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包容性发展-中国能源模型论坛VIP专享VIP免费

2035 美丽中国系列报告之
LOW-CARBON
RESILIENT
INCLUSIVE
转型的
碳 、韧 、包
RESILIENT
INCLUSIVE
LOW-CARBON
01
02
06
07
10
16
17
20
28
29
33
36
39
目录
1
2
3
4
5
引言
参考文献
中国能源低碳转型须兼顾韧
性和包容性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低碳
转型路径
碳中和背景下促进能源转型
的韧性发展
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低碳转型
的包容性发展
总结与建议
2.1 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机遇和挑战
2.2 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主要路径
3.1 能源转型韧性发展的重要性
3.2 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实现韧性发
展的措施
4.1 能源低碳转型践行包容性的重要性
4.2 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践行包容性发
展的措施
LOW-CARBON
2035美丽中国系列报告之LOW-CARBONRESILIENTINCLUSIVE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包容性发展RESILIENTINCLUSIVELOW-CARBON01020607101617202829333639目录12345引言参考文献中国能源低碳转型须兼顾韧性和包容性发展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低碳转型路径碳中和背景下促进能源转型的韧性发展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低碳转型的包容性发展总结与建议2.1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机遇和挑战2.2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主要路径3.1能源转型韧性发展的重要性3.2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实现韧性发展的措施4.1能源低碳转型践行包容性的重要性4.2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践行包容性发展的措施NLOW-CARBONRESILIENTINCLUSIVE指导委员会:高世楫何建坤韩文科江亿李善同王金南王毅薛澜周大地张建宇总顾问:胡秀莲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退休)陈迎中国社会科学院陈莎北京工业大学执行团队:刘宇中国科学院段宏波中科院大学朱磊北京航天航空大学丛建辉山西大学高霁CEMF课题组成员裘盈CEMF课题组成员李卓然CEMF课题组成员赵贝CEMF课题组成员彭昀玥CEMF课题组成员杜沫儒CEMF课题组成员01引言《巴黎协定》确立了减缓气候变化的全球长期目标,即要把全球平均温升幅度控制在较工业化钱水平的2°C之内,并为把温升幅度控制在1.5°C以下努力。研究发现,如果以温升幅度控制1.5°C之内为目标进行情景模拟,全球需要在2050年到2060年实现净零排放,如果要实现2°C的温升幅度控制目标,则需要在2070年后进入净零排放1。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举措,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能源活动是碳排放的主要来源,能源系统的绿色低碳发展是推进“双碳”战略的关键。能源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能源行业及其延伸产业链和加工制造业的转型将对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美丽中国”蓝图加快实现的重要方式。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不仅是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的关键,也是中国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更与“美丽中国”目标的实现息息相关。2035年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时间节点。展望2035年,中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2035年远景规划,决定着中国是否能在2030年前完成两个重要的国际承诺目标,即碳达峰目标和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既定的(SDG)目标。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中国只有短短30年时间。碳达峰之后,碳中和的轨迹如何也将在2035年给出初步答案。因此,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的第三期项目以“2035美丽中国”为主题,以促进能源低碳转型与绿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最大化社会、经济、环境和健康综合效益、推进多目标协同发展为目标,展开了能源、经济、环境跨领域的系统模型研究。2035美丽中国系列报告将整合并总结研究项目的主要成果,旨在为建立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供路径,为多目标协同发展提供科学支撑。本报告作为系列报告的第一期报告,将聚焦在中国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发展。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趋复杂的国际环境、气候变化所引起的全球变暖等因素都将可能增加能源转型需要面对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在中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能源转型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影响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新时代的能源转型必须是一个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的过程。02本章要点1中国经济体量大、能源强度高、能源结构以化石能源为主、温室气体排放居世界首位。这些特性使得中国的减排之路任重而道远。能源转型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而只有具备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特点的能源转型,才能保证能源转型的可持续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帮助中国稳步实现气候目标。中国能源低碳转型须兼顾韧性和包容性发展03LOW-CARBONRESILIENTINCLUSIVE2022年4月4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正式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2。报告指出,在实现1.5度温升目标的概率高于50%的情景下,需要全球温室气体净排放在2025年前达到峰值,2030年相比2019年减排43%,2050年减排84%。要控制全球变暖,就需要能源部门进行变革性转型。能源转型是减缓气候变化的重要措施。同时,IPCC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指出如果全球温升水平在未来几十年或之后暂时超过1.5度,人类社会和自然系统将面临更多、更严重的风险3。其中,气候变化给能源设施等重要基础设施带来的极大威胁是人类社会将要面对的重要风险之一。当前,许多气候风险减缓措施优先应对当前和近期的气候风险,而挤压了转型适应的机会。因此,亟需全面、有效和创新的应对措施产生协同作用,减少在适应和减缓行动之间的取舍,促进可持续发展。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面临着时间紧、任务重的巨大挑战。其中,近90%的温室气体排放源来自能源系统,因此能源行业的转型是实现低碳发展的关键4。同时,能源产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而且能源需求仍呈刚性增长态势,因此在中国经济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能源的低碳转型还对实现2035年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和“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根据中国碳中和目标下能源转型路径的最新研究结果,中国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仅需要大幅度提升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也需要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超过75%,通过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核电、以及化石燃料发电,利用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等措施可使电力系统更早实现碳净零排放,为其他部门的碳减排提供能源支撑。能源低碳转型意味着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能源生产方式和利用方式都将发生重大变化,能源供应部门和能源使用部门都需要深刻了解这些潜在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准备,并积极采取应对行动。能源系统需要能够对低碳能源政策及其调整做出及时反馈,并提升其应对由市场与机制变化所导致的能源价格变动的能力。当能源结构从化石能源为主体转变成非化石能源为主体时,能源系统将面对的风险不仅限于自然环境风险的加强,还有因气候变化而进一步加剧的极端天气给产能效率、产量甚至是供应输配设施带来的风险。因此,能源系统只有在实现低碳转型的同时,基于对未来风险的全面预判,提升系统的韧性以应对这些不确定性,才能为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持续且稳定的保障。具备高韧性的能源系统可在面临各种风险干扰的前、中、后期,有计划地制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在维持其核心功能的同时最大程度减小负面影响、快速复建和通过对于未来变化和不确定性的感知和适应加强系统应对未来风险的能力。能源转型同时伴随整个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传统能源产业的萎缩、可再生能源及其相关产业的增长以及能源转型不可避免地对行业内和行业外不同的治理主体和利益相关方产生影响,包括不同区域不同层级的政府部门、企业、从业人员和广大人群。在转型的不同阶段,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人群受到的影响在类型、程度和范围上都不尽相同。能源低碳转型需要兼顾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发展层次的差异性,行业发展的差异性,以及社会个体和群体受影响程度的差异性,合理分担能源转型带来的成本,合理分配因能源转型产生的收益,践行包容性发展,实现共赢。因此,能源系统的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双碳”目标下能源的低碳转型路径研究虽多,但转型过程中韧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如果能源系统在转型过程中以低碳为单一目标,就可能忽视能源系统的韧性发展,威胁短期和长期的能源安全。对提升能源系统的韧性来说,低碳转型过程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如果能源低碳转型没有兼顾包容性发展,则可能引起社会经济的局部发展不平衡,不利于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实现。只有具备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特点的能源转型,才能助力中国稳步实现“双碳”目标,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持续支撑,为2035年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提供坚实保障。04图1: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包容性0506本章要点能源系统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在当前形势下,为实现气候、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目标的协同发展和共赢,中国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需要合理规划和把控能源结构调整的节奏,因地制宜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低碳技术的研发与推广,加快智能化能源系统的建设,并积极带动与配合相关产业及产业链的全面转型。中国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中短期内实现由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转变,提高能源效率和终端电气化率,并需要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CCS)和负排放技术的应用和碳汇的支持。煤炭消费在未来将不会出现大幅上涨,并且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时,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总量的比重需达到75%以上,非化石能源发电量占比达到90%以上,终端电气化率需提高到60%到90%之间。研究证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可以同步帮助中国实现经济发展目标,并且尽早的深度减排有利于减小中长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代价和难度。碳中和背景下中国能源低碳转型路径2072.1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机遇和挑战继《巴黎协定》确立了“将全球平均地表地表温升控制在相比工业化前水平2℃以内、并努力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之后,为实现气候治理目标,多个国家做出了碳中和承诺并开展行动,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至2021年,全球已有超过100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5。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73%源于能源消耗,而能源消耗中38%来自能源供给部门,35%来自建筑、交通、工业等终端能源消费部门。为实现碳中和目标,许多国家制定了以能源转型为基础,产业政策为落脚点的减排路线图6。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全球加快能源转型的决心和力度空前。但是俄乌冲突、中美战略博弈升级等新形势下国际地缘政治与能源供需格局的变化,以及极端天气出现愈渐频繁,都给能源转型带来众多新的挑战与要求。能源安全被各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对化石能源的依赖短期难以摆脱,可再生能源的实施面临考验,能源转型进程正在面临严峻的考验。不过,能源危机也将成为加速能源转型进程的推动力,因为只有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实施以清洁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应和消费体系、和电力来源清洁化和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才能避免受制于化石能源资源的能源危机再次发生。日本已屡次强调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在正式发布的第六版能源基本计划中,首次提出“最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并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从此前的22%-24%提高到36%-38%。而受俄乌冲突影响,德国将原定到204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发电的目标提前至2035年,但是由于目前所面临的较大能源缺口和价格压力,德国不得不考虑延迟煤电和核电的退出时限,同时计划投入数十亿欧元的资金加快天然气储备、重启燃煤发电替代天然气发电,以及鼓励工业界减少对天然气的使用。中国的资源禀赋形势是富煤、贫油、少气,因此,煤炭一直是国家的基础能源和重要工业原料。“双碳”目标下,可再生能源的占比逐渐增加,以煤炭为主的传统能源占比不断下降是实现能源转型的必要发展趋势。目前,新能源的发展受发展规模和经济性等因素约束尚未能满足不断上涨的能源需求,且国际新形势给大量进口油气资源带来了许多不确定性。若对能源替代的节奏把控不当将引起能源短缺危机。因此,煤炭等化石能源需在转型初期通过技术和运用模式的更新实现清洁、高效、低碳的利用,从而作为支持能源,保障能源系统安全、平稳的转型。在由传统化石能源转向新能源的转型过程中,各种能源的定位及接续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比例新能源和海量负荷的双重随机性与波动性,给电网功率平衡和安全运行带来了很大挑战。未来新型电力系统将具备智能调节能源供需的能力,减小传统能源系统在能源调度上遇到的问题,并提高能源供应安全保障水平。然而新型电力系统的特点是电力装机容量巨大,输电基础设施规模大幅扩张,对配电基础建设需求高。建立这样的新型电力系统,无论是发电,还是储能、转化、消纳、输出等,技术上都有大量需要攻克的关键环节。想要高质量、快速地完善大规模、跨地区输配系统的构建需要加强对于能源转型的重视、提供低碳技术及其产业链发展所需的大量资金支持,并推进智能化基础设施和智能化系统的建设,为能源系统转型提供动力,促进低碳产业发展。实现能源转型的重要策略之一是推动由高耗能产业向低排放产业的产业结构改变。这意味着中国在此过程中需逐渐摒弃以煤炭为主的资源禀赋所带来的资源优势。而中国长久以来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已经造成以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和技术路径的锁定效应,产业转型面临一定困难。同时,现阶段低碳技术应用成本仍较高,大量传统能源产业面临投资缩水、产能缩减、成本增加等问题。转型初期对绿色低碳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建设在转型后期会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这也是新一轮技术革命中的重要方向。有力的政策规划和大量的资金支持也将激发能源产业的活力,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提供支持和动力。LOW-CARBON08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对于社会、经济和环境等多方面都将产生影响。能源转型的社会经济成本和收益分配不均可能成为能源低碳转型的阻力。相关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产能缩减、就业减少等问题可能带来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新挑战。另外,我国位于全球气候敏感区,生态环境整体脆弱,易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且不同地区资源禀赋以及发展水平和所受气候影响均具有差异性。生态脆弱地区如何平衡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可再生能源开发、发挥可再生能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的协同效应,需要深入研究和合理规划。政策制定和实施时需要同时考虑地方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失衡问题,统筹生态文明建设与能源安全保障,协同推动能源低碳转型与地区高质量发展,因地制宜积极寻找能源、生态、经济共赢模式,探索如“光伏+”等综合发展模式。中国已经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指南以支持各行各业实现高效减排。其中,《“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指出,中国实现能源低碳转型需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7。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基础上,规划同时提出能源系统转型需同时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升能源系统运行安全水平、加强应急安全管控、合理配置能源资源、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发展创新体系、并加强能源治理制度建设。图2:中国能源消费结构2012-202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09图3:能源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措施102.2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主要路径自“双碳“目标提出后,国内外学者就中国如何实现”双碳“目标做了路径研究分析。基于各研究团队采用的不同模型机理和对”双碳“情景的不同假设,模拟出的”双碳“路径也有一定差异性。其中,影响路径的因素包括所用模型对能源系统中不同模块间相互关系的刻画、研究团队对排放边界的定义(是否包括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二氧化碳排放等)、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变化等社会经济驱动力的判断、对能源市场的预期、对技术发展前景和负排放技术的应用规模,以及支撑能源转型的政策力度等假设。尽管各研究成果之间小有出入,但大部分研究结论均指出,不同部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时间存在差异。同时,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需要在中短期内实现由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转变,提高终端电气化率,并需要CCS和负排放技术等应用和碳汇的支持。碳中和路径的具体特征包括: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将呈指数增长趋势,并在达峰后的10到20年内成为主体能源。实现碳中和时,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需求的比重一般在75%以上。煤炭消费目前已经大体进入峰值平台期,未来消费总量不会再有大幅上涨,并且在2030年后开始大幅下降。在实现碳达峰之前,天然气和石油的使用会普遍出现小幅上涨,以替代煤炭。在经济发展背景下,能源需求量仍将呈上涨趋势,而短期内单靠可再生能源增量难以满足能源需求。电力系统需要通过高比例非化石能源的电源结构、CCS和负排放技术的应用以尽早实现净零,为其他终端部门的碳减排提供低碳的能源支撑。2060年前,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90%左右,且在运行的火电机组均安装CCS技术。终端部门电气化水平需要大幅提升,将在2060年从目前的27%左右提高到60%到90%之间。工业和交通部门在2060年前实现碳排放净零挑战较大,需要提高能效和电气化率、利用低碳能源和CCS技术。能源转型、碳减排有可能会促进经济发展。很多研究表明,减排将对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也有情景研究表明,如果能够在零碳技术方面取得领先,增加技术出口,明显减少能源进口的支出,增加绿氢出口的收益,降低电力价格,加上零碳工艺带来的效率提高,可以实现转型和减排促进经济发展的正面效果。图4:“双碳”路径比较图数据来源: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研究团队8991011911此外,自“双碳”目标提出后,国际局势和市场都受到了较大的冲击。为确保我国“十四五”期间的能源安全,近期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新政策。而以上综述的研究报告大多没有对最新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最新出台的政策影响进行细致的分析。新形势下,国际能源市场对能源价格产生影响、国家为防止“拉闸限电”事件再次发生提出煤炭低价保供政策、针对火电和可再生电力做出投资规划、以及为强调煤炭“兜底保障”提出了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指南。其中,国家对于“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煤炭、天然气、石油的产量提出了目标,并且在“1+N”政策体系下对于工业、城乡建筑和交通领域的产业结构转变、能耗下降和技术革新等层面出台了新的实施意见指南。这些因素都可能对模型研究结果产生影响,所以鉴于国家在近期内连续出台多条、多种政策,有关实现“双碳”目标的能源转型路径的情景研究应关注这些政策和形势对相应时段模拟结果产生的影响。图5:能源系统低碳转型路线图中国实现碳中和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分析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研究团队针对碳中和实现路径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能源转型需要高强度的电能替代、可再生能源发展和能效提升。在高强度政策组合情景下,实现碳中和目标与我国宏观经济发展目标并不矛盾,对宏观经济的负面影响整体处于可控范围,可以协同实现减碳和人均GDP增长目标。整体上看,实现碳中和的经济代价呈前期波动小,后期波动大的趋势。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达峰和尽早的深度减排将减小中长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代价和难度。我国在提出2030年前碳达峰和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后,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以支持“双碳”目标实现。同时,由于我国仍处于发展阶段,仍需完成“十四五”、“十五五”期间和2035年提出的一系列经济发展目标,旨兼顾能源系统低碳转型和经济发展。在约束碳排放强度和能源消费强度的前提下,我国对于能效提升、能源生产总量、电气化率、非化石能源发展、储能和负排放技术以及碳排放市场交易机制等提出了具体指标和实施措施。其中,非化石能源相关政策主要作用于能源供给侧,通过替代能源系统中传统化石能源来减少排放。能效提升和电气化率政策主要作用于消费端,通过降低能源消费强度和提升电力占终端能源比例来实现减排。碳定价政策则会影响能源供给和需求双侧,通过提高化石能源使用成本,减少供需两侧对化石能源的使用和相关排放。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研究团队以2020年为基准年,2060年为目标年,应用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政策的减排与经济影响之间的动态关系。基于对国内外碳中和政策的梳理,并参考我国近期提出的一系列政策指标,研究团队将政策分为四类:碳定价政策、能效提升政策、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和提升电能替代政策。其中,碳定价政策以碳税的形式体现二氧化碳排放价格;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主要体现在政策引导下,促使可再生能源系统成本下降。四个政策情景共同的趋势都是减排越多,经济代价越大。其中,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的单位减排经济代价最低,提升电能替代政策的单位减排经济代价最大。图6:单一减排政策成本效益分析12图6展示了四类能源政策情景的减排效果及其对GDP的影响。同时,情景分析也模拟了政策组合情景的减排效果及其对GD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多种政策组合情景下,我国2030、2035和2060年的GDP相较于基准情景累计负面影响分别在0.11%、0.96%、3.0%以内,相当于我国从2020年到2060年的平均GDP增速从基准情景的每年3.55%下降到3.46%,整体经济损失较小。由于可再生能源在替代传统化石能源实现减碳的同时,其产业链的发展将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经济发展,部分抵消其他政策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组合政策中,可再生能源政策实施强度的提升可以更大幅度减缓整体经济损失。研究结果也显示,低强度可再生能源政策和高强度能效政策组合情景的经济损失最大,高强度可再生能源政策和低强度能效政策组合情景的经济损失最小,前者损失是后者的4倍。总体而言,实现碳中和目标的经济代价处于可控范围。同时,基于我国2035“美丽中国”建设目标中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目标,我国需要在“十四五”末达到现行的高收入国家标准,并且在2035年实现人均收入翻倍。研究结果显示,在碳中和路径下,2025年我国人均GDP约为1.4万美元,可以实现十四五规划的目标;2035年我国人均GDP约为2.1万美元,可以实现相比于2020年(1.0万美元)人均GDP翻番的目标;2060年我国人均GDP达到约4.5万美元水平。综合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来说,实现“双碳”目标的经济代价均可控制在可承受范围之内。但是,不同阶段减排的经济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整体呈现减排前期经济代价波动小、后期经济代价波动大的趋势。在以减缓气候变化为目标,保证社会、经济、环境和能源系统安全平稳转型为目的的前提下,推动高效率、高速度、高质量的达峰和尽早的深度减排将减小中长期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难度。图7:单一减排政策成本效益分析1314目前,中国是世界第一排放大国,能源结构主要以化石能源为主,但同时,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风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在过去10年均居世界首位,也是可再生能源领域投资最大的国家。近年来,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背景下,国内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愈发重视,可再生能源消费占比呈快速上涨趋势。“十四五”和“十五五”规划中也提出了更有力的发展规划,为能源低碳转型提供了强大助力。现阶段中国对于实现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考量大多聚焦于转型将带来的宏观经济影响,以及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可能带来的能源缺口和不稳定等问题。然而,目前已出台的诸多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相关政策指南和战略方针均缺乏对于中长期能源转型韧性发展的考量,对中长期转型将面临的挑战考虑不够充分。同时,基于不同省份和所处地区的气候类型、资源禀赋、以及经济发展形势的不同,在国家层面的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不同地区将面临不同类别和程度的挑战。而现有政策并没有针对地区差异性而出台相应的政策指南,对转型包容性的考虑还存在不足。1516本章要点能源的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能源系统韧性的加强将为能源低碳转型的平稳和可持续推进提供重要保障。能源低碳转型在一定程度上为加强能源系统的韧性提供了新的契机,但是由于低碳转型需要能源系统及相关产业在短期内实现变革性转型,如此快速的改变为能源系统的韧性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气候变化、政策改变、技术革新等因素都可能加剧能源系统面临的不确定性。因此,推动能源转型的韧性发展需要系统性地构建转型框架,全面加强能源系统在面临风险的准备期、感知期、应对期、和恢复期中的韧性,提升能源系统上下游各个环节及其他相关行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其中,加强电力系统的韧性是实现能源转型韧性发展的关键,且众多减排措施有助于强化低碳和韧性发展的协同效益。碳中和背景下能源转型的韧性发展3173.1能源转型韧性发展的重要性能源系统面临的风险类型能源系统主要面临自然环境、政策与市场、基础设施三个层面的风险。能源系统所面临的风险并不局限于单一类别,这些风险之间的相互作用可能产生连锁反应,扩大损害的范围和加深影响的程度12,13,14。能源系统的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系统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关系。能源低碳转型涉及能源结构调整,电力系统革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生活方式改变等众多复杂的变化。能源系统一旦面临风险将会给上下游众多部门、产业、人群带来次生灾害。一个具备韧性的能源系统应有预知风险并做出反应的能力,在受到干扰时快速、灵活应对的能力,以及在干扰结束后快速恢复并适应未来风险格局的能力。能源低碳转型需要全面充分的考虑能源系统的韧性发展,这对保障能源安全、支持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低碳转型持续有效的推进极其重要。自然环境的变化可以给能源系统的各个环节带来风险。比如说,高温天气会降低火电机组和光伏发电的效率以及电力输配线路的效率和其输配容量。因此,极端天气的发生也可能破坏受影响地区的能源设施。能源系统对水资源的依赖性仅次于农业生产部门,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能源系统用水也可能因为农业用水的优先性而被挤占。政策和市场的改变都可能给能源系统带来风险。政策变化可能引发对于某些技术的过度投资或投资不足,带来资产搁置或能源缺口问题。国际能源市场一旦受到冲击就会导致能源价格的波动,甚至对国内能源供应造成威胁。例如今年受俄乌局势影响,全球能源价格持续上涨,中国能源市场也受到波及。在基础设施层面,从能源生产端到消费端的任意设施出现故障或受损都可能给能源系统带来风险。例如数字化管理中心等基础设施容易因受到恶意攻击而损坏。同时,能源系统中大规模间接性电源的接入或短时间内超大电力负荷都可能给电网的基础设施带来风险,导致能源系统下游能源供应不足,甚至系统整体瘫痪。图8:能源系统面临的风险类型RESILIENT这些风险不一定单独出现,很有可能通过和其他风险的相互作用而产生连锁反应,加大风险带来的伤害。比如,由自然环境的变化或恶意破坏所导致的部分地区基础设施受损将造成地区能源供需不平衡,并对能源市场造成冲击,给其他地区带来负面影响。而能源系统受到冲击的同时,不仅系统的性能会受到影响,也更容易受到其他风险的威胁,恶意破坏者可能趁机对系统进行二次攻击,带来更大的伤害。18能源低碳转型和气候变化将重塑风险格局能源低碳转型中的一些措施将给能源系统带来新的风险,在能源系统转型过程中若不提前做出合理的规划,有可能加大这些风险的严重性。气候变化将加剧上述风险发生的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并且加大这些风险同时发生和跨类别演变的可能性与破坏力。此外,未来全球升温程度将影响气候变化风险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15。由以化石能源为主体向以非化石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结构转变是能源系统实现低碳转型的必要措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能够减少中国对于进口能源的依赖,从而增加能源供应的可靠性。然而,可再生能源不可控、不稳定、不连续的特性将使能源系统整体更易受自然环境风险的影响。随着世界各国推动能源低碳转型,能源产业相关供应链将发生改变,可能面临资源不足的风险。长期来看,风电、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产业链上游的稀有金属将面临供应紧张的问题,给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能源系统带来供应端的风险。资源贸易和国际能源市场的改变将导致能源市场的价格波动,给能源供应带来更大的威胁。由于各地区自然资源的禀赋分布不同,构建跨地区关联的大型输配系统是能源转型的重要措施之一。虽然这加强了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但也增加了地区间的相互依赖性,让系统更容易因受到外界干扰而大规模瘫痪。随着气候变化的问题持续加剧,未来风险的格局和强度也会发生改变。IPCC指出,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的程度比此前预期的更严重,影响范围更广,并且未来风险的严重性将受全球升温程度的影响。总体来说,未来升温越高,气候变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越大,更容易导致不可逆的损害。在气候变化前景下,极端高温、干旱、洪水等极端事件的发生将更频繁、伤害力更大、持续时间更长。同时,短期内的高升温将带来海平面上升等中短期内不可逆的负面影响,严重威胁沿海地区基础设施的安全。长期来看,因自然环境变化所导致的能源系统效率降低、受损和水资源短缺等风险将给能源系统带来更大的威胁。面临以上风险,准备不足或应对方式考虑不全面将带来进一步的次生灾害。19如果决策者不提前考量气候变化对未来趋势的影响和低碳转型可能带来的风险,不尽早对转型战略进行规划并制定应对这些风险的合理解决方案,就很有可能在灾害发生时迫于时间压力采取不成熟的应对措施,而这些措施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并且,如果低碳转型战略中没有综合考虑风险演变的可能性和能源系统与周边产业部门的相互关系,将加大风险的伤害性,甚至带来新的风险。2022年8月中旬,长江流域省份地区出现持续极端高温、干旱天气,长江多处水位创历史新低,已达到轻度以上干旱标准,预测短期内不会得到缓解。夏季本应是长江的汛期,却因持续高温和降雨量的异常减少导致“汛期反枯”的现象。8月以来,长江流域降水量与同期相比减少60%以上,水体面积大幅度减小,一些小型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大型水库已经开始放水以减少干旱灾害。持续性极端高温导致南方省市用电需求上涨,但水资源的短缺导致水力发电出力不足,已有多个省市为此陆续出台限电政策。四川作为我国“西电东输”的第一大省,80%的电力供应来自水电,却在长江的汛期因水资源短缺而开始限电。四川达州电力集团表示,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周边地区已出现较大的供电缺口。为应对高峰期电网负荷过大、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已经采取工业用户停产及有序限电等措施来缓解电力供需矛盾。如果无法缓解供电压力,有关部门将对辖区内居民用户实行有序限电16。此外,四川电力供应的短缺牵动了整个长江流域,包括川渝地区,乃至武汉和上海的用电情况。武汉的长江灯光秀关机,上海外滩也暂停照明,整个南方地区进入省电模式。图9:低碳转型和气候变化对风险格局的影响203.2能源系统低碳转型过程中实现韧性发展的措施在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的背景下,加强能源系统的韧性,并不仅是指系统受到冲击时,应对并快速恢复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增强能源系统判断风险的能力,提前做好准备,并在冲击之后进一步提升应对能力。面对未来诸多的不确定性,具备高韧性的能源系统在风险发生的准备阶段就需主动制定多种可行的替代方案,并创造缓冲期,在系统受到威胁时快速启动备用方案进行替代或留出充分的时间来应对。提升系统的感知力可以加强能源系统提前预知风险的能力,快速检测系统现状,迅速评估风险的严重性和可能带来的影响,并提升快速确定合理的应对方式的能力。应对风险需要能源系统的各个环节在受到干扰的初期就作出有效的反应,快速适应和转变运行方式,以加速恢复其核心机能,最大程度减小损害。系统性地构建能源转型韧性发展框架能源系统面临着新的风险格局,这使得系统性地构建能源转型的韧性发展框架迫在眉睫。这个框架将为全面提升能源系统在应对风险的准备、感知、应对和恢复过程中的韧性提供重要支撑17。准备应对感知适应气候变化、低碳转型、国际局势、市场趋势加剧了风险的不确定性。加强能源系统的韧性需要尽早评估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对已知风险影响的程度,并找出可能带来的新风险。通过前瞻性规划,保证能源系统的各个环节都为未来的风险提前做好准备,提升感知风险的能力,合理制定快速响应措施,并通过对干扰的学习和适应进行调整,以加速走出干扰期,建立长期具备适应性的能源系统以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避免因准备不充分而造成的损失扩大。提升能源系统的感知力首先需要对中长期环境变化进行分析,在转型初期就进行风险评估,明确未来趋势对已知风险的影响程度,并找出其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因素。同时,系统需迅速拟出应对未来风险的方案并对其进行压力测试,做出优化,以确保应对方式的合理性,减少其可能带来的次生灾害。此外,在预知风险和制定解决方案时,需要全面考量能源系统上游供应链对系统的影响和系统对下游产业链的作用,以最大程度削弱系统所受的威胁并防止危害的扩散。通过增加备用能源创造缓冲期是准备环节必不可少的工作,这可以加强系统对极端事件的抵御能力。当极端事件威胁到能源供应的可靠性时,充足的备用能源可以填补能源空缺,保证社会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比如,当电网主体出现故障时,一个集中式和分布式共存的电力系统可以通过将分布式能源基地切换到独立运行模式为周边区域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此外,加强各区域和部门的关联是另一种准备方式。在能源系统复杂的网络框架中,一个环节或一个地区所受的风险很有可能扩散到其他部分。因此,加强各部分之间沟通、管理、协调的能力有助于能源系统在面对局部干扰时,与其他部分合作策划出综合、合理的应对方式。在干扰出现的初期,根据以往应对干扰的经验来增强系统自身韧性可以起到风险防御的作用。而在已经受到干扰的阶段,能源供应的可靠性、供应端和需求端的灵活性、和子系统独立于能源系统整体的分割性可以让能源系统通过快速调整运行模式、分割受影响地区,将负面影响减到最低;当系统进入到恢复阶段时,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对于风险提前的感知有助于系统快速修复、优化运行模式和提升性能,并更好地应对未来的干扰。21提高一个能源系统的韧性需要加强其保障能源供应充足、持续、稳定以及风险防范的能力(可靠性,reliability),快速应对能源供给和需求端的变化和不确定性的能力(灵活性,flexibility),子系统独立运行于能源系统的能力(分割性,modularity),根据现有和预期的变化学习和调整的能力(适应性,adaptivity)18。图10:能源系统低碳转型过程中加强能源系统韧性的策略能源生产和供应端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下游各个环节。增加备用能源、提升能源多样性和推进集中式与分布式并存的能源供应模式可以减小能源系统受外界干扰的冲击,保证稳定和持续的能源供应。加强多区域、部门、产业间的协作关系可以有效加强能源系统风险防范的能力,也可以提高其在局部地区受到干扰时通过多维度协作快速应对的能力。通过车网互动(vehicle-to-grid)、光储直柔等技术实现交通用能、建筑用能、和电网的综合管理,这将有效提高各部门运行的安全性,减少可能面临的风险。能源系统低碳转型需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并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在大量间接性、波动性、不可控性强的可再生能源接入能源系统时,要加强能源供应端的灵活性,对工业、建筑、交通等需求端负荷进行柔性处理,提升其需求侧响应能力可以加强供需两端的适配度,从而减小供需不平衡问题出现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加强能源系统快速应对供需波动和不确定性的能力,降低能源系统受极端事件的冲击程度。在跨区输配体系大力发展的背景下,分布式能源的大规模发展可以在能源系统主体受到威胁时,快速切换运行方式为独立于主体运行,为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或将系统受损降到最低,加快系统恢复速度并减少复建成本。系统的适应性体现在其每一个组成部分。从能源生产供应到加工转换、传输和终端需求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提前为潜在风向和不确定性做出准备,尽早感知风险的来临。在受到干扰时快速、有效地应对,并提高其应对未来风险和不确定性的适应能力。政策制定者和相关利益方需基于对过去所受危害、将来变化趋势和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综合性考量,积极规划合理的发展策略。总而言之,应对气候变化和低碳转型在未来对不同环境的影响和对能源系统的冲击需要前瞻性的综合规划,协调能源系统产业链各个环节,系统性地构建能源系统韧性发展框架。构建韧性框架首先需要对于中长期气候影响进行分析,在转型初期就进行风险评估,明确气候变化将对已知风险的影响程度,并找出其可能带来的新的风险因素。之后,政策制定者需要结合已有风险和未来的变化针对这些风险因素综合规划应对策略,对于转型策略、风险防御、设施加强等方面做出指导,尽早开始能源系统韧性的加强,提升能源系统应对风险的能力,减少未来复建需求。此外,在风险发生后,要对风险特性进行学习,这有助于机能恢复和在复建过程中适应环境的改变以更好地应对未来风险。系统性地构建能源转型韧性发展框架,需要摸清能源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分割性和适应性对于上下游各个环节的影响,以及从能源生产到加工转换、从能源输配到终端消纳等每个环节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22图11:韧性能源系统蓝图(以电力系统为例)23图12:电力系统韧性提高的作用为实现低碳转型目标,我国在2021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中承诺: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超过80%。这意味着在我国能源系统低碳转型的过程中,电力系统将担任越来越核心的角色。作为能源系统的一个核心组成部分,电力系统的韧性对于能源系统的整体韧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可以说,电力系统的韧性若得不到加强,能源转型就无法实现韧性发展。随着电气化水平的提高,能源系统的供给端和用能终端对于电力系统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在提高电气化率的同时,加强电力系统的韧性可以保障其他如工业、建筑和交通等关键基础设施和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加大发电能源多元化和调度性可以减少系统对少数能源的依赖,有利于加强电力系统的可靠性。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面临间接性能源所带来的不稳定和不可控性问题。因此,储能技术将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鉴于大规模储能技术目前成本过高,在电力系统转型初期,煤电可以发挥其稳定及持续的优势,在可再生能源出力不足的时候,提供可靠的电力。在此基础上,构建大规模电力输配系统可以增加电网连接性,有助于通过长距离电力输配平衡资源禀赋和用电需求强度的差异性。系统规划多资源的时空协同调度有利于电力系统在受到冲击时,快速、有序地防御和控制损害,增强系统灵活应对冲击的能力。构建分布式微电网可以增加系统的灵活性和分割性,保障系统受到冲击的时候分布式系统通过快速调节运行模型对周边地区提供稳定电力。同时,增加发电端灵活性电源和加强用能端的负荷柔性也可以增强电网灵活性,有利于电网保持电源和负荷的动态平衡。加强电力系统的韧性是实现能源转型韧性发展的关键在由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过程中,实现传统火力发电、可再生能源发电等多元化电源供应结构,应用集中式、分布式、移动式等综合电源供应模式和储能技术可以加强电力系统的韧性。24极端天气情景下如何提升电力系统的韧性截至2021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3.8亿千瓦,其中风光等可再生能源持续以超过15%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与此同时,快速增长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并不足以满足迅速增长的电力需求。尽管目前我国发电设施总体产能过剩,但是局部地区仍然暴露出严重的电力供需矛盾。受干旱和无风等极端天气因素制约,水电和风电出力不足,2021全年共有十余个省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电力供应紧缺问题,2022年夏天,南方地区也普遍受长期极端高温、干旱天气的影响面临电力短缺的困境。在极端天气情景下,为保障电力系统的韧性、低碳转型,我国需要在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前期保留足够的煤电起到调峰调频的作用,并建设大规模输电系统支撑跨地区电力输送,同时在各地区根据其资源禀赋合理发展可再生能源。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研究团队从极端天气事件对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电力系统的影响角度分析了电力系统韧性转型的途径,刻画了极端天气对于风电和光电发电能力的影响。当在长时间尺度上考虑时,风、光发电大概遵循一定的规律,但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会导致短期内风、光发电能力的波动性更强。图13:中国2000年到2016年平均每日每小时风电、光伏发电出力(以东北地区为例)2000.1.1-2016.12.31小时级历史数据计算;实线为平均每日每小时发电出力;虚线为在25个极端天气情景下每日每小时发电出力25研究成果显示,极端天气增加了电力系统对于灵活性电源的需求,以保障在可再生能源发电不足时有足够的稳定电源补足电力缺口。而在储能技术未能大规模应用之前,火电兜底保障的角色不可或缺。同时,在电力系统实现碳中和的路径中,可靠的大规模跨区输电系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格局逐渐稳定,华东、华北、华中、广东将形成四大能源消费中心。但这些地区发电资源短缺,需要大量的外调电力,而我国西部、晋蒙西以及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将形成三大能源生产中心。实现我国韧性电力低碳转型需要在2035年左右基本完成跨区传输体系构建,形成西部、晋蒙西和东北地区为华东、华北、华中和广东提供电力的主要布局。此外,基于各地区资源禀赋的差异性,分地区发电装机结构也将有所不同。其中,东北地区风力资源充足,有利于大力发展风电;水电在西南、南部和华中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太阳能资源在晋蒙西、西部、东部和中部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图14:极端天气情景下2035年电力系统输配电格局26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与韧性提升的协同发展在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以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部分减排措施可以通过提高能源系统的可靠性、灵活性、分割性和适应性推动能源系统的韧性发展。同时,能源系统韧性的提高将有助于低碳转型的可持续发展。能效提升通过减少能源需求,从而减少排放并降低系统复建成本19。分布式能源基地、热电联产机组和储能设备可以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减少对化石能源需求的同时,加强能源系统的分割性和灵活性,有助于系统应对不可控风险,将负面影响最小化,快速复建20。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核能的同时加强跨区关联输配设施的建设,可以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增加能源多样性和平衡地区资源禀赋差异性,降低对进口能源的依赖,增强能源供应的可靠性21。此外,多部门综合规划可以提高能源供应和需求端两侧的配适度,在支撑终端部门电气化改造、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的同时,通过提高终端能源品种多样性、运用移动式储能技术和柔性负荷处理,降低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高电气化率、大规模输配系统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表1给出了协同支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与加强韧性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能源系统转型可能面临一些技术不成熟、成本较高、不确定性强的问题,需要长远规划以保障能源系统的平稳转型和韧性发展。提早对未来风险格局进行评估并制定适当的应对措施,增强能源系统本身和相关产业灵活适应的能力,提升系统在面临风险时的恢复力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系统在低碳转型过程中受到的阻力。在应对资源禀赋约束、能源结构调整、电力系统革新、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方式改变等众多复杂因素的变化时,能源系统韧性的提高有助于能源系统安全、平稳地进行低碳转型。表1:协同支撑能源系统低碳转型与加强韧性的主要措施2728本章要点能源低碳转型事关国计民生,其影响将分布在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群体。涉及的利益相关方可能由于多元化的利益诉求采取不同的能源转型路径,从而导致不同的转型结果。具备包容性的能源转型为能源低碳转型的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提供重要保障。实现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需要构建区域差异化的能源转型计划,制定区域经济多元化发展计划,寻找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尽早做好化石能源有序退出的规划,落实关联产业转型升级等安排;充分预计能源转型对不同人群可能产生的冲击,制定完善的社会保护政策,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建立利益协调机制,确保转型成本的公平分担和收益的公平分配;完善尾矿库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探索矿区土地开发综合模式;做好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可再生能源政策规划建设的决策过程,推动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绿色发展;采取多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的方式,建立透明和包容的决策执行机制;建立人群、社会和区域发展的长期跟踪机制,做好资料和数据的记录与保存,为科学决策提供支撑。碳中和背景下能源低碳转型的包容性发展4294.1能源低碳转型践行包容性的重要性世界经济论坛认为,实现包容性发展要同时关注环境可持续性和保障良好的就业机会,并帮助缓解贫困问题。世界银行表示,社会包容性是指为全体民众创造平等的机会并应对根深蒂固的不平等体系。联合国环境署将包容性绿色经济定义为低碳、高效和清洁生产。它的包容性基于共享、循环、协作、团结、复原力、机会和相互依赖22。包容性发展也是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核心之一。虽然世界范围内并没有对包容性的统一定义,但秉承“以人为本,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的理念是被广泛认可的。具备包容性的能源转型,意味着能源转型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公平合理地分担转型成本和分配转型收益,通过转型为区域经济多样化发展带来新动能,为增强行业的竞争力提供机会,创造多样的就业发展和培训机会,兼顾能源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共同富裕。能源转型不仅是能源系统的问题,更是一场社会经济系统性的变革。它涉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区域振兴、产业升级、工人再培训再就业等多个社会经济发展的议题,也因此涉及到多个主体,包括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政府、能源行业产业链上的所有企业、能源产业的从业人员、依赖于能源产业生产生活的广大人群等。而这些主体在经济效益、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利益可能存在完全不同的诉求。因此他们会基于自己的利益诉求、所受的影响和所处位置,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做出不同的选择,进而影响能源转型的进程和结果。只有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实现包容性发展,才能平衡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消除成本和收益的分配不均给能源转型带来的不利影响,减少能源转型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阻力。由于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不同、能源和产业结构不同,能源转型对不同地区造成的经济影响会有显著的差异。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巨大的能源转型成本可能会大比例落在部分地区,尤其是经济欠发达、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对传统能源产业依赖性大的地区。高碳排放区域的产业结构主要以重工业为主,对化石能源的依赖性强。对这些地区来说,能源转型意味着要大幅度调整产业结构并放弃自身资源禀赋带来的优势,所以,这些地区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能源转型的难度将更高。而可再生能源潜力大的省份,可以在能源转型过程中获得红利,通过发展可再生能源带动新的产业发展,为经济增长带来新动能。能源转型经济代价较高的地区,和可以从转型过程中获得红利的地区,在能源转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上必然出现差别,进而导致有些地区相关部门对传统化石能源退出的准备不够充分,或者是阻碍了可再生能源替代的有序推进。INCLUSIVE30能源低碳转型对不同区域经济的影响在不同碳价和电力投资政策情景下,经济发达且普遍依靠外调能源的省份减排潜力较小,同时经济所受影响较小;化石能源依赖性强和可再生资源丰富地区普遍减排潜力较大,但是对化石能源依赖强又不具备充沛的可再生资源的地区减排的经济代价较大。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另一研究团队进一步探索了不同碳中和路径下,省份和地区减排潜力与经济影响的差异性。在通过不同强度碳价政策和电力投资政策促进能源转型的情景下,政策力度越大,减排效果越显著,但政策对不同区域的碳排放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不同政策情景下,全国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大概在[-3%,-9%]之间,平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接近-6%。经济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如:北京、上海)普遍对于化石能源的直接消费较少且可再生资源短缺,总体上减排潜力较低,不同政策情景所带来的平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大多在-4%左右。同时,可再生能源发展较为成熟的地区(如:四川、云南)减排潜力也总体较弱,平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绝对值低于4%。相比之下,减排潜力最高的省份(如:贵州、湖南、山西)具备充沛的可再生资源,但同时对化石能源依赖性较强,平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可接近-8%。黄河流域九省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普遍较高,减排潜力也偏高,九省平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绝对值高于全国平均值。其中,山西、河南等以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费较高的省份平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绝对值超过7%。同时,以宁夏和内蒙古为首的非化石能源禀赋较好的省份平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变化率也在-7%左右。因此,在此研究模拟的几个政策情景下,黄河流域九省总体具备较高的减排潜力,且减排贡献程度最高的省份大多对于化石能源依赖性强且能源系统效率较低,或者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较好,具备丰厚的开发潜力。碳中和路径下,不同政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同样存在巨大差异(图15)。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因本身减排潜力相对较小,并对外调能源依赖性强,受到的经济冲击普遍较弱。部分地区的经济即使在政策实施初期受到负影响,也因其恢复力较强,可较早适应并消化这些负影响,实现经济的回弹。然而,化石能源依赖性较强且不具备充足的可再生能源的地区受政策冲击普遍比较大,区域经济失衡状况加剧。如何平衡各区域能源转型的成本和利益是实现能源转型包容性发展的关键之一。图15:A.各地区相对基准情景的累计碳排放变化率B.2060年不同政策下各地区累计GDP变化率(贴现率5%)A图B图31不同行业和企业在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格局和机遇是不同的。化石能源在能源结构中占比下降是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如果不提前规划化石能源退出的节奏并针对其影响做好预案,让所有相关行业内的企业清晰了解、做好准备,那么大到全产业链,小到产业链上的某个企业,甚至是为行业提供服务的其他企业,都可能因此而承担更多的资产损失。能源转型对于如交通、建筑等排放密集型产业也会产生重大影响,并波及到相关的供应链。但同时,可再生能源和新的能源技术应用,将带来新的商业机会,创造新的投资机会。比如,分布式发电技术让部分能源消费者和企业摇身成为电力生产者,带来新的经济收益。如果能源转型的成本全部让一部分行业承担,而收益落在其他行业,这将增加转型的阻力。因此,具备包容性的能源转型需要各行各业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在能源转型的进程中,不同人群在转型的不同阶段所受影响各有不同。一方面,传统能源密集型行业的从业人员,在需求下滑、能源结构清洁化、淘汰过剩和落后产能等诸多因素叠加的背景下,面临着失业的压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自2013年到2022年,中国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从业人员减少近270万人,与化石能源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业业务也将缩减,间接导致周边居民面临失业和收入缩水等问题,而这些人群的家庭也需要和他们一起努力,适应转型带来的生产方式改变以及生活条件和环境的变化。另一方面,发展可再生能源可以促进就业岗位的增加。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2021年可再生能源就业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就业人数约468万人,领跑世界。同时,可再生能源相关工作岗位带来的职业危害相比煤炭行业小很多23。但是,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就业机会和因能源转型而失业的人员并不匹配。首先,新的就业机会和失业人群空间分布可能并不匹配。其次,新的就业机会所需技能和失业人员的技能储备可能不匹配,这将涉及失业人员的技术培训谁来承担的问题。在能源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处理能源价格上涨和能源供应不稳定等问题对民众生产生活的负面影响也是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挑战。在传统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时,如果不能加强能源系统的韧性,那么当煤炭等传统能源出现价格上涨,供应紧张的现象,或者风光水电受到极端气候影响出力不足的情况,中国的经济运行和居民生活都将受到很大的影响。尤其是低收入群体、残疾人、老年人等社会弱势群体要为之付出更多的代价。2021年下半年,煤炭价格高企,供给偏紧不仅影响下游的电力供应,导致多地限电生产,也影响了北方地区普通居民特别是农村居民的采暖供热。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还需要关注在传统化石能源向新能源转型过程中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加快推进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发挥减污降碳的协同增效作用,有助于缓解一直以来煤炭开采、利用环节对周边地区生态、环境、公众身体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化石能源退出后,尾矿库的生态修复和再利用是能源转型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虽然可再生能源属于环境友好型的清洁能源,但是离实现完全“环境友好”尚存一些挑战。可再生能源的爆发式增长,将大幅增加供应链上锂、钴、镍、铜等稀有金属的开采,可能带来新的环境污染和健康威胁。风光资源丰富,适合大规模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往往也是生态功能脆弱区所在的区域,开发建设需要避免对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亟需具备高韧性的能源系统来支持,减少电力系统消纳容量的限制,防止弃风弃光现象的反复出现,避免可再生能源成为资源浪费的产业。图16:能源转型对区域、行业和人群的影响32实现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是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黄河流域作为中国的能源基地,在中国的能源转型过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流域内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矿产资源丰富,煤炭储量占全国一半以上,稀土、铌、钼等8种矿产资源储量占全国32%以上,沿黄河九省区原煤产量占全国的80%。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转型,是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过程。黄河九省区的自然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形势、经济发展程度决定了各省在能源转型的道路上将面临不同程度的压力和挑战,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此外黄河流域九省区的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存在显著差异。从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来看,宁夏、内蒙古、山西、甘肃和青海在全国各省中排名前十,减排压力巨大。从经济发展水平来看,沿黄河九省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2021年黄河流域人均GDP较全国平均水平低19%左右,且全流域九省区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省区的经济对化石能源依赖性高,因此减排对于这些省区的经济发展来说会有更大的负面影响,进一步拉大地区间的发展差距。相比之下,如青海、四川等可再生资源丰富的地区可以相对快速地实现以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转型,并且通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促进经济增长。黄河流域化石能源富集省区煤炭从业人员的再就业一直是能源转型过程中的重点问题。山西省煤炭行业平均用工人数达到83.1万人,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4.37%;陕西省煤炭行业平均用工人数约为16.9万人,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0.82%;内蒙古煤炭行业平均用工人数约为18.09万人,占全省总就业人数的1.36%24。根据国家能源局《关于下达2021年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通知》,甘肃省关停了位于平凉市和酒泉市5个共9.9万千瓦煤电机组,山西淘汰了10个共51.2万千瓦煤电机组,山东积极响应关停了141个共213.75万千瓦的煤电机组。黄河其他省份均有相应行动。煤电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是促进图17:黄河九省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能源结构优化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必经之路,但这不可避免地会对煤炭工人的就业和生计产生重大影响。黄河流域煤炭开发利用和水资源的矛盾、生态环境的矛盾存在已久。长期来看,传统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型将有利于缓解这些矛盾,并带来积极的环境效益。但是,为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处理这些矛盾刻不容缓。坚持生态优先,加速推进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破解煤炭开采和矿区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将矿区的生态修复作为流域生态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黄河流域能源转型的重要内容。对于黄河流域的能源转型来说,包容性发展就是统筹好黄河流域的能源转型、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民生的问题。黄河流域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将成为能源富集地区转型的典型案例。32334.2能源低碳转型过程中践行包容性发展的措施推动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需要围绕“以人为本”的原则,针对受冲击的对象,从顶层机制设计、政策工具实施、统筹多方参与等方面都给予更多的关注。具体措施建议包括:有针对性地制定差异化的能源转型计划和地区经济多样化发展计划,寻找替代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不同地区不需要在能源转型上实现完全的同步,能够统筹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和能源转型的计划才是可持续的战略规划。政策制定者需要在宏观层面建立能源转型利益协调机制和实施方案,帮扶对化石能源依赖性大的地区,以此来找到地区经济多样化发展的新动能,避免进一步扩大地区发展的不平衡。尽早做好化石能源有序退出的规划,引导和扶持关联产业转型升级。化石能源企业和行业全产业链都应未雨绸缪,妥善做好未来转型的安排,避免在被迫转型的时候慌不择路。即使是现在仍然具备相当竞争力的企业,也应开拓新的投资领域,例如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新的能源技术。当可再生能源具备较高的市场竞争力以后,政策支持的方向也要适时进行调整考虑转向其他受冲击的行业,引导和扶持其他行业的转型升级。充分预计能源转型对不同人群可能产生的冲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社会保护措施的覆盖范围,为弱势群体提供更多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全面识别能源转型对不同人群的影响,秉持“不让一个人掉队”的原则,规划出全面的转型方案和应对策略,尽量避免转型期间的岗位削减和新增就业之间的潜在失衡,减少对个人和家庭造成的干扰。具体措施包括:帮助因能源转型而失业的工人转入新岗位;增加政府对教育培训、基础设施、劳动力培训和其它劳动力相关项目以及对社区层面项目的投资;建立透明的求职通道,确保失业人群能获取再就业机会。同时,扩展社会保护面,以帮助依赖化石能源的工人和社区安全、平稳地度过转型期。明确能源转型所需成本和可获得的收益,利用利益协调机制,确保转型成本的公平分担和转型收益的公平分配。能源转型需要整个社会共同协作才能实现。为实现各方有效参与,转型本身的实施也应保持公正,保障能源转型成本和收益的公平共享。在能源转型初期就应按人群、行业和区域的分类明确能源转型所需的成本和能获得的收益,进一步定义并公平分担转型成本,推动并促进制定公平分配转型效益的架构,使受制于化石燃料的个人、行业和区域能从转型中受益25。完善尾矿库生态修复和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探索矿区土地开发综合模式。尾矿库的环境污染缓慢释放,对周边生态环境和居民健康危害严重,尾矿库的治理不仅需要有事故应急方案,更需要有长效防治的机制。尾矿库治理耗时长、治理成本高,但创新的矿区土地综合利用模式可以创造收益和新的增长点,减少治理成本的负担,从而实现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做好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将生态环境因素纳入可再生能源政策规划建设的决策过程,推动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可再生能源政策规划建设的决策过程,需要关注相关金属采矿业的环境风险和建设过程中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的潜在影响,对废弃后处理处置可能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有合理的预期,并制定应对方案,才能推动可再生能源全产业链的绿色和“环境友好”发展。此外,做好可再生能源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可以缓解可再生能源发展对空间需求激增和土地供给不足的矛盾,避免不同用地之间的不良竞争。建立透明和包容的决策执行机制,采取涵盖政府、私营部门、学术研究领域以及公民社会等全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广泛参与方式26。除了政府的一系列政策保障之外,私营部门和公民社会可以带来重要建议和额外资金,用于支持开发具备包容性的新型经济模型。投资者和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能源转型对就业、民生和社会的影响,将包容性发展纳入投资流程、决策和信息披露中。只有保障政府、行业和社区人群之间消息通畅,积极收集反馈意见,调动社会各阶层参与决策,才能共同设计实现能源转型包容性发展的解决方案。34图18:能源转型包容性发展的政策框架政策制定需要兼顾短期和长期的效果,针对政策的实施效果建立长期跟踪机制。关注能源转型中不同人群、行业和区域在不同阶段所受影响,并对此提供相应的对策。建立长期的人群、社会和区域发展跟踪机制,做好资料和数据的记录与保存,确保利益相关者在不同阶段都能拥有获得政策保障的渠道。及时总结经验,逐步构建中国能源转型包容性发展案例集,为未来的决策提供宝贵的案例参考和学习机会。能源转型的包容性发展是复杂的课题,横跨能源、社会、经济和环境多个系统。中国在如煤炭工人再就业等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一部分经验,但是还有更多落地落实的问题等待解决。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推进示范项目,构建包容性发展案例集将给未来的政策制定、地区实施提供更多的智慧。能源低碳转型将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变革,只有具备包容性的能源转型才能让这场变革中相关的地区、行业和人群积极参与这场变革,减少转型的阻力,保证转型过程的推进和转型结果的达成。35山西能源转型就业问题及就业政策分析根据中国能源模型论坛对山西省能源转型的路径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山西省在2017-2035年期间将由于能源转型导致全社会就业人数缩减近10%,造成30.5万劳动力就业的净挤出。表2展示了山西省重点部门及行业的就业挤出人数。未来山西省劳动力数量下降和跨区域转移的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同时,山西省可再生能源领域就业人数届时将达15万人,但仍难以弥补原煤炭、电力行业的就业缺口。此外,新兴的第三产业可以吸纳部分失业人口,部分劳动力将加速向东、南等其他区域的低碳行业转移。表2:2017-2035山西重点部门就业挤出人数预测数据来源:中国能源模型论坛研究团队山西省在煤炭钢铁行业下岗工人再就业问题上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2016年,山西省人社厅等八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做好化解煤炭钢铁行业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详细规划了内部安置、外部分流、转移就业、创新创业、自主择业、培训转岗、内部退养、灵活就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等多种分流安置方式,在坚持企业主体责任的同时,突出了政府部门的帮扶作用。除中央专项奖补资金和省配合奖补资金外,山西还将从就业专项资金和失业保险基金中支出22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内部转岗安置、对外转移就业、职工创业就业等。数据显示,2016年,山西煤炭钢铁去产能共涉及25座煤矿和1户钢铁企业,共需要安置职工31662人。截至2016年12月31日,山西已安置职工31586人,安置率99.76%27。能源转型带来的就业问题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持续存在。随着能源转型的深度推进,就业问题的波及面将扩大,复杂度也将提高。补偿、保护、扶持和发展政策与机制的制定,以及政策机制的落实落地,需要更加全面、细致和长效。山西实现能源转型包容性发展仍任重道远。36让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发展三者实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新形势下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能源转型的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公众等充分理解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广泛参与到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本章要点总结与建议537在气候变化、国际局势、市场趋势、经济复苏的复杂影响之下,能源转型实现韧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的重要性将愈加显现。韧性发展和包容性发展不仅将对能源转型是否能稳定可持续地推进、气候目标是否可以实现起到决定性作用,也将直接影响能源转型、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目标是否可以兼顾并获得共赢。让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发展三者实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是新形势下能源转型的当务之急和首要任务。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的实现,有许多的挑战需要克服,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报告力图探讨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和协同发展的重要性,识别存在的问题,给出下一步探索的方向和解决方案的思路,但并不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因此,解决方案的制定需要能源转型的各利益相关方,包括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公众等充分理解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发展之间的关系,并广泛参与到方案制定和实施过程。图19:能源转型低碳、韧性、包容性的相互影响38图20:实现能源系统低碳、韧性、包容性协同发展的关键措施建立三者协同发展的清晰路线图;针对不同地区制定差异化、适应性的能源转型策略,平衡各环节、各部门、各地区长短期利益;将韧性和包容性发展的要素纳入能源转型相关规划中;系统性地构建能源转型的韧性发展框架;充分挖掘并发挥能源低碳发展、韧性发展能源技术之间的协同效应;加强能源系统新风险格局的研究,综合全球变暖对能源系统的直接影响,以及气候变化目标通过国际局势、市场趋势、政策响应带来的间接影响,评估各类风险的危害等级,包括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制定风险应对长期战略;建立能源转型包容性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并将其纳入能源转型考核指标;发挥政策工具和市场机制对能源转型成本和利益的协调作用;完善社会保护政策和长效保障机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向弱势群体倾斜;将可再生能源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中,做好“双碳”目标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探索各利益相关方广泛参与的形式,尽快推广成功实践。为加速推进能源转型的低碳、韧性和包容性协同发展,本报告建议相关决策部门和决策支撑机构尽快开展以下工作:39参考文献1.Rogelj,J.,Shindell,D.,Jiang,K.,Fifita,S.,Forster,P.,Ginzburg,V.,...&Zickfeld,K.(2018).Mitigationpathwayscompatiblewith1.5Cinthecontext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Globalwarmingof1.5C(pp.93-174).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2.IPCC.(2022).ClimateChange2022:MitigationofClimateChange.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IItotheSix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P.R.Shukla,J.Skea,R.Slade,A.AlKhourdajie,R.vanDiemen,D.McCollum,M.Pathak,S.Some,P.Vyas,R.Fradera,M.Belkacemi,A.Hasija,G.Lisboa,S.Luz,J.Malley,(ed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UKandNewYork,NY,USA.doi:10.1017/97810091579263.IPCC.(2022).ClimateChange2022:Impacts,AdaptationandVulnerability.ContributionofWorkingGroupIItotheSixthAssessmentReportoftheIntergovernmentalPanelonClimateChange[H.-O.Pörtner,D.C.Roberts,M.Tignor,E.S.Poloczanska,K.Mintenbeck,A.Alegría,M.Craig,S.Langsdorf,S.Löschke,V.Möller,A.Okem,B.Rama(ed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Cambridge,UKandNewYork,NY,USA,3056pp.,doi:10.1017/9781009325844.4.IEA.(2021).Chinahasaclearpathwaytobuildamoresustainable,secureandInclusiveEnergyFuture-News.IEA.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www.iea.org/news/china-has-a-clear-pathway-to-build-a-more-sustainable-secure-and-inclusive-energy-future5.Zandt,F.(2021).TheRoadtoNetZero.Statista.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www.statista.com/chart/26053/countries-with-laws-policy-documents-or-timed-pledges-for-carbon-neutrality/6.WeMeanBusinessCoalition.(n.d.).Energy:Policies.ClimatePolicyTracker.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climatepolicytracker.org/industries/energy/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2022).《“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www.ndrc.gov.cn/xxgk/zcfb/ghwb/202203/t20220322_1320016.html?code=&state=1238.Wei,Y.,Yu,B.,Tang,B.,Liu,L.,Liao,H.,Chen,J.,Sun,F.,An,R.,Wu,Y.,Tan,J.,Zou,Y.,&Zhao,Z.(2022).RoadmapforAchievingChina’sCarbonPeakandCarbonNeutralityPathway.JournalofBeijingInstituteofTechnology(SocialSciencesEdition),24(4),13-26.doi:10.15918/j.jbitss1009-3370.2022.11659.中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与转型路径研究课题组,&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2022).读懂碳中和:中国2020-2050年低碳发展行动路线图.中信出版集团.10.王利宁,彭天铎,向征艰,戴家权,&黄伟隆.(2021).碳中和目标下中国能源转型路径分析.国际石油经济(1),7.11.EuropeanCommission,&JointResearchCentre(JRC).(2021).GlobalEnergyandClimateOutlook2021:Advancingtowardsclimateneutrality.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data.europa.eu/89h/067e2ab2-d086-4f19-972e-5c46473f5efb12.Jasiūnas,J.,Lund,P.D.,&Mikkola,J.(2021).Energysystemresilience–Areview.RenewableandSustainableEnergyReviews,150,pp.111476.https://doi.org/10.1016/j.asej.2021.09.01713.WorldEnergyCouncil.(2016).Theroadtoresilience:Financingresilientenergyinfrastructure.RetrievedAugust30,2022,from:https://www.worldenergy.org/assets/downloads/The-road-to-resilience_Financing-resilient-energy-infrastructure_Report.pdf14.Marchese,D.,Reynolds,E.,Bates,M.E.,Morgan,H.,Clark,S.S.,&Linkov,I.(2018).Resilienceandsustainability:Similaritiesanddifferencesinenvironmentalmanagementapplications.Scienceofthetotalenvironment,613,pp.1275-1283.https://doi.org/10.1016/j.scitotenv.2017.09.08615.See316.证券时报.(2022).最高级别预警,连发6天!长江多处水位创新低,出现“汛期反枯”;四川达州发布居民用电限电预告.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news.stcn.com/sd/202208/t20220817_4804209.html17.Brende,B.,&Sternfels,B.(2022,June7).Resilienceforsustainable,inclusivegrowth.McKinsey&Company.RetrievedAugust30,2022,from:https://www.mckinsey.com/business-functions/risk-and-resilience/our-insights/resilience-for-sustainable-inclusive-growth18.See9,1019.Carmichael,C.&Jungclaus,M.(2018,June6).AResilienceStrategyBasedonEnergyEfficiencyDeliversFiveCoreValues.RockyMountainInstitute.RetrievedAugust30,2022,from:https://rmi.org/a-resilience-strategy-based-on-energy-efficiency-delivers-five-core-values20.Liu,G.,Jiang,T.,Ollis,T.B.,Li,X.,Li,F.,&Tomsovic,K.(2020).Resilientdistributionsystemleveragingdistributedgenerationandmicrogrids:Areview.IETEnergySystemsIntegration,2(4),pp.289-304.doi:10.1049/iet-esi.2019.013421.REN21.(2020,June3).IsRenewableEnergytheDefinitionofResilience?RetrievedAugust30,2022,from:https://www.ren21.net/renewable-energy-resilient/22.Eaton,D.,&Sheng,F.(Eds.)(2019).InclusiveGreenEconomy:PoliciesandPractice.Dubai,Shanghai:ZayedInternationalFoundationfortheEnvironment&TongjiUniversity.23.李军.(2015).煤炭消费减量化对公众健康的影响有多大?控煤可获得明显健康收益.中国环境报,2015-04-14.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epaper.cenews.com.cn/html/2015-04/14/content_26882.htm24.中创碳投,能源基金会.(2021).煤炭咨询更新简报第一期.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www.efchina.org/Attachments/programupdate-coaltf-20211223/%E7%85%A4%E7%82%AD%E8%B5%84%E8%AE%AF%E6%9B%B4%E6%96%B0%E7%AE%80%E6%8A%A5-%E7%AC%AC%E4%B8%80%E6%9C%9F.pdf/at_download/file25.IRENA.(2018).全球能源转型:2050路线图.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阿布扎比(ISBN978-92-9260-059-4).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www.irena.org/-/media/Files/IRENA/Agency/Publication/2018/Apr/IRENA_Global_Energy_Transformation_2018_summary_ZH.pdf?la=en&hash=29BB6BF6762815FDE6AB505F47C057E369A340F826.Voegele,J.,Puliti,R.,&Murthi,M.(2021).Ajusttransitionawayfromcoal:Vitalforpeopleandplanet.WorldBankBlogs.RetrievedAugust23,2022,fromhttps://blogs.worldbank.org/voice7s/just-transition-away-coal-vital-people-and-planet27.山西多措并举稳妥推进去产能职工安置——国务院第三次大督查发现典型经验做法之二十_滚动新闻_中国政府网.(2017).RetrievedSeptember5,2022,fromhttp://www.gov.cn/xinwen/2017-02/11/content_5167318.htm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