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洞见研报VIP专享VIP免费

进入 DJyanbao.com ,阅读3,000,000篇行业报告
APP(安卓&IOS) 微信公众号
【洞见趋势 研判未来】
扫码关注公众号,解锁百篇免费报告
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
趋势洞察报告
2
核心结论摘要
多因素叠加共同助推行业发展:
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政策驱动进入市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多年保持高速率增长,
截至2023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当月零售77.2万辆,同比增长38.5%;累计零售596.8万辆,同比增长
34.6%。“双碳”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
新兴产业之一,未来前景持续向好。
行业竞争下半场关注“智能化”
新能源汽车战场硝烟四起,行业“内卷”现象严重,老牌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均加速研发,行业竞争龙头格局
已初步显现。“智能“+”新能源”赛道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从车端算力资源投入、感知硬件配置
提升到云端智算中心搭建,各参与者围绕“智能网联”积极布局,期待实现转型进阶。加之,自动驾驶相关
政策立法逐步完善,L3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落地可期。
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仍有“遗珠”:
新能源汽车对于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带动作用仍颇为显著。从行业上游来看,受“智能化”进阶趋势影响,汽
车芯片及传感器等领域将保持较高速率增长。行业下游则受到整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退役量总量提升影响,
预计充电服务、动力电池回收及后市场服务等细分领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
………………
………………
01
行 业 发 展 背 景
02
行 业 市 场 现 状
03
未来发展趋势前瞻
进入DJyanbao.com,阅读3,000,000篇行业报告2023年新能源汽车行业趋势洞察报告【洞见趋势研判未来】扫码关注公众号,解锁百篇免费报告APP(安卓&IOS)微信公众号核心结论摘要多因素叠加共同助推行业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已从政策驱动进入市场主导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能源汽车市场连续多年保持高速率增长,截至2023年10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当月零售77.2万辆,同比增长38.5%;累计零售596.8万辆,同比增长34.6%。“双碳”背景之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未来前景持续向好。行业竞争下半场关注“智能化”:新能源汽车战场硝烟四起,行业“内卷”现象严重,老牌车企与造车新势力均加速研发,行业竞争龙头格局已初步显现。“智能“+”新能源”赛道竞争已经进入到白热化阶段,从车端算力资源投入、感知硬件配置提升到云端智算中心搭建,各参与者围绕“智能网联”积极布局,期待实现转型进阶。加之,自动驾驶相关政策立法逐步完善,L3及以上级别智能驾驶落地可期。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仍有“遗珠”:新能源汽车对于产业链上下游发展带动作用仍颇为显著。从行业上游来看,受“智能化”进阶趋势影响,汽车芯片及传感器等领域将保持较高速率增长。行业下游则受到整体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及退役量总量提升影响,预计充电服务、动力电池回收及后市场服务等细分领域未来市场空间巨大。2………………行业发展背景01行业市场现状02未来发展趋势前瞻03………………1社会背景:“双碳”目标引领,助力汽车产业结构升级•从能源消耗角度出发,燃油车日常形式消耗事由量占据全球石油消耗总量的25.5%,公路汽车碳排放占交通领域碳排放总量的80%以上。解决汽车产业高能源消耗与高碳排放问题、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新型清洁能源与可再生能源的普及,在当今节能与环保的时代背景下极为重要。•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指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2022年全球各领域使用石油占比2022年全球交通领域碳排放占比重点行业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与路线图电2027——2029年碳达峰风电、光电、力峰值19~20亿吨二氧化碳CCS需要在2060年前实现零排放水运与铁路航空海运钢2022——2025年碳达峰中长期:电弧炉、氢能炼钢和CCS3.70%6.260.铁%10路%铁峰值19~20亿吨二氧化碳化工轻油0.70%水短期:先进节能减排技术和能源综合利用技术14.70%泥中长期:燃料替代、原料替代、汽车25.50%CCS化关键化工产品力争2030年前碳达峰工轻质化原料、先进煤气化技术、低碳制氢和二氧化碳利用技术、CCS其他煤油有铝冶炼行业2025年左右碳达峰短期:推广先进技术、水电铝合营27.30%5.40%色峰值6.2亿吨二氧化碳中长期:再生铝替代原铝农渔业公路87%重油6.10%建2027——2030年碳达峰,峰值约20~22亿吨二氧化碳10.50%建筑与施工筑提高采暖制冷效率大幅提升电气化水平,发展分布式能源6.90%交2030——2035年碳达峰,峰值17.8~22亿吨二氧化碳通优先铁路、水路运输,发展电动客/货车,氢燃料车、生物燃料飞机和船舶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20552060资料来源:能源研究院《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洞见研报分析整理41技术背景:“电动化”关键技术突破,奠定行业规模化发展基础•相较于以内燃机为动力核心的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为“三电”系统,即电池、电机、电控系统。核心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新能源汽车产品竞争力的提升发挥了关键支撑和引领作用,为实现汽车工业领域的“弯道超车”,我国选择加码“三电”行业,不断提升技术水平,增加技术积累,借助“电动化”这一产业变革引领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化发展。电驱动系统电控系统电控系统高压快充•新能源汽车主要性能指标的决定部件•IGBT国产化替代进程加速•高效补能缓解续航焦虑•得益于丰富的稀土资源,我国已成为驱动电机生产大国,•电控系统是新能源汽车的“控制中心”,驾驶员•续航里程和补能速度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且生产的驱动电机技术多项指标已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下发的控制指令都要通过电控系统来执行。一,我国超级充电基础设施正在加速布局。国内驱动电机产业链完善,自主电机始终占据绝对份额。•相较于电驱动系统和动力电池领域的国产化深度,•国内ChaoJi充电标准于2021年发布,可支持350KW-•但个别领域,例如电驱动系统集成能力,以及SiC器件研中国IGBT行业技术与产业化发展较晚,国产化进900KW大功率充电,充电电压1000-1500V,充电电流500-发、制造等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程正在加速。600A,最高可实现10分钟增加续航300公里以上。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的核心•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是整车中最重要的系统,占整车•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2017年4月印发《汽车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成本的30%~40%。出: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单体比能量(能量密度)达到这•动力电池的性能是制约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命门”之一,因此动力电池300Wh/kg以上,力争实现350Wh/kg,系统比能量力争达到260Wh/kg;到的能量密度、电池安全、电池寿命是当下关注的重点。2025年,动力电池系统比能量达到350Wh/kg。重点关注资料来源:科技导报,工信部,洞见研报分析整理51经济背景:收入增长与需求缺口叠加,汽车消费市场可观•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3年的18310.76元一路增长至2022年的36883.28元。虽然在新冠疫情影响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是总体收入水平依旧在稳步增加。消费者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购买新能源汽车,这也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条件。•虽然中国汽车总体保有量已成为世界第一,但是平均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仅有215辆,不及美国的1/3,不及日本的1/2,与欧美和亚洲的发达国家差距依旧很大。这也说明,中国汽车行业发展还有较大的市场空间,加之新能源汽车作为未来汽车行业主要的发展方向,市场空间值得期待。2013-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变化趋势2022年全球主要地区平均每千人保有量平均每千人保有量(辆/千人)83710.90%10.14%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73174736883.2835128.1032188.8461262963763730732.8528228.058.87%9.13%25973.7923820.989.04%8.68%21966.198.44%20167.128.92%18310.763633294.74%5.00%215223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9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洞见研报分析整理印度中国巴西墨西哥俄罗斯英国日本德国西班牙法国意大利美国61政策背景:补贴政策有力助推,扩大新能源汽车消费•政策的大力支持与引领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得以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基础,自2008年中国首次推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起,国家与地方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补贴政策,在行业发展前期有力推动新能源汽车消费与供给。2023年开始,政策补贴逐步退坡,行业由政策引领转向市场竞争。2010-2023Q3中国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与销量增长趋势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策延长668.7•2017年12月发文延长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7月再次延长至2022年12月31日627.8新能源汽车免征购置税政府开始逐步调整补贴政策,与此2014年9月1日-2017年12月31日同时推出了双积分政策。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船税•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的优惠•2017年开始,免征购置税的政策逐325.12012年1月1日措施始于2014年9月,政策实施后有渐退坡,一直到2022年底开始正式效降低了新能源汽车购置成本,对结束。2023年,政策开始转型,更•2012年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信部新能源汽车消费起到直接推动作用,加侧重于新能源汽车的智能化。三部门联合发文,新能源汽车免征2014、201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车船税,与财政补贴的口径保持一增长均达300%以上。124.2120.6136.7致,同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3万辆,同比增长106.7%。76.727.946.700.61.31.88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Q3资料来源:乘联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洞见研报分析整理7………………行业发展背景01行业市场现状02未来发展趋势前瞻03………………2乘用车市场整体平稳,新能源乘用车表现持续向好•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已进入全面市场化竞争阶段,与整体增速较为稳定的乘用车市场相比,新能源汽车行业实现了产销的高速增长,其发展优势依旧在不断巩固与扩大。2022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年产量达721.9万辆,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生产消费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26.3%。•截至2023年10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达699.8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29.6%,市场依然保持较高增长势头。2018-2023.10中国乘用车市场产量对比及新能源渗透率变动趋势2796.8中国乘用车产量(万辆)中国新能源乘用车产量(万辆)新能源渗透率(%)2462.52652.82747.62552.82366.329.6%26.3%4.6%4.7%5.9%13.9%721.9699.8129.6119.0145.6367.7202220212023.1-102018201920209资料来源:乘联会,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攀升,纯电车型为市场主力•相较于2021-2022的倍增阶段,自2023年起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整体增速有所放缓。但从市场增量与存量角度出发,新能源乘用车市场主要份额仍被纯电车型占据。2023年Q3,纯电动乘用车销售90万辆,占全部新能源销量的70.3%。357.10%2021-2023Q3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纯电车型销售比例及增速对比347.30%新能源乘用车整体销售同比增速(%)纯电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速(%)204.60%156.60%108.80%119.40%207.00%166.30%82.40%80.20%32.20%6.60%37.90%27.00%55.90%38.60%117.30%133.80%92.80%89.90%48.10%543822.20%1179023Q223Q3纯电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其他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万辆)10152222253547389379851121238571121Q422Q122Q222Q322Q423Q136466221Q121Q221Q3资料来源:汽车之家研究院,乘联会,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新老玩家相继入局,积极适配电动化浪潮•造车新势力异军突起,格局几经变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兴起吸引了许多新玩家进入,造车新势力们选择以新能源汽车切入行业市场,依托前期市场红利站稳•脚跟,同时积极推出新车型,提升产品性能,完善充换电配套设施建设,适配全球汽车工业电动化浪潮,依托现有消费者群体,进一步扩展市场。传统车企积极转型,开启电动化“反攻”。汽车工业电动化浪潮来势汹涌,国内外传统主机厂纷纷选择转型,在制定全面停止销售燃油车目标规划的同时,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投入,加速自身产线电动化与智能化转型,适应全球汹涌电动化浪潮,开启电动化反攻。车企成立时间国别发展规划车企国别燃油车停售时间发展规划特斯拉2003美国到2030年,销售量达到2000万辆,部署比亚迪中国20222025年实现销量2500万辆的目标蔚来2014中国1500GWh储能福特美国2030(欧洲)大众德国2035(欧洲)2026年电动车年产超过200万辆;2030年,2025为止,进入超过2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范2030(欧洲)电动车销量占公司全球销量的50%围内建成4000座换电站20302030年,全球售出的汽车每两辆就有一辆小鹏2014中国2将0全25面年进之军前自主动要驾全驶场和景无辅人助驾驾驶驶,2025年之后,宝马德国2030纯电动汽车。电动化投入达到520亿欧元2035哪吒2014中国预外计销至量达20到251年0-,20实万现辆国内销量达到50万辆,海20402025年,纯电动车销量累计超过200万辆;2030年,全球累计交付约1000万辆纯电动奔驰德国汽车;MINI和劳斯莱斯品牌也将在2030年左右迈向全面自动化理想2015中国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2025年力争插电混动和纯电车型销量占比中国到车、20S25U年V和,M推P出V8款新车型,涵盖各种尺寸的轿沃尔沃瑞典升至50%;2030年全球建立8个电池工厂,满足200GWh电池产能所需零跑20152025年,实现全面电动化,纯电车型占比埃安2017中国争达取到在15200万25辆年全球销量达到100万辆,2030年起亚韩国达到50%;2030年,只销售纯电动车,在全球范围内淘汰所有内燃机汽车极氪2021中国2025年,推出6款新车,销量达到65万台本田日本2030年,纯电汽车年销量达到120万辆;到资料来源:公司官网,公司年报,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030年,全球汽车产品销量达到400万辆,其中环保车型超200万辆2030年,产量超200万辆,在电动化和软件领域共计投入约5万亿日元(约400亿美元)112行业竞争格局初现,国产品牌优势明显•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已逐渐从依赖政策驱动,转变为了市场自由发展。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但集中度持续提高,头部效应明显,新能源汽车行业龙头企业在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品牌声誉、市场认可度方面均有明显优势。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2023年10月新能源汽车品牌交付量/销量排名(单位:辆)序号厂商10月10月同比2023年1-10月其他比亚迪1比亚迪30109538.4%237135032.38%18.31%比亚迪31.72%其他2吉利6208699.8%36198045.66%特斯拉13.02%3埃安4150338.0%392489哪吒汽车上汽通用4理想40422302.1%2846472.62%五菱上汽通用五菱长安4.78%5长城30461178.1%200560长安汽车7.70%2.35%大众3.74%吉利奇瑞广汽6五菱缤果26007-1502935.37%特斯拉2.29%2.69%奔驰宝马4.30%奇瑞汽车广汽埃安7.75%2.91%3.69%3.90%4.82%7小鹏20002292.0%101445•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效应凸显,国内新能源8零跑18202159.0%107029汽车市场目前呈现出“两超”竞争格局,比亚迪和特斯拉成为市场的引领者。9蔚来1607459.8%126067•在全球新能源车市场上,中国自主品牌凭借明星车型表现亮眼,有望推动本土产业链拓展海外市场。10深蓝1551389.7%106000资料来源:乘联会,洞见研报分析整理122新型产业格局成型,产业价值链条重塑•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原有以中游整车厂为价值核心的产业价值链条正在重塑,产业链整体正在结合跨行业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多领域主体形成“网状生态”。上游电池、电机、电控等核心零部件企业成为行业价值链核心,中游整车环节重要性在现阶段有所降低,后端服务市场蓄势待发,终端消费者市场成为重要利润池。关键原材料与核心零部件整车制造充电与后市场服务关键原材料核心零部件商用车充电服务锂矿石镍矿石正极车身及其附件充电桩及设备钴矿石锰矿石负极电解液电池车窗玻璃后视镜换电站及设备天然石墨人造石墨隔膜PACK汽车座椅汽车车灯硅基材料钛酸锂电芯方向盘仪表盘动力电池回收LiFSILiPF添加剂电机乘用车后市场服务溶6剂汽车金融湿法隔膜永磁材料底盘汽车保险干法隔膜硅钢片汽车租赁电控车轮轮毂二手车交易IGBT制动器驱/传动车桥维修与养护PCB减震器拆解回收传动轴车规级半导体GPU芯片FPGA芯片稀土材料专用车铁矿硅粉ASIC芯片ADAS芯片环卫车工程车矿山挖掘物流车碳化硅MCU网关芯片码头起重…………资料来源: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国产品牌影响力提升,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价齐升•随着中国新能源车产业链不断完善,新能源车逐渐成为我国优势产业之一,2022年中国自主品牌全球销量为1151万辆,占全球市场份额为14%,绝对数量来看已接近美国。虽然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但自主品牌还没有完全具备国际化的优势,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汽车品牌相比还有差距。•新能源汽车对汽车出口量增长的贡献率不断升高,有效拉动了中国汽车出口大盘增长。2023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80万辆;2023年前三季度中国汽车出口37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达125万辆。中国每出口100辆汽车,有34辆是电动汽车,这一渗透率远高于过往年份。2022年各国汽车品牌中国及全球市场销量统计2019-2023Q3中国汽车出口量及新能源汽车占比统计该国汽车品牌在除中国外全球市场销量(万辆)该国汽车品牌在华市场销量(万辆)汽车出口量(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量(万辆)新能源汽车占比(%)26862709339.937133.70%188114231271121520.40%20.30%218.520%115519.50%1151805685420284344124.3108.612567.929625.442.622中国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法国-意大利其他20192020202120222023Q314资料来源:中汽协,海关总署,人民网,泽平宏观研究,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细分市场分析:“电动化”引领行业竞争上半场•——01动力电池装机量保持高增速,国产企业表现亮眼•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零部件之一,其在新能源汽车“电动化”进程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细分市场,中国动力电池行业•产量与装机量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当前已成为我国领先产业之一,同时推动汽车行业往高附加值行业方向不断升级。2023年动力电池市场1-10月同比增长达到43.1%,近三个月动力电池装机量均维持在34.5GWh,单月同比有不同幅度波动,主要受去年同期装机量波动导致。当前动力电池市场供应情况较为集中,其中宁德时代占比42.5%,领先优势明显,弗迪电池由于受到比亚迪销量增长的带动,份额达到28.6%。两家企业同比增幅超过50%。中创新航供应企业较多,其中广汽埃安和小鹏汽车合计占比超过60%,LG主要以单一企业供应为主。2019-2023年10月新能源汽车配套电池总装机量年度走势2023年10月电池企业装机量TOP10总装机量(GWh)同比14696装机量(MWh)同比159%303.8441.70%277.1比亚迪441.50%(89.5%)广汽埃安9882(34.4%)小鹏(26.6%)159.890.10%192.80%147.10%136.90%151.00%43.10%52.20%59%特斯拉中国2842(99.9%)53.261.72352-19.40%10.60%15.90%10087386855064324173.20%20192020202120222023.1-10宁德时代弗迪电池中创新航高轩高科蜂巢能源欣旺达亿纬锂能孚能科技LG正力新能15资料来源:乘联会,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细分市场分析:“电动化”引领行业竞争上半场——02驱动电机行业市场头部效应明显,深度配套与联合开发模式占比较高•2023年1-10月,电机企业头部效应明显,弗迪动力市场份额占比接近3成。多数产品自供,联合汽车电子、尼得科等企业采用与企业深度配套或联合开发的配套模式,法雷奥本期配套量位列第九,同比增幅超过500%。2023年10月电机企业配套量TOP10配套量(万辆)同比(%)24.9500%398.50%136.60%143.10%203.10%112.00%3.848.10%5.95.75.269.30%2.6-2.30%3.12.31.91.7-53.10%弗迪动力联合汽车电子尼得科蜂巢易创中车时代特斯拉宁波双林大众变速器法雷奥方正电机企业环比增速份额累计配套量Top1OEMTop2OEMTop3OEM弗迪动力-2.08%31.54%206.2比亚迪93.7%腾势汽车3.5%一汽丰田1.3%13.86%7.51%42.967.6%14.3%5.6%联合汽车电子30.58%7.19%47.9理想70.1%长城汽车28.7%上汽通用0.8%尼得科9.55%6.57%33.8广汽埃安77.2%吉利汽车22.5%唐骏汽车0.3%蜂巢易创理想长城汽车吉麦新能源中车时代15.54%4.75%20.4上汽通用64.0%一汽红旗23.7%合众新能源9.3%特斯拉-26.95%3.92%46.4特斯拉中国100.0%----宁波双林48.67%3.25%20.0长安59.3%上汽通用五菱40.6%柳州蒲菱0.1%大众变速器-0.30%2.88%11.8上汽大众69.4%一汽大众30.6%--法雷奥吉利77.0%东风启辰12.5%北京奔驰8.7%方正电机26.27%2.38%6.573.8%18.1%北汽制造3.4%上期通用五菱小鹏-17.10%2.17%16.5资料来源:乘联会,洞见研报分析整理162细分市场分析:“电动化”引领行业竞争上半场•——03电控系统行业市场表现稳定,市场集中度较高2023年10月,TOP10电控供应商份额占比70.2%,其中自供比例超过55%。前十企业中九家企业配套量同比均有增长,自研电控占比仍然较高。汇川联合动力、尼得科等多家外供企业实现单一企业配套量超过60%。2023年10月电控企业配套量TOP1024.70配套量(万辆)同比(%)173.80%46.80%147.20%128.40%89.30%69.30%57.40%65.70%33.90%5.905.703.80-21.30%1.803.103.001.701.501.50弗迪动力汇川联合动力尼得科中车时代特斯拉联合汽车电子阳光电源宁波央腾蔚来驱动华为企业环比增速份额累计配套量Top1OEMTop2OEMTop3OEM弗迪动力-2.91%32.83%205.5比亚迪93.6%腾势汽车3.5%一汽丰田1.3%汇川联合动力6.24%7.91%41.230.55%7.54%45.7理想汽车67.4%小鹏汽车6.0%长安汽车5.7%尼得科15.26%5.02%22.5中车时代-26.95%4.11%46.4广汽埃安70.1%吉利汽车28.7%唐骏汽车0.8%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63.7%一汽红旗23.6%合众新能源9.2%4.00%28.2特斯拉中国100.0%----2.37%12.9联合汽车电子6.04%2.31%9.0长城汽车28.1%上汽大众22.3%一汽大众19.2%2.05%12.7阳光电源55.42%2.05%6.3吉利汽车50.6%上汽通用五菱43.0%远程新能源商用车2.3%上汽通用五菱53.1%长安汽车46.9%--宁波央腾7.81%100.0%---蔚来汽车79.3%-蔚来驱动-14.71%赛力斯汽车阿维塔汽车16.1%一汽奔腾4.0%华为121.34%资料来源:乘联会,洞见研报分析整理172细分市场分析:“智能化”开启行业竞争“下半场”——01自动辅助驾驶先行,城市NOA全面覆盖在即•智能化竞争已开启,各车企城市NOA加快进程,目标覆盖主要的用车场景,为用户提供除了高速以外的城市部分功能实现,让自动驾驶功能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早期城市NOA同样使用高精地图,进行精准定位服务。但其高精度、高鲜度等要求也意味着巨大的成本资源投入。随着车端算力的提升以及传感功能的迭代升级,单车的感知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大部分厂商已逐步转向使用“轻地图/无图+单车感知”的方案,降低对于高精地图依赖。车企命名2022Q3-2023Q22023年Q32023年Q42024年22.0922.1223.0323.0623.0723.0823.0923.1023.1123.122024H12024H2广州北京通勤NOA覆盖100城无图XNGP覆盖200城小鹏NGP深圳佛山XNGP覆盖50城全国覆盖华为NCA上海无图内测理想ADMAX45城→全国覆盖通勤通勤NOA覆盖10城NOA覆上海公测盖30城智已IMAD通勤模式覆盖百城蔚来NADNOP+发NAD累计开通城区领航路线里程6万公里Q1累计开通城区领航路线里程20万公里布Beta汾城亚运会期间,开通17城,同时开启20城公测Q2累计开通城区领域路线里程40万公里极氪NZP长城NOH发布覆盖百城比亚迪DNP功能落地资料来源:乘联会,高工智能汽车,洞见研报分析整理182细分市场分析:“智能化”开启行业竞争“下半场”——02智驾水平升级驱动市场放量,多种搭配方案并行•汽车传感器是把非电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并向汽车传递各种工况信息的装置,其是实现智能驾驶的核心硬件,同时也是智能驾驶感知系统的基础。智驾水平的不断升级驱动传感器市场放量,车载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有望成为汽车传感器领域主要增长点。类型优点缺点用途2023Q3中国激光雷达市场格局2023Q1中国毫米波雷达市场格局毫米波•穿透雾、烟、灰尘的•精度低•完成障碍物运动速度、华为其他…华为其他雷达能力强,可全天候工•探测距离有限方位等识别10.81%福瑞泰克2.00%10.30%作,不受天气影响•无法感知行人海拉2.40%22.80%•价格便宜大陆5.40%安波福速腾聚创禾赛科技17.00%•无法应对雨雪、雾•路沿检测17.82%37.48%•高精度霾天气•车道线检测博世•探测距离远10.80%激光雷•抗干扰能力强•不具备能识别路标、•障碍物识别达车牌的功能•静态物体和动态物体的•成本高识别森思泰克13.40%•对速度不够敏感•定位以及地图的创建维宁尔15.90%图达通…•可以描绘物体的外观•受环境因素以及外和形状摄像头部因素影响较大•车道线检测•2023年前三季度国内前装激光雷达出货量超30万颗,其中TOP3为禾赛•读取标志•获取准确三维信息•障碍物检测科技、图达通和速腾聚创,由于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智能汽车厂商逐渐•成本低廉、技术相对减少激光雷达用量。•困属难于被动式传感器,•交通标识的识别•2022年国内毫米波雷达市场规模为86亿元,2023年Q1国内出货量成熟TOP3为海拉、安波福和维宁尔,其中华为首次进入TOP10。对算法依赖高19资料来源:电子工程专辑,高工智能,AIoT,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细分市场分析:“智能化”开启行业竞争“下半场”——03芯片算力提升适配“智能化”升级要求,庞大市场吸引多方入局•相关数据表明,自动驾驶每提升一个等级,算力需求将倍数提升。根据自动驾驶能力与芯片算力需求匹配数据显示,L3级别自动驾驶需要的AI计算力或将达到500TOPS,L4级别自动驾驶需要的AI计算力接近2000TOPS,L5级别自动驾驶的AI计算力要求更为严苛。•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主要参与者有英伟达、高通、Mobileye、地平线、华为、黑芝麻等。近年来,我国本土厂商不断崛起,逐渐形成国内外厂商同台竞技的态势。自动驾驶等级理论算力需求及应用场景计算芯片相关企业产品布局智能驾驶算力需求应用功能及场景高通地平线华为黑芝麻特斯拉英伟达Mobileye级别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紧急制动,自动泊车等SnapdraAscend3L210TOPS芯片gonJ510A1000FSDOrinEye06RideL2+200TOPS自动辅助变道、高速NOA、城市NOA(ATI算O力PS)26961640-707220067(功W耗)10/8<8722535L3500TOPS车辆特定场景有条件自动化,答驾驶员根据系统请求提供应射程5nm/12nm16nm14nm7nm5nm2020202120182020201920192020发布时间L42000TOP车辆特定场景自动化,驾驶员解放双手量时产间/S/2021202120192022/32024/5L5/无人驾驶适场配景/L3-L4L2-L3L1-L4L3L4L4资料来源:商业新知,各芯片厂商官网,盖世汽车研究所,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0………………行业发展背景01行业市场现状02未来发展趋势前瞻03………………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1: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阶——01自动驾驶相关政策完善,有望进一步助推智能化发展•我国自动驾驶与智能驾驶相关政策正在逐步完善,相关标准的持续出台标志着我国智能驾驶标准正在逐渐完善,这也为智能驾驶技术的商业化落地提供重要的先决条件。各地方政府也陆续展开落地试点与规划工作,政策法规内容也更加开放,全方位助力自动驾驶技术往更高阶方向发展。国家层面地方层面协同持续完善自动驾驶政策法规体系政策法规创新迭代促进自动驾驶应用落地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公安部等2023年5月,北京市发布《北京市智能网联2022年3月,示范区发布《北京市智能网四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汽车政策先行区数据安全管理办法》联政先行区智能网联客运巴士道路测试、示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2023年10月,交通运输部、国家标准化管2023年2月,上海浦东实施《上海市浦东2023年1月,上海发布《上海市智能网联汽理委员会联合印发《交通运输智慧物流标准新区促进无驾驶人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应用规车高快路测试与示范实施方案》体系建设指南》定》2022年9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国家2022年11月,江苏发布《江苏省道路交通2022年8月,武汉市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智能网联汽安全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道路测试和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车)(2022年版)》(征求意见稿)2022年8月,深圳实施国内首部关于智能2022年3月,重庆市实施《智能网联汽车网联汽车管理的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政策先行区道路测试与应用管理试行办法》2022年8月,交通运输部发布《自动驾驶汽车运输安全服务指南(试行)》(征求意联汽车管理条例》见稿)资料来源:政府官网,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2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1: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阶——02智能网联乘用车渗透率不断提高,未来市场潜力巨大•2023年11月1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关于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印发,四部委决定遴选具备量产条件的搭载自动驾驶功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开展准入试点,并对取得准入的智能网联汽车产品,在限定区域内开展上路通行试点。这也意味着在中国,汽车产业进入了L3时代。2017-2030年各自动驾驶级别渗透率2021-2025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预测L0/L1L2L3L4/L51%8%产业规模(亿元)530312%16%1%466388%84%36%25%32%10%40%416675%355168%60%288594%63%29%52%6%201820192020202120222025E2030E2021202220232024E2025E2017•当前我国智能驾驶功能渗透率仍处于较低位置,提升空间较大。2023年•工信部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我国搭载辅助自动驾驶系统的智能1-6月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前装标配L2(含L2+)辅助驾驶功能网联乘用车市场渗透率达到42.4%,全国已开放智能网联汽车测试道路超搭载率为34.9%,同比提升约8%。过15000公里,道路测试总里程7000多万公里,预计2023年中国智能网联车的规模将达到4166亿元。•预计到2025年L2和L3水平自动驾驶渗透率将得到进一步提升,分别达到60%和10%。2030后L3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大幅提升,并且L4/L5占比23也将提升。资料来源:乘联会,高工智能汽车,洞见研报分析整理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1: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阶•——03智能网联水平提升,带动汽车芯片市场放量汽车电子芯片是智能驾驶功能背后的重要支撑,智能化部分主要依赖计算芯片和底层车规级MCU。计算芯片在智能驾驶执行的过程需要处理海量的数据,而处理能力和处理效率与芯片算力息息相关,强芯片就是强算力。中国车规级AI芯片的市场规模将稳步提升,2022年达到了31亿元,2023年预计将达到50亿元。2022年,中国车规级MCU芯片市场规模达到33亿元,预计2023年全年将达到38亿元,并且后续将进一步的提升。2020-2030年中国车规级AI芯片市场规模及预测2019-2025年中国车规级MCU市场规模中国车规级AI芯片市场规模(亿美元)增长率(%)规模(亿元)53.3%61.3%1774648.0%16142144381253334.8%10530912674235023.0%15.4%19.0%15.2%11.8%9.9%312315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1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资料来源:中国车联网白皮书,亿欧智库,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4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1: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阶——04智能化转型引发产业链价值分布变化,国产化替代仍存发力空间•智能汽车产业链主要包括智能座舱、智能驾驶、车载通信三大领域,国内供应商在多数领域已占据主导或具备国产替代能力,但芯片、操作系统等领域对外资企业依赖较严重。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国产化替代情况示意图车载摄像头通信终端底层架构座舱芯片激光雷达车载模组应用软件操作系统超声波雷达通信芯片座舱电子毫米波雷达语言交互方案感知系统ADAS车载通信智能座舱高精地图智能驾驶芯片决策系统智能汽车车载app智能驾驶域控制器高级别整车厂商自动驾驶信息娱乐系统液晶仪表传统车企新势力HUD线控制动执行系统流媒体后视镜线控转向座舱域控制器主要依赖海外进口或外资技术部分实现国产已经或能够完全实现国产替代资料来源: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5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1: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进阶•——05车规级芯片准入门槛较高,国产化全面替代或将成为“新浪潮”高相较于消费级芯片,车规级芯片的制造要求和制造难度都相对较高,其对可靠性、安全性、长效性等要求较高,开发周期较长,这也导致国产化覆盖程度较低。不同汽车芯片国产化率不等,从不到5%到15%左右。在中国智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国家大力支持智能制造和国产芯片企业的背景下,车规级芯片国产化进程国加速在即,未来有望实现全面自主化替代。产化类型产品要求国产性能水平国产化率主要面临问题主要国内厂商难度计算芯片ASILB/C/DAEC-100TOPS以上大算力芯片国产实现突破1-<5%工具链及软件生态不足,制造依赖台积电,EDA和IP被华为、地平线、黑芝麻、芯擎科技、爱芯元智、寒Q100Grade2100TOFS中低算力芯片国内企业具备较强实<5%“卡脖子”;高端座舱算力芯片被高通垄断武纪、后摩智能、芯驰科技、杰发科技等控制芯片力ASILB/DAEC---关键IP和制造工艺能力严重不足,制造工艺落后,产能芯驰科技、兆易创新、杰发科技、芯旺微电子、华电源芯片Q100Grade1/2/3动力域、智驾域国产化率极低,车身域部分实--不足由于投资回报低,国内产线开发积极性低大半导体、芯铁等现国产<10%驱动芯片ASILB/DAEC-<4%只备功能安全要求的电源芯片开发经验不足,特殊工艺矽力杰、品丰、士兰微、东科、比亚迪、纳芯微电Q100Grade0/1电源芯片需要90nm以上制程,国内具备一定制退能力不足,如高压BCD工艺子等存储芯片制造能力除高频PMIC、模拟前端(AFE)、DC-传感器芯ASILB/DAEC-DC等国产化面临痛点外,大部分可实现国产功能安全要求高的主电机驱动、显示驱动等国产化能力华大半导体、纳芯薇、思瑞浦、集创北方、奕斯伟Q100Grade0/1不足车规级工艺不成熟,产品丰富度和制造经验不足英迪芯等片功能安全要求不高的驱动类芯片只备国产化能ASILB/DAEC-力,如LED驱动、马达驱动、功率驱动、音频车规级EEPROM处于起步阶段,大容量车规NAND长江存储、合肥长鑫、兆易创新、北京君正、复旦Q100驱动FLASH性能信低,容量信小,制造设备受关田制裁影响微电子、华大半导体等Grade0/1/2/3国内企业在车规级SRAM、DRAM、NOR较大豪威科技、纳芯微、加特兰微电子等FLASH等领域实现突破ASILB/DAEC-产业链产品定义不足,功能安全产品有待提升,毫米波Q100Grade0/1/2国内具备一定设计、制造能力,图像、电流、雷达、激光雷达芯片等依赖国外温湿度、压力等传统传感器可实现国产通信芯片AsILBAEC-Q100国内在车载4G/5G通信、导航芯片领域有成熟<3%国产CAN、LIN、以太网、直连、高速串口芯片实现技紫光展锐、联发科,卓胜微、华为海思、大唐启芯、Grade2产品,具备一定制造能力<15%-20%术突破,但不戍熟北京君正、物芯科技、景略半导体、瑞发科等功率半导AEC-Q101(品圆)、采用90nm以上成熟工艺,中低端只备国产能<5%性能、封装技术、生产设备、设计工具存在差距比亚迪半导体、中车时代、斯达半导、土兰薇等体AQG324(模块)力,高端依赖进口芯片企业与供应商应用适配及验证不足紫光同芯、芯铁、天津国芯、信大捷安、华大电子,低安全芯片ASILBAEC-Q100基本达到国外厂商水平国民技术等Grade1/226资料来源:盖世汽车研究所,各芯片厂商官网,洞见研报分析整理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2:新能源汽车“网联化”转型——01汽车“网联化”引发行业变革,生态格局向消费电子转变•未来汽车有望成为最大的智能终端,具备高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的特征。这将逐步打破传统汽车行业的“封闭市场”,使生态格局向消费电子领域转变。未来汽车市场可能会经历类似手机市场由功能机向智能机的转变趋势,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智能车有望成为下一个互联网入口娱乐信息系统产品体系服务体系车企及第三方服务平台红外目标探测系统及超声传感器软件操作系统应用软件激光雷达传感器系统传感器车联网数据层远程雷达模块电气动力总成计算机内部数据外部数据电机驱动控制模块运行车辆状况道路状况气象信息电池组通信模块驾乘操作停车提示计算单元车辆维修预警…高精地图、互联和导…航功能车企后端平台资料来源:洞见研报分析整理CRM系统27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2:新能源汽车“网联化”转型——02软件定义汽车,电子电气架构逐步走向集中域式•随着汽车智能化程度的提升,整车电子控制单元(ECU)的装配量也在增加。分布式架构受到信息交互效率与成本效率的限制,未来汽车电子电气架构有望向集中化演进。全球汽车软硬件产品内容结构占比电子电气架构发展趋势软件驱…其他…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2010硬件驱动…•随着汽车智能网联化•传统座舱多为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各功能ECU完全分离、互不通信。2016程度的提高,软件价•各个ECU的算力较低,只能实现简单的逻辑功能。2030E软…其他值在整车内容结构中•各ECU由不同供应商提供,软硬件耦合在一起,因此出厂后软件即固定,主机厂没的占比大幅提高。27%有能力和权限进行后续的OTA升级,用户体验较差。硬件驱动•软件产品内容价值将持续提升,预计至跨域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63%2030年,全球汽车整车内容结构中软件驱•随着座舱不断智能化升级,相似功能间开始实现集成,逐渐出现“域”的概念,不其他动的占比将达到30%。同安全等级的“域”在功能上能够实现一定程度的交互。软…29%•不同域间通过总线进行通信,但在硬件上依旧是隔离的,分别由各自的ECU所控制。•分域式架构相比传统的分离式架构,其智能化体验已经有一定的提升。硬…集中域式电子电气架构•集中域式方案即用一个系统级的主控芯片(SoC)来实现座舱内所有部件控制,同时通过软件的方式对不同安全等级区域分域,实现相互隔离。•集中域式方案拥有高运算能力和高通信带宽,交互功能更加丰富。资料来源:麦肯锡,亿欧,国元证券,洞见研报分析整理•集中域式方案实现软硬解耦、域内集中,后续OTA升级更加便利。28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2:新能源汽车“网联化”转型——03汽车座舱概念逐渐消失,“类人”交互模式下的智能化终端兴起•随着新能源汽车“网联化”的发展,汽车正转变为新的移动智能终端,而智能座舱成为这场新变革的重要领域。智能座舱的普及带来了全新的交互场景和生态,目前来看,更加主动、灵敏、情感化的“类人”交互模式,是智能座舱在很长一段发展周期内的里程碑式目标。关注全车乘员安全娱乐体感差异化服务➢更加关注儿童、老人等群体的健康状态➢融合全座舱传感器的采集数据,综合分析乘员的需求与偏好。➢EuroNCAP宣布,从2022年开始,将开始对儿童车内遗留配合音频、视频、空调、座椅等配置,为不同乘员提供偏独立检测(childpresencedetection)打分的娱乐空间主动交互自然对话空间切换适配不同场景➢深度学习、AI、感知算法取得重大进步,智能助手可通过对➢根据乘车人数,灵活安排座椅配置方案车辆、环境、驾驶员、乘员的全面灵敏感知,进行分析、决➢灵敏感知乘员坐姿变化,自动调节座椅角度与体感温度,并策、预判,主动为用户提供建议,展现“高智商”进行按摩,舒缓肌肉➢合成语音自然、流畅,接近真人,展现“高情商”➢根据不同场景,切换会议、休闲、家庭、私人休憩等模式极简面板集成式控制更加注重用户隐私➢配置超高性能计算平台,实现“一屏控全舱”➢为保护乘员安全,监测驾驶员状态,大量采集用户数据几乎➢采用极简式面板,除紧急备用按钮为实体机械按钮外,全部难以避免。储存与分析数据时,将纯语义信息与用户身份信息指令均可通过语音、手势、微表情、脑电、虹膜等方式进行予以区分,设置密级感知与执行➢对车舱硬件配置进行特殊处理,遮挡外部视线资料来源:灼鼎咨询,洞见研报分析整理29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3: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01配套需求增长趋势明显,补能问题迫在眉睫•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发展速度势头不减,随激增市场而来的便是庞大的补能需求问题,在动力电池技术无革命性突破情况下,续航里程和补能速度仍为制约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上升的关键因素。当前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仍存在布局不够完善、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不够均衡、运营不够规范等问题,配套缺口与补能痛点显著。2017-2022年国内充电桩保有量变动趋势2017-2022年新能源汽车车桩比变动趋势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万台)私人充电桩保有量(万台)3.433.36车桩比(%)2.933.133.00341.212.5123.1847.6970.1687.36147.00179.7551.5680.74114.71202221.3929.9820202021201920172018201720182019202020212022•国内充电桩建设加速,充电桩保留量持续攀升,截至22年底已超520万台。•作为新能车的配套补能设施,新能车保有量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巨大的充电基础设施需求。•公共充电桩占比低于私人充电桩。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截至2022年底,国内充电桩保有量达520.96万台,同比增长99.06%,其中公共充电•截至2022年底,国内存量车桩比为2.51,2022年增量车桩比约为2.7:1桩179.75万台,占比34.5%,私人充电桩341.21万台,占比65.5%。,车桩比仍有下降空间。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洞见研报分析整理30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3:加速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02政策风向明显,支持助力充电基础设施高质量大范围发展•近年来,我国已建成世界上数量最多、服务范围最广、品种类型最全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与保有量的快速增长冲抵了全国有效车桩比走低的趋势,导致需求缺口不降反增。各地方陆续出台政策法规,引导充电设施建设往高质量、大范围、标准通用化等方向发展。•充电设施发展趋向成熟,政策引导充电网络往高质量•政策制定行业的目标规划和规范要求,建立换电汽车充电和创新技术发展,辐射区域扩大至三四线城市及农村换电监管平台,健全换电技术标准体系,形成换电产业生地区态,构建换电政策支持体系•2023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将《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转发各地方、•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各部门落,落实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加快换电模式推广应用,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2023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基本建成覆盖广泛、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功•2021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电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建设规范》,对电能完善的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动乘用车共享换电站的关键核心部件、技术要求和通用流程进行了详细规范。•2023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制定了《关于加快推进充电基础•2021年11月,工信部,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制定《电动汽车换电安全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指出要适度超要求》,是换电模式领域制定的首个基础通用类国家标准。前建设充电基础设施。•2021年4月,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启动新能源汽•2022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并开展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的应用试点工中提到,优化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站)的投资建设运营模式,加快推进高速作。公路服务区、客运枢纽等区域充电桩(站)建设。•2020年10月,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2年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印发了《国家发展对于换电技术,通过自动化、智能化、共享化、网络化和互动性五个方面的改革委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发展,形成对电动汽车的一种有效补能方式。见》,鼓励大功率充电、无线充电、自动无人充电等新技术新模式发展。31资料来源:政府官网,洞见研报分析整理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4: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广阔•——01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千亿回收市场东风将至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在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动力电池退役与回收问题。2022年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的退役量都达到了16WGh,预计至2026年前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量将急剧增长,预计到2030年磷酸铁锂和三元锂电池的退役量将分别达到493GWh和254GWh,如何实现对大规模退役电池的低成本有效回收成了行业亟需解决的问题。2020-2035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退役量趋势预测磷酸铁锂退役量(GWh)三元锂退役量(GWh)整体增长趋势(%)144.4%79262462864464464857990.9%49351473.3%66.7%40538230918.1%62.5%21825427318418127.1%19.9%14.1%23.1%11017.3%13.5%12.8%11.8%807420413.3%1142061616213124392020202120222023E2024E2025E2026E2027E2028E2029E2030E2031E2032E2033E2034E2035E资料来源:中汽协,高工锂电,中信建投,政府官网,洞见研报分析整理32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4: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广阔——02动力电池回收政策逐步完善,行业发展未来可期•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动力电池装机量也在直线上升,随之而来的便是动力电池退役与回收问题。国家十分重视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发展,自2018年起密集发布相关政策,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正往规范化、专业化、大型化方向发展,回收行业产业东风将至。颁布时间政策名称颁布机构主要内容2022.22021.10《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工信部等八部委完善废旧动力电池跨区域回收利用体系,推动产业链合作,培育梯次2021.7和再生利用骨干企业,加大动力电池检测、拆解、有价金属提取等技2020.10《2030年前炭达峰行动方案》国务院2019.11术的研发力度2018.7《“十四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发改委推进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等新兴产业废物循环利《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国务院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服务网点建设和工信部加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溯源管理平台建设,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运营指南》工信部等七部委溯源管理体系,建设规范化回收服务网点,促进废旧动力电池循环利《关于做好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试用产业发展点工作的通知》完善动力电池回收、梯级利用和再资源化的循环利用体系,优化再生利用产业布局,推动报废动力电池有价元素高效提取,促进产业资源化、高值化、绿色化发展新能源汽车生产及梯次利用等企业应依托回收服务网点加强对本地区废旧动力蓄电池的跟踪确定京津冀、上海、江苏、浙江、湖南、四川等20个省市及中国铁塔公司为试点地区和企业,动力电池回收行业步入正轨2018.2《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暂行办工信部等七部委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汽车生产企业承担动力蓄电池回收的法》主体责任,对动力电池设计、生产、回收及综合利用提出要求资料来源:中汽协,高工锂电,中信建投,政府官网,洞见研报分析整理333行业未来发展趋势05: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建设•——新能源汽车后市场呈上升趋势,整体发展潜力巨大汽车后市场是指在汽车销售之后的一系列配套服务措施,即汽车从售出到报废的过程中,围绕汽车售后使用环节中各种后继需要和服务而产生的一系列交易活动的总称。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持续快速增长为新能源汽车后市场提供了发展基础,2018-202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从原本的4.4亿元增长至6.9亿元,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展现了中国汽车后市场的发展潜力。2018-2023年中国汽车后市场市场规模及增速情况类型政策鼓励具体内容市场规模(亿元)增速(%)优化汽车配件流通环境实施汽车后市场配件流通标准、鼓励发展连锁经营10.53%等配件流通模式,推动汽车配件流通规范、透明、促进汽车维修服务提质高效发展。11.36%9.62%6.306.90升级5.709.52%加快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售后构建多层次汽车赛事格维修培训、发展汽车绿色维修、提升汽车维修数字4.905.20局化服务能力。4.40加快传统经典车产业发支持开展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型赛事活展动,发展国际级、国家级汽车赛事。6.12%支持自驾车旅居车等营提出研究制定传统经典车国内管理和进口政策,支201820192020202120222023E地建设持地方探索传统经典车辆保税展示及托管服务。丰富汽车文化体验加强政策支持,促进房车旅游消费发展。优化汽车消费金融服务支持地方推进汽车博物馆和汽车影院等项目建设运营、组织开展汽车文化交流活动。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的前提下,优化对汽车使用消费的金融服务。资料来源:中国乘用车协会,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政府官网,洞见研报分析整理34DJyanbao.com「洞见研报」,全面覆盖各投资领域,依托海量的宏观策略、行业发展、上市公司等研究报告,采用智能搜索引擎、专业OCR识别、文档结构化解析、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致力于为金融投资人员、企业高管、咨询顾问、行业研究员、市场分析师、市场运营人员等提供便捷、全面的实时、专业的信息检索服务。致力于通过前沿的技术和便捷的产品体验,帮助垂直职场人群和投资者从海量信息中高效挖掘有价值的内容。300万+4100+900万+科技传媒大消费健康医疗工业制造专业报告权威机构数据指标交通物流公共服务能源矿产金融地产农林制造综合其他DJyanbao.com•本版报告权为声洞明见研报制作,其版权归属洞见研报,任何机构和个人引用或转载本报告时需注明来源为洞见研报,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任何未注明出处的引用、转载和其他相关商业行为都将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和其他法律法规以及有关国际公约的规定。对任何有悖原意的曲解、恶意解读、删节和修改等行为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并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本免报告责基条于款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评估及预测仅为本报告出具日的观点和判断,该等意见、评估及预测在出具日外无需通知即可随时更改。本公司将来可能根据不同假设、研究方法、即时动态信息和市场表现,发表与本报告不一致的意见、观点及预测,本公司没有义务向本报告所有接受者进行更新。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使用,不作为投资建议,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及本公司其他相关研究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APP(安卓&IOS)微信小程序微信公众号——洞见趋势研判未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