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velopment Frontier
发展前沿·责任关怀
68
中国石油和化工
2021·05
领先水平。先后攻克了催化加氢还原技术、连续硝化技术、
三氧化硫磺化技术、循环利用技术、表面改性技术等一大批
核心关键技术,研制出一大批高相容性、高固着率、优良色牢
度等新型原创性染料产品。据中国染料工业协会统计,全国
已成功开发出近500个新型环保型染料。染料工业已实现了
向以自主设计—研发— 创制新产品为主的自主创新模式的转
变 ,从 国 际 跟 跑 变 为 全 球 领 跑 。
随着世界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浪潮持续高涨,染料工业
国际竞争的焦点必将会逐渐转移到绿色低碳技术价值链的
控制上,也就是绿色低碳技术的价值链将成为重中之重。
为此,国内染料界要对国际染料业发展新形态、新趋势
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争取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这需要染
料企业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
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以经济社会
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引领,以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为关键,加
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空间格
局,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同
时 ,加 快 实 施 染 料 行 业 减 污 降 碳 行 动 ,推 进 绿 色 制 造 ,推 动
染料工业绿色低碳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积极开展绿色低碳前
沿技术研究,加快推广应用减污降碳技术,建立完善绿色低
碳技术评估、交易体系和科技创新服务平台。
再次,坚持绿色发展是染料工业的生态底色,保护生态
环境是染料企业面临的共同责任,努力为走向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染料工业现代化发展道路提供中国方案。一些地区
工业主管部门认为,把高排放企业搬迁或关停就能够实现
碳达峰与碳中和。笔者认为,这是不够严谨的考量。高排放
企业到其他地区同样避免不了碳排放;另外,还需要充分考
虑区域内居民日常消耗物资的生产、运输和销售带来的碳排
放足迹。人们不可能“待在家里不吃不喝不消费”,否则很难
实现真正意义的“碳中和”。因此,在统计全国碳排放时既要
考虑国内的直接排放,在评估地方碳排放时还需要考虑间接
排放,并逐步完善碳足迹数据体系大可接排放的范围。
坚定不移贯彻绿色新发展理念,奠定未来染料
业现代化发展坚实基础
区域经济的不平衡,可能导致未来高排放企业由东部沿
江沿海地区转移到西部欠发达地区,而这些地区环境友好
基础设施的能力和生态环保意识远不及中东部经济发达地
区。这实际上并不会为我们带来减排,而且减缓和适应气候
变化还需要增加投资成本。化石能源(特别是煤炭)目前在
我国一次能源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如果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技术能够实现成本下降并大规模应用,将可能创新“可持续
的使用化石能源”。但如果CCUS技术在未来10年难以大规
模应用,为避免碳排放成本带来的系统性风险,大型金融机
构就会提出“去化”“去煤”投资计划。
因此,我国作为世界首屈一指的染料产地,“十四五”期
间要明确提出行业碳排放标杆引领、标准约束、增量控制等
多措并举的手段机制,开展低碳技术项目库建设。在产业结
构 调 整 目 录 中 ,应 增 加 碳 排 放 控 制 要 求 ,研 究 制 定 高 碳 产 品
名录。推动产品碳标签和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产业链
和供应链低碳化。同时,应制定“十四五”及中长期煤炭消费
总量控制目标,确定减煤路线图,加快建立清洁低碳能源体
系。按照集中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要加大燃煤锅炉、工业
炉窑用煤替代,大力实施终端能源电气化。
近年来,染料行业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一批绿色
样板企业和绿色工艺技术崭露头角,为未来染料工业现代化
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如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H酸全流程自
动化和连续化生产工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被工信部列为
清洁生产示范项目。装置采用连续化工艺有效控制了废气排
放,达到了节能减排的效果,与原生产工艺相比,每年节能
20%以上,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无组织气体的排放
量。再如,热电联产项目用循环流化床大锅炉替代原来热效
低、能耗高、污染大的小锅炉,大幅降低二氧化硫排放,并对
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的尾气全面吸收或回收利用,基本杜绝无
组织排放,实现了资源化循环利用。
染料行业领军企业浙江闰土股份有限公司近几年内在
环保方面的投入超过人民币15亿元,集中进行了工艺的提升
和“ 三 废 ”治 理 的 能 力 ,淘 汰 了 高 污 染 、高 能 耗 、高 排 放 的 产
品,废弃物的排放量大幅缩减。其下属的热电公司锅炉烟气
改造在原有已装SNC R的基础上加装了S CR脱硝技改和湿
电除尘技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粉尘达到了超低排放标
准。闰土股份下属的浙江泰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工程技
术加强废气的预防与管控,使废气的排放浓度得到了有效控
制。
最后,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借力碳中和促进行业
转型。科技进步是推进染料行业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和低碳
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实现“30·60”双碳目标的大
背景下,染料企业抢占绿色低碳科技高地成为未来一段时间
赢得发展先机的重要前提。几代化工人始终牢固地坚守一
个信条那就是:“化学工业不应该是环境污染的制造者,而
应该是环境问题技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更应该为防污减
排 攻 坚 、实 现 碳 中 和 目 标 ,作 出 应 有 的 贡 献 。
面向“十四五”以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染料行业应提
出低碳科技创新思路,强化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设立低碳
科技重点专项,针对低碳能源、低碳产品、低碳技术、前沿性
减排技术、碳排放控制管理等开展自主创新。加强科技成果
落地和研发难点问题攻关,汇聚跨行业、跨地区科研团队开
展碳排放驱动因素、影响机制、减排措施、管控技术等科技
攻坚。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推进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成
示范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