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数字化、标准化、绿色化冷链物流设施装备研发应用加
快推进,新型保鲜制冷、节能环保等技术加速应用。冷链物流追溯监管平台功能
持续完善。冷链快递、冷链共同配送、“生鲜电商+冷链宅配”、“中央厨房+
食材冷链配送”等新业态新模式日益普及,冷链物流跨界融合、集成创新能力显
著提升。
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冷链物流企业加速成长,网络化发展趋势明显,行业发
展生态不断完善。市场集中度日益提高,冷链仓储、运输、配送、装备制造等领
域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不断延伸采购、分销、信息等供应链服务功能,资源整合
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显著提升。
基础作用日益凸显。冷链物流衔接生产消费、服务社会民生、保障消费安全
能力不断增强,在调节农产品跨季节供需、稳定市场供应、平抑价格波动、减少
流通损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冷链物流对保障疫
苗等医药产品运输、储存、配送全过程安全作出重要贡献。
但同时,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跨季节、跨区域调节农
产品供需的能力不足,农产品产后损失和食品流通浪费较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
有较大差距。从政策环境看,缺少统筹规划,东中西部、南北方和城乡间冷链物
流基础设施分布不均,存在结构性失衡矛盾;冷链物流企业用地难、融资难、车
辆通行难问题较为突出;冷链物流监管制度不全、有效监管不足,全链条监管体
系有待完善。从行业链条看,产地预冷、冷藏和配套分拣加工等设施建设滞后;
冷链运输设施设备和作业专业化水平有待提升,新能源冷藏车发展相对滞后;大
中城市冷链物流体系不健全,传统农产品批发市场冷链设施短板突出。从运行体
系看,缺少集约化、规模化运作的冷链物流枢纽设施,存量资源整合和综合利用
率不高,行业运行网络化、组织化程度不够,覆盖全国的骨干冷链物流网络尚未
形成,与“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融合不足。从发展基础看,冷链
物流企业专业化、规模化、网络化发展程度不高,国际竞争力不强;信息化、自
动化技术应用不够广泛;冷链物流标准体系有待完善,强制性标准少,推荐性标
准多,标准间衔接不够紧密,部分领域标准缺失,标准统筹协调和实施力度有待
加强;冷链专业人才培养不足,制约行业发展。
(二)面临形势。
产业升级和扩大内需开拓冷链物流发展新空间。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产业加快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现代农业、食品工业、医药产业、服务业全面
升级,对高品质、精细化、个性化的冷链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长。“十四五”时
期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超大规模市场潜力将加速释放,为冷链物流
提高供给水平、适配新型消费、加快规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创造广阔空间。
冷链产品安全和疫情防控强化冷链物流新要求。冷链产品安全关系人民群众
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当前,我国冷链物流“断链”、“伪冷链”等问题突出,
与此相关的产品质量安全隐患较多,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冷链物流承
担着保障疫苗安全配送和食品稳定供应的艰巨任务,要求提高冷链物流专业服务
和应急处置能力,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完善全程追溯体系,更好满足城乡居民消
费安全需要。
科技创新和数字转型激发冷链物流发展新动力。伴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
变革,大数据、物联网、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云计算等新技术快速推广,有
效赋能冷链物流各领域、各环节,加快设施装备数字化转型和智慧化升级步伐,
提高信息实时采集、动态监测效率,为实现冷链物流全链条温度可控、过程可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