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新能源汽车、电池行业还会有一轮大洗牌。车企价格战、盈利难。动力电池产能过
剩,锂价回落,行业内卷。新能源车产业链的企业要熬过去,一要避免降价内卷,实现品牌
价值突破、走出利润困境,二是要把握出口发展机遇。
6、光伏、风电产业从爆发式增长转为稳健增长。对风光资源的利用逐步完善,整体装
机增长不再是最核心的问题。绿电+储能,才能进一步打开发展空间。分布式光伏、光伏建
筑一体化等新兴领域潜力大。
7、氢能、储能、智能驾驶是新能源新万亿级赛道,2023年是产业转折点,市场化加
速,开始爆发出重大机会。氢能,上游电解水制绿氢规模翻倍增长,中游氢能新基建已开
始,液氢、气氢管道蓄力发展。储能装机增幅显著,配储、补贴政策是重点。智能驾驶为
车企创造更多价值增量,进入高级别上路的关键期。
8、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光伏“新三样”成为出口主力。一季度出口同比增长
66.9%,是支撑出口的重要力量。
9、新能源孕育新产业,如动力电池上下游万亿级大赛道,也在孕育诸如氢能、储能、
碳交易等众多的新型产业机会。新能源带动新基建,包括充电桩、换电站、氢能管道基建
等。
10、2023注定是转折之年,新能源产业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中国的新能源企业
应该团结起来,“抱团”走出去。我们的新能源产业不能执着于产能战、价格战,要技术过
硬,持续弯道超车,要向世界输出中国的新能源。这种输出不仅是以新能源车、光伏、电池
为代表的产能输出,更是中国新能源品牌的输出,口碑的输出,技术的输出,在帮助世界低
碳发展的同时,实现中国新能源产业链的发展壮大。
正文
1 新能源汽车:大洗牌,危与机并存
2023年是中国整车行业转折点之年。主逻辑是:竞争大、盈利难、行业洗牌加剧、向
头部集中、出口是重点。其背后有三大特点:
一是车企业绩加剧分化,新能源虽然增长快、但是盈利难。
汽车行业整理利润率下降,新能源车也不例外。如下图2所示,汽车行业的各利润指标
从2016年开始进入下降通道,在2019-2020年进入拐点期,2021-2022年有改善迹象,但
仍没有完全提振。
中国车企的新能源转型走在世界前列,但前路仍然艰巨。盈利难等问题仍在加速行业洗
牌。从2022年报看,14家主要车企上市公司中,有9家车企的营收增长,其中仅有6家单车
净利为正。3家净利润增长超过20%,其中新能源销量占比大于20%的仅2家。
近三年来,汽车行业的整体营收增速稳定、利润波动较大。营收和利润表现差距拉大,
外在现象是车企视营收增长优先度高于利润创造,内在本质是行业竞争加剧、成本难题。
对于车企而言,品牌价值意义重大,能够在激烈竞争中防止降价、防止内卷,把握长期市
场空间和维持中短期企业利润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