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
方面,氢能作为能源互联媒介,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可
实现大规模储能及调峰,有效解决电力不易长期和大规模存储问
题,增加电力系统灵活性,促进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消纳。在提高
能源安全方面,推动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在交通领域示范应用,
有助于减少交通运输领域石油和天然气消费总量,降低能源对外
依存度。2014 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2014-2020 年)》正式将“氢能与燃料电池”作为能源科技创新战
略方向。2019 年,我国首次将氢能源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
2020 年4月,首部国家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
见稿)》中首次明确氢的能源属性。2020 年9月16 日,五部委
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的通知》,进一步推
动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2020 年9月22 日,习近平总书记
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中国
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
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
和。2021 年3月,国家印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将氢能列为
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重要领域,谋划布局一批未来产业。氢能作
为零碳绿色清洁能源,已经成为我国能源转型和产业发展的重要
方向,氢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布局近年来取得积极进展,氢能
上中下游产业集群已具雏形,当前正处于全产业链技术突破,从
研发阶段转入规模化商业化示范应用的关键时期。全国 20 多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