新、商业模式等配套机制。全国人大代表、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曾围绕推动人工智能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释放效率红利,推动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多项建议。杨元庆提出这一系列建议的大背景是,近年随着劳动力、市场、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红利释放殆尽,经济增速放缓。尤其对曾充分享受“人口红利”的中国来说,社会深度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前景无疑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影响。与此息息相关的中国制造业,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2“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对曾充分享受“人口红利”的中国来说,社会深度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前景无疑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全方位影响。与此息息相关的中国制造业,亟待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经济增长提供新动能。1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效率红利”概念的提出为“零碳制造”领域转型提供一个方向性的解题思路,那就是:为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在制造业绿色低碳转型的细分场景下,围绕智能化和5G发展所带来的低碳技术红利、产业碳资产和国内碳市场环境优化所带来的碳市场红利、中国制造企业与国际碳关税接轨的国际化红利三个方面入手,释放制造企业的零碳红利,以“零碳红利”叠加零碳制造溢价。综合分析当下中国制造产业零碳转型的阶段以及“零碳红利”概念在制造业的三个方面具体内容,推进下一步发展的核心可以用三个关键词:一是技术,二是规划,三是标准。“技术”对应的是“低碳技术红利”,强调科技、数字技术、智能化等创新技术日益成熟,在不同场景下的制造业以及各类垂直行业中的应用变得愈加切实可行,也给通过技术提升产业低碳运营效率提供了更多潜力和可能性。“规划”对应的是“碳市场红利”,只有国家建立具有强制力的碳减排规划和碳市场,发放硬约束的碳配额,企业才能够合理配置碳资产,碳资产才能形成市场化价格,从而为先行企业创造出相对优势。“标准”对应的是国际化红利,只有对接国际标准,建立各行业的碳排放监测、报告和核查体系,才能够加快融入全球供应链的减排体系。当下较为紧迫的工作是标准化的建立和对接,让产业以更加体系化的力量从行业整体的高度来提质、增效、减碳,形成合力。展望未来,“十四五”期间绿色、低碳甚至“零碳制造”将成为一项常态化和可持续的工作任务,同时也是实体经济实现“双碳”目标的主战场,无论企业愿意与否,“零碳制造”的压力和时代都来了。首先,政策层在全力推动,形成顶层指引。2022年8月1日,工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了两个阶段的总体目标。包括:“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与用能结构优化取得积极进展,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建成一批绿色工厂和绿色工业园区,研发、示范、推广一批减排效果显著的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工艺装备产品,筑牢工业领域“碳达峰”基础。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3.5%。“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工业能耗强度、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努力达峰削峰,在实现工业领域“碳达峰”的基础上强化“碳中和”能力,基本建立以高效、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特征的现代工业体系。确保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峰。具体到绿色制造领域,要求完善绿色制造体系,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打造绿色低碳工厂、绿色低碳工业园区、绿色低碳供应链,通过典型示范带动生产模式绿色转型。其次,产业层为保持高质量可持续的竞争力,低碳和零碳转型是必由之路。中国工业制造业需要进行“碳中和”以保持国际竞争力。目前,中国很多制造业企业仍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中低端,不但产品能耗高、附加值低,还承担了整个产业链中大多数的污染和约1/4的隐含碳排放。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陆续实施碳边境调节税的背景下,建立在高强度碳排放之上的中国工业制造业,如果不实现“碳中和”转型,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将受到严重影响。中国制造业需要积极拥抱“碳中和”,获得“世界绿色通行证”,继续保持国际竞争力。“碳中和”将为中国工业制造业提供广阔的投资和发展机遇。中国投资协会在2022年发布的《零碳中国·绿色投资蓝皮书》中预测,零碳中国将催生七大投资领域,撬动70万亿元绿色产业投资机会,包括再生资源利用、能效提升、终端消费电气化、零碳发电技术、储能、氢能和数字化。预计到2050年,19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Anopportunetimeforcarbonneutrality,prospectsfornetzerodividend这些领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近15万亿元,并为中国实现零碳排放贡献累计减排量的80%。此外,零碳转型还将创造大量新增就业机会,仅零碳电力、再生资源利用、氢能等新兴行业带来的新增就业机会就将高达3000万个以上。高盛研究部也指出,预计到2060年,中国的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将达到16万亿美元,创造4000万个净新增工作岗位并推动经济增长。“碳中和”将有望再造中国工业制造业在全球体系中的优势。“碳中和”是一场黑色工业转向绿色工业的产业革命,将使全球工业体系在未来20~30年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使能源供给彻底转向可再生能源,而且会推动钢铁、交通、化工等产业体系在技术路线和生产装备上发生重大变革。目前,世界各国对储能、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等多领域“碳中和”相关技术的研发和争夺已进入白热化阶段。谁能掌握这些技术制高点将很大程度上决定未来本国工业制造业在全球的地位。正如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研究员王一鸣所言,中国工业制造业由于起步较晚,避免了传统工业化强国所面临的“锁定效应”。经过改革开放的艰苦努力,中国绿色工业制造业已经初步奠定了在光伏、风电、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后发优势,抓住“碳中和”转型机遇,中国将有望成为此轮绿色工业革命的发动者、创新者和引领者,成为未来全球工业发展的领导力量。再次,以企业开始纷纷提前布局碳资产为风向标,产业界主动拥抱“碳市场”,低碳发展将为企业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更大的机遇。一些企业积极参与碳排放的国际认证,并加快布局碳资产的储备和建设。中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开市,首批纳入的2225家发电企业年碳排放总额预计超过40亿吨,占全国年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一年来,其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金额84.92亿元。数字的背后,虽有数据质量差、进展缓慢、市场流动性低等批评声音,但机制的建立无疑是巨大的进步。伴随后续钢铁、有色、造纸等行业逐步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中,碳控排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也让更多企业看到其中的机会——碳交易的完善,让企业关注起自身的碳资产管理,纷纷提前布局碳资产,希望在未来万亿规模的市场抢得先机。以能源行业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国家电投、国家电网、南方电网、中国华电、大唐集团等九大电力企业均布局碳资产管理公司,经营范围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主要包括碳资产投资和管理,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认证咨询等,力度前所未有。可以说,企业着力布局碳资产、打造碳资产管理能力,是产业界主动拥抱碳中和经济的一种表现——不把“零碳绿色”作为高成本,而是主动应对市场的变化,让企业在进行节能减碳成本上升的同时,也能从碳交易市场(多余碳配额和CCER)中获取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另外,还有很多企业开始涉入“碳追踪”“碳认证”——获得“碳认证”的企业往往会提高排放数据的公开性与透明度,减少风险,增加利益相关方(如政府、股东、投资者、客户等)的信心。可更好与相关行业标准规范,尤其与国际标准接轨,满足全球不同市场尤其是欧美等地的要求,获得更便利的市场准入,提升了企业在行业乃至全球的形象。无论是产业端、消费端、资本市场端还是政府端,都将对企业提供助益,致使企业获得商业上更可持续的发展。企业储备和建设的碳资产,不仅包括在强制碳市场交易的碳排放配额,还包括自愿碳市场上的各类碳汇项目,后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用来抵扣碳排放配额。随着碳市场的有效运转和规模扩大,这些碳配额和碳汇可以为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目前,国内碳排放配额的定价约为60元/吨,欧盟碳市场的价格约为80欧元/吨,未来可能会在100欧元/吨以上。总体来说,“碳中和”对中国工业制造业来说,不仅是践行中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产业保持自身竞争力并向高端发展的必由之路,更是中国制造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机遇。未来,世界各国将围绕着零碳新工业体系展开竞争,零碳新工业体系先建成者,将占据成本优势,拥有更强的竞争力。因此,牢牢抓住此次世界零碳转型的历史机遇,化挑战为机遇,化劣势为优势,进一步拥抱“碳中和”,向高端制造挺进,中国必将建成全球绿色低碳制造中心。2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2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和数字产业生态系统为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绿色转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数字化改变了创新要素的组合方式,降低了创新交易与契约成本,正在成为驱动创新发展与绿色转型的主导力量。以数字化转型推动“零碳制造”,也是实现经济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赢策略。数字化转型如何推动“零碳制造”?数字化转型对区域碳排放的影响存在正反双向效应。但随着数字基础设施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逐渐显露,总体而言是降低区域的碳排放总量。那么,可以通过以下三类措施推进减碳。数字经济是低碳发展的重要引擎,做大做强数字经济,并将其与实体经济深入融合,就是在夯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石”。许多经济学家都对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进行过深入研究。诺贝尔经济学奖罗伯特·索洛(RobertSolow)教授1956年提出的索洛模型(Solowgrowthmodel)的基本思路是,任何一个国家、一个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可以用要素投入的增长和要素使用效率,即全要素生产率(TFP,TotalFactorProduction,通常叫做技术进步率)的增长来解,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石。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打破了一直被人们所奉行的“资本积累是经济增长的最主要的因素”的认识,向世人展示,长期经济增长除了要有资本和充足的劳动力外,更重要的是由技术进步决定的。“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也是最新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提出的工业减碳思路,这与“零碳红利”概念中“低碳技术红利”维度一脉相承。在学术层面关于如何“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推动‘零碳制造’”亦有不少探讨。故特邀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教授对此议题从学理层面进行深度剖析和阐述。Editor'snote编者按以数字化转型来推动“零碳制造”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玲专家观点Anopportunetimeforcarbonneutrality,prospectsfornetzerodividend2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一)优化生产流程,减少碳排放企业通过内部的源头控制、过程减排和末端治理技术三方面的数字化,减少碳排放,最终达到“零碳制造”的目标。首先,在碳排放的源头控制方面,数字化提高企业材料的使用效率和精度,最大限度地减少材料、资源和能源的使用,从而减少碳排放。以能源使用效率为例,一方面,数字化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数字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让企业更好地了解能源市场的动向和价格变动趋势,精准掌握能源数据,对能源数据进行实时收集、监测、传递和分析,引导能源要素实现高效率配置。另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提高能源采集效率。企业借助数字技术可以实现能源供给环节的集约化、数据化、精细化,为能源生产运行提供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撑。例如国内某水泥厂通过先进控制系统(APC),优化操作参数,使熟料标准煤耗下降1kg以上,能源优化效果显著。其次,在生产流程中的过程减排方面,数字化技术优化生产工序,增强生产设备和工序间的智能化协作,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碳排放。一方面,数字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实现生产设备之间的实时沟通和协作,提高生产线的协调水平。根据动态生产情况,实现不同工序的组织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另一方面,数字化还将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以技术密集型产品替代传统的资源密集型产品,从而有效降低单位产值能耗。最后,在废弃物末端治理方面,数字化的废弃物监测、控制和处理技术,能够对金属、冶金、化工等废渣进行重新分类,完善废弃物回收处理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数字化还可以优化供应链,实时监控废物生产者和管理公司的污染处理过程,有效回收废物,促进经济循环。例如大数据可以检测和监测污染源,有效评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二)升级产业结构,减少碳排放首先,数字化加速了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在与传统产业融合的过程中推动了企业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转型,产业结构从以传统的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数据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为主升级,这有助于整个产业体系逐步向绿色生产方向发展。不仅如此,数字化技术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使用数字化技术的企业越多,就越能够促进信息和技术在更大范围内的传播和扩散,带动越多的企业数字化,从而加速绿色转型。Anopportunetimeforcarbonneutrality,prospectsfornetzerodividend2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AnOpportuneTimeForCarbonNeutrality,ProspectsForNetZeroDividend2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其次,数字化有利于淘汰传统落后产业,从而降低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比重,减少碳排放。数字化促进了信息和资源的有效整合,强化了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机制,迫使企业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模式。数字化产业以数字化企业及信息服务业等信息企业为主,其绿色化水平普遍高于传统制造业,对环境造成的负面效应较小,并能够通过挤出效应挤压高耗能、高排放产业发展空间,优化产业结构。最后,数字化利于上下游产业融合,催生新兴产业部门和新兴商业模式。数字经济的特点是创新能力强、渗透力强、传播速度快。这些特点有助于上下游产业有更多的对话,以便他们能够沟通,加强不同区域和不同主体之间在能源调度与利用上的协同。(三)优化环境治理、减少碳排放首先,数字化有利于消除政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政府环境治理的能力,促进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数字化技术将多样化、多渠道的环境信息快速整合、传播和共享,并发现不同环境进展的关键驱动因素和原理,有助于政府对不同企业的各种排放进行准确和及时的监测,消除信息不对称,进一步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潜在合作,共同解决此类排放问题。此外,在我国垂直治理体系下,一个“一杆子插到底”的环境监管平台也有助于消除中央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帮助中央政府监督基层官员环境法规执行情况,还可以通过透明的信息共享,减少数据造假和政企勾结等现象发生,从而使不同行政层级的环境治理更加有效。2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碳中和”正当时,“零碳红利”前期可期Anopportunetimeforcarbonneutrality,prospectsfornetzerodividend其次,通过数字技术解决排放量监测、报告与核查等技术问题,数字化利于碳市场的建立。“碳达峰”“碳中和”面临的本质问题主要有两个不确定性:经济活动影响的不确定性和减排路径的不确定性。这两种不确定性的根源在于信息不对称、数据不充分,而这正是数字技术可以破解的问题。最后,数字化扩大了公众参与环保活动的渠道,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环境监督能力。例如,不同的利益相关者如公众、非政府组织,可以通过微信、微博和其他网络媒体,热线电话及政府网站反映他们对碳排放的意见和建议,以及对各种环境法规的反馈,从而使政府能够迅速获得信息并采取必要的行动。不同碳排放约束条件,不同数字化转型策略各行业的碳排放约束条件不同,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影响也不一样。依据WIOD所公布的各行业碳排放占比,化学制品、非金属矿物、基本金属和金属制品作为高碳行业,其他行业作为低碳行业,高碳行业和低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存在显著差异。我们的研究表明,低碳行业中,具有丰裕的产业信息和良好政商关系是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条件,企业具有多种组织优势因素,如企业规模、管理经验和生产实践等条件,也能够有效促进数字化转型。即便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较低的情况下,高水平的数字设施和良好的制度质量能够也有效弥补上述不足且促进数字化转型。而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路径则高度依赖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规模。管理经验、产业信息丰裕度和政商关系同样也是必要的。此外,高碳行业往往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对生产端进行数字化改造;而低碳行业更多的是对物流端以及销售端进行数字化改造,对企业的持续资源投入的要求相对较低,对智力资本的要求更高。相比于企业规模和企业能力,低碳行业中管理经验和生产实践更为重要。总之,低碳化和数字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挑战,也是疫后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以数字化转型来推动“零碳制造”,蕴含着企业发展的战略契机。然而数字化转型前期投入大、行业异质性特突出、投资的专用性强,使得制造业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更为艰难。企业应根据所处行业、主导技术特征和企业自身特质来制定内部数字化转型战略和零碳目标,而政策制定者、行业协会、数字平台和咨询公司则可以在外部数字化发挥重要作用。2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CHAPTER3MAPPINGTHEPATHOFNETZEROMANUFACTURING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2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Mappingthepathofnetzeromanufacturing什么是“零碳制造”?3.1制造业实现“碳中和”最终需要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目前,何为制造业的二氧化碳零排放或者“零碳制造”,国内外尚没有统一定义。有的定义仅指消除生产过程中的能源碳排放,有的定义是在前者基础上再加上消除原材料和零部件等的碳排放,还有的定义包括消除整个供应链以及废弃物回收处理过程中的碳排放。此外,目前比较有争议的是,通过碳市场或者碳汇来抵扣制造业企业自身碳排放的制造,是否可以被认定为“零碳制造”。一部分观点认为这相当于“绿漂”,转移了企业的减排责任,不能被视为“零碳制造”;另一部分观点则认为由于目前工业制造业降碳难度较大,利用碳汇、绿证等市场手段也可以成为实现“零碳制造”的合理方式。综合目前各方观点,本报告把“零碳制造”定义为:制造业企业通过用绿色能源、产品设计、生产制造、供应链管理、废弃物循环利用等技术创新,以及碳税、碳汇等市场机制创新方式抵减企业全生命周期内的碳排放额,实现企业向外界环境的综合碳排放为零的新工业制造方式。特别指出一点是,虽然上述定义的外延较为宽泛,但本报告倾向于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零碳制造”,即减碳范围集中于企业及其价值链自身,需要更多依托企业自身技术创新等手段“严格减碳”,而非通过市场机制“抵消或者增加碳配额”。具体到两者的比例,按照《SBTi企业净零标准》,企业减排目标涵盖至少90%的碳排放——企业减排是向全球净零过渡的关键,价值链以外的减缓(BVCM)是加速这一过渡。这里的BVCM,泛指处于企业价值链以外的减缓行动或投资,包括企业价值链以外防止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活动,或者清除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并将其封存的活动。国内碳市场中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抵销比例不超过应缴配额5%的规定也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严格定义”的必要性。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关于做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碳排放配额清缴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控排企业可使用CCER抵消碳排放配额清缴,但抵消比例不超过应清缴碳排放配额的5%,且不得来自纳入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减排项目。因为虽然CCER从另一个角度实现了整体降碳,但是CCER的引入相当于增加了碳配额供给总量,CCER抵消比例过大将对碳市场价格及碳减排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就违背了政策设计的初衷,也将减弱企业自身节能减碳的动力。3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零碳制造”的内涵及建设图谱3.2按照上述对“零碳制造”的定义,“零碳制造”的内涵较为丰富,其包括产品、工厂、所属企业、产业园区、供应链、产业链以及零碳相关的评价服务体系、碳汇、固碳等机制。为了进一步从繁杂的内涵中区隔出不同场景和不同标准的“零碳制造”,建议从对“碳”的使用以及制造业的环节/场景两个维度,细分出“零碳制造”建设图谱。对“碳”的使用(减碳的幅度)制造场景(从小到大)第三方服务供应链产业链园区企业工厂产品能源结构降碳资源增效减碳消费机制奖碳市场机制融碳生态系统固碳地质空间存碳2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左侧是根据行为主体对“碳”的使用,主要是对技术路径和市场路径两大方向做优化。其中,技术路径包括能源结构降碳(能源结构转型)、资源增效减碳(通过技术升级、改变工艺和设备、提升能效等方式)、地质空间存碳(以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CCUS存储碳,减少排放),市场路径包括生态系统固碳(以森林固碳为典型代表)、市场机制融碳(碳交易市场、碳汇等)以及消费机制奖碳(消费者对零碳、绿色产品的消费溢价,对企业的反向鼓励机制)等。右侧是根据与“零碳制造”相关的不同环节/场景建立的综合标准化体系,其核心是参考目前国家已有的标准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由综合基础、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评价与服务七个子体系构成。如果按照PAS2060“标的物”的划分,“碳中和”可以分别从企业的“碳中和”、产品“碳中和”、活动/项目“碳中和”三个层面来推进实施。那么,“零碳工厂/园区”“零碳产品”“零碳供应链”可成为企业走向零碳之路的三个重要抓手。29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Mappingthepathofnetzeromanufacturing3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左右两侧形成复杂的交叉联系,每个场景均有多种脱碳减排的建设路径。推动建设“零碳制造”(其主体无论是狭义的零碳工厂,还是广义的零碳园区或者企业),需要根据企业所在区域政策环境、所在细分制造领域或者发展阶段、加强碳基线排查,设定减排目标,指定减排举措,因地制宜,差异化采取关键举措,推动企业形成“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零碳体系。值得一提的是,上述各种脱碳减排的举措均以“碳”为中心,其终极目标是达成“碳中和”。但在国际上,甚至一些国内领先企业的零碳实践已不止于达成“碳中和”,而是探求达成“净零排放”。根据IPCC的定义,“碳中和”的碳仅包括绿色园区综合基础评价与服务绿色企业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企业生产制造绿色供应链自然资源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终端产品生产制造生产制造3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Mappingthepathofnetzeromanufacturing二氧化碳本身;净零排放指因人类生活产生的温室气体(GHG)1,与因人类活动而吸收的温室气体正负抵消,实现全部温室气体相对零排放。净零排放使用二氧化碳当量这个概念,将所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根据各自的全球增温势能全部折算成二氧化碳。据此,净零排放可以理解为一种广义上更高标准的“碳中和”。制定“零碳制造”标准的原则3.3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创造了辉煌的经济增长奇迹,其主要来自三大红利:改革红利、要素红利、技术红利。其中,改革红利包括市场化红利和产权制度改革红利,要素红利包括人口红利、土地红利等,技术红利则包括三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水平提升。伴随经济的持续发展,老红利渐行渐远,亟需挖掘增长的新动能和新红利。进入新时代,尤其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发掘“新红利”究其根本,一是要改革,二是要创新。从经济学的视角看,在没有人口红利等传统红利的条件下,经济增长几乎全部依靠全要素生产率,这才是可持续的。这里的全要素生产提升的来源包括技术进步、组织创新、专业化和生产创新等内容。“碳中和”目标给我国提供了一个重塑我国经济和产业体系、换道超车、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大机遇。在中国,兼具以上红利要素的集中点之一就是绿色低碳领域。一方面,在新能源、电动汽车、零碳工业等领域,我国已经有了很好的技术和市场基础,部分领域已经具备领先的优势。如果说,面向前几次工业革命,中国是错失者和追赶者,那么面对以智能化、绿色化为重要内容的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国无疑是第一梯队领军者,拥有技术红利优势。另一方面,中国拥有世界范围内无与伦比的统一大市场,超大规模统一市场促进制度成本和流通成本进一步下降,叠加规模效应进一步降低成本,可以让零碳企业及其产品获得更大优势。正如前章阐述“零碳红利”中强调的“标准体系建设”对“零碳制造”的基础性意义——建立全国统一、对接国际的“零碳”标准和认证体系,是保障制造业平稳迈向“碳中和”、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下,对于“零碳制造”,业内还没有统一、权威、明晰的零碳评价标准作为指引。这与“零碳制造”内涵本身的复杂性有关,即使是狭义上的“零碳制造”在工厂场景也涵盖不同细分的制造业(如钢铁、有色、石化、建材、汽车、通讯电子等),差异较大。1温室气体是指在大气中捕获热量的气体。《京都议定书》中规定控制的6种温室气体为: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合物(HFCs)、全氟碳化合物(PFCs)、六氟化硫(SF6)。3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国际上一些通行的评价准则主要是PAS2060、ISO14064、ISO14067、GHGProtocol等24个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也包括一些国际机构和行业组织颁布的指南和行业准则,如SBTi(科学碳目标倡议)、转型路径倡议(TPI)等。回到国内当下的制造业零碳转型大势,虽然零碳标准体系在短时间内无法统一,但围绕“零碳红利”这一“双碳”目标下的产业优势再造红利点,一些作为标准的基准线和制定原则,可以先行探索确立。第一,健全零碳标准体系,尤其是完善顶层设计和分层管理机制。“零碳制造”的标准化体系和生态建设需要一套完善的顶层设计,以确保统一协调不同场景下制造标准体系;同时也要针对“零碳制造”的整体框架从“总体规划-技术实施-目标效用”多个层面统筹考虑其标准的适用性,加大标准的配套性和协调性。第二,突出加强技术创新在零碳标准体系中的权重,化标准为转型升级的动力。要实现“双碳”目标,唯有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唯有依靠技术与创新,以创新驱动增长,才能按计划实现低碳乃至零碳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全球的气候韧性。第三,强化标准与规划、政策、行业等联动,小步快跑、先行先试。在全行业、全场景、全周期下的统一标准短时间内不能落地的背景下,可聚焦细分行业和场景,联合行业领先企业及产业链生态小范围探索,强化先进适用标准的贯彻落实,扩大标准有效供给。鼓励制定高于现行标准的地方标准、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第四,重视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准则的对接和沟通,让中国标准走向世界。当下,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零碳转型”议题具有全球范围内的前所未有的紧迫性和共鸣性。助推国内外标准技术组织,建立多方面、深层次的合作机制,强化国内标准与国际标准、准则的对接和协同,不断扩大国际标准的“朋友圈”,让更多中国标准、产品、品牌和企业以更有竞争力的姿态走向世界。值得一提的是,部分行业专家提醒:在工业领域零碳转型的具体落地方式上需要避免对我国的工业化造成冲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文魁认为,我国还需要维持工业化发展势头,需要防止激进的减碳政策在短期内给工业发展造成太大的伤害。这也是对“零碳制造”的标准规划和实施节奏提出要求,即要求在发展中解决问题,要稳中求进:我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要坚持全国一盘棋,从实际出发,纠正“运动式”减碳,建立起以保障安全为前提的现代能源体系,以“零碳制造”为契机再造我国制造业的优势。Mappingthepathofnetzeromanufacturing“零碳制造”路线图3.4有了关于零碳标准的制定原则,接下来将从理念走向落地——“零碳制造”不能停留在概念层面,还需要国家层面给予更多的标准、法律、法规予以配套,更需产业层面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加入其中。而制定属于企业自身的“零碳制造”路线图,是制造业企业实现“零碳制造”的重要一步。制造业企业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包括碳基线盘查、减排目标设定和减排举措设计三大步骤。减排举措设计能源:风电、光电、地热等可再生能源产品:绿色设计、环保包装等制造工艺:对生产过程和工艺进行绿色低碳改造数字化改造:利用数字化技术提质增效、节能减排供应链协同:带动供应链上下游(如原料、物流等)共同减碳机制创新: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直购绿电、购买绿证等方式来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碳基线盘查界定组织边界:确定企业范围,如控股或参股公司的界定等明确温室气体种类:企业希望包含的温室气体种类梳理相关活动:应纳入碳盘查的活动种类,如范围1、范围2、范围3评估排放量:收集企业各项活动的相关数据,汇总得出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减排目标设定企业需要考虑四大维度:减排目标的投入决心当前排放水平投资意愿所处行业的期望目标类型:绝对目标vs强度目标目标范围:明确碳减排目标的要盖范围(范围1、2、3)以及需纳入的地区和业务部门目标时间线:设立短、中、长期目标3.4.1“零碳制造”路线图之碳基线盘查开展碳基线盘查是实现“零碳制造”的第一步,包括界定组织边界、明确温室气体种类、梳理相关活动、评估排放量。界定组织边界是指确定企业范围,如控股或参股公司的界定等。目前常用的有三种设定组织边界的方法:“股权比例方法”根据企业的股权比例核算碳排放,“财务控制权方法”只涵盖企业有100%控制权制造业企业实现“零碳制造”的路线图3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减排举措:3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的子公司的碳排放,运营控制方法刨除了企业享有权益但不持有运营控制权的子公司的碳排放。企业在设定组织边界时可以选择上述三种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明确温室气体种类指企业希望包含的温室气体种类,一般参考《京都协定书》中规定的六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企业可以自主确定与自身主要经营活动相关的温室气体种类计入碳排放总量。梳理相关活动指企业需要确定应纳入碳盘查的活动种类。目前广泛采用的主要是通过计算活动数据和相应的排放因子来确定排放量的系数法。其中,由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和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主导的《温室气体议定书企业核算与报告准则》是系数法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公认标杆,该方法针对温室气体的核算与报告划定了3个范围。范围1指企业生产制造环节所产生的排放,例如锅炉、熔炉等产生的燃烧排放,或工艺设备生产化学品所产生的排放。范围2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能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范围1和范围2都是直接温室气体排放。范围3是指其他间接温室气体排放,比如,提炼和生产采购的原料、运输采购的燃料的排放等。根据2021年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C)发布的《企业碳中和路径图》估算,范围3排放约占制造业总排放量的20%~40%。多数企业至少会选择范围1和范围2排放项,也有部分企业根据自身运营情况包含范围3的排放项。评估排放量指通过收集企业各项活动的相关数据(如用电量),并乘以所在地区的相关排放因子,汇总得出企业的碳排放总量。开展碳基线盘查是企业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的第一步,可以帮助制造业企业确定基准年的排放量,并为后续减排目标设定和减排举措实施打下基础。3.4.2“零碳制造”路线图之减排目标设定实现“零碳制造”的第二步是设定减排目标。在设定目标时,企业需要考虑四大维度,即明确减排目标的投入决心、目标类型、目标范围和目标时间线,以确保减排目标切实可行。确定投入决心指企业需要根据当前排放水平、投资意愿及所处行业等,确定碳减排目标的投入决心。设定目标类型指企业需要确定减排目标以绝对目标3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Mappingthepathofnetzeromanufacturing为主还是以强度目标为主。绝对目标适用于大多数行业,为减少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提供了更为直接的途径。然而,绝对目标对业务规模高速增长的企业而言颇具挑战,因此,许多企业倾向于采用强度目标(每单位经济产出的排放量,如单位产量、员工人数或产值),或同时设定绝对目标和强度目标。明确目标范围指企业需要明确碳减排目标的覆盖范围(范围1、2、3),以及需纳入的地区和业务部门。设置目标时间表指为保证目标切实可行,企业需要设立短、中、长期目标。目前,企业设定基于气候科学的碳减排目标时,有四种全球广泛采用的标准可供选择,即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转型路径倡议(TPI)、X度兼容性(XDC)和中小企业气候中心计划(TheSMEClimateHub)。上述四种标准采用的减排目标设定方法基本一致,均将企业的目标水平与不同的升温情景挂钩。其中,由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UNGlobalcompact)、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世界资源研究所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联合发起的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旨在通过动员全球企业设定符合气候科学的、与《巴黎协定》的要求相符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推动公司付诸行动。SBTi为企业提供按绝对减排法或行业减排法设定的两类目标,允许企业用绝对值(tCO2e)或强度值(如tCO2e/t产品)来设定减排目标,并为范围3目标的设定提供指导。近几年,SBTi凭借良好的适用性和广泛的行业覆盖性,已迅速成为最受认可的将企业减排目标与《巴黎协定》对齐的方法。截至目前,全球约有2800多家公司签署SBTi,包括160多家中国企业,其中有1300多家目前,企业设定基于气候科学的碳减排目标时,有四种全球广泛采用的标准可供选择,即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转型路径倡议(TPI)、X度兼容性(XDC)和中小企业气候中心计划(TheSMEClimateHub)。3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已经制定了经SBTi验证的基于科学的碳减排目标。科学碳目标正在成为碳减排领域的一种共享语言和标准。广泛采用科学碳目标的商业趋势正在推动科学碳目标的制度化,科学碳目标逐渐成为公司及其他利益相关方之间共同实现气候雄心的语言。3.4.3“零碳制造”路线图之三:设计减排举措设计减排举措是“零碳制造”路线图中的最后和最关键的一环。制造业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和要求,设计在能源、产品、制造工艺、数字化改造、供应链协同、机制创新等方面的减排举措,并多种形式相结合实施碳减排。在能源方面,在工厂或所在工业园区内建设风电、光伏电站、地热站等是许多制造企业尤其是新建工厂首选的一种碳减排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企业所需电力和热力产生的二氧化碳零排放,如生产过程中无其他温室气体排放,可实现生产制造过程中能源端的“零碳排放”。产品的重点减碳举措就是用“零碳”理念从产品设计源头抓起,保障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的减排降碳协同增效,这包括产品的绿色设计如从源头上采用易拆解、易分类、易回收的产品设计方案,使用无毒无害、低毒低害、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等环保原料,提高再生原料的替代使用比例和废旧材料再生比例,推动可降解包装等技术创新。在制造工艺方面,要改进高排放、高污染的生产模式和生产工艺,通过节能降耗等方式进行精细化管理,对生产过程和工艺进行绿色改造。对生产制造过程进行碳化改造,是部分存量制造业企业的重要减排手段,如工业窑炉、锅炉、电机、泵、风机、压缩机等重点用能设备系统的节能改造,加强高温散料与液3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绘制“零碳制造”路线图Mappingthepathofnetzeromanufacturing态熔渣余热、含尘废气余热、低品位余能等的回收循环利用等。在数字化改造方面,通过制造业产业链上下游的海量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和可视化呈现,制造业企业可以实现改善管理能力、提质增效、节能减排的目的。根据中国信通院援引世界经济论坛数据,到2030年各行各业受益于数字技术所减少的碳排放量预计将达121亿吨,其中制造业通过数字化改造能够减少碳排放量27亿吨,减碳效果显著。实现“零碳制造”还需要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努力。尤其是对于离散制造2的行业和企业,供应链长,涉及上下游产品和企业较多,再加上物流运输等配套服务,这类行业企业的“零碳制造”不仅局限于企业自身,供应链上下游的有效减碳也是实现“零碳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龙头企业更需要承担起先锋和赋能者的责任,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提供可供参考和复制的减排最佳实践,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标准、体系,影响并赋能产业内外更多的合作伙伴,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减排的局面。在机制创新方面,制造业企业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直购绿电、购买绿证等方式来抵消二氧化碳的排放。对于钢铁、化工、水泥等制造企业,生产工艺本身因为不同程度地用到煤、石油等化石原料,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二氧化碳,购买碳汇、绿电等方式是抵消生产制造过程中二氧化碳排放的一种途径。另外,自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以来,“碳资产”被赋予了市场价值和流动性,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碳资产及其管理,企业碳资产管理将是趋势。简单来说,碳资产是指强制碳排放权交易机制或者自愿排放权交易机制下,产生的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组织温室气体排放的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及相关活动,包括如碳配额、碳信用、CCER项目和碳金融等。2022年7月,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上海市瞄准新赛道促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行动方案(2022—2025年)》要求依托全国碳交易系统,丰富市场交易主体,引入碳交易信用保证保险,建立碳普惠机制,引导企业不断提升碳资产管理能力。此外,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也是制造业碳减排的重要技术手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是在二氧化碳排放前对其进行捕捉,然后进行提纯、循环再利用,或输送到封存地进行压缩注入到地下封存的过程,达到固碳目的。对于部分无法避免二氧化碳排放的制造业行业,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是其实现净零排放的最终手段。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适合我国的国情,应该加大科技攻关力度,鼓励CCUS方案的采用。据预测,未来20年,随着成本的大幅降低,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将每年减少数亿吨的二氧化碳排放。总之,通过制定科学完备的“零碳制造”路线图,以及“零碳制造”标准的进一步明确和完善,中国的工业制造业企业有望在“零碳制造”的道路上,找到成功且可以推广的“零碳”道路,书写波澜壮阔的“零碳制造”新篇章,助推中国“碳中和”进程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离散制造指的是在生产工艺计划的指导下,把多个零件经过一系列并不连续的工序加工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典型离散制造行业包括飞机、船舶、电子设备、机械、服装等制造业行业。3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2企业智能化变革案例探析CHAPTER4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39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从“绿色制造”迈向“零碳制造”是一个以趋势为导向的长期过程。目前,很多细分场景下的制造业企业正以加入行业倡议、公开承诺、参与产业实践等多种方式,各尽所能发挥企业的“领头雁”和“赋能者”效应,助力中国制造的绿色低碳转型之路走得更加稳健有力。本章节通过中国宝武集团、联想集团、远景科技、宝马汽车、施耐德电气、宁德时代、松下集团、欧莱雅集团等企业在“零碳制造”、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废弃物循环利用、零碳运营、零碳产业链等领域的典型案例,展示了各行业在“零碳制造”探索中遇到的挑战和成绩。希望这些案例能给予在“零碳制造”变革中奋进的企业和参与者启迪。高碳区的低碳转型4.1传统的高碳领域,不管是高能耗、高碳排放产业的钢铁行业还是煤矿资源型城市,都面临低碳转型的迫切要求,亟需在支柱产业/能耗支撑做减法的同时锁定新增长动力。本章节分别选取鄂尔多斯和中国宝武集团为代表,剖析高碳区的低碳转型路径。鄂尔多斯/资源型城市的绿色低碳转型样本案例1案例背景传统源型城市,如何进行产业结构转型,是摆在鄂尔多斯面前的问题。过去20多年时间里发展出的大批煤电、煤化工、钢铁、电解铝等高耗能项目的同时,碳排放也随之高速增长。这座城市每年产生2亿~3亿吨的碳排放,占内蒙古地区年度碳排放量的约1/3。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这座曾经创造过奇迹的资源型城市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城市未来的经济增长,被能耗直接卡住了脖子。同时,鄂尔多斯具有呼啸的西北风和充沛的阳光资源,据测算,鄂尔多斯境内具有开发价值的风能资源总储量在5000万千瓦时以上,如果能充分利用全市荒漠土地建设太阳能并网光伏电站,光伏装机容量可达6000万千瓦时以上。这里丰富的风光资源,是否可以为鄂尔多斯插上再次腾飞的翅膀?Casebackground4“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4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案例概述:远景科技集团是一家业务涵盖“碳中和”产业全链条的绿色科技企业。15年前从新能源发电领域开始,逐渐发展深入智慧风、光、储、动力电池,智能物联网和氢能等领域。正是看到中了鄂尔多斯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及“新能源”与“新工业”融合发展的趋势,远景科技集团与鄂尔多斯政府于2021年年初达成合作,打造了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2022年4月,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一期宣布建成并投产。“曼彻斯特通过化石能源的优势开启了工业革命,拥有丰富可再生能源的鄂尔多斯将引领新工业革命,零碳产业园将成为新工业革命的摇篮。”——远景科技集团CEO张雷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不仅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打造100%绿色零碳能源供给的“新型电力系统”,还建立起基于国际标准的“零碳数字操作系统”,并依托鄂尔多斯资源禀赋和市场优势,聚集形成“绿色新工业集群”。新型电力系统要实现产业园整体的零碳,最根本上需要零碳的“新型电力系统”。风光发电存在波动性,在没有风和阳光的时候,发电量大打折扣,为了缓解这一问题,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采用了两种解决方案:大规模储能以及与电网之间的柔性互动,暨80%的电量由区域内的可再生能源发电直供,20%与电网交易。首先,为保证产业园内绿色能源供给的安全及稳定性,远景配备了高比例的电化学储能和基于氢气的长时储能。其次,为了兼顾绿电成本问题,零碳产业园用柔性供应分摊一部分储能的压力。当发电量超过园区用电量的时候,多余的电量会卖给电网,当发电量小于园区用电量的时候,园区就会从电网处再购回绿电,这部分占园区总用电量的20%。这种新型的电力体系不仅能实现100%的零碳能源供给,同时还可保障用电安全和低成本。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中的可再生能源的电价,在鄂尔多斯本身工商业电价已经比国内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优势的基础上还低20%。零碳数字操作系统除了提供零碳能源外,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还利用先进的“零碳数字操作系统”,以物联网的方式实时监控园区内碳排放,做到碳足迹的可追溯、可测量、Caseoverview4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可认证。远景基于全球领先的智能物联网操作系统EnOS™,构筑了超级应用——方舟能碳管理平台。该管理平台严格遵循国际最新标准与法规,通过了全球权威的测试检验认证机构认证,是国内首个通过权威机构审定认证的碳管理SaaS产品,为园区内企业提供能碳管理的一站式服务。通过方舟能碳管理平台,园区内企业可以对生产运营环节的能耗数据和碳排数据进行实时统计和核算,在重点能耗设备上实现功率追踪、实时调整、预防性维护的策略,还可以采集原料生产、包装、运输、生产加工、应用回收等环节碳排放数据,打破各环节间的数据壁垒,对生产制造全链条进行碳排放追踪。依靠对碳排放数据的追踪和分析,方舟能碳管理平台可为园区内企业生产制造的产品打上“零碳绿码”,并依据产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迹和国际产品LCA/EPD标准,输出专业产品环境分析报告。此外,园区内企业还可以通过“方舟能碳管理”平台,打通绿色电力交易、绿证以及碳权益交易市场,查看每个绿证、碳证的“前世今生”,确保买到可追溯、可靠、不重复计算绿色权益的绿证,实现剩余碳排放量的抵消,并以最低成本履约。绿色新工业集群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的“新型电力系统”和“零碳数字操作系统”。目前,园区已入驻9家新能源头部企业,初步形成以远景科技集团为龙头,华景、万锂泰、镕锂为配套的电池及储能产业链,以隆基为龙头的光伏产业链,以美锦国鸿、协鑫集团为龙头的氢燃料电池及绿氢设备制造产业链,以上汽红岩、捷氢科技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制造产业链,形成了新能源电池、新能源装备、新能源汽车的“绿色新工业集群”。一位电池产业上下游公司的董事长参观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4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零碳产业园时表示:“远景已经把产业园里的0到1做起来了,有了基础设施,我们在里面只要‘植树栽花’就好了。”目前,零碳产业园项目覆盖风机装备制造、电池生产、氢能制备及上下游产业链,助力鄂尔多斯当地到2025年实现3000亿元绿色新工业产值,创造10万个绿色高科技岗位,1亿吨二氧化碳年减排,实现“零碳制造”与经济发展的和谐统一。而对于远景来说,远景鄂尔多斯零碳产业园完成了“0到1”的转变,而“1到100”的步伐才刚刚开始。今后,远景科技集团将向全球推广零碳产业园的模式,并计划用十年在全球落地100个产业园,争取到2030年,这些产业园每年将为地球减碳10亿吨(相当于一个日本的年碳排量)。未来,以“为人类的可持续未来解决挑战”为使命的远景科技集团将持续推动风电和储能成为“新煤炭”,电池和氢燃料成为“新石油”,智能物联网成为“新电网”,零碳产业园成为“新基建”,同时培育绿色“新工业”体系,开创美好零碳世界。案例2中国宝武集团/钢铁行业高碳转型的典范案例背景:钢铁行业在中国是仅次于火电行业的第二大碳排放源,也是第一大工业碳排放源,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15%。2021年,中国粗钢产量达10.3亿吨,占全球的54%。为推动钢铁等重点领域节能降碳,2021年10月,国家发改委同有关部门先后印发、实施了《关于严格能效约束推动重点领域节能降碳的若干意见》等3个政策性文件,明确了钢铁等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目标是到2025年,钢铁行业达到标杆水平的产能比例要超过30%。目前中国部分钢铁企业节能减排水平达到国际领先,产能约占全国的6%。案例概述:中国钢铁生产工艺是以“高炉-转炉”长流程为主,即铁矿石经“高炉-转炉”变成钢水,其间需要焦炭作为还原剂、动力煤作为燃料,因此冶炼环节碳排放较高。短流程炼钢,以废钢为原材料,经电弧炉得到钢水。长流程生产1吨钢,CaseoverviewCasebackground4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2022年7月6日,中国最大钢企中国宝武集团旗下八一钢铁的富氢碳循环高炉共享试验平台开炉点火投运。八钢富氢碳循环高炉是中国宝武推动绿色低碳冶金战略行动方案落实落地而建立的面向全球、开放性的低碳冶金创新平台,也是全球首个工业级别的全氧富氢碳循环实验高炉。约排放2~3吨二氧化碳,而短流程排放低于1吨。目前钢企可以主动做的是节能降碳,通过提高现有生产工艺效率,辅之技术进步,通过智能燃烧、废物利用、提高自发电率等方式,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耗以及碳排放。钢铁行业实现“碳中和”目标重点在于创新和探索新的炼铁生产工艺,如低碳技术、氢冶炼技术及电解技术,在排放控制中加大碳捕集、封存、利用技术(CCS/CCUS)的推广应用,以及扩大应用电炉炼钢规模。其中一条热门探索工艺是氢冶金,指在高炉/竖炉喷吹氢气,用氢气替代部分或全部焦炭还原铁矿石。不过这一路径所需材料、工艺复杂,氢气制储运安全问题大,成本也高,规模化应用尚需时日,未来将主要为“碳中和”目标服务。2022年7月6日,中国最大钢企中国宝武集团旗下八一钢铁的富氢碳循环高炉共享试验平台开炉点火投运。八钢富氢碳循环高炉是中国宝武推动绿色低碳冶金战略行动方案落实落地而建立的面向全球、开放性的低碳冶金创新平台,也是全球首个工业级别的全氧富氢碳循环实验高炉。该项目已完成一期和二期两阶段试验,2020年10月,富氢碳循环高炉突破传统高炉富氧极限,达到鼓风含氧35%的一期实验目标;2021年6月,富氢碳循环高炉完成欧冶炉脱碳煤气喷吹,成为全球首座喷吹脱碳煤气的高炉;2021年8月,富氢碳循环高炉风口成功喷吹焦炉煤气,开始富氢冶炼,并最终实现了50%高富氧、碳减排15%的二期试验目标。三期点火投运,是中国宝武迈向低碳冶金的重要一步,是打通高炉煤气自循环全工艺流程、具备减碳30%以上工艺技术能力的重要开端。“绿色低碳转型将使传统钢铁产业工艺面临颠覆性革命,唯有通过技术创新方能加快推进钢铁企业的绿色低碳化进程,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胡望民4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科技企业的“零碳同心圆”4.2以科技力量助推“双碳”目标,高科技企业拥有天然的优势——不仅可利用自身的节能、低碳、智能化技术助力产品在产品生产制造环节的低碳化,也可以依托其领先的供应链产业链管理、行业龙头标准体系以及技术积淀,可深度带动和赋能产业链供应链和其他行业的零碳转型。本章节分别选择“科技+制造”的典型代表联想集团以及以“数字科技+产业链”为特色的施耐德电气为案例,将科技企业的“零碳同心圆”层层扩展开来。案例3联想集团/“零碳制造”优等生案例背景:相较于钢铁、水泥、化工等传统高排放、高耗能行业,一般人不会认为ICT等高科技制造业会排放大量二氧化碳。然而,ICT产业具有供应链长、产品特性复杂、使用范围较广、使用时间较长、总体耗电量大等特点,正在成为二氧化碳排放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据测算,随着全球ICT产业的迅速发展,全球ICT产业的温室气体排放占比将从2020年的2.3%,增长到2040年的14%以上。为此,全球许多ICT企业都已经开始行动,降低自身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将目光投向行业生态和其他行业,通过把之前积累的经验和标准,溢出到一级、二级合作伙伴、供应链上下游以及其他行业,由点带面一起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赋Casebackground4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能其产业链和其他不同行业的零碳转型。联想集团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科技制造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有责任、有义务积极投身‘碳中和’大潮,既是为全球的低碳转型贡献自己的力量,更是企业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和企业效益的必然选择。”——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案例概述:2020年,联想集团成为国内首批设定科学碳目标的科技制造企业。联想集团的愿景是到2050年达成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目前,联想集团正与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合作,设立更细化的目标,并确认路线图。联想集团的零碳实践是通过在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等生产制造全生命周期中建立的整套绿色低碳制造体系,引导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进步,并对外赋能,推动工业制造业实现“零碳制造”。绿色产品联想集团通过使用绿色材料、废弃物循环再生等方式,将“零碳”理念贯彻在绿色产品创新中。2022年5月,联想集团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TUV莱茵公司认证“碳中和”的笔记本电脑——YogaSlim9i笔记本电脑。为实现产品的“碳中和”,联想集团把业内一直使用的不可降解的聚乙烯包装材料替换为可100%生物降解的竹浆等植物性纤维。新型竹浆纤维包装的引入,一举终结了行业内近十年没有新材料、新技术突破的历史。自2008年以来,联想集团已经减少包装材料用量3737公吨。仅在2021—2022财年,就已减少使用497公吨包装物料。联想集团还在部分产品包装中引入含有趋海塑料的缓冲垫,预计每年将使用70~80吨趋海塑料。联想集团还致力于从产品包装中淘汰塑料,目前ThinkPadX1及Z系列已经实现无塑包装。此外,联想集团在循环再生方面的创新也从多年前就开始陆续落地。从2005年初开始,联想集团的产品中累计共使用含工业再生塑料(PIC)、消费后再生塑料(PCC)及/或闭环再生塑料(CLPCR)的再生塑料的毛重已超过12.3万吨,其中PCC净重超过5.2万吨,CLPCR净重超过1.4万吨。在联想集团循环回收物料中,有5.5%作为产品或零部件得以再利用,88.2%作为材料循环再利用,这些废弃零部件的循环利用极大地降低了报废电子产品的填埋量,避免了重复制造新的零部件,降低了二氧化碳排放。绿色工厂联想集团是国内最早投身低碳实践的科技企业之一,目前,已有四家工厂入选国家级绿色工厂。同时,联想集团正在天津加紧建设“零碳工厂”,从源头推动“零碳制造”,打造零碳工厂样板。联想集团的技术团队在设计阶段就开始充分评估,从功能性、建筑性、能效性三方面分析各种零碳举措和设计参数,确定了天津零碳工厂五位一体的评估框架,并运用新能源、先进的碳减排工艺、绿色制造技术、优化建设运营方案。比如利用屋顶及其他闲置空间,建设分布式光伏,提高可在能源使用占比。同时,选用高效节能设备及技术,建设雨水回收、中水回用系统,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评估废物的产生及处置方式,改善废物回收处置与循环使用,推进固体废弃物“零”填埋。通过这些措施,联想集团的天津工厂有望成为ICT行业首个“零碳工厂”。此外,联想集团加快智能化转型、绿色技术创新应用等,推动现有生产制造端的“碳中和”。以联想集团Caseoverview4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最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基地—合肥联宝工厂为例。这个工厂一年要生产4000多万台笔记本电脑,平均每天要处理8000多笔订单,其中80%以上都是单笔小于5台的个性化定制产品,生产具有高度的复杂性,所以对排产的要求很高。联想集团自主研发的先进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节省2700兆瓦时的电力,相当于200多吨标准煤,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种11万棵树。同样在合肥联宝工厂,联想集团在个人电脑制造环节使用了开创性的低温锡膏工艺。电子产品生产中通常需要把原器件焊接固定并连接到电路板上,而这一高热量、高能量的焊接过程,因为伴随的高碳排放,困扰了电子产品制造业十几年。联想集团推出的低温锡膏工艺成功了破解了这一难题。通过不同的合金焊接材料配比以及助焊剂的调整,结合回流焊温度与时间的组合,联想集团历经数千次的实验最终成功将该工艺投入工厂生产。该工艺由于焊接温度最高只有180摄氏度,比传统方法降低了70摄氏度左右,大幅降低了电力消耗,因此组装工艺的能耗和碳排放量都减少了35%。在节能减排的同时,该工艺还加快了焊接速度,增加了产能,提升了芯片的品质,一经推出去,很快就被行业采纳,逐渐取代旧工艺,带动了全行业共同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在2021—2022财年,联想集团共出货1420万台采用新型低温锡膏工艺制造的笔记本电脑,自2017年以来总出货量达5000万台,成功减少10000吨二氧化碳排放。绿色标准独木不成林,高水平的标准建设是行业持续发展的基础。联想集团是行业绿色标准的深度参与者和践行者。“2022年世界地球日”,作为首个企业合作伙伴,联想集团联合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认证中心启动制定首个ICT行业零碳工厂标准,为行业实现“碳中和”提供专业指导和认证服务,进一步推进绿色制造标准体制建设;2022年7月,联想集团以企业单位代表身份参与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通信设备节能与综合利用特设任务组(ST2)联合编制的《ICT产业碳达峰碳中和白皮书》,提出了ICT产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技术路径以及ICT产业自身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建议;2022年8月,联想集团积极参与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联想集团自主研发的先进生产调度系统LAPS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生产线闲置等方式,每年节省2700兆瓦时的电力,相当于200多吨标准煤,可减少2000多吨二氧化碳的排放,相当于种11万棵树。4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牵头的《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规范》编排工作,使其成为首个ICT绿色供应链国标,有助于引导和规范电子信息制造企业建立系统、科学、高效的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对推进电子信息制造业在整个产业链上实现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多年来,联想集团还积极参与国内外环境类的相关标准的制定,其中多项标准制定由联想集团主导,体现出联想集团在绿色标准制定领域的领先性和专业性。联想集团十余年来一直是TC297、TC207委员,参加了TC297/TC207大委会、SC1、SC2、SC4、温室气体工作组等委员会工作,与相关方合作开展了多项标准的制定工作。在国际绿色标准化方面,联想集团参加了IECTC111温室气体、回收利用、材料声明、环境绩效比对等多个工作组工作,并在2018年承办了两个国际标准工作会议,2021年联合提出“用于电子电气产品与系统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种类规则”国际提案。在多项标准和法规发布之前,联想集团积极参与相关的讨论,提供企业一手数据和产品的实际调研情况,同时在各类产品上进行技术标准的落地工作。绿色供应链一家企业的供应链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往往是其企业运营范围碳排放的5倍,对供应链上下游的碳排放加以管理是“零碳制造”的重要一环。联想集团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实现零碳转型。联想集团将零碳理念渗透到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中,推广责任采购,将自身技术减碳的实践传导至整个价值链,从而发挥集群效应,打造绿色、智能、可复制的“碳中和”和“供应链”样板。联想集团每年都会召开供应商论坛,把联想集团的最佳实践和学界的研究成果分享给供应商,并制定每年的新目标对供应商在过程中进行考核。目前联想集团92%的供应商设定了公开的减排目标,94%的供应商对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进行了第三方验证,78%的供应商跟踪并报告可再生能源生产和购买情况,占采购额28%的供应商承诺加入SBTi或设置科学碳目标,联想集团的目标是95%的供应商能够落实科学减排目标。同时,联想集团也建立了一个ICT产业高质量与绿色发展联盟,与行业里的先进企业以及供应链的核心合作伙伴进行合作。通过这个联盟,企业分享各自的最佳实践,并形成了几十项行业标准,以此影响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联想集团还为自身在绿色供应链方面设定了量化目4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标,暨到2029—2030财年,将每百万美元采购商品和服务所排放的范围3温室气体降低25%(每百万美元采购开支)。联想集团在绿色供应链的努力获得了各方的认可,在“2021绿色供应链暨气候行动论坛”上,公众环境研究中心(IPE)发布第八期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以及全新升级的企业气候行动CATI指数,联想集团领跑绿色供应链CITI指数,荣登IT行业前十。近期,知名数据研究机构Gartner公布了2022年全球供应链25强最新排名,联想集团第8次入选,位居第9名,是亚太地区唯一上榜的高科技制造企业。“科技企业可以积极将自身绿色环保实践推广至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促进企业降低运营对环境的影响,推广责任采购,这些都将大大提升行业供应链的绿色化水平。”——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对外赋能,助力千行百业的低碳发展联想集团还积极对外赋能,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等方式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助力各行各业实现低碳发展。全球电子可持续发展倡议组织的数据显示,未来十年,ICT行业可以帮助减少全球碳排放的20%。预计到2030年,全球各行各业受益于信息与通信技术所减少的碳排放量将是ICT行业自身排放量的10倍。以全国年消耗2.5个三峡年发电量的高能耗数据中心领域为例,现有的数据中心广泛采用的风冷散热方式,利用室外机+冰水机的冷却系统输出冷气对机房服务器进行散热的方式,不仅散热效率低,同时会耗费大量能源,难以满足建设绿色数据中心的要求。联想集团自主研发的温水水冷技术汇聚了材料学、微生物学、流体力学、传热学等多领域前沿科技,利用纯净水作为冷媒,采用间接式液冷方式对计算机服务器进行冷却,对CPU、GPU等采用微通道3散热器,针对内存、较低功耗的I/O板卡等部件采用导热板散热技术。温水水冷技术通过减少对空调和散热器的需求,在实现了数据中心算力提升20倍的同时,节约了40%以上的能耗,减碳55%。联想集团温水3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μ49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水冷技术开启了高性能计算的绿色智能化新时代,为包括2022年北京冬奥会气象预测在内的多项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联想集团温水水冷技术已经入选了工信部编制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先进适用技术产品名录(2020)》,并荣获“2021年度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CCSA科学技术奖”。该技术目前已在马拉西亚气象局、瑞典于默奥大学北部高性能计算中心、哈佛大学文理学院计算中心、维也纳科学集群、德国莱布尼茨高性能计算中心、北京大学高性能计算系统“未名1号”、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高性能计算中心等多领域实现了广泛应用,助力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行业节能减排、低碳发展。“惟有依靠技术与创新,抓住新的产业革命的机会,以创新驱动增长,才能按计划实现低碳乃至零碳的跨越式发展,增强全球的气候韧性...‘碳中和’正在重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科技企业对外输出智能化转型的解决方案,将加速这一进程。”——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此外,联想集团的智能解决方案还在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行业深入应用,赋能300多家领军工业企业,在为企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助力节能减排。如联想集团为某大型钢铁行业企业打造的智能制造管理系统和能源管控平台,做到了对生产过程进行精细化管理,在实现零碳转型的同时,降本增效。如今,该企业每年可减少约13.3万~13.6万吨碳排放,实现了真正的高质量、低排放的绿色发展。不只于单个企业,联想集团的技术赋能还形成了系统的平台型产品和解决方案。比如在智慧节能领域,2022年7月,联想集团发布了“能源管理+设备预测性维护+AI节能”三位一体的能效提升架构和解决方案,可以做到在传统控制系统之上,通过“AI大脑”的加持,保障能源系统高效运行;同时,针对绝大多数企业碳核算的痛点,联想集团推出了首款面向企业的减碳解决方案平台“联想集团企业碳核算平台”——一款以环境数据核算为核心的SaaS产品,是帮助企业通过自核查的方式完成数据披露的助手。在一期免费试用时,企业可实现“摸家底,满足信息披露要求”。可进行碳排放数据、废弃物数据、资源消耗数据、能源消耗数据、环境绩效数据核算。5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零碳制造”成绩卓著经过多年努力,联想集团202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比10年前减少了92%,2021年9月首次将温室气体减排目标作为集团关键绩效考核(KPIs)指标,并承诺到2025—2026财年,全球运营活动90%的电力将来自可再生能源,全球供应链将减少100万吨温室气体排放。此外,到2030年实现运营性直接及间接碳排放减少50%,部分价值链的碳排放强度降低25%,并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作为全球领先的ICT制造企业和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的典范,联想集团不仅取得良好社会效益,也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未来,联想集团将高举“碳中和”大旗,在努力实现自身“碳中和”的同时,也将利用自身积累的经验、技术和管理能力,赋能更多的制造业行业和企业,一起迈向“零碳未来”。开始关注开始收集、测量并报告各办公场所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制定每年减排二氧化碳的计划提出产品回收整体解决方案2006—2008自身远营零排放开接受能源和气候变化数据的第三方审查2011年3月31日,实现自身生产运营(范围1)温室气体零排放通过购买可再生能源配额抵消二氧化碳排放组建全球能源管理小组推动生产运营中的碳排放2011—2011制定战略参与碳排放披露项目(CDP)2010.8CEO签署联想气候变化政策制定长期减排战略、目标和指标2009—2010行业低碳发展开始检测供应链碳排放和碳减排目标达成情况开展供应链“碳足迹”培训参与制定国内外低碳标准2012—2013数据平台与生态设计发布产品碳排放开始研究产品生命周期数据平台国内外相关标准制定制定产品减排目标生态设计相关研究和项目完善“全物质声明”供应链管控平台2014—2017绿色制造绿色工艺绿色供应链绿色工厂LCA平台建设绿色标准绿色回收试点示范绿色包装2018—Now联想低碳发展路线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zerocarbonera5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实现“双碳”目标,如何开辟出一条技术成熟、经济高效的中国特色“碳中和”之路?联想集团作为先行者,依托其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智慧的机制安排和科学的行动推进,打造中国“减碳”的样本,提升自身竞争实力和企业效益,带领上下游企业将“减碳”化成本为优势的宝贵行动。从联想集团上述全周期、全流程的综合“零碳制造”实践,我们看到这个行业未来低碳转型的可期未来。特邀到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分享其作为联想集团“掌门人”在进行零碳实践的初心、探索和未来雄心。Editor'snote编者按自从中国提出“双碳”目标以来,“零碳”进程正在中国全方位加速发展。未来几十年,无论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产业结构升级、能源结构调整,还是个人的消费模式、生活方式等都将在“零碳”的引领下进行重塑。中国制造业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体量很大,而留给我们进行低碳转型的时间却很短。中国从“碳达峰”过渡到“碳中和”仅有30年的时间,而同样的路,发达国家走了50~70年。这样来看,中国“零碳制造”进程必然要在中国企业的转型实践中,探索出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方案。联想集团作为一家全球化科技制造企业,具有技术与制造业双重属性。在我们看来,立足中国数字经济的创新优势和实体制造业的规模优势,加速“数实融合”,构建“零碳制造”体系,才是平稳迈向“碳中和”的关键。以大数据、边缘计算、云计算、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齐头并进,在创新人才储备上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小,又具有数字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国内市场大、数据要素齐全、应用场景丰富等条件,已经在数字经济领域形成了新的优势。同时,中国产业体系健全,是全球制造业产值最大的国家。中国在数字经济上的优势,可以通过应用场景创新,拓展到实体经济的各个产业。在未来几十年,中国要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意味着要实现零碳转型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高度统一,那么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就是在夯实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石”。“数实融合”探索零碳制造的中国方案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产业之声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5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数实融合”助推零碳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国信通院《数字碳中和白皮书》预测,到2030年,数字技术将推动并赋能不同行业减排约10%~40%。可以说,“数实融合”正平稳高效推动“碳中和”时代到来。首先,“数实融合”可以显著提质增效,减少能源消耗与资源消耗,实现生产效率和碳效率的双重提升。以中国为例,从2012年到2021年,单位GDP能耗累计降低30%,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但是在电力、工业、交通和建筑等产业仍然有进一步降碳的空间。以电力行业为例,数据显示,我国输配电损耗占全国发电量的6.6%左右。随着未来电气化率进一步提升,社会用电量将持续增长,这个损耗将是很大的能源浪费。目前,电网公司通过数字技术,助力实现输配电网路的智能运维、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从而有效提升了电网管理水平,降低损耗,达到了节能降碳的效果。其次,“数实融合”可以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和结构优化,催生绿色低碳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包括智能制造、智慧能源、智能城市、智慧交通等。以传统制造业为例,以“端-边-云-网-智”技术架构为基础的“新IT”不仅能够实现能源与原材料的精细化管理、生产制造环节的自动化,更能带来产业链上下游协作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这些都是生产制造环节最直接、最有效的减碳途径,也有助于增强制造业企业的韧性与竞争力。最后,“数实融合”可以加速低碳技术与服务的创新与产业化、规模化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5G、边缘计算、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结合行业技术诀窍,深入挖掘所获得的数据与知识,显著提升了减排降碳技术与服务的研发效率,并在行业内得到快速应用与推广。一句话概括,“数实融合”不仅可以加快产业低碳化,也可以加快低碳产业化。联想集团的实践与探索我所在的联想集团正是“数实融合”的一个典型代表。我们既是传统实体经济、科技制造企业,同时又是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计算力的企业。联想集团承诺在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减少碳排放。我们在2020年完成10年减排92%温室气体的基础之上,又制定了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的愿景,并与“科学碳目标倡议”SBTi合作,确认科学减碳路线图。雄心壮志的背后是联想集团多年的努力,不仅将自己打造成“数实融合、低碳发展”的样板,还通过“内生外化”,去帮助和赋能更多传统行业企业,在实现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同时实现低碳乃至零碳转型。目前我们的解决方案已经在汽车制造、石油石化、能源电力、电子制造等行业深入应用,赋能国内300多家领军工业企业。中国古人讲,以实则治。我们在实践中清晰地看到,数字化、智能化与低碳化、绿色化是一体两面,已经成为眼下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未来,联想集团将继续以“新IT”技术与服务能力助力制造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在“零碳制造”这一共同目标之下,我们愿与各位伙伴携手并进,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5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5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案例4施耐德电气/助力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减碳案例背景:在企业通往“碳中和”的道路上,供应链减排往往是最为艰巨的关键环节之一。非营利机构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CDP)曾做过相关测算,供应链的平均碳排放水平是企业直接排放的5倍以上。因此,制造业企业在减少自身碳排放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其产业链上下游的碳排放水平,尽可能实现全产业链的零碳排放。然而,许多制造业企业所需生产原料众多、来源广泛,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一同减碳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案例概述:施耐德电气作为一家在全球能源管理和自动化领域专注数字化转型的企业,通过集成世界领先的工艺和能源管理技术,为全球客户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家居、楼宇、工业、基础设施、数据中心等行业用户实现高效和低碳转型的同时,还将绿色供应链纳入自身“碳中和”目标范围,帮助和带动上下游供应商减碳,共同践行绿色可持续发展。“施耐德电气依托领先经验和数字化技术,赋能用户实现全生命周期减碳。通过打造端到端绿色供应链,包括绿色设计、绿色采购、绿色生产、绿色交付等环节,我们致力于促进包括自身在内的整个产业链减少碳排放。”——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施耐德电气通过第三方供应商评估,严格实施绿色采购。依托第三方机构RBA标准制定的Vigilanceaudit机制,以及SAMAudit供应商系统审核模块,施耐德电气对供应商实行准入机制。2021年8月,施耐德电气启动了供应商“零碳计划”,通过技术指导、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全球前1000位主要供应商到2025年将其运营所产生的碳排放降低50%。对纳入供应商“零碳计划”的供应链企业,施耐德电气实施一系列具体举措,助力其提高减碳能力。深化对供应商的绿色培训,施耐德电气为其提供碳足迹分析、碳轨迹定义等技术培训和脱碳解决方案,以及领先的数字化解决方案,帮助其增效减排,实现绿色转型。同时,施耐德电气还举办SmartFactory、SmartDC、SmartOffice现场参观活动,以及与减碳相关的探索研讨会,为供应商减排提供建议和支持,集生态圈的力量共同实现整个价值链的碳排放目标。此外,施耐德电气也建立针对供应商的零碳项目平台,协助各个供应商设立减碳目标,监控项目进度,加强供应商系统内的减碳报告分析。CasebackgroundCaseoverview5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目前,施耐德电气在中国的关键供应商已签署零碳项目承诺书,并完成碳排放调查。施耐德电气也组织了数场在线技术培训,正在与供应商一起利用数字化工具量化温室气体排放、制定减少碳排放的具体目标和行动计划,未来也将依托数字化平台定期跟踪供应商的减排进度。此外,作为深耕可持续发展的企业,施耐德电气还从绿色设计、绿色生产到绿色交付等方面,共同推动自身的“零碳制造”。绿色设计决定了产品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碳排放基础。施耐德电气采用业界领先的EcoDesign设计理念及GreenPremium绿色产品标签,在设计端融合了节能低碳、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等理念和技术,并计划到2025年将产品中绿色材料的使用量增加至50%,并实现公司总营收80%以上的产品符合生态设计标准。施耐德电气将“碳中和”融入主业,以领先的数字化技术助力自身工厂提质增效,实现绿色生产。目前,施耐德电气已在全球实现64家“零碳工厂”,其中15家在中国。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作为“零碳工厂”之一,更是以数字化重构了端到端价值链,获得世界经济论坛“端到端灯塔工厂”的称号。依托柔性自动化、预测分析、5G等数字化技术,施耐德电气无锡工厂将产品上市时间缩短了25%、准时交货率提升30%。施耐德电气不断提高产品绿色交付水平。在位于上海的智慧物流中心,施耐德电气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赋能智慧包装,根据不同产品的尺寸匹配包装,最大化减少填充物的使用。同时,物流团队在运输环节采用电动汽车,并通过大数据算法规划最佳运输路线,减少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到2025年将交通运输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5%。施耐德电气不断提升自己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承诺到2025年在全球范围内建立150家“零碳工厂”,在自身运营层面实现“碳中和”。到2030年,在公司运营层面实现净零碳排放。到2040年,实现端到端供应链的“碳中和”。到2050年,实现端到端供应链的净零碳排放。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汽车制造业是当今世界带动效应较强、影响力较大的产业之一,也是大众最为熟悉的制造业细分领域之一。尤其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汽车产业及全产业链的“碳中和”,将是整个工业制造领域的重中之重。据此,本章节选取汽车主机厂家宝马集团和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电池的制造厂家宁德时代作为代表,探析属于汽车工业的“碳中和”的路径。案例5宁德时代/将零碳工厂进行到底案例背景:新能源电动汽车全生命周期的环保性一直有争议。虽然其使用过程碳排放近乎于零,但电动汽车的生产过程,尤其是其关键零部件——动力电池,却是十足的排碳大户。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主要包含匀浆、涂布和烘干、分切、电芯卷绕、电池装配,以及注液和化成等过程,尤其是高温电加热烧结和烘干,过程极其耗能,一个生产400只电池的干燥间,每天单干燥机组和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的运行功率就可达到64.8千瓦,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来看,新能源电动汽车,尤其是其动力电池制造过程,确实并不环保。如何降低新能源电动汽车中动力电池在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使新能源电动汽车变得真正低碳环保,是摆在新能源电动汽车行业面前的一道难题。汽车工业的“碳中和”4.3Casebackground5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5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案例概述:经过多年不懈努力,2022年3月,全球知名认证机构SGS为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颁发PAS2060“碳中和”认证证书,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正式成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新能源电动汽车的地池生产环节的高能耗和高排放的历史一去不复返。宁德时代是中国乃至全球新能源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最大的提供商,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数据显示,宁德时代在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占比高达52.1%。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立于2019年10月,总投资超过500亿元,项目规划10期,全部建成后,年产能可突破200GWh,是一座世界级的电池制造基地。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成为零碳工厂,为新能源电动汽车向实现生产制造过程的零碳排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在筹备之初,就开始规划零碳工厂路径,通过在绿色能源、智慧管理、绿色制造、绿色物流等多环节不断改造和创新,多措并举地实现“零碳”。“四川时代从筹备就开始规划零碳工厂路径,通过在能源利用、交通和物流、生产制造等环节不断改造和创新,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用更少的原材料做出更多、更好的产品。”——宁德时代四川时代总经理朱云峰在绿色能源方面,宁德时代宜宾工厂位于云贵川渝四省市地理中心的宜宾市,是一座有2200年建城史、4000年酿酒史、3000年种茶史的古都。地处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汇流处的宜宾市,水力资源十分发达,水电资源丰富。宁德时代宜宾工厂80%以上能源来自于可再生能源水电,每年可减少40万吨碳排放,为零碳电池工厂打下了坚实的能源基础。同时,宁德时代宜宾工厂利用自主研发的CFMS智慧厂房管理系统,可对厂房系统及设备运行数据自动获取,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系统化的厂务设施管理平台帮助实现厂房系统安全可靠、高效节能、绿色低碳运行。在能耗较Caseoverview5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大的群组设备中,先进系统运用全局最优化算法,计算当前负荷条件下系统总能耗最小时的各子设备的运行参数,实现主动式优化控制。在绿色制造方面,宁德时代宜宾工厂搭建了数字化生产中控管理系统,全局化的目视管理可大幅降低工序损失,AI视觉检测系统可以自动学习和提取缺陷特征,在模切分条、卷绕等多环节提升检出率。同时,在工艺上,通过节能技术,降低除湿机、涂布机等工序的能耗。宁德时代宜宾工厂还对物流链条以及厂区交通进行全面升级,针对长途供应商,还设置了VMI仓库,广泛使用无人驾驶电动物流车、电动叉车等,实现供应商工厂、原料仓库、加工工厂、成品仓库、客户工厂之间绿色物流。同时鼓励员工电动出行与共享出行,将减碳融入到生产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全球各大汽车厂商均强调汽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现今,宁德时代零碳电池工厂的落地意义重大——这对新能源车的全产业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凭借先进的技术、稳定的质量和有竞争力的成本外,零碳也将成为新能源电池厂家的又一核心竞争力。案例6宝马集团/汽车电池的全新生命旅程案例背景:作为全世界体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高增背景下,我国的动力电池装机量持续走高。与此同时,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报废量也在快速提升。在动力电池原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家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并对鼓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的背景下,产业界尤其是汽车领域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成为“风口”。案例概述:作为全球领先的豪华汽车生产商,宝马集团倡导循环经济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把其作为可持续发展企业战略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宝马集团在几年前开始了在动力电池的循环回收利用方面的探索与实践。CasebackgroundCaseoverview59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早在2017年,宝马集团便搭建了电池溯源管理系统,对动力电池从生产直至退役回收阶段进行追踪。2020年,宝马集团与供应商合作开发废旧动力电池在工厂叉车上梯次利用的场景,成为中国首家实现动力电池梯次利用的汽车制造商。2022年,宝马集团更进一步,与本土优秀供应商携手,打造动力电池材料闭环回收与梯次利用的创新合作模式。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主要分为梯次利用和拆解回收再利用两种方式。针对轻度废旧电池,即电池性能下降到原性能的30%~80%,优先遵循梯次利用原则,继续应用于储能及低速电动车等领域。而对于重度废旧电池,即电池性能下降到原性能的30%以下,则遵循拆解回收再利用原则,通过拆解再生及化学方法提取回收其中的电极材料,尤其是钴、镍、锂等贵金属。为了最大程度提升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率,宝马在中国实现了客户端质保期内以及工厂内废旧动力电池的100%回收利用。在梯次利用方面,宝马集团在沈阳生产基地内的托盘车、叉车,以及遍布厂区的太阳能储充一体化的储能站等上使用废旧动力电池。在循环回收利用方面,宝马首次实现国产电动车动力电池原材料闭环回收,并将分解后的原材料,例如镍、钴、锂等,提供给宝马的电池供应商,用于生产全新动力电池,实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的闭环管理。同时,利用电池溯源管理系统,宝马可以实现对动力电池从生产至报废回收再至新动力电池生产的全生命周期可追溯,从技术上提升电池及原材料的回收信息透明度,实现精准管理;并确保每块动力电池最终实现材料的闭环管理、核心原材料均可回到宝马动力电池再造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宝马集团对废旧动力电池的回收利用,不仅将使其剩余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还可以大幅降低动力电池原材料开采及生产环节所产生的碳排放,是宝马集团支持中国“双碳”目标、积极践行循环经济理念的生动体现。“动力电池原材料等自然资源日益减少,在这个背景下,我们尤其需要贯彻循环理念,增加再利用材料的使用,减少对珍稀原材料的依赖,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支持中国双碳目标的实现。”——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乐宝马集团还将循环回收利用的理念扩展至设计领域,从车辆设计阶段就开始考虑材料回收,确保车辆“生来可持续”。目前宝马集团在车辆制造过程中使用了近30%的可回收和可再利用材料,未来这一数字还将逐步提升至50%。宝马集团还将继续把循环经济概念深入生产等过程,进行关键材料组的分离和回收,以便在“闭环”框架内进行再利用。在2021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上,宝马集团更是发布了BMWi循环概念车,实现了车辆100%使用再利用材料和100%可回收。秉持打造可循环回收利用的“最绿色电动汽车”的愿景,宝马集团设定了透明而宏伟的减碳目标:到2030年,平均单车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较2019年降低40%,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超2亿吨,并力争到2050年达成全价值链气候中和。6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绿色消费”背后的体系支撑4.4工业制造的前驱动力是消费,这体现在电子科技、化妆品等消费品领域尤其显著——在消费者环境意识快速觉醒的背景下,对消费品企业来说,“碳中和”不是锦上添花,而是践行ESG、满足消费者对可持续性产品的需求、优化企业运营模式的必然举措。本章节选择两家行业领先的外资企业——欧莱雅集团、松下集团,展示消费品企业“碳中和”转型背后的“零碳制造”和“零碳运营”内涵。案例7欧莱雅集团/“零碳”运营之道案例背景:目前全球许多领先企业重点放在碳排放最大的电力零碳化和生产制造的碳减排方面,并且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绩。然而,要实现“零碳制造”,除生产环节之外,还需要制造业企业降低其他运营环节的碳排放,而这些包括研发、包装、物流等的运营环节中的碳排放来源分散,减排成本高,减排难度大。要实现运营全环节的零碳,往往需要企业付出巨大的努力。案例概述:作为全球第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将可持续发展放在战略核心地位。通过多年来的不懈努力。中国作为集团重要的战略市场,也走在节能减碳的前列,在2019年成为了集团中第一个实现所有运营场所“碳中和”的市场。三年间,欧莱雅在低碳减排的道路上不断前行。2022年,欧莱雅北亚地区成为集团首个实现所有运营场所“碳中和”的区域。欧莱雅中国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完成全运营流程的“零碳”化,得益于欧莱雅集团2020年就发布了全新的可持续发展项目“欧莱雅,为明天”,并面向2030年制定了一系列宏伟目标,为运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设定了量化指标。这些可衡量、可验证的指标细化到原料采购、生产制造、绿色包装、运输物流、绿色消费、回收利用等企业运营方CasebackgroundCaseoverview6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方面面的目标,使得运营中的碳减排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为欧莱雅的零碳运营打下坚实基础。“人类已经到了应对世界挑战的关键时刻,接下来的十年对于未来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个日渐脆弱和不确定的世界,企业的角色变得更加举足轻重。企业必须同政府和公民社会协同聚力。这也是为什么欧莱雅要开启一场更彻底的变革,并带动我们所有的生态伙伴,包括全球15亿消费者共同加入这场变革之旅。”——欧莱雅集团董事长安巩在原料采购环节,欧莱雅的配方中使用原材料大部分来自植物,其中1600种原材料来自近350种植物。为此,欧莱雅对可再生原材料制定了全面的可持续采购政策,保证原材料的完全可追溯性,并确保无关森林砍伐,使用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种植和采集方式。在生产制造环节,欧莱雅的宜昌天美工厂、苏州尚美工厂等生产基地,通过利用所在地丰富的水电资源和风光资源作为100%工厂日常运营的能源,在2015年和2019年就分别实现“零碳”生产。苏州尚美工厂还于2019年启动建设分布式热电联供系统,以生物质气体为原料制备绿色蒸汽及生物电,促进厂内“多能互补”,能满足工厂全部绿色蒸汽需求。此外,欧莱雅中国的办公室、分销中心、研发中心等场所也均100%使用可再生绿色电力。2022年,欧莱雅集团的北亚区已在五个地理市场实现运营场所的“碳中和”,并计划于2025年实现欧莱雅全球运营场所的“碳中和”。6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在绿色包装环节,为减少包装材料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自2007年以来,欧莱雅实施了基于以下三大核心的包装政策,即“三R”:尊重(Respect)、减少(Reduce)和替换(Replace)。对于纸张、纸板和木纤维包装,集团只使用来自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的材料。欧莱雅尽可能用回收材料或可再生原料替换传统材料。除此之外,集团打造可二次填充的包装,以减少资源消耗,2018年起多款产品上都开始应用可二次填充的设计。在运输物流环节,欧莱雅通过构建低碳运输模式,如减少进出口产品的空运,来减少产品从工厂运输至经销商所产生的碳排量。在中国,欧莱雅在2016年进行了广州至欧洲铁路运输线路的试运营,专用于护肤产品的运输。2018年,产品空运的排放量已减少44%,从2011年的324吨减少到182吨。欧莱雅还采用如液化天然气卡车这样的低碳运输方式,并把采用此运输方式的城市数量从2020年的2个已经增加至2022年的10个,以降低物流中的碳排放。在绿色消费环节,作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知名品牌,欧莱雅注重赋能消费者一起践行可持续的低碳生活方式。2018年,欧莱雅中国推广无胶带、易撕拉、100%可降解的绿色包裹在电商物流中的使用,将填充物和外包装都替换为环保可循环材料,一起践行低碳生活,引导全社会形成绿色生活、绿色消费新风尚。2021年,欧莱雅共向消费者运送了超过8500万个绿色包裹。此外,为了能够让消费者准确了解欧莱雅产品对环境的影响情况,集团打造了一个产品环境和社会影响的标签系统,对产品从A到E级的区间进行评分并展示。这个标签系统覆盖产品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不仅考虑到采购、生产和运输等环节,还包括产品的使用阶段和包装可回收性。自2020年以来,该标签系统此系统已经在欧洲国家应用于欧莱雅集团旗下多个品牌,并以其透明度和可信度得到消费者和利益相关者的认可。在废弃物回收循环利用环节,2018年,欧莱雅中国与泰瑞环保开启合作,在超过530家线下门店和柜台开展消费者空瓶回收活动,旗下共有11个品牌参与空瓶回收项目,截至2021年,已回收了151467千克空瓶,回收的空瓶100%被重新利用,用于制造如再生跑道和环保课桌椅等,并无偿捐赠给福利学校。2019年6月21日,兰蔻携手泰瑞环保,在中国全面开启了“空瓶回收计划”,该项目覆盖6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Casebackground了全国100%的兰蔻线下门店,在330余家店铺设立空瓶回收箱,并鼓励消费者积极参与活动。截至2022年8月15日,兰蔻已累计收集并回收利用超过1000万件空瓶,总重量达220吨,成绩卓越。未来,在零碳运营的基础上,欧莱雅中国将努力推动绿色低碳和可持续消费观念的进一步深化,提升消费者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识,引导消费者可持续消费,共同践行可持续的低碳生活方式。案例8松下集团/为美好生活创造减排影响案例背景:虽然“碳中和”是一个宏大的命题,但每个人在生活或者生产过程中的点点滴滴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这个目标能否尽快达成。每天,全世界约有十亿用户使用着松下集团的产品,包括这些产品耗电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内,数值较为庞大。如何为广泛的消费者提供绿色低碳的产品,其背后的支撑体系是什么?案例概述:作为一家涉及生活、街道、车载、供应链等各领域的跨国企业,松下集团始终致力于通过为客户提供节能解决方案和清洁能源技术,从而削减社会整体二氧化碳排放。减排承诺:松下集团致力于“更美好的生活”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了长期环境愿景PanasonicGREENIMPACT(绿智造创未来),目标在2030年前实现全集团事业活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质为零,并通过集团各项事业活动,力争2050年实现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1%(该数据以2020年为基准),即约3亿吨以上的减排影响。这其中包含了社会减碳效果,以产品使用时能源消耗总量占比80%的照明、空调、通风三个领域为中心,松下集团价值链整体的排放量1.1亿吨的减排影响。零碳工厂:为实现2030年的短期环境目标,松下各事业公司根据自主责任经Caseoverview6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营原则,以从2030年目标回溯的方式制定实施计划。2021年9月,松下集团成立了“零碳工厂推进专项组”,并以该专项组为中心,通过制造、采购、环境等各个职能的合作,加速推进各个事业公司的计划。另外,松下集团已经获得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的科学减碳目标认证(SBT),也加入了RE100(RenewableEnergy100%)项目。截至2022年3月,松下在全球的“零碳工厂”已扩大到9家,分布在日本、巴西、哥斯达黎加、泰国和中国,其中中国有3家零碳工厂,分别是无锡的松下能源(无锡)有限公司、北京的松下电气机器(北京)有限公司、苏州的三洋能源(苏州)有限公司。“在中国,我们致力于生产过程及产品节能两方面的减排影响。除了无锡、苏州和北京的3家零碳工厂外,我们力争在2024年底包括纯氢燃料电池的应用案例在内,再完成10家工厂的零碳改造。在产品制造方面,我们特别强化向新能源车相关设备的转变,目前松下在华工厂中,包括新能源车载电池在内,共有9家工厂生产相关产品。”——松下控股株式会社集团代表董事全球副总裁本间哲朗以松下集团在无锡的零碳工厂为例,该工厂节能减排措施首先是测定设备的用电量,再根据每个项目的情况制定减碳规划。除了通过节能减排外,将使用的能源转换为可再生能源也是松下实现减排的另一种方式。无锡工厂通过在2018年引进自动装配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和图像检查系统取代了传统的手工作业和目视检查等,实现了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制造创新。通过工艺与工序创新、引进先进的节能技术、采用LED照明等,使产品制造过程中的能耗更低。在推进这种最低能耗生产的同时,引进光伏发电系统,6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零碳制造”的产业实践Practiceinthenetzeroindustries优先导入自有可再生能源发电设备。但导入的设备不足以为整个工厂提供电力,因此不足的部分采用从外部采购可再生能源的方式,购买I-REC证书、化石燃料来源二氧化碳排放抵消配额等,实现了零碳排放。松下集团打造的零碳工厂,在沿用诸如使用LED照明等传统节能措施的基础上,导入工厂能源管理系统(FactoryEnergyManagementSystem)等先进的节能技术,推进可提高生产性的创新生产方式,与此同时,加强太阳能发电系统及储能系统、氢能源电池等可再生能源的应用、购买100%可再生能源由来的电力与环境价值,并将这些措施合理组合搭配,应用在不同的工厂中,来实现生产方面的二氧化碳零排放,并延展到全球各地的工厂。2019—2021年,松下集团推进了全球各个地域实现至少一个零碳模范工厂的举措。在打造零碳工厂的过程中,松下集团根据每个工厂生产的不同特性和所在地的不同政策,能够实施的节能举措也不尽相同,同时能够灵活利用的可再生能源也因地域特性而不同,所以全球所有的工厂需要根据各自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通过这一举措,松下集团在明确具体课题的同时,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然而,仅积累经验是不够的,持续的改善才是更重要的课题。在活用各个模范工厂经验的同时,还需要学习公司内外的先进事例,更需要各个据点尝试创新应用符合自身的独有措施,从而能够向全球各地扩散开展。面向2050年,松下将进一步加强清洁能源的创造与使用,在推动社会向清洁能源的转变的同时,加速集团价值链中的二氧化碳减排影响的实现。6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CHAPTER5COLLABORATIONTOADVANCENETZEROMANUFACTURING共同推进“零碳制造”6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Collaborationtoadvancenetzeromanufacturing“零碳制造”之路并非一蹴而就。目前,中国仍然面临着部分关键低碳技术水平薄弱、“零碳制造”相关标准和体系不健全、能源结构亟待优化、“零碳制造”政策支持有待完善、制造业中小企业参与困难等挑战。部分关键低碳技术水平薄弱。低碳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是各国尤其是中国降低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关键途径,虽然中国在风电、光伏等部分新兴低碳技术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行列,但还有许多关键低碳技术水平较为薄弱。例如,受制于可再生能源的智能并网电网技术和储能技术水平,目前风光等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仍存在技术困难,导致部分西部和北部地区仍存在弃风、弃光等现象。又如,在钢铁行业中,电弧炉短流程炼钢工艺是节能减排的重点,尽管我国已具备自主研发全套电炉装备的能力,但在绿色、节能和智能等方面仍与世界先进水平存在差距。再如,实现从传统的高炉转炉“碳基冶金”工艺向“氢能冶金”转变,是实现低碳近零排放的终极技术,但是目前我国制氢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尚有差距,部分相关设备还不能自主制造,短时期内突破关键低碳技术面临一定挑战。因此,突破部分关键低碳技术是我国工业“零碳制造”发展进程中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零碳制造”相关标准和体系不健全。由于现在国内外尚没有成熟的统一的“零碳制造”定义,有关“零碳”的全国统一标准和认证体系也不健全。当前,中国已有的相关标准是由工信部于2016年9月发布的《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议指南(2016—2020)》。该标准由综合基础、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企业、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和绿色评价与服务七个子体系构成,倡导高效、清洁、低碳、循环。但“绿色”标准不等同于“零碳”标准。以零碳工业园区为例,有的零碳工业园区由地方机构给予认证,如京东“亚洲一号”西安智能产业园就是由北京绿色交易所和华测认证(CTI)按照国际通用标准ISO14064颁发的“碳中和”认证双证书。有的零碳工业园区由国际机构给予认证,远景集团在鄂尔多斯建设全球首个零碳产业园就是由法国检验与认证集团根据国际零碳产业园标准进行认证的。“零碳制造”相关标准和体系的缺失,导致企业在践行“零碳制造”时无所适从,不利于引导制造业企业科学、稳步迈向“碳中和”,不利于制造业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无法制造业促进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能源结构亟待优化。中国化石能源消耗占比过高,化石能源在整个能源中的占比约为85%,“零碳制造”面临的挑战5.15共同推进“零碳制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煤炭占比为57%。煤炭作为全球碳排放的主要能源,单位标准煤炭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远远高于其他化石能源。而我国“富煤、缺油、少气”的自然资源禀赋,使得能源结构目前仍以燃烧煤炭的火力发电为主,导致电力领域碳排放量居高不下。如2021年中国煤电占比仍为60%,夏季用电高峰期更高达70%,煤炭作为第一大发电能源仍然是中国保障电力安全稳定供应的“顶梁柱”和“压舱石”,煤炭作为我国基础能源的地位难以撼动。工业制造业作为用电和用能大户,单位能源消费的碳排放强度比世界平均水平高约30%。因此,要实现“零碳制造”,亟需改变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加快能源构成的调整步伐。“零碳制造”政策支持有待完善。“零碳制造”需要制造业企业不断加大绿色技术和低碳减排的研发投入,尤其是在生产制造、产品包装、物流运输等多方面的投入具有长期性,对企业而言往往开支巨大,但政府在研发、税收、财政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往往偏宏观,无法降低企业在实际使用低碳技术过程中的高额开支。同时,由于在信贷、抵押等方面的金融产品仍相对匮乏,包括银行、担保机构在内的金融机构无法通过绿色金融、绿色信贷等方式,多方面地支持制造业企业在“零碳制造”领域的融资需求。此外,全国碳市场刚刚启动,可交易范围仍相对有限,不利于为低碳排放的制造业企业提供畅通的减排交易通道。制造业中小企业参与“零碳制造”难度大。随着全球“碳中和”步伐的日益加快,部分大型企业已经率先开始低碳转型路径的探索。然而,我国40万户规模以上的工业中小企业却因技术、资金、管理等因素,难以跟上低碳转型的步伐。由于企业规模小,资金有限,中小企业往往无法大规模使用市场上先进的低碳技术,而旧有技术又可能因为碳强度高,而无法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同时,中小企业“零碳制造”的认识不足,对“零碳制造”的目标、重点、路径等不明晰,缺乏转型的方向性和积极性。6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Collaborationtoadvancenetzeromanufacturing为应对“零碳制造”领域的挑战,建议从加大关键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加强“零碳制造”相关标准、监测和考核体系的建设、增加零碳能源供给、加强政策支持、行业领先企业加强带头示范等多方面入手,鼓励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广大公众等利益相关方多方参与,共同推进“零碳制造”。加大关键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力度,并加强这些技术的示范和推广。集中力量研发支撑风电、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友好并网的智能电网技术,推进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再生能源制氢、零碳工业流程再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加强新型储能技术和氢能生产、储存、应用关键技术研发示范和推广,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鼓励“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支持企业整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产业园区等力量建立市场化运行的绿色技术创新联合体,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和绿色技术创新项目。加大基础科学的研发投入和科技人才培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推进绿色技术创新。加强“零碳制造”相关标准、监测和考核体系的建设。由于“零碳制造”的标准涉及许多行业的不同推动“零碳制造”的几点建议5.269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70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生产细节,“零碳制造”的标准除应覆盖能源供给、生产制造、运营管理、信息化协同、零碳绩效等维度等通用要求外,还需要政府和行业企业共同携手,针对不同行业特点,有针对性地建立不同行业“零碳制造”标准和评价指标体系。目前已有多家企业联合行业协会等组织正在进行相关工业行业的“零碳制造”标准制定的有益探索。2022年,中国节能协会、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能效中心、远景科技集团、立讯精密等正式发布了包括零碳工厂创建和评价原则、基本要求与评价要求在内的“零碳工厂评价规范”标准,成为全球首个“零碳工厂”完整、可量化的建设标准和评价细则。联想集团也联合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认证中心在今年启动制定首个ICT行业“零碳制造”标准,进一步丰富绿色制造标准体系建设的内涵。该标准将提出ICT行业“零碳制造”评价通用要求,将覆盖零碳产品、零碳生产、零71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Collaborationtoadvancenetzeromanufacturing碳供应链等“零碳制造”相关标准以及评价指标体系,有利于引导制造业企业践行“零碳制造”,从而有序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只有建立明晰的“零碳制造”标准体系,才能明确“零碳制造”的界定和实现路径,有利于引导企业创建零碳工厂,实施“零碳制造”,从而有序推进“双碳”目标实现。增加零碳能源供给,推动构建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体系。加强零碳能源的规划产业空间布局,尤其要重视内蒙古、东北等太阳能和陆上风能,以及西南的水电、东部的海上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丰富且极具成本优势的区域的新能源建设。同时,推进工业用能设备电气化,促进工业燃料低碳化,加快低碳氢、零碳氢对化石燃料的替代。此外,要持续壮大绿色能源装备和科技产业,如风力发电机、光伏面板、动力电池等产业,为“零碳制造”提供源源不断产生绿色、低成本的能源动力。7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加强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政策的支持力度,针对性减轻工业低碳转型的成本。完善税收、财政政策,推动各级政府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的支持力度。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采用补贴、税收减免等手段加快绿色低碳技术的市场化,促进技术推广与普及。充分利用各级工业转型升级、清洁技术改造、园区循环低碳化、节能减排和科技计划等资金渠道及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模式,加大绿色制造相关专项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拓宽低碳工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担保机构等为“零碳制造”创新与转型提供担保服务和信贷支持。创新和发展能效贷款、排污权、碳排放权抵押和质押贷款等产品。行业领先企业带头示范,并帮助和引领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共同减碳。有较好减排基础的企业和行业应该加大科学地低碳转型的力度,从而助力快速实现“碳达峰”。中期来看,要花大力气啃硬骨头,对传统能耗及碳排大户进行全面改造,深度减排,尽早实现“碳中和”。长期来看,要通过技术创新为制造业整体发展水平的跃升赋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保持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在这个过程中,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既有技术创新实力,又对制造业有深刻了解,可以承担起先锋和赋能者的责任,依托自身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对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低碳转型提供有力支持。制造业大中小企业间紧密合作,加强资源要素共享,形成合力,才能更好地推进产业的“零碳制造”。技术、政策、市场三管齐下,光靠技术和政策是不够的,最终的成功还需要市场配合。市场既是面向大众的C端消费市场,也是面向产业的B端企业市场。政策、行业组织等可倡导建立实施零碳先行者的鼓励机制,以补贴、税收减免、碳额度等手段形成大众对绿色低碳企业的偏好,让企业有更多的意愿、资金、技术等投入到低碳转型。同时,从经济角度看,如何在满足碳减排目标下,使生产成本最低且实现效益,是需要考量的关键问题。针对产业中小企业“不敢转、不会转”等困境,发挥政策和市场双重机制,鼓励先行平台企业分享技术、经验和资源,实现全行业零碳转型。“零碳制造”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通力协作。相信中国工业制造业企业能够抓住“碳中和”机遇,共同推进“零碳制造”普及与推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同时,实现中国工业制造业向产业链中高端的跨越与突破。技术、政策、市场三管齐下,光靠技术和政策是不够的,最终的成功还需要市场配合。市场既是面向大众的C端消费市场,也是面向产业的B端企业市场。73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74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三种不同的减碳战略把“双碳”压力转化为经济增长的动力,确实是一个很有吸引力、感召力的目标,但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现实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三种不同的减碳类型。第一种是衰退型减碳,就是通过减少生产来减少碳排放。这是所有减碳类型中最简单、最不费气力的。由于生产活动不能停顿,这种类型通常并不具有可操作性,甚至会被认为不可思议,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景下还是会出现,比如前一段时间有的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碳目标,一度曾出现停工停产现象。第二种是增效型减碳,就是通过提高碳生产率,用同样多的碳排放实现更多的产出,或者同样的产出使用了较少的碳排放。我们经常讲的节能减排、节约优先等,大体上相当于这种类型的减碳。第三种是创新型减碳,是指通过创新形成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在达到相同产出的情况下,实现低碳、零碳甚至负碳排放,如用风、光、水、生物质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如果用这类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就可以在实现相同产出的前提下减少碳排放。在以上三种减碳类型中,前两类大体上在已有的技术和产业体系中做文章。与衰退型减碳相比,增效型减碳体现了积极导向,特别在技术落后、管理粗放的情况下,提升能源和碳生产率有较大空间。“碳中和”正在重构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模式,倒逼各行各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来提质增效,节能减排,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战略全局层面坚定不移且有策略的稳步实施下去。对此,特邀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从更高视角展示他的思考。刘世锦提出了“进取型减碳战略”这一概念。他认为,中国能源与经济绿色转型,需转向进取型减碳战略,即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Editor'snote编者按转向进取型减碳战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专家观点75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事实上,一些年来中国在节能减排增效上取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但增效型减碳的局限性也很明显,首先是随着技术和管理进步,碳生产率的提升会出现递减,持续提高的空间收缩。更重要的是,这些变化主要局限于已有的技术和产业框架内,即便有技术创新,也属于所谓改进性创新,而不是颠覆性创新。碳生产率可以达到很高水平,但所用资源仍然是高碳的,如燃煤电厂节能减排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用煤发电这一点并没有改变。这里还需要讨论一下如何用经济学的方法理解节能优先。节能优先,更广泛一些说节约优先,作为社会公德值得倡导。经济学从本质上说也是关于节约的一门学科,但经济学理解的节约是全局性的,着眼于全社会的资源最优分配。节能一般意义可以理解为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降低成本,与原材料、运输、仓储、人工等降低成本含义相同,与此同时,还要考虑产出,寻求单位产出成本之比最低。节能是否优先,取决于这种全局性的比较评估,而这种评估通常是经由市场机制实现的。如果一直都要把节能摆在第一位,特别是把控制能耗的指标作为间接控制碳排放的指标,那就难以避免资源配置的扭曲和错配,对正常经济运行带来负面扰动,这也是政策层面上提出由能耗双控尽快转到碳排放双控的原因所在。而创新性减碳则是跳出已有的技术和产业圈子,开辟新的赛道,采用新的技术、工艺、方法等。由于这种变化,创新型减碳具备了前两种减碳类型所没有的特点。第一,创新型减碳可以实现长时间内对传统高碳技术或产业的替代。所谓的绿色转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换技术,用低碳、零碳或负碳技术去替代原有的高碳技术。第二,创新性减碳的空间究竟有多大,是无法事先设定的。创新的内在冲动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人们不可能限定它的扩展边界。不难设想,如果可控核聚变能够成功并商业化,人类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写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版图。Collaborationtoadvancenetzeromanufacturing76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第三,这种创新可以大大降低人类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绿色产品在初期往往价格偏高,存在着所谓的“绿色溢价”。随着创新竞争的加剧,价格下降,不少产品的绿色溢价已经为负了。这方面的典型案例是光伏发电。十年前说要与燃煤发电竞争,会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但过去的十年间,光伏发电成本下降了80%~90%,已经低于燃煤发电成本,并且还有进一步下降的潜力。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挑战来自成本冲击,创新带来的成本下降,可以极大增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的信心和能力。第四,创新最初源于减碳动机,一旦形成产品后,往往产生更多的附加效用或福利,创造了更多的消费者剩余。以新能源智能汽车来说,2022年一季度已经接近全部汽车销售量的20%,超过人们预期。消费者在买新能源汽车的时候,不能说不关注碳减排,但大部分消费者直接感受到的是使用成本低,电子设备应用得手,舒适程度高,操控感觉与以往大不相同,自动驾驶能力也在逐步提升。除了电动化之外,更有智能化、共享化等等。简单地说,吸引消费者的,大部分优点可能是减碳之外的,这意味着为社会提供了超出预期的福利。第五,触发和加速了能源等高碳行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另一种经济形态,整个经济社会正经历着向数字经济形态的转型。即使没有“双碳”压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高碳领域也会进入数字化转型,但过程可能相对缓慢。创新性减碳触发和加速了这些领域的数字化转型,有可能推动这些领域成为数字化转型的领先者。总之,创新型减碳提供了与另外两种减碳类型很不相同的可能性,有机会启动和引领远超减碳预期的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如果要做个区分的话,衰退型减碳和增效型减碳主要体现的是一种防御型战略,而创新型减碳则是一种进取型战略。应对承认,在较长一个时期,我们对进取型战略已有认识和展望,但想法和做法基本上还是停留在防御型战略。挑战在于如何尽快地转向进取型战略。创新型减碳缺少足够的市场激励不同的战略趋向,体现在目标、政策,更实际的要看激励体系。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对于碳排放这样具有全球外部性的物品,不可能指望市场直接发生作用,首先要有政府的介入,由政府“制造”市场。诺德豪斯、斯特恩等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领军者都提出要给碳定价,具体办法有配额加交易和征收碳税,并期待碳排放权市场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不论是最早兴起的欧洲碳市场,还是近期开始运作且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国碳排放权市场,实际运行状态似乎远不及预期。除了诸多外部因素外,这些市场均存在结构性77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Collaborationtoadvancenetzeromanufacturing缺陷,如只有部分高排放行业和企业被纳入市场,与“应入者”范围差之甚远,这样不仅覆盖面不够,公平性问题也显而易见;配额初次分配基本上免费发放,实际付费只发生在“调节余缺”环节;配额分配由历史法转为基准法是一个进步,但考虑到供给安全和稳定,配额发放规模难以降幅过大,在很多情况下,监管者很难区分供给安全是实际存在还是生产者的借口,如此等等。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碳排放权市场价格发现以及相关的调节供求、促进创新等作用就会大打折扣了。更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是,已有的碳排放权市场看起来主要是为前面说过的防御型战略服务的。对进入碳排放权市场的生产者来说,重要的是提高碳生产率,是节能减排,通过节省下来的碳配额出售而获利。对市场的设计动机而言,也期待生产者通过创新采用新技术提供低碳或零碳产品。但现实情况是,原有生产者往往存在着严重的“路径依赖”,缺少兴趣也缺少能力进行技术创新。那些颠覆性创新者大多数处在“圈子”之外。与此同时,为了防止高碳生产者通过购买碳汇放松自身节能减排压力,碳排放权市场对CCER类型的碳汇交易规模设立了交易规模比重限制,目前这个比重被限定在5%,是一个对整体市场结构难以产生大的影响的份额。这样,我们看到最有活力的创新性减碳很少能得到市场激励的眷顾。进取型减碳战略的三支柱体系实现“双碳”目标,需要把关注重心转到创新型减碳,转向进取型战略。中国改革开放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正确理解和处理增量和存量的关系,体现了战略智慧和前瞻性眼界,对转型成功至关重要。改革开放初期,民营经济以拾遗补缺而获得发展空间,由于内生的活力、韧性和竞争力,逐步成长为在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生力军,并且带动了国有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对外开放开始时也是“三来一补”,起步于沿海少数地区,以后带动中国成为全球性的贸易和投资大国。中国的能源应该也必须走一条“增量优先、以新代旧、激励创新、市场驱动”的转型之路,诺德豪斯、斯特恩等气候变化经济学的领军者都提出要给碳定价,具体办法有配额加交易和征收碳税,并期待碳排放权市场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不论是最早兴起的欧洲碳市场,还是近期开始运作且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国碳排放权市场,实际运行状态似乎远不及预期。78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丨共同推进“零碳制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这正是进取型减碳战略的主要涵义。其中的经济学逻辑是,作为存量的传统高碳能源,尽管仍有一定的减碳空间,但潜力具有累退性,越往后空间越小,难度相应加大、成本加快上升。另一方面,作为增量的低碳或零碳新能源,随着产量扩大、技术改进,成本下降加快,部分产品的绿色溢价由正变负,新能源替代老能源的减碳成本优势增大,进而加快新老能源比例的转换进度。实施进取型减碳战略,就是要在稳住存量、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和安全的前提下,把重心转向更快地扩大增量,对能够增加产出、促进增长的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产品提供强有力的激励。这种激励并不限于少数措施,而应是相互依存的三支柱体系。第一,建立全方位支持绿色技术创新的增长型碳汇市场。所谓增长型碳汇,是指运用低碳、零碳和负碳技术,在获取相同产出的情况下,与原有的高碳基准生产方式相比,所减少或抵消的碳排放量。增长型碳汇市场可以与已有的碳排放权市场并存,后者主要任务是激励存量减排。增长型碳汇市场则应聚焦于激励增量部分的技术创新。这个市场应有强包容性,既应以包括绿电等绿色能源产品,还应包括其他行业或领域能够产生增长型碳汇的产品。可通过发行国债或央行提供专项资金,对进入增长型碳汇市场的产品按照一定价格进行初次购买,然后转入市场流通。市场上的碳汇价格是对技术创新产品减排贡献的价值评估和报酬方式,政府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投入市场的资金规模相应调节激励创新的力度。增长型碳汇的确定要符合国内外相关技术标准和规则,可运用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和方法降低成本、规范流程。第二,形成区域自主减排责任体系。增量优先的关键是扩大对技术创新产品的市场需求,而这一点又直接取决于减排责任体系的有效性。可借鉴国际上巴黎协议的原则,鼓励各个地方的主动性,提出既合乎本地实际、又有一定挑战性的减排目标,与下一步陆续出台的落实“双碳”目标1+N政策相配合,形成省、市、区县和开发区等层面的区域减排计划和可追溯的减排责任要求。区域或企业完成减排任务,既可以是自身直接减排,或生产增长型碳汇产品,也可以通过市场交易购买增长型碳汇。这样减排责任体系就可以动员起持续的对绿色技术产品的需求,进而带动增量扩大、以新代旧的转型进程。第三,加快碳核算、碳账户为重点的绿色微观基础制度建设。不论是推进增长型碳汇市场建设,还是完善减排责任体系,前提是有要一个合格的碳核算基础,而这恰恰是目前的一大短板。在碳核算的起步阶段,可以采取的从上而下的方法,先把基本情况摸清楚。同时要普遍建立碳账户,包括企业和其他机构的碳账户,有条件的地方也可以建立个人碳账户。在企业中推广ESG评估,率先在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中形成稳定规范的ESG评估的披露制度。把更多的融资活动纳入绿色金融轨道,借助增长型碳汇开发多种类型的金融产品,进而为绿色技术创新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促进绿色创新,既有技术创新,也有制度政策创新。以上讨论的进取型减碳战略的三支柱体系就属于后者。对绿色转型中有创意的政策和做法,短期内看不准,或有争议,可以在国家顶层设计的引导下,在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先做试点,给出一定的试错探索空间,取得成功经验后完善提高再推广。这是我们过去改革开放中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在当前绿色创新和转型中仍有现实意义。79Reference参考文献1.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印发《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2022年8月1日2.《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家能源委员会会议强调保障能源稳定供应和安全增强绿色发展支撑能力》,中国政府网,2021年10月11日3.《俄乌冲突对全球能源和环境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经济学研究室副研究员张莹,2022年3月23日4.《解振华谈应对气候变化》,财新周刊,2022年24期5.《高温、能源紧张下欧、美、中走“回头路”?》,财新网,2022年7月20日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7.《2021年数字“碳中和”白皮书》,中国信通院8.《中小企业低碳转型之路道阻且长》,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9.《企业“碳中和”路径图》,联合国全球契约组织、波士顿咨询集团BCG10.《“碳中和”的背景、发展机遇和面临的挑战》,中研经略顾问(北京)有限公司、江苏省(宜兴)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11.《创新研究报告》,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12.《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比尔•盖茨,中信出版集团13.《REPowerEU:affordable,secureandsustainableenergyforEurope》,欧盟委员会14.《“碳中和”经济学:新约束下的宏观与行业分析》,中金公司研究部、中金研究院15.《实现低碳转型,需要更多的“零碳领路人”》,财新网,2022年6月27日16.《英国驻华贸易使节: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须逆风前行停止合作不是选项》,财新网,2022年6月18日17.《“碳”索未来——ESG及“碳中和”策略-20210407》,海通证券18.《中国工业低碳发展的现状与展望》,城市,2022年第1期19.《救赎与超越:展望中国的零碳新工业革命》,新浪财经,2021年2月28日20.《工业园的零碳趋势:一文说清如何建设零碳产业园区》,前瞻产业研究院21.《工业园区实现零排放?首先要做到这几点》,财经杂志,2022年5月4日22.《联想数字化转型及新IT白皮书》,联想集团23.《“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专家谈之七:数字化与绿色化深度融合推动新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4.《“碳中和”专题报告:碳定价机制回顾及碳交易市场机会挖掘》,华创证券25.《“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工业和信息化部26.《联想制造行业白皮书》,联想集团27.《2021年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年度报告》,中国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院28.《2021年世界能源转型展望报告》,国际可再生能源署29.《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2021)》,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30.《对“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31.《绿色金融助力“碳中和”,相关政策完善措施在路上》,第一财经,2021年3月24日32.《零碳园区建设难在哪?商业模式不成熟、政策标准有空白》,国际能源网2022年3月31日33.《2022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联合国环境规划署34.《中国实现“碳中和”承诺的挑战与机遇》,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35.《“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的机遇和挑战》,世界环境,2021年第3期,莫小龙、李湘昀、冯超36.《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37.《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笔谈)》,阅江学刊,2020年第6期38.《中国“碳中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转型》,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3期39.《“碳中和”——中国发展转型的机遇与挑战》,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21年1期40.《中国“碳中和”的时间进程与战略路径》,财经智库,2021年第4期41.《“碳中和”背景下的中国工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新经济导刊,2021年2期42.《“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的中国与世界——绿色低碳转型、绿色金融、碳市场与碳边境调节机制》,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21年14期43.《产业园区实现“碳中和”的实施指南》,毕马威中国微信公众号,2022年44.《能源变局下的出口“跷跷板”》,彭文生,2022年45.《SBTi企业净零标准》报告,2022年3月46.《“碳中和”经济学——中国清洁能源技术革新》,高盛,2021年1月参考文献Reference80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鸣谢此次报告的撰写得到了多方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我们有幸与行业内包括政府、智库、企业和行业专家等多方面专业机构和资深行业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同时也借鉴和引用了包括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世界银行、中国国务院、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国商务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中国投资协会、高盛集团、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中国工程院、欧洲运输与环境联合会、全球环境信息研究中心、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等多家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和媒体的公开数据和研究成果。其中,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为本报告提供学术支持,我们在这里对他们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感谢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理事长刘世锦,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陈玲、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和产业践行者,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专访或者与我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点。同时,感谢报告中案例调研的中国宝武集团、联想集团、远景科技集团、宁德时代、施耐德电气、宝马集团、欧莱雅集团、松下集团等多家企业,在全国疫情阶段性反弹期间,克服各种困难接受我们的调研,让我们的报告更加丰富。此外,我们也要感谢提供编辑、排版、校对、印刷等帮助的同事,他们的辛勤劳动使本报告得以顺利出版。鸣谢Acknowledgment81制造业迈向碳中和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出品:联合出品:学术支持:82零碳时代的产业再造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出品:联合出品:学术支持:INDUSTRIALREENGINEERINGINTHENETZEROE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