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8 -
专题与综述
传和培训,促进他们尽快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
作能力,保证碳评体系顺利、有序地进行。以不同行业为基础,
以碳排放强度为基础的指标,制定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碳排放
标准,以推动公司实现低碳转型。
广东省自碳评估系统实施以来,对全国范围内的电力、钢铁、
石化、水泥等四大工业领域的 31 家企业进行了碳评估,预计年
评 20 家左右。省级发改委将定期发布上述项目的名单,并对其
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根据全国的碳交易市场建设情况,广东
省的试点工作将会逐步扩大。现在,各公司都比较接受这个结果。
有些项目公司认为,新进入的项目排放量将会更多,应该购买
新排放量,因此会主动购买,以加快项目的进度。自试点实施
以来,各个行业在新建项目碳评估方面都有良好的合作,新建
工程公司的有偿指标采购积极性较高。其中宝钢湛江钢厂 1 号
高炉由于运行原因还没有采购到,但已经递交了延期采购指令。
北京市自启动碳评以来,持续优化和完善工作机制,强化
项目准入和过程监督,459 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通过了节能评估
(含碳评),2014 年节能专项和节能登记项目总能耗 160.2 万吨
标煤,二氧化碳排放量 395 万吨;到 2015 年,在登记的能源节
约和能源方面,总共消耗了 1 370 000 吨,二氧化碳排放 356
万吨。对 10% 左右的公司,在节能减排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如优化能源结构等,并鼓励各公司执行落实。市发改委将能评
项目纳入节能监察工作,与规划、由住房、城乡建设等部门联
合督导,对项目的设计、施工、验收、运营管理中的节能措施
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全市已开工项目的节能评价和评审过程
进行随机抽查,对发现的问题,按有关规定办理。通过碳评估,
可以从源头上减少 530 000 吨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5 新建项目碳排放评价的工作特色与亮点
在建立一个新的碳排放评估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对其进
行碳排放评估,还要对其进行信息采集,为以后的碳交易、碳
排放管理提供依据。参加碳评的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控制
温室气体排放、排放核算方面的意识、知识、能力等方面有了
显著的提升,从而推动了企业的低碳转型。同时,碳排放评估
系统的推行,也带动了周边的环保行业、咨询服务等行业,激
发了当地政府对碳排放的认识,其附带作用要比碳评估本身更
大[6]。
广东省早就开始实行碳排放有偿配额、碳交易和新建项目
碳排放评估的体制改革,其碳评估系统最突出的特点是将碳排
放指标与碳排放收费指标相结合,并以此为基础,实现对碳排
放的评估。碳排放量的评估工作并不复杂,先将基本资料递交
给各大城市,然后由各大城市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最终的碳排
放量。与以往采用第三方评估的碳评试验相比,通过对新项目
的碳排放量的评估,可以减少中介、中介、项目公司之间的矛
盾[7]。
北京市和武汉市率先将碳排放指数纳入到固定资产投资项
目的评估中,不再新增新的审批,彻底消除了项目延迟;通过
多次组织区发改委、能评文件编制单位、评审机构等单位参加
培训,让相关单位尽快了解该项目的情况。另外,北京市还公
布了一批、二批共 42 个“先进工业碳排放强度指标”,便于在
评估过程中进行对比;同时,有关部门还制定了相应的节能减
排标准和规范 [8]。
6 结语
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各城市的减排特点不尽相同,需要对
碳达峰的城市低碳进行明确和细化;须从空间格局、生产方式、
生活方式等方面进行探讨和引导。
目前,全国正大力推进城市低碳化,其本质就是以碳排放
指标促进城市向低碳转型。目前我国低碳城市试点已经取得一
定效果,但与世界各国相比,最为突出的还是政府的积极性和
制度健全。在今后,要通过碳交易、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的
方式,通过绿色金融等融资方式,促进城市低碳经济的转型。
要从区域协调的角度降低碳排放,促进区域范围内的城市
减排。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采取区域协调的方式来实现低
碳减排。通过实施区域化的低碳战略,实现区域间的资源配置,
推动区域间的低碳循环,实现低碳转型,提高城市经济发展,
使得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
中国低碳城市试点取得的成功经验,对于大多数城市的低
碳转型、对其它城市的低碳转型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
我国城市的非国有企业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周泽宇,杨秀,徐华清.低碳试点开展碳排放评价工作的探讨[J].
中国经贸导刊2017(5):5.
[2]陈余.纺织品碳排放评价方法与纺织行业低碳认证体系研究[D].
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1.
[3]戴嵘,曹建华.中国首次“低碳试点”政策的减碳效果评价—基
于五省八市的did估计.科技管理研究.2015(12):56-61.
[4]做好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我省开展国家低碳省试点工作联席会
议召开[J].广州环境科学,2013(2):6.
[5]许文强,周延霞.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及应用建议[J].质量与认证,2021(S01):137-140.
[6]任杰.政府低碳政策下企业生产与碳排放决策机制研究[D].合
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5.
[7]王乃春.青岛市城镇碳排放水平及低碳城镇评价体系研究[D].青
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8]周迪,周丰年,王雪芹.低碳试点政策对城市碳排放绩效的影响评
估及机制分析[J].资源科学,201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