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3 | 不同高度层的温室气体监测技术
来源:“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组
京津冀地区面积 21.6 万平方公里,人口达到
1.1 亿。GDP 占全国的 11%,其中钢铁产量占全国的
28.4%,煤炭消费强度更是达到全球平均的 30 倍。因
此京津冀区域是全球碳排放强度最大的区域之一。在科
技部重点研发专项项目“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
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
究所牵头,国内 16 家单位参与,于 2018 年起逐步建立
了京津冀城市群碳监测网络 [1]。该网络首次在中国建立
了国际前沿的城市群天、空、地大气 CO2综合观测体系。
如图 1 所示,观测体系包括 3 颗国际碳卫星和 3 颗我国
自主碳卫星或碳载荷、6 个高精度 CO2基准站、200 余
个站点组成的高密度 CO2观测网、十余辆移动观测车、
2 架大气探测飞机、大气廓线采样、CO2激光雷达扫描
等,其中高精度基准站和高密度观测网开展连续观测,
而飞机、观测车、激光雷达开展定期强化观测。高精度
监测系统的进样口一般安装在具有较高高度的观测塔塔
顶,结合高精度光腔衰荡光谱(CRDS)法 CO2分析仪
配套了进样模块、除水模块以及自动标定模块,实现了
无人值守站点的全自动化观测(图 2)。在垂直观测方面,
建立了不同高度层的温室气体垂直观测体系,综合利用
梯度塔、CO2激光雷达、大气探测飞机和平流层探空气
球实现了从近地面到 30km 高度的分层 CO2高精度观测
技术,各项技术分别针对近地层、边界层内、对流层内
的温室气体分布(图 3)。此外,针对城市群 CO2浓度
变化大的特点,还研制了低成本中精度传感器,200 多
个站的高密度监测网的 CO2精度为 1-5ppm(1%),
揭示城市 CO2高时空变化特征和规律。
以上观测数据进入大数据融合同化系统,应用
贝 叶 斯 反 演(Bayesian Inversion) 和 局 地 集 合 卡 尔
曼滤波(LETKF-C)2种方法研制了空间分辨率为
1km×1km、时间分辨率为 1 小时的高时空分辨率碳同
化反演系统,同化反演结果与先验清单在京津冀城市尺
度差异为 5-12%。同时建立的 1km 逐小时的生物圈碳
通量模型(VEGAS_Regional)实现了碳的水平传输、人
口和动物呼吸碳排放的模拟。应用该系统可分离出新冠
疫情、生物圈和天气对大气 CO2浓度的定量影响。开发
网格化的碳排放清单,然后通过多源数据融合技术与同
化系统模拟产生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监测信息,并通
过建立可视化监测与分析示范平台以及低碳评估指数体
系作为应用出口。
图 1 | 京津冀碳监测项目综合监测体系示意图
来源:“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组
京津冀城市群碳监测网络
1
图 2 | 京津冀碳监测项目高精度基准站外景及
CO2高精度观测系统
来源:“京津冀城市群高时空分辨率碳排放监测及应用示范”项目组
北京边界层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