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的经济分析之缺乏增量-华泰期货VIP专享VIP免费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报告摘要
本报告为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资助课题期货市场服务碳中和战略的部分研究成果,
感谢中期协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期货市场和碳中和研究的第二篇,本文从经济视角
考察了“碳中和”战略的含义——中和是应对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所衍生的博弈
式。从流量的角度来看碳中和的经济影响“碳中和”主要焦点在于能源结构的转型,
因而期货市场服务碳中和需要发挥价格发现曲线功能。
核心观点
再看碳中和的宏观意义
全球意义上,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存量博弈的状态之中,进入到一个分配的过程中。
由于经济增长阶段的差异,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碳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发达经济体低
于发展中经济体。通过“零碳目标”限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量,也就限制了发展中经济体
的发展资源,事实上形成了存量经济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重新分配
流量角度的碳中和特征
从流量角度出发,碳中和下的新能源体系的建立,将实现宏观供给函数的转通过
“碳中和”措施对经济进行再平衡的过程中,了解当前中国和全球的碳排放现状是有益的。
全球角度来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国新兴制造业国家,其中电力热力、交通运输
和工业制造行业占主要比重。
从中国角度来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为主的电力行业,因而“碳中和”从侧面也是能
源结构的转型。
风险
环境气候快速变化风险,全球化逆转风险
1
本报告为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资助课题“期货市场服务碳中和战略”的部分研究成果
期货研究报告|远景系列 2022-08-03
碳中和的经济分析之缺乏增量
——期货市场和碳中和1(二)
研究院
侯峻
从业资格号:F3024428
投资咨询号:Z0013950
联系人
徐闻宇
021-60827991
xuwenyu@htfc.com
从业资格号:F0299877
投资咨询号:Z0011454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11289
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远景系列丨 2022/8/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2 / 16
目录
报告摘要 ............................................................................................................................................................................................ 1
核心观点 ............................................................................................................................................................................................ 1
存量博弈是对低增量的确认 ............................................................................................................................................................. 3
经济现实: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 ............................................................................................................................................ 3
应对方法:碳中和是再平衡方法 ............................................................................................................................................ 5
全球碳排放:总量达峰,结构转移 ................................................................................................................................................. 7
排放总量:工业驱动增长,危机后趋降 ................................................................................................................................ 7
排放结构:煤炭占据主导,在工业部门 ................................................................................................................................ 8
排放区域:工业国占主导,向新兴转移 ................................................................................................................................ 9
排放分配:发达经济占优,不均衡明显 ................................................................................................................................ 9
影响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 .............................................................................................................................. 10
中国碳排放:总量未达,结构转型 ............................................................................................................................................... 10
排放总量:规模继续扩张,但增速回落 .............................................................................................................................. 10
排放结构:第二产业主导,行业偏集中 .............................................................................................................................. 11
排放区域:东西部存差异,同生产相关 .............................................................................................................................. 12
影响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 .......................................................................................................................................... 13
特征事实之外,中国和全球碳排放的人均对................................................................................................................... 14
参考文献 .......................................................................................................................................................................................... 14
图表
1: 主要经济体总和生育率低于 2丨单位:人 ............................................................................................................................ 4
2: 英国劳动生产率进入到负增长丨单位:% ............................................................................................................................. 4
3: 德日对外账户差额/GDP 的演变丨单位:%GDP ................................................................................................................... 5
4: 扩张周期中资金流入美国丨单位:百亿美元 ........................................................................................................................ 5
5:长白山哈泥泥炭地样本记录的综合气候指数显示间冰期以来气温偏 .......................................................................... 6
6: 1965 年以来全球碳排放量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 ............................................................................................................... 8
7: 1800 年以来能源供给碳氢比见顶[6]丨单位:比值 ................................................................................................................ 8
8: 按燃料类型分的排放量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 .................................................................................................................... 8
9: 全球按燃料类型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丨单位:% ................................................................................................................. 8
10: 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 .................................................................................................................. 9
11: 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丨单位:% ............................................................................................................................... 9
12:全球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 ................................................................................................................................................. 10
1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丨单位:亿吨 ..................................................................................................................................... 11
14:按行业分类的中国碳排放量变动情况,第二行业占 85%丨单位:亿吨 ......................................................................... 12
15:中国碳排放量省份结构(1997 年和 2018 年)丨单位:% ............................................................................................... 13
16:中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 ................................................................................................................................................. 13
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远景系列丨 2022/8/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 3 / 16
存量博弈是对低增量的确认
回顾大宗商品价2020 年开始的大幅上涨以及 2021 年末展开的调整,市场似乎在波动
层面又开启了一个的周期;但历史上商品价格长周期上行的趋势往往由需扩张
驱动,这和当前通过供给形成的价格上涨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
十一世纪头十年的宏观背景,事后看是中国城镇化以及全球化下再分工的红利带来
需求扩张。那么经历了二个十年去杠杆之后,对于未来的十年需要回答的是,
种需求的扩张是否还存在?以及如果存在,将表现在哪些经济结构上?
早在 1972 年,正值全球大滞胀的经济背景下,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对于未来经济增长
悲观的观点《增长的极限》[1]报告引入了针对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WORLD3 模型
进行分析,认为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极限,使得工业革命以来 150
年的增长趋势将会在 21 世纪初前半段的某一时刻停止,然后开始急速的衰退过程。当
时间回到 2022 的今天,全球经济再一次来到了这样一个百年未有大变局
2
的时间段
——经济再次陷入低增长。工业革命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而随着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经济虚拟化和债务化的过程中,然地加剧了经
体的波动性以加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分化。随着经济增速的一步放缓,这分化
的显性影响也在加强。
展望未来,有效需的不足仍将是常态。如果我们暂不考虑阶段性的库存波动形
的经济周期起,那么在全球经济如何走出长期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的状况问题
上,碳中和可能给出它的答案。
经济现实:生产过剩和需求不
经济增长模型显示,推动增长的各要素效率正再一次地衰竭。工业革命通过技术
新,驱动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我们以最原始的 AK 生产函数为例,经济增长
由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决定即人、技术和资要素动潜在经济增长。而在天全
球人口老龄化加深、全球收入分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生产力
再次出现停滞,同时私人部门的需求出现了增长停滞,来越多的经济体现出
日本化倾向
3
。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的有效需求不足仍将是常态。如果不考虑阶段性
的库存周或产能周波动带来的经济波动,全球经济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生产过
2
参见“华泰期货远景系列专题:碳中和研究综述”认为,外部来看 2008 年金融危机彻底改写了中国发展的内外
环境,内部来看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建立“双碳目标”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转型之变。
3
日本化(Japanization)是一种长期的停滞和通缩状态,导致名义利率接近于零、收益率曲线平坦、利率波动
平缓、股市疲软和货币走强。
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不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报告摘要本报告为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资助课题“期货市场服务碳中和战略”的部分研究成果,感谢中期协的支持和帮助。作为“期货市场和碳中和”研究的第二篇,本文从经济视角考察了“碳中和”战略的含义——碳中和是应对经济需要进一步发展所衍生的博弈形式。从流量的角度来看碳中和的经济影响:“碳中和”主要焦点在于能源结构的转型,因而期货市场服务碳中和需要发挥价格发现曲线功能。核心观点■再看碳中和的宏观意义全球意义上,经济增长已经进入到了存量博弈的状态之中,进入到一个分配的过程中。由于经济增长阶段的差异,不同经济体之间的碳排放量存在显著差异,发达经济体低于发展中经济体。通过“零碳目标”限制经济增长的碳排放量,也就限制了发展中经济体的发展资源,事实上形成了存量经济在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重新分配。■流量角度的碳中和特征从流量角度出发,碳中和下的新能源体系的建立,将实现宏观供给函数的转型。通过“碳中和”措施对经济进行再平衡的过程中,了解当前中国和全球的碳排放现状是有益的。从全球角度来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中国新兴制造业国家,其中电力热力、交通运输和工业制造行业占主要比重。从中国角度来看,碳排放主要集中在发电为主的电力行业,因而“碳中和”从侧面也是能源结构的转型。■风险环境气候快速变化风险,全球化逆转风险1本报告为中期协联合研究计划资助课题“期货市场服务碳中和战略”的部分研究成果期货研究报告远景系列2022-08-03碳中和的经济分析之缺乏增量——期货市场和碳中和1(二)研究院侯峻从业资格号:F3024428投资咨询号:Z0013950联系人徐闻宇021-60827991xuwenyu@htfc.com从业资格号:F0299877投资咨询号:Z0011454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1】1289号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2/16目录报告摘要............................................................................................................................................................................................1核心观点............................................................................................................................................................................................1存量博弈是对低增量的确认.............................................................................................................................................................3经济现实: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3应对方法:碳中和是再平衡方法............................................................................................................................................5全球碳排放:总量达峰,结构转移.................................................................................................................................................7排放总量:工业驱动增长,危机后趋降................................................................................................................................7排放结构:煤炭占据主导,在工业部门................................................................................................................................8排放区域:工业国占主导,向新兴转移................................................................................................................................9排放分配:发达经济占优,不均衡明显................................................................................................................................9影响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10中国碳排放:总量未达,结构转型...............................................................................................................................................10排放总量:规模继续扩张,但增速回落..............................................................................................................................10排放结构:第二产业主导,行业偏集中..............................................................................................................................11排放区域:东西部存差异,同生产相关..............................................................................................................................12影响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13特征事实之外,中国和全球碳排放的人均对比...................................................................................................................14参考文献..........................................................................................................................................................................................14图表图1:主要经济体总和生育率低于2丨单位:人............................................................................................................................4图2:英国劳动生产率进入到负增长丨单位:%.............................................................................................................................4图3:德日对外账户差额/GDP的演变丨单位:%GDP...................................................................................................................5图4:扩张周期中资金流入美国丨单位:百亿美元........................................................................................................................5图5:长白山哈泥泥炭地样本记录的综合气候指数显示间冰期以来气温偏“暖”..........................................................................6图6:1965年以来全球碳排放量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8图7:1800年以来能源供给碳氢比见顶[6]丨单位:比值................................................................................................................8图8:按燃料类型分的排放量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8图9:全球按燃料类型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丨单位:%.................................................................................................................8图10: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9图11: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丨单位:%...............................................................................................................................9图12:全球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10图1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丨单位:亿吨.....................................................................................................................................11图14:按行业分类的中国碳排放量变动情况,第二行业占85%丨单位:亿吨.........................................................................12图15:中国碳排放量省份结构(1997年和2018年)丨单位:%...............................................................................................13图16:中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13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3/16存量博弈是对低增量的确认回顾大宗商品价格2020年开始的大幅上涨以及2021年末展开的调整,市场似乎在波动层面又开启了一个新的周期;但历史上商品价格的长周期上行的趋势往往由需求扩张的驱动,这和当前通过供给受限形成的价格上涨之间依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于二十一世纪头十年的宏观背景,事后看是中国城镇化以及全球化下再分工的红利带来的需求扩张。那么经历了第二个十年的去杠杆之后,对于未来的十年需要回答的是,这种需求的扩张是否还存在?以及如果存在,将表现在哪些经济结构上?早在1972年,正值全球“大滞胀”的经济背景下,罗马俱乐部发表了对于未来经济增长悲观的观点《增长的极限》[1],报告引入了针对世界人口快速增长的“WORLD3模型”进行分析,认为人类在许多方面已经超出了地球的承载极限,使得工业革命以来150多年的增长趋势将会在21世纪初前半段的某一时刻停止,然后开始急速的衰退过程。当时间回到2022年的今天,全球经济再一次来到了这样一个“百年未有大变局”2的时间段——经济再次陷入低增长。工业革命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而随着现代金融的快速发展,经济在虚拟化和债务化的过程中,天然地加剧了经济整体的波动性以及加大了社会财富分配的分化。随着经济增速的进一步放缓,这种分化的显性影响也在加强。展望未来,有效需求的不足仍将是常态。如果我们暂且不考虑阶段性的库存波动形成的经济周期起伏,那么在全球经济如何走出长期生产过剩或需求不足的状况这个问题上,“碳中和”很可能给出它的答案。经济现实:生产过剩和需求不足经济增长模型显示,推动增长的各要素效率正在再一次地衰竭。工业革命通过技术创新,驱动人类从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我们以最原始的AK生产函数为例,经济增长由技术效率和人均资本决定,即人、技术和资本要素驱动潜在经济增长。而在今天全球人口老龄化加深、全球收入分配导致贫富差距扩大等因素的影响下,全球生产力增长再次出现停滞,同时私人部门的需求也出现了增长停滞,越来越多的经济体表现出日本化倾向3。在这样的背景下,未来的有效需求不足仍将是常态。如果不考虑阶段性的库存周期或产能周期波动带来的经济波动,全球经济仍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生产过剩2参见“华泰期货远景系列专题:碳中和研究综述”认为,外部来看2008年金融危机彻底改写了中国发展的内外环境,内部来看党的十九大宣告我国主要矛盾的转变,建立“双碳目标”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实现转型之变。3日本化(Japanization)是一种长期的停滞和通缩状态,导致名义利率接近于零、收益率曲线平坦、利率波动平缓、股市疲软和货币走强。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4/16或需求不足的状况中,直到下一次平衡的到来。全球人口悬崖已经来临。人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根据哈瑞·丹特[2]的研究,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深入,全球人口增长面临“断崖”的调整。数据显示,日本在1942年和1949年经历了最后两次“婴儿潮”一代的出生高峰;美国在1957-1961年达到出生高峰,加拿大在1960年达到出生高峰。德国是在2013年之后首个落下人口悬崖的国家,同时还有英国、瑞士及奥地利。中国的劳动力增长也在2015-2025年攀至峰值平台。根据2021年发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4数据,我国人口总量维持在14亿以上,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人口增速继续放缓。而根据国家卫健委的判断5,十四五期间我国人口将进入到负增长阶段。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育龄妇女特别是生育旺盛期妇女数量的持续下降、生育时间的推迟,以及生育养育成本的提高,导致出生人口规模继续收紧(见图1,总和生育率已持续位于2以下)。图1:主要经济体总和生育率低于2丨单位:人图2:英国劳动生产率进入到负增长丨单位:%数据来源:FRED华泰期货研究院数据来源:FRED华泰期货研究院全球生产力再次回落至低点。以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衡量实体经济增长的过程,通过观察英国1760年以来的TFP增长率变动可以发现,在每个世纪初TFP增长率均下降至停滞状态,1820年、1910年以及2010年TFP增速均回落至低点,显示出实体经济增长的停滞(见图2)。TFP增长率趋于停滞的阶段,借用当下流行的说法便是经济进入4参见国家统计局:http://www.stats.gov.cn/ztjc/zdtjgz/zgrkpc/dqcrkpc/5参见《求是》杂志2022年8月1日“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01234567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2030中国美国日本欧盟-10123176118131865191719692021TFP增长率TFP同比TLP增长率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5/16到“存量博弈”的环境,即经济周期处在相对“黑暗”的阶段,这种黑暗或形成非经济领域的对抗,或驱动债务周期的结束。2000年以来的经济历程除了是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产业分工的过程,同时也是全球生产率延续回落的过程(缺乏战争对于科技的刺激,中国的加入并没有延缓这一过程)。截止2022年全球存量博弈的特征依然没有改变,存量博弈过程中以美国为代表的经济体通过货币的手段(2022年3月以美联储加息开始正式宣告美国宽松周期的结束,利率的抬升过程叠加外围的不确定性加剧了资本的流动6,见图4),使得全球对于存量再分配的争夺日益激烈。图3:德日对外账户差额/GDP的演变丨单位:%GDP图4:扩张周期中资金流入美国丨单位:百亿美元数据来源:FRED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华泰期货研究院数据来源:Bloomberg华泰期货研究院应对方法:碳中和是再平衡方法作为应对全球总需求不足的对策,按照路径的不同可以简单划分成两个。其一是做大蛋糕的政策,即通过“增加总需求”的宏观政策,在当前货币工具缺乏空间的背景下更多的将转向财政刺激之手;其二是在蛋糕无法做大的情况下,利用“霸权优势”对全球经济的供需结构进行的再平衡,历史上的再平衡主要通过热战的形式进行,在当前保持“核平衡”背景下预计更多将通过“碳认证”等非直接冲突的“市场化”方式。未来随着全球碳网络的逐渐成熟,碳价随着排放总量约束的建立将步欧盟碳市场的后尘,再次进入到持续上涨的过程之中,这种碳价的持续上涨对于经济发展的直接影响是通过提升经济运行成本的方式,在全球产业链重构的过程中带来成本驱动的通胀上升,从而达到再平衡的目的。6参见华泰期货报告《密切关注8月开始的风险释放窗口》[3]指出,随着7月份美国阶段性地将压力继续向外转移,出口需求的放缓叠加内部金融条件收缩的双重压力之下,以生产为代表的出口型非美经济体面临的经济压力或将逐渐加深,或将推动需求收缩状态下的全球资金继续流入呈现出净流入美国的状态。-60612-8-40419291939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2019美国英国德国(右)中国(右)2022/05R²=0.3834-40481216-12-10-8-6-4-20资本净流入美国美国贸易帐(百亿美元)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6/16我们判断,在全球变暖是人类经济活动这一论断未“证伪”的背景下,通过“碳排放”限制人类经济活动的方式将成为未来全球经济存量博弈过程中的重要工具。有人类文明以来的全球经济增长主要基于对“碳基”(从燃烧木材,到对煤炭石油和天然气)材料的使用,在蛋糕做大的历史阶段,可以通过价值分工对蛋糕进行或大或小的分配,而基本不用考虑碳排放的“负外部性”;但是在蛋糕总量不再增长的情况下7,国家机器对于分配的要求就会上升,如果我们暂时排除掉“热战”这一极端分配形式的选项,那么大概率现在和未来会采用的是通过“负外部性”的碳排放进行限制的形式进行增长资源的再分配——通过建立“碳认证”的方式重构全球的贸易网络8,通过限制部分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也就是限制了其经济的进一步增长,形成再分配。图5:长白山哈泥泥炭地样本记录的综合气候指数显示间冰期以来气温偏“暖”数据来源:Lietal(2021)华泰期货研究院当前主流的科学论断是:全球变暖的终极来源是化石(或者以碳为基础)燃料,例如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导致二氧化碳(CO2)的排放,由于CO2等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积累并长期留存下来引起地表与海面变暖。最初的变暖效应通过大气、海洋、冰盖和生物系统中的反馈效应而扩大,影响范围包括温度变化以及极端温度、降雨形式、风暴的位置和频率、积雪场、河川径流、可用水量及冰盖。这每一种改变都会深刻影响对气候敏感的生物和人类的活动。而美国“最大的农场主”比尔·盖茨也试图通过给出7马克思指出事物发展是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8今年6月22日,欧洲议会以450票赞成、115票反对和55票弃权通过了关于建立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即“碳关税”)草案的修正案,迈出了立法程序上的重要一步。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7/16可以采取的措施,分享气候变化带来的投资机会[4]:第一,竭尽所能地的提供便宜、可靠的“零碳”电力;第二,尽可能广泛的实现电气化。在进一步分析通过“碳中和”措施对经济进行再平衡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了解当前中国和全球的碳排放现状是有益的。借鉴腾讯研究院《碳排放的宏观考察、规律总结与数字减排“三大效应”研究》[5]的相关研究,我们可以从总量和结构两个层面来观察当今全球的碳排放现状。全球碳排放:总量达峰,结构转移全球碳排放从数字角度来看呈现出总量达峰、强度下降和结构转移的三大特征。1)从总量上来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发生在工业革命以后,其中煤炭已经成为全球成为最主要的碳排放源,到2019-2020年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碳排放量出现了下降,我们预计由于美联储的“控通胀”政策,全球碳排放短期难以回到疫情之前。2)从强度上来看,全球碳排放强度自1960年以来稳定下降,但人均碳排放量稳定上升。3)从结构上来看,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之间差异显著。发达经济体经历了工业化带来的高经济增长高碳排放之后,后工业化阶段碳排放逐渐向新的全球制造中心转移。从相关性上来看,在这种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呈现出:1、能源消费量越大、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所占比重越高、产业结构中工业部门所占比重越高,则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越高;2、能源消费结构中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越高,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就越低。排放总量:工业驱动增长,危机后趋降人类的经济活动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自工业革命以来持续增长,其中绝大多数排放量是在近120年中产生的。1850-2018年人类的化石能源消费已经排放近2.1万亿吨二氧化碳,而2019-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导致有史以来全球碳排放量的最大下降(见图6)。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8/16图6:1965年以来全球碳排放量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图7:1800年以来能源供给碳氢比见顶[6]丨单位:比值数据来源:FRED帕尔格雷夫世界历史统计华泰期货研究院数据来源:Smil(2017)华泰期货研究院排放结构:煤炭占据主导,在工业部门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煤炭燃烧。从能源结构上来看,全球二氧化碳排放主要来源是化石能源燃烧,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其中煤炭和石油所占的份额最大。近21世纪前40年石油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始终大于煤炭燃烧的排放量,其中但是2003年开始煤炭成为化石能源碳排放中最大的排放源。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等工业部门。从经济结构上来看,全球的碳排放部门始终集中在电力热力、交通运输和工业制造等三个部门。从1990年到2018年电力与热力的生产供应业、交通运输业和工业行业的碳排放量占全行业部门排放总量的比重从78.89%上升到84.72%,其他行业部门的碳排放量则基本维持在20亿吨以下。图8:按燃料类型分的排放量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图9:全球按燃料类型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丨单位:%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301002003004001965197119771983198919952001200720132019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0.00.51.01.52.018001900195020002015一次能源供给中碳氢比050100150200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2019煤和焦炭天然气石油和其他液体0%25%50%75%100%1949195919691979198919992009煤和焦炭天然气石油和其他液体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9/16排放区域:工业国占主导,向新兴转移工业革命以来,世界主要碳排放国家都是工业主导国。第一次产业革命(1750-1850年)阶段,核心国家主要集中在英国等欧洲国家,全球碳排放也主要以欧盟28国为主,占全球的比重高于90%。第二次产业革命的核心国家转移到美国,美国在1916年成为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第三次产业革命后全球碳排放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第三次产业革命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主导,是低碳产业,发达国家碳排放在这一时期相继达峰(欧盟28国在1979年达峰,美国在2005年达峰,日本在2013年达峰)。另一方面,中国实施重工业战略,碳排放逐渐增加,成为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碳排放的27.92%。从碳排放的强度来看,新兴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仍存在较大碳排放强度差距。全球碳排放强度自上世纪60年代开始稳定下降,而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等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碳排放强度则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图10: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丨单位:亿吨二氧化碳图11:主要国家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丨单位:%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排放分配:发达经济占优,不均衡明显从存量的角度,全球二氧化碳在不同类型国家间的分布并不均匀。长期以来全球碳排放的绝大部分是由富裕国家排放的。根据联合国人类住区规划署(2011)的报告数据[7],全球18%的人口居住在发达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排放总量的47%,而82%的人口居住在发展中国家,二氧化碳排放量则占全球排放总量的5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承载人口和碳排放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平衡。从人均的角度,1960年以来世界平均水平的人均碳排放量稳定上升。一方面,发达经济体的人均碳排放量在1960-2019年间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特征,表明发达0204060801001201965197119771983198919952001200720132019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欧盟0%25%50%75%100%1965197119771983198919952001200720132019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日本欧盟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10/16经济体在绝对碳排放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都已达峰。另一方面,新兴经济体的人均碳排放量在1960-2019年间呈现上升特征,其中中国随着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人均碳排放量的增速在2011年开始放缓。影响因素:能源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碳排放与能源消费高度正相关,能源消费量越高的国家,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与人均碳排放量等也会较高。一方面,碳排放与清洁能源消费占比呈负向关系,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所占比重越低,清洁能源所占比重越高,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也就越低。另一方面,碳排放与工业部门所占比重整体呈正向关系,在产业结构中工业行业所占比重越高,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也相应越高。图12:全球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中国碳排放:总量未达,结构转型相比较全球碳排放已经达峰的现实,由于中国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虽然中国碳排放量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规模扩大了14倍,但是当前仍未达峰(按照“双碳目标”来看将在2030年之前达峰),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过程。从中国碳排放结构来看,具有明显的行业集中特征,前四大行业约占碳排放总量的80%。此外,随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我们预计未来中国碳排放强度将继续下降。排放总量:规模继续扩张,但增速回落中国碳排放量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从7.81亿吨增长到2020年的105亿吨,规模扩大了约14倍。到2019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和2005年分别下R²=0.991501020304050600102030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11/16降约18.2%和48.1%,已超过了中国对国际社会承诺的2020年下降40-45%的目标,基本扭转了温室气体排放快速增长的局面。“十四五”期间,中国碳排放量增速将持续放缓。于宏源[8]测算指出,中国能源利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020年后将进入相对稳定平台期,2025年左右可达峰值,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持续下降,2030年比2005年下降70%以上。郝永达等[9]预测,中国碳排放量将在2021年出现反弹,增速达到3.71%,但在中长期内增速将持续放缓,碳排放增速低于2%,并有负增长态势;预计到2025年,全国二氧化碳总排量接近115亿吨,碳排放量或将提前到达峰值,且峰值量优于130亿吨的预期规划。蔡博峰等[10]也预测指出,中国碳排放将在2027年左右达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为106亿吨,达峰后经历5-7年平台期,2030年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05亿吨。图13: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丨单位:亿吨数据来源:WindBP华泰期货研究院排放结构:第二产业主导,行业偏集中在2000年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我国三次产业的碳排放趋势与全国碳排放总量保持一致,均保持稳步增长。由于第一产业及第三产业排放能力不高,第二产业碳排放量占排放总量的比重长期维持在85%,而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别占1%和14%。中国碳排放在各细分行业集中度特征明显。以2018年的数据来看,中国碳排放量最高的行业依次为电力蒸汽热水生产供应业(48%),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4%),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0%),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7%)。由于中国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的特点9,能源结构使得电力成为国内碳排放量第一大行业,因而从电力行9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16年的数据,燃料的单位碳排放率排序为:木材30kgC/GJ>烟煤020406080100120196519721979198619932000200720142021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12/16业入手控制碳排放,是减排政策的关键(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发电行业成为首个纳入的行业,总计2225家发电企业和自备电厂)。但由于电力产业为其他产业发展提供支柱,因此“一刀切”地减少发电量对于经济的负面影响会比较大,“先立后破”地逐渐提高绿色能源在电力能源消费中的比重10。图14:按行业分类的中国碳排放量变动情况,第二行业占85%丨单位:亿吨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排放区域:东西部存差异,同生产相关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不同区域之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存在较大差异。中国经济的上一个主要矛盾(落后的社会生产)解决的同时,也驱动了新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点从碳排放区域上也得到了印证。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区域排序为:东部>中部>西部,而中西部碳强度则远高于东部地区[11-13]。从碳排放总量上来看,国内碳排放主要分要分布在工业生产规模较大及城市活动频繁的区域。主要高排放省份可以分为两类:经济发展依赖高排放产业的排放型省份,以及经济活动量大的集群型省份。从碳排放强度上来看,上世纪80年代开始能源问题就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矛盾,节能政策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整体的碳排放强度在逐步下降,碳排放强度较高的省份多为传统资源开发型省份,这些省份均以传统资源开发为支柱产业。从人均碳排放的角度,各省份的人均碳排放量与全国整体的人均碳排放量保持一致的25kgC/GJ>液体碳氢化合物20kgC/GJ>纯甲烷15.3kgC/GJ。102021年7月30日政治局会议指出,要统筹有序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尽快出台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坚持全国一盘棋,纠正“运动式”减碳,先立后破,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0204060801001202000200220042006200820102012201420162018运输、仓储、邮电服务生产和供应的电力、蒸汽和热水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产农业、林业、畜牧业、渔业、水利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13/16上升趋势,化工产业比较发达的省份和传统资源开发型省份人均碳排放量相对较高。图15:中国碳排放量省份结构(1997年和2018年)丨单位:%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影响因素: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对比中国的碳排放和能源消费,主要表现出以下特点:一方面,中国碳排放量、人均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高度正相关,但与碳排放强度负相关。能源消费量较大的省份通常也是碳排放量较高的省份。另一方面,中国碳排放受到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比重的明显影响。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越大,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也都越高。中国的碳排放与产业结构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产业结构中工业部门所占比重越高,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也越大。图16:中国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费量数据来源:Wind华泰期货研究院19972018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广东山西辽宁河南新疆安徽浙江湖北湖南四川陕西福建贵州黑龙江江西广西云南吉林宁夏上海甘肃重庆天津北京青海海南R²=0.9047010203040020406080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14/16特征事实之外,中国和全球碳排放的人均对比借用中科院院士丁仲礼的话,碳排放权是一种发展权,应该视为基本人权。从这个角度出发,全球的“公平”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个大致相等的排放空间。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高于全球平均但低于发达经济体。从生产端来看,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是7.28吨/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低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从消费端来看,我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英法美都低。中国人均累计二氧化碳排放远低于欧美经济体。计算1900年起的全球人均累计排放,全球平均水平209吨/人,中国157吨/人,美国1218吨/人,我国远远低于全球平均。一个国家的发展,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是逐年累积的,我国现在的碳排放总量比较高,这和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快有关。中国当前社会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决定了实现碳中和的道路并不容易,需要各方面形成合力。一方面,中国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后期,还保留着全球规模最大的高耗能产业,中国当前碳排量约为100亿吨。另一方面,中国“富煤”的资源禀赋决定煤炭是主要的一次能源来源,原煤贡献了超过了50%的碳排放。参考文献[1]德内拉·梅多斯等,2017,增长的极限,机械工业出版社。[2]哈瑞·丹特,2014,人口峭壁,中信出版社。[3]徐闻宇,2022,密切关注8月开始的风险释放窗口,华泰期货宏观月报。[4]比尔·盖茨,2021,气候经济与人类未来,中信出版集团。[5]企鹅经济学工作坊,2021,碳排放的宏观考察、规律总结与数字减排“三大效应”研究,载https://mp.weixin.qq.com/s/36HwVXm9AcPHGmYI-EWZQw[6]VaclavSmil,2017,EnergyTransitions:History,Requirement,Prospect.Praeger.[7]联合国人居署,2017,城市与气候变化:全球人类住区报告201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8]于宏源,2018,“迈向全球能源强国的可持续路径——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能源安全的讲话”,载《学术前沿》第4期。[9]赫永达,文红,孙传旺,2021,“’十四五’期间我国碳排放总量及其结构预测——基于混频数据ADL-MIDAS模型”,载《经济问题》第4期。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声明15/16[10]蔡博峰,曹丽斌,雷宇,2021,“中国碳中和目标下的二氧化碳排放路径”,载《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第31卷第1期。[11]杜立民,2010,“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研究”,载《南方经济》第11期。[12]岳超,胡雪洋等,“1995-2007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及碳强度的分析——碳排放与社会发展Ⅲ”,载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6卷第4期。[13]肖雁飞,万子捷,刘红光,我国区域产业转移中“碳排放转移”及“碳泄漏”实证研究——基于2002年、2007年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财经研究》2014年第40卷第2期,第75-84页。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远景系列丨2022/8/3免责声明本报告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的信息编制,但本公司对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本报告所载的意见、结论及预测仅反映报告发布当日的观点和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发出与本报告所载意见、评估及预测不一致的研究报告。本公司不保证本报告所含信息保持在最新状态。本公司对本报告所含信息可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修改,投资者应当自行关注相应的更新或修改。本公司力求报告内容客观、公正,但本报告所载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投资者并不能依靠本报告以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对投资者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本报告版权仅为本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机构或个人不得以翻版、复制、发表、引用或再次分发他人等任何形式侵犯本公司版权。如征得本公司同意进行引用、刊发的,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使用,并注明出处为“华泰期货研究院”,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本公司保留追究相关责任的权力。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华泰期货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并保留一切权利。公司总部广州市天河区临江大道1号之一2101-2106单元丨邮编:510000电话:400-6280-888网址:www.htfc.com研究报告全部内容上代表协会观点,仅供交流使用,上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