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 ”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方正证券VIP专享VIP免费

1
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Table_Summary]
解码“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
“碳中和”专题报告
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专题报告
策略研究
2021.03.24
分析师:胡国鹏
登记编号S1220514080001
分析师:袁稻雨
登记编号S1220519030001
分析师:刘阳
登记编号S1220520080004
要:
1内涵:碳中和是什么?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植
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活动,最终实现人为移除
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从
长期气候目标看,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与气候中和是四
个主要阶段性目标。
2、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
从我国自身来看,“双碳”承诺虽然面临发展权的让渡,但随着
绿色发展逐渐成为贸易标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我国出口贸
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此外,面对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
抬头,碳中和也成为外交破局的主要抓手。
3、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中国碳排放总量
庞大,在全球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
总量庞大且快速上涨,原煤消费占比持续下降但依旧处于高位。
工业能耗占比远高于 GDP 占比,产业结构仍需再平衡。此外,城
市化率上升、人口基数庞大等都是阻碍碳减排的重要因素。中央
政府对碳减排目标持续加码,逐步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
目标”,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
4海外: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 2025 年实现碳中
和。根据 IPCC 测算,若实现《巴黎协定》2℃控温目标,全球必
须在 2050 年达到“碳中和”,2067 年实现气候中和。目前,多数
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美国、欧盟、日本等计划 2050 年实现
碳中和。
5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主
要从四个方面出发,1减少碳排放,实现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
2)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3)完善碳
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4)引导金
融资源向低碳项目倾斜,构建碳金融体系。此外,主要政府部门
和企业也提出相关政策与路线
6、投资机遇:“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
中和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
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推动力。大幅
专题策略报告
2
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这将倒逼我国
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打破传统工业生态,带动
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能源体系、科学技术的
巨大转变。从污染治理角度看,能源结构调整虽然是减排的治本
之策,但同样需要碳吸收的减排协同效应,这将有效推动固碳技
术发展,以及碳交易机制建设。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
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建筑
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寻找低碳、绿色发展下的
重要投资机遇。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外部环境出现
超预期冲击等。
1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Table_Summary]解码“碳中和”:现状分析与机遇展望—“碳中和”专题报告方正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策略专题报告策略研究2021.03.24[TABLE_ANALYSISINFO]分析师:胡国鹏登记编号:S1220514080001分析师:袁稻雨登记编号:S1220519030001分析师:刘阳登记编号:S1220520080004[Table_Author]摘要:1、内涵:碳中和是什么?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通过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活动,最终实现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从长期气候目标看,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与气候中和是四个主要阶段性目标。2、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从我国自身来看,“双碳”承诺虽然面临发展权的让渡,但随着绿色发展逐渐成为贸易标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此外,面对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碳中和也成为外交破局的主要抓手。3、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中国碳排放总量庞大,在全球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庞大且快速上涨,原煤消费占比持续下降但依旧处于高位。工业能耗占比远高于GDP占比,产业结构仍需再平衡。此外,城市化率上升、人口基数庞大等都是阻碍碳减排的重要因素。中央政府对碳减排目标持续加码,逐步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4、海外: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2025年实现碳中和。根据IPCC测算,若实现《巴黎协定》2℃控温目标,全球必须在2050年达到“碳中和”,2067年实现气候中和。目前,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美国、欧盟、日本等计划2050年实现碳中和。5、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实现双碳目标主要从四个方面出发,1)减少碳排放,实现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2)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3)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4)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倾斜,构建碳金融体系。此外,主要政府部门和企业也提出相关政策与路线。6、投资机遇:“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碳中和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推动力。大幅专题策略报告2敬请关注文后特别声明与免责条款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这将倒逼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打破传统工业生态,带动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能源体系、科学技术的巨大转变。从污染治理角度看,能源结构调整虽然是减排的治本之策,但同样需要碳吸收的减排协同效应,这将有效推动固碳技术发展,以及碳交易机制建设。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建筑、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寻找低碳、绿色发展下的重要投资机遇。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经济超预期下行,外部环境出现超预期冲击等。专题策略报告3目录1内涵:碳中和是什么?...............................................................................................................62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72.1能源安全新战略破题开局,绿色贸易成为主流................................................................72.2全球发展存异求同,低碳外交谋求多边发展....................................................................82.3技术装备发展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双碳目标纵深推进....................................................82.4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碳中和发展已达共识................................................................93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113.1中国当前碳排放形势依旧严峻,碳减排难度大、责任重..............................................113.2四大维度分析: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道阻且长..........................................................133.3中央与地方政策陆续出台,碳中和目标逐渐加码..........................................................174海外: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2025年实现碳中和.......................................214.1欧盟......................................................................................................................................214.1.1欧盟199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214.1.2气候能源目标时间逐渐明确,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逐渐上调。...................................224.1.3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UETS)................................................................................234.1.4碳税水平较高,与其他手段形成复合减排...................................................................244.2美国......................................................................................................................................244.2.1美国2007年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244.2.2美国政府气候政策多变,拜登上台后更加重视气候问题...........................................254.2.3美国区域碳排放交易系统...............................................................................................264.3英国......................................................................................................................................274.3.1英国1991年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274.3.2最早将气候变化纳入法律,将重新恢复本土碳市场...................................................284.3.3英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UKETS)................................................................................294.4日本......................................................................................................................................294.4.1日本近年或将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实现碳中和....................................................294.4.2强化实现京都协议相关措施,针对具体行业提出目标规划.......................................304.4.3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JETS)........................................................................................314.5韩国......................................................................................................................................324.5.1韩国近年有望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324.5.2提出系列绿色新政,明确碳定价碳交易机制...............................................................334.5.3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KTES).......................................................................................345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355.1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355.1.1减少碳排放: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355.1.2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355.1.3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365.1.4配套支撑绿色金融:引导金融资源,构建碳金融体系...............................................375.2主要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与路线..........................................................................................375.3主要高耗能企业路线图......................................................................................................396投资机遇:“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39专题策略报告4图表目录图表1:长期气候目标和愿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6图表1: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碳中和愿景时间轴.....................................................................7图表2:截至2017年下半年全球“碳达峰”实现情况...............................................................8图表3: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9图表4:1990年到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10图表5: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极端天气频发..................................................10图表6:世界气候大会碳减排协议汇总...................................................................................11图表7:1965年到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百万吨)................11图表8: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12图表9:1991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12图表10:1990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13图表11:1965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14图表12:2008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吉焦/人).......................14图表13:1957年到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14图表14: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15图表15:1994年到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细分行业(万吨标准煤)............................15图表16:1972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图表17:1960年到2019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6图表18:1950年到2018年主要国家城市化率(%)............................................................17图表19:1960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人口增长率(%)........................................................17图表20:我国碳减排目标逐渐加码...........................................................................................18图表21:2015年至今我国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梳理..........................................18图表22:2021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梳理..................................20图表23:1989年到2019年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21图表24:1989年到2019年欧盟能源消耗结构(%)............................................................21图表25:21世纪以来欧盟碳减排政策梳理..............................................................................22图表26:欧盟各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汇总...................................................................................22图表27:欧盟碳市场发展阶段...................................................................................................23图表28:1990年到2019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25图表29:1990年到2019年美国能源消耗结构(%)............................................................25图表30:21世纪以来美国碳减排政策梳理..............................................................................26图表31:美国主要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26图表32:1989年到2019年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27图表33:1990年到2019年英国能源消耗结构(%)............................................................28图表34:21世纪以来英国碳减排政策梳理..............................................................................28图表35:1989年到2019年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29图表36:1990年到2019年日本能源消耗结构(%)............................................................30图表37:21世纪以来日本碳减排政策梳理..............................................................................30图表38:日本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31图表39:日本主要减排系统.......................................................................................................32图表40:1989年到2019年韩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32图表41:1990年到2019年韩国能源消耗结构(%)............................................................33图表42:21世纪以来韩国碳减排政策梳理..............................................................................33图表43:韩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34图表44:中国碳市场发展历程...................................................................................................36图表45:近期主要政府部门双碳政策及部署路线图...............................................................37专题策略报告5图表46:主要高耗能企业双碳目标(截止至3月21日).....................................................39图表47:碳中和概念行业投资逻辑梳理...................................................................................42专题策略报告62020年9月,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期间,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力争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2020年12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于气候雄心峰会发言,再次重申碳达峰、碳中和“3060目标”,并提出具体的数量目标。在全球经济共振复苏的趋势下,把握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投资机会将会是未来数十年行业配置的一条主线。本文将着重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讨论:1)什么是“碳中和”,双碳目标承诺的背景是什么?2)我国现状如何,海外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径有哪些?3)我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路线图及政策制定有哪些?1内涵:碳中和是什么?碳中和是指温室气体排放量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定义,人为排放即人类活动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化石燃料燃烧、工业过程、农业及土地利用活动排放等。人为移除则是人类从大气中移除二氧化碳,包括植树造林增加碳吸收、碳捕集等。人为移除与人为排放相抵消,则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碳中和的概念,最早由伦敦未来森林FutureForests公司(后改名为碳公司TheCarbonNeutralCo)在1997年提出,指为消费者种植一定数量的树木从而抵消其一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量主要利用消费者在交通旅游、家庭生活和个人行为等领域的数据进行估量与测算,消费者通过购买“碳信用”来抵消碳排放。碳达峰、碳中和、净零排放、与气候中和,是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不同阶段目标。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开始慢慢下降;碳中和(carbonneutrality),也称净零碳排放(net-zerocarbonemissions),是指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净增量为零;净零排放(net-zeroemissions)中既包含了二氧化碳(CO2)的净零排放,又包含了其他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如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六氟化硫(SF6);气候中和(climateneutrality)与净零排放的定义并不完全等价,零排放与零影响之间并不等同,气候中和的实现,除了需要温室气体的净零排放,还需要合理控制其他人类活动如城市化、植被改变等。图表1:长期气候目标和愿景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Table_Summary]专题策略报告72背景:绿色发展变作贸易新标准,低碳外交成为破局主抓手2.1能源安全新战略破题开局,绿色贸易成为主流全球主要国家与地区陆续提出碳中和愿景目标,预计2060年后普遍实现碳中和。据CAIT与ECIU统计,截至2021年3月,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54%的47个缔约方(内含58个国家)已通报了净零目标。据UNFCCC披露的33个国家数据显示,从目标时间来看,其中2个国家(不丹、苏里南)已实现碳中和,1个国家(芬兰)承诺2035年实现碳中和,2个国家(奥地利、冰岛)承诺2040年实现碳中和,2个国家或地区(美国加州、瑞典)承诺2045年实现碳中和,24个国家或地区承诺2050年实现碳中和,1个国家(中国)承诺2060年实现碳中和,1个国家(韩国)承诺二十一世纪后半叶尽早实现碳中和;从承诺性质来看,6个国家(英国、法国、德国、新西兰、瑞典、丹麦、匈牙利)通过法律立法形式进行承诺,6个国家或地区(欧盟、加拿大、西班牙、斐济、智利、韩国)通过立法草案进行承诺,其余各国及地区通过政策宣誓、提交联合国、党政协议、承诺等形式进行承诺。图表1: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碳中和愿景时间轴资料来源:UNFCCC、方正证券研究所贸易标准发生转变,绿色贸易壁垒不容忽视。截至2017年,全球共有49个国家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绿色经济、节能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驱动贸易标准发生转变。绿色贸易壁垒(GreenBarriers,简称GBs),是指某些国家针对在环境或动物方面有伤害性或破坏性的贸易采取限制性条款或禁止性条款的行为,其根源20世纪60年代工业化高速发展后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人民身体健康的迫切需要,WTO也通过《实施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协议》中肯定其合理性,其主要制度包括以下七种,即环境附加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绿色环境标志制度、产品加工标准制度、绿色包装和标签制度、绿色卫生检疫制度、绿色补贴制度。绿色发展逐渐成为贸易标准,绿色贸易壁垒的出现给我国出口贸易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专题策略报告8图表2:截至2017年下半年全球“碳达峰”实现情况时间国家1990年及以前已实现阿塞拜疆、白俄罗斯、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爱沙尼亚、格鲁吉亚、德国、匈牙利、哈萨克斯坦、拉脱维亚、摩尔多瓦、挪威、罗马尼亚、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塔吉克斯坦、乌克兰1990年到2000年已实现法国(1991)、立陶宛(1991)、卢森堡(1991)、黑山共和国(1991)、英国(1991)、波兰(1992)、瑞典(1993)、芬兰(1994)、比利时(1996)、丹麦(1996)、荷兰(1996)、哥斯达黎加(1999)、摩纳哥(2000)、瑞士(2000)2000年到2010年已实现爱尔兰(2001)、密克罗尼西亚(2001)、奥地利(2003)、巴西(2004)、葡萄牙(2005)、澳大利亚(2006)、加拿大(2007)、希腊(2007)、意大利(2007)、西班牙(2007)美国(2007)、圣马力诺(2007)、塞浦路斯(2008)、冰岛(2008)、列支敦士登(2008)、斯洛文尼亚(2008)未实现预计日本、马耳他、新西兰、韩国的碳排放将在2020年以前达峰,而中国、马绍尔群岛、墨西哥、新加坡的碳排放预计在2030年以前达峰资料来源:WRI、方正证券研究所新旧能源格局与能源安全战略加速转换。旧能源格局主要由美国主导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为中心,原煤、原油等高二氧化碳排放能源占据全球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但随着全球经济中心的转移、国际关系的重塑与清洁能源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旧的能源格局与能源战略面临巨大挑战。2014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要推动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并全方位加强国际合作,实现开放条件下的能源安全”,节能、减排、碳捕集与新能源等技术需要多管齐下并大力发展,“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成为我国能源变革的基本原则,也为世界能源格局的变革注入新鲜血液。2.2全球发展存异求同,低碳外交谋求多边发展面对全球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碳中和成为外交破局的主要抓手。我们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虽然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但地缘政治风险升级,非传统安全问题更加突出,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抬头,世界政治格局深刻调整带来新的不稳定性。尤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世界经济陷入严重衰退,全球产业链加速调整,各种思潮相互角力,民族主义和国家主义影响力上升。站在当前时点,我国未来发展充满机遇与挑战。中国在差异中寻求共同点,以绿色发展为抓手,积极响应碳减排号召,谋求多边发展,并于2020年成为全球唯一经济正增长的国家。2020年以来,欧盟及美国民进党接连提出征收碳税,在此背景下我国积极探索“碳中和”,不仅可以降低出口产品被征收碳税的潜在风险,还可以推行绿色外交谋求与欧盟、美国等开展对话交流,进行多边合作。2.3技术装备发展支撑能源结构调整,双碳目标纵深推进工业生产与社会应用两方面,共同助力能源结构调整,驱动双碳目标纵深推进。在工业生产方面,低碳技术与新型装备基础达标。工业、制造业、金属冶炼等行业的高耗能企业,能源形式清洁化与能源利用效率提升双管齐下。能源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材料和零部件等瓶颈均专题策略报告9有所突破,推动全产业链技术创新。煤炭清洁智能采掘洗选、深水和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油气储运和输送、清洁高效燃煤发电、先进核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燃气轮机、储能、先进电网、煤炭深加工等领域装备的技术水平也得到进一步提升。在社会应用方面,清洁生产与绿色发展仍需一定时间。目前钢铁行业逐步推行以氢代焦等为代表的低碳高炉炼铁技术,即富氢煤气喷吹、复合铁焦、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高炉的优化匹配技术,研究表明,在复合铁焦使用量30%、炉顶煤气循环48.8%的情况下,吨铁能耗降低22.1%、焦比降低16.4%、碳排放降低51.8%,而生铁产量提高39.8%,节能减排效果十分显著,但实际应用还需要逐步实验与推广。2.4全球气候变化形势严峻,碳中和发展已达共识碳排放驱动温室效应积累,全球变暖趋势愈发严峻。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对地球的长波辐射具有较强的吸收性,并且对于太阳光有高度透光性,于是产生了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全球变暖。自1970年以来,全球平均地表温度整体呈上升态势,并在2016年达到最高点。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达到489.40亿吨,较上年增长1.98%;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64.42亿吨,占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74.46%,较上年增长2.40%。2020年,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超过了400ppm,全球地表平均温度比19世纪的基线升高了约1.25℃,比1981年至2010年的参考期升高了0.6℃,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碳减排未见成效情况下全球变暖趋势愈发严峻。图表3: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逼近2016年的最热记录资料来源:世界气象组织WMO、哥白尼计划、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10图表4:1990年到2018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百万吨)资料来源:CAITClimate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全球变暖引起极端天气频发,威胁人类生存环境。全球变暖所引发的异常高温、北极海冰数量的减少、永久冻土层融化等问题,破坏了世界各地的生态平衡与气候模式,导致全球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的增强,如2020年的厄尔尼诺与拉尼娜现象相继而来、特强气旋风暴“安攀”席卷孟加拉湾、美国西部极端高温造成山火多发、北极出现38℃极端高温、我国长江中下游及四川盆地的洪涝灾害等。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的出现又进一步加速了全球变暖的进程,造成了恶性循环;全球变暖问题亟待解决。图表5:2020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中极端天气频发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国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1.长江中下游等地梅雨期及梅雨量均为历史之最1.厄尔尼诺与拉尼娜前赴后继,加剧气候异常不确定性2.半个月内3个台风接连影响东北历史罕见2.新冠疫情使全球碳排放减少,但气候变暖脚步未止3.历史首次出现7月“空台”3.东非多国强降雨引发洪涝灾害4.今年夏季我国降水多汛情重4.日本七月遭遇“暴力梅雨”5.初冬寒潮暴雪天气袭击东北致部分地区受灾5.孟加拉湾特强气旋风暴“安攀”袭击印孟两国6.2020年强对流天气发生早频次高极端性强6.北大西洋编号热带气旋数量创新高7.2020年全国霾天气继续减少7.印度雷暴天气致伤亡惨重8.华南高温少雨导致气象干旱持续发展8.高温多雨导致蝗灾蔓延非亚,影响多国粮食安全9.8月中旬四川盆地暴雨频繁致部分地区受灾9.美国西部极端高温造成山火多发,过火面积史无前例10.2020年我国气候条件利于植被长势继续向好10.北极出现38℃极端高温,海冰范围历史第二小资料来源:中国气象局、方正证券研究所全球变暖背景下,各国多次召开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开始重视并深入讨论碳减排问题,碳中和已成为全球主要国家的发展共识。自1994年签订《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一次提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目标后,每年世界气候变化大会均会就碳排放问题进行讨论与相关目标的制定。2015年12月,第21次缔约方会议在巴黎召开,近200个缔约方签署了《巴黎协定》,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主要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专题策略报告11以内。2021年,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将于11月在英国举行。图表6:世界气候大会碳减排协议汇总时间协议内容通过:1992.05.09生效:1994.03.21《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确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最终目标以及国际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原则;明确发达国家应承担率先减排和向发展中国家提供资金技术支持的义务;承认发展中国家有消除贫困、发展经济的优先需要。通过:1997.12.11生效:2005.02.16《京都议定书》首次以法规的形式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允许各国采取四种减排方式减排,确定了各发达国家从2008年到2012年必须完成的削减目标。达成:2009.12.18生效:2010.01.01《哥本哈根协定》主要目标是升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各国在2010年1月30日之前向联合国提交2020年中期减排计划;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每年集资一千亿美元协助穷国适应气候变化。通过:2015.12.12生效:2016.11.04《巴黎协定》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安排。主要目标是将21世纪全球平均气温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并将全球气温上升控制在前工业化时期水平之上1.5摄氏度以内。资料来源:联合国、方正证券研究所3中国:碳达峰任务艰巨,政策目标逐渐加码3.1中国当前碳排放形势依旧严峻,碳减排难度大、责任重中国碳排放总量庞大,在全球的比重也呈不断上升趋势。碳排放指标主要从二氧化碳年排放量、碳排放全球占比、碳排放年增长率、年人均碳排放量四方面进行分析。2005年后中国碳排放总量连续十五年居于世界首位。2019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达到98.26亿吨,是碳排量第二大国美国的1.98倍,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排名前三的国家和地区分别是中国(29%)、美国(15%)、欧盟(10%)。随着中国碳排量在全球的比重不断攀升,碳减排责任巨大。1999年中国碳排放总量的世界占比为14.24%,2009年已超过25%,2019年中国碳排放量比重达到28.76%,2015年到2019年五年平均占比达到28.08%。图表7:1965年到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百万吨)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12图表8:2019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占比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目前碳排放增速已经回落至历史低位,人均碳排放量处于世界中位数水平。中国当前碳排量增速已经度过高峰,目前处于相对低位。1991年至2018年,中国碳排放量经历了三次高速增长(碳减排增速大于6%的时期),分别是1991年到1995年、2000年到2007年、2009年到2010年,三段高速增长期平均增速分别为8.49%、11.41%、8.91%。2018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年增速为3.16%,2014年到2018年五年平均增速为0.94%。在人均碳排放量方面,中国处于世界中位数水平附近,2013年以来连续六年企稳,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平台期,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具有可行性。2018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6.94吨/人,2013年到2018年六年平均水平为6.76吨/人,逐渐逼近日本(8.49吨/人)的水平,远低于美国的人均碳排放量(14.54吨/人),处于数量较为稳定的阶段。图表9:1991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增长速度(%)资料来源:CAITClimate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13图表10:1990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吨/人)资料来源:CAITClimateWatch、方正证券研究所3.2四大维度分析:中国碳中和目标的实现道阻且长我们从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人口数量四个维度进行切入,尝试对中国碳中和目标实现的内部条件进行研判与分析。我们将结合WRI统计下已实现碳达峰的美国(2007年)、加拿大(2007年)、澳大利亚(2006年)、德国(1990年)四国具体的指标情况,参照未正式公布实现碳中和的日本(目标:2020年或更早)的指标情况,对中国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城市化率、人口数量这四个维度进行国别比较与指标判断,明晰未来实现碳中和道路中需要重点调整与改善的部分。在能源结构方面,当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庞大且快速上涨,原煤消费占比持续下降但依旧处于高位。从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来看,2018年,全球总消费13864.90百万吨油当量,其中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达到3273.47百万吨油当量,占比23.61%居首,高于第二位美国(2300.64百万吨油当量)42.28%,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庞大必然带来更多的碳排放。从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来看,2018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为96.90吉焦/人,较去年下降0.70%,远低于已碳达峰的其他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占比排名为原煤(57.70%)、原油(18.90%)、水电核电风电(15.30%)、天然气(8%),分别较2018年比重变化降1.30%、持平、升0.80%、升0.50%,维持原煤、原油比重下降,水电核电风电及天然气比重上升的整体趋势。专题策略报告14图表11:1965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一次能源消费量(百万吨油当量)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12:2008年到2018年世界主要国家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吉焦/人)资料来源:BP能源统计年鉴、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13:1957年到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15图表14: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结构图(%)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在产业结构方面,工业能耗占比远高于GDP占比,产业结构仍需再平衡。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为471925万吨标准煤,其中工业能耗占比65.93%,工业占GDP的比重接近四成,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严重阻碍了碳减排的进程。从国际案例来看,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实现碳达峰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分别为37.34%(1990年)、25.61%(2006年)、21.45%(2007年)、29.80%(2007年),德国在发展三十年后工业占比更是降至27.71%,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基本处于30%以下的工业占比水平,第一、二、三产业发展较为均衡;2006年,日本工业占比降至29.98%,2018年工业占比为29.07%,碳达峰对城市化率水平的要求基本达标;2019年,中国工业占比为38.97%,处于较高水平,近十年工业比重下降平均速度为0.02%,预计还需13年才能降至30%,达到碳达峰的基本要求。图表15:1994年到2018年中国能源消费总量细分行业(万吨标准煤)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16图表16:1972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17:1960年到2019年中国三大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在城市化率方面,我国城市化率仍在快速提升,碳中和难点转向城市。城市作为第二、三产业的空间载体和居民高度密集区,经济产出占比超过90%,能源电力占比甚至逼近95%。也正是因为产业、能耗和人口在城市空间的高度浓集,城市成为阻碍碳中和的难点。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实现碳达峰时城市化率分别为73.12%(1990年)、84.70%(2006年)、80.27%(2007年)、80.40%(2007年),基本处于80%以上的城市化水平;2002年,日本城市化率达到80%以上,2019年城市化率为91.62%。中国2019年城市化率为59.15%,仍处于较低水平,近十年城市化率平均增速为0.02%,预计还需15年才能达到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化率水平。专题策略报告17图表18:1950年到2018年主要国家城市化率(%)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在人口数量方面,当前中国人口增长率处于低位水平,但人口基数庞大,是阻碍碳减排的重要因素之一。德国、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实现碳达峰时人口增长率分别为0.86%(1990年)、1.48%(2006年)、0.95%(2007年)、0.97%(2007年),基本处于1%的增长率水平以下;2019年,日本人口增长率为-0.21%,并连续十一年人口负增长;2019年,中国人口增长率为0.36%,近十年平均增长率0.49%,处于较低水平,基本具备人口低增长率条件。在人口基数方面,据Countrymeters统计显示,截止2021年3月21日,中国以14亿456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占世界总人口的18.36%,比第二人口大国印度多3.68%,第三至第十名分别是:美国、印度尼西亚、巴西、巴基斯坦、尼日利亚、孟加拉国、俄罗斯、日本。人口基数庞大推动碳排放总量居高不下且持续增长,碳减排压力较大。图表19:1960年到2019年主要国家人口增长率(%)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3.3中央与地方政策陆续出台,碳中和目标逐渐加码中央政府对碳减排目标持续加码,逐步形成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我国于2009年第一次提出碳减排的目标,随后分别于2015年、2017年、2020年、2021年逐渐对碳减排目标进行重申与加码,逐渐形成了碳达峰、碳中和的“3060目标”规划。具体来看,碳减排专题策略报告18目标主要体现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清洁能源率和森林蓄积量三个指标上。在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指标上,2009年、2015年、2020年分别提出2020年比2005年下降40%-50%、2030年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比2005年下降65%以上的目标,目标期限逐渐放远,目标要求逐步提高;在清洁能源率(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比重)指标上,2009年、2015年、2017年、2020年2021年分别提出到2020年15%左右、到2030年20%左右、到2050年50%左右、到2030年25%左右、2021年北方达到70%的目标,同一目标期限的具体要求提高,在目标上开始精准到具体区域;在森林蓄积量指标上,2009年、2015年、2020年分别提出2020年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2030年比2005年增加45亿立方米、2030年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的目标,对森林蓄积量要求层层提高。图表20:我国碳减排目标逐渐加码资料来源:国务院、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21:2015年至今我国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政策梳理时间政府文件/会议具体内容2021.03.05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今年主要目标中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左右,今年部分重点工作中环保方面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70%。2021.02.22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车船,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要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2021.01.26工业和信息化部于国务院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发言钢铁压减产量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要逐步建立以碳排放、污染物排放、能耗总量为依据的存量约束机制,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2021.01.15《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碳达峰与碳中和宣言》17家石化企业、化工园区以及中石化工业联合会从六方面提出倡议并做出承诺与号召,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2021.01.05生态环境部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将交易范围由此前的8个试点地区推向全国,并增加罚则条款,碳减排决心坚定。《办法》于2月1日起实施。2021.01.04中国人民银行工作会议部署2021年10大工作,明确“落实碳达峰、碳中和”是仅专题策略报告19次于货币、信贷政策的第三大工作。要求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发展领域倾斜,推动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为排碳合理定价。逐步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2020.12.30《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方案(发电行业)》在原有碳交易试点政策基础之上,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参与的行业范围和主体范围,逐步增加交易品种。2020.12.22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2021年发展改革工作任务部署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工作,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将从六大方面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2020.12.21国务院发布《新时代的中国能源发展》白皮书未来要加大煤炭的清洁化开发利用,加快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建设,加快非化石能源开发利用。2020.12.16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为2021年八大重点任务之一。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峰,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加快建设全国用能权、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要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2020.12.12习近平主席于气候雄心峰会发言到203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将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将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将比2005年增加60亿立方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2020.12.09易纲于新加坡金融科技节视频演讲人民银行将以碳中和目标为约束条件,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标准。要在支持环境目标时,不损害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2020.10.29《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十四五”期间,降低碳排放强度,支持有条件的地方率先达到碳排放峰值,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加强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承受力脆弱地区影响的观测。2020.09.22习近平主席于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发言习近平主席向国际社会做出庄严承诺,中国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08.25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部约谈办法》明确将“未完成国家下达的碳排放强度控制目标任务”纳入约谈情形。2019.06.18生态环境部发布《大型活动碳中和实施指南(试行)》碳中和实施程序包括量化温室气体排放、碳中和活动以及碳中和评价等5部分内容,用于指导大型活动实施碳中和。2017.12.20《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室(发电行业)》部署全国碳排放市场建设任务。2016.10.27国务院发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力争部分重化工行业2020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2016.03.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到2020年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推进工业、能源、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低碳发展。2015.06.30《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首次提出将到203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至65%的目标。资料来源:各政府网站、方正证券研究所地方政府对绿色发展持续加码,多地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围绕“3060”碳目标,北京、广东、山西、浙江等26个省市已开始着手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计划,其中北京市已明确提出碳中和的时间表、路线图。具体来看,各省市碳达峰行动主要体现在消费端、生产端和碳交易三个领域。从消费端看,上海、海南等省市坚持碳排放总量与强度双控,降低煤炭消费占比,其中浙江明确提出“2021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20.8%”的行动目标。从生产端看,各地政府在产业层面有保有压,山西、吉林、天津等省市加快推进钢铁、建材、电镀、石化、造纸等重点行业绿色化转型,加大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发展支持力度,浙江、湖北、河南等省市积极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专题策略报告20设及“零碳”体系试点。此外,多地提出加快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结构,推进电力传输绿色化改造。天津、广东等省份制定计划大力发展天然气、风能、太阳能、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其中,山西明确2021年天然气产量达120亿立方米的定量目标,安徽提出加快推进绿色储能基地建设,建设天然气主管道160公里。从碳交易方面看,河北、福建、广东等8个省市提出积极完善碳交易市场机制,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进度,大力发展碳汇金融。图表22:2021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梳理省份政策内容北京提出明确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节能。天津推动钢铁等重点行业率先达峰和煤炭消费尽早达峰,发展可再生能源。河北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推进碳汇交易,加快无煤区建设,实施重点行业低碳化改造。湖北开展近零碳排放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河南建立健全用能权、碳排放权等初始分配和市场化交易机制,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降低5个百分点左右。广东分区域分行业推动碳排放达峰,深化碳交易试点。辽宁建设碳交易市场,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黑龙江落实碳达峰要求,因地制宜实施“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供暖项目,优化风电、光伏发电布局。内蒙古全面推行用能预算管理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开展用能权、森林草原碳汇交易试点。山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山西行,力争非常规天然气产量达到120亿立方米,推动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推进煤炭分质分级梯级利用。上海启动第八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浙江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和“零碳”体系试点,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提高到20.8%,煤电装机占比下降2个百分点,加快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腾出用能空间180万吨标煤。福建创新碳交易市场机制,大力发展碳汇金融。甘肃用好碳达峰、碳中和机遇,推进能源革命,加快绿色综合能源基地建设。海南推进标志性工程建设,研究制定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吉林启动碳达峰行动,加强重点行业和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江苏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力争提前实现碳达峰。陕西推行清洁生产,推进碳排放权市场化交易。西藏研究制定碳达峰行动方案,创建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江西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方案,深化“五气同治”和联防联控。新疆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统筹开展治沙治水和森林草原保护,持续开展大气、水污染防治和土壤污染风险管控,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青海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大幅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重庆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开展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建设一批零碳示范园区,培育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四川推进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建设,发展节能环保、风光水电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建设绿色产业示范基地。宁夏重点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推进煤炭减量替代。安徽加快推进绿色储能基地建设,建设天然气主管道160公里。资料来源:2021年各省政府工作报告整理、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214海外: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碳达峰,目标2025年实现碳中和4.1欧盟4.1.1欧盟1990年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欧盟27国作为整体在1990年实现了碳排放达峰,峰值为44亿吨的排放量,此后二氧化碳总排放量开始下降。截止2019年,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至33亿吨,比1990年峰值时期减排约24.3%的水平。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的消费占比有显著下降,从1990年的28.1%下降至2018年的14.1%,低污染能源天然气的比重略有上升,从1990年的16.6%缓慢上升至2018年的22.5%。核电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呈上升趋势,从1990年的16.3%上升至2018年的25.4%。2020年欧盟27国领导人通过了欧盟委员会关于提高实现碳中和中期目标的建议,计划到2030年欧洲温室气体排放减少55%,2050年实现碳中和。图表23:1989年到2019年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增速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24:1989年到2019年欧盟能源消耗结构(%)资料来源:IEA、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224.1.2气候能源目标时间逐渐明确,温室气体减排目标逐渐上调。欧盟最早于2007年提出了《2020年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明确要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20%,2011年欧盟进一步提出了2050年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80%-95%的长远目标,2014年明确了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40%。此后不断上调气候能源目标,并最终在2020年出台《欧洲气候法案》,从法律层面确保欧洲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为欧盟所有政策设定了目标和努力方向。图表25:21世纪以来欧盟碳减排政策梳理政策名称时间政策内容《2020年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2007将欧盟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20%,将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至20%,将能源效率提高20%。《2050年能源路线图》、《2050年迈向具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路线图》2011提出欧盟2050年实现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80%~95%的长远目标。《2030年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2014初步确定欧盟2030年气候和能源发展目标,即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降低40%,将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至27%,将能源效率提高27%。其中温室气体减排40%的目标。《欧盟能源效率指令》2019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增至32%、将能源效率提高32.5%。《欧洲绿色协议》2019阐明欧洲迈向气候中性循环经济体的行动路线,提出提高欧盟2030和2050年气候目标,即203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50%~55%,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碳中和目标。《欧洲气候法》2020从法律层面确保欧洲到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该法案为欧盟所有政策设定了目标和努力方向。资料来源:能源情报研究中心、方正证券研究所多个欧洲国家已经提出具体碳中和计划目标。目前,超过十个欧洲国家提出具体碳中和目标,其中瑞典计划于2045年实现碳中和,奥地利计划于2060年实现碳中和,包括法国、德国、西班牙、英国、丹麦、芬兰、匈牙利、爱尔兰、斯洛伐克在内的国家均将实现碳中和时间定于2050年。图表26:欧盟各国提出碳中和目标汇总目标时间国家主要内容2035芬兰五个政党于2019年6月同意加强该国的气候法,预计这一目标将要求限制工业伐木,并逐步停止燃烧泥炭发电。2045瑞典瑞典于2017年制定了净零排放目标,根据《巴黎协定》,将碳中和的时间表提前了五年。至少85%的减排要通过国内政策来实现,其余由国际减排来弥补。2050丹麦丹麦政府在2018年制定了到2050年建立“气候中性社会”专题策略报告23的计划,该方案包括从2030年起禁止销售新的汽油和柴油汽车,并支持电动汽车。气候变化是2019年6月议会选举的一大主题,获胜的“红色集团”政党在6个月后通过的立法中规定了更严格的排放目标。法国法国国民议会于2019年6月27日投票将净零目标纳入法律。在今年6月份的报告中,新成立的气候高级委员会建议法国必须将减排速度提高三倍,以实现碳中和目标。德国德国第一部主要气候法于2019年12月生效,将在2050年前“追求”温室气体中立。匈牙利匈牙利在2020年6月通过的气候法中承诺到2050年气候中和。斯洛伐克斯洛伐克是第一批正式向联合国提交长期战略的欧盟成员国之一,目标是在2050年实现“气候中和”。西班牙西班牙政府于2020年5月向议会提交了气候框架法案草案,设立了一个委员会来监督进展情况,并立即禁止新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勘探许可证。英国英国在2008年已经通过了一项减排框架法,因此设定净零排放目标很简单,只需要将80%改为100%。议会于2019年6月27日通过了修正案。苏格兰的议会正在制定一项法案,在2045年实现净零排放,这是基于苏格兰强大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和在枯竭的北海油田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2060奥地利奥地利联合政府在2020年1月宣誓就职,承诺到2040年实现气候中立,在2030年实现100%清洁电力,并以约束性碳排放目标为基础。资料来源:北极星大气网、方正证券研究所4.1.3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UETS)欧盟碳排放权交易系统是世界上首个最大的跨国二氧化碳交易项目,于2005年正式启动。欧盟碳交易市场从2004年启动,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分别为2005-2007、2008-2012、2013-2020、2021-2030。随着排放许可上限阶段性降低,碳排放交易覆盖范围逐渐扩展以及配额分配方式的转变,欧盟碳交易市场逐步走向成熟。到2010年为止,欧盟碳市场涵盖了11000个发电站和30个国家的工业部门,并且覆盖了欧盟一半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图表27:欧盟碳市场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05-2007第二阶段2008-2012第三阶段2013-2020第四阶段2021-2030覆盖国家27个成员国27个成员国新增冰岛、挪威、列支敦支登、克罗地亚涵盖北爱尔兰地区的发电排放,英国排放量不再计入覆盖行业能源、石化、钢铁、造纸等新增交通行业新增航空业,化工和电解铝;各国可以适当调整专题策略报告24减排目标《京都议定书》目标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6.5%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20%到2030年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排43%,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40%。总量设定(亿吨/年)22.3620.982013年为19.74,此后设定碳排放配额年降率为1.74%减降率自2021年起升至2.2%拍卖比例最多5%最多10%最少30%,2020年70%引入市场稳定储备(MSR)机制,2023年之前可将24%的剩余配额放入MSR。分配方法历史法历史法基线法资料来源:《欧盟碳交易运行机制及中国碳交易市场现状》、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4.1.4碳税水平较高,与其他手段形成复合减排欧盟从1990年起开始逐渐存在两种碳税征收方式。二氧化碳排放税,简称碳税(carbontax),是一种有效减排的税制安排,其征税对象为一级能源(如原煤、原油、天然气等)与二级能源(如煤气、汽油、焦炭等)在燃烧过程中向自然环境排放的二氧化碳量,主要目的是降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从而减缓温室效应、保护环境。碳税主要有两种征收方式,一种是以芬兰、瑞典和挪威为代表,碳税通过单独列支进行税务缴纳;另一种是以意大利和德国为代表,碳税包含在环境税或能源税中,集体缴纳。欧盟碳税体系成熟,大部分成员国碳税征收水平较高,且征税手段复合多样。在税收水平方面,欧盟碳税征收水平较高。根据世界银行的数据披露,瑞典、瑞士、挪威、芬兰、丹麦、爱尔兰的碳税分别为168美元/吨(2014年)、68美元/吨(2014年)、4到69美元/吨(2014年)、35欧元/吨(2013年)、31美元/吨(2014年)、20欧元/吨(2013年),略低税率水平的英国、冰岛、法国、波兰的碳税分别为15.75美元/吨(2014年)、10美元/吨(2014年)、7欧元/吨(2014年)、5欧元/吨(2015年)。在税收手段方面,采用碳税和其他减排激励措施复合的形式。欧盟在2018年后,陆续出台碳交易市场和碳税的联动政策,以此增大高排放企业的成本压力,提高碳税制度的有效性。2018年,葡萄牙出台政策,明确EUETS下的燃煤电厂也属于碳税征纳对象之一;同期,瑞典也开始对煤电公司征收碳税。4.2美国4.2.1美国2007年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美国作为世界最大经济体,2007年已经实现碳达峰。自1990到2007年间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整体为正,增速最快在1996年达3.5%,到2007年美国年二氧化碳排放量60亿吨,为近十年来峰值,实现碳达峰。2007年后整体碳排放水平下降,2019年为51.3吨,低于1993年水平。在一次能源消耗占比中,从2007年开始煤炭能源的消耗显著下专题策略报告25降,占比从2007年的33%下降至2019年的14%;包括核电、氢能和生物能的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呈上升趋势,最低从8%升至近年的11%—12%水平,能源结构持续优化。目前,拜登政府宣布于2035年实现无碳发电,2050年实现碳中和。图表28:1990年到2019年美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资料来源:IEA、方正证券研究所图表29:1990年到2019年美国能源消耗结构(%)资料来源:IEA、方正证券研究所4.2.2美国政府气候政策多变,拜登上台后更加重视气候问题2001年,布什政府认为二氧化碳与全球气候的关系“还不清楚”,以及要求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应承担减排限排义务,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2009年奥巴马政府通过《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进一步加大了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投资额度,而《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则设定了碳排放上限。同年,奥巴马政府出台《气候行动计划》承诺到2020年美国将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的温室气体,2014年《清洁电力计划》承诺2030年之前将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排放水平上削减至少32%,然而上述两项计划均在特朗普执政时期被废专题策略报告26除。2020年末,拜登政府上台后迅速出台《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与公平清洁能源未来计划》以及《确保环境正义和公平经济机会计划》,为美国乃至全球的气候政策走向和结果注入积极而强劲的动力,进一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促进能源结构转型与社会稳定。图表30:21世纪以来美国碳减排政策梳理政策名称时间政策内容《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2009加大在新能源开发领域的投资额度以及优惠政策力度,重点领域包括高效电池、电网改造、碳储存和碳捕获、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太阳能等。《美国清洁能源和安全法案》2009通过设定碳排放上限,对美国的发电厂、炼油厂、化学公司等能源密集型企业进行碳排放限量管理。《气候行动计划》2009减少发电厂的碳排放;发展新能源,承诺到2020年美国将实现在2005年基础上减排17%的温室气体,公共土地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增加10GW;为新一代化石能源项目提供80亿贷款资金;采取新的能效标准,预计到2030年二氧化碳减排量达30亿吨。《清洁电力计划》20142030年之前将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排放水平上削减至少32%。《清洁能源革命与环境正义计划》2020为确保美国实现100%的清洁能源经济,并在2050年之前达到净零碳排放,该计划提出了短期和中长期解决方案并将绿色能源战略分为三部分。《建设现代化的可持续的基础设施与公平清洁能源未来计划》2020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定位美国汽车工业、用美国发明的技术赢得21世纪市场竞争力、到2035年实现无碳污染电力行业等。《确保环境正义和公平经济机会计划》2020避免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对有色人种、低收入群体的伤害,为这些人群提供公平的环境和经济条件,基本不涉及到能源政策问题。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整理4.2.3美国区域碳排放交易系统各地方联邦政府以立法形式承诺温室气体减排,建立了州和地区性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如地区温室气体交易计划(RGGI)、芝加哥气候交易所(CCX)、加利福尼亚全球变暖解决法案(CGWSA)、西部气候倡议(WCI)、中西部地区温室气体排放协定(MGGRA)等。在这些减排系统中,覆盖美国东北部十个州的区域温室气体交易计划和加州碳交易体系最具规模与影响力。图表31:美国主要区域碳排放交易市场名称交易模式减排计划地区温室气体交易计划(RGGI)先设立跨州的二氧化碳排放上限,在上限基础上逐渐减少至低于该限额的10%。同时提供一个基于市场的碳排放权拍卖和贸易体系,允许购买2018年温室气体排放比2009年减少10%,在2014年之前各州排放上限固定不变,从2014-2018年每专题策略报告27某些类型的项目所产生的碳减排配额来抵消配额不足,但其购买的碳抵消额一般不超过3.3%,且只局限在美国本土内。年减少21.5%,最终达到目标。加州碳市场立法规范碳交易,为减排提供保障,2006年加州通过AB32法案,之后相继推出SB32法案和AB398法案;提高配额拍卖比例,促进碳交易市场流动性;碳价上下限确定,降低波动空间;以及价格储备机制、“碳抵消”机制、双重拍卖机制等。2013-2014年,将至少90%的配额免费分配给所有企业;2015-2017年减免对中等和低等泄露类企业的免费分配比例至75%和50%;2018年以后,进一步降低对上述两类企业分配的免费配额比例至50%和30%。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4.3英国4.3.1英国1991年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英国在1991年实现碳达峰,碳排放峰值为6亿吨,之后碳排放量持续降低。截止至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3.9亿吨,比1991年的峰值水平减排了36%。从能源结构看,自2011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耗占比开始提速,从2011年的11.2%占比迅速提升至2018年的20.2%。煤炭占比从实现碳达峰后10年内有一波大幅下降,从1990年30%的能源消费占比降至1999年14.4%,此后保持平稳,第二轮大幅结构调整使得煤炭消费占比从2012年的18.7%降至2018年3.9%。2019年英国的《气候变化法案》正式承诺英国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创造零碳排放社会。图表32:1989年到2019年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28图表33:1990年到2019年英国能源消耗结构(%)资料来源:IEA、方正证券研究所4.3.2最早将气候变化纳入法律,将重新恢复本土碳市场英国早在2002年的《未来机动车发展战略》中就提出了交通系统的减排目标;在2003年《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2050规划目标,计划在2050年前减排60%,可再生电源发电量翻一番;2008年《气候变化法案》是世界上第一部气候变化法,首次将减排目标纳入法律体系;2009年《低碳交通: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对重点交通领域节能减排做出明确规划;2020年《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提出主要工业领域绿色制造到2030、2035的目标规划;《能源白皮书:净零排放》重新恢复本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并提出未来净零碳社会的初步构想。图表34:21世纪以来英国碳减排政策梳理政策名称时间政策内容《未来机动车发展战略》20022012年10%的新车二氧化碳排放量不大于100g/km;到2012年,每年新运行的公交车中至少有600辆在2002年的基础上减排30%。《我们未来的能源一创建低碳经济》2003英国将走上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扩大碳排放交易机会,鼓励重点行业提高能效,保护英国能源供应的可靠性,目标在2050前将英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60%左右,并在2020年取得切实进展;到2020年可再生能源的总发电量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气候变化法案》2008首次将减排目标纳入法律体系,承诺碳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到2020年至少减排34%,到2050年至少减排80%。建立每五年为一时段的碳预算体系;成立气候变化委员会;将国际运输碳排放纳入法案。《低碳交通:一个更加绿色的未来》2009对重点领域如道路、航空、铁路和海运部门的低碳交通技术创新与研发做出全面的梳理与框架,并制定一系列市场手段、财政支出、社会推广的政策方案。,承诺交通领域碳排放到2020年在2008年基础上减少14%。《绿色工业革命十点计划》2020到2030年目标实现风力发电量翻两番,达到40GW;倒2030专题策略报告29年实现低碳氢能产能5GW;在2030年前停止销售汽油和柴油新车,到2035年前停止售卖混合动力汽车;投资碳捕获与储存技术,2030年清除1000万吨二氧化碳。《能源白皮书:净零排放》2020承诺大幅度提升电气化水平,实现脱碳电力系统,将在2024年前逐步淘汰煤炭;重新恢复本国的碳排放交易市场,从2021年1月1日开始开放,排放上限比欧盟碳交易体系低5%。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4.3.3英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UKETS)2002年英国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碳排放交易市场(UKETS),于2007年并入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2021年英国能源白皮书声明确认英国将脱离欧盟的碳交易体系,从2021年1月1日起恢复本国排放交易体系。UKTES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净零碳排放限额和交易市场,其排放上限将比欧盟碳交易体降低5%。4.4日本4.4.1日本近年或将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实现碳中和日本近20年碳排放峰值分别位于2008年与2012年,约为13亿吨,2012年实现碳达峰。从2013年开始碳排放增速转负,二氧化碳排放量逐渐下降,至2019年排放量降至11.2亿吨,世界资源研究所预计日本或在2020年前后实现碳达峰。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石油及其他液体的消费占比从1990-2019年基本实现逐年下降,核电及其他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在1990-2010年呈波动缓慢上升趋势,从15%升至19%左右。2012年日本煤炭进口量大增,使得煤炭能源消费占比激增,二氧化碳排放量迅速增至峰值;此后又恢复能源结构转型趋势,煤炭占比缓慢下降,可再生能源占比缓慢回升。2020年底日本政府公布了脱碳路线图草案,正式宣布将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图表35:1989年到2019年日本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30图表36:1990年到2019年日本能源消耗结构(%)资料来源:IEA、方正证券研究所4.4.2强化实现京都协议相关措施,针对具体行业提出目标规划在2004年日本环境省就设立了《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12大行动》,初步提出2050年低碳社会的远景规划,并具体规划各高能耗部门的减排目标。2005年京都议定书生效,日本逐步开启减排计划,此后出台一系列碳减排政策、计划与法律法规,如《新国家能源战略》、《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低碳社会行动计划》、《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等。2020年末,日本政府发表《绿色增长战略》,正式提出碳中和目标与路线图,目标到2050年彻底实现碳中和,达到零碳社会。图表37:21世纪以来日本碳减排政策梳理政策名称时间政策内容《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12大行动》2004目标到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少70%。预计减排目标:住宅行业56—48Mt,工业部门30—35Mt,交通部门44—45Mt,能源转换部门81—95Mt。2005京都议定书生效,日本承诺2008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减排6%。《新国家能源战略》2006到2030年,将石油依赖率从目前的50%减少到40%或者更低;推广核能;通过扶持实力较为雄厚的能源公司来确保海外的能源供应。《21世纪环境立国战略》2007向国际社会建议将2050年世界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半作为全球共同目标,并制定开发新的能源技术与建设低碳社会的长期规划;进一步开展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的“国民运动”,强化实现《京都议定书》目的与相关措施。《低碳社会行动计划》2008到2050年削减二氧化碳以2008年为基础的60%—80%;推进5年间可提供累积100亿美元资金的“清凉地球伙伴行动”;设立各行业及先进技术的计划与目标;推进全球低碳化计划,试行碳排放交易市场,推进税制绿色化。《全球气候变暖对策基本法》2010目标到2020年在1990年的基础上国内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25%。到2050年减少80%。同时提出创建国内排放量交易制度、征收全球变暖对策税、创建可再生能源的全量固定价格买进制度。《绿色增长战略》2020针对14个产业提出具体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将引入碳价机制,专题策略报告31目标15年内淘汰燃油车,到2050年清洁发电占比过半,彻底实现碳中和,构建零碳社会。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4.4.3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JETS)日本碳排放交易市场经历了行动计划、体系试行、正式启动三个时期。行动计划时期,为响应1997年《京都议定书》对碳减排的要求,日本开始对JETS的设立进行行动计划制定,但该计划无法律效力;体系试行时期,开始的标志是2008年10月碳排放交易系统的试行,此时碳排放交易系统处于自愿参与、自愿交易阶段。正式启动时期,从2010年4月开始,东京总量限制碳排放交易体系正式启动,此时该体系具有强制性特征,明确了到2020年比200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25%的减排目标。图表38:日本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发展阶段标志内容第一阶段伴随1997年《京都议定书》达成减排承诺,日本同年推出《环境资源行动计划》环境资源行动计划与日本京都目标实现计划相连,是京都目标实现计划(KTAP)主要确定的市场体系,主要针对工业和能源转换部门减排,由相关企业做出长期自愿承诺,目标是将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排放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到2010年稳定在1990年的水平。但并没有与政府间达成任何协议以保证目标实现。第二阶段2008年10月日本开始实施试行交易体系(J-VETS)建立每年评估机制审查京都承诺目标完成情况,并调整相应措施;KTAP在1998年的《防止气候变暖促进措施概览》的基础上,2002年、2005年和2008年前后进行了三次修订,为日本工业引进一个新的排放交易计划,这个新的体系将日本经团联环境自愿行动计划(VAP)等已经存在的倡议整合进来,构成一个试行的自愿排放交易体系。第三阶段地区级的强制总量交易体系出现2010年4月,东京都总量限制交易体系作为亚洲首个碳交易体系正式启动,这既是日本首个地区级的总量限制交易体系,也是全世界第一个城市总量限制交易计划。该体系的覆盖1400个场所(包括1100个商业设施和300个工厂),占到东京总排放的20%。东京都确立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是到2020年比2000年排放水平下降25%。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日本的碳排放交易体系由以VETS为代表的国家排放交易体系、面向国内和国际的多个排放信用体系以及东京都ETS为代表的地方的总量控制交易体系构成。其排放量交易制度有自愿参加型、补偿信用制度与双边补偿信用制度。自愿参加型,即企业以项目方式承诺一定减排量并进行企业间的碳排放交易;不过现实中其参与度不高,交易频率与规模较低,交易价格接连下行,JVETS体系运行7年后于2012年结专题策略报告32束。补偿信用制度,指日本政府通过在其他地方的碳补偿机制抵补社会达标不足量;J-credit体系下政府向节能减排优质企业颁发温室气体减排信用,企业利用信用进行交易;双边补偿信用制度,指日本与发展中国家达成协议,开展联合减排;JCM体系下降低了国家减排成本,并促进低碳产品与服务出口市场的发展。图表39:日本主要减排系统时间名称特点2005JVETS日本实施的第一个碳排放交易体系(自愿)。2008J-VER基于项目的碳减排信用认证和交易体系,主要面向林业碳汇。2008JEETS基于排放绝对量或排放强度设定减排目标;包含国内信用体系和国际CDM两个信用抵消体系。2010碳税和能源引入关税国家间的双边气候变化项目,促进清洁能源的使用。2013JCM由双边信用抵消机制()衍生而来,目前签约国包括孟加拉、柬埔寨、哥斯达黎加、印度、老挝等12国2013J-CreditScheme合并J-VER和国内CDM后的产物,完善的温室气体减排信用抵消体系。资料来源:《日本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与启示》、方正证券研究所4.5韩国4.5.1韩国近年有望实现碳达峰,目标2050年实现碳中和韩国在1990-2019年期间,二氧化碳排放增速基本为正。1990-1997年期间碳排放平均增速为9%,21世纪后二氧化碳排放增速整体显著变慢,从2010年开始碳排放量增速基本维持在-1%—3%左右,2019年碳排放增速达到-4%,或在2020年前后实现碳达峰。从能源结构来看,石油及其他液体占能源总消耗量比例在几十年内显著下降,由1996年的最高比例66%下降至近五年来的42%左右,成功实现能源重心转移。2020年,文在寅总统正式宣布推动绿色新政,并承诺韩国将在2050实现碳中和。图表40:1989年到2019年韩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及其增速资料来源:Wind、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33图表41:1990年到2019年韩国能源消耗结构(%)资料来源:IEA、方正证券研究所4.5.2提出系列绿色新政,明确碳定价碳交易机制韩国于2008年提出《低碳绿色增长战略》,正式将其作为国家发展的首要战略,此后出台《绿色金融计划》、《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等计划与法案,促进低碳技术开发以及初步提出建立碳定价机制的构想;2012年《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和交易法案》明确韩国将在2015年1月1日正式运行ETS碳排放交易市场;2016年《低碳绿色增长框架法修正案》重组了气候变化应对管理机构,企划财政部全盘接管ETS体系;2020年,文在寅发表“2050碳中和宣言”演讲,宣布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并在绿色新政中制定了实现碳中和的路线图。图表42:21世纪以来韩国碳减排政策梳理政策名称时间政策内容《低碳绿色增长战略》2008将新、再生能源普及率由2006年的2.24%提高到2030年的11%,2050年将提高到20%以上;到2020年将使用太阳能等新再生能源的“绿色住宅”普及到100万户;到2012年跻身世界“绿色汽车四大强国”行列。《绿色金融计划》2009在接下来的4年中,将投资约380亿美元以保障全国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低碳技术的开发、绿色生活工作环境的创建工作。《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2010目标到2020年前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温室气体排放预计量(BAU)”的30%;强调政府必须支持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对于产生温室气体排放的产品和服务征税,并逐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将对绿色产业施行绿色认证制;对于大型建筑物,将实行“能源、温室气体目标管理制”。2011建立了温室气体和能源目标管理系统(TMS),以支持实施ETS的基础设施和测量、报告与核查(MRV)的相关框架建设。《温室气体排放权分配和交易法案》2012明确韩国将在2015年1月1日起实施ETS。《低碳绿色增长框架2016重组了包括碳市场主管机构的应对气候变化管理机构,韩国企划财专题策略报告34法修正案》政部全盘接管了韩国碳市场的管理,并负责制定配额分配计划与碳市场的日常运营。2020首次宣布到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零排放”。绿色新政2020将支持可再生能源、绿色基础设施和绿色产业的投资,引入碳税,强化气候变化适应。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4.5.3韩国碳排放交易市场(KTES)韩国碳交易市场历经三大阶段,目前覆盖八大行业。目前,韩国碳交易市场覆盖钢铁、水泥、石油化工、炼油、能源、建筑、废弃物处理和航空等八大行业。2009年起韩国开始推进全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并于2015年1月正式开始交易。以配额分配方式进行划分,韩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15-2017的100%配额免费分配阶段;2018-2020年,3%的配额进行有偿拍卖的阶段;2021年起,超过10%的配额进行有偿拍卖的阶段。在覆盖产业标准方面,韩国碳市场纳入了599家大型企业排放源,规制的气体类型包括了全部六种京都温室气体。纳入控排企业的门槛值为公司层面年均二氧化碳排放水平超过125000t或排放设施层面排放量超过25000t。图表43:韩国碳交易市场发展阶段第一阶段2015-2017第二阶段2018-2020第三阶段2021-2025配额比例及总量100%免费分配,禁止拍卖,15-17年总量1667Mt97%免费分配,3%有偿拍卖,2018年538.5Mt少于90%免费分配,大于10%有偿拍卖配额跨期储存与预借比例2015年预借比例上限为10%,2016-2017年上调至20%2018年配额预借比例上限为15%,2019年后通过企业实际状况决定预借比例上限。通过企业实际状况决定预借比例上限。信用抵消比例抵消比例上限占企业全年总排放量10%可接受来自国际的自愿减排量,但不能高于总排放量5%。可接受来自国际的自愿减排量,但不能高于总排放量5%。配额方法历史平均法(水泥、炼油、航空采用基准线法)基准线法基准线法履约方式允许企业使用韩国核正减排量(KCU)抵消排放,但每次提交的KCUs不能超过全年总排放量的10%。允许企业使用韩国核正减排量(KCU)抵消排放,但每次提交的KCUs不能超过全年总排放量的10%。允许使用国际抵消信用(CERs)用于控排企业的履约,但不得超过上缴义务的10%;限额跨期配额预借不能超过单一交易期。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355展望:政府企业携手,四大路径实现碳中和5.1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5.1.1减少碳排放:重点领域部门能源转型工业部门:调节能源供应比例,通过更多清洁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来促进能源结构化转型,发展绿色制造,开展清洁能源供应模式;促进能效提升,遵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发展循环经济,大力推进磷石膏、冶炼渣、尾矿等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电力部门:主要从能源供给侧与消费侧进行减排升级。在能源供给侧,要大力推动能源体系向多元化、绿色化发展,激励发电行业减排、低碳发电技术的运用,充分利用核能发电、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清洁发电技术;在能源消费侧,要量化节能减排指标,将其纳入绿色发展评价体系中,推进电气化和节能提效。同时,要着力打造电网“枢纽”作用,推动供给侧和消费侧互联互通,构建绿色清洁能源互联网。交通部门:推广公共交通新能源化、电气化。在运输领域,构建以电动汽车为主的新能源客运体系与以铁路为主的电气化货运体系,提高新能源汽车相关充电桩、换电站的城市普及率与覆盖率;在汽车制造与生产领域,促进可再生能源在生产领域的覆盖,促进可回收材料在制造领域的覆盖;在交通部门行政方面,加强能源、交通等多部门之间互联互通、相互协调,并加速制定碳收费政策。5.1.2推动碳捕获发展:技术固碳与生态固碳合力推行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CCUS是CCS(碳捕获与封存)新的发展趋势,它可以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并投入新的生产过程进行循环利用。IEA在2019年提出,2060年工业部门的CCUS将累积达到280亿吨,电力部门累积560亿吨。CCUS技术共分为碳的捕获、运输、封存和利用四个环节,产业链较长且资金关联度复杂,商业化的成本高昂。据《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报告(2019年)》显示,目前国内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为300-900元/吨不等,罐车运输成本为0.9-1.4元/吨公里,管道运输0.3元/吨公里。此外,CCUS技术是多项技术高度集成的产物,技术链条较宽,其有序的发展与内驱动力需要制定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权责,完善技术经济效益。生物质与碳捕获和储存(BECCS)技术:是结合碳捕获和储存(CCS)和生物质能的一种负碳排放技术,将生物质燃烧或转化过程中产生的CO2进行捕集和封存,从而实现捕集的CO2与大气的长期隔离。未来生物质本身的资源量将影响BECCS技术负排放潜力,技术与成本问题也会影响BECCS的商业化。联合国2018年《排放差距报告》显示,国家自主贡献的减排承诺与2℃温升的差距为130-150亿吨二氧化碳当量,与1.5℃温升的差距为290-320亿吨当量,则各国现有减排量无法实现《巴黎协定》的减排目标。预计BECCS技术在2030年及之后将会大规模应用于减排,实现温升控制。专题策略报告36碳汇: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技术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容纳入了“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经济工作重点任务。生态系统的碳汇功能将在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直接空气碳捕集(DAC)技术:即利用机器直接在空气中捕获二氧化碳,而非CCUS那样以排放源为基础捕获。DAC技术采用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的形式。吸附剂可以是液态,也可以是固态。DAC技术仍处于起步阶段,吸附剂加热的能量需求、吸附剂本身的稳定性及吸附量、脱附二氧化碳的时间都使得DAC技术成本高昂。瑞典直接空气捕捉技术开发商Climeworks表示,“全球有一项立法正在为二氧化碳的直接空气捕获付费,价格高达200美元/吨,DAC技术将以千兆吨级的规模发展。”5.1.3完善碳交易市场:我国碳市场尚在起步,未来发展潜力加大我国碳交易市场处于尚在起步阶段。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历经了CDM建设、碳市场试点建设和全国统一碳市场建设三个阶段,共试点阶段共8个交易所参与交易。201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提出三步走路线图,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从电力行业开始启动。2021年2月1日,《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全国碳市场进入“第一个履约周期”。图表44:中国碳市场发展历程时间相关规定2011国家发改委颁布《关于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在国内启动交易试点,标志着国内碳市场进步初步建设阶段。2012十八大报告提出积极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逐步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2013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推行碳排放权交易制度,将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资本投入相结合。2014国务院336改革清单中纳入“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15《中美元首气候变化联合声明》承诺2017年启动全国碳交易市场2016颁布《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2017《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发电行业)》提出三步走路线图,即基础建设期、模拟运行期和深化完善期,意味着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从电力行业开始启动。2021《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全国碳市场进入“第一个履约周期”。资料来源:碳排放交易网、方正证券研究所中国碳交易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碳排放权市场的开展意味着企业将面临高昂的生产成本,从而产生加快低碳能源结构转型与技术创新的倒逼机制;此外碳交易市场本身规模扩大后产生的多样化交易品种与交易方式,会使得市场机制在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目标中发挥重要作用。生态环境部据国家发改委的初步分析,未来的碳排放量将达到每年30亿-40亿吨的规模。如果是仅仅以现货交易,不推行期货交易,专题策略报告37其交易金额是每年12亿到80亿元。如果加上期货,那么交易金额就会大幅度提高,可能达到600亿-5000亿元的规模。5.1.4配套支撑绿色金融:引导金融资源,构建碳金融体系充分发挥政策监管与行业自律作用,引导金融资源向低碳项目倾斜。2021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召开第九次会议,明确“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为此要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加快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据央行副行长陈雨露表示,央行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路,将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增加绿色资产配置,强化环境风险管理,提升金融业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能力。稳健发展绿色金融市场,创造新型碳金融产品。为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愿景,碳金融产品规范健康发展,监管机构应出台具体标准,指导市场运行。3月18日,国开行成功发行首单3年期200亿元“碳中和”专题“债券通”绿色金融债券,推动电力系统脱碳,同时树立国内外碳中和债券市场典范。可积极进行碳金融创新,适当放宽准入标准,在碳交易项目实施中试行碳信用、碳风险管理等金融服务,鼓励碳核算、碳资产管理等金融中介机构参与碳排放市场交易。未来可建设更多样化的碳市场,扩大交易主体范围,合理定价碳排放权,先试点碳远期、碳掉期等场外产品,再逐步推广到碳期货、碳期权等场内碳产品。构建碳金融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增强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将气候变化与绿色金融纳入宏观审慎管理体系,定期开展情景分析与压力测试,以抵御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风险,支持绿色金融市场有序稳定发展。5.2主要政府部门相关政策与路线2009年,中国第一次提出了碳减排目标。2011年开始设立碳配额交易试点区域之后,相继于2015年、2017年、2020年三次提出新的碳减排目标;“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逐渐明晰。各政府部门积极相应政策,出台一系列碳达峰、碳中和的意见与办法,以及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的相关能源政策。图表45:近期主要政府部门双碳政策及部署路线图国务院2021.2.22《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体系初步形成,到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建设目标基本实现。生态环境部2020.12.25《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规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及相关活动,包括碳排放配额分配和清缴,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温室气体排放报告与核查等活动,以及对前述活动的监督管理。2020.12.30《2019—2020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设定与分配实施筛选确定全国碳市场配额管理的重点排放单位名单,并实行名录管理,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专题策略报告38方案(发电行业)》2021.1.13《关于统筹和加强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全力推进达峰行动,抓紧制定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制定达峰专项方案,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制度建设,推动区域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向全国碳市场过渡。2021.2.21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启动编制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持续推进全国碳市场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深化低碳省市试点,研究编制《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推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取得积极成果,扎实推进气候变化南南合作。国家发改委2021.1.19国家发改委2021年首场新闻发布会从六大方面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调整能源结构;加快产业结构转型;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健全低碳发展机制;增加生态碳汇。2021.2.24《关于引导加大金融支持力度促进风电和光伏发电等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金融机构按照商业化原则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协商展期或续贷,可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自主发放补贴确权贷款。2021.2.25《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负荷侧的调节能力,进一步加强源网荷储多向互动,通过虚拟电厂等一体化聚合模式参与市场交易;增加本地电源支撑,坚强局部电网建设;完善市场化电价机制,调动市场主体积极性。财政部2020.12.31财政工作会议推动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增加可再生、清洁能源供给;支持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研究碳减排相关税收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2020.12.22《变压器能效提升计划(2021-2023年)》加快变压器核心技术开发及高效变压器推广,绿色生产与供给能力,到2023年高效节能变压器在网运行比例提高10%,当年新增高效节能变压器占比达到75%以上。2021.2.8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视频研讨会各行业代表围绕产业结构、重点产品市场需求及进出口、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与推广、可再生能源利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讨论,提出了达峰路线图、达峰时间预测以及相应技术路径和政策措施建议。2021.2.9《第二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支持培育一批智能光伏示范企业;支持建设一批智能光伏示范项目。2021.2.20《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燃用汽油或柴油燃料、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1类车辆今后一个时期的燃料消耗量。资料来源:各政府部门官网、方正证券研究所专题策略报告395.3主要高耗能企业路线图从2030年碳达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提出后,国家电投在2020年12月8日成为了第一个宣布碳达峰的企业,计划在2023年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此后各高耗能企业纷纷出台碳达峰、碳中和路线图,明确承诺企业碳达峰时间,推动能源结构化转型,发展低碳清洁能源。图表46:主要高耗能企业双碳目标(截止至3月21日)企业名称发表时间计划国电投2020.12.8计划到2023年实现在国内的“碳达峰”,2025年实现电力总装机2.2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60%;;2035年电力总装机2.7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75%。国家能源集团2021.1.5“十四五”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达到7000-8000万千瓦,占比达到40%。华能集团2021.1.172025年实现碳达峰,清洁能源装机占比超过50%,发电装机达到3亿千瓦左右,新增新能源装机8千万千瓦以上,碳排放强度较“十三五”下降20%;2035年电力总装机突破5亿千瓦,清洁能源占比75%以上。宝武集团2021.1.20发布低碳冶金路线图,2023年力争实现碳达峰,2025年具备减碳30%工艺技术能力,2035年力争减碳30%,2050年力争实现碳中和。大唐集团2021.1.212025年实现碳达峰,清洁能源装机超过50%,提前5年实现“碳达峰”。国家电网2021.3.1到2025年,经营区分布式光伏达到1.8亿千瓦,跨省跨区输电能力达到3.0亿千瓦,输送清洁能源占比达到50%,初步建成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到2030年,公司经营区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0亿千瓦以上,水电装机达到2.8亿千瓦,核电装机达到8000万千瓦。华电集团2021.3.8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关闭超过30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容量,力争在“十四五”期间新增新能源装机7500万千瓦。有望2025年实现碳排放达峰,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将力争达到50%,非煤装机占比接近60%。三峡集团2021.3.11力争于2023年实现碳达峰,2040年实现碳中和。从“十四五”开始未来五年,新能源装机实现7000万至8000万千瓦水平。河钢集团2021.3.122022年实现碳达峰,2025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10%以上,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30%以上,2050年实现碳中和。计划在2030年前在二氧化碳的低成本捕集、高值化利用、大规模封存等方面取得关键性突破。资料来源:新闻资料、方正证券研究所6投资机遇:“三大方向”+“七大领域”把握碳中和机遇碳中和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是我国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大推动力。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前提,这将倒逼我国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调整,打破传统工业生态,带动绿色产业强劲增长,最终实现经济社会、能源体系、科学技术的巨大转变。从污染治理角度看,能源结构调整虽然是减排的治本之策,但同样需要碳吸收的减排协同效应,这将有效推动固碳技术发展,以及碳交易机制建设。我们将从减少碳排放、增加负碳排放、建设绿色金融体系三个方向下的能源、工业、交运、建筑、碳汇、碳捕集、碳交易七大领域出发,寻找低碳、绿色发展下的重要投资机遇。专题策略报告40方向一:减少碳排放1)能源:从能源结构来看,我国化石能源占比仍然较大,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单位二氧化碳排放等指标高于发达国家,都严重制约了煤电达峰目标的实现。从行业排放看,电力行业碳排放量最多,占比达41%。所以,降碳的首要措施就是提能效、降能耗,推动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比例。我国已经具备了风光水核电等清洁能源设备的产业链制造能力,这为清洁能源的大范围推广奠定了工业基础。然而,电力系统灵活性亟待提升,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可再生能源消纳,能源关键技术装备方面也尚未完全独立自主,关键零部件存在“卡脖子”风险,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们的新能源建设。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均居世界首位,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中国风电、光伏合计占总发电装机量比重将超过70%,与2019年末光伏、风电总装机规模相比,未来分别拥有近30倍和15倍的增长空间。所以,未来随着能源设备的发展以及储能技术的进步,清洁能源产业具有极其广阔的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光伏、特高压、储能、风电、水电等细分板块。2)交运: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占全国终端碳排放的15%左右,是前四大碳排放部门。2013年-2019年,碳排放年均增速保持在5%以上,成为温室气体排放增长最快的领域。根据2020年12月发布的《机动车污染防治政策的费用效益评估(CBA)技术手册》,未来五年我国还将新增机动车1亿多辆,工程机械160多万台,农业机械柴油总动力1.5亿多千瓦,车用汽柴油1亿至1.5亿吨,由此导致的碳排放量十分巨大。所以,为了实现零排放的交通运输,电动化是解决运输部门排放日益增长的主要方式。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续航以及充电效率的提升将不断扩大电动车应用场景。除了燃料的替代,未来交通链条将融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化技术,最终实现交通运输的智能化,从而提高交通流运转,减少资源消耗。以“双碳”目标为牵引,汽车的电动化势必将引发整个交通运输系统的颠覆性变化,一大批新技术也将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建议关注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充电桩等相关板块。3)工业:工业部门碳排放占比同样较高,其中又以建材、冶金、化工等重工业生产部门排碳量最高。这些传统工业一般是建立在丰富的煤炭、石油、矿石资源基础上,其碳排放一方面来自于生产过程中的高温加热的燃料燃烧,另一方面来自于原材料的合成加工。所以,对于工业部门减排而言,主要是通过燃料的替换以及生产工艺的升级。具体来看,一是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增加清洁能源发电的比例并促进清洁能源在工业领域的直接使用,清洁能源的直接利用将推动终端能源消费碳强度下降。二是对传统生产方式进行技术升级革新,推动低碳生产工艺的创新与应用,例如推动非化石能源尤其是氢能冶金在钢铁行业的应用,以及石灰石熟料在水泥生产中的应用。整体来看,无论是能源端替换还是生产工艺的突破,相关板块龙头公司凭借市场以及资金优势,更容易达到低碳生产标准,同时在供给端收缩逻辑下,头部公司将受益市场份额的进一步集中。4)建筑:建筑业占全球能源和过程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的近40%,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19)》,中国建筑行业预计在2039年专题策略报告41前后实现碳达峰,远低于2030年碳达峰目标,所以建筑行业碳达峰以及碳中和极大影响了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2019年全球建筑和建筑业状况报告》中预计,2060年全球人口有望达到100亿,其中三分之二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需要新增建筑面积2300亿平方米,与现有建筑存量面积相同,巨大的建筑需求也将带来碳排放的持续上升。建筑业碳排放分为运营碳排放和内含碳排放,我国现有城镇总建筑存量约650亿平方米,这些建筑在使用过程中排放了约21亿吨二氧化碳,约占中国碳排放总量的20%,这部分被称为“运营碳排放”。中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其钢铁、水泥、玻璃等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以及现场施工过程的碳排放被称为“内含碳排放”,约占我国总碳排放量的11%。面对减碳要求,建筑业应对整个生命周期内实现建筑脱碳,提升材料效率,推广低碳材料、采用清洁室内能源等,建议关注新型建筑材料、装配式建筑、智能家居等相关板块。方向二:增加负碳排放5)碳汇:森林碳汇是指森林植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或土壤中,从而减少该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大的碳库,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十分重要的独特作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京都议定书》对各国分配二氧化碳排放指标的规定,从而创设出来了碳汇交易,即机构和个人的无法通过技术革新降低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可以通过购买碳汇来抵消自身的碳排放。碳汇交易对于创新林业发展机制,建立森林生态效益市场化十分有利,建议关注林业种植、木材加工、造纸等拥有林业资源的相关板块。6)碳捕集:碳捕集是指将钢铁厂、水泥厂和发电厂等高碳排放企业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并用各种方法储存以避免其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是传统高耗能行业应对气候变化重要的技术路径之一。但是碳捕集目前尚存在高成本、高能耗、长期安全性和可靠性待验证等突出问题。仅以捕集成本为例,工业过程中高浓度二氧化碳捕集成本大约每吨二氧化碳15-25美元,低浓度二氧化碳(如水泥、燃煤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捕集成本为每吨40-120美元,因此产品应用市场有限。我国2013年就印发了《“十二五”国家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科技发展专项规划》,在双碳目标下,碳捕集作为主要负碳技术是煤炭、石化等行业延续生存的唯一希望,碳捕集的大规模、低成本商用指日可待,建议关注环保、化工、机械等相关具备技术基础的个股标的。方向三:绿色金融体系7)碳交易:《京都议定书》将二氧化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从而形成了市场机制解决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减排问题的新路径,碳交易就是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碳交易市场可以大致分为配额交易市场和自愿交易市场。其中,配额交易市场为有温室气体排放上限的国家或企业提供减排额交易平台;自愿交易市场则是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建设等其他目标出发,分为碳汇标准与无碳标准交易。碳交易是推动减排市场化的主要手段,企业需要为其超额排放量付出一定代价,实际排放量低于配额企业则将获益。截止到2020年底,试点7专题策略报告42省市碳市场共覆盖钢铁、电力、水泥等20多个行业,接近3000家企业,累计配额成交量约为4.3亿吨二氧化碳当量,累计成交额近100亿元人民币,有效推动了试点省市应对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根据市场预测,到碳达峰的2030年,累计交易额或将超过1000亿元,建议关注园林工程以及持股碳交易所的相关企业。图表47:碳中和概念行业投资逻辑梳理交易主线行业碳中和逻辑减少碳排放钢铁1.由于短流程炼钢中使用的电炉较高炉有明显的碳排放优势,碳中和下电炉钢将迎来重大发展机遇,石墨电极需求将迎来较快增长。2.机械设备等制造业同样面临减排要求,碳减排提高钢材产品价格,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及碳减排,优选高性能特钢、减少钢材用量或将成为下游用钢的新趋势,特钢需求或逐渐上升,将减少工具钢等的用量。3.短期来看,通过压降粗钢产量将给普钢板块带来供需阶段性错配的预期,从而为普钢板块提供一波较好投资机会,具备低成本竞争优势的普钢企业股价或更具有弹性。有色金属1.轻量化+光伏成为铝消费持续的增长动力,碳中和政策下新能源领域用铝成为长周期的增量,铝行业景气周期开启。由于小水电关停,大水电难以新增,现有水电生产电解铝产能或成为成本的天然优势。2.清洁能源革命背景下,电能成为最优能源选择,发电领域中光伏发电、风电、储能以及新能源车对铜需求旺盛。叠加历史最低位置附近全球显性库存,铜价具备高位持续性强的特点,本身存在成长性的标的能够享受高价格的利润持续增厚3.下游动力电池需求保证锂盐需求:锂盐供给主要来自于锂辉石提锂,川属锂电企业将直接获益于锂资源涨价潮。化工1.在能耗双控的政策背景下,煤制甲醇、合成氨、氨纶、工业硅、黄磷、纯碱、烧碱、电石、电石法PVC等产品具有较高的单吨生产综合能耗的化工产品将率先面临产能调整,相关子行业或将迎来重新布局,行业集中度有望获得提升。2.煤化工产业正在朝着差异化、精细化、高端化的方向发展,有利于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利好相关龙头企业。3.国六标准全面落地在即,对尾气处理技术及载体设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车尾气处理系统有望迎来板块爆发期。4.发展绿色、环保的可降解材料,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以及自然界的存留,促进碳循环,同时保护环境。我国生物可降解塑料市场前景广阔。采掘1.火电作为碳排放大户将会持续被控制增长,但作为电力保障基本盘地位不变,且远期需为消纳可再生能源提供灵活调峰服务,预计2025年发电量和利用小时仍有增长,大型机组有望通过碳交易实现增利。2.焦炭存量减少、增量受限,供给将处于收紧趋势,行业壁垒提升,利好焦价中枢上移,将有利于巩固供改带来的盈利改善,存量中龙头焦企将具备更高盈利弹性。建筑建材1.装配式建筑相比传统现浇在材料节约、能源消耗上具备优势,从资源消耗水平上看,装配式建筑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砂浆、木材、保温板及其他材料用量上。从能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量方面看,预制装配式住宅较现浇住宅具有明显优势。专题策略报告432.水泥、玻璃等高耗能行业在双碳要求下将加速行业供给侧改革和落后产能出清。整合或将加速,而龙头企业的盈利水平长期将进一步提升。3.建筑节能改造方面,也可以从新型节能建筑材料的使用入手。例如,节能建筑玻璃削减建筑能耗,或使用石膏板等轻质隔墙材料替代传统的水泥墙、砖墙,以减少传统建材在烧制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电气设备1.电动车是各国碳减排最重要载体之一,目前电动车已经从政策驱动转变为优质车型驱动为主,自发迭代加速。消费品的魅力在于一旦自发消费被激活,销量增长将是持续爆发式的。2.全球动力电池产业链需求高增长,同时,动力电池退役期来临与锂资源约束,锂电回收势在必行。3.十四五期间国内光伏和风电新增装机将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随着电源端从以火电为主逐步转变为以新能源为主,风光水等清洁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重要性不断提升。关注新能源大基地电力外送需求下的特高压机会,以及调峰需求下的储能机会。增加负碳排放公用事业1.能源需求改变分为能源代替、固废回收利用、使用节能产品、控制碳排放源头等。从环保公用角度,能源替代与固废回收利用是重要部分,风光新能源、新能源环卫车及垃圾焚烧发电领域有望持续受益。2.碳排放监测主要分为核算法和测量法。我国仍以核算法为主,碳排放CEMS系统仍未大规模展开应用,未来有望率先应用于碳排放占比较高的火电行业,预计CEMS整体市场空间有望在百亿级以上。3.部分路径碳减排的难度较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能作为“兜底”技术存在,待技术成熟、成本下降,未来具备广阔空间。园林工程1.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可以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修复等措施,增加二氧化碳吸收量。因此园林生态对碳中和的作用不可小觑,大力发展园林绿化及生态修复工程有助于碳中和目标的加速实现。2.园林生态企业通过碳交易将排放额度卖至实际排放量超出初始配额量的企业可获得额外收入,这样不仅可以低成本、高效率地实现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有效配置,还可以实现控制碳排放总量的目标。资料来源:方正证券研究所整理专题策略报告44分析师声明作者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保证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公开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作者的研究观点,力求独立、客观和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研究报告对所涉及的证券或发行人的评价是分析师本人通过财务分析预测、数量化方法、或行业比较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但使用以上信息和分析方法存在局限性。特此声明。免责声明本研究报告由方正证券制作及在中国(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除外)发布。根据《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本报告内容仅供我公司适当性评级为C3及以上等级的投资者使用,本公司不会因接收人收到本报告而视其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若您并非前述等级的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风险,请勿订阅本报告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求,方正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所载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者需自行承担风险。本报告版权仅为方正证券所有,本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法律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发或公开传播本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将报告内容作为诉讼、仲裁、传媒所引用之证明或依据,不得用于营利或用于未经允许的其它用途。如需引用、刊发或转载本报告,需注明出处且不得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公司投资评级的说明:强烈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20%以上的涨幅;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10%以上的涨幅;中性: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在-10%和10%之间波动;减持: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公司股价有10%以上的跌幅。行业投资评级的说明:推荐: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强于沪深300指数;中性: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与沪深300指数持平;减持:分析师预测未来半年行业表现弱于沪深300指数。地址网址:https://www.foundersc.comE-mail:yjzx@foundersc.com北京西城区展览馆路48号新联写字楼6层上海静安区延平路71号延平大厦2楼深圳福田区竹子林四路紫竹七路18号光大银行大厦31楼广州黄埔大道西638号农信大厦3A层方正证券长沙天心区湘江中路二段36号华远国际中心37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