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报告-住建部城乡规划司-166页VIP专享VIP免费

从事了两年多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绿
色生态城区的试点示范具体工作,我对城
市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有了更深的认
——当然还很不全面和深刻,还可能存
在误区。
我愿意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探讨。
一、城市低碳生态发展背景分析
二、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简介
三、我国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概述
四、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思考
报告内容
CONTENTS
从事了两年多有关低碳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的试点示范具体工作,我对城市低碳、生态、绿色发展有了更深的认识——当然还很不全面和深刻,还可能存在误区。我愿意和大家做一个交流和探讨。一、城市低碳生态发展背景分析二、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简介三、我国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概述四、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思考报告内容CONTENTS1.城市低碳生态发展背景分析低碳生态发展是人类反思文明进程的重要结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不仅仅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能源安全的需要、环境和生态保护的需要;也是城市转型的发展模式,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1)国际背景西方国家三百多年的工业化历程,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地球面临前所未有的问题。气候变化是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将深刻影响着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近年来,减少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八国首脑会议13国共同宣言:——到2050年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不应超过2摄氏度(2)国内背景经过几十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成就。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超过了50%,社会结构发生历史性改变。我国的经济总量也快速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粗放发展模式所积累的矛盾越来越大,不全面、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我国城市的危机城市过度蔓延、基础设施短缺、交通拥堵、大气污染、水环境危危机、饮用水安全、城市灾害频发、土壤污染、能源紧张、耕地保护等等问题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其中,资源和环境是突出的两个方面。城市消耗了85%的能源和资源,排放了相同比例的废气和废物。其中,建筑占全部能耗和排放污染物、温室气体的50%。流经城市的河道80%以上都受到了严重的污染。环境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中国粉尘和废气高排放行业地区分布(注:采矿、水泥、钢铁、电力、热力、石化、化纤等行业。)产值(亿元)24-10871088-27272728-49734974-96469647-16171城市污染加剧中国霾区分布城市污染加剧未来20-30年,我国城镇化还有巨大潜力,但城镇化、工业化进程所带来的大规模能源消耗、资源开发、城市建设将对生态环境带来更加剧烈和持久的影响,对国家、区域资源和能源安全、生态安全甚至政治安全带来巨大挑战。低碳生态发展也是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的系统的解决方案。中国以占全球7%的淡水资源、4%的石油储量、2%的天然气储量来推动占21%人口的城镇化进程。中国的耕地、水、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极为有限,但却肩负占全球五分之一人口的城市化使命,任务异常艰巨。哥本哈根会议前夕,我国向世界作出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提出,对于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向低碳转型将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要求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总的看,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社会发展方式、城市发展方式,推进城市低碳生态发展,中央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最近中央印发了《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城镇化进程,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强化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设运营模式”。(1)发展历程自18世纪产业革命以来,世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但也加剧了生态环境的危机。全球性环境明显恶化和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退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成为整个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2.城市低碳生态的发展历程、内涵197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计划”把城市列入重点研究的领域之一,提出要从生物学的角度用综合生态方法来研究城市问题和城市生态系统,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生态学理论的发展、生态城市、生态住区的规划建设与研究。1972年6月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发表的《人类环境宣言》指出: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人类一个迫切任务。1987年,联合国组建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1987年发表了《我们共同的未来》的研究报告,正式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从事了两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和《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宣言》,提出“保护和增进人类健康,促进人类住区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1994年我国率先制定了《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1998年,签署《京都议定书》。在那次会议上,具有特殊意义的是,对任何气候协议发出最大和最坚决的反对声音的是全球气候联盟。该联盟由大规模的化学制品和汽车生产商、化石燃料和采矿公司等工业协会组成,专门否认温室气体排放可能产生的严重问题。面对全球频发的气候及各类自然灾害的挑战,世界主要城市均提出了低碳城市发展计划或远景战略,城市低碳生态发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2)基本内涵和特征应该说,生态城市、低碳城市、低碳生态城市一经提出,就受到广泛关注,而且随着社会发展,其思想内涵也不断得到发展、充实和丰富。原苏联生态学家扬诺斯基(O.Yanitsky,1984)认为,生态城市是一种理想城模式,其中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发挥,二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物质、能量、信息高效利用,生态良性循环。美国生态学家RichardRegister(1987)认为,生态城市即生态健康的城市,是紧凑、充满活力、节能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聚居地。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即以自然系统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为基础的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低碳城市,即通过零碳和低碳技术研发及其在城市发展中的推广应用,节约和集约利用能源,有效减少碳排放。仇保兴部长在总结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基础上,提出了低碳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所谓低碳生态城市,概括了当前城市发展的基本内涵,符合我国的城市发展实际和发展要求,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型城镇化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具体化,是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生态化发展理念在城市发展中的落实。低碳生态城市是对传统的城市发展的否定之否定,具有鲜明的生态文明的时代特征:和谐性、高效性、整体性、多样性。一、城市低碳生态发展背景分析二、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简介三、我国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概述四、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思考报告内容CONTENTS1.丹麦哥本哈根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哥本哈根市根据城市自身的结构特点,提出了城市发展的长远规划形式—“手指形态规划”。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该规划要求城市要沿着几条狭窄走廊发展,走廊间由限制开发的绿楔隔开,同时维持原有中心城区的功能。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哥本哈根这种集中发展模式提高了土地的利用效率,节省了大量公共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作为分隔走廊之间的绿楔的保护有效地维持了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哥本哈根通过利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来引导城市发展,并且取得良好的效果,成为全球范围内著名的TOD成功案例。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目前,每天有60多万哥本哈根市民(大哥本哈根地区居民总数约170万人)骑车出行。哥本哈根人市内出行选择交通工具的比例是:37%骑自行车,28%乘公交车和火车,31%自己开车,4%步行。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到2015年,50%的哥本哈根人采用骑车方式上下班、到学校。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2.瑞典马尔默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上世纪60年代,钢铁和烟囱是工业重镇马尔默的主色调,装吊机和大型机械处处可见。而西港区正是造船业和汽车制造业的聚集地。但是随着制造业重心从欧洲向亚洲转移,马尔默的经济渐渐衰退,工厂相继关闭,人口失业率直线上升。1996年,马尔默市决定在这个老工业基地上建立一个低碳环保绿色住区——西港新城。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马尔默西港新城作为一个洪涝易发地带,夏天经常下大雨,很容易雨水成灾。为了解决这一困扰,他们在每一个房屋墙根底下都修了导流明渠,再由管道连接各个小水渠,在小区中央形成由天然雨水利用形成的人为景观,一个小池塘,喷泉等,最终将雨水汇流入大海。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这样一个自给式循环系统,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因洪涝灾害所引发的重大损失,另一方面正是贴切西港新城所倡导的节能、环保绿色住区的营造。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3.瑞典哈马碧生态城生态城建设于1995年破土动工,现在仍未完全竣工,整个生态城占地200公顷,包括40公顷的水面。目前生态城已有居民1.7万人,预计容纳居民2.4万人。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将土地利用、交通、能源和废弃物规划整合到空间规划中,充分考虑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保护,并高效进行水资源管理,统筹社会、经济和环境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强调以高密度开发、混合利用为特征的紧凑城市模式,形成高效、整合的公共交通网络结构,保障开敞空间的保护体系,明确城市边缘、避免城市蔓延。在城市和社区尺度重新强调能源规划。避免浪费的集中式的能源生产。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4.美国加州伯克利自1975年开始进行生态城市建设实践,建成了一座典型的亦城亦乡的生态城市。其理念和做法在全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生态城市建设中,关注居住区街道安全和人性化需求。20世纪80年代,新城市主义践行者认识到现代城市中步行与机动交通结合的重要性,主张社区以步行为尺度,增强邻里感,降低对私人汽车的依赖,鼓励公共交通。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主张:在半径约400m、5min步行范围内采用紧凑的布局,社区内部基本以步行方式为主,建设平衡的多功能区域,包括低层高密度住宅、办公楼、商店、幼儿园、体育设施及公园,人们可步行上班、购物并娱乐。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居住区主要围绕伯克利大学和城市主干道布置,大学附近住房属于高度密集型,而城市主干道两侧属于中低密度型。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5.韩国松岛新城仁川通过填海造地,在一个面积为15000英亩的人工岛屿上兴建的国际中央商务区,规划人口规模为25.2万人,90年代末期开工,预计2020年竣工。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松岛新城建设了基于电子信息平台,打造了较为完整的服务系统,一张无形的大网把城市末端末节统统连为一体,社区、公司和政府机构等实现全方位信息共享,是IT和通信领域的中心。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数字无处不在,将成为新松岛的招牌和生活方式。进入高速公路、交纳停车计时费、看电影、免费租借公用自行车等,都可以完成。智能化只是这个城市的手段,清洁和节能才是它的目的。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6.荷兰海尔许霍瓦德“太阳城”社区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海尔许霍瓦德市是位于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北部约30公里处的一座郊外卫星城市,人口约5.2万。太阳城占地0.51平方公里,于2003年动工,建设目标是成为二氧化碳零排放社区。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太阳城”社区容纳了4000余名居民,提供1500套住房以及配套设施。房屋设计有特殊的地热供暖系统,住户们一般配有两个电表,一个是太阳能电表,另一个是普通电表。太阳能电池板产生的多余电量存储在公共供电系统里,并用风能做补充能源。排放的二氧化碳减去因使用可再生能源而避免的排放量,最终值为零。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太阳城”社区学校、托儿所及医院等基础服务设施完备,步行范围内即可达。社区提倡“贫富混居”,社区多样性显著。区内车行道和人行道分离,交通设施便利。提供了公园、绿地、池塘等开放空间,相当于居住空间面积的3倍,宽阔的池塘通过循环处理解决了净化水质的问题,塑造了一个良好的亲水空间。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7.德国弗赖堡弗赖堡将太阳能作为城市的主要能源,被誉为德国的环保“硅谷”和“欧洲太阳能之都”,是世界绿色运动的发源地,也是世界环境科学和太阳能研究的中心之一。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案例弗赖堡政府推出了大量重要项目,促进各类太阳能的应用:如太阳能光电板、太阳能热力(用于热水)、日光浴室或“冬景花园”、被动式太阳能设计、太阳能制冷、太阳能透明隔热(将多余太阳能的热量转化为有用的热能)。比较典型的项目有1998~2003年开展的“十万太阳能光伏屋顶计划”一、城市低碳生态发展背景分析二、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简介三、我国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概述四、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思考报告内容CONTENTS中国的生态城镇建设始自江西宜春(1986年)。截至2013年底,提出以“生态城市”或“低碳城市”等生态型的发展模式为城市发展目标的地级(含)以上的城市共有300个。我国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概述(一)低碳生态城市的试点工作简介(二)低碳生态城市主要方法和技术我部从新城低碳生态建设、既有城区生态化改造、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发展等多类型,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其中城乡规划司会同相关司局,着力推进低碳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示范工作。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在2011年前,通过国际合作,部省(市)合作协议的方式,推进了中新天津生态城、唐山湾生态城等12个生态城试点工作。无锡太湖新城深圳坪山新区深圳光明新区2011年6月,我们制定出台了《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暂行管理办法》,明确了试点基本条件和申报要求。并与2012年9月,基于与财政部共同推进绿色生态城区的工作实际,对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和绿色生态示范城区工作进行了整合。并于2012年10月、11月先后批准了长沙梅溪湖新城、昆明呈贡新区等五个新城区为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长沙梅溪湖生态城昆明呈贡生态城重庆悦来生态城池州天堂湖生态城贵阳中天未来方舟生态城2013年8月,研究批准设立五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我国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南京河西新城区肇庆新区中央绿轴生态城株洲云龙新城西安浐灞生态区2014年2月,审查批准设立了北京长辛店生态园、上海虹桥商务区等6个绿色生态示范城区。部分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规模一览表近期将批准新一批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珠海横琴823.3重要发展特征职住平衡82l中心湖地区规划约常住人口19万人。l钓鱼台美高梅、华强项目的服务人口约8万人。l教育协同产业园区(2.5产业)的就业人口约6万人。l中央商务办公区(金融平台)的就业人口约3万人。l智慧产业区的企业高管、技术人才等约2万人。进一步提升中心湖地区的职住平衡指数,提升新区宜居、宜业的幸福指数。美高梅、华强项目教育协调产业园A区教育协调产业园B区中央商务区智慧产业区III.中心湖地区的申报特点83《乐清市市域总体规划(2005-2025)》定位行政办公、综合服务(商务、科技、信息、旅游等)、生活居住和现代工业功能为主的综合性城区。城市结构“一心两翼”的总体结构。中心湖地区位于新区核心,面积17.56平方公里•长三角层面—中心湖地区是新区承载长三角区域服务职能的重点区域•宁波层面—中心湖地区是建设大宁波北部都市区的重要载体•新区层面—中心湖地区是杭州湾新区的新城建设核心发展区85中心湖地区在新区位置中心湖地区用地布局图3.1中心湖地区定位III.中心湖地区的申报特点武汉四新生态城孝感临空经济区钟祥莫愁湖新区71892345610121113高效照明低干扰生态斑块生态堤岸太阳能照明光导管系统屋顶绿化系统开敞空间集水系统植被浅沟公交专用道湿地泡雨水回用设施荧光照明规划落实52417863910生态技术阳光房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生活垃圾降解系统慢行专用道风光互补路灯无障碍设施太阳能光热应用太阳能光电动车充电桩可调外遮阳我们注意到,在试点示范工作取得快速进展的同时,还普遍存在一些不足:(1)发展定位偏高示范城区多是城市重点发展地区,多定位为城市副中心等,但从实际区位条件、产业类型、可承担城市功能而言,发展定位和目标偏高。(2)过度改造地貌生态城区从一般城市开发思路,进行了如开山扩湖等,人工环境比例过大,与低碳生态理念不一致。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简介(3)开发强度过大部分地块存在局部开发强度过高、建筑密度大的问题。集约节约使用土地的理念在实施中“变形”。(4)建设成本趋高由于土方工程量大、过于依赖人工设施和设备,强调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城区绿化过于景观化等,绿色生态城区的开发建设成本相对较高。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简介(5)绿建认识混乱各地在实际建设中,对绿色建筑本质认识模糊,关注建筑内人工环境技术应用,忽视地方气候特征;追逐超高层建筑。理念认识有偏差。(6)城市特色不强各地未能充分结合当地资源环境特点进行规划建设。对自身特色挖掘不足,既有建筑“一拆了之”;对本土化技术、材料的应用不够;城市新型社区、邻里构成等不突出;慢性系统规划建设缺乏新意。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简介(7)指标量化趋同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指标体系内容存在趋同化问题,且偏重横向比较,不能充分注重因地制宜。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简介我国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概述(一)低碳生态城市的试点工作简介(二)低碳生态城市主要方法和技术低碳技术方法是在城市规划中落实、体系低碳生态发展需求的的重要手段。目前,国内外的低碳生态技术主要包括:一是土地规划利用。突出生态用地的比例,土地高效使用,强调职住平衡,用地混合使用。二是能源和资源的利用。研究能源的需求管理和结构管理,强调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分布式能源使用、建筑节能;注重水资源合理利用,突出非传统水资源的利用;注重垃圾处理和利用,提倡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三是绿色建筑。突出建筑用能的比例,结合绿色建筑发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等,加强建筑节能管理。注重绿色建筑的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国内外有差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五是生态环境保护,包括土地的低冲击开发模式、节约型园林、生物多样性、生态修复、土壤治理等。六是低碳产业和循环经济。这是一个更庞大的题目。核心是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排放。四是绿色交通。围绕绿色出行和绿色交通发展,鼓励步行、自行车出行,注重公交优先、智能公交和新能源汽车的推广使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低碳生态试点城(镇)申报管理暂行办法(建规[2011]78号)》指出,申报新建低碳生态试点城(镇)应提供的低碳生态试点城(镇)规划纲要及实施方案需要确定总体和人均碳排放量应低于同一区域同等规模城市的平均水平。碳测算板块构成碳排放/碳汇源头碳排放测算的内容城市建筑公共建筑能耗带来的碳排放居住建筑能耗带来的碳排放交通燃料能耗带来的碳排放废弃物直接产生的碳排放设施能耗带来的碳排放水资源直接产生的碳排放设施能耗带来的碳排放生态空间城市绿地汇清除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利用所替代的电量对应的碳排放量关于碳排放低碳生态城市规划的技术应用本身有一个成本效益分析、生态足迹分析和低碳生态指标体系等相关联的问题。低碳生态技术的核心是维护自然生态环境平衡和人类的最大利益合理平衡为价值取向的,其所追求的的实在技术实施过程中,保持人与自然在资源环境、能源的获取和消耗、输入和输出方面的循环平衡。理念与方法生态城市数字城市低碳产业绿色交通生态基础设施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废弃物处理理念与行为模式保障体系城市规划低碳生态社区绿色建筑关键技术TOD开发模式和谐社区建立生态细胞-生态社区-生态片区三级生态城市模式社区中心中学小学小学和谐社区107职住平衡107l中心湖地区规划约常住人口19万人。l钓鱼台美高梅、华强项目的服务人口约8万人。l教育协同产业园区(2.5产业)的就业人口约6万人。l中央商务办公区(金融平台)的就业人口约3万人。l智慧产业区的企业高管、技术人才等约2万人。进一步提升中心湖地区的职住平衡指数,提升新区宜居、宜业的幸福指数。美高梅、华强项目教育协调产业园A区教育协调产业园B区中央商务区智慧产业区充分应用建筑节能技术,遵循绿色建筑标准•“各行其道,完全分离”布局模式•慢行系统类型•慢行网络密度•慢行网络对外衔接注重慢行系统建立绿色交通体系倡导绿色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清洁能源公交、慢行体系,人车分离、机非分离、动静分离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生态保护和修复,构建复合生态系统,建立健全环保政策。生态修复屋面雨水收集利用示意浅沟收集渗透路面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绿地雨水利用屋顶绿化雨水利用●屋面雨水收集利用●路面雨水收集利用●绿地雨水收集利用水资源综合利用下凹绿地雨水下渗景观廊道建设具有生态自净功能的水资源管理系统。广泛采用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利用通过废弃物分类收集、综合处理和回收利用,实现城市垃圾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垃圾处理建议选取几处居住小区或公共场所进行垃圾地下管网收集试点。综合固体废弃物处理地下管网收集垃圾建议选取几处居住小区或公共场所进行垃圾地下管网收集试点。绿色市政公用设施总体上看,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还处于启动、规划阶段,还必须在扩大试点的同时,进一步加强评估、指导、总结和推广。低碳生态城市试点简介一、城市低碳生态发展背景分析二、国外低碳生态城市实践简介三、我国相关试点示范工作概述四、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思考报告内容CONTENTS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思考(一)我国城市低碳生态的基本认识(二)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基本认识一:我国与其他国家国情差异大,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工作具有鲜明特点。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近十多年来,我有幸到过了我国所有的省份和90%以上的地级城市,最近一年多,又参与一些国务院审批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查报批,突出的感受是,我国与其他国家国情差异大,也在推进生态城市建设中,必须把握以下六个特点: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紧迫性——未来10~20年,是我国城镇化的关键时期。有研究认为到2030年左右进入饱和期。这期间,大约每年有1500~2000万农民进入城市,每个城市建成区面积年均增长5%,每年新建建筑约30亿平方米,还有大量的耕地、能源、钢铁、水泥等的消耗,以及巨量的碳的排放。必须付出巨大努力,强化研究,转变模式,避免重走粗放发展的老路。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长期性——我国有658个设市城市,1624县,19881建制镇,其中,城市建成区达4.5平方公里,县城和一般镇的建成区达3.7平方公里,存量房屋面积达500多亿平方米,需要不断地进行低碳生态化改造。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实力等限制,这些工作不可能短时期内“一蹴而就”。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城市建设中,要考虑所在区域自然条件、气候条件,因地制宜研究和推进低碳生态的城市建设模式,如在可再生能源方面,不必、也不可能简单地都采用光热、光电应用技术。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阶段性——就城市管理而言,受认识水平、发展思路影响,各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必然有一个渐进的过程;从经济技术发展看,低碳生态发展的应用技术还有一个改进、提高、普及的过程,城市经济实力、项目和技术投入也还需要一个累积。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适度性——由于能源、资源、环境、人口等区域和城乡既有条件,我们不可能照搬国外的模式,而必须结合国情,实事求是确定城市建设标准,保持有限、适度性。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复杂性——传统的煤炭资源的开发与新能源发展,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与耕地保护,人口流动性和人居环境水平,城市和农村二元结构以及人口的转移和流动等问题相互搅合,使得我们不能单一的研究低碳生态城市问题,而必须统筹兼顾,使政策上、实施时更为复杂。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基本认识二: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发展,必须直面的问题还很多。一是工作缺少综合,部门职能交叉,各自为政,影响了推进工作。当前低碳生态名目繁多,生态城市、清洁能源城市、卫生城市、森林城市、园林城市、山水城市,以及生态省、生态市、生态县,还有低碳省、低碳市等等,几乎每个部门都有一个“帽子”,都有一个规划,最近环保部还在强推城市环境总体规划,“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地方政府难以应付。二是一些地方存在错误认识,甚至指导思想不端正。有的地方领导把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作为“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脱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低碳生态之名盲目拓展城市。有的部门和人员对低碳发展、生态建设认识不深刻,缺乏对低碳生态发展与可持续发展、两型社会、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建设等的客观认识,把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简单地理解为城市绿化,甚至把绿色建筑规模化误以为就是绿色生态城区。三是缺少有针对性的理论研究。我国人口多、资源环境极为有限,城市发展无法照搬发达国家的发展模式(如果按照美国模式需要“三个地球”来支撑我国的),需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而目前,关于低碳城市、生态城市,从理论和理念层面,泊来的理念多,有效指导的少;为了研究而研究的多,融入政策,可以形成抓手的有效研究还不足。我国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形势,期盼着我们大有作为。但当前还缺少清晰的、全面地、整体地、系统地顶层设计、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安排。难以适应城市低碳生态发展要求低碳生态城市规划工作思考(一)我国城市低碳生态的基本认识(二)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路径分析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届三中全会、新型城镇化会议明确提出,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我国城乡规划工作指出了方向,为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明确了任务。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推进城市低碳生态发展中,有必要从问题出发,考虑城市的复杂性、系统性特征,结合我国低碳生态城市的基本特点,处理好各要素、因子的相互关系,避免顾此失彼。我认为,应突出把握以下四对关系: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1.低碳城市与低碳社会除了城市建设用材、用水、用能源外,城市其他的生产、生活和交通在能源消耗和碳的排放总量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生产方式的节能减排水平、生活方式的适宜适度,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领域,对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在发展绿色建筑时,虽然采用了绿色建筑材料和技术,但该建筑是否应该建、规模是否过大,都将是绿色建筑的基础和前提。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一、把握内涵,科学认识低碳生态城市概念、发展本质。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这些年低碳生态城市广受关注。但同时,也要看到,低碳生态问题和节能减排问题、节约型社会问题一脉相承,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化。我们不必要、也不可能搁置原有的发展规划、工作部署,把其看做一个全新的工作,来启动,去推进。离开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低碳城市建设,显然是不完整的,是盲目、徒劳的。就当前我国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而言,亟须树立低碳城市和低碳社会共同推进的理念,强化低碳经济、低碳社会和低碳城市的关联性和一致性,力求互为补充、互为促进,但凡不可偏废或分轻重。今天的城市工作者确实要专注于城市建设工作。但政府、社会需要行动起来,动员全社会、各领域、各行业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投身于我们的低碳社会建设,低碳出行、低碳生活。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2.低碳城市的内涵和外延低碳生态绿色是一个重要的发展理念,低碳生态城市有特定的、完整的定义,其内涵和外延比较清晰,需要全面把握。内容上,包括低碳技术和低碳行为等;空间上,可以包括庞大的区域,如地球,较大的区域,如所有国土,次之的,如省域市域,更小的有城市市区、城市新区、老旧城区等;要素上,土地、生态、交通、建筑、产业等。从实施层面,当然需要根据具体实际,分门别类,有所取舍。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但从政策顶层设计中,一定要摒弃各行政单元、各部门、各行业、各专业成见和狭隘,相互拓展,相互包容,才能够真正推进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具体到我们工作中,绝不能就市政谈市政、就交通谈交通、就绿建谈绿建,否则,将把低碳城市建设囿于小小的“圈子”,难见成效,一无所成。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3.低碳规划和城市规划近些年,各地做了很多低碳城市规划工作,可以说,工作成效“有声有色”,但隐约还是感觉需要梳理低碳规划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城乡规划法》确定了城市规划的类型、地位、作用、内容和深度。城市规划是当前城市建设活动的法定基本依据,并也已形成了相对完整的编制、实施管理的体制机制。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讲,低碳城市规划具有复合型、共生性,既是一种规划模式,更是一种发展理念,完全融合或附着在既有的城市规划体系中、工作机制里,即应是涵盖城市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各专项规划,融合到土地使用、能源利用、地产开发、产业发展、交通建设、市政工程、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各规划内容环节的发展模式、规划理念和成效,在城市规划的总体布局、统筹部署、综合协调的作用发挥时彰显低碳生态的生气和魅力。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而不宜简单地去为了低碳生态城市发展,而“大张旗鼓”地推动低碳生态城市总体规划或专项规划;更不能断章取义,简单地把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单独的一个规划类型,执意推进。我一直认为,把“低碳城市规划作为当前传统城市规划工作和方法的一种创新和提升”更为准确和实际。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4.低碳规划和城市建设管理参照绿色建筑的定义,不难理解,低碳生态城市本身也有个全生命周期的城市建设问题。依此看,低碳城市规划仅仅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基础和起步,大量的低碳生态问题,还体现在城市建设和管理层面和环节中。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我们要像从建筑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以致拆除全生命过程发展绿色建筑那样,研究构建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运行问题。一个城市虽然确定了规划,但城市建设、管理也必须跟上。试想,在一些城市“大拆大建”后,畅谈这些城市的低碳生态发展问题,就是一种“无聊、荒唐、悲哀”。而恰恰在这方面,值得反思的问题很多。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二、方法科学,要用系统科学的思想,研究部署低碳城市发展战略和实施策略。城市是一个复杂巨系统,城市科学问题属于复杂科学问题。建设低碳城市,必须采用系统的科学思想,研究问题、制定规划和计划、推进实施,特别是把握阶段性和长远性,处理好整体和局部关系,大系统和小系统的关系,统筹制定总体战略和实施策略。四大分支4二级科学43大专题43+n1课题43+n1+n2基本因子43+n1+n2+n3注:n为变数,应大于3钱学森先生提出了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思想,推动了建筑科学的发展。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随着城市化现象的迅速推进,这门学科大大地向广度和深度发展了。这门学科的知识结构呈巨大的、多层次的金字塔式,其基本因子是海量的,其复杂度也是高的。低碳生态城市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一个紧迫的、长期的历史任务,更是一个具有综合性、全局性和战略性的系统工程。只有树立复杂科学理念和系统思想,才能认识低碳生态城市复杂性特点,才能慎重研究、决策,避免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要把低碳生态的建设作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城区发展与城市、区域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要把低碳、生态发展与绿色产业、循环经济协调起来,等等,共同推进、协同推进。三、解放思想,要适应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要求,避免用传统的思维模式。我国政体有很多有助于推进工作的优势,但由于体制改革、职能转变,我们的城市建设和管理模式不能简单照搬过去。要按照中央关于政府职能转变的部署,根据部门职能要求,调整工作方式。按照部门分工,划定工作边界,强化协调,共同推进。包括国情、省情、市情与国外的差异,我国自然和气候条件的差异,地域发展的不平衡实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城市发展建设阶段、规划建设和管理能力等。四、实事求是,要把握差异化、阶段化、本地化的发展特征(兼顾理想与现实)。五、试点先行,继续大力推行低碳生态城市、绿色生态城区试点示范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引领城市转变发展模式当前,我们和科技司等一道,共同推进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试点工作。我司将更加注重绿色生态示范城区的审查,强化统筹规划。在试点示范城区申报材料的审查中,着重把握以下四个问题:1、是否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有动力)2、是否纳入所在城市总体规划3、低碳生态规划建设基本指标体系(推进N+X指标模式)4、实施方案是否突出近期,兼顾长远发展当前,在试点时,应注意重点围绕“理性发展、规划先导、有序推进、控制成本、总结情况、及时推广”六个方面做好相关工作。同时,应进一步研究、明确和完善绿色生态城区规划建设的指标体系,加大考核评估力度,建立年度报告制度等,务实推进。在试点示范中,把低碳生态城市建设作为扩大开放的新平台,国际合作的着力点,务实推进合作,学习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业化,共同建设低碳生态城市!近些年来,世界很多发达国家、先进城市,更加注重智能、绿色、低碳,在探索现代城市发展模式中取得了很大成效。我国鼓励扩大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前些年,中国与新加坡总理签署了由两国共同参与建设的天津中新生态城项目并已开始实施,还有一些与其他国家合作的生态城规划建设项目也正在协商或规划中。六、重点突破。七、整体推进。进一步改善城市规划编制方法,提高城市规划科学性,整体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1.改进城市规划的编制方法目前我们正在研究制定《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查办法》,目的就是要根据“改革创新、转变模式”的需要,融入新的发展理念和发展要求,强化城市规划的战略性、综合性、总体性、系统性,发挥城乡规划,特别是法定的城乡规划的作用,科学制定,严格实施。2.加快城乡规划和建设标准的制修订工作。提高标准的科学性、针对性、适应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我们正研究修改城乡规划技术标准体系,初步确定规划标准79项。对于这些标准,将及时按照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要求,做好工作,强化对建设的指导。3.注意加强和改进规划,发挥各类型规划作用。整体上,要从省域城镇体系布局、县域城乡一体化发展、新城规划、旧城更新等多层面;从规划实施、建设管理等多体系,抓紧抓好相关工作,强化低碳生态定位和发展目标、策略和要求,引领低碳城市发展。鼓励地方政府的创造性。4.要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内容。注意逐步、适时把低碳、绿色发展的相关要求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并作为地块出让转让的条件。推进城市低碳生态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我国现阶段,研究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更是异常的艰巨和复杂。但同时,随着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建设,低碳生态城市发展不断蕴含着生机。对城市低碳生态发展的基本认识城市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城市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梦想。让我们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政治觉悟、创新发展模式的改革意识、改善人居环境的历史责任、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出发,共同努力,承担起城市低碳、生态和绿色发展的时代和历史的使命,积极探索、全力加快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美好!城市是经济社会的重要载体,城市寄托着中国人的美好梦想。让我们从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政治觉悟、创新发展模式的改革意识、改善人居环境的历史责任、以人为本的民生情怀出发,共同努力,承担起城市低碳、生态和绿色发展的时代和历史的使命,积极探索、全力加快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工作,让我们的城市、生活更美好!结束语谢谢!Thanks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