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治理体系现代化——国际背景、历史演化与推进路径--社科院 张友国VIP专享VIP免费

代化
进路
友国
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智能治理实验室
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
第一部分:碳治理国际背景
度 ( 吨 /
元 )
0.1 低碳发展形势国际比
15.00
10.00
5.00
0.00
中国
2000
2005
2010
2015
1950
1955
1960
1965
1970
1975
1980
1985
1990
1995
中国碳治理体系现代化——国际背景、历史演化与推进路径张友国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智能治理实验室中国社会科学院环境与发展研究中心第一部分:碳治理国际背景碳强度(吨/万美元)0.1低碳发展形势国际比较美国英国法国15.0010.005.000.00德国中国日本2000200520102015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美国英国法国30.0020.0010.000.00人均碳排放(吨/人)德国中国日本2000200520102015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双碳”目标实现路径的国别差异性:以欧盟为例50004500400035003000250020001500100050000.2欧盟2003201218681877188618951904191319221931194019491958196719761985199418591850碳排放数据(不包含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及森林)来自世界资源研究所。经济人口数据:实际GDP和人口原始数据来自PennWorldTable(version10.0),人均GDP、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为作者计算。实际GDP是按2017年价格计算的生产法(output-side)GDP(购买力平价计)。缺失数据处理:斯洛伐克、捷克、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碳达峰时的相关经济数据缺失,其碳达峰时的人口数据采用其1990年的人口数据代替。除上述五国外,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1990年前的经济数据也缺失,在计算欧盟碳达峰相关指标时,这些1990年前经济数据缺失的国家暂不考虑在内。马耳他克罗地亚500意大利0400西班牙0爱尔兰0碳达峰时间有明显差异碳达峰过程不同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00拉脱维亚000080丹麦0葡萄牙200斯洛文利亚100塞浦路斯5000100欧盟200520捷克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000100匈牙利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2189419161938196019822004185018751900192519501975200018501875190019251950197520001850187519001925195019752000100波兰20卢森堡000000保加利亚斯洛伐克250罗马尼亚爱沙尼亚立陶宛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瑞典希腊法国德国芬兰120050021020020015080807050505025000000003•碳脱钩Tapio指数ξCξC=(ΔC/C0)/(ΔY/Y0)其中:C和Y分别表示碳排放量和GDP,Δ表示时点t与时点0之间相应变量的取值变化,上标表示时点。按现有文献,根据εC的大小和符号,可将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划分为如下类型。状态脱钩连结负脱钩强脱钩弱脱钩衰退脱钩增长连结衰退连结增长负脱钩强负脱钩弱负脱钩C<00<ξC<0.8>1.20.8<ξC<1.20.8<ξC<1.2ξC>1.2<00<ξC<0.8ΔC<0>0<0>0<0>0>0<0ΔY>0>0<0>0<0>0<0<0ξ成员国碳达峰时的相关指标达峰期前后三个5年期的碳脱钩状态峰值年(1)(2)(3)(4)(5)前III前II前I达峰期后I后II后III欧盟19791.822.851.5774.7227.45增连弱脱弱脱弱脱衰脱弱脱强脱瑞典19701.983.421.7373.1134.41增负增负增连增负强脱强脱强脱德国19731.793.902.1871.6333.35弱脱增连弱脱弱脱强脱强脱弱脱比利时19731.884.742.5371.5629.16增连增连弱脱弱脱强脱衰脱强脱卢森堡19742.8213.284.7275.1323.98增连增负弱脱弱脱强脱衰脱弱脱斯洛伐克1977-3.35-85.8824.03-------捷克1978-4.69-78.1321.57-------法国19792.461.122.7672.9728.42弱脱弱脱弱脱弱脱衰脱强脱强脱荷兰19792.533.611.4374.0124.32增连弱脱增连增连强脱增连弱脱波兰19800.693.635.2481.9520.63--弱脱强负强脱强脱强脱匈牙利19841.212.361.9674.7021.13--弱脱弱脱强脱强脱强脱保加利亚19851.062.872.7090.729.66-弱脱弱脱弱脱强脱衰脱衰脱罗马尼亚19870.822.462.9968.7325.78---弱脱衰脱强脱强脱立陶宛1988-2.87-90.5816.30-------爱沙尼亚1988-6.85-81.0224.88-------拉脱维亚1988-2.14-85.7822.58-------丹麦19963.163.941.2569.8425.15强脱增连弱脱增连强脱弱脱强脱葡萄牙20022.461.830.7482.9528.17弱脱增负弱脱增连强脱衰脱增负芬兰20033.653.801.0465.0525.19增连弱脱弱脱增负强脱衰脱强脱马耳他20032.412.030.8485.8922.08增负增负强脱弱脱强脱强脱强脱意大利20043.522.350.6773.1726.46弱脱强脱弱脱增负强脱衰脱强脱西班牙20053.242.290.7077.3031.60弱脱增连弱脱弱脱强脱强脱弱脱奥地利20054.332.630.6171.0326.25弱脱弱脱弱脱增连强脱强脱强脱爱尔兰20055.593.220.5847.8927.46弱脱弱脱弱脱弱脱强脱强脱弱脱希腊20073.172.820.8988.1333.47增连弱脱弱脱弱脱衰连衰脱-克罗地亚20072.151.560.7279.8633.26-弱脱弱脱弱脱强脱强脱-斯洛文尼亚2008a3.212.450.7674.6838.72-弱脱弱脱弱脱衰脱弱负-塞浦路斯2008a3.243.020.9399.2841.65增负增连增连弱脱衰脱增连-(1)人均GDP(万美元)(2)人均碳排放(吨碳)(3)碳排放强度(吨碳/万美元)(4)消费占比(%)(5)资本占比(%)碳达峰时的技术经济特征差异明显达峰后的碳排放态势呈现多样性0.3主要工业化国家碳达峰前后的经济结构演化0.90英国消费比重0.600.30投资比重0.00出口比重碳达峰前各国的投资比重都已经迈过峰值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195019551960196519701975198019851990199520002005201020151950195619621968197419801986199219982004201020161950195619621968197419801986199219982004201020161950195619621968197419801986199219982004201020161950195619621968197419801986199219982004201020160.00出口比重消费比重投资比重出口比重消费比重投资比重出口比重消费比重投资比重出口比重消费比重投资比重出口比重0.900.600.300.000.900.600.300.000.900.600.300.000.900.600.30投资比重消费比重0.900.600.30法国德国美国中国日本0.00第三产业比重(%)总体上,第二产业比重在碳达峰前后都呈波动下降变化形态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90.0060.0030.000.0090.0060.0030.000.001960196419681972197619801984198819921996200020042008201220162020第二产业比重(%)英国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英国中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中国美国0.30日本英国德国0.00法国碳达峰过程中能源结构变化都呈现低碳化趋势,但具体变化存在明显差异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1965196919731977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200920132017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0.900.600.300.00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0.900.600.300.00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法国0.450.300.150.00非化石能源比重天然气比重煤炭比重石油比重0.60国家各类需求比重消费投资出口三次产业比重各类能源消费比重一产二产三产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非化石能源中国0.4480.3880.1640.0730.3940.5330.5680.2730.159美国0.6830.2340.0830.0110.2120.7760.2370.6410.122英国0.6710.2210.1080.0280.4480.5240.4380.5270.033法国0.6170.2400.1430.0410.2760.6830.1590.7120.129德国0.5960.2510.1530.0230.4810.4960.3670.5870.046日本0.6180.2030.1780.0110.2660.7230.2450.6940.061中国经济结构变化与现状中国经济结构在过去十余年中的变化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碳达峰过程总体上相似。不过,中国当前经济结构与主要工业化国家碳达峰时的经济结构还存在较大差异性。那么,按当前经济结构演化态势中国能否“自然”实现碳达峰目标?不同时点和峰值的碳达峰将对中国经济结构演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0.4国际碳治理框架与动向•联合国气候框架•欧盟:绿色复苏——绿色竞争力——碳关税俄乌冲突——能源安全与碳治理•美国:反复无常第二部分:中国碳治理体系演进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碳治理体系碳强度控制主导的碳治理体系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节能战略碳强度减排战略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碳治理体系能源短缺20世纪90年代有所缓解能源长期短缺改革开放后逐渐节能战略为主强调可再生能源开源战略开源战略开源战略为主重视节能战略世界能源危机“九五”至今20世纪80年代重视能源效益改革开放前1.1节能战略推动碳治理体系形成1.1.1节能战略逐渐成为能源发展首要战略1.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碳治理体系“九五”以来:能源短缺基本解决,能源效率问题凸显“六五”、“七五”时期:能源短缺为主;能源效率不高“八五”时期:能源短缺缓解,能源效率紧迫性开发为主,强调节能战略地位开发与节能并重节能优先增强“六五”规划提出“五年内国家安排节能措施项目1303个,其中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大技术改造项目195个。”“八五计划建议”提出“将耗能高、运量大的工业逐步转移到能源充裕、资源富集的内地”。“十一五”规划明确要求要“通过加强能源生产、运输、消费各环节的制度建设和监管,实现管理节能。”1997年11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十五”至“十一五”期间,着手建立节能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管理制度、合同能源管理、节能投资担保机制、节能自愿协议高度重视技术节能产业布局指导意见行政措施强化节能加强节能法制建设建立市场节能机制1.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碳治理体系1.1.2多措并举推动节能战略实施节能战略的实施力度自“十一五”时期得到空前强化继续强调发展水电1.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碳治理体系解决农村能源问题+优化国家能源结构: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不断强化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积极开发各种可再生能源解决农村能源问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1.2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有力支撑碳治理体系形成支撑政策体系法律保障体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2005大力发展水电经济政策体系:财政、贷款、并网销售、价格“六五”至“八五”“九五”至“十一五”高度重视开发技术改革开放后改革开放前1.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碳治理体系渐趋低碳化的产业体系隐性碳减排目标体系不断优化的组织保障体系日益成熟的市场体系1.3能源可持续发展驱动的碳治理体系构成龙头企业:如中节能、国电科技环保、上海宝钢节能环保节能环保和可再生能源产业大力推进现有产业低碳发展2007年,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1980年,国家能源委员会;1982年,撤销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2008年,国家能源局;国家能源委员会能源强度严控两高行业发展1.围绕能源可持续发展的碳治理体系1.3能源可持续发展驱动的碳治理体系构成多元化激励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的法律保障体系统计、监测监管体系年耗能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能耗统计数据网上直报系统国家层面:电力法、节能法、可再生能源法部委和地方层面:如山西省节能条例国务院、部委、地方政府能源统计巡查制度、节能监管监察行政、经济、自愿2.碳强度控制主导的碳治理体系向碳强度控制主导型过渡持续强化碳强度控制碳总量控制目标为辅2.1立足中国面向全球的碳治理战略定位“十三五”:碳强度下降18%;能源强度降1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党的十七大,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作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内容“十二五”:碳强度下降17%;能源强度降16%;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1.4%标志拉开序幕: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会议,2020年碳强度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十四五”:碳强度下降18%;能源强度降13.5%;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达20%“十四五”:支持有条件的地区、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2007年6月中国制定第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十三五”: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到峰值2.碳强度控制主导的碳治理体系大力推进产业低碳发展能源体系多元清洁化发展强调节能重要性鼓励区域开展低碳试点2010年(5省8市)、2012年(3省26市)、2017年(45市、区、县)确定了三批确定了87个国家低碳试点省份和城市2.2多元化、系统化的碳治理路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列入战略新兴产业,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鼓励的区域范围从“优化开发区”调整为“有条件的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制造业结构优化、大力发展服务业、地区差异化方案高度重视能源安全:智慧能源系统加大重点产业的碳控制力度:节能环保产业成为战略新兴产业能源强度与总量双控制度煤炭清洁利用2.碳强度控制主导的碳治理体系坚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不断优化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努力增加生态碳汇2.2多元化、系统化的碳治理路径国际:形成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促进发展中国家碳治理能力的提升“十三五”规划要求生活方式的绿色低碳水平上升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十三五”规划强调要突破新能源领域的核心技术“十二五”规划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十四五”规划强调采取绿色低碳技术攻关行动国内:标准、认证、市场、制度建设大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综合治理“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十四五”规划强调广泛形成绿色生活方式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行动2.碳强度控制主导的碳治理体系2.3更加完善的碳治理体系构成结构化碳减排目标体系日趋绿色低碳循环化的产业体系清洁低碳高效安全转型能源体系市场导向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了煤、油、气、电、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生产体系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比重从2010年的9.4%上升至2021年达到16.5%形成了一支初具规模的研究队伍,取得了一批世界公认的研究成果一批企业已经被确定为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培育对象多措并举促进产业结构低碳化各行业低碳发展水平大幅上升能源强度与能源总量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碳强度为主2.碳强度控制主导的碳治理体系2.3更加完善的碳治理体系构成不断健全的法律体系日益完善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的组织保障体系各地根据形势变化修改或新增地方性法规,如深圳市颁布了全国首个绿色金融法规保留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等原有机构全国人大根据形势变化对原有重要法律进行了修订,节能法新颁布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新成立国家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强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支持政策双碳“1+N”政策体系正在形成能源体系低碳化政策不断健全产业绿色低碳化发展政策政策手段不断丰富3.中国碳治理体系演化特征3.1始终坚持党的领导领导制定不同阶段的碳减排目标直接部署碳治理体系建设体现党的方针、政策、路线党的十八届五中提出的“推动低碳循环发展”的建议体现在“十三五”规划有关温室气体控制的措施中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设想体现在“十四五”规划关于应对气候变化的路径中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对“十二五”碳强度下降目标的建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对“十一五”能源强度下降目标的建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2035年“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3.中国碳治理体系演化特征3.2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碳治理体系演化与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和发展任务保持高度一致。碳治理体系演化过程中既考虑了经济发展和碳减排之间的对立性,也充分注意到了两者之间的统一性。符合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解决生态问题的内在规律。契合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3.中国碳治理体系演化特征3.3随着党的理论深化而不断完善碳治理体系形成——党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认同与吸纳。碳治理体系从能源领域延伸至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领域——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碳治理体系成为国家治理体系的一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一部分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减污降碳协同增效、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3.中国碳治理体系演化特征3.4注重系统性和稳定性系统性——妥善处理整体和局部的关系。全国一盘棋;地区;行业稳定性——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统筹谋划。2009年,提出2020年目标2020年,提出2030年和2060年目标五年规划目标3.中国碳治理体系演化特征3.5政府与市场定位渐趋合理形成碳治理体系的最初动力来自政府。解决负外部性问题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要尽可能发挥碳治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结论:碳治理体系演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碳治理体系演化的问题导向性特征明显应对能源安全、能源效率不高、气候变化问题碳治理体系演化充分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要求和方向。如坚持党的领导、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等小结积极打造与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相适应的碳治理体系。以推进碳治理体系现代化为抓手,带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现代化进一步发挥碳治理体系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支撑作用。碳治理体系演化展望:4.迈向双碳目标的碳治理体系4.1碳治理成为国家重大发展战略4.1碳治理成为国家重大战略4.1.1党的二十大前——持续强化推进“双碳”的决心⊙“双碳”的提出:“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2020年9月22日,北京)⊙“中国将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继续作出艰苦卓绝努力,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作出更大努力和贡献。”(习近平:《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的讲话》,2020年9月30日,北京)⊙“不久前,我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力争二氧化碳排放2030年前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言出必行,将坚定不移加以落实。”(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利雅得峰会“守护地球”主题边会上的致辞》,2020年11月22日,北京)⊙“中国将继续促进可持续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确保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议程”对话会上的特别致辞》,2021年1月25日,北京)⊙“我宣布中国将力争于2030年前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意味着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强度降幅,用全球历史上最短的时间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这无疑将是一场硬仗。中方言必行,行必果,我们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全面推行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习近平同法国德国领导人举行视频峰会上的讲话,2021年4月16日)1.1.2昭告“双碳”工作总体思路⊙“过去15年,中国碳排放强度大幅超额完成2020年气候行动目标。中方将陆续发布重点领域和行业碳达峰实施方案和支撑措施,构建起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持续推进能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行业、企业率先达峰,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能源转型的努力作出积极贡献。”(习近平:《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六次峰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31日,北京)⊙“近期,中国发布了《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还将陆续发布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重点领域和煤炭、电力、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的实施方案,出台科技、碳汇、财税、金融等保障措施,形成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习近平:《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六次缔约方大会世界领导人峰会发表书面致辞》2021年11月1日,北京)4.1.2党的二十大对“双碳”的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进行战略部署时,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4.2历史逻辑——“双碳”目标符合中国低碳发展战略内在演化逻辑中国低碳战略目标演进的三个特征:从隐性目标到显性目标逐渐多样化、结构化不断强化年份目标意义2006“十一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费量下降20%,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中国正式启动低碳发展战略的标志。2009联合国气候变化哥本哈根大会上,中国政府向世界宣布,2020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量将在2005年的水平上下降40%~45%中国首次提出自己的碳减排目标。2011“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在“十二五”期间降低16%的同时,单位GDP碳排放降低17%;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要提升31个百分点碳强度减排目标与节能目标一并作为发展的约束性指标进入公众视野,并成为各级政府工作考核的一个重点。2014《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2030年左右实现碳达峰并争取尽早实现、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0%—65%。这是中国首次提及与碳总量控制相关的低碳发展战略目标。2016“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源消耗和单位GDP碳排放在“十三五”期间分别下降15%和18%、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上升3个百分点;全国能源消费总量要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并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达峰。在提出2030年碳达峰这一较长期碳总量控制目标后,中国又确定了一个隐性的五年碳排放总量控制目标,从而为长期目标的实现打下坚实基础。20209月的联合国一般性辩论上,习近平同志代表中国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12月的气候雄心峰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代表中国提出,还要实现2030年单位GDP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意味着中国碳排放达到峰值后,不能一直维持在高位水平,而应逐步下降。4.3现实逻辑——国家层面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低碳发展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已较为完善•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个方面内容意义围绕节能减排形成一系列政策法规《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07〕15号)《“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1〕26号)《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国发〔2012〕40号)《“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国发〔2016〕74号)《节能法》修订为低碳发展政策体系的建立,间接铺垫了良好的基础围绕应对气候变化特别是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国家制定的一系列战略、规划和政策《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1994)《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国发〔2007〕17号)《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发改气候〔2013〕2252号)《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国函〔2014〕126号)《“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1〕41号)《“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国发〔2016〕61号)直接强化和完善了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地区层面的低碳发展制度体系取得长足进展例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于2010年、2012年和2017年先后组织开展的三批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与国家层面的政策相互衔接、支撑;制度体系更加立体、更为完整和贯通4.3.1低碳政策法规体系和体制机制较为完善二是非化石能源发展成效明显煤炭占比石油占比天然气占比清洁能源占比4.3.2低碳发展取得显著成效9.344.246.57.737.854.5三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大推进了产业结构的优化和低碳化80706050%403020100-14-16-18-20单位GDP能源消耗变化%“十一五”期间“十二五”期间“十三五”期间一是能源强度持续下降2010三次产业构成2020三次产业构成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时期“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五”“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碳排放年均增速%5.614.676.510.1211.656.223.182.22300025002000150010005000碳治理体系亟待升级碳排放:百万吨•创造条件尽早实现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创造条件就是要按规律办事,而不是蛮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谋划”和“协同推进”都要按规律办事)。4.3.3推进“双碳”的重大现实意义“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们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体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演进规律习近平同志指出,实现“双碳”目标,不是别人让我们做,而是我们自己必须要做。……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性,增强推进“双碳”工作的信心。(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年第10期。—讲话》,2022年1月24日,北京)⊙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发挥减污降碳节能协同作用⊙顺应技术进步趋势、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迫切需要“要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总抓手,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交通运输结构、用地结构调整。”(习近平:《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求是》2022年第11期。)⊙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主动担当大国责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迫切需要“中方宣布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9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基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需要中方付出艰苦努力。中国正在制定碳达峰行动计划,广泛深入开展碳达峰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率先达峰。中国将严控煤电项目,“十四五”时期严控煤炭消费增长、“十五五”时期逐步减少。”(习近平:《共同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在“领导人气候峰会”上的讲话,2021年4月22日,北京)——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之一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本质要求之一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35年总体目标之一:广泛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4.3.4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亟待提升•产业体系的绿色现代化进程需加速•城镇化水平提升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的碳排放压力巨大•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还任重而道远•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完善的空间还很大•区域发展差异巨大4.4仍然面临严峻挑战4.4.1低碳技术创新水平亟待提升•2019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关于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的指导意见》•节能技术创新虽然进步巨大,但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尽管非化石能源技术创新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也面临诸多挑战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仍存在明显短板:非化石能源的原材料供应风险日益凸显:如清洁能源关键金属供应风险非化石能源消纳与接入技术有待提升4.4.2产业体系的绿色现代化进程需加速•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能力不足•经济发达地区也存在着土地等要素制约以及淘汰落后产能等困难•世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以及核心高新技术封锁等带来的产业结构高端化挑战4.4.3城镇化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将带来巨大碳排放压力各国人口城镇化率未来5到15年间还有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减灾、生态修复等重大工程也要建设100%90%80%70%60%50%40%30%20%10%0%4.4.4低碳生活方式的形成还任重而道远4.4.5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完善的空间还很大•有些政策工具尚处于研究阶段,还未开始实施:碳税•有些政策工具虽已实施,但力度太小或尚处于试点阶段:例如绿色金融•有些已列入计划的体制机制建设工作进展落后于计划的进度安排。例如碳交易市场•地方性“双碳”规划总体思路趋于雷同,缺乏地域独特性和针对性可能没有抓住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从而影响效率不利于“双碳”工作与其他工作的协同和融合•强调区域差异化就是为了避免“一刀切”和不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现象国家层面:可要求每个地区实现碳达峰,但不宜要求每个地方都实现碳中和,应该是整个国家范围内实现碳中和目标地方层面:既要“运动式”做法,也有防止贻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时机4.4.6区域发展差异巨大4.5按经济规律推进碳治理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奋发有为,锐意进取,人类社会就能更好前进。”一是发展和减排的关系——主要体现了碳减排与经济发展相互作用规律。减排不是减生产力,也不是不排放,而是要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要坚持统筹谋划,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从忧患意识把握新发展理念,体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规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4对关系(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上的讲话》,2022年1月4.5.1“双碳”工作要把握好的几个关系24日,北京):•“近来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问题,有的搞“碳冲锋”,有的搞“一刀切”、运动式“减碳”,甚至出现“拉闸限电”现象,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要求。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能脱离实际。如果传统能源逐步退出不是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就会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造成冲击。减污降碳是经济结构调整的有机组成部分,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年第10期。——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稳妥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习近平:《致二〇二二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的贺信》,2022年6月5日)•“要坚定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推动流域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从供需两端入手,落实好能耗双控措施,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上马,抓紧有序调整能源生产结构,淘汰碳排放量大的落后产能和生产工艺。要着力确保煤炭和电力供应稳定,保障好经济社会运行。”(习近平:《在深入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年10月22日,济南)二是整体和局部的关系——体现了碳减排工作中区域分工合作协同增效规律。既要增强全国一盘棋意识,加强政策措施的衔接协调,确保形成合力;又要充分考虑区域资源分布和产业分工的客观现实,研究确定各地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双碳”行动方案,不搞齐步走、“一刀切”。三是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关系——体现了降碳能力提升规律。既要立足当下,一步一个脚印解决具体问题,积小胜为大胜;又要放眼长远,克服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的思想,把握好降碳的节奏和力度,实事求是、循序渐进、持续发力。四是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体现了碳减排中经济主体的行为规律。要坚持两手发力,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建立健全“双碳”工作激励约束机制。4.5.2推进“双碳”工作的关键路径•“双碳”工作的实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我国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绝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明确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习近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2021年4月30日,北京)•总体原则和方法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对“双碳”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强调要坚持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原则。党中央已经出台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批准了碳达峰行动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年第10期。——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第一,遵循能源体系技术经济规律——推动能源革命。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要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要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尤其是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有序减量替代,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要夯实国内能源生产基础,保障煤炭供应安全,保持原油、天然气产能稳定增长,加强煤气油储备能力建设,推进先进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要把促进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要推动能源技术与现代信息、新材料和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探索能源生产和消费新模式。要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氢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要立足国情,以煤为主是我们的基本国情,实现碳达峰必须立足这个实际。在抓好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同时,加快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发展可再生能源,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增加新能源消纳能力。……要确保能源供应,实现多目标平衡,多渠道增加能源供应,大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要带头保供稳价,决不允许再次发生大面积“拉闸限电”这类重大事件。要深入推动能源革命,促进能源消费、供给、技术、体制改革,加强国际合作,加快建设能源强国。”(习近平:《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求是》2022年第10期。——2021年12月8日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话的一部分)第二,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规律——推进产业优化升级。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第五代移动通信(5G)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建设绿色制造体系和服务体系,提高绿色低碳产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要严把新上项目的碳排放关,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要下大气力推动钢铁、有色、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加快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要加大垃圾资源化利用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要统筹推进低碳交通体系建设,提升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质量。要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巩固和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绿色低碳消费,鼓励绿色出行,开展绿色低碳社会行动示范创建,增强全民节“不符合要求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要坚决拿下来。”(习近平:《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讲话,2021年4月30日,北京)约意识、生态环保意识。第三,遵循技术创新规律,从问题导向把握新发展理念——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要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要建立完善绿色低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转化。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鼓励高等学校加快相关学科建设。第四,遵循经济主体行为规律——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要进一步完善能耗“双控”制度,新增可再生能源和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要健全“双碳”标准,构建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推动能源“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要健全法律法规,完善财税、价格、投资、金融政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完善碳定价机制,加强碳排放权交易、用能权交易、电力交易衔接协调。第五,遵循气候治理国际合作规律——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要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更加积极姿态参与全球气候谈判议程和国际规则制定,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气候治理体系。•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双碳”工作的领导,加强统筹协调,严格监督考核,推动形成工作合力。要实行党政同责,压实各方责任,将“双碳”工作相关指标纳入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对“双碳”基础知识、实现路径和工作要求的学习,做到真学、真懂、真会、真用。要把“双碳”工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第三部分:碳治理的区域差异与区域协同5.构建迈向双碳”目标碳治理体系——区域差异化实现路径•区域碳排放态势•实现“双碳”目标的区域差异化路径5.2中国区域碳排放态势•区域碳排放格局•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的变化趋势与影响•区域碳排放阶段•未来20年区域碳排放情景110北京01600850天津0580河北02500300吉林0200黑龙江0860上海0山西0460江苏056004200310云南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00江西四川内蒙古湖南湖北福建河南甘肃海南青海广东广西浙江新疆重庆贵州安徽辽宁宁夏陕西山东10801210470410270250230210380380300320560550170180500000000000000000005.2.1区域碳排放格局2018各省市区碳排放1997各省市区碳排放•碳排放在省级层面的区域分布极不平衡•碳排放增速的阶段性变化特征大多类似•碳排放始终以工业碳排放为主,但工业碳排放份额差异巨大(38%~97%)•各省份碳排放的化石能源来源构成也差异明显基于LMDI的区域碳排放因素分解考察经济规模、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结构变化的碳排放影响。令上标r表示区域,下标i、j分别表示部门和能源种类。各区域的生产碳排放变化可表示如下:ΔCr=Cr,t−Cr,0=ΔCactr+ΔCintr+ΔCstrr+ΔCmixr其中,ΔCactr=∑ijwijrln(Yr,t/Yr,0)ΔCintr=∑ijwijrln(Ir,t/Ir,0)ΔCstrr=∑ijwijrln(Sir,t/Sir,0)ΔCmixr=∑ijwijrln(Mir,t/Mir,0)又其中,wrij=(Cijt−Cij0)/(lnCijt−lnCij0)5.2.2区域碳排放驱动因素变化趋势与影响总体朝着有利于碳减排的方向变化,个别阶段不然促进碳减排的最重要因素,但个别阶段、个别省份不然总体上也朝着有利于碳减排的方向变化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1997-20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181997-20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181997-20002001-20052006-20102011-20152016-201820能源10结构效0应-10%-2020能源10强度效0应-10%-2020产业10结构效0应-10%-202006-20102011-20152016-20181997-20002001-2005241680规模效应%)()()()(5.2.3不同省份所处的碳排放阶段可能已出现分化•2018年碳排放量至少比碳排放历史最大值低10%为标准。北京、天津、吉林、上海、河南、湖北、四川、云南可能已经碳达峰。•判断方法驱动因素变化趋势部门碳排放变化趋势碳脱钩指数趋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部门碳排放变化趋势明显倒U型曲线趋势:上述八个省份工业部门高位波动变化态势:黑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重庆、贵州、陕西、甘肃、青海的工业碳排放呈现比较明显的增长态势:其余省份的工业碳排放则仍呈现•碳脱钩指数趋势明显脱钩趋势:绝大多数省份近期呈现增长连接态势:内蒙古、新疆•碳库兹涅茨曲线lnCr,t=αr+αt+β1lnYr,t+β2(lnYr,t)2+εr,t其中,αr、αt分别表示区域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β为估计系数。曲线存在性:八大经济区除东北和大西北外,都存在。碳达峰时的人均GDP(万元):全国——9.32北部沿海——9.12东部沿海——12.23南部沿海——9.20黄河中游——8.61长江中游——6.22大西南——4.58北京、天津、上海、湖北、四川的人均GDP达到阈值5.2.4未来20年区域碳排放情景•根据决定碳排放四大因素的变化趋势预测经济规模——预测经济增速推算,采用ARMA方法和时间趋势法的组合预测产业结构和化石能源结构的变化——采用成分数据预测模型加以推测能源强度和清洁能源份额——情景设定•情景设计基准情景(S0)节能技术加速进步情景(S1)能源结构加速优化情景(S2)构成序列{xit}。(1)将xit进行变换,令zit=(xit)1/2(2)建立直角坐标系与球面坐标系映射,即z1t=sinθ2tsinθ3tsinθ4t…sinθntz2t=cosθ2tsinθ3tsinθ4t…sinθntz3t=cosθ3tsinθ4t…sinθnt⁞zn−2t=cosθn−2tsinθn−1tsinθntzn−1t=cosθn−1tsinθntznt=cosθnt其中,0≤θjt≤π/2,j=2,3,…n。(3)利用递归算法求得θjtθnt=arccoszntθn−1t=arcos(znt/sinθnt)θn−2t=arcos[znt/(sinθntsinθn−1t)]⁞θ2t==arcos[znt/(sinθntsinθn−1t…sinθ3t)](4)建立θjt与时间t的一元回归模型:θ^jt=fj(t)+εj,j=2,3,…n。(5)预测报告期(t+l)的角度θ^jt+l=fj(t+l),j=2,3,…n。(6)继而推测zit+l并预测出xit+l=(zit+l)2。这里以产业结构为例简要叙述成分数估计方法。令xit(i=1,2,…n)表示产业i的增加值在时点t占GDP的份额,所有产业的份额成分数估计方法110北京01600850天津0580河北02500300吉林0200黑龙江0860上海0山西0460江苏056004200310云南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9972001200520092013201720212025202920332037100江西四川内蒙古湖南湖北福建河南甘肃海南青海广东广西浙江新疆重庆贵州安徽辽宁宁夏陕西山东1080121047041027025023021038038030032056055017018050000000000000000000•三种情景下,全国碳达峰都能在2030年前实现,但达峰年份和峰值有所不同•三种情景下,各省市区碳达峰年份及峰值都呈现分化态势5.3实现“双碳”目标的区域差异化路径根据碳排放所处阶段把握好碳减排节奏根据低碳发展所处阶段和特征制定、实施低碳发展水平提升策略将“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融合类型省份特征措施已达峰富裕型达峰北京、天津、上海经济发达、技术水平先进且碳排放总量较小引领示范,提供制度、政策、模式与技术借鉴经济赶超型达峰吉林、黑龙江、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甘肃还面临较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宜按当前节奏稳步推进碳减排;在进一步发挥优势的同时,尽快补齐短板未达峰即将达峰型辽宁、浙江、安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已经接近预期峰值并呈现脱钩趋势因势利导、扬长避短,加快实现碳达峰并进入碳排放稳定下降阶段跟进达峰型河北、山西、江苏、山东、重庆、云南、陕西、新疆囊括了中国六大碳排放省份中的四个;碳达峰时间和峰值对全国碳排放态势有重要影响争取与全国同步实现碳达峰;尽可能缩短碳排放在高位的徘徊时间迟滞达峰型内蒙古、江西、贵州、青海、宁夏离预期峰值还有较长时间的地区在努力推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尽力跟上全国整体碳达峰步骤,并把握好自己的碳减排节奏5.3.1根据碳排放所处阶段把握好碳减排节奏类别省份低碳发展提升策略低碳发展国内领先北京、上海和广东继续加强低碳技术自主创新争取赶超国际先进水平辐射带动其他省份作用低碳发展水平较高四川、福建、浙江、重庆、湖北、湖南、江苏、尽快达到前一梯队的低碳技术水平根据自身优劣势来制定和实施追赶策略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海南、云南、江西、广西、河南天津、安徽、陕西、山东低碳发展水平偏低吉林、贵州、青海、辽宁、黑龙江、甘肃低碳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河北、山西、新疆、内蒙古、宁夏5.3.2根据低碳发展所处阶段和特征制定、实施低碳发展水平提升策略低碳发展国内领先——碳排放强度低于基准50%;低碳发展水平较高——碳排放强度相当于基准0.5倍~0.7倍;低碳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碳排放强度相当于基准0.7倍~1倍;低碳发展水平偏低——碳排放强度相当于基准1.3倍~2倍;低碳发展水平亟待提高——碳排放强度超过基准2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一方面要努力提升现有产业的碳排放效率,特别是主要碳排放行业的碳排放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做好产业“增量”。例如,北京。5.3.3兼顾好产业低碳转型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双碳”目标与构建新发展格局其实早有历史渊源——资源禀赋互补。如西电东输、西气东输•区域间协同打造先进制造业体系。如氢能产业•绿色创新共同体。如北京-内蒙古5.3.4将“双碳”目标实现路径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相融合6.构建迈向双碳”目标碳治理体系——区域协同低碳发展路径•6.1区域协同是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6.2区域协同低碳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6.3区域协同低碳发展的可行路径•6.4区域协同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建设“确保各地区各领域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目标、发展方向、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协调一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各地区要结合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从实际出发推进本地区绿色低碳发展。”——《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6.1区域协同是低碳发展的必由之路低碳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能源资源和绿色技术具有突出的区域分布供需背离矛盾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区域协同低碳发展6.1.1低碳发展水平存在明显的区域不平衡(第5部分)绿色低碳技术水平区域差异(如前所述)不同省市间产业结构低碳化效应不尽相同(如前所述)不同省份所处的碳排放阶段可能已出现分化(如前所述)6.1.2能源资源和绿色技术具有突出的区域分布供需背离矛盾西部地区拥有全国78%的风能资源技术开发量,88.4%的光伏资源技术开发量。水力资源又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2007》(白皮书)中国各地区的绿色技术水平呈现明显的东中西部地区逐次递减特征;同时绿色技术水平较高的城市都是经济发达且行政级别较高的大城市(孙博文和张友国,2022)绿色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的中西部地区和数量众多的中小城市,却是最迫切需要通过先进绿色技术提升碳排放效率的地区。6.1.3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区域协同低碳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与碳达峰碳中和这两大战略具有高度一致性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碳达峰碳中和新发展理念从国内大循环视角来看,区域协同低碳发展是构建新发展格局与碳达峰碳中和高度融合的需要碳达峰碳中和有效扩大内需资源禀赋、环境容量空间配置优化构建新发展格局新兴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区域协作区域协同低碳发展•低碳发展夯实国际合作基础(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吸引国际高端资源(环境质量、环境规制)优化资源空间配置•从国际国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视角来看,区域协同低碳发展也是推动新发展格局形成的重要途径高水平对外开放高水平国际循环区域协同低碳发展6.2区域协同低碳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基础区域间能源-产业关联区域协同污染治理区域协同低碳发展经验升级例如,根据2017年北京市地区投入产出表(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20)的价值量数据,北京市的中间投入品中,有45%是从其他地区调入的产品或服务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碳排放责任核算原则——多样化、差异较大;浙江、上海和北京的消费责任比生产责任高60%~190%。区域间产业关联区域间碳排放转移区域间能源关联6.2.1区域间能源-产业关联区域协同低碳发展污染防治区域联动机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北京二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历程与展望》:北京2017年的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35.6%如:2008年“绿色奥运”、2014年APEC会议、2015年北京大阅兵、2016年杭州G20峰会区域污染协同治理效果显著6.2.2区域协同污染治理顶层设计和周密部署以大型活动为契机区域协同低碳发展经验•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能源结构低碳转型•绿色低碳技术创新6.3区域协同低碳发展的可行路径区域协同低碳发展两路或三路并进企业整体搬迁、共建专业产业园区、打造飞地经济、产业链整体转移、关联产业同步转移6.3.1协同推进产业结构低碳转型联合打造低碳高附加值产业链低碳高附加值产业集聚京津冀地区目前正积极协同打造氢能产业链3.1.2协同促进低碳型高附加值产业发展长三角地区实现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能源相对匮乏地区高耗能产业链延伸能源富集地区高耗能产业产业转移3.1.1能源消费结构得到优化能源相对匮乏地区低碳技术资金人才6.3.2区域协同推进能源结构低碳转型从国家能源体系绿色、安全、高效的高度考虑本地区的能源结构优化多能互补系统集成优化工程互联网+智慧能源工程集中式、分布式电网并重能源供给结构得到优化西气东输西电东送能源富集地区其一,针对绿色低碳技术关键技术、设备和零部件开展跨区域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二氧化碳(CO2)循环发电试验机组”的研制就采用了跨区域产学研一体化联合攻关模式,该机组就是由中国华能集团下属的西安热工院牵头组建创新团队,联合国内顶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设计单位、制造企业和工程建设单位等创新链、产业链上下游30余家机构开展集智攻关。其二,运用先进技术手段对跨区域产业链的碳排放进行监控和管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碳达峰碳中和联合行动方案(征求意见稿)》:成渝地区提出了通过大数据技术协同控制产业链碳排放的设想。其三,打造绿色创新共同体。“上海+长三角”区域绿色创新共同体模式:2017年12月,绿色技术银行总部落户上海,绿色技术银行管理中心在沪揭牌,创设35亿元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基金,使得这一系统内具备了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的资金条件(周冯琦和胡6.3.3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路径的形成与畅通面临的体制机制问题对策建议6.4区域协同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分税制改革(财政分权)政绩考核制度事权划分制度①加强低碳绩效考核②推进市场一体化③相邻地区应在碳约束下做好产业规划上加强协同对接④经济开发区或产业园区之间依托产业链加强合作、分工⑤积极发展跨区域行业协会或类似合作机构与平台⑥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6.4.1协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的体制机制完善迁出高耗能企业的积极性低水平同质化投资营商环境①围绕新能源的电力市场体制建设②完善新能源发展激励机制:土地优先、消纳成本入电价、确保补贴及时到位、绿色金融③规范统一的全国电力市场体系6.4.2协同推进能源结构优化的体制机制完善新能源发展激励机制不足:土地约束、电价、财政补贴发放、金融支持统一的电力市场尚未完善:影响跨区域电力特别是新能源调配优化新能源市场准入机制待完善:入网获准难、入网成本高、多头审批6.4.3绿色低碳技术系统创新的体制机制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三重外部性”③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依托企业⑥区域间对接联动机构与工作机制④多层次的全国绿色低碳技术交易市场⑤法律保障:知识产权、节能降碳②人才跨区域流动机制①资金保障机制感谢关注!敬请批评指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