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2022年7月12日光大电新:殷中枢/郝骞/黄帅斌目录1风险提示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pOuNwOnQsQxPmNsQpNyQpN8OdN7NpNoOmOtRiNoOsNlOrQrN6MpOqNuOpOnPNZmMuN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源自富瑞特装,已成长为国内车载供氢系统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2016年成立,富瑞特装出资70%(1400万元),邬品芳直接任董事长2018年上市公司完成股权剥离,技术驱动和市场放量后公司轻装上阵快速成长根据GGII数据,公司在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产品和加氢站加氢设备市占率均为国内第一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光大证券研究所绘制图1:公司发展历程(截至2022年6月)历史沿革2016年富瑞氢能成立;时任富瑞特装董事长邬品芳任董事长;富瑞特装出资比例70%;新云科技出资比例30%重点事件富瑞特装转让56%股权;控股股东变更为新云科技35MPa储氢瓶、35MPa集装箱式加氢站研发成功并量产(60-500kg/d)2020采购核心零部件完成了首套车载高压供氢系统集成20182019公司变更为股份公司;原富瑞特装董事长邬品芳重新任董事长2016201735MPa加氢成套装备(200-1000kg/d)完成量产;国富氢能车载供氢系统、加氢站成套设备开始实现规模化生产、销售国富氢能荣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70MPa高压储氢瓶及车载高压供氢系统量产;70MPa加氢成套装备(200-500kg/d)、氢液化装备(8-10吨/d)研发成功35MPa加氢成套设备(500-1000kg/d)研制成功;成立国内第一个氢能装备院士工作站——国富氢能-陈学东院士工作站;2021国富氢能水电解装置事业部开工,主营业务向绿氢产业链延伸国富氢能首台1000Nm³/h碱性水电解槽下线20222022年6月29日,国富氢能披露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拟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3股权结构稳定,知名投资机构加持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邬品芳和王凯,持股比例共26.85%氢捷新能为公司员工持股平台(持股比例1.67%),公司发展与高管绑定金浦投资、涌源铧能等知名投资机构加持,看好公司长期发展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100%国富氢能遨问创投新云科技金浦投资1.67%北京国富邬品芳董事长3.17%4.52%5.55%3.03%21.38%6.95%2.97%28.35%王凯5.62%4.97%实际控制人及一致行动人涌源铧能梵创产发水木氢源青岛新鼎疌泉安鹏丽水颉坤氢捷新能3.80%14.96%员工持股平台26.85%表决权四川国富上海氢平上海国富宁夏国富氢云研究院齐鲁氢能华久氢能嘉化氢能100%100%100%40%90.46%15%12.66%10%陈金霞图2:公司股权结构及子公司情况(截至2022年2月)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4营业收入快速提升,短期仍未实现盈利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受益于氢能行业整体发展,公司营业收入近三年稳定提升,2021年同比+31%至3.3亿元但受制于下游渗透率仍相对较低、研发投入较高、股份支付等因素,公司尚未实现盈利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6577万元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亿元图3:公司近三年营业收入情况3.331.37%0%10%20%30%40%50%00.511.522.533.5201920202021营业收入增速图4:公司近三年归母净利润情况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亿元-0.66-0.7-0.6-0.5-0.4-0.3-0.2-0.10201920202021归母净利润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5盈利能力有所波动,资产负债率2021年明显下降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公司毛利率受产品交付结构、原材料成本等影响有所波动,近三年位于10~20%区间2021年公司毛利率同比下降12个pct至10.55%,主要系原材料价格提升影响公司原材料成本占比超85%,2021年相关原材料价格均有所上涨,对成本带来压力2021年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37.24%,主要系公司完成多轮股权融资所致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图5:公司近三年毛利率与净利率情况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万元10.55%-21.20%37.24%-40%-20%0%20%40%60%201920202021毛利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原材料单价201920202021碳纤维元/kg130.06130.87166.03压缩机万元/台81.0578.9384.45铝管元/kg29.4729.0131.22储氢罐万元/台56.3596.59107.04阀门元/个1422.961302.961600.44表1:公司近三年主要原材料采购价格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图6:公司近三年主营业务成本构成情况87%90%88%80%82%84%86%88%90%92%05000100001500020000250003000035000201920202021材料人工制造材料占比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6技术为核心驱动力,研发支出占比持续提升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技术升级是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截至2022年6月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52项,主持及起草9项国家标准、6项团体标准及1项地方标准2021年公司研发支出达4207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提升6个pct至12.73%公司研发+技术人员达97人,占比约25%,保障公司长期技术发展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亿元图7:公司近三年研发支出情况图8:公司2021年员工结构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单位:人0.4212.73%0%2%4%6%8%10%12%14%00.10.20.30.40.5201920202021研发支出占营业收入比重本科及以上,148大专,102高中及以下,144生产,212,54%管理,59,15%营销,26,6%研发,54,14%技术,43,11%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7持续融资支撑公司发展,收现比持续改善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由于氢能行业仍处于发展早期公司尚未盈利,因此需要持续的融资支持2021年公司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近5亿元,保障在手现金提升至1.7亿元受行业下游和公司规模扩张影响,公司2021年应收账款达2.88亿元2021年公司收现比提升至68%,近三年正稳步改善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单位:亿元图9:公司近三年现金流情况图10:公司近三年应收账款及收现比情况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亿元-6-4-2024620192020202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期末现金余额0%10%20%30%40%50%60%70%80%00.511.522.533.5201920202021应收账款收现比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8车载+加氢站双轮驱动,收入规模稳步提升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公司依托加氢及储氢核心技术,先后在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和加氢站成套设备领域实现突破2021年,公司车载高压供氢系统营业收入同比+21.8%至1.7亿元2021年,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营业收入同比+36.8%至1.3亿元但是受原材料价格高企、客户制定相关设备等因素影响,2021年公司车载供氢系统及加氢站成套设备毛利率均下降至10%左右(零配件维持在20%左右)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百万元图11:公司近三年车载相关业务营业收入图12:公司近三年加氢站相关业务营业收入0%50%100%150%200%250%300%050100150200201920202021车载高压供氢系统车载高压供氢系统零配件增速增速-50%0%50%100%150%050100150201920202021加氢站成套设备加氢站设备及零配件增速增速0%20%40%60%80%201920202021车载高压供氢系统车载高压供氢系统零配件加氢站成套设备加氢站设备及零配件图13:公司近三年分项业务毛利率情况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百万元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目录9风险提示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0氢能战略已成为国家发展的大战略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碳中和背景下,零碳电力+氢能是各国推进能源体系变革的方向锂资源约束压力加大背景下,推进氢能的生产和利用是发达国家的共识能源安全保障背景下,可实现自给自足供应的氢能是能源发展重要一环图14:2020版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技术路线图资料来源:《面向碳中和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与发展》(欧阳明高),光大证券研究所整理2020年2025年2030-2035年8000~10000辆5~10万辆80~100万辆制氢:工业副产氢、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气需求1~3万吨/年鼓励可再生能源制氢氢气需求20~40万吨/年可再生能源制氢为主氢气需求200~400万吨/年氢气运输:高压气氢高压气态氢、液氢、管道多种形式并存加氢站:燃料电池车:数量:超过100座储氢方式:高压气氢加注压力:35/70MPa氢燃料成本:40元/kg数量:超过1000座储氢方式:高压气氢/液氢加注压力:35/70MPa氢燃料成本:40元/kg数量:超过5000座储氢方式:高压气氢/液氢加注压力:35/70MPa氢燃料成本:25元/kg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1氢能产业放量指日可待,发展目标为低碳前提下降本+规模化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目前我国主要的氢能产业链链条为煤制氢→高压气氢集束管车运输→工业应用最具实用性、经济性和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应用路线将转变为电解水制氢→液氢+管输→工业+交通+建筑+储能全方位应用图15:氢能产业链全景图资料来源:光大证券研究所绘制电解水制氢(可再生能源发电)煤基制氢上游:制氢的技术路线多元化,不存在单一最优模式;基于碳排放和可持续发展考虑,电解水制氢有望成为未来氢气制取主流方式工业副产制氢储运状态储运方式气态液态固态集装格管道有机载体储氢金属槽罐车集装管束(拖车)中游:氢气属于І类危险品,对运输安全性较高;未来液氢与管道运输有望成为最主要、成熟的氢气储运方式下游:氢能燃料电池系统组装而成的燃料电池车是未来氢能产业链的主要发展方向氢燃料电池车乘用车物流车客车公交工业交通储能钢铁化工炼油船舶飞机高铁储能介质再生能源上游制氢中游储运下游应用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2制氢:电力降本助力绿氢经济性提升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灰氢不可取,蓝氢可以用,废氢可回收,绿氢是方向绿氢未来降本空间潜力较大,且碳税的增加有望加快绿氢对其他能源类型的替代绿氢降本核心:电价降低&电解槽降本图16:实现绿氢成本1美元/kgH2的挑战路径电解槽降本(-80%)电价降低(53→20美元/MWh)电解效率提升(65%→76%)(低热值)满载小时提升(3200→4200h)电解槽寿命(10→20年)WACC降低(10%→6%)现在未来4.9100.511.522.533.544.52020202520302035204020452050电力资本开支营运开支电力-68%资本开支-89%4.21资料来源:《GreenHydrogenCostReduction》(IRENA);单位:美元/kgH2统计时间为2020年底资料来源:《绿氢成本深度解析》(Hemado);单位:美元/kgH2图17:绿氢生产细分成本结构预测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3加氢:规模化+国产化助力加氢站建设全面铺开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加氢站合理布局、全面铺开是氢能实现大规模应用的核心掣肘氢能产业集聚效应显著,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也依托其自身资源禀赋得到快速发展规模化降本可以实现加氢站成本的持续降低,进而推动加氢站建设提速图18:中国加氢站数量(截至2020年底)资料来源:H2stations.orgbyLBST;单位:座图19:外供氢高压氢气加氢站建设成本随生产规模增加而降低050010001500200025002015A10套/年100套/年BOS安装费用土建压缩系统储氢系统加氢系统资料来源:《Manufacturingcompetitivenessanalysisforhydrogenrefuelingstations》(AhmadMayyas等);单位:千美元/座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4加氢:35MPa高压气氢、站外制氢为主,2025年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2021年底我国加氢站数量达218座(同比+100座),公司预计2025年有望突破1000座技术路径方面,我国主要以35MPa高压站外制氢加氢站为主高压气态(70MPa)+液氢储运方式、以及“油气氢电综合能源站”是未来发展方向公司援引车百智库预测,预计2025年加氢站市场规模达100亿元(单站1000万元)图20:站内制氢及站外制氢加氢站示意图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图21:中国加氢站市场规模预测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左轴单位:座;右轴单位:亿元1000座12000座100亿元1000亿元020040060080010001200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2025年2030年2050年加氢站数量(左轴)加氢站市场规模(右轴)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5用氢:规模化降本推动燃料电池车放量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燃料电池车发展初期,规模效应对降本的效果最为显著实现规模化以后,双极板和催化剂材料成本占据主导地位,后续持续关注技术和材料升级燃料电池适用场景:长距离客运、长距离货运、北方地区、物流叉车、轮船等图22:发展初期规模化降本明显,发展后期材料及技术进步引领降本资料来源:DOE,2016、2018年分别代表DOE在2016年和2018年技术及材料基础上的成本测算柱型为燃料电池系统价格,单位:美元/套;横轴为生产规模,单位:套/年图23:规模效应对燃料电池系统价格的影响资料来源:《Manufacturingcompetitivenessanalysisforhydrogenrefuelingstations》(AhmadMayyas等)纵轴为燃料电池系统价格,单位:美元/套;横轴为生产规模,单位:套/年201620182016201820162018100010000500000双极板催化剂质子交换膜气体扩散层其他12255953321991479-22%-33%42593504-18%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000100002000050000100000500000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6用氢:供氢系统市场规模2030年有望突破1000亿元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主要由储氢瓶(成本占比超50%)、管阀件、压力/温度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车载高压供氢系统占燃料电池车成本约14%,仅次于燃料电池(50%)及车身(23%)根据公司招股说明书援引GGII预测,2025年中国车载供氢市场规模有望达59亿元图24:燃料电池汽车成本构成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图25:中国车载供氢系统市场规模预测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单位:亿元燃料电池,50%车身,23%电驱系统,7%电池系统,3%其他,3%车载供氢系统,14%17599616529856410280200400600800100012002022202520262027202820292030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7氢瓶:70MPaIV型瓶是发展方向,技术进步&碳纤维国产化是核心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IV型储氢瓶(非金属内胆纤维全缠绕气瓶)具有轻量化、高压力、高储氢质量比和长寿命等特点美国、挪威、日韩等国家地区IV型瓶均已量产,未来成本有望达到目前III型瓶的1/4左右2020年《车用压缩氢气塑料内胆碳纤维全缠绕气瓶》团标实施后,国内IV型瓶市场开启发展大门技术突破:不同属性材料的密封及密封材料的选择;塑料内胆材料选择;内胆成形过程中,无损检测手段及评价;碳纤维缠绕过程中如何保证内胆不变形碳纤维:日本、美国等国家对高端碳纤维技术形成垄断,国内储氢瓶厂商需要进口,导致储氢瓶生产成本短期难以大幅下降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型号ⅠⅡⅢⅣV制作工艺纯钢质金属钢质内胆,纤维缠绕铝内胆,纤维缠绕塑料内胆,纤维缠绕无内胆,纤维缠绕工作压力(MPa)17.5-2026.3-3030-7070以上研发中介质相容性有氧脆;有腐蚀性产品重容比(Kg/L)0.9-1.30.6-0.950.35-10.3-0.8使用寿命15年15年15/20年15/20年储氢密度14.28-17.2314.28-17.2340.448.8成本低中等最高高车载是否使用否否是是表2:不同类型储氢瓶性能比较目录18风险提示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19掌握核心车载储氢瓶技术,高压供氢系统产品优势明显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公司可销售35MPa/70MPa两种压力规格的车载供氢系统,核心设备储氢瓶自主研发设计公司自研III型瓶已实现碳纤维国产化,具有安全可靠、抗疲劳性能高、轻量化设计等优点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物流、公交等场景的货车/客车,并可实现差异化设计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表3:公司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产品介绍表4:公司III型瓶产品介绍产品名称设备图示产品规格产品优势车载高压供氢系统主要压力规格:35MPa、70MPa①采用整体集成匹配技术。针对耐高压进行简化管路设计开发,减少系统管路卡套连接接头,减少漏点,提高安全性,同时实现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的轻量化。②可实现全国产化设计。采用的国产核心零部件均已经验证满足客户使用要求。③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的模块化设计,可实现与各类车型燃料电池组之间的兼容匹配与快速、便捷安装。④采用仿真分析方式。针对汽车制动过程惯性力对框架稳定性影响进行仿真分析,确保整体结构满足复杂路况下的稳定性要求。产品名称产品规格产品优势车载高压储氢瓶①容积:35MPa储氢瓶:140L、110L、61L、210L、165L、130L、100L70MPa储氢瓶:62L、145L②疲劳次数:≥15000(国家标准11000次)③重量(140L):74kg④爆破压力:110-140MPa①实现碳纤维在高压容器领域应用的国产化。与国内碳纤维企业进行共同技术开发,引领国产碳纤维在高压储氢瓶的应用。②自主研发的树脂体系配方,安全、可靠。火烧试验国家标准为12分钟,发行人的储氢瓶最大耐火时间可达到28分钟不爆炸。③抗疲劳性能高。疲劳次数最高达可达2万次,高于1.1万次国家标准。④采用一次缠绕工艺。实现生产自动化、连续性,保证产品表面光滑平整。⑤实现轻量化设计。从缠绕工艺、结构设计、内胆强旋工艺、收口工艺等不断优化改进,以140L车载储氢瓶为例,发行人车载储氢瓶为74kg,同行业企业为78-82kg。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0车载高压储氢系统大型化趋势持续,公司国内市占率稳居行业第一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车载供氢系统集中度较高(CR5占比80%+),公司近三年系统/储氢瓶市占率均保持第一受政策及下游终端应用车型拓展影响,公司车载高压供氢系统销售规模近三年有所波动下游“长程重载”需求提升,车载供氢系统大型化趋势延续,单台套平均价格稳步提升2021年公司销售1282套车载供氢系统,其中210L系统为236套(同比+2045%)2021年公司车载供氢系统平均单价为13.28万元/套(同比+6.77%)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表5:公司车载供氢系统近三年销售情况表6:公司不同规格型号的车载供氢系统近三年销售情况单位201920202021车载供氢系统市占率%43.72%43.17%37.93%车载储氢瓶市占率%51.27%52.99%35.63%销售收入万元11460.2513975.1517019.28销售量套129611241282平均价格万元/套8.8412.4313.28涨幅%40.61%6.77%单位201920202021140L销量套1284895625销售单价万元/套8.8411.9713.53165L销量套11214378销售单价万元/套9.2313.8911.39210L销量套11236销售单价万元/套17.0416.6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1加氢站关键设备技术优势明显,为下游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公司在加氢站成套设备的核心部件(压缩机撬、加氢机等)均具有一定技术优势公司亦拥有混合增压多级加注、撬装式氢气加注装置的电控技术、油氢混建等关键技术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应用于多个国内首座示范性项目(制氢加氢一体、油氢合建等)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表7:公司主要加氢站关键设备技术优势设备名称压缩机撬卸气操作柱加氢机设备图示设备技术优势①设计独立的泄露放散系统,杜绝了对压缩机内部管路的污染,提高隔膜压缩机膜片破裂报警稳定性。②温度控制系统采用精准的插入式设计,检测气体全时段温度,智能获取温度数据,将氢气温度控制在设计许用温度之下,延长设备寿命。③通过高温尼龙管夹固定管道,采用密封隔音胶条等降低噪音,在无任何处理的情况下距机组处1m的噪音≤65dB①配置了过滤器自检系统,把控整站气源质量,对问题气源提前预警。②过滤精度达到0.01μm,能够除去绝大多数杂质颗粒,有效保护加氢站设备部件。③可以配置一键操作的自动吹扫功能,杜绝人员手动误操作或吹扫置换不充分导致气体成分不纯等问题。④根据客户需求,定制单柱双接口(单/双计量)、双柱双接口(单/双计量)等多种模式。①采用电磁阀控制技术,相比于气动控制,结构简单且无驱动气体消耗。②采用独立的计量控制系统,具备压力、温度补偿功能,检定计量精度误差可达到±0.5%。③根据客户需求配置自动拉断切断系统,当发生软管拉断事故后,系统自动联锁切断加注系统,保证加氢区域安全性。④采用物联网技术,可以通过网络监控加氢机运行状态。⑤发行人加氢机预留移动支付接口,收费系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定制,目前已经接入中石化系统。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2国家持续加大加氢站布局建设,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国内市占率保持第一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中国目前以35MPa高压气态加氢站为主,未来有望向高压(70MPa)及液氢加氢站推广2015-2020年中国加氢建设数量CAGR达69.92%,2021年新增100座公司2021年实现23台加氢站成套设备销售及其他零配件销售,市占率稳定第一(26%)随着规模持续提升,相同容量加氢站成本及价格将持续下降,进而推动加氢站持续落地公司2021年实现1500kg加氢站成套设备销售突破,后续大容量加氢站需求有望提升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表8:公司加氢成套设备近三年销售情况表9:公司不同规格型号的加氢站成套设备近三年销售情况单位201920202021累计加氢站设备市占率%28.40%新增加氢站设备市占率%26.00%销售收入万元4099.569478.2212969.09销售量套71523平均价格万元/套585.65631.88563.87变化幅度%7.89%-10.76%单位201920202021500kg销量套5620销售单价万元/套580.33604.12484.81000kg销量套172销售单价万元/套980.66781.85707.081500kg销量套1销售单价万元/套1858.94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3技术为核心驱动力,9项核心技术保障公司市场地位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表10:公司9项核心技术情况公司核心技术均为自主研发所得,对应产品形成公司行业领先的两大业务板块截至22年6月,公司累计取得授权专利184项,承担10余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开展公司主持及参与起草9项国家标准,是氢能领域少有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序号核心技术名称核心技术具体内容和特点对应产品1碳纤维湿法缠绕无损浸胶技术提出了碳纤维湿法缠绕无损浸胶方法,通过多线束碳纤维展丝张力控制装置,解决了碳纤维浸胶不均匀导致复材层强度波动问题。氢瓶产品生产2碳纤维缠绕氢瓶轻量化设计与性能评估技术提出了碳纤维缠绕氢瓶轻量化设计与性能评估方法,解决了传统网格理论计算精度低等问题。氢瓶产品生产3铝内胆新型旋压成型技术提出一种高压氢瓶铝内胆旋压收口方法,能减少产生裂纹的概率,提高产品稳定性。储氢瓶生产4高压供氢系统整体集成匹配技术车载高压供氢系统集成和控制技术,针对高压供氢系统目前结构进行简化管路设计开发,研制一种使用稳定性高且制造成本低的氢控制器,并进行系统集成,对整体系统的性能进行关键性能的测试验证,以确保满足使用要求。车载高压供氢系统5高精度节能加氢技术开发了氢气加注系统,提出新的加注工艺流程,提高加注速率;提出降耗型氢气加注系统,大大降低能耗。氢气加注系统6混合增压多级加注技术开发了35MPa/70MPa混合增压多级加注方法,解决了加氢站加注工艺的通用性问题;发明了隔爆兼本安并具有主动防护功能的加氢机,解决了氢气加注过程的主动安全问题;提出了预冷加注工况下介质与管路温差应变兼容方法,解决了预冷加注下计量精度差问题。高压加氢装置7撬装式氢气加注装置的电控技术设计一种加氢机用压缩加氢装置,包括氢气加注管路系统、气加气机电控系统、隔膜压缩机压力调节装置等实现,加氢装备整体可控,为加氢站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高压加氢装置8低温液氢储运技术开发适用于大规模民用的液氢储运容器设计与制造技术,适用于固定式液氢容器、移动式存储容器,移动式储供容器,开发用于商业化的液氢储运容器。液氢储运9低温氢液化技术开发规模化液氢制取工艺,包含氢气净化工艺流程、氢预冷工艺流程、液化工艺流程、正仲氢转化工艺、循环氢工艺流程,研制国内首个规模化民用氢液化装置氢液化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4产品全面打入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下游客户全方位覆盖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图26:公司两大主营业务产品主要覆盖客户情况公司加氢站成套设备已覆盖北京/上海/广东/河北/河南等五大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应用群五大城市群2025年加氢站建设规划超600座,公司具备技术及先发优势工信部公告燃料电池车车型数量TOP10的整车&系统集成厂商中,90%为公司客户公司已具备IV型瓶技术储备并正在开展设备调试,后续有望顺利导入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重点省市/自治区2022202320252030北京3774山东30100200河北25100河南5080重庆1015天津1四川60浙江30上海70江苏50广东30300内蒙古60100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单位:座统计时间截至2022年6月表11:我国部分省市加氢站基础设施规划情况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5下游客户稳步开拓,核心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定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表12:近三年公司前五大客户情况公司跟下游头部客户均保持良好合作关系,中国石化、上海捷氢等位列公司前五大客户公司积极开拓新兴客户,前五大客户销售金额占比稳中有降公司跟核心供应商合作关系稳定,核心原材料碳纤维已和中复神鹰签订三年长协前五大供应商采购金额占比稳定在40%以上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单位:万元表13:近三年公司前五大供应商情况客户名称销售产品类别销售金额占总营收比例20191上海重塑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5,906.7833.48%2厦门金龙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1,812.5610.27%3雄韬股份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加氢站设备相关1,539.298.73%4宇通集团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1,385.607.85%5三水发展加氢站设备相关980.665.56%合计11,624.8965.89%20201厦门金龙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3,260.6912.99%2海卓动力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2,628.3210.47%3吉利汽车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2,043.118.14%4中国石化加氢站设备相关1,899.127.57%5云南五龙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1,695.546.76%合计11,526.7845.93%20211中国石化加氢站设备相关4,367.9013.25%2美锦能源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加氢站设备相关2,910.328.83%3奇臻科技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2,732.748.29%4上海捷氢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2,388.527.25%5上海重塑车载高压供氢系统相关、加氢站设备相关2,345.047.11%合计14,744.5244.73%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单位:万元供应商名称采购内容采购金额占总采购比例20191世伟洛克(上海)流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管阀件1,359.7511.05%2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1,201.749.77%3开原维科容器有限责任公司储氢罐901.597.33%4张家港市新特丽贸易有限公司碳纤维868.197.06%5PDCMACHINES,LLC压缩机746.596.07%合计5,077.8641.28%20201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2,438.1412.59%2PDCMACHINES,LLC压缩机2,030.3810.49%3世伟洛克(上海)流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管阀件1,470.437.59%4张家港富瑞阀门有限公司阀门1,457.167.53%5重庆飞航铝业有限公司铝管1,423.947.35%合计8,820.0545.55%20211中复神鹰碳纤维股份有限公司碳纤维6,583.7319.07%2世伟洛克(上海)流体系统科技有限公司管阀件2,279.146.60%3上海盈沛贸易有限公司管阀件2,258.606.54%4重庆飞航铝业有限公司铝管2,098.476.08%5PDCMACHINES,LLC压缩机1,953.695.66%合计15,173.6343.95%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6加码研发瞄准未来市场,制氢+液氢储运有望打开新的市场空间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表14:公司IPO募资使用计划公司本次IPO拟募资20亿元,布局制氢(电解水)、液氢及IV型瓶产品技术研发公司将新增8万支III型瓶产能及500套电解水设备产能,向“制、储、输”全方位发展公司首套氢液化装置已经投产生产,同时拥有70MPaIV型瓶技术储备,保障长期扩张公司预计于2023年实现盈亏平衡项目名称投资总额募集资金投资额1氢能装备产业基地三期项目15151.1III型瓶及水电解制氢设备产线新建项目13.9913.991.2液氢及IV型瓶研发中心项目1.011.012补充流动资金55合计2020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单位:亿元序号项目名称内容与目标1液氢装置及液氢容器民用的固定式、移动式液氢容器的研发设计,完成氢气液化的装置、液氢储罐的设计、研发2塑料内胆碳纤维缠绕储氢瓶的研发研发轻量化、高压力、大容量的70MPa的IV型瓶3液氢储氢型加氢站研制液氢加注装置470MPA加注系统建立液化储运加注整套系统,用液氢作为加氢站储存介质5氢液化储运加注系统开发燃料电池系统超低温冷启动技术,形成基于天然气重整制氢的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工艺包6水电解制氢系统开发氢气纯化系统、设备自动化运行系统、远程控制程序,建成产能制氢系统产线,建设制氢部分远程控制中心7电解水装置开发大标方水电解制氢电解槽、气液处理框架,生产碱性制氢系统样机表15:公司部分正在研发的项目情况资料来源:公司招股说明书目录27风险提示技术驱动,全产业链延伸保障长期发展氢能:二次能源的第二路线国富氢能:车载供氢及加氢站设备龙头企业请务必参阅正文之后的重要声明28风险提示()政策风险:氢能行业支持政策发生波动致下游应用拓展进度不及预期;()技术风险:材料国产化、材料降本低于预期、效率提升进度低于预期;()市场风险:投资过剩,产能过剩,导致格局恶化,新产品难以获得超额收益;()经营风险:相关企业因为研发、人员经验,导致出货量低于预期。电新环保研究团队殷中枢(首席分析师)执业证书编号:S0930518040004电话:15618060840/010-58452063邮件:yinzs@ebscn.com郝骞(光伏、风电、氢能)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50001电话:021-52523827邮件:haoqian@ebscn.com黄帅斌(光伏、风电、工控)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080005电话:021-52523828邮件:huangshuaibin@ebscn.com陈无忌(锂电)电话:021-52523693邮件:chenwuji@ebscn.com和霖(储能)电话:021-52523853邮件:helin@ebscn.com联系人联系人招商基金分析师声明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并对本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负责准备以及撰写本报告的所有研究人员在此保证,本研究报告中任何关于发行商或证券所发表的观点均如实反映研究人员的个人观点。研究人员获取报酬的评判因素包括研究的质量和准确性、客户反馈、竞争性因素以及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整体收益。所有研究人员保证他们报酬的任何一部分不曾与,不与,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具体的推荐意见或观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买入—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增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市场基准指数5%至15%;中性—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市场基准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5%;减持—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5%至15%;卖出—未来6-12个月的投资收益率落后市场基准指数15%以上;无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公司面临无法预见结果的重大不确定性事件,或者其他原因,致使无法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基准指数说明:A股主板基准为沪深300指数;中小盘基准为中小板指;创业板基准为创业板指;新三板基准为新三板指数;港股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特别声明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创建于1996年,系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投资控股的全国性综合类股份制证券公司,是中国证监会批准的首批三家创新试点公司之一。根据中国证监会核发的经营证券期货业务许可,本公司的经营范围包括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本公司经营范围:证券经纪;证券投资咨询;与证券交易、证券投资活动有关的财务顾问;证券承销与保荐;证券自营;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融资融券业务;中国证监会批准的其他业务。此外,本公司还通过全资或控股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期货、基金管理以及香港证券业务。本报告由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简称“光大证券研究所”)编写,以合法获得的我们相信为可靠、准确、完整的信息为基础,但不保证我们所获得的原始信息以及报告所载信息之准确性和完整性。光大证券研究所可能将不时补充、修订或更新有关信息,但不保证及时发布该等更新。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预测均反映报告初次发布时光大证券研究所的判断,可能需随时进行调整且不予通知。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客户应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未考虑到个别投资者的具体投资目的、财务状况以及特定需求。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自身特定状况,并完整理解和使用本报告内容,不应视本报告为做出投资决策的唯一因素。对依据或者使用本报告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公司及作者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不同时期,本公司可能会撰写并发布与本报告所载信息、建议及预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和其他专业人员可能会向客户提供与本报告中观点不同的口头或书面评论或交易策略。本公司的资产管理子公司、自营部门以及其他投资业务板块可能会独立做出与本报告的意见或建议不相一致的投资决策。本公司提醒投资者注意并理解投资证券及投资产品存在的风险,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建议投资者务必向专业人士咨询并谨慎抉择。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本公司及其附属机构可能持有报告中提及的公司所发行证券的头寸并进行交易,也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或正在争取提供投资银行、财务顾问或金融产品等相关服务。投资者应当充分考虑本公司及本公司附属机构就报告内容可能存在的利益冲突,勿将本报告作为投资决策的唯一信赖依据。本报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分发,仅向特定客户传送。本报告的版权仅归本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目的进行翻版、复制、转载、刊登、发表、篡改或引用。如因侵权行为给本公司造成任何直接或间接的损失,本公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责任的权利。所有本报告中使用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均为本公司的商标、服务标记及标记。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保留一切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