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绿色低碳消费项目简报 Q1 2022
# 绿色认证 #
2 月,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发布《上海市碳普惠机制建设工作方案(征求意
见稿)》,将探索建立区域性个人碳账户,引导碳普惠减排量通过抵消机
制进入上海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依托“随申办”平台,逐步建立个人减排
场景申报评估机制,有序推动个人减排场景接入与开发。力争今年上线运行,
推动长三角区域碳普惠一体化发展。
3 月,由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牵头开发建设的“浙江碳普惠”应用,在浙里
办正式上线。“浙江碳普惠”是全国首个省级碳普惠应用, 开通绿色低碳
场景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绿色出行、线上办理等低碳行为就会被记录,
并累积到碳积分。该应用已实现与支付宝蚂蚁森林、虎哥回收等平台的数
据贯通。
4 月,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印发了《广东省碳普惠交易管理办法》,自 2022
年 5 月 6 日起施行,将充分调动全社会节能降碳的积极性,促进形成绿色
低碳循环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深化完善广东省碳普惠自愿减排机制,进
一步规范碳普惠管理和交易。
4 月,
厦门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工信局等部门联合厦门轨道建设发展集团、
蚂蚁集团发布厦门地铁碳积分体系。“厦门地铁”App 注册用户自动累计
碳里程(按乘车里程数进行累计)与碳币(按乘车实付金额及每日签到进
行累计),碳里程和碳币后续可通过碳普惠平台产生低碳效益。
对近期地方绿色低碳消费实践和行动进行梳理
城市行动
3 月,江苏省市场监管局、省发改委、省工信厅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绿
色认证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意见》推进统一的绿色标准、认证、标识
体系建设,增加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
# 碳普惠 #
图:" 浙江碳普惠”应用界面
我们的解读
梳理地方实践我们发现:1)碳普惠是目前很多地方推动个人低碳消费的主要抓手,但具体形式各不相同。
如碳普惠涉及自愿减排市场、碳交易等工作,则多数由地方的生态环境系统作为主管部门推动(如上海、
广东等);但若涉及行为记录与碳账户等,则由地方发改委作为主管部门;2)碳普惠推动个人低碳消费
存在以下难点:低碳消费场景庞杂,数据分散 ; 减碳行为量化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证明额外性的复杂程
度;打通不同数据平台的难度(企业与个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政府之间等); 运营的可持续性(CCER
自愿减排市场消纳或商业激励机制)。
总体而言,虽然不少省市在陆续启动碳普惠的相关研究和实践,我们认为其仍处于初期探索阶段,如何
科学设计减碳行为量化核证体系,如何准确捕捉低碳行为,如何设计激励机制能真正促进消费行为的改变,
如何保证平台运营的可持续性,如何控制减排量交易风险,种种问题都有待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