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报告-商道咨询VIP专享VIP免费

大湾区金融行业
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
研究介绍
01
研究背景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
02
02
03
政策发展趋势
02
国内政策推进趋势
国外政策推进趋势
总体趋势分析
06
08
10
挑战与建议
04
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挑战
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建议
29
30
目录
商道纵横创立于 2005 年,是中国领先的独立
咨询机构,专注于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
ESG、责任投资(SRI)与企业社会责任(CSR)
领域的咨询服务。我们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
土化实践,致力于与企业共同制定促进社会
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协助企业在获取
竞争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
本报告是商道咨询的例行年度研究成果,
题, 系:
zhangzhi@syntao.com。
调研结果分析
03
基本情况
分项披露情况
专题:最佳实践的共通点
12
15
24
研究
介绍
研究背景
研究范围
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
02
02
03
2023 大湾区金融行业
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
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目录01研究介绍研究背景02研究范围02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0302政策发展趋势国内政策推进趋势06国外政策推进趋势08总体趋势分析1003调研结果分析基本情况12分项披露情况15商道纵横创立于2005年,是中国领先的独立专题:最佳实践的共通点24咨询机构,专注于提供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ESG、责任投资(SRI)与企业社会责任(CSR)领域的咨询服务。我们凭借全球化视野和本土化实践,致力于与企业共同制定促进社会04和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方案,协助企业在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为社会创造共享价值。挑战与建议本报告是商道咨询的例行年度研究成果,如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挑战29对报告内容有任何问题,欢迎联系:zhangzhi@syntao.com。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建议30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研究介绍研究背景02研究范围02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03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研究背景在我国积极追求"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和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素。目前,我国已搭建了包含顶层制度、综合政策、配套实践建议、具体评价规定等多层次绿色金融发展体系,绿色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进程正在不断加速。金融机构开展环境信息披露,不仅是为践行与助推可持续发展,还与金融风险管理、股东利益、投资者信任和法规遵从密切相关。然而,金融机构在实践上存在广泛的差异,有机构积极参与环境信息披露,强调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也有机构仍未充分披露相关信息,甚至面临声誉风险和法律风险。这种差异引发了对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的深入研究的需求。今年,在《2019深圳市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2020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和《2021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的基础上,商道纵横连续第四年对大湾区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此研究旨在探究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情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以及披露水平现状。通过对大湾区范围内的金融机构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机构在绿色低碳方面的表现,为金融监管机构、投资者和利益相关方提供有关金融行业助力绿色转型发展的见解。研究范围在样本机构范围上,项目组面向粤港澳大湾区,参考《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第三十九条对环境信息披露主体的规定,结合2022年度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管理规模数据,选取了部分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在大湾区内注册的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绿色金融债券发行人、已经享受绿色金融优惠政策的金融机构,以及总部或者分支机构在大湾区资产规模五百亿元以上的银行、资产管理规模一百亿元以上的公募基金管理人、五十亿元以上的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资产管理规模一百亿元以上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研究。在研究内容范围上,项目组重点参考样本机构公开的2022年度信息,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年报,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责任投资报告,绿色金融报告及官方网页公开信息等。02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研究方法与评价体系本研究主要采用案头研究与数据分析等研究方法。项目组首先从机构官网、相关监管机构官网、行业组织官网及媒体等公开渠道收集和提取样本机构披露的环境信息,根据评估指标体系提取出对应的定量/定性信息,对样本机构的披露情况进行量化评估和分析。在过往3年的研究基础上,目前研究已形成了全面的评估体系框架,包括环境治理体系、绿色运营管理和绿色业务实践3大纬度,13个二级指标,及36个三级指标。其中,8个三级指标为评分式评估1,22个三级指标为封闭式评估2,其余指标为量化数据评估。评估指标体系构成和评价方式如下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方式环境治理体系董事会参与程度董事会参与程度评分式评估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评分式评估外部政策匹配性对国际公约及相关环境政策的回应评分式评估内部管理政策制定了绿色运营、绿色业务的相关管理政策评分式评估识别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评分式评估气候风险影响气候风险和机遇的管理流程和措施评分式评估环境风险量化分析评分式评估是否有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政策封闭式评估1评分式评估根据不同指标的含义,设置了1-3分的评分标准,从而量化细项指标在各行业机构的实践情况。2封闭式评估则采取“是”和“否”两种评判标准,通过年报,外部新闻,同行研究等多种手段,综合评估指标是否在各行业机构得到落实。03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评价方式绿色运营管理封闭式评估是否有管理政策封闭式评估绿色业务实践封闭式评估3是否有设定量化目标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是否有管理措施量化指标量化指标是否有开展相关环保活动量化指标量化指标是否有评估管理有效性量化指标量化指标用水量评分式评估封闭式评估废弃物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能耗指标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绿色运营量化指标碳排放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用纸量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PUE能耗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数据披露范围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是否有制定绿色投融资业务管理政策封闭式评估封闭式评估是否有推进绿色投融资业务的举措或项目封闭式评估-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行业投融资结构较之前年度的变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客户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绿色投/融资政策/策略在年内的执行效果有专门从事绿色投融资业务的团队督促客户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投融资环境影响的测算是否进行投融资环境影响量化测算绿色产品与服务、研究及创新是否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绿色金融、环境风险分析的国内外研究及成果绿色投融资业务开展绿色业务收入绿色业务收入与业务整体收入占比绿色投融资活动环境效益投融资活动的环境影响投融资活动碳排放投融资活动碳排放量投融资活动碳排放强度133604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政策发展趋势国内政策推进趋势06国外政策推进趋势08总体趋势分析10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国内政策推进趋势近些年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持续深化,透明、公正的环境信息披露不仅驱使金融机构有效开展绿色金融业务,也能有效预防日趋严重的企业“洗绿”风险。其中,气候信息披露逐渐受到各方重视,金融机构迈入环境或气候风险识别与管理的新阶段,以助力绿色低碳转型。在国家政策层面,绿色金融支持政策逐步拓展至各个细分类别。2022年,作为绿色金融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之一,绿色债券迎来新一轮发展。2022年7月,绿色债券标准委员会正式发布《绿色债券原则》,是国内绿色债券发展的里程碑。《原则》将国内绿色债券标准对齐国际绿色金融标准,明确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途、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和信息披露这四项核心要素,引导更多资本进入绿金领域,推动中国绿色债券市场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完善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与此同时,上交所、深交所积极推进绿色债券制度更新,均发布相应修订文件以详述绿色债券相关政策,通过明确绿色债券实施条件,细化绿债发行流程,推进绿色债券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绿色保险体系也在同步发展中。中国银保监会于2022年11月发布《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首次定义绿色保险,加快统计各保险公司绿色保险负债端业务,强化绿色保险能力建设,健全对绿色保险产品、绿色产业及绿色保险标的的识别,为后续健全绿色保险政策打下基础。在地方实践层面,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持续推出绿色金融相关指导意见与政策文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工作仍在不断优化推进中。2022年8月,人民银行连同多部门印发《重庆市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总体方案》,重庆正式成为国家绿金改试验区。根据不同地区地域的差异性,形成使用不同发展模式、阶段、路径的实践,强化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促进当地产业找到适合自身的低碳绿色发展道路。此外,地方政府还以区域为主体推出地区性绿色金融政策,2023年2月,《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提出前海合作区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在粤港澳大湾区共同合作建立绿色金融标准与体系。同年6月,北京、天津和河北三地的银保监局发布《关于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提出绿色信贷、绿色信托、绿色保险与地区发展紧密结合,助力京津冀地区高质量发展。同年7月,深圳市进一步提出《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前海合作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建立起深圳市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为合作区绿金发展提供交流平台。06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国家层面绿金相关重点政策发布时间政策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2022.07《中国绿色债券原则》绿色债券标准明确绿色债券定义,详细阐述绿色债券资金用途、委员会项目评估与遴选、募集资金管理与信息披露等四项要素2022.08气候投融资试点名单生态环境部等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探索气候投多部委融资模式。2022.09《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司债深交所对绿色公司债业务指引进行修订,新增项目评估与券创新品种业务指引第1遴选流程披露要求以及鼓励发行人提升存续期内对号——绿色公司债券(2022绿色公司债券相关事项的信息披露频率,有助于进年修订)》一步完善绿色债券规则体系,规范绿色债券发行。2022.11《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中国银保监会首次定义绿色保险,建立起绿色保险业务统计制度。的通知》2022.12《关于进一步完善市场导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绿色技术创新,实施“科技产业金融一体化”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实科技部专项,扩大绿色技术领域创业投资。施方案(2023—2025年)》2023.03《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司债上交所修订版文件新增了与绿色债券相关的要求,包括明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适用确绿色债券定义、用途、范围等。指引第2号——特定品种公司债券》2023.07《关于转发<央企控股上国务院国资委针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指标作出市公司ESG专项报告编制办公厅专项指导。研究>的通知》07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地方层面绿金相关重点政策发布时间政策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2023.02《关于金融支持横琴粤澳人民银行、银保推动前海合作区内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创深度合作区建设的意见》监会、证监会、新,推动并探索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建立统一的绿色和《关于金融支持前海深外汇局、广东省金融标准。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全面人民政府深化改革开放的意见》2023.06《关于协同推动绿色金融北京银保监局、加快实现京津冀银行业绿色信贷年均增速不低于各助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天津银保监局、项贷款平均增速,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业务规模通知》河北银保监局稳健增长。2023.06《进一步提升价值创造发深交所完善国企ESG信息披露,总结优质民企可持续发现功能推动提高深市国有展信息披露实践。上市公司质量专项工作方案》《关于支持民营上市公司聚焦主业稳健发展的工作方案》2023.07《关于贯彻落实金融支持深圳市人民政府推动前海合作区内金融机构积极开展绿色金融产品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办公厅创新,推动建立深圳市绿色金融公共服务平台。区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意见的实施方案》国外政策推进趋势2023年6月,国际可持续发展理事会ISSB正式发布《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两篇标准。《一般要求》指引公司披露短、中、长期的可持续发展风险及机遇,《气候披露》则列出气候相关披露的详细要求,准则旨在提供一种可比较的通用信披框架,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与分析。2023年7月,欧洲财务报告咨询组根据《欧洲可持续发展指令》发布第一批ESRS准则,包括2项通用准则和10项环境、社会与治理准则。基于“双重实质性”原则,ESRS准则对企业披露可持续发展信息提出诸多严格要求,并将报告范围扩大到价值链范围,要求企业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同年,香港联交所就ISSB标准发布ESG咨询及咨询总结文件,提到要对标ISSB标准,强化企业在气候信息方面披露事项。可见,ISSB理事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与欧盟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准则两项国际ESG披露标准的正式发布,将加快国际信息披露标准的统一与应用,为上市企业开展信息披露提供更多国际标准,帮助企业时刻跟随最新国际标准动态,为企业未来参考标准提供前瞻性视角。08userid:73968,docid:143507,date:2023-10-22,sgpjbg.com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国际绿金相关重要政策概览发布时间政策名称发布单位主要内容2022.06中国人民银行《可持续金融共同分类新增了多项经济活动,包括相关技术法规与详细目录》说明。2022.11《G20转型金融框架》G20峰会为各成员国提供转型金融指导意见,设立转型金融标准、激励机制以及信息披露要求。2022.11《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欧盟理事会要求符合条件的企业发布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令(CSRD)》2023.04《有关优化环境、社会及香港联交所根据TCFD与ISSB的要求,新增气候相关披露,管治框架下的气候信息披并将其提升为强制披露事项。露咨询文件》2023.05香港绿色分类框架香港金融管理局旨在香港市场建立标准化绿色框架,为投资者、讨论文件发行人等相关方提供指导。2023.06《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国际可持续准则指导企业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与可持续发展和气候露准则第1号——可持续理事会(ISSB)变化相关的信息。相关财务信息披露一般要求》和《国际财务报告可持续披露准则第2号——气候相关披露》2023.07首批《可持续报告准则欧盟委员会准则共分为12份,一般性规定和主题标出,要求(ESRS)》企业详细披露相关可持续议题的治理、实践、影响等指标情况。09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总体趋势分析绿金政策影响渐现成效随着从顶层设计到实施指引的逐步完善,各类金融机构纷纷对自身环境信息披露展开信息披露实践。从报告披露情况来看,政策引发的“头雁效应”初步显现,一大批金融机构加速完善自身绿色金融制度,搭建绿色金融组织架构,部分机构还组建专业团队以开展绿金产品研发和业务实践。越来越多金融机构主动对外公开发布自身绿色实践与举措。一些先行的金融机构不再局限于呈现一份简单的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而是在有关绿色金融政策、意见引导下,将更多理念层面的思想融入实际业务中,创新性研究与开发绿色金融产品,这几年涌现出许多“首创”“首份”“首单”等绿色金融产品,大力推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等绿金产品的开发与应用。随着绿金信息披露制度的逐步确立,绿色金融产品规模将逐步扩大应用场景。自主信披标准初启建设随着ESG信息披露快速发展,国内外可供参考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层出不穷,品类繁多。然而与H股相比,A股市场缺乏强制的、具体的ESG信息披露要求与框架,企业信息披露率较低、量化指标少等情况逐渐暴露出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企业ESG信息披露的质量。2023年7月,国资委印发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ESG信息披露专项报告方案通知,《指标体系》从环境、社会、治理三大维度,构建了14个一级指标、45个二级指标、132个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尽管《方案》目前仅针对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但这是第一次由国家部门提出的用于企业开展信息披露的指标,对于国内信息披露标准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10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调研结果分析基本情况12分项披露情况15专题:最佳实践的共通点24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样本机构上市情况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76542324基本情况H股A+H股地区披露情况未上市上市本次研究,优先筛选了92家总部设立在大湾区的金融机构(总部分别设在香7港、澳门、深圳、广州、东莞),38家分支机构在大湾区注册或上市的金融A股机构(总部分别设在北京、上海、福建、合肥、哈尔滨、南昌、西安、济南、新疆、样本机构覆盖区域无锡、郑州、台湾或伦敦),遵循《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自2021年7月22日起实施的主体要求和《深圳经济特区绿色金融条例》自2022年1月1日和2023年1月1日起应披露的环境信息。在总部位于大湾区的样本机构中,总部设在香港和深圳的机构偏多,覆盖了大湾区总样本机构的86%。1822海外广州澳门东莞3741非大湾区香港9239大湾区深圳12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披露概况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已披露未披露行业披露情况27研究样本中60%的金融机构(即78家)通过其官网、年报、专题报告(包括社191819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ESG报告、责任投资报告、TCFD报告、环境1315信息披露报告等)等形式开展环境信息的披露或公开。76442023年,披露环境信息的机构数量较去年下降7.7%,银行业和保险业一直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是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先行者,而证券业、基金业和信托业的机构并非逐各行业金融机构的评估指标覆盖情况平均覆盖率年或定期披露数据。整体水平之上分行业水平之上评估指标覆盖率29%即便样本机构的披露数量下降,已披露48%42%的机构其评估指标覆盖率达到29%,8%银行业和保险业在披露率和披露质量上242312依旧处于领先地位,分别高达48%和42%,超过了整体的平均值。181917%信托29%12下文将主要围绕已公开环境信息的27家银行、13家保险公司、19家证券公司、13813家基金公司和6家信托公司,从披11露形式、数据鉴证和参考标准三个维度展现各业的披露情况。银行保险证券基金・在披露形式方面,多数银行业和保险业机构单独发布专项环境报告78家官网公开环境信息或发布报告的机构中,有41%的机构单独发布了报告,其中银行业和保险业单独发布报告的机构数量最多,均达到65%,其次是证券业,比重达到46%,未单独发布报告的机构多以年报加入ESG/CSR报告或章节、官网更新环境或气候变化相关内容等形式进行披露。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各业机构仍旧以ESG/CSR报告为载体披露环境信息。在环境或气候专项披露方面,大多数银行机构开始逐年发布环境信息披露报告,证券和基金业近年来也有头部机构陆续发布环披报告,较多银行与保险机构发布TCFD报告,较多保险与基金机构发布责任投资报告。13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在数据鉴证方面,仅少数机构接受第三方鉴证随着“洗绿”“漂绿”等问题显现,各利益相关方不仅关注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也日益关注环境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而聘请合格、独立的第三方鉴成为衡量的关键举措。根据项目组调研结果,单独发布报告的企业中仅20%不到的机构报告接受了第三方鉴证。47%的银行其报告有经过第三方鉴证,保险和证券机构仅29%和19%,而基金和信托机构发布的报告则大多未经过第三方鉴证。各行业金融机构的披露形式与专题报告情况ESG/CSR报告环境信息披露报告TCFD报告PRI/责任投资报告65%单独发布报告第三方验证2465%47%1946%91229%19%19%76710%4512100证券10%02000银行保险信托基金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在今年2月发布了《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和鉴证状况:2019—2021年趋势与分析》3,以2021年全球报告为基础对21个国家地区的1350家公司进行了调研,发现64%的公司对披露的部分2021年度ESG信息进行鉴证,较2019年(51%)有所提升。然而,我国大陆和香港的调研公司中,仅37%和52%的公司在2021年进行了一定程度的鉴证,与其他国家相比,鉴证比例较低。由此可见,目前我国ESG报告鉴证仍处于初步阶段。考虑到我国监管机构目前对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并出具鉴证意见仍处于鼓励阶段,金融机构在报告鉴证方面并无太多的行动与积极趋势。201920202021100%美洲欧盟其他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亚太地区64%2021平均值50%58%2020平均值51%2019平均值0%巴西墨西哥法国意大利俄罗斯南非英国中国大陆印度日本韩国阿根廷加拿大美国德国西班牙沙特阿拉伯土耳其澳大利亚中国香港印度尼西亚新加坡3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国际注册专业会计师公会(AICPA&CIMA),《2019-2021可持续发展披露与保证——趋势与分析》(StateofPlay:SustainabilityDisclosure&Assurance2019-2021Trends&Analysis)14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在参考标准方面,各金融机构重视标准的适配性一直以来,金融行业都走在中国ESG实践与探索的前列。在信息披露渐成主流的这几年,各方意识到国际主流或权威的ESG标准并不完全适用与中国本土市场。基于此,金融机构在发布专项报告时参考的标准趋于多元化、本土化,国际标准、国内标准、交易所标准和行业标准等不同维度均有所涉及。金融机构在发布报告时,从参照国际标准和监管及交易所要求,到聚焦行业标准以细化环境信息披露项。约64%、65%机构参考国际通用报告标准和其所在交易所的报告标准,具体标准或要求主要包括国际层面的全球可持续发展标准委员会(GSSB)《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Standards)、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以及交易所层面的港交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沪深交易所的《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涉及的社会责任信披要求。此外,32%机构参考金融业行业报告标准,如行业层面的中国人民银行《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南》,较少机构参考国内相关标准。整体来看,国际标准并非金融机构披露环境信息的唯一参照,行业标准成为越来越多机构披露环境时的关键指引。各行业金融机构参考的报告标准国际标准交易所标准国内标准行业标准191916131213601001174463信托银行312证券保险基金分项披露情况治理框架与实践董事会及管理层对环境信息披露的达成认知与价值共识,能够更好地推动机构的顶层设计和配套机制建设,让绿色融入金融机构发展的血液中。现阶段,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将环境和气候要素贯穿于治理机制与管理框架中,包括建立专门的管理架构、政策体系和管理机制,明确从董事会到基层的责任划分。基于此,本小节将梳理与分析样本机构的环境治理体系披露情况,环境治理体系分为治理架构、政策体系和气候管理机制三个维度,涵盖“董事会对环境议题的参与程度”、“企业内部的职责架构”、“对国际公约及相关环境政策的回应”、“制定绿色运营/绿色业务的相关管理政策”、“识别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气候风险和机遇的管理流程和措施”、“环境风险量化分析”、“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政策”8个细分评估指标,评估机构的治理框架和气候管理机制成熟度。其中,除了“制定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管理政策”为是非题指标,其余指标皆为评分式指标。15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内部治理架构金融机构普遍遵循“董事会—管理层—专业团队”的环境或气候治理架构,但在治理架构的顶层设计上有所差异。大多机构建立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在披露了环境信息的机构中,银行(92%)、保险(100%)和证券(100%)均已明确有董事会的参与,披露董事会和内部各层级的参与度情况。84%的基金机构虽已建立明确的环境管理架构,但只有46%的机构明确有董事会的参与。仅有13%的信托机构明确内部管理架构,在董事会参与的推动与实践方面较为薄弱。沿着董事会与各层级的参与展开来看,金融机构在逐步提升董事会对环境或气候战略的管理能力和加强顶层设计,金融机构董事会参与程度整体分值为1.9分(满分3分,即达到63%),保险业和证券业表现最佳达到2.8分(即95%),而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整体分值为2.1分(满分4分,即达到53%),银行业表现最佳达到3分(即75%)。在绩效考核方面,各金融机构普遍披露率较低,仅零星的银行和保险机构明确将环境或气候要素与机构绩效考核挂钩。金融机构虽已形成内部管理架构,但尚未建立实质性的绩效考核机制,使得对外披露的管理体系不具有足够的威信和可行性。各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治理架构表现情况董事会参与环境议题各层级管理架构绩效与环境相关事项挂钩董事会参与程度行业平均分值各层级管理机构成熟度行业平均分值董事会参与程度整体平均分值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整体平均分值252595%95%48%63%81%71%19191153%75%131358%633%13%2110%银行保险00110证券基金信托由此可见,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均已建立了清晰的管理架构和划分了各层级(尤其是董事会)的职责。在披露内部治理情况时,会优先公开董事会的参与情况,主要包括董事会对环境或气候的声明、董事会授权管理和听取汇报的责任以及承担最高决策责任,其次披露各层级、各部门的参与程度,包括设立董事会层级委员会、高级管理层执行小组、基层跨部门团队或对接人机制。而在基金业和信托业,外界无法通过这些机构披露的环境信息洞察内部高层如何参与环境和气候的治理,或机构是否已明确经营管理层及以上的高层领导责任或专项团队,董事会在绿色发展中的角色更甚。董事会参与程度各层级管理架构成熟度•1分:审核相关报告(ESG、CSR、SD、TCFD)•1分:执行层面设置专业部门或管理岗位•2分:高管层面设置相关职位或工作小组•2分:对环境相关风险和机遇的分析与判断,作出环•3分:董事会层面设置相关委员会境相关的战略决策•4分:绿色运营/绿色业务相关工作与KPI挂钩•3分:有指定委员会或董事对环境相关议题的管理、监督与讨论16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气候政策披露情况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政策体系2324机构的环境或气候政策关乎机构在该领域的战略和具体措施。不论是国际标准1918还是国内标准,监管机构要求还是行业要求,各方都期待金融机构能够制定并1313公开体系化的环境管理政策或应对气候1111变化政策。目前,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在披露环境信息时,大多445对外部环境政策或国际倡议做出回应,并公开机构自身的环境和气候顶层政2232策,即便基金业整体披露率和银行业、已披露保险业存在一定的差距,依然会通过官00101网板块、报告等途径回应外部“应对气已披露候变化”“环境持续发展”等热点趋势。未披露未披露在环境议题政策的披露情况上,项目组外部政策匹配性内部管理政策主要针对金融机构对于外部政策的相应程度和内部自身管理政策的完善程度进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环境/气候政策实践情况行分析。“均有披露”代表金融机构在外部政策匹配性或者内部管理政策上获外部政策匹配性内部管理政策得了2分(即同时涉及绿色业务和绿色运营),而“披露一项”代表了金融机17构在外部政策匹配性或者内部管理政策上获得了1分(即仅涉及绿色业务和绿1976612色运营其中一项)。6213831银行业和保险业大多机构在环境议题政4112策上的实践情况较好,多以回应外部绿均有披露色金融和双碳政策、遵循环境相关法律披露一项67均有披露法规为主,并以外部政策趋势为基调制银行4披露一项定与披露内部的环境管理与气候变化政策,高达70%和84%的银行机构和均有披露均有披露均有披露信托保险机构不仅回应了我国以及机构所在披露一项披露一项披露一项地区的环境政策和法律法规,还回应了TCFD等国际框架,以及《联合国气保险证券基金候变化框架公约》《巴黎协定》等国际气候环境协议及公约;证券业和基金业外部政策匹配性内部管理政策的表现则参差不齐,存在部分机构仅针对绿色金融进行回应与披露政策名称,•1分:只回应了国家及所在地区•1分:制定了绿色运营或绿色业较少将机构顶层管理政策与年度实践挂的环境政策、法规及标准等务的管理政策钩,或公开挂网;而信托业则较少开展政策披露,主要以回应外部双碳或绿色•2分:除了回应本国的相关要求,•2分:制定了绿色运营及绿色业金融趋势为主。还回应了气候与环境国际公约、务的管理政策框架、倡议等17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气候管理机制气候管理机制包含专项政策、管理流程、识别气候风险与机遇、量化分析等领域。针对气候变化风险管理,项目组参考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TCFD)等国际主流框架,从“气候风险识别”、“气候风险管理流程与措施”、“气候风险量化分析”以及“气候风险管理政策设立”四个纬度对金融机构的气候变化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评估。其中,除了“气候风险管理政策设立”为是非题指标,其余指标皆为评分式指标。在政策层面,机构应将气候要素纳入顶层战略、风险管理、业务策略、运营管理等各领域政策制度中,并披露较为全面和体系化的政策框架,予以事实支撑。在已披露环境信息的机构中,超90%的证券机构披露了气候风险政策,整体披露率高于银行业(占74%)和保险业(占62%)。各行业金融机构的气候风险政策披露情况2018810765310已披露未披露已披露未披露已披露未披露已披露未披露已披露未披露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18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在管理与执行层面,针对风险识别,超77%的银行机构、超69%的保险机构和超84%的证券机构识别出行业气候相关的风险与机遇,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的平均分值分别为1.88、1.77和2.42,高于行业整体水平(1.5分)。针对风险管理流程,超85%的银行机构(1.81分)、超89%的证券机构(2.42分)和超61%的基金机构(1.54分)均已制定风险管理流程,高于行业整体水平(1.4分)。针对风险量化分析,金融机构开展风险量化分析一直存在问题与挑战,风险量化分析旨在评估气候变化相关风险的概率大小以及可能带来的影响程度,需要较好的内外部数据积累。随着情景分析及压力测试逐步成为管理和量化气候风险的重要抓手之一,银行业在风险量化方面一直有着较好的实践,仅有银行业达到2.19分,高于行业整体水平(0.9分)。超88%的银行业和超53%的保险业样本机构已针对气候风险开展压力测试或情景分析,包括针对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大类风险维度采取不同压力测试方式,评估不同地区、行业等类别在面对不同情景下所造成的损失或风险变化。气候风险量化分析的目的最终是要应用于实际管理,大部分银行机构在披露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情况是,更多的是侧重于提及开展后的成果与结论或未来计划,鲜少说明如何将工具运用于日常业务管理。随着越来越多机构遵循TCFD框架披露机构自身在防范气候风险方面的实践,过往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较为薄弱甚至尚无经验的机构有了更多的参照。可以见得,一方面近年来不断有新的机构在气候风险披露方面的表现越来越好,例如证券业披露机构数量虽远比不上银行业和保险业,但在披露质量上并不逊色于后者,然而,另一方面像证券、基金机构在风险识别或管理流程方面表现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但仅有零星几家同业机构开展了气候风险量化分析,这也意味着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依然存在诸多挑战和实际工作需要落地。风险识别气候变化风险管理估值风险量化分析风险识别行业平均分值风险管理流程风险量化分析行业平均分值风险识别整体平均分值风险量化分析整体平均分值风险管理流程行业平均分值风险管理流程整体平均分值23241.772.421.541.5211.382.421.231.41.3116170.692.1990.91.880.4281.81775610银行保险证券30.17基金信托气候风险识别气候风险管理流程气候风险量化分析•1分:识别的短期、中期和长•1分:识别和评估相关风险的•1分:开展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的期相关风险和机遇流程实际情况或未来计划•2分:相关风险和机遇对金融•2分:管理和控制相关风险的•2分:开展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时机构业务、战略的影响流程所采用的方法学、模型和工具•3分:应对环境影响、气候变•3分:识别、评估和管理气候•3分:开展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所化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风险的流程如何与整体风险管得到的结论理相融合•4分:对情景分析或压力测试结果的实际应用19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绿色运营管理绿色运营关系到全机构员工的行动,绿色运营绩效能够显著地体现机构内部对绿色文化、低碳理念的贯彻落实,便于外界对数据进行逐年比对与验证。为此,机构在推动“绿色发展”时,首要便是推进绿色运营体系建设。现阶段,越来越多金融机构开展或计划开展全面碳盘查,设定自身运营碳中和目标,推进办公场所与营业点的节能降碳。本小节主要针对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管理情况,从定性和定量两个纬度进行研究。定性指标主要关于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情况,包括了管理政策、目标设立、管理措施、相关环保活动开展情况、管理有效性评估等5个指标。定量指标主要关于金融机构的自身环境数据披露情况,包括了用水、废弃物、能耗、碳排放、纸张使用、PUE等6个指标。金融机构可披露的环境定性数据较为多元,在政策方面,94%的证券机构披露了内部环境相关的政策,包括针对用水用电管理、废弃物管理等专项政策,占比最高,其次是银行和保险机构,占比达到67%和61%;在目标方面,61%的保险机构制定了环境相关的目标,包括碳减排、耗水、耗能、废弃物减排等细分目标,其次是银行,占比达到52%;在措施方面,89%的银行机构、92%的保险机构和94%的证券机构均披露了节能减排、节约资源相关的措施,主要包括绿色采购、绿色办公、垃圾分类、员工日常低碳行为宣贯等举措;在项目方面,85%的银行机构、76%的保险机构和73%的证券机构披露了环保相关的项目活动,包括为员工绿色培训或宣贯活动、绿色公益活动等;在评估方面,84%的保险机构披露了内部为评估绿色运营管理有效性开展的举措,包括通过绿色建筑、碳中和等外部相关认证或奖项,其次是银行机构,占比达到52%。整体来看,银行业、保险业和证券业在绿色运营方面都有着较好的绩效表现,且各行业披露各有侧重。其中,“环保措施”和“开展相关项目”是披露度最高的指标,而“环境目标”和“评估管理有效性”是披露度最少的指标。目标和外部评估是机构实现绿色运营并取得成效的最好证明。不难看出,大部分机构在实践中采取了很多措施来实现绿色发展,但以开展散点工作为主,有的机构缺乏环境管理制度规范,有的机构缺乏目标或外部认证,还未搭建起“设立目标->实施项目->成效评估“的完整管理框架。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披露情况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24231818181414141210118977558242204环保措施开展相关项目环境政策1评估管理有效性环境目标20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金融机构统计与核算数据时,需要从底层数据进行收集和梳理,涉及机构内部不同部门、分支机构。在总量数据方面,用水、用电、范围1&2温室气体为披露度最高的四个指标,而能源资源节约量(如纸张节约量、用水节约量、用电节约量、温室气体减排量等)和PUE的数据则较少机构披露。其中,“能源资源节约量”和前文“绿色运营管理实践指标披露情况”的“环境目标”形成一定关联。现阶段,依然较少机构围绕自身运营或业务制定减污降碳、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业务组合碳排放相关的定量目标,导致在披露资源能源相关的减量数据时没有数据可披露,或多以披露纸张节约量、总部大楼省电量等较为容易统计的数据。此外,往年较少机构核算范围3温室气体,而今年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和基金业均有机构披露了范围3的数据,保险业和证券业的披露率较高(分别达到46%和58%),范围3数据主要来源于员工通勤、员工差旅、处理污水或纸张产生的排放,而银行业的披露率虽仅有22%,范围3数据不仅包含自身运营,还涉及对公贷款、高碳行业贷款等部分业务。在强度数据方面,较多机构偏向于披露总量强度数据。然而,像温室气体排放、能源消耗等数据可能包含电力、柴油、汽油、天然气等多个数据源,若仅披露总量的强度数据,外界难以直观地从数据中得知机构运营对环境的直接与间接影响。从图可见,银行业、保险业、基金业大部分机构偏向于披露用水、用电、废弃物等不包含太多数据源的强度数据,而证券业的强度数据披露情况分布较为平均,较多机构不仅披露耗水耗电等能源资源的强度数据,还披露范围一、二、三温室气体排放的细分强度数据。整体来看,所有机构总量数据的披露率均高于强度数据,其中证券业的披露率最高,总量和强度数据披露率分别达到56%和39%。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量化指标披露情况用水总量废弃物总量能耗总量用电总量用油总量用气总量范围一总量PUE范围二总量范围三总量用纸总量能源资源节约量222221分行业指标覆盖率整体指标覆盖率201818181716171615141545%1356%13121212111145%111010935%777723%7766655555244137%2111111111100000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21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各行业金融机构的绿色运营量化指标披露情况(强度)用水强度废弃物强度能源强度用电强度范围一强度范围二强度范围三强度用纸强度分行业指标覆盖率整体指标覆盖率111139%1079994414%48221655518%20%52银行19%1117%4证券3333300000111信托0022基金保险在数据的披露范围方面,证券业、保险业和基金业较多机构披数据披露范围情况露的环境数据覆盖了总部及分支机构,而银行业仅超过半数机构环境数据覆盖了全部分支机构。其中银行和保险业分支机构仅覆盖总部覆盖总部及分支机构较多,保险和证券行业,还需要机构自身提升相关的环境数据收集和统计体系。14绿色业务实践17企业绿色发展和绿色转型都离不开金融力量的支持。金融机构10作为社会资源的配置者,有义务与责任发展绿色业务,促进绿色低碳产业更好地发展,引导高碳产业更快地转型升级。基于971此,本小节绿色业务实践的分析主要包括了相关项目或者业务的定性描述,以及对于绿色业务开展情况的定量数据披露。1在整体政策制定和实施层面上,保险业和基金业在政策制定与21披露方面表现最佳,92%的机构均披露了推进投融资业务绿色发展的内部政策制度,银行业和基金业在落地举措和项目披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露方面表现最佳;89%和84%的机构披露了具体的举措和项目,例如向有合作意向的客户推介绿色业务,对符合绿色业务绿色业务实践披露情况准入门槛的客户提供信贷、保费、中介费用优惠等,多以专题或案例形式讲好机构在绿色发展中的年度故事,而信托业披露是否有制定绿色投融资业务管理政策率虽有83%,但多以提及或一般性陈述为主,缺乏实际案例是否有推进绿色投融资业务的举措或项目证实机构实践的真实性;银行业和证券业中70%和74%的机绿色投/融资政策/策略在年内的执行效果构不仅提及政策名称与制定目的,还会提及政策重点内容,或结合说明具体的执行举措。24152214121119712588银行保险证券基金510信托22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在绿色业务实际操作层面上,“有专门从事绿色投融资业务的团队”、“是否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和“绿色金融、环境风险分析的国内外研究及成果”三个指标的披露率和其他指标明显拉开差距,超过半数的样本机构(分别有40家、51家和50家)进行了披露。然而,各行业的金融机构对于“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行业投融资结构较之前年度的变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和“是否进行投融资环境影响量化测算”等涉及绿色业务量化数据或量化测算的指标披露率较低,主要包括投资活动总额、投融资业务的行业分布金额与比例、范围三投融资活动碳排放等定量数据,以及投融资概况、投融资行业年度变动情况以及碳排放测算未来行动或计划等定性描述,仅有20%左右的机构进行了披露。绿色运营实践披露细项情况整体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行业投融资结构较之前年度的变动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客户投融资情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有专门从事绿色投融资业务的团队督促客户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是否进行投融资环境影响量化测算是否有绿色金融创新产品与服务绿色金融、环境风险分析的国内外研究及成果2218141414121212111111991095822236210511111004000022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整理来看,机构针对绿色业务的披露内容参差不齐,例如保险绿色业务实践披露率业、证券业、基金业均有披露绿色政策、实施细则,但在实际操作上缺少量化数据的支撑。总体来看,银行业披露更加规范分行业指标覆盖率整体指标覆盖率与全面,整体披露率达到48%,同时披露绿色业务相关政策、实施细则以及落地的举措与项目,在政策制度制定与落实上有48%更好地衔接。34%26%17%22%10%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23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专题:最佳实践的共通点根据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分析报告》,沪、深、北三家证券交易所共5067家公司披露2022年年度报告,逾1700家公司单独编制并发布2022年ESG相关报告,占比34%。其中,银行、非银金融等行业ESG相关报告发布率超80%4。一直以来,目睹了大湾区金融机构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初探与成长,银行业和保险业相比其他金融机构依然具有更扎实、更稳定的基础,而即便证券业(减少4家)、基金业(减少2家)、信托业(减少2家)的样本机构年度披露数量有所降低,依然有不少往年从未披露任何环境信息的样本机构首次披露报告或政策,加入环披队伍,为强化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的广度和深度贡献力量。2023年,金融机构在披露数量下降的情况下评估指标总体覆盖率(即环境信息披露率),从28%提升至29%,其中银行业披露情况依然领先且稳定,保险业、证券业和基金业均有所提升,仅有信托业的披露率大幅下降。此外,部分机构开始披露环披报告、TCFD报告、责任投资报告等更多元、更聚焦的报告。换言之,非银行保险业以外的头部机构也在积累着数据基础和管理经验,在环披方面越做越好。2022-2023评估指标总体覆盖率49%48%39%42%26%29%10%17%16%202220238%202220232022202320222023银行保险证券基金20222023信托在环境治理体系方面,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基金业评估覆盖率分别提升了7%、7%、10%和5%,信托业下降了8%(部分机构不是逐年披露环境信息)可见各业金融机构在开展环境相关工作过程中会优先考虑搭建环境治理顶层架构和补全政策制度;在绿色运营方面,银行业和信托业评估覆盖率显著下降了7%和6%,保险业和基金业提升了3%和8%,证券业表现较为稳定,各业金融机构在绿色运营管理方面的表现差距在缩小;在绿色业务方面,绿色业务的评估覆盖率普遍低于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运营管理,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表现稳定,基金业提升8%,信托下降6%。其中,绿色业务意味着机构投融资必须对环境负责,不仅包括对自身所面临的环境或气候风险与机遇进行管理,还应当包括对投融资业务的环境或气候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评估以及进行量化测算。可见,相较于环境顶层架构搭建和绿色运营管理,金融机构在绿色业务方面开展的工作具有一定难度,需要长期去坚持。2022-2023评估指标总体覆盖率环境治理体系绿色运营管理61%68%61%绿色业务实践48%42%37%41%54%24%34%44%35%39%30%30%24%13%19%15%23%15%15%18%13%14%9%7%8%8%5%2022202320222023202220232022202320222023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信托4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中国上市公司2022年经营业绩分析报告》24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绿金研究开展第四年,项目组观察到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有着较好表现的金融机构均已逐步实现从顶层管理到落地实践的一脉相承,包括治理架构、政策制度、管理流程等系统整合,以及持续推进被投企业管理、细化信息披露等落地实践。考虑到金融机构在环境信息披露方面依然存在差异和有所侧重,下文将梳理与总结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从萌芽阶段走向领先阶段成为最佳实践的共通点。・自上而下推进绿色运营与绿色业务金融机构均会统一内部的价值观,建立董事会深度参与的环境管理体系,明确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责任,打造环境和气候专项管理团队,将绿色运营、绿色投融资相关的事项嵌入到各层级的职能职责和日常工作中。尤其在业务融合上,将绿色、双碳要素整合到投融资政策和业务全生命周期管理中,引导基层将更多资源投向绿色产业。在中邮储,机构明确董事会对绿色金融的主体责任,在东亚银行,机构达成“财务表现不是衡量本行成由顶层统筹制定绿色金融、ESG相关的战略规划。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共识,集团层面于2021年制同时,各位董事积极参加绿色金融、可持续发展、定了可持续发展策略框架,确定了集团ESG愿景“成双碳等主题培训,提升董事会相关领域的认知与能为大中华及其他地区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领先金融力,并披露董事会及专门委员会针对绿色议题的审机构”,并指导各地分行秉承集团愿景,自上而下议情况,体现机构在绿色发展规划方面的科学性与带动总部与分支机构在运营层面和业务层面的落地专业性。与实践。・量化评估被投企业环境影响多数金融机构碳核算数据基础薄弱,难以对投融资产生的环境效益进行量化、评估项目碳数据。而有着最佳实践的机构不但做好自身运营节能降碳,还会识别重点行业环境和气候相关风险与机遇,建立投融资业务产生的环境效益测算体系,与被投企业建立环境数据收集的联动机制。同时,对被投企业有一定的鞭策与动态推进,协助其在经营中减碳,基于气候压力测试的结果设定相应的减碳目标、时间计划和具体实施路径。在招商银行,机构将火电、水泥、钢铁、化工、造纸和有色金属等高碳行业客户被纳入测算,除披露六大高碳行业部分客户贷款的整体碳足迹外还披露了火电和水泥两个高碳子行业部分客户贷款的整体碳足迹。《2022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报告》25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提升信息披露颗粒度环境绩效表现好的机构会综合梳理监管机构、交易所、评级机构、投资机构等各方的期望与要求,建立全面的、系统的数据指标体系,提高环境信息的颗粒度、细化量化指标,包括绿色投融资金额、重点行业投融资金额、投融资组合碳排放、能源资源节约量、减碳目标等精细化的数据,并确保量化数据尽可能涵盖机构所有实体。在太平洋保险,不仅统计与披露温室气体排放、废弃物排放、能源资源使用等常规要求的量化数据,还紧跟国家正在推进绿色建筑、绿色数据中心发展建设,将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纳入低碳运营中,持续提高数据中心能源使用效能,公开数据中心PUE、用电量等定量数据。《2022中国太保可持续发展报告》在鹏华基金,环境数据统计口径明确与财务报表一致,全面披露总部及分支机构、子公司的各类量化数据。《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2022年度社会责任报告》26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迈向绿色金融国际平台2022年调研中,有14家样本机构成为TCFD支持机构,26家样本机构成为PRI签署方,7家银行业样本机构正式签署联合国《负责任银行原则(PrinciplesforResponsibleBanking)》,今年在新增1家样本机构的情况下,新增8家样本机构成为TCFD支持机构,2家银行业样本机构正式签署PRB。由此可见,金融机构掀起响应国际倡议的浪潮,在保护本土化特征(如服务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的同时,推动绿色金融国际化,带着本土化绿色金融创新实践走向国际平台,开展更多交流与合作。在中国银行,机构发挥自身在绿色金融领域的专业优势和引领作用,主动参与全球绿色治理,已签署或参加了10余个绿色和ESG相关倡议及机制。《中国银行2022年绿色金融(TCFD)报告》27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挑战与建议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挑战29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建议30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环境信息披露工作挑战顶层管理体系非银行、保险、证券业机构绿色业务披露与落地执行存在割裂披露稳定性不高多以讲故事为主基于过往累计的调研数据可以发现,大基金业大部分机构都有ESG投资、负绿色业务涉及的较多的业务信息及其量部分金融机构在环境治理体系方面的披责任投资、绿色投资的相关倡议,但定化数据,包括投融资整体情况、分行业露都略高于绿色运营管理和绿色业务实期发布报告的机构依然较少,信息披露情况,还需要向被投企业收集数据进行践,包括明确的治理架构、遵循的法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待提升。此外,基统计,整个过程较为繁琐和麻烦,需要法规、专项制定的内部政策。然而,往金业、信托业相对其他行业金融机构来花时间和人力建立好相应的沟通机制。往绿色运营和绿色业务包含较多的量化说披露较为不稳定,从样本机构的官网金融来机构在绿色业务方面的披露一直指标,能够真正洞察到金融机构在年内披露可以看到,机构在报告发布上不是逊色于其他环境议题,在披露率上一直的执行情况与年度进展。逐年披露的,而且不具有时间规律。对处于落后的状态。大多机构在披露方面于大部分非银行、保险、证券业的机构多以绿色项目案例为主讲好绿色发展的来说,披露环境信息极其考验对底层数故事,并以单个项目的形式披露碳排放、据和各类绿色议题的管理,披露上会存节能量等相关指标,缺乏整体性和说服在一定难度,但最重要的是走出第一步力。和持续去做。29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建议注重披露的计划性和目标性,不断完善信息披露体系目前,环境信息披露工作的合规性仍是金融机构的首要目标,而主动规划的意识仍有待提升。金融机构需要密切关注政策导向和标准制定的趋势,在根据《绿金条例》等强制要求进行符合性分析的同时,对国际热门标准(如ISSB)等非强制要求保持持续关注,并提前做好相关规划。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参照香港联合交易所《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深圳市金融机构环境信息披露指引》、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标准(GRIStandards)》及可持续性会计准则委员会(SASB)《可持续会计准则(银行、保险、资管及托管行业)》等多个标准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并列出相关索引表格供利益相关方参考。《中国平安2022可持续发展报告》30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扎实定量数据披露质量,避免过多定性描述金融机构需要在定性和定量指标披露之间取得平衡。尽管满足合规要求很重要,但目前金融机构更倾向于披露积极的绿色金融指标,而对比较新的指标采取不披露或模糊处理的方式。例如,在涉及气候风险和投融资环境影响等指标时,除了相关的定性描述之外,金融机构需要增加定量数据的披露篇幅,以全方位展示机构在相关领域的工作质量。交通银行在披露应对气候变化的实践时,除了相关气候变化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等定性描述,还披露了具体的目标与指标,以及投融资环境影响量化测算的定量数据。《交通银行2022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回归内部管理,持续推进机构绿色实践信息披露的核心仍是反应金融机构的内部管理与实践情况。对于绿色业务,金融机构需要建立全面的、实际可操作的环境效益评估体系来分析相关绿色业务对环境的影响,以实现对业务环境影响的全面管理,获得高质量、可衡量的数据。此外,金融机构的环境信息内部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也十分重要,需要持续推进各业务线、各分支机构以及前中后台的环境数据管理闭环流程,以便进行环境效益测算和实施环境信息披露。312023大湾区金融行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研究与建议中国银行发布了20余项配套政策,形成涵盖13个方面的政策支持包,有力支撑绿色金融发展。此外,中国银行在内部评价模型相关模块中加入环境(气候)、社会和治理风险(简称“ESG风险”)相关因子,探索试点ESG评估模型,评估客户及其项目的ESG风险状况及业务影响,强化ESG风险管理能力。《中国银行2022年社会责任报告》3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