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福建制氢领域而言,目前采取的正是这样一种过渡方式。首先福建作为石化大省,以自身产
业出发,基于福能集团、中景石化等企业生产的大量低成本的工业副产品,大力发展副产氢产业,现
副产氢规模已经超过10 万吨,保证了氢能供给稳定。同时,结合自身资源禀赋,利用当地三座核电
站(宁德、福清、漳州核电站)谷电、以及海上风能等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制
氢建设。
2021 年,福建中景石化在福清江阴中景石化科技园投产三期项目,总投资180 亿元,将利用副
产品氢气为原料,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实现产值 500 亿元,将于2024 年全部投产。2022 年4月,据福
州晚报报导,中国石化福建福州石油将与福大紫金氢能科技公司合作,在福州建设全国首座氨制氢
加氢一体化示范站。其中,“氨-氢”能源循环技术,采取将“氢”“氨”循环转化的方式,有效降低氢能
在储运过程 中的安全风险,为氢能源产 业开拓 出一种无碳化的 能源生 产及 利用新 模 式;2022 年4
月,福建漳州印发《漳州市“十四五”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文件提出,漳州拥有多个天然优良深水港且
风力资源丰富,可开发大规模海上风电开发探索海上风电制氢及化工行业的工业副产氢等清洁能
源。同时,漳州正在统筹海上风电、氢能源等项目,提高清洁能源生产能力,全力打造东南沿海最大
清洁能源基地。
目前,福建结合自身资源 禀赋和当地产业结构,以副产制氢 为 主,充分利用省内工业副产 氢存
量产能,发展氢气提纯技术,提高工业副产氢利用率,提升副产氢经济性,保证氢能供给的稳定。同
时,研究探索 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和核电制氢,拓宽“绿氢”生产途径,逐步扩 大 可再生能源制氢
的比重,全面发展建设制氢产业,力争将福建打造成面向华东乃至东亚地区的清洁能源制氢基地[11]。
1.2 中游储运
1.2.1 氢气存储
储氢技术作为氢气生产到使用之间的桥梁,指的将氢气以稳定形式存储起来,方便使用的技
术。而氢气又具备性能活泼、稳定性差、易燃的特点,因此氢气的存储和运输难度较大,这就要求储
氢技术满足安全、高效、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密度高的要求[12-13]。
常见储氢技术有:(1)高压气态储氢,即将氢气加压存储于高压容器中;(2)低温液态储氢:低温
条件下使氢气液化进行存储;(3)物理吸附储氢,即利用金属合金、有机液体等材料可以吸附氢气的
特性,实现对氢气的吸附存储和释放;(4)化学储氢,即利用液氨、甲 醇等材料 在特 定 条件 下与氢气
发生反应生成稳定化合物实现氢气存储,使用时则通过改变条件实现氢气释放。
从技术成熟度上看,目前高压气态储氢技术最为成熟,并且在国内乃至世界应用规模最大。其
次是低温液态储氢技术,其在国外的应用较多。而物理吸附储氢和化学储氢正处于研究初期阶段,
应用规模较小。优势方面,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成本低、储氢密度高、放氢容易、但安全性较
差;化学储氢安全性高 ,但放氢较难,储氢密度不高;物理吸附储 氢安全性 高,但存在储氢材料 成本
高的问题。
目前,福建具备一定的储氢技术储备。近日,福州大学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团队,
首创了常压低温氨分解催化剂,解决了“氨-氢”能源转换过程中关键科学技术难题。此外,相关技术
研究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圣元环保公布与有研工程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合作并于2022 年
3月28 日签订协议,将于福建建 设氢能源研 究院,共同推动固态储氢材料 的应用及推广,推动氢能
储能的产业化发展。
1.2.2 氢气运输
运输方面,目前主要以长管拖车运输、管道运输和液态槽车运输三种方式为主。
(1)长管拖车运输:长管拖车由车头和拖车组成,长管拖车到达加氢站后,一般可以将拖车和车
头分离,将氢气以高压气态的形式存储在拖车的长管中,进行运输。该方法对安全性要求高,存在运
三明学院学报第39 卷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