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 专题研究 证券研究报告 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 2022 年 2 月 24 日 发展完善碳市场 推动市场化减排 ——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之四 相关研究 《统一标准 完善五维绿色金融服务体系——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之一》 2021-10-27 《多管齐下,推动我国绿色债券发展——绿色金融系列研究报告之二》 2021-11-15 《创新绿色信贷产品 加大政策引导支持——绿色金融系列之三》 2022-01-06 证券分析师 龚芳 A0230520080007 gongfang@swsresearch.com 袁宇泽 A0230520100002 yuanyz@swsresearch.com 联系人 袁宇泽 A0230520100002 (8621)23297220 yuanyz@swsresearch.com 实习生曾培春对报告有贡献 核心内容摘要: 碳市场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机制。碳市场以碳配额为主要商品进行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实现碳排放的额度化、资产化和市场化,充分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碳市场交易的基本逻辑是政府对一个或多个行业的碳排放实施总量控制,并向控排主体分配碳配额,控排主体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将政府发放的配额用于自身减排义务抵消或进行交易。 我国碳市场从试点走向全国。中国的碳市场发展经历了地方试点启动阶段、全国统一市场准备及启动阶段、全国统一碳市场逐步发展阶段。在试点市场中,8 个碳排放交易试点呈现出框架相同,细节存异的特征,交易试点为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建立提供多层次参照;随着全国碳市场的启动,中国成为全球规模第一的碳市场。 当前我国碳市场发展面临四大挑战。一是市场准入问题,覆盖的行业和参与的市场主体较为单一,存在明显的以履约为驱动的特征;二是价格机制问题,碳价仅反映企业在短期内对配额的需求,并未反映碳市场的长期供需关系;三是产品体系问题,碳交易以现货交易为主,期权或期货交易及其它金融衍生品市场尚在培育中;四是监管约束问题,碳市场在标准建立、核查体系、信息披露以及惩罚力度等方面都存在改善空间。 借鉴境外碳市场发展经验,我国碳市场可在四大方面寻求突破。一是在体系建设上建立两阶段市场总量控制制度,在配额初始分配阶段明确减排义务,确定并公开配额总量控制路线图,在配额二次分配阶段建立短中期控制配额盈余的市场调节机制;二是在市场建设上,从行业、企业以及产品多维度扩大市场容量,逐步纳入发电之外的工业、交通业和非工业,降低排放规模标准,扩大义务主体范围,并通过创新碳金融品种提高市场流动性;三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