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页 共3页
地热能供暖再次被放到了突出位置,并强调了两个重点:一是按照“以灌定采、采灌均衡、水热
均衡”的原则,重点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和集中利用示范工作;二是积极开发浅层地热能供暖,
经济高效替代散煤供暖,在有条件的地区发展地表水源、土壤源、地下水源供暖制冷等。
3 发展相关技术,探寻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新动向
汪集暘等专家表示,地热能资源的广泛利用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加大相关技术的研发。
此前,我国浅层地热能的迅速崛起就得益于地源热泵技术的发展。2017 年底,我国地源热泵
应用面积突破 5亿立方米,截至 2019 年年底,全国浅层地热能供暖/制冷面积已达到 8.41 亿平方
米,地源热泵年均增长速度达到 27%,带动了世界地源热泵的快速发展。
技术发展还推动了我国的干热岩勘查开发。
据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科学院相关专家介绍,青海共和盆地实现干热岩资源勘查突破
后,中国地质调查局、青海省与中石化联合启动三方科技攻坚,在共和盆地建设我国首例增强型
地热系统(EGS)示范工程,并实现试验性发电。如今,中石化圆满完成 GR1 井试压裂,实现我
国干热岩压裂施工零突破。中国地调局组织的 GH01、02、03 井组已完成钻井,01 井压裂作业已
经完成,联通试验正有序推进。
干热岩是许多国家正在探索应用的地热资源,而在干热岩技术基础上提出的增强型地热系
统,则是采用人工形成地热储层的方法,从低渗透性岩体中经济地采出深层热能的人工地热系统。
近年来,法国、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美国、瑞士等国家都在对 EGS 进行积极的开发和测试。
“增强型地热系统商业化的挑战性非常大,期待 2050 年EGS 发电和水热型一样成功。”中 国
地质大学(武汉)教授蒋恕说,“从水热到干热、从浅层到深层、从常规到非常规,这是世界地
热资源开发利用的趋势。”
专家们认为,相较于干热岩、岩浆囊等非常规地热资源,水热型地热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仍
然是地热勘探开发的主要目标。现阶段要加大科技投入,真正落实好“赛马”“揭榜挂帅”,对一
些地热利用中的关键“卡脖子”问题,如“取热不取水”“砂岩回灌效率”等集中攻关。
“用科技实现绿色能源革命,是双碳目标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给予我们的一次大考。加速推
动地热开发领域的科技创新势在必行。”一位专家表示。
4 寻找“最优解”,加强地热与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综合利用
与探寻地热能利用的未来方向相比,解决现实能源高碳的“痛点”似乎更加紧迫。
对此,国家能源局以地热供暖替代燃煤的要求非常明确:一方面,以点带面抓好重点地区和
重点项目的建设,在经济发达环境约束较高的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推动中深层地热供暖替代燃煤;
另一方面,在沿长江经济带地区,针对城镇居民对供暖的迫切需求,加快推广热泵技术应用为主
的地热能利用,避免大规模选择燃煤锅炉和燃煤热电联产集中供暖,在具备地热供暖的条件时,
也尽可能不使用天然气供暖。
以“多能互补、智能耦合”为特色的“地热﹢”绿色风暴正在各地悄悄形成。
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把地源热泵、烟气余热回收热泵,以及污水源热泵,进行了多能耦合,
为机场约 250 万平方米区域提供冬季供暖和夏季供冷。
在南京,江北新区江水源热泵区域供冷供热项目,可向新区核心区的 8.75 平方千米内近 1600
万平方米建筑群提供供冷供热服务,每年可为新区节约用电量 1.4 亿度,相当于少烧 4.69 万吨标
煤。至 2030 年,可实现年减碳量 3.85 万吨;至 2060 年,减碳量将达 14.16 万吨。
在合肥,滨湖新区核心区能源项目依据合肥当地资源禀赋与气候特点,将地源热泵、污水源
热泵、冰蓄冷、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等相结合,形成约 500 万平方米的供冷供热能力,实现了多能
互补型的能源供应形式。
在雄安新区起步区,规划通过“地热﹢”中深层地热供能模式实现供暖制冷面积 1亿平方米。
在一些进入开发晚期的老牌油田,已经围绕“油田﹢热田”开始地热规划布局。如胜利油田
专门成立了新能源开发中心,重点在地热供暖、浅层地源热泵冷热联供、废弃井单井换热、深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