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卷 第4期 苏佳纯等:
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研究现状及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85
发电的具体设想,
此后他的学生Claude于1929年6
月在古巴马但萨斯海湾的陆地上建成了一座输出功
率为22
kW 的温差能开式循环发电装置。但是,
由
于温差能利用在技术及经济性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和
困难,
开发工作一直受到冷遇,
直至1973 年石油危
机之后才 复 苏,
并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20 世纪后
期,
相关研究曾一度放缓,
但在2008 年后全球新能
源经济政策的推动下,
关键技术的研究已有较大的
突破,
已示范运行的小规模温差发电装置也取得一
定效果,
商业化装置已经被提上日程。
本文概述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的发展现状,
对比
了国际上不同温差能发电装置的类型特点和技术指
标,
分析了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核心技术以及装置成
本,
得出的基本判断是温差能开发利用处于商业化
开发前期阶段:
目前设计建造规模为10
MW 的温
差能发电装置的相关技术已经成熟,
并且在现有条
件下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相比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经济
性,
而发电规模在100
MW 级别的装置在技术上还
存在着较多瓶颈问题。笔者还研究了我国温差能资
源分布情况,
并编制了我国海域温差能资源分布示意
图,
同时提出我国对海洋温差能的开发利用应予以足
够的重视,
并对如何开发温差能资源提出了建议。
1
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发展状况调研
1.1
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发展历程
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已有100多年的历
史(
表1
)。美国和日本在海洋温差能的研究中起了
主导作用,
试运行了一系列的示范工程。
1.2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的热电转换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的热电转换主要依靠其循
环系统完成。循环系统主要有3种形式,
早期研究
主要采用的是郎肯循环系统(
包括开式循环系统、
闭
式循环系统以及混合式循环系统),
郎肯循环的效率
比较低,
发电效率为3% 左右;美国的 Kalina教授
发明了使用氨及水混合物作为工质的 Kalina循环,
使发电效率有较大提高(
4.5%~
5.0%);
日本的上
原教授进一步优化了系统,
发明了上原循环,
使发电
效率提高到4.97%(
表2
)。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的循环系统与常规热电站
循环系统的主要差别在于在换热过程中使用大量的
冷热海水,
电动机在发电过程中带动水泵运转,
因此
损失了一部分电能。此外,
由于冷热海水温差小、
能
表1
国际海洋温差能发电技术发展年表
年份 重要事件
1881 法国物理学家J.D’
Arsonval最早提出海洋温差能利
用的设想。
1926 法国物理学家G.Claude开始海洋温差能的实验。
1929
法国物理学家G.Claude首次在古巴马但萨斯海湾沿
海建成了一座开式循环发电装置,
输出功率22
kW,
但
水泵耗功太大。
1964 美国科学家J.H.Anderson等人构想了一种新的闭式
循环“
海洋温差能转换”(
OTEC
)
发电站。
1973 在能源危机的推动下,
日本和美国开展了相关的基础研究。
1974 日本将OTEC研究列入“
阳光计划”(
Sunshine
Pro
j
ect
)。
1974
美国能源研究与 发 展 管 理 局 (
ERDA,
现能源部前身之
一)
成 立 了 夏 威 夷 官 方 自 然 能 源 实 验 室,
开展了对
OTEC的研究。
1974 第一届国际OTEC会议在美国举行。
1977 日本佐贺大学在实验室成功发出1
kW 电力。
1979
世界上第一个具有净功率输出的 OTEC 装 置,
名 为
“
MINI
-
OTEC
”
的50
kW 漂浮式 OTEC 电站在美国夏
威夷建成。
1980
美国又建造了另一座漂浮式OTEC电站,
名为 OTEC
-
1
,
发电功率1
MW,
主要用于示范和测试研究,
并没有安
装透平发电。
1980 日本佐贺大学进行了OTEC海试实验。
1981 东京电力公司在瑙鲁建立岸基OTEC 电站,
成功发电120
kW。
1982 九州电力公司在日本鹿儿岛县徳之岛建立岸基 OTEC
电站,
成功发电50
kW。
1985 佐贺大学在佐贺县伊万里完成了75
kW 的实验电站。
1985 美国 Kalina教授设计了采用氨和水混合物为工质的热
循环系统。
1988 日本 OTEC协会成立。
1989 日本工业技术委员会在富山湾研究深海海水的利用。
1990 国际 OTEC协会在台湾成立。
1990 日本在鹿儿岛县冰永良部岛建立了1
MW 的岸基闭式
电站,
除利用温差能发电外,
还用于水产养殖和空调。
1993 美国在夏威夷建成了210
kW 的岸基开式循环 OTEC
电站,
发电同时可生产淡水,
于1999年拆除。
1994 日本佐贺大学上原春男教授发明了上原循环系统。
2001
印度国家海洋技术所(
简称 NIOT)
开始建造1
MW 的
漂浮闭式循环OTEC示范电站 “
SAGAR
-
SHAKTHI
”,
于2005年在杜蒂戈林进行了为期10天的海试实验,
成
功产出淡水(
100
000
L
/
d
)。
2003 日本佐贺大学研制了30
kW 的小型OTEC 综合利用实
验电站,
并成功输出电力。
2005 海洋温差能推广组织(
简称 OPOTEC
)
在日本佐贺成立。
2005 印度国家海洋技术所在卡瓦拉蒂岛建造了日产100
000
L淡水的岸基闭式循环电站。
2009
美国政府拨出1.48亿美元专款支持洛克希德马丁公司
开发 OTEC关键组 件 和 完 善 实 验电 厂 方案 设 计,
并成
功建造了位于美国维吉利亚州马拉萨斯(
Manassas
)
的
2
~
4
MW 测试装置,
在可变状态下进行模拟试验,
输出
功率40
kW。
2011 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主持建造的、
位于夏威夷州柯纳的
40
kW
OTEC实验电厂在4月份投入运营。
量密度低,
当温差是20
~
27℃时系统的理论转换效
率仅有 6.8% ~9.0%,
实际效率通常只有3% ~
4%。这些特点使得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对于其装
置有着特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