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VIP专享VIP免费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
建设指南(2023 版)
(征求意见稿)
2023 05
目 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124149041" 目 录.............. PAGEREF
_Toc124149041 \h I
前 言 ........................................................................................... 2
一、 总体要求 ............................................................................. 1
(一) 指导思想 ................................................................................ 1
(二)基本原则 ................................................................................ 1
(三)建设目标 ................................................................................ 3
二、建设方案 ............................................................................. 3
(一)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 ................................................ 3
(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 ........................................ 6
1. 基础通用标准 ............................................................................... 6
2. 核算与核查标准 ........................................................................... 7
3. 技术与装备标准 ......................................................................... 10
4. 监测标准 ..................................................................................... 15
5. 管理与评价标准 ......................................................................... 16
三、组织实施 ........................................................................... 18
(一)加强组织协调 .......................................................................................... 18
(二)强化任务落实 .......................................................................................... 19
(三)推进标准宣贯实施 ................................................................................ 19
(四)加强国际合作 .......................................................................................... 20
PAGE \* MERGEFORMAT12
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征求意见稿)2023年05月目录TOC\o"1-3"\h\z\uHYPERLINK\l"_Toc124149041"目录..............PAGEREF_Toc124149041\hI前言...........................................................................................2一、总体要求.............................................................................1(一)指导思想................................................................................1(二)基本原则................................................................................1(三)建设目标................................................................................3二、建设方案.............................................................................3(一)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3(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61.基础通用标准...............................................................................62.核算与核查标准...........................................................................73.技术与装备标准.........................................................................104.监测标准.....................................................................................155.管理与评价标准.........................................................................16三、组织实施...........................................................................18(一)加强组织协调..........................................................................................18(二)强化任务落实..........................................................................................19(三)推进标准宣贯实施................................................................................19(四)加强国际合作..........................................................................................20PAGE\MERGEFORMAT12附件1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行和在研标准项目清单...21附件2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方向...............40PAGE\MERGEFORMAT12前言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然选择。“十四五”是落实我国碳达峰目标的关键时期,工业领域是实现我国碳达峰目标的重点对象,推进“十四五”期间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是确保我国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保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标准在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行业协会、科研机构和标准化技术组织编制了《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2023版)》并建立体系动态更新机制,提出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规划了相关标准的研制方向,注重与现有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标准体系、绿色制造标准体系的有效衔接。希望通过加快相关标准制定、持续完善标准体系,推进工业领域向低碳、零碳发展模式转变。PAGE\MERGEFORMAT12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全会精神,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要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实施制造强国、网络强国战略,紧密围绕《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和《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加强标准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大力构建适应工业发展的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急需标准的制定,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化活动,进一步提升标准对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引领、指导、规范和支撑作用。(二)基本原则——统筹规划、协调配套。全面覆盖工业低碳转型发展各相关领域,从制造流程、技术发展、生命周期、产业链条等多个维度统筹规划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综合考虑产品、企业、园区、供应链等层面的碳排放。PAGE\MERGEFORMAT12注重与现有的节能与综合利用、绿色制造等标准体系协调配套,推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协调发展。——稳步推进、急用先行。加强工业领域低碳转型与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协同,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化工作。聚焦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碳排放重点行业,以及重点产品降碳、工艺过程控碳、协同降碳等方面,加快急需标准的制定,及时修订现有标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鼓励工业领域的低碳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推动将低碳新技术新工艺融入相关标准,加快低碳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围绕5G、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低碳领域的应用创新,加快相关标准的研制,以数字化、智能化赋能绿色化,培育壮大低碳发展的新动能。——开放共享、国际接轨。结合我国工业领域的发展PAGE\MERGEFORMAT12实际,积极参考和借鉴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的标准化工作基础和发展趋势,不断提升我国低碳标准的国际化水平。加强国内外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化工作的交流与合作,深度参与全球低碳标准制定,积极贡献中国的技术标准方案和实践经验。(三)建设目标到2025年,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基本建立。针对低碳技术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趋势以及工业领域行业发展需求,制定200项以上碳达峰急需标准。重点制定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低碳技术与装备等领域标准,为工业领域开展碳评估、降低碳排放等提供技术支撑。加快研制碳排放管理与评价类标准,推动工业领域深度减碳,引导相关产业低碳高质量发展。二、建设方案(一)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包括基础通用、核算与核查、技术与装备、监测、管理与评价等五大类标准,如图1所示。PAGE\MERGEFORMAT12PAGE\MERGEFORMAT12注:“组织”是指为实现目标,由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构成自身功能的一个人或一组人,包括但不限于个体经营者、公司、集团公司、商行、企事业单位、政府机构、合股经营的公司、公益机构、社团,或上述单位中的一部分或结合体,无论其是否有法人资格、公营或私营。[来源:GB/T19000-2016,3.2.1,有修改]图1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框架PAGE\MERGEFORMAT12(二)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领域1.基础通用标准基础通用标准是指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基础共性标准,包括术语定义、数据质量、标识标志、报告声明与信息披露等4类。图2基础通用标准子体系框架(1)术语定义标准主要规范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活动的相关概念,为其它各部分标准的制定提供支撑,包括温室气体有关基本概念技术、方法、管理和服务等相关的术语和定义标准。(2)数据质量标准PAGE\MERGEFORMAT12主要规范温室气体数据源、数据库、活动数据及排放因子等,为温室气体核算与核查、监测、评价和管理等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提供支撑,包括数据统计方法、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价等标准。(3)标识标志标准主要规范温室气体排放量或减排量相关的标识标志、产品碳标签,以及低碳评价相关的标识标志等。(4)报告声明与信息披露标准主要规范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低碳评价等相关的报告声明与信息披露的要求和程序等,包括碳披露导则、环境声明指南、碳排放量及减排量报告声明(信息披露)要求与指南等标准。2.核算与核查标准核算与核查标准包括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与核查、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与核查、产品碳足迹核算与核查核查机构/人员资质能力要求等相关标准。其中,核算标准是摸清工业领域各行业温室气体排放底数的重要基础,也PAGE\MERGEFORMAT12是评估温室气体减排量和评价行业、企业、产品碳排放水平高低的依据。核查标准是为确保核算数据的准确性及真实性,对碳排放核算报告做出统一规范的数据核查。图3核算与核查标准子体系框架(1)温室气体核算标准根据核算对象和核算边界的不同,分为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产品碳足迹核算等。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主要包括工序/单元、企业、园区等组织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其中,PAGE\MERGEFORMAT12在工序/单元层面,重点针对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流程排放量比例较高的工序或单元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在企业和园区层面,重点针对工业生产中直接能源消耗量大、电力热力等间接能源消耗量大、生产过程温室气体排放量大的企业和园区制定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标准。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标准主要规范项目层面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基准选取、核算方法、核算范围、排放因子等,包括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通用要求、基于具体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等标准。重点针对储能及余能回收利用、资源综合利用、原/燃料替代等具有显著节能降耗效果、能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项目制定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标准。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主要规范工业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内直接和间接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核算,包括产品种类规则、碳足迹评估等标准。重点针对量大面广、或生命周期内碳排放强度高的典型工业产品制定碳足迹核算标准。(2)温室气体核查标准主要是包括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查、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查、产品碳足迹核查,以及温室气体机构/人员核查资质能力要求等。其中,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查、项PAGE\MERGEFORMAT12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查、产品碳足迹核查标准主要规范对相关温室气体核算结果的核查原则、核查依据、核查程序核查报告要求等内容。温室气体机构/人员核查资质能力要求主要规范核查机构、团队和人员的资质和能力要求等。3.技术与装备标准主要指能够有效降低工业领域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技术和装备标准,包括温室气体的源头控制、生产过程控制末端治理,以及协同降碳等4类。PAGE\MERGEFORMAT12图4技术与装备标准子体系框架(1)源头控制标准主要是指从源头上预防、避免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技术与装备,包括原/燃料替代与可再生能源利用、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低碳设计等标准。原/燃料替代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标准主要包括低碳、无碳原料的使用和替代、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的使用和替代等方面。其中,在原料替代方面,重点制定氢氯氟烃(HCFCs)、氢氟烃(HFCs)类制冷剂替代,非碳酸盐原PAGE\MERGEFORMAT12料替代,再生钢铁原料、再生铜铝原料、再生铅、风电叶片等再生资源利用,冶炼渣、焦油渣、电石渣、铝灰渣、赤泥、尾矿、煤矸石、废塑料、废橡胶等工业固废再利用等技术和装备标准。在燃料替代方面,重点制定生物质燃料替代技术,氢冶金,炉窑氢燃料替代,玻璃熔窑窑炉氢能煅烧、水泥窑窑炉氢能煅烧、燃氢燃气轮机、氢燃料内燃机等氢能替代,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原燃料结构优化,工业电加热炉、工业汽轮机、空气源热泵采暖等电气化替代等技术和装备标准。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重点制定太阳能、风能、光热、地热、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输送、储能、利用以及分布式应用等相关技术和装备标准。化石能源清洁低碳利用标准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燃烧,煤基产品的清洁低碳高效利用,煤炭废弃物及资源综合利用,石油天然气清洁低碳运输,汽油、航煤、柴油等石化产品的低碳高效利用等方面。低碳设计标准主要指在设计阶段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对工业产品及其生产过程进行低碳设计,包括产品、工艺、装备、企业、园区等层面的低碳设计标准。重点围绕碳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工艺制定低碳设计标准。PAGE\MERGEFORMAT12(2)生产过程控制标准主要是指工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有关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的技术与装备,包括节能提效降碳、生产工艺优化等标准。节能提效降碳标准主要是指通过能源的高效利用或降低能源消耗,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为特征的技术与装备标准。重点制定能量系统优化、能源梯级利用、储能及余能回收利用、多效精馏系统提升、全/富氧燃烧、用能设备系统能效提升等相关技术与装备标准。生产工艺优化标准主要是指通过改变传统生产工艺流程,或优化现有生产工艺实现降碳的技术与装备标准。重点制定氢冶金、熔融还原炼铁、氧气高炉、短流程电弧炉炼钢、连铸连轧工艺、石化化工过程副产氢气高值利用、原油直接裂解制乙烯、低碳炼化技术、合成气一步法制烯烃、铜锍连续吹炼、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高效水泥熟料蓖冷机工艺、浮法玻璃一窑多线技术、陶瓷干法制粉工艺低能耗高效加氢裂化(改质)技术、可再生能源低成本制氢等技术与装备标准。(3)末端治理标准主要是指温室气体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的技术与装PAGE\MERGEFORMAT12备,包括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直接空气碳捕集(DACS)等方面。重点制定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捕集、分离、资源化利用、封存等技术与装备标准。(4)协同降碳标准主要是指通过企业内部协同、上下游协同、产业链协同等方式实现协同降碳的相关技术与装备,包括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减污降碳协同、产业链协同等标准。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主要是指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工业绿色化生产中的应用标准,包括智慧能源管控、数字化碳排放管理平台、“工业互联网+能效管理”、智能分析检测等。减污降碳协同标准主要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相关的技术与装备标准,包括工业尾气废气、废水、固废、危废等污染物与温室气体的协同控制综合治理、系统治理等。产业链协同标准主要是指不同产业间强化资源协同利用的相关技术与装备标准,包括液态冶炼渣直接生产岩矿棉,工业副产石膏、铝灰渣、赤泥、大修渣等深度处理用于建材,高固废掺量的低碳水泥,全固废胶凝材料,工业炉窑协同处置垃圾衍生燃料、危险废物、污泥,煤气化装PAGE\MERGEFORMAT12置协同处理化工废物,钢化联产,炼化集成,产城融合等。4.监测标准监测标准主要是指能够量化温室气体排放浓度、强度以及其对环境影响的相关检测和监测标准,包括监测技术监测分析方法、监测设备及系统等3类。图5监测标准子体系框架(1)监测技术标准主要规范不同层面温室气体的监测方案、布点采样、PAGE\MERGEFORMAT12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量值传递、质量控制、数据处理等内容,包括固定源温室气体监测技术、无组织温室气体监测技术等标准。(2)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主要规范各温室气体监测分析方法所涉及的试剂材料、仪器与设备要求、分析测试条件、测定操作步骤、结果表示等内容,包括原/燃料碳含量测定、温室气体采样/检测、温室气体在线监测等方法标准。(3)监测设备及系统标准主要规范温室气体测定范围、性能要求、检验及操作方法、校验设备及系统等内容,包括碳含量测定设备、温室气体采样/检测设备、温室气体在线监测设备及系统等标准。5.管理与评价标准管理与评价主要指为实现减碳目标而进行的一系列管PAGE\MERGEFORMAT12理活动与评价。管理与评价标准包括低碳评价、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等3类。图6管理与评价标准子体系框架(1)低碳评价标准低碳评价主要是依据特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工业产品、企业、园区以及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水平进行的综合评价。主要包括低碳产品评价、低碳企业评价低碳园区评价,以及低碳供应链评价等标准。重点制定量大面广、能源属性突出的工业产品低碳评价标准,以及钢铁、建材、有色金属、石化、化工等重点碳排放行业的低碳企业评价导则、评价指标体系等标准。PAGE\MERGEFORMAT12(2)碳排放管理标准主要指与碳排放活动相关的管理标准,包括碳排放管理体系、碳排放限额等标准。碳排放管理体系标准主要规范工业企业在温室气体管理机制、策划设计、系统配备、实施运行、绩效改进等方面的内容,包括管理体系通用要求、分行业的实施指南等标准。碳排放限额标准主要规范工业生产过程或典型工业产品的碳排放限额,是约束工业领域碳排放量的重要手段。(3)碳资产管理标准主要用于指导企业对配额排放权、减排信用额、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及相关活动的管理,包括碳资产管理体系碳资产管理平台等标准。三、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协调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标准制定与实施过程中重大问题的统筹协调,加强相关标准化技术组织建设,强化产业链上中下游标准之间的有效衔接,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之间的协调配套。引导行业内的龙头企PAGE\MERGEFORMAT12业、科研院所、社会团体、检测认证机构、行业低碳标准化技术组织、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等积极参与标准化工作,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推动企业加快实现低碳转型。(二)强化任务落实各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要按照标准体系的建设目标和重点方向,加强协调、形成工作合力,加快基础通用和重点标准制定,明确任务清单和时间表。相关标准制定和实施情况应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进一步加大对相关标准的支持力度,强化监督检查,确保各项工作的落实落地。(三)推进标准宣贯实施做好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宣传解读工作。支持各行业协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和标准化专业机构等组织开展工业绿色低碳标准的宣传培训,引导PAGE\MERGEFORMAT12和帮助企业执行标准。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应组织本地区企业宣贯并实施标准。建立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制度,及时修订相关标准,保证标准的实用性和时效性。(四)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等国际组织的绿色低碳标准化活动。深度参与基础通用、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核查、低碳技术与装备、温室气体监测、碳排放管理与评价等重点领域标准的研究与制修订,适时提出国际标准提案,分享中国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标准化实践经验。PAGE\MERGEFORMAT12附件1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现行和在研标准项目清单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状态体系位置一、基础通用标准12021-1715T-SH石化行业碳排放管理术语及定义制定中术语定义220173624-T-303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数据质量管理技术规范制定中数据质量32021-1714T-HG/SH石化化工企业碳排放信息披露要求与实施指南制定中报告声明与信息披露42021-1735T-YB钢铁产品碳披露导则制定中报告声明与信息披露二、核算与核查标准120220807-T-467工业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通则修订中温室气体核算2GB/T32151.1-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部分:发电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3GB/T32151.2-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2部分:电网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4GB/T32151.3-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3部分:镁冶炼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520220802-T-467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4部分:铝冶炼企业修订中温室气体核算620220805-T-467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5部分:钢铁生产企业修订中温室气体核算7GB/T32151.6-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6部分:民用航空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8GB/T32151.7-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7部分:平板玻璃生产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9GB/T32151.8-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8部分:水泥生产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10GB/T32151.9-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9部分:陶瓷生产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11GB/T32151.10-2015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0部分:化工生产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1220220804-T-467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1部分:煤炭生产企业修订中温室气体核算13GB/T32151.12-2018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2部分:纺织服装企业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1420173625-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畜禽规模养殖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1520192397-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X部分:水运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1620131608-T-469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针织印染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1720173623-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种植业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1820173627-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电子设备制造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1920173621-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独立焦化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020173629-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公共建筑运营单位(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120173630-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机械设备制造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220173631-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矿山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2320173620-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陆上交通运输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420173626-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其他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520173632-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石油化工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620173633-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石油天然气生产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720173634-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食品、烟草及酒、饮料和精制茶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820173622-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造纸和纸制品生产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2920173628-T-303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17部分:氟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化工企业3020220803-T-467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X部分:城镇燃气供应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120220830-T-469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X部分:铸造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220220806-T-467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X部分:废弃物填埋处理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320220850-T-607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第XX部分:冷库运营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420220839-T-469温室气体碳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第XX部分:锻造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520220840-T-469温室气体碳核算方法与报告要求第XX部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分:热处理企业362021-1737T-YB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粗钢生产主要工序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72021-1719T-HG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电石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82021-1758T-YS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多晶硅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392021-1717T-HG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合成氨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402021-1718T-HG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甲醇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412021-1720T-HG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轮胎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422021-1773T-JC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耐火材料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432021-1721T-HG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染料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442021-1772T-JC二氧化碳排放核算与报告要求石灰企业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45GB/T33755-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钢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铁行业余能利用46GB/T33756-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产水泥熟料的原料替代项目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47GB/T33760-2017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通用要求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4820193354-T-303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废气废水处理及废渣回收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492021-1805T-FZ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定型机余热回收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502021-1738T-YB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高炉大比例球团冶炼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512021-1774T-JC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生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产水泥熟料的燃料替代项目522021-1775T-JC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水泥窑烟气碳捕集项目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5320220843-T-469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农林生物质发电及热电联产项目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5420220859-T-333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建筑用木质构配件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5520220852-T-326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农村沼气工程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5620220846-T-469基于项目的温室气体减排量评估技术规范太阳能热利用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572021-1716T-石化化工行业基于项目的二氧化碳减排量评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HG/SH估通用要求58SJ/T11735-2019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便携式计算机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59SJ/T11736-2019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台式微型计算机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60SJ/T11718-2018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液晶电视机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61SJ/T11717-2018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液晶显示器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622021-1807T-FZ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纺织产品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632021-1808T-SJ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光伏组件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642021-1782T-JC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建筑卫生陶瓷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652021-1777T-JC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金属复合装饰材料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662021-1776T-JC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平板玻璃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672021-1781T-JC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墙体材料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682021-1778T-JC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人造板和木质地板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692021-1722T-SH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石化产品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702021-1780T-JC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岩(矿)棉及其制品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712021-1779T-JC产品碳足迹产品种类规则预拌砂浆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72YS/T800-2012电解铝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测算方法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73HG/T4487-2012合成氨生产企业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74HG/T4820-2015化工企业水网络系统二氧化碳(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75SH/T5000-2011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方法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76HG/T4488-2012硝酸生产企业氧化亚氮(N2O)排放量计算方法已发布温室气体核算PAGE\MERGEFORMAT21772021-1739T-YB钢铁产品碳足迹评估通用要求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782019-0392T-YB钢铁企业碳减排成本核算方法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792018-0453T-YB钢铁企业碳平衡编制方法制定中温室气体核算8020220841-T-469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化和核查技术规范制定中温室气体核查812021-1783T-JC水泥制造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制定中温室气体核查822021-1740T-YB钢铁企业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制定中温室气体核查832021-1784T-JC平板玻璃制造碳排放核查技术规范制定中温室气体核查8420193353-T-303温室气体审定核查组及审定核查员资质条件要求制定中温室气体核查8520090162-T-469温室气体-用于对温室气体审定和核查机构的资格认证或其他形式认可的要求制定中温室气体核查PAGE\MERGEFORMAT21三、技术与装备标准12021-1741T-YB钢铁企业低碳设计导则制定中源头控制22021-1724T-HG硝酸行业氧化亚氮减排技术规范制定中生产过程控制3GB/T34236-2017二氧化碳制甲醇技术导则已发布末端治理4GB/T34250-2017二氧化碳制甲醇安全技术规程已发布末端治理520211022-T-469二氧化碳捕集、输送和地质封存管道输送系统制定中末端治理620220824-T-605钢渣碳酸化固定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方法制定中末端治理7YB/T4890-2021钢铁企业O2-CO2气体混合利用技术规范已发布末端治理8YB/T4891.1-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利用技术规范第1部分:已发布末端治理PAGE\MERGEFORMAT212021用于转炉底吹9YB/T4891.2-2021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利用技术规范第2部分:用于转炉顶吹已发布末端治理10YB/T4891.3-2021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利用技术规范第3部分:用于电弧炉炼钢已发布末端治理112020-0064T-YB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规范第4部分:用于高炉炼铁制定中末端治理122020-0203T-YB钢铁企业二氧化碳循环利用技术规范第5部分:用于钢水精炼制定中末端治理132021-1727T-SH石化行业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溶剂和工艺类制定中末端治理142021-1728T-SH石化行业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工程类制定中末端治理PAGE\MERGEFORMAT21152021-1787T-JC水泥制品养护固碳技术规范制定中末端治理162021-1788T-JC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技术规范制定中末端治理172021-1785T-JC水泥熟料替代原料应用技术规范电石渣制定中协同降碳182021-1786T-JC水泥熟料替代原料应用技术规范煤矸石制定中协同降碳192021-1789T-JC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规范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制定中协同降碳202021-1790T-JC水泥窑用生活垃圾预处理可燃物制备技术规范制定中协同降碳212021-1792T-JC钢渣脱硫副产石膏在水泥企业应用技术规范制定中协同降碳四、监测标准1GB/T8984-2008气体中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碳氢化合物的测定气相色谱法已发布监测分析方法2GB/T34286-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测量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已发布监测分析方法PAGE\MERGEFORMAT212017法3GB/T34287-2017温室气体甲烷测量离轴积分腔输出光谱法已发布监测分析方法4GB/T31705-2015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方法已发布监测分析方法5GB/T31709-2015气相色谱法本底大气二氧化碳和甲烷浓度在线观测数据处理方法已发布监测分析方法6YS/T801-2012电解铝生产全氟化碳排放量测定方法已发布监测分析方法720191001-T-606气体分析一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含量和氧气含量在线自动测量系统性能特征的确定制定中监测分析方法820161882-T-303平板玻璃企业碳排放计量监测技术规程制定中监测技术92021-1751T-YB钢铁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技术规范制定中监测技术PAGE\MERGEFORMAT21102021-1752T-YB冶金焦化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技术规范制定中监测技术112021-1753T-YB铁合金生产过程二氧化碳排放监测技术规范制定中监测技术122021-1793T-JC建材行业固定源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技术要求制定中监测技术132021-1809T-SJ电子行业碳排放监测技术规范制定中监测技术14GB/T34415-2017大气二氧化碳(CO2)光腔衰荡光谱观测系统已发布监测设备及系统五、管理与评价标准120192398-T-303单位产品(服务)碳排放限额编制通则制定中碳排放管理220161883-T-303建材行业重点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320193352-T-303城市轨道交通单位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420193351-T-303石油和化学工业重点产品温室气体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PAGE\MERGEFORMAT2152021-0548T-YB钢铁行业轧钢工序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62021-1734T-HG/SH石化化工行业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编制导则制定中碳排放管理72021-1795T-JC玻璃纤维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82021-1796T-JC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92021-1797T-JC耐火材料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102021-1798T-JC墙体材料单位产品碳排放限额制定中碳排放管理1120220851-T-606化工园区低碳运行管理规范制定中碳排放管理122021-1813T-SJ电子行业碳中和管理体系通用要求制定中碳排放管理132021-1814T-SJ电子行业碳中和管理体系评估规范制定中碳排放管理142021-1815T-SJ电子行业碳中和管理体系分级要求制定中碳排放管理1520193355-T-303工业低碳企业评价通则制定中低碳评价PAGE\MERGEFORMAT211620220823-T-605钢铁行业低碳企业评价指南制定中低碳评价172021-1736T-YB钢铁企业低碳发展对标指南制定中低碳评价182021-1729T-HG/SH石化化工行业低碳产品评价导则制定中低碳评价192021-1794T-JC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通用硅酸盐水泥制定中低碳评价202021-1806T-FZ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碳减排评价导则制定中低碳评价212021-1810T-SJ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计算机制定中低碳评价222021-1811T-SJ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液晶电视机制定中低碳评价232021-1812T-SJ低碳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光伏组件制定中低碳评价242019-0363T-JC建材行业碳交易技术指南制定中碳资产管理252021-1756T-YB钢铁企业碳资产管理规范制定中碳资产管理262021-1816T-SJ光伏发电碳资产管理技术规范制定中碳资产管理PAGE\MERGEFORMAT21附件2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标准制定重点方向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重点方向1.1基础共性1.1术语定义工业领域碳排放管理、碳资产管理、碳中和管理体系等方面的术语定义标准。2.1.2数据质量工业领域温室气体相关的数据质量管理、数据质量评价等标准。3.1.3标识标志重点工业产品的碳标签、碳足迹等标志标识标准。4.1.4报告声明与信息披露工业领域重点行业或企业的碳排放、碳减排量、产品环境信息等信息披露与报告要求相关标准。5.2核算与核查2.1温室气体核算在组织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面,重点制定黑色金属矿采选、钢铁生产主工序、钢压延加工、钢丝及制品、铁合金、炭素、冶金石灰等钢铁行业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标准;烧结墙体材料、玻璃纤维及制品、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建材行业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标准;铜矿、铅锌矿等矿采选企业,铜冶炼、铅冶炼、再生铅冶炼、锌冶炼、镍冶炼、钴冶炼、贵金属冶炼等有色金属行业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标准;炼油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涂料、硝酸、乙烯、黄磷、氯碱、纯碱、磷化工、再生塑料、合成树脂、废弃化学品处置等石化、化工行业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标准;生物发酵、造纸和纸制品、家用洗涤剂等消费品领域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标准;船舶、道路车辆、铸造、锻压、热处理等装备领域重点企业的二氧化碳排放核算标准。PAGE\MERGEFORMAT33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重点方向在项目温室气体减排量核算方面,重点制定废钢回收利用、高炉富氧燃烧、钢渣资源化利用、新型轧制工艺、钢铁副产煤气制化工产品等钢铁行业碳减排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标准;水泥行业余热利用、水泥熟料的原燃料替代、水泥窑烟气碳捕集、水泥制品养护固碳等建材行业碳减排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废塑料、废橡胶、废催化剂等废弃化学品再生和回收利用以及装置余热回收等石化、化工行业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废旧纺织品回收利用、定型机余热回收等消费品领域碳减排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废旧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电动汽车替代出行等装备领域碳减排技术的二氧化碳减排量核算标准”;各行业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具备碳减排效益的项目。在产品碳足迹核算方面,重点制定钢板及钢带、钢筋、型钢、钢管、盘条、铁合金、不锈钢、电工钢等钢铁行业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水泥、预拌混凝土、石灰、玻璃纤维及制品、建筑防水材料、木塑制品、石材、石膏制品、水泥制品、菱镁矿等建材行业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电解铝、阴极铜、锌锭、铅锭、稀土火法冶炼产品、稀土硅铁合金等有色行业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塑料载具托盘、废弃锂电池处置产品、废弃化学品回收再利用产品、无机化工产品、石油化工产品等石化、化工行业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玻璃管制产品、氨基酸、有机酸、玉米淀粉、淀粉糖、酵母、纺织品服装等消费品领域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匹配先进燃烧技PAGE\MERGEFORMAT33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重点方向术的内燃机、甲醇内燃机、弹簧、高强度紧固件、机床、工程机械、乘用车、动力蓄电池及其再生利用产品等装备领域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计算机、显示器件、音视频设备、光伏组件等电子领域重点产品的碳足迹核算标准。6.2.2温室气体核查重点制定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的生产企业二氧化碳排放量核查、碳减排项目二氧化碳减排量核查、产品碳足迹核查相关的通用导则类标准。7.3技术与装备3.1源头控制在原料替代方面,重点制定氢氯氟烃(HCFCs)、氢氟烃(HFCs)类制冷剂替代,非碳酸盐原料替代,再生钢铁原料、再生铜铝原料、再生铅、风电叶片等再生资源利用,冶炼渣、焦油渣、铁合金渣、电石渣、铝灰渣、赤泥、尾矿、煤矸石、废塑料、废橡胶等工业固废再利用等技术和装备标准。在燃料替代方面,重点制定生物质燃料替代技术,氢冶金,炉窑氢燃料替代,玻璃熔窑窑炉氢能煅烧、燃氢燃气轮机、氢燃料内燃机等氢能替代,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如工程机械、农业机械等)原燃料结构优化,工业电加热炉、工业汽轮机、空气源热泵采暖等电气化替代等技术和装备标准。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重点制定太阳能、风能、光热、地热、潮汐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输送、储能、利用以及分布式应用等相关技术和装备标准。在低碳设计方面,重点制定建材行业硫(铁)铝酸盐水泥等低碳PAGE\MERGEFORMAT33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重点方向水泥设计、铸造行业低碳园区设计、集成电路低碳工厂设计等标准。8.3.2生产过程控制重点制定能源梯级利用、储能及余能回收利用、多效精馏系统提升、富氧燃烧等能效提升技术与装备标准;氢冶金、熔融还原炼铁、氧气高炉、短流程炼钢、连铸连轧工艺、石化化工过程副产氢气高值利用、油化一体化工艺技术、高效水泥熟料蓖冷机工艺、浮法玻璃一窑多线技术、陶瓷干法制粉工艺、低能耗高效加氢裂化(改质)技术、可再生能源低成本制氢等生产工艺优化技术与装备标准。9.3.3末端治理重点制定工业领域二氧化碳捕集、分离、资源化利用、封存等技术与装备标准。10.3.4协同降碳重点制定碳排放数字化管理平台、智能分析检测技术等数字化绿色化协同标准;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减排相关的技术与装备标准;工业炉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钢渣脱硫石膏用于水泥企业、全固废胶凝材料、钢化联产、低碳燃料匹配发动机燃烧和整车技术等产业链协同降碳标准。11.4监测4.1监测技术重点制定钢铁、焦化、铁合金等钢铁行业生产过程二氧化碳监测标准;氟化工等石化、化工企业二氧化碳连续监测标准;建材生产企业固定源二氧化碳排放在线监测标准;道路车辆企业/产品的碳排放监测标准。12.5管理与评价5.1低碳评价重点制定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等行业的低碳企业通用评价导则类标准。重点制定黑色金属矿产品、钢板及钢带、钢筋、型钢、钢管、金PAGE\MERGEFORMAT33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重点方向属制品、铁合金、不锈钢、电工钢等钢铁行业重点产品的低碳评价标准;烧结墙体材料、平板玻璃、玻璃纤维及制品、绝热材料、建筑防水材料、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等建材行业重点产品的低碳评价标准;电解铝、稀土矿等有色行业重点产品的低碳评价标准;石化塑料、橡胶和化学品、腐植酸类肥料、制冷剂、复合肥料、轮胎、碳酸钙、硫酸锰、磷酸及磷酸盐等石化、化工行业重点产品的低碳评价标准;家用洗涤剂等消费品领域重点产品的低碳评价标准;氢燃料内燃机、甲醇内燃机、通用汽油机、动力蓄电池、氢燃料电池、驱动电机、道路车辆等装备领域重点产品的低碳评价标准;计算机、显示器件、音视频设备、光伏组件等电子领域重点产品的低碳评价标准。13.5.2碳排放管理重点制定工业企业碳排放管理体系及其在重点行业的应用实施指南标准;企业低碳运行管理标准;重点行业低碳供应链管理标准。14.5.3碳资产管理重点制定钢铁、建材、有色、石化、化工、电子等行业的碳资产管理技术、碳资产管理体系实施指南等标准。PAGE\MERGEFORMAT33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