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能源》:科技使能“碳中和”之路VIP专享VIP免费

华为数字能源
全球营销服体系总裁
杨友桂
使 “ 碳 ”之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科技革命与
能源革命是人类文明进阶的双轮,正
在加速驱动人类走向信息文明。科技
方面,从蒸汽技术、电气技术,到信
息技术、智能技术,科技进步推动人
类社会由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
升级到现代智能社会。能源方面,从
柴薪能源、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
新旧能源的替代和利用变革伴随了整
个人类文明史的演进。
“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
目前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宣布了
“碳中和”时间表。中国的“双碳”
战略成为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
关键力量。政策、技术、资本是驱动
“双碳”产业的“三驾马车”。其中,
政策是实现“碳中和”的保障,技术
是实现“碳中和”的引擎,资本是实
现“碳中和”的推手。
当前全球能源产业变革的一大
特征,就是从自然资源依赖型向技
术驱动型转变。数字技术和电力电
子技术,将成为驱动能源产业变革
的重要引擎。
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融合数字技
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
能源数字化,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
色美好未来。在“碳中和”的伟大时
代背景下,我们认为节能降碳可以从
以下四大关键路径着手:
发电低碳化,重构排碳之源
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电
力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
40%左右,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头。采
用科技手段开发可再生能源,构筑更
经济、更稳定、更安全的清洁发电网
络,从源头上降碳因此显得尤为关键。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AISDS等技术提
升光伏发电量和运维效率,使发电更
刊首语
01
数字能源
经济;通过智能光储发电机,增强电
网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30%;通过
AFCI智能电弧防护等手段,实现主动
安全,推动绿电进入千行百业、千家
万户。
用能电气化,重构碳排之器
交通领域是另一个碳排大户,约
占总碳排放的23%。在中国,约80%
的碳排放来自路面交通,其碳排放的
主要来源是汽车。实现交通电动化,
是重构碳排之器,推动“碳中和”目
标实现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新能源
汽车和绿色出行的普及,我们正在朝
这个目标不断迈进。然而,充电体验、
续航以及安全仍然是当前影响消费者
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我们致
力于重新定义电动汽车驾乘体验和安
全,让每一度电行驶更多里程,加速
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
它主要关乎到我们工作和生活所依赖
的建筑与园区。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
似乎很难将它们与碳排放关联在一起,
但实际上建筑行业占全球碳排放总量
10%。我们着力携手客户打造低碳
家庭、低碳园区、低碳乡村、低碳城
市,并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产品全生
命周期,最大力度降低碳排放。从家
庭到园区综合用能,通过加大绿电使
用,提升发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
材料循环利用,全面赋能社会“近零
碳”运行。
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
这个时代的必答题。从消费者到企业,
从产业到国家,这场广泛、深刻又持
久的能源变革,无人能够置身事外。
面向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携手
产业上下游伙伴,通过技术创新使能
千行百业,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美
好未来。
用电高效化,重构碳排之术
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算力
成为全新生产力,数据中心成为支撑
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必将带来
能耗的持续递增。与此同时,随着5G
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通信基站在
助力更强联接的同时,平均能耗是4G
3倍以上。如何通过ICT技术,提升
数据中心、基站等ICT基础设施的能
源利用效率也不容忽视。根据国际环
保行业组织GeSI研究,预计在2030年,
ICT技术可以帮助全球降低20%的二氧
化碳排放。作为在ICT领域深耕30
年的科技公司,华为致力于打造绿色
低碳的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和高效关
键供电方案,构筑智能世界的绿色底
座。
能源综合化,重构碳排之道
能源综合化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
华为数字能源全球营销服体系总裁杨友桂科技使能“碳中和”之路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科技革命与能源革命是人类文明进阶的双轮,正在加速驱动人类走向信息文明。科技方面,从蒸汽技术、电气技术,到信息技术、智能技术,科技进步推动人类社会由农耕社会进入工业社会,再升级到现代智能社会。能源方面,从柴薪能源、化石能源,到可再生能源,新旧能源的替代和利用变革伴随了整个人类文明史的演进。“碳中和”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目前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已经宣布了“碳中和”时间表。中国的“双碳”战略成为全球“碳中和”进程中的关键力量。政策、技术、资本是驱动“双碳”产业的“三驾马车”。其中,政策是实现“碳中和”的保障,技术是实现“碳中和”的引擎,资本是实现“碳中和”的推手。当前全球能源产业变革的一大特征,就是从自然资源依赖型向技术驱动型转变。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将成为驱动能源产业变革的重要引擎。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推动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在“碳中和”的伟大时代背景下,我们认为节能降碳可以从以下四大关键路径着手:发电低碳化,重构排碳之源根据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电力行业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左右,是最大的碳排放源头。采用科技手段开发可再生能源,构筑更经济、更稳定、更安全的清洁发电网络,从源头上降碳因此显得尤为关键。例如,我们可以通过AI、SDS等技术提升光伏发电量和运维效率,使发电更刊首语01数字能源经济;通过智能光储发电机,增强电网能力,提升新能源消纳30%;通过AFCI智能电弧防护等手段,实现主动安全,推动绿电进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用能电气化,重构碳排之器交通领域是另一个碳排大户,约占总碳排放的23%。在中国,约80%的碳排放来自路面交通,其碳排放的主要来源是汽车。实现交通电动化,是重构碳排之器,推动“碳中和”目标实现非常重要的一环。随着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出行的普及,我们正在朝这个目标不断迈进。然而,充电体验、续航以及安全仍然是当前影响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因素。我们致力于重新定义电动汽车驾乘体验和安全,让每一度电行驶更多里程,加速汽车产业电动化进程。它主要关乎到我们工作和生活所依赖的建筑与园区。在我们的固有印象中,似乎很难将它们与碳排放关联在一起,但实际上建筑行业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10%。我们着力携手客户打造低碳家庭、低碳园区、低碳乡村、低碳城市,并将循环经济理念融入产品全生命周期,最大力度降低碳排放。从家庭到园区综合用能,通过加大绿电使用,提升发电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材料循环利用,全面赋能社会“近零碳”运行。实现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必答题。从消费者到企业,从产业到国家,这场广泛、深刻又持久的能源变革,无人能够置身事外。面向未来,华为数字能源将继续携手产业上下游伙伴,通过技术创新使能千行百业,共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美好未来。用电高效化,重构碳排之术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算力成为全新生产力,数据中心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必将带来能耗的持续递增。与此同时,随着5G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通信基站在助力更强联接的同时,平均能耗是4G的3倍以上。如何通过ICT技术,提升数据中心、基站等ICT基础设施的能源利用效率也不容忽视。根据国际环保行业组织GeSI研究,预计在2030年,ICT技术可以帮助全球降低20%的二氧化碳排放。作为在ICT领域深耕30多年的科技公司,华为致力于打造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通信网络和高效关键供电方案,构筑智能世界的绿色底座。能源综合化,重构碳排之道能源综合化是另一个重要的领域,目录P04-P07永不停歇的普罗米修斯:迎接百年能源大变局刊首语P01科技使能“碳中和”之路“碳”动态封面故事P08能源故事行业瞭望用电高效化:ICT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P20P12发电低碳化: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电P16用能电气化:绿色出行驶入“快车道”P24雅砻江:践行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中国P33昆明:让阳光洒到屋顶,让绿色梦想照进现实P27“骏马”奋蹄库布齐,沙漠造出光伏海P36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进发中的数字经济“新引擎”P30波兰Zklaster电站,行走在智能光伏新时代P39Turkcell携手华为,共建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P42雪山下崛起的智算绿洲02数字能源华为《数字能源》微信免责声明本资料内容仅供参考,均“如是”提供,除非适用法要求,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对本资料所有内容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包括但不限于适销性或者适用于某一特定目的的保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对因使用本资料任何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特殊的、附带的、间接的、继发性的损害进行赔偿,也不对任何利润、数据、商誉或预期节约的损失进行赔偿。特别顾问侯金龙杨友桂张峰本期编委方良周薛武军严剑锋谢谦何辰颉李会永龙胜罗特尚峰阮雅平师春月周邦曾春婷单伊凡田昕雨胡学萃张任付新龙张彬温时涛主办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数字能源第2期2023年1月出版一路同行科技探索谁会是下一个“高压快充之王”?P75P64万亿储能挑大梁,先过了安全这一关!P68智能在线模式:0ms切换,效率高达99.1%的UPS是怎样炼成的?P71低碳建网,这个“简”法做对了P46恒通源:坚持长期主义,相信市场,相信华为P55走进蓝骏创科:解读数字能源创业“优等生”的成长密码P49品联科技:与华为互为生态,共赢绿色能源未来P58泰和英杰与华为: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P52上海骏森明与华为的新“十年”P62ChowEnergyPCL:携手华为精诚合作,共赴绿色未来03数字能源04数字能源“碳”动态《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预测:可再生能源将快速增长国际能源署(IEA)2022年10月13日发布《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报告,指出全球正面临着严峻的能源危机,尤以欧洲为甚。国际能源署预计2030年前全球能源需求每年将增长约0.8%,将几乎全部由可再生能源满足,碳排放量将在本世纪20年代中期达到峰值。总体而言,可再生能源的装机容量到2030年将达到2021年的4倍以上,其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超过60%;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在总发电量中的占比将达到88%。欧盟将进一步限制电价,强制削减用电量欧盟应对能源危机的最新方案已经呼之欲出,措施包括限制低成本发电厂的电价,对化石燃料公司的超额利润征税,并施加强制性的减少用电要求等。例如,将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企业的收入上限定为180欧元/兆瓦时;对石油、天然气、煤炭和炼油企业的超额利润征收至少33%的临时税,能源公司将根据“2022财年应税盈余利润”缴纳这项费用;努力减少10%的总用电量,其中强制性目标是在特定高峰时段减少5%的用电量。法国加速发展可再生能源,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2022年6月,法国重申了政府的能源转型计划,表示将继续推动发展可再生能源,确保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按照能源转型计划,法国到2050年将使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增加10倍,超过100吉瓦;到2050年建成50个海上风力发电场,达到40吉瓦的产能目标,同时将陆上风电容量增加一倍。按照法国政府的规划,2030年前,法国可再生能源将占最终能源消耗的32%。美国未来10年投入3690亿美元用于气候政策美国《2022年减少通胀法案》在朝野初步达成共识,新法案提出,将在未来10年投入3690亿美元用于气候政策:主要支持投资国内能源生产和制造业,包括对光伏电池板、风力发电机电动汽车的税收抵免,以及解决污染对低收入社区的影响,并致力于到2030年,将碳排放减少约40%。英国新型能源占电力需求的1/42022年4月发布的《英国新能源安全战略》指出,2035年实现70GW太阳能;2030年实现50GW海上风电,包括5GW深海漂浮海风项目;2050年核电发电量增加至24GW,满足国内1/4的电力需求。日本政府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2030年是去碳化的关键年日本政府通过2022年版《环境•循环型社会•生物多样性白皮书(环境白皮书)》指出,2030年是日本去碳化的关键年,届时温室气体排放量要比2013年度削减46%。到2030年,太阳能将从以前7%的目标调整到14%~16%,风能从1.7%调整到5%,氢能从8.8%~9.2%调整到11%。经过调整,日本政府将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从此前的22%至24%提高到36%至38%,其中氢气和氨气等发电将约占到电力结构的1%。印度投资2.44万亿卢比,用于清洁能源电网升级2022年12月8日,印度公布了一项耗资2.44万亿卢比的计划,旨在建设输电线路以连接可再生能源发电,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其清洁能源容量增加近两倍。印度电力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该项目将把位于拉贾斯坦邦和古吉拉特邦太阳能发电厂以及泰米尔纳德邦的风电场连接到国家网络。COP27:设立“损失与损害基金”2022年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同意为受到气候灾难冲击的贫困国家设立“损失和损害基金”,虽然后续一系列细节有待商榷,但整体上仍跨出了关键一步。全球宏观政策05数字能源美国光储市场进入爆发期美国《2022年减少通胀法案》在发展光伏主要提出以下两方面内容:在太阳能方面,扩大税收抵免的比例以及期限,同时增加了对低收入社区的风能、太阳能项目的税收优惠规模;为降低国内用能成本,拜登政府将对美国社区太阳能给予特别支持,包括资金支持、降低社区太阳能用能成本、增加美国太阳能劳动力、建立社区太阳能激励机制等。2025年欧盟累计光伏装机将达到320GW欧盟议会通过了《可再生能源发展法案》(RenewableEnergyDirective,REDII),2027年前欧盟将在能源系统方面投资2100亿欧元。到2025年,欧盟累计光伏装机将达到320GW,相比2021年接近翻倍,到2030年装机600GW。2030年建筑行业总用能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至少达到49%。据估算,多安装15GW的屋顶太阳能光伏系统,每年就可以节省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用量。巴西两大政策刺激光伏市场发展巴西电力局ANEEL宣布,巴西计划实施两项光伏新政策,以刺激南美第一大经济体巴西的光伏市场需求,并可能带动整个南美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第一项政策是,减免80%的大型光伏电站发电税,从而刺激公用事业光伏市场的发展;第二项政策是,建立小型住宅和商业光伏系统净电量计量制度,促进小型光伏发电项目的发展。中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规模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9%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中国光伏累计新增装机规模达到58.24GW,同比去年同期增长99%,已超去年全年新增装机量。2022年,由于欧洲能源转型加速,叠加巴西、印度等新兴市场快速扩张,中国光伏产品(硅片、电池片、组件)出口量同比大增。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中国光伏产品出口总额约44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90.3%。工信部开展光伏产业“碳足迹”认证工信部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指出: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光伏行业的“碳足迹”认证,很有可能扩展到能源及其以外的行业,不仅会重塑光伏行业的发展格局,也会改变其他相关行业的发展生态。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确保户用光伏“应并尽并”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公开征求《关于实施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要做好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服务,各级电网企业和供电企业要积极做好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服务,依法简化并网手续,优化服务流程,推广线上服务应用,确保农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应并尽并”,消纳率保持在合理水平。清洁发电06数字能源“碳”动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自2022年11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强制实施。标准适用于新建及改扩建的数据中心,以及对采用独立配电、空气冷却、电动空调的数据中心建筑单体或模块单元,进行能耗计量、能效计算和考核。数据中心能效等级分为3级,1级表示能效最高。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为能效等级3级,即数据中心电能比≤1.50。Omdia预测,液冷在数据中心将成为主流Omdia最近发布的《数据中心热管理市场分析-2022》预测,到2026年,液体冷却市场的收入可能超过30亿美元,从2021年到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CAGR)达到50.4%。在能源消耗问题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推动下,在不久的将来,风冷和液冷系统的组合可能会在数据中心中变得司空见惯。上海加快“小散老旧”数据中心改造升级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新型数据中心“算力浦江”行动计划(2022—2024年)》,明确提出,要促进上海绿色低碳算力发展,不仅将加快绿色节能技术应用,提升绿色能源利用水平,还将加快“小散老旧”数据中心改造升级,推动上海数据中心产业向集约化、绿色化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变。数据中心耗电持续增加,绿色低碳化是转型关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7年至2020年,我国信息通信领域规模以上数据中心年耗电量年均增长28%。2021年,全国数据中心耗电量达2166亿度,约占全国总耗电量的2.6%,是北京全年用电量的1.8倍。全国数据中心碳排放量达1.35亿吨,占全国二氧化碳排放量的1.14%左右。2030年,我国数据中心耗电量将超过3800亿度,如果不采用可再生能源,碳排放量将超过2亿吨。到2025年,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下降15%2022年8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完善,节能减排取得重点突破,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能力明显增强,单位信息流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20%,单位电信业务总量综合能耗比“十三五”期末下降15%,遴选推广30个信息通信行业赋能全社会降碳的典型应用场景。最终实现到2025年,全国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PUE)降到1.3以下,5G基站能效提升20%以上,改建核心机房PUE降到1.5以下。我国5G基站单站址能耗比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目前我国5G基站单站址能耗已比2019年商用初期降低20%以上,全国规划在建的大型以上数据中心平均设计电能利用比值已降到1.3。下一步,工信部将加快推动数字基础设施领域节能提效相关标准制修订,推动数据中心、5G等数字基础设施绿色发展。国标《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2022年11月1日起正式实施国家标准《数据中心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40879—2021)由ICT基础设施07数字能源到2025年,新能源汽占比达20%左右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同时,提高城市公交、出租、物流、环卫清扫等车辆使用新能源汽车的比例;全面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和非道路移动柴油机械国四排放标准,基本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汽车;大力发展智能交通,积极运用大数据优化运输组织模式。新能源汽车补贴于2022年终止从2009年国家开始新能源汽车推广试点以来,相关补贴政策也在随着行业发展而不断变化,从试点示范推广阶段发展到推广应用阶段,再到市场化调整阶段,地域范围从一开始的试点城市发展到全国范围,补贴车型从仅补贴公用车到各类新能源车型。根据最新发布的补贴政策,新能源汽车补贴于2022年终止。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充电桩规模高增长根据充电联盟数据,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国内公共桩新增48.9万台,同比增长106.1%,随车配建私桩138.2万台,同比增长353.1%。车桩比在经历了2017年~2021年近五年的稳定期后首次出现明显下行,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已达到2.6,充电桩行业增速领先于新能源汽车增速。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亟待提升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提出,到“十四五”末,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保障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适度超前、布局均衡、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能够满足超过2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同时,还要加强充换电技术创新与标准支撑。加快大功率充电标准制定与推广应用,加强跨行业协作,推动产业各方协同升级。推进无线充电、自动无人充电等新技术研发。欧盟《新电池法》达成协议欧洲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就《新电池法》达成了一项临时协议,旨在使投放到欧盟市场的所有电池更具可持续性、循环性和安全性。欧盟《新电池法》生效后,从2024年起将逐步引入对碳足迹、回收成分以及性能和耐久性的可持续性要求。到2025年年中,将开始应用更全面的生产者责任延伸监管框架,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引入更高的回收目标。交通电动化永不停歇的普罗米修斯:迎接百年能源大变局数字能源08封面故事元前8世纪,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Hesiod)写出了两部诗作《工作与时日》和《神谱》。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就是“盗火者”普罗米修斯。在后世思想家看来,“火种”隐喻着能源,而普罗米修斯就是富有自由意志的人类本身。“盗火者”的故事在提醒我们,想要实现技术进步、能源进步,只能依靠人类自己永不停息的奔跑。早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学会了以薪燃火。而直到18世纪晚期,在一些国家煤炭才开始代替木柴成为生活与生产中的主要能源。但也就是从此开始,人类进入了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双轨并行的快车道。并且每两次能源革命之间的界限在逐渐缩短,带来的变革幅度却在不断加大。在这种情况下,新的能源革命契机已经孕育完成,一场数百年未有的能源变革浪潮正在驶来。能源是文明延续、人类进步最重要的火种。将新火种带到世界的普罗米修斯,正是我们自己。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二者相辅相成想要预判和估计能源变革会不会发生,什么时候发生,可以从此前数百年的能源变革中找寻规律。简单梳理能源变革与工业革命之间的关系,我们会发现人类历史上每次工业革命的发生都离不开新能源的发现与利用。而能源变革所需要的技术储备、产业基础设施以及市场牵引动力,也都由工业革命所带来。早在18世纪晚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在英国孕育。当时柴薪能源的规模化与市场化程度已经无法供给工业所需。于是在新的采矿机、运矿车作为技术载体情况下,煤炭得到了广泛开采,并且逐渐成为了主流能源。到1850年时,英国能源消费当中近92%都与煤炭相关。可以说煤炭为代表的化石能源,既是蒸汽革命的动力,也是蒸汽革命的成果。进入20世纪,以内燃机、交流电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爆发。紧接着在20世纪50年代,全球正式进入了以石油为核心的新化石能源时代;进入80、90年代,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正式开启,以天然气、页岩油为代表的新化石能源登上历史舞台,电池、国家电网开始构建以电为中心的生活与生产能源体系,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始崛起。新的能源结构助力了互联网与经济全球化的持续发展,也证明了工业革命将持续进行下去。不难发现,每一次工业革命都将极大推动能源体系的全方位变革。工业革命与能源革命,长期处在紧密依存、相辅相成的历史关系中。一方面,永不停歇的普罗米修斯:迎接百年能源大变局公工业革命会为能源变革带来新的技术工具,提升产能、储能、用能的能力边界;另一方面工业革命也会产生大量新的能源需求,从而推动能源变革加速发生。而在今天,第四次工业革命已在咫尺。能源变革的集结号,似乎也近在耳畔。第四次工业革命开启,能源变革如约而至既然工业革命与能源变革之间存在确定关系,那么新一轮工业革命距离我们还有多远?近几年来,围绕AI、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在受到全球各界的关注与讨论。普遍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已经完备,以AI技术为牵引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在到来。自动驾驶、智能制造、智慧城市、AI+生命科学,这些产业变革将深刻改变人类的生活与生产方式。能源的采集、应用与全球产业版图也不例外。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体: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带给能源产业以丰富、多样化的工具箱,可以改变能源产业与应用的方方面面。比如AI识别可以有效改善能源巡检的工作效率与工作环境;能源云可以极大幅度提升能源体系的管理效09数字能源率与管理精度;电力电子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光伏发电成本,提升发电效率。这些技术工具全方位、多角度改变了能源的发、用、储,并且还有更多潜力等待挖掘。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对气候变暖、环境保护等议题达成共识不断加深,能源变革的需求已经十分明确。由于化石能源的高碳排与不可再生性质,人类转向清洁、低碳的新能源已经迫在眉睫。目前阶段,全球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明确提出了碳中和目标。降低碳排放,已经成为确定性的发展轨迹。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能源变革不仅即将到来,其影响深度与广度,还将远超18世纪以来的数次能源变革。因为这一次参与变革的技术非常丰富、覆盖面非常广泛,并且全球面临着低碳化与碳中和的全新能源需求。二者结合,这场百年变局已经势不可挡。不停奔跑的普罗米修斯想要推动能源变革,只有依靠人类自己的技术进步与产业发展。煤炭、石油就在那里,只是需要人类去发现和开采、运输。风、光、水力、沼气等可再生能源也就在那里,只是需要人类用技术的智慧去收集、利用。就像蒸汽革命之初,企业家与发明家准确找到了煤炭这一能源抓手。在新一轮能源变革开启的今天,我们也需要找到新的能源变革抓手。只有找准方向,普罗米修斯才能跑向“火种”。整体而言,新一轮能源变革需要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对不同的能源体系进行清洁化、低碳化的改造。与此同时,更要全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应用与推广。只有可再生能源占据人类产能、用能的核心地位,碳中和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进一步进行推演,我们会发现可再生能源在目前阶段最成熟,同时成本最低的应用方式就是新能源电力系统。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新型发电方式,具有成本低、潜力大、受环境限制低等优势,可以逐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发电。再通过多领域的电气化改造,完成社会能源向电力系统倾斜,就可以有效推动可再生能源成为主流用能方式,启动“全面脱碳”的巨大变革。从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到新型电力系统升级,再到各种能源体系的数字化、智能化改造,都可以看到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扮演着关键角色。因此,这次能源变革的核心,将不再是“谁拥有能源”,而是“谁拥有技术”,能源产业正在从资10数字能源封面故事源依赖走向技术驱动。百年能源变革,并不仅仅发生在理论中,而是已经来到我们身边。在新加坡蔚蓝的大海中,光伏解决方案提供商Sunseap成功建设了占地5公顷,预计每年可以生产600万度电的5MW海上光伏电站。作为全球最大的海上漂浮电站之一,该电站可以满足1250个家庭的供电,并减少约4258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在中国内蒙古浩瀚的沙漠中,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在库布齐沙漠建成了300MW的“骏马电站”。其中,近19.6万块光伏板,与周围的低矮植被、黄沙构成了一匹奔腾的骏马图样。该电站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沙生灌草植物的“林光互补”模式,不仅能够提升经济效益,还能够帮助生态恢复。截至2022年11月30日,“骏马电站”已累计生产绿电25.43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3万吨,累计治沙1.6万亩。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百年能源变革如期而至。这场变革,发生在光伏电站中;发生在全球电网的“发、荷、储、用”中;发生在每一台新能源汽车的驱动系统和供电系统中;发生在数据中心不断降低PUE,为千行百业提供绿色计算底座的进程里;发生在让全球享用低能耗、低碳排的通信网络的变化中。普罗米修斯正在奔跑,我们每个人都是普罗米修斯。顺应时代,迎接变革,华为数字能源致力于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发展清洁能源与能源数字化,推动能源革命真正到来。在清洁发电、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交通电动化等领域,华为数字能源与全球伙伴、客户一起,为百年能源变局奋力前行。新的火种正在孕育,变革之路已被照亮。永不停歇的普罗米修斯:迎接百年能源大变局11数字能源发电低碳化: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电先秦古籍记载,燧人氏钻木取火,结束了远古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今天,能源产业持续发挥基础性产业作用,在保证经济高质量发展、社会安全稳定,以及保障民生需求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求增长,但从长期发展来看,新能源特别是清洁能源无疑是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能源挑战的关键“钥匙”。国际能源署发布的《2022年世界能源展望》显示,化石能源在全球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从目前的80%下降至2030年的75%,到2050年将进一步降至60%左右;与此趋势相反,从现在到2030年,全球能源需求每年将持续增长,而增量几乎全部来自可再生能源。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国际能源署预测,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量有望增长20%。正是由于大量清洁能源的使用,也使得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幅有望从2021年的4%降至2022年的1%。从中国的能源生产与消费来看亦是相同趋势。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发电装机容量以火电、水电为主,两者整体占比超过90%;然而到了2020年,发电结构明显改变,太阳能装机量占比达到11.51%,风电装机量占比为12.84%。虽然从整体看,火电占比仍然超过50%,但是以太阳能、风电等为代表的绿色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仅中国的能源结构正处于加期,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能源领域供需不匹配的矛盾凸显,国际能源结构面临大的调整。进入数字化时代,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能源效率持续提升,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助推了可再生能源的普及,以及清洁和节能技术的推广。世界各国的能源体系正加快转型,未来走向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是大势所趋。转变能源结构,清洁能源脱颖而出当前,虽然多国遭遇的能源危机,会在短时间内刺激化石燃料的需近12数字能源行业瞭望速变革的阶段,全球各国都在加紧能源产业的转型和重新布局。比如,法国政府提出,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提高至40%;日本在其新版能源基本计划中提出了到2030年将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提高到36%~38%的目标。概括而言,使用清洁能源替代化石燃料,实现脱碳化;加速数字化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的深度结合,推动节能技术改造,优化产业结构,实现能源使用的高效化;积极探索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新技术,实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智能化;通过建立全球性碳排放总量控制与市场化的交易机制,最终实现全球能源一体化,这些将成为能源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任务。国际可再生能源署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容量统计2022》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已经高达3064GW,在电力增量中占主导地位;其中水力发电占据可再生能源发电量的最大份额,太阳能和风能的发电量分别增长了19%和13%,太阳能总容量已超过了风电容量。风电、水电,特别是光伏正以前所未有的气魄、速度和优越性,跃入千行百业,深入人们的生活。风“光”无限好,绿色又智慧光伏积极抢占“C位”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占比将达到86%,其中光伏占比将超过25%,将成为主力能源。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1年的890GW增长至2050年14TW,中国、欧洲等国家与区域的风光新能源渗透率有望超过80%。光伏将更稳更智能随着绿色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光伏领域呈现出发电低碳化: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电13数字能源步发电机组的机电暂态特性,具有同步发电机组的惯量、阻尼、一次调频、无功调压等并网运行特性。智能光储发电机能帮助风电和光伏在并网过程中模拟传统火电厂、水电厂同步发电机组的技术指标,运用类似常规电源提供调峰和电网调度的要求,支撑电网频率、电压波动,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第二个趋势是储能将在新型电力系统中担当“蓄水池”和“调节器”。宏观来看,实现高度可控、并且极少浪费的能源存储,是调节能源用量波动,实现能源高度集约化使用的关键。储能将会出现在各个能源领域,并且以更多样化的技术方式来实现。储能系统将在新型电力系统的“发、输、配、用”各个环节无处不在,起到“蓄水池”和“调节器、稳定器”的作用,并且从原来的备用系统成为主用系统,保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例如,在清洁能源并网发电的过程中,储能扮演的多个角色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对电力系统调峰、调频的支持。高比例的清洁能源发电并网给电力系统调峰带来了较大压力,大规模储能系统通过自身的技术特性吞吐电能,可有效解决系统调峰问题。搭配体系完善、高度可控的储能技术,我们可以将用电低谷时清洁能源发电机组产生的多余电能储存起来,在电网用电高峰时再进行释放,从而达到削峰填谷的目的。这样就可以有效规避清洁能源发电峰差大、不确定性高给电网造成的压力,同时也有助于通过精准、可控的电力调控实现节能减排。第三个趋势是千家万户畅享“沐光”生活,分布式光伏让“电从身边取”照进现实。与大型光伏电站不同,分布式光伏可以利用随处可见的空间,以下几大趋势。第一个趋势是光储融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存在波动性和间歇性等问题,在并网过程中可能给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隐患。我们可以看到,储能成为“破题”的最优解决方案。配套储能将成为接入电网的必要需求,并且在后续项目的建设中,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和储能的融合将成为一个必然的趋势。正有越来越多的电网、电站运营商采用光储融合、全面智能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助力光伏电站产生优质电力。与此同时,光伏系统的全面智能化,将加速光伏成为“主力电”的进程。尤其是智能光储发电机的诞生,更成为新能源发电安全并网的关键钥匙。智能光储发电机是将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充分融合协同,模拟同14数字能源行业瞭望大到园区的厂房屋顶、高速路旁的斜坡,小到普通农户家里的房顶、露天阳台,都能够为其所用。这种形式让光伏从大规模电站的巨型组织中化整为零,灵活地渗透到更多场景中,让更多个体享受到普惠的清洁电力。自发自用、余量上网是分布式光伏的最大优势,能够就地消纳光伏资源的同时,也可以将余量并入电网获取收益。这些分布式光伏的优势正在推动屋顶光伏加速进入千家万户。当下,很多巨头都在光伏领域积极布局,华为也在其中贡献力量。华为将30多年积累的数字技术与光伏、储能、云与AI技术创新融合,围绕发电、输配电、用电三大场景,推出了针对五大场景的智能光储解决方案——智能光储发电机、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行业绿电、家庭绿电及智能微网解决方案,加速降低光伏电站生命周期的度电成本,全面提升电网支撑性能,助力光伏成为主力能源。随“风”起舞,风电行业进入新一轮成长期风电重要地位日益凸显如今,风力发电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清洁、低碳并具有价格竞争力的能源形式,并因其技术成熟、环境友好,在全球范围内实现了大规模的开发应用。《2022全球电力评论》的数据显示,澳大利亚、土耳其、巴西、美国的风电占比从2015年的5%增加到2021年的10%,大约翻了一番。风能在能源结构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风机大型化疾风劲吹随着风力发电技术逐步完善,结构设计向紧凑化、柔性化发展,风力发电从小容量到大容量,由陆上风电到海上风电已水到渠成。风机大型化时代已经来临,目前在研的风机叶片最大直径已经超过了200米。风机大型化可显著降低项目投资成本和度电成本,提高“平价时代”风力发电的综合竞争力。同时,伴随着风电技术的不断演进,兆瓦级风机更成为风力发电机的主流。在中国,风机大型化的发展趋势体现得尤为突出。据CWEA的数据,2021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的机组平均功率为3.51MW,相比2021年增长超120%;其中新增陆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由1.5MW提升至3.1MW,海上风电机组平均单机容量由2.7MW提升至5.6MW。顺“水”推舟,节能脱碳水电行业要再立新功“清洁”如水电水电是较早规模化发展且占比最大的清洁能源,以稳定与廉价的特性著称,也是多国发展清洁能源的优先选择。比如,在水力资源丰富的北美和中美洲地区,水电就是非常重要的可再生能源。《2022年水电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整个欧洲地区的水电装机容量增加了3GW,水力发电已达欧盟总发电量的13%。据国际水电协会的数据,2020年水电行业再创发电量新纪录,生产清洁电力4370TWh,相当于美国全年的用电量。2020年,水电装机容量增加的有35个国家,新增装机总容量增加到21GW。其中,装机容量增幅最大的国家是中国,水电装机容量已超过370GW,居世界首位。水电正成长为减碳排的“绿巨人”水电不仅在发电与储能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对避免温室气体排放和减缓全球变暖贡献显著。中商产业研究院的数据显示,中国水电一年的发电量相当于替代4.5亿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碳排放11.8亿吨。水电的节能和环保效益显著,对于加快落地“双碳”目标将发挥积极作用。国际能源署2050年净零排放报告描绘了全球能源行业如何在2050年前成功脱碳。在净零排放(NZE)的设想中,虽然太阳能光伏与风能被设定为主要发电来源,但水电的稳步增长起到了压舱石的作用。按照净零排放的思路去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未来还需要更多的水力设施。预测显示,在发电侧,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2050年将达到86%。光伏、风电、水电的进一步普及,必将加速发电低碳化,从源头上开启人类“全面脱碳”的进程,带给我们一个绿色的世界。发电低碳化:迈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发电15数字能源如果说火是人类文明的起源,那么电则是人类文明的基石。目前,基于高确定性的“电力脱碳”趋势,推动能源利用方式电气化,提升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占比,已经成为重要的脱碳路径。低碳出行是人之所向在现代化社会中,每一个人都可能因为自己的出行,给环境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尽可能采用耗能低、排碳少的出行方式,比如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驾驶节能环保型汽车,甚至骑自行车或步行,都可以有效减少因出行而带来的碳排放量。低碳出行,从电动汽车开始。Canalys机构的调研报告显示,2021年,全球电动汽车的销量超过650万台,同比增长了大约109%。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2年1-11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25.3万辆和606.7万辆,同比均增长1倍,市场占有率达到25%。在中国,逐年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已经从过去的单纯“政策驱动”,进入了“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再加上新能源汽车用户体验不断改善,成本不断降低,以及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尤其是新能源乘用车的渗透率,以及消费者的接纳程度持续提升。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共识下,应用清洁低碳的新能源汽车来改善交通的碳排是实现“碳中和”据国际能源署发布的数据,2021年全球交通碳排放超过832亿吨,约占全球总碳排放的23%。在中国,交通运输阶段的碳排放占社会总碳排放比重达9.7%,其中约80%的碳排放来自路面交通(占全国总碳排放的7.85%)。为持续有效推进“双碳”目标的落地,中国致力于在能耗排放上做“减法”,在低碳交通上做“加法”,积极推动绿色出行。根用能电气化:绿色出行驶入“快车道”16数字能源行业瞭望目标的重要举措,各种相关鼓励性政策也层出不穷。在交通行业,实现节能减排、“碳中和”,需要各方协同作战,各环节共同发力,包括各类交通工具的新能源化、汽车电力系统的改进升级、打造车路协同体系等。交通运输部印发的《综合运输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城市公交、出租汽车、城市物流配送领域新能源车占比分别达到72%、35%和20%。工业和信息化部也将继续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稳定运行、加大推广应用力度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当前,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是汽车产业发展的潮流与趋势。据行业预测,到2030年,电动汽车与燃油车或将二分天下。不过从目前情况看,燃油车仍然是社会交通出行的主要方式。利用数字化技术,有效降低燃油车的能耗,就是降碳的良方。比如,矿用运输车辆可以采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通过大数据对司机的驾驶行为、车辆油耗、工况等信息进行采集、分析,并以此为根据,不断优化车辆的速度、油门、制动等关键环节,达到降低油耗的目的。交通电气化目前已成为交通领域实现节能减排的主要手段。将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可以改善新能源汽车的驾乘体验、里程性能、安全性能,全面促进汽车产业的电气化转型。数据证明,电动汽车的技术进步与大规模应用能够大规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国家电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预测,到2050年,中国乘用车的可再生能源占比将达到58%,用能电气化:绿色出行驶入“快车道”17数字能源从而使交通领域的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0%以上。公共交通工具的电动化、数字化升级也是交通电气化的重头戏。大数据和AI技术可以有效实现公交业务管理的智慧化,帮助企业降本增效。深圳巴士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率先实现了全面公交电动化,并且积极尝试智慧充电算法,实现充电需求“移峰填谷”,预计每年可以节省5%~10%的电费支出。打造车路协同体系,通过交通网络的智能化实现低碳发展也是一个正确的方向。比如,路侧的智慧系统可以有效指挥和调度行驶车辆,提升出行效率,同时达成减排的目的。人们比较熟悉的车路协同应用就是在红绿灯中加入AI识别功能,通过智能化调节车流,以减少车辆堵塞,亦可减少碳排放。“千伏高压”快充时代来临随着电池管理系统与技术的进步,如今动力电池快充补能半小时的时间,相对6~8小时的慢充来说已经有了质的飞跃,但与燃油车几分钟的补能方式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也衍生出超级快充(闪充)的两种方案:一种高电压快充模式,一种高电流快充模式。高压快充在解决里程焦虑的同时,续航配备的电池容量也可以降低,电池的成本随之降低。这意味着整车成本的降低,消费者的车型选择空间也更大。目前,已经有多家企业发布或采用快充方案,比如保时捷推出了800V快充平台电动汽车;华为发布了DriveONE800V高压平台,可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快充体验。随着功率半导体、快充电池等“千伏高压”的底层技术趋于成熟,未来“千伏”高压平台的充电速度可轻松超越5分钟补能200公里。高压平台的应用能够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降低能耗,提升动力性能等。未来,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将向“千伏”演进,趋向集约化、融合协同一体化,以降低电流,减少能量损失。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降低快充电池等设备的成本,提升市场供给能力,兴建更多千伏公共充电桩设施,同时还要协调充电产业链上下游的零部件生产商、充电桩运营商和汽车厂商携手共进。18数字能源行业瞭望端云协同保安全但是不可否认,制约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的重要因素,安全性还是第一位的。电动汽车的安全威胁不仅仅源于智能化技术与功能设计的缺陷,也存在于电池爆燃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近年来,电动汽车的安全程度正不断提升。中国工程院院士孙逢春举过这样一组数据,2019年,新能源汽车起火概率是万分之0.49,2020年则进一步降低到万分之0.26。这背后的原因,是企业应用AI、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创新性地改变了电动汽车的电池管理模式。举例来说,华为推出的三电云服务,将自身在通信设备电池、手机电池等领域的经验与电动汽车电池相结合,可以在云端对电池的温度、电压、内阻等数据进行学习和分析,得出模型后就能实现对电池问题的提前预测、预警,从而减少因电池系统突发性故障而导致的交通事故。未来,电动汽车的发展会更加倾向于端云协同的技术,不仅是电池安全管理上云,全动力域部件管理也会向云上延伸。电驱动、充电系统、电子元器件部件,都能通过AI以及三态(设计态、生产态、运行态)的迭代优化,实现数字孪生,对全生命周期的可靠性、安全性进行预测、防护,从而提升用户用车的安全,以及动力域部件全生命周期的可视与安全。未来交通全面电气化总结来说,交通是化石能源消耗与碳排放的重要领域,而交通电气化无疑是“碳中和”目标实现的重要途径。构建面向未来的城市,实现100%的交通电气化是基础和前提。未来城市的交通将是多元化、多层次的立体交通体系,需要布局多类型的充电设施以及无处不在的公共快充网络,同时还要不断创新发展新型充电技术,以满足多样化的充电需求。此外,随着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源源不断应用于公共交通领域,绿色出行不仅低碳,而且更加便捷安全。随着全球用能电气化水平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逐步扩大,电气化是能源结构转型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方向。落地“碳中和”目标,机遇与挑战并存,需要不断加快技术升级,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指导各行各业更有效地节能减碳。用能电气化:绿色出行驶入“快车道”19数字能源用电高效化:ICT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火给人类带来了光和热,在慢慢克服了对火的恐惧之后,火逐步为人类所用,人类文明也揭开了新纪元。回顾历史的发展,每一次能源革命,都能使社会生产力实现一次极大的跨越。增。与此同时,随着5G网络的不断发展与普及,基站在助力更强联接的同时,平均能耗是4G的3倍以上。从碳排放数据来看,ICT行业的碳排放与电力、工业等碳排大户相比,绝对值较小;但相对而言,ICT行业的碳减排却能撬动千行百业减排。据通讯行业协会GSMA预计,到2030年,ICT行业的碳排放量将仅占全球总排放的1.97%。根据国际环保行业组织GeSI研究,预计在2030年,ICT技术可以帮助全球降低20%的二氧化碳排放。“碳中和”背景下,ICT产业在助力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的同时,自身也需要向“绿色”转型。绿色数据中心的“四维”革新数字经济的全面开启与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对数据中心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未来,数据中心将向着“低碳共生、融合极简、自动驾驶、安全可靠”的方向持续演进。从源头实现绿色化,低碳共生以绿色低碳循环为主的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数据中心的体现,就是从源头实现绿色化,比如在电力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以数字化转型为载体驱动能源行业结构性变革,以“碳中和”目标为指引,实现各行各业的低碳绿色发展,既是现实的紧迫需求,也是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力、工业、交通、建筑、ICT等行业是用电大户,也是节能降碳的主力军。从能耗占比情况来看,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ICT基础设施能耗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例在4%左右。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加速发展,算力成为全新生产力,数据中心成为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底座,必将带来能耗的持续递当20数字能源行业瞭望入侧规模化地使用绿电,包括光伏、风电、水电等,可以降低数据中心碳排放1%~2%;从唯PUE论走向xUE,即建立包含CUE、PUE、WUE、GUE等在内多维的评价体系,实现数据中心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对全生命周期碳排放的控制。中国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是三峡集团正在打造的华中地区最大绿色零碳数据中心集群的一部分,一期部署机柜4400柜,10年预计可减少碳排放250万吨。从架构、供电、温控入手,打造数据中心“极简三叉戟”传统数据中心系统复杂、建设周期长,难以匹配发展要求,而模块化、高密化有助于实现数据中心架构的融合极简。架构极简:通过机房及设备的模块化设计,将传统数据中心土建、供电和制冷的串行施工模式变为并行,采用工厂预制的“品牌机”,以缩短建设周期,提升交付质量。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携手华为,率先应用“预制模块化+钢构+土建”三种建设方案于一体的方式,集成高效一体化电力模块、智能锂电、AI等先进节能产品和技术,工程现场采用“乐高式”快速堆叠,有效降低施工周期50%以上,预计10年将省电4000万度。供电极简:通过提高设备功率密度、全面锂电化,并融合市电整流逆变、光伏逆变、储能三大功能,使得供电链路的复杂度大幅降低。温控极简:随着机柜功率密度的提升,以及温控散热能力的加强,通过链路极简和风液融合,可以实现冷热交换效率的最大化,比如采用华为间接蒸发冷却工作模式,能够进一步缩短制冷链路,提升制冷效率。用电高效化:ICT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21数字能源善用AI,实现数据中心“自动驾驶”从虚拟现实、实时同步、全球同步在线等典型应用来看,算力升级在所难免。算力爆发会使数据中心从千柜建筑演变为万柜园区,将导致数据中心内部需要管理的对象数量呈指数级增加,人工管理显然满足不了运维、能效管理和运营的需求。因此,数据中心需要借助智能化的手段,实现数据中心的自动驾驶,即运维自动、能效自优、运营自治。运维自动:随着云数据中心走向集约化、规模化,自动化运维成为未来数据中心的重要特征。通过将AI技术应用于数据中心运维,借助智能传感、声音&图像识别等,可实现实时连续的运维和预测式的提前主动运维,从而减少人力运维的时间和成本,实现无人值守。能效自优:数据中心运营方在进行数据中心能效提升改造时,应考虑用AI能效优化技术,建立能耗与IT负载、气候条件、设备运行等可调节参数间的机器学习模型,推理和配置出能效最优的配置逻辑,从制冷到“智”冷,实现数据中心能效最优,进一步降低能耗。运营自治:数据中心运营方在进行资产管理时,可以考虑采用基于AI的资源优化技术,对数据中心资产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以设备管理为核心的管理模型以及分析平台,通过AI仿真设备状态和AI业务预测,自动盘点数据中心资产状态。未来的数据中心运营方借助AI自动驾驶平台,可以实现各种能源的灵活调度,在绿电直供、叠光、储能削峰填谷等方面实现按需调用,减少人为计算和操作,从而最大化挖掘资源的价值。变被动为主动,全方位筑牢数据中心“防火墙”数据中心的安全可靠是重中之重。数据中心运营方可以从主动安全和架构安全两个方向不断夯实数据中心底座。主动安全:在数据中心全域可视可感的基础上,基于大数据和AI技术,实现部件到系统的预测性维护。故障的响应机制也从工单驱动的人工响应,转变为系统自动化的故障响应,基于故障实时感知、可视化全景呈现、AI辅助定位等,可以做到快速发现故障,并快速恢复业务。架构安全:可以从部件到DC,全方位构筑数据中心的安全防线。未来,数字技术将与电力电子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在部件、设备、系统等各层面保障安全,不断增强基础设施的韧性。在部件层面,通过模块化设计,支持关键部件热插拔,快速恢复故障;在设备层面,通过采用全冗余设计,实现单点故障后0ms无缝切换到冗余模块,确保设备运行无任何中断;在系统层面,基于全链路可视可管可控平台,使系统可用性达到99.999%。通信站点建设刮起极简低碳风中国信通院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已建成的5G基站达到222万个,占全球5G基站总数的60%以上。为了适应行业减碳的需要,通信站点的形态正不断简化,从房走向柜、从柜走向杆,最终实现网络的极简化部署,结构性降低站点自身能耗与碳排放。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信息通信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管理机制基本完善,节能减排取得重点突破,行业整体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助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能力明显增强。国际电信联盟(ITU)指出,信息通信技术能帮助全球减少碳排放15%~40%。当前,全球的通信组织、运营商等都在积极采取行动,贯彻落实电信行业的节能降碳。通信站点在数字化技术的加持下,将迎来一次全面重构。以柜替房、以杆替柜,打造极简站点传统基站多采用室内房站建设,需要配置空调为设备降温,站点效率低、能耗高。通过以柜替房(一站一柜),以杆替柜(一站一刀)的建设模式,极简站点正在成为站点集约化建设与践行节能减排目标的关键。一站一柜解决方案采用高密电源和锂电,相比传统方案能源密度提升2倍以上,单柜的电源和电池容量翻番。北京移22数字能源行业瞭望动与移动设计院、华为联合创新,采用华为第三代12kW刀片电源解决方案,对传统机房站点进行极简改造,通过去机房、去空调,实现“以刀替房”,同时进行智能叠光,站点(不含光伏)占地面积减少60%,站点能效提升20%,每年减少碳排放6吨。“锂进铅退”,供能方式大变革正处于研究之中的6G,将跨越人联、物联,迈向万物智联,引领未来的创新浪潮。6G将提供通用、高性能的无线联接,在关键性能指标上完成巨大飞跃,实现十倍于5G的联接密度、厘米级定位、毫米级成像,以满足各类XR场景的沉浸式体验网络需求。6G时代对于通信站点的效率、节能降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通信站点本身的用电与储能方式看,“锂进铅退”进程正在加速,锂电池的循环寿命和浮充寿命都远超铅酸电池,所组成的储能系统能量密度也更高,而且重量更轻、占地面积更小,可以更好地满足通信站点极简化的趋势。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基站锂电池的市场需求将达到60GWh。数字化技术对通信站点的深度改造,如今已经深入到供电环节。绿色供能的应用是重要的减碳方式,光伏、风电、氢能等清洁能源将会更普遍地应用于其中。在站点侧的传统光伏发电方案中,存在站点可用面积受限、遮损影响收益、日常运维繁杂等挑战。基于此,探索站点能源的叠光解决方案,正成为新的共识与趋势,它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发储配用自动调配,储存超发光电,提升了清洁能源使用率,并可以完成对站点发电模块及电力供应的数字化管理。比如,在希腊绿岛,通过在站点叠加太阳能光伏解决方案,当地某运营商降低了51.2%的市电使用,年省电达到了14,500度。全球节能减排的大势,浩浩汤汤,一往无前,数据中心、通信站点正在演进,一个个绿色、低碳的数据中心正在依次而建,一张张极简、绿色、智能的绿色能源目标网正在编织。用电高效化的深入,为ICT产业铺就了一条绿色低碳之路,绿色美好的未来正走向你我。用电高效化:ICT产业的绿色发展之路23数字能源雅砻江:践行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中国“清洁低碳安全高效”,已经成为现代能源体系的最新要求。如何采用最新的技术和理念,并切实结合地方特色与实际情况,做出能源输出的最大化。一曲水、风、光共同演绎的清洁能源进行曲,正在雅砻江畔奏响……数字能源24能源故事江来从万山中,山势尽与江流东。”由于地势的缘故,中国绝大多数的河流源出深山、自西向东流入大海,滋养两岸生命的同时,也带来了可供开发、取之不尽的水电资源。雅砻江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南麓,干流全长1571公里,天然落差3830米,年径流量608亿立方米,雅砻江干流技术可开发容量约3000万千瓦,技术可开发年发电量约1500亿千瓦时,在中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中装机规模排名第三。长期以来,雅砻江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雅砻江公司”)始终把开发清洁能源、保障能源安全稳定供应作为首要责任,坚决贯彻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安全新战略。面临产业发展的全新机遇,雅砻江公司结合雅砻江流域得天独厚的水风光资源禀赋,提出建设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也是国家九大清洁能源基地之一,希望以此为中国“双碳”目标实现、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做出更多贡献。水电光齐头并进谋发展2022年4月12日,雅砻江公司与华为在深圳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决定双方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电站数字化智能化、电站安全等领域合作创新,一道打造世界级的水风光清洁能源基地。一曲水、风、光的清洁能源进行曲,和谐奏响!作为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柯拉光伏电站是十四五以来“雅砻江流域清洁能源基地”首个开工建设的水光互补电站,也是四川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的重点项目。粗略估算,雅砻江流域水风光互补绿色清洁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全部建成后,每年可贡献清洁电能超2200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减少标准煤消耗约70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8亿吨。7月8日,雅砻江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一期项目——柯拉光伏电站正式开工建设。作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大规模水风光一体化多能互补项目(海拔高达4000~4600米),该项目将打造成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电站,装机规模达100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20亿度,计划2023年全容量并网发电。其中,光伏电站将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采用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将AI、云等新ICT技术与光伏深度融合,并引入智能跟踪支架算法、智能组串分断、智能并网算法等技术,实现“高效发电、智能营维、安全可靠、电网友好”。该项目的建设,将推动世界级雅砻江流域水风光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向前迈进一大步,这也是雅砻江公司为践行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中国,做出“大直接和有力的积极响应。柯拉光伏电站配套建设了220千伏升压站和500千伏汇集站,通过2回220千伏线路接入新建的500千伏汇集站,再通过500千伏线路接入两河口水电站。两河口水电站装机300万千瓦,总库容108亿立方米,调节库容高达65.6亿立方米,具有多年调节特性,可平抑光伏发电波动性和随机性的同时,还能够与水力发电“夏季丰水期、冬季枯水期”的特点形成天然的互补。促进甘孜的高质量发展柯拉光伏电站带来的益处,远远不止于以上。据悉,该项目所在区域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电站建设期间,将会为当地缴纳税费6亿元(预计),投产后每年还将贡献超过1.5亿元的税费。结合当地牧业需求,项目建设将通过“光伏+特色产业”“光伏+基础设施提升”“光伏+就业”等一系列措施,带动该地区农牧、旅游、交通等产业发展,产生“光伏+N”的效益。光伏+特色产业:项目结合当地牧业需求,将光伏支架增高,光伏组件最低离地高度1.8米,满足植被生长需要,保障牛羊放牧空间,实现“牧光”互补。光伏+基础设施提升:项目建设将对当地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通过道路改造,增加供水工程、污水处理、垃圾处理设施,种植高原植物,开展雅砻江:践行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中国25数字能源高原生态保护研究等多种措施,持续打造村庄景观,提升村庄建筑风貌。光伏+就业:通过加快推进大项目建设,助力当地“稳增长保就业”。柯拉项目建设期,可为当地提供超过3000个工作岗位。电站运行生产期可持续为地方提供光伏组件清洗、维护等技术岗位,以及治安、保洁等服务岗位。项目还将带动当地旅游、交通等产业发展,扎扎实实为乡村振兴战略做贡献。甘孜州正科学有序推进水风光一体化可再生能源基地建设、高原特色现代农牧业基地建设,打造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柯拉光伏电站的建设,必然会带动甘孜州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当地重要的经济辐射点,对于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当地乡村振兴,促进甘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全业务智能融合的表率“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远景虽美,但是路还要一步一步走。由于项目处于高寒高海拔地区,柯拉光伏电站施工条件恶劣,有效施工期短,地址条件复杂,人员、机械降效严重……这也给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挑战。与此同时,项目工程量浩大:场址面积约16平方公里,相当于80个鸟巢的面积,由200多万块光伏组件、5000多台逆变器、300多台箱变组成。此外,项目工期紧迫,计划2023年投产,实际的建设期不足1年。此外,项目施工区域多处于林草区,还须兼顾森林草原防火管控,因此建设强度和难度远超同类型工程。针对一系列难题,雅砻江公司着力构建光伏项目建设全过程、全方位管理体系,积极推进质量达标创优、安全标准化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进度综合管控等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努力实现各项管理目标最优,有条不紊地推动着项目的整体进展:11月初,项目进入到今年最后的“黄金施工期”,要与冻土抢时间,在冻土形成前将52.7万根的光伏支架基础全部打入土中……为了不影响工程进度,采用增加施工设备、实行三班倒等方式,抢抓施工窗口期。11月中下旬,初冬气温骤降,在海拔4000米~4600米的项目建设一线,大雪封山、道路结冰、交通中断等情况数见不鲜,光伏组件的运输与安装面临着比以往更严峻的考验。建设者们手抬肩扛,将一块块光伏板从车上搬卸下来,一步一步搬运到位,再小心翼翼地组合在一起。11月底,施工现场最低气温达零下15℃,工区昼夜温差达30℃,冻土暗冰遍布,人员、机械降效愈加严重。为了奋战全年目标任务,2000多名建设者抢抓施工窗口期,要赶在12月底前,在相当于80个“鸟巢”体育场的面积里,把全部的支架基础桩打入土中。这些只是建设过程中的一部分难忘的场景,就在本文撰写的同时,各项工作仍在紧锣密鼓的推进当中。以持续的探索、创新和实践,雅砻江公司真正将“践行绿水青山、打造美丽中国”落到了实处,也为光伏电站全业务的智能融合做出了表率,标本兼治、多措并举,以行动践行绿色能源的初心和使命。26数字能源能源故事“骏马”奋蹄库布齐,沙漠造出光伏海板上发电、板下固沙。曾经以沙尘暴令华北为之色变的库布齐沙漠,在清洁能源的发展模式下,焕发出全新的活力:落霞与良禽齐飞,光伏共长天一色。以一骑绝尘之势,成为国内光伏产业的“领跑者”。布齐,蒙古语里意为“弓上的弦”。如果将镜头拉上2000米的高空俯瞰大地,在孕育了中华文明的黄河“几”字湾里,竟然藏着一片沙漠,它就是库布齐——中国第七大沙漠,也被称为挂在黄河上的沙漠。千百年来,库布齐沙漠犹如一条黄龙盘踞在鄂尔多斯高原以北,形成一条东西长400公里、南北宽50公里的沙带。由于距离北京仅715公里,又被称为“悬在首都头上的一壶沙”——如遇大风,它便以“恶魔”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刮起沙尘暴席卷北方,让周边百姓不堪其扰。但,谁又能想象得到呢?仅10多年的时间,库布齐沙漠腹地达拉特旗原本一眼望不到边的“死亡之海”里,慢慢长出了黄芪、紫穗槐和沙柳,狐狸、野兔出没其间。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一匹矫健的“骏马”奋蹄驰骋在这片重现生机的土地上。它是由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在此建设的一座300MW光伏电站,19.6万余块光伏板,加上与周围低矮植被、黄沙之间形成的色差,构成一匹奔腾的骏马图样,人们亲切地称之为“骏马电站”。骏马是蒙古人的亲密伙伴与精神图腾,象征着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而这种精神,又与这里的人们30多年与防沙治沙作斗争的事迹相互印证,为世界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传奇般的中国方案——库布齐模式。光伏治沙——库布齐模式添新客如今在“骏马电站”从事运维工作,今年35岁的当地村民赵金龙对儿库27数字能源了中国30万千瓦光伏电站建设最短记录。从2018年8月5日正式开工,到当年12月17日实现一次性全容量并网发电,施工最高峰时现场5500多人,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从规划开始,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就决定“三管齐下”,即采用板上发电、板下固沙与修复、板间种植的“林光互补”模式。沙漠改造是个大工程。为了使这片不毛之地重焕生机,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想了多种办法。1.0版本曾经尝试种枣树,不远千里从宁夏订购的沙枣到了这里水土不服,成活率不到10%。1.0宣告失败,再试。2.0版本开始尝试在水镜湖光伏电站附近种紫穗槐,长势喜人,冬天收割完之后作为附近养殖场的牛羊牧草,来年春天又绿莹莹地长出来一大片。现场项目负责人告诉我们:“当时兴巴公路(乌兰察布市兴和县到鄂尔多斯杭锦旗巴拉贡镇,全程708公里)还没有穿沙而过,目之所及皆是漫漫黄沙。和现在看到的公路南边的沙漠是一样的,没有树、房子、发电设备,一个都没有。现在,有了很多鸟、小动物,喜鹊在光伏板上叽叽喳喳地叫呢。”作为最早一批进驻现场的员工,现在负责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李帅锟回忆起电站建设时的情景,仍然难掩兴奋和激动:“2018年4月开始场平,工期比较紧张,立桩、铺田字格,方方正正的,那时候真是一点植被都没有。现在嘛,黄芪、枣树、牛羊吃的草料也有了,就连用来做网格固沙的沙柳条枯枝也有好多成活了,长得老高,冬天有火灾隐患,需要过来除草。去年我们在水镜湖那边开一块地种了西瓜,结果全部都让鸟给吃了。”实践证明,光伏板的铺设,使得地面风速降低了50%,再加上板下网格固沙、种植黄芪等中药材,原来需要10年才能实现的固沙效果现在4年就见到了。此外,通过为当地村民提供场地种植经济作物,提供电站运维等基础性岗位,再加上植被养成之后开展畜牧养殖,同时随着沙漠风情旅游的日益风靡带来的人流量,村民们自发开起了旅店、超市、餐馆、民宿或经营当地土特产,脑子活泛的人则更加前卫地利用互联网平台玩起了电商……不毛之地成了聚宝盆,越来越多的赵金龙们又回到了当年他们一心想要出走的家乡,再也不用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了。智能光伏——“骏马”驰骋有保障国家能源局于2015年在全国开时的家乡记忆深刻:“小时候下沙尘暴,天都是黄色的,迎风走的话,沙子打着脸疼。”赵金龙说:“而现在下班的时候,太阳正好落山,风景也美,带上光伏板拍照片,就想到小骏马在草原上奔跑,挺难忘的。”赵金龙是附近受益于“骏马电站”的村民中的一员。对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在家门口就有一份体面的工作,又能照顾一家老小,没有比这更好的安排了。30年前,库布齐风沙肆虐,缺水、缺电、道路不通,更谈不上基础设施,农牧民靠着沙漠里一点沙生植物,艰辛游牧,生活极端贫困。30年来,在中国各级政府、实力与情怀兼具的企业、沙区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库布齐治沙模式得到联合国高度认可与评价。2017年9月,第六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13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隆重召开。这次大会上,联合国发布《中国库布齐生态财富评估报告》,认定库布齐共计修复绿化沙漠6253平方公里,为社会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人民币,带动当地民众10.2万人摆脱贫困。也正是在这一年,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推进光伏发电“领跑者”计划实施和2017年领跑基地建设有关要求的通知》(国能发新能【2017】54号)。达拉特旗瞄准时机,积极谋划建设占地10万亩、规模为200万千瓦的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以下简称“基地”),计划总投资150亿元。2018年5月29日,基地举行项目开工动员大会,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作为最早一批进驻的企业,开始了与时间的赛跑。133天,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创造28数字能源能源故事展光伏“领跑者”计划的初衷,就是要通过“赛马机制”引入竞争,促进行业优胜劣汰。只有在行业中绝对领先的技术与产品(例如后来竞争胜出的双面双玻组件、智能组串式逆变器、跟踪支架等)才能应用于“领跑者”项目或基地并获得政策扶持与奖励。2017年,就在“骏马电站”建设如火如荼之时,华为智能光伏历时多年打造的智能组串式逆变器经过4年的市场实践获得巨大反响,开始反超集中式成为光伏逆变器主流。“骏马电站”全部采用了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包括智能组串式逆变器、电力载波通信(PLC)、智能IV诊断、智能光伏管理系统。项目经理在接受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感受:“这些年和华为合作很多,设备用起来与同类组串逆变器相比质量更好。最好的是散热,这是很多别的厂家比不上的。有风扇的设备容易坏,小轴承里进沙子,华为的逆变器没有风扇就不容易坏。”在项目现场,我们见到了正在“骏马电站”稳定服役的3300台智能组串式逆变器,多路MPPT最大化解决了组串失配的问题,满载最高99%的转换效率,实现更高发电;IP66的国内最高防护等级,无熔丝、无风扇、无易损件的设计无惧沙漠高温、风沙等恶劣环境,保证高可靠运行;智能IV诊断4.0革命性地转变了传统运维方式,类似“CT扫描”一样,电站所有健康问题都能在运维中心的大屏幕上“一键可视”,精准定位组串故障并自动输出诊断报告、及时提供发电量损失评估及修复建议,助力提升运维效率和发电量。“目前已经能够识别的组串故障类型大概是14类,可以覆盖80%以上的主要故障。30万千瓦的电站,20多分钟就可以全部扫描完成。再配合无人机巡检、可穿戴设备,基地一期、二期共40万千瓦项目,驻守运维人员只有30多个人,实现了少人值守。”电站负责人说。“骏马电站”自2018年底落成至今,载誉满满。2018年荣获中国能源项目创新奖;2019年,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2021年12月,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骏马电站”自2018年底投运以来,截至2022年11月30日,已累计发出绿电25.43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3万吨,累计治沙1.6万亩。2021年6月,达拉特旗光伏领跑基地再传捷报——100万千瓦项目全部建成,每年发出绿电20亿度,同时有效治理沙漠面积6万亩。兴巴公路的另一边,一台挖掘机正在沙丘上进行场地平整,就像4年前李帅锟他们刚来到这里时一样。“电站建到哪里,风沙就固定到哪里。再往南边走10公里,沙漠就到头了,相当于光伏基地把沙漠给拦腰截断了。”李帅锟说。按照达拉特旗打造“库布齐沙漠经济先导区”的战略构想,未来这里将依托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实现沙漠清洁能源、沙漠有机农林、沙漠风情旅游三次产业融合发展,形成4大基地:年发电量40亿度的现代清洁能源示范基地、20万亩有机农林种植基地、年接待游客15万人次的沙漠研学教育基地、年产值20亿元的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基地。“骏马”奋蹄库布齐,沙漠造出光伏海29数字能源波兰Zklaster电站,行走在智能光伏新时代板上发电,板下种蒜。智能光伏以其独有的“农光互补”模式,为当地的特色产业经济带来了创新的思路,这种人文主义的关怀,更将会让波兰的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迈上一个新的台阶。019年9月19日,在波兰Bogatynia附近的雷琴镇,在当地人热切目光的追随之中,在波兰时任能源部副部长克里斯托弗·库博等人的见证之下,一项现代化工程就此开启。少数不明就里的老年人,可能还不是非常了解情况。不过更多的人们清楚地意识到,对于波兰未来几十年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来说,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开发已经刻不容缓。作为欧洲最大的煤炭生产国之230数字能源能源故事一,煤炭在波兰的能源结构中占比接近70%。近年来,随着欧盟“绿色新政”的实施,波兰也同样面临越来越大的能源转型压力。在社会和民生领域,波兰开始积极推进节能改造,为民用住房更换节能的供暖和热水制备装置,购买清洁能源公交车或有轨电车,鼓励民众绿色出行,鼓励能源科技创新。当然了,一如其他国家和地区,波兰很早就清楚地意识到,从发电的源头上做起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2016年,波兰能源部率先提出开发能源集群的设想,希望在波兰实施更为普及的可再生能源发电,助力新能源和无碳技术等新领域的发展。本文述及的Zklaster电站,就是波兰Zgorzelec可再生能源与能效开发集群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光伏引领能源革命从全球的发展趋势来看,能源转型的潮流已经不可逆转。欧盟委员会就明确要求,各国的预算需要将至少37%的资金用于更加广泛的“绿色转型”。近年来,波兰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导致电力消费需求不断扩大。由于具备清洁高效无污染、全程零碳排放等特性,加之近年来的成本不断下降,光伏发电成为波兰的优先选择之一。不过即便如此,推广和建设光伏发电仍然存在着很多现实的、难以回避的困难。Zklaster首席执行官阿格涅希卡·斯皮里多维奇女士表示,Zklaster面临的挑战涉及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需要教育和引导外界的认知,还要建立起合理的组织架构来高效开发可再生能源。不止于此,由于Zklaster电站的周围是大片的森林,拥有着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因此从电站建设的规划期开始,Zklaster就采取了更多的环境保护措施,确保电站周围的生态不会受到影响,确保当地生物的多样性得到延续。毫无疑问,诸如此类的努力势必带来成本的上升,不过对于开发清洁能源,乃至推动波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也是可以在未来的运营中得到充裕的回报,这一点从更多早期的光伏项目中已经得到了足够的验证。“我们的电站符合包括欧盟和全球性各种法规的要求,开发速度快、价格低、效率高,服务于波兰的很多电力供应商,在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斯皮里多维奇女士表示。从当地的情况来看,由于绿色能源越来越多,环境越来越好,因此也吸引了外界的更多投资,为人们的生活、就业提供了更多更好的选择,因此光伏电站也得到了本地人的广泛支持。农光互补的新实践波兰Zklaster电站一共安装了15万块光伏板,拥有49MW的发电能力。斯皮里多维奇女士表示,在持续一年半的运行中,电站的表现非常稳定,远远超出此前各方的普遍预期。“在有光照的时候,即便几个小时的故障停机,对我们来说都是损波兰Zklaster电站,行走在智能光伏新时代31数字能源失。”她表示,可再生能源发电存在季节性波动,很容易对电网造成干扰,因此逆变器的选择就非常重要。在开始建设之前,波兰Zklaster电站就对市面上各种解决方案进行了严格的验证,在每一轮的测试中,华为逆变器均表现优秀,从而赢得了电站方面的信赖。作为全球领先的ICT企业,华为将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充分融合,以智能控制器为核心,打造出更优度电成本的智能光伏解决方案,其所倡导的一系列概念将逆变器价值发挥至极致的同时,也引领了全球逆变器市场的概念革新。尤为难得的是,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还能契合“农光互补”模式。据斯皮里多维奇女士介绍,根据当地的农业生产条件,以及光伏电站的现实环境,Zklaster电站开创了“板上发电,板下种蒜”的农光互补模式,将发电和种植经济作物完美结合。“去年我们在电站里种下了1万株野蒜,希望将野蒜推广成本地的特产。未来的一两年之后,所有的光伏板下都将种满野蒜,相信该项目将成为农光互补项目的标杆。”斯皮里多维奇女士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知道,农光互补也称为光伏农业,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无污染零排放的特点,既具有发电能力,又能为农作物、食用菌及畜牧养殖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波兰Zklaster电站为即将大范围普及与兴起的“农光互补”,提供了极其有力的佐证。新能源塑造新时代来自波兰可再生能源研究院的报告显示,太阳能已经成为波兰可再生能源市场的最大发展动力。为此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更多的企业进入到这一领域——当然,前提是环境不受影响,或者是影响非常小。“我们密切关注环境问题,同时也非常关注当地社区的清洁能源和生物多样性,包括节能减排、最大化可再生能源产出等问题。光伏电站的建设和运营,为所有的这一切提供了可能。”据斯皮里多维奇女士介绍,自从建站以来,波兰Zklaster电站所在区域的动植物数量出现了显著的增加,当地社区生态和环境也得到了最为有效的保护,为产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最大化的保障——这也是各种清洁能源项目的共同目标。对于可再生能源产业来说,储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目前,波兰Zklaster电站正在利用多种技术,筹备和开发一个200MWh的大型储能项目。“未来,我们会继续使用更多来自华为的产品和方案,为光伏电站提供最持续可靠的发电技术,为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就业提供更多的可能。”目前,全球各地均不同程度地面临能源价格高涨的挑战,波兰Zklaster电站希望与华为持续携手,以领先、可靠的方案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低成本的绿色能源。“在新的拐点和赛道上,华为正在将各种创新技术与光伏深度融合,以智能化、数字化推动着整个光伏行业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相信这终将塑造出一个伟大的时代。”斯皮里多维奇女士最后表示。32数字能源能源故事昆明:让阳光洒到屋顶,让绿色梦想照进现实好的习惯不仅重在养成,更在于保持,而这势必需要来自外界力量的推动。当人民生活开始向绿色低碳的方式转变之后,地方政府的言行举动无疑就起到了积极重要、不可或缺的引导作用。碳”是近两年的热点话题。继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碳达峰”与2060年“碳中和”目标,并将之正式写入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之后,202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就“双碳”提出了更多的具体任务。在这一年里,各地政府不断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制定更多行业领域的碳达峰实施方案,进而在公众碳减排等领域开展探索与实践,以不同的方式推动大众生活习惯向绿色低碳进行转变。事实上,在各种关乎“双碳”的方针政策之外,地方政府的言行举动,“双33数字能源昆明市也希望以自身的探索与践行,利用市行政中心闲置的屋顶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为更多的行业找寻一条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该项目充分利用了12栋办公楼的屋顶,建设了总装机容量为145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占用屋顶面积共6630平方米,年均发电量达186.5万千瓦时。从今年6月底并网发电至今,累计发电量超过60万千瓦时,工作日光伏发电量实现全额消纳,自用电量占发电总量95%以上,几近于自给自足。按照25年运行期测算,该项目可累计发电量超过4660万千瓦时。项目全部并网投产后,每年相当于节约标煤612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859吨,减少碳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590吨。低碳机关的启示录2022年10月,由云南省昆明市指导,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主办,华润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协办的“碳路中国·共建低碳城市”整县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现场会在云南昆明隆重举行。各方共同认为,昆明市行政中心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按照“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开展建设,既实现就地消纳,又减少对电网冲击,相较“全额上网”模式,更符合国家对分布式光伏项目建设的要求。行政中心的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在办公室内就可以实时查看各个行政楼的光伏发电情况,做到对实时功率、发电量、运维统计等重要指标的一目了然。该项目在满足机关用电的同时,剩余电量还能上网卖电,为昆明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推动节能减排,打造“低碳机关”建设起到了率先示范作用,从中探索出可复制推广的建设模式,也为更多产业领域提供了启示与思路。想想看,是不是很有趣?在智能光伏的加持之下,行政中心就像若干年前企业的信息化部门一样,从早先的成本中心,演进成为(电力)供应中心,转化成为利润中尤其具有强大的示范作用,而这也势必吸引到更多的力量加入到“双碳”行动当中。昆明市行政中心就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例证。近一段时间以来,越来越多的昆明人注意到,位于呈贡区的市行政中心顶楼,已经安装了一片片蓝色光伏板,闲置的屋顶资源从此也可以发挥经济效益,更可以发挥社会效益。我们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光伏屋顶效果斐然众所周知,光伏发电是利用光线照射到半导体上以后,在半导体不同部位形成电位差的技术原理,用专业设备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技术。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新型发电形式,光伏发电对资源的要求非常简单,只要有阳光,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绿色能源。同时,光伏发电还具有安装部署快、建设周期短等特点。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昆明全年光伏发电可利用时长达到了1300小时左右,在整个云南省都属于上佳的开发区域。与此同时,人称“春城”的昆明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极大地减少了高温对光伏组件造成的输出功率衰减等问题。近年来,昆明市积极响应国家和云南省的能源战略部署,通过大力发展光伏等新能源,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进入到2022年,昆明市屋顶的分布式光伏装机规模超过了13万千瓦,同比增长超两倍。在积极推进全市屋顶光伏的同时,34数字能源能源故事心(卖电——尽管行政中心本身没有任何利润的硬性要求)。利用闲置的屋顶资源,以市场化方式建设屋顶分布式光伏,昆明市政府部门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为打造低碳机关、推动城市绿色转型蹚出新路,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多方共赢。目前,国内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分布式光伏项目的推进工作,在工业园区、企业厂房、公共建筑、交通设施以及居民住宅等场地,按照相关原则积极开展光伏项目建设。国家能源局今年9月发布的《光伏电站开发建设管理办法(二次征求意见稿)》就明确指出,鼓励采用智能电网等先进技术,提高电力系统接纳光伏发电的能力。共建绿色美好未来长期以来,华为智能光伏在清洁发电领域持续坚持研发投入,通过技术融合创新,解决光伏行业在各种场景中面临的挑战,低碳智能县域解决方案已在云南、广东、河南、福建等多地成功实践。本文述及的昆明市行政中心分布式光伏示范项目,就采用了华为智能光伏最新的逆变器和优化器,每个组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在受阴影遮挡组件经优化器抬升电流,不会影响组串中的其他组件正常工作,因此最大程度消除热斑效应等不稳定因素,在确保项目电能质量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系统发电量。“双碳”时代,华为数字能源充分发挥自身在数字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两大领域的优势,聚焦清洁发电、绿色ICT能源基础设施、交通电动化等领域,将能量流与信息流融合,用比特管理瓦特,推动能源行业数字化转型。面对分布式工商业场景,华为行业绿电解决方案2.0实现了“1+3”的全面升级,通过以智能光伏控制器为核心,搭配智能组件控制器、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和智能光伏云来实现“智”臻安全、“智”高可靠、“智”多发电和“智”简运维这四大核心价值,满足各类工商业场景需求。通过不断助力各类客户高标准、规模化的建设,华为持续推动光伏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未来,华为数字能源还将继续携手客户与合作伙伴,推动清洁能源革命,共建绿色美好未来——这也是对“双碳”目标的最直接响应。曾几何时,“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成为人们对未来工作与生活的殷切期待。而屋顶装光伏、低碳新生活的现在,已经远远超出了早年的预期,让从来不曾期颐的绿色梦想也终于照进了现实。昆明:让阳光洒到屋顶,让绿色梦想照进现实35数字能源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进发中的数字经济“新引擎”在关乎数字经济发展的新基建、东数西算的产业大格局中,数据中心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凭藉早期的建设和部署,一些老牌的数据中心已经走到了前方。那么在这场博弈中,“后来者”如何实现后发先至呢?022年3月29日,历时一年建设的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一期工程正式竣工投产。作为国内首个大型绿色零碳数据中心,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为何选择华为作为“同路人”?在“双碳”、“新基建”、“数字经济”时代,这艘以传统水电业务为主的能源航母,如何乘风破浪,又将如何实现业务的快速拓展、进击与企业转型?“峡”之大者,利国利民在数据中心领域,三峡是“后来者”。在此之前,这个能源领域的巨人,坐拥葛洲坝、三峡工程以及金沙江4座巨型水电站,加上自2010年以来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快速部署,三峡集团举十年之力实现了其“建设国际一流清洁能源集团”的既定战略目标。2020年,站在“十四五”开局的门槛上,三峡集团开始了新一轮战略蓝图擘画——未来的三峡,将要去往何处?此次竣工投产的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一期,位于三峡坝区右岸,距三峡大坝直线距离3.6公里,在国务院颁布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安全保卫条例》的管辖范围内,是国内民用设施2安全等级最高的区域。按照三峡集团的设想,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将在为其自身提供安全、可靠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同时,还将力争成为中国重要数据的存储基地,成为名副其实的国家数据“保管员”。同时,利用廉价的清洁水电与丰富的低温江水资源,实现“电流到数据流”的全过程“零”碳排放。据悉,“十四五”期间,三峡集团还将陆续建设东岳庙数据中心二期、三期工程和三峡紫阳数据中心,并积极配合湖北省申报全国一体化数据中心第九大节点——湖北节点。申报成功后,三峡集团计划在湖北投资超过100亿元,建设华中地区最大的绿色、36数字能源能源故事成了这次“天作之合”——华为提供东岳庙数据中心L0+L1全栈解决方案,包括整体方案设计、系统架构设计、主设备供货与集成、项目建设管理与交付。华为项目团队需要用一年的时间,将一座占地4万平米、可容纳4400个机柜的数据中心机房楼、通讯指挥楼和35千伏变电站由图纸变为现实,并满足在年底首批机柜的入驻上架条件。受突如其来的外界因素影响,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的真正动工时间延宕至2021年2月18日。又好又快地建设东岳庙数据中心,留给华为的时间并不多。华为数字能源提供的智能电力模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进发中的数字经济“新引擎”零碳数据中心集群。此外,据悉,三峡集团还将投资50亿元建设HPC和人工智能算力平台,推进武汉、宜昌两个大型数字产业园早日建成投产,形成两市“前店后厂”数字产业布局新模式,助力湖北数字产业跨越式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同时,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基础设施底座。“同路人”和“懂行人”华为如果说“双碳”、“数字经济”、“新基建”、“东数西算”带来的行业风口是“天时”;三峡工程所在地具备的区位优势、1000多亩存量土地则是“地利”;而三峡集团与湖北省、宜昌市努力营造的“企地携手”和谐氛围,选择与华为、中建八局等“同路人”成为事业伙伴,是为“人和”。得天时之向、拥地利之便、通人和之境,马到功成,无往而不利也。高起点的三峡集团,要在数据中心领域实现“后来居上”——高标准建设绿色、零碳数据中心,必须要找到真正的“懂行人”。华为在ICT领域拥有30多年的技术储备与经验积累,加上华为数字能源提供的智能电力模块UPS、智能锂电、iCooling@AI智能温控、iPower预测性维护等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促37数字能源块和SmartLi智能锂电备电方案,做到了省时——交付期从2个月缩短至2周,满足客户快速部署要求;省地40%,满足客户多部署机柜需求。模块化UPS在提升供电质量、保证持续高质量供电输出的同时,还能“即插即用”、实现类似飞机空中加油的效果——在设备运行期间直接更换而不影响供电质量与效率。在智能锂电备电方面,支持新旧电池混用,锂电安全在模块内实现闭环。同时,得益于AI技术的应用,iPower预测性维护解决方案,从治病到治未病,告别“哑设备”烦恼,设备健康状况提前报告与预警,运维人员得以化被动为主动、提前预知设备状况并采取行动。华为数字能源提供的iCooling@AI智能温控解决方案,从制冷到智冷,支持15-20℃的进水温度。同时通过数字化技术,大量收集现场气候环境及数据中心能耗数据,再经过基于AI和云计算的能效优化技术,只需一分钟即可从几十万种暖通系统调优控制组合中计算出最优解,提高制冷系统整体效率,持续优化数据中心PUE,制冷效率相比传统方案提升15%。在三峡集团、华为、中建八局等160多家单位的共同努力下,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创造了大型A级数据中心建设新纪录:2021年7月13日主体结构封顶、2021年11月30日首批机柜投产,实现了三峡集团既定的“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投产”目标。此外,该项目从建设伊始就备受行业关注。三峡集团、华为联合行业专家,以东岳庙数据中心建设为蓝本,发布了面向全行业的《零碳数据中心建设标准》。苦尽甘来,三峡东岳庙数据中心“出道即巅峰”,被工信部收录至2021年度《国家新型数据中心典型案例名单》,同时还获得由中国通信协会颁发的2021年度中国IDC产业零碳数据中心奖。2022年3月29日,三峡东岳庙数据中一期竣工投产仪式在通讯指挥楼隆重举行,三峡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雷鸣山亲临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水利三峡,水流变电流,点亮万家灯火;数字三峡,电流变数据流,造福千行百业。至此,一座崭新的现代化数据中心在三峡大坝右岸3.6公里的荒地上拔地而起,古老澎湃的长江,再次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从巫山到星辰大海“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1956年,一代领袖毛泽东畅游长江并以其诗人的浪漫情怀写下这样的诗句。倘若巫山有神女,看到此时的三峡,必定会惊讶,她在一代又一代三峡人的接力奋进下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三峡的数字化雄心远不止一个东岳庙。新基建“搭架子”、东数西算“结对子”、产业联盟“铺台子”,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场景、武汉与宜昌“前店后厂”拉通产业链,以百亿投资撬动数千亿的数字产业生态,助力“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战略部署,实现10毫秒以内干线互联互通,这才是三峡集团自身数字化转型与发力大数据产业所要征服的星辰大海。38数字能源能源故事Turkcell携手华为,共建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得益于通信技术的不断升级,古人曾经设想的“天涯若比邻”终于成为现实。不过所有这一切的背后,是通信基站的电力成本也越来越高。如果不能实现绿色节能,或许我们现在享有的数字生活也会“宕机”……近几年里,在世界不同地区,人类经历了数百年一遇的大雨、史无前例的热浪……人们想起气象学家此前曾经发出的警告,才明白如果我们继续放任碳排放,终将导致更加频繁和恶劣的极端天气。减碳、碳中和、零碳,已经逐渐成为全球多数地区的发展主旋律。2021年10月,土耳其也加入了净零排放承诺的行列,并将净零的目标年设定为2053年。土耳其当然是在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如此选择。从2018年到2021年,土耳其的能耗激增。与此同时,土耳其的用电价格也历经了数轮暴涨。仅仅是从2021年至今的一年时间里,商业用电的每度电费就从0.95里拉,遽升至2.13里拉,对于广大商业机构,尤其是中小企业来说,这带来了极大且不必要的压力。作为土耳其最大的电信公司,土耳其通信公司(以下简称“Turkcell”)是国家绿色战略的先行者,也是最坚定的践行者之一。为应对气候变化挑战,Turkcell很早就行动起来,将2050年实现碳中和设立为集团发展目标,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100%采用可再生能源。自2022年4月起,Turkcell又联合了华为公司,希望通过采用创新技术共建智能、低碳、绿色光储站点,降低通信站点的能耗,积极向低碳网络转型,共建一个更加绿色与可持续的未来。通信站点的最后防线我们知道,通信站点通常会配备最39数字能源专门的蓄电池用来储备电能,应对可能的电网异常等特殊情况,可以说是保障通信系统正常运转的最后一道防线,绝对不能“破防”。先来看一下,在改造前Turkcell公司的通信站点配置情况:一般情况下,单个室内机房会配备三个机架,用来承载传送、电源系统、电池以及相应的无线设备。诸如以上的机房站点,每年的年耗电量大致为24.9MWh,SEE仅仅只有70%左右。这里需要略微解释一下,SEE(SiteEnergyEfficiency,站点能效)是由华为提出,并且通过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TelecomUnion)认证的通信能源领域国际标准。SEE的意义在于,它将通信网络能源效率指标进一步细分为通信设备能耗ECT和站点总能耗ETS。藉此运营商可以通过指标掌握和对比不同子网、不同站点各自部分能源效率,帮助分析和解决能源效率问题,有利于科学的量化管理。继续说回到刚才的机房站点。在稳定的电源供给之外,通信站点也会配置相应的电池用于储能应急。此前Turkcell在站点配置的都是铅酸电池,这也是当前多数运营商的“标配”。对于这类产品,虽然蓄电池生产厂家标称的寿命是10年,但是在实际使用中根本达不到,往往只使用3-5年甚至更短时间里就会出现非常严重的衰减。与此同时,电池容量也存在着下降过快的情况,所有这些均为站点的运转带来了一定的隐患。Turkcell由衷期待,通过华为带来的创新理念、产品和解决方案,为广大客户带来优质的数字通信服务,同时为公司自身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网络碳中和的关键华为在站点能源领域的深耕已历经多年,具备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与丰富的实践积累。通过融合数字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以及一系列创新手段,华为能够帮助运营商更快、更省、更简单地建设和运营一张绿色、低碳、可持续演进的网络,进而实现网络碳中和。在本次与Turkcell的合作中,华为带来的是iSolar站点叠光2.0解决方案。该方案具备极简架构、安全关断、组件降损、光储协同等特点,每年节省市电70%,每年消纳绿电1.2万度,配合极简改造,单个站点可以每年降低碳排放7吨,可以说是效果拔群。相较于传统方案,华为iSolar2.0的发电量更多,方案更灵活,维护也更加智能,比如传统方案下三块太阳能组成一组,而在华为iSolar2.0方案里一块或两块就可成组。据介绍,Turkcell站点的改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进行。首先是电源系统改造,从传统机房改为一站一柜,一站一柜采用98%超高转化效率电源模块,免去了空调制冷,站点能效水平从70%提升到96%。第二,由于采用华为iSolar部署光伏发电,改造后的站点具有极简架构、安全关断、组件降损、光储协同等特点,同样装机量的情况下,较传统光伏方案发电能力更强、绿电利用率更高,而且工程安装成本更低。40数字能源能源故事Turkcell携手华为,共建绿色和可持续的未来改造后的站点,得益于碳排分析实现了全站的碳排可视、可管、可优。智能错峰AI寻优电池放电策略,节省站点电费。光储自寻优则实现了电光储智能调度,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与业界正在经历的、从铅酸到锂电的变革不同,华为已率先进入了云化智能锂电新时代,通过与电源、负载的协同,推动站点电池从简单备电走向云智协同的智能储能系统,最大化释放站点储能资产价值。即便在这样一个小小的站点,华为的产品方案也能在“发-转-储-配-用”全链路实现数字化,整个能源网络从传统单一瓦特流到瓦特+比特协同,通过比特管理瓦特,驱动能源从点、链、网的数字化变革。同时,数字技术与能源技术的融合,实现能源网络的可视、可管、可控、可优。让阳光照进站点让绿色创造未来我们再来看看改造后的成效。经过改造后的站点,用“焕然一新”来形容毫不为过。通过将整站的电源、电池所有配套设施全部移到室外,同时去掉空调、采用高效电源采取自然散热的方式,改造后的站点可以做到一站一柜,并且实现25%的电耗节能。不止于此,通过加装3个采用极简叠光的光伏阵列,改造后的站点可以得到7.2kWp的装机容量,日均发电量达到了41.1度。在极大地降低碳排指数(EF)之外,相比改造前降低了70%的市电消耗。在以前室外机房的模式下,针对传统方案为避免阴影遮挡而造成屋顶资源浪费的问题,通过组件级优化,华为为每块组件集成独立发电单元(MPPT),即便是其中1块受到遮挡,也不会影响其他组件输出,可有效减少遮损20%。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的站点里,通过华为模块化eMIMO供电架构,可以实现一套电源、一个平台、一个系统支持多种制式的输入输出,支持不同制式设备的供电。在2022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Turkcell与华为签署了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战略合作协议。通过与华为的本次合作,Turkcell已经向着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Turkcell董事会主席BulentAksu表示,“土耳其保持国际竞争力的关键,取决于我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采取的措施。从这个意义上说,Turkcell需要创新和具体的步骤,来促进各个部门和各个领域的演进与转变。”携手华为,未来可期!41数字能源雪山下崛起的智算绿洲目前,智能算力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最为重要的“引擎”之一。通过布局基础设施,越来越多的城市实现了算力规模的持续壮大,这就为传统产业的转型与升级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国人工智能计算力发展的最新评估报告,在2022年岁末的冬季火热出炉。报告指出,2022年中国人工智能计算力继续保持着快速的增长,智能算力的规模已经超过了通用算力。该报告认为,未来5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52.3%。在城市排名中,北京、杭州、深圳一如既往地坐稳了前三,三甲的争夺可以说是波澜不惊。本次榜单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前一年还排名第九的成都,跃居到本年度的第六。成都智能算力火力全开的一大秘密,就是距离城区百公里之外千年雪山下的成都智算中心。做智能世界的基础支撑当前,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作为新时代的生产力,算力支撑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而且增长迅速。其中,人工智能的算力需求尤其显著。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正在快速渗透到千行百业的核心应用场景之中。然而,如果智能算力不能同步跟上,就势必会导致应用无法真实落地,更有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产业的健康发展。最近几年,成都市不断加快新经济和新赛道的布局,全面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核心产业引领、新兴产业成势、未中42数字能源能源故事来赛道启航的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体系,向着数字经济产业展开新一轮冲刺。成都智算中心就是成都市高新区与华为公司围绕“一中心三平台”打造的全球领先新一代人工智能计算平台,它也将成为构建未来智能世界的基础支撑。其中,“一中心”是建设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区域级节点,力争成为西部区域唯一的人工智能大数据节点,立足成都、服务全球。此外,“三平台”则包括“城市智脑平台”、“全球领先(E级)人工智能算力平台”,以及“全球智能数据存储与机器视觉科研创新平台”。在整个体系架构中,成都智算中心是重中之重,它不仅划定了成都智能算力的起跑线,更为成渝乃至西部地区的智能产业发展树立了标杆。成都市相关产业部门也由衷希望,通过成都智算中心引导更多的上下游关联企业来蓉聚集发展,各方以云计算、人工智能、存储等领域的大力拓展,共同打造新IT生态圈,实现发展共赢。智算中心是怎么建成的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国内众多城市的广泛共识。想要从中脱颖而出,获得竞争优势,把握住千金一刻的宝贵时间是最为直接和有效的手段之一。为了实现快速上线,成都智算中心采用了华为预制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集成了高效一体化的电力模块、智能锂电、iCooling等先进的节能产品技术,实现工程产品化、产品模块化和模块智能化。成都智算中心的机房建设,被拆分为65个模块化的箱体,全部提前在工厂完成预制,再通过吊装的方式在现场进行快速的“乐高式”堆叠,最后进行调试。在整体建设中,成都智算中心采用了预制模块化、钢构和土建三种方案的一体推进,这是国内首个采用这种方式雪山下崛起的智算绿洲43数字能源建设的样板工程。应该说,正是成都市相关主管部门的坚强决心,才造就了这种敢于试先、勇于领先的局面。需要指出的是,得益于华为提供的绿色低碳的解决方案,成都智算中心也“顺道”实现了全周期的低碳管理。在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化历程中,成都市也始终高度保持与国家战略的一致。目前,国内先进数据中心的PUE大约在1.5左右,而成都智算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更进一步,按照10年的运行周期测算,至少可以减少4000万千瓦时的电力消耗。另外,在成都智算中心的工地现场,你绝对看不到传统建设尘土飞扬的景象。华为的预制模块化解决方案,不仅减少了80%的建筑垃圾,与工地相伴的粉尘也彻底成为过去式。正是成都智算中心的绿色建设模式及其承载的绿色产业,让它与千年雪山的“相遇”变得司空见惯:智算东篱下,悠然见雪山。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底座2022年5月10日,成都智算中心正式上线。作为“东数西算”国家一体化大数据中心成渝枢纽节点的样板工程,成都智算中心是我国目前在西南地区最大的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成都智算中心搭载了三大平台,分别是人工智能算力平台、城市智脑平台和科研创新平台。其中,人工智能算力平台采用基于昇腾AI基础软硬件的AI集群,目前可提供300P的AI计算能力。300P的人工智能算力,相当于15万台高性能个人计算机的算力。如此强大和快速爆发的算力,不仅是成都在今年算力城市排名跃升的关键,更是当地城市建设、民生福祉,以及产业发展的智能化和数字化“底座”。我们看到,在人工智能算力平台的机房里,一排排队列齐整的机柜透着蓝光,机柜里的服务器指示灯也交替闪烁,显示出机器阵列正在输出强大的算力。每台机柜的侧面,还有一个红色的“天宫”标识,这是成都智算中心的核心基础设施,全称是“天宫”昇腾AI全栈基础软硬件平台。成都智算中心甫一上线,就实现了饱和运营,四面八方汹涌而来的各种应用,瞬间就占据了成都智算中心当前算力的90%以上,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当地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渴求。据悉,成都智算中心的建设分为两期进行,当前已经投入运营的部分是一期。按照计划,在全面建成之后,成都智算中心提供的总AI计算能力至少不低于1000P。让AI算力像水、电一样,高效率和低成本地被千行百业按需调度、即取即用,是未来智能世界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快速发展中的成都智算中心的不变初心与最终使命。44数字能源能源故事扫码关注“华为数字能源微信”恒通源:坚持长期主义,相信市场,相信华为“坚持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从水治理业务进入到环保行业,从智能光伏发电业务到新添储能业务,深圳恒通源20年风雨征程,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不断通过自身努力,以及与华为数字能源的精诚合作,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数字能源46一路同行华为逆变器华南六省分销VAP、钻石经销商、中国区逆变器授权维修中心、逆变器CSP四钻认证服务商、优秀渠道服务奖、卓越合作伙伴奖、最佳分销贡献奖……这些资质和荣誉,是深圳恒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实力的体现,也是其与华为数字能源紧密合作关系的象征。正是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外加与华为数字能源的精诚合作,恒通源走过了20年的风雨征程,克服了各种艰难险阻,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高速路。井冈山时期的合作伙伴恒通源成立于2002年,从水治理业务进入到环保行业,2007年开始涉足智能光伏发电业务,2022年则新添了储能业务,构成了三大业务板块。恒通源与华为结缘于2014年。当时,恒通源在做一个光伏的EPC工程项目时,业主要求要用最好的产品。公司总经理万荣群了解到华为刚刚推出了先进的组串式逆变器产品,就推荐给了业主,并得到了业主的高度认可。双方合作关系的升级,则发生在2015年。那一年,华为数字能源开始建设分销渠道。由于有之前的项目合作基础,双方很快决定展开深层次的合作。万荣群还记得当时与现任华为数字能源技术有限公司总裁侯金龙第一次见面的情景。那是在深圳华侨城的一家酒店里,侯金龙给到场的合作伙伴们分享了他对新能源市场前景的判断,希望能够与大家一起做大做强。后来,那次华为数字能源与合作伙伴的第一次聚会,被誉为“井冈山会师”。然而,要成为华为数字能源井冈山时期的合作伙伴,并不是那么容易。华为对合作伙伴有着很高的要求,比如要求恒通源在短时间内成立8个办事处,形成二三十人的团队。这对于当时的恒通源来说是个不小的成本压力,但出于对华为的信任,万荣群毅然决定进行投入。不仅如此,恒通源还投入重资建立了华为逆变器授权维修中心,如今是中国区两家维修中心之一。坚定信心度过危机井冈山会师之后的前进道路,并非一帆风顺。2018年5月31日,是所有光伏人都难以忘记的日子。由于国家取消光伏补贴,导致光伏项目的投资回报率变差,整个光伏市场血雨腥风。很多企业在遭受重大打击之后,无奈退出。恒通源内部当时也对要不要坚持下去持有不同意见,害怕此前两年好不容易赚到的钱都亏回去。最终,他们决定相信市场、相信华为、相信自己,虽然对业务布局进行了收缩,但恒通源:坚持长期主义,相信市场,相信华为坚持不放弃。为此,恒通源的光伏业务连续两年亏损,只能靠原有的水处理业务来养活光伏团队。这一坚持如今为恒通源带来了丰厚的回报。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光伏市场在2020年快速回暖。当年,恒通源的光伏业务即实现了止亏,并在最近两年重回盈利轨道,且继续高速增长。通过八年来在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湖北、海南等地区市场的深耕,恒通源的华为逆变器累计供货容量已经超过4GW,2022年营业额近5亿元。由此,恒通源成为智能光伏市场的重要服务提供商,而智能光伏也超过了水处理,成为恒通源的第一大业务板块。华为产品技术令人信服回忆起2018年的那个艰难的抉择,万荣群介绍说,当时一方面是相信新能源市场,认为是未来发展的方向,长期机会始终在;另一方面是相信华为,对华为的产品方面和技术实力有信心。华为最早看到智能光伏市场的分布式发展方向,率先推出组串式逆变器产品,采用无熔丝无风扇的创新设计,以高安全性和高效率赢得客户的青睐。在帮助客户缩短投资回收期的同时,华为也实现了后来居上,成为47数字能源智能光伏方案市场的领导者。广西玉柴的桂林300兆瓦光伏电站项目,由于采用了恒通源提供的华为逆变器,发电效率提高了3-5%,而故障率极低。这大大提高了项目的盈利能力,得到了业主和资金提供方的高度评价,成为广西的标杆。随着用户侧光伏市场的兴起,针对其部署环境复杂的特点,华为又创新性地推出了优化器产品。这一黑科技产品能够有效规避灰尘、阴影、组件衰减、热斑等原因引起的失配,最大化每一块组件发电量,系统发电量最高可提升30%。在福建中石化加油站光伏发电项目中,恒通源提供的华为逆变器+优化器的方案,得到了客户的快速认可,也同时解决了安全性痛点。万荣群介绍说,华为领先的技术实力,帮助恒通源提高了客户黏性,由此获得了很大的竞争优势。在这一过程中,恒通源自己的能力也不断提升,如今能够为客户提供华为逆变器、优化器及储能产品的销售、技术服务、交付、延保、维修、光伏电站建设及运维等全生命周期一站式服务。向能力型伙伴转型升级向能力型伙伴转型升级,是恒通源给自己定下的发展方向。这就要求其不仅仅是卖产品、做分销转售,还要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尤其是交付服务和解决方案能力。万荣群表示,恒通源的工程公司出身,使得其原本就具备很强的能力基础,而华为也在不遗余力地提供支持。通过赋能培训、联合营销、共同拜访客户的方式,华为帮助恒通源提升了技术方案和市场开拓能力。与此同时,华为的管理思维也开始融入恒通源的基因当中,提高了其管理规范性,连水处理业务部门也在同步学习。目前,恒通源的项目型收入占比越来越高,并开始涉足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领域。2021年,恒通源注册成立了新能源公司,拥有电力安装和消防方面的资质,能够为客户提供低碳/零碳园区的建设服务。2022年,跟随华为的拓展步伐,恒通源又进入到快速成长的储能市场。万荣群认为,现在的储能,就像10年前的光伏,正处于起步期,市场成长空间巨大。而整个新能源市场,也不过是从井冈山时期走到了延安时期,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坚持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万荣群表示,恒通源将继续紧跟华为的步伐,坚持投入,把自己打造成为能力型伙伴的标杆,在绿色清洁能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坚持长期主义,做时间的朋友。恒通源将继续紧跟华为的步伐,坚持投入,把自己打造成为能力型伙伴的标杆,在绿色清洁能源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深圳恒通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万荣群48数字能源一路同行品联科技:与华为互为生态,共赢绿色能源未来以“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安全”为核心,品联科技基于华为的储能解决方案,面向企业提供数字能源服务,构建企业能源全景数字化与智能化体系。一个前景更为广阔的能源数字化市场正在徐徐展开,正是因为走得稳,才能走得快。品联科技为自己赢得了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服务华为,到服务客户,再到与华为互为生态共同服务客户,杭州品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品联科技”)的每一步都走得很稳。正是因为走得稳,才能走得快。作为一家以研发能力见长的能源领域高科技企业,品联科技致力于成为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主流供应商。在为客户提供新能源管理系统、企业能源数字化解决方案的同时,品联科技也是华为智能光伏逆变器VAP(增值经销商),累计供货容量超过8GW,年销售收入正在冲击10亿元大关。不断提升的华为合作层级品联科技成立于2010年,因专业的通信技术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而受到华为的青睐,自2012年起为华为智能光伏提供软件开发服务。伴随着华为智能光伏解决方案的面市,品联科技也成为了华为的分销合作伙伴,代理销售光伏逆变器产品。目前,品联科技是华为逆变器华东三省、东北三省以及华北两省的VAP。2017年,品联科技推出了自主品牌的“品能者”新能源高能电站解决方案管理系统。这一管理系统,可以对光伏逆变器、光伏跟踪支架、清从49数字能源洗机器人、巡检无人机等设备进行全智能化管理,在实现高效发电的同时,保证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2020年,品联科技又开始布局工商业储能业务,基于华为的储能解决方案,面向企业提供数字能源服务,以“降低用能成本、提高用能安全”为核心,构建企业能源全景数字化与智能化体系。通过对能源管理数字化行业的长期深耕,如今的品联科技能够为客户提供从新能源供给侧到能源需求侧综合管理一体化的软硬件解决方案和服务。其业务涵盖光伏、风电、储能、微电网、智能能效等多个领域,成功服务了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电投、中国广核、晶科等知名企业。回想过去12年与华为风雨同舟的合作历程,杭州品联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郑嘉祥表示,品联科技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从最初的软件开发服务,到产品代理销售,现今则实现了真正的相互融合、互为生态。他介绍说,华为提供的是标准化、通用的产品和方案,品联科技则通过自己的行业认知和客户熟悉,来实现华为产品方案的定制化应用落地。与此同时,品联科技的管理系统软件与华为的逆变器硬件,也形成了相互嵌入、彼此促进、互相带动的协同效应,共同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解决方案和服务。发挥技术优势实现高速增长谈到与华为的合作感受,郑嘉祥表示,华为是一家“合作伙伴友好”型公司。他以目前的华为光伏产品合作政策为例,采用省级VAP的模式,能够避免渠道冲突和恶意竞争,最大程度地保护合作伙伴的利益,合作伙伴也愿意全力投入。除了政策友好,华为在产品品质和品牌影响力上的领先,也是品联科技选择与华为合作、共同成长的重要原因。当然,要与华为这样的领导型厂商合作,品联科技自身也面临着很大的成长压力,在能力建设、销售业绩、服务质量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郑嘉祥还记得在2019年的年初,品联科技一口气入手了1.6亿元的货,但前三个月只卖出了1千万。这样的业绩表现,使得品联科技受到了很大的资金压力。迎难而上、克服挑战,是品联科技在压力面前的主动选择。为此,他们在1个月的时间内快速招聘了40名新员工,深入到地市去做项目开发和跟进,快速打开了业务局面。50数字能源一路同行在地市团队方面,品联科技建设了由客户经理、解决方案经理、服务经理组成的铁三角,形成强有力的战斗团队。其中,解决方案经理多是研发转岗而来,对华为的产品、技术、方案和业务模式都非常熟悉,能够快速上手,铁三角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实现销售业绩的飞升。在这一过程,品联科技十余年研发积累的技术优势,成为其深耕能源数字化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帮助其在这个快速成长的新兴市场领域,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在浙江国网的2020年光伏统一集采项目中,品联科技充分发挥了下沉地市的能力,通过方案牵引、价值落地等方式,实现中标份额的最大化膨胀,从原本中标的60%膨胀到75%。在实施过程中,又通过事先备货等方式,来满足客户的快速交付要求。能力升级迎接更光明未来除自身积累之外,华为的大力支持,也在帮助品联科技快速实现能力升级。郑嘉祥认为,品联科技与华为合作的最大收获,不是销售业绩的提升,而是人才培养和管理能力的提升。在研发、销售和服务等多个方面,品联科技都获益良多。在研发方面,品联科技采用华为先进的PPG开发流程和IPD管理方式,实现对研发的体系化管理,确保开发出来的软件成熟可靠。在销售方面,品联科技携手华为采用“高层拜访、总部参观、战略合作”三板斧销售策略,深入应用场景分析和挖掘客户需求。在服务方面,华为不仅提出了更高的服务要求,也赋能品联科技利用服务来开拓新市场、新客户,实现从0到1的突破。品联科技的能力提升,华为也看在眼里,并给予高度认可。继华东三省之后,华为又把东北三省以及内蒙古、河北的逆变器业务交给了品联科技。在深入合作的过程中,华为继续为品联科技赋能:通过企业管理培训班,来赋能管理团队;通过共同服务客户,来赋能一线团队。面向未来,品联科技将与华为展开更广泛、更深入的合作,在产品级融合、联合方案开发方面继续稳步向前。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的逐步落实,一个前景更为广阔的能源数字化市场正在徐徐展开。品联科技正致力于为企业和园区提供能源数字化服务和解决方案,帮助他们提高资产运营效率,改变传统能源商业模式,也为自己赢得一个更为光明的未来。品联科技:与华为互为生态,共赢绿色能源未来“品联科技与华为之间的合作关系正变得越来越紧密,从最初的软件开发服务,到产品代理销售,现今则实现了真正的相互融合、互为生态。”——杭州品联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郑嘉祥51数字能源上海骏森明与华为的新“十年”十年一跃,骏森明牵手华为,“我们不仅是生意伙伴,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团队,甚至像一个大家庭,这种团队的融合才能发挥‘1+1>2’的价值”;新的十年,才刚刚踏上征途,“独行快,众行远”,骏森明将携手华为,共赢未来。008年,一个普通的夜晚,徐长城合上了手中公司的财务报表,半靠在椅背上,静静地思索了很久。当他从椅子上起身,右手已经握紧了拳头,坚定有力的说了一声“转型!”当时的上海骏森明,还是UPS分销领域,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小公司,作为公司的总经理,徐长城尽管刚刚接手公司不久,但他已经意识了公司已面临困难的发展境地,“公司早期还是以销售小功率的UPS产品为主,也就是所谓的‘搬箱子’,缺乏附加值,我们又是行业后来者,成长空间非常有限。”徐长城说。因此,从2008年开始,上海骏森明开始向技术与解决方案转型,一路向前,又在2019年成为了华为的合作伙伴,开启了另一段成长的故事。从“旁观者”到“专业玩家”毕业后的徐长城,是一个非典型的IT人。毕业之后,误打误撞的进入了一家IT媒体,也因此成为了行业发展的“旁观者”,经过4年对IT行业的了解和深入,他也对UPS领域形成了一些初步的认知,并产生了深入去做的兴趣。“我当时,就意识到IT行业发展252数字能源一路同行很快,对电力安全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感觉UPS的未来前景会很广阔。”徐长城说。这个契机来得很快,2008年徐长城与合伙人接手了上海骏森明,一家在UPS分销领域已经有一定基础的公司。但真正梳理了公司的业务之后,徐长城短暂的陷入了思考,“公司当时的业务情况并不算坏,但是如果继续做低附加值的分销业务,感觉看不到未来”。的确,分销业务归根到底比拼的是资源和规模,大的分销商的托盘能力更强,覆盖面更广,行业里相似属性的小公司,利润空间必然会受到挤压。基于此,上海骏森明下定决心要提前进行战略转型,徐长城说,“在我们觉得公司最困难的时候,开了一次战略转型的会议,经过讨论后一致决定,要着力面向最终用户,以技术和解决方案为主导。”实际上,对于一个当时仅有七八个人的公司来说,分销虽然利润微薄,但是对公司管理能力,员工个人能力的要求不高,但如果向技术型,客户服务转型,就要不断的提高学习能力,研究客户需求,积累项目实践……这条路,道阻且长。十年一跃,牵手华为事实证明,徐长城的选择是对的,UPS的主流市场从2008年开始,从小功率适合于分销的产品,逐渐向大功率,需要结合客户服务的方向转型,上海骏森明也在随后的十年里,成长为UPS乃至数字能源领域的重要服务商。十年时间,业务能力的突飞猛进,客户实践的经验累积,让上海骏森明将目光放在了更远的未来。2019年,上海骏森明选择与华为合作,“因为华为在数字能源领域有着行业领先的产品技术,和完整强大的产品线,这有利于上海骏森明拓展自己的业务领域,华为能为我们提供稳定的优势产品资源,并帮助伙伴解决运营层面的各种问题。”徐长城说。也如其所判断的那样,从2019年第四季度开始,上海骏森明也进入到公司成立以来的最快的增长阶段。从2019到2022这三年,上海骏森明取得了5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预计到2022年年底,销售规模可以超过4.5亿。伴随业务的规模的增长,公司整体架构也在不断升级,2019年上海骏森明的团队人数大概有四五十人,三年之后人员的规模增长一倍还多。这可并非仅仅是人数上的增多,徐长城说,“一个明显的特征是,公司增加最多的是售前解决方案部门,以帮助客户按需提供解决方案,其次是工程管理中心,为客户提供服务管理和售后服务,目前这两个部门的人员已经占到公司的50%以上。”这也验证了,上海骏森明的转型成果,从起初以产品分销为主的销售型公司,完全转向了以整体解决方案为主的技术型服务型公司。徐长城也说,“我们更多把自己定位为数字能源的产品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在目前的公司产品线当中,UPS的占比逐渐降低,而解决方案的占比不断提升,比如华为电力模块、锂电池、微模块、DICM等解决方案产品的销售额都已经超过了UPS产品。”客观地说,华为带给上海骏森上海骏森明与华为的新“十年”53数字能源全链路模块化的解决方案占地小、更稳定、更智能、更节能,建设安装周期短,后续的运维也更加简单和安全。同时凭借骏森明强大的咨询、方案规划、部署、运维服务能力,和在行业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提供更专业的数字能源系统专业解决方案,满足行业客户对电能质量及稳定性的高要求。新的十年,与华为共渡在徐长城眼中,华为并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巨无霸”,而更像是很贴心的朋友。比如当时上海疫情爆发,让公司身处上海的骏森明打乱了业务发展的节奏,并带来了严重的困扰。其中就包括了,骏森明与华为共同拓展的位于合肥的某个项目,该项目的招标是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进行的。但由于疫情防控的影响,徐长城的团队没办法到现场。所以,这个时期,骏森明的项目组每天都和华为在当地的团队,通过视频会议沟通,来解决各种问题。最终,凭借数字能源整体电力模块的创新技术方案,和双方团队远程协同的韧性,得到用户认可。“这个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华为当地团队的实力和态度,与我们携手共同解决问题,让项目得到了最佳的结果。”另一个故事,也发生在疫情期间。骏森明和华为共同做的上海某IDC项目,这是一个过亿的IDC华为电力模块整体接方案项目。在项目交付的关键时间节点,因为疫情的原因,工程实施团队被封在工地上,在最苦的时候,上海华为团队奔赴现场,帮助其解决了现场施工人员的保障问题。这两件事,给徐长城最大的感受是:“华为和骏森明不仅是生意伙伴,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团队,甚至像一个大家庭,这种团队的融合才能发挥‘1+1>2’的价值,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全力服务客户。”与华为合作以来,骏森明积累了更多的信心,也希望跟随华为数字能源,走向更多的行业,共同去服务在智能制造、IDC、金融、政企、医院、学校、化工、新能源汽车等众多行业的优质客户。“我们的愿景是:凡是客户需要和关注的,就是我们要努力解决的。骏森明也将成长为数字能源整体的解决方案提供商,通过自己独具价值的平台,为社会贡献价值。”徐长城说。新的十年,骏森明才刚刚踏上征途。“独行快,众行远”,携手华为,共赢未来!明的真正价值,在于市场格局的打开。很多相似成长基因的企业,因为规模和品牌的限制,很难形成行业的最佳实践,也就是没有灯塔级客户的标杆,在行业里很难再上一层楼。而华为的合作,最大的价值就在于华为强大的整体解决方案产品能够满足用户复杂的需求,带着上海骏森明进入到很多大型项目,帮助其积累丰富的大项目经验,在迅速的学习中得到成长。徐长城也坦诚,“跟华为合作以来,大项目不断,比如2020年携手华为电力模块整体解决方案中标了某地的IDC项目,合同额过亿元。2021年携手华为UPS+锂电池解决方案中标华东某项目。2022年携手华为整体电力模块解决方案中标某国家重点项目,合同额过亿。从单一项目体量上来说已经是顶级的,从整体解决方案产品上来说是全球技术领先的。”同时在华为数字能源全面产品线的优势下,上海骏森明一方面拓展了自己的业务线,如锂电,电力模块整体解决方案,DICM软件平台等,另一方面也自研了自己的相关配套产品,丰富了整体解决方案能力。基于此,上海骏森明和华为也共同制定了深入优势行业的战略目标。通过数字能源产品的深度模块化,满足不同场景的苛刻需求;同时“华为和骏森明不仅是生意伙伴,更像是一个真正的团队,甚至像一个大家庭,这种团队的融合才能发挥‘1+1>2’的价值,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全力服务客户。”——上海骏森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长城54数字能源一路同行走进蓝骏创科:解读数字能源创业“优等生”的成长密码一家初创公司是如何一步步成为数字能源领域的实力玩家的?在创投圈,电梯理论经常用来形容那些时代性的大趋势。在创业者马潮看来,数字能源赛道就是那部正在高速上升的电梯。让我们听一听北京蓝骏创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兼CEO马潮分享的与华为数字能源共同成长的创业故事。一部上升的电梯中,有做俯卧撑的,有跳的,实际上这些人都是因为选对电梯,被电梯拉上来了。”在创投圈,电梯理论经常用来形容那些时代性的大趋势。在创业者马潮看来,数字能源赛道就是那部正在高速上升的电梯,而他创立的北京蓝骏创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骏创科”)正搭上了这部电梯。作为一家数字能源赛道的初创企业,2014年成立的蓝骏创科致力于通过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提升IT基础设施的能效利用率,借助数字能源技术加速企业创新。作为华为数字能源的核心伙伴之一,短短几年内,蓝骏创科从最初十几个人发展到近百人,年产值也从两三千万增长到近四亿,翻了十几倍。在行业内,蓝骏创科通过多个标杆项目赢得了一批大客户的认可,在竞争激烈的ICT赛道站稳了脚跟。认准赛道一战成名“回过头看,2017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转折点,我们做了一个关键的决策——押宝数字能源赛道。”马潮表示,最初他带着几个ICT老兵创业时,从熟悉的IDC业务切入市场解决了企业如何活下来的问题。但是,当时ICT赛道的竞争已经非常激烈,留给初创企业的机会并不多,小微企业也很难与老牌的ICT集成商近身搏杀。2017年,马潮敏锐地观察到,华为开始发力数字能源赛道,在业界首“在55数字能源推模块化的UPS5000-E系列产品,同时开始在全国招募和培养数字能源渠道伙伴。他明确地意识到,一个崭新的赛道和机会来了。“我坚信一点,但凡华为想布局的赛道,还没有哪些是做不成的。当时我们就认为,如果跟上华为的节奏布局数字能源,是有可能杀出竞争激烈的ICT重围的。”但是,当时的蓝骏创科在数字能源行业还是个“门外汉”,团队并不具备数字能源服务能力。怎么办?“站在岸上是学不会游泳的”,马潮深知创业没有完全准备好再入场的道理,必须立刻参与到数字能源行业中来,边学边练边成长。一方面,蓝骏创科从最初作为华为数字能源的经销商起步,后来一步步打造自身的售前售后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核心价值。围绕“助力数字化,建好三间房”的公司愿景,蓝骏创科打造了“机房、厂房、电脑房”三大业务板块,涵盖数字能源、工业软件开发、3D桌面云三大核心业务,其核心客户覆盖了IDC等行业的头部玩家。另一方面,过往在IDC领域的专业积累也让蓝骏创科快速适应新赛道。在解决方案销售方面,蓝骏创科在2016年便已达到华为全产品金牌级认证渠道资格;在交付与服务能力方面,蓝骏创科也在2016年便已达到华为“三钻”级认证服务资格,2022年更是达到了五钻认证。很快,蓝骏创科就遇到了第一个大客户订单。2017年,微软云在华东地区的某数据中心正在寻找能够完成数十台UPS升级换代的实力供应商。此前微软云一直在使用某外资品牌,性能稳定但维修成本高,而且无法在不停机的前提下完成行业例行巡检。这正是新一代模块化UPS的机会。“由于没有大项目经验,未知会导致有些恐惧。但是,华为数字能源团队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推着我们邀请客户去华为公司参观,去做产品测试和交流,直到最终中标。”微软云项目是蓝骏创科正式进入赛道的第一个里程碑。有了这个从0到1的突破,蓝骏创科的发展驶入快车道。“这个项目也是当时华为数字能源模块化UPS在中国区最大项目之一,是行业内第一个标杆案例,也带动了随后几年整个行业对可热插拔式模块化UPS的大规模应用。”硬仗练兵加速成长就在马潮认为蓝骏创科已经能够应对行业内主流大项目时,新的挑战接踵而来。2019年,万国数据负责开发实施华为云在廊坊的大型数据中心,蓝骏创科成为数字能源板块的核心供应商。该数据中心是华为云在华北区的核心节点,占地面积约54000平方米,不仅规模大、项目复杂,而且在能效和绿色低碳方面有很高的要求。马潮发现套用行业已有的经验不足以解决客户的很多挑战,必须在多方面大胆尝试和创新。比如,按照当时的行业惯例,数据中心所在地理区域决定了,如果仅使用AHU间接蒸发冷却机组进行风冷散热,制冷量的预估效果无法达到整个数据中心PUE小于1.3的严苛要求。而彼时刚刚兴起的液冷模式的成本又显得过高,单纯使用液冷模式,恐会超出建设预算。56数字能源一路同行走进蓝骏创科:解读数字能源创业“优等生”的成长密码最终,在华为数字能源与蓝骏创科的联合攻坚下,最终使用了基于AHU的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基于CDU的液冷的混合方案。在该方案中,华为数字能源产品出色的制冷效率与蓝骏创科领先的工程经验相结合,实现了远低于规定上限的PUE值。2020年,数据中心平均PUE已接近1.26,仅此一项每年可节约电力近千万度。对于蓝骏创科,华为云廊坊数据中心项目是场硬仗,其过程虽然痛苦,但却是难得的快速成长的机会。“这个项目几乎把华为数字能源旗下产品全部用了一遍,从硬件的AHU、精密空调、UPS、锂电池到iCooling解决方案等等,相当于一次全科考试。对公司的供应链、资金储备、信用储备是全方位的挑战,倒逼着公司综合实力的提升。”项目过程中,华为数字能源与蓝骏创科不是简单的原厂与合作伙伴的关系,更多是赋能、共同成长以及无缝协作的战略伙伴,马潮明显感觉到团队能力一步步在增长。“第一期,以华为为主,我们为辅。华为的交付团队给我们身体力行地打了一个样,手把手当了一把现场的老师。二期我们就把主要的交付工作承接过来了。整个项目跟着华为项目组一起咬牙坚持下来,发现自己的功力又往上提升了一大截。”对于华为数字能源生态特有的“师傅带徒弟”的赋能模式,马潮的感触很深。“合作伙伴与原厂之间,尤其是一些外资原厂,很多都是静态合作模式。原厂会默认首先你要具备相应的能力,才会跟你合作。合作完成后,很多原厂不会关注做完这个项目以后,你是否有成长,你的能力提升了多少,因为可能下一单就不再合作了。但是华为非常关注合作伙伴自身的成长,用实战项目、手把手的经验推着你成长,这对合作伙伴的价值是巨大的。”坚定投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作为一家初创公司的掌舵人,一路走来,马潮认为当前初创企业的生存环境更加严峻了。“在ICT基础设施产业里面,孤立的小玩家现阶段生存已经比较难了,创业的成本越来越高了。在这样的环境里,初创企业一定是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华为对我们的成长一直在不断地赋能,每一个项目都在推动着我们成长,提升内功。”在马潮看来,在数字能源行业,能够为中小企业赋能的巨头非华为莫属。“整个数字能源产业里,华为是为数不多可以实现自身闭环的,华为可以在华为云自己的数据中心做各种新的技术尝试和商业落地。从技术和商业两个维度,都让合作伙伴对未来看得很清楚,没有后顾之忧。”另一方面,华为对蓝骏创科的赋能不仅体现在商业价值上,人才、团队的培养也非常关键。华为数字能源生态有完善的针对合作伙伴的培训、认证体系,蓝骏创科跟着一步步走下来,锻炼出一支能力领先的团队。目前,蓝骏创科累计UPS交付量等单项指标都排在行业前列,公司内取得华为数字能源高级工程师认证的人才数量也在生态伙伴中名列前茅。“我们的客户都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对数据中心建设的要求很高。如果我们不够努力,随时有可能会出局。唯有不断跟着华为数字能源一起成长,不断提升我们的技术壁垒,才有可能在这个赛道里继续走下去。”随着数字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算力的需求将越来越大,这些都需要更高能效的ICT基础设施去保障。对公司未来的发展,马潮信心满满。“我们非常认同华为数字能源‘用比特驱动瓦特’的理念。数字能源是个长坡厚雪的好赛道,未来蓝骏创科将与华为数字能源继续并肩战斗,一路向前。”“我们的客户都是各行业的龙头企业,他们对数据中心建设的要求很高。唯有不断跟着华为数字能源一起成长,不断提升我们的技术壁垒,才有可能在这个赛道里继续走下去。”——北京蓝骏创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马潮57数字能源泰和英杰与华为: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合作分工也越来越细。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只有在合作中相互赋能、共同成长、彼此成就,合作才能更加长久。泰和英杰与华为数字能源的合作,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行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深入开展的今天,企业对数字化转型服务要求越来越高,相应的合作分工也越来越细。以数据中心领域为例,过去机房的建设只是选一块地方,把设备放进去即可;如今,从容量设计到土建,从空调到UPS,每一个环节的要求都更加专业。成立于1999年的长沙泰和英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和英杰”),一直致力于机房基础设施建设,已经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不仅拥有十多项机房产品相关的发明、实用新型专利,还完成了数百个机房项目的交付、运行、维护。正是凭借这种专业性,泰和英杰与华为数字能源近年来的合作不断深入,成为携手共进的同路人。目前,泰和英杰不仅是华为数字能源五钻认证服务商,也是华为数字能源分销金牌以及行业金牌经销商,并于2017年成立华为数字能源授权培训认证中心。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只有在合作中相互赋能、共同成长、彼此成就,合作才能更加长久。而泰和英杰与华为数字能源的合作,就很好地诠释了这一点。拥有相同的价值观,才能一直走下去事实上,在泰和英杰创立的第二在58数字能源一路同行年,就已经开始了与华为的合作。当时,泰和英杰创始人厉群在市场调研的过程中,看到许多政府、银行、企业、学校等单位对UPS电源的需求,就从UPS入手开启了与华为的合作。2001年,因华为战略调整,泰和英杰与华为的合作暂时中止。尽管泰和英杰只与华为合作了一年时间,但华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引发了正处在创业初期的泰和英杰强烈共鸣;不仅如此,华为“专注做好一件事”的执著也深深影响了泰和英杰。因此,在2014年华为UPS等网络能源产品全新上市时,泰和英杰立即就与华为再续前缘,并直接展开深度合作,一举成为华为网络能源湖南区域金牌分销商。泰和英杰销售部长李杲表示:“虽然时隔多年,看到的人都已是陌生面孔,产品种类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我们能够感受到,华为‘以客户为中心’的宗旨没有变,开放、合作、共赢的伙伴政策没有变。”从2014年起,泰和英杰与华为的合作就直接进入了“快车道”。2015年,泰和英杰建立起网能五钻实验室,并凭借雄厚的技术实力与专业的交付能力,顺利通过了除总代外的第一家华为数字能源五钻认证服务商;除此之外,泰和英杰还成为了华为数字能源分销金牌以及行业金牌经销商。2017年,泰和英杰又成立了华为数字能源授权培训认证中心,开始进入数字能源人才培训领域。由此,泰和英杰与华为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代理、分销的关系,而是一起服务最终客户、一起培养人才、一起做大做强网络能源市场的同路人。这一切的基础,都源自于双方极大的企业文化认同。“过去,在没有和华为深度合作之前,我们只是‘游击队’模式,既没有完整的企业文化,也没有完善的项目管理规范;而通过与华为的合作,我们逐渐建立起自身的项目管理流程和标准,既增加了客户满意度,也提升了客户信任度,树立起公司在行业内的口碑。”李杲表示。携手共进,在服务客户过程中共同成长从了解客户需求到开展产品创新,再将新产品销售给客户并解决问题,这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商业闭环;即便如此,要实现这一商业闭环的高效循环,还需要厂商、伙伴和客户之间紧密协同。而泰和英杰通过与华为的深度合作,不仅将更多创新的数字能源产品带给最终客户,也在此过程中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成长。2014年,在某电力企业机房改造中,出于对客户需求、客观条件等的综合分析,泰和英杰向客户推荐了华为当时刚刚打造的模块化数据中心解决方案;但由于客户对模块化数据中心的理念不太接受,对新产品的认识也不足,项目一度搁置。为此,华为数字能源迅速派出了一支由20多个工程师组成的团队,覆盖咨询、设计、部署、实施、运维等多个层面,为客户进行了深入讲解,最终使项目成功落地。“在此过程中,我们和华为组成的团队反应迅速,且能够及时了解客户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给出解决方案,使得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和服务非常认可。”作为此次项泰和英杰与华为:合作是一场双向奔赴的旅程59数字能源县市场的布局,将更多的人员投入到这一市场的开拓和深耕中。构建繁荣生态,共同开拓数字能源新机遇数字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给数字能源领域带来了旺盛的市场需求,相应的,人才逐渐成为这一领域发展的短板。泰和英杰也不例外,在公司业务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人才短缺更是成为了发展瓶颈,既无法满足老客户深度应用对人才质量提出的更高要求,也无法满足众多新客户对人才数量提出的迫切需求。对此,李杲表示,数字能源领域与IT领域所需要的人才并不完全重合,数字能源除了涉及IT领域外,还涉及风、火、水、电等诸多领域,在人才市场上,这样的专业从业人员数量很少,整个行业都面临招人难、培养人难、留人难的问题,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泰和英杰决定和华为一道搭建属于自己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将自身在数字能源领域深厚的经验积累,与华为专业的人才培养和认证体系相结合,不仅要解决公司自身的用人问题,还要为整个行业输送更多专业人才。2017年,泰和英杰正式成立华为数字能源授权培训认证中心。李杲表示,此举首先解决了公司用人难问题,并形成了梯队性人才建设;其次开启了校企合作新模式,为行业培养了更多专业技术人才。截至目前,泰和英杰已经与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相关专业人才近3000人。同时,培训认证也由此成为泰和英杰核心业务之一。尤其在近年来,华为“平台+生态”战略的持续推进,对于泰和英杰来说,公司不仅实现了在企业文化、项目管理、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全面提升,也实现了从数字能源到ICT产品再到培训认证的全方位扩展。如今,随着新基建、双碳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开展,数字能源领域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新的历史机遇,李杲表示:“首先,我们相信华为数字能源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满足客户需要的创新产品;其次,我们希望华为继续推动‘平台+生态’战略,构建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带领我们一起共创新的辉煌!”“我们相信华为数字能源将进一步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开发出更多满足客户需要的创新产品;我们希望华为继续推动‘平台+生态’战略,构建更加开放、合作、共赢的生态系统,带领我们一起共创新的辉煌!”——长沙泰和英杰信息技术有限公司销售部长李杲目的亲历者,李杲至今回忆起来依然印象深刻。不仅如此,通过这一项目的落地,泰和英杰也有了两大收获,一是在项目建成后,实际运行效果非常好,模块化数据中心不仅体积小、部署快、运维简单,还进一步提升了数据中心的绿色节能水平。“后来,我曾经带5个潜在客户去实地参观,这5个潜在客户最终都选择了模块化数据中心的建设方式。”李杲表示。二是通过项目的设施,全面提升了公司售前、售后等团队的个人能力、技术能力和交付能力等。正是在一个又一个项目中,泰和英杰既拓展了市场又锻炼了队伍,实现了业务的几何级增长。比如,客单价从最初的几十万上升到现在的千万级,公司业务也从最初的UPS延伸到华为数字能源的全线产品,以及更广泛的ICT产品领域。与此同时,为了跟上华为数字能源快速发展的脚步,泰和英杰也在持续加大对行业市场和商业市场的投入。比如,在行业市场上,泰和英杰已经基本实现对包括政府、教育、医疗、金融等的全行业覆盖;而在商业市场上,泰和英杰正在深化对地市区60数字能源一路同行扫码关注“华为数字能源微信”ChowEnergyPCL:携手华为精诚合作,共赴绿色未来在全球掀起碳中和浪潮之际,太阳能与新能源项目愈发成为主流。泰国能源公司ChowEnergy在太阳能项目上成绩斐然,这背后是华为逆变器在全生命周期中的高效稳定运行为项目保驾护航。未来,ChowEnergy将继续推进发展光储、农光互补与渔光互补项目,实现规模与质量双丰收。部位于泰国的能源公司ChowEnergyPublicCompanyLimited(PCL)成立于2014年12月,主营各类能源的电力投资、生产及销售,通过建设、管理和开发可再生能源项目,为全球提供电站设计、采购、施工、运营、维护与监测服务。在全球掀起碳中和浪潮之际,太阳能与新能源项目愈发成为主流。总ChowEnergy的太阳能项目在泰国和国际市场上成绩斐然,已交付总规模超一百兆瓦的大型地面电站、商业及住宅屋顶光伏等项目。ChowEnergy在整个亚太地区的项目规模已超千兆瓦,未来将利用成熟的太阳能技术,继续推进发展光储、农光互补与渔光互补项目,实现规模与质量双丰收。尽管新能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62数字能源一路同行遭遇很多困难,但华为逆变器为项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高效稳定运行保驾护航,让这些问题迎刃而解。因此,ChowEnergy在泰国和海外的许多大项目中均选择与华为合作。标杆项目为泰国7-Eleven连锁便利店建设光伏系统是ChowEnergy与华为合作的一个旗舰项目,共为1200多家门店安装了光伏系统,以节省市电使用。项目之初,在确保政策合规的前提下,ChowEnergy派一线团队考察便利店布局,并基于能耗和可用安装区域,选定能实现最优发电能力的安装位置。安装完成后,这些屋顶光伏系统的装机容量将达22兆瓦。据ChowEnergy调查估计,其发电量约占便利店用电量的20%–25%。背后的技术泰国幅员辽阔,7-Eleven分店所处的天气和环境条件各异,因此太阳能发电的条件也各不相同。由此可见,保障每间便利店有稳定的电力供应离不开坚实的技术基础。为确保每个屋顶光伏系统始终以最佳性能运行,需要安装管理系统。手动管理数量如此庞大的系统费时费力,远程实时管理才是上上之策。该项目采用华为FusionSolar智能光伏管理系统,集中呈现每个屋顶系统的状态,评估逆变器性能,同时检查光伏组件的运行情况。有了这些信息,ChowEnergy可以快速分析屋顶系统性能,一旦发生故障,及时委派现场服务团队,保障屋顶系统的高性能与可靠性。ChowEnergy首席执行官CristobalChin表示,华为逆变器的智能I-V曲线诊断功能有助于系统的高效运作与维护,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ChowEnergy总部的运维组通过逆变器发回的数据,精确了解每个屋顶的安装情况,实现高效、安全与最优运行。展望未来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太阳能将逐渐成为主流能源,将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拥抱绿色技术和清洁能源。ChowEnergy和华为将继续开发可再生能源的创新项目,减少碳排放,共建绿色美好未来。“华为逆变器的智能I-V曲线诊断功能有助于系统的高效运作与维护,是项目成功的关键之一。ChowEnergy总部的运维组通过逆变器发回的数据,精确了解每个屋顶的安装情况,实现高效、安全与最优运行。”——泰国ChowEnergy首席执行官CristobalChinChowEnergyPCL:携手华为精诚合作,共赴绿色未来63数字能源万亿储能挑大梁,先过了安全这一关!在各类可再生能源中,光伏、风电将会成为未来绝对的主力能源。然而,传统的储能解决方案面临安全性低、效率低、寿命短、运维难等痛点,极大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让数字信息技术与光伏、储能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通过“3+1”,即三重安全设计+智能预警,全面保障储能安全。64数字能源科技探索全球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下,很多战略新兴赛道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储能产业就是其中之一。对于储能产业,不少权威投资和研究机构给出了万亿级的市场规模预期。根据光大证券的预测,到2025年,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将达到0.45万亿元,而2030年将增长至1.3万亿元左右。目前,可再生能源与储能的关系越来越密不可分,要实现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使用,关键在于储能。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储能不是电池的简单堆积,而是融合了电化学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数字技术与热技术的综合系统。然而,传统的储能解决方案在安全性、效率、运维等方面,都面临很多挑战。其中,安全问题首当其冲,已成为储能产业的瓶颈之一。近几年,国内外储能工程应用中均有火灾、爆炸事故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如何通过技术创新解决储能发展瓶颈,一些探路者已经在路上。用好绿色能源,别让储能卡脖子在各类可再生能源中,光伏、风电将会成为未来绝对的主力能源。据国际可再生能源属(IRENA)预测,到2050年全球每年发电量将达5.5万TWh,其中可再生能源占比达到86%;总装机量将达20000GW,其中光伏装机量达到8510GW,风电装机量达到6044GW,两者合计占比达72.8%。然而,光伏、风电要想挑大梁成为主力能源,先进的储能技术必不可少。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连续、不稳定、不可控的特性,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入电网会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严重冲击。这也是过去部分人认为光伏、风电是“垃圾电”的原因。储能是缓解这一系列问题的绝佳方案。在输配电领域,储能可以起到参与调频、电压支撑、调峰、备用容量无功支持、缓解线路阻塞等作用,极大降低光伏、风电的波动性,让新能源发电更稳定,同时减少能源浪费,实现对能源的高效管理。未来,“光伏+储能”将成为光伏电站开发的主流模式。然而,传统的储能解决方案面临安全性低、效率低、寿命短、运维难等痛点,极大影响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目前,锂电池是电化学储能系统最核心的部分,锂电池储能技术也将成为未来主流储能技术。当由于内外部激源引起电芯急剧温升时,锂电池的电芯可能发生剧烈的热失控反应,释放易燃易爆气体,引发起火、爆炸等严重后果。一般而言,锂电池储能系统安全事故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诱因:电芯材料三元锂结构不稳定,高温分解产生氧气,导致起火爆炸;电芯间出现缺陷时,信号不能及时传输到管理系统中;关键部件(电路板、接触器等)失效导致打火、拉弧。传统的储能系统通常只能在起火后告警,无法主动预防预警,导致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存在巨大安全隐患。在万亿储能挑大梁,先过了安全这一关!65数字能源当储能玩起跨界创新如何保障储能系统安全?答案是:跨界。近几年,能源产业也掀起了一股数字化的浪潮,能源数字化的本质就是“用比特驱动瓦特”,即用数字化、智能化等新技术,推动能源革命。同样,储能系统也需要数字信息技术与光伏、储能技术进行跨界融合。在数字能源产业界,有实力引领储能系统技术创新的企业不多,华为就是其中之一。凭借在电力电子技术、储能技术与数字技术领域的多年积累,华为在业内引领了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解决方案基于分布式储能系统架构,采用电池模组级能量优化、电池单簇能量控制、数字智能化管理、全模块化设计等创新技术,实现储能系统全生命周期内更高放电、更优投资、极简运维、安全可靠的价值。在架构设计上,相比传统集中式储能,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具有组串式、智能化、模块化的优势,通过技术创新突破行业困境。第一,组串式。传统集中式储能系统,采用All-in-one集装箱式设计,管理模式粗放,安全隐患大,运维成本高。组串式则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比如,组串式设计采用能量优化器,将储能系统的能量管理精细化到电池模组级,最大化程度减小模组串联失配影响。采用分布式智能温控架构,每簇电池柜对应单独的组串级空调,实现每簇电池簇独立均匀散热,减少簇间电池温升差异。第二,智能化。华为将AI、云BMS等技术应用到内短路检测场景中,可精准定位并及时预警电池火灾隐患。AI技术还可以搭建相关预测模型,提前预测电池健康度,减低初始电池超配;多模型联动智能温控策略,可以在电池衰减量与温控能耗间找到最优平衡点,实时保证LCOS最优。66数字能源科技探索第三,模块化。在传统的储能方案中,故障影响范围大,系统可用度低。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的全系统模块化设计可以保证核心部件的高可用性,储能系统可用度达99.9%。比如,电池系统模块化设计,可单独切离故障模组,不影响簇内其它模组正常工作。关键核心部件PCS模块化设计,可实现单台PCS故障时,其它PCS可继续工作,多台PCS故障时,系统仍可保持运行。此外,传统方案中,需要专家人工上站均衡调整电池,运维成本高。模块化实现了模组更换即插即用,电池包免处理直接更换,免专家上站维护,可将储能系统运维成本降低90%以上。“3+1”主动防护,为能源安全保驾护航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最关键的价值在于安全。基于技术创新,华为在业内提出了一套领先的储能安全防护理念:要实现整个储能系统的安全,除了电芯层面的本体安全外,更重要的是将电化学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热技术、数字技术等进行融合,对每个电芯、电池包、电池簇及储能系统进行精细化监控与管理,做到主动防护。在这样的理念下,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系统通过“3+1”,即三重安全设计+智能预警,全面保障储能安全。第一,结构安全。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采用分仓隔离设计(即储能仓、簇控制器仓、综合控制仓),将电池与电气分舱放置,同时保障监控、火灾抑制系统持续稳定运行。同时,整机防护等级达IP55,箱体防腐等级C5,抗震设防9烈度,即使面临恶劣外部环境,依然保持高可靠性。第二,电气安全。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采用四级主动关断+两级物理隔离,实现从电池包、电池簇到储能系统、从软件到硬件全面过流防护。当系统检测到过流发生时,首先触发BMS从软件侧对电池包、电池簇进行限流控制;继续升级则会触发电池包优化器和簇管理器从硬件侧进行关断;最后是断路器和熔丝熔断保护,多管齐下,避免故障扩散。第三,消防安全。为实时感知储能系统环境状态,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内部布局了多个温湿度、烟感等传感器,当探测到可燃气体时,可主动排出,避免聚集引发燃爆;排气系统关闭后,灭火装置随即迅速喷出清洁气体,快速灭火。第四,云BMS智能预警。依托华为在云与AI领域的深厚积累,华为智能组串式储能基于大数据建模与训练,推出云短路专利算法,,做到内短路提前发现、提前预警,实现多级联动保护。安全无小事,在推进“碳中和”、绿色能源革命的进程中绝不能以安全作为代价。通过与数字化技术的跨界融合,华为正在为储能插上数字化、智能化的翅膀,将储能系统变得更高效、更稳定、更安全。万亿储能挑大梁,先过了安全这一关!67数字能源智能在线模式:0ms切换,效率高达99.1%的UPS是怎样炼成的?在数据中心,一场围绕UPS的能效革命在悄然进行中。事实上,UPS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运行效率上已经突飞猛进,受限于拓扑、器件和工艺等影响,要继续向上突破已是艰难前行。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的今天,智能在线模式的创新恰逢其时。022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只有一个地球”(OnlyOneEarth),呼吁践行更清洁、更绿色、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毫无疑问,今天我们已经进入一个绿色、低碳的发展社会,“碳中和”成为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共识,减排、节能成为当下各个行业的切实行动。在数据中心,一场围绕UPS的能效革命就在悄然进行中。“双碳”发展下,数据中心UPS的极致能效追求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数据中心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能耗大户”,让PUE持续降低是建设绿色低碳数据268数字能源科技探索中心的必然方向。而UPS系统的损耗是数据中心能耗的主要组成部分,数据中心要实现低PUE,一个更高效率的UPS必不可少。以一个10MVA的数据中心为例,UPS负载率为40%时,每提升1%效率,可降低PUE约0.01。可不要小看了这0.01,它带来的年节省电量达50万度。所以,一个高效的UPS给企业带来的成本降低收益是可观的,同时也是响应节能减排政策的有效手段。事实上,UPS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在运行效率上已经突飞猛进,从工频UPS,到高频塔式UPS、高频模块化UPS,再到全模块化UPS,UPS的在线模式效率已达到97%。不过受限于拓扑、器件和工艺等影响,要继续向上突破已是艰难前行。也许有人说UPS的ECO模式可以获得更高的效率,的确如此,但其缺点也很明显。ECO模式下负载从旁路切换回逆变时存在最大10ms的间断,造成负载掉电,同时对负载谐波无补偿能力,虽然有高达99%的效率,但在可靠性要求较高的数据中心使用较少。一面是UPS在线模式效率的艰难前行,一面是ECO模式效率高但切换有间断。所以,如何突破效率瓶颈,达到更优节能收益成为业界的难题。UPS需要探索新模式,智能在线模式的出现打破了这一瓶颈。顾名思义,智能在线模式是在线模式的一种智能化升级,英文称之为S-ECO,表示SuperECOmode,意为既有在线模式的可靠,也有ECO模式的高效。显然,这是数据中心UPS节能改造和建设的理想选择。那么,它又是如何实现效率瓶颈突破的?智能在线模式:兼顾ECO模式的高效率与在线模式的高可靠智能在线模式是基于智能在线技术的UPS新型工作模式,通过硬件架构和控制逻辑的优化,解决在线双变换模式的系统效率低,ECO模式输出有间断、谐波大、输入浪涌电压干扰的问题。其具备四大核心价值:全模式0ms切换,全负载范围高效,高压浪涌抑制,主动谐波补偿。首先,智能在线模式解决了ECO模式下的切换间断问题,实现0ms全模式切换保障供电安全。当系统工作在智能在线模式时,UPS自动检测旁路输入电网质量,当旁路输入正常时,优先由旁路直供,当旁路电网异常时,0ms切换至逆变器供电,满足IEC62040-3定义的CLASS1动态响应等级,当旁路恢复后可自动返回旁路供电。其次,智能在线模式实现了在线模式效率的持续向上突破,全负载范围高效实现PUE大幅降低。旁路直接供电时,UPS损耗极低,系统最高智能在线模式示意图智能在线模式:0ms切换,效率高达99.1%的UPS是怎样炼成的?旁路输入静态旁路输出整流器逆变器DC/DC主路输入电池组零电流热备份69数字能源效率>99.1%,20%以上负载率效率>98.5%。在此方面,华为利用零电流热备份专利技术和智能休眠技术等,实现全负载范围高效率。以零电流热备份技术举例来说,其核心原理是功率模块的逆变器串联晶闸管,利用晶闸管的正向电压导通,反向电压截止的特性,当旁路电压正常时,所有功率模块的晶闸管都处于截止状态,实现零电流和零损耗,当旁路电压异常,晶闸管实现高低压箝位功能。再者,智能在线模式解决了输入浪涌电压干扰的问题,确保高压浪涌抑制。华为智能在线模式通过采用硬件高低压箝位技术,UPS功率模块输出,当旁路输入发生短暂的电压跌落或者浪涌高压,UPS可以充分利用模块化架构的优势,部分功率模块逆变电压210V,实现低压箝位,部分功率模块逆变电压230V,实现高压箝位,箝位幅值±10V,该技术无需等待软件侦测和信号传递延时,直接通过硬件箝位的方式实现0ms切换,可靠性更高。最后,智能在线模式的主动谐波补偿技术,实现等同于双变换模式的输入功率因数。当运行在智能在线模式时,系统可自动检测实际谐波,超过设定值可自动开启逆变器补偿负载中的谐波分量,保障系统输入谐波含量少,功率因数高,以100%非阻性负载为例,传统ECO模式的输入功率因数只能达到0.7-0.8,而补偿后可到输入PF>0.99,传统ECO下需要额外增加APF或者SVG补偿装置,智能在线模式可节省这部分支出。所以,智能在线模式解决了ECO模式下的切换间断和谐波补偿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在线模式的智能化升级,既有ECO模式的高效率,又做到在线模式的高可靠,无疑是数据中心UPS能效变革的一个新里程碑。华为验证与实践,智能在线技术价值“看得见”对于智能在线模式,华为进行了充分验证与实践,华为UPS5000-H旗舰机型从输入适应性、输出适应性、效率测试等方面全面验证运行可靠性,并邀请TÜV南德和泰尔实验室进行严格测试,所有参数均达到期望值。结果表明,数据中心常见负载率为20%-80%,UPS5000-H可实现20%-100%负载效率>98.5%,最高效率达99.1%,相比于业界其他节能模式,全负载范围内高效。其效率实测为,当旁路输入异常时转至在线双变换运行,效率依然可以达到97%,10%以上负载效率>95.5%。由此可见,UPS5000-H是一款极致节能的UPS产品,适用于中大容量数据中心和行业关键供电。当然,这种极致节能可有效满足政策要求,转换为绿色、低碳的发展承诺,并带来可观的收益。智能在线模式相比于在线双变换模式,半载效率提高了2%,满载效率提高了3%,以半载为例,按照0.8元/度的电费进行计算,对于10MW的数据中心,10年节省电费可到778.4万元。目前,智能在线技术已在华为云乌兰察布数据中心和Colo企业得到商业应用。在保障可靠性的前提下,采用智能在线模式可提升3-4%系统效率,带来看得见的PUE降低。在“碳中和”大背景下的今天,智能在线模式的创新恰逢其时。70数字能源科技探索低碳建网,这个“简”法做对了“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各行各业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指引。作为5G时代的基本组成单元,5G站点能源建设折射出通信行业绿色化发展的大趋势。节能减排当然要用“简法”,华为正在引领低碳建网的“极简风”。字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全球5G网络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中国的5G应用也在加速。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末,中国5G基站总数已达225万个,比上年末净增82.5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的20.9%。5G网络的快速普及在带给人们更佳的移动通信服务和体验的同时,也使得通信行业节能降碳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和《“十四五”信息通信行业发展规划》,是引导数字基础设施加快节能与绿色低碳发展的纲领和指导。未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与相关部门持续开展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支持开展信息通信设备能效、绿色运维、高效制冷等标准研制工作,加快数字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升级。作为5G时代的基本组成单元,5G站点能源建设折射出通信行业绿色化发展的大趋势,同时也为未来5G的快速落地,更好地承载沉浸式XR、车联网等新兴业务做好铺垫和准备。站点能源建设的“新四化”“双碳”目标的提出,为各行各业实现绿色可持续性发展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指引。对于许多耗能大户来说,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ICT行业首当其冲。公开数据显示,ICT行业的耗电量将在2035年占到社会发电量的5%,其中通信站点的耗电量将在社会总发电量的占比超过3%,这也意味着通信站点的碳排将占到整个ICT的60%还要多。加大低碳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数71数字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降碳乃至碳中和,成了当务之急。具体到5G通信市场,随着众多行业应用场景加速落地,无线基站的数量增长不仅越来越快,而且规模也越来越庞大,站点功耗大幅攀升的现象愈发突出:相比4G站点,5G单站的平均功耗是其2~6倍,再加上5G站点覆盖范围低、配套设施发热量大,进一步增大了站点整体的功耗;传统建站,多采用房站或叠加柜站的方式,不仅能效低,而且碳排高,传统房站的全站能效只有55%~75%,传统柜站全站能效虽略高,也只能达到80%~85%,仍有很大的提升改造空间。另外,传统房站的占地空间较大,由于采用全屋制冷方式,易造成制冷浪费;房站在建设与改造的过程中,经常会面临改市电、改温控、租吊车等隐形成本,工程量大且耗时长,同时也增加了后期运维的复杂度。为切实落地“双碳”目标,践行绿色化、低碳化发展,消除传统站点能源建设复杂性高、能效低、管理性差、能量调度性差等弊端,业界亟需一套新的构建“极简、高效、绿色、智能”的能源网络的方法论以及整体解决方案。华为“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所谓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就是融合利用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信息与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从以比特管理瓦特的思路出发,实现站点能源建设的“新四化”——站点建设的极简化、站点运行的高效化、用电的绿电化、站点管理的智能化,最终达到能量按需流动、节约能耗、降低碳排的目标。“MoreBits(比特),LessWatt(瓦特)”,这不仅是指导站点能源建设低碳化的具体思路和原则,更是数字化时代践行绿色化和节能减排责任与目标的主航道。华为引领“极简风”节能减排当然要用“简法”,这也是华为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的一项核心宗旨。通过创新技术的持续演进、融合、运营,变站点能源的低能量密度、低能量效率和粗放式设备管理为高密高效智能,同时架构也由复杂拼凑走向极简,以达到极致的方便。在上述方针和原则指导下,华为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创新与突破:架构极简,即重构站点形态,采用“以柜替房、以杆替柜”与模块化设计,使用智能运维,降低部署要求与运维要求,减少站点能耗与碳排;应用极简,即运用先进的感知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在72数字能源科技探索实现站点“透明”的基础上,实现站点“自动驾驶”,站点主动管理与站点自动故障预防相得益彰,达成站点能效与碳排管理优化的目标,创造用户极致体验;全生命周期低碳,即通过先进的部件实现站点数字化及低碳建设,通过功率智能化(包括引入绿电、高效转换、锂电化、智能配电),沿着发转储配用实现低碳供电,通过统一智能网管实现管理智能化和低碳运行;赋能使能,即将电力电子技术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借助先进的底层材料、器件、电池、热技术,以及传感、联接、云与AI技术,从能量流与信息流两个方面构筑先进的使能平台,赋能绿色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华为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的建设原则和目标可以概括为:使用极简站点、极简机房的构建方式,实现站点能源建设的替代升级,确保低碳建设、低碳供电、低碳运维,进而实现全场景、全生命周期的低碳,5G“+”而能源OPEX“-”。从“以柜替房、以刀替柜”做起极简,意味着高效、减少浪费、节能降碳,它就像一根红线,贯穿了站点能源建设的全生命周期和全部场景。从站点基础设施建设层面来看,就是要实现从网络架构到设备的简化,可以概括为“低碳建网”:一方面,要实现架构极简,即减少网络架构和基础供电架构中间的冗余环节,比如采用5G网络的C-RAN架构、一体化供电系统等;另一方面,要实现建站极简,即从室内站到室外机柜站,再到可以挂杆的刀片站,都要努力缩减站点的占地、材料消耗和制冷能耗等。低碳建网能够在大幅降低碳排放的同时,有效降低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可谓一举多得。那么具体应该从何入手,又如何落地实施呢?华为不仅提出了建设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的方法论,更率先实践,与伙伴和客户携手,在极简站点、极简机房的建设上树立了标杆,验证了其方法论的可行性与解决方案的有效性。我们先来看极简站点的打造,华为提出了“以柜替房、以刀替柜”的新建设思路。传统站点的不足:当前的通信站点在叠加5G后,功耗翻番,面临市电不足、电源和电池容量不足、温控不足、AAU电压不足等诸多问题;传统采用土建机房、方舱或多柜拼凑的方案,端到端成本高昂,尤其是与能源相关的OPEX大大增加;负载用电采用粗放式管理模式,无法有效识别和优化用电较高的负载,易产生较高的能耗和碳排放。华为“以柜替房、以刀替柜”解决方案:华为一站一柜解决方案,单柜支持2G/3G/4G/5G或共享站点部署,一柜替代传统多柜,通过极简部署和智能用电,节省了站点端到端投资;在一站一柜基础上推出的极致能效、绿色极简的一站一刀解决方案,采用业内独有的全自然散热大功率刀片设计及多项创新技术,具备零占地、零租金、零维护、低能源损耗,以及1个小时快部署的独特优势,可广泛应用在宏站、小站和共享站点等场景中,与传统柜站方案相比,刀片建站的TCO降低了30%。成功案例:华为携手浙江移动、移动设计院在杭州共同打造的“智慧超级站”样板点于2022年9月通过了验收,成为中国移动“三能六绿”发展新模式提出后在浙江落地的绿色节能基站标杆示范样板。在改造之前,站点共有6个机柜,包含6套制冷系统,各系统独立安装并独立供电,存在设备占地空间大、电源系统效率低、耗电量大等问题。采用华为智慧超级站解决方案后,收编了现网电源柜、设备柜、射频柜、铅酸电池柜等,实现了“一柜替六柜”,站点机柜占地面积从5平方米缩减至1平方米,电源效率从89%提升到96%,并通过采用华为独有的iPV技术可多发电20%,单站每年可减少碳排放8吨。这一成功的改73数字能源造十分契合中国移动的“中国移动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价值点和可借鉴性:概括来说,华为智慧超级站解决方案,秉承“极简、智能、绿色”的理念,高度集成数字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助力运营商现有站点的升级改造,不管是在繁华都市,还是在荒野沙漠,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灵活满足5G时代移动通信要求的同时,还能省电、省空间、省成本,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和示范意义。接下来再看看极简机房的建设,华为提出了centraloffice(CO)机房(中心局机房)现代化改造的新思路,一柜替多柜,能效显著提升。传统机房的不足:温控能力不足,存在局部热点,无法满足新增设备的散热需求;传统房级空调采用大面积制冷,制冷效率低且耗能高;传统机房能效SEE小于50%,能耗浪费大;老旧电源电池的效率很低;能耗不可视,优化无从下手;机房空间和供备电能力不足,且改造难度大、工期长、成本高。华为绿色机房电源解决方案:采用独特的“温供备一体化”设计,eMIMO电源、CloudLi、模块化温控等统一集成在一柜内,一柜替多柜,单柜即可解决机房温控、供备电等需求,实现了机房5G和固网新业务的极简、绿色部署。该解决方案温/供/备高密一体,集成柜内空调,实现了封闭精准温控、高效散热,很好地解决了局部热点问题,免改机房温控;采用柜内封闭式高效制冷,空调就近部署,极大地提高了制冷效率;柜内集成eMIMO电源、CloudLi和模块化温控,一柜替三柜,免新增机房;采用精准温控、智能联动、可调温控组件散热设计,助力实现智慧低碳机房,高效节能。成功案例:华为与北京移动、移动设计院联合共创,采用能力全面对齐柜站、业界唯一的2G/3G/4G/5G全频段的一站一刀的华为第三代12kW刀片电源解决方案,对传统机房站点进行极简化改造,通过“去机房、去空调”,实现“以刀替房”,同时进行智能叠光,使得站点(不含光伏)占地面积减少60%,站点能效提升20%,改造后单站每年电费减少1.2万元,相当于每年减少碳排放6吨。价值点和可借鉴性:华为第三代12kW刀片电源解决方案完全颠覆了现有基站站点的形态,一站一刀片,不仅可以大幅降低基站部署和运营的成本,而且效率高达97%。另外,第三代刀片电源从发电到用电再到储能实现了全面智能化,同时依托云与AI技术,可与云端协同调度,与基站设备协同运行。这样一来,站点就可以根据电价的波峰波谷实现自动消错峰功能,既可节能又能实现降本增效。总之,华为绿色机房电源解决方案为运营商建设绿色低碳网络提供了重要支撑。以终为始赋能各行各业节能减排如今,华为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解决方案已广泛部署于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客户打造了绿色低碳网络。截止到2022年9月,华为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共计为客户节约用电约92.6亿度,实现降碳近440万吨,相当于植树约600万棵。通过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的建设,华为希望给客户带来“绿色低碳、智能运维、供电智能”的体验。打造极简、绿色的站点基础设施之外,华为还通过绿色低碳管理支持站点碳排可视可优,实现从传统能效不可视、不可管到能效自动寻优;智能运维管理支持远程控制、远程测试、故障预警,实现从传统的人工下站到免下站自动运维,减少下站;供电智能管理实现从传统的故障被动响应到风险自动预防,提前预防风险、减少宕站,从而更好地匹配和支撑客户在5G时代的全场景、多样化应用。展望未来,以站点能源低碳目标网为桥梁和引导,华为将持续引入更多的绿色设计理念,以及先进的技术,在保障服务与应用体验的同时,进一步降低站点能耗,挖掘出站点更多的价值,从而赋能各行各业的节能减排。74数字能源科技探索谁会是下一个“高压快充之王”?一场由高压快充技术引发的革命,或许有可能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格局。就像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需要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山营地,征服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在实现了从400V到800V的高压快充技术的跨越后,华为第二代动力域高压解决方案,即千伏超高压平台正呼之欲出。电5分钟,通话2小时”,还记得某品牌手机的广告语吗?曾几何时,谁还没有经历过智能手机充电焦虑呢?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普及,充电焦虑症仍在不断蔓延。“充电5分钟,续航200公里”的高压快充技术能否缓解这种焦虑呢?一场由高压快充技术引发的革命,或许有可能改变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格局。“快”就一个字一次笔者乘坐出租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一直朝车外四处张望。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他是在寻找附近是否有充电桩。对于运营的出租车来说,方便快捷的充电是他们最基本的诉求,同时这是新能源汽车快速普及需要突破的瓶颈之一。据《2022年电动车未来展望》报告,受全球政策影响、消费者兴趣增加,以及更多新款电动车推出,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购买电动车。到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将攀升至2060万辆,占汽车总销量的23%。更有乐观预测认为,到2035年,中国新能源车型的渗透率有望达到100%。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是不争“充75数字能源提升充电端的功率,或提升电压,或增大电流。还是看一个对比的例子。某公司是大电流直流快充方案的代表企业,早先由于高压供应链尚不成熟,所以选择整车电压平台不变,而是用大电流直流技术实现快充,其V3超充桩最大输出电流接近520A,最高充电功率250kW。但大电流充电缺点主要体现在仅可在10%~30%SOC条件下实现最大功率充电,而在30%~90%SOC充电时,相比其V2充电桩(最大输出电流330A,最高功率150kW)的优势并不明显。而且大电流技术不能满足4C充电需求,若想实现4C充电,仍需采用高压架构。此外,大电流充电发热量过大,对散热要求也高,所以会造成成本的增加。2019年,保时捷的Taycan全球首次推出800V高电压电气架构,搭载800V直流快充系统,并支持350kW大功率快充,开启了各大车企对800V高压平台的研究与布局。800V的电气架构除了充电快以外,还具有以下优点:第一,永磁同步电机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当温度超过180℃时会出现退磁现象,将电压平台提高,相同功率下电流减小,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发热量也会减小;第二,电压平台升高,高压线束的线径变小;第三,电气平台提升到800V,电控系统重新设计使用SIC以满足高电压平台的需求,热损耗可降低60%。实践证明,要实现同等功率的大功率快充,相比低压方案,动力系统高压化能够更好地解决充电电流过大、充电设施成本高、电池散热难、安全性差等诸多瓶颈问题。当前,高压快充的整个技术生态正在快速发展和完善。具体来看,随着以SiC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技术的应用趋于成熟,动力系统高压化已经从理想照进现实。对比硅材料的物理性能,SiC临界击穿电场强度是硅材料的近10倍,从而有效提升了功率器件的电压。1200V以上SiC器件的量产技术已经突破,SiC材料的发展和应用为电动汽车动力系统向高压化持续演进奠定了良好基础。另外,像高压导电轴承防腐蚀、高压绝缘等技术的成熟,也为动力系统高压化的可靠性提供了坚实保障。而从整车高压架构层面看,OBC、BMS、动力总成等整车高压部件都已具备了量产能力。高压快充技术的春天已经来到。当前,市场上的主流电动汽车车型的动力系统电压平台都是400V~500V,充电电流小于250A,快充时长均在1小时左右,充电的用户体验较差。只有少部分领先的动力系统电压平台达到800V,充电电流为250A,SOC(StateOfCharge,荷电状态)30%~80%充电时间能够缩短到15分钟。充电时间少于15分钟,甚至可以媲美燃油车,随充随走,何时才能拥有这样的体验?千伏高压快充提出了新的挑战,华为迎难而上。基于多年来在高压电力电子方面的技术积累,华为于2021年4月推出了第一代动力域高压解决方案DriveONE,其全系产品解决方案均支持800V高压(据知也是国内首个量产的高压解决方案)。对比业界400V低压解决方案来说,在相同的充电电流下,华为动力域高压解决方案的事实,但“充电、续航、安全”却是长久以来阻碍消费者购买电动汽车的老大难问题,充电速度慢则是用户诟病最多的。通常来说,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包括慢充、快充、换电、无线充电、移动充电等,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充电方式还是慢充和快充。快充的优势十分明显:充电便捷;将电驱、电源系统集成化不仅可以减小体积,也符合汽车轻量化的要求;充电端行业更容易实现标准化。毫无疑问,快速充电对于电动汽车来说是“标配”。所谓快充,就是通过非车载充电机采用大电流为汽车电池直接充电,使得电池在短时间内即可充至80%左右的电量,约1小时可以将电量充满。但是相比于燃油汽车即加油即开走,1小时的等待时间显然是一般驾驶者所不能承受的,于是像手机一样的超级快充功能就成了电动汽车厂商追逐的新目标。2019年,保时捷Taycan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率先量产了800V电压平台,以高压快充技术引领整个行业对充电速度和持续性能的追求。这之后,国内外各大新能源汽车厂商纷纷加入“战局”,在高压快充技术领域深入布局,支持高压快充技术的新款电动车型也不断涌现。因此,2021年也被业界称作800V高压快充技术“元年”。800V高压快充就足够了吗?众所周知,电动汽车的动力源是电机和电池,因此需要较大的输入/输出功率,车内电压平台通常在200V~500V之间。为进一步提高电动汽车的充电速度,最直接的办法就是76数字能源科技探索可将充电时间从50分钟缩短至半小时以内。搭载华为动力域高压解决方案的最新车型,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行驶200公里(800V整车高压平台架构,200kW充电桩)。就像运动员攀登珠穆朗玛峰一样,需要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山营地,征服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度,在实现了从400V到800V的高压快充技术的跨越后,华为第二代动力域高压解决方案,即千伏超高压平台正呼之欲出。据笔者了解,华为将在不久的将来推出第二代动力域高压解决方案。目前,华为DriveONE动力域全栈高压解决方案已经搭载在十多家主流车企的中高端车型上。比如,搭载华为DriveONE800V高压平台的车型,可以实现充电10分钟续航200公里的快充体验;DriveONE高转速智能油冷四驱系统使得汽车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98秒;DriveONE搭载的AI寻优算法和轴承防电腐蚀技术,为整车带来了全生命周期的静谧体验;前异后同架构结合高效的系统设计,让汽车的整体续航超过600公里。总之,华为DriveONE动力域全栈高压解决方案能够带给驾乘者“超快充、超强动力、超静谧、超长续航”的超级体验。共赢千伏超高压快充新时代诸多成功实践已经表明,高压快充方式可以系统性地解决电动汽车充电慢、电池成本高、续航焦虑等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的渗透率。从华为的角度,将坚实地以智能电动为突破口,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不断加大投入,持续升级端到端的动力域高压解决方案,助力车企在实现“新四化”的过程中,打造差异化的竞争力。高压快充方式的普及需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共进,从器件到充电解决方案、充电桩再到整车厂商,携手共创,加快相关标准体系的建立,推动更多搭载高压快充解决方案的车型量产。在这个过程中,华为将秉承生态为先的战略,作为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黏合剂、推进器,与合作伙伴共赢千伏超高压快充新时代。在碳达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的情况下,交通领域亟需加快向绿色低碳运输转型,而发展新能源汽车毫无疑问是交通领域实现低碳运输的关键一环。充电方式和能力的创新与演进,将拉开新能源汽车新一轮技术与产业革命的序幕。随着国家“新基建”的推动和充换电技术的进步,电动汽车充电体验将极大改善。华为率先在千伏超高压快充技术领域实现突破开了个好头。谁会是下一个“高压快充之王”?77数字能源扫码关注“华为数字能源微信”扫码关注“华为数字能源微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