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能源双碳资料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免费下载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_第1页
1/16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_第2页
2/16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_第3页
3/16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一章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第一章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第一节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气候变化研究以时间为界分为古气候学研究和现代气候变化研究。古气候学与古地质学、 古生物学、 地球化学、 大气物理等密切相关, 主要研究地质时期气候的形成。 现代气候变化研究始于 19 世纪末, 指有较系统的气象仪器观测资料以来的气候变化研究, 这一时期的气候变化区别于古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人为因素的影响。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 现代气候变化研究超越了自然科学层面, 与政治、 社会、 经济、 可持续发展、 国际关系等社会科学相结合, 进而提升到全球层面的气候治理。现代关于 “气候变化” 有两个主要的定义。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将气候变化定义为 “ 气候状态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① 除了气候变化的自然变率, 还强调人类活动的影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强调自然变率之外, 由1··①孟浩: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低碳发展战略》, 中国生产力学会第 15 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院士研讨会, 2009 年 11 月 19 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带来的气候变化, 认为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消耗大量化石燃料、 排放过多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气候和气象是两个区别明显的概念。 不同于几天内, 甚至几分钟内雨雪风晴的气象现象,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的平均状态在一段时间内的波动变化。科学发现气候变化的历史始于 19 世纪初, 当时的科学家们首次提出了冰川时代和古气候阶段气候自然变化的可能性, 并首次发现了温室效应。1988 年, 世界气象组织 ( WMO) 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 UNEP)共同建立了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 (IPCC), 开始对有关气候变化的科学技术、 社会经济认知状况、 气候变化原因、 潜在影响和应对策略开展综合评估。回顾两个世纪的气候变化科学进展, 有几个重要的时间节点值得我们关注。一 19 世纪气候变化及其原因理论初探18 世纪前, 科学家们并未怀疑史前气候与现代气候可能不同。 直到 18 世纪末, 地质学家才发现了随着气候变化而产生的一系列地质时期的证据。 1815 年, 让 - 皮埃尔·佩鲁丁 (Jean-Pierre Perraudin) 注意...

1、当您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声明:本站为非经营盈利性个人网站(C2C模式),即所有资料为用户上传并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所有资料仅供个人学习使用,请勿他用。本站所获取的赞助将用于本站服务器及运营成本,感谢大家的支持。我们倡导共建、共创、共享的模式分享知识!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资料或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等任何权益,请立即通知联系客服或在资料页面直接举报反馈,我们会及时妥善处理。

客服微信:pv3515客服QQ:2090330665客服邮箱:2090330665@qq.com

若无法下载、资料侵权等问题联系客服立即处理!微信:pv3515

气候变化、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