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民生周刊2022.02.21关注·地方Focus·Local未来5年是昌平加快“四区”建设,服务首都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的关键时期。尽管是在寒冬,走进北京温榆河公园·未来智谷,依然能感觉到浓浓的“绿意”,一系列“双碳”元素扑面而来。自2021年9月28日开园以来,市民普遍评价公园“科技感十足”“寓教于乐”,而且“可以深度体验碳中和并学到知识”。这只是北京市昌平区开展“双碳”工作的一个点。近年来,围绕减碳昌平做了诸多工作,出台了多项措施。1月中旬,北京市昌平区委常委、副区长刘晓东接受《民生周刊》记者采访时表示,昌平区近年来全力推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能源清洁转型,大力疏解非首都功能,燃煤量大幅下降,为全市碳达峰工作打下扎实基础,在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的同时,有效控制区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公园里的“双碳”元素地处朝阳、顺义、昌平三区交界的北京温榆河公园,是重要的防洪通道和生态走廊,建成后将成为北京最大城市“绿肺”。昌平片区位于公园规划十大□《民生周刊》记者严碧华公园组团的“未来智谷”和“河湾绿洲”组团(主体部分位于未来智谷组团),定位为依托生态本底,突出科技特色的碳中和主题公园。未来智谷作为北京温榆河公园“生态、生活、生机”内涵在科技板块的核心承载区,聚焦国家“30·60碳战略”,通过建设碳中和科普基地、创立“碳积分”智慧游园系统、打造先进能源应用场景、使用低碳环保材料4个方面,建成全市首个“碳中和主题公园”。未来智谷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以科学策划引领规划设计的工作路径扎实推进科普基地建设。公园科学策划团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及“与我的关系”4个维度出发,组织中国气象局、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9家国内顶尖科研机构,开展了科普知识体系内容编制工作,主要从“碳的基础知识与气候变化”“中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贡献”“碳中和路径与愿景”3个方面构建了200余个知识点,形成“碳百问”知识体系。通过对“碳百问”知识体系内涵进行归纳和空间落位,形成碳的世界、中国力量、和谐家园三大主题区(三大主题区首字相连,即“碳”“中”“和”—碳的世界遇到中国力量最终达到和谐家园)。在此基础上,为实现科学与艺术的融合,公园按照“以讲故事的手法进行科普”的表达逻辑和“以艺术介入激活环境主题”的设计方法开展了室外展陈设施规划设计工作,将知识点通过5类37项室外展陈设施进行传达,创新性地实现了“自然—科技—艺术”的多元统一,营造了生态环境优美、知识含量丰富、艺术造诣优秀的博物馆化室外公共生态空间。为引导市民践行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未来智谷依托公园15类智慧景观互动设施并借助互联网技术,将智慧科技和低碳行为相融合,开发“碳积分”智慧游园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低碳行为赚取积分,增值服务消耗积分”的闭环游览逻辑,记录游客在互动设施上开展的绿色出行、低碳环保、科普学习等正向低碳行为并转化为“碳积分”,游客利用“碳积分”可以兑换零售折扣、昌平:节能减碳打造绿色生态城67www.msweekly.com停车预约、文创礼品增值服务。通过全方位的低碳体验,深化市民绿色低碳生活理念,同时通过“碳积分兑换”这一碳普惠机制,引导市民将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行动自觉。刘晓东表示,目的在于通过空间营造和设施建设,以生动、鲜活的方式传达“碳中和”知识,使市民在休闲游憩过程中初步体会到与新时代的密切联系,通过不一样的游园体验感受绿色生活方式,自觉融入新发展理念。同时,希望以未来智谷为起点之一,通过全社会各个层面的努力,为“碳中和”目标的最终实现贡献昌平智慧。“开源”与“节流”并举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我国正式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回龙观、天通苑作为昌平区两大人口高密度聚集区,人口、车辆高度集中,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昌平区以接续落实两轮行动计划为抓手,“开源”与“节流”并举,“增碳汇”与“降碳排”兼顾,通过疏解堵点、引导绿色出行、增加绿地面积、推广使用再生材料等多样化措施,落实减碳、碳中和目标,在生态建设大背景下谋划回天地区综合提升,区域低碳、绿色氛围日益浓厚。在减碳方面,一是打造便捷慢行系统,二是疏解重要交通堵点,三是推动社区节能改造,四是提升居民减排意识。比如,回天地区北郊农场桥、黄平路南段曾是地区严重堵点,回天行动以来,昌平区通过打通地区堵点,疏解回天地区交通压力,向拥堵造成的碳排放增区发展,居民绿色生活、绿色出行意识得到进一步提升。数据显示,昌平区“十三五”时期万元GDP能耗较“十二五”末期累计下降27%,超额完成市里下达的17%的目标任务。此外,能源品种结构逐步优化。刘晓东表示,未来5年是昌平加快“四区”建设,服务首都发展,建设国际一流的现代化新城的关键时期,是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机遇期,昌平区将从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产业绿色低碳升级、践行居民低碳生活方式、标准政策约束、节能监察执法、节能降耗奖励政策制定等10方面重点开展工作,为打造国际一流绿色生态城市提供可靠保障。编辑:赵慧美编:杨东儒北京温榆河公园,一市民体验低碳虚拟骑行车。图/严碧华加“亮剑”。同时,通过“回天有我”社会服务活动、党建引领“吹哨报到”、市区部门对接服务等有效措施,在回天地区广泛开展家园“绿跑”、低碳生活讲座等居民喜闻乐见的活动,昌平区社会组织发展服务中心联合回天地区7个镇街成立回天环保联盟,联合20多家垃圾分类上下游企业,推动回天地区绿色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