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级碳达峰实施方案汇编VIP专享VIP免费

开颜团队编
2022
一本碳达峰方案参考手
6项县域方案
14项城市方
1000多个重点项目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一本碳达峰方案参考手6项县域方案14项城市方案1000多个重点项目册0102030405060708091011121314151617181920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扎实推进本市碳达峰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一、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明显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明显提升,煤炭消费总量进一步削减,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重要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循环型社会基本形成,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初步建立。到2025年,单位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20年下降14%,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0%,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简约适度的绿色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循环型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力争达到25%,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70%,确保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二、重点任务将碳达峰的战略导向和目标要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在加强统筹谋划的同时,进一步聚焦重点举措、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主体,组织实施“碳达峰十大行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加快构建与超大城市相适应的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确保能源供应安全底线、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坚持市内、市外并举,落实完成国家下达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推动可再生能源项目有序开发建设。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力争达到36%。大力推进光伏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坚持集中式与分布式并重,充分利用农业、园区、市政设施、公共机构、住宅等土地和场址资源,实施一批“光伏+”工程。到2025年,光伏装机容量力争达到40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达到700万千瓦。加快推进奉贤、南汇和金山三大海域风电开发,探索实施深远海风电示范试点,因地制宜推进陆上风电及分散式风电开发。到2025年,风电装机容量力争达到260万千瓦;到2030年,力争达到500万千瓦。结合宝山、浦东生活垃圾焚烧设施新建一批生物质发电项目,加大农作物秸秆、园林废弃物等生物质能利用力度,到203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容量达到84万千瓦。加快探索潮流能、波浪能、温差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利用。大力争取新增外来清洁能源供应,进一步加大市外非化石能源电力的引入力度。加强与非化石能源资源丰富的地区合作,建设大型非化石能源基地,合理布局新增和扩建市外清洁能源通道(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力争“十五五”期间基本建成并投入运行。(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机管局、市交通委、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严格控制煤炭消费。继续实施重点企业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制度,“十四五”期间本市煤炭消费总量下降5%左右,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下降到30%以下。“十四五”期间加快推进外高桥、吴泾、石洞口等地区落后燃煤机组等容量替代,并预留碳捕集设施接口和场地,同步推进其他现役燃煤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加快自备电厂清洁化改造,按照不超过原规模2/3保留煤机,重点推进吴泾八期、宝钢自备电厂机组等实施高温亚临界改造。在保障电力供应安全的前提下,“十四五”期间合理控制发电用煤,“十五五”期间进一步削减发电用煤。“十四五”期间推动宝武集团上海基地钢铁生产工艺加快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加大天然气喷吹替代的应用力度。推动实施吴泾、高桥地区整体转型,进一步压减石化化工行业煤炭消费。3.合理调控油气消费。保持石油消费处于合理区间,逐步调整汽油消费规模,大力推进低碳燃料替代传统燃油,提升终端燃油产品能效。加快推进机动车和内河船舶等交通工具的电气化、低碳化替代。合理控制航空、航运油品消费增长速度,大力推进可持续航空燃料、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替代传统燃油。提升天然气供应保障能力,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加快建设天然气产供储销体系,推进上海液化天然气站线扩建等项目,完善天然气主干管网布局,提升气源储备能力。加快布局燃气调峰电源,建设约160万千瓦燃机,推广用户侧分布式供能建设。到2025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37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达到20天;到2030年,天然气年供应能力达到165亿立方米左右,储备能力不低于20天。(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4.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基本建成满足国际大都市需求,适应可再生能源大比例接入需要,结构坚强、智能互动、运行灵活的城市电网。大力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进燃气调峰机组等灵活调节电源建设和高效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引导提升外来电的调节能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城市配电网,综合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智能化水平,在中心城区、临港新片区等区域推广应用“钻石型”配电网。完善用电需求响应机制,开展虚拟电厂建设,引导工业用电大户和工商业可中断用户积极参与负荷需求侧响应,充分发挥全市大型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作用,深入推进黄浦建筑楼宇电力需求侧管理试点示范,并逐步在其他区域和行业推广应用。到2025年,需求侧尖峰负荷响应能力不低于5%。积极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推广以分布式“新能源+储能”为主体的微电网和电动汽车有序充电,积极探索应用新型储能技术,大力发展低成本、高安全和长寿命的储能技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构建公平开放、竞争有序、安全低碳导向的电力市场体系。加快扩大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坚持节约优先,以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作为统领和核心抓手,以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应用为支撑,全面提升全社会能源利用效率和效益。1.深入推进节能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市区联动、条块结合”的节能管理工作机制,合理分解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目标,优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化评价考核制度,层层细化落实各相关部门、各区和重点企业目标责任。在产业项目发展的全过程深入落实能耗双控目标要求,将单位增加值(产值)能耗水平作为规划布局、项目引入、土地出让等环节的重要门槛指标。优化完善节能审查制度,科学评估新增用能项目对能耗双控和碳达峰目标的影响,严格节能验收闭环管理。强化用能单位精细化节能管理,建成覆盖全市所有重点用能单位和大型公共建筑的能耗在线监测平台,推进建立本市建筑碳排放智慧监管平台,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完善能源计量体系,鼓励采用认证手段提升节能管理水平。强化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及能源审计管理制度,通过目标考核、能效对标、限额管理、绿色电价、信用监管等激励约束机制,引导督促用能单位提升节能管理水平、深挖节能潜力。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强化节能监察执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2.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建筑、交通、照明、通讯、供冷(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广先进低碳、零碳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市政基础设施综合能效提升。实施上海化学工业区、宝武集团上海基地、临港新片区等园区节能降碳工程,以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以下简称“两高一低”项目)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推进工艺过程温室气体和污染物协同控制,打造一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节能低碳园区。实施钢铁、石化化工、电力、数据中心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工程,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深入开展能效对标达标活动,打造各领域、各行业能效“领跑者”,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施重大节能降碳技术示范工程,支持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锅炉、制冷机、环保治理设施等为重点,通过更新改造等措施,全面提升系统能效水平。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大力推动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制度的实施,落实国家节能环保专用设备税收优惠政策,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推广先进高效的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监察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市场监管局)4.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统筹规划、有序推进新型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严控总量规模,向具有重要功能的数据中心适当倾斜。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空间布局,新建数据中心布局在临港新片区等重点发展区域。优化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结构,推广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项目能效准入门槛,新建数据中心能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1.3,持续提高效益产出要求,单位增加值能耗原则上优于全市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水平。加快既有数据中心升级改造,积极推广使用液冷技术、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智能化用能控制等技术,力争能源利用效率(PUE)不高于1.4。加大“上大压小”力度,将规模小、效益差、能耗高的小散老旧数据中心纳入产业限制和淘汰目录。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将数据中心纳入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开展能源计量审查。(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市场监管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工业发展对全市碳达峰和能耗双控目标实现具有重要影响。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用能效率。1.深入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制造业结构,推进低效土地资源退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推动产业体系向低碳化、绿色化、高端化优化升级。对照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组织开展全市重点制造业行业低碳评估,对于与传统化石能源使用密切相关的行业,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和调整升级。对于能耗量和碳排放量较大的新兴产业,要合理控制发展规模,加大绿色低碳技术应用力度,进一步提高能效水平,严格控制工艺过程温室气体排放。将绿色低碳作为产业发展重要方向和新兴增长点,着力打造有利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环境,鼓励支持各区、各园区加大力度开展绿色低碳循环技术创新和应用示范,培育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循环再生利用、储能和智能电网、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氢能等绿色低碳循环相关制造和服务产业。建立绿色制造和绿色供应链体系,推动新材料、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通信、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2.推动钢铁行业碳达峰。开展宝武集团上海基地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行动。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确保粗钢产量只减不增。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大力推进钢铁生产工艺从长流程向短流程转变,提高废钢回收利用水平,推进高炉加快调整,“十五五”期间推进高炉产能逐步转向电炉,到2030年,废钢比提升至30%。推进炼铁工艺和自备电厂清洁能源替代,提升钢铁基地天然气储存和供应能力,加快研发应用新型炉料、天然气替代喷吹煤、富氢碳循环高炉、微波烧结等节能低碳技术,探索开展气基竖炉氢冶炼技术、碳捕集及资源化利用示范试点。加强产品升级,加大高能效变压器用取向硅钢等高性能钢材开发和生产力度。(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3.推动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十四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炼油能力不增加,能耗强度有所下降,能耗增量在工业领域内统筹平衡;“十五五”期间石化化工行业碳排放总量不增加,并力争有所减少。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快推进高桥、吴泾等重点地区整体转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推进重点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化工园区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加强炼厂干气、液化气等副产气体高效利用。大力推进石化化工行业高端化、低碳化转型升级,推动原料轻质化,提高低碳化原料比例,优化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协同提质增效。在上海化学工业区推进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碳中和关键新材料产业为主的“园中园”建设。(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化工区管委会)4.坚决遏制“两高一低”项目盲目发展。采取强有力措施,对“两高一低”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全面排查在建项目,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国内乃至国际先进水平。严格控制新增项目,严禁新增行业产能已经饱和的“两高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一低”项目,除涉及本市城市运行和产业发展安全保障、环保改造、再生资源利用和强链补链延链等项目外,原则上不得新建、扩建“两高一低”项目。实施市级联合评审机制,对经评审分析后确需新增的“两高一低”项目,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严格实施节能、环评审查,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深入挖潜存量项目,督促改造升级,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强化常态化节能环保监管执法。(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四)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行动建立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能耗和碳排放约束机制,推动实施超低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既有建筑规模化节能改造、建筑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应用等重点举措。1.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优化城乡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建设规模,合理控制城乡建筑面积总量,严格管控高能耗建筑建设。推进产城融合发展,促进就业岗位和居住空间均衡融合布局。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全面贯彻至国土空间规划、土地出让、方案设计、建设施工等建设全过程,增强城乡气候韧性,建设海绵城市。推行绿色施工,推动建筑信息模型(BIM)等智能化技术应用,大力推进装配式建筑和智能建造融合发展,推行全装修住宅,减少建设过程能源资源消耗。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大力推进建筑废弃物循环再生利用。在城市更新和旧区改造中,严格实施建筑拆除管理制度,杜绝大拆大建。(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房屋管理局、市发展改革委)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形成覆盖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和监管体系,“十四五”期间累计落实超低能耗建筑示范项目不少于800万平方米。到2025年,五个新城、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崇明世界级生态岛等重点区域在开展规模化超低能耗建筑示范的基础上,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十五五”期间,全市新建居住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的比例达到50%,规模化推进新建公共建筑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到2030年,全市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超低能耗建筑标准。建立低碳建筑技术体系并推行试点。完善居住建筑、各类公共建筑设计能耗和碳排放限额体系,制定土地出让、设计审查、竣工验收等各环节监管要求。新建建筑按照本市绿色建筑管理办法执行。着力发挥绿色建筑规模化效益,全面推行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加快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十四五”和“十五五”期间累计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80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平均节能率15%及以上的建筑面积达到600万平方米。持续推进国家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不断提升既有公共建筑能效水平。深入开展公共建筑能效对标达标和能源审计,建立公共建筑运行能耗和碳排放限额管理制度。支持公共机构、大型公共建筑采取高效制冷行动,更新淘汰低效设备,运用智能管控等技术实施改造升级。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维护过程中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协调,减少市政工程重复建设和施工,持续开展市政基础设施节能降碳改造,提升智能化运行管理水平。(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市房屋管理局)3.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持续推动可再生能源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加快建立新建建筑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量核算标准和全周期管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理体系,2022年起新建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工业厂房至少使用一种可再生能源。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10%;到2030年,进一步提升到15%。推进适宜的新建建筑安装光伏,2022年起新建政府机关、学校、工业厂房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50%,其他类型公共建筑屋顶安装光伏的面积比例不低于30%。推动既有建筑安装光伏,到2025年,公共机构、工业厂房建筑屋顶光伏覆盖率达到50%以上;到2030年,实现应装尽装。推广太阳能光热、光伏与建筑装配一体化,推进浅层地热能、氢能、工业余热等多元化能源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引导建筑供暖、生活热水等向电气化发展,推动新建公共建筑逐步全面电气化。推动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探索建筑设备智能群控和电力需求侧响应,合理调配用电负荷,推动电力少增容、不增容。(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机管局、市房屋管理局)4.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营造自然紧凑的乡村格局,保护村庄乡土气息,营造良好的自然景观和乡村生境。提升农房绿色低碳设计建造水平,探索新建农房执行节能设计标准,加快既有农房节能改造,鼓励建设低碳、零碳农房。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使用高效照明、电动农用车、节能环保灶具、农机、渔船等设施设备。推进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推动农房屋顶、院落等安装光伏。加快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农村用能的电气化水平。(责任单位: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农业农村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交通领域绿色低碳行动构建绿色低碳的交通运输体系,推动运输工具和基础设施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力倡导推行绿色低碳出行。1.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综合交通运输结构,大力发展铁路、水运等集约化的运输方式。加快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加强铁路与港口的衔接,完善长三角内河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公转铁”“公转水”,到2025年,港口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达52%,海铁联运箱量翻一番。打造世界一流的绿色低碳航空枢纽,加快形成高效便捷的空港集疏运体系,深化空域精细化管理,优化航路和航线布局,进一步提升行业智能化信息服务水平,建立高效现代航空快递物流体系。打造由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和市域铁路共同构筑的多层次、多网融合的铁路网络。建立完善城市绿色物流体系,加强快递公共末端设施建设,推广集中配送、共同配送。(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道路运输局、上海海事局、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2.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推进交通工具向电气化、低碳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积极扩大电力、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氢能等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应用。加快推进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积极鼓励社会乘用车领域电动化发展,持续推进液化天然气、生物质燃料、氢燃料重型货运车辆的示范试点及推广应用。到2025年,燃料电池汽车应用总量突破1万辆,个人新增购置车辆中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50%,将新能源车辆纳入总量控制管理,加大传统燃油车辆的低碳替代力度,公交车、巡游出租车新增或更新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新能源汽车,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环卫、邮政等公共领域,以及租赁汽车、市区货运车、市内包车有适配车型的,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全部使用纯电动车或燃料电池汽车;到2035年,小客车纯电动车辆占比超过40%。持续提高船舶能效水平,加快发展电动内河船舶,新增环卫、轮渡、黄浦江游船、公务船等内河船舶原则上采用电力或液化天然气驱动,积极推广液化天然气燃料、生物质燃料以及探索氢、氨等新能源在远洋船舶中的应用。到2030年,主力运输船型新船设计能效水平在2020年基础上提高20%,液化天然气等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占比力争达到5%以上。持续提升飞机燃油效率,淘汰老旧高能耗飞机,优化机队结构,并积极推动生物质燃料的应用,逐步提高使用占比。积极推进港口、机场等交通枢纽场站内的非道路移动源的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替代,到2025年,港口新增和更新作业机械采用清洁能源或新能源,机场新增或更新场内用设备/车辆采用新能源。到2030年,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绿化市容局、市邮政管理局、市机管局、市公安局、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3.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运营和维护全过程,降低全生命周期能耗和碳排放。新建大型交通枢纽设施按照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并实现光伏应装尽装,实施既有枢纽设施的绿色化改造。加快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港口岸电、机场地面辅助电源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新建各类充电桩20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万个,到2025年,港口泊位配备岸电设备实现全覆盖,集装箱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达到30%,邮轮码头岸电设施使用率和港作船舶岸电使用率力争达到100%,具备接电条件的机场地面辅助电源设施全覆盖。到2030年,民用运输机场场内车辆装备等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4.积极引导市民绿色低碳出行。进一步提升城市公共交通和慢行系统的出行环境和服务水平。构建由铁路、城市轨道和公交等构成的多模式客运交通系统。加快形成城际线、市区线、局域线等多层次的轨道交通网络,完善轨道站点配套接驳设施,到2025年,轨道交通市区线和市域(郊)铁路运营里程达到960公里。优化地面公交线网功能和布局,完善中运量及多层次的地面公交系统,保障公交专用道成网,加强重点地区公交保障服务。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合理控制城市小客车总量增长,积极推广新能源车,引导车辆合理使用,推动个体机动交通向公共交通方式逐步转移。完善慢行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慢行交通路权,提高慢行交通网络的可达性和便捷性,打造品质宜人的慢行空间。到2025年,中心城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达到75%;到2035年,达到85%。(责任单位:市交通委、市道路运输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各区)(六)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以源头减量、循环使用、再生利用为统领,加快建成覆盖城市各类固体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体系,到2025年,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92%左右,努力实现全市固体废弃物近零填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1.打造循环型产业体系。大力推行绿色设计,深入推进清洁生产,推广应用一批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在产品全生命周期中最大限度降低能源资源消耗。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推动设施共建共享、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和污染物集中安全处置,推动产业园区完善固废中转、储运体系,布局利用处置设施,提高区域内能源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到2025年,重点园区率先实现固废不出园。推动冶炼废渣、脱硫石膏、粉煤灰、焚烧灰渣等大宗工业固废的高水平利用。结合城市旧改和报废汽车拆解等工作,推动废钢资源化利用。发展再制造产业,扩大汽车零部件、机电产品等领域再制造规模,进一步扩大再制造产业能级和规模。建成3-5个循环利用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提升固废循环利用产业能级。到2025年,形成全市392吨/日的医废处置能力,建成大中小型医疗机构全覆盖的医废收运体系。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以上。(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2.建设循环型社会。全面巩固生活垃圾分类实效,完善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和转运设施建设,构建常态长效管理机制,打造全国垃圾分类示范城市。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深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强化一次性塑料制品源头减量,推广应用替代产品和模式,规范塑料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加快推动快递包装绿色转型,减少二次包装,推广可循环、易回收的包装物。推进会展业绿色发展和办展设施循环使用。继续推进净菜上市,促进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农贸市场蔬菜废弃物产生量。优化完善可回收物“点站场”体系,进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稳定中转站和集散场布局,加快培育一批高能级回收利用企业和项目,建成管理高效、分类精细、资源化利用渠道通畅的回收利用体系。提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能力,加快完善生活垃圾处置设施布局。到2025年,生活垃圾焚烧能力达到2.9万吨/日;推进老港、宝山等湿垃圾集中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及分散处理设施达标改造,力争利用能力达到1.1万吨/日,打通湿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出路。推进餐厨废弃油脂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确保餐厨废弃油脂处置安全、高效。到2025年,全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45%、资源化利用率达到85%以上,全面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委、市农业农村委)3.推进建设领域循环发展。推动节约型工地建设和装修垃圾减量,大力推进工程渣土等废弃物源头减量,探索实施建筑工程废弃物排放限额管理。鼓励采用模块化部件、组合式设计、易回收和重复利用材料进行建筑内装,鼓励大型展会、赛事采用可循环利用装饰材料。稳定优化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布局,进一步拓宽工程渣土利用消纳途径。推进拆房和装修垃圾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到2025年,资源化利用能力达到810万吨/年。畅通建筑垃圾资源化产品利用渠道,加大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研发推广力度,制定再生建材强制使用政策,促进再生建材高水平利用。推进污泥资源化利用,以独立焚烧和电厂协同焚烧等方式提升污水厂污泥处置能力,全面实现污水厂污泥零填埋,加快建成一批通沟污泥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开展疏浚底泥的全过程全覆盖跟踪监管,加强检测分析和分类处置。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4.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型农业。研发应用增汇型农业技术,推广二氧化碳气肥等技术,提升土壤有机碳储量。大力发展农业领域可再生能源,结合农业设施、农用地、未利用地一体化规划建设农光互补、渔光互补项目。推动农作物秸秆多元化利用,拓展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燃料化等多种离田利用方式,到2025年,本市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稳定在98%以上。推进规模化园艺场蔬菜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布局一批集中利用设施。加强废弃农膜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处置,健全废旧农膜、黄板和农药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力争实现全量回收。鼓励农用棚膜的资源化利用,推进全生物降解地膜的试点应用,将地膜纳入生活垃圾回收处置体系。强化粪污还田利用过程监管,提高畜禽粪污处理利用管理水平,到2025年,本市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98%。推广绿色生产技术和设施装备,推进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鼓励增施有机肥料,使用生物农药。(责任单位: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市绿化市容局、市发展改革委)5.强化行业、区域协同处置利用。按照“以废定产”的原则,布局实施宝山再生资源利用中心等项目,协同处置飞灰等危险废物。探索建立长三角区域固体废物利用处置设施白名单制度,建立供需信息共享机制,以废酸等危险废物和焚烧炉渣为重点,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协同处理机制和设施共建共享机制。(责任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绿化市容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七)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聚焦能源、工业、交通、建筑、碳汇等重点领域低碳转型关键技术,持续提升低碳零碳负碳科技创新策源能力,为本市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1.强化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布局。依托科创中心建设,结合国家和本市能源产业低碳转型需求,制订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加快布局一批前瞻性、战略性的前沿科技项目,聚焦深远海风电、储能和新型电力系统、可控核聚变发电、绿氢制储、零碳炼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生物基高分子材料化工、生物质航空燃料、核动力船舶、碳捕集和封存、超高效光伏电池、人工光合作用等低碳零碳负碳重点领域,深化应用基础研究。(责任单位:市科委、市教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气象局)2.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大力推进低碳冶金、低成本可再生能源制氢、“光储直柔”建筑能源系统、大容量风电、高效光伏、大功率液化天然气发动机、大容量储能、新能源交通工具、低成本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合成燃料、节能降碳减污增效协同等技术创新,加快碳纤维、气凝胶、特种钢材等基础材料研发,补齐关键零部件、元器件、软件等短板。推广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大力推动应用场景和公共资源开放共享,加强共性技术平台建设,推动先进适用技术的规模化应用。推动智能电网、新型储能和高效燃机等关键技术和装备在能源电力领域的示范应用,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建设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示范项目,加快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依托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研院所资源,培育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碳中和研究机构。引导重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一批绿色低碳产业创新中心。到2025年,建设10个碳中和相关领域的重点实验室和5个绿色技术创新中心。进一步加强碳达峰、碳中和人才队伍的培育和引进,加快形成具有全球吸引力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环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绿色低碳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加快新能源、储能、氢能、碳减排、碳汇、碳排放权交易等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建设一批绿色低碳领域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和示范性能源学院。深化产教融合,鼓励校企联合开展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建设一批储能技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责任单位: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教委)4.完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设立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市级重大专项,推行科技攻关“揭榜挂帅”机制,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和本市绿色低碳重大科技项目,鼓励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探索建立“产学研金介”深度融合的新机制、新模式,鼓励设施、数据等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更新发布上海市绿色技术目录,发挥绿色技术银行、上海技术交易所等平台的作用,健全绿色技术转移转化市场交易体系,加速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纳入高校、科研院所、国有企业有关考核评估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检测、评估、认证体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八)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以生态之城建设目标为引领,推进绿地、林地、湿地融合发展,优化布局体系,提高生态质量,打造开放共享、多彩可及高品质生态空间,持续增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1.实施千座公园计划。按照公园城市理念,到2025年,新增公园600座左右,公园总数达到1000座以上,公园绿地面积增加2500万平方米,实现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基本全覆盖。持续提升公园品质,丰富公园功能内涵,加快老公园改造更新,形成多彩多景的公园绿地景观。(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农业农村委、市发展改革委)2.巩固提升森林碳汇能力。聚焦重点结构性生态空间,持续加大造林力度,形成群落多样、生态与景观兼顾的城市森林基底。全面推进构筑城市绿色生态屏障的“1+5+2”重点生态走廊(即黄浦江-大治河生态走廊、五个新城环城森林片区、金山滨海地区和崇明环岛森林片区等)建设,集中连片推进林地建设,因地制宜新增和改造城区绿地,稳步提高乔木种植比例,营造城区森林群落。提升林地服务水平,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实施森林抚育。构建点上造林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连片成网的城市森林。到2025年,累计净增森林面积2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9.5%以上,森林蓄积量达到900万立方米左右;到2030年,森林覆盖率力争达到21%,森林蓄积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左右。(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增强海洋系统固碳能力。全面落实海洋生态红线保护管控措施,严格保护自然岸线。强化海洋生态系统整体保护修复,合理降低开发利用强度,保护并有效恢复滨海湿地、河口海湾、近海、海岛等生态系统承载力。持续推进退养还滩、退围还海,实施蓝色海湾、海岸带保护修复等重大工程和整治行动,提升近岸海域生态系统稳定性和自然修复能力。探索开展海洋生态系统碳汇试点。(责任单位:市海洋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绿化市容局、市农业农村委)4.增强湿地系统固碳能力。聚焦长江口、杭州湾北岸、南汇东滩等重点区域,加强新生湿地培育、保育和生态修复。优化提高湿地生态质量,结合环城生态公园带和重点生态廊道建设开展湿地保护修复,增强湿地储碳能力,确保湿地总量不减少。研究推进崇明北沿、九段沙、南汇东滩等重大湿地生态修复。完善湿地分级管理体系,健全湿地监测评价体系。(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海洋局、市发展改革委)5.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建立生态系统碳汇监测核算体系,开展森林、海洋、湿地等碳汇本底调查和储量评估,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加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碳汇基础理论、基础方法、前沿颠覆性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能够体现碳汇价值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积极推动碳汇项目参与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责任单位:市绿化市容局、市规划资源局、市海洋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科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增强全民节约意识、低碳意识、环保意识,大力倡导简约适度的消费理念,全面推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自觉践行绿色低碳的良好氛围。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市情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宣传和教育,充分运用新媒体等创新宣传方式,将绿色低碳理念有机融入影视文艺作品、文创产品和公益广告,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持续深入开展市民低碳行动、节能减排小组活动、减塑限塑和快递包装绿色转型等专项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责任单位:市委宣传部、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教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规划资源局、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市交通委、市商务委、市市场监管局、市机管局)2.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围绕“衣、食、住、行、用”等日常行为,引导市民全面深入践行绿色消费理念和绿色生活方式。坚决遏制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全面推行光盘行动,坚决制止餐饮浪费。在全社会倡导节约用能,开展各类绿色低碳示范创建,深入推进绿色生活创建行动,营造绿色低碳生活新风尚。引导激励市民积极参与绿色消费、低碳出行、可回收物分类等绿色低碳行动。鼓励发展二手交易市场,推进电子产品、家电、书籍等二手商品的重复使用。推广绿色低碳产品,支持有条件的商场、超市、旅游商品专卖店开设绿色产品销售专区,推行再生产品和材料认证,建立健全推广使用制度,提升绿色产品在政府采购中的比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责任意识,提升资源利用和绿色创新水平。支持钢铁、能源等重点领域央企、本市国有企业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实施方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结合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和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定节能减碳工作方案,推进节能降碳改造和管理水平提升。推动在沪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和其他各类社会组织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上海证监局、市生态环境局)4.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市、区两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多层次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宣讲政策要点,强化法治意识,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从事绿色低碳发展工作的领导干部要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责任单位: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行政学院)、市发展改革委)(十)绿色低碳区域行动坚持分类施策、因地制宜、上下联动,深入推进各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鼓励支持重点区域和企业积极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1.深入推进各区如期实现碳达峰。各区要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强化规划引领,优化区域布局,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严格落实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要求,大力发展太阳能等非化石能源,倡导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各区要结合自身能源和产业特点,提出符合实际、切实可行的碳达峰时间表、路线图、施工图,科学制订本区碳达峰实施方案,经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后,由各区印发实施。(责任单位:各区、市发展改革委)2.支持推动碳达峰、碳中和“一岛一企”试点示范。聚焦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森林碳汇、绿色交通、循环经济、低碳农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试点应用,推动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区建设。鼓励宝武集团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加快推进钢铁生产流程低碳转型、清洁能源替代、节能挖潜改造,探索开展低碳冶金、绿氢、二氧化碳资源化利用等钢铁行业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试点,打造钢铁行业碳达峰、碳中和示范标杆。(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崇明区、宝武集团)3.推进重点区域低碳转型示范引领。在临港新片区、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虹桥国际开放枢纽、五个新城等重点发展区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低碳发展试点示范样本。推动临港新片区加大力度推进新能源开发利用、低碳交通发展和海绵城市建设,深入推进低碳技术研发应用和新兴产业装备发展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国际先进、国内领先的低碳发展示范区和低碳产业新高地。强化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示范引领,以低碳为重要导向,加快探索规划引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重大产业项目准入、绿色金融引导、区域协同达峰等重大体制机制创新。推动五个新城率先探索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导向的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产城融合发展新模式,着力打造紧凑集约的空间布局、绿色低碳的产业体系、智慧韧性的基础设施、畅通便捷的公共交通和优美低碳的人居环境。三、国际国内合作(一)积极开展绿色经贸合作。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落实国家有关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政策要求,支持节能低碳产品进口。加强对国际绿色贸易规则的探索研究。充分利用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平台,扩大绿色低碳产品、技术和服务等进出口贸易。(责任单位: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科委、市生态环境局)(二)服务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加快“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持续强化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南南合作,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开展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发挥“桥头堡”作用,深化与各国在绿色技术、绿色装备、绿色金融、绿色服务、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积极推动本市风机、核电、新能源汽车等低碳产品和装备走出去。(责任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国资委、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三)加强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持续加大在技术、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国际合作力度,积极参与国际城市间合作对话,共同推进绿色低碳和应对气候变化基础科学研究、技术创新攻关和制度规则制定。不断深化与长三角区域、对口帮扶地区及其他省市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产业协同、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和绿色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金融发展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加快规划建设清洁电力基地和输送通道,推动开展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二氧化碳资源利用等领域科研合作和技术交流。举办上海国际碳中和技术、产品与成果博览会,加强国内外技术交流、产品展示与成果宣传。四、政策保障(一)建立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按照国家核算体系和方法的统一要求,加快建立本市各区域、重点领域和重点企业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支持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推进碳排放实测技术发展,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高统计核算水平。(二)健全法规标准体系。结合本市实际,研究开展碳中和、节约能源、可再生能源、循环经济等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度的制订修订,推进清理现行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建立健全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制度体系。完善本市节能低碳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修订一批地方能耗限额标准,扩大能耗限额标准覆盖范围,提升重点产品的能耗限额要求,完善能源核算、检测认证、评估、审计相关配套标准。支持本市相关机构和重点企业积极参与和推动节能、可再生能源、氢能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鼓励社会团体协调相关市场主体制定节能低碳的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具有竞争力的企业标准。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完善经济政策。市、区政府要加大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节能环保、新能源、低碳交通、绿色低碳建筑、碳捕集利用等项目和产品技术的支持,进一步强化对碳达峰、碳中和重大行动、重大示范、重大工程的支撑。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投融资体系和激励机制。落实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节水、应用绿色技术装备、购买新能源汽车等绿色低碳税收优惠政策。持续加大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支持力度,对符合条件的研发投入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贯彻执行政府绿色采购要求,推动国有企业率先实行绿色采购,加大绿色低碳产品采购力度。建立健全促进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发展的价格机制。进一步完善针对落后产能和低效企业实行的绿色电价政策,健全居民阶梯电价制度和分时电价调整机制。(四)积极发展绿色金融。依托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充分发挥要素市场和金融机构集聚优势,加快建立完善绿色金融体系,深入推动气候投融资发展,引导金融机构为绿色低碳项目提供长期限、低成本资金。提高高碳项目的融资门槛,严控对不符合要求的“两高一低”项目提供金融支持。建立绿色项目库,鼓励银行业积极开展绿色贷款业务,开辟绿色贷款业务快速审批通道,将绿色贷款占比纳入业绩评价体系。大力发展绿色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企业上市融资、挂牌融资和再融资。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有序推进绿色保险服务,围绕安全降碳需要,加大金融产品创新力度,助力低碳技术推广和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推进市场化机制建设。组织建设好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和交易机构,进一步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拓展交易行业领域覆盖范围,尽快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做好碳排放权交易、电力交易及能耗双控制度之间的衔接与协调。借鉴国际电力市场建设经验,结合本市实际,推进以现货为核心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适应安全、低碳、经济发展导向的现代电力市场体系,积极探索电力金融市场建设。进一步发挥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等平台作用,建设交易品种齐全、期现相互联动、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油气定价中心。推动建立碳普惠机制。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持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需求侧管理,积极推广“一站式”综合能源服务模式。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加强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全市碳达峰相关工作的整体部署和系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要求,各司其职,形成合力,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园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二)强化责任落实。各有关部门、各区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责任,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落实情况纳入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范围。各相关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要对照国家和本市相关要求,积极发挥自身作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严格监督考核。完善能耗双控和碳排放控制考核机制,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将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评价体系,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落实情况纳入各区、各有关部门领导班子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对工作突出的区、单位和个人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区、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各区、各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碳达峰目标任务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稳妥有序推进本市碳达峰行动,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部署要求,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天津工作“三个着力”重要要求和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要求,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层次、全过程,按照“全国统筹、节约优先、双轮驱动、内外畅通、防范风险”的总方针,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工作,明确各区、各领域、各行业目标任务,加快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二)工作原则坚持系统思维、变革思维、创新思维、战略思维,用碳达峰、碳中和引领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空间格局转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找准定位、突出发展。全面准确认识碳达峰行动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紧扣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和“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围绕《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系统推进、重点突破,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节约优先、提高效率。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发挥政策协同作用,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从源头和入口形成有效的碳排放控制阀门。——双轮驱动、两手发力。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绿色低碳政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大力推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推进能源和相关领域改革,形成有效激励约束机制。——市区联动、试点先行。围绕构建“津城”“滨城”双城发展格局,加强全市统筹、上下联动,根据各区功能定位,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试点建设,探索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低碳发展模式。——稳妥有序、安全降碳。加强风险识别和管控,稳存量、拓增量,在降碳的同时确保能源安全、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粮食安全,确保群众正常生活,稳增长、调结构,避免“一刀切”和“运动式”降碳,循序渐进推进碳达峰行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主要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更加优化,火电、钢铁、石化化工等重点行业中的重点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力争达到标杆水平,煤炭消费继续减少,新型电力系统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取得新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得到普遍推行,有利于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国家下达指标;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1.7%以上,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进一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大幅下降,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力争达到16%以上,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二、重点任务(一)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坚持安全降碳,立足本市能源资源禀赋,以能源绿色发展为关键,在保障能源安全供应基础上,深入推进能源革命,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大力实施清洁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1.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持续做好控煤工作,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煤炭消费继续减少,完成国家下达的控煤任务目标,“十五五”时期煤炭消费进一步减少。严控新上耗煤项目,对确需建设的耗煤项目,严格实行煤炭减量替代。优化本地煤电机组运行,强化能源电力保供风险管控,合理管控机组煤耗。有序推动自备燃煤机组改燃关停。推进现役煤电机组节能升级和灵活性改造,推动煤电向基础保障性和系统调节性电源并重转型。加强钢铁、焦化、化工等重点耗煤行业管理,推动工业终端减煤限煤。加大燃煤锅炉改燃关停力度,提高煤炭集约利用水平。(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大力发展新能源。坚持分布式和集中式并重,充分挖掘可再生能源资源潜力,不断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加快开发太阳能,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盘活盐碱地等低效闲置土地资源,大力发展光伏发电。有效利用风能资源,结合区域资源条件,积极开发陆上风电,稳妥推进海上风电。有序开发地热能,积极推进地热资源综合高效利用。因地制宜开发生物质能,鼓励生物质能多种形式综合利用。落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完成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到2025年,全市投产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超过800万千瓦,除风电、光伏外其他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达到388万吨标准煤。到2030年,全市可再生能源电力装机容量进一步增长。(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强化天然气保障。进一步深化与上游供气企业合作,巩固多元化、多渠道供气格局,保障全市天然气安全稳定供应。有序引导天然气消费,优化利用结构,优先保障民生用气,大力推动天然气与多种能源融合发展,合理引导工业用气和化工原料用气,鼓励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系统。支持车船采用液化天然气作为燃料。到2025年,全市天然气消费量力争提高至145亿立方米。(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拓展跨区域送电通道,到2025年,全市外受电能力力争达到1000万千瓦。扩大外受电规模,在保障电力系统安全稳定的前提下,到2025年,力争外受电量占全市用电量比重超过三分之一、外受电中绿电比重达到三分之一。推动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打造坚强智能电网,促进清洁电力资源优化配置。挖掘煤电调峰潜力,因地制宜布局调峰电源,提升电力系统综合调节能力。推动新型储能应用,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储能”、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支持新能源合理配置储能,鼓励建设集中式共享储能,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力争达到50万千瓦以上。加快推进虚拟电厂建设,优化灵活性负荷控制,扩大需求侧响应规模,到2025年,本市电网基本具备5%以上的尖峰负荷响应能力。深化能源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建设,扩大电力交易,推进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探索开展电力现货交易。(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二)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坚持节约优先,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动重点用能设备、新型基础设施能效水平提升,建设能源节约型社会。1.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推动节能管理源头化,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对项目用能和碳排放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开展节能审查意见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推进节能管理精细化,科学有序实行用能预算管理,合理配置能源要素,加强对符合产业规划和产业政策、能效环保指标先进项目的用能保障。强化节能管理智能化,推进高耗能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建设,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提高上传数据质量,加强数据分析应用,搭建节能技术推广服务平台。深化节能管理标准化,完善能源计量体系,健全能源统计制度,建立健全能源管理体系,开展重点用能单位体系建设效果评价,鼓励开展能源管理体系认证。加强节能管理法治化,完善节能监察法治保障,加强节能监察能力建设,健全市、区两级节能监察体系,明确市、区节能监察执法权限和裁量权基准,严肃查处违法用能行为,探索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综合运用行政处罚、信用监管、绿色电价等手段,增强节能监察约束力。(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市统计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组织实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程,持续深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严格落实能效约束,对标高耗能行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水平,科学有序推进电力、钢铁、建材、石化化工等高耗能行业开展节能降碳改造,分行业制定改造目标,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组织实施园区节能降碳工程,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集聚度高的园区为重点,推动能源系统优化和梯级利用,支持建设分布式能源系统,推广综合能源服务模式,探索发展智慧能源系统。组织实施城市节能降碳工程,推动建筑、交通、照明、供热等基础设施节能升级改造,推进先进绿色建筑技术示范应用,推动城市综合能效提升。聚焦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大力推广已取得突破的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支持开展产业化示范应用。开展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针对重点企业的主要工序、重点用能系统等查找用能薄弱环节,深入挖掘节能潜力,到2025年,累计为400家企业提供公益性节能诊断服务。(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交通运输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商务局、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科技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以电机、风机、泵、压缩机、变压器、换热器、工业锅炉等设备为重点,严格执行能效标准,制定落后低效重点用能设备淘汰路线图。建立以能效为导向的激励约束机制,推广先进高效产品设备,加快淘汰落后低效设备。加强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审查和日常监管,强化生产、经营、销售、使用、报废全链条管理,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能效标准和节能要求全面落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4.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落实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加强新型基础设施用能管理,优化用能结构,鼓励采用直流供电、分布式储能、“光伏+储能”等模式,探索多样化能源供应方式,倡导使用可再生能源,鼓励数据中心就地消纳可再生能源,推行用能指标市场化交易,提高绿电使用比例。推动新型基础设施绿色设计,新建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不超过1.3,严格执行通信、运算、存储、传输等设备能效标准,淘汰落后设备和技术,推动高密度、高能效、低能耗的设备应用,加强绿色数据中心的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推动既有设施绿色升级改造,鼓励采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等先进节能技术,开展中型及以上数据中心能耗计量监控系统和负荷管理系统建设,统筹数据中心余热资源与周边区域热力需求,提高设施能效水平。对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加强能源计量审查和节能监察,规范用能行为。到2025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普遍不超过1.5。(市发展改革委、市委网信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三)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坚持突出发展,持续优化工业内部结构,强化串链补链强链,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升级,构建现代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水平。1.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坚持制造业立市,立足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功能定位,以创新为核心动力,统筹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强化碳减排对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全力打造国家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促进工业能源消费低碳化,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效利用,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升工业电气化水平。推进工业领域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发展,探索“互联网+”绿色制造新模式,加强重点行业和领域技术改造。到2025年,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源消耗下降高于全市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源消耗下降水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积极构建低碳工业体系。依法依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确保已退出产能的设备不得恢复生产。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着力壮大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巩固提升装备制造、汽车、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推动冶金、轻纺等传统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升级。围绕构建现代工业产业体系,聚焦重点产业和关键领域,优选10条以上重点产业链,全面实施“链长制”,强化串链补链强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到2025年,全市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40%,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力争达到30%以上。(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推动钢铁、建材和石化化工行业碳达峰。深化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严格落实产能置换、项目备案、环境影响评价等相关规定;推动钢铁企业优化产品结构,延伸产业链条,提高钢材档次;大力提升废钢资源回收利用水平,支持企业逐步提高电炉钢比例,推行全废钢电炉工艺;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深挖节能降碳潜力,推动低品位余热供暖发展。到2025年,超过30%的钢铁产能,高炉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工序单位产品能耗达到361千克标准煤/吨,转炉工序单位产品能耗达到-30千克标准煤/吨。加强建材行业产能置换监管,加快低效产能退出,引导建材行业向轻型化、集约化、制品化转型;鼓励建材企业使用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严格石化化工行业项目准入,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调整原料结构,控制新增原料用煤,推动石化化工原料轻质化;鼓励企业节能升级改造,推动能量梯级利用、物料循环利用。到2025年,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750万吨左右,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以上;超过30%的炼油产能,单位能量因数综合能耗达到7.5千克标准油/吨·能量因数;超过30%的乙烯(石脑烃类)产能,单位产品能耗达到590千克标准油/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建立管理台账,以石化、化工、煤电、建材、有色、煤化工、钢铁、焦化等行业为重点,全面梳理拟建、在建、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科学评估拟建项目,严格审批准入,深入论证必要性、可行性和合规性,科学稳妥推进项目立项;全面排查在建项目,对能效水平低于本行业能耗限额准入值的,按有关规定停工整改,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深入挖潜存量项目,排查节能减排潜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节能技术改造,将存量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纳入能耗在线监测系统,加强用能管理。严格落实国家有关要求,对于行业产能已饱和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落实压减产能和能耗指标以及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污染物排放区域削减等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要求,主要产品设计能效水平应对标行业能耗限额先进值或国际先进水平;对于行业产能尚未饱和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在能耗限额准入值、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基础上,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高准入门槛;对于能耗量较大的新兴产业,引导企业应用绿色低碳技术,提高能效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强化常态化监管,重点监管项目相关手续合法合规性,对不符合政策要求、违规审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超标用能排污的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坚决叫停,依法依规严肃查处。(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四)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坚持城乡统筹,优化空间布局,提升建筑能效水平,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供热计量收费,发展绿色农房和节能低碳农业大棚,加快城乡建设绿色低碳发展。1.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科学合理制定国土空间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促进职住平衡,推动城市多中心、组团式发展,提高城市活力。倡导绿色低碳规划设计理念,增强城乡气候韧性,持续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推广绿色低碳建材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绿色建材规模应用与循环利用。加快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积极推广钢结构住宅,强化绿色设计和绿色施工管理,到2025年,全市国有建设用地新建民用建筑具备条件的,实施装配式建筑比例达到100%。在城市更新工作中,倡导绿色低碳理念,坚持“留改拆”并举,防止大拆大建。到2025年,新建绿色生态城区1至2个。(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规划资源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编制本市居住建筑五步节能设计标准,更新市政基础设施等标准,提高节能降碳要求。加强适用于天津本土气候、不同建筑类型的节能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扎实建设近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零碳小屋等试点项目。加快推进居住建筑、老旧小区改造,推动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逐步推行能效标识及能耗限额制度,不断提升公共建筑运行节能水平及管理智能化水平。研发基于综合气象参数的智慧供热动态调控技术,提高居民室内热舒适及节能水平。持续推进供热旧管网改造工程实施,有序推进供热计量收费,下达供热计量项目计划,定期发布采暖期供热计量修正系数。到2025年,城镇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新建居住建筑五步节能设计标准执行比例达到100%,实施公共建筑能效提升改造面积150万平方米以上。(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市气象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深化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不断提升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比例。深入推进清洁取暖,推进工业余热供暖规模化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于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到2025年,城镇建筑可再生能源替代率达到8%,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光伏覆盖率力争达到50%。(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4.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推进绿色农房建设,加快农房节能改造。持续巩固农村地区清洁取暖成果,坚持因地制宜选择取暖方式。加快生物质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中的应用。发展节能低碳农业大棚。推广节能环保灶具、电动农用车辆、节能环保农机和标准化渔船。加强农村电网建设,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市农业农村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有农业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五)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坚持一体推进,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网,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推广节能低碳型交通工具,引导低碳出行,整合运输资源,提高运输效率。1.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快运输服务领域新能源的推广应用,鼓励公交、环卫、城市邮政、城市物流配送(接入城配平台)领域新增及更新车辆优先选用新能源车型,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积极推广新能源重型货运车辆和城市货运配送车辆,打造氢燃料电池车辆推广应用试点示范区。加快老旧船舶更新改造,发展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动力船舶。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5%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5%左右。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5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着力构建绿色交通出行体系。加快推进“津城”“滨城”轨道线路建设,建设轨道交通骨架网络,稳步推进市域(郊)铁路建设,按需推进轨道站点交通接驳设施建设。打造公交都市标杆城市,实施公交场站补短板工程、公交线网年度优化工程、中途站提升改造工程。优化慢行交通出行环境,改善行人过街条件,加强共享单车投放及秩序治理。推进智慧赋能低碳出行,建立出行服务支持体系,拓展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等电子化收费方式在停车场(楼)应用。优化公共交通服务体系,积极引导公众选择绿色低碳交通方式。到2025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5%以上。到2030年,绿色出行比例达到80%左右。(市交通运输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城市管理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持续优化货物运输结构。加强货运铁路线网建设,完善西向、北向货运铁路通道,优化市域港口集疏运通道,加快推进铁路线扩容。持续提高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比例,提升铁路货运量占比。合理配置城乡物流配送点,加快城乡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高大型工业企业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大力提倡新建大宗散货年运量15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业企业和物流园区同步建设铁路专用线。推动集装箱海铁联运,探索发展联运高效组织模式,打造精品线路。“十四五”时期,集装箱海铁联运量年均增长达到15%。(市交通运输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发展改革委、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铁路办事处、天津港集团,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4.打造世界一流绿色港口。实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智能水平运输系统,实现港口基础设施智慧化。推进港口低碳设备应用,推进码头岸电设施建设,加快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大型港口作业机械、水平运输等设备的推广应用,到2025年,天津港靠港船舶岸电使用率力争达到100%。优化港口运输结构,落实天津港铁路集装箱箱源保障,完善港口集疏运铁路运价形成和动态调整机制。搭建天津港智慧物流平台,实现全程物流跟踪服务。创建“低碳码头”试点,推进港口太阳能、风能等分布式能源建设。到2025年,天津港生产综合能源单耗低于2.74吨标准煤/万吨吞吐量。(市交通运输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天津海事局、天津港集团,滨海新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5.建设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实施交通基础设施、交通枢纽场站等绿色化提升改造,推进复合型运输通道建设,强化土地、海域、岸线等空间资源集约利用,促进区域航道、锚地、引航等资源共享共用。有序推进充电桩、配套电网、加注(气)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精品示范绿色公路,强化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公路节能型施工机械应用,引导新建的高速公路、有条件的国省干线按照绿色公路标准建设。持续推进绿色续航行动,探索太阳能光伏在高速公路沿线设施应用。创建国际先进绿色机场,建设“绿色三星”标准的天津滨海国际机场T3航站楼。到2030年,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场内通用车辆全面实现电动化,具备条件的特种车辆设备力争全面实现电动化。(市交通运输委、市规划资源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天津滨海国际机场,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六)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推进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提升生态系统碳汇增量。1.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建立健全本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筹布局农业空间、生态空间、城镇空间,构建有利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严控生态空间占用,将严守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作为加强生态保护、调整经济结构、规划产业发展、推进城镇化不可逾越的红线。落实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立要求,稳定森林、湿地、海洋、土壤固碳作用。严格管控自然保护地范围内非生态活动,稳妥推进核心保护区居民、耕地等有序退出。严格执行土地使用标准,加强节约集约用地评价,推广节地技术和节地模式。到2025年,自然保护地占陆域国土面积9.6%以上,自然岸线保有率不低于5%。2.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实施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科学推进国土绿化行动,扩大森林资源总量。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全面推行林长制,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和稳定性。推进“871”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全面加强七里海、大黄堡、北大港、团泊4个湿地保护和修复,加快实施生态补水等工程,深入推进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建设,重点推动造林绿化、水系连通、生态修复等工程,强化近岸海域滩涂、岸线、海湾保护修复。加快推进矿山生态修复,实施山区重点公益林管护和封山育林。统筹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建设环城生态公园带。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3.6%,森林蓄积量达到550万立方米以上。到2030年,全市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蓄积量保持基本稳定,力争有所增长。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落实自然资源调查监测体系要求,高效利用国家林草生态综合监测评价结果,依据国家关于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碳汇监测核算标准及体系,开展森林、湿地、海洋、土壤等碳汇本底调查、碳储量估算、潜力分析。构建森林、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数据库与动态监测系统,实施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成效监测评估。(市规划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委、市气象局,相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构建用地养地结合的培肥固碳模式,逐步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实施保护性耕作、退化耕地治理,改良土壤结构,增加耕层厚度,培肥地力、控污修复,不断提升土壤固碳潜力。以畜禽规模养殖场为重点,推广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就近还田新技术,推动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以滨海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为依托,积极发展以海水养殖业为主体的碳汇渔业。(市农业农村委,有农业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七)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坚持循环高效,充分发挥减少资源消耗和降碳的协同作用,构建新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加强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垃圾分类,健全回收体系,壮大海水淡化和再制造产业,以产业园区为重点,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1.推进产业园区低碳循环发展。以提升资源产出率和循环利用率为目标,持续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优化园区产业空间布局,促进产业循环链接,推动节能降碳,加强污染集中治理。推动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积极推广集中供气供热。搭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共享平台,加强园区物质流管理。到2030年,市级以上重点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动“两网融合”,建设“交投点、中转站、分拣中心”三级回收体系,推行“互联网+回收”模式,推动再生资源应收尽收。推进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管理,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推动再生资源规范化、规模化、清洁化利用。鼓励探索退役动力电池、光伏组件、风电机组叶片、储能系统等新兴产业废物高效回收以及可循环、高值化的再生利用模式,加强资源再生产品推广应用。实施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协同转型提升计划,聚焦区域典型固体废弃物,探索跨地区产业协同发展新模式。(市商务局、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供销合作总社,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3.着力壮大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产业。推动海水淡化水的规模化应用,强化海水淡化水统筹配置,促进海水淡化浓盐水的综合利用。研发推广高效率、低能耗海水提溴、提镁、提钾等工艺及装备,不断提高回收率和产能,建设浓海水梯级利用示范基地和高端盐化工产业基地。支持建设集研发、孵化、生产、集成、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发挥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作用,整合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艺集成、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检验检测和工程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国家海水资源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发挥天津海水淡化产业(人才)联盟作用,整合规划设计、装备制造、工艺集成、科学研究、终端用户等各个环节企业优质资源,进一步做强上下游产业链,加速海水淡化产业集聚,集中力量突破海水淡化核心技术,开展反渗透膜、海水高压泵、能量回收装置、大型蒸发器、化学资源提取等“卡脖子”技术攻关,为海水淡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到2025年,海水淡化工程规模达到55万吨/日,海水淡化水年供水量达到1亿立方米左右。(市发展改革委、市规划资源局、市水务局、市科技局,相关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加强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加快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全面推进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坚持定期评估、科学预测垃圾处理需求增长和焚烧处理能力之间的匹配关系,稳步推进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按照“集中处理为主、相对集中为辅”的原则,建设一批厨余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加强塑料污染全链条治理,整治过度包装,推动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到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基本健全,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比例提升至80%左右。到2030年,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实现全覆盖。(市城市管理委、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水务局、市邮政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5.持续推动综合利用与再制造业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推动粉煤灰、冶炼渣、工业副产石膏、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大掺量、规模化、高值化利用。推进粉煤灰在盐碱地生态修复、新兴墙体材料、装饰装修等绿色建材领域的推广应用。推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推广废弃路面材料原地再生利用。深入落实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拓宽秸秆资源化利用途径,完善秸秆资源台账,健全农作物秸秆收储运体系,严格禁烧管控。以天津自贸试验区和天津子牙经济技术开发区为重点,在保持航空、船舶保税维修再制造优势的基础上,推动汽车零部件、医疗器械、高端装备、消费电子产品等领域再制造产业发展。到2025年,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和主要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均保持在98%以上,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30%以上。(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城市管理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商务局、市农业农村委、市生态环境局、天津海关、天津自贸试验区管委会,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八)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坚持科技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强人才引育和关键领域基础研究,强化创新能力,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推动绿色低碳科技革命。1.完善创新体制机制。落实“政策+市场”双轮驱动,强化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绿色低碳科技革命。制定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研究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图,明确科技攻关路线。制定科技重大专项实施方案,采用“揭榜挂帅”等机制,开展低碳零碳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牵头或参与财政资金支持的绿色技术研发项目、市场导向明确的绿色技术创新项目。推广生态环保技术成果,支持绿色低碳技术成果转化应用。加强绿色低碳技术和产品知识产权保护。(市科技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委,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谋划未来国家重大科研设施建设,对标国家实验室高标准筹建海河实验室。鼓励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建设一批节能降碳和新能源技术产品研发的创新平台。通过促进各类创新要素聚集,优化配置科研力量,建设科技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培养碳达峰碳中和创新人才,促进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一支多层次、复合型碳达峰碳中和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奖励、科技人才评价机制,优化科技人才计划与布局,构建科学合理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完善科技人才评价管理与服务。3.强化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组织实施一批引领作用突出、协同效应明显、支撑作用有力的重大科技专项,力争形成一批具有前沿性、引领性和实效性的创新成果。鼓励科研院所和企业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在津实施。聚焦能源、工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农业、生态保护修复等重点领域,强化科技支撑重点研发布局。鼓励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企业等单位开展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应用基础研究,加强节能降碳、碳排放监测和陆地、海洋生态系统碳汇等基础理论、方法和技术研究,推进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利用、储能、动力电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等技术研究,提高科学研究支撑能力。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4.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围绕本市在碳达峰、碳中和方面的科技需求,制定技术攻关清单。利用国家及天津市科技项目,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攻克低成本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制氢、氢能冶炼、零碳工业流程再造、储能、农业减排固碳等关键核心技术。狠抓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推进碳减排关键技术的突破与创新,鼓励二氧化碳规模化利用,支持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打造创新应用场景,促进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海水淡化、农业等优势领域的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加速迭代,快速形成成果产业化规模化应用示范。推动氢能技术研发和示范应用,探索在工业、交通运输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加强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碳捕集封存等技术对钢铁、石化化工、建材等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支撑。(九)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坚持宣传引导,提倡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强化干部培训,把绿色低碳理念转化为全体人民的自觉行动。1.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展多种形式的资源环境国情教育,普及碳达峰、碳中和基础知识,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进中小学科普活动。加强对公众的生态文明科普教育。持续开展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增强社会公众绿色低碳意识,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深入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出行、绿色商场、绿色建筑等绿色生活创建行动,广泛宣传推广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加强节能环保技术推广应用,引导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推动电商平台设立绿色产品销售专区,加强绿色产品集中展示和宣传,挖掘绿色消费需求。3.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引导企业主动适应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强化环境责任意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提升绿色创新水平。重点领域国有企业要制定实施企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重点用能单位要梳理核算自身碳排放情况,深入研究碳减排路径,“一企一策”制定专项工作方案,推进节能降碳。纳入碳市场管控的重点排放单位,应按照国家要求公开相关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相关上市公司和发债企业要按照环境信息依法披露要求,定期公布企业碳排放信息。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等社会团体作用,督促企业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市国资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发展改革委、天津证监局、市民政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4.强化领导干部培训。将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各级党校(行政学院)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内容列入教学计划,分阶段、多层次对各级领导干部开展培训,普及科学知识,宣讲政策要点,强化法治意识,深化各级领导干部对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科学性、系统性的认识。从事绿色低碳发展相关工作的领导干部要尽快提升专业素养和业务能力,切实增强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市委组织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十)试点有序推动碳达峰行动坚持试点先行,推进公共机构能源节约、资源绿色低碳发展,开展区域、园区、重点企业等多层次、多领域试点工程,加快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可操作、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1.组织开展绿色公共机构试点建设。推动太阳能供应生活热水项目建设,开展太阳能供暖试点。鼓励在机关、学校等场所设置回收交投点,加强废弃电器电子类资产、废旧家具类资产等循环利用,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实施“公物仓”管理制度。抓好公共机构食堂用餐节约,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等反食品浪费活动,实施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成效评估和通报制度。到2025年,全市公共机构用能结构持续优化,用能效率持续提升,在2020年的基础上单位建筑面积能源消耗下降5%、碳排放下降7%,力争80%以上的处级及以上机关达到节约型机关创建要求,建成一批节能低碳的绿色公共机构典型试点。(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2.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积极推动区级行政区、功能区、商务区、工业园区,以及企业、社区等开展低碳(近零碳排放)试点建设。支持津南区创建碳达峰先行示范区,在产业绿色转型升级、绿色生态屏障碳汇、重点领域节能降耗、社会低碳文明发展等方面形成示范。加快天津电力碳达峰先行示范区建设,围绕能源供应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能源配置智慧化、能源利用高效化、能源服务便捷化、能源行动社会化,构建整体协同、各有侧重的综合解决方案。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组织开展重点领域绿色转型示范。有序推进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制定全域“无废城市”建设总体方案,健全组织推进、制度政策、技术保障、监督管理体系,以工业园区、街镇为基本单元,分类分批推动创建,到2025年,和平区、河东区、河西区、南开区、河北区、红桥区、东丽区、滨海高新区、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中新天津生态城基本建成“无废城市”,其他区域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奠定基础。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制度化、常态化,打造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和绿色产品,到2025年,全市绿色制造单位达到300家。深度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局,重点依托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片区,推动氢能产业集聚发展。鼓励钢化联产,探索开展氢冶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一体化等试点。三、对外合作(一)加强京津冀区域交流合作加强京津冀油气管网设施互联互通互济,强化石油、天然气主干管线建设,完善C型贯通高压管网架构,着力打造区域能源枢纽。配合推进张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区综合应用创新,推动清洁电力与北京、河北雄安新区市场互联互通。着眼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充分发挥京津冀协同发展基金的引导作用,打造区域上下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世界级产业链集群。参与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京津冀国家枢纽节点,深化京津冀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建设,实施京津冀大数据基地、大数据中心等项目,建设全国领先的大数据产业发展高地。积极融入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协同健全京津冀科技成果转化对接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和交易信息服务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平台,推进滨海—中关村科技园、宝坻京津中关村科技城等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孵化转化。(二)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落实国家部署,深度融入中蒙俄、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绿色基建、绿色能源、绿色金融等领域合作,提高境外项目环境可持续性,深度融入“绿色丝绸之路”建设。参与巴基斯坦达苏水电站一期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已建成项目绿色低碳发展。加强与东南亚、南亚、中东欧、非洲、大洋洲等地区的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合作。鼓励中埃·苏伊士经贸合作区、中蒙合作蔬菜科技示范园区、天津中欧先进制造产业园、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等境内外产业园区践行绿色低碳理念,开展节能环保领域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友城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政策经验交流、低碳技术转移、资金引进等合作,促进与发达国家城市间合作。发挥亚太经合组织绿色供应链合作网络天津示范中心作用,探索建立绿色供应链管理体系,搭建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桥梁。(三)开展国际绿色经贸合作积极优化贸易结构,大力发展高质量、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产品贸易。积极扩大绿色低碳产品、节能环保服务、环境服务等进出口。鼓励企业对标国际绿色标准进行技术革新、绿色生产。依托国家会展中心(天津),筹划举办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论坛、展览活动。支持绿色低碳产品生产经营企业参加境外展会、开展绿色环保相关管理体系认证和产品认证、申请境外专利,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持续深化天津自贸试验区改革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形成一批绿色贸易制度创新成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深化参与绿色金融国际合作深化与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各类商业银行合作,优化境外投资综合服务,鼓励金融机构按市场化原则持续加强对“一带一路”等领域绿色项目的金融服务,推进“一带一路”投资合作绿色转型。落实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政策,充分利用跨境人民币政策优势,切实支持相关企业及绿色低碳转型项目持续稳健发展。用好自由贸易(FT)账户,为相关企业及绿色低碳转型项目跨境融资提供便利化金融服务。发挥跨境电商收款创新业务溢出效应,支持小微跨境电商企业降低结算成本,推动企业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积极推广国家绿色金融标准,为金融机构开展绿色金融业务提供指引。四、政策保障(一)加强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按照国家统一规范的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有关要求,建立规范本市碳排放统计核算体系。支持本市行业、企业依据自身特点开展碳排放核算方法学研究,建立健全碳排放计量体系。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在碳排放实测技术领域的应用,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按照国家有关要求,探索开展森林、湿地等碳汇计量监测研究。(市统计局、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市生态环境局、市规划资源局、市市场监管委、市气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加强法规标准体系建设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构建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法规体系,研究修订《天津市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建筑节约能源条例》、《天津市清洁生产促进条例》,推动制定天津市生态保护补偿方面的政府规章。制修订绿色建筑、节能审查后评价等地方标准。鼓励本市相关单位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积极参与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制定绿色租赁标准。全面清理地方性法规和市政府规章中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不相适应的内容,严格执行《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条例》。(三)完善财税价格政策各级财政要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发展、技术研发等支持力度,加大绿色低碳产品政府采购力度。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船、合同能源管理等税收优惠。落实国家能源价格改革部署,健全居民用电、用气阶梯价格制度,进一步理顺供热计量价格政策。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依法完善差别价格、阶梯价格政策,引导节约和合理使用水、电、气等资源和能源。探索建立绿色项目库,研究制定企业绿色评级、投资项目评级指南或办法,组织金融机构与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精准对接。(四)大力发展绿色低碳金融健全完善绿色金融工作机制,加快构建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体系,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绿色低碳产业、项目的金融支持,鼓励金融机构持续深化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租赁、绿色基金、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创新。推动金融机构成立绿色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专营机构和建设碳中和网点。鼓励金融机构充分运用碳减排支持工具和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贷款两项创新工具,加大对绿色低碳和能源高效利用领域的信贷资金供给。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绿色债券、碳中和债券等,支持符合条件的融资租赁企业利用资产证券化工具融资,推动气候友好型企业上市融资。鼓励融资租赁、商业保理、融资担保等企业积极参与绿色金融业务,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多样化金融服务。完善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政策,鼓励社会资本以市场化方式设立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开发性、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为碳达峰行动提供长期稳定融资支持。完善绿色金融信息共享机制,提高金融支持绿色项目的精准度。(五)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深化天津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建设,完善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制度,加强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市场运行管理。积极对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将符合条件的重点排放单位全部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推动其做好碳排放报告和履约工作。鼓励重点排放单位按规定购买经核证的温室气体减排量,用于完成碳排放配额的清缴。推进用能权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的统筹衔接,将碳排放权、用能权交易纳入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推广节能咨询、诊断、设计、融资、改造、托管等“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五、组织实施(一)加强统筹协调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对碳达峰相关工作进行整体部署和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统推进,统筹研究重要事项、制定重大政策。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相关工作。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定期对各区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相关部门,各区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区和各有关部门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切实扛起责任,按照本方案确定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各区要结合本区定位、产业布局、发展阶段等,科学制定区级碳达峰实施方案。各有关部门要加强向国家对口部委请示沟通,制定重点行业、领域实施方案和保障方案,加快形成目标明确、分工合理、措施有力、衔接有序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情况纳入市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三)严格监督考核落实以碳强度控制为主、碳排放总量控制为辅的制度,对能源消费和碳排放指标实行协同管理、协同分解、协同考核,逐步建立系统完善的碳达峰碳中和综合评价考核制度。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对碳达峰工作成效突出的区、部门和单位、个人按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区、部门依规依法实行通报批评和约谈问责。各区人民政府要组织开展碳达峰目标任务年度评估,有关工作进展和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报告。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重大宣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为统筹推进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我市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特编制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系统布局、前瞻引领、重点突破、融合转化,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和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先发优势,统筹考虑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百姓生活“四个维度”和碳总量、碳强度、能源总量、能源强度“四个指标”,聚集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科研攻关机制,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前沿技术研究和产业迭代升级,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引领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二)基本原则前瞻引领,创新驱动。促进技术创新、政策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系统布局,重点突破。强化顶层设计,围绕重点要点揭榜挂帅,开展核心技术攻关。试点示范,全面推进。充分发挥试点先行作用,点面结合,统筹部署。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主要目标打造三大科创高地和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是我市科技创新工作的重中之重。行动方案围绕“四个创新”,面向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领域,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实施碳达峰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题。瞄准世界前沿,强化零碳、低碳、负碳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以下简称“CCUS”)、生态碳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5-10项。——高端平台体系创新,把布局建设碳达峰技术创新平台列为市技术创新平台主要领域。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碳负排放技术研究方向,支持西湖大学牵头建设能源与碳中和省实验室,建设20家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研发机构5家以上。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省创新联合体,初步建成国内领先的低碳技术创新集聚区。——创新人才团队竞相汇聚,实施领军人才引育专项。力争引进10名以上低碳技术相关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培育和引进5个以上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创新创业生态良性发展,实施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建设1家以上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培育250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推广1000项绿色技术和产品。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到2025年,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抢占“碳达峰”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到2030年,着眼碳中和战略目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抢占“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支撑我市实现碳中和。二、主要任务(一)强化科技创新攻关围绕六大领域,瞄准世界前沿,强化零碳、低碳、负碳技术攻关,实施一批以“碳中和”为专题的市科技创新项目,按照《杭州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杭科资〔2020〕70号)给予支持,对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进行重点攻关,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生态碳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5-10项。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与六大领域的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围绕六大领域,鼓励企业实施上下游协作、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有较大市场前景的攻关项目,以企业为主承担的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按照《杭州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杭科资〔2020〕70号)给予支持,市科技专项资金按不超过该项目实际研发投入、并经验收意见核定研发经费投入额的20%给予后补助,单项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二)优化创新激励机制为激励六大领域低碳创新,鼓励我市单位申报承担国家、省重点研发项目,按照《杭州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和资金管理办法》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市科技经费予以资助配套,按我市承担项目单位实际获得国家、省补助经费情况给予配套(分担)补助。其中,单个项目要求市配套(或分担)补助资金超过500万元、或情况特殊的项目,由市科技局、市财政局会商后,报告市政府确定配套(或分担)补助方案。(三)建设科创服务平台围绕六大领域,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碳负排放技术研究方向,支持西湖大学牵头建设能源与碳中和省实验室,鼓励企事业单位建设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符合条件的,按《杭州市科技创新券实施管理办法》(杭科合〔2018〕8号)给予支持,对平台建设期内的设备投入,给予30%的补助,最高不超过500万元。对其开展的服务,以创新券的形式鼓励平台服务相关企业。(四)培育低碳科技企业围绕六大领域,组织推荐企业申报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雏鹰计划等,切实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企业建设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50家,建设20家市级企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省级研发机构5家以上。(五)引育创新人才团队围绕六大领域,力争引进10名以上低碳技术相关领域高层次领军人才和青年科学家,培育和引进5个以上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打造一批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专业人才团队。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六)实施低碳示范工程建设以“率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推动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1-2家。落实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鼓励和支持实施绿色制造试点示范,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大绿色发展投入,支持发展绿色产业。三、保障措施(一)强化政策统筹制定碳中和发展专项政策,加强科技创新支撑引领,优化财政专项发展资金使用,加大对低碳节能产业资金支持力度。在专项攻关、平台建设、揭榜挂帅、创新创业等重大战略决策中充分重视低碳节能产业发展。(二)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制度,切实做好顶层设计,加强部门、地区间的统筹协调。市级有关部门要根据职责分工,将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相关内容纳入“十四五”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三)压实责任分工建立各项重点任务的进度反馈机制,强化责任意识,围绕各项任务分工有序推进,不折不扣抓好工作落实。加强省市区联动,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设立专班,分步分期制定行动计划,对低碳节能创新发展工作统一组织、协调和推进。各区(县、市)落实属地主体责任。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040年前力争碳达峰、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及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战略决策部署,结合固原市高碳排放的产业现状和面临的碳减排严峻形势,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攻关,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支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固原市委市政府“双碳”目标及“双控”工作重要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紧围绕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重大科技需求,组织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行动,为固原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二)基本原则——统筹布局,系统谋划。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决策,优化项目、平台、人才、园区、企业、金融等各类创新资源配置,分阶段分步骤统筹推进技术发展和产业应用示范。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聚焦瓶颈,重点突破。围绕重点行业领域碳减排技术瓶颈,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打好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先进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支撑能力。——培育主体,示范带动。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增强科技赋能碳减排动力,提升高校、科研院所支撑能力,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开展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示范,带动全区绿色低碳发展。——开放合作,协同联动。加强绿色低碳领域东西部科技合作力度,构建碳减排对外科技合作新模式,汇聚发达地区科技创新资源,吸纳顶尖人才和科技创新团队,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开展技术协同攻关。(三)行动目标到2025年,初步构建固原市减碳、零碳、负碳技术创新体系,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能力水平明显提高,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CCUS(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工业节能降碳等技术有所突破,支持打造1至2个碳中和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培育2家绿色低碳创新型企业,培养引进1个以上绿色低碳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一批绿色低碳科技创平台,转化应用一批绿色低碳科技成果。二、重点任务(一)开展绿色低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采取“揭榜挂帅”“赛马制”“前引导”等方式,面向全国征集技术解决方案,凝聚各方科技创新力量,推进“三绿”(绿能开发、绿氢生产、绿色发展)产业科技攻关。加快绿色能源开发技术攻关。开展光伏与风电制造技术、生产性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发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展壮大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及服务业。开展氢能、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扩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新领域,开展可再生能源智能运维、智慧电厂与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发展,加快提升可再生能源供应基础能力,努力提高电网安全运行水平。推进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攻关。围绕能源、化工、冶炼、建筑、交通等行业减污降碳需求,支持高碳排放行业企业开发高附加值新产品,研发应用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过程智能调控、余热余能高效利用等技术,加强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及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研究。支持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多技术单元集成创新,研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装备和服务,加强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提升、运维能源管理,实施智能交通等电动化、高效化、清洁化关键技术应用示范,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加大生态固碳和增汇技术攻关。研究气候变化影响下农业提质增效、碳氮减排、秸秆循环利用、高效低排绿色饲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减排固碳等关键技术,推进农业缓解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开展森林、草原、湿地固碳技术研究和成果转化,以及碳汇资源管理、碳汇计量与监测、碳汇开发技术研发应用。(二)开展绿色低碳先进科技成果引进转化行动聚焦固原市优势特色产业,围绕能源、化工、冶炼、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整合市内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资源,转移转化一批先进适用的绿色低碳科技成果。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通过技术转让、技术许可、作价投资等多种形式有效推进绿色低碳科技成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果转化。支持企业通过转让、许可、技术入股等方式,引进先进绿色低碳科技成果在市内转化应用。围绕产业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需求,实施一批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加强氢能、光伏、风电多能交互清洁能源示范,促进重点产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持城市、社区(乡镇)、园区开展近零碳排放、节能减排科技成果示范,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三)实施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平台创建行动依托“双碳”领域国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聚焦固原市“5+4产业”开展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服务;围绕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等碳中和关键技术领域,整合市内外优势创新资源,大力推进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支撑企业自主创新和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支持组建“固原市新能源研究院”。(四)实施绿色低碳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行动增强科技赋能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动力,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家树立绿色低碳意识,开展企业家创新创造培训,激励企业家勇做绿色低碳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争当绿色低碳方面“敢创新、愿创新、能创新”的实践者。围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需求,大力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创新型示范企业培育工程,培育遴选产业“绿色化”特点鲜明的绿色创新型示范企业。实施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工程,加快发展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企业,持续推进绿色低碳科技小巨人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工作。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扶持政策,优先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参与国家、自治区和固原市绿色低碳重大创新工程、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打造率先实现碳中和的科技创新示范项目,引领固原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实施绿色低碳应用基础研究行动争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和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聚焦新能源、现代化工、新型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等领域,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强化应用基础研究,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创新源头供给。(六)实施绿色低碳对外科技创新合作行动加强东西部绿色低碳领域科技创新合作,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与国家大院大所、发达地区创新主体开展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交流,支持建立绿色低碳技术协同创新共同体,合作共建创新平台,培养创新人才,共同实施重大科技项目,为工业、农业、社会发展领域绿色低碳发展集聚高水平研发团队和优质创新资源。突出企业合作主体地位,健全“项目+平台+人才”一体化合作模式,构建稳定长效合作机制,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推进东西部绿色低碳科技合作。(七)实施绿色低碳专业人才团队引育行动坚持自主培养与引进并重,在绿色低碳领域培育组建创新团队,坚持自主培养遴选培育一批潜力大后劲足的青年科技人才、引领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技领军人才。坚持人才以用为本理念,支持企业创新方式“引才引智引技”,在可再生能源、节能降碳、绿色增效等方面精准对接柔性引进一批市外高水平创新团队和急需紧缺人才。培育一批绿色低碳技术服务专业人才和技术经纪人才,对绿色低碳技术转移转化、推广应用有突出贡献的一线科技人员和科技服务人员表彰奖励。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八)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学普及行动坚持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学普及与绿色低碳技术科技创新并行,充分利用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科技活动周、新媒体平台等资源和载体,宣传科技推动绿色发展、引领低碳生活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营造节能减排低碳科技创新环境氛围。推动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基地。推进相关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向公众开放科普资源。加强青少年科学兴趣引导和培养,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知识进校园、进乡村、进社区。引导支持公园、书店、图书馆、医院、商店、影剧院等公共场所增加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宣传设施。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科普传播吸引力和渗透力。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按照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统一部署和顶层设计,建立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支撑工作合作推进机制,与各行业主管部门形成合力,紧抓行动方案落实,共同加大固原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支持力度,营造碳达峰碳中和创新氛围。县(区)科技管理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强化政策联动,组织协调本地区有关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推进行动方案有效落实。(二)加大科技投入发挥部区会商、东西部科技合作机制作用,汇集市内外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政策和资源,构建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其他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科技投入机制。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项目支持。采取“前引导+后支持”方式支持企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业发挥创新主体作用,持续加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投入,不断提高科技成果产出效率,实现科技投入效益最大化。(三)强化评估监测建立方案实施评估机制,根据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特点,结合实施效果评估、技术发展新动向和碳排放数据监测等,委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年度评估,强化考核评估结果应用。及时发布方案实施进展情况,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迭代完善绿色低碳技术攻关方向。附则固原市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附则:固原市重点行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路线(一)能源行业加快能源零碳减碳技术创新。开展光伏与风电制造技术、生产性服务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发展壮大可再生能源制造业及服务业;开展氢能、储能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加快扩展可再生能源应用新领域;开展可再生能源智能运维、智慧电厂与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发及集成应用,推进电力源网荷储一体化和能互补发展,加快提升可再生能源供应的基础能力;开展火力发电能效提升、调峰及二氧化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应用;加快煤矿安全智能精准开采技术研发应用,支撑产业绿色低碳转型。1.光伏、风电制造与生产性服务技术研发应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开展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生产设备等主导产品的生产技术升级;引进开发高效硅异质结电池、薄膜电池、钙钛矿电池、建筑用光伏构件等新型产品;引进转化各类光伏制造耗材、辅材及配套设备的制造技术。引进开展塔筒、叶片、减速器、电机控制系统等风电制造关键零部件和配套设备的制造技术;引进转化风电主机的总装技术。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展光伏电站、风电场的智能化电力管理与运行维护等技术研发。2.氢能、储能技术研发应用引进转化氢气储运、加注的关键材料及技术设备;在公共交通、物流运输、制氨、煤化工综合利用等储能领域开展氢能技术的集成应用;引进转化氢燃料电池汽车与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制造技术。围绕可再生能源开发、通信等需求,开展电化学储能、抽水蓄能等技术的集成应用。3.智能电网技术研发应用开展智能输变电装备技术、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及应用技术、大规模交直流混合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技术、电网调度全局优化与协调控制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友好接入技术、大容量混合储能技术、智能配电网与微网技术等智能电网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4.火力发电减碳技术研发应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开展火力发电智能燃烧优化控制技术、基于深度调频与深度调峰的网源协调灵活性发电技术、基于智能终端与机器人应用的智能巡检系统、数据信息挖掘与远程专家诊断技术、工控系统信息安全技术等智慧电厂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应用。开展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捕集基础原理与机制、低能耗的二氧化碳吸收剂和捕集材料、低能耗过程设计等研究,引进示范火力发电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研发二氧化碳高值化利用关键技术。5.煤矿绿色智能开采技术研发应用在煤炭绿色化、智能化开采方面,开展井下实时通信、地下精准定位与导航、煤机智能截割、巷道智能快速掘进、智能储运、智能健康管理、智能洗选、灾变智能决策与应急控制、煤矿机器人等煤炭智能化开采技术研发应用。开展保水采煤、充填开采、煤巷支护、矿尘防治、热害防治、煤炭地下气化等煤炭绿色化开采技术研发应用。(二)化工行业推进煤化工节能减碳技术创新。重点开发煤化工和电石化工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应用绿色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引进转化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1.煤化工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重点围绕α-烯烃与油蜡产业链的延伸,开发高端轻白油、基础油、润滑油、高熔点蜡、特种蜡、高碳醇、烷基苯等高端油品、清洁燃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与精细化学品;围绕煤基烯烃、煤制乙二醇产业链的延伸,开发高端聚烯烃、聚α-烯烃等高性能工程塑料及树脂、特种橡胶、特种合成纤维、新型化工材料、电子化学品等下游附加值产品。2.电石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开发围绕氰胺产业单氰胺、双氰胺、硫脲、胍盐等产业链的延伸,开发医药农药中间体、染料、水处理剂、香精香料等下游高附加值产品;围绕氯碱产业链的延伸,开发下游特种树脂与精细化学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加强与二氧化碳利用的耦合脱钙技术,实现工艺过程固碳。3.化工产业绿色生产技术研发应用开展先进煤气化技术、MTP甲醇制烯烃等技术的升级迭代;研发应用煤化工二氧化碳加氢制甲醇、乙醇等化学品转化综合技术;开展煤制油气联产等多联产技术研发;开展精细化工微通道、管式、连续多级搅拌等先进连续化生产技术研发及应用;开展釜式反应的连续化绿色工艺与设备研发应用;开展电石化工大型化数字化密闭化先进生产装备的研制及应用。4.引进转化煤化工二氧化碳捕集、封存与利用(CCUS)技术引进及示范应用碳捕集专用大型二氧化碳分离与换热装备、驱油、驱水、地质封存的储存、运输和灌输技术设备;研发二氧化碳制备双氰胺、三嗪醇、加氢制甲醇乙醇技术,形成捕集及碳转化利用一体化技术集成与万吨级示范。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建筑行业开展建筑节能低碳技术创新。研发低碳建材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应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开展建筑运维能源管理技术研发应用,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建筑能效提升、绿色建材与资源循环利用,打造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近零碳排放建筑等示范工程。1.低碳建材新技术新产品引进应用引进应用固碳混凝土、固碳外墙保温材料生产工艺技术;研发高性能水泥、特种水泥、高性能混凝土、新型胶凝材料及低碳水泥建材等特种高附加值新产品;加快建筑节能体系(EPS模块)等绿色建材产品认证和应用推广;继续研发提升宁夏粉煤灰、煤矸石、炉渣、电石渣等工业固废制备建材、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提高利用率与附加值。2.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研发应用引进研发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维护结构保温隔热技术、节能门窗技术、无热处理技术、建筑气密性控制技术、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统(GIS)、能耗模拟分析技术等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引进应用建筑光伏发电一体化技术、墙面太阳能集热技术、高效热电储能技术,地源热泵、空气源热泵、热回收新风系统等建筑分布式能源技术。3.建筑运维能耗监测与管控技术研发应用研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在建筑运维能源管理方面的集成应用;研发应用安全、高效、节能、智慧的建筑能耗监控系统、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能源管理系统、能源远程控制系统;引进应用高效制冷、先进通风、余热利用等既有建筑绿色升级改造技术,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四)交通行业开展交通运输绿色智能技术创新。研发应用安全可靠、先进成熟、节能环保的绿色智能交通运输装备和服务,调整交通运输能源结构、转变能源开发利用模式,促进交通能源动力系统电动化、高效化、清洁化。1.引进应用高效货物运输与智能物流体系加快引进应用载运装备标准化与专业化、货物运输组织与管理、物流信息综合集成与智能化服务等“互联网+”高效物流关键技术,形成多方式、多载运工具、全运输流程间高效匹配衔接的装运和转运技术装备体系,为提升全社会物流服务效率与品质、降低社会物流成本提供技术支撑。2.引进应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与充电技术引进转化高比能金属锂二次电池技术、高比能量锂离子电池技术、高功率长寿命锂离子电池技术。开展充电基础设施与智能电网、分布式可再生能源、智能交通融合发展的新技术研发,加强检测认证、安全防护、与电网双向互动、无人值守自助式服务、桩群协同控制、充电桩互联等关键技术、装备和标准体系研发应用,提升充电效率,缩短充电时间,保障充电安全。3.引进应用交通系统智能化技术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与交通系统融合基础上,引进应用交通系统及其运行环境状态的自主化感知、处理、诊断以及决策支持单元技术及其各种组合集成应用模式的技术体系,研发应用交通系统控制优化、城市交通控制功能提升技术,提升交通系统运行和服务安全性、可靠性、效率和服务水平。4.引进应用交通基础建设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技术加快引进推广工业固废全粒度、多梯度道路化应用成套技术,研发及规模化应用绿色低碳型胶凝材料,引进应用先进废旧沥青厂拌热再生利用技术,开展道路旧沥青路面材料性能的可逆化、旧沥青路面材料的回收工艺和方法、长寿命再生剂材料等方向的研究,打造绿色原材供应链。推动绿色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基础设施绿色化、低碳化、规模化建设。(五)农业加强农业提质增效科技创新。研发农业减排、提质增效、秸秆循环利用、高效低排饲草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农膜污染防控、实用经济的减排固碳技术装备等重大关键技术,推进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和农业减肥减药增效的技术集成创新与应用。1.农业农村废弃物资源利用技术研发应用集成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规模化处理效率和无害化、绿色化技术水平;研发应用农作物秸秆、瓜菜种植废弃物等资源化利用技术,以及葡萄、马铃薯等加工废弃物再利用技术;开展可降解覆膜材料与残膜高效回收、肥药高效利用与降活降残、枝条基质化与原位促腐还田等技术研发应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农业减肥减药增效技术研发应用研发新型肥料与化肥替代技术及产品,重点突破根际调控、化肥替代、缓/控释肥料、高效生物菌肥等绿色施肥关键技术;研发肥药高效利用与原位转化降残、生物增效与肥药降活降残、农田生物多样性构建与养分调优等关键技术,集成创新轻简化、智能化、绿色化农机农艺融合技术和配套装备。(六)林草开展林业固碳增汇技术创新。开展自治区森林、草原碳汇人工管理、碳汇计量与监测、碳汇开发技术研发应用。加快遥感测量、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碳汇实测领域的技术研发应用。1.林业碳汇潜力较大区域生态保护与功能修复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围绕“六盘山”生态屏障防护体系构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和生态修复工程、水源涵养工程、水土保持工程实施,开展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与功能提升、植被恢复与人工林选育、生态经济林引种栽培、草地和沙地生态恢复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形成“三山”生态保护修复技术体系和治理模式,提高自治区林业碳汇质量。2.草原生态系统维持与可持续利用关键技术研发应用开展退化草原植被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草原退化风险监测、荒漠生态系统维持与植被恢复、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沙漠低成本高效治理、沙产业开发等关键技术研究应用,提升固原市碳汇潜力。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是一项具有开创性、又充满复杂性挑战性的工作。为统筹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推动实施一系列专项行动,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示范引领意义的绿色低碳发展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良好氛围,特制订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围绕“6+1”重点领域达峰体系,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我市加快跨越式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提供坚实支撑。二、基本原则(一)坚持系统谋划、突出特色。加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聚焦“6+1”重点领域,突出典型示范作用,统筹兼顾、整体推进,确保形成一批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绿色低碳示范行动。(二)坚持政府主导、市场发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强化政策和市场机制高效协同、精准发力,推动形成适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市场机制,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强大动力。(三)坚持广泛动员、宣传引导。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大力倡导社会各界深入践行绿色生活、扩大绿色消费,构建全民生态自觉行动体系,强化共建共享,形成政府有力、社会有效、群众有感的良好氛围。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重点行动(一)光伏沐光惠民行动。围绕能源清洁低碳供应,加速推进整县整区光伏规模化开发,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和农(林、渔)光互补等生态复合型光伏电站,打造服务乡村振兴的农村清洁能源综合供能体系。2021年,力争完成光伏新增装机27万千瓦。(市发改委牵头)(二)工业领域高碳低效“淘汰整治”行动。以新一轮制造业“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战为契机,开展工业低效用地全域整治。2021年,计划淘汰落后产能涉及企业51家以上、整治“低散乱”企业300家以上,腾出用能空间2.8万吨标准煤。(市经信局牵头)(三)绿色制造引领低碳转型行动。按照厂房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原则,持续在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行业龙头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加快形成一批低碳高效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一批绿色产业(园区)示范基地,推动形成开放、协同、低碳的产业生态系统。2021年,创建绿色工厂20家、绿色园区2个,完成50家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市经信局牵头)(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创建行动。围绕缙云县产业升级和绿色转型的发展需求,以绿色制造技术、绿色数字技术、低碳能源技术突破为核心,引领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努力将缙云打造成为全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2021年,率先实施水光氢生物质近零碳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市科技局牵头)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森林固碳增汇行动。开展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行动、千万亩森林质量精准提升行动,全面推进山地森林、坡地森林、城市森林、乡村森林、通道森林“五大森林”建设和战略储备林、“一村万树”示范等重点工作,挖掘林业固碳增汇潜力,实现森林蓄积量、碳储量、碳密度的全面跃升。2021年,全市新增造林面积8万亩,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49万亩,其中碳汇森林(战略储备林)建设11万亩。(市自然资源局牵头)(六)变型拖拉机提前淘汰行动。全面推进本地籍变型拖拉机提前淘汰,外省籍在丽变型拖拉机清退和已注销未报废的变型拖拉机解体工作,消除变型拖拉机从事道路运输活动。2021年,计划淘汰变型拖拉机1500台,减少能耗7500吨标准煤。(市农业农村局牵头)(七)对标欧盟肥药双控行动。以肥药双控工作为抓手,狠抓农业投入品源头管控、农业生产过程追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通过推广有机肥、配方肥、缓(控)释肥和水肥一体化、侧深施肥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2021年,计划推广配方肥和按方施肥4万吨、有机肥10万吨,农药、化肥施用强度分别控制在0.17、24公斤/亩,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省级例行抽检合格率保持99%以上,争取GAP认证10个。(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八)“绿色低碳美丽渡口”创建行动。以千峡湖景宁库区为重点,通过推动渡船新能源化、精细化渡运调控等降碳措施和消落带种植耐水性植物、航道航标配布、渡口码头绿化改造等碳汇工程,打造“绿色低碳美丽渡口”。2021年,计划完成实施方案编制;2022年,计划开展消落带耐水性植物种植行动、航道航标配布工程和渡口码头绿色化改造。(市交通局牵头)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九)清洁能源消纳送出能力升级行动。推进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加速构建高承载、高自愈、高互动、高效能“四高”弹性电网建设,全面提升清洁能源消纳送出能力。全年计划投资26亿元,开工建设7项、投运6项110千伏及以上输变电工程;推进缙云大洋风光水储能源汇集站、景宁绿电100%泛微网等十大零碳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大幅提升清洁能源消纳送出能力。2021年,力争将户均停电时间压缩至3.18小时以下,同比下降50%,压降幅度全省第一。(国网丽水供电公司牵头)(十)碳电协同治理行动。建设市能源大数据中心,构建“绿色、智能、创新、融合、开放、互动”的能源大数据枢纽,为电力领域碳达峰、碳中和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成立丽水电力能源产业碳中和促进联盟,推动各参与方在低碳技术研发、管理提升、示范应用、市场开拓等方面开展创新与合作。2021年,计划完成电能替代3亿千瓦时,节约标准煤8.55万吨,减少碳排放22.75万吨。(国网丽水供电公司牵头)(十一)“绿色能源虚拟电厂”智慧调度行动。充分发挥水电资源辅助调峰作用,通过电力专网、5G、北斗通信等技术,将全市水电发电信息聚合,搭建源网荷储互动平台,打造“绿色能源虚拟电厂”,增加清洁能源消纳,提升电网弹性调节能力。同时,探索将“绿色能源虚拟电厂”纳入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机制发挥清洁能源零碳调峰价值。2021年,预计最大调峰负荷50万千瓦,增加清洁能源消纳200万千瓦时,节约需求响应资金800万元。(国网丽水供电公司牵头)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十二)绿色高品质认证行动。组织开展“世界认可日”主题宣传活动和“丽水山耕”等品牌认证培训工作,提升企业对认证认可工作的认知度。大力推动企业开展“丽水山耕”品牌认证、“浙江制造”认证、绿色产品认证、低碳产品认证等高品质认证。2021年,计划新增“丽水山耕”品牌认证企业25家、“浙江制造”品牌认证企业8家、绿色产品认证企业2家。(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十三)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城区农贸市场塑料污染治理专项行动,建立塑料购物袋集中购销制度,禁止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袋,大力推广使用菜篮子、布袋子和可降解塑料购物袋,推动农贸市场实施净菜进城行动。2021年度,计划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购物袋100万个、菜篮子和布袋子1.5万个,塑料购物袋减量使用总体下降20%。(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十四)“阳光菜单”行动。推动星级旅游饭店、A级景区餐馆、“丽水山居”精品民宿、旅游团队供餐单位率先在菜单明确标明“份量、主料、品名、价格”,细化主料、辅料和整体份量标准。探索在菜单上标明营养成分和热量,倡导减盐、减油、减糖的饮食习惯,促进明白消费,健康饮食,杜绝餐饮浪费。2021年,丽水全域建成阳光菜单集成示范区,各县(市、区)至少建成一个“餐饮业阳光菜单示范一条街”。(市市场监管局牵头)(十五)绿色信贷投放行动。制定绿色信贷实施指南,加强金融机构绿色信贷实施流程和统计口径等方面指导,明确绿色信贷认定范围,提高绿色信贷效率,助力绿色产业发展。2021年,计划新增绿色信贷50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人行丽水中心支行牵头)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十六)金融支持林业碳汇价值实现行动。制定全省首个林业碳汇金融业务操作指引(试行),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创新推出林业碳汇金融产品,推广林业碳汇“未来收益权+保险单”质押贷款模式。率先探索区域性“零碳”银行保险机构(网点)建设,推动银行保险机构(网点)通过安装屋顶光伏、购买林业碳汇等方式,中和机构(网点)建设及日常运营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实现零碳排放,助力林业碳汇价值实现。2021年,实现“零碳”金融网点有突破。(丽水银保监分局牵头)(十七)绿色建筑修规提标行动。修编《丽水市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在土地出让、项目审批、规划审批、建筑设计方案审查、施工许可和验收等环节严格执行绿色低碳节能标准。提升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新建建筑单位面积节能率,将超低能耗建筑基本要求纳入工程建设强制规范。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2021年计划完成新开工装配式建筑面积300万平方米以上,其中装配式住宅和公共建筑各150万平方米以上。(市建设局牵头)(十八)碳汇生态产品交易行动。以“域内碳中和,碳汇可交易,内外双循环”的目标为指引,探索开展符合国际国内主流标准的碳汇项目核证申报,推进《浙江省丽水市森林经营碳汇普惠方法学(试行)》编制和备案,完成全市乔木森林经营碳汇潜力调查。积极融入全国统一碳市场和长三角一体化碳普惠市场,推动大型活动碳中和、企业履约交易等多种形式交易实践。2021年,计划完成2个以上林业碳汇项目备案、2笔以上大型活动碳中和,推动3家电力企业按照全国统一碳市场要求完成注册登记、配额核算、履约清缴。(市生态环境局牵头)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十九)华东林交所重组行动。推动华东林交所股权重组并落户丽水,完成“新华东林交所”创新性工具和平台架构搭建,完成丽水市农村产权交易平台与华东林交所交易平台整合,以及省公共交易平台和华东林交所的数据对接。申请增加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等生态环境权益交易品种,争取建立全省碳交易市场,推进林业碳汇交易和碳排放权交易。(市农投公司牵头)(二十)碳达峰、碳中和专题培训行动。把生态文明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等有关内容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在2021年市委党校主体班次中开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丽水实践与思考、丽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践研讨教学、现代高效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启示等课程,计划覆盖学员200余人。同时,在浙江领导干部网络学院丽水分院开设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学习课程,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市委组织部牵头)四、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绿色低碳示范行动的指导协调和统筹推进,及时解决推进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各牵头单位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绿色低碳示范行动作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抓手,结合实际细化工作方案,明确责任主体,确保各项行动落实落细。(二)加强督促落实。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落实情况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定期开展进展情况调度和实施效果评估,及时总结提炼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适时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推动各项行动取得实效。(三)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用,及时报道绿色低碳示范行动建设的鲜活实践、典型做法和工作成果,主动传播和分享绿色低碳转型的丽水经验,激发干部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适时组织召开现场会、专题会,通过典型示范、展览展示、经验交流等形式,引导全社会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统筹推进我市科技创新支撑引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特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以目标为导向,以需求为牵引,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坚持系统布局、前瞻引领、重点突破、融合应用,统筹考虑经济增长、能源安全、碳排放、百姓生活,系统分析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四个指标,聚焦绿色低碳循环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技术产业协同发展和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低碳前沿应用技术研究和产业迭代升级,抢占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制高点,高质量引领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二)基本原则1.坚持系统布局。聚焦能源与产业体系绿色转型,统筹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凝练经济社会发展亟须解决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整体布局科技创新工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坚持重点突破。以能源生产和消费为重点,强化创新集成效应,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节能降碳、碳捕集利用和封存(CCUS)等制约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实现能源、材料、工艺等方面的迭代更新。3.坚持示范引领。充分依托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高新区等平台载体,针对高能耗、高排放重点企业实施应用场景示范工程,推进绿色低碳技术转化应用,引领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4.坚持市场导向。发挥市场导向和企业主体作用,强化技术进步与绿色低碳发展相融合,推进技术产业协同发展,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注入强大动力。5.坚持开放合作。加强交流合作与高端人才培养,有效统筹国内国际资源,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提升集成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积极参与长三角减污降碳协同发展。(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显著提高我市绿色低碳核心技术水平,在高效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氢能技术关键材料与核心部件、绿色工业高效流程和节能系统等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高质量支撑我市如期实现碳达峰。——关键核心技术不断突破。瞄准世界前沿,立足应用导向,强化低碳、零碳、负碳技术攻关,在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工业流程再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碳汇等重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点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项以上,实现核心技术自主可控、应用成本大幅下降。——高能级平台体系基本建成。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负碳技术研究方向,建设市级各类创新载体5家以上,争创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2家,积极推动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中心,初步建成区域特色的低碳技术创新集聚区。——企业创新主体加速培育。支持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建立绿色技术中试基地、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各类创业投资基金支持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新增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创新人才团队竞相汇聚。引进培育绿色低碳相关领域国家级、省部级人才10名以上、市级重点人才计划入选者30名以上,打造一批高水平的创新创业团队。——创新创业生态不断优化。建设以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的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2家,绿色低碳高新区1-2家。支持企业承担各类绿色低碳科技项目,鼓励科研设施、数据、检测平台等资源开放共享。到2030年,着眼碳中和战略目标,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基本形成,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取得积极进展,高效光伏与风能、先进储能、大功率燃料电池、氢能等关键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源系统综合利用效率大幅提升,高质量支撑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基础前沿技术突破行动1.加强基础研究创新引领。围绕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绿色农业及碳汇等领域,重点开展新一代太阳能、风能与地热能、电化学储能、催化制氢、CO2膜分离、CO2生物转化、生态碳汇等方向的新原理、新方法研究。到2025年,力争在基础研究上取得重大创新成果。2.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创新。聚焦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技术创新需求,促进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交叉融合,重点推进能源互联、规模化储能、低碳工业原料替代、效率提升、CO2捕集利用及非CO2温室气体环境协同治理等研究。到2025年,力争突破2项以上原创性成果。(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3.推动零碳电力技术创新。围绕可再生能源高效转换和能源高效利用,重点突破太阳能、大功率风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海洋能等可再生能源电力技术,电化学储能、机械储能、氢储能等储能技术,先进电力装备、高效输变电能源转换、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与稳定控制等输配电技术,支持“风光倍增”工程计划实施,推动“源网荷储”融合互动的智慧能源微网关键技术一体化电力系统。到2025年实现度电CO2排放下降5%,实现百MW级电化学储能技术应用。4.推动零碳非电能源技术发展。围绕非电能源绿色发展重大需求,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储氢、氢燃料电池、氢电耦合等关键技术,实现氢能技术关键材料及核心部件自主可控,构建绿色氢能循环系统,促进形成氢能产业链,推动非电用能氢能替代。到2025年,实现热效率超过43%、耐久性达20万公里氢能发动机应用,实现百kW级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系统长期运行。5.推进燃料/原料与过程替代技术研发。围绕石化、化工、钢铁、造纸、纺织、建材、有色、化纤等工业重点行业减污降碳需求,强化氢(氨)燃料替代技术及生物质基高分子材料、生物质制备化学品、负碳混凝土骨料制备与应用等原料替代技术研发。重点开展工业装备、工业流程与系统再造的共性节能技术研究。支持有机废弃物、固废等清洁化多元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工艺及设备研发制造,加强余热余能高效循环利用技术研究,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加快推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到2025年,开发一批绿色低碳产品与装备,实现主要流程工业能效水平及工业余热综合利用水平大幅提升。6.推动民生领域低碳技术集成与优化。聚焦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绿色农业等领域需求,重点开展适宜我市气候资源禀赋的被动式建筑与超低能耗建筑设计和建造、建筑能源智慧管控、交通低碳燃料替代、智能交通、碳标签认证等技术研发,协同发展非CO2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7.加快负碳关键技术研究。聚焦碳捕集与利用、生态系统碳汇等发展需求,重点支持碳捕集先进材料、专用大型CO2分离与换热装备、CO2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研发,突破工业烟气CO2低成本捕集回收、CO2制备燃料等关键技术。部署研究海洋蓝碳、森林绿碳、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稳碳增汇技术,建立生态碳储量核算、碳汇能力提升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力。到2025年,CO2捕集与利用技术取得新突破,实现万吨级CO2高效捕集与转化利用。(三)实施科技成果场景应用转化行动8.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强数字化与低碳化融合研究,大力推广太阳能、风电、生物质能、地热能利用及多能共用先进技术,积极推动储能、氢能、能源互联等技术商业化迭代应用,建设氢电耦合直流微网示范工程,加速提升可再生能源生产和消费比例,为构建零碳绿色能源体系提供重要保障。9.加快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以高碳排放行业减污降碳需求为导向,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转化应用电能替代、热电协同、过程工艺革新、水泥产品重构、装配式建筑等一批变革性技术,推动在重点企业及公共机构等场景应用,促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支持建材、化工、钢铁、环保等行业进行CO2捕集利用及有机废弃物资源化等技术转化应用。(四)实施创新能力提升行动10.加强基础前沿创新平台建设。聚焦可再生能源、高效储能、氢能、CCUS等碳中和关键技术领域,整合优势资源,依托甬江科创大走廊,新建市实验室或市重点实验室。支持宁波大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天津大学浙江研究院等优势单位争创省级及以上创新基地,持续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提升低碳前沿技术研究能力。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11.加快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聚焦零碳能源、燃料/原料与过程替代等技术的集成耦合与优化应用,融合能源、环境、材料、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力量,支持中石化新材料研究院、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吉利汽车研究院等优势单位创建省级及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加强万华宁波高性能材料研究院、宁波绿动氢能科技研究院、宁波瑞凌节能环保创新与产业研究院、浙江省中车超级电容储能与节能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支持市内优势单位牵头,联合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建设创新联合体或市级及以上技术创新中心,聚焦碳达峰碳中和领域开展关键技术协同攻关。(五)实施创业创新主体培育行动12.推进绿色低碳园区建设。以区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为主题,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2家,支持已列入培育名单的宁海县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升级。引导高新区通过完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度,加快构建绿色产业体系,争创绿色低碳高新区1-2家,打造区域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样板。支持工业园区绿色低碳转型。13.培育企业创新主体。加强宁波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宁波镇海绿色石化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行动,支持有条件的区县(市)、龙头企业结合自身优势创建绿色低碳技术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培育创新型企业梯队,新增绿色低碳高新技术企业500家以上。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六)实施高层次人才团队引育行动14.加快领军型人才引育。坚持需求引领,结合甬江引才工程等重大引才引智工程,积极引进培育一批能推动和引领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的顶尖人才和领军人才及团队,重点支持高水平创新团队建设,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供高层次人才保障。15.加强技术转化人才培养。坚持市场导向,围绕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需求,支持能源、环境、材料、生物、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绿色低碳人才,加强技术转化和服务人才培养,构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三位一体的人才流动机制。(七)实施开放合作交流行动16.推动国内外科技合作。聚焦可再生能源、氢能、储能、CCUS等领域,加强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的合作,实施一批科技合作项目,依托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国际合作基地等载体。大力引进大院名校共建低碳领域高端创新载体。17.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圈。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充分发挥宁波科技大市场作用,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对接交流,支持大中小企业通过服务外包、合同研发、订单生产等合作方式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构建创新生态圈。三、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下,建立科技创新工作组,加强市级部门和各区县(市)人民政府的工作协调。组建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咨询专家组,指导行动方案的实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施。充分衔接国家、省级战略规划,积极融入国家、省级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碳达峰碳中和科普宣传,倡导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二)创新管理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统谋划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协同攻关体系,推动项目、基地、人才、资金、数据等要素一体化配置。实施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重大专项,采用择优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建立适应颠覆式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加强科研项目的绩效评价,提高科研经费使用效益。(三)鼓励多元投入。加强市县联动,加大绿色低碳技术财政科研投入,充分发挥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作用,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及成果转化,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四)强化评估监测。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根据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特点,结合组织实施效果、技术发展新动向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迭代完善技术攻关清单。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战略决策,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精神和省委、省政府相关工作部署,结合宜昌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总体思路(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系统观念,正确处理发展和减排的关系,统筹稳增长和调结构,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全市工业经济发展全局,以实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碳达峰行动为抓手,着力优化产业结构、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科技创新和数字赋能,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建立在资源高效利用和绿色低碳发展的基础之上,确保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二)基本原则。——稳妥有序,系统推进。统筹产业发展和绿色低碳转型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完整、准确、全面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和各环节,积极稳妥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节约优先,源头控制。把节约能源资源放在首位,实行全面节约战略,提升投入产出效率,持续降低单位产出能源资源消耗和碳排放,从源头和入口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强化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强化新一代信息技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创新作用,以数字化信息化驱动工业绿色转型,培育壮大绿色发展新动能。——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市场主体积极参与碳达峰工作,深化工业发展的绿色底色,激发绿色新需求,引导绿色新投资。(三)总体目标。“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更趋优化,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能源结构调整优化取得明显进展,煤炭消费增长得到合理控制,天然气、电力消费比重稳步提升,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取得积极进展,数字化信息化助推绿色发展水平快速提升。到202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确保完成省下达目标,为实现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十五五”期间,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明显进展,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持续提升,主要行业单位产品能耗稳步下降,煤炭消费总量达峰、占比继续下降,天然气、电力消费比重继续提升,绿色低碳工艺技术研发应用推广取得突破,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碳排放进一步下降,工业低碳发展模式初步确立。到2030年,全市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完成省下达目标,如期实现碳达峰目标。二、重点任务(一)优化提升产业结构。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1.严格控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制定“两高”项目管理目录,加强窗口指导、从严监管,强化政策协同、综合施策。建立“两高”项目准入部门联审会商制度,深入评估论证。对在建、拟建、存量项目实行清单管理、分类处置、动态监控。加强新建、扩建磷铵、黄磷、尿素、烧碱、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等“两高”项目准入管理,严格实施产能、煤耗、能耗、碳排放等量或减量替代。(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生态环境局。排在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2.加快传统产业提档升级。全面推进化工、建材、装备制造、食品饮料等传统产业绿色改造,以源头削减碳排放产生为切入点,大力研发推广绿色工艺技术装备,实现过程降碳、工艺降碳。鼓励企业将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节能降碳相结合,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实施技术改造,推动高效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先发展生物医药、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三大新兴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培育发展氢能、数字经济及航空航天和海洋工程三大战略产业,塑造宜昌面向未来竞争新优势的三大领域。(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卫健委、市科技局)4.做优做强主导产业。做优做强绿色化工、装备制造、食品饮料、建筑建材、清洁能源、纺织服装及文化用品六大主导产业,筑牢工业经济发展的“底盘”和“稳定锚”。(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住建局、市文旅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5.融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坚持“创新引领、供需结合、高端发展”的思路,健全服务型制造发展生态,利用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新制造、催生新服务,依托全市生物医药、装备制造、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基础,配套发展智慧物流、检验检测、节能环保、工业设计、商务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融合,推进全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市市场监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商务局、市物流业发展中心)(二)着力强化节能降碳。6.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推动煤炭消费总量达峰,推动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煤炭多元替代,不断降低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规模化开发,保障天然气供应稳定,降低天然气使用成本,不断提高天然气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推进工业可再生能源替代,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因地制宜有序发展光伏发电,不断提高可再生能源电力在工业能源消费中的比重。(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7.推进节能改造升级。聚焦化工、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对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存量项目,合理设置政策实施过渡期,引导企业有序开展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提高生产运行能效,坚决依法依规淘汰落后产能、落后工艺、落后产品。对拟建、在建项目,应对照能效标杆水平建设实施,推动能效水平应提尽提,力争全面达到标杆水平。严格能效约束,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打造能效“领跑者”,推动重点企业持续赶超引领。(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8.强化节能管理。坚持全面节能战略,把节能贯穿于工业产业链、供应链全过程和各环节。提高节能管理信息化水平,完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推动高耗能企业建立能源管理中心。强化节能监察和执法,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及预警,严格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管理和目标责任落实。(责任单位:市发改委、市经信局)(三)提高资源利用效率。9.持续优化原料结构。鼓励化工企业与可再生能源企业开展绿电制氢合作,提高化工行业低碳、富氢原料比重,优化合成氨、甲醇等原料结构。提高磷石膏、炉渣等工业废渣的掺入量,推动水泥行业非碳酸盐原料替代,减少水泥行业对钙基石灰石原料的依赖,逐步降低工业过程碳排放。(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10.推动工业固废源头减量和综合利用。坚持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原则,研究制定重点行业固废减量化工作方案,明确工业固废减量化路径和重点任务,减少工业固废产生量,进一步拓宽磷石膏、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建筑垃圾等大宗固废综合利用渠道,扩大在生态修复、绿色开采、绿色建材、交通工程等领域的利用规模。11.加强再生资源循环利用。推动再生资源规模化、规范化、清洁化利用,促进再生资源产业集聚发展。实施废旧纺织品、废旧轮胎、废钢铁等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规范管理,提升行业规范化水平,促进资源向优势企业集聚。(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发改委、市经信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推动数字化转型。12.实施数字新基建。组织实施一批5G、人工智能、大数据领域及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重大工程,加快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基础设施以及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等算力基础设施。加快产业园区光纤网、移动通信网和无线局域网部署建设,重点推动5G实现市中心城区连续覆盖、各县市区城镇区域、工业园区重点覆盖,提高企业宽带接入能力,提升数字新基建服务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升级的能力。13.推动数字新融合。围绕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需求和关键场景,利用5G、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加快构建新基建场景应用的数字生态系统,推进场景化数字生态与宜昌特色产业融合。组织实施化工、建材行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重大工程,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对工艺流程和设备进行升级改造,深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应用服役、回收利用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14.推进“工业互联网+绿色制造”。加快工业互联网在能耗与碳排放监测中的应用,促进企业构建碳排放数据计量、监测、分析体系,加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核算能力建设,提升信息化实测水平。鼓励和引导化工、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等领域龙头企业联合工业互联网企业,建设跨行业跨领域的工业互联网平台,统筹共享绿色低碳数据和工业大数据资源。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设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行业企业提供服务。以化工、生物医药等产业绿色、创新发展为契机,推进5G、工业互联网在宜都化工园、姚家港化工园、宜昌高新区生物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开展“互联网+绿色制造”试点。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构建绿色制造体系。15.建设绿色工厂。在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电子信息等重点行业选择一批工作基础好、代表性强的企业开展绿色工厂创建,坚持用地集约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能源低碳化,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提标改造,打造一批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责任单位:市经信局)16.开发绿色产品。坚持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化,积极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选择条件成熟的产品,应用产品轻量化、模块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绿色设计共性技术,采用高性能、轻量化、绿色环保的新材料,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责任单位:市经信局)17.建设绿色园区。选择一批工业基础好、基础设施完善、绿色水平高的园区,加强土地节约集约化利用水平,推动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推动园区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促进废物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推进工业余压余热、废气废液废渣资源化利用,补全完善园区内产业的绿色链条,实现园区整体的绿色发展。到2030年,全市1个国家级开发区和12个省级开发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18.打造绿色供应链。以实施九大综合性产业链链长负责制为抓手,发挥产业链核心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加强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间的协调与协作,确立企业可持续的绿色供应链管理战略,实施绿色伙伴式供应商管理,强化绿色生产,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建设绿色回收体系,搭建供应链绿色信息管理平台,带动上下游企业实现绿色发展。(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卫健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文旅局、市住建局)(六)研发应用绿色低碳技术。19.加强绿色低碳关键技术攻关。系统梳理重点行业绿色低碳改造提升的技术难点和装备短板,推动绿色低碳共性关键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和相关设施装备攻关,加快化工行业电子级化学品、精细化工新材料、黑磷产业链、磷石膏和磷尾矿综合利用等重点领域前沿技术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形成原始创新策源地,推动磷化工产业向价值链高端跃升。(责任单位:市科技局、市经信局)20.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示范应用。聚焦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实施工业流程深度脱碳、原燃料替代、电气化改造、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绿色低碳技术示范工程,充分利用化工、建材等重点行业节能降碳技术改造有利时机,加快先进成熟绿色低碳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提高重点行业技术装备绿色化、智能化水平。(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科技局)三、重点行业碳达峰行动(一)化工行业。1.磷化工。优化产业结构,新建磷铵、黄磷项目实施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提升产品性能,发展磷系专用肥、缓控释肥和水溶肥等新型高效磷肥产品,提质增效,减少资源浪费。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优化产业链,着重发展精细磷化工产品、氟资源回收及深加工产品、磷系新能源材料及化工新材料。推动磷石膏综合利用,严格管控磷石膏堆场,加强磷石膏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研发、试验和推广工作,积极发展磷石膏综合利用项目,实现磷石膏废弃物综合利用。推广节能降碳工艺,利用热泵、热夹点、热联合等技术强化能量梯度优化利用和余热综合利用,推广应用先进磷矿石选矿技术、半水—二水法磷酸生产技术、湿法磷酸萃取结晶技术、管式反应器磷铵生产技术、湿法磷酸深度净化技术、氟硅伴生资源高效回收与利用技术等高效生产工艺技术,提高磷化工企业整体能效水平。调整用能结构,加快锅炉、热风炉等燃煤设备升级改造,使用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2.煤化工。优化产能规模和布局,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严格项目准入,合理安排建设时序,控制传统煤化工生产能力,稳妥有序发展现代煤化工。延伸产业链,借助浩吉铁路北煤南运大通道,充分利用宜昌区位优势,推动煤炭深加工向聚酯、聚酰胺、聚乙烯、聚丙烯、高性能纤维、功能性隔膜材料等有机无机化工新材料方向发展;加快乙二醇下游深加工产品研发生产,重点向工程塑料、汽车零部件、锂电新能源等领域延伸。推广应用绿色低碳技术,加快推进规模化碳捕集利用封存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开发推广可再生资源制取化学品产业链技术、二氧化碳耦合制甲醇、甲烷转化合成化学品等技术。调整原料结构,控制原料用煤,加快页岩气规模化开发,拓展富氢原料来源,推动原料轻质化。减少燃料用煤,引导企业转变用能方式,鼓励以电力、天然气等替代煤炭,提高余热余压利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盐化工。优化产能规模,执行烧碱、纯碱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加快淘汰能效低于本行业基准水平的产能,着力化解过剩产能。升级产业链,推动盐化工向一体化、基地化、循环化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依托氯碱项目,利用煤化工中间产品、成品,结合盐化工进一步发展新材料、生物化工、精细化工产品,形成“卤-盐-两碱-精细化工-盐化工新材料”产业链。推广应用先进工艺技术,推广应用新一代离子膜电解技术、水平带式真空氯碱技术、余热余压高效利用技术等。到2025年,黄磷、磷酸铵、纯碱等主要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明显下降,到2030年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可再生资源制取化学品产业链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二)建材行业。1.水泥行业。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落实水泥行业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政策,严禁新增水泥产能,加快低效产能退出。优化产品结构,打造水泥及其制品产业园,重点发展干法水泥,转型生产高标号水泥,延伸发展水泥基复合材料等产品。开展原料替代,加大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力度,采用磷石膏、粉煤灰、工业废渣、尾矿渣、煤矸石、建筑垃圾等作为原料或水泥混合材,减少水泥生产对钙基石灰石原料的依赖。推进燃料替代,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生物质燃料、废旧轮胎等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提高资源化利用效率,降低化石能源消耗。推广绿色降碳技术,推广使用六级预热器、低阻高效分解炉、多通道高效燃烧器、高效熟料篦冷机、超低排放、富氧燃烧、高效节能粉磨技术、余热高效利用等技术装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备。推动水泥错峰生产常态化,依据能效水平设置错峰生产时间,合理缩短水泥熟料装置运转时间。加快数字化智能化融合,推广使用人工智能系统、在线仿真系统、能效管理系统等。优化能源结构,因地制宜利用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应用比重。2.玻璃行业。优化产业结构,严格落实平板玻璃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优化产品结构,推动玻璃深加工,加快延伸产业链,重点发展功能玻璃、新型玻璃、特种玻璃、光伏双玻组件等光电晶体。提升玻璃制造工艺技术,推广先进的浮法工艺、电窑炉、电加热、全氧燃烧、浮法玻璃一窑多线、余热高效利用等技术,突破玻璃熔窑窑外预热、玻璃熔窑氢能煅烧等技术。调整优化用能结构,减少石油焦使用,增加天然气供应,开发厂房光伏发电,提高绿电使用。3.陶瓷行业。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发陶粒板墙、透水砖等新型建筑产品,探索环保、蜂窝、电子等特种陶瓷产品领域,提高3D喷墨陶瓷、功能陶瓷、大型薄板陶瓷生产比例,加快发展薄形化、减量化、节水型产品,开发工业陶瓷、医用陶瓷。推广绿色低碳新技术,大力推行陶瓷砖薄型化技术、脱硫除尘改造技术、新型干法制粉技术、清洁能源使用技术、连续球磨工艺技术、窑炉燃料循环利用技术、低温烧成技术、工业废弃物再生资源化技术、低温快烧陶瓷原料技术、余热高效利用等。提高清洁化能源使用,减少煤炭使用,增加天然气消费,开发厂房光伏发电,提高绿电使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到2025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陶瓷等主要产品单位产品能耗稳步下降,到2030年达到能效标杆水平,原燃料替代、全氧燃烧等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氢能煅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取得突破应用。(三)钢铁行业。严格落实钢铁行业产能置换政策,对符合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实行产能等量或减量置换,推进存量优化。鼓励钢铁企业与回收加工企业合作,建设一体化回收加工配送中心,加强废钢铁的回收利用。加大工艺改造力度,调整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企业能效水平。鼓励企业因地制宜开发分布式光伏发电,促进钢铁企业绿电应用。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统筹协调。成立由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市经信局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各责任单位为成员的全市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信局,由市经信局主要负责人兼任办公室主任,加强对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的领导,强化各地各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统筹研究、整体部署、系统推进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责任单位:市经信局)(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实际,按照全市碳达峰的总体要求,明确目标任务,切实做好本区域本行业碳达峰工作。重点企业要尽快制定企业碳达峰实施行动方案,落实节能降碳目标举措,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企业引领作用。严格对碳达峰工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的监督考核,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奖优罚劣,树立正确导向。(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直相关部门、各县市区政府及宜昌高新区管委会、各重点企业)(三)强化配套机制。建设工业领域碳排放数据信息系统,推动制定重点行业能效提升制度。完善节能监察机制,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气候变化投融资在工业领域中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开展碳捕集利用与封存试点示范等方面的金融支撑作用。优化财税支持机制,完善绿色产品政府采购、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统筹利用财政专项、政府投资基金等资金渠道建设一批碳达峰碳中和示范工程。(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地方金融工作局)(四)强化宣传引导。加强绿色低碳发展宣传引导,利用节能宣传周、低碳日、环境日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正确认识碳达峰,提高节能降碳意识,既避免因减碳而不敢发展、损失合理增长空间的倾向,又避免将碳达峰变成攀高峰、一味追求发展速度不求发展高质量的冲动。组织开展各类培训交流活动,围绕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制造业绿色升级,培养急需紧缺的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公益组织、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社会公众等方面的作用,加强政策解读和舆论引导,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引导建立与绿色低碳循环相适应的绿色生产消费模式,为工业绿色低碳发展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责任单位:市经信局、市发改委、市委宣传部、市生态环境局)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加快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推动我市碳排放2022年左右达到峰值,根据《武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要求,制订本计划。一、工作目标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低碳发展作为推进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大武汉建设的重要支撑。到2022年,全市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工业(不含能源)、建筑、交通、能源领域和全市14个区(开发区)二氧化碳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全市碳排放达峰主要目标分解表附后),基本建立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能源体系、建筑体系、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低碳生产生活“武汉模式”,低碳发展水平走在全国同类城市前列。二、主要任务(一)实施产业低碳工程1.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到2022年,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智能制造产业产值分别达到8000亿元、4000亿元、4000亿元,上述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比重达到70%以上。2.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壮大现代物流业、金融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会展业等四大生产性服务业,巩固提升现代商贸业、旅游业、房地产业、公共服务业等四大生活性服务业,加快发展科技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工程设计产业、汽车服务业、新模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新业态等五大特色和新兴服务业。到2022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2000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6%以上。3.提高农业低碳化水平。推广农业种养循环模式和清洁农业模式,提升“两型”农业生产技术应用水平。到2022年,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均减少1—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规模化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农村清洁能源入户率达到80%以上。4.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全面禁止新建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焦化、有色金属等行业高污染项目。除在建项目外,严禁在长江、汉江武汉段岸线1公里范围内新建布局重化工园区。加强重点用能单位的节能监管,推进企业能效对标达标,严格执行高耗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推进钢铁、水泥企业用电实行阶梯和差别电价。支持企业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热电联产、工业副产煤气回收利用、企业能源管控中心建设等能效提升工程。(二)实施能源低碳工程1.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坚持节约优先,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和碳减排目标任务。2.优先发展非化石能源。大力发展风电和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湖北龙源黄陂刘家山风电场项目、国电黄陂云雾山风电场项目。在全市布局一批光伏发电项目,新建装机容量达到25万kW以上。推进生物质和垃圾规模化利用,新建大中型沼气工程10—15处,小型沼气工程150处以上,全市沼气工程总容积达到10万立方米以上。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提升天然气利用比例。到2022年,全市建成高压管道700公里以上,中压干管3200公里以上,各类天然气场站270座以上。力争在2020年底之前建成白浒山大型液化天然气储备基地一期项目。鼓励发展城市用气采暖,引导和支持工业企业生产使用管道天然气或者液化天然气,推动三环线外锅炉逐步实施煤(油)改气,鼓励发展天然气调峰电站,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4.提高电力使用比例。实施“特高压靠城、超高压进城”项目,推进1000kV特高压交流变电站和±800kV特高压直流换流站项目建设。完善220kV城乡骨干网络,到2022年,新(扩)建220kV输变电工程17项、新增变电容量641万kVA,总容量达到2027万kVA。完善110kV城乡配电网体系,到2022年,新(扩)建110kV输变电工程73项、新增变电容量585万kVA,总容量达到1943万kVA。推进中心城区配电网改建、新城区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向城乡一体化电网过渡。5.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加强源头管理,对于新建项目原则上不批准新建燃煤锅炉;对于完全没有条件使用清洁能源但因产业发展确实需要新建燃煤锅炉的区域,要从严控制,其新(改、扩)建耗煤项目必须实行煤炭消费等量或者减量替代。严格执行全市关于高污染燃料禁燃区的相关规定。到2022年,全市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在1950万吨标准煤以内,力争控制在1600万吨标准煤以内。6.推广热电联产。以热电联产为主,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站和工业余热为辅,地源热泵、江水源热泵和生物质燃料锅炉为补充,推进集中供热(冷)。到2022年,实现全市主城区和各开发区生产生活供热配套,满足工业生产负荷4300吨/小时,供热面积4200万平方米,年供热量6.5×107吉焦。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实施生活低碳工程1.推进建筑低碳化。严格执行低能耗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到2022年,新建绿色建筑占当年竣工面积的比重达到50%,累计建成绿色建筑4500万平方米以上,创建5个低碳生态示范区、10个绿色建筑集中示范区和50个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项目;累计建成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5000万平方米以上;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率达到100%,建材行业无废渣、废水排放。推进建筑产业现代化发展,自2018年起,建筑产业现代化建造项目占当年开工面积的比例不低于20%,此后每年增长不低于5%。2.推进交通低碳化。优化发展绿色公共交通,打造“地铁城市”。到2020年,基本形成覆盖“三镇”、通达“新城”的轨道交通网络体系,轨道交通总里程达到400公里,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客运量的比重达到50%以上。建设以国铁枢纽为节点、城市轨道为骨干、常规公交为基础、轮渡等为补充、慢行交通相衔接的一体化公共交通体系。到2022年,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的比例超过60%,适时增加公交专用道。推进共享交通建设,完善公交、客运出租汽车智能调度系统、港航海事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加快清洁能源交通工具推广示范工程,实施“新能源公交车辆替换工程”,在港口装卸机械和运输装备中优先使用清洁能源,到2022年,全市新能源汽车推广量达到4万辆,建成150个以上集中式充换电站、7万根以上充电桩。3.推进公共机构低碳化。推广无纸化办公与在线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推行精简高效会议组织模式,继续完善远程会议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系统。开展“低碳办公周”活动。全面推进公务用车低碳化,在2018年底之前全面淘汰“高污染、高排放”公务车辆。机关事业单位严格执行政府采购节能环保政策,逐步提高低碳产品的采购比重。4.推进生活方式低碳化。启动“低碳生活家+”行动计划,建设“碳宝包”低碳生活家平台,引导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加强节能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的认证。推进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完善垃圾综合利用设施。支持和引导共享经济发展,创新共享经济发展模式和领域。开展低碳主题校园宣传活动,不定期开展学生集体参与的低碳实践活动。(四)实施生态降碳工程1.优化城市生态格局。以山脉、水系为骨干,形成“一心两轴五环,六楔多廊,一网多点”的绿色骨架,构建“绿峰作屏、绿楔引风、蓝绿成网、大珠小珠嵌江城”的绿色空间结构。到2022年,森林覆盖率达到14.05%以上,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以上。2.实施“绿色骨架”主体工程。建成百里东湖绿道,打造世界级城中湖典范。完成山水十字轴绿化建设,围绕主城区长江段,打造世界级城市中轴文明景观带。建成“纵轴”谌家矶、流通巷等地区全长15.4公里长江江滩公园,以及“横轴”汉江湾地区5公里汉江江滩公园,延伸“两江四岸”绿化岸线至三环线城市生态带。实施“两江四岸”绿化提升以及龟山景区改造项目,打通长春观—洪山—珞珈山的绿化通廊。拓宽三环线城市生态带,新增绿化面积19公顷以上。完成四环线146公里两侧各50米宽公益林带建设。推进绿楔入城示范工程建设。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实施“绿满江城、花开三镇”工程。到2022年,新增林地12万亩,确保全市公益林面积稳定在90万亩左右。新建23个公园,续建7个公园,增加公园绿地面积810公顷。推进200个街心公园建设。实施空中花园、立交桥、人行天桥特殊空间绿化、屋顶绿化等工程。4.实施生态蓝网绿化和湿地保护修复工程。到2022年,完成20个以上湖泊公园或者湖泊绿地建设,新建20公里以上沿江江滩生态绿洲。推进沉湖、上涉湖、涨渡湖、武湖、草湖等湿地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恢复,建成国际重要湿地1处、省级及以上保护区3个、市级保护区2个。加快蔡甸区后官湖,江夏区安山、藏龙岛,东西湖区杜公湖等国家湿地公园以及蔡甸区索子长河、桐湖,江夏区潴洋海,黄陂区木兰花溪等省级湿地公园建设,推进湿地生态功能修复,建成国家湿地公园5个、省级湿地公园4个。5.实施山体修复及山体公园建设工程。推进外环线以内黄陂区露甲山、蔡甸区横山、青山区叽头山等12座共3980亩破损山体的生态修复,建成汤家山、锅顶山、仙女山、硃山、将军山、叽头山等山体公园。(五)实施低碳基础能力提升工程1.编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将温室气体排放基础统计指标纳入全市统计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涵盖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土地利用变化、林业碳汇、废弃物处理等领域,适应温室气体排放核算要求和政府目标考核要求的统计体系。实现市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常态化,在2018年底之前启动区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建设低碳节能智慧管理系统。到2022年,低碳节能智慧管理系统基本覆盖全市主要用能单位,实现对全市主要用能单位能源消费、碳排放情况的实时监控、分析、预警。3.制定低碳相关标准。研究制定武汉市重点行业、重点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和能耗限额地方标准,强化标准实施,促进企业碳减排和能效提升。(六)实施低碳发展示范工程1.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以中法武汉生态示范城、花山生态新城等为载体,以低碳生产、低碳生活、低碳服务为主要内容,开展国家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建设,推动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生态链,形成可复制的样板工程。2.实施“五十百”低碳示范工程。开展低碳企业、低碳机关、低碳校园、低碳医院等低碳单位试点,建立低碳单位评价标准、指标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到2022年,在全市创建5个低碳示范城(园)区、10个低碳示范社区、100家以上低碳示范单位。3.开展低碳科技创新示范。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加大低碳技术领域关键技术的研发力度,搭建低碳科研平台。鼓励在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等低碳技术领域的自主创新,将其作为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优先列入各类科技计划。(七)建立健全有利于低碳发展的体制机制1.强化项目准入机制。围绕节能“双控”和碳排放控制目标,严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格项目能评碳评制度,严控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建设。加强能评事中事后监管。2.推进低碳市场化机制建设。争取国家碳排放权交易登记注册系统落户武汉。在将七大行业中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准煤及以上的企业纳入省碳排放配额管理企业范围的基础上,争取将范围扩大到5千吨标准煤及以上企业。开展区域用能权交易。支持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建设,力争将其打造成为立足中部、辐射全国的城市矿产交易平台。加快推广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机制,推进实施能效领跑者和水效领跑者制度。3.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探索建立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保险、绿色基金等绿色金融产品以及绿色金融工具和政策创新,支持绿色产业发展的绿色金融服务体系。鼓励绿色企业通过上市、股权转让、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建立低碳产业引导基金,吸引社会资金特别是风险投资进入低碳经济和生态建设领域,进一步拓展包括碳信贷、碳资本市场、碳保险交易在内的更加完备的交易系统,逐步探索建立国内领先的碳金融市场。4.健全财税激励机制。落实节能低碳财税支持政策,统筹安排相关专项资金,支持节能减排重点工程建设、能力建设以及公益宣传。落实环境保护、节能节水专用设备企业所得税优惠、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优惠、合同能源管理项目所得税优惠等政策。5.完善节能监察机制。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监察。加强节能监察与经济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城乡建设、商务、工商、质监、安监等部门联动执法。探索在本市碳交易市场引入第四方机制,对碳核查机构出具的报告进行核查,对排放单位的履约情况进行监察。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加强区级节能监察机构建设,在2020年底之前实现区级节能监察机构全覆盖并依法开展节能监察工作。(八)加强低碳国际合作深化中美、中欧气候合作机制,继续办好中法城市可持续发展论坛,积极参加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相关会议,推进国际合作。充分利用C40城市气候领袖群平台宣传武汉低碳发展工作。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要统筹协调全市碳排放达峰工作。各区、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制定有利于碳排放控制的投资、财政、税收、金融、价格、贸易和科技等政策,做好各自领域的碳排放控制工作,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布置、有督促、有落实、有结果。(二)加强评估考核。市低碳城市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每2年对各单位碳排放达峰行动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并通报评估结果,督促目标任务进度滞后的单位限期整改;在本计划期末(2022年)对各单位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考核,作为对各区、各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依据。(三)强化政策保障。市、区财政要加大资金投入,统筹安排低碳发展专项资金,引导各类资金投资低碳及碳减排项目。加快整合现有财政专项资金,对低碳发展的重大项目和科技、产业化示范项目采取引导、激励、奖励或者贴息贷款等方式给予支持。积极争取利用外国政府、国际组织等双边和多边基金,开展低碳经济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贯彻落实《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行动方案》,统筹推进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科技创新为动力,聚焦科技支撑高质量发展主线,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技术产业协同发展、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构建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深化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助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行动,高质量引领支撑我市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紧紧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重点领域,全力做好科创赋能,打造“6+1”金华样板,初步构建我市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体系,大幅提升绿色低碳前沿技术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抢占绿色低碳科技创新制高点。——建立平台体系。聚焦绿色低碳、减污降碳和碳负排放技术研究方向,建设省级创新载体1家以上,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5家以上,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50家以上,积极推动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初步建成省内领先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集聚区。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突破关键技术。瞄准国内外技术前沿,实施碳达峰碳中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强化零碳、低碳、负碳技术攻关,重点突破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生态碳汇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10项以上。——汇聚人才团队。实施领军人才引育专项行动,力争引育50名以上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20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形成一批“专、精、特、尖”的高层次专业人才团队。——优化双创生态。加快建设绿色低碳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支持5家高新区绿色低碳升级,新增绿色低碳技术领域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00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200家。二、重点任务(一)实施基础前沿技术研究工程。1.加强关键基础科学问题研究。围绕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重点在可再生能源、电化学储能、催化制氢、CO2化学与生物转化利用等方向开展新材料、新方法、新机理研究。2.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协同创新。聚焦绿色低碳技术与信息技术、光电技术、生物技术等交叉融合,协同创新,支持义乌等地推进高效率可再生能源技术研究。鼓励浙江师范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大学金华研究院等高校院所与六大领域的企业合作研发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二)实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工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加快电力技术创新。围绕能源供给转型和脱碳降碳需求,重点突破煤电低碳清洁利用、分布式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储能等关键技术。支持实施“光伏倍增”行动计划,提高光伏、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占比,支持全球光伏联合创新中心开展光电转化率、储能系统等光伏关键技术突破及前沿技术研究。4.推动非电能源技术发展。围绕非电能源绿色发展重大需求,依托产业链龙头企业,重点研发可再生能源制氢、高压气态和液态储氢、氢燃气轮机、氢燃料电池等核心技术,构建全链条氢能技术体系,推动非电用能氢能替代。谋划建设氢能与燃料电池工程创新研究院。5.推进工业流程重塑。聚焦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化学纤维制造、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钢铁)五大重点行业,强化低碳燃料与原料替代、过程智能调控、余热余压高效利用等技术研究,持续挖掘节能减排潜力,加快推进行业绿色转型。6.加快技术集成与优化。聚焦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领域需求,着力发展电气化、智能交通、燃料替代技术。积极推广装配式建筑,加快发展综合智慧能源、智慧城市技术、碳标签认证,促进各行业技术耦合优化,推进全社会节能减排。7.强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生态碳汇技术。聚焦碳捕集与利用,加快研发碳捕集先进材料、CO2化学与生物转化等关键核心技术。建立生态碳储量核算、碳汇能力提升潜力评估等方法,鼓励探索符合金华特色的碳汇方法学开发,在磐安、武义等地开展森林绿碳、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稳碳增汇技术攻关。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实施技术成果转化工程。8.加强新能源技术转化。围绕能源、工业、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等六大重点领域,推进可再生能源替代,大力推广分布式光伏和生物质能,积极推动储能、氢能等技术迭代应用。9.推进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聚焦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等重点行业,以减污降碳需求为导向,引进消化国内外先进低碳技术,转化应用电能替代、水泥产品重构、装配式建筑等一批变革性技术,促进重点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四)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升工程。10.建设技术创新平台。积极推动与“双碳”相关的创新平台能级提升,聚焦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碳中和关键技术领域,依托浙中科创走廊“一廊六城”主平台,建设一批以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省、市绿色技术重点实验室、企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11.构建技术应用转化平台。聚焦太阳能利用、氢能和智慧综合能源供应等先进技术,融合能源、环境、材料、系统控制和信息技术等多领域力量,积极争创国家、省技术创新中心。支持横店东磁、华灿光电、爱旭太阳能、凤登环保等龙头企业牵头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开展碳中和关键技术协同创新。12.健全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充分发挥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引领作用,加快金华新能源汽车、义乌信息光电、金东现代花卉苗木、兰溪棉纺织等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围绕低碳技术加大专业孵化器建设力度,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实施创新创业主体培育工程。13.加快企业绿色创新。围绕“2+4+X”(传统优势产业的纺织服装、五金制造,现代新兴产业的芯光电、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及医疗器械,前沿未来产业的量子通信、新材料等)现代制造业体系,推进实施科技企业“双倍增”三年攻坚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梯次培育机制,推进绿色低碳技术领域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培育绿色低碳创新型领军企业。14.构建协同发展生态圈。围绕绿色低碳技术方向,鼓励头部企业开放各类创新资源,引导中小微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支持金义新区开展企业协同创新先行先试,大中小企业通过服务外包、合同研发、订单生产等合作方式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构建创新生态圈。(六)实施创新人才团队引育工程。15.加快海内外领军人才引育。结合“揭榜挂帅”“双龙引才”等引才引智工程,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引进一批推动和引领绿色低碳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力争引育50名以上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领军人才和青年人才、20个以上创新创业团队,为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提供高端人才保障。16.加强本土高层次人才培养。聚焦碳达峰碳中和技术需求,坚持市场导向,支持在金高校相关学科建设,培养复合型绿色低碳专门人才;鼓励高校积极与海外大学合作,培养国际化、能投身全球气候治理和全球碳市场运行的专门人才,加大海外碳金融、碳管理优秀人才引进力度。(七)实施可持续发展示范引领工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17.推进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建设。推进婺城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创建,围绕“坚持双碳目标,发展低碳经济”主题,做优汽摩配产业、壮大新材料产业、培育大健康产业,打造“都市经济创新城、美好生活幸福城”。加快推进金东区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绿色低碳升级,支持武义县、磐安县等创建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18.引领高新区、农高园区绿色低碳发展。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金华高新区升级国家高新区。引导高新区完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度,搭建核心技术攻关交流平台,健全绿色产业金融体系。支持全市高新区、农业科技园区绿色低碳升级、建设10个低碳产业园区,建立30个低碳技术示范单位,打造区域绿色低碳循环高质量发展样板。(八)实施技术开放合作工程。19.坚持开放合作。聚焦氢能、储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深化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开展低碳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机制创新。支持绿色低碳国际化发展,依托工科会,举办“双碳”专场活动、高端论坛等。深度融入长三角区域创新合作,建立区域间政府、企业在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中的供需互动机制,围绕低碳前沿技术开展联合研究,合力打造区域绿色产业体系,加速人才、技术、金融等创新要素跨区域开放、共享和流动,推动建立绿色发展区域合作联盟。三、保障措施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一)加强组织领导。在市科技领导小组领导下,加强部门、地区间的统筹协调,统筹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科技创新工作。组建金华市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组织实施行动计划提供咨询和建议,支撑全市碳达峰碳中和技术创新。(二)创新管理机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系统谋划金华市碳达峰碳中和技术研发攻关体系,推动“项目、平台、人才、资金、数据”五位一体化配置。采用择优委托、揭榜挂帅等方式,建立适应颠覆性创新的研发组织模式。(三)强化要素保障。充分发挥创新引导基金支持作用,依据“引导性、间接性、非营利性、市场化”原则,进一步完善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投融资体系,不断优化投入方式、扩大政府有效投入规模,更好发挥引导撬动作用。(四)开展考核激励。加强任务分解,明确责任主体和进度安排,层层压实责任,构建环环相扣的“责任链”。根据绿色低碳技术发展特点,结合组织实施效果、技术发展新动向等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政策研究,迭代完善技术攻关清单。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发挥公共机构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公共机构在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责任担当,协同有序推进我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促进我市碳达峰目标实现,根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引领行动促进碳达峰实施方案的通知》(国管节能〔2021〕440号)有关要求,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进一步推动我市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发展。(二)工作原则——坚持指标考核与结果运用共推进。强化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考核,注重节能管理体系建设和措施落实,注重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注重机关事务管理、发展改革、财政和生态环境等部门协调配合,发挥考核“指挥棒”和“航标灯”作用。——坚持创新引领与绿色转型共发展。强化绿色低碳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注重管理创新、技术创新、模式创新,提升节能降碳和示范效果,突出节能制度体系建设和管理模式创新发展,助力绿色转型发展。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参与共协作。鼓励引入社会资本,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模式,形成政府引导、机构履责、企业支撑、全员参与的良好局面,以公共机构节能助力企业培育、推动绿色产业蓬勃发展。(三)主要目标对标碳达峰目标和碳中和愿景,依据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聚焦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实现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有力,干部职工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在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转型中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节约能源资源活动和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公共机构能源和水资源消费总量与强度双控,实现公共机构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7万吨标准煤以内,用水总量控制在1900万立方米以内,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2.5万吨以内;到2025年,在2020年的基础上单位建筑面积能耗下降5%、人均综合能耗下降6%,人均用水量下降7%,二氧化碳排放下降7%。有条件的区县(市)2025年前实现公共机构碳达峰,全市公共机构碳排放总量2030年前尽早峰。二、全面落实能源利用绿色低碳转型(一)着力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推动全市公共机构用能设施以电力替代煤、油、气等化石能源的直接燃烧和利用,提高办公、生活用能清洁化水平。鼓励学校、医院等公共机构因地制宜采用空气源、地源热泵及电锅炉等清洁用能设备替代燃煤、燃油、燃气锅炉。推进医院实施消毒供应、洗衣等蒸汽系统的电气化改造,以就近分散电蒸汽发生器替代集中燃气(煤)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蒸汽锅炉。推进制冷系统逐步以电力空调机组替代溴化锂直燃机空调机组,减少直接碳排放。鼓励逐步以高效电磁灶具替代燃气、液化石油气灶具,推动有条件的公共机构率先建设全电厨房。(二)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项目充分利用建筑屋顶、立面、车棚顶面等适宜场地空间,安装光电转换效率高的光伏发电设施。鼓励有条件的公共机构建设连接光伏发电、储能设备和充放电设施的微网系统,实现高效消纳利用。推广光伏发电与建筑一体化应用。到2025年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可安装光伏屋顶面积力争实现光伏覆盖率达到50%(国家要求)。(三)严格控制煤炭消费加快能源利用绿色低碳转型,着力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大力推广太阳能光伏光热项目。加快公共机构煤炭减量步伐,做好煤炭需求替代,减少煤炭消费,到2025年力争实现我市公共机构煤炭消耗清零(省要求)。继续推进边远山区乡镇及中小学等公共机构实施“煤改电”等改造,逐步淘汰燃煤锅炉和燃煤灶具,到2025年力争实现乡镇及中小学等公共机构清洁取暖全覆盖。(四)持续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淘汰报废老旧柴油公务用车,加大新能源汽车配备使用力度,因地制宜持续提升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新增及更新用于机要通信和相对固定路线的执法执勤、通勤等车辆时,原则上配备新能源汽车。提高新能源汽车专用停车位、充电基础设施数量,内部停车场要配建与使用规模相适应、运行需求相匹配的充电设施设备或预留建设安装条件,鼓励内部充电设施设备向社会公众开放。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提升建筑绿色低碳运行水平(一)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严格控制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合理配置办公用房资源,推进节约集约使用,降低建筑能源消耗。新建公共机构建筑和5000平方米以上政府投资项目按照一星级及以上标准和能耗限额设计、建造和运营,其他新建建筑应当按照绿色建筑基本级和能耗限额设计、建造和运营。完善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政府采购需求标准,在政府采购领域推广绿色建筑和绿色建材应用。(二)加大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力度以提高建筑外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气密性能、提升用能效率为路径,实施公共机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充分利用自然采光,选择智能高效灯具,实现高效照明光源使用率100%。稳步推进办公用房调整、处置、减量化以及装修改造。建立健全公共机构既有建筑绿色节能改造资金稳定投入机制。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调动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机构节能降碳工作。(三)提高建筑用能管理智能化水平通过运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实时采集、统计、分析建筑用能数据,优化办公区门厅、走廊、卫生间、电梯间等不同区域照明方案,加强感应控制,杜绝“白昼灯”;会议结束及下班时随手关灯,杜绝“长明灯”;室内温度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公共建筑室内温度控制标准;实现智慧监控和能耗预警,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提升公共机构绿化水平发挥植物固碳作用,采用节约型绿化技术,提倡栽植适合本地区气候土壤条件的抗病虫害的乡土树木花草。采取见缝插绿、身边添绿、屋顶铺绿等方式,积极推进单位内部区域绿化工作。按照节水节地节材原则,提高单位庭院绿化率,营造绿色办公环境。倡导干部职工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四、开展绿色低碳示范宣传(一)加强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宣传将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与绿色低碳生活的现代理念有机结合,围绕绿色低碳有关工作,创新宣传方式,提升宣传实效,树立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宣传品牌。以全国节能宣传周、绿色出行宣传月等为窗口,充分利用公共机构自身宣传终端,面向全社会宣传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探索运用碳普惠等模式,引导公众践行绿色低碳生活方式。(二)开展示范创建行动全面实施节约型机关创建行动,建立健全节约型机关常态化、长效化机制,到2025年,力争85%以上的县级及以上党政机关建成节约型机关。积极开展国家级和省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重点推进教科文卫体系统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工作,实现“县县有示范”“行业有标杆”的目标,并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循环发展,支持安化县创建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县;推进低碳发展,支持益阳高新区创建国家低碳示范园区;推动能源节约,支持桃江县创建绿色能源示范县。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开展反食品浪费行动加强公务接待、会议、培训等公务活动用餐管理,常态化开展“光盘行动”等反食品浪费活动。以全市公共机构食堂为创建对象,机关事务主管部门联合有关部门完善我市“节约型示范食堂”评选机制,进一步摸清公共机构食品消费状况,实现能源资源节约利用。将反食品浪费纳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考核和节约型机关创建等活动内容,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专项联合检查。组织开展世界粮食日主题宣传活动,努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四)深入开展资源循环利用重点推动中心城区公共机构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提升生活垃圾再生利用率。推进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建设,巩固提升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成效。加强塑料、纺织品、玻璃等可回收物收集利用。做好塑料污染治理,全市党政机关率先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医院、学校、场馆等公共机构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公共机构内设邮政快递网点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塑料包装袋、一次性塑料编织袋。积极开展环保布袋、纸袋、可降解塑料制品等替代品宣传推广活动。在党政机关所属接待、培训场所探索开展直饮净水机替代塑料瓶装水试点。五、强化绿色低碳管理能力(一)发布我市公共机构低碳行动倡议和行为指南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编制我市公共机构低碳行动倡议和行为指南,统一全市公共机构及广大干部职工思想,提高碳达峰、碳中和认识程度,倡导低碳消费和生活方式,鼓励公共机构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绿色低碳行动。加强公共机构干部职工绿色低碳循环培训,推动养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二)开展公共机构节能降碳情况调查围绕公共机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采集公共机构基本信息,能源资源利用及碳排放相关数据。各公共机构节能主管部门要认真分析研究各自领域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及碳排放特征,以及影响的主要因素。评估公共机构能源资源利用水平和碳排放情况,寻找能源资源节约和二氧化碳减排潜力,确定改造提升的重点方向。(三)实施碳排放考核将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规划和考核体系。优化节约型机关建设绩效考核指标,对公共机构碳排放指标完成和绿色低碳行动落实情况进行考核。根据《湖南省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节能降碳管理办法》加大对重点用能单位绿色低碳发展的考核力度,推动我市公共机构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端系统建设,开展碳排放核查。六、组织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区县(市)机关事务管理、发展改革、财政和生态环境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对照方案总体部署,坚持节能降碳和示范引领协同推进,突出重点领域、重点单位,抓好试点先行、示范创建等工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各级公共机构要切实履行职能,对下属公共机构要加强指导协调和监督管理。教科文卫等行业系统主管部门要在同级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机构指导下,扎实开展本系统节能工作。(二)强化政策支持各区县(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加强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健全公共机构节能降碳项目、资金等管理制度,统筹利用好节能补助等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推动节能改造、能源替代、电气化改造、党政机关中央空调柔性负荷调控等试点示范项目。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等市场化机制,鼓励采用能源费用托管等合同能源管理服务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三)严格责任落实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将根据国家、省下达的“十四五”期间公共机构碳排放总量和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目标值,定期跟踪评估落实情况,及时推广先进经验做法,确保方案稳步实施和目标实现。各区县(市)公共机构节能管理部门要认真落实方案目标任务,开展碳排放核算工作,推进本地区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评价考核,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四)严格监督考核持续推动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纳入各区县(市)政府绩效考核。定期开展节能监察、业务考核、能耗统计数据质量检查,通报考核检查结果,落实激励和惩处措施。建立健全并严格落实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耗数据会审、能耗状况公示通报制度,充分发挥监督考核的导向作用。充分借助和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新闻媒体等职能作用,监督未依法依规履行公共机构节能职责行为。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是我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为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指明了方向。为牢固树立“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理念”,争当区域低碳转型的引领者、推动者、服务者,为国家战略落地、实现可持续发展贡献新吴力量,现制定新吴区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方案。一、“十三五”期间新吴区推动电力能源转型主要实践“十三五”期间,新吴区携手国网无锡供电公司,加快电网建设,加大技术创新,推动区域电力能源向清洁低碳转型,并成立全责对口的现代服务体系前端机构,以更坚强的能源网架、更低碳的能源消费、更优质的能源服务,助力新吴区可持续发展。能源网架更坚强。累计完成各类电网建设投资21亿元,220千伏张公桥变、文台变等重点工程建成投运,新增地区变电容量69万千伏安,为区外清洁能源落地新吴区提供基础支撑。配网自动化实现全覆盖,全区光伏装机容量超过16万千瓦。能源消费更低碳。加快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建设,建成8个城市快速充电站。积极推动港口岸电建设,累计建成岸电设施16套。在工业领域推广电窑炉、电锅炉270台。累计实现替代电量21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准煤燃烧26万吨、二氧化碳排放64万吨。能源服务更优质。推行报装接电“阳光业扩”服务,构建全程线上化、共享化、可视化的接电服务新模式,在新安街道率先建成全省首个“开门接电”示范街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经过不懈努力,“十三五”期间,新吴区区域电网运行更加稳固,电力接入时限持续缩短,受到了区内广大企业和居民的一致好评。新吴区在江苏省2020年度省对城区的营商环境考核中,“获得电力”指标评价获得满分。二、总体目标和方向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碳达峰、碳中和”重要指示精神,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坚定不移推进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努力在全国达峰之前率先达峰”的工作部署,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聚焦电力能源领域,根据新吴区电力能源资源禀赋、消费特点和城市发展阶段,围绕电力能源供应清洁化、电力能源消费电气化、电力能源配置智慧化、电力能源利用高效化、电力能源服务多元化等“五化”中心环节,抢抓“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产业发展机遇,构筑全区绿色低碳技术优势,加快优化产业结构,壮大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提高产业绿色竞争力,为努力打造长三角乃至全国知名的零碳技术集聚区、产业示范区,积极争创国家级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和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示范园区奠定坚实基础。三、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行动计划“十四五”期间,新吴区将以建设“数字能源高智享”的城市能源互联网为引领,坚持系统观念、建立平台思维、加强科技创新、发挥市场作用,源网荷储各环节共同发力,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能源电力可靠供应为基础,加快推进能源供给多元化清洁化低碳化、能源消费高效化减量化电气化,在低碳转型工作中充分发挥电力能源的关键支撑作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一)推动电网转型升级,优化能源配置消纳1.优化能源网络资源配置能力。加快推进无锡“十四五”电网规划在新吴区项目落地,优化能源网架结构,以白鹤滩特高压入苏为牵引,增强区外安全、清洁、高效的能源支撑保障,推进能源供给清洁化。加大配电网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力度,提高电源与配电网的协调互动能力,打造坚韧可靠、多能协同、智慧高效的能源配电网格。2.加快电网向能源互联网升级。加快建设“数字能源高智享”的城市能源互联网,构建清洁安全高效的能源供应保障体系,满足多元化能源在生产存储、传输配送、消费利用各环节和整体循环过程中的综合最优,提升全社会综合能效水平。3.服务清洁能源及时并网消纳。及时办理新能源项目接入系统申请,加快区内清洁能源发电并网工程建设,支持新能源优先就地就近并网消纳,提高清洁能源接纳能力,满足多元负荷即插即用、各类能源就地转换需求。(二)推动社会用能提效,引领终端绿色消费4.深入拓展电能替代广度和深度。加速工业生产电气化、餐饮电气化、居民电气化进程,加快推进全电绿色街区、绿色景区、绿色校园建设。重点加大工业领域的清洁替代力度,按照能源替代、综合整治、加快改造的原则,出台相关配套政策,鼓励煤改电、煤改气,逐步消除工业燃煤(油)锅炉、燃煤窑炉。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5.加速乡村电气化推广进程。根据新吴区各街道各乡村发展特色,“一地一策”推动乡村电气化,着眼农业生产、乡村产业、农村生活等场景,打造工程示范区,力争实现示范村镇多元场景全覆盖、产业过程全电化,全力服务乡村振兴战略。6.积极推广绿色交通出行方式。加快居住区充电桩建设,新建居住区全量车位应100%预留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条件,同时应按不低于总车位30%的要求配建充电设施;对存量老旧小区应将充电设施建设纳入政府老旧小区综合改造范围,同步设计施工,并纳入项目验收范围。整合区域内多个物流园区的车辆电气化需求,建设集中充、换电站,加速专业车辆电能替代进程。7.抢占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新高地。深入拓展“供电+能效服务”,面向公共建筑、工业园区、城市照明等领域,积极拓展能效诊断、多能互补等综合能源服务,试点打造“零碳”商务区,抓住新建产业区、医院、学校、大型办公楼宇等用能对象,融合光充储应用、能源托管和智能运检等多种技术手段,倡导实现最低碳排放时段能耗为“零”,同步记录分析最高“时速”,考察可持续的零碳时长,探索最优用能模式。(三)推动公司节能减排,助力电网低碳运营8.全面实施电网节能管理。优化配电变压器布点,减少系统损耗、加强系统稳定、提升系统效率。创建“绿色”综合能源配电站。在现有配电站所的建设基础上,融合光伏、储能、充电桩、环境监测、便民服务终端等,创建一批具有智慧能源管控、自适应低碳运行、综合便民一体的标准化配电站所,提高电网节能水平。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9.强化公司办公节能减排。以新吴分部办公大楼为样板,推进现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推广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充分利用清洁能源解决用能需求。积极采用节能环保汽车和新能源汽车,减少用油能耗。大力推行无纸化办公。(四)推动服务多元提质,构建现代服务生态10.完善现代电力服务新体系。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全面推广阳光业扩服务,以新安街道为范本延伸打造“开门接电”服务模式。建设“供电+能效服务”体系,探索碳视角服务新模式。推进客户侧服务生态圈建设,加大客户侧资源的价值挖掘,以“碳”视角研究新吴能源发展现状,探索转型路径,以出具企业节“碳”建议书、节“碳”能源升级方案等形式,加快推动电能替代业务推广。11.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通过对传统能源系统设备层、信息通信层的数字化改造,全力推动能源数字化精准感知纳入客户端变电所建设标准,努力实现终端能源消费市场碳资产精准计量。利用大数据分析,构建全城电力能源碳排放热力图,动态反应碳排放量高低及地域分布,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12.宣传倡导绿色节能生活新观念。打造新吴区“双碳”体验中心,加大宣传企业能耗、生活消费方式转变对全社会节能的重要意义,提高民众对节约能源紧迫性的认识。发挥行业实施落地能力,做好技术创新与业务支撑,鼓励社会全民行动,积极参与绿色攻坚,共建共享绿色成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推动交流合作实践,保障低碳持续转型13.推动城市能源系统规划“多规合一”。以电网发展规划为基础,协调融合产业、交通、燃气、热力等其他专项规划,在“一张蓝图”上统筹开展城市能源发展规划,逐步实现城市能源规划“多规合一”,有序指导新能源并网接入,促进能源体系和能源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强化规划的指导性,减少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的浪费和矛盾。14.探索构建碳交易服务机制。开展绿证交易的研究,明确区域内绿证交易的主要买卖客群,积极为客户提供绿证交易科普与指导工作,努力促成双方互利共赢。同时,综合衡量用电特点、屋顶条件等因素,引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分布式光伏建设,助力企业提前布局绿证交易市场,努力实现碳资产增值。15.强化政企战略合作。认真落实、稳步推进2021年无锡高新区(新吴区)人民政府与国网无锡供电公司签订的城市能源互联低碳绿色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快智能电网建设、推进综合能源服务、推动绿色城市发展、促进产业协同发展、优化电力营商环境,服务“强富美高”新新吴建设。16.推动创新成果转化。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推动区政府、省电力公司、碳中和发展研究机构和高等院校等联合挂牌成立研究基地,围绕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领域布局前瞻性、战略性、颠覆性科技攻关项目,组建创新课题柔性团队,推动能源互联网创新成果加速转化。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区发改委牵头成立新吴区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组,由区发改委主要负责人任组长,新吴区供电服务中心负责人和发改委分管负责人任副组长,研究决定新吴区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实施方案、重大政策意见、重大项目和年度工作安排,协调解决重大问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根据工作需要设立若干专题工作组,由牵头部门分工负责,围绕具体领域制定推进方案,抓好工作落实。(二)健全工作机制。全区各相关部门要注重联合行动,做好协调衔接,共同构建全区推进新吴区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的工作机制。要按照行动方案要求,压实责任,明确分工。围绕重点工作领域,加强对接沟通,积极向上争取,力求在规划、政策、项目、体制创新等方面赢得更大支持。要共同研究重大问题,协同实施重大项目,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共建全面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格局。(三)广泛宣传发动。借助“三微一端”等各种媒介渠道,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作用,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进一步提高公众参与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电力能源“碳达峰、碳中和”推进实施的良好氛围。畅通政府与市场主体、社会大众的沟通交流渠道,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提高“一体化”意识和“一盘棋”思想,打好“碳达峰、碳中和”主动仗。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工作要求、市委工作安排,集中力量实现碳排放重点行业领域率先突破,努力推动淄博在全省碳达峰、碳中和进程中走在前列,现就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推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把握和处理好发展和减排、整体和局部、短期和中长期的关系,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推进产业、能源、交通、建筑、生活等重点领域绿色低碳转型,实施减碳降碳十大行动,加快实现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绿色化变革,为全市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二)主要目标。到2025年,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20年下降幅度均完成省定目标。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至10%以上,在全省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中走在前列。——产业领域,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产业体系初步形成,热电、石化、化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低碳改造成效明显,绿色低碳为特征的新经济规模力争达到2000亿元。——能源领域,清洁低碳能源体系逐步构建,天然气利用量达到30亿立方米,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等新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绿电入淄的规模达到40亿千瓦时;新型储能容量达到100万千瓦。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建筑领域,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达到80%以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达到500万平方米;供热结构实现明显改善,采用空气能等新型清洁取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工业余热供热面积达到2500万平方米。——交通领域,新能源汽车(含电动车、燃料电池车,下同)普及率明显提升,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公务和专用车领域占比达到80%以上,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到1000辆;新建各类充换电站3000余座,各类充电桩4万个以上,新改建综合能源港100座。实现路径。一是突出产业降碳。把产业降碳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根本路径,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推进传统产业低碳化智能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能效水平,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兴产业和新型技术,积极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培育零碳和负碳产业,逐步降低对高碳行业依赖,建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产业体系。二是突出能源降碳。把能源降碳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加大煤电行业优化升级力度,加快天然气推广使用,大力发展光伏、氢能、空气能等非化石能源,积极推进绿电入淄,压控煤炭消费总量、油品消费增速,实现能源发展利用清洁化、高效化。三是突出交通降碳。把交通降碳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方面,着力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和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快实现从油驱动向电(氢)驱动转变。四是突出建筑降碳。把建筑降碳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全面推行绿色建筑,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和绿色化改造,推动建筑绿色低碳发展。五是突出生活降碳。把生活降碳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基础,倡导低碳消费理念,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加大节能降碳产品推广,组织开展低碳示范和实践活动,让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二、重点任务(一)实施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行动全面落实“五个优化”,推动工业绿色化改造提升;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替代”,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快建立以绿色低碳为导向的产业体系。到2025年,热电、石化、化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减碳降碳取得明显成效。1.加速高排放行业减碳降碳。科学制定并扎实组织实施热电、石化、化工、建材等高排放行业减碳降碳行动方案,选取“两高”重点企业,组织第三方机构开展能效诊断,利用数字化手段推进企业能效对标达标,加速高碳行业智能化升级和绿色降碳转型。大力推进传统产业三年技改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工业锅炉窑炉节能改造、电机系统节能改造、余热余压回收利用、工业副产气回收利用等能效提升工程,3年内实现规上工业企业绿色化、低碳化和智能化改造全覆盖。2.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从严落实国家、省加强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管理要求,严格落实“五个减量替代”,从严控制新上“两高”项目。强化单位能耗产出效益综合评价结果运用,倒逼能耗产出效益低的企业整合出清。加快存量项目节能减排改造升级,达不到规定能耗和排放标准的,列入关停计划加快淘汰。调整优化《淄博市煤电机组结构优化工作方案》,大幅度压减小煤电机组规模,30万千瓦以下机组全部改造为背压机组,减少煤炭消耗350万吨以上,并根据国家决策部署和省工作要求不断加大整合力度。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推广应用减碳降碳技术,推进既有产业园区和重点企业绿色化循环化改造,大力发展高值化循环利用产业,争创绿色低碳园区、工厂。到2025年,全市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和能源清洁低碳安全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基本建立,高新区、淄博综合保税区及11家省级以上园区率先争创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示范园区,建设50家以上国家、省、市级绿色工厂,形成“典型带动、全员跟进”的绿色制造梯次发展新格局。(二)实施光伏发电规模推进行动从淄博实际出发,把大力发展光伏发电作为优化能源结构的重中之重,组织实施重大光伏项目,大力发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和集中式复合光伏发电,创新开发合作模式,提升并网消纳能力,显著扩大光伏发电规模。到2025年,全市各类光伏项目新增装机规模达到400万千瓦以上。1.整县制推进规模化光伏发电。摸清全市屋顶资源底数,加强规划统筹,比照国家标准,实施各区县全域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组织好3个区县屋顶光伏发电国家试点。围绕“城、园、村”三域,整体推进试点任务,其中党政机关、公共建筑、工商业和农村居民屋顶4类建筑按总面积安装光伏的比例分别不低于50%、40%、30%、20%。鼓励各镇(街道)积极参与“百乡千村”示范行动。制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管理办法,提高规范备案、并网手续办理效率,优化光伏开发环境。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鼓励集中式光伏发展。利用滩涂、养殖鱼塘、荒山荒坡、已生态修复的赤泥堆场和废弃矿坑等,因地制宜开展光伏集中发展示范应用,推广生态友好型“光伏+农渔牧业”光伏电站建设。鼓励建设光伏与新一代互联网智能电网、先进储能技术结合的多能互补示范项目,提高绿色能源利用率。到2025年,全市集中式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70万千瓦左右。(三)实施天然气替代推广行动把扩大天然气推广应用作为清洁能源替代的重要着力点,扩大天然气在民生、工业、发电、交通等领域的利用,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到2025年,天然气利用量力争达到30亿立方米、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以上,新替代燃煤约170万吨。1.积极建设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以产业和物流园区、旅游服务区、商业中心、交通枢纽、医院、学校为重点,有序发展天然气分布式冷热电三联供能源项目,提升天然气利用效率,有效降低碳排放。到2025年,建成5个天然气分布式能源示范项目。2.有序建设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在有稳定热、电负荷的开发区、工业聚集区、产业园区,适度发展热电联产燃气项目。加快实施一批燃气蒸汽热电联产项目,到2025年,力争全市燃气热电联产机组装机容量达到80万千瓦以上。3.加大煤电机组、锅炉天然气改造力度。制定降低燃气改造成本的专项政策,支持实施燃煤机组、锅炉天然气改造。组织燃煤电厂开展“煤改气”试点项目建设。同时,积极稳妥引进推广天然气脱碳升级新技术,提升天然气的等级和品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实施绿色建筑节能行动组织抓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新建建筑绿色化、供暖方式结构调整等重点工作,加大空气源、地源热泵等清洁供暖模式推广应用,推进建筑领域减碳降碳。力争2025年,全市采用新型清洁取暖面积达到500万平方米。1.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持续编制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计划,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公共建筑、老旧居民小区等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到2025年,全市新增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500万平方米。2.全面推进新建建筑绿色化。大力推广绿色建材,积极推广装配式、被动式建筑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实施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加快推进超低能耗、近零能耗、低碳建筑规模化发展,按照绿色低碳标准规划建设零碳社区。在文昌湖省级旅游度假区,整建制推进绿色建筑,打造绿色低碳智慧宜居城市示范区。到2025年,绿色建筑在新建建筑中的比例达到80%以上。3.积极推广新型清洁供暖方式。修订完善城市供热规划,鼓励机关、学校、医院、高速服务区等公共区域以及相关住宅小区,因地制宜采用空气源、地源热泵等清洁化能源供暖。加大农村清洁供暖推广力度,继续支持农村民用住宅采用煤改气、煤改电、空气源和地源热泵、光储一体等清洁方式供暖,扩展新型清洁供暖应用场景。到2025年,农村清洁供暖基本实现全覆盖。(五)实施工业余热再利用行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推进全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大力发展中低温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加快推进工业余热利用,扩大工业余热供热面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5年,新增工业余热供热面积2500万平方米。1.增加工业余热供给。将工业余热利用纳入城市供热规划,推进工业余热供暖规模替代、区域覆盖。支持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建设工业余热收集利用系统,高效整合利用不同品质余热资源,鼓励具备工业余热供热条件的企业对外供暖。到2025年,各区县至少各建设1处、全市共建设15处工业余热示范工程。2.加快全市供热管网互联互通。编制实施专项规划,统筹各区县工业余热资源和热力需求,在对现有管网优化提升的基础上,加速供热管网互联互通,为大范围工业余热利用夯实基础。到2025年,重点区域基本实现供热管网互联互通。3.提升工业余热利用效率。选择具有示范作用、辐射效应的园区和建成区,统筹化工、电力等富集余热资源和区域用能需求,实现能源梯级利用。鼓励发展低品味余热直接转换为电能等新技术新产业,丰富余热利用手段,提升余热利用效率。在工业供热生产、输送环节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降低热力输送过程的损耗。到2025年,输送效率提高到95%左右。(六)实施氢能应用示范行动抓住氢能产业发展契机,深挖我市氢能资源禀赋,加快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完善基础设施,拓展应用场景,统筹推进氢能“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打造氢能利用示范城市。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1.推进“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深入实施《淄博市“氢进万家”示范应用工程实施方案》,先行在桓台县推进实施中低压纯氢管网建设、楼宇用热电联供系统示范、加氢站等一批项目,将氢能基础设施建设与应用场景紧密结合,形成“绿色制氢——高效储运——安全加注——示范应用——便捷服务”的全产业链条示范应用。2.扩大重点领域氢能示范应用。大力推广使用氢燃料电池环卫车、旅游观光车、校车、工程车,适度增加氢燃料电池公交运营线路和车辆,到2025年,全市公交车、城市配送车、工程车等领域氢燃料电池汽车运营规模达到1000辆。探索开展氢能发电试点,加强副产氢提纯和新能源制氢能力建设,大型新能源发电项目必须配备10%以上的制氢或储能能力。加快发展燃料电池备用电源及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优先在氢能产业园开展示范应用。选择部分偏远山区开展小型分布式氢能发电供暖试点。3.建设综合能源港。编制《全市综合能源港布局专项规划》,规划建设一批集加油、充换电、加氢、加气等于一体的复合型能源服务港,加大现有加油站点综合能源服务改造,实现多类型能源供给互联互通。到2025年,全市建成或改造综合能源港100座。(七)实施交通运输降碳行动深入推进高水平交通强市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综合交通体系;加强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优化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交通领域节能减排降碳治理。力争到2025年,全市多式联运货运量年均增长10%;新能源汽车在公交、公务和专用车领域占比达到80%以上。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1.推进交通运输结构调整优化。积极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升铁路货运比例,拓展管道运输优势,大力推进铁路、公路、水路、管道的高效顺畅衔接,打造智慧低碳物流枢纽示范区。到2025年,全市铁路、管道货运量占比分别完成省定目标,建成8个具有多式联运功能的绿色物流园区。2.加快公共机构用车新能源化。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采用租赁方式用车,扩大新能源汽车配备比例。“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或更新一般公务用车(除特殊要求用车外)100%新能源化。3.加快巡游出租车和公交车新能源化。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出租汽车(含网约车)和公交车行业的应用范围,全市巡游出租车、公交车新增和更新车辆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力争到2025年,我市新能源巡游出租车新增和更新比例达到80%,公交车100%实现新能源化。4.加快专用车新能源化。加大环卫、城市配送、邮政、救护车、校车、渣土车等专用车领域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力度,“十四五”期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比例逐年提高15%。优化新能源汽车运营环境,除上下班交通高峰时段外,放开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渣土车、城市配送车等专用车辆通行区域通行时间限制。力争到2025年,环卫、城市配送、邮政、救护车、校车、渣土车等专用车领域车辆基本实现新能源化。5.完善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争创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按照“适度超前、布局合理、智能高效”原则,加快推进充换电站(桩)建设。有计划推进既有居住社区充电桩建设,严格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落实新建居住社区预留充电桩安装条件100%配建要求。到2025年,全市新建各类充(换)电站3000余座,新建各类充电桩4万个以上,达到全省先进水平,具备满足全市11万辆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的能力。(八)实施碳捕集利用和储能建设示范行动加强与国内外高端专业机构合作,积极推广应用碳捕集利用新技术,策划实施一批碳捕集利用封存项目。围绕可再生能源消纳、发展分布式电力和微网、提升电力系统灵活性等领域,推广应用新型储能模式,提升能源生产消费开放共享能力。到2025年,争取新型储能容量达到100万千瓦。1.加快碳捕集利用技术研发应用。深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对大规模温室气体的减排潜力,大力发展集中排放源捕集技术,着力抓好石化、煤电、建材、化工等行业高浓度二氧化碳工业捕集项目;加大分布式捕集技术研发应用,积极推广干湿法空气直接捕集技术、扩大二氧化碳捕集的范围和领域。培育负碳工业发展,探索利用水泥和固废的汇碳能力,推广水泥部件+二氧化碳封存技术,在实现汇碳的同时以废治废。拓展二氧化碳在养殖微藻等农业领域的应用,在设施农业中示范推广二氧化碳增施技术。2.增加生态系统碳汇。强化生态保护红线刚性约束,严控生态空间占用。开展“绿满淄博”国土绿化行动,实施林业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稳步提升全市森林覆盖率,持续增加林业碳汇。实施耕地、湿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工程,提升土壤、湿地有机碳含量,增加农业和土壤碳汇。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积极推广“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建设“风光水储一体化”可再生能源示范基地,不断完善储能政策,创新智能储能商业模式,为高弹性电网提供强有力支撑。全市新增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按照不低于10%装机容量标准配套储能设施。4.积极发展各类型储能设施。探索利用退役火电机组的既有厂址,建设高效安全电化学储能、先进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和蓄冷蓄热储能等新型储能项目,结合新能源和峰谷调节推广家庭和单元小区的分布式储能系统,不断拓展储能应用新场景。在符合条件的地区科学选址,规划发展光蓄一体抽水蓄能电站建设。(九)实施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领行动倡导全民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相结合的生活方式,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绿色低碳消费理念深入人心,公共机构人均综合能耗较2020年下降6%,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1.实施绿色办公示范行动。发挥党政机关“绿色低碳、机关先行”示范作用,严格执行节能、节水、环保、再生绿色产品采购制度,强化节约用水、用电、用纸量化标准,大力推行信息化、无纸化办公,减少一次性消耗用品使用,积极争创绿色办公单位。倡导其他公共机构集约节约利用办公资源,使用循环再生办公用品,降低能源资源消耗,营造绿色办公环境。2.推进绿色生活引领行动。加强生态保护知识宣传教育,培养全民节能型消费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积极推广节能照明、节水器具和雨水收集利用技术。探索实施碳普惠制度,利用数字经济和互联网优势,量化低碳行为,带动家庭、学校等共同为碳达峰、碳中和做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出贡献。大力实施公务接待简约化和“光盘行动”,鼓励适量点餐,遏制食品浪费。倡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鼓励民众采用步行、自行车、公共交通、拼车等低碳方式出行。3.深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行动。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重点推动全市公共机构全面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加强生活垃圾源头减量,推广减量化措施,鼓励建设废旧物品回收设施,推动废旧电器电子产品、办公家具等废旧物品循环再利用。督导机关事业单位做好有害垃圾统一清运处置。广泛开展志愿服务行动,引导干部职工养成生活垃圾分类习惯,带头在家庭、社区开展生活垃圾分类。落实国家塑料污染治理有关要求,推动公共机构逐步停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制品。通过典型示范带动区域性、系统性工作提升。到2022年,全市遴选建成100个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点,到2025年,实现生活垃圾干湿分类处理全覆盖。(十)实施新能源产业促进行动积极抢抓“双碳”机遇,推动减碳降碳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创新研发与示范应用,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光伏、氢能等新能源产业,实现减碳降碳与新兴产业发展双赢。1.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新能源乘用车、商用车、专用车,积极布局智能网联汽车。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20万辆/年,智能网联汽车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打造成为在全国、全省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基地。2.大力发展氢能装备产业。加快东岳质子交换膜、山东工陶院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膜等关键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大力推进亿华通、爱德曼等氢能关键装备项目,努力构建“燃料电池膜—膜电极—电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堆—发动机—整车”的全产业链。布局建设桓台氢能产业园、博山氢能产业基地、高新区储能产业基地项目,壮大氢能关键材料及装备产业,打造全国氢能产业创新发展高地。3.大力发展光伏装备产业。以周村区、临淄区、高新区等为重点,引进做大一批产业链关联企业,重点发展焊带、光伏电池及组件、边框、接线盒、逆变器、蓄电池等产品,形成产业链条完整、规模效应突出、基础配套完善的光伏产业基地。到2025年,光伏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建设成为全省最大的光伏产业基地。三、政策支撑(一)完善财税激励政策。一是聚焦能源消费总量、碳排放总量、能耗强度、碳排放强度4个核心指标,科学设定绿色发展奖惩机制,鼓励先进,约束落后,整体达标。二是紧盯能源、工业、建筑、交通4大领域,修订能源“双控”目标考核奖惩办法,实施化工、热电等高碳行业节能减碳改造专项激励,健全完善以绿色低碳发展为导向的财政支持政策体系。设立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绿色低碳建筑财政补助资金,制定实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政策、新能源汽车推广补贴政策,扩大气代煤财政专项扶持范围。三是统筹用好科技等专项资金,支持新能源和减碳降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四是实施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支持减碳降碳的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以及资源综合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和节能降碳等专用设备投资抵免政策。(二)加大绿色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绿色信贷投放,支持以碳排放权、用能权和节能项目收益权等为质押的绿色信贷。优先为节能减排降碳项目提供融资服务,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高排放行业的信贷投入。鼓励企业发行绿色债券。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引导社会资本扩大投入。(三)建立完善市场化机制。按照国家决策部署和省工作要求,加快实施碳排放许可制,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立企事业单位碳排放总量认证和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用能权交易机制,积极组织重点行业碳排放单位参与全国碳排放市场交易,加强碳排放权分配管理,用市场化手段推进减碳降碳和碳排放权高效配置。完善相关要素支持政策,研究制定降低燃煤机组(锅炉)天然气改造成本、综合能源港享受工业用地政策等配套办法。(四)扩大减碳降碳领域对外开放。加强与国内外高端专业研发机构、头部企业合作,大力引进推广减碳降碳领先技术。加强城市间合作,发起成立双碳城市联盟,发展双碳城市合伙人,共同打造聚能共生、减碳降碳行业新生态。组织举办高层次“双碳”发展峰会论坛,集中推介全市减碳降碳重点工程和重点项目,积极吸引权威机构、行业领军企业、绿色基金参与,推动全市减碳降碳工作高质量发展。四、组织保障(一)加强组织领导。市级成立减碳降碳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全市十大行动和减碳降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展改革委。各职能部门、各区县要根据本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分年度推进计划,形成工作落实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有布置、有督促、有落实、有结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二)加强督导考核。建立季度督查和半年通报制度,市减碳降碳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各区县、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十大行动和减碳降碳工作完成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督促目标任务进度滞后的区县、部门单位限期整改。将十大行动和减碳降碳工作成效纳入年度综合考核,增加考核权重,加强指标约束,推动各项任务落实到位,尽快见效。(三)营造浓厚氛围。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开展低碳园区、低碳企业、低碳社区、低碳单位评价试点。加强舆论宣传,全面展示减碳降碳行动新成果新成效,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减碳降碳十大行动、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根据《深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深圳率先打造美丽中国典范规划纲要(2020—2035年)》(深先行示范〔2021〕2号)等文件要求,为全面深化低碳试点示范,加快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始终贯彻新发展理念,紧紧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全面深化各类低碳试点示范,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探索具有深圳特色的“近零碳”建设路径,进一步促进城市绿色低碳发展,助力深圳以先行示范标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基本原则分类推进,示范引领。选取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区域、园区、社区、校园、建筑及企业,有序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总结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经验,以点带面,多领域多层次推动“近零碳”“零碳”发展,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因地制宜,综合施策。充分考虑资源禀赋、发展定位等因素,采取多种对策支持各试点项目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近零碳排放目标与建设方案,着力将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打造成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绿色低碳发展的集成性、综合性载体,鼓励有条件的试点项目探索建设零碳排放区。统筹衔接,创新驱动。统筹兼顾低碳园区、绿色社区、绿色校园等相关工作和要求,加强衔接,形成合力,着力提升绿色低碳水平。在减源、增汇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示范,推动准入、核查、信息披露、考核评估等管理机制创新。(三)工作目标“十四五”期间,分批推进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建立实施效果动态跟踪评价机制。到2025年,完成首批试点项目建设与验收,总结宣传推广试点建设经验,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与管理体系。持续优化提升建设效果较好的试点项目,推动碳排放总量逐步降低并趋近于零,探索零碳排放区建设模式。二、主要任务(一)近零碳排放区域试点遴选若干个区域边界明确、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城区、新区或重点片区开展近零碳排放区域试点建设。以区域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为目标,以低碳经济为发展模式和方向,以低碳生活为理念和行为特征,着力实施能源、产业、建筑、交通、碳汇等重大工程,形成体系完备的近零碳排放区域发展模式。(二)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遴选若干个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园区开展近零碳排放园区试点建设。以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为主要目标,在保证工业企业或研发办公企业正常生产经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营活动的前提下,着力优化园区空间布局,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严格实行低碳门槛管理,合理控制工业过程排放,建立减污降碳协同机制,推进创新发展和绿色低碳发展。(三)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遴选若干个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社区开展近零碳排放社区试点建设。以社区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为主要目标,着力发展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节能低碳建筑,提供多层次绿化空间,建设慢行道路,利用碳普惠机制与各类宣传活动提升居民低碳意识,倡导绿色生活。(四)近零碳排放校园试点遴选若干个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校园开展近零碳排放校园试点建设。以校园人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为主要目标,构建校园可持续能源体系,降低校园建筑运营能耗,促进校园用车全面电动化,优化校园绿地碳汇空间,引导师生绿色出行和低碳生活。将近零碳理念融入学校教育及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碳中和有关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实现校园可持续发展。(五)近零碳排放建筑试点遴选若干个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建筑物开展近零碳排放建筑试点建设。以单位建筑面积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为主要目标,引导开展建设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着力提升建筑节能水平,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开展绿色运营,引导购买核证自愿减排量,降低建筑碳排放。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六)近零碳排放企业试点遴选若干个减排潜力较大或低碳基础较好的企事业单位开展近零碳排放企业试点建设。以单位产值或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量和碳排放总量稳步下降为主要目标,着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工艺流程低碳化改造、运输工具电动化、办公场所低碳化改造与运行,带动供应链减碳行动,强化碳排放科学管理,提升员工低碳意识,降低企业碳排放。三、实施步骤(一)申报评审阶段(2021年)1.组织申报。2021年在全市开展第一批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征集工作。根据试点情况定期开展试点项目的申报评审工作。项目申报单位可自行或委托有技术实力的专业机构按照要求编制试点项目创建方案并提交相关材料。2.项目遴选。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遴选出特色鲜明、指标设置科学、有复制推广价值的试点项目,并对创建方案提出评审指导意见。项目申报单位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完善创建方案。3.项目确定。对通过专家评审的试点项目进行公示,公示期满无异议或异议不成立的正式确定为试点项目。(二)建设实施阶段(2021年—2025年)1.项目实施。试点项目单位按照创建方案所确定的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相关建设工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过程跟踪。建立试点项目动态跟踪机制,定期跟进试点项目单位建设情况,指导解决试点项目建设过程存在的问题,宣传推广优秀经验做法。3.验收评价。试点项目单位完成创建方案目标任务并达到验收要求时,可自行或委托有技术实力的专业机构编制自评估报告,提出验收申请。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组开展试点项目验收工作,对通过验收的试点项目分别授予相应的近零碳排放称号。(三)总结提升阶段(2025年)1.总结评估。及时总结试点经验和做法,编制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创建导则等相关标准。召开试点项目经验交流会议,引导更多区域、园区、社区、校园、建筑及企业树立近零碳排放目标,形成一批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有影响力的成果。2.复核提升。对验收通过的试点项目进行定期复核,巩固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的实施效果。推动部分运营效果较好的试点项目持续优化提升,碳排放总量逐步降低并趋近于零,探索零碳排放区建设模式。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工作在市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下,由市生态环境局会同市发展改革委统筹协调实施,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住房建设局、教育局等有关部门协同推进。各区(含新区、合作区)将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作为重点工作长期推进,明确牵头部门,加强组织协调,鼓励项目申报,落实相关政策,推动项目实施。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二)做好资金支持充分利用各类已有资金政策积极支持近零碳排放区试点建设,对符合规定的试点项目予以奖励或补贴,鼓励各区(含新区、合作区)财政对试点项目予以支持。积极引导各级金融机构为试点项目建设提供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金融支持,吸引各类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参与试点项目设计、改造和运营。(三)强化能力建设组建由国内外低碳领域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团队,负责试点项目的遴选、评估及验收,并在试点项目实施各阶段予以技术指导。支持本市相关科研机构、高等院校、行业协会和事业单位等培育碳排放统计核算、节能环保、低碳发展等相关业务人才,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四)加强宣传推广加大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集中展示各项低碳技术与方法,全方位宣传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创建的重要意义和阶段性成效。依托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打造低碳发展公众教育宣传平台,向公众开放参观,展示我市低碳发展情况和成果,营造积极参与的社会氛围。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是我市自主创新、先行先试的工作,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支持,并已经被确定为自治区试点。为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城市,全面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努力推动我市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助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工作部署,按照全市深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总体安排,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提升林草综合碳汇能力为导向,以机制创新、科技支撑、模式探索为重点,积极探索林草碳汇发展新模式,完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新机制,开辟林草碳汇资产管理开发新路径,构建碳达峰碳中和背景下的林草事业发展新格局,努力打造区域特色鲜明、综合效益显著的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二、基本原则(一)坚持守正创新。建设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既要“守正”,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中央、自治区关于生态保护修复、碳达峰碳中和等各项部署要求;又要“创新”,立足包头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全力推进试验区建设。(二)坚持巩固提升。遵循生态系统内在的机理和规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持续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着力稳定、巩固生态系统碳库。同时采取针对性的集中增汇措施,加快提升森林草原湿地碳汇能力。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坚持科学管理。加强林草碳汇计量监测和综合管理,推进林草碳汇资产管理开发,形成符合包头实际、体现包头特点的林草碳汇管理体系。(四)坚持社会参与。在政府主导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完善相关政策措施,推进生态产业化,鼓励和引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三、主要目标2021年。全面启动试验区建设。编制《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规划》,将试验区建设确定为自治区林草碳汇试点。建设森林草原湿地碳汇发展片区和碳汇林示范基地,开发林草碳汇综合管理平台,开展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探索基于林草碳汇的碳中和市域循环、碳交易(CCER)项目开发,争取实施森林草原湿地综合增汇项目。2023年。试验区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全市林草碳汇基础能力、服务水平和队伍建设有效夯实,在增加碳汇、组织管理、计量监测、资产开发等重点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成果,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全面提升。2025年。建成具有包头特色、系统完整的林草碳汇试验区。基本建立包头林草碳汇高质量发展体系,基本形成全市林草碳汇多元化发展格局,林草碳汇能力显著提升、增汇措施科学高效、碳汇价值多元显现,形成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林草碳汇发展的典型经验和成熟模式。到2025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19.3%,森林蓄积量达到380万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38%,湿地保护率达到38%,林草碳汇项目总规模达到1340万亩(其中森林碳汇项目330万亩、草原碳汇项目1000万亩、湿地碳汇项目10万亩)。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重点任务(一)科学编制试验区建设规划。立足我市自然生态系统实际,针对林草碳汇试验区建设总体目标,深入开展调查分析,研究编制既有创新引领、又有实践支撑的高质量的碳汇试验区建设规划,明确总体思路、具体目标、建设路径、重点任务和具体措施,从“提升能力、精准增汇、创新驱动、科学管理”四个方面发力,一体推进包括森林、草原、湿地等在内的林草碳汇发展,积极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发展模式,确保在“十四五”期间全面建成试验区,努力实现全市林草碳汇能力明显提升、生态产品价值充分彰显,促进全市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着力提升林草碳汇能力。立足包头实际,围绕全国生态保护修复“双重”规划、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多渠道争取项目、多元化筹集资金,大力实施森林草原湿地综合治理项目,推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推动林草生态资源质、量双增,努力提升林草碳汇综合能力。加强我市北部草原、中部大青山、南部黄河湿地生态修复,实行以水定绿、适地适绿、量水而行,因地制宜科学开展营造林和草原湿地修复。统筹推进森林抚育、退化林修复、低效林改造、退化草原修复、湿地保护修复、矿山生态修复,提高自然生态系统的碳储量。通过政府、社会和生态产业化投资,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完成退化林修复和无立木林地再造林。(三)精准推进林草增汇措施。以全市国有林场、重要湿地、山北草原为主阵地,着力推进建设总面积309万亩的12个森林碳汇发展片区、总面积1220万亩的5个草原碳汇发展片区,和总面积18万亩的5个湿地碳汇发展片区,坚持“一片一方案”,落实增汇目标、路径和措施,实行上图管理、综合施策、精准增汇。积极建设碳汇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示范林,“十四五”期间各旗县区每年建成不少于500亩的碳汇示范林。通过碳汇权确认、碳排放量抵消、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颁发碳汇绿色证书等办法,鼓励和引导各级各类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积极参与碳汇林建设。(四)加强林草碳汇计量监测。对全市林地及森林、草原、湿地的分布、质量、保护等级、权属,以及退耕还林还草、退化林、无立木林地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开展包头森林(各类林木、树种)、草原、湿地生物量、年生长量调查和固碳特性综合分析,科学测算林业、草原、湿地等碳汇量规模。建立健全林草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完善包头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技术规程,加快建立符合国家规范、满足工作需要、具有包头特色的林草碳汇监测统计体系、报告编制体系和数据覆盖全面、功能高效易用的基础数据库。组织开展林草碳汇连续动态监测,加强林草碳汇计量监测新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五)加强林草碳汇科学管理。开发建设包头林草碳汇综合管理平台,对全市林草碳汇监测核算、碳汇发展片区建设、碳汇林建设、碳汇认购、“零碳”行动等进行实时监管,为碳中和、碳交易开展全过程服务。开展林草碳汇资产管理与开发,加快造林碳汇和森林经营碳汇“中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CCER)项目储备,探索碳汇配额、碳汇金融等多种运营模式和开发路径,变“碳交易”为“碳运营”,推动林草碳汇价值实现可视化、多元化、最大化。积极开展“零碳”行动,鼓励、引导全市各级各类单位和个人开展碳排放计量,通过营建碳中和林等多种形式“购买”林草碳汇,实现碳中和、碳抵消,打造“零碳”活动、“零碳”会议、“零碳”机关、“零碳”产品,逐步建立市域内模拟“碳交易”、碳中和机制。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六)加强林草碳汇科技支撑。研究制定《包头市林草科技创新方案》,推动组建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包头林草碳汇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开展林草湿增汇措施、碳汇计量监测研究、碳汇价值开发等方面的创新研究,围绕提升林草湿碳汇能力开展科研合作攻关,力争使碳汇试验区建设更加科学高效。加强森林、草原、湿地等生态系统碳汇功能研究,加强林草碳汇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贡献和转化路径研究,推进关键领域技术创新,推广和转化先进科研成果。积极探索造林绿化、森林经营、湿地和草原等碳普惠运作方法,完善公众低碳激励机制。根据林草碳汇试验区建设的实际需要,通过培养、引进、合作等多种渠道,建设一支适应林草碳汇发展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七)着力稳定林草生态碳库。在全市全面建立林长制,落实各级党委、政府主体责任和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目标责任,建立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源头治理、全域覆盖的森林草原湿地保护发展长效机制。严格资源保护制度,加强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严格控制林地、草原转为建设用地,严格落实《包头市禁牧休牧条例》,严厉打击非法占用、破坏林地草原湿地资源等违法行为。强化林草灾害防控,建立健全森林草原火灾风险评估、安全预警、综合防范、应急救援机制,层层压实防灭火网格化管理责任,全面增强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落实重大森林草原有害生物灾害防治地方政府负责制,严格防范重大新发突发有害生物危害和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突出抓好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光肩星天牛、草原鼠兔害等防治工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实施。市政府成立以市长任组长、相关副市长任副组长的碳达峰碳中和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包括市林草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生态环境局、市住建局、市工信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市机关事务中心等相关部门和单位,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草局,各旗县区也要成立相应组织机构,统筹推进试验区建设工作。构建政府统一组织实施、部门分工协作、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试验区建设工作格局。(二)加大资金支持。加大试验区建设资金支持力度,优化和整合资金渠道,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对试验区建设中的规划编制、监测管理、科研开发等基础性工作要给予必要的财政经费保障。积极争取国家专项建设债券、政策性中长期低息贷款、碳汇基金及国际合作项目,用于试验区项目建设。研究建立财政对林草碳汇项目的补贴政策,吸引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林草碳汇项目。探索研究碳汇直接融资方式,争取自治区林草碳汇债券,引导绿色金融债券募集资金投入到林草碳汇项目。(三)鼓励先行先试。试验区建设要大胆探索、开拓创新,突出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试验,发挥示范、突破和带动作用。健全激励机制,营造谋改革、善创新的良好氛围。市林草局作为试验区建设牵头单位,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完善工作思路,细化工作措施,加强对建设任务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适时开展成效评估。对成熟、试行有效、值得推广的经验,要及时总结提炼提升;对试验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认真研究、及时解决。要认真贯彻各项法律法规政策,及时跟进国家、自治区相关安排部署,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汇报试验区建设情况,得到更好更多的指导和支持。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强化旗县区责任。将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建设任务纳入全市林长制目标管理。各旗县区政府要统筹推进,明确本地区在试验区建设中承担的目标任务,确定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特别是针对碳汇发展片区建设和造林增汇、森林经营、退化林修复,退化草原修复、湿地保护等方面要细化措施、全面推进。(五)营造良好氛围。加大试验区建设的宣传力度,深入解读和宣传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意义和林草碳汇的重要作用,营造合力推进试验区建设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林草碳汇宣传力度,结合国际森林日、全国低碳日、全国节能宣传周、植树节等重大节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教及实践活动,广泛普及林草碳汇知识,引导形成全社会关心、关注、支持林草碳汇(包头)试验区的良好氛围。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加快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县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补齐县城建设短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建村〔2021)45号)和《自治区村镇建设发展“十四五”规划》部署要求,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牢牢扭住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统筹县城建设发展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推动县城提质增效,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实施原则一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做好顶层设计,强化结果控制,分类施策、因地制宜,科学合理确定目标要求和工作节奏,统筹推进节能与减碳。一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绩效考核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一创新引领,转型发展。强化技术创新,加强核心技术攻坚,完善技术供给体系,加快转变县城建设方式一全域统筹,生态优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推进县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一体化发展,构建县城绿色低碳发展模式。(三)工作目标选取拜城县为地区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县城,其余各县结合实际选择1个重点镇为建设试点。通过实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绿色低碳交通体系、历史文化保护等项目建设,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发展。到2025年,各试点县的绿色低碳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完善,县城建设强度和密度控制合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为地区县城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经验。二、主要任务(一)优化县城结构和布局严格落实自治区新型城镇化规划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县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积极盘活消化处置批而未供、闲置土地,加强既有用地集约混合利用,推进土地节约集约高效利用。严格执行国家和自治区产业用地政策严禁向“三高”项目供地,保障和支持新产业新业态项目、民生服务设施建设用地需求。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县城建成区人口密度控制在每平方公里0.6万至1万人,县城建成区的建筑总面积与建设用地面积的比值控制在0.6至0.8,做到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摊大饼式无序蔓延。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二)严格县城建设管控统筹发展与安全,严守县城建设安全底线,新建建筑选址要符合规划要求,做好防灾安全论证,避开滑坡、泥石流、岸塌等地质灾害危险区以及洪涝灾害频发区、地下采空区和地震新裂带等危险区域;要加强防洪排涝减灾工程建设,提高洪涝风险防控能力。县城民用建筑高度要与消防救援能力相匹配。限制县城民用建筑高度,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6层及以下住宅建筑面积占比应不低于70%,原则上最高不超过18层,确要建设18层以上居住建筑的,应严格充分论证,并确保消防应急、市政配套设施等建设到位。加强50米以上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平面设计、建筑保温及防火技术措施等要符合消防技术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道路红线宽度不超过40米,广场集中硬地面积不超过2公项,步行道网络应连续通畅,打造宜人的空间尺度。(责任单位:地区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应急管理局、消防救援支队等)(三)加强县城绿化美化按照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要求实施建设,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顺应原有地形地貌,不挖山,不填河湖,不破坏原有的山水环境。保护修复河湖缓冲带和河流自然弯曲度,不得以风雨廊桥等名义开发建设房屋。县城绿化美化主要采用乡土植物,实现与周边山水林田湖草沙等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融合。坚持新区建设与老城区改造相结合,优化县城绿地布局,保护县城现有绿地,通过规划建绿、拆违增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科学论证、合理合规建设县城绿地,实现居民“100米见绿、500米见园”。树立海绵绿地理念,充分利用绿地建设生态雨水设施,如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及透水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地面等,认真执行《公园设计规范》(GB51192-2016),实现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280%,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rrf/人以上。继续开展“园林式居住区、单位”创建活动,做好居住区绿化系统规划和绿化工程养护工作,确保改造后的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25%,新建居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推进河湖沿岸河岸护岸林建设绿化,在不影响河道行洪的前提下,开展河道植绿,维护生态泊岸,增加生物固氮。(责任单位:地区林草局、自然资源局、住建局、水利局等)(四)大力发展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强化绿色建筑标准实施,加强绿色建筑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管理,促进县城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县城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并达到《绿色建筑评价标准》(XJJ126-2020)规定的绿色建筑基本级。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设绿色农房,促进农村建筑绿色发展。引导各县制定鼓励政策,推动一、二、三星级绿色建筑发展,逐步扩大星级绿色建筑建设比例。加快推行建筑节能节水标准,推进老旧小区节能节水改造和功能提升。加强绿色建筑运行管理,积极采用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节水管理,引导用户降低建筑运行能耗。鼓励开展近零能耗建筑试点示范建设,总结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近零能耗建筑设计、施工及材料、产品支撑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鼓励企业申请国家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和绿色供应链,大力增加绿色建材产品供给,为绿色建筑发展提供要素保障鼓励工程建设项目积极使用绿色建材,在政府投资工程、重点工程、市政公用工程、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区、装配式建筑等项目中率先采用绿色建材,逐步提高县城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责任单位:地区住建局、科技局、工信局、市场监管局等)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推进绿色低碳建造大力发展装配式钢结构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建筑,在政府投资的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办公楼、医院、学校、幼儿园、文化体育场馆、市政综合管廊、工业园区标准厂房、公交站台等新建项目中100%推广使用装配式建筑。鼓励支持房地产开发项目中建设装配式建筑,合理提高装配式建筑比例。新建装配式建筑应当符合《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XJJ116-2019),装配率不低于50%。推进装配式建筑产业集聚发展,逐步形成以骨干企业为核心,产业链较为完整的产业集群。完善装配式建筑技术标准体系,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加快培育产业基地,加大示范项目建设力度,落实装配式建筑各项优惠支持政策,不断提高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责任单位:地区住建局、发改委、工信局等)(六)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加强干热岩资源潜力评价,开展中深层地热、浅层地温能和水热型地热调查评价及勘察示范,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提供重要清洁资源保障。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工作基础扎实的县(市)要积极推广应用太阳能、地热能、空气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和能源高效利用。构建县城绿色低碳能源体系,因地制宜积极推广分散式风电、分布式光伏等清洁能源应用,提高绿色能源消费比例提高县城能源使用效率,将可再生能源供暖作为区域城市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重要内容,根据辖区资源禀赋和用能需求推广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合理布局可再生能源供暖项目。做好可再生能源供暖与城市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常规能源供暖系统的相互衔接,支持建设可再生能源与其他供暖方式相结合的互补供暖体系。充分发挥电力在建筑终端消费清洁性、可获得性、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便利性优势,建立以电力消费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费体系,提高建筑用能中清洁电力消费比例,降低传统化石能源在建筑用能中的比例。有序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提升新能源电量占比。(责任单位:地区自然资源局、发改委、科技局、住建局等)(七)建设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实施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等重点工程,推动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民政福利、环保、安全等公共设施和服务资源在县域内实现优化配置,提升县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力。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人均用地不少于0.1rrf的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结合辖区实际,以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的方式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方式,统筹县城水电气热通信等设施布局,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降低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探索以街区为单元统筹建设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设施,加强社区绿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活动空间场所建设,打造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建立健全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强化县域用水总量控制,推进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责任单位:地区水利局、住建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民政局、文旅局等)(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系统打造适宜的县城慢行交通系统,建设连续通畅的步行道网络。打通步行道断头道路,连接中新节点,优化过街设施,清理违法占道和占用、堵塞消防车通道行为,提高道路通达性。完善安全措施,加强管理养护,确保步行道通行安全,鼓励县城建设连续安全的自行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车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完善公交网络,引导绿色低碳出行。在公共交通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逐年提高新能源及清洁能源车辆在公共交通中的占比。开展“绿色出行宣传月”“公交出行宣传周”等活动,营造节能减排氛围。(责任单位:地区交通局、住建局等)(九)培育绿色生活方式开展节约型机关创建,推行绿色办公,推进无纸化办公,减少使用一次性办公用品,推广使用循环再生产品。开展绿色家庭创建行动,引导群众学习资源环境方面的基本国情、科普知识和法规政策,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增强绿色环保理念,开展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在中小学开展多种类型、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提升师生生态文明意识。开展绿色社区(村组)创建行动,建立健全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制度促进社区(村组)节能节水、园林绿化、环境卫生、垃圾分类、设施维护等工作质量提升。持续推进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免费开放,适当延长节假日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开放时间,探索推动公共文化机构“夜间文化”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地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妇联、教育局、发改委、住建局、生态环境局、文旅局、乡村振兴局等)(十)保护传承县城历史文化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体系,保护传承县城历史文化和风貌,保存传统街区整体格局和原有街巷网络,不拆历史建筑、不破坏历史环境,保护好古树名木、建立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的保护修缮工作长效机制。全面深入开展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普查申报、历史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文化街区划定和历史建筑确定工作,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严格保护。及时认定公布具有保护价值的老城片区、建筑和水利工程,实施挂牌测绘建档,明确管理要求,确保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及时核定公布文物保护单位,做好文物保护单位“四有”工作和登记不可移动文物挂牌保护,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促进文物开发利用。推进实证历代中央政府治理新疆的历史文化遗产的展示利用设施建设,促进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具象化和可视化,打造中华文化地标,坚守文物安全底线,推进文物平安工程建设实施,逐步完善安防、消防和防雷设施,实现安全防护设施全覆盖。县城建设发展应注意避让历史文化遗址。三、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各县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试点县要坚决扛起绿色低碳建设的政治责任,将其作为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重要内容,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强化政策支持。各级住建、发改、教育、科技、工信、民政、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交通、水利、文旅、应急管理、市场监督、机关事务管理、林草、乡村振兴、妇联、消防救援等有关部门要在党委政府领导下,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扎实推进实施。(二)压实工作责任试点县人民政府是试点工作的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编制规划设计,制定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职责,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试点县绿色低碳建设实施方案报地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备案。(三)保障资金投入试点县要加大政策资金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争取并利用好城乡绿色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四)强化考核评估将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相关指标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对各县、试点县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强化目标落实情况考核。(五)加大宣传培训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导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绿色发展意识。开展减排自愿承诺活动,引导公众自觉履行节能减排责任。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发挥武平生态优势,引导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开展低碳社会试点创建,开发碳金融产品,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助力武平林改“再出发”,构建碳普惠体系,向全社会倡导低碳生活理念,营造全社会节能降碳、资源节约氛围,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发挥我县林业生态优势和“林改第一县”的体制优势,把发展林业碳汇作为深化林改的一项具体措施、创建低碳社会的一条主要途径,持续改善林业生态,增加林业碳汇。同时,坚持增加碳汇与减碳并举,积极倡导低碳生产生活方式,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碳普惠体系,打通上下游碳普惠价值链,借助碳金融,拓宽完善消纳渠道,积极参与多层次自愿减排市场,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推动林改深化和生产生活方式低碳化绿色化,打造绿色发展、创建低碳社会的“武平样板”。二、主要目标2022年,形成武平县碳普惠体系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及量化核证标准体系;选取基础好、有代表性的领域及统计基础好、数据可获得性强的项目和场景先行开展试点建设;推进林业碳汇项目试点,开发“碳金卡”等金融产品,借助金融手段,探索林业碳汇和低碳行为的价值实现。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2023年,搭建碳普惠平台,逐步实现碳积分、碳普惠减排量与碳交易市场的联通、兑换和交易,建立制度健全、管理规范、有序运转的碳普惠运营机制。2024年,完善碳普惠体系,基本形成规划流程清晰、应用场景丰富,系统平台完善和商业模式可持续的碳普惠生态。三、重点任务(一)积极开发林业碳汇和碳普惠减排项目1.开展林业碳汇固碳。充分发挥我县森林资源丰富、全国林改第一县的体制机制优势,认真研究已备案的林业碳汇方法学,利用现有方法学,积极探索申报天保林(VCS)、人工造林、竹林经营、森林经营等方面的林业碳汇项目,取得核证自愿减排量,进入全国、省碳交易市场,创新林业生态价值的实现机制,实现生态改善和林业增效、林农增收的有机统一。力争2023年前我县林业碳汇项目开发试点工作落地见效,并取得省林业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林业碳汇试点专项支持。2.开展绿色公益减碳。着力开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地建设和保护、植树造林、绿色帮扶等公益类减排项目,鼓励吸引社会资金投入绿色公益项目,开展蓝色碳汇研究。(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林业局,武平生态环境局)3.开展绿色生活减碳。完善节电、节水、节气、垃圾分类等配套设施建设,优化用水、用电、用气及垃圾分类服务平台数据信息采集功能,鼓励绿色生活行为。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4.开展绿色出行减碳。完善公共交通、燃油机动车停驶、新能源汽车使用、共享单车使用等绿色出行场景,强化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数据信息采集功能,鼓励公众绿色出行。5.开展绿色消费减碳。以低碳场景评价规范引导旅游景区、餐饮、酒店、商超等打造绿色消费场景,鼓励低碳管理,促进公众的绿色低碳消费行为,鼓励公众购买碳标签产品,强化数据信息采集,为公众绿色消费提供便利。6.开展绿色办公减碳。鼓励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使用钉钉、企业微信等移动办公平台进行移动办公、线上办公、无纸化办公,实现减碳,并通过钉钉等移动办公平台内置的碳减排插件计量和统计碳积分,碳积分可转移到我县碳普惠信息平台进行登记、流通、消纳。7.开展绿色生产减碳。开发小微企业节能减排项目,重点开发能源替代、能效提升、资源节约等减排项目,鼓励小微企业通过节能技改、使用可再生能源、资源回收利用等方式减少碳排放。(二)积极发展碳普惠金融8.发展林业碳汇贷款。在现有林权抵押贷款、惠林卡、区块链金融的基础上,进行金融产品创新,充分利用林业碳汇价值,开发林业碳汇质押贷款产品,创新林业碳汇价值的实现途径,变林业无形资产为资本,激活绿色金融,促进林改再出发。9.发行推广应用“碳金卡”。挖掘碳普惠减排量的潜在价值,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碳积分等的创新性碳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探索开设个人碳账户、发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行碳信用卡等,建立与个人低碳行为挂钩的信用体系。重点支持县信用联社发行绿色金融“碳金卡”产品,实现碳积分与“碳金卡”积分互转,支持积分兑换商品、优惠贷款利率,通过“碳金卡”商业激励,充分调动小微企业、家庭和个人绿色低碳生产生活的积极性。(三)建设多场景覆盖的信息系统10.建设碳普惠管理信息系统。在“i武平”平台上,开发具有碳减排量数据采集、核算、备案、签发、登记、管理、交易、积分兑换等功能的碳普惠应用程序,同时打通与钉钉、微信等第三方平台的碳减排插件或小程序,实现碳减排数据共享和积分转换,广泛对接各类碳普惠项目和场景,与碳金卡等商业积分平台连接,利用碳金卡等商业积分平台实现碳减排量的价值。(四)建立碳普惠制度标准体系11.制定碳普惠管理办法。制定武平县碳普惠管理暂行办法,明确社会公众、小微企业节能减碳行为产生减排量的管理流程和使用规则,界定参与主体的权利、责任和义务。12.制定碳普惠方法学。结合我县绿色低碳发展要求,基于绿色出行、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绿色公益、小微企业节能减排项目场景,制定公共出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林业碳汇等领域方法学,以方法学规范减排量核算。13.制定低碳场景评价规范。基于绿色消费、绿色生活等场景,制定旅游景区、餐饮、酒店、商超等场景低碳评价规范,赋予相关场景低碳属性。14.制定减排量和碳积分兑换规则。制定武平县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与碳积分兑换规则,确保减排量与碳积分兑换的科学、公正、公平、公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建立林业碳汇和碳普惠减排量的交易机制15.建立林业碳汇交易机制。逐年实施一批林业碳汇项目,碳汇项目取得的核证自愿减排量进入国家、省碳排放交易市场交易,取得项目收益,实现林业生态价值。(责任单位:县林业局、发改局)16.建立碳普惠减排量的交易机制。建立本县的碳普惠减排量交易市场,建立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对企业、家庭、个人碳排放的抵消补充机制,对企业、家庭、个人签发的碳普惠核证减排量通过抵消机制进入本县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交易,鼓励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抵消办公、生产过程产生的碳排放。鼓励个人自愿购买碳普惠核证减排量抵消个人日常生活产生的碳排放。(责任单位:县发改局、武平生态环境局、各有关单位)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统筹指导。成立武平县低碳社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附件),下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由领导小组系统谋划和稳步推进,研究制定推进武平县碳普惠体系建设的政策措施;强化分工合作与资源共享,加强对我县林业碳汇和碳普惠体系建设工作的指导和协调。(责任单位:县发改局、各有关单位)(二)加强资金保障。参与体系建设的各级各部门要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推动试点工作;县财政局从勤俭办事的原则安排预算资金支持体系建设;积极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和碳普惠体系建设。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创新金融激励。建立健全武平县碳普惠体系相关金融支持政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基于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碳积分等创新性碳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开设个人碳账户、发行碳金卡等,建立与个人低碳行为挂钩的信用体系。(责任单位:县银保监管组、人行武平支行、各商业银行)(四)加强监督管理。建立监督检查评估机制,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评估建设工作进展与成效。加强对碳普惠核证减排量的签发、转移登记、消纳、积分兑换等环节的监督,保障碳普惠体系的公平、公正、公开和透明。(责任单位:县发改局)(五)加强社会宣传。加大碳普惠体系的政策解读和宣传推广力度,充分利用各种环境教育场景、平台,广泛宣传碳普惠、碳交易与碳中和,将碳普惠的宣传与世界环境日、低碳宣传周等现有活动形式结合,并通过电视、网络、平面广告等多种方式进行市场推广活动。(责任单位:县委宣传部,县教育局、文体旅游局、武平生态环境局、融媒体中心)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根据《浙江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全省第一批低碳试点县创建单位名单的通知》(浙双碳办〔2021〕4号),普陀区入列低碳能源发展类试点县创建单位,拟通过3-5年创建期,率先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全力打造全省能源低碳发展的“普陀样板”。为抓好试点建设工作,结合普陀实际,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决策部署,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聚焦能源低碳绿色发展,围绕打造“清洁能源转换枢纽”,大力发展风电、光伏、潮流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快推进LNG登陆中心建设,积极开展氢能应用示范,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海上氢岛”,协同推进能源、建筑、交通、农业林业、居民生活等领域低碳发展,助力普陀率先实现碳达峰与碳中和,全力打造全省低碳能源示范区。二、发展目标到2023年,全区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清洁能源转换枢纽”建设取得标志性成果,能源低碳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全省领先,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化成效明显。——碳排放强度和能耗强度保持全省领先。GDP年均增速保持在6.5%左右的较快发展水平,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控制在240万吨以内,单位GDP碳排放力争三年内进一步下降13.5%,单位GDP能耗力争三年内进一步下降9.3%。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能源领域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达到43%。创建期三年内,力争新开工风电、光伏项目装机20万千瓦以上,新增LNG接收能力700万吨,示范运行氢能公交车及冷链物流车15辆以上。——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低碳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23年,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力争三年内进一步下降19.4%,全区规上低碳行业增加值占比力争达到69%以上,规上高碳行业增加值占比控制在7.2%以内。二星及以上绿色建筑比例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3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0.5%,森林蓄积量增加到86万立方米,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到63%。三、主要任务(一)风光并举,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光伏高质量发展,加快海上风电开发,有序开发海洋能、潮流能,创新储能电站应用模式,完善充电基础设施布局,促进可再生能源消纳,全力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光伏高质量发展。分布式光伏以整区推进规模化开发为重点,集中式光伏以高质量推广生态友好型“光伏+”为重点。在特色小镇、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以及商场、学校、医院等建筑屋顶继续推进分布式光伏应用;探索在新建厂房和商业建筑等,积极开发建筑一体化光伏发电系统。重点利用滩涂和养殖鱼塘等,建设渔光互补光伏电站。充分发挥普陀区滨海优势,积极探索近海漂浮式海上光伏应用。到2023年,力争新开工光伏装机10万千瓦以上。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加快海上风电开发建设。加快近海海上风电集约高效利用,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探索浮体式海上风电在深、远海示范应用。充分利用海上风电装机容量指标,建设百亿投资规模的海上风电场,探索电力多元化消纳,与海水制氢、重大项目用电、并入电网等相结合,实现绿电送出。到2023年,力争新开工风电装机10万千瓦以上。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按需推进生物质发电项目,鼓励海洋能、地热能技术创新,有序开发潮流能和波浪能。支持清洁能源并网“就近接入”和“就地消纳”,推动可再生电力送出通道同步建设,确保可再生能源全额消纳。建立共享储能电站,积极探索大规模储能应用商业模式,拓展工业园区、居民社区等用户侧储能项目。依托源网荷储一体化和多能互补工程示范,发展虚拟电厂运营商业模式,挖掘可中断负荷、储能、分布式电源等灵活资源,开展虚拟电厂参与的现货能量市场、备用容量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的交易,构建主动调节、被动响应的市场模式。率先谋划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空间规划和布局,促进地方能源消费电气化转型。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责任权重达到43%。(二)集疏畅通,全力打造LNG登陆中心围绕中国(浙江)自贸区“一中心三基地一示范区”建设,全力打造六横LNG登陆中心,构建布局合理、集疏畅通的天然气供应体系,加快推进天然气全产业链发展。加快LNG储运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新奥二期LNG接收站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百亿级中石化浙江舟山六横LNG接收站项目、浙能舟山六横LNG接收站项目,同时兼顾加注船装船能力,力争将普陀建设成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国内大型LNG登陆中心。统筹布局登陆中心外输管道,加快LNG接收站外输管道建设。到2023年,LNG接收能力达1000万吨/年。推进天然气全产业链发展。推动天然气原料用气利用,积极发展以天然气为基础的工业产业,积极发展和探索制氢、LNG船舶加注等相关产业。推进LNG冷能资源梯级利用,重点推广LNG冷能空分利用,建设大型储藏冷库,探索建立国际低温物流中心,探索发展冷能发电项目。扩大天然气利用,鼓励天然气终端用户用气,推动船舶、陆上交通工具的天然气替代。加快建立液态中转分销体系,探索集装箱运输、水水中转、江海联运等液态LNG新型运输方式,实现沿海、沿江、沿路分销。(三)双向突破,积极打造“海上氢岛”坚持以产业培育与市场应用双向突破为主线,以制氢、储氢、运氢及氢燃料电池及其零部件制造为基础,以船舶、海洋运输、港口物流等海洋氢能示范应用为特色,以六横小郭巨、普陀海洋生态创新谷两大区域为核心,逐步向其他海岛区域延伸辐射,打造国内具有影响力的“海上氢岛”。打造氢能生产基地。着力发展工业副产氢提纯、天然气制氢、可再生能源发电制氢等具备资源优势的制氢方式,为氢能应用端提供保障供应。支持企业开展液氢制备、储运、加注、供应产业化示范项目。推进利用普陀区离网风电、光伏发电等资源和电网谷电资源开展电解水制氢,加快综合能源供应、可再生能源制氢储氢等创新应用。着力打造海上氢能保障供应链。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打造海洋特色氢能产业体系。着力发展氢能制备储运装备。引进国际、国内领先的制氢企业,加快发展加氢机、控制阀组、氢气压缩机、液(气)氢贮罐等氢能配套产业,重点发展液氢储运相关装备。积极引进和培育氢燃料电池用空压机、氢气循环装置、高效催化剂、膜电极、双极板等关键零部件生产企业。鼓励氢燃料电池企业与本地船舶修造企业、汽配企业建立紧密协作关系,推动氢燃料电池生产零部件配套本地化。针对风电供应和储能调峰、通讯基站、应急救灾以及城市大型综合体、未来社区等需求领域,开展氢燃料电池热电联供系统在用户侧的应用。支持六横清洁能源产业岛建设,围绕氢能制备储运核心技术装备、氢燃料电池关键零部件、氢能示范应用和相关配套服务等领域,开展全产业链示范,打造六横氢能产业园。到2023年,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装备产业化能力,力争培育国内一流氢能装备制造企业3家,燃料电池电堆、关键材料、零部件研发制造、燃料电池制造企业5家,氢能产业年产值突破25亿元。探索更多氢能应用场景。着力推进加氢网络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加氢站点,优先在符合条件的现有加油(气)站和规划建设的综合供能服务站中布局加氢装置,重点在产业基础好、氢能资源有保障的地区建设加氢站。推进氢燃料电池船舶应用示范,通过新建、改建、租赁等多种方式,积极探索和支持在海洋公务执法船、引航船、海钓船、休闲渔船等中小型船舶上开展氢能示范应用,力争成为国内氢能海洋应用示范标杆。推进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示范,开通运营氢能公交示范线路,在普陀山景区试点1-2条氢能公交和观光线路,在六横岛开通1条以上氢能公交示范线路。根据宁波舟山港口物流需求,试点推进氢燃料电池港区集卡、叉车等氢能商用车应用。探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索针对海岛孤立电网的氢能分布式燃料电池发电站应用。到2023年,建成3座以上固定式加氢站(包括综合供能站),示范运行氢能公交车30辆以上,新建或改造船舶50艘以上。(四)数字赋能,推动工业低碳转型升级聚焦数字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加快传统产业绿色改造,积极培育绿色企业,树立节能降耗标杆,全面实现工业绿色低碳转型。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深化5G、AR/VR、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在制造业、服务业领域的全面渗透和深入应用,打好“智能制造”“数字工厂”“工业互联网”等系列组合拳。加快数字赋能传统制造业,推进绿色船舶修造、水产精深加工、海工装备、机械加工等行业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制造升级,提升产业能效水平。加快数字赋能现代服务业,强化数字平台在电商销售、国际贸易、冷链配送、无船承运、健康医疗等方面的应用。推动传统产业低碳转型。以聚焦内需市场、价值提升、柔性生产、智慧应用为突破口,推动普陀船舶修造与水产加工两大传统优势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船舶修造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数字化”转型升级。拓展外轮修理与绿色修船业务,提升外轮修理全国占比,加速建设国家绿色修造船基地。积极响应气化长江、气化运河战略,加快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船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发展不锈钢船、玻璃钢渔船、LNG船舶、轻奢国际豪华邮轮等新型船舶研发制造。聚焦“柔性化、精深化、智能化”发展,持续做大金枪鱼、鱿鱼、海洋肽产业链,积极引入海洋肽研发团队与龙头企业,建立海洋肽“食药妆”一体的产品体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加快培育绿色企业。激发企业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加快提升绿色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推进“机器换人”、数字车间、无人工厂建设,以生产智能化推动制造业向用地集约化、原料无害化、生产洁净化、废物资源化的绿色制造方向发展。鼓励企业应用绿色设计技术,采用绿色环保新材料,开发绿色产品,打造绿色产业集群。促进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升级,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到2023年,新增绿色工厂10家、省级绿色园区1个。树立节能降耗标杆。严守能耗红线,严格控制煤炭等化石能源消费;严控用能质增量,重点审核新增用能项目,加大高能耗企业腾退力度,压减淘汰落后过剩产能,并对规上用能企业进行能耗在线监测及清洁生产审核;加强节能增效,加大产业园区内集中供热、余热余压利用以及超低能耗建筑等高效节能技术及设施的推广力度。推动单位GDP能耗和碳排放强度持续降低。重点培育一批优质高效节能领航企业,打造标志性节能工程。(五)多措并举,提升建筑绿色低碳水平以降低建筑能耗和优化建筑用能结构为重点,全方位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行绿色建造方式,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建设绿色低碳新城乡,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转型。推广绿色低碳建筑。实现绿色建筑全覆盖,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新建民用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提高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资公益性建筑的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机关办公建筑和政府投资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其他公共建筑按照二星级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进行建设。开展既有建筑能效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既有建筑的综合能效诊断及低成本调适运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营管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示范工程。建立绿色建筑统一标志制度。到2023年,新建民用建筑按二星级及以上绿色建筑强制性标准建设的建筑面积占比达到30%以上。全面推行绿色建造方式。加快推行以机械化为基础、以装配式建造和装修为主要形式、以信息化和数字化手段为支撑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打造一批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工程,推动政府投资工程率先采用绿色建材,推进绿色建材评价认证和推广应用,建立绿色建材采信机制。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结构体系和围护体系,加快工程机械产业体系培育,大力治理建筑垃圾,推进构件生产工厂化、现场施工装配化、土建装修一体化。到2023年,全区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比例达到50%。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优先利用建筑本身和周边的余热或废热,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空气源或地表水或海水源热泵、导光管采光系统,开展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提高建筑终端电气化水平,加快建设集光伏发电、储能、直流配电、柔性用电为一体的“光储直柔”建筑。到2023年,可再生能源替代常规建筑能源比例达到8%。建设绿色低碳新城乡。把绿色低碳要求融入未来社区、海岛乡村新社区等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建设。深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大力推行未来“零碳”社区创建。推进绿色农房改造,大力发展分布式天然气等,提升农村用能电气化水平,持续推进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乡村低碳改革“普陀样本”。(六)综合施策,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加快岛际交通方式从码头客渡向“大桥+机场+客渡”立体化综合交通方式转变,着力推动运输结构、交通装备、出行活动、基础设施等交通全链条迭代升级,努力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调整优化运输结构。建设莲花洋客运枢纽、半升洞、北仑圆山、朱家尖西岙旅游交通集散中心等交通枢纽,着力构建“公路、水运,城际、岛际,旅游、民生”层次分明、功能清晰、衔接高效的客运枢纽体系。以“建设舒适、通达、美观的国内一流海上旅游航线”为目标,加快构建完善全域联动的岛际“蓝色公路”快速通道网络。统筹布局民生航线、旅游特色航线,做优岛群、拉长岛链,实现“跳岛游”,全面开通本岛与宁波、中南部主要经济大岛的高速和客滚航线;谋划拓展江海联运旅游航线,推进客船更新换代和特色化改造。加快交通出行方式低碳升级。以大数据平台为核心,应用城市大脑,构建新型智能交通体系,降低拥堵造成的碳排放。推行无感安检、无感支付、智能引导等智慧交通服务在水路客运站全覆盖,在主要客运站场推行无纸化检票系统,通过“刷脸”“刷证”等检票方式,实现无障碍的快速通关。推进智慧停车系统建设,优化完善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提高通行效率。以“增量部分100%新能源化、存量部分加快更新”的思路,实现新能源交通出行方式全覆盖。到2023年,公共领域车辆新能源化比例达到60%,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到50.5%。推进低碳基础设施建设。高水平、高标准建设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力争到2023年全区公共领域充换电站达到6座。加快充电基础设施物联网平台建设和互联互通,建设具有统一找桩、统一监管、支付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便捷的充电基础设施管理服务平台。构建车桩匹配、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推广氢能等新能源应用,规划建设加氢站,构建“制、储、运、加”氢能源供应网络。(七)因地制宜,推动农业领域节能降碳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地制宜,推动农业低碳化生产,有效降低渔业船舶碳排放,推动农业领域节能降碳。推动农业低碳化生产。大力推广高效低耗能的新型农业机械,推广无人植保机、喷杆喷雾机。加快先进适用、节能环保农机装备推广应用,鼓励使用新型能源装备。推进农机标准化、规模化作业,降低农机机械单位能耗。改善农机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减少化石能源的汽柴油用量、增加生物质油适用,全面淘汰农用燃煤锅炉等落后产能。大力推广农(渔)光互补、光伏+设施农业、海上风电+海洋牧场等低碳农业模式。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遥感技术等在“三农”领域的应用,重点建设数字农业园区、数字农业工厂和基地,实现数字农业转型升级。着力降低渔业船舶碳排放。坚持和深化海洋渔船船数和功率数“双控”制度,优化作业类型,停止拖网、帆张网等渔船的建造审批。加大对渔业资源养护、减船转产等支持力度,由政府给予减船转产补助方式,引导老旧渔船渔民转产转业,压减全区老旧渔船数量和功率,调整优化渔业产业结构,鼓励引导“多休少捕”,减少渔业船舶二氧化碳排放。对纳入国家捕捞强度控制范围的海洋渔船实施更新建造,通过淘汰老旧、木质渔船和对海洋资源破坏较重的作业类型渔船,对新建“安全、节能、经济、环保、适居”的玻璃钢海洋渔船进行补贴,调整海洋捕捞作业结构。严格执行休渔禁渔制度。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八)全民引导,全面推行绿色低碳生活深入开展节能减排降碳全民行动,着力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低碳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国民和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加强生态文明法律知识和科学知识宣传普及。依托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海岛公园等载体,建设一批生态文明实践基地,推动全社会的研学实践。组织开展节能宣传月和低碳日系列活动,推行绿色消费,鼓励引导全民绿色简约生活方式,制止餐饮浪费,积极营造全民参与节能低碳的良好氛围。加强环保社会组织培育引导和管理,做好环保志愿服务以及环保公益宣传。完善生活垃圾等处理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生活垃圾焚烧处理和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推动智慧环卫管理系统建设,实时掌握环卫管理信息,深度挖掘环卫大数据,用客观数据支撑管理决策,形成预警式工作,彻底解决隐患,提高环卫管理效率和应急响应水平。推进以“景观化”的理念建设垃圾处理设施,有效化解其“邻避效应”。到2023年,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达到60%。(九)创新引领,构建低碳技术支撑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在低碳转型中的引领作用,着力推动以海上风电、光伏、氢能、海洋能、CCUS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开展CCUS示范试点,推动全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强化低碳技术攻关。瞄准可再生能源、储能、氢能等领域的科技创新,重点开展新一代太阳能电池、电化学储能、催化制氢等方向研究。聚焦碳捕集与利用,超前部署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加快研发碳捕集先进材料、专用大型CO2分离与换热装备、CO2资源化利用等关键核心技术。系统部署生态碳汇技术,重点开展海洋蓝碳、森林绿碳、生态保护与修复等稳碳增汇技术攻关。加快创新平台建设。联合国内顶尖研发机构和高校,加快创新平台建设,争取在能源绿色转型、能源高效利用、绿色能源开发、海洋碳捕捉等方面,攻关一批技术。联合浙大、海洋二所等国内外顶尖研发机构创建绿色能源国家级工程实验室,重点推动海洋新能源开发与装备研发、海洋碳汇技术研究等方面研究工作。开展CCUS示范应用。试点开展碳捕捉项目,组织科研力量进行可研成果示范基地建设。鼓励在舟山六横电厂等企业推广碳捕捉应用。组织相关海洋勘测部门对相关海域适合实施捕捉和存储(CCS)装置在浅水层区进行勘测,为未来试点工作做好前期准备。(十)多跨协同,打造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场景按照多跨协同数字化改革要求,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应用场景,探索综合能源管理创新,发挥数字治理效能。打造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应用场景。重点围绕“数据多源、纵横贯通、高效协同、治理闭环”的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构建可实现“一屏全面感知”的智治地图,以数字化手段推进气候治理的改革创新、制度重塑。建立碳达峰碳中和数智管理体系,构建清晰准确的碳账户体系,实现形势研判、监测预警、评估考核、数据回流的全链式闭环管理。按照碳承载力谋划经济产业发展,强化碳生产力布局,实现“数智”控碳。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探索综合能源管理创新。加强与电网、互联网企业合作,搭建市域可再生能源管理平台,加快形成数字高效、全生命周期运维的“3.0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结合,将区域内光伏、风电项目全部纳入系统,实现发电、用电、运维、交易的全程可视化。通过数字化监测,开展效能分析和运行维护,解决异常故障问题,有效提升发电效率与低碳效能。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普陀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的作用,统筹多方力量,形成协调有力的低碳建设推进体系,统筹全区发展目标、各项任务并督促检查落实情况,研究审议重大政策与重点规划,协调解决主要问题,积极推进重大事项。建立落实各部门责任制,协同联动推进,形成上引下促、重要事项统筹协调、合力推进低碳试点区建设的工作机制。(二)强化目标落实各部门要深刻认识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复杂性,实行党政同责。围绕本方案确定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政策到位、措施到位、成效到位。各类市场主体要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对照国家、省级和市级相关政策要求,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节能降碳措施,加快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三)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可落实、可考核、可量化的低碳试点区考核体系,将碳达峰工作推进情况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考核内容,作为党政领导班子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和领导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加强监督考核结果应用,对成效明显单位给予督查奖励和要素倾斜,对未完成碳排放控制目标的部门和企业实行通报批评和问责约谈。(四)加强宣传教育采用多方位、多渠道的宣传,使普陀低碳发展的理念深入人心,深入开展节能减排降碳全民行动,鼓励引导人人参与、人人为减碳出力。不断加强全社会“6+1”各领域降污减碳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使命感。着力增强全民的节约意识、低碳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利用官方媒介、自媒体等多种渠道,讲好普陀低碳故事。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据中办、国办《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住建部等15部门《关于加强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意见》、山西省住建厅等15部门《关于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沁源高质量发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特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县城建设发展的经济需要、生活需要、生态需要、安全需要,以绿色低碳理念引领县城高质量发展,推动县城提质增效,提升县城承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县城综合服务能力,逐步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实施原则——系统谋划、稳步推进。兼顾短期目标与长期发展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分类施策、因地制宜、循序渐进推进示范县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政府主导、市场运作。注重发挥政府在制度设计、绩效考核中的主导作用,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探索可持续发展的实施路径。——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依据县城发展规划,充分挖掘示范县独特的自然资源、工业产业、历史文化资源等,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全域统筹、生态优先。统筹实施县域范围内的生态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等建设项目,构建县城绿色发展的一体化项目模式。(三)工作目标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形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集群,健全完善民生保障体系,为全省县城高质量发展提供典型经验。(四)实施范围实施范围为沁源县县城中心城区。主要任务(一)绿色低碳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大减污降碳、节能改造力度,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培育壮大低碳新兴产业,围绕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绿色基础设施、绿色节能建筑,加快布局绿色低碳产业,鼓励发展新技术、新业态,谋划和开工一批绿色低碳发展项目;大力发展绿色低碳能源,加大对新能源领域的投资,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推动能源高质量转型。(责任单位:县发改和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能源局、市生态环境局沁源分局、县行政审批局、县市监局、沁河镇人民政府)(二)生态安全格局调查区域生态本底条件,包括其坡度、水文地质条件、塌陷与水土流失敏感区、距现有城镇与村庄距离等,构建县城地质保护安全格局、水文保护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安全格局,并将各类生态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因子的空间叠加分析,形成县城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引导县城新建建筑选择在安全、适宜的地段进行建设,避开地震活动断层、洪涝、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易发的区域以及矿山采空区等,提高洪涝风险防控能力。(责任单位:县应急局、县自然资源局、县林草局、县水利局、县住建局、县气象局、县防震减灾中心、沁河镇人民政府)(三)土地利用以“新城市主义”规划理念为指导,既要防止盲目进行高密度、高强度开发,又要防止低密度摊大饼式无序蔓延。研究土地集约、混合利用,减少交通能耗的县城空间组织形式。进一步控制县城建设密度和强度,限制民用建筑高度。提倡新建住宅以6层为主,鼓励新建多层住宅安装电梯。打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疏密有度、错落有致、合理布局的县城土地利用模式和高品质人性化宜居环境。(责任单位:县自然资源局、县行政审批局、县住建局、沁河镇人民政府)(四)绿色交通体系根据县城用地特征和空间布局,研究建设绿色低碳交通系统。打造适宜步行的县城交通体系,建设连续通畅的步行道网络。打通步行道断头道路,连接中断节点,完善中心城区内道路系统,优化过街设施,清理违法占道行为,提高道路通达性。结合绿地系统规划,建设连续安全的自行车道。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由公交、自行车、步行系统构成的绿色交通体系,引导绿色低碳出行方式。(责任单位:县住建局、县交通局、县自然资源局、县发改和科技局、县市监局、县供电公司、沁河镇人民政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绿色基础设施建设研究与县城特点相适应的城市与区域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建设小型化、分散化、生态化绿色节约型基础设施,降低建设和运营维护成本。倡导大分散与小区域集中相结合的基础设施布局方式,因地制宜布置分布式能源、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等设施,减少输配管线建设和运行成本。制定符合绿色低碳发展模式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和废旧物资回收利用。构建县城绿色低碳能源体系,推广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应用,提高生产生活用能清洁化水平,推广综合智慧能源服务,加强能源基础设施建设,为落实循环经济、低碳发展提供思路和建议。(六)生态景观环境研究县城山水格局及特色生态风貌,打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生态景观环境。科学分析汇水分区,顺应原有地形地貌,保持山水脉络和自然风貌,保护修复河湖缓冲带和河流自然弯曲度,鼓励低冲击开发方案。研究促进生物多样性的绿化措施,提倡采用乡土植物,实现县城风貌与周边山水林田湖草自然生态系统、农林牧业景观有机融合。充分借助自然条件,推进县城内生态绿道和绿色游憩空间等建设。(七)绿色建筑提出绿色建筑分类别差异化控制要求,落实基本级绿色建筑要求,鼓励发展星级绿色建筑。加快推行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节水标准,加强设计、施工和运行管理,不断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例。推进老旧小区节能节水改造和功能提升。提出针对区域生态本底条件、地理区位及具体气候特点的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提倡低成本适宜性的被动式技术,形成可操作、可推广的绿色建筑示范。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八)生态社区以生态社区为理念引导街区制单元布局形态,推行以街区为单元的统筹建设方式,完善社区内部功能布局,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配置,促进产城融合、实现内部职住平衡。合理确定县城居住区规模,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探索以街区为单元统筹建设公共服务、商业服务、文化体育等设施,加强社区绿化、体育公园、健身步道、公共活动空间场所建设,打造尺度适宜、配套完善、邻里和谐的生活街区。(九)历史文化保护保护传承县城历史文化和风貌,保存传统街区整体格局和原有街巷网络,形成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地域风貌融合发展的景观体系。研究加强县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具体目标和实施策略。不拆历史建筑、不破坏历史环境,保护好古树名木。加大文物保护修缮力度,促进文物开放利用。(十)公共环境营造研究县城中心城区的生态环境与空间关系,营造人性化公共环境。严格控制县城广场规模,降低县城广场的集中硬地面积。在行政中心、商业区、文化设施、居住区等建设便于居民就近使用的公共空间。控制县城道路宽度,合理确定建筑物与交通干线的防噪声距离,因地制宜采取防噪声措施。推行“窄马路、密路网、小街区”,打造县城宜人的空间尺度。实施步骤(一)部署启动阶段(2021年8月—10月)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成立绿色低碳县城建设领导小组,制定绿色低碳县城建设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对照国家、省方案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建立县城绿色低碳建设指标体系、项目清单,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二)初步实施阶段(2021年11月—2022年6月)聘请行业专家组建技术指导组,按照绿色低碳建设指标体系、项目清单,对拟落地项目进行前期技术审查、建设过程跟踪指导,确保低碳、绿色、生态建设模式顺利落地。尽快完成一批绿色低碳建设示范项目,引领、指导后期项目实施。(三)中期评估阶段(2022年6月—2022年8月)绿色低碳县城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各有关方面组织开展“绿色低碳县城建设专项规划和实施方案”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工作,客观评价规划实施取得的进展成效,总结提炼推进规划实施的经验做法,深入剖析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国内其他示范县先进做法,提出改进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进一步强化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持续推动各项任务顺利实施,确保如期全面建成绿色低碳示范县。(四)全面实施阶段(2022年9月—2025年2月)根据中期评估报告,调整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和工作任务,并全面启动绿色低碳县城建设相关工作。各责任单位高标准、高品位、高质量完成创建工作方案中的各项任务。做好“低碳县城”工作资料收集、整理、归档,并完成创建活动技术报告和专题片、宣传画册。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组织验收阶段(2025年3月—2025年7月)绿色低碳建设项目基本建成,低碳产业发展目标基本实现,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基本完善,县城建设强度和密度控制合理,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明显提升。按照国家和省级方案要求,借鉴其他试点县工作经验,持续推进县城绿色低碳建设。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对沁源县绿色低碳建设项目的全面统筹指导,建立“部门联动、政策集成、资源整合、资金聚焦”的工作机制,成立工作机构,落实工作经费,配齐工作人员,积极推进试点,明确部门职责,形成推进工作合力。(二)成立专家顾问团队建立部省级专家、绿色低碳县城建设工作小组、专业技术团队等共同参与的专家顾问队伍,形成“专家领衔指导、专业团队服务、多方参与配合”的工作模式。(三)强化资金管控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争取并利用好国家开发银行对城乡绿色发展的支持政策,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四)实行市场化运作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结合我县实际,梳理可统筹使用的资产,通过注入资产(如有收益的停车场经营权、商铺等)、划转股权等方式,增强项目实施主体的实力。项目实施主体采用市场化方式运作,承担项目建设任务。(五)统筹项目实施按照“服务整体目标、充分整合资源、收益整体平衡”的原则,采取区域统筹、项目模式统筹的方式,将有收益项目和无收益项目打包实施。整合归集各类现金流形成结构化还款来源,实现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的资金整体平衡。(六)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舆论宣传主导和社会监督的作用,利用网络、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县城绿色低碳建设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调动社会各界参与的积极性,提高群众绿色发展意识。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上虞区是省级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试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一直以来,上虞始终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扎实推进以“五化融合”为重点的绿色低碳工作,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上虞特色的典型做法。一是标准化引领,助推“跨域整合”发展。制定出台国内首个精细化工改造提升57条工作标准,全区化工企业实现“一园式”发展,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提升至改造前的1.7倍和1.8倍。二是集群化发展,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实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8”行动计划,形成八大产业集群、八条产业链“群+链”双育模式,获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三是循环化改造,提升资源能源产出率。杭州湾经开区管委会以国家级试点为依托,通过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多措并举,能源产出率提升41%,碳排放强度下降32%。四是智能化提升,实现数字经济领跑。通过智能化改造、机器换人等手段,劳动生产率年均增长4.2%。搭建“4+2”综合智能监管平台,实现全域化工企业可视监管、即时预警。五是超前化布局,构建低碳能源体系。“十三五”期间,按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45吨标煤/万元的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2020年能耗强度仅为0.3(吨标煤/万元),远低于全省、绍兴的0.41。发挥化工产业副产氢优势,率先探索氢能应用,编制完成《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根据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7月5日发布的《关于组织开展首批低碳试点县申报工作的通知》,上虞区政府高度重视,认真研究,统筹谋划,组织编制了《绍兴市上虞区低碳试点县建设实施方案》。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创建期间,上虞区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碳达峰碳中和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决策部署,强化目标引领和约束,坚持全区“一盘棋”,以产业结构调整为核心,全力打造两大引领产业,改造提升两大特色产业,加速布局三大未来产业,协同推进能源、建筑、交通、农业、居民生活、科技创新、机制完善等领域低碳发展,打造“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改革示范区、全领域全过程低碳化转型先行区”,力争形成具有上虞特色的绿色低碳发展经验模式,以期为全省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作出上虞贡献。《实施方案》基准年为2020年,实施期为2021-2023年。一、上虞区碳排放总体情况分析根据《关于组织开展首批低碳试点县申报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所附的《浙江省低碳试点县碳排放核算方法》,通过收集上虞区统计、发改、生态环境、商务、综合执法、电力等部门提供的数据及相关材料,对2020年上虞区碳排放量进行计算。据计算所得数据,2020年,上虞区能源消费总量302万吨标准煤,二氧化碳排放总量662万吨;强度方面,单位GDP能耗(2015价)0.3吨标煤/万元,单位GDP碳排放(2015价)0.663吨CO2/万元(具体方法见附件1《上虞区碳排放量测算说明》)。从能源消费结构看,电力消费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最高,占比达50.51%,其次是油品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8.79%,天然气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6.19%,煤炭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仅为4.15%。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从重点领域工业领域看,上虞区27个规上工业碳排放总量448万吨,占碳排放总量的67.6%,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1.266吨CO2/万元,是上虞区最大的碳排放领域,也是未来的降碳、控碳重点。在工业细分行业中,碳排放总量最高的是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244万吨),占规上工业碳排放总量的54.5%,其次是医药制造业(55万吨)和纺织业(54万吨),占比分别为12.3%和12.1%。规上高碳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在2吨二氧化碳/万元以上)4个,碳排放总量67万吨,占比15.1%,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5.5%,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3.495吨CO2/万元;规上低碳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在0.6吨二氧化碳/万元以下)12个,碳排放总量25万吨,占比5.7%,规上工业增加值占比26.7%,单位工业增加值碳排放0.268吨CO2/万元。上虞区2010-2019年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温室气体总排放量呈吸收状态,且吸收量逐年增加,主要是因为乔木林的蓄积量在逐年增加,吸收的碳汇也随之增加。且2019年净吸收量较2018年增加了1.05万吨二氧化碳当量。上虞区乔木林的吸收量最高,其次是毛竹林、疏林、散生木和四旁树、经济林、灌木林。二、低碳工作基础及成效(一)加快产业绿色化低碳化转型1.推动化工产业“跨域整合”发展化工产业是上虞的支柱产业,长期以来,在支撑全区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饱受环境之痛、隐患之忧、民生之怨。2017年上虞区成功列入全省第一批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分行业试点县市区,标志着全区化工产业的改造全面启动。自2017年改造提升1.0版启动伊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就组织行业权威专家制定出台国内首个精细化工改造提升57条工作标准,以最严标准和措施坚决向落后产能、落后工艺开刀,累计关停、退出、搬迁园区外化工企业90家,腾退化工企业用地约3000亩,实现“一园式”发展。2019年实施化工2.0版启动,优化制定化工2.0版57+5条标准,对标承接越城区化工搬迁和园内企业对标二轮提升。目前,全区化工产业亩均增加值、亩均税收达到140万元、33万元,分别为改造前的1.7倍、1.8倍。上虞的化工产业改造提升工作做法先后获袁家军书记等省有关领导批示肯定,工作经验先后在全省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现场会、全省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会、全省开发区(园区)改革提升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2.实施产业链集群战略“十三五”期间,上虞积极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实施产业集群战略,加快启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88”行动计划,从机械装备、医药化工、轻工纺织、照明电器四大主导工业行业,提扩到八大产业集群、八条产业链“群+链”双育模式,产业内涵更加丰富升级,目前已培育形成年销售超300亿元集群2个(高端染料日化和时尚休闲)、超200亿元2个(新材料、专用设备)、超100亿元3个(现代医药、智能电气、数字经济)。2020年全区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工业增加值达169.35亿元、252.65亿元,分别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45.8%、68.4%,比“十二五”末提高11.1个、9.9个百分点。新材料产业链已列入省级产业链“链长制”试点示范,荣获2019年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3.深入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自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列入国家级、省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以来,通过开展循环化改造,在全过程中回收利用废弃物的同时提升了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效益,并增加了企业的产品附加值。例如,新和成药业“固废和废液资源综合利用项目”使工业危险废物得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春晖环保“垃圾焚烧发电扩建项目”采用高温焚烧发电的方式处理生活垃圾,同时利用余热锅炉回收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余热,副产蒸汽进行发电,年折算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10344t。政府及企业投资额超近百亿,2020年园区能源产出率相比于2015年上升了41%,单位地区生产总值CO2排放量下降32%。4.大力实施数字经济领跑行动在全市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数字经济的实施方案(2018-2020)》,全区两化融合指数从2015年73.45上升至2020年100.04,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37.74亿元,增长17.8%,增速规模全市第一。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管理效能,通过搭建以安全环保智慧监管平台为核心的“4+2”综合监管体系,将全部化工企业数据接入平台,实现全域可视监管、即时预警,大大提高监管效率。智慧平台成功入选全省“多业务协同重大项目优秀案例”,并入选全省观星台优秀应用名单。新增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2个、省级智能工厂(车间)2个、5G应用场景试点5个。全员劳动生产率从38万元/人提高到54万元/人。5.大力提升重点平台绿色发展能力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通过杭州湾上虞经济技术开发区与浙江省上虞经济开发区整合,以大平台赢得更多大项目、集聚更多要素、承载更多企业。已创成全国绿色工业园区、全国绿色化工园区,列入全省万亩千亿新材料产业大平台培育名单,列国家级开发区综合排名第60位、跻身中国化工园区30强第十二名。上浦风机装备产业园、道墟产业园、梁湖产业园等六个工业园区均顺利通过市级验收,高质量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目前已通过省级认定23个,实现经开区外工业平台多点支撑、错位发展的良性平台格局。筹建省级浙江上虞曹娥江经济开发区,打造杭州湾南翼高端智造新基地、长三角协同创新发展新平台、全省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新样板。(二)在其他低碳工作中的做法及成效第一时间研究部署。成立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在5月21日袁家军书记部署召开会议之后,立即召开区碳达峰碳中和会议,部署相关工作。区委主要领导对达峰工作第一时间作出批示。区级层面已形成达峰总体方案和“6+1”分领域达峰方案。率先推动碳达峰领域数字化改革。基于袁家军书记提出的“4+6+1”整体框架,由区综管办牵头,以数字化监管平台为基础,联合区发改局、经信局、电力公司等重点单位,开展上虞“双碳”数字化平台方案设计,聚焦监测、分析、管控三大功能模块,实现“一屏全面感知”,推动全区达峰工作的整体智治。能源领域。严格落实能源“双控”目标责任,“十三五”期间,按照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0.45吨标煤/万元的准入标准,严格控制新上项目。2020年全区单位GDP能耗强度为0.3吨标煤/万元,远低于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全省、绍兴的平均水平0.41吨标煤/万元。发挥工业副产氢优势,率先探索氢能应用,已编制完成《上虞区氢能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已申报国家级、省级光伏整县推进试点县。深度参与电力市场2020年全区纳入直购电交易企业556家,直接交易电量合计约17.48亿千瓦时,全年减轻企业负担约6000万元;深入推进节能工作,获评2017-2018年国家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筑领域。积极推广装配式装修和装配式建筑,实现中心城区新建民用建筑100%实现装配式建造,新建住宅100%实现全装修,“两装”实施面积均居全市前列。加快绿色建材试点应用,做好政府采购支持绿色建材促进建筑品质提升试点工作。2018-2020连续三年获评为建筑工业化年度考核省优秀县。获全省海绵城市建设优秀县(市、区)、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优秀县(市、区);南丰社区、鸿雁社区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未来社区工作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交通领域:积极推动运输装备低碳升级,目前全区公交新能源60.85%、出租清洁能源比例达100%、网约车清洁能源比例达67%,营运货车中重型占比达99.1%,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100%。加强低碳出行基础设施建设,已建成船舶岸电桩11套,完成美丽公路建设467公里,获评省万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示范县,美丽经济走廊建设工作获副省长刘小涛批示。农业领域:制定出台《关于变型拖拉机限行进入和提前报废淘汰专项治理行动的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变型拖拉机清退工作。出台《海洋捕捞渔船减船转产实施方案》,以国家安排减船补贴为主要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手段,逐年压减捕捞渔船总功率和船数,逐步降低捕捞强度。获全国第三批率先基本实现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第二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省农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省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示范建设县等荣誉。居民生活领域。加快绿色认证进程,2021年区内2家企业率先获得4张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7家企业共获得11张环境标志产品认证证书。倡导绿色生活方式,设立“限塑”推广点提供可降解塑料袋、布袋销售服务。深入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利用率为53.4%,2020年增长率为-2.68%,已实现零增长、零填埋,获评2020年度全省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考评优秀区、2020年度浙江省智慧城管工作绩效评价优秀单位。低碳技术创新领域。培育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型企业,制定科技企业培育“双倍增”计划,建立全方位、全链条、定制化企业培育服务机制,着力构建科技企业“微成长、小升高、高壮大”的金字塔型创新梯队,目前全区有效期内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317家、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达1041家,其中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型企业占1/3。积极推进新能源、减污降碳领域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卧龙全球中央研究院、新和成新材料研究院、美诺华药物研究院、龙盛创新基地等一批重大企业研发机构项目启动建设。三、主要目标定位(一)主要目标以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为主战场,以“双碳”数字化平台为重要支撑,实施“九大绿色低碳专项行动”,到2023年能源消费强度、碳排放强度完成上级下达目标,争当“全省低碳发展排头兵”。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二)总体定位——绿色低碳产业高质量发展引领区。通过“2+2+3”绿色低碳产业体系建设,为全省产业低碳转型率先探路。具体路径是:全力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两大引领产业。改造提升现代医药、绿色照明两大特色产业。加速布局在氢能及动力电池、航空航天产业、电子化学品三大未来产业。——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改革示范区。在运用数字化手段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中,以数字化监管平台为基础,建设上虞“双碳”数字化平台,围绕碳达峰碳中和应用场景,聚焦监测、分析、管控三大功能模块,构建“碳达峰碳中和智治地图”,实现碳达峰工作数字化改革全省领跑。——全领域全过程低碳化转型先行区。统筹“6+1”领域重点工作,在全领域全社会低碳化转型率先行动,在光伏整县推进、氢能率先应用、高星级绿色建筑比例提升、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农业绿色化水平提升、低碳生活营造、双碳技术创新突破等工作上,打造具有上虞特色的系列标志性成果。四、主要任务(一)绿色低碳产业体系深化行动1.全力打造两大引领产业(1)高端装备制造以建成国内重要的高端装备产业新高地和全国领先的风机产业集群为目标,大力发展风机、电机、汽车及汽车零配件、半导体装备、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机器人装备、智能消防装备、仪器仪表、环保装备等产业,力争2021、2022、2023年,高端装备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350、380、420亿元。风机。继续做大通风机产品,不断巩固轨道交通、核电、磁悬浮、气悬浮地铁和房地产市场的应用,开发远程检测、售后维护和数据分析等新业态。电机。加快研发低碳数智电机,重点发展高压防爆电机,开发石化、核电等项目电机,研发高效节能电机、高效风机、泵、压缩机系统、高效传动系统、电机系统的合理匹配、电机系统节能的系统集成方案以及电机全生命周期服务,老旧电机的全新改造等。大力推进卧龙采埃孚新能源电动汽车电机及集成系统生产基地项目、卧龙中央研究院项目等。汽车及汽车零配件。以新能源汽车为重点,以轻量化、自动化为方向,发展热交换系统、空调系统、饰件系统、车灯系统等,积极拓展新能源电机、电控、充电以及制动系统以及核心部件。机器人装备。重点发展高性能检测设备及电焊接机器人、锻造机器人、搬运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通用型工业机器人和机器人系统。智能消防装备。重点提升发展传统消防器材设备,高强度、轻量化、高充装量压力容器等能源装备系统,开发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联动控制系统、消防设施信息监测系统等智能型消防系统。仪器仪表。提升发展土工测试仪器、材料理化分析仪器、生物医疗检测仪器、环境监测分析仪器,以高可靠、高适应性、高灵敏度为导向,大力发展具有自补偿与自诊断、信息存储与记忆、自学习与自适应、数字输出等功能的高端传感器及控制系统。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环保装备。大力发展水处理及回用装备、大气污染防治装备、固体废物处理装备、环境监测仪器仪表、高效节能技术装备、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等。积极推进浙江国祥股份有限公司节能环保中央空调集成设备生产线项目。(2)新材料以高分子新材料、高端金属新材料、动力电池材料、前沿新材料为主攻方向,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全球新材料行业龙头企业,上虞区成为国内领先的新材料创新成果转化中心、新材料融合应用示范中心和新材料产业集聚中心,争创为国家级精细化工制造业产业集群。力争2021、2022、2023年,全区新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分别突破600、710、820亿元。高分子新材料。高性能纤维及制品领域,重点发展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四氟乙烯纤维、有机纤维等。高性能工程塑料及树脂材料领域,重点发展特种塑料,加快布局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膜材料领域,开发动力电池用电池隔膜、封装膜、全氟离子交换膜、聚氟乙烯太阳能电池用膜等。氟硅合成材料领域,发展聚全氟乙丙烯(FEP)、聚四氟乙烯(PTFE)、四氟乙烯-全氟烷氧基乙烯基醚共聚物(PFA)等氟聚合物。高端金属新材料。先进有色金属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黄金、白银、硒、铂等高纯度稀有贵金属提炼。高性能轻合金材料领域,研发高性能新型铜合金及压延加工新型高强韧、低淬火敏感性、高厚度铝合金预拉伸板等。先进钢铁材料领域,重点发展高强度汽车用冷轧钢板材、高端热作模具钢、特种无缝钢管、高精度高温合金管材等。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动力电池材料。重点发展应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的相关材料。开发多系列锂电池三元前驱体和三元正极材料。积极发展下游产品,开发超硬超强合金、车用锂离子电池、储能用锂电池、3C锂电池等,积极推进浙江中金格派锂电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高性能锂离子动力电池材料项目。大力发展三元正极材料、电池结构件、电池管理系统、储能模块等。前沿新材料。重点发展纳米粉体、纳米功能材料及其制品、纳米改性复合材料及其制品,加快研发无机纳米材料、金属纳米材料、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逐步扩大纳米材料在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行业的应用范围。探索发展超导材料。2.改造提升两大特色产业(1)现代医药推动大宗原料药等传统优势产品生产规模继续扩容增长,特色原料药、化学制剂、分子诊断试剂等一批高附加值产品实现自主创新技术突破并完成转移转化,部分领域实现进口替代,医疗器械、CMO医疗咨询服务对接国际,深度参与国际竞合。力争到2021、2022、2023年,现代医药产业规模分别突破100、180、240亿元。化学药。功能性原料药及中间体领域,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的原料药及中间体,重点发展消化系统类药物,以及抗癫痫、抗焦虑症、抗老年痴呆类药物。特色原料药,发展以维生素A/E为代表的维生素类原料药、以头孢菌素类(第二代、第三代和第四代头孢菌素产品)、大环内酯类类为代表的抗感染类原料药等。创新药。创新型制剂领域,重点聚焦小分子抗肿瘤化学创新药,病毒性肝炎、艾滋病、流感等重大病毒性感染疾病相关治疗药物研发。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化学创新药领域,围绕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耐药菌感染、病毒感染等疾病开发创新药物,探索新靶点、新机制原研药物。疫苗领域,发展重大传染病疫苗、肿瘤疫苗、免疫系统疾病疫苗,开发多联多价疫苗、基因工程疫苗、病毒载体疫苗、核酸疫苗等新型疫苗。医疗器械。免疫诊断技术领域,围绕免疫诊断、分子诊断、POCT三大技术领域,大力发展免疫诊断技术。分子诊断技术领域,加快发展核酸扩增技术(PCR)、原位杂交技术(ISH)、基因芯片,基因测试等领域;提前布局及时诊断POCT领域,发展聚焦POCT仪器及配套试剂的研制。体外诊断核心原料领域,发展抗原、抗体、诊断酶以及激光器、加样针、柱塞泵等“卡脖子”领域关键零部件。体外诊断流通服务领域,重点发展第三方独立实验室(ICL)、集中采购服务、区域检验重点中心、以及质量控制、技术维修等医学实验室综合服务。医药外包服务。专业外包服务领域,大力发展新药研发合同外包服务(CRO)、定制生产(CMO/CDMO)等专业外包服务,拓展靶点发现和验证、化合物筛选、化学合成等在药物发现阶段的业务。临床前阶段业务领域,发展pre-IND阶段的安全性评价、PK/PD试验、CMC研究等临床前阶段业务,打造贯穿“药物发现-临床前研究-临床研究-新药申请-上市后再评价”的医药研发和生产服务产业链条。(2)轻工纺织纺织服装板块着力打造中国针织童装城和全球伞业智造、文创和旅游中心,照明板块加快建成绿色照明产业完整链条及相适应的配套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体系,形成绿色照明制造整体优势,加快拓宽内销市场,成为内外销双轮驱动的新发展格局示范产业集群。力争到2021、2022、2023年,轻工纺织产业规模分别突破360、390、420亿元,成为全省特色的时尚产业基地。LED节能灯具。优先发展LED通用照明、LED-TV背光源、汽车LED照明、高端景观照明、舞台灯光等中高端产品。聚焦智能化、互联网化和5G化,开发语音控制和远程控制等新模式,延伸发展LED智能照明通讯芯片、通讯模块的设计和研发,向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等领域加大应用发展,积极为华为、阿里、亚马逊和谷歌提供配套产品,发展智能LED照明产品。伞业。重点发展睛雨伞、太阳伞和汽车伞等常规伞具,积极发展高端定制礼品伞、中高端手工伞,加快研制复合功能伞具、时尚装饰伞具等,配套发展伞骨、伞架、核心五金件等关键性伞具配件。加快推进个性化定制模式,积极关注流行材料、面料、色彩、款式、花型和时尚配饰,重点开发多功能的纤维材料。多元化发展户外沙滩伞、庭院伞等户外伞具以及遮阳帐篷、野餐垫等户外运动休闲用品。纺织服装。积极开发抗静电、吸湿排汗、防虫、防风、防晒等功能性面料,开发多种纤维混纺、复合、交织面料及天然纤维面料,重点推进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交通运输、航空航天、新能源等领域产业用纺织品的开发和应用,做精做强童装电脑描绘、压印花、绣花、织造、辅助材料等关键环节和工艺。化妆品包装领域。大力推广PETG、PLA等环保塑料包装,积极发展轻量薄壁金属包装,大力发展轻量化、功能化和智能化玻璃包装以及高韧性、个性化、定制化陶瓷包装等。开拓以无油无胶口红管等高技术含量包装类产品。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加速布局三大未来产业加快布局新能源、航空航天、电子化学品三大未来产业,力争到2023年未来产业先导区初具规模。(1)新能源燃料电池领域。开发具有高能量比的新型动力电池及附件产品。重点发展染料电池质子交换膜、低铂催化剂、碳纸等核心材料,以及膜电极、金属双极板等部件。新能源装备领域。加快发展氢气循环部件、空压机、增湿器等关键零部件,以及长寿命、高性能、低成本的燃料电池电堆及系统。把握国际新能源技术革命新趋势,突出新能源技术研发,重点发展光伏、风电、核电、清洁高效火电和水电等新能源成套装备。“互联网+”能源。重点建设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集成互补的能源互联网,发展能源生产大数据精准预测、调度与运维技术,加快突破智能电网优化运行、能耗在线检测与用能优化等关键技术。(2)航空航天通用航空整机制造领域。结合国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以及军民融合发展,着力引进民用高端直升机制造项目,积极发展具备技术优势的固定翼通用飞机整机制造。行业级无人机领域。积极开展系统设计、制造、测试、取证、集成开发等关键技术攻关,重点研制物流配送、农业植保、测绘数据等大中型无人机、智能无人机和高端航模等系列产品。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航空材料与零部件领域。开展高性能合金材料、复合材料、发泡材料等航空材料研发生产,以及航空座椅、航空餐厨设备、紧固件、航空内饰件、连接器等航空零部件制造。(3)电子化学品围绕绍兴市“高端芯片设计-制造-封测-关键装备”的全产业链生态,重点发展微电子化学材料,优先发展以超净高纯试剂为代表的湿电子化学品,大力发展光引发剂、半导体光刻胶树脂等专用化学品,强化产业配套能力。(责任单位:区经信局,区发改局、区科技局、区供电局、杭州湾经开区管委会、杭州湾综管办)4.推动传统产业低碳化发展迭代实施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2.0版,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向数字化、服务化、集群化、品质化、绿色化迭代升级。持续推进绿色化工园区建设,在化工产业领域继续深化智慧化数字化监管。对标对表开展制造业低碳化转型升级,实施高附加值中小微企业竞争力提升工程,以市场化方式推进落后产能退出,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将低碳理念融入工业园区、产业基地、小微企业园等平台建设。全面重塑传统制造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传统制造业数字化低碳化发展水平不断提升。5.坚决遏制高碳低效产业坚决遏制盲目新上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全面排查在建、拟建和存量“两高”项目,提高新建(改建)工业项目能效准入标准。严格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四个一律”,即对未纳入国家规划布局方案和国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家能耗单列范围的重大石化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对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大于0.52吨标煤/万元且没有产能置换和能耗等量减量替代方案的化工、化纤、印染、有色金属等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对能效水平未达到国际国内行业领先的产业链供应链补短板的重大高能耗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对未纳入省数据中心布局方案和能耗等量替代的数据中心项目,一律不予支持。开展化工等重点行业新建项目碳排放评价试点,源头控制项目碳排放增量。强化节能诊断和产能过剩分析预警,强化窗口指导。(二)碳达峰数字化改革行动以数字化监管平台为基础,围绕监测模块、分析模块、管控模块三大应用,积极推进上虞区“双碳”数字化平台项目建设,打造“数据多源、纵横贯通、高效协同、治理闭环”的碳达峰碳中和数智平台,实现“数智”控碳。1.监测模块。建立碳源数据库,筛选整理全区各行业、各企业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等能耗数据,在此基础上,通过模型计算得出碳排放数据。分析年度排放变化趋势,识别重点高排放区域、部门、行业与企业,梳理各层级现状。实现全区规上企业的碳排放实施监测。同时还包括包括能源、工业、建筑业、交通、农业、林业等各行业的碳排放数据。建立碳减排数据库,主要包括包括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及降低石化能源数据。建立碳汇数据库,结合全区土地资源、森林资源、湖泊资源,运用林业碳汇核算等模型,实现全区碳汇资源“一张图”展示。2.分析模块。依托监测模块数据结果,推进工业企业“碳效码”分析模块建设。对全区域分行业工业企业进行量化评价,根据评价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果,从高到低分赋予为绿色、黄色、红色三类。规模以上企业评价指标为单位能耗工业增加值、单位产值碳排放、清洁能源占比,然后实行指标修正、评价纠偏等措施,确保实现工业企业“碳效码”综合评价标准化、科学化、公开化。分析模块将主要起到三个作用,一是展示查询,二是碳效预警的作用,三是辅助政府实行资源要素差别配置和政策激励。3.管控模块。根据“碳效码”分析模块结果,在财税、金融、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上,对企业采取差别化配置政策,鼓励企业强化节能减碳行动。加大绿色低碳企业扶持力度,对碳效高且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高的企业,探索采用财政补贴、行政审批简化、项目优先支持等手段,对其推动全区碳达峰工作进行奖励。加大红色碳效企业整治提升力度,通过产业引导、节能技改、整合入园、淘汰落后产能、“精益+数字”等方式实施分类改造,不断提高企业“碳均效益”。深入开展全域工业治理,整治提升高耗能高排放工业项目。鼓励各类工业园区争创各级绿色园区、零碳园区。(三)能源体系低碳转型行动1.构建多元低碳的能源供给体系以光伏整县推进为重点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加快光伏整县推进工作,协调落实屋顶资源,扩大屋顶光伏市场空间,引导本地开发建设屋顶光伏的积极性,鼓励创新开发合作模式。充分利用城市公共建筑、产业聚集区、工业园区屋顶等区域,推广应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和光建一体化项目。2021-2023年光伏发电装机容量分别每年新增5万千瓦。开展“光伏+储能”模式,发电容量在400KWp及以上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完成不低于光伏装机容量10%的储能容量配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比(连续储能时长不低于2小时),应用云储能平台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生物质综合利用,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全覆盖,积极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扩建项目,鼓励发展分布式生物质热电联产。创新打造全省综合能源服务示范区。积极探索“风光水火储一体化”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路径,打造多元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同运行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在开发区(园区)、城区和未来社区建成引领全省的综合能源服务试点建设,做好全区用热、用电保障。以杭协热电、春晖生物质热电联产等一批热电为中心,打造综合能源服务试点,助力“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建设和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依托未来社区低碳场景构建,探索生态绿色城乡综合能源服务模式。加快能源领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以特高压环网引领的智能高弹电网建设,积极推进宁绍特高压站及500kV送出工程,提前启动浙东特高压环网、220千伏绍嘉、沥东、110千伏涂东等主网架输变电工程。推动充电基础设施和储能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电能云服务、电动汽车智能充换电服务。继续推进综合供能服务站建设,2021-2023年,分别新建综合供能服务站2、2、1座。构建氢能的“制储运加”体系,推进加氢站建设,提升氢供应和保障能力。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应用,优先发展公交车、物流车、市政环卫、工程用车等。到2025年,全区建设加氢站1座以上,推广氢燃料电池车20辆以上。2.构建节约高效的能源消费体系严控高耗能项目新增用能。切实加强项目单耗先进性审查,新建高能耗项目单位产品(产值)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用能设备达到国家一级能效标准。落实新上高耗能项目用能等量置换或减量置换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制度,建立完善新建项目能评全流程管理档案,依法强化节能审查和监督指导。实行能源消费主要指标红黄绿预警制度,对节能形势严峻的乡镇街道、开发区新增高耗能项目实行缓批限批。开展产业能效提升行动。对占全区规上工业能耗60%以上的绿色化工、现代纺织等传统产业行业,对标国内先进,编制绿色化工等高耗能产业的能耗量化标准,开展重点企业能效对标和能效“领跑者”行动。对生物医药、电子化学品等新兴产业,高标准建设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示范园区,鼓励绿色制造模式广泛应用,推广能源梯级利用、余热余压利用、高效电机等节能增效技术,形成一批绿色园区、绿色工厂、绿色产品。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进一步优化燃煤热电布局,积极应对越城区印染化工企业向上虞杭州湾经济开发区跨区域集聚提升涉及的产业布局调整和供热需求新增等情况,加快建设杭协热电三期扩建项目等热电联产项目。3.构建协同精准的能源治理体系落实能源体制改革。按照省级电力体制改革总体部署,推进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还原电力商品属性,促进改革措施落地,积极开展增量配电网改革试点申报工作。推动石油天然气体制改革,推进扁平化改革,合理制定城燃输配价格,逐步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动态调整机制,研究落实差别电价、气价,引导用户合理用能。建立健全节能机制。加大节能执法力度,对全区234家年综合能耗一千吨标煤以上重点用能企业开展全覆盖式用能评估、节能诊断工作,形成“一企一档”,算好能耗“存量账”,开具节能“处方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单”,充分摸清能耗家底,挖掘节能潜力,助力企业节能增效。对节能目标进度滞后的重点用能企业实施错峰生产,对不落实节能审查意见、未通过能效监察、不履行能源“双控”责任的企业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紧抓“亩均论英雄”改革契机,按照“利用效率高,要素供给多”的原则,对单位能耗增加值高的乡镇街道、开发区,在年度能源消耗总量指标上给予适当倾斜,优先保障发展用能。(四)建筑低碳水平提升行动1.提升建筑能效水平推进新建建筑绿色低碳标准提升,推动超低能耗建筑、低零能耗建筑、零能耗建筑规模化发展,建设高星级绿色建筑和近零能耗建筑试点。开展既有建筑能效提升行动,加快推进居住建筑和公用建筑节能改造,开展既有建筑的综合能效诊断及低成本调适运营管理,推动既有建筑节能示范工程。推进设备与系统能效提升,推广应用节能新技术与新产品。市政工程建设过程中,限制低效能设备的引进、投放与使用,加强相应的监管措施力度,发挥建设主管部门相关职能,确保市政工程建设过程高能效低排放。2.推行绿色建造方式结合未来社区创建,在创建过程中遵循绿色低碳原则,以社区为单位提出低碳社区用能行为导则,开展低碳社区创建行动。大力发展以装配式建筑为代表的新型建筑工业化,支持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建设。推进绿色市政公用设施,创建绿色固碳园林工程,全面发展建筑立体绿化技术,提高建筑污水处理能效。构建市政工程用能数据监测平台,建立市政工程低碳节能高效的监管联动机制,大力推动数字市政,智慧市政的探索应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优先利用建筑本身和周边的余热或废热,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空气源或地表水或海水源热泵、导光管采光系统,开展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五)低碳交通运输体系构建行动1.运输装备低碳升级推广交通运输装备新能源化。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和县域班线新能源更新,要求新增和更新的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公交车、出租车、网约车、分时租赁、政府机关公务车、公共事业车辆等)全部使用新能源。聚焦城市物流配送和邮政快递等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货车。推广应用新能源小汽车,提升社会车辆新能源比例。开展新能源船舶建造,探索氢能等无碳燃料在船舶动力的应用。提升交通运输装备能效。严格实施重型柴油车燃料消耗限值标准,全区新增或更新营运货车原则上应达到国六及以上排放标准。加快推进老旧柴油货车更新淘汰。进一步淘汰更新和改造老旧运输船舶。(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商务局、生态环境分局、交通集团、区发改局)2.优化调整运输结构实施大宗货物“公转水”集中攻坚。推动大宗货物年运输量在100万吨以上的大型工矿企业和新建物流园区等实施“公转水”示范工程。加强码头作业和船闸联合调度等智慧化管理,提高水运码头和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船闸作业效率。提升船舶的实载吨位,重点发展500吨以上标准化船舶,提高船型标准化率。推广“内河码头+配套园区+物流服务”模式,支持水运物流企业向船、港、货、金融等上下游一体化发展,探索面向货源企业的定制化水运服务。推进干线运输“公转铁”。重点建设港区铁路支线,鼓励内河码头作业区、大型工矿企业、大型物流园区与铁路开展合作,打通铁路货运“最后一公里”,推动大宗散货公转铁运输。加强货源组织、末端共配等合作,面向社会零散宜铁货源探索发展全列拼班列、五定班列;积极发展“轨道+仓储配送”的铁路城市物流配送新模式。3.建设低碳基础设施加快绿色港口和航道建设。推进生态护岸和生态缓冲带建设,鼓励开展港口绿色建造和运营技术研发。积极推进构筑物和设施设备节能、港口岸线资源整合、透水式防波堤等领域“四新”技术应用。鼓励研发融合多源数据和各类利益相关用户能耗统计监测平台和污染控制平台,加强港口生态环境动态监测监控。创建低碳枢纽。打造各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的绿色综合交通枢纽,建成南部绿色综合立体智慧交通枢纽,构建完善的综合客运枢纽体系,实现交通枢纽与城市功能的结合。积极推广枢纽内节能照明、节能控温设计理念,鼓励使用导光管等先进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六)农业减排增汇行动1.有效降低农机能源碳排放加速变型拖拉机报废淘汰,开展变型拖拉机报废淘汰“清零”行动,全面清退我区932台存量变型拖拉机。加快耗能高、污染重、安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性能低的农机淘汰和升级换代。根据我区农业产业结构实际,加快果菜茶、畜牧水产、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农机装备和技术发展,推进农业生产全面机械化,提升农机作业效率,降低农业机械单位能耗。2.推动畜牧业高效高质发展深入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综合应用绿色养殖技术、绿色环保饲料,鼓励养殖场采用环境控制和综合减臭技术,减少臭气排放。鼓励养殖企业开展物联化、智能化改造,提升机械化数字化水平。集成应用生物安全防控、舍内环境控制、中控管理、视频监控等畜禽养殖智慧化管控措施,建设数字牧场,实现养殖、防疫、检疫、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全环节数据联动和闭环管理。(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生态环境分局)3.推进自然资源增汇固碳能力碳汇方面,持续开展新增百万亩国土绿化五年行动,通过战略储备林、美丽生态廊道和健康森林建设精准提升森林质量。进一步开展森林城镇创建,实施新一轮“一村万树”五年行动,力争新增示范村15个。固碳方面,根据各乡镇、街道废弃矿山的数量、治理难易程度,合理分解治理任务。拟列入废弃矿山治理修复“十四五”规划共12个,其中采用工程治理3个,自然恢复9个。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优先利用建筑本身和周边的余热或废热,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空气源或地表水或海水源热泵、导光管采光系统,开展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七)绿色低碳生活推进行动1.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开展全民节能型消费和绿色低碳消费理念宣传,引导广大群众树立节能环保意识,转变生活和消费观念。大力实施“光盘行动”,鼓励适量点餐,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倡导绿色家居生活,推动公民节约用电用水,严格践行垃圾分类原则。创建绿色低碳社区、绿色低碳校园、绿色低碳商场等绿色低碳典型,形成崇尚绿色生活的社会氛围。开展绿色认证知识普及,规范能效水效标识应用,引导居民优先购买使用节能电器、节水器具等绿色低碳产品。深入实施塑料污染源头治理,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菜篮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引导鼓励餐饮单位限用一次性餐具、宾馆酒店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消费用品。2.建设全域“无废城市”强化危险废物全面安全管控,提升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水平,推动主要农业废弃物全量利用,减少建筑垃圾填埋处置量,应用“无废城市”数字化信息平台,完善各类固废管理制度标准。到2023年,实现源头大幅减量、充分资源化利用和安全处置,形成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综合管理的“无废城市”上虞模式。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推动绿色低碳出行提升交通系统智能化水平,构建绿色低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和步行、自行车专用道建设,提升公共交通便利性。开展绿色出行城市创建行动,引导鼓励公众优先选择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车、拼车等绿色出行方式。(责任单位:区交通运输局、区发改局)(八)低碳创新科技攻关行动1.加大关键技术攻关力度聚焦低碳负碳技术,支持行业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上下游企业组建技术创新联合体,加大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关键核心低碳技术攻关力度。结合曹娥江科创大走廊和各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以氢能、高效储能、碳捕集封存利用等领域为重点,开展新机理、新材料、新方法基础研究。到2023年全区实施国家、省、市专项项目3项。(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2.提升创新平台能级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推进曹娥江实验室建设,构建高分子材料和半导体材料领域创新高地。推动院企实验室、研发中心建设,鼓励引进新能源、储能、高碳行业减污降碳、生态碳汇等领域创新人才和团队,联合开展关键技术攻关,争创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依托省级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创建,加快制造业产业改造升级,建设可持续发展创新示范区。(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发改局、区经信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生态环境分局)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3.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力度,优先利用建筑本身和周边的余热或废热,推广太阳能光伏发电、太阳能光热、空气源或地表水或海水源热泵、导光管采光系统,开展太阳能光伏系统在既有建筑改造中的应用。4.狠抓创新主体培育深入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双倍增”计划,鼓励企业牵头承担“碳达峰碳中和”重点领域技术攻关任务。到2023年,全区新增绿色低碳技术领域高新技术企业10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1家。支持杭电产教融合创新园等一批绿色低碳领域专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建设,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全链条孵化体系,完善绿色低碳创新创业服务。(责任单位:区科技局)5.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建立需求导向的精准合作机制,推动我区企业与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天津大学等科研院所在绿色低碳领域的科技交流与合作。组织开展“大院名校上虞行”等绿色低碳科技对接交流活动,积极实施绿色低碳产学研合作项目。依托滨江“上虞号”等飞地资源承接优质科技和产业溢出资源,支持我区高校院所、企业参与区域性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合作。(责任单位:区科技局、区教体局、区经信局)(九)低碳工作机制完善行动1.培育市场交易机制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推进用能权交易提质扩面,建立基于能效技术标准的用能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系,积极探索开展跨区域交易,探索建立多元能源资源市场交易综合试点。研究制定实施环境权益交易的总体方案,积极参与省级环境权益交易中心组建。全面参与省、市碳交易市场建设,建立全区碳排放配额分配管理机制。健全碳汇补偿和交易机制,探索将碳汇纳入生态保护补偿和区域横向补偿体系,推动建立全区碳汇产品交易市场。发展市场化节能方式,推行合同能源管理,探索“合同碳管理”,推广“一站式”综合服务模式。(责任单位:区发改局、生态环境分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分局)2.创新绿色生产和消费管理机制制定绿色项目招商引资清单,为低碳高效产业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构建更加有效的重大项目布局、资源要素保障、基础设施配套等与准入标准相挂钩的体制机制。制定和发布绿色低碳产品清单,加大政府绿色采购力度,提高绿色采购比例要求,扩大绿色采购范围和规模。适度采用补贴、消费券等方式,引导企业和居民采购绿色产品,倒逼绿色生产。加快完善绿色贸易体系,支持企业开展碳标签实践,加强应用推广,积极应对“碳边境调节机制”等贸易规则。3.积极发展绿色金融构建与碳达峰碳中和相适应的绿色金融体系,加大对能源、建筑、交通、工业等领域绿色产业和绿色技术的投融资支持力度。强化对绿色低碳发展的资金总量保障,稳步提高绿色贷款占比,扩大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探索建立生态信用行为与金融信贷相挂钩的激励机制。扩大绿色融资、绿色债券规模,推进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等绿色保险。推动碳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探索设立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绿色产业基金。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重点项目为统筹推进低碳试点县建设九大绿色低碳专项行动,根据目标任务,结合发展实际,明确25个重点项目。总投资约274.39亿元,三年内投资约175.01亿元。其中,产业类项目12个,总投资约97.43亿元。具体见附件6《上虞区低碳试点县重点项目清单及2021年度计划》。(一)加强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区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作用,统筹协调、指导推进各项工作。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加强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形成工作合力,定期对各地和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督促各项目标任务落实落细。(二)加强政策支持全面落实国家、省级、市级各项碳达峰碳中和相关政策,从财税、投融资、土地、价格等方面制定实施促进上虞区低碳发展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完善统计核算体系,将碳排放核算相关需求数据纳入统计体系。设立碳达峰碳中和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绿色财税支持力度。完善绿色投融资政策,发挥政策性、开发性金融机构的带动作用,进一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碳达峰相关项目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化机制,以市场手段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三)强化要素保障落实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保障,强化资源要素精准配置,切实做到为低碳发展配要素。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推动资源要素向低碳高效产业倾斜,全力做好重大项目土地、资金等要素保障,加强人才培养,为上虞低碳转型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保障和人才支撑。开颜团队编写2022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关于“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全面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商城,根据《关于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讲话精神支持河南大别山革命老区加快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三年行动方案》和信阳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商城县积极开展省级低碳城市试点创建工作。为切实做好试点创建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努力探索具有商城特色的低碳发展道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重大意义建设低碳城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如期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于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群众生活质量、提升城市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二、创建目标在主体功能区实施“多规合一”、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建筑体系、绿色低碳交通体系、绿色生态碳汇体系;在推进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建立低碳产业扶贫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开拓创新;对低碳城市试点工作进行总结,建立长效机制;进一步降低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万元GDP能耗,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进一步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县产业集聚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强力推进林业生态县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强对现有林地的管护,增加林业碳汇能力;进一步提升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持续提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升城区居住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利用率;提高新建绿色建筑比例;开展低碳园区、低碳社区创建等工作,持续改善我县环境质量向善向好。三、主要任务(一)开展“多规合一”工作试点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引领,统筹融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低碳发展规划等各类规划,在实施“多规融合”方面进行创新试点,着力解决现有各类规划自成体系、内容冲突、缺乏衔接等问题。(二)强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聚焦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完成节能降碳双控目标。落实节能降碳工作措施,控制降低全县煤消耗量,进一步降低万元GDP能耗及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按照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要求,突出生态特色,积极构建以绿色工业为主导的绿色循环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全县生态旅游、生态康养、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绿色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蓬勃发展,走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发展之路。二是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依托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观音山等自然人文景观,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景区。因地制宜,依托自然风光、美丽乡村、传统民居为特色的乡村旅游景区,建成一批生态休闲、特色小镇、农业观光采摘、农家食宿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发展,鼓励和引导已脱贫户广泛参与旅游扶贫产业发展,带动已脱贫户享受旅游发展红利。三是拓展电商经营范围。积极推进农产品规模化生产加工和认证工作,实施绿色富民“扶贫品牌”培育行动,建立低碳扶贫基金及扶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持政策,建设一批可推广、可复制的优质试点特色电商扶贫项目。四是支持光伏产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资金支持,加快推进光伏发电及风电项目建设,通过奖励扶持带动村集体经济和脱贫户增收。五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抓住国家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机遇,加强规划引导和政策支持,大力培育和发展符合我县特点的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主的新兴产业,迅速扩大产业规模。重点推进大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全县新兴产业占GDP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六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大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的工作力度,彻底淘汰运行效率低、单位耗能高、碳排放强度大、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准入标准的工业企业。依托现有优势产业,拉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自主创新和产业配套能力,组织实施好节能减排重点工作和技术改造项目,鼓励企业加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入。对传统产业进行低碳化改造,使传统产业向集约化、系统化和精深加工发展。七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做大规模与提升层次并重,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新兴服务业并重,加快建设商城县特色小镇、红色小镇、茶旅游等服务业发展,依托黄柏山、金刚台、汤泉池、观音山等自然人文景观,打造具有影响力的旅游景区。深化服务业与工业化、服务业与城市化、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政府引导与市场主体四个结合,形成高增长、强辐射、广就业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八是积极发展低碳农业。以农业生产节能、减排和降耗为目标,以农业高新技术示范为引领,重点发展特色、绿色、有机高端农产品生产基地,打造名牌农产品,推进休闲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等低碳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推广节水灌溉、配方施肥、生物、物理病虫害防治技术的使用。加大农村秸秆、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断提高综合利用率。(三)优化能源结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一是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鼓励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与建筑结合的地热利用和空气能热泵供暖制冷技术,不断提高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控制煤炭消费总量,合理控制能源消费,在生产、生活领域积极推广风能、太阳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的合理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有效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大力推进“双替代”工程,开展散煤治理,巩固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成果,禁止在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内销售、使用散煤和新增高污染燃料设施项目,实现规模以上用煤工业企业煤炭消费总量零增长。二是提高天然气利用比例,大力实施气化工程。积极推进天然气入户安装工作,提升气化率。巩固和稳定现有天然气供应,积极开拓新气源,加快建设商城县天然气长输管道项目;完善天然气门站、管线、储备设施和加气站等配套工程建设;积极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建设项目,稳步增加天然气供应量和使用量,不断提高天然气在一次能源结构中的比例。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四)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建筑,构建低碳建筑体一是推进城乡绿化建设和建筑节能。做好城区建成区绿化建设工作,加快推进商城县绿色建筑建设工作。推行建筑能效标识。按照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和相关法规,逐步对全县已有的主要公共建筑、大型商用建筑、学校建筑、医院建筑进行能效测评。二是加快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以既有居住建筑、机关办公建筑、大型公共建筑的屋顶、门窗、照明设施等为重点进行节能改造。三是推进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推广太阳能、空气能热泵等技术应用,扩大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应用;在全县民用建筑建设中大力推广太阳能热水器与建筑一体化设计和施工,鼓励县城公共建筑采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及成套技术,加大农村地区太阳能光热系统利用。四是推广建筑节能材料。在全县推广高效节电照明系统,大力推广先进适宜的新型节能环保建筑材料、建筑保温绝热板系统、外墙保温系统、木塑建筑模板等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和技术,努力降低建筑综合能耗。(五)推进智能交通建设,构建低碳交通体系一是坚持“公交优先”战略。加大城乡客运一体化建设,实现县城、乡镇、新型农村社区间客运公交化、网络化,提高服务水平。二是建设低碳交通基础设施。加快新材料、新技术在交通建设领域的研发推广,实施沥青混凝土拌合站“煤改气、电”改造、工业废料在公路工程中再利用。构建绿色生态型运输站场,优化配置运输通道资源,加强公路管理养护。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三是推广低碳交通运输装备。加速老旧车辆淘汰与更新,大力推广新能源交通工具,建设相应基础配套设施,推行营运车辆"油改气"工作。推广双燃料、低能耗车辆的应用,公务用车优先使用新能源汽车,鼓励大众购买小排量、新能源等环保节能型汽车。推进绿色驾驶设备培训,配置驾驶员培训模拟器。(六)加大林业生态建设力度,构建绿色生态碳汇体一是增加森林碳汇。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积极创建国家园林城市。重点立足大别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生态区域、灌河生态涵养带等重点区域,加快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建设,全面加强城乡生态体系、生态廊道、城镇林业生态、野生动植物和自然保护区、森林抚育改造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持续增加全县林地面积、公益林保护面积、森林蓄积量,提升森林覆盖率。二是推进城乡绿化。按照县城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民庭院花果化要求,大力发展县城、乡村和企业内部及周边绿化。县城区重点抓好崇福公园、灌河生态治理和陶家河绿化带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开展园林小区、园林单位创建活动,大力发展屋顶、墙壁等立体绿化,形成城市生态屏障;积极推进乡镇、产业集聚区和新农村社区绿化,提升绿化水平,不断提高县城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三是积极探索建立碳汇生态补偿机制。大力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植树造林等工程建设,着力提高森林质量和森林碳汇能力。(七)广泛宣传,树立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一是组织开展低碳宣传活动。以“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世界地球日”“六·五世界环境日”“植树节”等为契机,深入开展低碳宣传活动,鼓励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积极行动,推进公众践行节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绿色低碳氛围,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低碳试点城市的工作格局。二是加强党政机关办公节能监管。加快对党政机关办公楼的低碳化运行改造,更换节能灯,安装太阳能照明系统,合理限制电梯使用及夜间照明。在党政机关办公系统中全面培养“低碳”办公意识,推广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推行无纸化办公或实行纸张双面打印;大力精简各类会议,提倡小会、短会,鼓励办公用品资源再利用;选用节能电脑和办公设备,实行办公设备定期维护和保养制度,减少设备损耗,延长使用寿命;电脑、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在不使用时要关机,减少待机能耗.三是培养低碳消费习惯。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宣传国家、省、市、县建设低碳城市的各项方针政策,宣传低碳消费理念,引导居民崇尚节约、反对浪费、合理消费、适度消费,逐步形成以低碳消费为时尚的消费习惯。编写居民低碳行为准则和能源资源节约公约,发挥水、电、气等资源类消费品价格杠杆作用,增强居民节约能源资源和低碳生活理念,养成健康、低碳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消除碳依赖。四是引导绿色出行方式。倡导人们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用等方面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尽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完善自行车和步行道路系统,营造良好的自行车、步行空间环境;增加对公共交通的投入,合理引导居民“步行、自行车、公交”的绿色出行模式。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是推进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按照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要求,推进垃圾分类。建设垃圾分类示范社区、健全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积极参与可回收垃圾综合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安全处理各项行动,有效减少对水、土壤及空气污染。(责任单位∶县城管局)(八)开展低碳示范建设一是低碳产业和低碳企业示范。实施垃圾发电;在重点用能企业中,选取一批低碳示范企业,开展能效评估、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二是低碳建筑示范。以绿色建筑设计为基础,采用先进的低碳技术,建设低碳建筑示范工程。以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为重点,选择政府机关、学校、酒店宾馆、敬老院、高档社区等开展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和空气能热泵空调系统等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示范应用。三是低碳交通示范。构建以公共交通和非机动化交通为主导的绿色智能交通体系,建设人性化的绿色交通设施和环境,制定完善的交通管理政策,建立智能化交通管理系统,引导绿色出行。四是低碳园区示范。产业集聚区按照产业定位,以循环经济为理念,重点谋划产业发展项目,修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规划项目循环经济网络模式,实现装置设备间、生产原料间、中间产品间、副产品和废弃物间的互供共享关系,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达到资源的减量投入、集聚生产和循环利用。按照产业定位,大力引进低碳产业项目,建立以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为主的低碳产业体系,积极开展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鼓励引导低碳节能关键技术攻关,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辐射作用。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五是低碳社区示范。以低碳理念为指导,以现代城市管理理念为宗旨,借鉴国际低碳社区成功经验,创建一批节约、清洁、低碳的标杆性“低碳社区”,从节约化城市生活方式开始,以践行低碳生活为准则,积极推行社区管理低碳化。(责任单位∶各乡镇处)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商城县省级低碳城市试点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见附件),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政府各相关部门、各乡镇处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生态环境局,晋孝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全县低碳城市试点工作的综合协调、规划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各乡镇处、各部门要明确相关机构和责任人具体负责,进一步加强部门间协同配合,发挥各自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形成促进低碳发展的合力,推动试点工作深入开展。(二)落实政策保障。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节能、循环经济、新能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低碳经济率先发展,优先保障低碳城市建设项目用地、资金。研究制定建设低碳城市试点配套的科技、产业、金融、价格、税收等政策和措施,建立由政府引导和支持,以市场为导向合理高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三)加大支持力度。加大县财政对低碳经济的支持力度,将重点项目和示范工程优先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并引导社会资金和银行信贷多元化、多层次投向低碳经济。各乡镇(处)、各部门要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统筹整合社会各类资金,支持低碳城市建设项目。落实国家鼓励发展的节能环保产业、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低碳经碳中和资料库碳中和资料库济重点项目申报,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支持。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大力发展能效融资,支持绿色能效项目融资。(四)营造良好氛围。加强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对低碳城市试点建设工作的宣传,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提高全社会对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重大意义的认识,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在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中纳入气候变化的教学内容,引导青少年树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意识,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的相关活动,强化全民对低碳发展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