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山西证券(34页)VIP专享VIP免费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1
策略
报告原因:深度报告
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
2021 415
策略研究/深度报告
要点概览
碳中和受国际趋势和国内政策双向驱动
作为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在 2019 碳排放量 98.26 亿
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 28.8%。我国给出的碳中和时间表也非常明确
2030 年碳排放强度较 2005 年下降 65%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
2030 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说明的是,
欧盟 1979 年碳达峰,美2005 年达峰,各自有 71 年和 45 年的时间
从峰值走向净零排放。国这样一个30 达峰、60 中和”的时间表意
味着,未来四十年的碳中和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将会面临比
欧、美陡峭得多的中和斜率。
由于“碳中和”目标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按照之前按部就
班地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需要提高和统一认识,以更大的
决心与毅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碳中和的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2060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倒逼我国能源转型的加速,一方面在传
统能耗产业行业多措并举,短中期内切实降低碳排,另一方面也要通
过对绿色、低碳技术的大规模研发、应用和推广,逐步摆脱对化石燃
料、燃煤电厂的依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
这将会在多个产业、行业领域掀起巨浪,带来中、长期的行业变革,
创造相应的投资机会,本文将从传统能耗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
产业、环保产业三个方向去展开
1. 传统能耗产业多措并举,降低碳
1)钢铁:短期产量收缩,长期结构调整。我国城镇化率仍有上
升空间,钢铁需求稳定,而供给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
将显著受限,整体行业结构将从长流程主导转向短流程主导。
山证策略团队
分析师:
麻文宇 CFA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6070001
电话:010-83496336
邮箱:mawenyu@sxzq.com
梁迪柯 CFA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8070001
电话:010-83496302
邮箱:liangdike@sxzq.com
研究助理:
翟子超 FRM
邮箱:zhaizichao@sxzq.com
太原市府西街 69 号国贸中心 A28
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 28 号中海国
际中心七层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http://www.i618.com.cn
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
2)有色:再生铝与水电铝厂竞争优势明显,新能源改革中长期
将显著提升有色品需求。
3)水泥:节能作用有限,控制产量仍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
必选项。
4)煤炭:煤炭中长期需求将显著下降,转型是煤企当务之急
2. 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空间加速扩
1)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
2)核电进入积极发展窗口期
3)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景气增长
3. 环保行业长期战略意义提升:重点关注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碳监
测升级、清洁供热、垃圾焚烧等领域。
碳中和背景下投资机会总结
站在投资角度,我们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去把握不同行业内
的碳中和主题相关机会:
1. 短期来看,可以重点关注减排大户,同时也是碳排大户的行业领域,
在国家严厉督促减排节能的背景下,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而具
备环保资本实力、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则有望从能耗行业“新
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显著收益,重点看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龙
头。
2. 中期来看,能源结构变革是大势所趋,发电供热、建筑、制造等领
域内大幅提升新能源占比,交通运输领域内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普
及是主要途经,可以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风电、光伏、核电等绿
色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电池及配套充电桩。同时,
碳排放的最终环节,环保行业可以大显身手,重点可关注垃圾分类、
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
3. 长期来看,碳中和的机会更多还是来自于提高能源效率节能设备研
发应用、降低排放设备改造、碳处理 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所、
碳排放权确认等相关赛道。
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快速下行;2、行业发展不及预期
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
目录
一、碳中和的国际趋势与国内政策背景 .......................................................................................................................... 4
1、碳中和是国际长期趋势 ............................................................................................................................................. 4
2、我国国家层面强力驱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 .................................................................................................. 5
3、各省相继出台碳中和相关政策和具体目.............................................................................................................. 7
二、碳中和的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 .................................................................................................................................. 8
1、传统能耗产业多措并举,降低碳排 ......................................................................................................................... 8
1.1 钢铁行业短期产量收缩,长期结构调整 ................................................................................................................. 8
1.2 新能源改革中长期将显著提升有色品需 ........................................................................................................... 14
1.3 节能作用有限,控制产量仍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选项 ........................................................................... 17
1.4 煤炭:煤炭中长期需求将显著下降,转型是煤企当务之急 ............................................................................... 18
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空间加速扩张 ........................................................................................................ 20
2.1 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迎来新一轮上升周 ........................................................................................................... 21
2.2 核电进入积极发展窗口期 ....................................................................................................................................... 27
2.3 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景气增长 ........................................................................................................................... 27
3、环保行业长期战略意义提升 ................................................................................................................................... 31
三、碳中和背景下投资机会总结 .................................................................................................................................... 32
四、风险提示 .................................................................................................................................................................... 33
股票报告网
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策略报告原因:深度报告碳中和背景下的行业投资机会2021年4月15日策略研究/深度报告要点概览:➢碳中和受国际趋势和国内政策双向驱动作为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在2019年碳排放量98.26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8.8%。我国给出的碳中和时间表也非常明确: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说明的是,欧盟1979年碳达峰,美国2005年达峰,各自有71年和45年的时间从峰值走向净零排放。中国这样一个“30达峰、60中和”的时间表意味着,未来四十年的碳中和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将会面临比欧、美陡峭得多的中和斜率。由于“碳中和”目标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按照之前按部就班地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需要提高和统一认识,以更大的决心与毅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碳中和的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倒逼我国能源转型的加速,一方面在传统能耗产业行业多措并举,短中期内切实降低碳排,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绿色、低碳技术的大规模研发、应用和推广,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燃煤电厂的依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这将会在多个产业、行业领域掀起巨浪,带来中、长期的行业变革,创造相应的投资机会,本文将从传统能耗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三个方向去展开。1.传统能耗产业多措并举,降低碳排(1)钢铁:短期产量收缩,长期结构调整。我国城镇化率仍有上升空间,钢铁需求稳定,而供给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将显著受限,整体行业结构将从长流程主导转向短流程主导。山证策略团队分析师:麻文宇CFA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6070001电话:010-83496336邮箱:mawenyu@sxzq.com梁迪柯CFA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8070001电话:010-83496302邮箱:liangdike@sxzq.com研究助理:翟子超FRM邮箱:zhaizichao@sxzq.com太原市府西街69号国贸中心A座28层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七层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i618.com.cn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2)有色:再生铝与水电铝厂竞争优势明显,新能源改革中长期将显著提升有色品需求。(3)水泥:节能作用有限,控制产量仍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选项。(4)煤炭:煤炭中长期需求将显著下降,转型是煤企当务之急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空间加速扩张(1)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2)核电进入积极发展窗口期(3)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景气增长3.环保行业长期战略意义提升:重点关注绿色循环产业链建设、碳监测升级、清洁供热、垃圾焚烧等领域。➢碳中和背景下投资机会总结站在投资角度,我们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去把握不同行业内的碳中和主题相关机会:1.短期来看,可以重点关注减排大户,同时也是碳排大户的行业领域,在国家严厉督促减排节能的背景下,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而具备环保资本实力、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则有望从能耗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显著收益,重点看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龙头。2.中期来看,能源结构变革是大势所趋,发电供热、建筑、制造等领域内大幅提升新能源占比,交通运输领域内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是主要途经,可以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风电、光伏、核电等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电池及配套充电桩。同时,在碳排放的最终环节,环保行业可以大显身手,重点可关注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3.长期来看,碳中和的机会更多还是来自于提高能源效率节能设备研发应用、降低排放设备改造、碳处理、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权确认等相关赛道。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快速下行;2、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目录一、碳中和的国际趋势与国内政策背景..........................................................................................................................41、碳中和是国际长期趋势.............................................................................................................................................42、我国国家层面强力驱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53、各省相继出台碳中和相关政策和具体目标..............................................................................................................7二、碳中和的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81、传统能耗产业多措并举,降低碳排.........................................................................................................................81.1钢铁行业短期产量收缩,长期结构调整.................................................................................................................81.2新能源改革中长期将显著提升有色品需求...........................................................................................................141.3节能作用有限,控制产量仍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选项...........................................................................171.4煤炭:煤炭中长期需求将显著下降,转型是煤企当务之急...............................................................................18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空间加速扩张........................................................................................................202.1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212.2核电进入积极发展窗口期.......................................................................................................................................272.3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景气增长...........................................................................................................................273、环保行业长期战略意义提升...................................................................................................................................31三、碳中和背景下投资机会总结....................................................................................................................................32四、风险提示....................................................................................................................................................................33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4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一、碳中和的国际趋势与国内政策背景1、碳中和是国际长期趋势2019年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341.69亿吨,相较于1969年的112.078亿吨上涨了约2倍。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进而引发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发展的问题。南北极极寒地区已经出现了20℃左右的高温,目前南北极的冰盖融化速度已经超上世纪90年代的6倍。图1:二氧化碳排放量(世界)图2:极地冰层厚度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山西证券研究所1997年伦敦未来森林公司的商业策划中首次提出碳中和的概念,后被社会广泛接受。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而碳达峰是指某个地区或行业年度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然后进入持续下降的过程。图3:碳达峰示意图图4:碳中和示意图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5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央视新闻,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央视新闻,山西证券研究所欧盟作为碳排放大国率先进行了碳减排部署,不仅具有较为完善成熟的法律体系,而且采取了较为有效的政策措施。欧盟早在2007年,便提出了“20-20-20”目标,碳排量自2007年逐渐下降。截至2019年欧盟的碳排量为33.3亿吨,相较于2007年的42.26亿吨减少了21%。表1:欧盟碳减排措施时间政策及措施2007年提出《气候和能源一揽子计划》,计划明确提出2020年实现“20-20-20”目标2014年提出《2030气候与能源政策框架》,明确在2030年实现将温室气体排放在1990年的基础上削减40%;可再生能源在整体能源结构中的占比达到32%;能源效率至少提高32.5%这三个目标2018年《2050长期战略》中提出在2050年将欧洲简称零排放的经济体,这是欧洲首次以战略形式明确碳中和愿景。此外还指出了实现碳中和的七大具体路径。2019年欧盟发布《欧洲绿色协议》,提出一是尽快拟定发布《欧洲气候法》,旨在将欧盟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这一目标正式载入欧盟法律。二是拟定《欧洲气候公约》,旨在吸引公民和社会各界都关注并参与气候行动。三是更新《2030年气候目标规划》,将此前2030年在1990年基础上减排40%的目标提升至55%。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山西证券研究所图5:欧盟二氧化碳排放量图6:欧洲能源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2、我国国家层面强力驱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作为世界上碳排量最大的国家,我国在2019年碳排放量98.26亿吨,占世界总排放量的28.8%。我国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6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给出的碳中和时间表也非常明确:到2030年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6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需要说明的是,欧盟1979年碳达峰,美国2005年达峰,各自有71年和45年的时间从峰值走向净零排放。中国这样一个“30达峰、60中和”的时间表意味着,未来四十年的碳中和任务时间紧、任务重,尤其是将会面临比欧、美陡峭得多的中和斜率。由于“碳中和”目标任务重、时间紧、压力大,按照之前按部就班地推进碳减排是远远不够的,未来需要提高和统一认识,以更大的决心与毅力,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去推动“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图7:世界主要二氧化碳排放国家占比图8: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表2:国家层面的碳中和政策措施时间部门政策2020-09-22第75届联合国大会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2020-11-02生态环境部发布《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2021-03-15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习近平提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拿出抓铁有痕的劲头,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2021-02-22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明确要求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这是实现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举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2021-03-11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碳达峰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代表委员们进行了广泛的讨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山西证券研究所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7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3、各省相继出台碳中和相关政策和具体目标“碳中和”目标提出后,势必会将通过目标任务分解和细化到各地,地方政府就成为能否实现目标的关键所在和必要条件。表3:各地方出台的碳达峰碳中和措施省市相关政策措施上海市公布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提到要制定全市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实施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着力推动电力、钢铁、化工等重点领域和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确保在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降低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目标。这也是是首个提出率先实现碳排放达峰的具体时间表的省份海南省十四五期间,海南将实行减排降碳协同机制,实施碳捕集应用重点工程,提前实现碳达峰福建省制定实施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支持厦门、南平等地率先达峰,推进低碳城市、低碳园区、低碳社区试点唐山市3月初发布了《3月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方案》、《关于唐山市钢铁行业企业限产减排措施的通知》等内蒙古《关于确保完成“十四五“能耗双控目标任务若干保障措施(征求意见稿)》从2021年起,不再审批焦炭(兰炭)、电石、聚氯乙烯(PVC)、合成氨(尿素)、甲醇、乙二醇、烧碱、纯碱、磷铵、黄磷、水泥(熟料)、平板玻璃、超高功率以下石墨电极、钢铁、铁合金、电解铝、氧化铝、蓝宝石、无下游转化的多晶硅、单晶硅等新增产能项目,确有必要建设的,须在区内实施产能和能耗减量臵换。江苏省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江苏要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的目标,预计2025年实现碳达峰山东省加大低碳清洁转型发展力度,推动四增四减,让山东在全国率先实现碳达峰青海省青海要求全面建成绿色产业体系,生态生产生活协调发展,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西藏省西藏提出生态环境质量要保持全国领先水平,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日益巩固,所有市县达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标准,美丽西藏全面建成,成为全国乃至国际生态文明高地,率先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山西证券研究所以唐山市为例,作为中国钢铁重镇,唐山3月初发布了《3月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方案》,提出3月10日前要“关停燕山钢铁、唐钢不锈钢、华西钢铁、荣信钢铁共7座450立方米高炉”“关停新宝泰钢铁全部生产设备等”。此后,唐山进一步出台《关于唐山市钢铁行业企业限产减排措施的通知》,要求7家钢铁企业3月20日0时至6月30日24时执行限产50%的减排措施;7月1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8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执行限产30%的减排措施。其余16家钢铁企业,3月20日0时至12月31日24时执行限产30%的减排措施。唐山的一系列减排措施预计会使唐山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提高,推进唐山钢铁行业的供给侧改革,对于碳中和的主题是积极的响应。二、碳中和的行业影响与投资机会2060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将倒逼我国能源转型的加速,一方面在传统能耗产业行业多措并举,短中期内切实降低碳排,另一方面也要通过对绿色、低碳技术的大规模研发、应用和推广,逐步摆脱对化石燃料、燃煤电厂的依赖,实现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能源结构的重大变革。这将会在多个产业、行业领域掀起巨浪,带来中、长期的行业变革,创造相应的投资机会,我们将在本章节重点论述该内容,依次从传统能耗产业、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环保产业三个方向去展开。1、传统能耗产业多措并举,降低碳排1.1钢铁行业短期产量收缩,长期结构调整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根据世界绿色建筑委员会发布的《2018GlobalABCReport》以及IEA数据,钢铁的碳排放占全球碳排放总量高达10.1%。从国内碳排放量分部门来看,2017年钢铁行业碳排放量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18.04%左右,是碳排放量最高的制造业行业。图9:全球碳排放来源图10:钢铁行业碳排量占我国总碳排量的比例数据来源:IEA,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我国钢铁行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进步,在吨钢耗能与碳排放量上已经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当前我国粗钢产量占全球粗钢产量一半以上,巨大的粗钢产量造成了全行业碳排放总量较大。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9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图11:中国及全球粗钢产量对比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短期来看,钢铁行业大概率将通过产量压缩以抑制碳排放。2021年1月26日,工信部表示钢铁压减产量是我国完成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的重要举措,工信部将逐步建立约束机制,确保2021年全面实现钢铁产量同比的下降。当前钢铁产量同比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距离钢铁产量同比下降距离较远,因此我们预期2021年钢铁行业将迎来更为严厉的供给压制。目前具体压缩的产量数字仍未公布,但在前期供给侧改革经验积累下,预期今年产量压缩落地节奏更快。内蒙近期出台相关政策,表示今年起不再审批焦炭、钢铁等新增产能项目,同时要求有效容积1200立方米以下炼钢用生铁高炉、公称容量100吨以下炼钢转炉、公称容量100吨以下电弧炉。原则上2023年底前全部退出。唐山是我国钢铁生产第一大重镇,2020年唐山粗钢产量1.44亿吨,占全国产量近14%。今年以来唐山限产政策频繁发布,今年以来唐山已经启动五次二级应急响应,3月初唐山集中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月”,对100家重点涉气企业实行严格的排污总量减排管控,重修核定排放量,要求总体减排量不低于45%,本轮执行力度及强度高于以往,供给收缩预期再度升温,市场普遍预计未来唐山产能年内将出现显著压缩。目前钢铁产量压缩初露端倪:在需求端相对稳定的背景下,3月中旬,20个城市5大品种钢材社会库存1728万吨,环比减少49万吨,下降2.8%,今年以来首次出现环比下降;比年初增加998万吨,上升136.7%;比去年同期减少272万吨,下降13.6%。图12:我国主要城市钢材库存量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0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图13:唐山高炉开工率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中长期来看钢铁行业实现绿色转型升级是实现碳减排的主要路径。当前碳减排科技还不发达、产业还不完善。氢能等清洁能源炼铁在开发、运输、存储等方面均待发展。碳捕捉、碳利用、碳封存在技术突破、成本控制等方面还有待完善,短期内难以普及,但长期来看,钢铁行业进行绿色转型才是碳减排的长久之计。长期来看,我们预计钢铁行业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实现产能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钢铁行业从高速增长转移到高质量发展轨道上来。钢铁行业转型过程中,龙头企业无论是从规模经济角度、节能环保技术储备、还是从资金力量来看都会有较大优势。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1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短期来看,供给在减排压力下收缩,需求在经济复苏下抬升,钢铁价格预期走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9钢铁下游需求主要来自于建筑(地产、基建)及机械两大行业,高度依赖于制造业景气度。1-2月地产、汽车、机械设备销售数据不俗,已经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投资端表现超市场预期。同时目前全球经济复苏态势良好,均处于显著复苏态势,我国PMI为50.6,已经连续十二个月处于复苏区间。目前IMF、OECD、世界银行等组织都对2021年全球经济给予较好预期。经济复苏预期下,下游需求将得到有效支撑。长期来看,我国城镇化率仍有继续上行空间,钢铁需求相对稳定,在长期需求稳定而供给收缩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投资逻辑有望彻底从过去的纯周期向价值靠拢改变。图14: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月度增长情况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图15: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月)图16:房地产投资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2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图17: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月度增长情况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图18:GDP增速与目标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图19:国际钢铁价格指数与GDP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3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受钢铁供给压缩的影响,预期上游铁矿石进需求将缩小,价格将受到压制。随着碳达峰、碳中和正式写入两会文件中,钢铁行业产量收缩趋势明朗,上游铁矿石的需求量预期将会收缩。2020年国内铁矿石进口量高达51亿吨。随着铁矿石需求端的减弱,铁矿石价格承压,钢厂盈利有望显著回暖。图20:钢铁行业成本构成图21:铁矿石价格指数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钢铁行业在碳中和背景下迎来投资机遇。2021年4月2日,《钢铁行业碳达峰及降碳行动方案》正在编制,已形成修改完善稿,初步确定行业达峰目标和重点任务。钢铁行业碳达峰目标初步定为:2025年前,实现碳排放达峰;到2030年,碳排放量较峰值降低30%,预计实现碳减排量4.2亿吨,如果技术未出现显著进步的情况下预计2030年钢铁产量较目前会有20%+以上的降幅,而在需求端相对稳定的情况下2030年会出现20%左右的供需缺口,钢铁行业周期性会出现明显下降。钢铁行业实现碳达峰、碳减排的4个节点为:2025年碳排放达峰;2030年,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2035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4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年,有较大幅度下降;2060年前中国钢铁行业将深度脱碳。该方案还提出氢冶炼技术的重要性。据了解,以氢代替碳作为还原剂的氢冶金技术,可以大幅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可减少85%。2020年12月3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钢铁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具体目标力争到2025年,钢铁工业基本形成产业布局合理、技术装备先进、质量品牌突出、智能化水平高、全球竞争力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格局。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完成率达到80%以上,重点区域内企业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众多政策倾向下,钢铁作为碳中和的重点关注行业将迎来更多投资机会。在经历了过去一年高成本、低需求的背景下,钢铁行业整体表现疲软,整体估值也是跌至供给侧改革后的新低。从近期的政策与钢厂盈利能力回升来看,钢铁板块目前并未充分反应“碳中和”与限产深化的逻辑,相较2017年钢铁供给侧改革元年来看估值具备较大的上行空间。我国城镇化率仍有较大上行空间,钢铁总需求仍相对稳定,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预期进一步加强后,头部节能钢厂未来10年投资逻辑有望从周期转向成长,从博弈回归价值,钢铁行业开始具备长期投资价值。图22:钢铁行业估值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1.2新能源改革中长期将显著提升有色品需求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费以火电为主,碳中和背景下,火电铝厂“弱化”成趋势,水电铝厂或将得到发展。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色金属二氧化碳排放量约6.5亿吨,占全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5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国总排放量的6.5%。其中电解铝二氧化碳排放量约为4.2亿吨。电解铝生产过程中,电力排碳量占63%,是主要的排碳流程。2019年电解铝运行产能的能源结构分布:自备火电65%、网电火电21%、水电10%、风电2%、核电1%、太阳能1%,由此可见电解铝生产目前以火电为主利用火电生产总计占到了86%。而1吨火电铝、水电铝的电解环节电力消耗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分别为11.2吨、0吨。由此可以预测在碳中和背景下,顿铝碳排放远小于火电生产的水电生产方式未来将得到更大发展,而目前所采用的火电生产方式将会弱化。图23:电解铝各环节二氧化碳排放量图24:电解铝能源结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再生铝或许成碳中和背景下的最大赢家:利用再生铝生产,吨碳排放仅0.21吨二氧化碳,大幅低于原铝,再生铝降耗优势明显。碳中和背景下,利用再生铝生产对于行业碳减排具有重大意义,预计再生铝行业将进一步发展。我国再生铝行业发展现状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发展空间广阔。2019年国内再生铝产量达到715万吨,相当于原铝和再生铝总产量的19.29%,近年来国内废铝回收量占比逐渐提高,铝回收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与国际水平仍有较大差距。发达国家再生铝研究起步较早,自2002年起,美国再生铝产量已经超过原铝,并持续增长,占供应总量比例已接近40%,2017年美国再生铝产量约占总产量的81%。日本再生铝产量占总产量比例高达100%。图25:再生铝产量占铝总产量的比例变动情况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6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图26:再生铝产量对比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小水电关停,大水电难新增,水电生产电解铝短期难有新增产能,现有水电生产电解铝存在优势。电解铝行业用电量巨大,无法做到自身碳中和,但可以通过新能源减少排放。目前来看光伏技术无法满足电解铝行业用电需求,水电特性则可以满足电解铝企业需求。而当前中国水电生产电解铝占比仅为10%,明显低于全球平均的25%。十三五水电发展方案中,明确建立中小水电破坏生态环境惩罚退出机制。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前将关闭小水电站超7000座。大型水电站由于需要移民安置、协调各个部门的配合,建设周期普遍较长,短期难兑现。因此,水电生产电解铝短期难有新增产能,而目前拥有水电生产能力的铝厂或具有天然的优势有望迎来戴维斯双击。长期来看,有色品需求有望受新能源政策刺激放量。可再生能源系统中的平均用铜量超过传统发电系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7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统的8-12倍,其中风力发电机组每兆瓦用铜量约为6吨,太阳能光伏发电每兆瓦使用约4吨铜。同时,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及充电桩建设也对锂、镍等金属依赖性极大。因此如果政府启动大规模基建项目,考虑到其资金将主要流向绿色能源发展,包括铜、锂、镍等有色金属中期需求将大幅增长。从历史估值比较的角度来看,当前估值并未充分反映有色的周期价值。当前估值较2017年供给侧改革时3.5-3.7倍PB相比仍有10%以上空间,2017年铝价在2100美元水平,铜价在6900美元左右水平。与2009年大基建周期5.5倍PB相比更是有70%以上空间,2009年铝价达2500美元水平,铜价在10100美元水平。当前铝价来到2200美元,铜处于9100美元,有色板块估值并未充分反映有色品钟价格涨幅。图27:有色板块市净率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1.3节能作用有限,控制产量仍是水泥行业实现碳中和的必选项水泥行业预期将通过控制产量以实现碳中和。不同于其他行业,目前水泥行业60%的碳排放是由石灰石分解产生,35%是煤炭,剩下是电力等,通过节能带来的碳下降效果远远不够。行业内普遍认为目前核心还是对石灰石的用量。但是水泥的特质,石灰石用量下降,产量就会下降,因此预期水泥产量会受到压缩。图28:我国水泥价格指数图29:水泥产量(当月同比)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8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1.4煤炭:煤炭中长期需求将显著下降,转型是煤企当务之急我国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短期来看,新能源的发展是需要逐步推进的,而煤炭作为传统能源具有不受季节、气候影响,经济、可靠、稳定的优点。因此我们认为,在碳达峰之前煤炭行业在能源领域仍具有明显优势。随着煤炭资源开发向规模化和智能化发展,并且新能源短期内无法解决相关问题,也为煤炭发展提供了客观条件。图30:煤炭行业CR10产量占比变化情况图31:我国来源于煤炭燃烧的碳排放量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但在碳中和背景下,煤炭需求整体逐年递减趋势已经得到确认,虽然这一趋势会导致整个行业集中度显著提升,但是煤企如不转型升级或碳捕捉技术未得到显著发展将会逐渐失去竞争力,在全社会脱碳生产的情况下彻底消失。碳中和背景下长期来看煤炭行业具有转型新机遇,龙头企业优势明显积极参与转型,主要方向有:(1)股权投资或自主经营光伏、风电等产业链的业务(2)大力发展高端煤化工项目(3)进军氢能源、储能等领域。但是这更偏向风险投资范畴,煤炭行业长期估值仍将显著下行。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19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表4:煤炭企业转型措施企业相关措施中国神华出资40亿元参与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参与风电、光伏、氢能、储能等项目陕西煤业持股隆基股份、赣锋锂业等下新能源产业链公司露天煤业聚焦发展风电、光伏等电站运营中煤能源、兖州煤业大力发展高端煤化工项目美锦能源氢能源的转型,制氢、储氢、加氢、氢能源燃料电池、氢能整车环节中国旭阳进军氢能源,制氢、储氢、运氢、加氢等环节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短期来看,煤炭供给增量有限,煤强焦弱格局延续。供给方面,榆林地区安检从严,短期煤炭供给得到抑制。澳煤进口依然暂停,但其洪水影响依然推升煤价,印尼即将进入斋月,中短期海外供给增量有限。煤炭整体库存在大秦线事件后快速累库告一段落,库存显著回落当前煤价主要拉升动力来自于需求端,沿海8省日耗188万吨水平,高于2019年同期约10万吨左右。煤炭价格短期大概率偏强震荡。在唐山钢厂近期限产的大背景下,整体焦炭需求收到显著抑制,价格相对动力煤疲软。目前唐山钢厂限产依然延续,未来在碳中和的长期基调下预计焦企盈利将长期承压,预计估值仍将有下行空间。图32唐山钢厂高炉开工率图33:煤炭库存:秦皇岛港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中长期来看,煤、焦需求可能会承受双杀,焦煤相对好于动力煤。动力煤方面,从中长期规划来看,火电预计将逐渐退出市场,至2060年新能源有望完全取代火电,动力煤需求逐渐消失,动力煤公司转型成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0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功前估值将持续走低,长期承压。焦炭整体情况也不容乐观,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长流程钢铁产能预计将显著承压,短流程产能置换概率较高,对焦炭需求预计将出现显著滑坡。但是从中期来看,焦炭需求还是会有一定反复,一方面是短流程钢厂受限于我国废钢量不足,无法快速形成大面积替代。而钢铁中长期需求稳定的背景下部分长流程钢厂仍有存活空间,焦炭需求下行相较动力煤会更为缓慢。图34:煤炭期货价格图35:重点煤企煤炭产量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2、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供需空间加速扩张如前文所述,我国能源供给端仍严重依赖于传统化石染料:截至2019年底,我国发电量68%来自于火电。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依然以传统能源为主,2019年原煤、原油和天然气分别占比57.7%、18.9%、8.1%,累计占比84.7%。当前已有大量国际金融机构宣布不再对发展中国家的化石能源项目提供贷款,这意味着未来化石能源项目将更难获取新的融资,新能源将是主要发展方向。改革开放的30年以来,我国粗犷式的经济增长对能源依赖很强,近几年来这种增长模式的边际效益逐步递减,国家层面也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动能切换,能源结构的调整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我国新能源产业链发展目前仅是刚刚开始,未来仍有广阔空间。长远来看,能源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能源革命和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驱动力和必然选择。如果仅仅延续当前政策、投资和碳减排目标,仅仅依靠传统能耗行业节能减排,现有的低碳/脱碳技术是无法支撑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因此,必须要有革命性先进技术的突破和创新来支撑,并加快成熟低碳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1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图35:改革开放3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变动趋势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图36:2019年中国发电量构成情况图37:2019年国内能源消费结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2.1光伏与风电装机容量迎来新一轮上升周期光伏发电不仅可以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还能够降低发电成本。根据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可再生能源专业委员会和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发布的《中国光伏产业清洁生产研究报告》,光伏发电的二氧化碳排放为33-50克/度,而煤电为796.7克/度,降幅约为95%。因此,光伏设备应用增加意味着碳排放量会大幅降低。从2010-2019年来看,光伏是成本降幅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根据IRENA数据,中国光伏LCOE(平准化度电成本)由2010年的0.3012USD/kwh降至2019年的0.0541USD/kwh,降幅高达82%。目前光伏发电成本已经低于火力发电,未来光伏补贴意义已经不大,预计能源市场将更加市场化。未来光伏发展的空间和潜力仍然较大,《BP世界能源展望:2020年》版中,将未来分为三种情境讨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2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论:“快速转型”、“净零”、“一切如常”,在未来30年,在快速转型情景中,风能和太阳能成本将分别下降约30%和65%,在净零情景中则将分别下降35%和70%。图38: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图39:风能和太阳能成本(按情境划分)数据来源:IRENA,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BP,山西证券研究所图40:新投产太阳能光伏项目加权平均成本数据来源:IRENA,山西证券研究所我们认为,加速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是碳中和的重要发力点,风电与光伏等新能源的装机容量将迎来新一轮的上升周期。从新能源装机容量增长来看,根据电力企业联合会,“十三五”时期,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年均增长7.6%,其中非化石能源装机年均增长13.1%,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从2015年底的34.8%上升至2020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3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年底的44.8%,提升10个百分点;全口径煤电装机容量10.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比重为49.1%,煤电装机容量占总装机容量比重首次低于50%。然而我们也看到,自2017年以来我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同比增速便不断下滑,已经下滑至历史低位;而风电装机容量同比增速自2016年以来也一直在低位徘徊。因此目前的光伏和风电的装机总容量与2030年的目标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根据联合国马德里气候变化大会的《中国2050年光伏发展展望》,2025年至2035年,中国光伏将进入规模化加速部署时期,到2050年,光伏将成为中国第一大电源,约占当年全国用电量的40%左右。图41:风电、光伏装机容量以及同比变动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2020年1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气候雄心峰会上宣布:到2030年,中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12亿千瓦以上。同时,发改委提出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结合气候雄心峰会提出的目标,预计2020-2030年间,我国风电、光伏总装机容量将提升7.58亿千瓦,年均新增约6893万千瓦,年均增速较2015-2019年间提升9.02%。光伏行业协会预测十四五期间国内市场保守和乐观预计分别可达0.7亿千瓦和0.9亿千瓦。《风电北京宣言》表示,保证年均新增装机0.5亿千瓦以上,2025年后,中国风电年均新增装机容量应不低于0.6亿千瓦,到2030年至少达到8亿千瓦,到2060年至少达到30亿千瓦。技术进步+分布式光伏推动光伏快速发展。分布式光伏具有应用场景灵活、高收益、开发周期短等特点,装机潜力巨大。伴随着绿色建筑正逐步普及,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成为未来重要的建筑能源形式,这将为光伏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预计未来更多的建筑都会达到0净排放的水平。光伏产业链方面:光伏设备上游涵盖硅片、电池片两个环节,去年技术出现更新迭代。硅片环节中,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4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大尺寸硅片可以大幅提升电池片和组件制造环节的生产效率,同时带来成本下降,而高薄片化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因此硅片大尺寸化和薄片化将成未来主要发展趋势。考虑到现有设备无法兼容,硅片设备将迎来新一代更新。而电池片环节考虑到转换效率天花板问题,现有的主流电池片技术PERC技术未来发展限制明显,而HJT技术因其高转换效率、双面率及低温度系数将引领新一代技术迭代,而PERC和HJT技术设备完全不兼容。目前多个厂家已经开始率先布局,应用效果良好。在技术更新下,光伏设备将也迎来其更新换代。图42:建筑节能及绿色建筑贷款余额图43:我国建筑业房屋建筑面积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我国地域辽阔,地形结构复杂,是世界最大的季风区,这为我国风能资源提供了丰富的贮存。我国风能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三北”以及高原地区。截至2019年底,我国已建、在建风电基地26个,已建成规模达到4000万千瓦。我国现阶段主要集中开发陆地风能,但因海上风电相比陆上风电,具有风速平稳、单机装机容量更大、风机利用率高以及距离集中用电地近等优点,海上风电发展更为迅速。根据世界海上风电论坛的数据显示,2019年新建海上风电场主要集中在中国、英国、德国、丹麦、比利时等地区,中国占比56.5%,海上风电布局正在快速扩张。图44:我国风电累计、新增并网装机容量(单位:万千瓦)图45:截至2019年各国在建海上风电场在建装机容量(单位:MW)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5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我国风电场开发无不伴随着政策的推进以及运行机制的创新,这对风电大规模开发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保证。表5风电行业相关政策梳理文件名称主要内容2003年《关于开展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的通知》决定从2003年开始用2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选择约20个1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风电场,并完成风资源评价和提出风电场建设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2005年“关于印发第二次全国风电建设前期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首次提出百万kW级风电基地的概念。纪要中明确,“为了合理和有效利用风能资源,促进我国风电的健康发展,确保电网安全和可靠运行,对于具备成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地区,可按建设百万kW级风电场的要求进行统一规划,除进行风能资源评价和地质条件勘探外,要重点做好电网的规划设计、电力系统安全和经济性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风电场建设和管理的有关意见和建议。“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可再生能源法》《关于完善风力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新能源产业规划》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颁布实施;2009年,风电标杆上网电价政策出台,制定了陆上风电标杆上网电价;2009年,《新能源产业规划》正式颁布,确定了6个省区的7大千万级风电基地,包括甘肃、内蒙古、新疆、吉林、河北和江苏。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6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十二五”期间(2011年-2015年)《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等2011年7月国家能源局下达了“关于‘十二五’第一批拟核准风电项目计划安排的通知”,通过核准计划,引导项目布局的优化和转移;同年,国家能源局印发了《风电开发建设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风电建设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了风电工程从规划、项目前期工作、开发权、项目核准、工程建设、竣工以及运行等环节的管理,规范和指导全国风电健康有序发展;2011年7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关于分散式接入风电开发的通知》,文件首次提出了分散式风电开发的边界条件。2011年11月,国家能源局下发《分散式接入风电项目开发建设指导意见》,对分散式风电项目的接入条件、项目选址、前期工作与核准、接入系统技术要求与运行管理、工程建设与验收等提出了规定。“十三五”期间(2016年-2020年)《关于完善风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对陆上风电和海上风电的电价以及补贴政策进行了新的规定。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山西证券研究所按照20年设计寿命推算,我国最早投运的一批风电机组已经陆续步入“暮年”,数据显示,我国有超过1000万千瓦风机将于2025年接近或达到设计寿命,且此后将呈现逐年递增态势。超过设计寿命的风机,不仅发电量会下降,出现坠落、折断等重大事故的几率也会增加,极大影响了风场的经济性和安全性。今年2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2021年风电、光伏发电开发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征求意见稿)》中提出“启动老旧风电项目技改升级”,推动老旧风电机组维修更换。海上风电迎来黄金发展期、第一批风电机组迎来更换期背景下,风电整机(尤其是大容量、抗台风海上风电机组)、机组零部件龙头受益。就风电行业的开发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点挑战:1.风轮机对风能资源的开发效率普遍较低,水平抽风轮机以及垂直抽风轮机的最大效率均不超过50%;2.风向和风速等方面的影响使得发电机调控的稳定性较差、风电场分布地区与电力使用密集区相距较远等问题都亟待解决;3.本世纪我国近地层年平均风速呈下降趋势,未来将出现西部地区风速减小、东北地区风速增加以及冬季风速偏小、夏季风速偏大的趋势,风速的变化也给风能利用以及技术研发带来了极大的挑战;4.大规模风电开发造成近地层大气湍流等气候环境效应。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7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同时,风电行业面临的另外一个最大问题是如何实现平价落地,特别是发展较好的海上风电。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单位千瓦造价约1.6万元,较2010年降低33%,预计“十四五”期间将进一步降至1.3万元。同时,风电轴承和叶片等部件面临外资技术垄断以及供给短缺的问题,产业链基础薄弱以及去年抢装中暴露出的质量问题也为风电行业敲响警钟。并且随着2022年海上风电补贴的取消,产业链降本压力增大,预计短期内装机容量将出现明显的下跌。需要关注碳中和政策下对风电等新能源装机容量的促进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需求短缺相背离的局面。长期来看,国家政策的推行以及规模化发展会推动成本下行,收益将趋于合理。2.2核电进入积极发展窗口期核电不仅是高能量密度的能源,也是可以大规模替代化石能源的稳定的基荷能源,近年来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发展迅速。“十四五”规划不仅提出“安全稳妥推动沿海核电建设,建设一批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而且列出了未来五年核能产业需要重点建设和推进的项目“计划表”,这无疑体现出国家层面对核电发展步调、技术路径、产业多元应用、废物处置等多个关键环节的战略部署。目前,全球核电技术已经发展到第三代,第四代的研发也已经开始起步。我国的三代核电机型“华龙一号”和“国和一号”国产化率均已达到90%以上。2021年我国“华龙一号”首堆实现如期运营,实现了堆芯技术的重大突破。未来随着政策和技术的双轮驱动,核电市场的规模也将不断扩大。截至2020年底,我国核电装机容量0.5亿千瓦。目前全球核电平均装机占比为10%,我国核电装机占据国内发电总装机的4.9%,距离世界平均水平仍有较大空间。相较于“十三五”规划,“十四五”规划将内陆核电搁置,积极推进沿海三代核电建设,意味着三代核电机组的批量化生产,建设周期有望缩短,有效应对核电发展面临的安全性与实体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核电产业链可按照上中下游划分为:上游铀矿开采加工、燃料元件制造及核燃料循环;中游设备制造;下游建设运营:核电站设计、土建、安装、运营等。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核燃料循环、核电设备制造、核技术应用等领域相关优质公司。2.3新能源汽车产业延续高景气增长根据世界能源统计年鉴数据,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碳排放9.16吨,占整体碳排放的9.32%。随着“碳中和”进程的推进,新能源汽车预计加速发展。同时,新能源汽车是所有新能源行业中最贴合实际,最靠近需求端,也是最容易普及的,可见新能源汽车在实现“碳中和”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2020年11月2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力争经过15年的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8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质量品牌具备较强国际竞争力。2021年,中国乘用车市场产销量有望达到2630万辆;未来5年,车市将稳定增长,2025年产销量达到3000万辆规模,按照2025年新能源汽车20%渗透率估计,则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将达600万辆。而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不足200万,CAGR预计在25%,但我们认为这一数字趋于保守,从2021年1季度新能源车厂的销量来看,相较2019年增速普遍在150%以上,年均增速也在70%-80%之间,与全球新能源汽车一致预期85%增速相近,我们认为未来随着销量基数扩大增速会有所放缓,但年均50%+的增速仍具备较大可能性。短期新能源汽车发展具备爆发力,而长期发展则具备广阔空间。在国家层面坚定推进碳中和的背景下,新能源产业链各环节上的头部企业、核心技术企业,未来均有望成为全球领军企业。图46: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单位:万辆)图47: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单位:辆)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新能源汽车作为“碳中和”不可缺少的一环,可以有效解决空气污染、对外油气依存度高等突出问题,因此从起步阶段开始就不乏政策扶持。表6新能源汽车产业相关政策梳理省份文件名称主要内容北京《北京市氢燃料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规划分两个阶段提出发展目标:2023年前,培育3-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推广氢燃料电池汽车30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链累计产值突破85亿元;2025年前,培育5-10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燃料电池汽车产业链龙头企业,力争实现氢燃料电池汽车累计推广量突破1万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全产业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29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链累计产值突破240亿元。上海《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2021—2025年)》到2025年:产业规模国内领先。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120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3500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35%以上。浙江省《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实现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5%左右,培育2-3家年产销能力超过10万辆的整车生产企业;纯电动乘用车新车百公里平均电耗优于国家要求,动力电池快充时间缩短30%以上。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取得突破性进展,新车销量占全省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0%以上。内蒙古《内蒙古自治区关于加快重点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实施方案》力争到2025年,全区重点领域累计推广新能源车辆17万辆,其中公共领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到6万辆;新能源重卡保有量达到10万辆,矿用车保有量达到1万辆。江苏《关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到2021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30万辆,形成1-2家年产量超过1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100万辆,形成2-3家年产销量超过30万辆的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领域,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山西证券研究所目前,新能源汽车上游原材料主要涉及钴和锂。2010年以来,中国钴需求量复合增速达到14.8%,其中,动力电池是用钴量增长最快的下游需求。预计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用钴需求量将从2019年的1.82万吨大幅上升至2025年的6.35万吨,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3%。锂的下游应用中,动力电池占比37%,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是锂行业高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预计未来5年锂行业的需求复合增速达到18%-20%。动力电池的生产过程涉及到四大材料,其中正极材料是锂电池成本中占比最高的原材料,占据约40%的成本。负极材料在锂电池中主要是作为储锂的主体,成本占比10%左右,但对电池的首次效率和循环性能有较大影响。电解液是锂电池正负极之间起传导作用的离子导体,相当于锂电池的“血液”,成本占比10%左右。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0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图48:动力电池装机量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锂电设备产业方面,动力电池全产业链需求旺盛,全球汽车电动化趋势下,锂电设备企业将受益。近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电动车放量情况下与之对应的动力电池装机量也持续增长,而产能限制成为装机量无法大幅增加的一大原因。今年动力电池产业迎来新一轮扩产,宁德时代、比亚迪等厂商均不同程度的推动扩产计划。“碳中和、碳达峰”的提出进一步促进动力电池发展,锂电设备随之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受益于国际化产业转移影响,我国锂电设备行出现一大批先进企业,其中行业龙头企业在世界上也是少数具备锂电池整线生产设备能力的企业。全球拥抱电动化趋势下,企业也将受益于海外锂电设备需求。此外,动力电池装机量逐年提升的同时,新能源汽车生命周期末端的电池回收也成为一大重点问题。在中国锂产业形势研讨会商,有关专家表示从2020年开始动力电池报废量翻倍成长,但因前期装机量较小,因此总量尚且不多,然而未来几年内将迎来井喷式退役,预计2023年我国退役电池将累计高达250.65Gwh,约197.77万吨。赛德美资源再利用研究院表示,到2030年,仅回收锂离子电池的市场每年就可创造180亿美元(约1178亿元)的价值。我国目前已有多家企业通过控股、合作等方法布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遍布动力电池全生产线,其中包括宁德时代、比亚迪等电池企业,杉杉股份、中天鸿锂等材料企业,北汽新能源、东风汽车等车企以及纯动力电池回收公司等,而我们相信未来布局回收市场的企业将在业务、成本方面相较竞争者更具优势除了电池之外,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三电”还包括两个部分:电机和电控。电机是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来源,预计未来5年电机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到2024年有望突破150亿,年均复合增长率为6.5%。电机控制器是新能源汽车中连接电池与电机的电能转换单元。电机控制器不仅影响整车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1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性能,成本占比也达到5.7%。表7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上游•钴、锂•石墨•六氟磷酸钾•磁性材料中游•锂电设备•电池•电控•电机下游•充电桩•整车制造数据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障碍在充电配套上,充电桩和换电站都处于起步阶段,保有量不足。作为朝阳产业,新能源汽车目前还需等待产业、行业发展的进一步成熟。于我国而言,新能源车不仅对碳中和的最终实现意义重大,也是国家摆脱对石油等海外能源依赖过重的一条重要途径。3、环保行业长期战略意义提升推进绿色产业链建设。构建绿色生态体系,不仅要加快普及新能源汽车、建筑光伏一体化等新能源结构,还要促进传统行业向绿色升级,夯实环保基础设施,提高污染检测监管水平。上到扶持绿色经济主体的政策落地,下到加快实施生活垃圾处理制度,抓住“碳中和”契机,推动建立绿色循环产业链。推进碳监测升级。“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而污染防治的前提就是准确检测温室气体排放量,我国目前碳排放的核算方法为物料核算法(也即手工核算),这种方法准确性不高,未来有望向国外的CEMS(烟气在线检测系统)靠近,从而推动市场上对二氧化碳监测的需求。目前来看,我国监测行业进入门槛不是太高,主要涉及产品环保认证、形式计量器具认证、软件研发预处理等,较看重综合能力。推进清洁供热。《中国清洁供热产业发展报告2020》指出,经过2017-2018、2018-2019年两个取暖季的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总体成效显著。截止2018年底,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率达到51%,替代散烧煤约1亿吨。清洁能源采暖,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促进当地清洁产业链的完善。清洁供热可以充分利用“弃风弃电”、生物质能等能源,进一步扩大新能源开发利用规模。下一步,无论是技术、热源,还是工程建设等,都应该坚持“宜电则电、宜气则气、宜煤则煤、宜热则热”原则,实现清洁供热可持续发展。垃圾焚烧。和传统的堆肥、填埋等处理方式相比,垃圾焚烧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优点,更能满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减量化、无害化的要求。同时,我们还能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近年来,垃圾焚烧处理逐渐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焚烧垃圾场的数量、处理量都有明显的增长。垃圾焚烧处理率也由2005年的9.8%上升到2018年的45.1%。据住建部环境卫生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2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总工刘畅表示,我国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结合《京都议定书》就有过一批填埋、焚烧的碳减排项目。不过我们的碳排放总量中固废所占的比例很小。从全球来看固废碳排放占比在3%左右,这其中还包括污水领域的排放,最终到垃圾领域就只有1.5%~1.7%。但是,垃圾领域的碳减排潜力其实是很高的,无论是更多回收或焚烧,都会带来很大的减排效果。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在整个碳市场中占比很小,只有1%。未来随着补贴的减少,垃圾焚烧厂收入面临挑战的情况下,企业也会考虑通过碳市场交易碳排份额等方式,来获得一些新的收益。三、碳中和背景下投资机会总结站在投资角度,我们可以从短期、中期、长期去把握不同行业内的碳中和主题相关机会:短期来看,可以重点关注减排大户,同时也是碳排大户的行业领域,在国家严厉督促减排节能的背景下,行业落后产能加速出清,而具备环保资本实力、处于行业龙头地位的公司则有望从能耗行业“新一轮供给侧改革”中显著收益,重点看钢铁、有色、建材等领域龙头。中期来看,能源结构变革是大势所趋,发电供热、建筑、制造等领域内大幅提升新能源占比,交通运输领域内加速推进新能源汽车普及是主要途经,可以重点关注的行业包括:风电、光伏、核电等绿色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电池及配套充电桩。同时,在碳排放的最终环节,环保行业可以大显身手,重点可关注垃圾分类、垃圾焚烧发电等行业。长期来看,碳中和的机会更多还是来自于提高能源效率节能设备研发应用、降低排放设备改造、碳处理、绿色金融、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权确认等相关赛道。表8短中长时间维度关注碳中和受益行业投资维度环节受益行业短期高能耗、高碳排领域钢铁、有色、建材、化工等行业龙头中期发电供热光伏、风电、水电、核电等绿色能源交通运输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新能源电池及配套充电桩环保碳监测、废气、废物净化处理等长期节能减排环保设备、碳处理、碳排放交易所、碳排放权确认等环保设备制造、碳捕捉、绿色金融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3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数据来源:山西证券研究所四、风险提示1、宏观经济快速下行2、行业发展不及预期股票报告网请务必阅读最后一页股票评级说明和免责声明34证券研究报告:策略研究/政策点评分析师承诺:本人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投资评级的说明:——报告发布后的6个月内公司股价(或行业指数)相对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股票投资评级标准:买入:相对强于市场表现20%以上增持:相对强于市场表现5~20%中性:相对市场表现在-5%~+5%之间波动减持:相对弱于市场表现5%以下——行业投资评级标准:看好:行业超越市场整体表现中性:行业与整体市场表现基本持平看淡:行业弱于整体市场表现免责声明: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是基于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报告中的任何内容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发布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公司可发出与本报告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报告中提到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客户应当考虑到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报告版权归公司所有。公司对本报告保留一切权利。未经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报告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公司员工将公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公司授权的任何媒体或机构;禁止任何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转发公司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转发公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公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得将公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公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公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山西证券研究所:太原北京太原市府西街69号国贸中心A座28层电话:0351-8686981http://www.i618.com.cn北京市西城区平安里西大街28号中海国际中心七层电话:010-83496336股票报告网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