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Vol. 50 No.16 2022
者既可以利用这一制度将碳资产出售或捐赠,也可以将碳
资产用于抵消其他生产活动或大型赛事的温室气体排放。
在此基础上,农林水产省也根据“J-信贷计划”的规定开
展农业减排固碳方法学研究。在涉及农业生产领域的诸多
减排固碳方法学中,以农田生物炭方法学的开发最为典
型。该方法学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的透水性、保水性和
透气性,而且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为应对气候变化做
出贡献。
国内现状
国内目前尚未形成完善的碳标签制度体系,农产品
碳标签以地方自发实践为主。例如,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
太湖源镇为天目水果笋申请了碳标签。“天目水果笋”碳
标签是迄今为止我国首张农产品碳标签。根据权威机构测
定,“天目水果笋”碳排放值为-45.53g/kg。此外,当
地结合数字公证技术,为“天目水果笋”的碳标签生成数
字化证书。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的方式查看相关信息,对
“天目水果笋”的低碳环保经营状况进行全程溯源。在农
业范围以外,我国于2018年在电子电器行业推动碳足迹标
签,发布《中国电器电子产品碳标签评价规范》《LED道路
照明产品碳标签》等团体标准。该标签由独立于制造厂、
销售商和消费者的社会第三方机构执行,力求为企业和消
费者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结果。
从总体来看,随着应对气候变化的任务愈发迫切,
碳信息披露与碳资产管理愈发成为国内外参与气候治理的
重要内容,包括我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将碳标
签作为碳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并出台一系列制度。在实
践层面,碳标签在农产品领域的应用也不乏亮点。遗憾的
是,国内尚未形成成熟的碳标签制度。因此,有必要借鉴
和总结国内外实践经验,以碳标签为切入点,加强农业碳
信息披露机制建立健全,为后续采用市场化的减排固碳工
作机制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条件。
农产品碳标签承载的国家大战略
农产品碳标签服务于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农业既是全球温室气体重要的排放源之一,同时又是
一个巨大的碳汇系统。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
近平总书记指出,“2030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
实现碳中和,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既是重要举措,也是潜
力所在,这方面要做好科学测算,制定可行方案,采取有
力措施。”[6]探索农产品碳标签是农业领域助力碳达峰、
贡献碳中和的重要体现。从全球来看,农林系统温室气体
排放约占全部温室气体排放的25%,但由于农业碳排放成分
复杂、以面源排放为主,目前农业源碳排放水平尚缺乏科
学的记录与核算体系,碳排放量与其碳信息披露水平极不
相称[7]。探索农产品碳标签能够将农业碳排放引入市场交
易体系中,加快完善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倒逼农业MRV
体系建立健全。此外,由于农产品试点示范效应明显,能
够为后续其他产业部门建立碳标签制度提供经验借鉴。
农产品碳标签助力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引领乡村振兴是一场深刻革命。推进农业
生产低碳转型是实现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将有利于提升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形成农业绿色低
碳产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8]。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有
机农产品、绿色食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等农产品标签,
这些标签有效地反映了农产品生产环境信息,为实现农
产品优质优价构建了良好的认证标签制度基础。农产品
碳标签也提供了生产行为信息、产地环境信息、碳排放
信息,能够进一步完善农产品优质优价体系。伴随着碳
市场的日趋完善,企业、消费者为低碳产品买单的意愿
和需求强烈,将会催生和促进绿色产业、绿色消费实现更
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大发展、大变革、大融合。同时,农
产品碳标签为农业农村部门碳资产管理提供信用担保,
为后续碳汇交易和碳金融提供基础信息支撑,有助于共
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农产品碳标签是农业生态价值实现的重要支撑
2018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
展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探索推广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
银山的路径,选择具备条件的地区开展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机制试点,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
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2021年4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建立健全生
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的意见》,从制度层面破解了绿水青
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瓶颈制约。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
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
作的意见》再次将农业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落实落
细,明确提出探索建立碳汇产品价值实现机制[9]。农产品
的品类差异较小,并且大多数农产品可以实现生产行为溯
源和商品化分割,这决定了农产品更容易以贴标的方式进
行碳信息披露。开展农产品碳标签探索,就是通过碳汇这
个有形的市场,将农产品固碳增汇的生态价值进行量化、
交易、变现,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指出“破题之道”,为
农民增收注入“源头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