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位省长、书记碳中和讲话VIP专享VIP免费

目 录
01、北京市市长 陈吉宁 ......................................................................................................... 3
02、上海市市长 龚正 .............................................................................................................4
03、天津市委书记 李鸿忠 ....................................................................................................10
04、重庆市委书记 陈敏尔 ....................................................................................................12
05、安徽省委书记 郑栅洁 ....................................................................................................16
06、河南省委书记 楼阳生 ....................................................................................................18
07、陕西省委书记 刘国中 ....................................................................................................20
08、浙江省委书记 袁家军 ....................................................................................................23
09、山西省委书记 林武 ....................................................................................................... 24
10、四川省委书记 彭清华 ....................................................................................................34
11、江苏省委书记 吴政隆 ....................................................................................................35
12、黑龙江省委书记 许勤 ....................................................................................................43
13、辽宁省委书记 张国清 ....................................................................................................46
14、河北省委书记 王东峰 ....................................................................................................48
15、福建省委书记 尹力 ....................................................................................................... 51
16、吉林省省长 韩俊 ...........................................................................................................54
17、贵州省委书记 谌贻琴 ....................................................................................................55
18、青海省省长 吴晓军 ....................................................................................................... 57
19、云南省省长 王予波 ....................................................................................................... 59
20、广东省代省长 王伟中 ....................................................................................................61
21、甘肃省省长 任振鹤 ....................................................................................................... 62
22、湖北省委书记 应勇 ....................................................................................................... 64
23、江西省省委书记 易炼红 ................................................................................................ 65
24、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长 石泰峰 .................................................................................. 67
25、山东省委书记 李干杰 ....................................................................................................69
26、湖南省省长 毛伟明 ....................................................................................................... 70
27、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 梁言顺 .................................................................................. 72
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 马兴瑞 ...............................................................................75
29、广西自治区党委书 刘宁 .............................................................................................77
30、西藏自治区党委书 王君正 ......................................................................................... 79
31、海南省省长 冯飞 ...........................................................................................................82
目录01、北京市市长陈吉宁.........................................................................................................302、上海市市长龚正.............................................................................................................403、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1004、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1205、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1606、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1807、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2008、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2309、山西省委书记林武.......................................................................................................2410、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3411、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3512、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4313、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4614、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4815、福建省委书记尹力.......................................................................................................5116、吉林省省长韩俊...........................................................................................................5417、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5518、青海省省长吴晓军.......................................................................................................5719、云南省省长王予波.......................................................................................................5920、广东省代省长王伟中....................................................................................................6121、甘肃省省长任振鹤.......................................................................................................6222、湖北省委书记应勇.......................................................................................................6423、江西省省委书记易炼红................................................................................................6524、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长石泰峰..................................................................................6725、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6926、湖南省省长毛伟明.......................................................................................................7027、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72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7529、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7730、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7931、海南省省长冯飞...........................................................................................................821、北京市市长陈吉宁北京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体会议,传达学习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和中央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本市重点工作任务。市委副书记、市长、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陈吉宁主持会议。会议听取并研究了本市碳达峰实施方案、政策体系编制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要点等事项,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积极主动、稳扎稳打、久久为功,深化履行工作职责,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高城市韧性,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在全国“双碳”行动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确保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会议指出,要全面落实碳达峰实施方案各项任务,锚定目标、统筹远近,科学有序推进减碳工作,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确保每年有新进步、每年有新成果,积小胜为大胜,推动“十四五”时期“双碳”工作迈上新台阶。要进一步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和政策体系,持续推进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智能发展,结合交通综合治理大力发展绿色智慧交通,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持节约优先,深入开展节能宣传,党政机关要发挥示范作用,积极发动群众参与,推动全社会形成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挥北京科技创新优势,推出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为国家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技支撑、作出北京贡献。会议要求,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强化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坚持改革创新,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强化监督考核,狠抓各项工作落实,努力形成齐抓共管的强大合力。各级干部要加强专业学习,深入研究本领域本地区“双碳”工作情况,不断提高抓好任务实施的专业化能力和水平。2、上海市市长龚正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上海市市长龚正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龚正说,2022年,上海要积极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有序推动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开展碳达峰专项行动。加快闵行燃机、海上风电等项目建设,新增光伏装机30万千瓦。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淘汰落后产能500项,推动500家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新增50家绿色制造企业。推广绿色建造方式,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实施公共建筑节能改造400万平方米。新投放3000辆能源公交车,全面完成内河泊位岸电标准化改造。此前,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扩大有效投资稳定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措施》提出:要加快推动能源安全低碳发展。加快各行业领域“光伏+”综合开发利用,制定出台并推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新赛一、总体考虑刚刚过去的2021年,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在2020年10.3%高增长的基础上,预计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8%左右,投资形势总体良好,有效助力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2022年,为了保持经济稳定的高质量发展,做好投资工作至关重要,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合理扩大有效投资。在政策研究制定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三点:一是牢牢把握“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切实发挥好有效投资的关键作用。二是紧扣上海实际,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持续强化城市核心功能,加快培育壮大发展新动能,聚焦承担国家战略的重点区域,提出针对性政策举措。三是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提高投资建设便利度,着力解决投资痛点堵点,营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全力激发社会投资活力。二、《政策措施》的主要内容《政策措施》分为五个方面,具体政策措施24条。(一)加快重大项目建设,共有5条政策措施一是全力落实重大项目年度投资目标,提前安排全年市重大项目投资计划,按月细化投资计划,发挥重大项目对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能级、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促进民生改善的引领带动作用。二是加快推进在建项目,建立健全“精准对接”服务机制,形成以项目为中心的工作链,及时协调项目建设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问题。三是加大计划新开工项目协调力度,简化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管理,创新优化投资审批程序。房建领域全面实施可行性研究和初步设计合并审批改革,城市基础设施领域部分节点工程继续试点开展审批程序由三阶段(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优化为两阶段改革。市政线性工程建设项目根据项目实际,在总体方案稳定的基础上,可以采取分期(段)供地、分期(段)核发规划土地许可。四是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加快推进一批事关城市长远发展和安全保障的港区、航道、铁路、轨交、水利、地下管线等工程。同时,积极布局新网络、新设施、新平台、新终端为代表的“新基建”项目。五是加大重点项目储备,用好“十四五”重点项目库、专项债项目储备库、REITs项目储备库,不断提高项目储备质量,做深、做细、做实项目前期工作。(二)加强项目资金要素保障,共有4条政策措施一是加强政府财力资金保障。提前下达2022年市级建设财力、土地出让金、公交专项扶持基金、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各项政府性专项资金投资计划。二是加快专项债发行和使用。确保一季度完成财政部提前下达的2022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并按照进度及时拨付至项目单位;争取上半年完成全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工作。三是加大投资政策精准供给。积极放大“十四五”重点基础设施市对区支持政策、新城土地出让收入支持政策和上海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20条的政策带动作用,发挥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投融资政策体系、“十四五”保基本养老机构支持政策成效;出台“十四五”湿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重点绿化项目建设、初期雨水调蓄工程建设等支持政策。四是加强资源性要素指标统筹平衡。加强市重大工程涉及土地、水面积、绿地、林地、渣土消纳和安置房源等六项资源性指标统筹调配。通过提高项目前期工作深度、简化手续、优化流程、限时办理等方式,建立资源性指标统筹使用新机制。(三)激发社会投资动能,共有4条政策措施一是全面推动城市数字化转型。用好1000亿元以上的“新基建”优惠利率信贷专项,引导社会资本加大“新基建”投入。加快在未来医院、智能工厂、智能交通领域布局实施一批新型基础设施重大示范项目。统筹用好全市用能指标,加强绿色数据中心指标保障。二是发展壮大新兴产业能级。用好新时期上海市集成电路产业、软件产业支持政策,实施本市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相关信贷专项优惠政策。鼓励市场化融资担保机构为本市集成电路装备材料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对符合条件的担保费给予一定补贴。深入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发挥好技改专项资金、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的撬动引导作用,推进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出台新一轮可再生能源、充换电设施扶持政策,推动杭州湾海域海上风电项目开发,加快各行业领域“光伏+”综合开发利用。制定出台并推进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及配套政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绿色低碳新赛道。四是强化土地全生命周期管理。把好工业用地出让关,完善产业用地标准。全面推进产业用地高质量利用,优化存量工业用地转型机制,优化产业用地全生命周期绩效监管。加快推进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筹措建设一批保障性租赁住房,单列保障性租赁住房供地计划。(四)打造城市发展新空间,共有7条政策措施一是推进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加快建设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平台,打造世界级创新产业集群。集中开工建设一批重大项目,持续推动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白龙港污水处理厂扩建三期建设,启动建设浦东综合交通枢纽。二是高标准建设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用好自贸区临港新片区专项发展资金,加快打造国际数据港,布局一批核心载体和重点项目。推进南汇支线(两港市域铁路)、临港水厂原水管、泐马河及出海闸新建工程,建设中芯国际临港基地、中国商飞总装基地、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滴水湖金融湾。三是高水平建设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用好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财政专项资金,加大对示范区生态绿色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建设。推动建设市域铁路示范区线、“水乡客厅”、元荡淀山湖岸线贯通工程,推进华为青浦研发基地等一批标志性产业项目建设。四是高质量建设虹桥国际开放枢纽,聚焦大交通、大会展、大商务“三大功能”,建设高标准的国际化中央商务区,推进配套载体建设。启动建设西交通广场平台、申长路申昆路贯通工程、71路中运量延伸工程。五是高起点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市级建设财力、市级土地出让金收入加大支持力度,促进新城发展建设。加快推进新城一批重大基础设施、社会民生、产业项目落地实施。六是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空间,持续推进黄浦江、苏州河滨水公共空间贯通提升,加快虹口北外滩、浦东前滩等滨江区域开发,全力打造沿岸各具特质的公共活动新地标,积极完善文旅配套服务设施。七是加快推进“南北转型”发展,出台南北地区转型发展实施意见及支持政策,支持吴淞创新城、南大智慧城、滨海地区开发建设,支持金山区第二工业区深度调整,打造全市“二转二”转型升级示范园区,提升区域能级。(五)不断优化投资环境,共有4条政策措施一是开展企业大走访活动,深入听取企业意见,集中解决一批影响企业投资发展的瓶颈难题。二是着力打造优质市场环境。瞄准“3+6”新型产业体系的行业标杆企业,引进高质量重大产业项目。三是优化外商投资服务。发挥市重大外资项目服务制度作用,加大重大外资项目协调推进力度。大幅简化核准材料,全面实施告知性备案。四是持续提升投资建设便利度。依托“一网通办”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社会投资项目“用地清单制”改革。试点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进建设工程“多测合一”等。3、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天津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天津市委书记李鸿忠,市委副书记、市长廖国勋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听取了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总体情况汇报,深入研究碳达峰方案编制和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碳达峰工作安排。会议指出,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意义,胸怀“国之大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以攻坚克难的决心意志,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双碳”目标,努力为全国大局贡献力量。会议强调,要把做好“双碳”各项工作作为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举措和具体行动,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一是坚持系统观念深入摸清全市碳排放底数,统筹研究、科学量化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处理好发展与减排、短期与长期、减污降碳与群众正常生活的关系,明确各项任务时间节点和实现路径,做到当前任务和长远发展紧密衔接,实现“双碳”目标要求统筹落实、一体推进。二是抓好重点任务落实持续削减煤炭,增加天然气供应和本地非化石能源使用,提高绿电比例,优化产业、能源和交通结构,大力推广绿色建筑。加快推进绿色生态屏障建设,加强生态湿地保护修复,持续推动海岸线综合治理,提高生态碳汇能力。三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天津市低碳发展研究优势,强化科技和制度创新,完善绿色低碳评价体系。推进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加强宣传教育广泛发动群众,普及法律法规、科学知识,增强全民绿色低碳意识,反对奢侈浪费,大力倡导绿色健康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形成全民自觉参与、推动绿色转型的良好环境。五是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专门领导机构,完善工作机制,构建高位推进、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强化督查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压实政治责任、领导责任、工作责任,担当作为、较真碰硬,坚决打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这场硬仗。4、重庆市委书记陈敏尔重庆市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扎实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重庆力量。市委副书记、市长胡衡华通报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对抓好下一步经济工作和推动产业绿色发展作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轩出席。市委副书记吴存荣主持。有关市领导出席。陈敏尔在讲话中指出,深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是落实“双碳”目标任务的自觉行动,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战略选择,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有力支撑。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方向路径就是要坚持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发展生态利用型、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环境治理型产业。我市生态本底良好,产业基础扎实,市场潜力广阔,重大政策叠加,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有基础、有优势、有机遇。要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推进产业结构绿色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活方式绿色化、空间格局绿色化,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地见效。陈敏尔指出,要聚焦重点领域,注重精准施策,抓紧抓实推动产业绿色发展各项任务。要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做强绿色制造业,壮大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绿色服务新业态,增强绿色农业发展新优势。要大力实施降碳行动,有序稳妥推进重点行业降碳,积极创建绿色园区,着力打造绿色工厂。要更加注重科技支撑,优化科创平台,狠抓技术攻关,强化成果应用,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科技,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深度融合。要进一步壮大市场主体,充分发挥领军企业引领作用,突出抓好绿色招商,推动企业绿色化改造,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着力增强改革驱动,围绕市场化机制建设、绿色产业品牌标准打造、绿色金融发展抓改革,努力在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中发挥示范作用。要持续深化开放合作,大力推进川渝协同,促进“一区两群”联动,合力打造绿色产业集群,积极参与绿色“一带一路”建设。陈敏尔强调,要加强组织领导,为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强化责任落实,积极主动作为,扎实推动产业绿色发展重大改革、重点项目、重要工作落地落实。要强化政策支持,用好财政、土地等支持政策,放大政策综合效应,发挥好绿色导向功能。要强化人才支撑,着力引进绿色低碳科技领军人才和企业管理人才,培养更多青年专业技能人才。要强化氛围营造,加强宣传教育引导,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唱响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最强音”。陈敏尔对做好当前工作提出要求。他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市第六次党代会筹备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增强系统观念,注重长短结合,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工作落实,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要以抓产业链供应链保障为切入点,大力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打通卡点堵点,畅通供需对接,着力延链补链强链,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稳定经济基本盘。要以做好疫情防控为抓手,大力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着力增强基层组织动员能力,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切实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要以筹备市党代会为契机,大力推进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进一步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切实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持续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胡衡华指出,要大力推动传统产业绿色转型,全流程推进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加速推动生产方式数字化转型、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生产过程清洁化转型、资源利用循环化转型。要培育壮大绿色新兴产业,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子产品、先进材料、节能环保装备、清洁能源和储能、专业软件等重点领域,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要积极构建绿色企业集群,强化标杆企业示范带动,深化科技企业创新驱动,细化中小企业绿色发展服务行动,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协调联动,促进各类市场主体绿色转型。要着力打造绿色产业园区,推动园区循环化改造,加强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推进园区绿色服务创新,创建一批绿色示范园区。要持续优化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强化技术、金融、政策支撑,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5、安徽省委书记郑栅洁2月21日上午,安徽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行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省委书记郑栅洁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刻认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大意义,切实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把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确保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清宪,省政协主席唐良智,省委副书记程丽华和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其他成员参加会议。省领导刘惠、虞爱华、何树山结合实际,作了交流发言。郑栅洁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系统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双碳”工作的成效,深刻阐释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详细论述了推进“双碳”工作的系统观念,全面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为我们更好推进“双碳”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从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立足我省实际,认真学习领会,把握精神实质,扎扎实实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郑栅洁强调,要处理好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科学把握降碳的节奏和力度。既要立足当下,抓紧布局一批风电和光伏项目,加快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着力提升电网消纳调控能力,抓好建筑、交通等领域节能减排,全面降低单位GDP能耗;又要长短结合,持续推动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郑栅洁指出,要处理好发展和减排的关系,进一步推动绿色发展。要做大增量,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要优化存量,聚焦重点能耗大户,逐一细化碳达峰时间表,明确具体措施,能提前达峰的尽量提前。要扩大容量,定量测算森林固碳能力,挖掘植树造林潜力,加快湿地保护修复,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郑栅洁强调,要处理好整体和局部的关系,科学确定各地“双碳”时间表、路线图。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严守国家目标底线,综合考虑经济发展边界和约束条件,确保全省如期实现“双碳”目标;又要防止简单“一刀切”,经济结构比较合理的地区要力争在省内率先达峰,高森林覆盖率地区要积极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郑栅洁强调,要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更好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两只手”作用。要细化省级层面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方案,开展“双碳”工作推进落实情况阶段性检查,探索建立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加快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区,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6、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6月2日,河南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研究部署下步重点工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省委书记楼阳生主持并讲话,省长王凯作具体部署。会议传达学习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听取我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情况汇报,讨论有关文件。就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楼阳生提出6点要求。一要坚定“双碳”目标。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充分认识“双碳”对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扎扎实实推进“双碳”工作,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系统观念,科学把握节奏,切实把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在河南不折不扣落到实处。二要坚持先立后破。以“立”为根本为前提,大力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加快推动新能源产业化发展、规模化应用,不断提高能源供给的稳定性、安全性、可靠性。统筹好供给侧需求侧,稳步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逐步减少传统能源,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提升煤炭清洁利用水平,推进煤炭消费转型升级。三要节能降碳增效。用足用好国家政策,抢抓政策窗口期,坚决降低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推动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推广节能低碳工艺、技术、装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提高准入标准,优化用能结构,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谋篇布局未来产业留足发展空间、提供能源支撑。四要强化创新驱动。推动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骨干企业协同联动,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低碳零碳负碳新材料新装备等重点领域,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推动“双碳”过程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过程,成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带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五要全面绿色转型。聚焦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等新兴产业链,强化建链引链育链,培育壮大一批千亿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未来产业,努力在储能、氢能利用、碳捕集封存利用等前沿领域实现突破。开展低碳型社会创建,鼓励绿色出行,引导绿色消费,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持续推进国土绿化行动,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六要强力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发挥作用,及时研究重大问题、谋划重大改革、制定重大举措、组织重大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强化统筹、加强协调,各成员单位主动作为、积极配合,各级党委和政府坚持党政同责,进一步细化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主体,加大协调争取,加快项目前期,推动各项措施早落地快见效。王凯指出,要切实抓好能源安全保供,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推进实施一批重大能源项目,做好煤炭稳产保供,增强煤炭储备能力,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积极发展新能源电力,加强能源运行调度,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要切实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深化煤电机组改造,加快煤炭精细化深加工,加大散煤治理力度,持续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推动煤炭消费转型升级。要切实推动重点行业绿色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相结合,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再生金属产业,引导支持企业加快传统产业数字化改造,积极发展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加快构建绿色引领、低碳集约的现代产业体系。7、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5月12日,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召开会议。省委书记、领导小组组长刘国中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三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打好环境问题整治、深度节水控水、生态保护修复攻坚战,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本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进展。陕西省省长、领导小组组长赵一德讲话。省委常委、领导小组副组长王晓,副省长、领导小组副组长蒿慧杰,西安市市长李明远出席。会议审议通过了《陕西省“十四五”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陕西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2022年工作要点》等文件。刘国中指出,过去一年,全省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整治突出环境问题,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完善规划体系,各项工作取得新进步。要持续从“国之大者”的高度深化认识,全面落实好国家战略部署,强化使命担当,埋头苦干实干,不断提升本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水平。刘国中强调,要以更高站位抓好中办《回访调研报告》和中央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坚决改、全面改、彻底改,确保问题整改扎实到位,经得起检验。要始终绷紧耕地保护这根弦,切实发挥好黄河流域在全省粮食安全保障中的重要作用。要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加快实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加强林草保护修复,搞好黄河西岸绿色廊道建设,持续开展矿区生态修复。要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探索建立落实到末端的水资源保护利用制度,大力抓好农业、工业、生活节水。要强力推进污染系统治理,总结黄河干流排污口整治做法,常态化排查整治干支流排污口,严查严惩违法排污行为。要提高抵御洪涝灾害能力,突出渭河下游防洪减淤和城市内涝防范,做好防汛备汛工作,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刘国中要求,要依托秦创原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做实见效成势,抓好高质量项目建设,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和现有“两高”产能无序扩张,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大力弘扬黄河文化,发挥文化资源优势,守正创新、推陈出新,充分展现陕西文化的独特魅力。要坚持省负总责、市县落实,发挥领导小组牵头抓总作用,健全政策机制,持续推动本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落地见效。赵一德强调,要深刻把握保护和发展、发展和安全、全局和局部、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相结合,扎实整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和国家移交突出问题,加快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全力防范化解洪涝灾害风险,持续提升流域发展质量,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担起陕西责任、作出陕西贡献。8、浙江省省委书记袁家军浙江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日前举行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研究部署相关工作。浙江省委书记袁家军主持会议并讲话。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出席会议。袁家军指出,我们要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深刻领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四个迫切”的重大战略意义、需要把握的“四对关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五大原则”和“六项重点工作”、党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的具体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战略性要求、规律性特征、变革性实践,加快走出以最低碳排放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新路。袁家军指出,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按照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新要求新路径,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性变革,进一步完善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体系和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争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示范省。袁家军强调,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准确理解把握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转变,突出碳排放在绿色低碳变革中的统领性,更加强化以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调整为重点的达峰路径。要科学测算确定2022年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明确全省年度总体目标和各地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突出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绿色低碳产业体系,谋划打造一批标志性成果,探索一批推进绿色低碳的新支点。要进一步完善“6+1”领域重点任务,抓住新契机加快调整能源结构,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和清洁能源战略提升,率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要探索构建以碳排放“双控”为核心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建立省级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制定实施一批碳达峰碳中和支持政策,健全相关标准,强化法治保障。要健全高效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统筹协调,建立监督考核机制,抓好低碳零碳试点示范,增强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9、山西省省委书记林武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以产业升级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在山西转型发展的探索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我们指引方向。2017年6月,总书记指出,山西要以创新驱动推动经济转型发展。2020年5月,总书记要求山西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强调要大力加强科技创新。2022年1月,总书记强调要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切中问题要害,对山西克服短板、增强发展动力、挖掘发展潜力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为山西转型发展指明了金光大道。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是党中央赋予山西的一项重大任务。我们坚定扛起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大使命,创新思路、先立后破、通篇谋划,夯实煤炭、煤电兜底保障基础,统筹抓好煤炭清洁低碳发展、多元化利用、综合储运这篇大文章,加快煤矿产能核增手续办理,积极布局矿井产能接续项目,大力推动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实施重点行业能效提升行动,积极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氢能等新能源,扎实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干熄焦发电、汇集站等重点项目和特高压及外送通道电网工程,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优化组合,提升能源安全可靠供应能力。如今的山西,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突破75%,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达到34.3%。2021年,山西煤炭行业生产效率明显提升,原煤产量达到11.93亿吨,以长协价完成16省(区、市)4356万吨电煤保供任务,为国家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作出贡献。科技创新是全面创新的核心。经过多年努力,山西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良好创新生态初步显现。坚持创新驱动、科教强省、人才强省,成功获批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推动建设15个山西智创城,10个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怀柔实验室山西基地正式获批,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山西)研发体系建设有序推进,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产业转型,创新是产业转型的第一动力。山西充分发挥创新引领作用,以增强生存力发展力为方向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以加快集群化规模化为方向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021年,山西规模以上工业中,装备制造业增长24.4%,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4.2%,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19.5%,均明显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国内首套快速掘进智能成套装备成功应用,信创、大数据、新能源汽车等产业不断壮大,转型发展态势良好。山西抢抓新发展格局带来的重塑性机遇,积极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图为太原重工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车间内,工人正在吊装出口到国外的高铁钢轮。山西省委宣传部供图实践证明,坚持以创新引领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出路。我们要树牢创新发展理念,培优创新生态,加快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率先转型,实现内涵集约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转型,实现集群规模发展;推动服务业提质转型,实现高端融合发展;推动农业特色转型,实现优质高效发展;推动三次产业同步创新转型,实现协同跨越发展,构建有效支撑转型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把协调作为内在要求,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总书记的重要论述提出了新形势下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为推动山西优化区域布局指明了前进方向。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山西明确了“三区三地”的发展定位,即建设成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示范区、全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发挥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强化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作用。聚焦服从服务国家战略,结合省情实际,山西提出构建“一群两区三圈”城乡区域发展新布局。“一群”,即建设太原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带动山西中部其他四市协同发展,推动山西中部城市群高质量发展。“两区”,即打造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和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南北引擎。立足融入京津冀的目标定位,推动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强势起步,推进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创新协作耦合、重点项目聚链成群,突出先进制造业定位,打造全国知名新材料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山西转型综改示范区的排头兵作用,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高地,开展先行先试,加速动能转换。“三圈”,即建设晋北、晋南、晋东南三个高质量城镇圈,依托各自区位优势,向内提升凝聚力,向外拓展影响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区域政策要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质量。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山西着眼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加强对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县、整体推进县、重点帮扶县分类指导,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建立脱贫人口收入监测机制,加快补齐脱贫人口收入水平整体偏低等短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县城产业和人口承载能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经济,建设一批中部和全国经济强县,逐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协调发展。坚持把绿色作为亮丽底色,以美丽山西建设引领构筑高质量发展生态屏障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山西是典型的生态脆弱省份,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山西,都对生态文明建设作出重要指示。2017年6月,总书记强调,要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2020年5月,总书记指出,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把加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推进能源革命、推行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推动经济转型发展统筹起来。2022年1月,总书记强调,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但这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等不得,也急不得;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总书记勉励我们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开展生态环境保护,为山西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黄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我们坚持以创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要实验区为目标牵引,统筹推进流经县、流域区、全省域保护治理。流经县坚决守牢生态保护红线和资源利用上线,探索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模式。流域区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推动城镇、农业、生态等不同空间单元协调发展。全省域扎实推进“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带动湖泊、大泉和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坚决守好“华北水塔”,筑牢京津冀绿色生态屏障。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山西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23.57%,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优良天数比例创历史新高,重污染天数比例降至0.5%;坚持不懈治理水土流失,向黄河年输沙量大幅减少,沿黄地区生态脆弱状况有效改善;年均向汾河引调黄河水4亿立方米,推动汾河谷地地下水位持续回升,晋祠泉水位距泉口仅剩1.56米;连续6年向永定河补水近10亿立方米,助力实现了1996年以来865公里河道首次全线通水入海;汾河等河流入黄水质全部达到Ⅳ类以上,沁河、丹河、滹沱河、清漳河等河流出境水质稳定保持Ⅱ类水平,南迁的西伯利亚大天鹅重现芮城圣天湖等地。山西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实施“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图为太行山逶迤绵延、层峦叠翠的美丽景色。山西省委宣传部供图进入新发展阶段,山西统筹能源安全保障和资源型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任务更加艰巨。要落实好国家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各项任务,有序实施碳达峰山西行动,加强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管理,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坚持以生态省建设试点为牵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持久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西。坚持把开放作为必由之路,建设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历史上看,山西是“一带一路”大商圈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就“用好我国交通发展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性机遇”提出要求。2021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布,7次提到山西,6次提到太原。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发布,提出要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重大政策,彰显了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全面开放的决心,为山西更好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提供了重大机遇。山西是中部六省之一,承担着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的重要使命;是沿黄九省之一,承担着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发展的重要责任;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朋友圈的一员,承担着成为京津冀向中西部地区辐射战略支撑带的重要任务。在互联互通的新时代,必须抢抓新发展格局带来的重塑性机遇,坚定不移践行开放发展理念,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加快融通开放步伐,打造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拓展高质量发展新空间。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布局。构建山西贯彻落实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1+N”政策框架,推动省际协作和交界地区协同发展,打造中部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特色优势,实现争先崛起。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抢抓政策机遇,强化顶层设计,实施雄忻高铁、太忻大道、滹沱河供水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工程,打造山西融入京津冀的重要走廊。主动对接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有重点地参与沿海城市港口建设,开通更多常态化铁水联运班列。促进外贸外资稳定发展。培育壮大外贸主体,拓展跨境电商业务,扩大山西优势产品出口和关键装备及零部件进口。建设武宿综合保税区RCEP产业园,推进太原国家加工贸易产业园建设。精准对接“一带一路”,加强与沿线国家和地区主要口岸互联互通,开行9条中欧(中亚)班列常态化国际线路。深化与欧美日韩及东南亚经贸交往,建好晋非经贸合作区。高起点申建中国(山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高水平谋划建设太原临空经济区。狠抓招才引智、招商引资。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环境等比较优势,建设省校合作“12大基地”,在人才培养、引进、使用等方面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动开发区实现“区内事、区内办”。让来晋投资兴业、创新创业的人,办事情有“靠制度不靠关系”的社会氛围,搞项目有“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的优质服务,做前期有“一枚印章管审批”的便捷便利,跑手续有“7×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超市,对未来有“新官理旧账”的稳定预期,让安商亲商富商、爱才敬才用才在三晋大地蔚然成风。坚持把共享作为价值追求,让人民群众共享高质量发展成果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我们党干革命、搞建设、抓改革,都是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2020年5月,总书记视察山西时指出,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加快补齐这次疫情暴露出的公共卫生体系方面的短板弱项。2022年1月,总书记在山西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指出,要统筹灾后恢复重建和乡村振兴;针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强调要提高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保障好人民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需要。殷殷嘱托饱含人民领袖深厚为民情怀,务实担当展现百年大党根本宗旨立场。山西努力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惠民实事只多不少。大力推动“双减”政策落地落实,构建公平优质教育体系;以“五安联创”为抓手,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山西;深入开展“用党史、践初心、兴老区”行动,加快推进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2021年,面对汾河流域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强秋汛,山西紧急转移安置16.34万人,修缮重建因灾受损农房57974户,打赢了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这场硬仗。实践表明,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的;越是面临复杂困难局面,越是面对艰巨严峻挑战,越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站稳人民立场,走好群众路线,用心用情用力办好千家万户的事。山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调动各方力量推进乡村建设行动,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图为山西省运城市在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中修筑的民生路致富路。山西省委宣传部供图坚决筑牢常态化疫情防控防线。牢记“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落实“早、快、准”要求,实行科学化、精准化、人性化防控,努力用最小代价实现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抓好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扎实做好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建设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加强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多措并举拓展收入渠道,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转变,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品质的全生命周期卫生健康服务。稳步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发挥商业保险机制作用,健全完善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实施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专项行动,建强队伍、织密网格、筑牢阵地,推动资源、服务、管理下沉基层、做实基层。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与基层治理相结合,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推进移风易俗、培育文明风尚。完善社会矛盾纠纷多元预防调处化解机制,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建立完善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优化应急管理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和专项治理相结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10、四川省委书记彭清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鲜明特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推动绿色发展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根本遵循。四川是长江黄河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重要水源涵养地,自然生态本底良好,清洁能源资源富集,发展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具备得天独厚的条件。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作出《关于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为引领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坚持系统观念,既做好节能减排的“减法”,也做好大力发展清洁能源的“加法”,以能源结构、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抓手,以创新发展、集聚发展为方向,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策源地、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载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战略支撑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色发展先行区。具体工作中,重点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做优做强清洁能源产业,推进水风光氢多能互补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国家天然气(页岩气)千亿立方米级产能基地,有序开发多类型清洁能源,全面提升稳定保供、协同互补和自我调节能力。二是发展壮大清洁能源支撑产业,大力发展晶硅光伏产业,持续做强能源装备产业,构建多元协同储能体系,完善清洁能源输配体系,更好服务清洁能源生产、输配和供应。三是加快发展清洁能源应用产业,促进锂电材料和动力电池产业发展壮大,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提档升级,推进“东数西算”、绿色化工等产业创新发展,深化钒钛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实现清洁能源就地转化和价值放大。同时,聚焦资源环境、研究开发、人才培育、财政金融等制定支持政策,以产业链思维、生态圈理念推动绿色低碳优势产业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四川实际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11、江苏省委书记吴政隆江苏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构建新安全格局,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持续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为扛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提供坚强安全保障,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效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一、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确保江苏国家安全工作始终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非凡智慧和担当,创造性地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把我们党对维护国家安全基本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的境界,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江苏坚持从交织激荡的“两个大局”、历史交汇的“两个百年”的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入学习领会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扎实做好地方国家安全工作。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这一根本原则。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政治要求,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保证。江苏认真贯彻《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安全工作条例》,细化省委、省委国安委、省级层面协调机制、各级党委(党组)的职责任务,完善请示报告、形势分析等工作制度。探索建立风险研判、决策风险评估、风险防控协同、风险防控责任“四项机制”,加强主动防控、源头防控、总体防控和有效防控。将落实党委(党组)国家安全责任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和重点督查任务,推动各级党委(党组)认真履职尽责、主动担当作为。认真践行人民安全这一宗旨。总体国家安全观强调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江苏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以坚决措施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高标准设防抵御自然灾害,全方位服务保护海外企业人员安全。把保障基本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巩固提升全面小康成果,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落实“民生七有”要求,加快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持续改善城乡面貌,高水平建设平安江苏,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切实统筹发展和安全这两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把国家安全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来把握,明确要求江苏统筹发展和安全。江苏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将统筹发展和安全作为总体要求、重点工作,明确了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的目标任务。坚持把做好国家安全工作贯穿“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各方面全过程,努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筑牢“社会稳定器”,在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织密“开放安全网”,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保持“绿色健康码”。2021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8.6%,总量达11.64万亿元,一年净增1.36万亿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上年增长10.6%,迈上万亿元台阶;生态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创有监测记录以来最好水平;粮食总产量达749亿斤,依靠自身解决了8500万人的吃饭问题,社会大局总体稳定,实现了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动。加快夯实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这个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提高运用科学技术维护国家安全的能力,不断增强塑造国家安全态势的能力。江苏着力构建组织领导、工作推进、风险防控、宣传教育、政策法规和综合保障体系,扎实做好立柱架梁、系统集成工作。实现省市县党委国家安全机构全覆盖、协调机制成员单位国家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全覆盖。构建应急响应指挥、风险监测预警、协同处置保障、社会疏导稳控的工作链条,掌握风险防控主动权。把总体国家安全观纳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纳入党校和行政学院培训,纳入大中小学教育,把国家安全教育基地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创建,着力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二、打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战略主动战,筑牢国家安全的江苏屏障江苏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位于应对战略承压前端、防范风险挑战前哨,统筹发展和安全任务艰巨繁重。江苏将按照总体国家安全观要求,紧扣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盯牢风险隐患和困难挑战,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战。打好政治社会安全总体战。政治安全、社会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命脉根基,也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江苏肩负“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光荣使命,是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落实各地区各部门维护政治安全、社会安全的工作责任,坚决防范其他领域风险向政治社会领域传导,巩固发展江苏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严密防范各种渗透破坏、污名抹黑等活动,坚定维护政治安全。筑牢高校与网络两大阵地,全面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扭住平安和稳定两个重点,系统研究城市安全新要求,创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打好经济金融安全主动战。经济安全、金融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基础,也是江苏当好全国经济发展“重要压舱石”的应有之义。江苏经济总量占全国1/10,制造业规模占全国1/8。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减弱三重压力,全力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主动防范化解各种风险隐患,努力为全国发展大局挑担子。全力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聚焦我省50条重点产业链、30条优势产业链,深化产业链创新链融合,加快产业“智改数转”,支持龙头企业自主创新,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发展,全链条培育壮大产业集群。着力守好财政金融“钱袋子”,防范化解政府债务尤其是隐性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政府平台债务风险,防范化解房地产大企业可能引发的金融风险,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打好科技安全攻坚战。科技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核心关键,也是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焦点问题。江苏产业基础雄厚、科教人才资源丰富,有责任有条件勇当科技与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集中攻坚突破“卡脖子”问题,加快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扎实推进紫金山实验室、姑苏实验室、太湖实验室建设,支持南京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人才发展现代化先行区。加强网络信息关键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筑牢党政机关和金融、能源等领域网络安全屏障,提升工业互联网安全水平,着力保障网络技术安全可靠。打好粮食能源安全稳定战。粮食安全和能源资源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重要支撑,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江苏是经济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是能源资源消费大省、能源资源小省,必须始终把粮食生产和能源供应放在突出位置,切实端稳端牢粮食饭碗,保证能源供应不出问题。牢记粮食安全这个“国之大者”,用“长牙齿”的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建设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吨粮田”,培育更多优良品种,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建设新时代鱼米之乡。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加快新能源安全可靠替代,提升能源资源供给抗风险能力。打好生态生物安全纵深战。生态安全、生物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必争必保之地,也是重要的公共产品。江苏经济体量大、环境容量小,生产经营活跃、人口流动频繁,维护生态生物安全、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任务繁重。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狠抓长江大保护任务落实,实施新一轮太湖、淮河治理工程,积极稳妥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保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加快建设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推进生物技术研究和生物产业发展,全面打造健康江苏品牌。坚持“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不动摇,慎终如始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保障好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努力用最小的代价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打好开放数据安全防护战。开放安全、数据安全是新时代国家安全的战略要冲,也是亟待加强的新型领域。在更高水平扩大开放、更高质量发展数字经济的同时,必须织密扎牢开放安全和数据安全防护网。坚持“管得住”与“放得开”相统一,把风险评估挺在前面,把依法维权贯穿始终,改进“引进来”的服务和监管,维护“走出去”的利益和形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坚持数字经济发展与数据安全监管相协调,处理好发挥价值与保障安全的关系,加强数据资源安全保护,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数据安全治理效能走在前列。三、健全完善组织领导体系,提升做好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的能力水平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做好地方国家安全工作责任重大。江苏将紧紧扭住领导班子、领导干部这个关键,从政治、思想、组织、能力、作风等方面入手,以钉钉子精神抓好国家安全工作落地落实。增强统筹协调实效性。压紧压实党委(党组)主体责任,强化国安委统筹职能,发挥协调机制骨干作用,强化党政同责、分工负责。由省委常委、副省长分工负责,建立健全风险隐患排查研判制度,全面维护意识形态安全,纵深推进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稳妥处置大型企业债务和金融领域问题,着力压降地方政府隐性债务,有效化解房地产领域涉稳隐患,积极防范对外合作方面风险,集中开展“信访突出问题攻坚化解年”行动。省委国安办每月召开省级层面重点风险隐患研判会,形成风险清单,及时预警交办,推动各地各部门挂图作战、对账销号。锤炼担当作为“铁肩膀”。维护国家安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针对市县党委、政府集中换届的实际,江苏省委举办领导干部专题研修班,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干事创业、防范风险的能力素质。对于重大风险隐患和困难挑战,敢于挺身而出;对于敌对势力渗透破坏和美西方遏制打压,勇于斗争亮剑;对于群众急难愁盼,主动梳理解决;对于新空间治理、新技术应用和新业态监管,超前研究规范。落实风险防控硬任务。风险防控是国家安全工作主线,必须坚持不懈紧起来、严起来、实起来,确保不出严重政治安全问题、不出系统性风险、不出重大风险事件。思想从严从紧,增强“针尖大的窟窿能透过斗大的风”的警觉性,始终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从坏处着想、向好处努力,切实防范各类“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工作抓早抓小,“见叶知秋”超前发现风险,“当机立断”有效处置风险,及时把隐患的性质、趋势和影响判断准确,把可能发生的问题研判出来,努力把风险消除在萌芽状态。措施科学精准,深化风险防控“四项机制”,建立智能化监测预警防控平台,形成“党建引领、网格联动、专业配置、数据赋能、闭环管理”的工作格局。作风务实求实,衡量工作业绩既看推动发展的贡献、又看防控风险的成效,树立“看不到风险就是失职,不及时有效处置就是渎职,出了重大安全事故就坚决否决”的鲜明导向。国家安全,责重如山。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着力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12、黑龙江省委书记许勤7月4日,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许勤到佳木斯市调研产业建设和基层治理等工作。他强调,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重要指示,按照省党代会的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主基调,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多措并举稳经济增长,扎实有力促安全发展,用情用力为群众服务,以实际行动和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7月4日,在约翰·迪尔(佳木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勤沿着生产线边走边看,详细了解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等情况。在约翰·迪尔(佳木斯)农业机械有限公司,许勤沿着生产线边走边看,详细了解产品生产、市场销售等情况,他说,黑龙江的现代化大农业为智能农机提供了广阔应用场景,佳木斯市要抓住建设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机遇,对标国际标准,对接市场需求,坚持智能化高端化方向,构建从研发、生产、销售到作业服务的全产业链供应链体系,不断提升整机的国产化率和零部件的本地配套率,打造有竞争力带动力的农机装备制造产业集群。7月4日,许勤来到中国建材佳木斯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了解碲化镉弱光发电玻璃项目建设情况。许勤来到中国建材佳木斯光电材料有限公司,了解碲化镉弱光发电玻璃项目建设情况,强调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耗和碳排放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绿色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空间巨大。要充分发挥中建材的科研实力和供应链等优势,推进技术研发,开拓产品应用市场,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7月4日,在佳木斯市向阳区九洲社区,许勤认真了解社区党建以及网格化管理等工作。向阳区九洲社区是一个具有光荣传统的红色社区,历史上从这里走出了7位全国著名抗日英烈。许勤认真了解社区党建工作情况,对社区实行网格化管理的做法表示肯定。他指出,社区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载体,是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城市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要牢记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把党的组织优势转为社区治理效能,发挥一线党员、志愿者、网格员等基层工作者的作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调研期间,许勤强调,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省各地各部门各级领导干部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定信心、抢抓机遇、主动作为,全力推进经济增长、维护社会稳定。要积极助企纾困,强化政策落实和要素保障,推进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全覆盖,扩大投资、畅通物流、提振消费,坚定市场主体信心,稳定经济基本面。要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质量引领、创新驱动、绿色低碳,坚定不移打好转方式调结构攻坚战,注重招商引资质量,提高项目建设实效,增强经济增长动能。要用情用力服务群众,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为民宗旨、厚植为民情怀,始终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努力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变成美好现实,当好群众的主心骨、贴心人。要进一步提能力转作风,深入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健全完善“四个体系”,倡导说办就办、办就办好,做到勤奋敬业、真抓实干,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见效。13、辽宁省委书记张国清6月22日,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听取相关工作汇报,审议有关文件,部署辽宁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张国清主持会议并讲话,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李乐成出席会议。会议指出,要笃定高质量发展不动摇,科学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调整能源结构,加快重点行业、重要领域绿色化改造,着力降低单位能耗,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规划建设新能源基地,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推进煤炭有序替代转型,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要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坚持项目化推进,扎实做好结构调整“三篇大文章”,加快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进一步谋划建设高质量项目,培育壮大绿色产业;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支持引导石化企业由“燃料型”向“化工型”转变,尽快改变“炼”有余而“化”不足、“粗化工”有余而“精细化工”不足、原材料有余而增值链不足的状况;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要充分挖掘潜力,大力发展海铁联运,不断优化运输结构。要落实全面节约战略,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要加强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要深化改革创新,加强碳排放统计监测,提高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强化动态评估,严格监督考核,倒逼“双碳”责任和任务落实。14、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河北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东峰主持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全体会议精神,认真听取有关部门工作汇报,总结2021年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研究部署2022年重点任务。省委副书记、省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正谱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党的十九大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全面完成去产能任务,坚决整治农村散煤,大力推广新能源,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效。成绩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不断巩固提升。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向纵深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会议提出八点要求。一要坚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提升节能减排水平。巩固去产能成果,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发展,加快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二要加大减煤降碳力度,切实强化能耗控制。严格落实能耗“双控”制度,完善在线监测系统,推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逐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效率。三要积极推广应用新能源,加大新能源基地建设力度。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大力实施风能、光伏、氢能等项目,全面加快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和承德大型风光电基地等新型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四要加大“公转铁”力度,大力发展无水港区。持续用力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统筹推进“公转铁”和海铁联运、绿色货运。加快港口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面向华北、西北、东北地区的无水港区。五要坚持依法铁腕治污,持续治理大气污染。优化企业布局,推进企业进入园区集群集约发展,建立健全一体化污染防治设施,提升企业超净排放水平,坚决清理取缔“散乱污”企业。广泛推广绿色低碳交通工具,加快实现重型柴油货车尾气排放治理全覆盖。六要深入推进矿山综合治理,大力推广硐采。按照谁受益、谁修复原则,全面推进矿山综合治理,积极科学推广矿山硐采方式,最大限度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加快尾矿库和采煤沉陷区综合整治进程,全面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七要积极推进国土绿化行动,种树增绿美化环境。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充分利用春季有利时机,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精心挑选树种,坚持市场化运作,扎实推进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太行山燕山绿化等重点工程,筑牢京津生态安全屏障。八要积极推广绿色建筑,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快发展绿色建筑,提升建筑节能、降耗、保温、环保、抗震水平,推动城乡建设低碳发展。加快提升全社会节能意识,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社区创建,在全社会营造节约资源能源、绿色健康生活的浓厚氛围。会议强调,要坚持加强党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领导,压实各方责任和严格考核问责。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党政“一把手”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分管领导抓具体、具体抓,省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成员单位和相关部门全面对标对表党中央决策部署,立足自身职能,积极主动作为,构建齐抓共管工作格局。强化督查检查,严格考核问责,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推动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15、福建省委书记尹力福建省委书记尹力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5月27日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和在四川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致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成立40周年和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及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精神,研究部署我省贯彻落实措施。会议强调,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遵循,扎扎实实抓好我省相关工作落地落实。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扎实推进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防风险等重点工作,全力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和社会大局稳定。要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加快福建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建设,深化福建地域文明历史研究,加强文化交流合作,推动福建特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进文旅经济取得更大成效。持续深入推进生态省建设,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强化污染精准防治,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时尚。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治协商工作条例》,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加强专门协商机构建设,推动形成加快新福建发展的强大合力。加强与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对接联系,在拓展民间外交平台、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发展青少年事业、促进公益慈善事业等方面深化交流合作。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引导孩子们从小追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会议审议了《关于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再出发的意见》,指出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周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传承弘扬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关于林业改革发展的重要理念和重大实践,推进林业改革发展再出发,不断促进林业发展、林农增收、林区和谐。要层层压实责任,健全“五级党政主要领导抓林改”工作机制,全面落实林长制。牢固树立保护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着力发展林下经济、森林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富民产业,提高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效益。扎实推进全国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让林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第九次全国信访工作会议精神,深入实施《信访工作条例》,健全系统完备、高效运行的信访工作制度体系,用心用情用法化解信访积案,及时解决群众合理诉求,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安定稳定,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环境。要认真落实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精神,持之以恒加强公安系统政治建设,巩固拓展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大力弘扬公安英模精神,营造崇尚英模、学习英模、争当英模的浓厚氛围,扎实做好安保维稳工作,全力推进平安福建建设。会议审议了《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旗帜鲜明坚持党的领导,全面提升法律监督工作质效,不断夯实法律监督基层基础,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法律监督工作品牌,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坚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会议审议了《福建省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实施方案》,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老龄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老龄工作重点工作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地见效,让老年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安享幸福晚年。要强化需求导向、健全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加快发展银发经济。要强化权益保障、完善优待政策,深入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各级党委和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老龄工作,动员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社会氛围。16、吉林省省长韩俊吉林省委副书记、省长韩俊主持召开省政府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部署,聚焦“两确保一率先”目标,抢抓“双碳”机遇,全面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举措,确保实现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会议指出,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全面实施“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生态强省建设,落实好碳达峰行动方案及十大行动,确保中央部署落地生根。会议强调,要全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有序发展风能、太阳能、氢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推进“陆上风光三峡”“吉电南送”特高压通道等项目建设,推动白城、松原“绿电”园区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支持建设自带负荷绿电项目。会议指出,要加快工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高能源利用水平。把降低能耗强度、提高能效水平作为主要抓手,加快煤电机组节能降耗改造、供热改造、灵活性改造,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会议强调,要加快生态强省建设,巩固提升碳汇能力。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研究建立碳汇交易机制,大力发展绿色金融,积极创建国家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会议强调,要突出抓好奥迪一汽新能源汽车、吉化120万吨乙烯、吉林碳纤维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组织开展全省集中开工活动,迅速掀起项目建设高潮。17、贵州省委书记谌贻琴做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优势。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通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双向转换通道,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协同共进。更高站位推进降碳。正确认识和把握“双碳”目标,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导向,科学有序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把绿色化贯穿“四新”“四化”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积极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发展绿色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坚持“碳减排”与“碳增汇”并举,用好碳排放权交易等政策,不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固碳能力。推行城乡生活垃圾分类,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更大力度实施减污。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深化水污染防治,深入开展乌江、赤水河流域污染整治,实现城镇生活污水管网全覆盖。深化大气污染防治,加大城市扬尘污染防治力度,实施重点行业大气污染深度治理。深化土壤污染防治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深化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实施磷、锰等污染专项治理,推进危险废物、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实现县域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全覆盖,基本实现垃圾“零填埋”。强化生态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建设,抓好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等反馈问题整改,完善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制度。更实举措扩绿提质。加强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监管,推动创建梵净山、大苗山国家公园,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让森林草原河流湖泊休养生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推进重要生态功能区和矿山资源集中开发区一体化保护修复。科学推进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对易地扶贫搬迁迁出地实施生态恢复。深入开展城乡绿化美化,加强森林资源管理,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工程,深入开展国家储备林建设。更深层次先行试验。全面推广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成果,加快构建具有贵州特色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深化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深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省建设,建立生态产品交易中心,实施经济发展与生态产品总值“双考核”,健全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探索与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建立健全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优化完善生态环境监测监管网络,提升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效能。18、青海省省长吴晓军青海省委副书记、省长吴晓军在调研青海零碳产业园区规划建设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论述和视察青海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四次党代会精神,强化规划引领,促进绿色转型,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打造零碳产业园,不断提升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海东市河湟新区的零碳产业园,在认真听取园区总体规划、建设进度和配套设施等情况后,吴晓军说,做好顶层设计是打造好零碳产业园的先导和前提,要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推进,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谋定产业方向,整合优势资源,做好要素保障,确保项目建设实施方案科学务实、兼顾长远,更好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在零碳产业园区至G6高速、民小公路连接线现场,吴晓军详细了解项目交通规划实施情况,协调解决实际困难。他指出,要高度重视、密切协作,把零碳产业园建设纳入兰西城市群、西宁海东一体化发展规划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谋划城市群交通重大连接线建设,打造一体化衔接的交通枢纽体系,共推高质量发展。在零碳产业园区绿电工程建设现场,吴晓军对国网海东供电公司率先开展绿电示范项目建设予以充分肯定。他强调,要准确把握“双碳”战略要求,将绿色、低碳的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推动建立以规划、设计、施工、监理和运行为核心的“五位一体”协同机制,全力打造绿色施工样板,助力实现零碳产业园的全绿电供应。在零碳产业园区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施工现场,吴晓军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展情况。他强调,绿色大数据中心建设要突出“绿色”“零碳”“可溯源”优势,积极主动融入国家“东数西算”战略,着力培育壮大大数据等战略新兴产业,全力推动数字经济与清洁能源深度融合发展,助力构建绿色低碳现代产业体系。调研中,吴晓军强调,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更好发挥青海资源禀赋和特殊优势,紧抓低碳转型重大机遇,主动对接融入国家战略,探索东西部协作新路径,积极主动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要谋划好产业布局,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精心做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在思维理念、管理机制、标准体系等方面勇于创新,以生态文明高地和产业“四地”建设为主体,推动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19、云南省省长王予波“在保护绿水青山上,我们要舍得眼前利益、舍得增长速度、舍得GDP!”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王予波,在20日开幕的云南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作出上述表示。当日,王予波在作云南省人民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云南是中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被誉为“植物王国”“动物王国”“世界花园”,生态环境是云南的宝贵财富,也是中国的宝贵财富。“云南要抢抓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机遇,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拓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深耕绿色发展沃土,培育绿色发展动能,擦亮绿色发展名片。”王予波介绍,刚刚过去的2021年,云南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71万亿元、增长7.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8%。绿色能源装机突破9500万千瓦,绿色发电量3309.85亿度,绿色铝硅成长为新的千亿级产业,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11.2%。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8.4%、创多年新高,绿色食品重点产业综合产值增长12%。新认证登记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1528个。建成绿色铝产能538万吨,单晶硅棒、片产能均达90GW。王予波表示,2022年,云南将推进绿色能源和绿色制造深度融合,新增新能源装机1100万千瓦以上、力争开工2000万千瓦,再引进一批绿色铝硅引领性精深加工企业,加快打造中国绿色铝谷、光伏之都。加快钢铁、有色、化工等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建设国家绿色能源与绿色制造融合发展示范区。同时,云南还将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高质量编制云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和“十四五”能耗双控实施方案,支持减碳增汇及碳交易市场发展,做大绿色金融,加快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重点行业深入实施清洁生产改造,推动垃圾分类和资源化,推进资源全面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广泛开展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20、广东省代省长王伟中广东省代省长王伟中作省政府工作报告。王伟中表示,大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制定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意见和碳达峰实施方案。加快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实施绿色制造工程和重点行业绿色化改造,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快高效节能技术产品推广应用,加强工业、建筑、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提升数据中心、新型通信等信息化基础设施能效水平。发展新能源交通运输和内河清洁航运,推进煤改气、油改气,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推动高质量绿色建筑规模化发展,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开展绿色社区创建行动,提升公民生态文明意识。21、甘肃省省长任振鹤甘肃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三次全体会议6月29日在兰州召开,听取全省“双碳”工作进展情况,审议通过相关文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甘肃省省长、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任振鹤讲话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立足省情、夯基补短,发挥优势、形成特色,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统筹有序、先立后破,压实责任、抓铁有痕,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任振鹤强调,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扎实推进“标志性”重点工作。要稳妥有序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立足全国大局和全省资源禀赋,充分释放煤炭先进产能,积极推动新增产能落地,高质量完成好国家保供任务;加快大型风光电基地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和外送通道建设,建立安全可靠的新能源替代,调整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要大力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眼打造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及新能源装备制造基地和新材料基地,更大决心、更大力度、更大举措加快传统产业“三化”改造,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绿色低碳产业,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要持续推进减污降碳,科学分解各市州和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强度目标,抓好重点地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创新思路、积极探索,努力在淘汰落后产能、腾挪用能空间上走出新路。要大力提升碳汇能力,以推进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综合治理为抓手,结合美丽甘肃建设和生态地灾搬迁等工作,科学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持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任振鹤强调,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政策支撑、细化工作责任、健全推进机制,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不断推动“双碳”工作取得新进展。22、湖北省委书记应勇应勇强调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推动湖北加快实现绿色崛起。要立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个最大实际,抓住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考虑,科学有序推进“双碳”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构建碳达峰“1+N”政策体系,探索符合湖北实际的“双碳”实现路径。要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和新能源、清洁能源优化组合。要推进产业绿色转型,一手抓传统产业技改升级,一手抓新兴技术应用,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依托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结算系统,推进碳市场建设,打造全国碳金融中心。要坚定不移抓好长江大保护,加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生态保护协作。要加快构建全民环保行动体系,推动形成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和消费方式。要加强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应勇强调要加强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坚持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政绩观,在目标上坚定不移,在策略上稳中求进。要树立绿色理念,提高能力水平,认真学习掌握“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确保如期完成“双碳”工作目标任务。23、江西省省委书记易炼红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近日主持召开省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和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聚焦“作示范、勇争先”的目标要求,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长江经济带发展、碳达峰碳中和,坚持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加快建设美丽江西,打造全面绿色转型发展的先行之地、示范之地。易炼红强调,要强化系统治理,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建立健全生态文明法规体系;要强化生态理念,扎实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不折不扣、举一反三抓好警示片披露的突出问题整改,积极推进环保协作、产业协同、区域联动、交通连通、设施共建;要强化绿色转型,有力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全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发展政策支撑体系,加快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易炼红要求,江西各地各部门要强化担当精神,增强实干本领,加强统筹协调,拧紧责任链条,凝聚广泛共识,合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切实做到人人有责、处处有责、层层有责,全力推动全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江西省省长叶建春出席会议并讲话。他指出,要在问题整改上动真格,提高站位、一抓到底,求真务实、举一反三,确保如期全面完成整改任务。在综合治理上下真功,坚持系统观念,推进一体化治理,加强法治化约束,用好市场化手段,打好新一轮污染防治攻坚战。在绿色发展上出真招,筑牢绿色生态屏障,推动绿色产业发展,健全绿色发展机制,努力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在凝聚合力上见真章,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严格考核督导,加强宣传引导,齐心协力抓好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切实为打造过硬的美丽中国“江西样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4、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长石泰峰内蒙古作为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畅通经济大循环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我们要把现代能源经济这篇文章做好。推进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绿色低碳转型,既是内蒙古讲大局、担使命,服务国家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内在要求,也是内蒙古发挥比较优势,锻造产业链长板,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必然选择。“双碳”背景下,新能源扮演的角色正在从生力军向主力军转变。内蒙古发展新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且已形成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大的发展规模。要加快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开发利用,着力打造一批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在全国率先建成以新能源为主体的能源供给体系、率先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确保到2025年新能源装机规模超过火电装机规模、2030年新能源发电总量超过火电发电总量,实现由化石能源大区向清洁能源大区转变。发展新能源,必须强化系统观念、链式思维,一体推进“风光资源”开发、产业链延伸配套和场景应用拓展,统筹布局调峰电源、电网设施、储能装置、氢能项目,大力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和运维服务业,不能再走“挖煤卖煤”“发电卖电”的老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必须立足煤炭是我国的主体能源这个实际,推进新旧能源有序替代,优化煤炭和新能源组合,确保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平稳过渡。要继续在资源转化增值上下功夫,着力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要推动稀土资源保护性开发、高质化利用、规范化管理,做精做优做强稀土产业。内蒙古肩负着保障华北、东北、西北等地用能需求的重大责任。要压实责任,有效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确保能源稳定可靠供应。加强能源保供,必须严守生态红线和安全底线,严防以保供的名义搞野蛮粗暴式开发,严防安全生产不达标的煤矿“搭便车”。25、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山东省日前召开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推进会,对全省督察整改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确保高质高效完成各项整改任务,通报了《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起草和督察整改进展情况。山东省委书记李干杰出席并讲话,省长周乃翔主持会议。李干杰指出,近日,党中央、国务院正式批准《山东省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报告整改方案》,对抓好整改提出了明确要求。督察整改时间紧、任务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深刻认识抓好督察整改的重大意义,增强思想自觉、政治自觉、行动自觉。要对标整改方案,采取强有力措施,从严从实从快从细抓好整改。要全面落实整改任务,加快进度、提高质量,突出重点、动真碰硬,举一反三、系统整治,确保全部实现整改目标。要全面提升整改实效,坚持依法办事、合法合规,求真务实、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把握节奏,效果导向、标本兼治,确保整改取得实效。要全面压实整改责任,坚持领导带头、以上率下,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强化监督、严肃问责,真正把督察整改扛在肩上、抓在手里。李干杰强调,要以督察整改为动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美丽山东建设上走在前、开新局。坚定不移推进新旧动能转换,强化“两高”项目监管,有序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全力以赴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各项措施。持续深入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加强下游河道和滩区环境综合治理,加强黄河三角洲生物多样性保护,高质量、高标准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等示范建设工作。加快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进一步完善“绿色门槛”制度,建立生态环境风险常态化管理机制,推动监管精细化、规范化、智能化。26、湖南省省长毛伟明湖南省委书记张庆伟近日主持召开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暨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和整改工作领导小组2022年第一次全体会议。他强调,要牢记保护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湖南省委副书记、省长毛伟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去年以来,全省各级各部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扎实抓好生态环境问题整改、生态保护修复、碳达峰碳中和等工作,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为加快生态强省、美丽湖南建设作出了贡献。同时也要看到,湖南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欠账多,工作中还存在短板和薄弱环节。要坚持问题导向,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湖南。会议强调,要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站位全局谋划和推进生态环保工作,树牢正确政绩观,保持生态建设“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的战略定力。要巩固拓展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整改成果,紧盯问题持续攻坚,统筹联动深化整改,着力解决重金属污染、洞庭湖生态疏浚和总磷污染、农业面源污染、黑臭水体、生活垃圾处理短板等问题,举一反三、以点带面,不断把整改工作引向深入。要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对照全省实施方案和“夏季攻势”任务清单,大力推进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突出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持续推进土壤污染防治,强化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严密防控生态环境风险,坚持重典治乱,长出“钢牙利齿”,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劣质成品油等各种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要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着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推进产业优化升级,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要全面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强化责任落实、能力支撑、监督考核,各级党委政府要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政治责任,生态环保委员会要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职能,各相关部门要知责明责、分工协作,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27、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6月10日,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在银川召开。自治区党委书记梁言顺代表中国共产党宁夏回族自治区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提出,要打造绿色生态宝地,坚持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让清新空气、清洁水体、清净土壤成为全区人民最普惠的福祉。地级市空气优良天数比例保持在80%以上,黄河干流宁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进Ⅱ类出”,报告指出,单位GDP能耗扭转了“十三五”以来不降反升的局面,腾格里沙漠污染、星海湖生态环境问题整改扎实有效,污染防治攻坚战取得阶段性成效……报告在肯定自治区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以来全区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也指出宁夏是欠发达地区,发展质量效益偏低是最大难题,生态环境脆弱是最大现状,生态环境建设还需持续用力。报告指出,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科学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美丽新宁夏、怎样建设美丽新宁夏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宁夏发展明确了科学定位、赋予了使命任务、擘画了宏伟蓝图。宁夏要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的方向目标、战略任务和实践要求,努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要大力实施生态优先战略,以呵护黄河健康安澜为根本任务,坚持绿色发展,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协同推进降碳、节水、减污、扩绿、增长,全面提升资源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报告强调,宁夏承担着维护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的重要使命。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宁夏政治责任所在、黄河流域所需、宁夏发展所向。宁夏要全面落实国务院支持先行区建设实施方案要求,抓住“双碳”战略机遇,按照“五个区”战略定位和“一带三区”总体布局,在推进黄河大保护上先行先试、作出示范,大力探索以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为主的能源转型发展新路,加快建设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书写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宁夏答卷。报告提出,要打造绿色生态宝地,坚持全地域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全领域推动绿色发展转型,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构建生态保护大格局,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加快完善自然保护地体系,优化生产力布局和国土空间开发新格局。推动绿色低碳大发展,统筹抓好节能降碳增效、绿色低碳循环、绿色生活创建,大力推进能源革命,推广应用低碳零碳负碳绿色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经济发展方式。抓好生态环境大保护,全方位贯彻“四水四定”原则,优化水资源配置,实施深度控水节水行动,加快建设节水型社会。推进黄河两岸堤防、河道控导、滩区治理、城市防洪工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健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构建布局均衡、功能完善、稳定高效的整体生态系统。推进环境污染大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四尘”同治、“五水”共治、“六废”联治,坚决整治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好中向优,让清新空气、清洁水体、清净土壤成为全区人民最普惠的福祉。今后五年,宁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经济繁荣、民族团结、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壮丽篇章。28、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会19日下午召开扩大会议,传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部署要求,讨论新疆贯彻落实有关方案;听取自治区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浙江学习考察情况汇报,研究有关落实意见。自治区党委书记马兴瑞主持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积极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要坚持系统谋划,坚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用足用好国家能耗“双控”政策,正确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科学把握节奏,稳妥有序推进,在节能减污降碳的同时,保障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和群众正常生活,服务国家大局和民生大计。要落实重点任务,推动产业、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产业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协同推进减污降碳,继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抓好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要加强组织领导,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强化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压实各方责任,形成工作合力;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不断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会议指出,此次新疆党政代表团赴广东、浙江学习考察活动,是自治区党委着眼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从更高层次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学习考察活动行程紧、内容实、收获大。要切实做好总结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正视差距、见贤思齐,充分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树立改革创新思维,认真学习两省始终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赋予的历史使命、战略定位、重大任务来谋划和推进发展的政治站位,学习两省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以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学习两省干部群众敢为人先的探索精神和干在实处的务实作风,完整准确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落实好自治区党委十届三次全会各项部署,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推动新疆高质量发展迈出更大步伐,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29、广西自治区党委书记刘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主任刘宁,近日主持召开自治区党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五次会议。会议强调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持续营造山美水美人美生态美的和谐环境。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完善广西科技成果评价机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新时代振兴广西高等教育、推动广西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等改革方案。会议指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系统推进“双碳”工作,为实现“双碳”目标多作贡献。会议强调,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的嘱托,扛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政治责任,加快构建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机制,建立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常态化排查整改机制,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当好保护广西山山水水的“二郎神”,持续营造山美水美人美生态美的和谐环境。30、西藏自治区党委书记王君正西藏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提高政治站位,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充分发挥我区在清洁能源方面的优势,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为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西藏力量。着力健全“1+N”政策体系。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自觉融入国家总体布局,兼顾能源禀赋、用能安全和减排需要,立足区情实际,加快构建我区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不断明晰实现“双碳”目标的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党委书记王君正,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严金海共同担任组长的自治区“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发展改革委,明确成员单位责任,细化年度重点任务。开展基础本底评估,形成《西藏自治区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与强度趋势分析、固碳能力本底评估与碳达峰碳中和路径趋势分析报告》《关于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专项工作和碳汇经济发展思路研究的意见建议》等基础研究成果。明确具体行动路径,结合西藏生态资源本底优势和固碳能力与碳汇经济发展潜力,编制《西藏自治区碳达峰行动实施方案》,科学提出建筑建材、交通运输、矿产开采等重点领域科学推进碳达峰工作重点任务与细化举措要求。加强配套措施建设,制定《西藏自治区关于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实施意见》《西藏自治区“十四五”时期绿色发展(循环经济)规划》等配套措施,着重从空气质量保持、应对气候变化、建筑建材与矿产开发领域节能降碳、推进生态资产评估、深化碳汇经济发展研究等方面,不断夯实推进“双碳”工作基础。加快构建清洁低碳能源体系。突出西藏作为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接续基地的战略定位,拓宽战略视野,深化能源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基地,创建国家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区。“十三五”期间,全区清洁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共计约360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煤约1100万吨,极大地减少了温室气体和其他控制性污染物排放。其中,全区水电装机容量从2015年的229万千瓦增加至2020年的419万千瓦,增加190万千瓦,增长了83%。“十三五”末全区水电发电量达到90.3亿千瓦时,年均增长16.4%。西藏水电外送电量持续增加,自2015年西藏历史性地实现夏季盈余电力电量外送,累计送出清洁可再生能源超过90亿千瓦时。特别是因地制宜建成尼玛县等光伏储能微电网发电项目和岗巴县等光伏储能示范项目,积极推动建设农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复合型项目,以及光伏扶贫工程等民生项目。截至目前,全区清洁电力占比91%以上,极大地满足了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强西藏自我发展能力和动力,有力促进实现“3060”双碳目标。始终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握好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平衡点,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突出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特色优势农牧业、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业等绿色生态产业,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突出重点行业减污降碳,狠抓能耗“双控”工作,积极推动绿色工业、绿色建筑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累计降低12.2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40.8%。突出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进柴油货车污染治理攻坚战,加快大宗和长途货物运输“公转铁”,深化“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完成黄标车、燃煤锅炉淘汰和油气回收治理任务,全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连续达到99%以上。突出推进固碳增汇,大力实施国土绿化行动,深入实施“拉萨南北山绿化”“两江四河”造林绿化等重点工程,累计完成营造林947万亩,海拔4300米以下地区全面消除“无树村”“无树户”,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31%,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47.14%。突出倡导绿色生活,新能源电动汽车数量快速增长,拉萨市公共交通工具全部实现电动新能源化和清洁化,加强节水城市建设,统筹公共机构节能,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试点,绿色生活正成为新风尚。31、海南省省长冯飞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海口开幕,海南省省长冯飞在大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2022年海南将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南路径,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海南的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全国一流,2021年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也高达99.4%,已经算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排头兵。在这样的背景下,海南为什么还要自我加压,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呢?据冯飞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2021年,海南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9.4%,细颗粒物(PM2.5)浓度13微克/立方米,臭氧浓度处于近几年的低值,河湖库和近岸海域水质保持优良,化肥施用量和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3.4%和3.6%,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一流。啃下一批“硬骨头”。按时序完成国家有关重要批示事项整改,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任务实现“清零”,第二轮到期完成率达98.5%,国家海洋督察整改到期完成率达90.7%。生态文明体制机制不断创新。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全国首个国家公园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成果发布。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全面铺开。“三线一单”与省域“多规合一”深度融合。推进海南“双碳”工作“1+N”政策体系编制。试点开展规划和建设项目碳排放环境影响评价。但海南并没有为如此“亮眼”的生态成绩单自满,而是提出了更高目标。冯飞说,2022年,海南将研究出台碳达峰实施方案,编制项目引进低碳指南。坚持节约优先,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低碳校区、低碳景区、低碳建筑试点。立足海洋大省优势,高水平建立和运作省蓝碳研究中心,在海洋碳汇研究上抢占国际制高点。大力发展碳金融。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南路径。基本完成重点区域自然资源资产统一确权登记,制定海南省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地方标准、启动首批试点,推进赤田水库流域生态补偿等机制创新试点。完成造林绿化10万亩。开展冬春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持续巩固提升空气质量,细颗粒物(PM2.5)、臭氧平均浓度分别控制在每立方米13微克和120微克以下。记者注意到,“全面节约战略”“抢占国际制高点”“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海南路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碳金融”……,海南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的实现路径,就藏在这些对普通人来说还略显陌生的词句里。海南之所以要自我加压,争做“双碳”工作优等生,一方面是为了将国家提出的“30.60”目标落到实处,另一方面也是海南自身发展的需要。作为全国首个生态省,拥有不可多得的自然资源,海南最大的本钱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和使命也在生态。海南要牢牢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将生态环境列为海南“三大优势”之首,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在生态保护方面,海南近年来可谓是不遗余力,屡出重拳。环保的需求在哪里,海南的剑就指向哪里。无论是在顶层设计上,还是在科学规划上,或者是行动措施上,都不落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