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监督检验中心等多门类的氢能产业创新服务平台。如皋经
济技术开发区与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合作建设的国家氢能源汽车研究检测中心,为《长三角地
区市场体系一体化建设认证认可检验检测领域专项工作方
案》“两平台一基地”建设的一个重要项目,得到了上海、
江苏两地政府及长三角办公室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项目
建成运营后将成为长三角地区第一家第三方氢能与燃料电池
综合检测平台和技术服务中心。
3.存在的问题
从制氢技术水平来看,企业在煤制氢、氢气提纯等产业
环节方面技术较为成熟,但利用太阳能或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制氢面临能量转换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与国际先进水平
有一定的差距;从储运装备水平来看,低温液态储运设备与
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较为成熟,但高压气态储运设备还存在一
定的差距,加氢机、压缩机、储氢瓶、高压阀门等核心设备
尚未实现自主,存在技术“空心化”和产业缺乏核心竞争力
的风险;从燃料电池关键材料来看,近几年燃料电池及零部
件环节的技术有所突破,但催化剂、质子交换膜和膜电极等
关键部件水平对比世界先进技术水平仍有较大差距,产品对
外依赖度较大;从产业定位来看,目前国家层面尚未将氢能
作为能源管理,仅仅纳入能源统计,但各地仍将其作为危化
品管理,氢能定位在顶层设计上有待明确。
4.对策建议
从目前氢能产业发展现状来看,氢能产业实现商业化发
展需要解决技术突破、政策协调、成本控制、产业配套、社
会认知等多方面多领域问题。因此,在“碳达峰、碳中和”
战略目标下,氢能产业虽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对氢能
产业高质量健康发展提出新要求。
(1)加强安全监管。氢气的爆炸极限较宽为4.1%~
75%[2]。在现行的技术条件下,氢能产业的发展无法回避氢
气的生产、储运和利用环节的安全问题。因此,氢能的高质
量发展安全是首要控制因素。坚持安全发展理念,完善相关
安全制度和规范,建立系统全面的地方法律法规、标准、计
量、检测、认证以及服务保障标准体系,保障氢能产业安全
健康发展。加强氢安全的理论和技术研究,加强氢泄露与扩
散燃烧、材料与氢的相容性、不同形式的储氢系统、受限空
间内氢监测等领域的研究,加快氢能产业自动化、数字化、
智能化技术装备研发,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强化氢能行业安
全监管,严防各类事故发生。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各级人民政府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各有关部门按照职责落实
安全监管责任。
(2)突破关键技术。加强与国际国内行业优势科研机
构的合作,协同开展氢能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进行攻关并有效
转化,走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氢能产业发展路径。在制氢
环节,加大关键材料、高效制氢、氢气纯化等关键技术的研
发和国产化,支持低成本制氢技术研发。在氢储运环节,按
照“低压到高压”“气态到多相态”的方向开展技术攻关,
开展安全储氢装置关键技术研究;加快加氢站核心设备氢气
压缩机、高压储氢罐、氢气加注机的国产化。在氢应用环
节,支持氢燃料电池多场景应用研究。在氢应用配套产业环
节,支持氢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的关键技
术及系统集成研究,研究低铂化、高活性的催化剂制备技
术,研究稳定性高、氢气渗透率高、低成本的质子交换膜制
备技术;加快气体扩散层国产化;研发更轻、性能更好的金
属及复合双极板;突破电堆辅助系统关键零部件、电堆发电
效率、整体发电系统集成技术。
(3)稳妥有序发展。以“合理集聚、产业协同,尊重
现状、发挥优势”为原则,结合各地资源条件、能源现状、
经济发展、技术创新等情况,分区域、有序错位开展氢能相
关基础研究和产业化,用全局的视野谋划各个地市氢能产业
的高质量发展,增强集约集聚发展,实现优势互补,推进氢
能产业高质量发展。坚持协同发展,完善合作机制,出台扶
持政策,形成发展合力,吸取汽车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教训,
避免各地一哄而上、急于求成、低水平重复建设、同质化布
局和竞争等问题。基于江苏氢能产业发展实际初期阶段,应
集中核心力量破解“卡脖子”难题,以尽可能少的代价探索
出一条真正适合江苏省氢能产业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产业结构调整指
导目录(2019年本)[EB/OL].(2019-10-30)[2019-10-30].http://
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0/content_5467513.htm.
[2]中国氢能联盟.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19
版)[R].2019.
[3]毛宗强.氢能—21世纪的绿色能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
社,2005.
[4]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
(国发〔2021〕23号)[EB/OL].(2021-10-24)[2021-10-26].http://
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1-10/26/content_5644984.htm.
[5]雷超,李韬.碳中和背景下氢能利用关键技术及发展现状
[J].发电技术,2021,42(02):207-217.
[6]前沿材料.《中国氢能产业技术发展报告(2020)》:全球氢
能产业布局及技术![EB/OL].(2021-11-10)[2021-11-10].http://
www.360doc.com/content/21/1110/17/71590417_1003605646.
shtml.
[7]华经产业研究院.2020年氢气产量与来源分析,工业是
氢气生产利用的主要领域[EB/OL].(2021-07-27)[2021-07-27].
https://www.huaon.com/channel/trend/735059.html.
[8]香橙会研究院.2020年中国累计建成118座加氢站,分布在
20个省市[EB/OL].(2021-01-06)[2021-01-06].https://baijia-
hao.baidu.com/s?id=1688103749623276518&wfr=spider&for=pc.
[9]万联证券.氢能源产业研究报告:中国氢能的挑战与机遇
[EB/OL].(2021-06-25)[2021-06-25].https://baijiahao.baidu.
com/s?id=1703521041958784013&wfr=spider&for=pc.
[10]中新网.中国“十四五”江苏光伏并网或超6GW[EB/OL].
(2021-02-25)[2021-02-28].https://news.solarbe.com/202102/
28/335171.html.
【作者简介】
张敏(1990-),女,汉族,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工程
师,江苏省工程咨询中心有限公司能源发展业务部;研究方向:热
能动力、节能、环保、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