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VIP专享VIP免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
第五章 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
四 章的 数 据 分 析 可 以 发 现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事实
影响政策对等问题的认知度普遍较高
涉及中国公众气候认知的调研进行梳理󰀁经梳理我们
发现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现象原因和影响的认知度普遍较高
国公众都有意愿改变生活方式或者支付额外的费用
为 绿 色 低 碳 的 商 品󰀁此 外 年美国政府宣布将退出
巴黎协定  中国公众对国际气候
合作支持并未减少󰀁
第一节 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公众气候认知
一 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认知和关注情况
一般态度调查倾向于考察各种国际问题并未特别关注与气候相关
的主题󰀁与气候相关的问题通常涉及全球变暖的意识严重性以及可察
觉的原因和影响󰀁例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  年春季全球态度调查
共有  中国受访者󰁁全球气候变化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
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
为七大国际话题中最具大多数中国受访者表示
气候变化至少应被视为 󰁁略为严重的问题󰀁 󰀤󰀂  年进行
的全球  国民也对受访者提出了包括 󰁁温室效应导致的
或全球变暖的严重程度󰁁导致极端天气的主要原因
在内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 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至少应被
视为 󰁁略为严重的问题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属于 󰁁
常严重的问题󰀁此类中国人十分关注气候变化且大多
数人将其视为严重问题尽管他们对该问题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关切程
度不及其他全球政治经济问题󰀁
值得指出的是此类调查在抽样过程中不成比例地偏向对城市人口
进行调研󰀁例如  年的皮尤调查在中国六个城市和周边农村地区
不成比例地抽取了  个概率样本󰀁 年后 年皮尤调查
已经将研究范围扩展至中国各地区县级市和各县的  个主要抽样单
但调查数据仍然来自  名不成比例的城市地区受访者因此需
要进󰀁
󰀤󰀂 调查中  中国受访者主要来自城市地区此类地区的
人口占全国成年人口的  󰀁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方法例如单
网的调查方法使得调查结果只能代表中国城市地区的
󰁁大众富裕阶级特别 年之前当时的互联网用户不到总人
口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
第五章 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
二 公众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率
总体而言国际同行的公众认知调查都在探寻中国受访者在三类行
动类别中的后续表现即人们为低碳政策或可持续产品支付更多费用的
意愿潜在生活各种气
候适应和减缓措施的看法 见表  󰀁
年世界银行调查报告显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
认为本国政府应当大多
应对气候变化承担一󰀁具体而言
中国采取气候化行动的中国公民占有极大比例尽管一半以上的
国人󰁁富国该承更多责任󰀁 首尔立科技大学和调查局以
加州学的究人员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  的中国人认为中
󰁁责任对气候󰀁 年皮尤  国全球态度调查显示 
的中国公众支持中国 󰁁将温室气体排放限制添加到国际协议中󰀁
高支持率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公众愿意承担与政策变化和改变生
方式相关的成本󰀁 年世界银行调查中 的中国受访者
表示愿意针对气候行动贡献 的国家 󰀤󰂰󰀁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
尔分 年的调查结果中显示 󰁁中国成人和大学生群体的支付意
愿是美国同类群体的两倍󰀁关于商业领域的行动意愿一批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通过第四章的数据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事实、影响、政策、应对等问题的认知度普遍较高,本章将对国内外研究机构针对或者涉及中国公众气候认知的调研进行梳理。经梳理我们发现,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现象、原因和影响的认知度普遍较高,并且大多数中国公众都有意愿改变生活方式,或者支付额外的费用购买更为绿色低碳的商品。此外,在2017年美国政府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面临新挑战之后,中国公众对国际气候合作支持并未减少。第一节国际视角下的中国公众气候认知一对气候变化的总体认知和关注情况一般态度调查倾向于考察各种国际问题,并未特别关注与气候相关的主题。与气候相关的问题通常涉及全球变暖的意识、严重性以及可察觉的原因和影响。例如,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春季全球态度调查中①,共有3649名中国受访者被问及他们是否将“全球气候变化”视·532·①http://www.pewglobal.org/2015/11/05/2015-climate-change-survey-presentation/.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为七大国际话题中最具危险性的问题,其中,大多数中国受访者表示,气候变化至少应被视为“略为严重”的问题。GlobeScan在2015年进行的全球21国民意调查中①,也对受访者提出了包括“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或全球变暖的严重程度”以及“导致极端天气的主要原因”在内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77%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至少应被视为“略为严重”的问题,还有23%的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属于“非常严重”的问题。此类调查表明,中国人十分关注气候变化,且大多数人将其视为严重问题,尽管他们对该问题所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关切程度不及其他全球政治经济问题。值得指出的是,此类调查在抽样过程中不成比例地偏向对城市人口进行调研。例如,2006年的皮尤调查在中国六个城市和周边农村地区不成比例地抽取了2180个概率样本。②虽然10年后的2015年皮尤调查已经将研究范围扩展至中国各地区、县级市和各县的77个主要抽样单位,但调查数据仍然来自3649名不成比例的城市地区受访者,因此需要进行加权以反映中国城市与农村实际的人口分布情况。在2015年GlobeScan调查中,1000名中国受访者主要来自城市地区,此类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成年人口的64%。③除此之外还存在其他方法问题,例如单纯依赖基于互联网的调查方法使得调查结果只能代表中国城市地区的“大众富裕阶级”,特别是在2010年之前,当时的互联网用户不到总人口的35%。④·632·①②③④https://globescan.com/wealthy-countries-less-concerned-about-climate-change-global-poll/.Kohut,Andrew,C.Doherty,andR.Wike.NoGlobalWarmingAlarmintheUS,China:America’sImageSlips,butAlliesShareUSConcernsoverIran,Hamas,15-NationPewGlobalAttitudesSurvey.PewResearchCenter,Washington,DC.RetrievedMay6(2006).WealthyCountriesLessConcernedaboutClimateChange:GlobalPoll.(2015,November27).RetrievedJuly13,2018,fromhttps://globescan.com/wealthy-countries-less-concerned-about-climate-change-global-poll/.http://www.internetlivestats.com/internet-users/china/.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二公众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率总体而言,国际同行的公众认知调查都在探寻中国受访者在三类行动类别中的后续表现,即人们为低碳政策或可持续产品支付更多费用的意愿、潜在的生活方式调整以及他们对国际合作或国内政策(各种气候适应和减缓措施)的看法(见表5-1)。2009年世界银行调查报告显示,约60%居住在发展中国家的受访者认为本国政府应当优先考虑气候变化问题,大多数公民均认为本国政府应对气候变化承担一定的责任。①具体而言,若干调查结果显示,同意中国应采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中国公民占有极大比例,尽管一半以上的中国人认为“富国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首尔国立科技大学和调查局以及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98%的中国人认为中国“有责任应对气候变化”。②2015年皮尤15国全球态度调查显示,71%的中国公众支持中国“将温室气体排放限制添加到国际协议中”。③高支持率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中国公众愿意承担与政策变化和改变生活方式相关的成本。在2009年世界银行调查中④,68%的中国受访者表示愿意针对气候行动贡献1%的国家GDP。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欧克莱尔分校在2018年的调查结果中显示,“中国成人和大学生群体的支付意愿是美国同类群体的两倍以上”。⑤关于商业领域的行动意愿,一批中·732·①②③④⑤Bank,T.W.Publicattitudestowardclimatechange:findingsfromamulticountrypoll.Washington,DC:TheWorldBank,1Á83.Kim,S.Y.,&Wolinsky-Nahmias,Y.2010.Cross-nationalpublicopiniononclimatechange:Theeffectsofaffluenceandvulnerability.GlobalEnvironmentalPolitics,14(1),2014.Kohut,A.,Doherty,C.,&Wike,R.(n.d.).15-NationPewGlobalAttitudesSurvey,62.(2015).Bank,T.W..Publicattitudestowardclimatechange:findingsfromamulticountrypoll.Washington,DC:TheWorldBank,1Á83.Winden,M.,Jamelske,E.,&Tvinnereim,E..Acontingentvaluationstudycomparingcitizen’swillingness-to-payforclimatechangeMitigationinChinaandtheUnitedStates.EnvironmentalEconomics&PolicyStudies,20(2),201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国和日本学者在2013年对太仓市公司开展了一项联合调查,太仓市是江苏省的一个县级市,南边与上海相邻。此项调查进一步调查了中国企业对能源成本上升的可承受性。在121名有效受访者中,当地化学和染色行业对碳定价政策导致的成本上升表现出较高的可承受性,平均可接受的能源成本增幅分别为9.8%和9.4%,参与调查的所有公司的平均增幅为8.5%。①关于生活方式的调整,2008年的汇丰银行调查对“受访者是否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改变其生活方式”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得分最高(56%)。2015年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结果显示,58%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改变生活方式以减少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而不是单纯依靠技术来“解决问题”。此外,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公众对国际适应和减缓措施同样给予了高度支持。②2013年的GfKSE调查结果显示,54%的中国受访者认为“此前的国际协议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相当成功或非常成功”,这一比例远高于美国(22%)或德国(8%)。此外,中国受访者倾向于认为未来的国际协议将对所有国家发挥重要的积极作用。③在签署历史性的《巴黎协定》后,中国公众开始对国际气候协议表现出更大的信心和支持力度。根据2017年中国气候传播中心的调查结果,96.3%的受访者对中国加入《巴黎协定》表现出“略微支持”或“大力支持”的态度,96.8%的受访者支持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所做的努力。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对环境或气候、媒体曝光和政治立场的观念与认知是提升公众支持率的重要驱动因素。此类研究为提·832·①②③Liu,X.,Niu,D.,Bao,C.,Suk,S.,&Sudo,K..Affordabilityofenergycostincreasesforcompaniesduetomarket-basedclimatepolicies:AsurveyinTaicang,China.AppliedEnergy,102,2013.Jamelske,E.,Boulter,J.,WonY.,Miller,L.,&WenL..SupportforanInternationalClimateChangeTreatyamongAmericanandChineseAdults.InternationalJournalofClimateChange:Impacts&Responses.Mar2017,Vol.9Issue1,2017.Schleich,J.etal..Citizens’perceptionsofjusticeininternationalclimatepolicy,ClimatePolicyDOI:10.1080/14693062.2014.979129.2014.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升对国际气候政策的接受程度设定了起点并对相关社会群体进行了分层。表5-1涉及中国公众的部分认知调查题目年份样本数量(n=)研究机构(人员)主要问题全球调查1998不适用GlobeScan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皮尤15国全球态度调查20062180皮尤研究中心1.你听说过全球变暖吗?2.你对全球变暖的担忧程度如何?汇丰气候信心指数20071000汇丰银行LightspeedResearch1.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信心、承诺和乐观程度2.对于该主题有何补充说明?气候信心监测20081000“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项目LightspeedResearch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信心、承诺和乐观程度气候信心监测20091000“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项目LightspeedResearch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信心、承诺和乐观程度气候信心监测20101000“汇丰与气候伙伴同行”项目LightspeedResearch公众对气候变化的关注、信心、承诺和乐观程度2009年全球调查2009不适用GlobeScan国家是否应该在国际COP会议中发挥领导作用公众对气候变化的态度20091010WorldPublicOpinion.org世界银行1.关注程度2.对气候变化的看法3.对国际气候变化合作的态度4.减缓和适应措施的成本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与气候变化传播20124169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气候变化理念、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看法、应对气候变化、支持环境政策、气候变化传播·93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续表题目年份样本数量(n=)研究机构(人员)主要问题德国、中国和美国的国际气候政策民意调查20131430GfKSE(GesellschaftfürKonsumforschung)1.气候变化的个人评价2.对国际气候政策和谈判的态度3.气候友好措施和二氧化碳抵消方案的个人参与度2015年春季全球态度调查20153649皮尤研究中心(该中心于2014年和2016年在中国开展了全球态度调查)1.对气候变化及其后果的关注2.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公众支持率2015年21国民意调查20151000GlobeScan1.气候变化的严重程度2.国家是否应该在国际COP会议中发挥领导作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3716国家调查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1.我国最主要的环境问题是什么?(包括气候变化)2.气候变化的原因3.气候变化对个人和家庭的影响4.气候变化引起全球气温上升的严重程度5.公众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的看法2012509(21个省、4个自治区和4个直辖市,北京收集的样本数量为237)北京理工大学1.对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和关注程度2.对气候变化原因的看法3.对气候变化影响的看法4.对政府公信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影响力持何种态度美国和中国成人群体对国际气候变化条约的支持20132047EricJamelskeJamesBoulterWonYongJangLaurieMillerWenLiHan1.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和理解2.媒体曝光3.对国际气候条约的支持率·0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续表题目年份样本数量(n=)研究机构(人员)主要问题公民对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措施的接受度:对中国、德国和美国进行的调查ClaudiaSchwirplies可再生能源支持率20162086名互联网用户DingdingChenChao-yoChengJohannesUrpelainen中国公众对可再生能源的看法了解中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认知:媒体运用、个人经验和文化世界观2017516XiaoWang文化世界观、媒体运用、对非人类环境的感知风险以及对人类的感知风险是否可用于预测中国的政策支持?中国民众对气候变化的看法20174025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气候变化理念、气候变化影响、应对气候变化、支持气候政策、实施气候行动、气候变化传播对比中国和美国公民对气候变化减缓措施的支付意愿2018不适用MattewWidenEricJamelskeEndreTvinnereim使用双界二元选择条件价值评估法评估美国和中国公民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付意愿(WTP)第二节案例分析:中美公众气候认知对比及其策略应用本书核心观点认为,气候传播是气候治理的策略工具。2012年和2017年的两次中国公众认知调研都是特定阶段的气候传播策略设计,在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发挥了特定作用。本节将通过分析中美跨国对比案例,进一步解释公众认知研究在进程中发挥的作用。·1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一气候传播策略应用案例解析2017年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期间,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和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在大会现场联合主办“中美公众气候变化认知状况比较”边会,发布了各自最新的国别公众气候认知调研发现,并联合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中美公众气候认知对比发现。该项研究即是双方结合最新的全球气候治理形势开展的针对性气候传播策略安排。2017年年初,美国联邦政府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进程蒙上了阴影。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和耶鲁大学气候变化传播项目基于以往的研究经验和数据分析做出预判,两国公众中大多数应该是不支持美国退约的,而来自公众的支持无疑可以提振国际社会坚定推进气候进程的信念。在这个预判基础上,双方在各自正在进行的全国调研中同时插入了相应的问题:你是否支持或反对本国加入《巴黎协定》?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中国受访者(96%)都支持中国加入《巴黎协定》,四分之三的美国受访者(77%)支持美国加入《巴黎协定》(见图5-1)。①紧接着的第二个问题更加紧扣策略目标来设计。结合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的背景,针对中国受访者的问题是:你是否支持或反对中国继续履行《巴黎协定》?针对美国受访者的问题是:你是否支持或反对特朗普总统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数据显示,绝大多数中国人(95%)都支持中国继续履行该协定,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对特朗普的决定持反对意见(见图5-2)。·242·①http://climatecommunication.yale.edu/publications/politics-global-warming-october-2017/.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图5-1绝大多数中国人都支持中国加入《巴黎协定》,四分之三的美国人支持美国加入该协定Q:你是否支持或反对[本国]加入《巴黎协定》?中国:2017年8月(n=4025)美国:2017年10月(n=1140)图5-2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绝大多数中国人支持中国继续履行该协定,大约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对特朗普的决定持反对意见Q: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美国将退出《巴黎协定》。你是否支持或反对[中国继续履行/特朗普总统宣布退出]《巴黎协定》?中国:2017年8月(n=4025)美国:2017年10月(n=1140)·3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这场边会在联合国波恩气候大会现场吸引了超过200人到场(场内能容纳接近150人),受邀参加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秘书处新闻发言人尼克·纳托尔(NickNuttall)先生表示,这是他参加过的到场人数最多的边会,打破了这届气候大会的边会观众记录,可见话题的火爆程度。如果说紧扣进程关键问题通过公众认知调研实现推动是策略的第一步,邀请尼克先生到场则是关键策略中的第二环。尼克先生在现场感受到了观众对这场边会的热情,他在后续不同场合引用这组数据,传递积极信号,鼓励国际社会保持动力,这样,关键数据就有了二次传播从而继续扩大舆论影响的机会。在这次成功的基础上,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果断联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申请在官方发布厅专门发布了中国公众气候认知报告英文版,详细介绍了中国公众对气候变化事实、影响、政策、应对和传播渠道的认知情况。这次发布的实况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档案处永久保存。英文新闻稿被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官方采用。至此,中国气候传播项目中心完成了此次气候传播策略的全部安排。具体包括:第一步,通过与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联合开展对比研究,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信号。第二步,通过邀请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新闻发言人到场,实现二次传播范围最大化。第三步,通过在官方发布厅发布英文版报告,向国际社会传递中国公众的声音,让国际社会感受到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上下一心”,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有坚实民意基础,公众支持是中国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从跟随者转型为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的强大后盾。我们再从传播学的角度来总结一下。对六大传播要素(谁Who、·4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内容What、时间When、地点Where、为什么Why、怎么样How)的精准把握是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在这次气候传播策略设计中,发布主体(Who)是中美两家独立的本土机构,两家机构的专业背景和良好国际声誉是发布内容客观公正的保证;内容(What)是中国公众对《巴黎协定》的态度,紧扣进程,而且切中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民意问题;时间(When)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将退出《巴黎协定》的第一次气候大会;地点(Where)选在气候大会场内的发布厅,关心进程的人都在这里;理由(Why)是基于前期专业经验和对公众认知调研作用的理解预判这样的安排会发生作用;形式(How)就是一场边会加一场英文发布会,使传播效果在广度和深度两个层次都实现最大化,从而对全球气候治理进程发挥助力作用。二中美对比研究的其他发现在这次中美对比研究中,还有一些有价值的发现,虽然不像前面一组问题那样发挥立竿见影的作用,但对于帮助我们理解中美公众对气候变化的认知程度及可能采取的传播策略也有后续研究与合作的启发意义。针对“你是否认为全球正在变暖”的问题,94.4%的中国人认为全球正在变暖,对此持肯定态度的美国人占71%,而中美受访者中“否认者”比例仅分别为5.3%和13%(见图5-3)。关于“你对全球变暖的担心程度”的问题,近五分之四的中国人和三分之二的美国人对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表示担忧,美国人的焦虑情绪更加强烈,五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非常担忧”,持相同态度的中国受访者比例为16.3%(见图5-4)。美国受访者还被问及其对该问题的情绪反应,大多数人对此表示“关注”(67%),超过一半的受访者感到“反感”(55%)或“无助”(52%)。在“你认为什么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的回答中,三分之二的中国人认为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持这种观点的美国人有一·5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图5-3超九成中国人认为全球正在变暖,七成美国人持肯定态度Q:你是否认为全球正在变暖?中国:2017年8月(n=4025)美国:2017年10月(n=1140)图5-4八成中国人对全球变暖表示担忧,更多美国人表示“非常担忧”Q:你对全球变暖的担忧程度是怎样的?中国:2017年8月(n=4025)美国:2017年10月(n=1140)半以上。大多数中国人都能够将气候变化与“炎热”“雾霾”和“全球变暖”等负面现象联系起来(见图5-5)。谈到全球变暖的危害程度,三分之一的中国受访者和近一半的美国受访者认为气候变化/全球变暖至少会对其个人和/或家庭造成中等程度·6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图5-5三分之二的中国人认为人类活动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一半以上的美国人对此表示赞同Q:你认为什么是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中国:2017年8月(n=4025)美国:2017年10月(n=1140)的危害。关于该问题是否会对后代造成危害,中美持肯定态度的受访者比例分别增加到78%和75%(见图5-6)。图5-6中美受访者认为全球变暖的威胁还很遥远Q:全球变暖的危害程度?中国:2017年8月(n=4025)美国:2017年10月(n=1140)·7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中国公众较少将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与本国正在发生的事情联系起来。52%的中国公众认为气候变化会对中国人造成危害,67%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同胞会受到影响。近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全球变暖正在影响美国的天气,其中大多数人认为全球变暖加剧了2017年的几次极端天气事件,例如袭击加利福尼亚州(55%)和亚利桑那州(51%)的热浪,哈维、伊尔玛和玛丽亚飓风(54%)以及美国西部的野火(52%)。关于未来面临的影响,大多数美国人均认为,在未来20年全球变暖将导致冰川融化(67%)并加剧潜在的自然灾害,包括严重的热浪(64%)、干旱和水资源短缺(63%)以及洪水(61%)。同样,中国公众也指出了气候变化在未来20年对中国造成的影响———流行病(91.3%)、干旱和水资源短缺(89.8%)、洪水(88.2%)、冰川融化(88.0%)、植物和动物种类灭绝(83.4%)以及饥荒和粮食短缺(73.4%)。中国民众几乎一致认为(95.1%)气候变化会造成空气污染,这是上述所有不利影响中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33.4%)。在询问“中央政府应特别关注哪些领域”的后续问题中,中国公众再次指出政府应当优先考虑空气污染问题,其次是生态保护(18.0%)和健康问题(17.2%)。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全球变暖属于环境/科学问题,近半数美国人认为人类可以缓解这一问题,但尚不清楚“我们是否会在此时采取必要的行动”。大多数中国受访者认为政府应该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并承担更多责任,而不是公众自己。在个人行为方面,73.7%的受访者愿意为气候友好型产品支付更多费用,近三分之一的受访者愿意每年支付200元人民币以抵消个人产生的碳排放量。共享单车作为一种时尚的低碳生活方式在中国得到了广泛的支持(92.6%),近半数受访者曾使用过共享单车。媒体是中国和美国最大的气候变化/全球变暖信息来源。在中国,·8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电视(83.6%)、微信(79.4%)、朋友和家人(68.1%)是占比最高的三大信息来源。在美国,过半数受访者每月至少有一次机会通过媒体了解全球变暖的相关信息。对于分享信息的问题,38%的美国人偶尔会与家人和朋友讨论全球变暖问题,三分之一的美国人会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相关的新闻报道。中国受访者的分享意愿更为强烈(97.7%)。而且,绝大多数中国人(94%)都渴望深入了解气候变化问题,98.7%的受访者希望学校能够引导学生了解气候变化的原因、后果和解决方案。第三节总结与展望通过前面几个章节的数据呈现,可以看到公众气候认知调研能够帮助我们有效地把握公众对于气候问题的理解程度和支持力度,并对其行动意愿有所分析,还可以测评公众信任的信源和传播渠道,这样,就可以针对具体问题开展精准的传播。在理解了公众气候认知调研的科学价值后,结合进程及对公众认知水平的基本把握,还可以策划出助力于进程的气候传播事件。在运用公众认知调研这个科学工具的时候,我们也遇到一些困惑。第一个困惑是耶鲁大学气候传播项目是每年进行四次公众气候认知的调研,每次结果都有波动,中国公众气候认知调研时隔五年做了两次,认知均保持在高水平,这样的话,仅从数据收集的角度貌似没有加大调研频次的必要性。第二个困惑是中国公众的气候认知度普遍比较高,但问到购买意愿的时候,愿意多支付成本的比例普遍偏低,细分研究发现,高收入、接受教育程度高和年轻学生愿意多支付成本的比例相对高一些。可见,这是受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发展阶段所限,超出了气候传播研究的范围。第三个让研究者头疼的困惑是,气候传播的目标是动员更多公众采取气候行动,但现实中有多少创新的行动可以选择?还有一个困惑是在气候行动动员中,经常被用来倡导公众的是3R原则,即·94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气候中国:全球气候治理与中国公众认知研究再利用(Reuse)、减少(Reduce)、再生(Recycle)。当我们这样要求公众的时候,是否忽略了他们真实的需求?针对第一个困惑,我们的反思是既然我们掌握了用认知调研的科学方法贡献于进程的策略,那么在接下来的设计频次上还是应该基于实际需要,而不是为了调研而调研。针对第二个困惑,既然我们无法解决国家发展阶段的问题,我们就正视这个问题,瞄准高收入、受教育程度高和青年学生设计具体的传播策略,把这些有支付意愿的人先动员起来。针对第三个困惑,需要承认,现实中的低碳节能行动确实乏善可陈,这是因为全球气候共识达成的速度远快于科技创新的速度,世界需要快速转型才能达到《巴黎协定》的目标。但是随手关灯、节约用水、调高空调这些“其貌不扬”的小事如果真能坚持做,也是可贵的贡献。针对第四个困惑,确实需要换位思考,公众需要的是便宜、舒适、方便的选择,奢求节省了一辈子的老年人购买成本翻倍的气候友好型产品是不现实的;居住在大城市没有代步工具对于有小孩的家庭是痛苦的,而出于低碳考虑买了电动汽车却发现自己想去的地方没有充电桩则是另一种痛苦。我们也应该以3C[便宜(Cheap)、舒适(Comfortable)、方便(Convenient)]为原则来激励研究者、企业和政策制定者加快科技创新。综合上述思考,我们建议集合全球对基于公众认知调研的科学方法开展气候传播的同行共建一个平台网络,开展更多跨国对比研究,并在此过程中及时分享和推广好玩有趣、便宜舒适、方便好操作的气候行动新创意。这是我们应该做也可以做到的。公众认知研究是要了解基于公众定位的实际想法,如果说气候传播是气候治理的策略工具,那么公众认知调研就是气候传播的策略工具。而且,这一工具在很多议题上都具有适用性。比如,在中国推动的“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民心相通”。如果能在项目启动前,先在东道国开展一轮公众认知调研,配合焦点小组访·05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版权所有,121297212下载使用第五章国际视角下的公众气候认知谈,就可以摸清东道国公众的真实想法和需求,进而设计更有针对性的合作战略,为当地公众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本书聚焦讨论的是中国公众气候认知现状。一个国家是由个体组成的,只有了解中国公众的气候认知,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动员策略,进而真正贡献于气候治理目标的实现。我们在书中真诚地分享了我们的数据、策略、困惑和思考,希望能够遇到更多志同道合者,一起探索未来的道路。当人人都是气候传播者、行动者,我们才能看见一个真正成气候的中国。·152·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碳中和
已认证
内容提供者

碳中和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
微信客服
  • 管理员微信
QQ客服
  • QQ客服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邮箱