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能源转型“零”跑者尹积军黄晓尧吴国诚姜启亮李海翔史兴华陈树国董毓华王凯军李颖毅杨玉强邵学俭郭云鹏董毓华孙可王楚东王舒层宋春燕邵学俭邹波汪华强王启明王佳孙轶恺周煜智吴哲彬陈悦君俞涛编委会主任:副主任:成员:编写组组长:副组长:编写:前言2020年9月22日,中国对外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作为浙江省能源领域的核心企业,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有关“双碳”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聚焦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创新开展一系列“双碳”特色实践,形成了围绕“电网一电力一全社会”的全方位减碳服务体系,并率先编制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份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省级电网企业“双碳”行动报告。本报告全面梳理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与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之间相互促进的内在关系;系统展示了国网浙江电力“双碳”行动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创新实践及阶段性成果;全景呈现了国网浙江电力以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载体,充分承载多元清洁电源、优化多元要素配置、服务多元电力需求、赋能多元参与主体、统筹多元发展目标,推动构建以能耗“双控”和非化石能源目标制度为引领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推进机制,打造城市、县域、园区和乡村等多层级的零碳示范场景,以应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对电力系统带来的全新挑战的积极行动。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的推动者、浙江省企业碳减排的示范者,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浙江新境界。作为首份参照ESG原则,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高质量‘双碳’”理论体系,打造零碳转型的系统性解决方案的省级样本的报告,希望为政府有关部门和产业链上下游推进“双碳”工作提供示范案例和典型经验,为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提供覆盖全社会、全行业、全场景的系统性解决方案。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22年4月目录Contents前言时代使命“双碳”目标下的系统性变革0402160607“大国重器”与“顶梁柱”的责任担当高质量“双碳”目标的先行示范窗口01战略引领1819总体思路实施路径0308公司愿景021011使命定位“零”跑理念1214“双碳”目标落地政策15实施体系创新实践22243648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六个力量”驱动创新变革当好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的推动者深根厚植企业社会责任当好浙江省企业碳减排的示范者04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5866686062“双碳”贡献数据看板大事记64获得荣誉05TCFD信息索引71专家评价未来展望06目录时代使命EraMission01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02责任担当能源革命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时代使命03“双碳”目标下的系统性变革2020年9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郑重宣布中国“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2年1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双碳”目标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需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把系统观念贯穿“双碳”工作全过程,注重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四对关系。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3.5%,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18%,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到2060年,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和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全面建立,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碳中和目标顺利实现,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与《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提出了各阶段主要目标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推进能源革命,加快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建立是“双碳”工作的主战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04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是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根据国际能源署《中国能源体系碳中和路线图》测算,实现中国“双碳”目标,需要电力系统率先实现净零碳排放,预计电力行业直接减排贡献将占全国2020年至2060年累计减排量的55%以上。伴随能源消费电气化、高效化,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将从2020年的25%提升至2060年的50%以上,间接减排量占2020年至2060年间各行业累计减排量的13%。要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持续提升至80%以上,电力系统面临全新挑战。为此,中国迫切需要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形成包括可再生能源调节、抽水蓄能、需求侧响应和新型储能等“弹性资源”,充分承载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和随机性,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以火电为主抽水蓄能传统电力系统“弹性资源”新型电力系统“弹性资源”可再生能源调节需求侧响应新型储能时代使命05“大国重器”与“顶梁柱”的责任担当2021年3月1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发布“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提出建设安全高效、绿色智能、互联互通、共享互济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争排头、做表率,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国网贡献。电网连接电力生产和消费,是各类能源转换利用和优化配置的重要平台,在推进能源革命、服务“双碳”目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责任目标定位充分发挥电网“桥梁”和“纽带”作用能源电力行业尽早以较低峰值达峰加快能源生产清洁化加快能源消费电气化加快能源利用高效化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引领者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推动全社会尽快实现碳中和技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推动者系统梳理输配电各环节、生产办公全领域节能减排清单实现企业碳排放率先达峰深入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先行者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06高质量“双碳”目标的先行示范窗口浙江省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宁肯电等发展,不要发展等电”等生态文明重要思想的发源地,肩负着“生态文明建设要先行示范”的重大使命,具有种类丰富的能源电力供应方式,具有网络强省、“数字浙江”的信息技术优势,具有高度活跃的市场主体和高效运转的行政组织。浙江省具有高质量实现“双碳”目标的基础条件,同时也面临现实挑战:在发展阶段上,浙江省还处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工业化城镇化尚未结束的阶段,能源需求总量仍在持续增长。近年来,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态势,但与发达经济体相比仍总体偏高;在排放结构上,浙江省碳排放集中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和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能源领域占碳排放总量近70%,电力碳排放占全社会碳排放的比重约50%;在能源结构上,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占比仍然偏高,2019年浙江省化石能源消费占比80.2%,其中煤炭占比达45.3%,每吨标准煤的能源消费碳排放量为1.92吨;在产业结构上,主要是工业结构高碳化,石油加工、建材、造纸、化工、化纤、钢铁、纺织等七大“高碳行业”碳排放量高达70%。围绕“双碳”工作任务,国网浙江电力立足能源系统全局,坚持清洁低碳是方向、能源保供是基础、能源安全是关键、能源创新是动力、节能提效要助力,提出以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为主线,创新实践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加速构建绿色低碳现代能源体系,切实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的推动者、浙江省企业碳减排的示范者,为保持平稳健康的经济环境、国泰民安的社会环境、风清气正的政治环境作出应有贡献。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2025年和2030年分别达到24%和30%左右2060年达到80%以上24%30%80%以上202520302060单位GDP碳排放量2030年比2005年下降65%以上65%以上20302030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2030年达到5400万千瓦以上5400万千瓦以上时代使命07公司愿景CompanyVision02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08多元融合服务大局统筹高效政企联动公司愿景09使命定位自2019年起,国网浙江电力探索实践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了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和支持。2021年,国网浙江电力开启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核心载体和关键路径,以提升电网弹性主动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和高比例外来电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大规模储能为必要条件、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为关键举措,构建具有大受端融合、分布式集聚、高弹性承载、新机制突破、数字化赋能等鲜明浙江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全面落实党中央要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一体四翼”发展布局,全面支撑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全面引领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使命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双碳”目标浙江实践国网部署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四维引领数字首创机制组织四侧突破荷源储网一体推进战略引领规划试点示范带动全面引领全面支撑核心载体关键路径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10“零”跑理念加快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全面带动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以提升电网弹性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和高比例外来电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全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统筹高比例新能源发展和电力安全稳定运行,支撑高质量“双碳”目标。紧抓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契机,对外全力推动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对内积极建立适应企业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着力解决清洁能源成本疏导和企业发展动力问题,实现新型电力系统经济高效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相统一。服务大局,统筹安全保供与清洁低碳发展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助力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创新驱动,统筹经济高效与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内外部机制变革支撑保障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将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作为企业各项工作总指引,集聚公司系统智慧力量,推动取得实质性进展和成效,加快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做法,关注“双碳”目标下各利益相关方需求,打造基于新型电力系统的高质量“双碳”浙江样本。履职尽责,统筹经济社会多重发展目标以“示范窗口”担当打造高质量“双碳”浙江样本公司愿景11“双碳”目标到2025年到2030年新能源全额消纳,提升火电机组灵活性。集中式和分布式储能协调发展。可中断、可调节负荷资源持续唤醒,负荷侧及储能调节能力持续提升。新能源装机成为装机主体,煤电向基础保障性、系统调节电源并重转型。配电网基本建成状态感知全面覆盖、资源配置分层分级、源网荷储协调互动的智能高效网络,率先具备向能源互联网演进的基础。抽水蓄能、新型储能随负荷增长持续提升调节能力。到2030年,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高质量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基本建成,新能源成为装机主体,形成“一环四直”的坚强大受端电网格局,承载近60%的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服务浙江省5400万千瓦以上风光新能源接入,终端负荷向弹性可控、柔性互动转变,储能类型丰富多元,推动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超过1500万千瓦,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超过500万千瓦,形成数据驱动的能效智治体系,打造动力强劲的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全面支撑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力争电力领域“十五五”中期碳达峰,在达峰时间、空间、质量上实现领先。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12到2035年到2050年到2050年,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核心载体作用充分发挥,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引领作用凸显,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主体,承载超过80%的非化石能源装机容量占比,源网荷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数字化水平、多能耦合效率、社会综合能效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力争电力领域21世纪中叶率先实现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在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经济高效等方面实现领先。新能源成为出力主体,火电保障能力、调峰能力和运行效率持续提升。配电网全面建成互联电网与微电网协同、分层分区立体调控的新型配电网络。大电网、分布式电源、微电网全域融合发展。灵活负荷和储能成为新能源消纳和参与调节的主要支撑。新能源成为电力供应主体,煤电、气电逐步通过碳捕集、利用和封存技术实现零碳转型。持续争取外来电资源,大受端电网交直流互备、多供区互济。配电网交直流混联、多元主体智能互补、态势感知全域覆盖。微能源网广泛互联互动。抽水蓄能、新型储能成为系统主要调节手段,能耗强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公司愿景13落地政策国网浙江电力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浙江省委省政府和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关于“双碳”工作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以“双碳”实施方案服务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节能提效,以新型电力系统实施方案推动电网转型升级和电力系统融合变革,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服务于浙江省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目标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1+N政策体系《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发〔2021〕36号)《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国发〔2023〕23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实施意见》服务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节能提效落实落实落实落实重要举措国网浙江电力“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推动电网转型升级和电力系统融合变革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实施方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构建新型电力系统行动方案示范区浙江、福建、青海张北、南疆、藏中统一服务﹃双碳﹄目标“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新型电力系统实施方案党中央国务院国家电网省委省政府国网浙江电力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14实施体系强化组织机构,组建“双碳”工作专班,创新思维模式,打造“个十百千”实施体系,建设标志性示范工程,一体化推进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为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注入强劲动力。个一个实施框架统领全局十个全景示范部署十个市级全景示范,体现地域特色、地方特点、资源特性和电网特质。一个省级示范框架体系实施方案丨专项建设方案丨战略课题丨规划蓝图丨评价标准推进十大专项行动,部署整县光伏、储能示范、成本疏导、产业培育、科技攻关等专项行动。打造百个县级样板,部署城市乡村、山区海岛、园区社区的区域示范。打造千个应用场景,将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应用于实践,发挥综合效益。十大专项行动率先突破百个县域样板覆盖全域千个应用场景发挥作用十百干公司愿景15战略引领StrategyGuide03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16一个主阵地一个核心链两驱动两变革三理念三保障战略引领17总体思路19新型电力系统是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是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能源转型的历史使命,是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电力系统。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赋予浙江建设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的重要使命,这既是浙江省能源电力绿色转型、引领“双碳”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转型发展、蝶变升级的必要之举。国网浙江电力紧扣“走在前、作示范,打造示范窗口”目标定位,全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坚持以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主阵地,坚定推进“两个加速转型”,持续发挥电网高承载、高互动、高自愈、高效能的“四高”能力,推动供给、网架、消费、互动、科技、机制六维全面提升,促进形成高质量达峰、高弹性承载、高标准节能、高水平交互、高精尖技术、高附加价值的“六个共同体”,助力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通过能源清洁化和消费高效化“两个加速转型”,“十四五”期间浙江将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5%的电力消费增速支撑5.5%的经济增长,实现经济高效低碳发展。建好“一个主阵地”,推进“两个加速转型”一个主阵地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内新能源装机为主大规模核电大规模外来清洁电力“十五五”期间大力优化经济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清洁化率提升产业能源效率供给侧消费侧50%减碳贡献超50%减碳贡献近能源供给清洁化能源消费高效化能源供给转型加速攻坚能源消费转型加速提档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18实施路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能源是主战场,电力是主力军,碳电协同是着力点。国网浙江电力根据能源与经济、电力与能源、碳排与能源电力、经济与碳排之间的耦合关系与传递路径,构建国内首个省域“4E平衡推演模型”。输入经济总量、增速等宏观目标参数,创新引入“电能终端占比”和“单位产值电耗”中间变量,用模型进行多目标优化求解,遵循要素客观演进规律的“软约束”和政策目标的“硬约束”,得出经济(Economy)、能源(Ener-gy)、电力(Electricity)、碳排(Emission)要素时序演化预测结果,全面刻画能源和碳排放源流过程轨迹,科学规划减碳路线图。基于“4E平衡推演模型”,贯通“电力一能源一碳排放”核心链,打造“降碳轮”。通过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加速推进“风光倍增”计划,实现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持续提升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度电碳排放量将呈现下降趋势,电能的绿色低碳优势愈发显著。通过创新“供电+能效服务”,推动降低主要用能行业单位产值电耗,有力支撑单位产值能耗和下降的目标。随着电力市场改革深化、新能源技术突破和应用规模倍增,经济吸引力增强,进而推动“降碳轮”进入良性循环,逐步实现可再生能源在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的阶段性目标,保障“双碳”进程平稳推进。贯穿一个“核心链”,共转“降碳轮”终端电能占比终端电能占比度电碳排放量度电碳排放量单位产值能耗单位产值能耗零碳能源占比零碳能源占比碳排Emission电力Electricity经济Economy能源Energy战略引领国网浙江电力“4E平衡推演模型”19强化能源供应清洁减碳、能源消费提效降碳,推进能源数字变革和机制变革,形成市场化降碳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精准智治的全社会节能减碳格局,全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两驱动两变革”强化清洁驱动强化能效驱动推动机制变革推动数字变革优化用能结构,提升终端电能、氢能等清洁能源占比以省内清洁能源和清洁外来电替代化石能源以电网弹性提升主动应对大规模清洁能源和高比例外来电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供给侧消费侧以更高水平能效服务推进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推动政府加大节能改造、综合能源服务等支持力度引导全社会从“减能”向“节能”转变,助力提高能效、降低能耗、减少碳排坚持政策和市场两手发力推动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形成减污降碳的激励约束机制,服务能源电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健全数字资源获取、归集、安全、商用等全方位制度构建数字化管理方式创新发展能源互联网新生态、新业态提高能源电力数据的价值创造力、产业带动力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20降低用能成本经济性Economy推动低碳发展清洁性Cleanliness“三个理念保障三重目标”节省最高效通过源网荷储多重措施降低线损,推动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结合市场化激励推广综合能源服务,为企业降低用能成本,提高能源品质。挖掘能源数据提升能效高水平电能替代“供电+能效服务”唤醒最优质通过提升本地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提升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率,转化刚性需求,创造更多柔性需求和供给。可再生能源充分开发利用源网荷储充分互动绿色电力价值充分激活节约最清洁通过多种技术融合、市场机制创新,发挥能源配置能力,实现零碳转型过程的投资效率全局最优。全局优化整体开发新型储能共享模式源荷虚拟电厂模式战略引领保障能源安全安全性Security三个理念: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节约最清洁)、节省的投资是最高效的投资(节省最高效)、唤醒的资源是最优质的资源(唤醒最优质)三重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低碳发展、降低用能成本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21创新实践InnovationPractice04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22高质量“双碳”引领者推动者示范者创新实践23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当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引领者充分发挥电网平台枢纽作用,通过打造网架灵活、智能自愈、高效互动的高弹性配电网,提升源网荷储互动能力,唤醒四侧资源。推进嘉兴新形态配电网、绍兴多能耦合、金华微能源网等典型示范,适应分布式能源、储能、多元负荷等安全高效接入,建成城农网差距最小的省级电网,在杭州、宁波率先建成世界一流配电网。优化电网发展布局,加大特高压和配套电网建设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建设,为各类清洁能源发展提供坚强网架支撑,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加强抽水蓄能电站建设,积极支持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应用创新平台和技术,持续加强网源协调能力,建成千万千瓦级灵活互动资源池,为能源电力减碳降碳构筑了坚实的物理平台。2021年风电、光伏清洁能源发电量203.5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利用完成率100%提升电网弹性,推动能源低碳转型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24联动各类电源,提升系统调节能力,实现清洁能源应发尽发。新能源方面,建成国内首个具备AGC及一次调频功能的海上风电场,提升新能源参与电网调节的能力和并网友好性。水电方面,先后促请浙江省发展改革委同意调整丽水、衢州小水电上网峰谷时段,解决光伏发电能源外送通道挤占、负荷峰谷倒置问题,促进削峰填谷和新能源消纳,2021年消纳清洁能源电量1670亿千瓦时。积极挖掘水电绿色能源潜力,将海量的无序资源变得有序可调节。在丽水借助光纤、无线专网及北斗通信新技术建设虚拟电厂,把全域星罗棋布的风、光、水等可再生能源小型电站和百余个电动汽车充电桩聚集起来,实现区域内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在杭州临安通过5G通信手段组建流域水电资源实时联络管理平台,并根据流域时间阶梯调度流域电站,辅助电网24小时供能,最大限度挖掘本地水电顶峰潜力。源网联动提升电网灵活调节能力虚拟电厂常态辅助“零碳”调峰创新实践1机组AGC及一次调频功能是维持电力系统频率稳定的有效手段之一,新能源电厂主动参与电网频率调节,有助于缓解新能源装机规模不断扩大给电网频率稳定带来的压力,是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12虚拟电厂是一种通过先进信息通信技术和软件系统,实现DG、储能系统、可控负荷、电动汽车等DER的聚合和协调优化,以作为一个特殊电厂参与电力市场和电网运行的电源协调管理系统,为配电网和输电网提供管理和辅助服务。225通过深化应用“大云物移智链”相关技术,推出面向全业务、全区域、全时间尺度“一键响应”需求侧管理新模式。针对短时、小容量的供电缺口,自动生成需求响应方案,在浙江全省已构建超过1000万千瓦的日前需求响应负荷资源池;针对长期、大容量的供电缺口,基于客户标签、行业负荷特性等多种因素,一键生成负荷管理方案,助力经济社会有序运行;针对紧急情况,依托海量电网资源和客户资源动态映射,可一键生成策略、启动可中断负荷,目前浙江电网已具备200万千瓦可中断负荷规模。唤醒海量资源促进精细用电加强新型储能建设,建成杭州亚运主场馆可移动共享储能应急电源基地、宁波10千伏储能电站、金华移动共享储能基地、湖州滨湖综合能源站氢电双向转换及储能一体化系统,助力清洁能源高效消纳。建设新型储能电站标准体系,牵头主导的《电化学储能系统接入配电网运行控制规范》《用户侧电化学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范》等三项国家储能标准获批立项。积极探索氢电耦合综合应用,先后在宁波、杭州、丽水、台州等地开展氢电耦合基于工业园区脱碳与产业升级、企业生产零碳化、美丽乡村、绿色海岛建设等全场景应用,有效优化新能源多时间尺度的并网特性,降低新能源对电网的冲击,提升高比例新能源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与可靠性。发展新型储能助力新能源消纳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26创新实践积极做好电源并网服务和科学调度,统筹支持现役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和新能源、清洁能源发展,推动支撑保障电源尽早投运,确保各类电源能并尽并。推动新能源科学布局和标准化接入,承载大规模沿海核电、海上风电、海量分布式光伏,积极争取、高效服务西南水电、宁夏风电等清洁能源接入。合理高效利用化石能源,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转型,完成浙江统调燃煤电厂60%的调峰深度改造,调节空间达全国平均水平的1.2倍。充分发挥大电网优化资源配置的平台作用,通过新能源智慧调度平台,高效实现风光互补、水光互济。增强资源优化配置,加快能源供给清洁化浙江省新能源装机容量2498万千瓦装机容量占比同比提高28.6个百分点利用率100%截至2021年年底浙江省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55万千瓦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占新增总装机容量77.6%发电量3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4%2021年27建成首批国家能源局“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嘉兴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试点示范,规范光伏发电并网管理流程,在浙江省山区26县推行“光伏富裕”工程。研发“光伏导航”,筛选适合发展分布式光伏的地块资源,评估光伏发展潜力和消纳能力,帮助地方规划新能源发展路径。亚洲最大的滩涂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浙江温州泰瀚55万千瓦渔光互补发电项目成功并网,温州区域电网清洁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提升约26%,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64.8万吨。2014年和2016年分别建成的四川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和灵州—绍兴±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将我国西部的清洁能源送入浙江,有效缓解了曾制约浙江多年的电能短缺问题。截至2021年12月31日,已累计向浙江输送电能4453.8亿千瓦时,相当于为浙江节省标准煤13618.3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33403.5万吨。2021年,浙江开工建设第三个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后每年可输送电力超312亿千瓦时,相当于代替原煤消耗14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超2340万吨。科学推动光伏高质量发展打通西电东送清洁大通道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282021年11月20日,由国网浙江经研院自主研发的全球首台220千伏车载移动式GIS设备在嘉兴平湖投入运行,助力嘉兴2号海上风电提前并网。通过该设备接入的嘉兴2号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达30万千瓦,平均每天可提供清洁电力240万千瓦时,与常规燃煤机组发电相比,平均每天可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00吨。嘉兴2号与嘉兴1号、嵊泗2号发电项目共同组成了长三角最大的海上风电集群,共安装188台风电机组,总装机容量达100万千瓦,这标志着浙江正式跨入海上风电“百万千瓦”时代。服务海上风电高效并网消纳创新实践平均每天可提供清洁电力240万千瓦时平均每天可节约标准煤约1000吨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800吨29倡导节约用电、高效用电、用绿色电,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农业和居民生活六大重点领域,积极拓展蒸汽、岸电、景区、物流等多维电能替代的广度和深度,解决传统能源消费终端深度降碳“最后一公里”难题,扩大清洁高效电能在终端能源的占比,带动传统工艺智能化改造,促进高温相变储热、高温蒸汽热泵等新兴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提升各领域能源利用效率。支持产业优化升级,落实国家全面节约战略,推动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加快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融合六大领域应用,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2021年完成电能替代电量101亿千瓦时约等于义乌市全市一整年的用电量≈可供三口之家使用293万年同比增长7.4%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3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个百分点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30积极运用电锅炉、热泵、蓄热技术,为工业企业提供“一企一策”能效提升方案。以杭州欣美成套电器制造有限公司为例,在工厂车间广泛应用电能替代、设备改进、建筑改造等节能关键技术,实现厂区全方位能效提升,获得浙江首张企业碳中和证书,获评施耐德电气全国首个“零碳管理评价”合作伙伴,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国际贸易低碳认证的园区示范样板。面向政府机关、学校、医院、酒店、大型商业体、工业建筑等开展节能改造。宁波市奉化区行政服务中心经过改造,一年可节约电量约3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25吨;杭州市余杭区的余之城商业综合体通过打造“零能耗建筑”,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8吨,减排二氧化碳366吨;舟山市万邦船厂实施国网舟山供电公司自主研发建造的浙江省首个“不拆瓦”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光伏项目,并网后预计年发电量650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近4875吨;湖州市鲁能公馆智慧社区通过建设包含直流配电网、屋顶光伏、小区储能、充电桩等多元素的低压能源网,降低电网能耗,助力城市减排。提升工业能源质量发展超低能耗建筑创新实践31深入推进电动汽车充电业务发展,拓展公交、专车、物流等专用车充电市场,于2021年3月在杭州建成全国单期最大的石塘公交充电站,投运以来累计充电量达1600万千瓦时,日均充电量6万千瓦时,减少城市碳排放量约12000吨。完善高速公路充电网络。首创省级岸电运营管控一体化平台,联合政府开展岸电专项交易,推动地市出台岸电补贴政策。建成湖州地区全国首个全封闭、全架空、耐高温、无污染的全电物流输送项目,推进机场桥载辅助动力装置电能替代。服务交通绿色出行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32创新实践加速数智能源服务升级,带动能源利用高效化充分发挥电能在能源转化、输送、消费过程中的核心枢纽作用,以“供电+能效服务”为主线,开展高污染高耗能行业重点企业空压机、泵和风机三大系统能效普查,制定高品质余能利用举措,推动企业开展能效提升试点。持续提升分布式光伏发电小时数,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调适试点,用小杠杆撬动能效大提升,推动能源结构变革。充分发挥能源大数据中心作用,常态化开展多能流向、用能变化、用能总量分析研究,通过融合税收、电力及其他能源等内外部数据,建立一套评价企业能耗及社会绿色发展质量的体系,有效支撑浙江省深化“亩均论英雄”“腾笼换鸟”的改革。助力浙江省实施重点行业企业用能预算管理制度,探索多元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带动企业提升能效评级,推动产业质量和社会能效水平提升。33根据2021年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浙江省“十三五”低碳发展报告》,2020年浙江省GDP近6.5万亿元,超过居世界第17位的荷兰。第三产业增速较快,比重上升,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从2015年的4.1:47.4:48.6调整为2020年的3.3:40.9:55.8,绿色低碳的现代化产业格局初步形成。2020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为0.41吨标准煤/万元,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17.3%,能效水平居全国前列。重点领域节能成效明显,“十三五”时期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4%,石化、化纤、印染、电力热力、水泥等重点行业能效水平领跑全国。单位GDP能耗为0.41吨标准煤/万元GDP近6.5万亿元2020年“十三五”时期浙江省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0.4%单位GDP能耗下降率为17.3%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34创新实践浙江省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变化(2015一202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二产业增加值占比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0.0%20.0%40.0%60.0%2015年2020年48.6%47.4%4.1%55.8%40.9%3.3%35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六个力量”驱动创新变革当好全社会绿色生产生活的推动者机制创新:激活绿色低碳价值,共建多元融合能源生态坚持政策和市场两手发力,强化政企联动,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创建绿色电力交易机制、绿电积分体系,培育并满足各类用户的绿电降碳需求。持续完善市场规则,探索建立市场化容量补偿机制。丰富新型储能参与主体,探索建立促进新能源消纳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市场化交易体系。通过建立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发起生态能源碳汇基金、推动绿色金融创新等举措,构建低碳生态价值共同体,探索新型要素市场化配置,实现多种要素与浙江生态资源融合。落实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举措,做好电网企业代理购电工作,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的上网电价规范,完成普通直接交易电量1068亿千瓦时,降低企业用电成本31.4亿元。36搭建绿色电力交易市场,率先开展全国首笔绿电市场化交易。通过推动国际绿色电力证书互认、创造绿色品牌溢价,吸引供应链企业优先购买平价风电,得到国家发改委认可。自主研发绿色电力积分体系,畅通企业购买绿电渠道,在全国首笔大宗平价绿证企业级交易认购活动中,达成20000张平价绿证认购,对应消纳绿色电力2000万千瓦时。绿电积分亮相“浙江大花园碳中和高铁专列”,共认购绿电积分29000个,对应消纳绿色电力290万千瓦时。创建绿色电力交易体系促成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出台浙江能源电力发展史上首个新型储能发展政策——《关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提出鼓励新增新能源、建议或购买新型储能(服务),加快新型储能技术创新,推动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截至2021年年底,浙江省市县两级“新能源+储能”政策全面覆盖。探索“新能源+储能”联合运营、共享储能、储能并网“一站式”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推进电源侧储能项目建设,激活储能资源价值。推动浙江省发展改革委部署“百万用户、百万千瓦”需求响应专项行动,近15%的区县政府出台专项补贴机制,激发负荷侧弹性空间。推动建立“弹性资源”价格机制全国首笔大宗平价绿证企业级交易认购活动平价绿证认购达成20000张消纳绿色电力2000万千瓦时绿电积分亮相“浙江大花园碳中和高铁专列”共认购绿电积分29000个消纳绿色电力290万千瓦时创新实践37联合丽水市委市政府相关部门、相关群团组织及行业协会、能源企业、科研院校等40余家单位,成立全国首个能源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促进联盟,围绕源端减排、绿色用能、零碳电网、低碳生活开展四大专项行动,推动政策机制研究和能源技术创新,将联盟打造成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能源电力行业低碳转型、创新发展共建共享平台。联合湖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生态环境局共同发起长三角生态能源碳汇基金,鼓励公众以碳汇捐赠认购方式参与植树造林活动。多方共建激活生态要素价值揭牌成立全国首个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聚焦中国低碳转型关键技术领域,发布包括“二氧化碳捕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在内的一批技术成果,拉动供需双方促成交易,加速绿色技术成果转化应用,2021年累计开展交易次数782次,成交绿色技术成果102项,成交金额达1.006亿元,推动建设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绿色技术交易机制带动成果转化成交金额1.006亿元成交绿色技术成果102项累计开展交易次数782次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38创新实践聚焦电力大数据价值挖掘,强化“电力看经济”“电力看环保”等服务,助力国家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加速发展能源互联网新生态新业态,推动能源服务向数据应用拓展、单纯输配向交易结算转变、单一品种向综合能源发展,提高能源电力数据的价值创造力、产业带动力。打造电碳协同大数据平台,开发“双碳”数智应用,为全国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提供浙江方案。推进“供电+能效服务”,持续优化完善合同能源管理等服务形式,提供适应用户多元需求的定制化能源解决方案。建立“云储能”交易管理平台,提供电站“一站式”托管服务,提升设备利用效率,降低投融资成本,带动新能源应用规模化发展,服务能源电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模式创新:根植“双碳”数智平台,拓展绿色能源服务体系392021年9月17日,国网浙江电力在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的支持下,组建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中心具备浙江省能源数据汇聚存储、计算分析和共享服务能力,已汇聚煤炭、石油、天然气、热能等重要品类能源数据逾133.5亿条,率先构建集能源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省市区域、行业、企业等多维度于一体的能源运营、能效与碳排放监测分析体系,实现浙江能源全景展示、“双碳”全景监测、能源双控监测、高弹性电网效能评价。截至2021年年底,累计上线浙江省“双碳”数智平台、“电碳一张图”等60余项能源数据产品。政企共建数字化碳电协同平台政企共建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浙江省“双碳”数智平台系统简图应用入口“浙里办”浙江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数据资源“双碳大脑”“双碳”综合数据仓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基础设施省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省能源大数据中心、省统计局数据)电力系统网络重点企业监测卫星遥感大气CO2浓度物理感知汇聚煤炭、石油、天然气、热能等重要品类能源数据逾133.5亿条累计上线浙江省“双碳”数智平台、“电碳一张图”等60余项能源数据产品“浙政钉”浙江省政府系统掌上协同办公平台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40基于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开发“节能降碳e本账”多跨场景应用,并成功上线“浙政钉”“浙里办”,实现浙江省1896家省控重点用能企业、3万家浙江省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和57787户规模以上企业的用能和碳排情况的实时监控。通过“节能降碳e本账”,基本建立了用能预算分级管理体系。政府层面,将能耗“双控”年度目标任务分解到省市县三级;企业层面,对3万家重点用能行业企业实行用能预算管理,有力推动了能耗要素的市场化配置,在服务地方政府“双碳”行动、引导全社会节能降碳方面取得实效,获评浙江省数字化改革突破奖。政企共建数字化碳电协同平台打造“节能降碳e本账”浙江省能源大数据中心作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的主要数字化载体,贯通“电力一能源一碳排放”协同路径,结合发电碳排、电网拓扑、实时潮流、企业用能等实时数据,建设全国首个“电碳一张图”应用,实现了电力生产、传输、消费全过程的碳轨迹追踪。在电源侧,构建实时、动态、覆盖全网全电压等级的电碳因子,精准度量电力系统不同节点碳排放的强度与流向,对碳排较高的发电厂进行重点监测、及时预警。在电网侧,面向各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及电力线路,动态跟踪绿电轨迹及碳流轨迹。在负荷侧,以企业的用能数据、产值数据为基础,应用“一码三标识”(“碳效码”,效率对标、中和对标、水平对标),量化用户碳效水平和碳中和进度。在储能侧,针对抽水蓄能、电化学储能、电动汽车等,研发碳追踪、碳计量功能,量化减碳效益。通过该应用实现能源流、信息流、碳流“三流合一”,构建可观、可测、可控的新型电力系统,为电网开展低碳规划、低碳调度等前瞻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政企共建数字化碳电协同平台开发应用“电碳一张图”创新实践41华云设计公司围绕碳电协同理论、低碳电力系统规划设计等方向开展突破,打造碳电协同规划设计平台。研发“碳基因”量化决策程序、零碳能源智慧仿真系统、全景电力电量预测系统等先进研究工具,汇集120个国家的碳电数据,构建碳电协同指标指数体系,量化表征“产业一碳一能源一电”内在联系。绘制出浙江省新能源经济开发容量一张图、电网全环节碳流向一张图,助推全省新能源合理布局和节能降碳。培育碳电协同设计技术实验室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围绕看碳、析碳、管碳三大核心要素,搭建集“碳地图、碳足迹、碳管理、碳场景”于一体的“双碳大脑”。不仅实现碳流的穿透分析和动态预测,还构建了三级驾驶舱,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企业优化产业结构、减排降碳提供解决方案,形成“政企联动、一体智治”的良好生态。跨领域构建“双碳大脑”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42国网浙江经研院基于浙江省24家制造业企业及4个工业园区的实地调研,构建“4R一4W一4S”消费侧能效提升模型,通过中间过程再利用、输出端的再循环、用户间再交易、关键环节再电气化等四大路径(4R),采用技术降耗、管理提效、结构优化、政策引导等关键措施(4W),服务好政府、企业、相关利益方、能源电力健康发展等四类对象(4S),实现与政府共同探索压减能耗、保障就业的新举措,助推共同富裕;与企业共享降能源成本、保生产效率等新成效;与其他相关利益方共同促进产业链形成、加速信息交流的新实践;在能源侧推进电能替代、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用能权市场构建的新发展,全流程促进工业消费侧节能转型。构建“4R一4W一4S”消费侧能效提升模型4S服务对象4W关键措施技术降耗管理提效化优构结政策引导中间过程再利用输出端的再循环用户间再交易关键环节再电气化4R提升路径政府企业方益利关相展发康健力电源能创新实践国网衢州供电公司会同衢州市发改委联合推出全国首个基于能耗产出效益评价的用能预算化管理应用场景,该场景通过用能基数确认、年度用能预算、执行监测管控、预算转让交易、评估结果应用等5大模块,形成“先预算、后用能”的精准能源管控路径,实现用能预算一键分配、执行情况实时监控和实施效果定期评估,引导企业低碳绿色发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目前,已实现衢州市1147家规模以上企业的用能管控。发布全国首个用能预算化管理应用场景43实施“供电+能效服务”三年行动,将能效公共服务全面融入传统供电业务,通过“线上精准推送+线下主动服务”全方位实施能效公共服务,线上依托“网上国网”向客户推送能效账单、用能诊断报告,线下开展细分行业的用能诊断,实施针对性的能效提升措施,满足客户个性化能效提升需求。聚焦高耗能行业,提出“公共用能系统和工艺生产流程”两维解决方案,完美契合企业用能全场景;完成空压机、泵等公共用能系统服务产品开发,研究纺织、钢铁等行业工艺能效提升方案,开发宁波空压系统能效公共服务应用,通过系统能效排名机制唤醒节能意识,降低碳排放。“供电+能效服务”,打造绿色低碳能源服务体系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44创新实践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凝聚科技创新强大引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入实施“3060”新型电力系统重大科技攻关计划,围绕绿色低碳布局36个重点技术方向、100个科技项目及10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克了短路电流柔性抑制、电网关键断面自动提取和风险快速识别、区块链与高弹性电网融合应用等关键技术,在技术攻关、重大示范、首创成果、机制创新等各领域取得了“从0到1”的创新突破,推动实现电网技术高水平自立自强。技术创新:大力开展低碳技术攻关,打造能源科技创新策源地围绕绿色低碳布局36个重点技术方向100个科技项目10项重大科技示范工程452021年12月9日,牵头申报的2021年度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储能与智能电网技术”重点专项“柔性低频输电关键技术”获批立项。依托该项目的研究,将建成国际首个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实现技术的全面落地应用,推动一系列绿色低碳的高端装备产业升级和融合,占领技术领域的国际制高点,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能力提升,支撑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建设。牵头柔性低频输电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针对能源低碳发展和自然灾害频增下电网如何安全转型的关键问题,国网浙江经研院牵头,攻坚形成“元胞形态新型配电网规划一多元胞分层协调控制一弹性评估应灾决策”的系统性关键技术,并在温州市永嘉县示范应用。依托北斗通信技术与不停电双向并网智能控制成套装置及系统,有效提升电网的清洁能源消纳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在台风“利奇马”“黑格比”期间,永嘉示范电网累计减少电费损失超百万元,节省应急抢修费用近千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构建元胞形态新型配电网提升电网韧性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462021年11月3日,牵头完成的“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需求侧负荷调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此奖项为国务院设立的国家科学技术奖五大奖项之一。成果有效解决集中式负荷消纳新能源、分散式负荷聚合调峰和源荷互动防控风险三大技术难题,进而减轻发电侧调峰、调频压力,减少发电煤耗120万吨/年。成果现已规模化应用至浙江、河北、上海、重庆等11个省(市),覆盖中国尊、浦东机场等657栋大型建筑及上海世博园等48个园区,并推广至吉隆坡、迪拜等地的海外工程中。2021年8月10日,基于国网新能源云的浙江省工业碳平台场景应用正式上线,并具备全省推广应用条件。国网新能源云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打造的全球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数字经济平台,提供新能源建站并网、消纳分析、补贴申报、交易结算、监测分析、法规政策、技术咨询等新能源“一站式”线上管理和服务,建立了“全环节、全贯通、全覆盖、全生态、全场景”服务体系。国网浙江电力推动工业碳平台与国网新能源云、绿色金融服务和数字经信等平台实现数据互通共享,已覆盖浙江省42226家规模以上企业,为5150家政府用户提供工业碳效智能对标数据服务,有力促进了工业生产节能减排。基于国网新能源云的工业碳平台助力节能减碳关键技术应用摘得国家科技进步大奖调度决策中心功率调节需求量电价、激励、控制信号楼宇能源管理设备终端分层协调调控体系创新实践47深根厚植企业社会责任当好浙江省企业碳减排的示范者开展电力零碳试点示范,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通过在杭州市萧山区构建全国首套城市级多能虚拟电厂调控系统、搭建国内首个县域综合性“双碳”智治平台——“双碳大脑”、建成全国首个综合能源示范亚运村等举措,推进国内首个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截至2021年年底,累计打造超23万千瓦分布式光伏,投运电网侧储能超20兆瓦时,实现清洁能源百分之百消纳,构建以电为中心的“未来城市”,支撑杭州“零碳亚运”行动。构建以电为中心的“未来城市”推进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建成城市“双碳”智治平台,设立城市可再生能源占比提升目标,规划城市电力系统脱碳路径,率先构建城市核心区平均半径0.9千米的公共充电服务圈,开展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示范,推动氢燃料电池物流车辆的应用;推广楼宇能源智慧管理系统,加快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探索“光储直柔”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示范,提升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加速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开展全民低碳计划和碳普惠行动,提供“零碳城市”解决方案。城市层面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482021年4月28日,在距离2022年第19届杭州亚运会开幕还有500天之际,亚运会组委会、浙江电力交易中心与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签署了三方协议,全面启动2022年第19届亚运会绿色电力交易,所有赛事场馆和亚运村被纳入一揽子交易方案。这是亚运会历史上的首次绿电交易,将实现杭州亚运会100%绿电供应。据测算,到2022年亚残运会结束时,亚运会场馆预计共消耗绿电约3亿千瓦时,可减少标准煤燃烧1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量22.5万吨。2021年9月15日,由杭州亚运会组委会颁布聘书,12名来自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专业人员受聘成为亚运历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并正式上岗。他们将为亚运会13座特级和一级场馆提供亚运交通零碳化配套建设、零碳智慧能源场馆、赛事场馆绿电交易等三大类13项专业化服务。创新实践49建设近零碳排放县域联合属地政府发布县域电力能源领域“减碳服务”目标行动纲领,落地储能及光储一体化补贴政策,服务清洁能源“容量翻番”。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加速推进充换电、岸电技术设施配套,带动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及回收,建设县域零碳电网示范,提供“零碳县域”解决方案。县级层面依托宁波市梅山新区高度清洁化、电气化的能源供应与消费基础,以浙江省能源局批复设立“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市场机制建设示范区”为契机,探索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市场化交易机制。挖掘源荷储19类资源,建立“源一荷一储一碳一能”5类场景12种交易机制。创新基于消费侧竞价的绿色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满足外贸企业获取欧美订单的碳排放量考核指标要求,推动国家层面建立国际认可的绿色电力消费认证体系。探索光伏发电与碳资产交易联动,开展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首笔碳资产国际交易。完善政企协同机制,推动出台港口岸电、需求响应、光伏配建储能、居民充电设施管理等地方政策。以“机制减碳”推动县域近零碳发展。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50建设能承载高比例分布式清洁能源的智能微网,采用新型能量路由器和集群调控手段,提升负荷聚集、柔性调节能力。推动完善分布式清洁能源发电价格机制,鼓励企业购买绿色电力,实现高比例新能源就地消纳。推进“供电+能效服务”,主动规划园区能源梯级利用方式,开展深度电能替代带动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推动氢光储多能互补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规模化示范和产业应用,持续降低园区单位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为各类园区提供“零碳园区”解决方案。2021年3月31日,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和浙江首个“绿色低碳工业园建设示范区”在海宁市尖山新区挂牌成立。5月10日,国内首个光储直柔多端口直流微网——海宁尖山光储直柔多端口直流微网投运。6月30日,尖山源网荷储一体化协调控制系统——“新能源大脑”上线,实现对分布式电源、配电网设备、可中断负荷、智慧楼宇、储能电站等15类资源进行统一调控,形成一张海量资源被唤醒、源网荷储全交互、安全效率双提升的高弹性电网,全国首个工业园区级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打造智慧新能源“零碳园区”园区层面创新实践51建设适合农村电网特点的高弹性配电网示范区,综合规划风光水储资源,建设多能互补能源汇集站,探索氢电耦合技术应用,推广电气化智慧农业大棚、地源热泵,发展农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开展屋顶光伏行动,推广电气厨房、全电民居、电气化农产品加工,加快农村公共充电站建设,以市场化方式引导乡村产业参与需求侧响应,带动农业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区域特色的“未来乡村”模式,提供“零碳乡村”解决方案。以清洁能源生产、配置、消费、互动为主线,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为引领,在丽水市实施新型电力系统电网调度优化工程、清洁能源汇集站工程、缙云水氢生物质近零碳示范工程、多时间尺度广义储能资源池工程、景宁绿电泛微网示范工程等十大工程,推动实现“四个100”(清洁能源100%就地消纳、构建100万千瓦级广义储能资源池、新增能源消费100%零碳排放、构建100万千瓦级负荷侧需求响应资源池),用全域零碳电力系统赋能丽水未来乡村。打造全域零碳示范赋能未来乡村乡村层面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52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努力推进农村电力服务品质升级,在“两山”理念发源地湖州市安吉县打造“乡村振兴·电力先行”的浙江样板。依托高弹性配电网示范区建设,创新建设负荷、台区、线路“三级弹性单元”体系,实现农村电网从源随荷动到源荷互动的转型升级。加快农村公共充电设施建设,湖州成为全国首个实现本级城市和农村公交100%电动化的地级市。构建乡村智慧用能服务体系,助力建设安吉鲁家村电气化农业生产大棚等一批示范项目,促进电力信息化技术与种植业、畜牧业、渔业、农产品加工业、乡村旅游业全面深度融合,全面支撑未来乡村建设。建设“乡村振兴·电力先行”浙江样板创新实践53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双碳”工作顶层设计和系统谋划,研究编制碳管理制度规范及配套细则,开展综合性碳指标体系测算,全面自查碳排现状,构建线损精益管理体系,深入挖掘自身节能降碳潜力,形成全过程管理、全价值链协同、全员践行参与的工作局面,尽早实现自身运营过程和价值链碳中和。挖掘全过程节能降碳潜力,实现高效利用零废弃对输电线路实施动态增容,改变刚性输电限额,有效缓解局部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在湖州投运首个220千伏分布式潮流控制器示范工程,通过动态优化线路阻抗特性,优化局部潮流分布,提升区域电网设备利用效率,减少火电机组顶峰碳排。构建线损精益管理体系,开发网损最优化的配电网自动电压无功控制系统,推进绿色智慧变电站建设,开展高耗能变压器改造,精准治理高损耗线路和台区,促进电网节能高效发展。加强SF6等温室气体回收处理、循环再利用和电网废弃物环境无害化处理,减少气体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推动电网绿色减碳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54聚焦采购、物流、制造等供应链关键环节,编制绿色产品目录,扩大采购绿色产品比重,开展绿色企业评价,实施低碳设备技术招标规范,推广电力物流服务平台,加快仓储、物资等能效标准绿色升级。监控供应商生产过程及物流作业能耗,推动供应链全过程绿色运营。打造绿色供应链加强办公节能管理,统筹合理安排各类会议,创新办公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进无纸化办公,基于“i国网”应用,探索建设“互联网+智慧办公”平台,推动办文、办公、办事全线上流转,实现跨专业、跨层级数据资源共享。积极开展智慧楼宇建设,降低办公大楼能耗,建设绿色食堂,推动公务车辆电动化、清洁化,倡导工程项目绿色技术应用。营造绿色办公环境在500千伏及以上新建工程中创新应用“绿建码”,精准评判工程各阶段碳排放水平,量化评估工程全过程节能控碳能力。该行动实施以来,推动了绿色低碳临建、直升机运输、地基处理方案优化等举措落地,降低工程临时建筑区近90%的碳排放量,节省林木砍伐面积约1.7万平方米,节省投资近240万元。实施绿色建造行动创新实践55着力构建横向对标、纵向协同、政企学研合作的减碳服务工作机制,组建能源发展研究中心、节能减碳创新实验室、碳电数字化实验室等十余个支撑团队及平台,调动各方力量与各级资源,共同研究减碳服务管理重大战略问题,统筹推进减碳服务管理相关工作,谋划相关重大社会活动,加强国内外交流合作,与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等高端智库、清华大学和哈佛大学等国内外高等院校紧密合作,形成关键问题共同研究、合作成果共享的模式。开展“双碳”特色实践,提升国际国内影响力由浙江省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承建的国家电网有限公司500千伏巴西亚马孙河大跨越工程的两基296米跨越塔,将当地最大的图库鲁伊水电站丰富的电能输送至西北城市,提高清洁能源送出比例,对改善巴西区域电网结构、协调平衡区域发展具有重大价值。参与建设连接菲律宾维萨亚斯群岛和棉兰老岛的跨海直流输电工程——菲律宾MVIP±350千伏直流输电项目,建成后将加强菲律宾电网可靠性,降低能源消耗和碳排放。优质海外工程实践“一带一路”倡议菲律宾MVIP直流项目菲律宾维萨亚斯群岛棉兰老岛巴西跨亚马孙高塔工程巴西图库鲁伊水电站西北城市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56以能效提升促进电力保供、推动“零碳亚运”、开展绿色技术交易等新型电力系统领先实践先后被央视《新闻联播》报道14次。浙江“碳效码”与碳效工程师的创新做法被央视“绿色中国”大型直播选用。联合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电传媒、新浪微博策划开展“沿着能源通道看中国”“双碳目标浙一年”“绘双碳地图、看低碳浙江”等大型融媒体报道。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中国国家宣传片《2021年全球行动倡议——气候变化》以6分钟超长时间,展示国网浙江电力助力“双碳”典型成效,生动演绎浙电故事。能源低碳发展实践被各级媒体广泛报道针对建设能够抵御极端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经济适用的清洁能源、负责任的消费生产等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开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特色实践,打造温州“不怕台风的电网”、实施杭州“零碳亚运”行动、构建小微企业园区综合能源“五全”服务模式等5个项目入选联合国2020年面向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全球优秀实践项目,形成能源低碳发展的浙江实践示范。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特色实践获联合国认可创新实践57“双碳”贡献CarbonPeakAndNeutralityContribution05感谢国网浙江电力2021年的贡献。2022年大事要事喜事多,稳进提质任务重、压力大,电力保供是重要支撑,望采取得力措施,科学运筹调度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和“进”作出新贡献。——浙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浩“双碳”工作要用好国网浙江电力的能源大数据平台,用大数据平台作为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手段,把用能的情况、用电的情况和发展这些数据综合起来,浙江电力推出“碳效码”等一些创新性手段,这些都比较好地把中央的要求落实落细落地。——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58国网浙江电力始终保持走在前、作示范的先锋本色,在落实公司发展战略、发展布局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推动能源转型方面,奋勇争先,体现了勇立潮头、走在前、干在实处的担当。创新落实“双碳”的部署,全国首创绿电交易,省能源大数据中心平台建设非常有意义,对于我们支撑政府做好经济运行的监测,包括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支撑作用非常大。——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辛保安“双碳”贡献59通过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持续提升浙江电网新能源消纳能力,服务电动汽车等多元负荷快速发展,有力推动2021年浙江省单位GDP能耗下降17.3%。249820162021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05001000150020002500单位(万千瓦)823.7167020162021消纳清洁能源电量0400800120016002000单位(亿千瓦时)80.310120162021电能替代电量020406080100单位(亿千瓦时)580数据看板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60“双碳”贡献消纳清洁能源电量1670亿千瓦时消纳清洁能源减排量12475万吨推动社会节约电量17.07亿千瓦时电能替代电量101亿千瓦时完成绿电交易3.4亿千瓦时降低线损减排二氧化碳量35万吨电动汽车充电量3.15亿千瓦时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约36%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建设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模353.9亿元综合线损率3.6%新能源新增装机容量555万千瓦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领域技术研发投入3.77亿元2021年度61大事记2020年9月22日宁波泛梅山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省级建设示范区建立2021年3月29日全国单期最大的石塘公交充电站在杭州建成投运2021年5月7日杭州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台州柔性低频输电示范工程启动建设2021年5月18日促成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发布《浙江省全面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持续优化用电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2021一2023年)》2021年6月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新能源云碳中和创新实践基地在浙江落地2021年6月29日国内首个城市级新型电力系统示范建设行动方案在杭州市萧山区发布2021年7月6日国内首个县域综合性双碳智治平台——“双碳大脑”在杭州市萧山区上线2021年3月16日《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需求响应2021一2023年行动计划》发布2021年3月31日全国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示范区”在海宁市尖山新区挂牌成立2021年5月12日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在浙江成立2021年5月31日绿色电力积分首次亮相“浙江大花园碳中和专列”高铁2021年6月3日国际首个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启动建设2021年6月17日全国首个基于乡村场景的水一光一氢生物质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启动实施2021年7月6日浙江丽水全域零碳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工程启动建设2021年7月14日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确立浙江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622021年12月15日全国首个“区块链+5G”的需求响应系统在义乌试点应用2021年12月22-23日首场促成杭州零碳亚运会的绿色电力交易成功开展2022年1月5日面向全业务、全区域、全时间尺度“一键响应”需求侧管理新模式上线2021年12月22日发布消费侧能效提升两年行动计划2021年11月20日浙江省首个《工业企业碳账户碳排放核算与评价指南》在衢州发布2021年12月22日“碳账户”入选浙江省数字化改革“最佳应用”2021年12月31日《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发布2021年7月29日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获得国家发改委核准2021年9月17日全国首家政企共建的省级能源大数据中心在浙江成立2021年11月3日促成浙江省发展改革委、省能源局出台《关于浙江省加快新型储能示范应用的实施意见》2021年11月8日全省首个推动电力绿色低碳有序发展政策性指导意见在杭州发布2021年9月26日全国首个工业“碳效码”在湖州发布2021年9月7日全国首场绿色电力交易浙江成交绿电电量超3亿千瓦时2021年11月3日全国首个能源电力产业低碳发展促进联盟在丽水成立2021年11月9日与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签署《关于推动产业数据与能源数据深度融合助推经济领域整体智治的战略合作协议》引领低碳转型提升综合能效强化数字治理驱动机制创新“双碳”贡献63获得荣誉《高弹性电网推动的全方位减碳服务管理》获第二十八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含高比例新能源的电力系统需求侧负荷调控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新能源为主体的交直流混合配电网多元协同运行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支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探索与实践》获2021年度电力创新奖一等奖《能源互联网形态下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探索与实践》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0年度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构建省域新型电力系统、支撑浙江高质量提前碳达峰》获2021年浙江省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高灵活性配电网关键技术及其大数据融通应用》获202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能源互联模式下可调节负荷互动响应关键技术及其规模化应用》获2021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64《面向政企决策支持的广义电力大数据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1年中国电力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面向多能协调响应的数据驱动融合感知与智能决策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0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面向“双碳”目标的中国特色电力现货市场运营体系构建与实践》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1年度管理创新成果特等奖《基于区块链的绿电交易平台关键技术与应用》获2021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的跨区省间现货市场关键技术及应用》获2021年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推动机制变革“双碳”贡献65未来展望FutureOutlook06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关键路径和核心载体,以电网弹性提升主动应对大规模新能源和高比例外来电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以大规模储能为必要条件、源网荷储协调互动为关键举措,以体制机制突破和四首创新实践体现引领性和示范性,构建具有大受端融合、分布式集聚、高弹性承载、新机制突破、数字化赋能等鲜明浙江特色的新型电力系统。到2035年,浙江将全面建成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新能源成为出力主体,终端用能清洁化率超过50%;2036一2050年新能源成为供应主体,终端用能清洁化率达到90%以上,新型电力系统在安全可靠、绿色低碳、经济高效等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支撑浙江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浙江新境界。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35年,生态环境质量、资源集约利用、美丽经济发展全面处于国内领先和国际先进水平,碳排放达峰后稳中有降,“诗画浙江”美丽大花园全面建成,率先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省域现代化之路。浙江省发改委提出要加快能源结构清洁化变革和产业结构绿色化变革,推动可再生能源发展、清洁电力入浙、清洁高效火电发展、数字化节能增效,增强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统筹推进能源领域高质量发展。国网浙江电力将积极发挥电网枢纽平台作用,带动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深化能源电力技术创新,为推动浙江省实现高质量“双碳”目标作出积极贡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支撑能源系统全面转型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66加快推动电网数字化转型,建设安全互联、开放互济的坚强主网,打造网架灵活、智能自愈、高效互动的高弹性配电网,持续增强源网荷储协调互动能力,构建大电网能源配置平台、配电网智慧共享平台。完善新型数字基础设施,推动电网感知能力向电源侧、客户侧和供应链延伸。建立完善的碳达峰碳中和整体智治体系,发挥电力“链长”作用,联合政府部门打造产业链预警平台、工业碳效管理、惠企政策一键直达等应用,构建国内领先的工业企业能源信息数字赋能场景,助力浙江成为双循环战略的枢纽,服务上下游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延伸开展碳管理增值服务,从能源供给侧、消费侧、配送侧打造绿色低碳能源服务生态圈。打造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引领绿色低碳产业智慧升级未来展望坚持政策和市场两手发力,推动形成多元竞争的电力市场格局。加快电力立法进程,推动建立清洁能源系统成本疏导机制,实现全社会能源生态共建、清洁低碳共享、减排成本共担。优化低碳循环导向的要素配置体制机制,完善销售侧分时电价机制、需求侧响应细则,探索完善储能商业运营模式和应用场景,加快推进电力市场建设,建立促进新能消纳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市场化交易体系,积极参与全国碳排放权和用能权交易市场建设,健全绿电交易市场体系,深化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建设,引导全社会从能耗“双控”向碳排“双控”转变,进一步激活绿色经济要素,赋能多元参与主体,支撑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健全资源要素配置机制,全力支撑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67TCFD信息索引气候治理Governance总体方案研究制定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省级示范区实施方案、“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P14治理体系成立“双碳”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编制碳管理制度规范及配套细则、开展综合性碳指标体系测算P542015年,由G20成员国组成的金融稳定理事会(FSB)发起成立了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工作组(简称TCFD),以应对气候相关财务风险信息披露不足的挑战。2017年,TCFD首次提出气候相关财务信息披露框架,包括治理、战略、风控、指标及目标等领域,为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提供一致的气候相关财务风险信息自愿披露建议。目前,TCFD信息披露框架已受到国内外众多市场参与者的高度重视与广泛支持。本报告参考TCFD信息披露框架编写,附上信息索引表方便读者对照、查询、阅读。运营省级电力交易中心,先行先试绿电交易、现货市场、第三方独立主体辅助服务、虚拟电厂等创新性、突破性的新型电力市场机制市场机遇建立“云储能”交易管理平台,提供电站“一站式”托管服务,提升设备利用效率,降低投融资成本,带动新能源应用规模化发展,服务能源电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P39-44业务机遇借助能源互联网技术升级,提升电网资产利用效率,节省刚性投资。落地国家绿色技术交易中心,推动能源领域重大技术创新突破和成果转化P45-47技术机遇以建设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主阵地,坚定推进“两个加速转型”,持续发挥电网高承载、高互动、高自愈、高效能的“四高”能力P18积极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构建“4E平衡推演模型”,平衡经济社会多重目标,推动供给、网架、消费、互动、科技、机制全面提升,促进形成高质量达峰、高弹性承载、高标准节能、高水平交互、高精尖技术、高附加价值的“六个共同体”,助力高质量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P19科学规划高质量“双碳”路径提出三个理念破解能源三元矛盾,保障三重目标三个理念:节约的能源是最清洁的能源、节省的投资是最高效的投资、唤醒的资源是最优质的资源三重目标:保障能源安全、推动低碳发展、降低用能成本P21构建“双碳”行动理念,保障多重目标实现气候战略Strategy气候战略Strategy“双碳”目标下能源转型将提升电力占终端能源消费比例,带动主营业务增长。新型电力系统是传统电力系统的跨越升级,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要之举P5P18P36-38P50转型机遇发挥电能在能源转化、输送、消费过程的核心枢纽作用,以“供电+能效服务”为主线,制定高品质余能利用举措,推动企业开展能效提升试点P33服务机遇TCFD信息索引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6869注1.治理一公司对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的治理情况。2.战略一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对公司业务、战略及财务规划的实际及潜在影响。3.风控一公司如何识别、评估及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4.指标及目标一用于评估及管理气候相关风险及机遇的指标与目标。力争2030年公司办公活动实现碳中和,2050年前经营活动实现碳中和P54企业碳中和目标2030年,力争电力领域“十五五”中期碳达峰,在达峰时间、空间、质量上实现领先。2050年,力争电力领域率先实现碳中和,新型电力系统在安全可靠、清洁低碳、经济高效等方面实现领先新型电力系统“双碳”目标P24-57P12-13当好能源“双碳”行动引领者,加快能源供给清洁化,推动能源消费电气化,带动能源利用高效化。当好浙江“双碳”进程推动者,促进机制、模式和技术创新。当好“双碳”实践示范者,挖掘运营和价值链节能降碳潜力,开展电力零碳试点示范,助力地区高质量发展“双碳”目标的主要措施气候指标及目标MetricsandTargets气候风控RiskManagement应对物理风险,建设高自愈电网通过从规划、预警、防御、恢复等方面构建全过程自愈体系,在通信保障与网络安全层面提供应急支撑,强化极端灾变情况下电网的自愈能力应对转型风险,把握绿色发展机遇强化能源供应清洁减碳、能源消费提效降碳,推进能源数字变革和机制变革,形成市场化降碳激励约束机制,构建精准智治的全社会节能减碳格局,全面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P20-21专家评价P46P57专家评价实现“双碳”目标,特别是碳中和目标,电力系统的明显转型至关重要,本报告给出了浙江电网在实现“双碳”目标下的总体定位,展示了未来的发展路径,以及近期进展,为浙江电网的转型提供了图景,展示了浙江电网的行动,是我国最近出版的电网采取行动和路径的首批报告。——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作为国内首份企业“双碳”报告和国网公司首份省级“双碳”行动方案,全景式展现了国网浙江电力走在前、做表率的“零跑者”气质,以多元融合高弹性电网为标杆,积极探索“碳效码”“电碳一张图”“节能降碳e本账”等数智零碳示范场景,为高质量推动减污、降碳、扩绿、增长协同增效提供了“浙江模式”。——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和国际合作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实现碳中和的关键在能源电力转型,根本在持续创新。国网浙江公司开展的创新实践,在自身节能降碳的同时,也赋能全社会绿色发展,展示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行者形象。推动创新继续走向深入,建设新型电力系统,还需良好的行业生态和各界的不懈努力。——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气候政策室副主任熊小平本报告是国网系统首份省级“双碳”行动报告,思路清晰,逻辑结构完整,图文并茂,既有分阶段目标,又有实践成果展示,可作为省级电网零碳转型系统性解决方案的重要参考。——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中心副主任陈迎本报告集中体现了浙江电网为实现“双碳”目标,广泛开展积极行动的丰硕成果,为零碳转型提供了全景化的实践样板。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电网-电力-能源-经济-全社会”间的碳关系将发生深刻变化,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必将为“双碳”目标的实现奠定扎实基础。报告为全国各地电网“双碳”工作提供了有益指引,为能源转型贡献了力量。——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朝武能源转型“零”跑者国网浙江电力高质量“双碳”行动报告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